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教育的特点范文

医学教育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教育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教育的特点

第1篇:医学教育的特点范文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及医疗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殊的医学体系。为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医学,西医院校普遍开设中医学课程,这也是我国医学教育特点之一[1]。新疆多民族聚居,新疆医科大学在培养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做成了很大贡献,但由于中西医院校的培养目标、学生学习兴趣等客观差异,教学受到内容过多、课时较少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医术语理解困难等诸多问题的困扰。在深入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一些在少数民族班级中医学教育体会总结如下,以期提高西医院校的民族学生的中医教学质量。

1 语言简介、重点、生动形象,激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感受

学生愉悦的学习感受来自于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学者在教学实践中充分理解学生的认知心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同时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的优秀综合素质是达到教学目的的保证,而低劣的教师综合素质 会使学生因为对一个教师的厌恶而厌恶一门课程,需知“爱屋及乌”的另一面是“恨屋及乌”[2]。维语为维吾尔同学的母语,虽同学们均经过汉语等级考试,但对中医术语理解较同水平的汉族同学吃力。根据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修改收集整理教学方法,尽量做到知识点简单化、清晰化,去掉大段的文字叙述,用简单的比喻和动画来阐明相对复杂的中医学的原理和现象。在五行中讲到“火性炎上”,从生活中看到的火的性质,特点下手,用点燃的火柴更加形象的让同学们加深火性炎上的印象和理解。增加课堂上的互动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相互提问,释疑,最后由教师补充,纠正,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掌握中西医理论体系不同,重视临床,理论联系实践

中医学课一般在大学3年级开设,此时学生已较全面地接受了西医理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现代医学思维模式,学习中医学时,常有“先入为主”思想,习惯将中医的“肝”“肾”与西医的“肝”“肾”相比较,应反复强调西医研究对象是“病”,主要依据“症状”,中医研究对象是“人”,主要依据“证型”,即西医治病,中医治人,要让学生了解中西医学理论无高低对错之分。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固有思维模式,让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在学生脑海里并存甚至交融。

培养优秀的临床医生,只有多临床,勤临床,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的作用和重要性。在临床实践带教中,老师依然需要不断加深和交融此两种思维模式,让学生能更深刻的学习和理解。除了代教时获得视听方面的时间,学生还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患病的同学进行中医治疗方案讨论,然后遣方用药,让同学们亲自体会和观察中医药的疗效。遇到一些中医特色的理疗,例如在推拿中将到提捏法,此类治疗类似维医的“且木艾力什”, 中医的穴位敷贴治疗,联系维医的“孜麻得”等等,通过中维医的相似相通来促进民族同学对中医治疗方法的更亲切的理解和学习。

3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板书、挂图之外,多媒体教学显得尤其重要。多媒体教学课件可将枯燥晦涩的中医理论通过图片、图标等尽量以简洁明了、形象生动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信息量,通过色彩的多样性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阐述五行的关系和经络的循行时使用动态的图片演示,比一般的图形演示和讲解更能吸引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学习,尤其对“舌诊”、“脉诊”及“中药”的教学中可使学生产生直观感性认识,易于掌握及理解,增强学生对中医学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第2篇:医学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探析

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识码 A

一、规范性

小学语文教学,首先就应该保证教师语言的规范性,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语言学则和教学中的一项基本严责。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教师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他们是无所不能的。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一言一行都会对小学生产生影响,甚至会塑造其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念。考虑到教师是小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主体,因此教师的语言会直接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保证语言的规范性,这样才能够展现出教师榜样的力量和示范效果,从而达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不论是从智力上还是心理发展上,小学生显然是不成熟的,老师在这个阶段必须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因此在这一时期,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巨大的,甚至超过了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生在学习语言和知识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模仿老师。所以,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看,小学语文教师语言的选用不仅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语言发展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正因如此,语文教师在援用语言、语音、词汇等方面都要经过慎重考虑,尽量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非为。调查发现,我国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没有过关,比如教师将“吃饭”说成“吃换”,或是老师语法不正确,比如把“你先去吧”,说成“你去吧先”等等。这些错误的语言都极大的影响了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因此学校必须要发挥其作用,不断规范老师语言的使用,对于普通话不过关的老师要及时培训,争取老师做到语言表达规范。

二、可接受性

小于语文教师教学语言除了规范以外,还应该保证语言的可接受性。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选择小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语言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们感受到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是与他们生活密切联系的,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接受语文知识。

具体来看,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语言的过程中应该选用小学生们喜欢的语言风格,比如与动画片有关的举例、生动风趣语言表达等等。其次,鉴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并不突出、形象思考较为发达的情况,所以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等到学生进入高年级之后再采取严谨的语言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有关瀑布的内容是,语文老师可以这样向孩子们描述:有一种水,它不是向前流淌的,而是从很高很高的山上落下来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小学生虽然没有太多的见识,但是看到的瀑布也是非常多的,但是如果他们对课文内容难以理解,但是一经老师如此解说,必然会产生好奇心,从而推进语文教学的开展。

三、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点,即语言的规范和明确。语言的规范主要指的是读音语调的标准、词汇愈发的准确、辐合思维逻辑等方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学语文的教学是小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能否清晰准确的使用词汇、规范的讲解普通话会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必须要保证科学性。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的掌握好语言的准确含义和感彩,清晰准确的向学生们表达出讲授内容的含义,使学生易于理解。

除此之外,考虑到小学语文教育主体是小学生,因此语文老师的教学口语也应该保证学生能够有效接受和理解。所以教学口语也应该尽量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可以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不但可以极大的增加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亲切感。而且通过口语中形象、通高速的词汇,可以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更多的乐趣,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四、趣味性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不应该枯燥无谓的,语文是一门每秒的学科,尤其是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不仅要富于文采而且也应该擅于描绘。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让孩子们更好的接受教育,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了一些理解较为困难的内容,那么小学语文老师应该要善于运用比喻,要恰当的运用比喻的方法简单的将深奥的道理传达给学生,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防止孩子们产生厌学的不良情绪。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一定要保证趣味性,但是趣味性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切忌丧失了老师的严肃性。只有能够达到活跃课堂氛围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即可。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来说,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就能够帮助他们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从而教师也能够更好的把握好课堂教学,进而让孩子们在快乐、轻松的课堂中学习知识、锻炼思维。

五、艺术性

一般来说,语文教师教学中口语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艺术性,艺术性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运用的各种表达技巧,即能够巧妙的使用美的语言并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进而培养学生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所使用的教学口语同我们日常所用语言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音美:声音宏亮清晰,语言流畅明快。

形式美: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在遣词造句和修辞的运用上方法灵活。

内容美:语言富有哲理、体现的思想深刻、耐人寻味。

语境美:娴熟地运用语言机智,出神入化的讲解,完美的逻辑推导,创设引人入胜。

流程美:沟通融洽畅达,导入新鲜有趣,衔接紧密无漏洞,节奏抑扬,结语耐人回味。

仪态美:以态势助说话,丰富自然的表情和姿态,演讲结合。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做到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这样不仅能够给予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而在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还能够得到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陈利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堂语言》[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向华《对话教育论纲》[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孙菊如《课堂教学艺术》[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第3篇:医学教育的特点范文

【Key words】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methods; Medical English

一、医学英语的特点

与公共英语相比,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是难拼、难读、难记、难学。该特点使得学生对医学英语词汇的学习望而生畏,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信心,甚至产生畏难情绪,丧失了兴趣。“不喜欢、不重视”是大多数学生对医学英语学习的态度。大多数学生感到医学英语难学,这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医学词汇难读难记,单词字母多,拼写长,使学生望而生畏;二是词汇量大,涉及医学的专业词汇既多又陌生;三是学生词汇知识基础薄弱,对词汇学知识接触较少,因而不太懂得把学过的词汇进行有意识的归纳、类比;四是医学发展迅速,新词不断出现,词汇数量还在与日俱增。笔者医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二、提高医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方法

1.加强医学背景知识学习。医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也应当适时为学生补充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从而提高学生对医学英语词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放医学英语视频,图文并茂,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医学术语的含义。这一点就要求医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专业知识,因此,医学英语词汇课教师最好是由既精通医学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担当。

2.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更加简单、直观地讲解复杂的医学问题。充分利用图片和视频材料等多种素材,教学课件做到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在讲授过程中提供多种感官刺激,避免出现枯燥的课堂氛围,增加学习兴趣和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教师结合讲授的内容可以从网络下载相关的文字、图片、影像等,可以拓展教学内容,同时也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讲授“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时,授课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图解或视频,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这样学生可以充分理解该医学术语。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国内外优秀的医学英语在线网站和在线医学期刊杂志(如:Pubmed,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JAMA等,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词汇学知识在实践中巩固加深。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某人对一件事情产生了浓烈的兴趣,那么他就会主动去做。学生学得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则要靠教师有效地激发。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对医学英语词汇产生兴趣呢?在医学英语词汇学习中,培养学生利用规律来学习医学英语词汇的能力。当遇到较长单词可以利用构词法的特点,去记忆专业词汇,扩大词汇量。例如: “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食道、胃、十二指肠镜检查”这一单词虽长,但可以将其拆分为esophago-(食管)、gastro- (胃)、duodeno-(十二指肠)、-scopy(检查) 四部分来记忆,这样就化难为易了。理解后再记忆提高学习效果,不易忘记。此外,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医学英语水平制定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可影响学习动机和效果。如果目标定得过高,学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另外,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利用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等,来激活课堂的气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稳定和持久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对医学英语词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愿意学、有兴趣学。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一个一个讲解单词,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教学应为互动式的。课堂上不应该只是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是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从知识的传授向对能力的培养过渡。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就某一专题自己去寻找资料、准备材料,并上台演讲。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记得更牢固,从而对学习更有兴趣。

第4篇:医学教育的特点范文

对于生活在山区的布依族学生来说,他们从小生活在一个以布依语为主要语言的环境里,从他们吖吖学语的那一刻起,常常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他们有自己的民族心理素质、风土人情、思维方法。尽管电视普及了乡村的每个角落,但让他们采用普通话进行交谈,依然很困难。在学习中,他们表现出独特的心理、性格、思维及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1)自尊和自卑并存。布依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较强,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维护自己的民族尊严。在学习中不甘落于人后,为家族争气,为本民族争光,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学会与别人和睦共处,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与此同时,他们强烈的自尊心也很容易演变成强烈的自卑感,如学习中遇上发音不准或词语读错后就畏缩不前,来个沉默是金,此情绪又极易传给别人。对于此种情况,我采取了“引读生”操练法。在班上培养胆子稍大的学生做“引读生”。当然,这位“引读生”的普通话语感较好,发音相对标准。由“引读生”引读和带读,学生的练习相对放开得多了,学习气氛活跃了。再逐步上升为互读互检,教师及时范读,听录音磁带正音,多种方法识记词语等。对学生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多加表扬和鼓励。因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有了自信,他们就能克服学习困难,战胜自卑心理。

(2)布依族学生喜欢齐答群读,害怕独答,性格较内向。布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常常欢聚一堂,边歌边舞。这一风俗在学习中使他们表现为学习中喜欢齐答群读。在这过程中,他们态度认真,声音洪亮,振振有词,兴致很高。如果遇上老师提问独答,他们就埋下头,眼睛不敢与老师接触了,往往是“茶壶煮饺子”有语难言,或者来个有语不言。这种现象在中学尤为突出,以女生较甚。此种情况的发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受他们日常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来源于学生的害羞心理。为克服这样的情况,我在班上推行“波浪式”训练及小组学习法。“波浪式”训练就是让学生一排一排地大声齐读,以此形成波浪状。这对词句的训练非常有效,能让全班参与,鼓励学生学习,讨论问题,推选代表回答问题。小组产生的不同的意见大家再来讨论,因为大家都参加了讨论,所选的代表底气足,再加教师因势利导,改变了原来死气沉沉的学习场面。学生学习兴趣浓了,学习劲头更足了。

第5篇:医学教育的特点范文

一、孤儿的心理特点

孤儿学生在学校较为突出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善于与长者做有效沟通。和拥有完整家庭的孩子相比,孤儿缺乏与老师或者长辈沟通的能力,出现任何问题会以自我意识为先,以他们并不完整的世界观去考虑实际问题。

第二,缺乏安全感。孤儿内心的心理层面,尤其是抚养家庭的环境,使他们内心就有“寄人篱下”的感受,因为没有直接的心理依靠,从人格动力学来说,防御机制更加增强,保护自己的意识加重,甚至在某些语言和行为方面会有比较自我的体现。

第三,交往异性的年龄比同龄人早。从某些方面来说,内心渴望亲密的需要,希望得到同龄人的认可,是其人格独立的特征。但是幼年时期,尤其是5~8岁失去父母的孤儿,对于尊重、体谅、包括人与人相处中的模式都是陌生的,在青少年时期,心理不成熟的情况下,会无法承受。由于目前的多元文化背景,媒体等等宣传使之不能作出之合理的处理方式,从而有过激举动。并且同时也影响到学习,滥交朋友。

第四,难免的内心自卑。早期的童年依赖被破坏,使孤儿无法接受现实,而学校环境中,他们依然是一个及其少数的群体,对比眼前环境以及自己个体的特征,会产生缺失的内心感受,认为自己“并不是完整的”。交流和沟通上的障碍,亦有此方面的原因。

第五,轻微的抑郁。尤其对于学龄儿童,刚刚失去的家庭,使孩子不能接受,在看待事情的观点上,更多的时候是比较低落和负面的。即使适应了新的环境,在孩子独身一人的时候,依然可以看出这种创伤。

第六,逃避事实。早期弗洛伊德用“压抑”指组织不可接受的思维、情感和冲动进入意识层面的过程1,孤儿有可能将失败归于外部不可控制的因素,以基本归因错误否认现实。面对一件事情的态度,采用逃避,亦使更多时候陷入一个“为何总是这样”的怪圈中。

二、教育方法

(一)对孤儿学生进行单独有效的引导

教育活动本身就是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2在学校教育的环节中,教研组可以委派心理咨询教师,对孤儿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以便其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得到缓冲适应。有效的引导应当是在信任基础上,所以对作为引导者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具备耐心、爱心,为孤儿未来的心理发展历程负责任的提出相关建议,并能够预测出学生个人认识会导致的问题,对当下的现实问题切实提出解决意见。假如孤儿学生为福利院抚养,可以联系相关的工作人员,关注其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动态。

(二)对孤儿学生进行集中统计注册便于管理

在教研组进行集中统计,关注孤儿群体的成绩、思想品德、行为表现等相关项目,并对比之前的数据进行评测,预估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能力、内心承受力等各项指标,相应的调整教育理念,同时可以从孤儿的生长环境入手,组织班主任与学生监护人对接,对学生前一个阶段的学习能力、与同学交往情况、思想等等的方面进行汇总,以便在完善学生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做到有利于下一环节的切换。

(三)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帮助学生克服并解决问题

首先,可以做一部分监护人的工作,使之能够平和告诉孩子现实的变故,让孩子能够理解,同时帮助孩子重新树立新的亲密关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心理依靠,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同时学校中,班主任可以拉动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组,让孤儿学生在集体中能够得到认可和帮助;其次,教育工作者理应用更客观的综合评价方式去评估学生,而非成绩或者其他,孤儿学生的内心需要有人去挖掘其优点,这样有助于学生建立其自信并获得自尊。另一方面也需要制造一个好的环境,在日常生活包括与学生群体交往的时间里,避免碰触孤儿学生内心的伤痛点,以平常心态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在建立沟通关系时,暂时将学习和考试放在一边,这样有助于减轻其心理压力。

第6篇:医学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焦虑抑郁;心率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8-0158-03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1],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2]。由于高血压病程的长期性及社会、经济压力,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的症状[3],可明显影响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高血压的发病除了与年龄、遗传、饮食、地区、体重等诸多因素有关外,个性和心理、社会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及其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4]。目前高血压焦虑、抑郁特点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探讨在国内外研究报道依然较少。本文就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做如下综述。

1 原发性高血压与焦虑抑郁的临床特点

1.1 原发性高血压对情绪的影响

诸多权威高血压防治指南均强调降压一定要达标,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值至少为140/90 mmHg,如果能耐受还应降至更低。而我国国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分别为30.2%、24.7%及6.1%。究其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与多年忽视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问题有一定关系。高血压病需要长期服药,防治并发症及血压控制具有波动性,这些都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使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而焦虑及抑郁等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焦虑、抑郁是最常见的两种情绪障碍[5]。在对北京市高血压患者的抽样调查研究中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发生率38.5%,抑郁发生率5.7%[6],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而良好的血压控制能明显降低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7]。

1.2 焦虑、抑郁对血压的影响

一些观察资料表明,心理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病有显著的相关性。1999年Buchholz等研究发现,具有焦虑、易怒人格特征的人容易发生高血压,并表现为盐敏感性。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之间几乎都维持在同样高的水平。所以他们的心、脑和肾脏等重要的靶器官会遭到持续高血压的损害,更易引起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肾功能衰竭。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病情逐渐加重,所以老年人尤应警惕。法国Durand等[8]发现自发性高血压鼠(SHR)处于高度焦虑状态后,血压明显上升,且应用氟西汀肌注可以控制血压。临床研究也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抑郁、焦虑者给予抗抑郁、焦虑药物后血压控制明显[9-13]。国外学者也证实了焦虑与高血压的发生风险独立相关[14-21]。

抑郁在高血压的发病中有重要的行为学及病理学影响[13-15]。长期慢性疾病者抑郁伴发率较高。高血压病病程长,患者常伴有抑郁状态及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高血压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16]。研究提示,抑郁影响着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发展,而高血压病也可以引起或加重抑郁,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甚至形成恶性循环。Levenstein、Davidson等[17,18]发现抑郁与高血压发生显著相关。表明长期的压抑心理、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是高血压重要的致病原因。尽管高血压与抑郁症均具有很高的患病率,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少引起重视。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不仅降低了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血压的发展和预后。

2 原发性高血压与心率变异性

2.1 高血压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心率变异性(HRV)是指逐次心跳周期差异的变化情况,它含有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系统调节的信息。原发性高血压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密切相关,而HRV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无创指标之一[22-24]。众所周知,心脏的自主神经系统对血压和心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即血压和心率的昼夜波动受交感和迷走神经的双重调节。尽管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还同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但交感与迷走神经的调节作用是所有影响因素的最后共同通路。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此时的个体常伴有出汗、心悸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7];迷走神经兴奋则相反。研究表明,HRV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22]。国内外学者研究也证实了许多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均表现出明显的HRV减低,且HRV减低是判定预后不良的敏感指标。现已证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独立性危险因子。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张力明显升高,改变了血压的昼夜节律[25],说明高血压患者的HRV降低。可见HRV会随血压的波动而变化。HRV是反映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的敏感指标,故高血压与HRV存在内在联系。

2.2 焦虑、抑郁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焦虑症患者静息状态下存在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应激下生理反应以交感神经活动调节为主,焦虑严重程度也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抗焦虑抑郁治疗后HRV各参数明显改善[26]。研究证明[27],焦虑抑郁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儿茶酚胺释放过多,导致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心输出量增加,使血压升高且难以控制;同时焦虑抑郁可导致副交感神经活性显著降低,一方面使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少,血压升高呈非杓型改变,另一方面使HRV下降[28]。

心血管疾病与焦虑、抑郁共病很常见,相互影响,导致疾病预后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双心医学”应运而生,是研究心脏疾病与精神疾患相关性的学科。“双心医学”强调对心脏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的早期识别和进行综合治疗。目前国内外对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特点研究及其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探讨依然较少,大样本量的研究几乎空白。

3 展望

近10余年来人们对高血压由关注到重视,高血压已不再是简单的生理疾病问题,而是关系到心理和社会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强调对于心血管事件,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是其强预测因子[29,30]。构建科学合理的应激性高血压动物模型,是进一步研究应激在高血压发病、进展及治疗过程所起作用的重要步骤,目前国内外文献已有构建方法的相关报道。如何将应激时生理、病理生理过程用量化、直观的指标来测量和显示,仍然是目前努力的方向。而心率变异性和高血压的关系也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针对这一现实,我们需要对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并观察其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以便早期识别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在诊治躯体疾病的同时,需要关注患者心理障碍,提高疗效并改善依从性。社会心理应激引起相关的高血压病理生理改变,应该在社会群体的大环境中进行研究,因此需要更多大规模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在未来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工作中,应更重视应激性高血压的影响,消除社会心理因素的负面效应,更好地防治高血压。

[参考文献]

[1] 盛勇,向云,况伟宏,等. 103例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 25(1):14-15.

[2] 黄锦荣,何茶叶,边长艳. 高血压综合预防干预的效果:6年后果观察[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7,15(1):22-25.

[3] 谢秀梅,余国龙,何劲,等. 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的影响[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7):389-391.

[4] 龙本栋,区丽明,陈剑,等.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现状调查[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2):144-145,148.

[5] 杨菊贤. 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郁时的诊断与治疗[J].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2,29(2):67-70.

[6] 张帆,胡大一,杨进刚. 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5,26(4):140-142.

[7] 段书,肖金,赵水平,等. 心理社会因素在高血压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12):1065-1067.

[8] Durand M,Berton O,Aguerre S,et al. Effects of repeated fluoxetine on anxiety-related behaviours,central serotonergic systems,and the corticotropic axis in SHR and WKY rats[J]. Neuropharmacology,1999, 38(6):893-907.

[9] Jonas BS,Frank P,Ingram DD. Are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isk factors for hypertension[J]. Arch Fam Med,1997,6(1):43-49.

[10] Carrolld D,Phillips AC,Gale CR,et al. Generalized anxiety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their comorbidity and hypertension in middle-aged men[J]. Psychosom Med,2010,72(1):16-19.

[11] Hamer M,Batty GD,Stamatakis E,et al. Hypertension awarenes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J]. Hypertension,2010,56(3):547-550.

[12] 杨天伦,周军,陈美芳,等. 抗焦虑抑郁药物对伴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 18(11):810-812,809.

[13] 周伯荣,卢雄,钟向红,等. 抗焦虑抑郁药物对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的协助治疗[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1):53-56.

[14] Shinagawa M,Otsuda K,Murakami S,et al. Seven-day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self-reported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sores[J]. Blood Press Monit,2002,7(1):68-76.

[15] Kabir A,Whelton P,M Khan J,et al. Association of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obesity with hypertension:the Bogalusa heart study[J]. Am J Hyperten,2006,19(6):639-645.

[16] Donaldson M. The care of the patient with vascular disease[J].Vascu Surgery,2007,45(2):427- 432.

[17] Levenstein S,Smith MW,Kaplan GA. Psychosocial predictors of hypertension in men and women[J]. Arch Inten Med,2001,161(10):1341-1346.

[18] Davidson K,Jonas BS,Dixon KE,et al. Do depression symptoms predict early hypertension incidence in young adults in the CARDIA study? Coronary artery risk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s[J]. Arch Intern Med,2000,160(10):1495-1500.

[19] Paternit S,Alperovitch A,Ducimetiere P,et al. Anxiety but not de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in a community group of French elderly [J]. Psychosom Med,1999,61(1):71-83.

[20] Markovitz JH,Matthews KA,Kannel WB,et al. 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hypertension in the Framingham study[J]. JAMA,1993,270(20):2439-2443.

[21] Raikkonen K,Matthews KA,Kuller LH. Trajectory of psychological risk and incident hypertension in middle-aged women[J]. Hypertension,2001,38(4):798-802.

[22] 朴松哲,李亿军. 正常人心率变异性分析[J]. 心脏杂志,2000,12(5):421-422.

[23] YuBH,Dimsdale JE,Mills PJ. Psychological states and lymphocyte β-adren-ergic receptor responsiveness[J]. Neuropsychol Pharmacology,1999,21(1):147-252.

[24] 原芳,王丽霞. 运动疗法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6):528-529.

[25] Tikhonov PP,Sokolova LA. Peculiarities of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arterial hypertension and disturbed 24h blood pressure profile[J]. Kardiologiia,2007,47(1):16-21.

[26] 柴晓利,颜敏灵. 抗焦虑抑郁治疗对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0,11(8):847-849.

[27] 陈谊译. 抑郁症与冠心病心脏压力反射调节降低的关系[J]. 国外医学心血管病分册, 2000,27(1):53-54.

[28] Friedman BH,Thayer JF. Autonomic balance revisited: Panic anxiety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J]. J Psychosom Res,1998,44(1):133-151.

[29] Dickens C,McGowan L,Percival C,et al. New onset depression follow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edicts cardiac mortality[J]. Psychosom Med,2008,70(4):450-455.

第7篇:医学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35-02

1 前言

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化转变,这一极大改革领导并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转变。高校体育教育在西方和教育发达国家已经施行了较长的时间,其实践充分证明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实施俱乐部化教学制度完全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于培养大学生体育自我学习能力和在教学环境里面学习人际交往等极为有效。对于中国高校体育及俱乐部教学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我国的小学、初中、高中等体育教育偏向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而少于学生的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培养和运动习惯养成,高校体育俱乐部化教学模式是以俱乐部形式进行组织教学,即学生选定所学的项目和教师,教师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在不受班级或年级限制的条件下,利用特定教学时间或课余时间,在各俱乐部进行学习和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正好弥补长期以来接受传统体育教育所带来的弊病。高校俱乐部化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兴趣、个性和运动能力上的需要,为学生自学、自练和参与竞争、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培养竞争意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对于所提出的“健康第一”“成功体育”“终身体育”有深远的意义及影响。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论文资料22篇以及专业著作,并同时通过网络搜集相关信息,以求了解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当前高校体育俱乐部化现状,以及对于高校俱乐部化未来发展趋势等。

3 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3.1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一直都是以教学大纲、教师为中心,由此产生了许多不良问题,严重影响了当代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和个人运动项目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在传统体育教材内容中,主要以教学大纲中的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要课程,很多学生既不感兴趣,又不容易掌握,很被动地学习这些运动技术项目,从而造成了一切为了应付考试这一错误思想。由于传统体育教材中很少有当前较为流行的体育健身运动项目,使得学生从中国的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惯的传统体育课感到厌倦,没有新奇感,也就造成了在课堂上教师不好上,学生学不会、不想学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竞技化十分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很多学生想从休闲体育类进行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体育兴趣和身体运动锻炼意识这方面的培养。

在传统体育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体育成绩主要表现在“达标”上,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也表现在学生的“达标”合格百分比上。学生也会因“达标”为目标,很被动地接受体育课上课内容和单一的目标,对学生以后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也造成了很大的阴影。

3.2大学体育俱乐部的特点

自我的兴趣爱好是进行运动锻炼的根本条件,而以高校体育俱乐部形成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的爱好和自身所具备的运动特长来决定自己所想要加入的俱乐部来进行运动项目学习和体育运动锻炼。大多高校俱乐部的教学特点表现在以某一项运动项目学习训练为主,再扩展到传统体育项目上的跑、跳、头等一系列身体素质训练,而又不会使学生感觉到单一的跑、跳、投等一系列传统体育课的乏味,真正做到了突出了某一项运动项目而又全面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课堂上教师以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为主,和学生在教学中学生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因学生中有个别的个体差异,教师也可以针对这一些学生先进行运动技能评估,和这些同学共探讨因运动技术掌握的差距来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式及进度,这样不仅充分展现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一中华民族教育的精髓,还能避免学生对这项运动技术项目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跟不上而失去信心和产生厌学感,同时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俱乐部教学模式所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也能得到自己探索学习的机会,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3.3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

由于高校俱乐部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从而避免和解决了体育社团和学习和管理的几大问题。通过俱乐部教学模式有效的管理经验,健全的具有约束力的教学制度,从而替代了体育社团以“自我组织、自我培养、自我管理”这一实际效果不佳的做法,但俱乐部却可以做到遇到了什么事情或问题,都能通过俱乐部健全的规章制度来解决问题。在俱乐部有序的安排下避免了在课外时场地人多、人员杂乱、场地拥挤从而容易造成学生在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和伤害事故,也使得学校的运动场地和设施得到最大利用率。

第8篇:医学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语言艺术 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77-01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媒介,也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沟通的必不可少的载体。然而,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教育者缺乏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艺术特点的把握,导致出现了一系列很严重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也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发展。因此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艺术特点的学习和应用,从而有效提升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艺术的含义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是指在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教育者依据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成长环境、个人经历等不同因素,有针对性地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来对中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1],把正确、合理的思想信息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传递给中学生,使之从中受到教育,从而让中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启发,态度和行为得到转变。

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艺术的特点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教育者与他们沟通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教育者要达到有效管理、教育中学生的目的,就有必要掌握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并且需要进一步深入体会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艺术的特点。

(一)思想性

“思想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语言传播的本质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首要特征。[2]随着当代中学生的思想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与中学生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要富有思想性,能够充分把握理解目前中学生的思想所处的一个状态,并且要根据每个中学生的特殊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教育技巧和方法。同时运用恰当的语言艺术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使中学生能够领会教育者的良苦用心及其话语中所表达的思想深意。比如对那些不愿接受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来说,刻意严厉的惩罚方式不仅不会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对教育者心服口服,更可能会与教育者产生外在的矛盾冲突,所以最有效、最合理的方法就是教育者做中学生的思想工作,通过具有思想性的言语交流,让这些学生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转变态度,从而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激励性

在任何一个领域,激励都是必不可少的,不仅有物质方面的激励,也有精神方面的激励。激励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上进,态度变得更加端正,行为习惯也会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因此,教育者在对中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必须具有激励性。激励性的语言不仅要说给表现好、成绩好的同学,对于差等生来说,对他们给予更多的鼓励,效果会更加明显。他们不仅会在学习上更加刻苦,更加用心,也会从内心深处感谢老师对他们的激励和关心。出于不想辜负老师对他们的期望的目的,在课下他们也会积极乐观地与老师一起交流,一起探讨问题;在思想上也会由原来的自卑、内向变得积极开朗、乐观豁达。

(三)精练性

“精练性”就是教育者在与中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用语要简洁,能够用精练简洁的话语去概括丰富的内容。目前的中学生普遍存在自以为是的毛病,以为自己已经长大,有能力去大胆尝试任何事情,并且不愿意听别人的劝说和批评,更不愿意让老师和父母干涉他们的生活。他们对老师、家长的唠叨和唆更是厌烦不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c中学生交流沟通时要抓要点,明确中心,说话干净利索,不唆,不重复,做到言简意赅。只有这样教育者才不会让中学生产生厌恶感,才能有利于强化教育者和中学生之间的感情,从而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理解性

中学生由于年轻气盛、缺乏生活经验等因素,在思想和行为上总表现出特别单纯、幼稚的特点。在想问题和做事情上考虑不周全,容易冲动,经常会犯下顾头不顾尾的错误。教育者遇到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冷静,想想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何况是一个还没有完全长大成熟的中学生,所以面对中学生所犯的错误,教育者一定要以宽容谅解的态度来教育他们,用缓和的语气教育学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且以积极端正的态度改正。

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其语言表达的艺术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3]科学合理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语言艺术,关键是要掌握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艺术的特点,并遵循其规律,恰如其分地渗透到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娟. 思想政治教育应讲究语言艺术[J].商品与质量,2010(8):115.

第9篇:医学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中外合作专业教学对象特点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1986年9月,我国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建立,开辟了中外教育资源互惠互利的先河。2004年7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使得中外合作办学正式成为了“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在短短二十几年中,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取得了长足发展。日前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的“2009年上海中德合作办学论坛”证实,“全国范围经教育部批准的110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高等教育占872个。上海共有22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高等教育类占6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蓬勃发展,既带来机遇,也提出挑战。笔者从2003年9月起在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学院的中美合作专业担任英语教师,见证了该专业的从起步逐步走向成熟。笔者希望借由在该项目中的一些经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点调整英语教学。

一、教学对象的客观特点

笔者承担的是上师大信息与机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和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的中美合作专业的“综合英语”课程。信机学院的中外合作专业采用“3+1”的形式,即学生在国内学习英语和其它基础、专业课程3年时间,在满足条件下,最后一年前往美国戴顿大学完成学业,可获得上师大和戴顿大学两校的毕业证书。

1.本院电子信息和机制自动化中美合作专业的学生每学年各招大概50名左右,女生约占了人数的80%-90%,男生约占10%-20%。各分成两个小班开展英语学习,每班约25人左右,女生约为15-20人,男生约占5-10人。

2.学生中绝大多数为上海本地生源,基本没有或很少外地生源。2009届每班均有几个为数不多的外地生源,来自江苏、江西和福建等地。

3.学生英语基础一般,绝大多数学生属于专业调剂进来。2007年曾经对他们进行过英语的入学测试,平均分在71分(满分为100)。今年进行的调查表明,80%的学生是通过调剂进来的,因为分数不够没有能够录取到理想的第一专业,而又不愿意放弃入读本校的机会,所以选择调剂。

二、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

上述的学生的特点都是客观的,而另一方面的特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即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都是比较大的,而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由于某些特殊性,更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教学对象的心理状态将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所以教师也要充分考虑这些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

1.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高校教育领域中尚属新生实物,而本院的中美合作专业开办至今只有6年的时间,所以,大多数学生对于该专业的未来和出国的前景感觉比较迷茫,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2.部分学生对调剂到本专业有一定的失望情绪。另外,他们还附带着对占有大量学时的英语课有点消极的情绪,甚至有个别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点抵触,如有位学生就告诉笔者,高考时本来尽量避免报任何与英语有关的专业,所以面对大量的英语学习和今后的托福考试,感觉非常沮丧。

3.部分学生由于某些因素心理比较焦虑。相比起普通学生而言,对外合作专业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例如,课程安排紧凑学习压力大;将来要通过严格的托福考试合格才能出国,有些学生会提前感到考试的压力;另外,每年的学费比较贵,而且出国要自费承担很大一部分费用,部分学生觉得对家庭是个较大的负担。

4.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对将来的出国前景和学成回国后的未来也抱有一定的好奇和较大的期望值,而这一点可以好好加以利用,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

三、中外合作专业英语课堂的教学对策

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认为,教材和教师、学生及环境相互作用构成有机的课程“生态系统”四要素。教师和学生在生态系统中唱主角,只有好好把握学生的特点,包括其客观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师的授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英语课不能简单地视为只是英语知识的传递,英语教师应该在备课、授课过程中从深层次上对学生的客观特点和心理状态进行把握。

1.两班均是女多男少,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女生学英语一般积极性较高而且基础较好,但比较害羞,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比较被动;男生一般英语基础比较差,但比较活跃,容易搞活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可以鼓励男女搭配,使他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上海生源的学生一般而言英语基础要比外地生源的学生好,特别是听力和口语方面,但是后者一般比前者更加努力学习。除了鼓励两者互帮互助以外,英语教师还要对外地生源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心,比如,帮助他们纠正语音语调,鼓励他们加强口语等。

3.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一般,需要英语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综合英语课时有限,教师要仔细规划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练习,在已经有其它的听力课和口语课的情况下,可以把重点放在读写方面。但是中国学生的弱项一般就是听和说,而几年以后的国外学习对听说的要求又是很高的,所以综合英语课仍然不能放松听说。比如在笔者的课上,前10分钟就会进行daily talk。某个学生进行自由演讲5分钟,接下来是老师和其它学生的提问时间。如果学生的topic比较有趣,而老师在提问方面又能加以适当引导的话,能收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4.因为班上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教师在授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新知识点的传授要注意从基础入手简单复习,然后着重讲述多数学生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其后稍微提及较难的用法,这样基本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四级考试和托福考试都已取消语法专项的考试,但是据本专业已经回国的学生反映,他们在国外有时需要撰写小论文,仍然感觉语法有些问题。综合英语的课时实在有限,针对上述情况,自本学期开始后,笔者给学生提供了语法参考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要求他们按照进度自主学习,笔者则定时提供各个章节的练习答案及配套的一些练习。

针对中美合作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可采取以下策略。

1.学生在入学初对专业的未来和出国的前景感觉到比较迷茫,这是一种正常心理。事实上我们学院对此非常重视,也为此做了很多的努力。相关的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授课帮助学生拨开迷雾,找到努力的方向。比如在第一堂英语课上,笔者展示合作大学戴顿大学,以及以前历届学生在那里学习的图片,用英语介绍校园风光、专业建设的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的情况,然后就此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出国留言的感想和打算。这样,既能向学生展示该专业的美好前景,又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听力和口语。

2.对于对专业或者英语有消极甚至是抵触情绪的学生,英语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关心。要与他们恳切交谈,关心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困难,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笔者对于一些特别内向的学生,一般选择用电子邮件或短信的方式来交流意见,几次交流之后,学生愿意说出当面说不出的心里话。只要老师愿意付出真正的热情和关心,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这些学生,还有两种较好的方法可以尝试:一是在课堂上让他们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然后当众表扬;二是批改作业时,对于他们的作业,写上表扬和鼓励的评语。实践证明,这么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对于他们的心理压力,建议相关的教师从不同的方面潜移默化地进行疏导。对于英语教师而言,课上所做的翻译、口语、写作等都可以加以利用。例如,中美合作专业的学生课程紧张,学习压力大,英语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完成知识点的传授,如Role-play,debate,oral discussion都可以尝试。对于有些学生对将来的托福考试有点畏难,笔者的做法是挑选托福考试里面比较简单的练习,穿插到一年级学生的课上讲,在学生完成后被告知是托福题目时,他们会感到吃惊并且认为托福也不是很难。这样,既可以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水平,也可以减少学生对托福的畏难情绪,如此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可以帮助学生攻克的对托福的心理关卡。

四、结语

中外合作专业是一个新时代下的新生事物,需要相关部门和所以相关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和奉献。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攻克的就是语言关,所以英语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传授英语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外,还要站在洞悉教学对象的客观特点和心理特点的高度,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