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的核心范文

竞技体育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竞技体育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竞技体育的核心

第1篇:竞技体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创业;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向纵深方向发展,用人制度改革逐渐向科学化、市场化目标转变,社会对高等人才的要求趋向多元化及近年来体育院校连续的大规模扩招,致使体育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阻碍体育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体育院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育指导思想,修正传统的培养方式,科学安排课程设置,积极引导体育院校自主创业教育,进一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努力形成具有体育院校特色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为我国体育院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研究以核心竞争力理论为基点,通过查阅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阐述了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重点探讨了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状况,分析了当前制约体育院校学生创业的因素,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为促进我国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1 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1.1 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和特征

我们认为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体育院校在整合内外部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体育院校独有的、能够支撑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能力,此资源能力以体育特性为基础,能够服务于社会和体育事业发展。我国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特征:

1.1.1 相对性

体育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相对的。首先表现为核心竞争力具有时效性,若停步不前,则核心竞争力将丧失。其次,核心竞争力也是具有一定范围的,某一院校掌握某些核心技术、知识、能力、物质等,在体育院校内它具有核心优势,但在全国其他领域内就不一定是核心竞争力,它的核心优势是相对于本领域竞争对手而言的,并随着它的发展和竞争地域的扩大,其核心竞争力的相对水平也会逐渐改变。另外,某一院校在体育院校内不具有核心竞争力,但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同样是它为地方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1.1.2 独特性

主要表现为某一学校经常领先其他学校而产生新的知识、技能、设备等能力,这种行为不是偶然的,是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自觉不自觉的行为,且不断使这种行为得到发展,形成并保持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长久不衰。

1.1.3 鲜明性

第一种情况是全方位的领先竞争对手,这是最理想的核心竞争力,但在通常情况下是做不到的。第二种情况是不追求每一个环节都优于竞争对手,但关键环节具有优势,同样可视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第三种情况是在所有竞争对手中,每个环节都不优于竞争对手,但综合效益却明显优于竞争对手,也表明它具有核心竞争力。

1.2 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结构和功能

高校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体育院校同样如此。专家访谈表明,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应与之相适应,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同样表现为四个方面:人才生产能力、学术生产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和文化力。

1.2.1 人才生产能力

体育院校的人才生产能力主要是指体育院校培养参与全运会及奥运会等大型赛事运动员的能力;培养全运会及以上大型运动会裁判员执法人才的能力;培养全国大型运动会组织管理、策划营销人才的能力;培养省市及以上运动队的执教人才的能力;培养全运会及以上大型运动会科研攻关人才的能力;培养竞技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等研发能力人才。

1.2.2 学术生产能力

本文中体育院校的学术生产能力主要是:自身学科的竞争力、实验室建设水平和学术交流能力。学科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本学科及跨学科领军人物和学科团队在同行中的地位、学校整体学科设置情况、省市及国家级重点学科数量、学科与竞技体育对接程度、各学科掌握核心技术情况等。实验室建设水平主要表现在学校拥有省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各学科是否具备实验关键设备,为竞技体育服务的实验项目数量等。学术交流能力主要表现为主办、承办、协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情况,学校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情况和完成或承担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情况等。

1.2.3 服务社会能力

体育院校的服务社会能力主要是指体育院校在整合人才生产能力和学术生产能力基础上,实际为社会提供各类人才和科技服务的数量和效果。

1.2.4 院校文化力

体育院校的文化力主要是指体育院校特有的校园体育精神和校园体育文化传承。校园体育精神主要表现在历任校长对竞技体育支持程度,学校师生对竞技体育的认同程度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政策支撑等;校园体育文化传承主要体现校园文化方面,如校训、校歌中是否含有为竞技体育服务的内容,本校培养的名师、名运动员、名教练、名裁判等图文声讯资料,校内是否拥有体育特色建筑、雕塑、明星墙、名人警句等。

1.3 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与培育机制

核心竞争力是由技能、知识、组织构成,主要分为3个阶段。

1.3.1 开发、获取核心专长阶段

首先,明确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优势,区分体育院校和普通院校培养方式之间的竞争,开发具有体育院校特色的综合人力资源和支撑发展的财力资源,培育体育院校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技能。其次,确定体育院校的发展价值目标,围绕价值目标,采用差异化发展战略,开展创业教育核心专长活动,在实践中采取多措施逐步优化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重视开发掌握关键技能的人力资源,从而使体育院校获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3.2 竞争要素的整合阶段

根据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自身需求和条件,围绕体育院校核心价值,将分散的不同竞争力要素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整体的竞争能力,通过有效整合资源,使特殊技能、人力资本、财力物力资源等与体育院校相应的空间和环境有机结合和融合,增强和培育具有体育院校特点的核心竞争能力。

1.3.3 核心竞争力的更新阶段

核心竞争力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主要是指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辅助要素及其结构顺序是不同的,所以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也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及时更新和发展,兼顾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功效,培育和提升不同层级的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要素,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发展,使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呈现动态可持续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育院校核心价值。

1.4 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

明确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这是识别及评价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理清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找到科学合理的测评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1.5 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第一,提升体育院校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体育院校的制度创新要符合完备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创新的效能能够体现动态性,制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只有不断提升制度创新,不断革新和完善体育院校的层次,建立一套明确、责任具体、高效率的制度体系,才能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制度体系,进而提升体育院校整体水平,形成体育院校持续的竞争优势。

第二,提升体育院校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就是实现创新所达成的全部管理理念与管理行为,包括管理思想理论上的创新、管理制度上的创新、管理具体技术方法上的创新,管理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体育院校独特而高效的管理体系的形成。

2 制约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成为创业优势的因素

2.1 创业理念

体育院校作为培养我国体育事业创新及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在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其学生在自主创业上拥有较好的优势。体育院校如何运用自身核心优势,促使学生形成创业理念,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何为创业理念?创业理念是浓缩和提升了创业者对创业历程的理性认识及理想追求,是创业者的创业思维、创业观念、创业追求的境界。成功人士的创业理念表述为:“幸福是创业的唯一理由”“不到长城非好汉,再难都得干一干;不到黄河心不死,追求成功步不止”等。从创业理念看出,拥有积极阳光的创业心态,才会有较好的创业理念,将积极阳光的心态引入大学生创业理念建设,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形成创业理念。体育院校有着“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勇敢顽强”等强烈的体育精神文化传承,这些精神文化是学生创业理念形成的沃土,而现实中体育院校的核心精神文化却没有有意识地去推动学生创业理念的建立(见表1)。

表1 创业理念对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制约因素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从创业理念的角度,专家认为,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主要阻碍在于学生对体育产业的创业观念是否明晰,是否有系统的体育领域创业思想及思维,是否能够将体育精神文化融入到创业理念之中。

2.2 创业教育

体育院校要树立创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根据体育院校特色,确立与体育相关的专业创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教学活动与体育院校学生的创业相结合,从素质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视角出发,结合体育名人创业的成功案例,将体育创业教育纳入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使体育创业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实践平台,营造良好的自主创业氛围,查找制约体育院校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将体育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学生的创业优势,构建适合体育院校学生实际特点的多维创业教育体系(见表2)。

表2 创业教育对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制约因素

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从创业教育的角度,专家认为,对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主要阻碍因素为:体育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创业教育文化氛围以及创业基金的提供。

2.3 创业途径

根据体育院校学生创业时间,可分为在校创业、休学创业、毕业即创业、毕业后创业、深造再创业;根据创业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等;根据创业主体的不同,可分为独立创业、附属创业、公司内部员工创业;根据创业起点的不同,可分为建立新企业和再创业等;根据创业投入资源的不同,可分为人力资源转移型、技术转移型与直接投资型等;根据企业制度创新层次,可分为基于产品层次的创业、基于市场层次的创业、基于组织管理层次的创业等(见表3)。

表3 创业途径对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制约因素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专家认为,从创业途径的角度分析,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体育院校核心竞争优势开拓新体育市场的能力、体育院校核心竞争优势生成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能力。

2.4 创业环境

体育院校的创业环境发展是影响学生创业的外部条件,是学校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体育院校的创业环境主要是指在体育产业内的校内外环境,因此,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必须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创业教育环境,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宣传活动,定期组织体育专业内创业的报告座谈,利用节假日参观访问体育公司,与体育创业成功人士交流经验,形成良好的创业态势,使体育院校学生自主接受创业实践(见表4)。

表4 创业环境对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制约因素分析

表4(续)

大学生创业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尚未建立 123 8.195 1.158 7

缺乏良好的创业文化 123 6.115 1.692 3

由表4我们可以看出,从创业环境的角度,专家认为,阻碍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主要因素为:社会创业氛围不够浓厚,大学生创业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创业资金缺乏,资金来源渠道不畅;大学生创业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尚未建立。

2.5 创业资源

体育院校学生创业资源是学生创业前拥有的各种资本的总和,包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创业的初始资源包括行业经验、受教育程度、创业经历、社会网络和专业网络五个方面(见表5)。体育院校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拥有体育院校学生特征的认可感和自信心,其拥有的初始资源较一般创业者来说具有自身的特点,但是体育院校学生缺乏创业经验以及社会和专业网络联系,因此,如何获取创业资源,如何有效为学生聚拢创业资源对学生形成创业优势,对促进学生创业有着重要意义。

表5 创业资源对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制约因素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从创业资源的角度,专家认为,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体育院校创业基地中创业资源的质量和学校政府等支持性网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程度。

3 结束语

体育创业人才培养既是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现阶段对体育创业人才培养的研究较少,尚没有形成一致的关于体育创业人才的概念及理论体系。针对这一现状,笔者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和专家咨询,向14所体育院校发放调查问卷,并以此为根据,分析制约核心竞争力成为创业优势的因素。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相对性、独特性、鲜明性的特征,其培育与提升要经技能、知识、组织三者合为一体的复杂体系,具有人才生产能力、学术生产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和文化力功能,构成了人才生产能力评价、学术生产能力评价、服务社会能力评价、文化力评价。

(2)在创业理念方面,体育创业观念明晰、体育精神文化融入创业理念的意识是制约体育院校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3)在创业教育方面,体育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质量、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环境是制约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主要阻碍因素。

(4)在创业途径方面,开拓新体育市场的能力、生成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能力是制约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主要阻碍因素。

(5)在创业环境方面,社会创业氛围、学生创业积极性、创业资金缺乏是制约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主要因素。

(6)在创业资源方面,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体育院校创业基地中创业资源的质量和学校政府等支持性网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程度。

参考文献

[1] 谢晓艳.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与构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65-67.

[2] 邓万金.体育院校学生自主创业及创业教育模式体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4):112-115.

[3] 张帆.大学生创业资源获取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4] 陶利,王君,苏欣荣.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之探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4):94-96.

[5] 张立平.大学生创业基本能力形成与创业环境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6] 孙,解长福.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人才与教育,2011(12):131-133.

[7] 赵观石.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6.

[8] 姚圣梅.大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的释义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12):155.

[9] 朱小平,刘杰.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途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35):194-195.

[10] 汪腾,李红琴.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途径[J].消费导刊,2007(11):163.

[11] 吴佳.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7.

第2篇:竞技体育的核心范文

摘 要 田径体育教学作为高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信息及时在田径课的使用进行分析,指出信息技术对田径体育教学的作用,并如何促进田径教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田径教学 课程

伴随数字化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田径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它不仅推动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提升,而且也促进了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运用网络资源积极地、有目的性地、自主地进行探索与发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在田径体育教学中,教学最终目的是教师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及手段以增强大学生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传授体育知识,培养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然而,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思维惯性、教学条件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效果的实现都面临着挑战。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田径体育教学的促进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田径体育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

田径体育教学手段多以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来完成某种知识的讲授;同时,由于有些教学内容因其动作难度大、示范面较多,技术结构比较复杂,受教师自身能力及环境的影响,很难将动作的要领表述清楚或者将全部动作多角度展现,导致学生很难理解、掌握各种运动的关键技术。而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有着强大的交互性和融合性特点,利用制作流程软件将文字、图片和声音精心制作成闪烁、定格、移动、同步解说等形式,同时集光、电、声、形为一体,并利用其直观、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等特点,借助动静结合的方式,以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便于学生更好的记忆、理解。一些体育项目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综合处理,编程出各项体育教学项目的教学课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目了然,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学生掌握关键运动技术的能力

新的教学课标是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很难单纯通过来教师的示范动作来认知动作技术,从而形成正确的、完整的动作技术概念。在田径运动中,很多技术运动的完成是在动作的不同阶段、由多个不同的大小肌肉群共同的协调配合完成的,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高速的、腾空的、翻转的,尤其是带有腾空翻转的技术动作,教师不可能用较慢的速度示范清楚细化某个或者某段技术环节,更不能直观形象的表现参与运动的肌肉群,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这都是传统田径体育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于教学中重点、难点及常见错误动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成课件,将世界优秀运动员先进的规范技术动作通过分步演示、慢放、讲解、暂停、重放等技术,全面、完整、清楚地展现每一瞬间动作、技术环节,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促使学生正确理解教学中重点、难点,让学生更快、更全面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三)利用信息技术立体化提升体育魅力、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媒体信息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各项体育运动和赛事,既满足了学生对赛事画面视觉冲击力的要求,又使学生看到了以前只能在报纸上看到的专家深度观点, 各种精彩的比赛片断、某个体育明星的介绍、各种有趣的体育竞赛、新出台的比赛规则等,深入挖掘热点赛事的内涵与外延,使体育运动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向深度化、专业化、广度化发展,让学生了解在赛事和运动背后的一系列的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和体育带来的深远影响, 向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体育的魅力,使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也更加全面。同时,在田径体育教学中利用经典的力挽狂澜、转败为胜的体育赛事、优秀运动员成长历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良好的体育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教师或讲解员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各种赛事的体育规则,树立体育规则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的体育素养。

二、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田径体育教学

(一)作为信息化时代教学的主导者,田径体育教师要在新课程体育教学标准下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时俱进的掌握一定的网络下载和课件制作技术,使多媒体信息技术正确运用到田径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考虑周全,要“量体裁衣”,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在传递信息过程中,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难点,把握好教学内容及进度,由浅而深、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借助信息技术去思考、理解、记忆课程的深层意义。

(二)在部分田径体育教学中,由于固有的对体育课程,尤其是对体育外堂课的认知,软硬件设施投入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教学的发展。更新观念,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田径体育教学,以突显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高中学校应该对此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体育教学信息技术环境,给田径体育教师配备较好的硬件设备以及高水准的体育教学软件,并定期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为实现现代化体育教学提供必要基础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红.信息技术促进田径体育教学之我见[J].中学教学参考.2012.3.

[2] 陈刚标.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探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06.

[3] 娄兴新,赵继东,张家安.浅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体育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12.5.

第3篇:竞技体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2-0041-04

本文系河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06457208D-6)部分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到2006年底,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全年总收入、资产总额、长期职工总数分别达到6,811家、1,183.04亿元、1,099.71亿元、566,529人,同比分别增加9.31%、56.01%、20.53%、31.64%。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由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商业能力和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构成,但从评价结果来看,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结果0.799,接近于强(评价值为0.8)的水平[1],因此,深入研究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显得非常重要。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企业文化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从评价结果来看,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值只有0.854,其四个构成要素引导力、激励力、凝聚力和扩张力的评价结果分别为0.866、0.857、0.803、0.886,都达不到很强(很强的评价值为1)水平[2],说明企业文化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企业文化没有很好发挥的主要原因:

一是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不是很强。调查显示,河北省有一半的民营科技企业没有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不能长期坚持。这不能不让人担忧!二是创新精神的激励效应不是很强。企业的创新精神产生正面的激励效应,形成正向的激励力。而作为民营科技企业,本身应该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但调查结果表明,还有23.1%的企业的创新精神不强。三是企业文化的整合作用不很强。企业文化在企业兼并中具有“企业兼并,文化先行”的“排头兵”作用,企业兼并是否成功,关键是兼并后企业文化是否融合。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在企业兼并中,还有1/3的被民营科技企业没有发挥好企业文化应有的作用。四是企业文化积淀不深。企业文化需要积淀,但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历史较短,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长则10多年的发展历史,短则仅有几年的成长历程,企业文化积淀不够,很难要求所有的民营科技企业都具有很强的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五是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不够或认识上有偏见。一些经营者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模糊,另一些企业经营者把企业文化简单化、表面化,把企业文化等同于文体活动,还有一些经营者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形象塑造,不重视员工价值观的培养,不注重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来整合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或者有的企业虽然花了很大气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但不得要领,企业的价值观未能内化为员工的思维方式,企业文化的“神”与“形”不能统一。

2.创新能力偏弱

从评价结果来看,创新能力的评价值为0.749,达不到强的水平。其四个构成要素组织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服务)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分别为0.777、0.785、0.709、0.679,都达不到强的水平,尤其是产品(服务)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偏弱。

造成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偏弱的主要原因:一是科技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要靠科技人才来实现,而人才短缺是造成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首要因素。调查显示,有64.1%的企业认为技术人才短缺是影响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民营科技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资金渠道来源单一(主要是自筹,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间接融资较困难),加上创新投入的经济效益不易直接表现和衡量,因而,企业在创新方面存在投资不足的倾向。调查显示,有35.9%的企业认为,影响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是资金不足。有46%的民营科技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及2%;由于技术人才短缺,加上资金投入不足,自然影响到专利的申请与利用,导致有41.0%的企业没有专利申请或拥有专利。三是对技术创新和相关信息的处理能力较弱。技术创新和相关信息的处理能力较弱,会影响企业创新目标的选择,最终影响创新的效果。调查显示,有46.2%的企业对技术创新信息和相关信息的处理能力较弱。四是传统思维与体制的束缚。民营科技企业规模小,科研力量偏弱,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如果走产、学、研的道路,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则可以利用他人的优点,避开自己的弱点,最终达到创新的目标。但是现实情况却有30.8%的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依靠单打独斗,没有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有43.6%的民营科技企业近三年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数年均仅有1次或1次以下。显然,这与以技术创新为己任的民营科技企业不相符。五是组织创新速度不快。有25.6%的企业组织创新速度不快,赶不上企业目标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六是技术引进吸收消化率不高,有28.2%的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率在60%以下。

3.资源整合能力不强

资源整合能力包括内部资源整合能力即管理能力和外部资源整合能力即商业能力。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不强,表现在管理能力和商业能力的评价结果分别为0.779和0.753,均达不到强的水平。管理能力的四个构成要素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控制能力的评价结果分别为0.767、0.791、0.796、0.786,都低于0.8,而商业能力的三个构成要素营销能力、竞争环境整合能力和融资能力的评价值都不高,尤其是融资能力达不到0.6(一般水平),而权重占0.539的竞争环境整合能力评价值也只有0.772。

造成管理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偏弱,包括管理者对全局的把握能力、对下属的指导能力与激励能力、对发现偏差而进行的纠偏能力。被调查企业中有20.5%的被调查企业的统筹能力一般,有23.3%的被调查企业的执行能力一般,有23.1%的被调查企业的管理者的指导能力一般,有28.2%的被调查企业其管理者的激励能力一般,有1/3的企业纠偏能力一般,尤其是管理能力中权重占0.515的计划能力偏弱,评价值仅为0.767,因此,提高内部资源整合能力,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是关键。另一个原因是执行力不强。俗话说:“三分策划,七分执行”,如果决策正确而执行不力,执行效果也不好。影响执行力高低的因素很多,包括决策是否客观,中层管理者的素质高低、沟通是否有效、赏罚是否分明、士气是否高昂、各方面的资源是否很好地协调等。一部分民营科技企业执行力不强,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造成商业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一是营销队伍的力量弱和素质不高。营销队伍的力量和素质是整合外部资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企业的营销人员不足,而且素质不高,那么,企业的产品就可能卖不出去,资本的投入就得不到补偿,再生产也将受到阻碍。调查显示,有30.8%的被调查企业的营销人员较少,且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这对企业获得外部资源很不利。二是对销售渠道的掌控能力偏弱。企业对销售渠道的管理和控制能力较强,则较容易获得外部资源的支持,产品也较容易销售出去,但调查数据显示,仍有1/5的被调查企业对销售渠道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不强;占七成的企业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在40%以下。三是顾客忠诚度不强。提高顾客忠诚度,对于企业稳定销售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调查结果显示,仍有2/5的被调查民营科技企业的顾客忠诚度一般或低,因此,培养忠于企业产品的顾客,是民营科技企业的重要任务。四是合作意识不强。现代市场竞争已经不是单纯的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竞争与合作共存,竞争对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敌人,竞争对手也可以成为合作对象,也是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因此,只有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充分利用好竞争对手这部分资源,才能获得竞争与合作“双赢”。但调查显示,仍有33.4%的企业把竞争对手看成敌人,不与竞争对手的合作,不与之往来。五是品牌价值不高,调查显示,有74.3%的被调查民营科技企业的品牌价值在100万元以下,品牌价值偏低,表明品牌建设滞后。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品牌价值偏低,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空间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都是很大的障碍,因此,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高企业品牌价值势在必行。

二、提升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提升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针对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科技人才是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能动主体,因此提升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首先要重点培养技术创新、管理和营销方面的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包括专门从事技术创新、从事技术创新信息获取与处理和专门从事技术操作的人才。这三类人才应注重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管理人才的培养应注重管理能力的培养,包括统筹能力、指导能力、激励能力、执行能力和纠偏能力的培养;营销人才的培养应注重营销能力、与顾客(合作者、竞争对手)的合作能力、对营销渠道的掌控能力的培养。其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要通过“空降兵式”的引进、送出去深造以及与高校联合培养等方式,通过“压担子、搭台子、铺路子”,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尽最大努力在短期内培养出一支创新能力强、善于管理和长于营销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加快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等,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快培养、引进和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物,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适应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再次要创造人才茁壮成长的土壤环境。特别是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培训,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领导与组织创新的能力;要坚决改变有用人才“出不来、用不上、引不进、留不住”的现象,真正以识才之眼光、聚才之本领、用才之良策,把领军人才引进来,让适用人才冒出来,将各类人才用起来。

2.积极培育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企业文化是百年老店的长寿秘诀。企业文化功能作用的发挥产生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文化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身鲜明的特色,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来自于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因此,培育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关键是塑造有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及价值观体系。具体来看,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本意识,重视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育人,充分发挥员工个人的才能,并为员工的发展构筑平台,寓教育于经营中。二是要牢固树立优质取胜的质量意识和顾客至上的特色服务观。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顾客的“用手投票”,也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企业只有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有特色的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与发展。当前要特别注意发展特色服务,这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杀手锏”。三是要牢固树立诚信为本的伦理观,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都要讲信用、重合同、守诺言,以诚相待。四是要牢固树立不断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发展观,形成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依靠自主创新来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五是要牢固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只有牢固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真诚为社会提供服务,为社会做成贡献,才能得到社会的丰厚回报。六用文化来“治心”。要用企业文化来建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让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达成默契;要用核心价值观来整合员工的个人价值观,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动、达成共识;用企业文化来培育精神,来激励员工,产生推动力和创造力;用企业文化来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意识和团队意识,形成凝聚力;用企业文化来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来凝聚人心,产生向心力;在企业的并购扩张中,要采取“粮草未动,文化先行”的策略,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整合被并购企业职工的价值观,激活被兼并企业;企业在与外部的合作中,要用文化来建立与合作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增强企业的扩张能力;同时要用企业文化来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来赢得客户的信赖与忠诚,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

增加研发投入,一要增加政府投入,把钱用到刀刃上。科技三项费用要全部用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优先解决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早期投入等问题;要不断增加投量,根据科技创新自身客观规律和河北省民科技发展的现实需要,逐年提高财政科技拨款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要高度重视投向,从以往的一般性投入重点转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科研基地和科技队伍建设,切实发挥财政科技经费的“杠杆效应”。二要着力引导民营科技企业建立研发投入机制。要进一步完善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各项优惠政策,促使企业研发投入的总量快速攀升;要加大对形成大企业、大产业的关键技术、关键产品研发活动的经费支持和补贴,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大幅度增加高端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更多地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形成大产业、大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上;民营科技企业也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研发投入,包括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增加企业积累基金用于研发的投入。三是鼓励社会投入。要疏通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各类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自主创新,帮助企业争取更多的国家创新项目扶持资金,为现有企业的研发提供专门的信贷支持;同时,要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创业投资风险机制,以有效分散风险和弥补因信贷不愿涉足和政府财力有限所导致的创新资金“真空”;要鼓励发展民间风险投资公司,吸引社会与境外资金在河北省发展风险投资业,使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项目和创新能力的重点企业得到扶持。要探索建立科技风险补偿基金,鼓励各类有经济实力的法人成立融资担保基金、创新基金管理公司等。

4.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一是要培育品牌的忠诚度,努力培养稳定的顾客群。顾客群越多,顾客的忠诚度越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就越能经久不衰,因此,民营科技企业应重视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到公关宣传等营销的各个方面着手,努力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二要提升品牌的品质内涵。随着市场竞争的变化,品牌的内涵已不仅仅是产品(服务)的代名词,而且是企业形象与信誉的象征,更是消费者认可度和忠诚度的体现,未来品牌内涵将朝着个性化与体验性需求方向发展,因此,品牌的内涵只有不断丰富,才能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才能不断地培育出忠于品牌的稳定的顾客群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越来越强。三要注重品牌的特色。即使是相同的产品(服务),但由不同的企业提供,其内涵特征也是有区别的,正是这些特色,才使消费者认可并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服务)而不是去购买其他企业的相同产品(服务)。这种特征不仅体现了产品(服务)的质量,更体现企业的信誉与形象,同时还渗透着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文化特质。这才是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的关键。

5.努力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提升民营科技企业的整合能力,实际上是要提升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商业能力。从管理能力来看,要努力提高中、高层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一要让管理者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管理者自身的角色定位明确了,其责任和关系也自然地明确了;二要通过培训,让管理者掌握管理的基本知识、技能,深刻领悟管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三要通过培训,提高管理者对外部环境与政策的判断能力和把握能力,以提高决策的效率;四要通过“干中学”、“边学边干”等方式,在工作岗位上不断锻炼和培养管理者驾驭企业的能力;五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利用“外脑”,充分发挥专家的特长,提高决策的正确率;六要加强企业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提高决策的执行力,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令行禁止。从商业能力来看,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通过培训,努力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包括掌握营销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技巧;二要培养营销人员对顾客需求和市场行情变化的判断力;三要提高营销人员对销售渠道的掌控能力;四要努力提高营销人员的沟通能力,包括加强与供应商、协作单位、用户、竞争对手的沟通,充分利用供应商、协作单位、用户、竞争对手的资源参与企业的创新和企业的发展。

6.抓住滨海新区开发的发展契机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将为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合作机会。因此,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要按照国务院对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积极参与滨海新区的建设,与京津共建高新技术产业带,利用京津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合作,打造京廊津塘、京保石和京唐秦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制造基地、成果转化基地、产品配套基地,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天津滨海新区辐射和带动效应的契机,当好“接力”的角色,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势头强劲,[EB/OL].hebei.省略/article/20070906/ 516329.htm,2007-09-06.

[2]Wu Wen_sheng. An Evaluation on Corporate Culture Core Competence[C]. Recent Advance in Statistics Application and Related Areas――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pplied Statistics Studies, YANTAI, CHINA, Aussino Academic Publishing House, Sydney , Australia,2008-9-12, P.P 1425-1431.

Qu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re Competence of Non-government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 in Hebei Province

Wu Wensheng1,Dang Xu2

(1.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Shijiazhuang 050031,China;2.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China)

第4篇:竞技体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核心教育;小学教育;多媒体英语;英语学习

社会的进步必定会带动人们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人们的综合素养必须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从小学生抓起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英语也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语言工具随着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逐步深入英语已成为主要的交流工具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认清这一发展趋势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课堂资源优化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语法、习惯用语等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运用英语交流奠定基础综合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一、小学英语教育现状

1.1小学英语教育现状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指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短课时

高频率的原则,学校可通过长短课结合,课内外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活动。要保证每周至少4次教学活动,学校可根据具体条件,灵活安排。调查中发现,我市开设英语的各小学绝大部分是每周6个课时以上,从课时上来说是绝对足够的,但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不同的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差距天壤之别,有的学生因为跟不上教学进度,过早地出现了两极分化。另外,由于英语教学法参差不齐,从某种意义上讲,使英语课程的开设效果也不尽相同。同时,由于英语课程教学对于教室条件、设备等要求较高,对于有的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小学教师很难通过课堂多样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素质和教学质量。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北京各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各级领导必须切实予以足够的重视。一是从课时上给予保证;二是改善教学手段,增加英语教学的相关资源配备。

1.2、一二年级学生英语教育的重难点

笔者以人教版小学一二年级课本为例,重点梳理了重难点词汇和句法如下:

dad爸 mum 妈 grandma祖母 grandpa祖父peach 桃子 banana 香蕉 watermelon 西瓜 orange橘子 apple苹果red红色的 yellow 黄色的 green绿色的 pink粉色的 orange 橙色的 blue 蓝色的 white白色的 gray灰色的 pencil铅笔 bag书包 eraser橡皮 ruler尺子 marker彩笔pencil-box文具盒 knife 小刀 pen钢笔 book书bird 鸟 puppy 小狗 fish鱼 chick小鸡 kitten小猫 monkey猴子 pig 猪 rabbit兔子 door门 window 窗户 desk书桌 chair椅子shirt衬衣 jacket夹克衫 skirt 裙子 sweater毛衣 coat外套 dress连衣裙sunny晴天的 cloudy多云的

案例分析:一、二年级单词主要为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而这些单词的朗读与记忆则是最基本的英语学习基础,在纳米盒子中则更多的是在听力材料和课本朗读中出现的,缺少了英语音标的解释和学习。只能用于启蒙阶段学习不能用于英语记忆技巧的介绍。

一、二年级英语日常用语:

1. ―Hello!/ Hi! ―Hello!/ Hi! ―你好! ―你好!

2.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早上好。―早上好。

―Good afternoon. ―Good afternoon. ―下午好。―下午好。

拓展:―Good evening. ―Good evening. ―晚上好。 ―晚上好。

―Good night. ―Good night. ―晚安。 ―晚安。

3. ―Who is she? ―She’s my grandma. ―她是谁? ―她是我的奶奶

―Who is he? ―He’s my father. ―他是谁? ―他是我的爸爸

拓展: ―Who are you? ―I’m… ―你是谁? ―我是…

―Who am I? ―You’re… ―我是谁? ―你是…

4. Look! This is…. He’s tall. 看,他是…,他很高。

Look! This is…. She’s short. 看,她是…,她很矮。

5. ―How many books/ apples/ pears/ peaches/ oranges? ―One/ Two/ Three…

―有多少书/苹果/梨/桃子/橙子? ―一/二/三…

6. ―Can I help you? ―有什么可以帮到你呢?

―May I have your pie, please? ―能给我一个果馅饼吗?

― Here you are. ―给你

―Thank you. ―谢谢

7. ―What’s this? ―It’s a cow. ―这是什么? ―这是一头奶牛。

―What’s that? ―It’s a chick. ―那是什么? ―那是一只小u。

8. ―Is this a bear? ―No. It’s a panda. ―这是一只熊吗?―不,这是一只熊猫。

―Is that a monkey? ―Yes. ―那是一只猴子吗?―是的。

9. ―Here you are. ―Thank you. 给你。谢谢。

―Taste it. ―Hmm…Yummy. Yummy. 尝一尝。嗯,好吃。

10. ―Danny, stand up. 起来。―Alice, touch your nose/mouth/ ear/eye/hair/head/shoulder. 摸摸你的鼻子/嘴巴/眼睛/头发/头/肩膀。-Kitty, smell the flower. 闻一闻这朵花。

案例分析: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主要为日常生活中问候用语与家庭情景中交际用于,疑问句主要为一般疑问句很少有特殊疑问句。侧重于基本口语在日常对话中的运用,缺少对整个疑问句句法构成的分析和解释。

教师教和学生学都有赖于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标准》给出英语教学建议为:要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要整体规划各学段的教学任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中式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英语课堂教学,交际法、听说法、情境教学法、合作语言学习法,在务型教学法等要根据具体课型针对性使用。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技能、义化意识等,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能力,学会用语言做事。培养学生的核心索养,就要形成与之相一致的教学观念,正确的教学观念是构建合适教学模式的关键。

1.3、当代社会中小学英语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

相对于中学及大学英语教育,小学英语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各个方面还不够完善,不管是教师、学校还是社会,都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学习,努力做好英语基础教育工作,为学生英语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个人发展过程中必备的一项技能,笔者相信,英语教育,尤其是小学英语教育,因此纳米盒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更加成熟和完善。

二、关于纳米盒子小学英语模块的调研

2.1、纳米盒子英语模块的构成

纳米盒根目录分为课内学习、微课堂、课外天地、成长圈、爸妈专区、用户中心和我的纳米盒七大模块,而英语的课内学习模块则是由沪教版、人教版、苏教版及外教版等多版本的小学课本为基础,同时增添了英语同步课课练和英语同步精讲、英语同步口语练这三大分区模块,为小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刚刚开始学习英语、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

2.2、纳米盒子英语教育模块用户的调查

调研时间:2017年2月

调研对象:纳米盒子用户共计1 500名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调研总人数:1500人

调查内容:纳米盒子使用与一二年级学生学习需求

调研方式:问卷式调查

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417份,无效问卷83份。通过本次问卷式调查,我们不难看出一二年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所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表看,小学一二年级使用纳米盒子的同学中对于听力、语感培育学生的比例所占最高,这说明在小学教育中语感和模拟语言环境是首要教育、学习目标。紧随其后的是口语,交际能力也是小学英语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家长所看重的部分,而英语写作则是由于单词输入时难度大、没有音标作为架构而占比最低。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适当渗透英语音标的教学,为日后英语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2.3纳米盒子英语模块中各模块的成分组成分析

英语中的听力、英语百科、英语阅读为纳米盒子英语模块中的输入模块,而材料由于编写难度相对来说较大、课程编写流程繁杂而材料出现较少。作为输出模块的课课练、英语口语练、写作则占据了大幅板块,这与当代小学生的年龄组成相关性较大,同时也凸显出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对于输入板块的不重视。

2.4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通过调查纳米盒子用户,分析当前一二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侧重点,而后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将纳米盒子英语模块中各模块的各组成分区展开分析,总结了当前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新时代小学英语核心教育构想

3.1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落实新课标理念

小学英语课程联系生活实际很多从知识点、练习题的设置上都能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时,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提倡运用生活课程资源,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对生活课程资源的体验感知英语基础知识,提高理解和应用水平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比如在进行,'My body”的教学时教师课前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学生的‘head, foot, finger, arm, leg”的照片,利用计算机制作PPT课件,在学生的相应图片的旁边标注英文名称。上课时学生看着自己的头像或各个部位的图片很是兴奋。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跟着教学节奏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单词的拓展学习,如dentist, keep healthy等有效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What's the matter? I'm sorry to hear that. Let's go to see the doctor."句型让学生结成小组进行对话训练这些生活中的语言素材‘有效激发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高效教学。

3.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落实“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

英语是一门应用学科。学好英语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应提示学生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要联系实际。将知识点放在实践中去感知,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英文写作教学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利用网络、微课等资源进行写作训练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达到学以致用。比如,在进行PEP小学英语二年级的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物频(例如:《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给学生创设‘This panda is old and fat. That monkey is young and thin.”的交流情境,通过讲英语教学放入到情景之中,从情景中的观察来展开师生之间的会话练习后再让学生将对话内容书写下来,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例写出语法、句型。与本节课有关的文章通过对这一句型的运用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语法‘比较级”的运用技巧,教师利用多媒体展台展示文章发现问题。师生共同修正这一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要打造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教学才会产生更多的正能量才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知识的魅力和乐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

3.3注重实际生活情景构造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口语课型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观点,合作共享,分析综合。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感受不同的文化,体会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生活。通过辩论,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思辨能力,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说服别人,锻炼自己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口语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设计解决问题型的任务,让学生找出解决办法。如只给学生50块钱,让学生设计“城市一日游”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安排行程,使自己的一日游最优化。同日寸,也可以在全班设置评委组,由评委们选出最好的一日游计划,并进行评判。学生评判的过程,也是其能力提高的过程。

3.4引领学生阅读习惯,根植学生阅读技巧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最受重视的一个课型,同时-阅读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尤为重要。“传统的阅读能力的概念逐渐被阅读素养的概念取代”。PISA0(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对阅读素养的定义,是“为了实现个人目标、积累知识、开发潜能、参与社会活动等目的,理解、运用、反思及主动阅读文本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只着重十字词句、长难句的讲解,不应局限在强调知识点的掌握,而应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的解读和阐释,针对文章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不仅包括细节性和理解性问题,更要包括分析性、综合性和应用性问题,使学生对文章能有自己的理解,并与别人分享。同时,阅读教学不应局限在课内的阅读中,还应重视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精读、略读、跳读的阅读技巧。

四、结语

小学英语教育的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通过参与多种多样的活动的方式丰富自己的语言资源库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及多维度思考能力等。希望此次对小学英语教育的调研给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徐欣.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高桂芳. 衡水市乡镇小学英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 衡水学院学报 ,2007(2).

[3]王玉芬,杨丽琴. 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9).

[4]朱青梅.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落实新课改理念.[J].学周刊 , 2014(9).

[5]姚果君. 三套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之比较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 2012年3月.

[6]江俊丽. 试析英语教师的学科素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 , 2008(8).

[7]林伟霞. 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 2013(6).

[8]任凤梅. 小学英语教材适用性及其评价维度[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4(5).

[9]管芳芳. 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5月.

[10]郑文芳. 小学英语教育现状反思与对策[J].学周刊 , 2016(2).

[11]仲辰.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 , 2010(12).

[12]李露华.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运用[J].亚太教育 , 2016(10).

[13]冀小婷.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 2016(7).

第5篇:竞技体育的核心范文

Abstrac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the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university teaching, determines the taste and level of universities, is the key to form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universities. Based on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university,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mechanism of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universities, and using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o quantitatively calculat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universities based on discipline data, finally propose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univer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关键词: 学科建设;高校;核心竞争力

Key word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universities;core competencies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211-02

1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用于企业,是由Prahalad和Hamel于1990年提出的,借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国内学者从能力整合、构成要素和核心能力等不同角度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在吸收和整合不同观点的基础上,本文将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表述为: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竞争力的优势表现,是指与其他高校相比所具有的吸引、争夺、转化、整合资源的能力,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能力,是短时间内不易被其它高校所超越的能力。

“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高校的硬件水平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也往往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得以形成的起点,但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决定意义的是高校内部利用资源的能力。根据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职能,这些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方面:①高校生产力,反映一个高校的教学能力,即生产的人才的规格、数量和质量等,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②高校发展力,反映一个高校的科研能力,即科研成果的数量和水平,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③高校吸引力,主要是指高校吸引人才以及学生的能力,即学校美誉和名气,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灵魂。

2 学科建设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

如何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学制度创新、竞争教育平台的建立以及管理体制的完善等对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作用,但本文认为学科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水平提高的基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实力,体现办学特色的核心工作,是高校发展的龙头,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

学科建设提升高校生产力。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和教学具有共性,都需要勤于实践,不断探索。教师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刻苦钻研,训练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自身的学术素养,无形中也提高了教学水平;学术研究中积累的思想、方法、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教学,将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手段的转变,教学理念和形式的创新和改革,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学术研究促进教学,以学术研究引导教学”,已经成为现代大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没有学术研究的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缺乏深度和创意,没有活力。一流的学术研究才有一流的教学水平。

学科建设实现高校发展力。学科建设的载体是学术研究,直接目的就是提升高校的科研能力。通过学科建设,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培育特色及优势学科,建立学科基地及学术团队,学校的学术研究才会有坚实的基础,也才会有更大的潜力和更广阔得前景;同时,特色优势学科的建立必然形成学科资源的不断聚集,产生辐射溢出效应,这不仅有利于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而且有利于各种科研项目特别是国家级重大课题的申请和承担,为学校教师的学术研究提供正确的方向,难得的机会以及充足的科研经费。学术研究是大学的标志,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其基础便是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增强高校吸引力。高校的吸引力不在于高楼林立的校园,不在于窗明几净的教室,重要的是大学特有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是数代师生形成并传承下来的文化底蕴,是大学浓郁的学术气息和氛围。而这些的基础在于学科的发展,学科是高校的象征,充分体现了高校的特质,是高校的灵魂所在;国内外高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大多建立在自己的优势学科之上,例如国际上有沃顿商学院的商学、麻省理工大学的理工学,国内有清华大学的工学,人民大学的经济学等。学科建设不仅对高校的发展起到了引领性作用,而且决定了高校的品味和等级。一个不重视学科建设的高校,一个没有学科发展的高校,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高校,也就不会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3 学科水平体现高校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通过提升高校生产力、发展力和吸引力会大大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学科发展水平则体现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核心竞争力较强的高校,其必然表现出较高的学科水平。为了通过学科的发展水平来定量测算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尝试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各学科发展背后隐匿的公共影响因子,近似衡量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因子分析模型如下:

X1=a11F1+a12F2+…+a1mFm+e1

……

Xp=ap1F1+ap2F2+…+apmFm+ep

模型中X1,X2,…,Xp是可观测的随机变量,这里指各学科的发展水平;F1,F2,…,Fm叫做公共因子,它们是在各个观测变量的表达式中都共同出现的因子,是相互独立的不可观测的理论变量,这里指学科发展水平所体现的各种共同因素。e1,e2,…,ep叫做特殊因子,是影响各学科发展所特有的因素,各特殊因子之间以及特殊因子与所有公共因子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

根据可比性和可得性两个原则,本文根据武书连2012年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在排名前350名的高校中选取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132所高校,学科选取了各高校较为普遍的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和管理学六大学科,学科水平的衡量采用武书连公布的大学学科排名的相关数据计算。因子分析过程中,抽取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抽取条件为初始特征值大1,因子得分采用回归方法。分析过程如下:

KMO统计量的值为0.834,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表示各学科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较强,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由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知提取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68.67%,计算共同度,除工学以外,其他五个学科的共同度均超过了65%,表明该公因子足以描述各学科的综合发展水平,并对它们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公因子在各学科发展水平上均具有较大的载荷(如表1),充分反映了各学科的综合发展水平,可理解为高校基于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子。利用回归方法可求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函数表达式(回归系数如表1)。利用该公式可得132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得分,表2列出了132所高校中核心竞争力得分前十名的高校,并同时列出了武书连计算的这10所高校的大学排名及相关学科排名。如表2所示,北京大学尽管大学排名为第二,但其核心竞争力得分第一,其次是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竞争力得分接近,与其他8所高校得分差距较大,同时这8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相差不大,这说明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等级和层次。同时,核心竞争力强的高校具有较多的优势学科,其优势学科排名均在全国前十位。最后,10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排名和武书连的大学排名基本一致,表明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4 基于学科建设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①设计合理的学科结构,促进学科非均衡发展。合理的学科结构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基础。一所高校不可能在所有学科门类上都占尽优势,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针对市场对人才的需要,着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自身学科专业结构的现状出发,对学校的整体学科结构进行设计,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非均衡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布局。

②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是高校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对于其他一般学科具有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能够带动一般学科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是一般学科吸引人才、聚集资源的重要依托。高校应从比较优势出发,集中人力、物力建设那些基础雄厚,特色鲜明,实力强劲的学科,特别是能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

③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学科带动作用,加强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高校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动力。未来的学科发展,一定是多学科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共同发展。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学科的作用,进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这样不仅能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而且能培育出一批新兴交叉学科,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④建立科学的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科学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对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和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保障。高校应以学科发展为目标,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建立适应高校学科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薪酬激励和制度约束,有效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工作科学、管理规范和运行高效的学科建设制度。

参考文献:

[1]马士斌.“战国时代”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学海,2000(5):163-166.

第6篇:竞技体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重点能力 培养方法

中国经济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经济超高速持续增长了十年之后,中国经济矛盾已经十分尖锐。必须改革,其核心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主要是实现两个转变,其中一个就是从制造向创新转型。要想成功转型,人才是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各大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1.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是闻名世界的制造大国,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俨然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厂。国内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都是帮别人做加工,赚取微薄的利润,一有风吹草动,就很难生存下去,也有企业虽然有自己的技术,但技术创新的力度不够,缺乏竞争力。在现在的形式下,我国必须转向创新型经济。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整个教育系统提出的历史性任务。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专门人才的摇篮。高职教育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浪潮中崛起的一个新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可以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也决定了它必须走创新之路。

一方面,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比如经常搞些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并适当进行奖励。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意见,不要人云亦云。还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创新的动力源泉。高职学生在中考中往往没有得到高分,觉得自己没有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那么优秀。但其实在中学时期,由于过重的学习负担使他们根本无暇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潜能得不到发挥,我们应该重新看待学生,让他们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帮助他们重塑自信,培养创新精神。

另一方面,我们要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首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学生在学完所有的规定课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个性发展需求和就业需要自由选择一个重点的课程模块进行学习。这样有针对性地学习,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教学不应该是应试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应该是让学生成为主体,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又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学习阶段,这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向发展。新的形势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业务能力的强弱。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意义重大。

如何提高呢?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高职学生学习习惯差,自律性不强,学习动机较弱,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学生刚进入大学就应进行学风建设,以增强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完善学习奖励机制,加大评优工作的宣传力度,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二要加强纪律约束机制,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不是进行处分;三要做好学生的日常教育工作,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其次,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和竞赛,鼓励学生多参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促进作用。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比较容易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要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习能力,调动起学习积极性,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最后,由于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普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茫然,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这就导致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因此,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选择合适的自主学习风格,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高职院校注重的是职业技能教育,培养的主要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和管理人才。因此,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对课外的自主学习定出明确的目标。比如说针对大一新生进行“择业指导”,明确学习方向;对大二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对大三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3.加强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学生就业后正处在一个不断转型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会先后就职于多个企业。面对不同的企业氛围及人事结构,如何适应环境,处理好上下级、同事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大学里应该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对于学校来说,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鼓励和支持学生组织一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适当参加各类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加强对学生以上几方面能力的培养才能提高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佟晓慧,杜娟.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的几点思考[M].辽宁高职学报,2005.

第7篇:竞技体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 手机报 媒体竞合

一、手机报已成燎原之势

2005年,传统纸媒多数经营吃紧,网络的发展令纸媒的前进步伐受阻,为了与新媒体一较高低,也为了弥补自身在高科技方面的局限,许多报业集团纷纷与相关运营商联合起来,创办手机报。

于是,继2004年中国出现第一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之后,中国手机报迅速的迎来了她的春天。杭州报业集团、四川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等等,纷纷踏入了手机报的队伍。

到目前为止,整个中国报业已推出的手机报共有1500余种。“据《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报业将出现8大趋势,其中之一就是‘数字报业’。”①手机报的大军,已经掀起了继20世纪90年代报纸网站后的报业数字化之路的第二次浪潮。

手机报的飞速发展并不是一个巧合。首先,手机报不受时空的局限,实现了信息的即时接收和动态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窄播化。其次,手机报的内容易于保存和回顾。特别是彩信手机报,只要用户没有删除,便可以随时随地的浏览和回顾,极其方便。其三,手机报具有一定的互动性。2007年新华社与中国移动联合推出的《十七大手机报》就是一个典范,用户可以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表达对十七大的看法,这大大加强了用户的使用兴趣。当然,手机报的互动性不仅仅反映在用户对于新闻事件的反馈上,而且还反映在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相关平台传送新闻素材和图片,或者将消息转发给身边的亲友。这不仅有利于手机报的编辑获得第一手的新鲜素材和第一线的新闻信息,也增强了用户在使用手机报时的趣味性。最后,手机报相对传统纸媒而言,更为环保,占用了较小的社会资源。当然,除了手机报自身的优势,手机的便携性和手机网络极高的覆盖率也为手机报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所以说,作为电信增值业务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手机报拥有双方的优良基因,她满足了快节奏生活方式下对于新闻信息即时传递的需求,也具备便携、省事、高效等种种优点。

二、从困境中谋取生机

随着3G技术的发展革新,手机报的业务模式正从传统的彩信手机报向着基于多媒体阅读终端、无线网站等形式手机报的方向转变。近几年,高性能手机也得到了一个较快的发展,而手机的大容量、宽屏幕、双核处理器等硬件革新也给新时期的3G手机报带来了新的生机。

而3G手机报的表现形式也由单纯的文字与图片转向视频、音频、flash与文字相结合的多媒体表现形式,这大大增加了手机报的可读性和吸引力。“手机报与其说是纸质媒体内容的数字化、手机化的产物,倒不如说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联姻的结晶。”②

可是,手机报市场看似形势一片大好,其实不然。不少手机报的运营商已经用尽了种种手段,却还是没能挽回逐渐流失的客户。随着社交网站和即时分享网站扩张的步伐,手机报的生存空间更是受到了很大考验。

除了其他信息渠道的崛起对于手机报的负面影响以外,很大程度上来说,手机报自身的“旧患”,对制约手机报发展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其一,手机报的内容新意寥寥,成了电子化的文摘报。事实上,由于手机报运营商选择的合作媒体多是权威新闻媒体,而国内对于新闻采编的流程也趋于比较严格的状态,再者相应的专业人才也并没有匹配到位,因此手机报的内容大多是纸媒的重复和缩减。“有业内机构统计,现在报纸、新闻网站和手机报每天的重复率高达60%”③,这种愈来愈严重的同质化趋向对手机报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其二,手机报缺乏高效的互动机制。手机报的新闻不仅快不过网络,而且还没有网络内容丰富,因此手机报最有优势的发展方向应当是与读者的互动。但是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wap手机报和3G手机报还只是单方面的信息传递,彩信手机报倒是早早开创了互动模式,但是由于互动的费用比较高昂、方式也不够简便,所以参与的用户并不是很多。

此外,单就彩信手机报而言,仍旧存在着许多技术瓶颈和发展障碍。一份彩信手机报的字数一般在千字左右,但普通的窄屏手机每屏只能显示100字。而且,由于彩信本身的容量只有50K,因此图片在发送时需要经过技术压缩,清晰度有限,大大影响了用户的阅读效果。

这些问题都在制约着手机报的发展。手机报因为其内在的重重积弊与外在的严峻竞争压力,正在渐渐走向低谷。

但是在苹果公司的App Store中,手机报程序却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以《周末画报》为代表的3G手机报是手机报最新形态的典范之一。《周末画报》的iphone手机版包括趋势、专栏、城市和画报四大版块,“趋势”是全球一周内最新最热的新闻报道,图文并茂,画质清晰。在专栏中,分为文化、风尚、情感、星座、美食、旅行等九大类,还提供不同城市的衣、食、住、行方面的最新情报。除此之外,在阅读之余还可以在程序中下载五子棋、换算汇率等等。

有人曾说,彩信手机报只是手机报的一种过渡形式,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必将逐渐被3G手机报所取代。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彩信手机报相对于3G手机报而言,费用比较高,而且图片的质量和浏览的效果都远不及3G手机报,而且内容相对短小乏力。但是对于一些有特定需求的用户而言,可能简短的、有针对性的彩信手机报会更高效、更实在些。但是,彩信手机报作为手机报的一种初始状态,有着许多无法根治的技术缺陷,会随着3G时代的光芒而慢慢消褪,而3G手机报则很有可能成为手机报转型和发展的真正关键。

三、技术进步决定未来

新旧媒体竞合的新形势对于手机报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发展的契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手机报的发展路径,取决于她自己是否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及早的予以改进。

首先,细分化的内容将带来更多的吸引力。手机报内容的同质化问题是个痼疾。其根本原因在于手机报的运营商和经营者没有在营销之余建立一支专业的、有针对性的采编队伍。手机报如果能够在内容上分出层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一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手机报的卖点之一正是针对不同人群传递不同方面的信息。因此细分化对于手机报的发展,是必须踏出的关键一步。

其次,增加内容的权威性将成为制胜法宝。手机报作为纸媒的延伸,信息的准确无误是一大原则,也是一大特色。在彩信手机报发展过程中,因为技术限制偶尔出现过句意表达不清、信息过于精简等问题,但是随着3G技术的到来,这些问题已基本迎刃而解。所以此时,如果能够加强手机报内容的权威性,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并及时对社交网站、信息分享网站上的虚假新闻进行辟谣和纠正,一定可以使手机报重新获得受众的青睐,毕竟微博或者其他社交网站上的信息常有捕风捉影的不实之言,损害了舆论的正常走向。

第三,基于互动功能的内容开发对于手机报的发展是一剂良药。手机报在新旧媒体竞合的形势下,最大的对手是其他的高科技应用,如社交网站、视频分享网站等等,但是如果手机报能够集其他对手的优势于己身,必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而许多的社交网站、即时分享网站的优势正是在于用户之间、用户与运营方之间的互动。手机报如果能够在互动功能方面进行深入的开发,并且使用分享这则新闻、引用这则新闻并评论和等方式进行调整,“通过内容+服务创新运营模式”④,一定能够为手机报注入新鲜的生命力。

其四,手机报在搜索功能和数据库建设方面也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今日事今日播当然是传统纸媒的本色,但是手机报不仅是作为纸媒的延伸,也是数字化的产物。如果手机报能够将往日的新闻也存入数据库,分门别类方便错过新闻的用户随时搜索查看,并且将有联系的内容串联成新闻线条,对于手机报的成长很有好处,势必会迎来更多的用户。此外,还可以开拓疆土,除了提供新闻信息以外,还可以在数据库中提供多方面的生活资讯和贴心帮助以供查找,拉近和受众的情感距离。这也可以逐渐成为手机报新的特色。

手机报的发展过程不过短短数年,还处在起步阶段,而想要在新时代延续自己的生命,就应当放远眼光,开阔眼界,从技术、内容、营销等方面来不断完善、不断改进自己。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优胜劣汰是生存的根本法则。而手机报只有通过技术的革新、内容权威性和互动性的开发、数据库的建设、盈利模式的转变等种种途径,才能够在新的形势下保全自己,并且在鼓角争鸣声中夺取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①钱峰、陈秋月,《新媒体的冲击与手机报的崛起》,《编辑学刊》,2011(5)

②洪见骁,《3G时代手机报的发展前景初探》,《新闻世界》,2010(12)

③张毅,《新媒体手机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科技传播》,2010(9)

④栾轶玫,《融媒体时代:我拿什么奉献给你》.《视听界》,2009(4)

第8篇:竞技体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外包;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129-02

1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在经济迅猛发展、信息化快速蔓延的今天,我国社会乃至人们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以往,源于西方社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中国也在被更加熟练和恰当的运用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在我国伴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管理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在知识经济的二十一世纪,人才已经成为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源,因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然而,虽然新的观念和理论已经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识,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却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接受并认可了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将注意力专注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操作和流程性的事务上而忽略了更加重要的事情。人们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总是埋头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而忘了去考虑做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按照现在的工作方式能否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否符合组织要求…… 在这样的方式下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收效甚微,与其投入的成本不成正比。于是社会上一些企业乃至大众都开始怀疑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所在,人力资源部门的存在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人力资源管理到底何去何从成为每一个寻求发展的企业所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大多数人在提起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最多想到的可能都是有关招聘、人事档案保管和发放薪水之类的事情。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在于通过激励员工来提高员工个人绩效从而改善组织绩效。人力资源管理要想成功首先必须了解企业的战略,从培养组织能力的角度来安排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实践。这样才能作为整个企业的一个子系统来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系统,从而为企业创造高价值。而这些是企业在思考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时所必需了解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包括招聘、薪酬、福利、档案等事务性的人事基本职能还包括为企业战略规划与实施职能提供支持服务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如果人力资源管理总是停留在事务处理层面,则永远只能被动的工作;而空谈人力资源战略则犹如画饼充饥,不能有效地将战略分解到可操作的工作上,也不能解决员工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更谈不上对其工作给与支持了。

正是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扩大了,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不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要想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既能很好的完成传统的事务工作又能满足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就必须能完成行政性管理工作,如员工招聘、绩效考核、工资发放、档案管理等程序化工作;同时还要有能力进行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与政策的制定、员工关系协调、员工教育培训和生活规划等非程序化的战略性工作。这样一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必然进一步被分工细化了,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数量也就多了。这对企业管理层来说是一项艰难的决策,因为这时要对一个本来就存怀疑的事物增加投资而短时间内又无法预计收益。这时候人们开始思考,希望寻求一个不是那么激进,比较柔性的方案。于是寻求外部合作伙伴成为其中一个突破口,而人力资源外包这个概念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根据美国知名研究机构Yankee Group的调查报告,全球人力资源外包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2%,至2008年,全球人力资源外包市场的规模将达到800亿美元。还有调查显示,还处于人力资源理念导入期的中国将是未来全球增长速度最快、发展空间最大的人力资源市场之一。

3 人力资源外包的内涵

说到人力资源外包的概念,人们总是把落脚点直接放在外包二字上。认为这个概念就只是将人力资源与外包组合,与前些年在国内迅速红火起来的物流外包是一个意思,只不过限定词改了而已。实际上这二者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人力资源外包的内涵并不是表面上人力资源跟外包这两个概念的机械结合。根据国内外专家的理论研究,人力资源外包可以概括为企业为了集中优势资源于核心业务上而将人力资源管理中程序性的、不涉及企业机密的事务性工作委托给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来管理,自己则注重战略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而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通常会把如人员招聘、工资发放、保险福利、员工培训和开发、人才租赁等不涉及企业机密、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程序繁琐和经常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交给专门机构来办理。而像涉及企业机密和战略层面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企业文化建设等留给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管理。

4 人力资源外包的作用及意义

近年来,如同当年的物流外包一样,人力资源外包也正迅速发展并正逐步大量企业所采用。事实也说明了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将外界机构能更好完成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这样才能将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上并且获得专业管理服务,从而才能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总的来说,人力资源外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且能帮助企业突破原有的管理瓶颈。

4.1 建立和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

任何人都不会有能力去完成所有的事情,企业也一样。任何一家企业也不会有能力使企业运营的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很出色。因此要想寻求发展,一方面企业要将有限的资源放在自己所擅长的事情上,也就是企业的核心业务上来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将自己无暇顾及和不擅长的事情诉诸于外包,与外界专业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这样强强联合不仅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竞争力、改善自己的薄弱环节,且能获得学习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方法的机会。2005年中国人力资源外包现状调查显示,26%的企业希望通过人力资源外包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这也说明我国企业的经营观念发生了变化,不再紧紧看牢眼前利益而是放开视野为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寻求有效方式。

4.2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降低运营成本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在运营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其中不仅包括员工薪水福利还包括人员招聘、档案管理、员工培训等各方面的费用。企业与外包机构相比在信息渠道、经验、知识、技术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从而自身管理起来会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与外界专业机构合作,企业不仅可以享受规模效应,还能获得提供更专业、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及时的人力资源信息反馈与服务,从而解除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有关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报告显示,18%左右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而采用外包的。

4.3 有效的调整组织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虽然企业的规模可以带来规模效应,但规模也应该适度。根据经典管理理论的“管理幅度”原理,下属人数的增加,可能存在的相互人际关系数将呈指数增加。当企业规模过大时,管理关系和管理层次都大幅增加从而使得管理工作变得过于复杂。此时组织结构就会变得臃肿,容易出现腐败等不良现象。规模适度的公司,管理事务比较简单,更易于公司专注于自己核心能力的培养。企业通过外包可促使企业精简掉部分员工,紧缩相应部门,把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企业的活力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同时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将精力转移到对企业发展影响更大、意义更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事务上去,从而实现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尽管人力资源外包有这样那样的优势且也正在成为大势所趋,但企业不要盲目地把它当成万能药。人力资源外包能带来好处,但那必须是在企业对其中存在的风险有正确认识且积极应对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此外,外包也并不是用来减少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的工作量,给他们放大假的。外包之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对现状有清楚的认识,认真思考并努力去适应工作模式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想当好企业发展战略的辅助者和支持者,必须要不断的学习,让自己的知识能力不断地得到扩充。首要地是不断补充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学习企业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市场知识以及其他业务部门的相关知识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其他业务部门的工作,从而更好地从实质上支持他们的工作。同时也才能将自己的工作更好地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相结合,人力资源部门的价值也才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认可。

参考文献

[1]赵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与动因考察[J].商业时代, 2006.

[2]刘兵,郭彩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申刚正.人力资源外包的战略价值[J].人力资源经理人,2006.

第9篇:竞技体育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使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完善,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代化建设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有着紧密联系,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是,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的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使经济秩序遭到破坏,人民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分散性、广泛性,在区域经济基础较差的地方,受到政府权力影响,会造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情况出现,致使区域经济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严重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工资增涨幅度较低。市场经济体制下,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城市的社会保障机制存在很大差异,致使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给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受社会保障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得不到政府的有效支持,致使人力资源配置得不到优化,给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造成极大影响。社会保障机制和人们的经济收入有着最直接联系,区域经济发展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影响,导致全国各城市劳动者的工资涨幅较低,致使社会发展矛盾不断增多,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环境污染程度严重。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早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耗了大量自然能源,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多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导致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得不到有效创新,给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忽略环境保护和安全设施建设,造成资源过度浪费,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严重影响非公益制经济的企业形象,给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二、促进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良好发展的策略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策略有如下几点:

(一)注重社会保障,完善管理机制。市场经济体制下,非公有制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创新区域经济的生产力,扩大区域经济就业范围,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支持,有利于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根据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想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良好发展,相关部门必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使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例如: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工资增长机制,保证劳动市场供求平衡,使工资增长和经济发展保持一致步伐,从而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二)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发展水平。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使我国经济市场变得更加丰富,满足了人们生活需要,对于促进区域经济长远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区域人才向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提高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质量,推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例如: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加大非公有制企业的招聘力度,政府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鼓励高科技人才加入到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中,促进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最终达到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的目的,给非公有制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三)注重宏观调控,促进和谐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政府必须注重宏观调控,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督,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执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督,完善安全配套设施,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从而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例如:国家采取的多项优惠政策,加强东部经济和西部经济的联系,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力,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变小,最终达到非公有制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剧,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利于区域经济生产力不断创新,提高区域经济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现代化建设中,采取有效策略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才能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向着国际化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武甲强.新时期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2]唐振富.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0(2012~2013)[C].:,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