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用雾化治疗方法范文

医用雾化治疗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用雾化治疗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用雾化治疗方法

第1篇:医用雾化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病毒唑;静脉滴注;雾化吸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16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51-0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以病毒感染为主要病因,传染性强,且容易导致其他一系列感染性疾病,严重时可致患儿死亡,故相关医护人员一直比较注意该疾病的治疗。病毒唑作为一类广谱抗生素,对其的疗效已得到了广泛认可[1],然而常见的给药途径又有静脉滴注、雾化吸入等多种,不同的给药途径对疾病的疗效必定有差别,深入研究这个差别,找出最适合的给药途径,极具临床意义。基于此,笔者总结了200例患儿的治疗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共收治289例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均存储于我院数据库,以随机数字表法,从行病毒唑静脉滴注及雾化吸入进行治疗的患儿中各抽取100例,分别归入A组和B组。其中A组患儿男女比例54:46,年龄范围3个月到12岁不等,平均(5.4±3.1)岁;B组患儿男女比例61:39,年龄范围1岁到11岁不等,平均(6.1±2.9)岁。入选患儿均未患有其他干扰性疾病,且经过合理诊断,确诊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纳为研究对象前,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协议书。

1.2治疗方法

1.2.1A组患儿A组患儿行病毒唑静脉滴注,滴注液主要为5%葡萄糖注射液,具体用量按患儿体质重不同,有所差别,但不低于100ml,也不得高于300ml,其中加入10mg/kg病毒唑,每日滴注一次,治疗5日。

1.2.2B组患儿B组患儿行病毒唑雾化吸入,首先将病毒唑溶于医用蒸馏水中,制备雾化剂,病毒唑用量为20mg/kg,医用蒸馏水50ml,随后以面罩协助患儿吸入药剂。每日吸入2次,每次持续0.5h,治疗5日。

1.3统计项目统计项目主要包括:①患儿疗效。以患儿临床症状消失、血常规检测结果正常为痊愈,以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常规检测结果趋于正常为显效,以患儿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血常规检测结果得到改善为有效,其余患儿为无效。根据痊愈及显效总人数计算总显效率。②患儿退热天数,本项仅统计治疗期间成功退热的患儿数据。③咳嗽恢复情况。具体标准参见《国际呼吸杂志》相关内容[2]。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

2结果

统计数据见表1、表2所示。从表1可知,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均较高,治疗无效率仅为11%和10%,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B组患儿总显效率高达69%,远高于A组患儿46%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儿退热天数为(3±0.8)d,显著低于A组患儿(4.5±0.4)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危害比较大,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目前的治疗方案已能达到较高的疗效,本例采用病毒唑作为主要治疗药物,采取不同的给药途径,均能达到较高的疗效,无效率均不超过11%。这是因为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需要抑制患儿体内的病毒,而病毒唑作为广谱抗生素,能够通过阻碍病毒遗传信息的表达,而达到有效抑制病毒的作用。

而本例的研究又进一步证明,采用雾化吸入技术,治疗显效率更高,这一方面是因为雾化吸入保证了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儿病处,另一方面治疗方案无痛,患儿配合度更高[3]。

总之,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我们应该推广病毒唑雾化吸入技术,来保证治疗显效率。

参考文献

[1]庞善坤.病毒唑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35):118-119.

第2篇:医用雾化治疗方法范文

南阳医学高等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二病区,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 方法 随机将该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A组和B组,临床对A组患者主要采用压缩雾化吸入剂雾化吸入治疗,而B组患者主要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吸入前10 min,B组SaO2为(89.34±6.34),A组为(94.5±5.49),吸入后10 min,B组SaO2为(90±5.67),A组为(92±3.37),吸入后30 min,B组SaO2为(91±4.12),A组为(90±6.27),吸入后10 min两组SaO2对比,差异显著(P<0.05),吸入前10 min和吸入后30 min,两组S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2.0%,而B组为92.0%,A组低于B组,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行性以及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雾化吸入;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6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014-02

通常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源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2岁以下的婴幼儿较为多发,1~5个月为发病高峰年龄[1],现阶段推荐使用的治疗方法为雾化吸入治疗,为对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该院通过对2012年7月—2013年7月来该院就诊的患儿的SaO2进行测量,并对比分析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1例男性,49例女性,平均年龄为(4.2±3.5)个月,平均病程为(3.8±1.3)d,将这些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即空气压缩泵驱动雾化吸入组(A组)与氧驱动雾化吸入组(B组),其中A组26例男性,24例女性,平均年龄为(4.1±3.6)个月,平均病程为(3.7±1.5)d,B组25例男性,25例女性,平均年龄为(4.3±1.2)个月,平均病程为(3.8±1.8)d。

1.2 治疗方法

临床在抗感染、吸痰、镇静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对两组患者加用普米克令舒与博利康尼吸入。A组主要采用0.5 mL普米克令舒、2.5 mg博利康尼,加2 mL0.9%氯化钠溶液,通过压缩雾化吸入剂雾化吸入,气源为空气,13 min/次,2次/d。B组主要采用2.5 mg博利康尼、0.5 mg普米克令舒,加2 mL0.9%氯化钠溶液,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其主要是通过医用面罩式雾化器,以氧气为动力,7 L/min的氧流量,13 min/次,2次/d。通过78354C型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测定SaO2,具体操作过程中,用该仪器中所特有的换能器将患儿手指夹住,紧贴患儿皮肤,必须确保动作轻柔,保证患儿处于安静状态[2]。对两组患儿雾化前后10 min、雾化后30 min的SaO2进行观察与测量。

1.3 疗效判断标准

患儿用药3 d内,其喘憋症状减轻或消,患儿肺部体征消失或减少为显效;患儿用药3~7 d后,其喘憋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患儿肺部体征消失或减少为有效;患儿治疗7 d后,其喘憋症状依旧比较明显,患儿肺部体征变化不明显为无效[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对两组患儿相应治疗后,吸入前10 min,B组SaO2为(89.34±6.34),A组为(94.5±5.49),吸入后10 min,B组SaO2为(90±5.67),A组为(92±3.37),吸入后30 min,B组SaO2为(91±4.12),A组为(90±6.27),吸入后10 min两组SaO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前10 min和吸入后30 min,两组S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同时A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2.0%,而B组为92.0%,A组低于B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变态反应性炎症与感染性炎症错综交杂的一种临床型综合征,是因多种病原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呼吸道合胞病毒就是其最常见的病原体[4-5]。毛细支气管炎在治疗中,主要扩张支气管为主,所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与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一定相似性,在对其抗感染治疗基础上,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就是雾化吸入治疗[6]。传统的治疗是常规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或雾化吸入表面糖皮质激素,但是由于激素对毛细支气管炎疾病过程无益处。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具有颗粒均匀与治疗效果肯定的优势,但是成本却比较高[7]。而氧驱动雾化能够通过高速氧气流,由接触小管吸出药物,并形成药物喷出,采用氧驱动雾化不仅具有治疗时间短、恢复快,而且对于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可以有效减少患儿住院时间,提升患儿生活质量。从该研究结果来看,A组吸入前SaO2和吸入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吸入前SaO2和吸入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得知,吸入后B组SaO2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而B组为8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B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郑新兰[8]学者通过对对照组62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传统的超声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对观察组64例患儿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可以得知,观察组在血氧饱和度、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治愈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研究结果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氧驱动雾化吸入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效果比较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鲜桂,周茵,彭露洁.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2013(4):861-862.

[2] 许芳.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合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6):66-67,70.

[3] 曹朝晖.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09,28(22):109-110.

[4] 邹先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2):147-148.

[5] 泰,杨欲静,叶苑.孟鲁司特联合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17-19.

[6] 王秀芳,韩萍.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09,28(22):87.

[7] 王海滨.可比特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2(35):117.

第3篇:医用雾化治疗方法范文

小儿支气管炎,又称为毛细支气管炎[1]。该病症主要是指支气管发生炎症,常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作为一种常见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与小儿流行性感冒以及普通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具有密切关系[2]。氧气雾化吸入是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一种常见辅助方法。加强对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对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及住院部于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全程系统护理干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与常规的护理方法对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及住院部于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炎患儿100例,在征得患儿及家属的同意下,按照掷骰子的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经过诊断,均符合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临床资料如下表1所示:

1.2护理方法

(1)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主要采取的是全程系统护理干预方法。

首先,患儿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之前,医护人员要耐心地向家属进行宣传教育,认真地普及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特点、优势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从而获得患儿家属的积极配合,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同时,医护人员还要认真地做好医用设备的消毒工作,以减少患儿的感染风险。对于已经确定接受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患儿,护理人员要谨遵医嘱,对患儿进行给药,对患儿的呼吸道进行仔细地清理。尤其是口腔和鼻腔中的分泌物,护理人员要细致地进行清除,以防止分泌物阻碍药物的吸入。

其次,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根据临床医师的指示,调整好雾化器的位置。雾化吸入时,医护人员要保证雾化器达到一个最佳的喷射状态。对于呼吸困难或者无力呼吸的患儿,医护人员可以给与其侧卧位,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雾化吸入的效果。同时,因为大多数患儿的自主咳嗽能力较弱,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密切地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并及时地清除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并充分地指导患儿排痰。

最后,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医护人员要及时地将患儿送回病房。为了能够保证患儿呼吸道畅通,医护人员要定时地对患儿进行翻身、拍背,以及时地帮助患儿排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医护人员也可以指导患儿家属进行此项工作。同时,医护人员还要每天对患儿病房进行清扫、整理,保证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且定期地对病房进行消毒,为患儿提供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

此外,为了缓解患儿内心的紧张,医护人员还可以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为患儿阅读文章、编讲故事以及播放音乐等,从而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2)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单纯地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方法见观察组患儿的常规护理方法。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

2.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0%。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

3.讨论

第4篇:医用雾化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促排痰三联疗法;雾化吸入;毛细支气管炎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1-0027-02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多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特别是1~6个月的小婴儿,主要以下呼吸道梗阻所致的喘憋、气促、三凹征、肺部广泛哮鸣音为特征。该病的治疗以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防止合并呼衰、心衰为目的。为此本文通过在抗感染、吸氧、镇静、平喘、补液、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针、机械深度排痰、吸痰护理三联促排痰法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并以常规治疗作为对照,比较分析该方案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所述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2],排除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如喉气管软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佝偻病、肺结核及支气管异物等疾病,并除外并发呼衰、心衰等严重并发症者。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6.0±3.2)个月,病程(2.0±0.3)d;对照组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5.5±2.8)个月,病程(1.8±0.3)d。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喂养史、疾病严重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吸氧、镇静、平喘、补液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氨溴索针7.5 mg(云南龙海天然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生理盐水2~3 mL,用空气压缩泵(德国百瑞)雾化吸入,每日2次,直至症状消失。每次雾化吸入后立即用医用振动排痰机(淄博芙莱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PTJ-320A)进行背部叩击排痰,频率为15~18 Hz,每次约10~15 min。排痰后给予吸痰护理,每天1~2次。治疗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喘憋、气促、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

1.4 疗效判断标准[3]

显效:治疗3 d内咳嗽、气促、喘憋症状得到缓解(呼吸频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并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喘憋、气促、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x±s,d)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高峰年龄为1~6个月。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4,5],其中最为常见的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临床上以喘憋、气促、三凹征及肺部广泛哮鸣音为主要特点。该病的发生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发育不全、管腔小、而出现黏性分泌物阻塞有关。另外,病毒入侵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可引起后者的坏死、脱落,细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下水肿,腺体增生及分泌功能增加,分泌过多的黏液加之脱落的细胞可形成栓子阻塞管腔,进而导致肺气肿、肺不张。同时,当病毒感染肺部时会产生半胱氨白三烯,该炎性介质能够改变毛细支气管壁的通透性,造成局部组织水肿,增加黏膜分泌黏液,气管平滑肌收缩而引起喘憋、气促、咳嗽症状。因此有效减少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成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控制急性喘憋咳发作的关键。

本文在治疗方面,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抗感染、吸氧、镇静、平喘、补液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鉴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分泌物多,气道狭窄,故观察组加用三联促排痰法辅助治疗。首先雾化吸入的盐酸氨溴索是一种黏液溶解剂,具有促进呼吸道黏膜中浆液腺分泌和减少黏液腺分泌的作用,可以降低痰液黏度,而且该药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从而有利于痰液咳出。采用雾化吸入方法可直接把药物喷入呼吸道靶器官,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用药量小、毒副反应轻等特点,避免了全身用药的首过效应,并且避免了传统快速静注盐酸氨溴索时胃肠道反应及过敏反应的发生[6]。

而机械排痰法是根据临床胸部物理低频振荡的原理,在患者身体表面产生特定方向周期产生的治疗力,其中垂直方向治疗力产生的叩击震荡可促使呼吸道黏膜表面黏液和代谢物松动和液化;水平方向治疗力产生的定向挤推、震荡帮助已液化的黏液按照选择的方向(如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排出体外。而吸痰护理是在降低痰液黏度及痰液松动的情况下给予直接吸痰处理,从而有效地增加呼吸道痰液的排出,减轻下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从而缓解喘憋、气促及咳嗽症状。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同时采用促排痰三联疗法可有效缓解气道阻力,改善通气,从而达到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少,易被广大患儿家属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Shay DK,Holman RC,Newman RD,et al. Bronchiolitis-associated hospitalization among US children, 1980-1996[J]. JAMA,1999,282(15):1440-1446.

[2] 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0.

[3] 李桂平. 普米克令舒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6,3(3):19.

[4] Leader S,Kohlhase K.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coded pediatric hospitalizations, 1997 to 1999[J]. Pediatric Infect Dis J,2002,21(7):629-632.

[5] 白珺,徐佩茹.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进展[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4):312-314.

第5篇:医用雾化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不小点儿;支气管哮喘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5.146

支气管哮喘是在儿童期间经常出现的一类具有典型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 如若医治的不及时最后将会演变为成年哮喘而导致久治不愈, 为患儿以及家长甚至是社会都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近几年本院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医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 获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 其中男30例, 女30例;年龄2~13岁, 平均年龄6.8岁;病程5个月~4.2年, 平均病程2.3年;轻度14例, 中度25例, 重度21例。患儿都符合有关部门颁发的治疗指标[1], 能够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30例。两组患儿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 使用吸氧、镇静、雾化吸收等常规方式进行治疗, 再使抗生素、氨茶碱和肾上腺皮质素等进行西医用药治疗。10 d为一个周期。

1. 2. 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医治疗。1剂/d, 水煎, 分2次服用。10 d为1个周期。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FEV1、FVC以及FEV1/FVC等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两组患儿康复率。

1. 4 疗效判定标准[2] 临床要求:哮喘病症以及肺内呜咽声消散或者是不足轻度的患儿;显效:哮喘病症以及内呜咽声出现康复;好转:哮喘病症以及肺内呜咽声改良;无效:哮喘病症以及肺内呜咽声没有康复甚至是病情加重。总有效率=(临床要求+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以率(%)表示, 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实验组临床要求18例, 显效7例, 好转2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0.0%(27/30), 对照组临床要求7例, 显效7例, 好转6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是66.7%(20/3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2. 2 两组肺部组织检验结果对比 实验组治疗前FEV1、FVC、PEFR分别为(75.63±14.24)、(75.71±28.91)、(58.31± 10.56)%, 治疗后分别为(95.57±18.93)、(99.34±19.13)、(68.62±11.14)%;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78.21±15.01)、(74.89±27.83)、(60.23±13.24)%, 治疗后分别为(85.11± 17.23)、(87.35±18.86)、(61.32±13.25)%。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部组织的改良效果要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中支气管哮喘的病症前提是气道部位症状, 根据摄入糖皮质激素抗炎是关键医治方式, 但是最近几年以来哮喘病症的出现几率以及病死几率仍旧呈现上升的趋势, 正常西医医治能够迅速缓和哮喘病发病现象, 但是很难抑制或者减少哮喘病的病发次数, 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使用中西医相融合的方式医治哮喘病, 进而完成彻底治愈[3, 4]。

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在中医之中归为“哮喘病症”, 和肾气不足以及气血虚、痰积存在关联, 医治上述症状应当以活血益气、清肺平喘为关键[3, 4]。川芎可以进行活血化瘀, 因为麻黄生食生汗利水的效果较好, 蜜炙味道甜中带苦, 能够滋润, 辛散出汗效果适中, 并且和清肺止咳有着调和的作用, 提升治疗的效果[5]。法半夏、苏子及白芥子具有顺气祛痰、平咳的效果。黄芪善能够补身体所需, 并且提升身体抵抗病症的效果, 可以采用蜜炙品提升医治的效果, 和防风、白术结合成玉屏风散, 当代药物分析证明具备调理身体免疫的效果, 提升细胞组织、身体中的免疫机能, 增强体魄, 还能够对细胞膜构成保障, 降低炎性介质的挥发[6]。这些药物进行结合, 能够产生宣肺降逆以及化痰平喘的作用, 对于医治此种病症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 可被使用。

综上所述, 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医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病症相比于仅使用西医的方式进行医治能够更佳的改良肺部组织功能, 并且治疗效果更具优势, 对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病症有着显著的疗效, 在临床等领域也应被推广, 进而改进疾病患儿的生活水平以及身体机能。

参考文献

[1] 孙立维. 小儿哮喘辨证论治.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 21(7): 828-829.

[2] 刘敬. 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疗效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8(9):24.

[3] 贺金莲. 茶碱类药治疗哮喘作用评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 8(3):176-177.

[4] 周钊鹤. 小儿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候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热性哮喘40例临床观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5] 李梅. 清肺化痰平喘方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哮喘的临床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第6篇:医用雾化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病因

0引言

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应用适当可挽救患儿的生命。但它又是一项侵入性操作,如果应用不当,则可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此,正确应用机械通气,仔细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患儿,积极防治并发症,对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肺炎,为NICU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该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都很高,是严重危害新生儿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本文回顾分析2012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2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至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2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所有患儿根据临床特点、X线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确定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加强保暖,保持适中温度,同时加强呼吸管理和机械通气,调节呼吸机参数,维持血气在适当范围。根据病情及病原体种类选用合适的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采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或α干扰素(interferon α),轻症20万U/d,重症100万U/d,肌内注射,疗程5~7d。巨细胞病毒可采用更昔洛韦、阿糖胞苷(Ara-A)、丙氧鸟苷及采用免疫增强剂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及严重肺炎可采用静脉用人体免疫球蛋白(IVIG)400mg/(kg・d),3~5d。

2 结果

2.1 患儿病因分析

2.2 治疗结果分析

3 讨论

从上表可以看出,给予呼吸机治疗后患儿发生肺部感染或肺部感染加重的原因主要有接触传播、血行传播和医源性传播等[1]。接触婴儿者患呼吸道感染时易传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发生肺炎。脐炎、皮肤感染和败血症时,病原体经血行途径传播至肺部而致肺炎。由于医用器械消毒不严格引起肺炎。如吸引器、雾化吸入器、气管插管、供氧用的面罩等消毒不严,暖箱湿度过高,则水生菌易于繁殖,使新生儿发生肺炎。医护人员洗手不勤,将患婴的致病菌带给其他新生儿。输血员血液巨细胞病毒检测不严,受血者常可致病。)医源性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有:患儿出生体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临床可表现为体温不稳定、嗜睡、腹胀、外周循环灌注不良、呼吸活动改变、心动过缓、酸中毒、低血糖、白细胞减少或增多、血小板减少等[2]。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其气管分泌物呈绿色、皮肤溃疡为本病特点,厌氧菌脓液有臭味及气泡,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中毒症状较重,而表皮葡萄球菌中毒症状较轻,且合并症少。

当患儿进行呼吸机治疗后出现发热、脓性痰或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增多;痰液涂片革兰染色可见细菌,白细胞计数增多>10.0×109/L,或较原先增加25%;X线胸片出现新的或进展中的浸润灶;气管吸出物定量培养阳性,菌落计数>105/L,临床可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往往导致患儿呼吸衰竭不能好转,也是难以撤离呼吸机的主要原因,严重感染甚至造成患儿死亡。因此,预防和治疗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工作[3]。 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做好机械通气患儿的预防工作,对患儿进行免疫学预防,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成熟,体液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给予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可增强机体防御功能和抗病能力,剂量为400mg/kg。及时清除口咽部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胃肠道管理,减少胃内细菌定植,减少胃内容物反流。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尽可能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最大限度的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及健康。

参考文献

[1]朱蕴.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内感染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 2014,14: 122-123.

第7篇:医用雾化治疗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17-0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已经成为女性健康的最大威胁。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配合术后放疗可预防术后复发,有效提高生存率,主要通过降低局部复发率,预防区域淋巴结转移来实现,放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患者对疾病恐惧及放疗知识的匮乏,患者会表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良好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十分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乳腺癌放疗患者58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7岁。均有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行标准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治疗,术后给予放射治疗。

1.2 治疗方法:使用医用直线加速器对靶区进行照射,根据肿瘤的性质,患者情况决定照射范围、照射剂量和时间分割。放射野采用6mev电子线或6mvX线,每周5次,5-7周疗程,每周治疗5次,单次剂量1.8Gy-2.0Gy,总剂量50Gy-70Gy。

2 护理

2.1 放疗前的护理:

2.1.1 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确诊大多先实施手术,部分经过化疗,治疗时间较长。加之外在形象发生改变,对放射治疗较为陌生,以及放疗后出现不良反应存在恐惧心理,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因此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在语言上行为上给患者以鼓励。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倾诉。讲解放疗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对于顺利完成治疗尤为重要,讲解放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说明放疗对于乳腺癌康复的重要意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饮食指导:在做好心理护理同时嘱患者加强营养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患者应多摄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保证营养均衡。鼓励患者多饮水,少食多餐,促进毒素排泄。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2.2 放疗期间的护理:放疗期间注意保持体表标记的完整,照射野清晰,照射野局部禁止贴胶布,体表标记模糊时及时找医生重新描画,自己不得随意涂改。照射期间配合放疗技师摆位,开始治疗后不可随意移动,避免照射正常组织,而靶区剂量不够。治疗期间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保持皮肤清洁,不可佩戴胸罩,避免摩擦照射野皮肤。

放疗期间定期检测血象变化,乳腺癌患者放疗面积较大,放射线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部分患者放疗前接受过化疗也对骨髓有损伤。每周检测血常规,观察血象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注意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时通风,预防感冒。

2.3 放疗后的护理:放疗结束后仍要嘱患者保护照射区域的皮肤,皮肤会有不同程度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纤维化,指导患者正确护理皮肤,洗澡时体表标记不可用力擦拭,避免损伤皮肤。进行患侧肢体功能锻炼,定期到医院复查。

2.4 并发症的护理:

2.4.1 放射性皮炎:放射性皮炎是放疗后患者最易出现的并发症,如护理不当会导致皮炎加重,常时间不愈合会继发感染。症状轻微者可轻轻拍打按摩,局部涂抹消炎抗过敏药物或湿敷。如出现水疱需消毒水疱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水疱破溃后保护创面,局部用庆大霉素、烧伤湿润膏外涂。湿性反应期间行暴漏疗法是护理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原则。

2.4.2 放射性肺炎:乳腺位于胸壁外侧,照射时肺部会有一定的受量,放射性肺炎也是放疗后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咳嗽严重者可与止咳药物,配合雾化吸入治疗,有痰不易咳出者协助拍背,鼓励患者多饮水利于痰液稀释,做好生活护理,胸闷气短与氧气吸入。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出现发热予以物理降温,静脉补液,卧床休息。

2.4.3 骨髓抑制:放疗后仍需密切监测血常规,预防骨髓抑制发生。如出现骨髓抑制可遵医嘱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等促进血细胞生长药物,刺激骨髓造血。同时注意患者口腔护理,室内通风,必要时紫外线消毒病室,避免去公共场所,预防减少其他并发症。

3 结果

通过对本组5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放疗期间的精心护理,患者均已良好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疾病,了解掌握了所传授的护理知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均顺利完成放疗计划。

4 讨论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术后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放射治疗主要得益于放射物理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手术后的放疗是乳腺癌治疗过程中更是极为关键,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和区域淋巴结转移。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需全面掌握患者的整体情况以及治疗护理方面的理论知识。需掌握患者心理状态、疾病进展,放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出现并发症如何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确保放疗顺利完成。因此乳腺癌术后放疗对于预防肿瘤复发,改善预后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而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更是保证治疗顺利完成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沈镇宇,邵志敏.乳腺肿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28-233.

[2] 徐燮渊,俞受程,曾狄闻.现代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725.

[3] 赵玉霞,徐波,刘建芬,等. 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护理,2006,12(8):687.

第8篇:医用雾化治疗方法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信息

选取厦门市第一医院杏林分院肺科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4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36~78(62.6±1.4)岁。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咳嗽、伴有哮鸣音、紫绀、面色苍白及反复发作等。所有患者均为凌晨或夜间入院急救。

1.2急救措施

患者入院后,给予甲强龙1~2mg/kg,每日一次,必要时每12小时一次,症状改善(呼吸困难减轻,肺部罗音减少甚至消失,肺功能改善30%以上)3天后,停用静脉用药过渡为“普米克 4mg  bid”吸入治疗,待临床症状基本改善,肺功能水平基本恢复发病前水平,改为“信必可“维持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β受体激动剂、茶碱等药物治疗;若患者排痰困难时,则给予雾化吸入、引流或氨溴索治疗,痰液粘稠堵塞气道,出现二氧化碳储留、神志不清等情况下采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对于支气管哮喘白细胞计数增高及继发性细菌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2];为纠正患者酸中毒情况,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补液2000~3000mL,滴速控制在40~60滴/min。采取上述各种药物治疗时,应对其动脉血气指标进行反复测定,针对酸中毒者降低机体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可用5%碳酸氢钠2~4mL/kg为补碱药剂,静脉滴注5~10min。

1.3护理干预

1.3.1病情观察。对患者意识、呼吸频率、呼气/吸气情况、心律、面色、痰量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并了解患者发性发作的诱发因素及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由于患者急性发作期缺氧并使用多种药物,极易导致心律失常,心跳过速,因此除了对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改变情况进行观察外,还要监护好患者的生命体征,若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出现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抢救。

1.3.2心理护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在急救治疗过程中,通常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为避免此时患者迷走神经的奋性增强,使患者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加剧,从而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对此,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陪护患者,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理解患者心理感受,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并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例患者心情逐渐放松,减轻负面心理,从而有利于患者产生安全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2]。

1.3.3呼吸护理。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为促进患者排痰,可对患者适当采取雾化呼吸、引流、拍背等;必要时对患者行气管切开或插管,并在患者气管切开后遵循气管切开护理干预,以避免患者出现窒息和感染。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往往会表现出缺氧、紫绀等症状,应及时给予患者吸氧治疗,吸氧浓度可根据患者血气检查结果而定,若因各种原因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可给予30%氧浓度,注意氧流量的设置,一般面罩吸氧为5L/min,鼻导管氧流量为3L/min。密切观察患者氧疗反应,并根据患者呼吸情况适当调节氧流量,以确保氧疗效果。

1.3.4药物护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在抢救过程中应为患者建立2条静脉通道,同时滴注一般药物和哮喘特效药,并适当调节输注速度,观察患者用药期间是否出现心跳过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严格把握药物剂量、浓度,并指导患者用药方法,叮嘱患者遵医用药,不可擅自增减药物[3]。针对使用2受体激动剂患者应对加强心律监测。

1.3.5饮食护理。患者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多食营养丰富、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少食鱼腥海味等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日常注意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多补充水分,对患者出入量进行记录,同时叮嘱患者戒烟限酒,以避免刺激支气管而引起哮喘。

1.3.6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支气管哮喘发作的诱因、病程、治疗方法及合理用药等基础知识,有利于患者熟悉哮喘发作先兆,日常做好预防措施,并减轻和控制哮喘发作次数。同时,叮嘱患者注意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愉快,戒烟限酒,适当进行身体锻炼,有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换季时注意保暖,以避免因受凉而引起病情复发,同时叮嘱患者家属给予全方面的照顾,若患者复发病情严重时,及时就诊。

2.结果

本组4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经采取急救及护理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29例(60.41%),显效12例(25.0%),好转6例(12.5%),抢救无效1例(2.0%),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5±1.2)d。

第9篇:医用雾化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支气管哮喘; 护理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2-0099-02

doi:10.14033/ki.cfmr.2016.22.05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反应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气道变应性炎症疾病,可表现出程度不等的气道堵塞症状,属于可逆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患者普遍存在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症状,并伴发哮鸣音,呈反复性发作,好发于凌晨或夜间,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1-2]。支气管哮喘患者需接受长期治疗,而其治疗依从性较差是其临床症状无法控制的首要原因,因此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对于改善其临床疗效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为明确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对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予以随机分组,分别辅以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体征以及临床症状等均与中国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分会中的哮喘学组编制的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排除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过敏体质、交流障碍患者,本组研究对象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2例。干预组中男22例,女

20例,年龄33~74岁,平均(49.92±6.45)岁;病程2~13年,平均(5.91±1.71)年;对照组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33~73岁,平均(49.93±6.44)岁;病程2~12年,平均(5.92±1.70)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与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干预组 应用护理干预,其主要干预措施如下:(1)基础干预。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温湿度适宜的治疗环境,禁止在室内布置地毯、花草,或应用羊毛、羽绒和丝织物;患者哮喘发作时,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保持舒适,减少其体力消耗;同时,指导其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钙的易消化清淡食物,禁止食用生、冷、硬、油炸类食物,每日坚持饮水2000~3000 ml,必要时可遵医嘱予以静脉补液处理。(2)呼吸干预。患者出现明显缺氧症状时,护理人员应立即予以吸氧治疗,可选用面罩或者鼻导管吸氧。使用一般医用鼻导管吸氧时,需控制其氧流量在2~4 L/min。患者吸氧时,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其吸氧疗效,并依据其呼吸困难程度调节其氧流量,并注意其气道湿化处理,定时对氧气湿化瓶消毒。如果患者痰液黏稠难以咳出,则在生理盐水中加入支气管解痉剂、祛痰剂、抗生素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处理,实现气道的湿化。(3)用药干预。患者应间歇使用β2受体激动剂治疗,以免因长期规律用药而产生耐药性;患者应用茶碱类药物时,需注意观察其胃肠道、心血管症状,评估其是否存在呕吐、恶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应遵医嘱逐渐减少用药剂量,患者每次用药后需使用清水漱口,避免其并发口咽部局部不良反应。同时,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应用雾化吸入器,并学会保存、清洗、更换吸入器。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吸入药物后及时漱口,减轻口咽部位雾滴刺激。此外,患者在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喷剂、β2受体激动剂喷剂时,指导其先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喷剂5~10 min后,再应用糖皮质激素喷剂。(4)心理干预。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发作时,容易因呼吸困难、胸闷等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而这种不良心理反应可增强患者的迷走神经兴奋性,加剧其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症状,从而使其憋喘症状进一步恶化。所以,护理人员应选取恰当时机与患者交流,充分考虑其学历水平、性格特征、年龄等因素,采取相应语言安抚患者,予以精神支持,消除其负面情绪,同时,告知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于控制病情的重要性,鼓励其遵医嘱接受治疗。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诱导其主诉内心感受,帮助其宣泄负面情绪,并告诫其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提升心理防御能力。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期间,注意不可有不耐烦情绪。(5)健康宣教。为患者及其家属普及支气管哮喘基本知识,使其意识到长期、充分、适当的治疗可完全控制哮喘症状发作,坚定其痊愈的自信;同时,告知患者与其家属支气管哮喘诱发因素,强化其自我护理意识,并其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

1.2.2 对照组 应用支气管哮喘常规护理,即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哮喘发作时指导其保持坐位、半坐卧位等,并指导其正确呼吸;对于痰多者则予以引流等操作,病情严重者需予以机械吸痰处理;保证患者每日摄入水分充足,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另外,敦促患者按时用药等。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体征与临床症状变化,评估其治疗效果;(2)自拟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评估患者在遵医嘱用药、长期治疗、掌握药物吸入方法、保持平和情绪方面的依从性,每个项目依从者为2分,不依从者为0分;总评分范围为0~8分,设定总评分在6~8分为依从,4分及以下为不依从,其治疗依从性=依从者例数/总例数×100%。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哮鸣音、呼吸困难等体征以及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其工作与睡眠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哮鸣音、呼吸困难等体征以及症状有所好转,但凌晨或夜间依然有咳嗽症状,需用药控制;无效:患者哮鸣音、呼吸困难等体征以及症状毫无变化[2]。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

干预组42例患者中,依从者41例,不依从者1例,其治疗依从性为97.62%(41/42);对照组42例患者中,依从者31例,不依从者11例,其治疗依从性为73.81%(31/42);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在多种细胞共同参与下产生的疾病,属于呼吸科高发病之一,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治疗方法,患者容易因个体免疫能力、天气环境等变化复发。近几年来,伴随全球气候与环境的持续变化,支气管哮喘发生率与病死率呈现出持续攀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患者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之一[3-4]。目前,对于支气管哮喘,临床上主要采取规范化医疗护理干预控制其病情进展,然而在实际治疗中,患者容易因度过急性发作期而掉以轻心,忽视医嘱,降低治疗依从性,最终影响其治疗效果[5]。

文献[6-8]报道,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期间配合精心护理,有助于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从而优化其治疗效果。然而,在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仅遵照医嘱进行机械化护理操作,秉承“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忽视了患者心理等因素对病情控制效果的影响。而本研究中干预组应用护理干预,效果肯定。首先,基础干预可优化患者治疗环境,去除哮喘诱发因素,并保持健康饮食;其次,呼吸干预有助于患者呼吸通畅,而用药干预则可保证患者遵医嘱用药;最后,心理干预可避免消极情绪对病情控制的不良影响,并促使患者保持开朗、自信的状态,而健康教育则可避免其出现不利于康复的行为。据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依从性也较对照组高,充分证明了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淑红.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9):47-48.

[2]乔晓庆.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5):82-83.

[3]石绣华,陈红艳.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5):12-13.

[4]徐颖.支气管哮喘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9):1791-1792.

[5]尹雪玲,连秀华.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8):114-116.

[6]韩汝波.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5):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