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

第1篇: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在医患纠纷频发的今天,其中技术不足占200Ic,其他80%的纠纷多为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别,可见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少和流失已是待解决的问题。青年医师作为临床实践中的一线工作者,是未来医疗行业中的主力军,在其培养过程中,却较多地关注了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提高,忽略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致医学与人文的渐行渐远。加强青年医师人文精神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不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而且促进医患和谐。

1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理念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政治家管仲,他在《管子卷九》 霸言中说道:失霸土之所始,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可见以人为本的思想历史久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继古代政治家管仲提出以人为本的精神之后约百年的时问,西方哲学家也提出了人文精神的理念。人文精神是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发展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医学从本质上讲是人学,它最终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的、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即。贺兰英困在医学目的与医学人文精神一文中提出:医学人文精神是在医疗活动中对人生命的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人的情感的关切、人的心灵的安慰和人的发展的考量,其出发点是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也有人认为医学人文精神侧重对生命的关爱,体现在对人的生命质量的维护、对生命价值的关怀和对人类未来健康与幸福的关注,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与自然、与社会之问的和谐互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由此可见医学人文精神就是要求医务工作者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关爱生命,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和对话,将医学人文精神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2青年医师医学人文精神的现状

2.1青年医师成长历程中缺少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医学人文教育方面,国外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占总学时比例以美、德最多,达200Ic-250Ic,英、法、日约为100Ic-150Ic。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率先对医学课程进行改革,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医学院校普遍开设了医患沟通的艺术等课程。与国际相比,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起步较晚,医学专业人文课程的课时数占总学时8%左右,医学生在校期间绝大部分时问用于医学基础知识、临床知识以及简单医疗技能的学习,关于人文知识涉及很少,医学心理学、伦理学只作为选修课程未进行系统深入学习,且部分学生对此类课程极不重视,只为了应付考试,起不到学习的目的和效果;毕业上岗后日常工作繁琐而复杂,青年医师又要将书本上东西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努力变成自己的技能和经验,大量精力用在钻研医学知识、查阅医学资料、苦练操作技巧,过分关注专业技术的提高,忽略了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进步。因此如何培养青年医师人文精神,将其内化为自身稳定的素质,外化为自觉的行为,并体现在医疗活动中,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2.2对青年医师考核存在偏颇:国际医学教育组织TIME于2001年11月在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中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与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为医生必须具备的核心基本要求,提出的7种核心能力,其中4项与医学人文精神有关。这就对青年医师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而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多以生基知识为主,临床实践中组织的强化训练和学习如胸穿、腹穿、手术基本操作、早查房、汇报病历、病历书写等多强调自身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的提高,考核上又以三基知识、技能操作、病历书写规范为标准,缺乏对人文精神的培训,更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最终只限于形式,很难取得实际的效果。目前评价医生的标准不是做了多少手术,救治了多少患者,患者对诊疗过程是否满意,而是医生是否掌握了高精尖的医疗技术,是否能实施某种复杂的手术,是否发现疑难杂症的诊治进展等等,最终使掌握医学技术的医务人员逐渐远离了对患者和生命的关爱,渐渐忽视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降低了医疗服务质量。

2.3实际工作中过多依赖检查设备: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诊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迭,分子生物学、内窥镜学、影像学如X线、超声波、CT、核磁等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后,极大地提高了诊断治疗水平,救治了以往不能够救治的疑难疾病,改善了生存质量,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医务人员中存在过度依赖检查设备,大部分时问在分析化验单、阅读各种检查结果,努力在细微之处寻找疾病的线索,部分医务工作者与患者的沟通只停留在询问病史上,医生在病床前聆听患者的陈述少了,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询问和沟通少了,守护在患者的床边观察病情的发展变化少了,在床边关心患者的痛苦和心理状态也少了,甚至床边常规的体格检查也简化了,最终缺乏人文关怀,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2.4不注重心与心的沟通:患者身体上的伤痛因为看得到而能够给予及时处理,但内心的痛苦和悲痛却因为看不到而忽视,因为不影响对技术的评判而漠视;对患者而言,医生鼓励安慰要胜过亲人、朋友,甚至心理医生,也许医生短短几句鼓励的话语就能支撑患者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但青年医师由于服务意识、责任心、文化层次的不同,缺乏人际沟通的能力和对策,有的甚至没有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最终使医患双方信任度卜降,医患问心与心的距离加大,使原本很小的问题发展成医患矛盾。

3青年医师人文精神的培养对策研究

3.1加强医学人文理论的学习:人文素质教育及培养是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提升的最重要途径及保证。因此青年医师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问,应开展医学人文理论内容,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医学人文教育,针对医疗活动中出现的伦理问题进行及时的探讨和学习,努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学会正确处理现代医患关系,并将此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定期组织考核。人文理论的学习应贯穿整个医疗生涯中,因此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应持续开展医师的人文素质教育,时刻接受人文理念的熏陶,谨记自己的神圣责任和义务最终将人文精神转化为内在的人格、修养、气质,使青年医师除掌握专业知识外,还掌握人文科学知识以及人际沟通的方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2在工作中自觉培养和历练医患沟通,加强人文关怀: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医生有3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可见医生的语言一定程度上胜过了药物和手术刀;有时医生几句安慰的话语,不仅能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希望和力量,可能还会起到治疗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在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首先巧妙运用微笑、眼神、面部表情等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观察患者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社会背景,并注意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交流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及对交流的期望值。现患者已不仅满足于完全听取医生的话,而是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医疗行为过程中,医生也不再是医术上的权威,而是要寻求与患者的合作,因此沟通主张采用协商模式。交流的过程中要把明确的判断,足够的信心告诉患者,沟通中避免使用易刺激对方情绪的话语,让患者感受到对他的尊重、关爱和照顾,当患者感到被倾听和理解时,即使疾病没有得到解决,也能减轻他们的担忧、焦虑和消沉的心理压力。

因绝大多数前来就诊的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自己所患的疾病情况知之甚少,渴望了解应该做什么检查、如何治疗、预后等情况,此时青年医师在交待病情时应避免使用患者听不懂的专业词汇,并应将深奥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传递给患者,在告知病情后详细交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分析利弊选择最优方案治疗,并耐心交待医疗风险及预后等问题,同时应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敏感度及内心需求。

第2篇: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1 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最早发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在我国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在文化界的展开。我比较认同的人文精神含义大致有以下三点:即尊重个人经验、维护个体尊严、尊重个人思想。表现为对人类遗留下来的种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人尊严的维护,价值的关心;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对自己的行为、思维和心态具有自我批判精神;是一种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素养,是指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德性、气质修养、价值取向,其内涵包括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社会学,人文学的知识素养,创新能力和不断发展自己的潜能、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事业的献身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力,能与人和谐相处的沟通能力。

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质量、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核心就是对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权利的敬畏与尊重,就是关爱生命。中国自古就把医学定义为“仁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就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西方古代医学人文精神也是如此,《希波克拉底誓言》强调医家唯一之目的就是为病家谋幸福;《迈蒙尼提斯祷文》写道“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因此,“仁爱救人”、“救死扶伤”就是古今中外医学家将医学人文精神渗透到诊断、治疗、护理等临床活动各个环节之中的医学人文精神。医学文明价值在尊重人,关心人。我国目前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塑造主要结合医学伦理课程进行。

2 当前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我国的医学生多数为理科生,由于我们的高考制度影响,很多高级中学几乎不开设文科课程,造成理科学生对文学的缺乏,进入医学院校后,又几乎没有人文学习的环境,学校的人文教育力度也不够,所以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提高不明显。

医学院校重视医学教学和科研,轻视人文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折射出医学院校不够重视人文教育。加上医学教育课程负担重,往往造成医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摄取,而对文学知识不够重视,进而表现为人文功底薄弱。

社会责任感不强,作为医学生,本应具有维护医术的圣洁和为医学事业的献身精神,而现在的医学生多受功利主义影响,只埋头于自己的学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奉献精神,对社会,人文不关心。

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强,表现为不适应大学校园集体生活,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与人交往出现表达障碍,有的出现心理孤僻,对老师敬而远之,对同学也是离群索居。

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下降,由于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医学生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医学生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有交往障碍、冷漠自卑、焦虑抑郁等。

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下降缺乏创造力,我们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应试教育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产生了标准化思维障碍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下降,更不会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和创新发展。

3 结合医学伦理教学,塑医学生人文精神

为了更好应对医学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必须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文素养。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位置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医学院校必须借力医学伦理课教学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1)医学院校要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确定以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学观。医学教育领域、医学院校主要领导、各部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医学教育工作者、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性要达成共识,这是塑造医学人文精神的主导因素。

2)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文关怀应在医学教育中得到发扬和光大。我国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和理学思想家提倡的“人文”的内涵都体现了尊重生命、重义轻利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继承和借鉴。《黄帝内经》就有“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论述,可见生命的珍贵。爱人就是同情人、关心人和帮助人。在崇尚科学精神的今天,我们更要注重传统文化,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的理想人格。

3)注重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医学院校的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也有待提高,大专院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如在职培训、进修学习等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意识和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的医学人文素质和进行人文教育的能力,以便他们能有意识地在专业课教学中自觉地做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第3篇: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1.1新型医学模式构建的需要医学是一个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而人是有情感活动、心理需求的复杂个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疾病谱的改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model)的弊端凸显,从单一的生物学角度去理解健康和疾病的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和人群,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model)强调将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考量。医学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生命和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怀与关注[1]。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必须把人的生命置于首位,敬畏生命、尊重患者的权利、需求、尊严,不仅仅是关注患者的疾病,而且要将患者作为一个社会人从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考虑。一个好医生必须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既关心爱护患者的躯体,也要关注患者的主观意识、性格特征、心理状态、生活方式、以及疾病对其及其家庭、工作的影响等。

1.2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需要医学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不同的医院有各自的文化特征、经营理念、发展愿景等。医院文化是社会文化与医疗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其终极目标是为患者提供人道主义人文关怀的医疗环境。员工是医院文化建设之本,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提高对医院文化品牌的建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医务工作者在思想上、情感上、行动上处处树立生命至上的原则;医院的管理者在规章制度和服务流程的制定以及环境设计方面营造浓郁的人文精神,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温馨、无缝隙的服务,将有利于医院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医院的文化建设。

1.3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患者一旦在医院挂号或入住病房后,即与医院形成了一种信托关系,医院方有责任和义务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以维护患者的健康、促进患者的康复。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医务人员受利益的驱使,医德素养有所下降,逐渐背离了“医者仁心”的初衷;加之先进的电子化的医疗设备和系统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医患交流变得程式化、简单化。医学伦理专家宁丽红等[2]认为以上因素容易导致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缺失,从而影响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医疗活动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沟通、给予患者必要的情感支持和人文关爱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对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医学教育中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对策

2.1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髓在医学教育中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道家、儒家、佛家、墨家思想中都有许多关于慈爱护生、天人相应的思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这些朴素的思想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我国传统医学中“医乃仁术”、“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仁爱救人”、“济世活人”的思想处处闪现着充分尊重人是完整的、身心统一的个体等人文精神的光辉。医学活动与人的生命、健康以及家庭的和睦、甚至社会的安定息息相关,医学生应对生命充满敬畏,在踏入医学院校大门的那一刻,就应该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医学院校要与时俱进,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医学教育的契合点,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进行创新性的发展、利用和升华,鼓励医学院校学生阅读中国的传统文化书籍,学习我国历代优秀医者大爱为怀的品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逐步树立医学生仁爱的思想,促进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建立和提升。

2.2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肩发展的现代医学教育观医学科学专业知识和社会伦理人文知识是医学教育体系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专业知识旨在探索预防和治疗疾病技能的规律;人文知识专注于满足个体尊严、价值、发展、完善。医务工作者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具有生物学特征和社会学特征的人,医学教育需要培养出能服务于人、解除人类病痛、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的医疗专业工作者,基于此,医学教育较之于其他高等教育应更注重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学教育需要树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教育理念,杜绝医学教育的功利化和医学人文教育被忽视、削弱的倾向,使医学生不仅具有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能力,更具有体验、领悟和实践医学人文精神的能力,促进积极向上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生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巩固。

2.3对医学课程的设置和讲授方法、考核体系进行改革目前高等医学教育强调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上对医学科学专业知识较为偏重,而对与医学学科相交叉的伦理学、法学、哲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设置较为薄弱,或设置时未能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课程的系统化等。为保障人文科学在医学教育中的规范和正向引导作用,建议在医学教育中增加人文课程的数量和授课时间,并设立一部分人文科学学科作为必修课。在讲授医学人文知识的过程中,避免简单的说教式授课或单纯灌输式医德规范等,医学院校老师要突出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对学生进行精心引导,让医学生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独特的,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善待。同时,医学院校老师要促进学生对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自主学习,可通过案例分析、情景体验等教学的体验和理解,帮助医学生了解医学的社会内涵、关注受疾病困扰的个体,夯实“敬畏生命”的仁爱之心、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正确认识、主动协调并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有学者建议在对医学生的考核中,不能将对医学专科知识的书面考核作为唯一的考核内容,必须建立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兼顾的综合考核体系[3]。

第4篇: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医学生 人文素质 重要性 方法与途径

中国医科院院长刘德培院士提出: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反思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更多的注重专才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造成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这不仅偏离了医学的本质要求和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也与时代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转变医学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努力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1.1我国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欠缺。

1.2教育教学方式落后。

1.3人文类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2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2.1人文素质是医学人才必备的素质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热爱生命、“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医学生在治病救人,揭示生命、健康和疾病奥秘的同时,必然包含着对生命的认识,对患者的情感,对人类命运的责任等至关重要的人文使命。医学与人文的不解之缘,势必形成对医学人才的特殊要求,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本身的发展,医学人才的人文素质在医学人才成长过程中成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内容。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医学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在当今应该摆在首要的位置。

2.2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内在的必然要求。未来社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基本素质主要是由自然科学技术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构成,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因此,医学教育只有在重视医学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注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关注现实、关爱生命、关怀平民的医学人才。

2.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医学的人文属性必定使医学突破以往生物、生命科学的框架,朝着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医学涉及到了社会、心理、伦理、哲学、环境、经济以及法律等人文社会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社会对医学发展要求的变化和医学内涵的不断拓展,必然提高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引起医学教育目标的调整。

3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3.1更新教学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领悟教育的真谛。今天的医学生就是明天救死扶伤的医生,面对病人,医务工作者既需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需要有一颗慈善的爱心,只有与病人充分地交流合作,才能真正了解病人的痛苦,真正知晓疾病的根源,更好地治疗疾病。 因此做到文理渗透、情理交融、身心统一,用自己的博学与专长去治愈病人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医生素质的最好体现。

因此,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都是医学生从事医学事业的必修内容,要把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与科学专业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使施教者明白医学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同时也是“通才教育”,使受教者明白人文精神是医学教育的精神支持、动力源泉。

3.2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医学院校应根据社会与医学发展的要求,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优化和重组医学课程结构,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不仅要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必修的传统医学生人文课程,而且要根据实际需求有选择的开设人文科学课程。

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积极尝试多种形式。如指导性自学、实践性学习等。必须讲求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方面,应逐步推广以撰写论文、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侧重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3.3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在加强人文教育上,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直接通过课堂内容学习,还要让学生间接的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人文修养。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第5篇: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人文教育

当今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转变,医学逐渐向人文回归。医疗工作也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转变[1],要求医生要从人的精神因素、生理因素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中思考,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这对医学人才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医学教育在指导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人文精神存在不足,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分离,明显存在着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人文教育的缺失。在新时期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加强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 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沟通技巧,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使其成为尊重生命、有爱心和高尚职业道德的人类健康守护者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必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2]。作为医生,尊重人的价值首先是对生命的尊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本质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表现为对人的生存意义、患者的价值、患者的权利和需求,患者的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3]。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人文学科的实施,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服务技巧和沟通艺术。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人格魅力,使其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以人为本,采取恰当的方式与患者沟通,给患者以人文关怀,从而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2]。而传统医学"轻人文,重专业" 的教育模式,导致医学生普遍人文关爱缺失,医患沟通困难。良好的医德医风与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建立在良好的人文素质培养基础上的,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

2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

受文理分科机制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医学生人文知识缺乏,基本修养不到位,导致人文素质普遍较低;医学院校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及教育观念的相对滞后,使人文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课程被弱化、边缘化,课时少,多数为选修课,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认真程度不够;医学人文教育缺乏高素质人才,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偏重于概念、理论、体系的讲授,多是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实用性和实效性,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更缺乏全程性;校园文化氛围欠缺,加上医学生课程多,课业负担重,无暇顾及人文素质的提高等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结果导致部分学生价值观存在功利主义倾向,价值取向多以自身利益为参照点,个体意识过强,集体意识淡化,社会责任感弱化,缺乏起码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4]。

3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措施

3.1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 以提高医学人才整体综合素质及创造能力为目标,增加人文课程数量、教学时数,如开设文化素质选修课,设置人文修养、文学鉴赏、艺术欣赏等课程,举办素质教育讲座,开展知识竞赛。人文课程不应停留在理论上,要强调它的实用性,必须与医疗实践密切融合,"以患者为中心"、"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实现人文与医学的一体化,才能提高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及体现医学人文教育的基本宗旨,实现医学教育从单纯强调科学教育到实现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对患者实现人文关怀。

3.2加强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挖掘各专业学科中的人文内涵,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贯穿于各专业授课始终,发挥医学基础课、专业课在人文素质培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增加伦理学、社会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将自主、知情同意、不伤害、最优化的基本原则贯穿到临床各科教学中;在《诊断学》教学中增加医患沟通技巧、心理诊断技能等内容,强调"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在见习、实习阶段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见习、实习的典型病例进行医学人文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政治等不同角度去研究、解决医疗问题,使临床实习阶段不仅仅是对医学知识技能的实习, 也是对医学人文知识运用能力的实习[5]。

3.3加强医学人际沟通培养 医学以"治病救人"为核心, 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的光华,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还缺乏医患沟通技巧方面的训练,医生的沟通技巧大都是在临床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加强医学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6]。近几年举办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尽最大可能地模拟真实临床场景,有人文关怀、交流沟通技巧的分数,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尽管参加竞赛的裁判、教师、学生都充分认识到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并认真践行"假戏真做",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提高。应通过开设沟通技能培训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医生角色扮演、标准化患者、临床医疗实践等多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训练和培养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使其在未来的诊疗实践中能做到真正关心患者,而非只是疾病,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3.4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课程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隐性课程,优秀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渗透可以对医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发挥陶冶情操、培养兴趣、磨练意志、激发灵感、发展想象力等多种功能。应注重加强校园文化、校训、建筑风格、教风学风等隐性课程的建设,使学生能随时感受到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的氛围[5]。

3.5提高社会责任感 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农村、社区、企事业,参加医疗扶贫、慰问走访、体检义诊、科普宣传、社会调查及社区服务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多接触社会,服务大众,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救死扶伤的精神;强化医德观念,培养其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高尚人文情怀及自身的行为修养,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社情、民情, 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历史责任的重要途径。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明确提到"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是医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7]。这些基本素质就是人文素质,需要通过医学人文教育来培养。医学教育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 教会学生尊重和敬畏每个生命。应重视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通过夯实人文内涵,提升人文修养,强化医患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的能力,提高处事应对的能力,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基础[1]。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人文教育不仅能传授给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还有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专业素质,是推进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曾锦标、潘梅芳.关于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建设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0,23(7):102-104.

[2]李春生.由《大医精诚》论医学生素质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1(213):163-164.

[3]张悦.现代医学人文回归的学术性与现实性[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6,27(8):59-60.

[4]刘翠.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1):99-100.

[5]景涛.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490-492.

第6篇: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1.1症结之一:医院经营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1.1.1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以人为本”的办院宗旨。医疗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的具有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医院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治病救人为宗旨,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医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疗市场逐步放开。但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总量不足,财政投入的保障机制不完善,中国公立医院日常运营收入中政府直接投入的比重大约在8%,[7]导致医院开始面临竞争的挑战和生存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医院不得不优先考虑创收,出现了以医谋利的现象,把工作重心放在谋求业务拓展、追求经济效益上来。医疗设备越来越高端、药物使用越来越高档、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越来越多、对科室个人的经济考核指标越来越具体,使得医疗服务逐渐呈现商品化趋势。这种片面追求利益的做法,舍弃了医院的公益性质,背离了医学宗旨,医学人文精神也就无从谈起。

1.1.2“以院为本”的管理思维,忽视医学人文服务。方便医方的流程设置。医院流程是指就医群体进入就医地点开始到完成全部诊疗内容的路径顺序,应本着既合乎人的情感需求又满足医疗过程的理性需要的原则。[8]但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医院流程设置从医院的现有条件和方便医方出发,提高了医院建筑的利用率,但缺乏整体的统筹和相互衔接,局部流量超负荷,造成滞留堵塞,效率低下。病人到医院就诊,咨询、挂号、收费、检查、取药环节众多,一些科室分布不合理,标识不清楚,消耗了病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据有关资料显示,病人就医时间、等候时间平均值达到2.51小时和1.60小时。[5]而真正与医生交流的时间却只有短短几分钟。忽视医学附加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到医院就诊已不仅仅是满足于治好病。病人对服务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从单纯的治愈疾病、追求技术型医疗服务为主逐渐走向寻求就医感受、注重医院所提供的人文性医疗服务,对就医环境的关注达到13%。[5]也就是说,医院除了治病救人的核心服务,还必须提供人性化的附加服务。但是,目前医院对医学附加服务普遍重视不够。在医院外观设计上,大部分追求现代化建筑特色和气派,布局和环境首先考虑满足医疗本身需要;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以医院管理的便捷性、安全性和实用性为主,欠缺从病人角度的思考;硬件建设上,投入多以仪器设备等技术硬件为主,服务硬件相对滞后。审视当前医院的就医环境,大部分医院病房嘈杂拥挤,进院停车难,电梯拥挤不堪,住院伙食口味差,缺少等候的休息场所,家属陪护没去处……这些极具人性化的医学附加服务的欠缺,使得医学人文精神无法体现。过分强调医方的自我保护。首先,各项检查、手术、药物使用等虽然都实行告知制度,但实施过程却是“同意”有余而“知情”不足,签字走过场,而对于知情同意的真正效果不去考量;其次,采取自卫性医疗来规避风险。由于我国的医疗纠纷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加上医患关系趋于恶化,医生不愿意也不敢承担救治的风险,但求诊治的“无过”,却忽视了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最后,在医疗纠纷、医疗事故以及投诉的接待处理上有“护短现象”。虽然大部分医院有专门的接待职能部门,但真正出现医疗纠纷后,往往从维护医院的声誉和袒护医生的角度出发,缺乏公正的态度和坦率的沟通,投诉渠道不畅通,相关信息不公开,处理环节多、过程繁,故意推诿,想方设法开脱免责。凡此种种,病人的权利和利益往往受到侵犯。

1.2症结之二:医务人员人文底蕴不足由于缺乏足够的人文底蕴,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不可能充分展现“大医精诚”的医学人文精神。

1.2.1人文服务能力不足。由于我国在医学生培养阶段对人文重视不够,进入临床后医务人员继续教育也缺乏相应的人文培训,导致医务人员普遍缺乏人文教育背景,人文素质不高,缺乏提供人文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再加上临床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特别是大型医院每个医生门诊接待量大于40人/日,远高于平均4.5人/日的全国水平。[9]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要在短期内完成基本医疗服务已经相当紧张,更无暇顾及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详尽的告知。由此,医学人文精神无从体现。

1.2.2医患感情淡漠,部分医务人员缺乏责任心。医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医生认为病人是“求”医,不屑于与患者“套近乎”,态度冷漠,语言生硬,对病人缺乏应有的尊重,无法与患者感情同步。甚至有的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出现问题,工作作风散漫,责任心差,在病人面前随意乱言,收受“红包”,为追求医药回扣、开单提成而小病大医、过度医疗等等。

2强化医院人文管理、提升医学人文精神的几点思考

由于忽略了“人”具有社会、心理和生理这三重属性,导致医疗服务中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管理不到位。而医院人文管理正是把“人”作为医院管理活动的主体和最重要的资源,强调以人为本,一方面是以病人为中心,满足患者需求,解除患者病痛,安抚患者心灵;另一方面是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人文情怀,提升服务质量。可以说,通过在医院实践中的人文管理来不断提升医学人文精神,能实现医院、医务人员、患者三者利益的平衡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医患和谐的新高度。

2.1构建全程式的人文教育体系为病人的最大利益服务是医学的职业责任,而不是个人选择。我们应从医学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入手,及早确立医学人文教育的基点,并且使人文教育贯穿于医护人员的职业生涯全过程,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有效的评价及奖惩机制。

2.2重塑立体式的人文服务体系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需树立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观念,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构建立体式人文服务体系。一是保证核心服务体系,如医疗、护理、医技等业务流程;二是核心性能的增强体系,如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三是不可或缺的支持体系,如财务管理系统、后勤保障系统。在这三个体系中全方位融入人文因素,实行人文管理,将会是医院实现差异化战略管理、保持市场领先的有效保证。

第7篇: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医学人文精神与“三生教育”在价值诉求上殊途同归,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三生教育”应以医学人文精神贯穿始终。本文以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为例,初步探索了以课程教学为主要阵地、以项目培训为必要拓展、以文化熏陶为有益补充、以课外实践为有效体验的四位一体的“三生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为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医学人文精神;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是指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基础工程,旨在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高等医科院校实施“三生教育”有其特殊性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医者的摇篮,对医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需要和医学人文精神密切结合并将其贯穿始终,增强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医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和升华,成长为悬壶济世、有仁心仁术、胸怀博爱的医者。

一、医学人文精神与“三生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医学人文精神内涵及其教育现状

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纵观古今中外,人类医学发展史一而贯之地体现了医学的本质特性是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是医者行事的天然良知和道德支柱,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医学的人文属性更加凸显。人文精神是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的,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表征就是医学人文精神,作为医学发展的基石,“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价值,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注与尊重。”[1]然而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正一步步进入科学至上的世界,某种程度而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人文精神的秉持正在渐行渐远。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医患纠纷、层出不穷的药品安全事件等等社会怪象已经为医学人文精神的丧失敲响警钟。同样令人堪忧的还有当前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从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到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医学生的人文精神认知,都普遍存在着重医轻文、重技能轻人本、重自然轻社会的现象,医学人文教育正面临着流于形式和逐渐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医学生缺乏对生命应有的尊重和敬畏,没有树立正确全面的生死观的指导,对生命的冷漠和轻视,必然成为精神上的残疾,这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是硬伤。因此,呼唤人性与生命伦理的回归,重视医学人文精神的提升,已经成为医学进步和医学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三生教育”释义

所谓“三生教育”,是指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基础工程,是云南省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生命意识淡薄、生存能力较差的现状,根据西南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与教育现状提出的一个全新理念,旨在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自2008年开始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实施。“三生教育”所内涵的三个部分是统一于“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之下的逻辑整体,生命教育回答“人为什么活”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是前提和根本;生存教育解答“人怎样活”的问题,向学生传授生存知识、生存本领、生存意志,是基础和关键;生活教育指向“人如何活出意义”的现实思考,注重学生的生活技能、生活体验和生活目标,是方向和目标。实施“三生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实现家庭幸福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三)二者的内在联系

医学与生命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选择了医学,也就选择了对生命与健康的专业呵护与职业陪伴。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爱生命,是对人类身心健康和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人文精神与“三生教育”的价值诉求殊途同归。作为医学生和未来的医者,在迈进神圣医学殿堂的第一天,以生命的名义去认识医学,树立对生命最朴素的敬畏和关切,进而将医学知识运用到生存技能中,并在医患矛盾日益紧张的从业环境中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技巧,学会调节身心压力,减少职业倦怠,增强感知幸福生活的能力,不仅对于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务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升,乃至医患矛盾的缓解和医疗环境的改善,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在医学院校开展“三生教育”,并将其与医学人文精神有机结合,有效渗透,不仅使医学生学习到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将来的临床实践中能更好地履行职责,维护患者的生命权与健康权,用实际行动诠释“医乃仁术”的本质和真谛。

二、医学人文精神贯穿始终的四位一体“三生教育”组织模式

昆明医科大学自2008年开始在全校本科生中开展“三生教育”课程教学,基础医学院作为学校教学规模和学生数量最大的二级学院,教学和管理的对象主要为低年级学生且大部分为临床专业,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积累,结合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和目前医学生现状,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并有效开发,学院的“三生教育”从最初单纯依靠讲座,到后来引进课堂教学,再到与学校助学育人项目相结合以及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整合,逐渐形成了以课程教学为主要阵地,项目培训为必要拓展,文化熏陶为有益补充,课外实践为有效体验,医学人文精神贯穿始终的“四位一体”的组织和教学模式,对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三生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

(一)课程教学为主要阵地,专题设计彰显人文特色

学校将“三生教育”设定为必修课程,大一上学期授课14学时,给予学分,真正使“三生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基础医学院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人本性、针对性、整合性、开放性、务实性原则,在教师选拔、教学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组织体系,保证教学工作各环节的有序开展。第一,学院成立“三生教育”教学小组,选拔有教学经验、从事学生管理的专兼职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组成教学团队,人员结构上兼顾老中青合理搭配,各有专长,优势互补,同时强化教研相长,研训一体的教研机制,倡导合作共享、反思跟进的集体备课和研讨。第二,任课教师在教材使用上以云南省教育厅编写的教材为蓝本,同时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注重社会现实中真实故事和案例的更新,沟通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通过集体备课、讨论交流、资源共享形成适合于医学生的“三生教育”讲义、课件等教学资料,使“三生教育”的校本化开发真正得以实施并发挥作用。第三,在教学专题设置上,围绕生命、生存、生活三个专题,根据学生现实需求及专业特点,以“死亡教育”“尊重生命”“发展生命”“挫折教育”“生存技能”“感恩教育”“幸福生活”等七个子项为线索来安排教学内容,并充分利用学校独有资源,以参观云南省科普基地人体标本陈列馆、昆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纪念碑以及在遗体捐赠者吊唁厅模拟人生告别仪式作为“死亡教育”专题的重要内容,让医学生通过独特的视觉冲击和亲身体验加深对死亡的认识,进而感受自然生命的有限长度和开发精神生命的无限维度,激发学生善待生命的内在潜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四,在教学方式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而是根据不同专题的教学内容及目标,积极探索并灵活运用启发互动式、小组讨论式、参与体验式、主动发现式、案例剖析式、经验分享式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了“三生教育”的实效性。

(二)项目培训为必要拓展,搭建活动平台深入体验

“‘三生教育’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感知生命、生存、生活价值意义的教育,而感知的重要方法就是实践体验。”[2]在高校,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参加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由于医科院校的专业特质,某种程度上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上比起综合性大学有一定局限性,基础医学院利用学校助学育人培训项目这个平台进行了积极的拓展。昆明医科大学助学育人培训项目是学校针对贫困生比例较高、困难学生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的现状,于2009年开始实施的资助工作的创新举措。基础医学院贫困生比例约为40%左右,大部分学生在学业认知、人际交往、自我表达等方面缺乏自信,解决这些问题也正是“三生教育”的题中之义,但由于课程教学时间受限,很多体验式活动无法在课堂得到很好地开展和落实,在课堂之外拓展实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就成为迫切需要。自2010年以来,基础医学院以院领导牵头、专兼职辅导员为主要队伍,结合“三生教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现实需求,通过申报助学育人培训项目,先后开展了“基础医学院贫困大学生潜能开发拓展训练”“艺术培训与茶文化”“基础医学院经济受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导引项目”“基础医学院免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等培训项目,学生参与针对性、互动性、体验性更强的专项培训活动,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认知专业、认识大学,学会沟通、懂得感恩、掌握技能,切实体会到生命的价值、生存的意义,坚定了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念和目标。

(三)文化熏陶为有益补充,学生教育管理有机整合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不能把“三生教育”窄化一门学科课程定位于课堂上,也不能把“三生教育”落实为一项活动定位于课外,正确的取向应是把“三生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蕴涵“三生教育”的学校文化。在“文化育人”层面,学院以医学人文精神为主导,着力于营建“人文立院,以文化人”的氛围,将“三生教育”与学生的教育管理有机整合,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身处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一是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与“三生教育”内涵相结合。学院自2010年起在新生中连续五年开展成人礼系列活动,将传统文化中成人礼所蕴含的“独立、责任、感恩”的意识导向渗透到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医德培养中,学生通过亲自表演行冠礼和行笄礼,宣读“医学生誓词”和“希波克拉底誓言”,体会到生命成长的不易,树立搏击医海的壮志。二是注重来自现实问题的渗透和衔接。学院结合学生成长特点以及“三生教育”课程内容,在不同节点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开办讲座。在生存教育专题中邀请公安民警深入班级就新生最容易出现的被骗被盗事件,用真实案例说话,与学生探讨防盗防骗消防安全等化解个人危机的生存智慧,收到良好效果;在生活教育专题邀请心理学专家就学生常见的学业压力、人际交往不适、情感困惑等心理问题进行解答和疏导,实现“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无缝对接。三是营造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学院利用相关节日不失时机地开展与“三生教育”有关的活动,扩大宣传力度。例如在世界艾滋病日、感恩节、世界献血者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等重要节点,通过活动宣传,培养医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对职业的认知,对他人的尊重,对生命的珍爱。另外在校园人文景观方面,通过打造教学楼群的文化走廊、教室科普园地、杏林名人录等极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将校园设施“有意而为、自然而然”地融入“三生教育”理念,成为涵养、陶冶师生的宝贵精神食粮。

(四)课外实践为有效体验,身体力行感受三生魅力

教育的本质是教真育爱,既依赖于传统的学校教育,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行动,见证学生生命品质的自动生成,也是检验“三生教育”实效的可靠途径。学院在大一第一学期开展“三生教育”课程,在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中还会开设以社会实践为主要方式的体验教学,着眼于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学院针对低年级医学生临床知识尚不够完善的实际,将暑期社会实践与“三生教育”的生命体验相结合,鼓励学生在早期接触临床,围绕三医(医院环境、医患关系、医疗过程)到医院开展导医服务以及到具体科室进行观摩见习,进一步强化职业意识、理解职业责任、内化职业价值观和道德感。其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参加“三下乡”医疗援助活动,让学生亲临边远山区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的乡镇、社区,参加或见证疾病的防控,用事实撞击心灵,使其真正懂得珍惜生命,呵护生命,勇于担负起医者的神圣使命。再者将“三生教育”和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相结合,倡导学生走近医学前辈,深入病患,围绕医生的职业需要通过职业访谈和职业体验,触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提高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使其对生命的认识成为指导自己人生的航标。“三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表现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后者又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进一步强化和影响,形成一种生命品质自动生成的良性循环,而这正是教真育爱的本质体现,学生也正是在这种知行合一的教学中身体力行去感受三生的魅力。医学教育是与生命教育密切相关的神圣事业,实践证明,以医学人文精神为导向,在医学院校实施“四位一体”的“三生教育”组织模式,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同时也符合医学生培养的客观规律和现实需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实践和探索,对于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娟 吴雪梅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参考文献:

第8篇: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医学;人文教育;医患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22-02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的目标更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是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的,以人为本既是人文精神的核心要求,也是医学发展的根本宗旨。新世纪是人性与生命伦理回归的世纪,正如刘德培院士提出的“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医学的人文精神决定了医疗服务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医学人文关怀是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培养人文关怀精神已越来越成为医学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医学人文学倡导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敬畏,维护生命和珍惜生命,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的新生儿学,关注对象是生后28天内的婴儿,专科性强,对象特殊;患儿无法进行语言沟通,疾病变化迅速而隐匿,工作风险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需要隔离监护,常常导致母婴分离,增加家属忧虑。新生儿医学的这些特点,要求新生儿科医生除了具有更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外,也需要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并将其融入临床实践的每一个环节。这不但是高质量医疗服务和医学模式转换的必然要求,而且有助于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一、新生儿科临床实践中的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1.提高新生儿医师人文素质素养是时展和医疗改革的需要。随着时展和医疗体制改革,医务人员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提高人文素养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新医改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既是对医学人文属性的认同,更是对医学人文精神的价值重构。新医改的人本特点是对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提供人性化和道德化的医疗服务。人文医学是知识经济时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医学模式注重人类、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强调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人不是单纯的个体的人,而是社会的人、群体中的人。没有人文的医学不能称之为医学。注入人文关怀的医学才是真正的医学。因此,医疗卫生机构必须避免服务工作纯利益化、服务对象非人性化的倾向,不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将很难适应这种需要。新生儿医学是服务下一代的医学,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时代呼唤人文素养的背景下,新生儿医师必须将以人为本的信念真正内化,成为自我价值的一部分,才能达到专业行为的转变。

2.新生儿学专业的特殊性需要人文精神。新生儿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新生儿学原属儿科学范畴,近十年来发展迅速,现已渐形成独立的学科。同时,新生儿是胎儿的延续,与产科密切相关。新生儿患儿病情危重且瞬息变化,其常见病如新生儿窒息等是儿童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医生往往关注于患儿本身病患,而忽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感受。对于患病新生儿,除了遭受疾病折磨外,还需经受母婴分离的痛苦经历;新生儿病房中侵入性操作会给患儿带来直接的疼痛,如呼吸困难患儿需要进行呼吸机插管治疗,不能食奶的患儿营养支持时需要进行中心静脉插,疑难患儿需要进行各种穿刺以明确诊断;而非侵入性操作如新生儿光疗等也会给患儿带来不适,需要新生儿医生具有一颗悯人的心,对患儿的疾病、痛苦予以关注、照顾和尊重;需要新生儿医生加强人文服务意识和自身的道德修养,热爱医务工作,营造善待和热爱生命的情感。另一方面,新生儿病人家属在母亲进行产科治疗的基础上,又必须面对患儿住院的现实,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容易焦虑烦躁。新生儿医生在面对家属时,需要较高的人文素质,坦然应对家属的负面情绪,并化解家属的疑心和忧虑。必须给家长提供一种真诚、信任且具有使人感到温暖的一种情绪上的支持性活动,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安抚他们的焦虑、恐惧、害怕的情绪,增加家长对医疗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3.循证医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在兴起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新生儿学科的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循证医学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订出患者的治疗措施。循证医学所遵循的思路就是要突破生物医学模式,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制约,用哲学思辩和道德法律等社会价值观指导医学研究和应用,用科学、最佳的证据来实践临床诊治,为病人提供适宜、满意的服务,充分反映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4.完善新生儿医师的培养急需人文精神。医学人文教育对于合格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如许多学者所强调的,医生是医术和医德的统一。一般地说,医学院校课程专业性很强,医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专业课程较难掌握,人文课程相对缺乏,加之许多医学院校单科办学,文体活动普遍不如综合性院校、理工科院校活跃,使医学院校的人文氛围相对狭窄,导致医学生对于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较为欠缺,接受的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与综合性院校、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比较起来较为缺乏。人文素质缺陷也就成为医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些学生缺乏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病人缺乏同情心,为人民服务思想淡薄;有的学生缺乏人文沟通和关怀的能力,诊治病人时欠缺对患者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状态的分析和沟通等。因此,缺乏人文精神,不仅会对医学生的见习、实习活动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而且还将对他们日后的医疗工作实践埋下隐患,对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新生儿医师,作为儿科医师殊的一员,尤为需要完善的人文素质和人道情怀。所以,在新生儿带教工作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刻不容缓。

二、在新生儿科医疗活动中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

1.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生儿带教医师具有双重任务、扮演双重角色,不但是悬壶救人的医生,而且是教书育人的教师。因此,在教授学生分析、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同时,对待新生儿及其家属的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在“生物”医学模式体系下教育出来的新生儿带教医师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擅长于专业技术知识,却缺乏表达强烈的对患病生命的强烈热爱之感,缺乏表达对患儿及家属的共情。虽然他们为新生儿疾病的诊疗付出了大量心血,往往并不为家属所完全理解认可。可以想象,临床终日耳闻目染医患之间缺乏人文温情的医学生,最终工作后可能也会选择相似的工作方式。新生儿带教医师在医疗教学过程中,应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真心关爱指导学生,尽力地解决他们的困惑,采用人性化的教学,避免随意训斥和处罚,才能培养学生对于新生儿科学的学习热情。

2.在具体的医疗活动中实践人文关怀。在新生儿科具体的医疗活动中,要培养医学生敬畏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各种新的生物技术广泛运用,不仅需要一般的医学伦理学的原理和原则去衡量与指导新生儿医师的行为,更需要用敬畏尊重生命的伦理思想来规范、引导新生儿医师,增强新生儿医师对生命的感性认识。新生儿,是生命的开始阶段。在新生儿治疗过程中,人性化的治疗可以减少初生生命的各种不适反应,对于新生儿疾病康复和远期预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就是竭力避免患儿经受各种负性经历。比如,新生儿医师在进行有创伤操作时,如气管插管,采集血液,各种穿刺时,尽量减少操作时间和损伤范围,减轻患儿痛苦经历;各种治疗间隙,给予婴儿母乳喂养和抚触,可以促进母婴互动,有利于患儿康复和减轻家属忧虑;给予新生儿黄疸患儿蓝光治疗时,尽量按照正常昼夜节律,减轻患儿的不适感。此外,普通新生儿病房室内布置也应该符合婴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墙壁四周张贴趣味卡通图片,分散患儿注意力,减少负性情绪。

3.重视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加强人性化医护患沟通,必须使医学生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规范化的人性沟通流程和规范化人性语言。在临床工作中,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加强医患之间的配合,增加患儿家属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因此需要根据新生儿病房的特点,制订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的规范流程,新生儿入院时,从进病区开始,就由住院医师主动热情地接待,介绍病区制度及环境,采集病史。家属探视和告知病情时,详尽地向家长讲明病情的转归,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听取家属对于治疗的疑虑,家里的具体困难和治疗的预期。在此基础上,训练医学生模拟示范表演,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观摩,大家提出不同的意见,通过讨论和学习使大家更加明确自己应如何做。

因此,培养完备人文素质的新生儿专业队伍,是新生儿学适应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必将促进我国新生儿学中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进医患和谐。

参考文献:

[1]蒋敏,蒋利群.中医儿科学创造性案例教学模式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2):166-167.

[2]孙利群,金鑫,单丹妮,等.医学人文关怀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6):77-78.

[3]陈洁.浅谈儿科血液病房中的人文化管理[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20(1):166-167.

[4]钟丹妮.浅谈儿科学临床教育中的人文学教育[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S1).

[5]张文晖.试论循证医学之人文医学观[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14):251-251.

[6]刘华,许双虹,张媛媛.儿科临床带教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体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1):16-17.

[7]李洪军,王伟,何成彦.重视临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7):991-993.

[8]许红梅,赵瑞秋,刘作义等.儿科实习中医学生人文主义教育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4):742-743.

基金资助:2011年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五期)研究项目(No.107)

第9篇: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人文教育;医学化学教学;导入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275-02

化学各科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预防、影像、麻醉、法医、护理等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以开设在临床等各本科专业的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有机化学》为例,这是一门与生命科学紧密相关的学科,该课程从分子水平研究与生命的物质基础有关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并从分子和分子集合体水平上解释生命现象,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为医学生后续学习生物化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打好基础。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是使他们成长为复合型人才的起步。

一、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如今,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不仅应该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还要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1]。长期以来,我们的医学教育存在“重专业重技能,轻道德轻人文”的缺陷,这种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模式已经使社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调查研究表明,近年来医患关系纠纷个案中,27%与医学伦理问题有关,18%与法律问题有关,20%与情感问题有关。患者择医意向,47%以上与医务人员的情感、爱心、同情心、责任心与法律意识有关[2]。因此,在课程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更深入、更持久,学生也乐于接受[3]。

二、医学化学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研究的内容

我们课题组分别在贵阳医学院本科2012级、2013级卓越医师教学改革班,2012级预防医学班,2013级临床定向甲班,2013级护理丙班,还有三本的2013级医学检验的化学教学中进行了人文教育研究和初步实践。

1.研究思路。

2.具体内容。(1)组织课题组中德育学、心理学、医事法律、化学等多方面的专家,研究对医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进行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措施。(2)化学教学设计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要求教师除了讲授物质的化学结构、性质、作用外,还分析该化合物的合理使用、使用不当或滥用对医学、环境、食品卫生、人体健康的影响。明确化学物质既可以成为挽救生命的良药,也可以成为损害人类的利器。(3)采用导入式自主学习的方式。由教师提供或学生自主选择一些共同关注的人文社会现实问题,要求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小组讨论、教师指导,咨询专家后进行总结,并制作PPT在班级汇报。(4)化学实验教学中增加化学实验室和化学药品安全使用的考核。把《贵阳医学院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及《贵阳医学院化学危险品管理办法》的学习和执行情况纳入学生实验考核中,监督学生做好危险化学药品的取用记录。教导学生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化学实验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精准、规范、合理、科学取用化学药品。(5)课题组的专家为任课教师和医学生提供德育学、心理学、医事法律等多方面人文知识的辅导和咨询服务。

3.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教学学时有限,以我校的临床医学本科各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为例: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18。但教学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学生选题、资料查找、分析讨论,到制作PPT、班级汇报,很多工作需用课余时间来完成;由于采用导入式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在选题初期无从下手,选题进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加强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有能力和经验解答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同时还要抽出较多课外时间来指导,怀着平等、博爱的心去关注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三、医学化学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研究的效果

在这两年的医学化学教学中,针对人文教育研究我们共进行了4次课题研讨;组织了4次人文教育专题讲座;收到了140份学生策划案和对应的PPT,学生们都进行了课堂讲解。针对这两年来的教学改革,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收回的459份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下:

在医学化学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研究和实践,增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树立尊重法律、敬畏生命的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导入式自主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团队合作的精神。初步建立了医学化学教学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为新型课程体系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青峰,朱红.人文精神培育与医学生成才――兼谈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中医药学刊,2006,24(6):1113-1114.

[2]祝娇娇,卢建华.结合医学教育特点,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6):152-153.

[3]张婉莹.高等药学教育与人文精神[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862-1871.

[4]鲁艺,禄颖,钟相根,等.药理教学渗透医学人文精神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远程教育,2012,20(1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