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工业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很多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一直在和“失传、淘汰、消失“这样的命运做着斗争,这是传统农业生活逐步走向城镇化,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必然阵痛。
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将很多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列入保护。200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天津泥人张、惠山泥人、凤翔泥塑、浚县泥咕咕“列入民间泥塑工艺的保护范围。另外,陕西省在“一村一品“等农业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也使凤翔泥塑产业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尽管如此,传统手工艺产业在市场经济下的生存和发展还是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凤翔泥塑,重新分析市场,以把握新的方向。
凤翔泥塑价值之一在于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民俗文化价值。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相传明代六营村曾有驻军,后军士留在地方成为居民,部分人掌握陶瓷制作手艺并重操旧业,用当地粘土捏塑泥人,模制彩绘,再到各大庙会上售卖。当地人将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传,成为我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其二是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凤翔彩绘泥塑当地人称“泥货“,有动物泥玩、挂片、立人三大类型。凤翔泥塑造型洗练、夸张,装饰华美富繁,色彩艳丽喜庆,形态稚拙可爱,具有较高的民俗文化和美学研究价值,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深受有关专家的瞩目和大众的喜爱。
在工业化时代,工业化生产模式越来越占主导地位。手工艺品的消失似乎是一种命运。事实证明,社会越少工业化和技术化,日常生活就越依赖手工艺,因此在欠发达的地方手工艺品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反,在发达的社会中,手工艺品则逐渐发展成为奢侈品、礼品市场的一部分。面对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我觉得泥塑工艺产业有两条路值得探索:
一、是工业化之路。
20世纪60年代前,凤翔六营村及周边村有三百多户农家生产泥塑,到后来更是发展到六营村全村75%的人口从事泥塑产业。而现在只有少数艺人利用农闲时从事泥塑生产。分析原因,主要是消费需求和消费人群的改变。另外,当泥塑它被当作致富的手段时,人人都成了“艺人“,泥塑被大量复制,过分追求量而使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甚至粗制滥造。另一方面,家庭作坊式生产在原料、设计、制作、销售等环节上难以形成完整的专业的产业链,工业化生产可能是泥塑产业未来发展的路径之一。另外。工业化生产还可以有效解决数量和一些质量问题。
其次是创新,依托旅游业等大众消费市场,消费需求也是多样的。所以,应当多元化发展以满足需求。比如在形式、工艺材料上创新,运用现代科技将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将传统泥塑做成瓷质、金属质、塑料质……突破“泥塑“概念的束缚。比如经营模式上的创新,游客体验、定制、产业间合作、周边产品开发等。当然这些只是思路。
工业化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政府应当在政策、资金、宣传推广、协会组织成立、人才培养上给予大力的支持,陕西是旅游大省,在未来潜力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手工艺品对于地方经济的贡献不可低估。比如在手工业发达的德国,还专门设有手工业部,八十年代,德国的手工业收入能占到全国总收入的十分之一以上。
二、是精英化之路。
从手工艺术品的角度看,泥塑工艺品还需要走一条“精英化“之路,这条路也是对民俗文化和手工艺传承的保护。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生活品味、审美意识和消费需求也发生着转变,泥塑辟邪镇宅的“功能“已被淡化,现在更多的人们则把它当作手工艺术品来消费。品质低劣或太过媚俗注定要失去市场。相反,更传统纯正、更精致的手工艺品,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的追求,也必然会享受到人们的尊崇和荣宠。有些手工艺品甚至进入了收藏和拍卖市场。所以,应当鼓励和支持一部分艺术素质高、技艺传承有序的手工艺人向精英化发展,越高的艺术附加值也越能带来越高的经济效益。
精英化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和政策的支持。保持住浓郁的传统风貌和纯正手工艺的同时,基于传统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的创作是精英化发展的必要手段。作为古老的手工艺,地方政府还应该多出台一些保护和鼓励政策。比如日本政府在70年代颁布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以促进传统工艺文化可持续性地传承和发展。并成立协会,通过调查研究,为产地的手工艺品提供生产经营信息,开拓市场;成立专门的信息网络,让产地与消费者直接对话;通过资格认证、称谓授予、奖励等方式,提升从业者素质和地位,确保产业后继有人;宣传推广,参与或举办展会和文化活动,推进手工艺品成为人们心里的一种文化需求。这些都是很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工业设计;传统工艺;平衡;发展
一、工业设计的迅猛发展
工业设计经过了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包豪斯等时代的洗礼,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他们的设计通常不在一个水平上。不同地区的设计有着不同风格的表现,美国的实用主义、德国的冷峻严谨、斯堪的纳维亚温馨与人性化的风格都带有自己地方性质的文化气息并形成独立的地方语言。我国的设计在近代才开始有所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工业设计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发展,已经初步建立并发展成为了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的一门学科。根据统计,目前国内的大多数院校已经开设了工业设计的专业,很多大学的设计能力更是与国际接轨。而且大多数企业也设立了专门独立的设计部门,由之前主要是为工业企业服务扩大到为金融、商业、旅游、娱乐等服务行业,有产品设计等硬件扩展到公共关系、企业形象等。[2]90年代以来,设计发生了很大变化。集中体现在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中。这些变化来自于企业、市场、与技术的变化。企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设计对产品外形的改变,他们要求设计能够承担多样化的解决问题能力,一个产品的设计同时要考虑到材料、结构、技术特征、技术应用方式等。这种新要求造成了设计的变化,也把设计引向一个新的层面,逐渐使设计能够完成企业各方面要求而多元化发展。
二、工业设计发展对手工艺的冲击
设计是出于人们本身对生活中的身边设施的不协调感进行改造的意愿,希望通过自己努力使之改变的活动。这些不满足会通过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随之水涨船高。例如人们最初没有电话的时候希望可以有一种工具供他们通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就希望通话的同时可以看到对方,也许不久的将来会要求在通话的同时触摸到对方,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与空间进行会面。另外对于遥控器、定时器、打蛋器的出现,虽然它们的出现确实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人们的操作能力。当我们需要长期经验积累的活动被设计所提供的优越性所取代时,问题就出现了。设计的产品越来越完善的时候,我们的某种能力就被削弱,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这种完善。而这种“完善”对于手工艺的冲击无疑是最大的。因为手工艺的传承就是通过这种强大的动手能力进行的。然而现代的设计包含了方方面面的需求,当然也包括手工艺。一方面我们可以设计出能更好为手工艺人服务的新工具,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设计出能够直接批量生产手工艺人需要单独生产产品的机器,那么当一个用自己传承下来的工具进行生产创造的传统手工艺人与一个运用高科技新工具的工人一起生产时,我们希望保留的显而易见。传统工艺的存在与传承自然是要有它的意义,有它积极的影响,当它不能或者传承下去有困难时候我们应该予以保护,这种保护应该是从传统本身考虑,而不是说用现代的手段对其进行“精加工”就是对传统的保护。那么设计的发展就需要一个聚焦的方向性而非平行性。如果我们硬是用科技与设计改变了传统工艺需要经验与传承文化的强大支持的状态,我们就是在变相地摧毁传统工艺。
三、工业设计发展与传统工艺的平衡点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手工艺设计文明。它的设计阶段包括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由于生活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局限,设计的产品大都市功能较简单的生活用品,二是由于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使设计者与消费者彼此非常了解。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各种生活用品和工具也不断被创造出来,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都是为人类设计开辟了新的广阔领域,使人类的设计活动日益丰富并走向手工艺设计的新阶段。[3]在手工艺设计时代,设计作为一门艺术,仍有很大的独立性,表面看起来是设计的发展制约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其实传统手工艺也对设计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关系制约通过设计对工具的革新与改造来传递,但是这种对工具的设计需要方向性。这种方向性就是指设计的方向不要对经验占主导地位的工作有影响。比如医院的护士打针推进针管里药水的速度是需要自己掌握的,如果病人承受不住就可以慢一些,这些程度完全是凭借经验掌控,但是如果出现了自动注射的装置,对所有的病人都“一视同仁”采用同样的速度,这也许看似是方便了护士,可它并不代表真正地方便了病人。这个例子可以粗略地看出,我们对于设计的方向要有准确的把握,对于经验起主导作用的工作与设备就不要去触碰,不要改变其经验占主体地位的趋势。最初的设计就是对石器时代的石头器具打磨而得来,那时的人们仅仅对打猎的工具进行了精细的设计,这已经足够他们生存,相反对于今天拥有高科技的我们来说,设计已经走进误区,看到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进行思考、对其进行设计。设计不能盲目进行,要有选择性地进行设计。这就是设计发展与保护传统手工艺的平衡点。拿面塑来说,我们可以对面塑的材料准备阶段工具进行设计,在不影响艺人凭借经验操作的方向上使之更加方便,而不要对面塑过程中有表演意味的工具进行改造,面塑这种技艺需要在街景、闹市等场所表演,所以它的工具还是采用原来的艺人所传承的熟悉的工具更好。针对传统工艺的设计一方面要通过对幕后问题的解决使传统艺人更为方便,一方面针对幕后问题的设计能更有效地保护传统工艺的形式得到地道纯正地传承。
总之,万事万物的发展都要有一定的限度。只要寻找到对的方向与方法,工业设计的发展可以促进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手工艺的发展与进步也可以使工业设计更加深入人心,传递出设计平易近人的感觉。
参考文献:
[1]邱春林.非遗保护的“扬州经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06-01 (7)
关键词:自动化;工业机械手;创新发展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043
0 引言
机械手装置是按照给定程序、轨迹及要求模拟人手的动作来实现抓取、搬运或操作等特定功能的自动机械装置。工业机械手是当前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科技含量高的自动生产设备,也是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机器人的一个强有力的组成部分。通过程序员的编程可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尤其是在构性能与结构上,人和机器都有各自的优点。
按照规定的时间、位置和编写的程序,工业机械手能完成工件的传送和装卸等操作,前提是按照生产工艺要求编程完成,还能因地制宜,以此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操作必要的机械设备完成装配,大大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实现工业的自动化,提升效率,增加产能。
1 工业机械手现状
工业机械手可按编写的程序对工件进行抓取、运输等操作,在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情况下能替代人工作,也可以替代人做繁重的体力活,更可以在有毒有害等特殊情况下代替人工作,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
手和运动机构无疑是机械手的核心部分。机械手的自由度包括升降、伸缩、旋转等独立运动方式的运动机构。依靠至少6个自由度可以在空间中抓取任意的位置、任意的角度和方向的工件,因此,自由度是工业机械手在设计与安装、调试、检修过程的关键参数。举个例子,二指回转型的手爪,结构方式采用滑槽杠杆形式,常用常开触点对夹紧装置进行操作,根据力学结构基本分析可得下图1:常见的滑槽杠杆式手部结构图。
2 创新发展与方向
2.1 模块化
通常情况下模块化拼装的机械手是最具有灵活性的。模块化机械手在同一机械手上由于应用不同的模块而具有不同的功能,其自如的运动可以扩大机械手的使用范围。
2.2 重复高精度
机械手对于要达到指定工作点的精确程度,如果动作重复多次会发现,机械手到达同样位置的精确程度就是重复精度。对于一个机械手其定位不够精确,通常会显示一个固定的误差,但其可以预测,从而可以通过编程予以校正,然后通过一定次数地反复运行来测定与限定随机误差的范围。
2.3 无给油化
要满足各行业无污染要求,已研究出不供油的各种元件。当今新形势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材料新技术也是突飞猛进,结构特殊的新型材料,便拥有节省油、安全文明、稳定性高、使用耐久等种种优势。
2.4 机电一体化
自动化技术的核心目前是由“PLC(可编程序控制器)-传感器-液压元件”组成典型的控制系统,发展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自适应控制元件,这样即可从“开关控制”进升到高精度的“反馈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5 创新研发
(1)工作介质的发展新方向。随着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机器人与机械手的生产成本下降,未来“十三五”期间,机械手与机器人依然是重点发展对象之一,自动机械手产业正面临加速增长拐点。液压技术的创新与改革可以体现在比如新兴的电流变液、磁流变液研究与发展,例如用水做的水液压,具有无污染、节能安全、清洁卫生的优点,尤其是在环保上也可以得以保证。
(2)工作效率。工业机器人本体,如多自由度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坐标机器人、桁架机械手、助力机械手,其泄露问题是影响工业机械手系统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密封件产品的质量和密封系统设计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重要指标。
(3)材料方面。面向焊接、喷涂、涂胶、堆垛、搬运、装配、检测、分拣、包装等应用领域的工业机械手,其机械元件质量和品质的提高将极大推动新的发展,尤其材料表面的处理也会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动向。
(4)故障自动检测系统。伴随着系统传动和控制在矿山机械、自动化生产线、工程建筑等越来越多的应用,发现液压系统内部故障检测比较困难,因此其在线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是很必要的,可以从操作系统、开发平台、仿真技术、测试技术与设备、应用软件着手。
3 总结
工业机械手已经成为行业及机器人等装备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今后的工业生产制造中,它既可提高劳动效率,也对环境要求低,还可以不间断工作,由于电气自动化领域等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发展,自动液压机械手在未来一定会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杨尔庄.二十一世纪液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液压与气动, 2013(03).
关键词:手工业;生产管理;立法;经济基础
对于经济立法中的手工业生产管理,中世纪英国和中国宋代都有其自身特点。虽然学界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于明代,但应该看到,"在宋朝时期由于宋代手工业生产中已经形成了细密的行业间和行业内社会分工体系,但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劳动分工并不发达。因此,宋代手工业分工的发展对商品供给的增进作用主要是表现在商品种类的扩大而不是同一种商品数量的增长。"[1]本文拟以中西方经济立法功能为主线,通过对中世纪中后期英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和生产管理模式与中国两宋时期地方手工业的建立和管理法制之比较,来分析中西方在形成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经济基础和法制建设。
一、中世纪英国乡村手工业的管理制度的特征
乡村手工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其发展是建立在手工业技术、组织、管理日趋成熟的基础上的。自1066年诺曼征服以来,英国逐渐确立了封建庄园制度,中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英国乡村手工业开始逐渐形成,并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英国中世纪晚期乡村手工业就一直受到"庄园制度"的影响,从而使其生产管理制度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英国中世纪的乡村手工业生产管理的封建性。中世纪英国的乡村手工业生产劳动力主要来源于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一部分农民,其虽然脱离了封建领主对其在土地上的人身依附关系,但其依然是在领主的领地里从事手工业生产,这就必然受到封建领主或庄园主的管理和制约。这也正促使其后农户逐步减少家庭工业生产,越来越依赖村庄和城市工匠向他们提品与劳务,城乡独立的工匠阶层由此而兴,但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完全摆脱领主或庄园主的剥削。
其次,手工业生产管理的资本主义性质。在手工业中,同样存在着早期的工资劳动者,这表现出中世纪英国在手工业者管理方面某种程度上的平等自由。中世纪手工业的主要形式是手工作坊,在作坊里从事生产的是师傅、帮工和学徒。帮工就是早期手工业的工资劳动者。他们工资的支付是各式各样的,有计时制,也有计件制,有时付货币,但更流行实物工资。这就充分反映了当时在手工业生产管理上已经开始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有了专门的技术分工和生产者群体,促进了英国的经济发展。
二、中国宋代手工业的管理制度的特征
中国宋代手工业和英国中世纪有所不同,包括一般官民的日用品和盐、酒、茶以及矿产品等榷禁物品的经营,其将手工业按组织方式分为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可分为中央直属和地方政府主办两部分,中央直属手工业又有京城与地方之分。中央设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盐铁司。地方产地设场务,负责具体生产、运销、税收事宜。一般来说,官营手工业政府以行政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具有强大的固定资本投入基础和流动资金来源,并通过行政(劳役)或市场(雇佣)的方式获得需要的劳动力,因而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在生产中可以形成细密的专业化劳动分工。而在资本市场功能存在缺陷的传统社会里,民营手工业资本积累主要来源于自我积累,资本扩张受到限制,约束了生产规模的扩张。
在两宋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生产也更加繁荣,生产规模、生产品种也日益扩大和增多,并由自然型向商品型转化。所以,加强手工业生产的管理,制定相关法律,就成为宋代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相适应,其封建法律制度已达到相当完备的地步。尤其是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手段--经济法制显著增多,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其中,盐法、酒法以及生产中监官职能的法律规定表现了管理法制的严密和细致。关于食盐的煮制,宋政府规定只有官籍畦户才可制盐,禁私人煎盐,盐行专卖的法规极其严苛。在造酒业上也有一套严格的法律规定,宋代在大部分地区实行榷酒制,国家置官吏局署负责"榷酤"(即榷酒),各州城内置务酿酒,其核心是官府控制酒曲的制造和酒的专卖。另外,对于监官的管理职能主要有两方面:生产定额与产品质量和规格,严格控制生产管理环节,以此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从而加强了在经济方面宋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三、生产管理制度对英国中世纪和中国宋代经济的作用
生产管理法制是经济立法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因素,它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英国中世纪时期,正是由于在生产管理上的严格规定和政策引导,才为后来的资本主义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中国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和国力鼎盛发展时期,由此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的萌芽。两国特有的生产管理法制,在两国发展中有着殊途同归的历史作用。
首先,来看英国中世纪的生产管理制度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正如上述,中世纪的英国处于封建统治的转折时期,此时的庄园制度对英国在生产管理方面影响很大,英格兰统治者为了满足封建地主的利益需要,开始加强对乡村手工业的法律调整和管理。最为突出的是对庄园制度下乡村工匠和作坊的管理体制,其为乡村手工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在13世纪可能占乡村人口总数1/2的人都是全职或兼职的工资劳动者。保守的估计这些劳动者的人数应超过100万,甚至可能接近200万"。[2]这使得私有经济和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乡村手工业阶层的"权利"意识开始萌芽。与此同时,这也促使以体现商品经济一般规律为特征的罗马法被引入英国公法领域。由于罗马法复兴运动中,罗马法关于人身和财产的规定及其精神的阐释与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唤醒和增强了民众的权利和平等意识,这亦进一步加快了中世纪英国乡村手工业的蓬勃发展,推动整个乡村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过渡。
其次,中国宋代手工业管理法制对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促进作用。在宋代,工商业基本由国家控制,工商业方面的经济法律也具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但也体现出对实效性和独创性的追求。政府对承买法的推行,手工作坊里允许将劳役制改为雇佣制,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代工商业的发展。[3]雇佣制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虽未进一步成长起来,但也是当时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一种标志。如前所述,宋朝政府对地方政府和分布于地方的手工业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尤其是在监督管理手工作坊上,更是规定了大量的法律制度。这就促使了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加强了经济生活中劳动分工的细化,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法律对经济的反作用,实现了国家经济的繁荣。
综上所述,英国中世纪和中国宋代的经济法制虽然都有其局限性,但总的来说,是与当时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它既承袭了先代的立法成果,又能根据现实的经济发展实情,制定出了一套可行的经济法规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英国中世纪和中国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殊途同归的促进作用,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定经济立法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锦鹏.试论宋代手工业分工与商品供给增长的关系[].云南社会科学,2002,(3).
[2]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中译本):第一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21-622.
1、通过学生回答犁壁、耧车、水排对生产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生产工具对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
引导学生观察书中《东汉牛耕图》、《耧车》,分析两种工具的功能,锻炼学生识图能力同时意识到历史文物的价值。
2.通过学生自己填写“战国秦汉经济发展简表”认识到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并培养学生归纳能力。通过了解“两汉农业和手工业有哪些新的成就”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3.两汉是我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手工业有很大发展,涌现出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我们应该为之骄傲和自豪。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农业的新成就、手工业的兴盛。
教学难点:农具的改进、手工业技术的提高。
教学思想:
充分利用书上的内容和补充的资料吸引学生的兴趣,设计恰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掌握汉朝农业、手工业的新成就“新”在哪里。
教学手段: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汉朝的统治者,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和重视农业的政策,经过人民的辛勤劳动,社会经济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且有它显著的特点。本课我们将学习两汉农业、手工业的新成就,商业和都市的新气象。
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新成就
1.兴修水利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建设。两汉重视农田水利的兴修。汉武帝和汉明帝时,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出示《关中水利图》)汉初,黄河屡次决堤,造成严重的水灾。汉武帝征调几万民工前去修治,并亲自巡视黄河工地,命随从文官武将都去背柴,堵塞决口。此后黄河在80年间没有发生大的水灾。东汉时,黄河河道南移,黄河下游泛滥成灾,淹没了几十个县,“百姓怨叹”,汉明帝时,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下,黄河流域的几十万劳动人民用了多种方法,经过一年时间,消除了水患,稳定了河道,使泛区广大土地重新得到耕种,并引黄灌溉大片土地,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此后800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减少了。
2.改进农耕技术和农具
汉朝的农具有很大改进。
(1)犁壁(展示犁壁图)西汉以前的耕犁没有犁壁,安装了犁壁之后,便于翻土、碎土、起垅亩,提高了耕作效率,因此犁壁的发明是犁耕的改革中一个重大发展,这比欧洲早了近1000年。
(2)耧车(指导学生看书中《耧车》图)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请同学们想一想种子是怎样通过耧车播到地里去的?它为什么有三个脚?人们是如何操纵它的?这种三脚耧车能同时播种三行。漏斗存放种籽,耧脚末端装有小铁铧,起开沟作用,一人扶犁,一个牵牛,一次可把开沟、下种、覆盖任务全部完成。这种耧车一天能播种一顷地。
(3)牛耕技术
(指导学生看《东汉牛耕图》)西汉中期,牛耕得到大规模推广。那时普遍使用二人三牛的耕作方法,还出现了二牛一人的犁耕法。
3.粮食作物的种植
汉朝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小麦的推广,汉朝时候,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
4.蔬菜的栽培
汉代蔬菜的品种增多了,今天我国人民常吃的萝卜、芹菜、芋头、韭菜、葱蒜等,汉朝时候都有了。那时人们已经利用温室栽培蔬菜,这项世界首创的新技术,比欧洲要早1000多年。西汉宫廷里有专门的温室,东汉时温室种的菜达20多种。
下面请同学分成小组,为汉朝人设计菜谱包括主食和菜。
5.桑麻的种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汉代以前桑麻的种植只局限于某些地方,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树,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桑麻的广泛种植,促进了丝麻织业的发展。
三、手工业的兴盛
西汉时期,农业迅速发展,铁器广泛使用,为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冶铁业的发展
那时候冶铁业发展很快,作坊多,规模大。考古发现许多汉代冶铁遗址。其中,在河南的西汉冶铁遗址中发现有煤和搀杂了泥土、草茎的煤饼,说明当时冶铁的燃料开始使用煤。(指导学生看《汉代手工业分布图》)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汉代冶铁发达的地区。宛这个地方属南阳郡,东汉时南阳有一位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水排是一种水力鼓风机械,用水力推动排扇来鼓风。东汉以前已经有了皮囊鼓风、畜力鼓风,而水排的发明和使用使鼓风技术又前进了一步,它的优点是供风稳定、供风的能量较大、节省劳动力。这是东汉冶铁技术上的重大成就之一,这比欧洲早1000多年,也是世界首创的技术。东汉的铁器制作精细,那时铁制兵器取代了青铜兵器。
2.冶铜业
秦汉时,冶铜业仍然很兴盛,汉朝的铜器制作精美,马踏飞燕、长信宫灯等工艺之精、构思之巧,是世界罕见的(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并简要介绍)。
3.丝织业的进步
两汉的丝织业纺织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和襄邑(今河南睢县)的产品最为有名。那里的丝织品产量大、种类多、工艺精,有名贵的锦、绢、纱等。当时已经使用提花机,汉代的纺织技术,处于世界前列。(指导学生观看《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这件素纱衣用罗纱制成,薄如蝉翼,轻如鸿毛,衣长128厘米,折叠好可以握在手中,重量仅49克,可见当时织造水平之高。
四、繁荣的东、西二京
汉朝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兴盛,出现了繁华的大都市,最大的是西汉的长安和东汉的洛阳,人称东西二京。长安有人口50万左右,洛阳人口在百万以上,长安城规模之大超过罗马城三倍以上。长安城商业很繁荣,全城有九个专门的商业区叫“市”,那里商人云集,货物齐全。长安街道上,车马行人熙熙攘攘,一片繁华景象。
小结:
这节课我们介绍了两汉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重点讲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新成就,请按表的要求填写相应内容,并总结哪些是新成就。
附:战国秦汉经济发展简表
班级姓名项目
时间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工具
技术经验
水利
冶铁
冶铜
纺织
战国
铁农具的使用
牛耕、施肥、选种
都江堰
生铁冶炼技术
商业城市繁荣
秦
灵渠
汉
西汉耕犁安装________,新型耕种工具________
牛耕普遍使用
___________的
耕作方法
_______、_____大规模治理黄河。水利专家______负责治理黄河
用____作燃料、_____鼓风
两汉的铜器制作精美,如_______、_________
使用_____
织出精美的花纹
两汉的都城
_______、
_______人称东西二京
板书设计
两汉经济
一、农业的新成就
1.兴修水利
2.改进农耕技术和农具
3.粮食作物的种植
4.蔬菜的栽培
5.桑麻的种植
二、手工业的兴盛
1.冶铁业的发展
2.冶铜业
关键词:手工业;东乡;工匠;民族;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76-03
成吉思汗曾把征服中亚各国时摅掠来的萨尔塔工匠编成“探马赤军”,发生战争的时候让其参加战争,平时放牧屯垦。这些萨尔塔人中,有军械匠、水手、炮手,也有商人、贵族和传教士。他们从事戌边屯垦,看守仓库、织绵、冶铁、制炮,制革等。
一、东乡传统手工业以及对东乡的影响
1、东乡传统手工业
东乡的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史前时期就有制陶业和铸陶业。之后,成吉思汗在征服“萨尔塔兀勒”的过程中,为其战争和生产生活服务,只有对各种工匠保存了下来。西征结束以后,这些工匠随着军队来到中国,其中一大批工匠来到了东乡,并在这里繁衍生息这从东乡现有地方的地名就可以看出来,如托木池,意为铁匠;阿拉苏池,意为皮匠;坎迟池,意为麻匠;免古池,意为银匠;伊哈池,意为碗匠;阿娄池,意为背篼匠;毛毛,意为毛毛匠;达老瓦池,意为元代镇守官达鲁花赤。
元朝政府对工匠的管理同军队的管理是一样的,从中央一直到地方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中央设有诸色人匠总管府。有记载,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设有“管领随路诸色民匠达鲁花赤管官,秩正五品,统民匠一千五百二十五户,达鲁花赤、总管、同治、副总管各一员”。同年还设立了“管领随路打捕纳绵民匠长官,司秩从五品,掌民匠一百七十有九户”。达鲁花赤、长官各一员。当时随蒙古军来东乡的户口均是小户,平均以3口人计,八个村落有5000余人,规模已算不小 。
东乡手工制品历史悠久。在古代就有制陶、铸铜业。元代至元年间,在许多地区随路诸色人匠、民匠建有杂造局、镔铁局、银局、染局、织局、钻局、毛子局、牛皮局、撒考刺欺局等等。河州宁河里置工甲匠达鲁花赤,管理从西域签发而来的大量萨尔塔工匠。托木池、阿拉苏池、坎迟池、阿娄池、免古池、伊哈池,当时均属宁河管辖,意为铁匠、皮匠、麻匠、编织匠、银匠、碗匠等,分布集中连片。这些为蒙古人服役的萨尔塔诸色人匠,直接归宁河里置甲匠达鲁花赤指挥。之后又有擀毡、织褐、制铁、皮毛、银饰、石雕、磨房、钉补、盐业、火药等手工业。
东乡手工业历史悠久,元代的工匠,亦兵亦匠,平时为匠,战时为兵,随时抽调进入军队参加战斗。历代王朝都注重户籍管理,将各类百姓进行登记,把商人编入“市籍”,把手工业者编入“匠籍”。元代有碗匠、纺织匠、铁匠、银匠、皮匠、麻匠、毡匠等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匠人。东乡在清代已经有了毛毛匠、木匠、毡匠、补碗匠等手工业,还出现了磨坊和油坊。民国初期,锁南坝出现铁匠铺以后,其它地方先后有了铁匠铺,民国四五年,锁南坝、唐汪都有了染坊,染坊能染出青、蓝二色,已出现手工业作坊。现在很多的手工业都已经销声匿迹,传统的手工业只剩擀毡、织绵。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有些手工业从官办流落到民间,从规模经营变为个体经营,从集中生产变为分散生产,因此东乡后来的有铁匠、钉匠、银匠、石匠、擀毡、织绵、皮毛、染坊、油坊、盐业、火药、地毡等手工业异常活跃,特别是织绵、擀毡、钉补、皮毛等,更是声名远播。
2、传统手工业对东乡的影响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三次西征时期(1219~1225、1236~1242、1252~1260年)把中亚、西亚各地区萨尔塔各部落和各王国工匠、平民、军士以及一些降将、贵族和学者等编入探马赤军,充当蒙古军的前锋,后来派驻边关要塞,至元十年(1273年)忽必烈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 。大批萨尔塔人由军籍变为农户,这就形成了以屯聚放牧为基础的“东乡萨尔塔昆(人)”。
东乡族是元末明初时期形成的。东乡族的经济生活中手工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商业也是元末明初东乡族从事的主要行业之一,擀脱是元代特种商人的名称。在东乡以“擀脱”及从其衍化而来的“窝妥”、“科妥”等命名的地名多达16处,说明元代东乡族从事的职业中商业也占有重要地位。
东乡族人家,在家家户户的土炕上,都铺着朴素而又美观的毛毡。东乡毛毡在东乡族群众中被看成是生活的必需品,毛毡隔潮防湿,御寒保温,并且它还经久耐用。女孩子出嫁,娘家人还用毛毡做嫁妆,很受欢迎,但现在已经很少了。东乡毛毡在临夏、甘肃乃至西北地区,都有一定的名声,深受群众的青睐。
钉匠是指专门钉补细瓷、眼镜的手工业者。钉补的工具有小炉、金刚钻、小铁砧等,不一会儿的功夫,叮当两声,将破瓷、破锅具修订完好。金光闪闪的蚂蝗钉不仅有钉铆的作用,还有点艺术点缀的效果。钉匠特别是修理东乡族人民喜爱的眼镜是东乡钉匠的绝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东乡人将专门制作皮革的人叫毛毛匠,毛毛匠先用熟皮经过揉制法和酿制法,处理好以后,再裁成皮袄、皮大衣、皮鞋、皮帽之后进行缝制,还有搓编成车马挽具、皮绳等。此类手艺,至今仍是东乡群众致富的门路。毛毛匠也为东乡人民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影响。
东乡人把织褐子叫做“木褐诺克”,在家院里、场台上,随便找一块地方,支起架子即可制作。毛线一般每家每户用自己产的羊毛捻成,东乡语叫“木褐他木”。东乡褐子有灰色、黑色、红色等颜色,还可染成各种色彩的花样。用褐子做成衫、裤、被面等,用褐子做的衣服、大衣,显得美观,厚实,大方,既暖和又漂亮。东乡褐子远销兰州、陕西、宁夏、新疆等地。
东乡以工匠命名的村落数量多,并且分布比较集中。这些地方都是当时军事的需要。工匠地名产生于元初蒙古人占领东乡以后。如今这些地名依然存在,和逐一可见的工匠手艺,对东乡族历史的研究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传统手工业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下,手工业中的雇佣关系同时也得到了发展。早在清代,东乡族手工业经济中出现有师傅带徒弟的现象,民国时期,这种情况十分普遍,一个师傅一般都有两个左右的徒弟,手工业中的雇佣关系也得到发展。传统手工业在工艺发展、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传统手工业在经济中也有一席之地。
东乡传统手工业是东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传统手工业在东乡的传承,使得一部分人以自己的手艺维持生活,从传统的农耕生活,向加工业和商业方向转变,经济收入也比较稳增。但是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日,传统手工业不易发展,但它还是有它的独特性,仍然存在于如今的社会中。在市场占有份额上,东乡传统手工艺品始终处于劣势。传统手工业为现如今的工业生产者传承了经验和技术,传统手工艺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名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东乡传统手工业中的工艺品和技术,在有些方面也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生活质量。如织褐子的工匠,以织褐为工作,用自己的手艺得到一定的收入,维持生活还是很好的。擀毡,如今已很少见到,但是在过去的生活中,这一门技术还是不可缺少的,对人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手工业者用智慧创造了工艺,对过去社会的发展也有过一定的贡献,现在手工业的手艺失传,使一个民族的文化开始渐渐消失。传统的文化不仅包含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精髓,更是民族培养人才的土壤。传承东乡族的传统手工业是传统文化在东乡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东乡人民的共同财富。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是人实践的产物,同时反过来又可以说,文化创造人。没有文化我们将无所依靠。一切文化现象都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化和发展,而在历史传承过程中,不同民族、地区的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地理等环境的影响了生活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渊源。所以,东乡传统手工业对于东乡族
二、东乡传统手工业的现状及传承
1、东乡传统手工业现状
褐子,是一种布匹出现以前,北方游牧民族用来缝衣物、搭帐篷的手工粗布,多用羊毛织成,有防水、避风、隔潮、保温的作用,在过去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如今已经很少,几乎不存在。织褐程序一般和北方农村织布相似。从清代开始以来织褐子在东乡特别盛行。织褐子的经线、纬线都是单线。20世纪30年代,曾遍都开始使用双线,并能在褐子上织出图案,因羊毛绵柔而在河州、兰州和川藏等地有声誉 。现代工业化、信息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东乡地区人们的衣物,从褐子到布料再到如今的纤维制品等,现代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知道褐子的,对过去的生活现状的了解少之又少,最多只是从长辈口中了解的那么一点点。织褐业现在很少见,偶尔在一些偏僻的农村偶尔还能见到织毛口袋的。
擀毡是东乡族的传统工艺,东乡地区毛毡的使用历史悠久,极为普遍。毛毡的种类较多,有春毛毡、沙毡(二年毛制做的)和绵毡等,其中以秋毛毡和绵毡为佳。大小规格各具不同,颜色也是有所不同。东乡毛毡以柔软、舒适、均称、美观大方,经久耐用驰誉西北各地。毡匠的工具有弹弓、竹帘、红柳条。擀毡的工序有:洗手、弹松、成行、洗毡。擀毡活,四个人必须由一个手艺高的把式带领,擀毡的整个程序须听把式的指挥。民国时期,素享盛名的南、北岭,龙泉、董岭一带的毡匠达500多人。建国后,制毡成为了农村主要的副业,年产达上万条。毡匠们有时也有三五结伴去外地擀毡。擀毡工艺,在如今的东乡已经寥寥无几,在东乡人民的生活中已经渐渐退去,毛毡已经被市场上的毛毯和农家土炕的渐失,毛毡的需求量逐渐减少,擀毡匠的收入也日益减少,致使擀毡工艺的渐失。
钉补,专门钉补细瓷、眼镜的手工业者叫钉匠。解放前由于运输不便,瓷器都很珍贵,碟和盖碗等破裂,都会去钉匠那里钉补。钉匠多以挑担在集市上设点摆摊为业。40年代从事钉匠行业的,在东乡地区有100家,以锁南坝钉匠最为有名。以坐集为业和流动服务结合,也能维持中等生活。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化市场中,人们很少去钉补,钉补行业也受到社会发展的冲击,没有稳定的收入,逐渐减少,如今已经很难看到。现在瓷器较为便宜,钉补的少见,除非名瓷文物。但还是有不少钉贵重眼镜的人。
皮毛,把专门做皮制品的人,称毛毛匠。毛毛匠一般在自己家中承做皮制品,也可用自己的皮子做成皮衣后出售。民国时,东乡从事皮毛加工业的有百十户,多以农闲时为之。80年代初毛毛匠有300余户,皮毛加工业为重要的补农副业。现如今,毛毛匠在有些地方还是可以看见,但还是比较少。东乡过去人们很喜爱皮毛大衣,在寒冷的冬天,一件皮毛大衣的确很好,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在穿着方面,把目光转移到品牌潮流中,皮毛大衣失去了过去的辉煌,只有在老一辈人们身上可以看见。
东乡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中还有石雕、铁匠、磨坊、油坊、染坊、盐业等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都已经是逐渐消失。如今可以找到的传统的工艺只有很少能见到的钉匠和擀毡手艺了。传统手工业是为前人服务的,未必一定也能适用于现代人。传统手工业要传承必须与时俱进。
2、东乡传统手工业的传承
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以及生活方式,同样新技术革命在影响着东乡的传统手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使传统手工业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东乡族从形成到建国六七百年间,传统手工业始终伴随和促使着这个民族的发展,同时成为了这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而今民族文化传承却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与挑战。
东乡地区,在对传统的手工业传承问题上,对于多数年轻一代而言,传统的手工业对比现代机械化的生产体系,没有必要传承,对本民族文化的稀缺也是没有传承下来的一个原因。传统的手工业,学习过程时间长,学习难度比较高,没有稳定的收入也是被年轻人放弃传承的原因之一。在东乡地区,现在年轻一代都在外打工或投入商业领域。在传统手工业领域基本上是老一辈现存的传承者,擀毡、补钉、织褐子、皮毛在东乡人民生活中的减少,传承受到很大的阻碍。近些年,存留下来的传统手工业只有在集市上很少见到的钉匠,还有农村地区偶尔看到的擀毡和织褐子,其他的传统手工业已被现代化工业品所淹没。东乡族,发展于手工业,东乡族手工业一定要保留下来,才能真正的认识本民族的文化。
如今,结实耐用的羊毛大毡虽好,但制作繁琐,造价又高,抵不过工业产品的冲击,擀毡也很难维持比较好的生活。钉匠,在如今东乡已剩不多,只有少数几个钉匠坐集为业,钉匠的手艺被工业化机器所代替,只有钉贵重眼镜的。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由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民族生活方式已离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甚至这些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本民族的人而言已经成为父辈们叙说的遥远回忆。
三、东乡传统手工业的保护措施
对东乡传统手工业的保护,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近些年来加大了对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力度,通过建立县博物馆,采取文字、记录、录音、摄像等技术手段收藏珍贵的文化遗产,使民族特色艺术摆脱绝迹的困扰。一些手工业工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东乡族“擀毡技艺”于2008年如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前这项技艺濒临失传现象,后来加大保护民族文化的力度下,得到全面保护,使其成为历史的活化石。
东乡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虽说有一定的作用,但目前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除现在很少见到的擀毡和钉匠之外,其它的技艺都大多失传。对东乡传统手工业的传承,我们可以从人们对东乡文化的了解入手,让东乡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各地,对东乡的传统的手工业有所了解,可以利用传统手工业,做手工艺品作为民族商品出售到全国各地,如今,有一部分人对民族用品也是很喜爱,可以作为收藏,我们可以把毛毡、褐子、皮毛进行再进一步的加工,使其更加具有观赏和民族价值,这样我们既可以保留本民族的文化还可以提高手工业者的收入,民族文化才可以保留下来。
保护东乡传统手工业文化应该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同时对东乡族语言、民间艺术、民族建筑等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保护,通过文字记录、录音、摄像等技术手段和搜集、整理东乡族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方面的资料,对这些珍贵的资料进行归档,妥善收藏。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闪现着该民族灵魂的搏动,以巨大的向心力吸引着民族的各类成员,因而,文化认同构成民族认同的核心。所以我们要保护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从传统手工业中发现东乡族文化的渊源。
参考文献:
[1] 《甘肃东乡族史话》马志勇.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10月
[2] 《东乡史话》.马志勇.主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
[3] 《民族知识丛书―东乡族》.马自祥.著.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
[4] 《甘肃省志(第七十卷)民族志》.甘肃省地方史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
[5] 《东乡社会研究》.陈其斌 著.民族出版社.2006年7月
[6] 《东乡族简史》 马自祥 马兆熙 著.民族出版社.2007年10月
[7] 《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社会历史调查》.甘肃省编辑组.民族出版社.2009年5月
按历史的观点讲,工业化有它一定的程序,决不能违背基本演变的原则。因此可以说工业化决不是一种主观的愿望,而必须具备一定的背景,要达到工业化的目的,不能不创造一个相当顺利的环境。
就工业而论工业的困难,不免过于狭窄,甚至带单纯主观的毛病,固然工业化能给予生产者一种生活和工作的训练,因此而转变许多社会关系和意识。同时工业化也必须要有工业化的条件,无适当的社会条件便谈不上工业化。目前中国工业生产最严重的困难,工业本身所遭遇的种种阻碍,工业的所以不能走上正轨,根本是因环境不顺利的缘故。
要走上工业化的正轨,必须要确定工业化的政策,而诚诚恳恳一贯有力地执行之;必须要提倡工业化的教育,培养无数切切实实负责干练的青年;必须要积极改进工业的原料,尤以农产品为主。
工业化政策决不可一味模仿国外的皮毛,而必须根据国外历史的教训和人家实际的经验,且适应国内各地产业发展的程度而确定。有人以为苏联的国营工业曾经领导民营工业的发展,所以我们也得以建设国营工业为中心,甚至以为不妨漠视民营工业。这个毛病就出于肤浅的模仿。岂知国营工业要有国营工业的客观条件和真正能力,而国营与民营还需要适当的配合。在忘记人家国营工业的所以然,和忘记国营民营应有适当配合的时候,就不免要再蹈衙署经营的覆辙,而竟忽视一切民营工业,以致国营工业的本身站立不住,而民营工业也因此愈加遭殃。结果所谓国营者将变质而为私营,而真正民营者不免有大批倒闭之虞。如此所谓工业化者必然要碰壁,而产业反要走上倒退的途径。
国内讲工业化的人还有一个通病,他们以为专门创立工厂便可达到工业化的目的,而不知工厂工业还需要和各种相关的手工业配合起来,方能向前发展。目前机器工业部分它要靠手工业的木工,而各种工厂中所用的原料大都出于用手工业改制的矿产和农产,这都是很明显的事实。所以某些手工业不能进步,或竟至大批塌台的时候,各种相关的工厂工业,就不免受牵制或感到严重的威胁。整个工业化的政策绝不能忽视历史的继续性,不能忽视工业的社会性,也就不能忽视那些辅助工厂工业的手工业。时
髦的工业家心目中只有机器和工厂,而不明白手工业工具和工场生活也有同时改进的必要。而确定工业政策的人们还一味崇拜工厂和机器的形式,未曾为今日在中国各种工业方式中尚占优势的手工业,打算一下。可以说目前工业化的政策并未十分有系统,且不免有偏重形式的遗憾。
现代工业所需要的技术会计和经理的人才,都要靠一个革新的教育制度,来训练培养和陶育。工业化教育的立场,即是现代文明的根本立场,在乎义务和权利的分明,在乎对一切大小工业有彻底认真的观念,在尊重事实而不贪虚名。这个立场完全和旧时科举功名的教育是相反的。因为旧教育的精神,是过分注重形式,崇拜名位,讲究身份,处处带着宗法思想,而不追究或尊重个人的责任和工作,往往以为形而上的是高尚的,形而下的是低微的。一般在学校的人们求学只凭记忆不重理解,考试则像张天师画符一样背诵一遍。毕业以后只凭资格文凭去混饭吃,平时轻视劳动,好享现成之福,及到不得不动手时还是使唤差役,若遇人批评则大放阿q精神, 自以为不惜于贱事,因为事事不求甚解,八股风气愈来愈盛,处处以混而统之说法来回答问题。讲地理则不外乎地大物博诸原因,讲历史只是举英雄豪杰为因素,习博物则熟诵其分类名称而不识日常习见的鱼花鸟矿植等物,习理化则徒强记公式,不能理解日常所见的事物,更不能解决生活中浅显而具体的小小问题。这种反科学的教育精神,即是反工业化,而在目前社会讲来是富于倒退性的。这种教育如果不革新,就没法希望走上真正工业化的坦途,有可用的机器而无可用的人才,近代工业是不会生出来的。有堂皇的厂屋而无善于经理,长于技术会计的人才,工厂组织终究要塌台的。有了科学化的教育与头脑,方才有工业化的环境和工业化的成绩。
【关键词】租值消散;工商食官;产权
1 工商食官制度
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属司空管辖。这些手工业作坊的各类生产者称为百工,他们既是具有一定技艺水平的工匠,又是从事手工业生产的管理者。按三国时韦昭解释是:“工,百工;商,官贾也。《周礼》日府藏皆有贾人,以知物价。食官,官禀之。”
官工业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统治阶级的消费欲望特别是奢侈品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增多,故官营手工业的经营范围也就越来越扩大,对产品精美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提高。因此,一切具有专业技艺的工匠,无不被官府网罗在官工业的有关部门中,而成为“在官之工”。此即《国语》所说“庶人食力,工商食官”。所以,在这些官工业中服役的官工匠,都程度不等地丧失了人身自由。
2 “平均主义”导致的租值消散
“工”可比之于今天的国企,“商”为国营公司。由于所有员工由国家发工资养活:所有员工创造的价值由国家支配。因为职业的强制性和服务国家贵族的特点,使得他们对国家、贵族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不完全拥有自由人的地位和权利。工商食官制度下租值消散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国家对于公共资源的滥用与过度开发,最终会导致工商业的租值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如同在奉行大锅饭的那些年代里,社会生产力不仅没有带来进步,甚至大幅度退步。
统治阶级本来是工业制品的最大主顾,因为他们的需要是具有充分购买力的有效需要,他们所需要的各种必需品和奢侈品,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如果这些东西都通过正常的商业程序,由市场购买,将极大促进商品生产和商业发展。规模庞大的官工业的存在和发展,使私营商品生产失去了大部分的国内市场,发展的道路完全被堵塞了。
由于工商的公有属性,工商之利尤其是盐铁之利,这些本来具有巨大租值的行业一直处于封建国家控制之下,并使得两周时期的官营手工业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上,商业的社会化属性并没有得到正确运用与开发,并且存在生产组织方式上的不科学等因素,这些官营工商业往往集中于满足皇室,产生了极大浪费,其价值或租值事实上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即由于工商业的产权不明晰导致的租值耗散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公有”性质下的工商业边际租值不断下降,但租值全部耗散仍是不可能的,正如“公海捕钓”案例中,租值全部消散要有无数个相同的捕钓者,而每个的捕钓时间要近于零,官营工商业并没有足够多的竞争者,而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垄断经营,其交易成本并没有达到无限大的状态,而是在官府的控制之下处于一种相对有序的状态,所以工商业的非专有化收入仍占有一定比例,但这相比于完全私有产权下的工商业经营的边际租值仍然是远远落后的,所以租值消散状态是存在的。
3 工商食官的瓦解与私有产权下的租值提高
工商食官制度盛行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出现,以及官营手工业效率低下,周王室的衰微,导致了工商食官制的衰落,至战国后期,彻底终结。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尤其是铁制农具广泛应用于生产活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工商食官制度开始瓦解,集中于封建国家的工商制度逐渐动摇,私营手工业和私营商业如异军突起,较之前发生了很大变化。
(1)私营工商业的产权从官营工商业的分离。由于建立了一定程度上的私有产权,工商业的分离。不再局限于奢侈品与上流阶层消费,商品品种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商品流通的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商品开始趋于日用化。
(2)私营商业资本集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商食官制度下的租值消散状态。此时的私营工商业可以比喻成最初的公海捕鱼被一个个具备海洋私产捕鱼户所替代,此时有价值的财产或资产就是工商业的利润,会由于制度上的合理安排,即私营商业资本的不断壮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租值消散的趋势,并在封建国家的官营工商业的斗争中提升了整体社会福利。
(3)私有产权下的手工业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以个人的手艺熟练为技术基础,广泛参与市场竞争,每一个生产者都是通过勤学苦练以提高个人的手艺技巧。这种生产方法较之官府垄断的官营方式有着很大的进步,它使得每一个生产者都能发挥个人之所长,在产品上表现出奇技绝巧。春秋战国时期还是这一历史的开始时期,各行业能工巧匠和各种惊人技巧,即已层出不穷,有些发明创造对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小贡献,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4 总结
从工商食官制度瓦解前后对比可以看出来,由于公共产权或本应建立私有产权却没有建立私有产权的资源由于产权弱化和产权确定不明晰会导致租值消散的状态,本文中的表现就是工商业的私有属性被封建国家垄断导致的无效率,随着工商食官的瓦解,官营、私营工商业的竞争而得到缓解。但遗憾的是,我国封建社会由于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所以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的私营属性也在不断受到封建国家的打压和抑制,所以我国官、私营工商业的租值消散与恢复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实际上处于一种不断的矛盾运动状态。
【参考文献】
[1]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张五常.经济解释(三卷本)[M].香港:花千树出版社,2002.
[3]张卫东,童睿.租值消散理论述评[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4]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81.
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被称为货币财富积累的原始积累,要不要呢? 当然需要。“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是资本产生的前提。”[1] 从商品市场到劳动力市场,从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到原始积累,所有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但是,需要从的历史条件出发,进行符合实际的,不能从概念出发。
这里我们不妨先从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方面,作一点例证式的说明。
还是从陈启沅的缫丝厂开始谈起。陈启沅之所以在南洋动起开办丝厂的念头,固然是由于他在海外看到先进的缫丝技术,然而设厂之所以有此可能,毫无疑问,是由于他同时考虑到生丝的销路。也就是说,继昌隆丝厂的创设,是和生丝的市场条件分不开的。但是,能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先有生丝市场的扩大,然后才有丝厂的创设呢?具体到陈启沅的继昌隆,看来还是值得研究的。因为正是在陈启沅蓄意办丝厂的时刻,中国生丝质量的下降,在国际生丝市场上,已经构成一个引人注目的严重。一向进口中国生丝的英、法丝织业资本家,就不止一次抱怨中国生丝缫制和包装的粗劣。他们的舆论机关警告说:“中国人必须严重地意识到中国生丝在欧洲的真正地位,并尽一切力量加以改进。”“除非在这两方面采取改进措施,他们的生丝就必须从我们的消费中排除出去。”[2] 也就是说,在陈启沅蓄意创办丝厂的时候,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上,正处在竞争劣势的危机之中。相反,在广东新式丝厂出现以后,当中国手工制造的土丝从国际市场节节败退之际,机制厂丝的出口,却显示了长足的。70年代初批评中国出口生丝的外国报纸现在说道:“自从1884年以来,广东的厂丝已经逐渐排除困难,打开销路。在他们的出口中,已经占据很重要的地位。”[3] 由此看来,究竟是生丝市场的扩大刺激了丝厂的创设,还是丝厂的创设,扩大了生丝的市场,未必能遽下定论。
应该及时指出:中国生丝的海外市场,即使在新式丝厂生产的厂丝出现以后, 也并没有明显的扩大。 一般说来,国外市场对正常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但是,半殖民地条件下的中国资本主义,却不足以语此。 这个时候,国外市场的控制权,是掌握在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手中。中国的出口,基本上无力加以左右。80年代以后,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日本生丝竞争的严峻形势。 中国厂丝出口之所以还能有所增加,是在牺牲土丝出口的条件下实现的。就拿广东的厂丝而言,广东厂丝出口之见于海关之单项统计,始自继昌隆成立之后十年(1883年),这一年的出口,厂丝为一千二百多担,土丝近五万八千担,可以看出,此时土丝出口还没有受到多大。到了19世纪终了,厂丝出口已扩大到近三万五千担,不到十五年,增加近三十倍。然而,在同一时期中,手工生产的土丝出口,则由五万八千担下降到三万七千多担。由此可见,厂丝出口的增加,基本上不过是弥补土丝所失去的海外市场。[4]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厂丝击败了土丝,使它所取得的进展长期保持下去。相反,进入20世纪以后,土丝的出口,相对厂丝而言,又有所恢复。到了30年代,厂丝出口也迅速倾落。中国的厂丝并没有击败土丝,倒是外国(主要是日本)的厂丝,把中国的土丝和厂丝一齐击败。
棉纱棉布是足资剖析的第二个例证。
这里有两个层次。第一,我们在上面提到,人们拿棉纱棉布的贸易来论证中国资本产生的条件,原因是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进口洋纱排挤土纱、洋布排挤土布,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例证。这一事实,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并不否认。但是,不能夸大。洋纱排挤土纱形势的严峻,几乎是大家公认的,因为在洋纱涌进中国的过程中,手工织布之使用洋纱,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然而,根据比较求实的估计,一直到1894年外国在华设立纱厂生产机纱以前,中国手工生产的土布使用的进口洋纱,实际上不足全部土布用纱的四分之一。至于洋布代替土布,“这一过程更为缓慢,排挤的程度亦更不彻底,”一直到1894年,“洋布虽不断增加进口,而土布的绝对产量仍保持在这一数量水平上,几乎没有多大变化。”[5] 事实上,即使到了90年代中期,当进口洋纱、洋布控制了中国机制纱、布的市场时,洋纱、洋布的绝对量,相对土纱、土布的数量而言,仍然是微小的。
这一点,在某些晚出的中国近代史论著中,已经被注意到。“不能夸大这种扫荡的规模和程度,不能认为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小农和小手相结合的经济结构就普遍地、彻底地分解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不可能一下子到达所有地区,总还会给我国手工业留下一些市场”,我国手工业还有“一点回旋的余地。”[6] 这种判断,是符合实际的。 但是,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就有广阔的“回旋余地”呢?不是的。恰恰相反,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形成是以对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进行无情的扫荡为前提的,这一点,入侵的外国资本主义在19世纪还不能做到,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以后产生的中国资本主义,更不能做到。
这就涉及到我们所说的第二个层次:外国在华投资对中国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影响。
90年代中期, 也就是结束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取得通商口岸设厂的特权,进一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的基础,扩大了中国的国内市场。然而,对与外国资本主义相对立的中国资本主义而言,国内市场则是进一步的缩小。
洋纱、洋布乃至洋烟、洋油、洋面料、洋火柴等一系列洋货的进口,它们的市场,尽管是在中国,却不能直接看成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国内市场。同样,就地设厂的机制洋货,就其与中国国货竞争的力度而言,更是驾进口洋货而上之。在进口洋货加机制洋货的面前,中国的国内市场,不是扩张而是紧缩。还是以棉纱棉布为例吧,当中国开始建设棉纺织工厂之时,机制纱布市场,已分别处在英、印棉纱和英、美棉布的控制之下,到了90年代下半期,当外国纱厂大规模进入上海以后,长江七口所销国产棉纱,平均只占各口销纱的13.6%,而华北四口则仅占6.3%,其余的86.4%和93.7%,均为包括机纱在内的洋纱所独占。[7] 正如中国生丝出口市场是在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之下一样, 洋货在中国的市场,也是在外国势力控制之下。把它的扩大等同于中国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扩大,这实际上是抹煞了入侵者和被入侵者的界限,否定了半殖民地和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产生条件的原则区别。
毫无疑问,像资本主义社会一样,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也有破坏手工业的一面,它也破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但是,在外国在华资本主义的优势面前,中国的资本主义又出现与手工业相结合的一面。拿棉纺织工业来说,机纱的出现,曾使广泛的家庭手纺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但是,与此同时,它又成为手工织布业的新原料,使手工织布不但没有在机织棉布的面前立即败退,反而得到一度的兴盛和繁荣。事实不仅如此。手工业不仅依赖机器大工业而得以幸存,机器大工业有时也依赖手工业而维持暂时的发展。在中国传统手工织布业的重镇江苏南通建立起来的大生纱厂, 就是主要依靠供应本地土布业所需用的机纱而存在和发展的。 是在强大的外国纱厂占领通商口岸棉货市场形势之下的一个退路的自谋。它只能面对着一个农村土布业的原料市场,并且不能不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农村土布业的兴旺之上。土布业的发展离不开大生厂机纱,大生厂的机纱同样离不开土布业。土布业繁荣,大生也繁荣; 土布业停滞,大生也停滞。两者的关系真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8]
然而,中国民族资本的这样的一条退路,有时也不能得到保全。因为强大的外国资本,并不放过对它进行侵占的机会。出现在20世纪之初青岛日商纱厂和山东潍县手工织布业在机纱市场的交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凭借日商纱厂超越华商纱厂的雄厚实力,凭借实际掌握在日本手中的胶济铁路的运输便利,使青岛日厂生产的细纱,独占了近在咫尺的潍县手工织布业的原料市场,取代了旧日中国线庄的地位。[9] 使得华商纱厂,只好望洋兴叹。而南通大生纱厂虽能维持繁荣于一时,但也不能永葆于久远。 当日本在东三省的势力日趋扩大之时,以东北为主要销场的南通土布——关庄布,销路立即直线下泻,由1904年的十五万件下降到1931年的三万九千多件,南通土布业和大生纱厂的短暂繁荣,也一并结束。[10]
中国机器大工业和手工业的“”,“并行发展”,并不是像有些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兴起初期那样的大量发展着依附于资本主义工厂的家庭小生产。它并不是由于工厂和手工业在机械化程度方面互补的发展,不预示着家庭劳动向大工业的过渡。它是由于中国工厂和手工业同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在外国资本的强大势力面前,有着共同命运的反映。这种“”,不是发展中的共存,而是两者都得不到发展的并存。这种“并行发展”实际上是不发展的一个间接反映。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的性和独具的特点。
明白了中国近代商品市场的特点,也就明白了中国近代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我们在上面一开始就提到,有的著作从洋纱、洋布所替代手工纺织业者的劳动量,以之论证手工纺织业所受到的破坏和手工业者遭到的破产,给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客观的条件和可能。我们说那样的论证是很艰苦的。然而即使承认这种换算结果的有效,那是什么样的结果呢?表明:即使到了19世纪的90年代,进口洋纱、洋布所能取代的手工纺纱和手工织布的劳动者加在一起,也不过二百多万人。[11] 在一个农民和手工业者加起来达到几亿人口的国度中,这样一个数字,也不能说“很庞大”。当然,在受国内封建主义势力和外国入侵的资本主义势力双重压制下的劳动者的破产,会大大超过这个数字,然而,即使如此,结果又怎样呢?在一头出现了大量的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另一头却未能出现积累大量财富的资本所有者,这在中国历史悠久的封建社会,也是不会常见的现象。那些被称为浮浪无着根之徒,不是经常出现封建王朝末年的动乱时期吗?因此我们需要再看一看另外一极的情况,那就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原始积累。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第167页。
[2] Herald, 1873年5月3日, 第386~387页;Shanghai Evening Courier 1874年4月29日。
[3] Hreald ,1888年5月26日 , 第59页。
[4] 据海关报告 ,参阅:《学术》 1962年第6期 , 第69页。
[5] 以上参阅徐新吾:《近代加深分解与解体的过程》,《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8年第1期。
[6] 王方中:《中国近代经济史稿》, 1982年版 第235~236页。
[7]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1955年版 ,第145页 , 系1894~1898年五年平均数字。
[8] 以上参阅林刚:《试论大生纱厂的市场基础》,载《研究》 1985年 第4期。
[9] 参阅千家驹编:《中国经济论文集》, 1936年版 ,第131~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