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趣味导课
著名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哲学由于理论性强、逻辑性严密,显得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政治老师能将具有趣味性的自然科学的例子引入新课,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有关量变与质变的内容,可用舍罕王在小数字面前吃大亏的例子来说明:传说,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发明的胃口并不大,他只要求国王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麦子、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照这样每一格内比前一格加一倍。把棋盘的64格全放满就行了。国王听完后便欣然答应。谁料还没放到第二十格一袋麦子就已空空如也,国王很快就看出来,即便把全印度的麦子都给他,也实现不了他的诺言。聪明的国王犯了一个大错误--忽视了量变,不懂得量变与质变的辩证法,在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数字面前吃了大亏。有趣的故事,精密的推算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成功地激发出学生急切想学习新内容的强烈愿望。
二、落实重点
教材内容中的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部分。高中教材中的重点部分往往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不易理解,而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运用自然科学论证,则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有关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的含义是重点,学生只有真正懂了什么是矛盾,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关于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为了能抓住这个重点,使学生能真正地领会、理解矛盾的含义,我们可以用机械运动中作用与反作用的对立统一,生物界中存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营养关系等例子来说明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一概念,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李约瑟之问
及其已有的各种答案
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许多人欢呼迎接中华复兴,但也有人存疑:认为中国如不跨越一系列障碍,便难以实现真正的复兴崛起——这其中恐怕就包括李约瑟先生。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里发出感叹并提问: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中国始终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为何近现代科技文明没有诞生在中国呢?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试图寻求这个问题的谜底,未能找到满意答案,却为世界尤其是中国留下了有价值的问题。他自己的答案大致是:一、中国没有科学的自然观;二、中国人讲究实用,很多科学发现停留在经验阶段,没有形成理论体系。李约瑟还发现,仅从科学内部寻找问题原因是不够的,必须从科学外部即体制和文化角度深层挖掘,于是他进一步提出后两点原因;三、科举制度把知识阶层束缚在名利和书本上;四、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分析和管理。
李约瑟一生酷爱中华文明,却由于文化和思维方式等隔膜,终于没有提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革命性结论——中华文明不仅有着以西方标准衡量的巨大成果,而且有着赖以创造出这些成果的独立于西方的科学体系。这是中华科学崛起与中华文明复兴的根本保证!这既是我提出自然国学概念的初衷——反对一切以民族科学虚无主义为根本依托的民族虚无主义,也是我坚决反对某些人把自然国学人文化庸俗化的根本原因——仅凭人文国学而无自然国学弘扬与崛起,是无法担负中华科学崛起和中华复兴的伟大使命的。
对此问题的各种解答,大多是李约瑟观点的扩充。此外还有:1.政经体制束缚;2.战争影响;3.无专利制度保证;4.交流和传播限制;5.无有效需求推动;6.冒险精神和中庸之道的区别;7.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区别;8.劳动分工没有充分发育;9.宗教差异的影响;10.科学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进步的,而国人盲目迷信权威和害怕承认错误;11.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发达的宋明两代文明表面毁于异族侵略,实际毁于专制统治;12.贫富差距暨没有经济民主;13.缺乏民主传统和民主制度;14.明代总结性成果较多,缺乏创造发明成果;15.满清无知于科学,修订四库全书同时禁毁图书超过秦汉的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16.宇宙事物恒常处于成住坏空的因果循环等。
笔者认为,各种错误观点主要集中在文化思想方面:1.无形式逻辑和实验;2.无科学体系;3.不重视普通民众及其发明;4.思维方式轻系统总结,重实用;5.文字缺乏逻辑性;6.重文轻术;7.长期处于封闭隔离状态;8.纯科学领域长期处于真空状态;9.儒家改革是中华复兴之道;等。这些错误观点说明,中国教育存在多种误区。
这里没必要谈论错误观点,直接阐明正确的观点,读者自会比较。
中华文明有着独立于西方的
完善严谨的民族自然科学体系
我更喜欢荣格对类似问题的解答:“几年前英国人类学会会长问我:你能理解象中国人这样高智商的民族为什么没有科学吗?我回答:他们有科学,只是这种科学你不理解。”(《金华秘旨——一部中国的生活之书》)
中华文明=民族科学+中华文化,只有理解民族科学才能真正理解中华文化。清末以来,出现一些不承认中国有历史的、不承认中国有科学的、不承认中国有文化的、不承认中国有文字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民族虚无主义。这并非是这些论调持有者个人的原因,此乃教育使然。像荣格这样的外国学者都能认识到中国有着不同于欧洲的科学体系,我们自己同胞却不认同民族的科学成就或者不承认本民族有独立的科学体系,说明教育存在严重问题。中华民族自然科学自以后全面退出了主流学术体系和教育体系,使当代国人不仅对自己民族科学的认识远逊于对西方科学的了解,甚至许多人对她的了解不如荣格这样的外国人!
中国在以前有自然科学吗?国学不是只有义理考据辞章吗?那只相当于今天的哲学、历史和文学啊!不错,清代官方国学的确只有义理、考据、辞章,但清代是国学衰落的朝代,清以前的国学视野要比清代宽阔不知多少倍!隋唐宋明科举制度中都有天文和算学等,显然是自然科学,只有元清两个异族统治的时代科举才只有八股和策论。中国正式引进西方科学不过200年,知道存在西方科学不过400年,而中华文明绵延了至少数十个世纪——如果没有独立科学体系的支撑,这种延续是不可想象的。
明代国学分为质测、通几和宰理,质测是自然科学,通几是哲学和人文科学,宰理是社会科学。清代义理考据辞章不过是明代国学中通几之学的一小部分而已!自然科学在明清之交尚以“质测之学 ”的名义排于“通几之学”和“宰理之学”之前。这一排序上承先秦各家学说的治学通例,体现了国学的基本精神和自然科学在中华学术中的真正地位。儒家《四书》中的《大学》就明确提出当依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环节从事学术活动。道家更倡导必须按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次序追寻真知。这就是人文研究必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和指南的道法自然原则。
中华学术的根髓在自然科学。国学是以自然科学为根本,人文社会科学为枝叶,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花果、概括提炼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规律的哲学为精魂的有机科学体系。西方把学术分为哲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五大类,认为五类学科各自遵循着不同的治学规律。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不可能完全套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治学方法,更不能将人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用于自然科学。在中华科学学术体系中,社会政治科学必须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其中对人文学术的把握又是从自然科学成果到社会科学成就间的必然联系环节。
中华自然科学是独立于西方科学的不同于西方科学的完善严谨的中华民族自然科学体系。又称“自然国学”,即国学中的自然科学。
中华自然国学和西方自然科学都是以哲学、数学、逻辑、实验及具体学科领域五种要素建构而成的科学体系。二者之差别在于这五种要素的内在结构均不相同:中国哲学以形而上下为分野;欧洲哲学以唯心唯物为分野。中国数学以数理逻辑为主体,以计算数学为辅用;欧洲数学以计算数学为主体,以数理逻辑为辅用。中国逻辑是多维立体逻辑体系;西方逻辑是一维线性逻辑体系。西方的实验体系是眼睛、手及耳朵功能的延伸和外化;中国的实验体系是人整体功能的扩展和外化。西方的学科群体以原子论物理科学为核心;东方的学科群体以元气论生命科学为核心。
中华科学体系是人类最早的
三次科学革命的伟大成果
中华科学不仅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领先于世界,而且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于全世界。有人谈论科学革命,却不知道人类最早的三次科学革命全部诞生在中国。这三次科学革命的成果就是多数西方人无法理解的中华民族科学体系。
人类首次科学革命是火的掌控。180万年前,中国古人在全人类当中率先掌握了火的使用方法(人民网2014年1月14日《最早用火遗址亟待保护》,报道内容是西侯度用火遗址)。这不仅比西方记载的数千年前的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照亮人类早得多得多,也比中国古代记载的数万年前燧人氏发明用火造福人类要早得多,对火的掌控意味着熟食、照明、取暖、防御、进攻等,标志着人与兽的根本区别,是人类全面掌握第一种自然力量。
人类第二次科学革命是《河图》、《洛书》两部星图历法的造设。星图历法造设于没有文字的时代,以白色灰烬为白点,以黑色炭黑为黑点,以图像演示了天体与时空运行的数理与规律。《河图》是恒星历法,《洛书》是行星历法。它们表明:中华民族科学起源于天文观察和历法制订,中华科学起源不仅比古希腊早数千年,且与古希腊科学起源于地面劳动有“天壤之别”。
人类第三次科学革命是中华科学体系暨人类最早科学体系的形成。《河图》与《洛书》是最可领悟延伸运用但却难以调整完善的静态历法,近万年以前的伏羲时代又根据《河图》与《洛书》造设了《八卦》和《五行》两种可以推演变化的动态活历法,成为中华科学体系的核心部分——中华数理逻辑和形式逻辑体系。历代中国自然科学家均公认为用文字解读和演绎伏羲太极阴阳八卦与五行规律的《易经》是宇宙公式。外国人也了解这一点,荣格就说:“中国的确有一种‘科学’,其‘标准著作’就是《易经》。”(载荣格、卫礼贤编《金华秘旨——一部中国的生活之书》
此后,中华科学体系的丰富与发展,多来自基于上述人类最早的三次科学革命的伟大成果。
中国古代科学不普及
是由于皇权专制垄断所致
自然科学被中国古代统治阶级认为是关乎国家命运前途的天机之学。汉代就被作为只允许朝廷内部研究不许普通百姓涉猎的“内学”一部分。历朝历代对自然科学尤其天文历算都有禁令。后世赞为开明盛世的大唐王朝的《唐六典。卷十。秘书省太史局规定:“太史令掌观察天文,稽定历数。凡日月星辰之变,风云气色之异,率其属而占候焉”,“凡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苟非其任,不得与焉”。《唐律疏议。卷九》规定:“诸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谶书、兵书、七曜历、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用心之一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愚民政策。后来的蒙元和满清两代王朝,都不是不重视自然科学,相反是由于他们自己不懂而恐惧自然科学的传播,因而封闭和垄断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推广,最终导致了统治的终结和中华文明的衰落。
科学宇宙观和迷信宇宙观并存
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家和
人文学者头脑中
孔子倡导文理分科以后,儒家为主体的人文学者普遍持有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宇宙观;宣夜说和浑天说由于验证复杂且不易理解,只存在于少数自然科学家头脑中。科学的宇宙观和迷信宇宙观同时存在于两类知识分子头脑中,各自不容辩驳。
《晋书。天文志》云:“宣夜之书亡,惟汉秘书郎郄萌记先师相传云: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精绝,故苍苍然也。譬之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幽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是以七曜或逝或住,或顺或逆,伏见无常,进退不同,由乎无所根系,故各异也。故辰极常居其所,而北斗不与众星同没也;摄提、填星皆东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迟疾任情,其无所系著可知矣,若缀附天体,不得尔也。”宣夜说指出宇宙太空的常态类似于地球的夜间,天只是无限广大而并无实质,与人文学者天圆地方的盖天说截然不同。
中国古人早就知道地球是圆的、运动的,是处在虚空之中的。汉代张衡在《灵宪》指出:“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认为月光是太阳光线的反射,月食是地球遮蔽形成的暗影。郑州大河村太阳纹陶片上的12个太阳,表示一年有十二个月。《尚书纬·考灵曜》说大地在运动,只是人类对此缺乏感知:“地恒动而人不知,譬如闭舟而行不觉舟之运也。”“春则星辰西游,夏则星辰北游,秋则星辰东游,冬则星辰南游。”《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记载:“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
孔子首倡的文理分科教育和
学术体制,重文轻理贻误后人
孔子倡导礼仪以孝为先,国人受益无穷。但是孔子及其儒家把自然科学视为“怪力乱神”和主张“述而不作”排斥创新的思想,给民族科学发展带来重大损害。孔子首倡的文理分科,单重人文的教育思想,也贻误后人。孔子以《六经》即《易经》《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春秋》,代替周朝教育体制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赞《易》道而黜《八索》”,以经文读诵代替易学计算和推演,使中华后世许多人尤其儒家弟子不再学习全面的知识,轻视数学。《八索》是以结绳形式的八卦原型。孔子回避了自己不熟悉的自然科学,发扬了自己的人文学术。但贻误后人与历史的是他这种做法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文理分科重文轻理的先河,导致汉武以后及至元、清两代的义理人文在中国独大,至今的影响则是国学主流学者群体只知义理人文而无知于民族自然科学的遗憾局面。
中华自然科学体系暨自然国学
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基石
中华自然科学体系暨自然国学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基石。文明等于科学加文化,中华文明=民族科学+中华文化,没有独立的本民族科学体系的“文明”只能称作文化,没有资格被称为文明。以往各个领域民族虚无主义无不是以民族科学虚无主义为根本依托的。科学无国界并没有“西方范式的科学是唯一科学”的含义。科学无国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科学成果可以由全人类无国界的分享;二是指无论某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最初属于是东方科学或西方科学(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两个概念,见美国“科学史之父”乔治·萨顿的《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全人类科学界都可以无国界地进行学习效仿。
今天的科学革命正如萨顿所说:“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即启示和思路是东方科学的,具体工具和方法是西方的。我们理应抓住这次机遇,携手西方共同完成世界科学革命和世界生产力的跨越式升级换代。
自然国学暨中华自然科学体系的
时代价值与发展机遇
科学危机显示出西方科学的局限性,这种危机为恢复中华科学主体地位创造了条件。
一是在重大灾害预测预报上。西方地学把地球活动当作地球自己的活动,认为灾难不可预测。中华科学认为地球的活动决定于地球周围的天体环境,灾难可以通过天文轨道的运行与耦合计算预测。
二是元气论即能量论物质观将取代原子论物质观。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V2已经揭示所有物质都由能量凝聚而成,证实原子论只是阶段真理。而中华自然科学研究的着力点与优势恰恰在于元气论即能量论物质观。
三是复杂科学需要多元逻辑。西方一维线性逻辑不能适应现代科学,中华科学最常用的多元立体逻辑更适应复杂性系统科学研究。
四是测不准原理说明,纯粹客观实验不存在,西方科学的机械式纯客观实验观念是错误的,东方科学的主客观共鸣式实验才能得出正确认识。
五是西方许多科学家认为科学发展不受任何制约,人类可以为所欲为,导致大量人为自然灾难。说明中华科学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原则,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途径,且是改造世界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
我作为自然国学首创者
对李约瑟问题的回答
为使读者易于了解本文观点,在此作个小结:
一、中国自远古就存在独立的自然科学体系——自然国学,这一体系是中华文明复兴崛起的根本基础。
关键词:考纲;高三化学;学习原则
在近几年的高考理综试卷抽样分析表明:化学得分在理综三科中最高,权重分数往往超过50%。这与近几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一直保持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关,题目难度不大,学生先做容易题有关。化学容易得分,也是相对的,并非所有考生都如此。这也就所谓“会做难也易、不会易也难”。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达到难也易的境界呢?
一、明确高考要求
2009年高中新课改化学高考《考试大纲》“命题要求”的具体内容仍表述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高考中的很多试题,特别是一些理解、掌握层次的较易或中等难度的试题(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的理解程度;而那些综合运用层次的较难的试题,虽然以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为目的,如果不能正确掌握那些最基础的知识,那就无法去推理、去设计、去分析、去综合、去求解。这就要求考生理解所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用适当的形式(如文字、公式、图表等)进行表达,并能正确解释和说明有关自然科学的现象和问题。即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首先,要求理科考生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自然科学的概念是自然科学领域最基本的学科语言表达单位。观察和分析自然现象、理解自然科学的主要概念、原理和规律是掌握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是形成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定律,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而且要知道其前因后果、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以及相关知识的联系、区别及融合。其次,要认清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达和数学表达),抓住定性描述、解释自然科学现象和规律的要点。
二、了解化学特点
化学学习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化学知识广泛地渗透在现代社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高一化学绪言课里一句话: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人类文明越发达,就越离不开化学。只要我们留心,化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许多地方都可联系和学习化学知识。如每餐炒菜时,把食盐放在食用油中为什么不溶解,加点水就立即溶解呢?这就是“相似相溶”原理的常见实例。
2.到处闪烁实验探究。“实验乃科学之母”。自然科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大多是通过实验来推导和论证的。化学学科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化学教材中到处闪烁着实验探究的火花。我们一定要重视实验,并学会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化学知识。
3.切实掌握化学语言。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化学教材有自己的化学语言。不掌握化学用语就无法学习化学知识、从事化学研究。化学用语包括元素符号、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等许多化学术语。它有自己的学习方法,重在理解,写要规范,而且理解越深刻,书写越规范、效果越显著。
4.灵活运用理论系统。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掌握大量的概念,而且要弄清他们的关系。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得出定律和原理,并形成化学基本理论。化学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我们已学的元素周期律、部分结构理论及接着要学的化学平衡理论、电离平衡理论及电化学等。这些理论不仅能把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和知识结构,而且能把许多知识板块串连起来。因此,学习化学时要特别注意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学习,经常注意各类内容的相互联系与区别,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5.大量进行思维加工。中学化学研究的内容广,涉及的事实多,且大部分是学生不熟悉的。许多学生把化学当成第二外语,采用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大量的化学事实是不胜记忆的,只有对众多的化学事实进行思维加工,形成化学概念、化学定律、化学理论,并结合已有知识对新学知识进行广泛联想和科学记忆,才能记牢用活。
三、掌握学习原则
化学学习原则是指导化学学习活动的基本准则,它反映和体现学好化学的规律,也决定着学好化学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化学学习的一般原则是:
1.明确学习目的,主动钻研。要学好化学,不但要对化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愿望,而且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正确的学习目的是推动化学学习的内部动力。化学学科的学优生他们都酷爱化学且目标远大。心中清楚:新材料的出现往往是高科技的突破口,没有新材料的出现,就没有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没有新材料的出现,我国的“嫦娥”探月难以实现。正因为如此,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学习,每天第八节课后都会找老师讨论化学问题,并找到了适合他们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2.结合社会实际,认真探究。前已述及,化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和自然现象等密切相关。学习化学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联系实际中,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检验、深化和巩固。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要注意验证和进一步理解物质结构理论,并用结构理论来解释和总结规律。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要注意其具体应用的范围和条件。还要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最新科技。
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知识、技能的最好的实践形式。但是,我们并不能满足于做实验的数量,关键在于做实验的质量,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仔细观察、积极思考、认真分析、如实记录。
3.注意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化。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各科知识的内部也有一定的联系,我们要经常地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整理,构建反映其客观联系的知识网络,形成串联各知识的系统结构,如果把各知识点分割开来,孤立地学习,则极易记混,到头来理不顺,分不清。知识系统化后,不但便于记忆,而且便于理解、深化和发展。构建知识网络,还要坚持不断补充和完善。如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结网,可以在坐标系中进行,以化合价为横坐标,以知识主线(气态氢化物、单质、氧化物、含氧酸、盐)为纵坐标。
4.注重知能并进,全面发展。掌握知识和技能是以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为前提的,没有学习能力,就不能学好知识和技能;但是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要学好化学知识,就必须把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跟形成和发展能力统一起来。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热爱科学、刻苦钻研的科学情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得科学态度;不怕困难、肯吃苦的优良品德。
关键词:自然科学;以学定教;情境教学;探究式
一、以学定教的含义及意义
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下,提出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兴趣、状态、年龄特征为切入点,选择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学定教的关键是创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情境,教师为学生提供整体的学习思路和框架,学生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或者是在以学定教的空间内,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科学实验活动,真正的走向自然、了解自然。教师在以学定教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们身上的共同点。开展以学定教的形式,增加了师生双方面的选择,教师由于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就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切中学生需要,让教学内容更精辟更丰富、更易于被学生吸收和掌握。而学生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更愿意和教师一起共度课堂时光。作为一名从事初中自然科学的教师,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在以学定教的课堂改革下,上好科学实验课,做了自己一定的努力。
二、引入情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问题情境的概念
研究证明,一个问题如果有多个以上的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就形成了情境。而一旦学生已经获取的知识和情境不同,这种冲突就引发了“问题”情境。换言之,“问题”情境是由矛盾所引发的。所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情境,“问题情境”即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水平,同时还需经过努力提升自己能力,这样才能解决新的问题,“问题情境”能促进学生形成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
2、情境教学的策略
目前,国际科学教育领域存在这样的观点:对学生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进一步创设情境,是与科学推理特征和建构主义认知过程相符合的教学策略,涵盖了下面几种观念:
①问题情境具有个别性、主观性、相对性。以上的特征不仅仅表现在技能水平和认知水平的差异上,还和学生的态度、情感及生活背景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教师结合问题进行教学活动,必须提高观感和直觉,和学生的实际经验相挂钩,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领悟能力,就会弱化科学规律的探究过程,使创设的情境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
②在《科学》课程中,科学规律和问题情境的关系即普遍又特殊。在教学中引入情境的手段,不仅仅只注意它的特殊性,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由特殊性向普遍性过渡。将科学规律运用到各种情境教学中,构成完整的科学教育,建构一致性的知识体系,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③提出的问题越明确,表达的认识任务就越清晰,探究问题的过程也就越具有组织性和目的性。在对问题的探究上,往往都是以定性为主,通过教师正确的的引导学生,形成假设、对问题进行科学的处理。
三、做好实验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在科学实验课中,要让学生清晰的了解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法、注意事项、并且熟悉实验步骤,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正确的操作,以达到明显的预期效果。教师在进行实验前,要亲自为学生演示,根据实验中材料的特点,帮助学生认真准备实验材料,确定最佳的实验方案,这样学生才能进行准确无误的操作。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是多种的。
如:是选择“平面镜”还是选择“平板玻璃”,是选择“蜡烛”还是选择“三角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选择。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选择实验器材的能力。
教师的指导工作,对实验操作是否正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为了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中的某一个量的关系时,就必须保证另一个量的相同。为能观察假设的变量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在设计实验时就必须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反复的演示,让学生明白此项实验的宗旨,让学生自己亲自体会,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进行,在实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探究自然科学的能力。
四、做好实验课后的反思和评价
一堂自然科学实验课后,学生要善于进行反思和评价,将本节课所观察的现象、实验过程中掌握的原理和以往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自我提问式的反思和评价。常用的方法有概括、归纳、分类和比较等等。如这堂课的实验过程涉及到哪些知识?为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准备什么样的材料?应该采取哪种最佳的办法和途径?在本次实验课的操作中,我曾有哪些失误和我不足,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改进?我在本实验中,收获了什么知识,取得了哪些进步?有什么样的切身体会?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这堂实验课的意义,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在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改革下,为真正上好每一堂自然科学课,教师就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实验条件,改变教学组织形式,革新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在科学课中,有效的引入情境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获取自然科学知识同时,又真正的发挥了自然课的实践效应,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编,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4】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景观规划;自然辩证法;持续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10902
1引言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目的就是促进自然、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景观则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合理的景观规划能够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指导景观规划设计是当代景观规划师应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2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要义
自然辩证法的要义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二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2]。
2.1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通过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可以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3]。
2.2自然科学观
对自然科学的性质、理论结构、方法、基本概念、成长条件、发展规律、社会历史作用以及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等的哲学思考。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科学观认为,自然科学源于社会实践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学的概念、定律、原理是客观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科学的发展受社会制度、阶级及其思想体系的影响,但具有相对独立性;自然科学可以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自然科学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是指导自然科学发展的唯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
3自然辩证法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分别是系统观、辩证观和科学观。
3.1景观规划中的系统观应用
现代系统观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一个总体过程,要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地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的内、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5]。
3.1.1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
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的,一个系统在向外界开放,吸收能量、物质和信息时,就会不断进化,从低级走向高级。Gaia理论告诉我们,整个地球都是在一种自然的、自我的设计中生存和延续。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设计能力。与其如此,我们不如开启自然的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过程。如景观设计师Michael van Valkenburgh 设计的General Mills[6],设计师拟自然播撒草原种子,创造适宜于当地景观基质和气候条件的人工地被群落,每年草枯叶黄之际,引火燃烧,次年再萌新绿。整个过程,包括火的运用,都借助了自然的生态过程和自然系统的自组织能力。
3.1.2边缘效应
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生态系统或景观元素的边缘带,有更活跃的能流和物流,具有丰富的物种和更高的生产力。如海陆之交的盐沼是地球上产量最高的植物群落之一。森林边缘、农田边缘、水体边缘以及村庄、建筑物的边缘,在自然状态下往往是生物群落最丰富、生态效益最高的地段。然而,在常规的设计中,我们往往会忽视生态边缘效应的存在。在城市或绿地水系的设计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水陆过渡带上生硬的水泥护衬,本来应该是多种植物和生物栖息的边缘带,只有曝晒的水泥或石块铺装。除此之外,人类的建设活动往往不珍惜边缘带的存在,生硬的红线把原来地块之间柔和的边缘带无情地毁坏。因此,结合自然的设计就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创造丰富的景观。
3.1.3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含意,即: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设计结合自然就应尊重和维护自然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绿地的设计应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最重要的设计指标。每天都有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今天,乡土杂草比异国奇卉具有更为重要的生态价值,五星瓢虫和七星瓢虫是同样值得人们珍爱的,勤于除草施肥、城市绿地管理者的形象不应只是打药杀虫的小农[7]。通过生态设计,一个可持续的、具有丰富物种和生境的园林绿地系统,才是未来城市设计者所要追求的。
3.2景观规划中的辩证观应用
辩证思维是现代科学实践的思维形式,它要求我们看事物要一分为二,有利和不利的一面都要看到。
景观设计与辩证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景观设计不能是缺乏文化含义和生态的唯景设计。景观设计应该是具有美感且以生态思维为核心的可持续性设计。设计中应强调对生态过程的组织,强调艺术的表达与再现。
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出发,生态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要借助于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地理信息系统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从景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自然资源的内在特征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出发,通过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合理的景观格局,使景观整体功能最优。
3.3景观规划中的科学技术观应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土地规划和评价是其主要研究内容,我们可以利用景观生态学来拓展景观生态设计的实现途径,提高景观设计的质量。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空间分析和空间模拟上的强大功能,为研究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基础。
3.4景观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应用
在社会变迁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与自然演变的矛盾渐显突出,景观设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是必然趋势。可持续发展在景观设计中主要体现在:尊重传统文化,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尊重当地环境,利用当地建材、植物来进行设计和修建。以自然和生态为中心的设计才能达到现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8]。景观规划设计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以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节约保护自然资源两方面考虑。
3.4.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在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的大环境下,高效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是景观可持续发展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景观设计立体化思维主要有:景观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多地提供人的活动场所;合理进行植物配置,提高景观的绿化用地效率;处理好景观中人的活动用地与绿化用地之争,设计中做到活动空间与绿化交叉设计。
3.4.2节约、保护自然资源
在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势在必行。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节约和保护资源。荷兰伊兰德斯河口的“贝壳工程”、美国华盛顿洲的圣海轮斯山国家火山纪念馆的景观设计等,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设计观念在实践中探索的实例。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林丽芳,等:自然辩证证法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园林与景观
4结语
自然辩证法在景观规划中有着深入的体现。在景观规划设计时,规划设计师应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探索景观的内在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艺术与科学的有机结合,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参考文献:
[1]姜颖.浅谈自然辩证法在建筑中的应用[J].硅谷,2009(18):125.
[2]董光璧.究竟什么是自然辩证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2(4):58~61.
[3]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关士续,申仲英.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5]李志刚.景观设计要遵循自然辩证法[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24(3):60~62.
[6]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一)教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
国内目前的学科分类、文献分类法或百科全书大多将教育学划归到人文社会科学。我国2009年颁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也将教育学列入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大陆使用的文献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虽将教育列入社会科学,但如上文所述,此处的社会科学指“除哲学外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所有内容”,其范畴接近于“人文社会科学”。
(二)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
肖丽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社会化;教育学即育人之学,培养人是教育学的立足点,人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核心问题,教育学是真正的人文之学[9]。张楚廷则从教育的特性、功能与使命、教育学研究什么、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写些什么、怎样看待教育的社会性、怎样看待教育也是社会活动这一事实等五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以人为出发点,又以关于人的哲学为理论基础,并归结到人自身的发展,最终归结出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是经典的、正式的人文科学学科[10,11]。
(三)教育学属于综合科学
王洪才认为教育学不能尽数归属于人文科学,教育学归属于人学并非归属于人文科学的充分条件;并在考察了教育学属性的内在向度(即研究教育活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价值)、外在向度(即研究教育活动对群体或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及教育社会化与教育功利化趋向后,得出教育学是一门综合科学的论断[12]。
(四)教育学属于哲学
笔者并未获得直接的文献例证,只是从王洪才[13]的论文中得出此观点。王教授在文中提到:“就教育学发展而言,我们急需建立自己的教育哲学,从而使教育活动摆脱价值混乱的状态。这也是我国教育学界倾向于把教育学归入哲学研究范畴的原因,也是中国教育学派诞生的条件。因为只有从哲学角度思考教育,才能为教育行动制定一个明晰的方案”。
(五)教育学属于独立学科
李政涛认为应从二元对立的传统学科分类模式中分离出来,充满自信地将教育学视为独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第三种科学[14]。王建华则提出教育学要力求超越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像地理学一样,需要相关学科的加入,综合相关学科的结论,但教育学本身作为学科仍保持独立,其学科独立性不应受相关学科介入的影响[15]。
(六)教育学属于应用科学
袁曦临则建议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归入社会科学,哲学、宗教、历史、语言学/文学、艺术归入人文学科,教育学、体育、服务学归入到应用科学,其目的是为了区分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在科研产出、教育目标以及社会效用等方面的显著差别[16]。以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促进和加深了学术界对该问题的思考。笔者以为,总体来看,社会科学派以及人文社会科学派仍为主流,二者难分伯仲;综合科学派似可引领教育学学科的未来,但也有学者认为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无助于人们去分析不同学科的属性[17];人文学科派则旨在促使教育学研究反思,但难免会让人产生矫枉过正之嫌[18];哲学学派似乎将教育学类同于教育哲学,有以偏概全之嫌;独立科学派尚需更具说服力的材料支撑;应用科学派采取了不同的分类方法,规避了争论,其观点能否让学界接受,尚需观察。
二、笔者观点
(一)教育学产生于人文学科
要溯及教育学的源流,必须了解该词的出处及含义。通常认为,教育学(padagogia)一词在古希腊已出现[19],再往前追溯,则来源于“pedagogo”,指“主人家的侍者”,即领着主人的孩子去上学的人,这部分人后来承担了对孩子的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职责,具有了教育者的含义。而人文学科一词(thehumanities)源自于拉丁文humanitas,而后者本身是一个更古老的希腊概念“paideia”的罗马翻版,而“paideia”包含了“人性”与“教化”的双重意蕴,它不仅指“教育”或“教养”,而且还表示“养育”、“讲授”、“矫正”和“品格塑造”等含义,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文化”、“教育”的概念,而今天的“教育”(pada-gogy,pedagogics)即源出于此[20]。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学”与“人文学科”从概念的起源来看,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甚至是同源的。但“教育学”与“人文学科”一词的起源密切相关只能说明人类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的起源很早且教育内容与人文学科密切相关,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做出“教育学产生于人文学科”的判断。关于教育学的产生,我国2001版的《辞海》以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教育学学科产生标志,以1806年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发表为独立学科形成的标志。在《社会科学导论》这一美国大学广泛使用的社会科学教科书中,作者绘制了一幅名为“知识概览”的知识历史轨迹图谱,如图1所示。借用此图与上文,我们可以判断出,教育思想与教育活动,在“文艺复兴”之前是作为“艺术与人文”或更笼统地称为“哲学”的部分内容的。“文艺复兴”期间产生了教育学学科,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蕴含的精神分析,这时的教育学只能归属于人文学科。而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及其它教育专著,对教育的理论性论述均是将教育学建立在逻辑方法论之上的。也就是说,教育学建立的基础和准则是在逻辑思维的证明之上,而不是经验证明之上的。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其方法是理性思辨的,是哲学的[21]。因而也只能归属于人文学科。
(二)教育学主要发展于社会科学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育学随后的发展,尤其是在经历了从教育学到教育科学的蜕变之后,教育学的学科属性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这里笔者借用黄志成教授归纳的教育学的三次分解过程来阐述[22]。如表1所示。上已述及,最初的教育学从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分析,属人文学科。而教育学的第一次分解主要来自赫尔巴特的弟子对其著作的解读,并随之产生了新的独立的领域———“教学论”,其人文学科性质并未改变。直到第二次分解时,由于实验教育学派的产生,使教育学产生了明显的转向—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来关注教育知识[23]。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并立时期。教育学的第三次分解则更为复杂。一方面,由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发展,其研究成果直接影响到教育学研究的视野、方法论、研究内容或主题等,使教育学研究内容向纵深发展[24]。另一方面,不同学科有关教育的研究如教育哲学、教育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统计学等学科的发展,导致了“EducationSciences”这一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的产生,从而在形式上成了所有有关教育的学科的总称。它蕴涵的观念是:教育科学是大量社会学科,还包括某些自然学科应用于教育领域而形成的,它们绝大多数以教育现象为对象;在方法上博采众家,其发展以这些学科的发展为前提[25]。因此,可以说,教育学主要发展于社会科学。
(三)教育科学将会走向综合科学
什么是综合科学?《社会科学交叉科学学科辞典》中是这样定义综合科学的:它是以特定的自然客体或社会运动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各个角度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科。教育科学现在是否已然成为综合科学?从其知识体系来看,教育科学中既包含了教育哲学、教育伦理学等人文学科内容,也含有教育生理学、教育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内容,当然还有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等更多的社会科学内容,称为综合科学也是合理的。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其自然科学的比重还较低,各分支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称为综合科学似乎还为时尚早。不过,随着20世纪90年代学习科学的兴起,尤其是认知神经科学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将使得教育科学的综合性“成色”更为显著。因此,笔者以为,教育学或许正处于转型期,终将走向综合科学。
三、新的知识环境需要不同的视角
(一)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难以完全驳离
诚然,从自然客体到社会形态,再到人的精神文化领域,形成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客观化过程,形成的自然、社会与人文三大科学类别构成了人类知识图谱的主体[26]。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已难以完全区分[27]。我们往往很难知道一门社会科学在哪里结束,另一门又从何开始。不仅各门社会科学之间相互关联,而且社会科学作为一个整体,也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关[28]。另一方面,人文学科需要社会科学理论及研究方法拓展视野与加深认识。在社会科学研究基础上的人文反思和逻辑总结,比单纯的人文思考更有意义,更有利于人文学科向纵深发展。再者,社会科学需要来自人文学科蕴含精神的指引。对于每一学科,人文思想、精神与关怀都是不可或缺的,对其长期良性发展非常重要。克兰就认为,没有一门学科可被排除在人文学科的方法与技艺的调查研究范围之外。数学和自然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都有其历史、语言和文献以及基本哲学规律,这些可以应用人文学科一般技艺和方法加以讨论和分析[29]。张楚廷教授等学者正是基于此,提出了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的论断。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整个学科的学科属性均应定义为人文学科。同理,在斥责教育科学的社会科学走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异化作用时,我们不能就此全面否定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及其具体内容。回归人的教育,也并不意味着其学科属性应该定义为人文学科,而是说在研究的取向上应以人文精神所追求的目标为导引,就如同许多学科也需要哲学的导引,但不能因此将它们全划为哲学。医学在许多分类体系中均被定义为自然科学,但其研究对象是人,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人文属性,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史等。但我们不能说医学属于人文学科,因其研究内容的主体部分还是自然科学。从表1亦可见,教育学的人文学科属性从开始的统领地位逐渐减弱,但从未真正完全离开过。另一方面,教育学学科属性的“主要成分”为社会科学在当前理论与实践界已成为主流意识,也是不争之事实。
(二)学科思维妨碍发展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尽管我们在认识某些复杂问题时经常对其作降维法等技术处理,以使其主要因素清晰显现。但如同《21世纪学习的革命》中所描述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复杂的、具体的,可能涵盖多个学科,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因此,单一的学科思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有碍创造性和洞察力的发展[30]。以单一学科视角和观点来看待一门科学,难免产生“管中窥豹”之憾,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学科属性的界定,一方面,需要看其总体研究趋向;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学科融合与交叉已经成为当今学科发展的常态。
(三)生态学的视角
摘要本文从方法论、学科内外等方面论述了著名美学家周来祥“美是和谐自由”的观点,同时与主观说、客观说、主客观统一说以及生命说和自由说做了比较,突出了和谐自由论美学体系的合理之处,指出和谐自由论美学体系是一个动态开放与发展的体系。
关键词:周来祥 和谐自由 美学 体系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体系的建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要建立体系,首先必须找到代表自己的东西,同时要有宏阔的视野,辩证逻辑的思维,稍有不逊,难免会顾全不周。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学家周来祥通过对中外美学史的研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提出“和谐美学”的思想,建立了以审美关系为轴心,以辩证逻辑结构为基础,史论结合的和谐自由论美学体系。综观周来祥的美学体系,应当说大体走过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初以前,和谐美学观点由探索到形成;第二个阶段是80年代中叶以前,和谐美学逐步形成体系;第三个阶段是90年代末以前,和谐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进入21世纪,也就是第四阶段,周来祥进一步把研究成果系统化和完善化,同时开拓创新,面对新的情况,寻求新的理论创造。50多年来,周来祥从各方面对其和谐自由论美学体系进行了阐述和延伸,形成了主客体统一的整体美学范式,和谐自由论美学体系逐步得到完善。
美是和谐自由体系的轴心是审美关系:周来祥根据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对象怎样变成就要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与对象性质相适应的(人的)本质的性质;因为正是根据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具体(特定)性质才可以作出特殊的具体的肯定方式”的思想提出了把握美的本质,不能仅从主体入手,也不能仅从客体入手,而必须从主客体之间所形成的特定关系入手。以此为基础,周来祥从古今中外的大量美学史料中归纳总结出了美是和谐自由的思想,并形成了体系。笔者认为,美是和谐自由的体系应该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一 方法论上的和谐:辩证逻辑思维方法与自然科学思维方法的和谐统一
思维方式是由知识、观念、习惯等要素逐渐递进,不断沉积而形成的主体反映和思考问题的定型化的思维模式,表现为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人们思考问题的程序和方法。人类的思维是个逐步发展演化的过程,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哲学思维方式经过了古代对象性思维方式、近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和现代辩证逻辑思维方式三个阶段。
在美是和谐自由论体系中,周来祥吸收并改造了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把辩证逻辑思维方法的两个方面应用到其和谐美学之中: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这个统一包括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又回到实践;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又从一般回到个别;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其次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方法,同样包含着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其一,逻辑和辩证法是一致的,逻辑与客观的历史是一致的;另一方面逻辑和认识论是一致的,与认识史是一致的,与美学思想史是一致的。”
与此同时,周来祥还把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融会于辩证逻辑思维之中: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是面对自然界的,20世纪自然科学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始,以现代物理学为重点,获得了飞跃的发展。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提出,模糊数学、统计数学、分子生物学、量子化学、遗传工程学等的兴起,深化了人们对客观世界互相联系、互相转化、不断运动的认识。现代自然科学方法不能代替辩证思维方法,但的辩证思维方法是发展的,它对其它方法都采取吸收改造的态度,使其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对现代自然科学方法也是一样,它可以融合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一切优点,内化为自身的特点,丰富和发展的辩证逻辑思维,使辩证思维进一步科学化、精密化、现代化。为此,周来祥把现代自然科学方法与辩证思维的方法结合起来,把自然科学方法应用到了美学方面,为美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视角。
二 学科外的和谐:美是真与善的和谐统一
人类和自然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理智、意志与审美三种关系,从而产生了研究真、善、美三种不同类型的科学:真是以概念的、普遍的形式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结果,其形式是抽象的,具有普遍性。真要把握的是客观世界的普遍内容,追求客观性。它虽以感性的客观世界为基础,但这只是提供了一个前提,最终目的是从感性实践中经过综合分析,得出普遍的规律,用以指导今后的实践。同时,在主观方面,真不容许狭带个人的情感。我们平时所说的愤怒出诗人,只是对于文学而言,对科学却有害。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意愿、欲望、目的的结果。善是带有个人情感性的,个人的意志要求在客观世界中得到实现,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客观物质世界中肯定自己的意义。就主观方面来说,善在没有实现之前存在于个人头脑中,是主观的。善也具有客观方面,它要求倾向于用一种物质的力量作用于客观世界。善的活动以符合客观规律为基础,具有普遍性。美则是真与善的统一,真讲求概念、普遍性,善要求情感性、普遍性,美无关概念,却也要求普遍性,更强调情感,这样就把二者结合起来了。当然,这种结合是排异求同的结合,相对于理智的概念性而言,审美的概念是不确定的。就审美与善而言,善讲求的是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审美同样没有直接关联这些,但总是会阐明一种观点,这种观点总会与社会人生相关,美是无目的而合目的性的,这样就与善也结合起来。从审美心理方面来说,审美要求的是主体的心理愉悦,审美心理包括感知、想象、理解与情感四个方面的因素。这四个方面既有主体的情感方面,也包含理性的理解,只是在审美中,没有在真与善之中那么片面地被强调,四者已经融合为一体。
总之,美是真与善的和谐统一,美的和谐自由是以情感为主,不以概念为中介又趋向一种不确定的概念、无目的而又合目的的和谐。
三 学科内的和谐:横向与纵向的和谐内涵
周来祥认为美是和谐自由,是人和自然,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自由和必然、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和谐统一,包括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的和谐。从横向来看,周来祥先生的美是和谐具体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形式的和谐、内容的和谐、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从纵向来说,周来祥提出美是和谐包含三个阶段:其一、古典和谐美,是指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由于封闭的自然经济、当时社会斗争的特征、素朴的辩证思维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美的主题表现为和谐,美的类型包含优美或壮美。无论在东方古代社会还是西方的古希腊与古罗马,都强调以和谐为美学特征。其二、近代对立的崇高(广义的美),对立的崇高就是把构成美的各种元素对立地、无序地、动荡地、不和谐地组合为一个矛盾复杂体。对立的崇高在中西方的表现是不一样的。由于西方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经垄断资本主义走向后工业社会,哲学上的形而上学思维、否定的辩证法及悖论思想的影响。大致来说,这种分裂与对立又形成了近代崇高的三个部分:崇高、丑、荒诞。而在中国,由于国情与社会历史的原因,并没有形成以荒诞为主的美学主潮,而是经由崇高与丑直接进入了辩证和谐的现代美学。其三、现代辩证和谐美,是人类美和艺术发展的最新阶段,把近代的对立和古代的和谐予以辩证地综合和发展,成为既追求对立又追求和谐的新型的美。它既有近代的无序、动荡、不平衡、不稳定,又有古代的有序、稳定、平衡和宁静。当然,尽管古典和谐美、近代对立的崇高、现代辩证和谐美三个阶段的和谐美的思想各有其特征,但这也是相对的。就是说古代的和谐美学中亦存在近代的崇高,近代的崇高中也蕴涵古典和谐式的美,现代的辩证和谐美学中,也同样交集着古典与近代的美学思想。三者各为其主流,但又相互交叉、并存。
四 和谐美学的创新:与主观说、客观说、主客观统一说的不同,以及与生命说与自由说的区别
主观说强调美是主观的感觉,主体认为美就美,没有道理和标准可言;客观说则认为美在具体典型的现象和事物当中,与人的主观感受没有任何关系,二者都有其片面性。美的社会性和客观性统一说,同样存在不足:强调突出了社会主体的作用,忽略了审美对象的自然属性,忽略了个人主体的作用,没有看到社会主体与个人主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了美的社会、普遍、抽象的方面,忽略了个性的、具体的、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形成。自由说在这里指的是实践美学,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自然人化”的结果。这种观点指出了美是社会实践的结果,强调了美是在客观对象上烙下主体的痕迹。但这只能说具备了审美的前提,因为真与善同样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生命美学指的是后实践美学这一类,后实践美学以存在论哲学和当代西方美学为思想资源,他们认为美的本质在于个体对生命的超越。这种观点突出了主体,忽略了审美客体。
周来祥指出,所有这些美学派别,在思维方式上仍停留在对象性思维或实体性思维的阶段,它们都把美归结为单纯的客观存在,或者是主体的物质实践,或者是主体的生物性存在。
为此,他提出了以审美关系为轴心的和谐美学以弥补上述提法的不足。审美关系强调的是由于对象的美是相对于主体的情感而言的,所以我们不能仅从对象的性质或仅从审美主体来判定美的本质,而是必须在主客体形成的具体的、历史的、特定的关系中来把握美的本质。
可以看出,周来祥的和谐美学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往前推动了一大步,认为作为美的根源来说,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作为现实的美的对象来说,它是由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相互对应而形成的审美关系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没有审美对象,就没有审美主体;没有审美主体,也就没有审美对象。以审美关系为基础的和谐美学的提出,弥补了主观派与客观派的片面性,让人们不再单纯地在主体或客体中找寻美的本质。而是把主客体联系起来考虑;对实践美学也有所深化,实践美学广义的自然的人化的问题,并不就是美的本质,科学认识与意志实践同样是属于自然的人化现象,自然的人化现象只是事物美的前提条件。总之,周来祥这种以实践美学为基础,以主客体关系为本体的思想深化了实践美学“美是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问题,把美的本质缩小在审美关系之中,为后人对美的本质的探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概而言之,周来祥和谐自由论美学体系内涵的突出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用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逻辑思维方法作为其方法论,用中国儒家的中和思想作为其核心内容,真正实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次,他的和谐美学的观念内核是和谐自由,由人自身的和谐到与他人的和谐,再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步步扩大;第三,其和谐美学体系中的和谐是对立统一的和谐,没有矛盾没有对立就达不到和谐;第四,美的和谐不能脱离社会的和谐,他把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统一起来,使它的和谐美学具备深刻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第五,和谐自由美学体系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在运动中展现的,丑、荒诞只是和谐的一个阶段,未来的美学将是一个多元协商、多元共生、冲突的体系,而最后又必将形成一个统一的和谐整体。
参考文献:
[1] 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 周来祥:《周来祥美学文选》(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 周来祥:《论美是和谐》,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 杨春时:《生存与超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章辉:《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三联书店,1997年版。章辉:《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刘继平:《论审美关系说的几层含义》,《文学教育》,2008年第1期。
[7] 周来祥:《三论美是和谐》,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和学习科学发展观。首先,科学发展观是符合了的宏观意义上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从而对所有国人都能产生共同的思想要求和目标要求;其次,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原则性的宏观要求,更应该是具体的要求,需要细化并体现到各个具体的行业、具体的职业、具体的部门甚至具体的地域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我们的具体工作实践和岗位要求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在具体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时候要体会“科学”和“发展”的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科学的简单含义就是符合规律,或者说按照规律的要求办事。发展就是取得进步,或者简言之向好的方面转化。科学既能促进发展又是发展的前提;而发展是科学的目标和方向,如果没有发展科学也就没有意义。
公证作为一门具体的法律职业,在我国尽管起步晚但是却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由于各种原因公证业在大发展的同时也碰到了很多问题和难题,因此作为从事公证工作的法律职业者,学习科学发展观并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解决公证业的问题就显得更加急迫。
我们首先要清楚公证业的“科学”观和“发展”观具体是什么。作为一门子法律职业,公证的“科学”观要求和其他法律行业譬如法院、检察等的发展观是一样的,就是遵循法律科学的内在要求办理各项公证(诉讼、检察)事项,或者简言之严格按照程序办事。法律经常被认为不需要向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科化学学科一样对研究对象有那么精密的要求,但是现在法学实践和理论越来越明显的证明法学虽然隶属于社会科学,但是它完全具有自然科学的特点,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类为了平衡相互之间的权益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工具,和人们经常使用的天平没有任何区别。由此可见精密性要求也存在于法律职业中,如果稍有偏差就必然会有损天平这一方或另一方的利益。精密性要求反映到法律职业中就是严格按照程序,严格按照程序办理公证是对公证员执业的科学观要求。公证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生产力,但却是调节和平衡社会利益的一项重要工具,是预防纠纷和解决矛盾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发展观要求体现到公证中来就是让公证最大程度的预防纠纷和解决矛盾。
公证的价值就体现在用法律工具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证法律服务,预防可能会出现的矛盾,或者用最小的司法成本来化解已出现的矛盾,为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这里又体现了科学和发展的辩证和统一:公证只有实现科学观要求后才能体现出发展观的价值,公证如果背离科学观要求(按照程序办证)则会损害发展观的价值(不但不能解决矛盾反而会制造矛盾);离开了发展观的要求(解决矛盾),公证的科学观要求也就毫无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观”对公证员也是有具体要求的,就是理念、追求、志向。说得比较多但是又很实在的一句话:结合“科学”观和“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公证工作服务于社会,体现和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科学学习;特点;类型;兴趣
许多教师都有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自己对科学究竟了解多少?我交给孩子们的科学知识对吗?这样讲,他们能听懂吗?面对孩子们一个一个“为什么”,教师们困惑了,有的认为自己很无知,有的则认为自己很无奈。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科学教育呢?从整体上说,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而目前幼儿园课程中所指的“科学”及“科学教育”主要使指自然科学及自然科学教育。在《指导纲要》中,数学也放在这一领域中。教师组织科学活动的重点不在于对科学相关知识的了解,而关键在于组织科学活动的方法。为便于初学者的学习,下面与大家一起探究一下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一、幼儿科学教学的含义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一般认为“科学是正确的、权威的、系统的、世代积累的知识体系。”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科学知识具有真理性、经验性和可重复性。科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科学的过程,科学不尽表现为结论的科学性,更表现为过程的科学性。例如“观察”这一古老的科学研究方法,随着科学技术和手段的进步,由肉眼的观察发展到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进行观察,使观察的结果更为精准。幼儿的科学世界是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在他们眼里很多现象都是神奇的,教师要引导他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解科学道理,明确正确的、合理的知识,从而形成科学态度,养成严谨、认真的习惯。
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幼儿正处于对于科学知识探索和发现的初期,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最爱问“为什么”,而且这些为什么大多与科学问题相关。如“地球如果是圆的,那么为什么我们不会掉下去?”“为什么秋天树叶会变色呢?”等等。幼儿的“为什么”其实就是他们对于科学的一个最初的认识和发现,内心中对于科学产生了好奇。他们对周围世界中任何新颖、陌生、有趣、不协调、神秘或难以理解的事物都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并以自己的方式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积极地探索身边的世界,想要明白这些“为什么”的答案,建立科学的态度和学习方式。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片面到全面、有表面到本质、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完善认识,深刻理解,建立自己的科学体系和系统认识。幼儿在探索和认识事物过程中会表现出的不合乎教师逻辑的想法和做法,在幼儿已有经验和认知结构上却是及其合理的,合乎他们的“自身逻辑”。幼儿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也会遇到挫折或碰壁,在认知发展上的这种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无法获得完全客观的和反应事物本质的知识。教师这个时候要及时地引导和帮助幼儿,多从方法上进行点拨,促进幼儿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科学教育对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在幼儿期形成的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幼儿需要掌握哪些科学知识
在目标中虽然没有明确列出科学知识的具体目标,但求知欲、情感和态度的培养及方法的训练是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内容而进行的。从《指导纲要》中关于科学的内容要求部分,可以看出科学知识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了解自然环境及其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它包括自然界中常见的动植物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如动植物的特点、习性、作用等;自然界中的非生物及其与人及动、植物的关系,如沙、石、土壤、水、空獾龋蝗擞胱匀坏墓叵档取M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探索身边事物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它包括气候和季节现象,如风、云、冰、雪、雾、四季的变化等;常见的物理现象,如力和运动、光和颜色、热和温度、声音、磁、电等;简单、安全的化学现象,如事物发霉、蜡烛燃烧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它主要包括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作用,如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科技玩具、使用简单的工具,简单的科技小制作,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幼儿的科学教育,不是向幼儿进行抽象的说教,而是要通过幼儿熟悉的内容,让幼儿在生动、具体的经验中,体会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萌发正确的科学态度。
四、幼儿科学活动设计的类型
幼儿活泼好动,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时可以采用观察认识、实验操作、科学游戏以及讨论探究或者是种植饲养等方式,鼓励幼儿通过参与的方式来进行探究和实践,在动手中互动科学知识。例如观察认识活动,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观察技能、表达技能及有关观察对象的科学认识等。如“认识纸”、“奇妙的昆虫世界”“四季的变化”、“我们的地球”“ 糖怎么不见了”等。实验操作活动主要的目的使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科学的探究能力。如“沉浮现象”“水的三态”。科学游戏活动: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如“有趣的磁铁”“找空气”“踩影子”“会变的颜色”等。教师针对不同的科学教学内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会促进幼儿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实现幼儿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
总之,教师要通过实际情况来确定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对于科学知识探究的主动性,帮助幼儿建立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身边的世界和科学知识,实现幼儿潜能的充分发挥和能力的提高,提高幼儿综合素质。教师的教学手段新颖、独特自然会吸引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幼儿的智慧,在无形中提高幼儿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