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喷泉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扩写引路,明确方法。
经常进行扩写训练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什么习作是笼统的,什么习作是具体的,同时掌握把空乏变成具体的“金钥匙”。
比如,一位学生在《可怕的夜晚》中这样写:“有一次,爸爸妈妈出门了,我一个人待在家里,非常害怕。晚上单独在家,实在可怕。这可怕是文章写不出来的,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有一位老师通过点拨、追问:“你当时害怕时候,眼睛会看到什么?耳朵会听到什么?心里又会感到什么?脑子里会想些什么?你还会做些什么?”于是,干瘪的文章变的真实可信、形象具体了:
“有一次,爸爸妈妈出门了,我一个人待在家里。我看到行人从窗户走过的黑影(看),又听到厨房里传来‘砰砰’的声音(听),我以为小偷来了,吓得哆嗦起来(感)。假如小偷来了,他会把我绑起来,用毛巾把我的嘴塞住,不让我叫喊,然后偷我家的钱,搬走我的电脑(想)。我不敢捉小偷,所以跑进卧室,锁起房门,躲在被窝里(做)。在被窝里,我一直祈祷爸爸妈妈赶快回来(想)。
扩写训练可以是句子扩写,围绕中心句扩写,也可以根据简单的故事或诗句扩写。扩写以后的句子或文章较原作不只是篇幅加长了,主要是内容更加丰富了,景物更加鲜活了,情节更加具体了,人物更加丰满了。
二、观察到位,形象具体。
认真观察是文章的生命,但很多学生刚参加完兴趣盎然的活动,回来写作文却不知道如何动笔了,什么原因呢?关键老师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观察。我三次放风筝,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第一次,我带领学生放风筝,他们个个满头大汗,玩得很尽兴,可回来写作文,个个咬笔头,无从下手。第二次,放风筝之前,要求同学看放风筝的习作,同时摘抄好词、好句。写作文时我也补充了:展翅飞翔、颤颤悠悠、盘旋而上、竞相媲美等等几十个词语。这次进步了一大截。可是问题又来了:千人一面,没有自己放风筝的情趣,简直不是写自己放风筝,而是全国小学生都通用的。于是,我进行第三次放风筝,我把学生分成了五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合作完成如下积累作业:
⑴同学们放风筝时有哪些动作?(至少十五个)
⑵风筝有哪些动作?(至少十五个)
⑶同学们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会说哪些话?(至少五句)
⑷放风筝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想法?(至少五个)
⑸放风筝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想象?(至少五句)
学生边兴高采烈地放风筝,边仔细观察,然后争先恐后地交流、讨论、记录。回到学校,同学们的汇报空前活跃,在相互启发下,每个小组又不断完善自己的积累作业。这次每一位学生都写得又快又好,而且富有生活气息,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想象都是原汁原味,可以说他们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放风筝。比如:“我的风筝快被太阳烧着啦!” “我的风筝飞累了,看到池塘里的水就想痛痛快快地洗澡,于是一头扎进水里,我急忙扯起线救它,可惜它全身湿漉漉的,已呜呼哀哉,再也飞不起来了。” “邓小芳的风筝想在榕树上做巢呢。”(因为风筝被榕树挂住,扯断了线,下不来了)这些习作中的鲜活语言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放风筝的情趣。
三、启发想象,下笔有神。
想象也是文章的生命之一。比如同样写绿,朱自清在《梅雨潭》中是这样想象的:“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桂林山水》是:“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多少作家、诗人把绿描写得千姿百态,令人神往!这些都是因为不同作家有不同的想象。所以,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想象,才会“下笔如有神”。
比如有位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广场上的音乐喷泉时,学生高兴地说:“喷泉真好看,水喷得多冲呀!”学生的观察是笼统的、不具体的。老师这样引导学生想象:“水怎样个冲劲?”“大喷泉的水猛地喷出来,像什么?”“成千上万个小喷孔喷出来的水交织在一起,白茫茫一片,像什么?”“随着乐曲的轻重缓急,喷泉有高有低,这又像什么?”学生带着想象观察,对眼前景色的反映就变得鲜活生动了。
“大喷泉喷出的水犹如蛟龙出海,猛的窜出水面。”“水柱冲到半空中,刷地又似仙女散花落入水中。”“成百上千个喷孔喷出的小水柱交织在一起,白茫茫的一片,像一挂巨大的窗帘。”“喷泉的水时而多,时而少,时而高,时而低,飘忽不定,像一群出色的舞蹈家,正随着优美的乐曲翩翩起舞。”
老师的一番想象点拨,学生的思维在自由的王国里穿梭翱翔,情感被激发,形象变生动,于是,学生用笔创造出了一个个具有感染力的美好形象,让人身临其境。
四、归纳总结,掌握要领。
做什么事情经常有一些基本的要领,写文章也一样,如果老师能适当归纳,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来,学生易记好用。如写水果是五字诀:“看、摸、闻、尝、感”;写读后感可以是:“介―感―议―联―结”;对人物的刻画可依照:外貌+情态+动作+语言等进行描写。
比如,古诗扩写最关键的是想象画面。怎样让画面变得有声有色呢?魏书生老师采用“勾”画形象、“染”上色彩、“添”上动作、“配”上声音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勾、染、添、配”四字诀。在这四个字诀的启发下,我的学生把“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扩写得充满动感和情趣:
连绵起伏的西塞山像一座绿色的屏障,横卧眼前。一身素洁的白鹭绷直细长的双腿,伸长脖子,拍打翅膀,直冲云霄,一阵阵清脆欢快的“咯――咯”声打破了山涧的寂静。粉红的桃花张开笑脸,花瓣上晶莹的水珠闪着银光。弯弯的小河泛着细浪,“哗――哗”地弹奏着温柔的摇篮曲。片片花瓣在春风的吹拂下,“簌――簌”的飘落在水面上,快活地荡漾着,吸引了一只只肥嫩的鳜鱼。它们探着头,张开宽大的嘴巴,把花瓣吸入口中,然后轻轻地吐出来,悠闲自在地和花瓣嬉戏。
“咬笔头,皱眉头,苦思冥想难想一句话。”这是作文课上常见的一幕!小学生由于知识结构还不完善,知识层次不够丰富,习作时往往文思呆滞、语言枯燥、内容单调,味同嚼蜡。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甚至“谈作色变”。这种现状,值得深思。其实,“学生对所写材料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情境、人物和心灵,它们会自然而然地唤起学生对美的期待和向往。因此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首先应该从作文材料入手,引导学生能从生活中体验到写作的乐趣,从写作中体验到生活的情趣。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获得作文素材。作文时,才会做到朱熹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训练学生拥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比如春天到了,我组织学生到校园、郊外去“找春天”:看一看春天有哪些景象;想一想有哪些描写春天的句子,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发现一一记在小本子上。然后回到教室,让学生们说一说春天有哪些特点。有的说,春天是花的世界,有桃花、月季花、梨花;有的说,春天是小动物们的盛会,青蛙从美梦中醒来,小燕子也跟着妈妈从很远的南方飞回来了;有的说,春天是植物的天地,柳条儿跳舞,笋芽儿探出了头;还有的说,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正在田里辛勤地劳动呢!再议一议提出的问题,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故事、对联等内容。孩子们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地交流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我因势利导,教育学生平时多留意生活中的一事一物,如花草树木、日月星辰;留意人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等,并在日记中及时记录下来,为日后写作贮藏丰足的的作文“粮食”。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于是,在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积极引导学生在习作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生活万花筒”“校园记事”“感恩行动”等生活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当小记者,编辑手抄报;组织学生举行优秀作文讨论会,集体评价作文;指导学生给自己的作文画插图等等,让学生把习作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既动手又动脑、动心、动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带学生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后,让他们回到家做一做:可以将自己采集到的动物、植物做成标本;可以用自己采集的各种形状的树叶、小草拼成不同的图案或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还可以画一幅“春光图”, 做成一份漂亮的贺卡。把画好的画,拼成的图案,做好的标本,带到班里贴在墙上,装扮教室;或在精心制作的贺卡上,写上最衷心的祝福,送给最敬爱的老师、知心的朋友。通过这种作文实践活动与指导,让学生感到习作是写自己的生活,抒发自我情感,描绘自我内心,从而激发出内在的写作兴趣。
生活,在学生想象的翅膀下更富有意义!如一个学生在观察了校园里的玉兰花后,这样描写它们的千姿百态:有的含苞待放,像沉浸在美梦中的婴儿;有的羞答答地低下头,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进叶丛中;有的从空隙中探出头来,仿佛在悄悄窥视我们这个精彩的世界;有的好像是穿着晚礼服的时装模特儿,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学生在写作中赋予万物以生命,让我们生活的世界更多姿多彩。又如,我们五华县政府广场上有一座圆形石球造型的喷泉,中间一个大圆石球,四周均匀地分布着四个小圆石球,一位学生在描写时这样写道:这不正象征着我们五华阿哥硬打硬的精神,象征着五华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心愿吗?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从平凡中释放出异样的光彩,从渺小中凸显伟大的发现!学生在写作中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在笔下就会情不自禁地美化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孩子的内心犹如一块明镜,映照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我们要善于引导,让他们把这块明镜展现出来,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人物现象。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正如我的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的那样:“生活,是作文的源头,让作文更精彩;作文,创造了新生活,爱你不再犹豫!”
一、基本模式
用独特的主观评说,天马行空的叙述,个人化的处理,描摹现实又美化现实,汇聚浪漫又传递浪漫。
1.即景——议论抒情
透过现象看本质,形象材料理性化,就眼前的人事景物议论抒情,理直气壮,从具体的人事景物中概括、抽象,引出普遍性、类别化的思想情绪,画龙点睛,引起共鸣。一草一木都是动人的风景,一风一雨都有意外的惊喜。
(1)秋风萧瑟,落叶飘零,枯叶在空中盘旋直至落地,是树的抛弃,还是风的挽留,抑或正是树叶自己的追求?大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我们在得与失中体悟人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前面的描写有渲染环境、营造氛围、寄托感情的作用,后面的议论抒情画龙点睛,作出更深一层的论述、推理和判断。)
(2)在街上走着,自由自在的,和平时一样,和大家一样,在不知不觉中走远了许多人,也在不知不觉中走近了许多人。
(前面的描写是观察描述,后面的评论是深思感悟。)
2.即兴——想象联想
认清本质列现状,理性观点形象化,就有感触的理论想象联想具体的人事景物,使文章富有诗情画意,内容更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一叶知秋,一斑窥豹,作文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象。
(1)水,有着很强的可变性:伸长脖子,就变成了江河;站直身子,就变成了喷泉;纵身跳下,就变成了瀑布。
(用水的三种看得见的形态,诠释抽象的“可变性”。先想象,把“江河”想成“伸长脖子”,再联想,由“伸长脖子”想到“站直身子”、“纵身跳下”。)
(2)人生在世,要有一点精气神,当自强不息:若生为林木,必当欣欣以向荣;若生为幽草,必当萋萋而摇绿。
(用直观的“林木”“幽草”的生机活力,展示人的“精气神”“自强不息”。)
二、技术处理
所谓技术处理,主要是结合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创写将自然社会风光、描述和评说融为一体的既理直气壮又诗情画意的感言快语顺口溜。
1.表达方式
(1)今天早晨,大雾弥漫。大雾好像一层厚纱把整个世界严严实实地包裹着。那平日耀眼的路灯,今天也显得那么暗淡无力,在雾气中闪烁迷离。远处的景物模模糊糊看不清,隐隐约约的车灯像天空中的星星闪烁着;近处三米以内才能看到来往的车辆缓慢地向前行驶。
(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让人明白“弥漫”的程度。)
(2)伊人《启示的启示》:
墙壁上,一条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跌落了下来。
这是它又一次失败的记录。
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第一个人注视着这条虫子,感叹地说:
“一条小小的虫子,这样的执着、顽强:失败了,不屈服;跌倒了,从头干。真是百折不回啊!
我遭到了一点挫折,我能气馁、退缩、自暴自弃吗?难道我还不如这条虫子?!”
(在叙述后,借主人公的“感叹”发表议论。)
2.表现手法
(1)仰望上方,飘落的枫叶在风中打旋,不知该落在何处。这种无方向与无知让生命显得苍白凄惶,倘若有个明确的方向,生命就会有所寄托,也更显蓬勃。
(借景抒情,借枫叶飘落抒发人生无方向的凄惶。)
(2)这是梁启超与夫人的合葬墓,墓寝坐北向南,北望群山叠翠,南望一马平川,选址在此,应该是象征着任公一生学问的厚重和视野的开阔,抑或为其生前所企慕的造境:“江山重叠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联想与想象,由“北望群山叠翠”想到任公“学问的厚重”,由“南望一马平川”想到任公“视野的开阔”。)
3.修辞手法
(1)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排比与博喻)
(2)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张爱玲说:“不管生活降予什么于我,我都笑纳接受,无论命运是怎样坎坷,我都不放弃生命。”
(比喻与类比)
(比喻与对比)
三、综合运用
高分作文具有看法新奇、事物丰足、语句漂亮和意象点染四个特点,虚实相生,述评结合,从自然景物到人文事迹,组织生动、形象、具体的景物、事例、细节、片断,论证看法,品评道理,寄寓抒怀,让人眼前一亮。
①看来见多了就不觉新奇了,只觉新奇的,一定是自己陌生的。②三春暖水的漂泊,初夏细雨的惆怅,深秋桂子的幽怨,冬夜残月的清冷,都因我们的陌生而成为了一种新奇、神奇。③每年到内蒙古大草原上游玩的人很多,他们在拥抱了那里的大自然之后,总是带着极大的满足与意犹未尽离去,但你难见一个蒙族青年整天躺在草原上感受生活的。④许多事情都是这样,在陌生时追求,在了解后淡然。⑤不难理解,踏过了草原又想去攀登高山,畅游过大海又想去穿越沙漠,领略了海南的热浪又想体验漠河的寒风,感受过极地的银装素裹又想亲临赤道上的原始绿色。(摘自《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父亲给了我们生命,父亲的爱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曾经有过多少诗人.词人用诗词来表达。我们不是诗人也不是词人,我们只能用文章来表达对父亲的爱。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描写高二父爱作文65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描写高二父爱作文650字1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父爱像一本厚重的书,耐人寻味;父爱像一杯甘醇的酒,回味无穷。
关于父爱的比喻,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我们总说,父爱如山。
山是沉默的。因为是山,所以父爱默默无闻。它也许不是你跌倒时有力的大手,也许不是你哭泣时亲切的关怀,也许不会和你一起分享成功与失败,但它一定会化为笔盒里削好的铅笔,化为回家后丰盛的晚饭,化为你不经意间一句鼓励的话语。它不一定引人注目,但一定时时刻刻与你相傍相依。
山是朴素的。因为是山,所以父爱朴实慈祥。它的外表并不华丽,却拥有无比之深的内涵。它并不像母爱一般和蔼,宽容,受人推崇,但它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不求回报。父爱并不随处可见,它是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去体会的人才能体会到那其中浓浓的爱子情深。
山是高大的。因为是山,所以父爱坚强勇敢。有人说,没有父爱,就没有刚毅;没有父爱,就没有宽广。的确,父爱一点也不软弱,一点也不渺小。从小到大,父亲都带给我们高大强壮的形象,这种形象延续到了那无形的父爱中,伴随着我们。直到有一天父亲不再强壮,它那浓浓的父爱却早已告诉我们:做人要勇敢坚强。
是的,父爱就是一座山!它会在我困难时给我力量,它会在我迷茫时给我方向,它会在我失落时给我信心,它会在我成功时给我祝贺和警醒。父爱,是支撑我生命的伟岸的山!
父爱如山,它没有修饰,没有言语,却始终耸立在你的生命之源,伴随着你走过每一条坎坷而孤独的路程……
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
描写高二父爱作文650字2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而我的父亲对我的爱有时却是温柔似水的。
今年年初,我做完肛瘘手术后的第三天,该换药了,爸爸便陪着我去了换药室。路上,我都很害怕于是爸爸鼓励我说:“没事,换药只不过是几分钟的事,忍一下就行了。”这样,我才敢走进换药室。
开始,我趴在床上,见拿着镊子的医生向我走来,便有些害怕。这时,我的耳边传来了爸爸亲切的话语:“别怕,没事,有爸爸在呢!”我听到了,心里才踏实一些。医生把外面的纱布拿掉时,轻微的疼痛我勉强还能忍着。但医生揭起第二层纱布时,我疼得额头上渗出了密密的汗珠。站在一旁的爸爸看了看我,马上对医生说:“大夫您轻点,轻点!”他还不忘鼓励我:“孩子,马上就好了,再坚持一下。”当医生撕掉最里层的纱布时,我实在忍不住了,便大声哭喊起来。爸爸见了后心疼地说:“孩子太受罪了,是不是手术有什么问题呀!”说着,马上跑了出去。
一会儿,爸爸和我的主治医生王大夫一起进来了。爸爸着急地问:“大夫,您看伤口有没有感染?孩子为什么这么疼?”可王大夫却说:“没感染,伤口长的不错,因为孩子承受能力低才会感到疼。”爸爸这才出了一口气,心疼的望着我,好像伤在他自己身上一样痛苦。看来我的疼牵动着爸爸的心啊!这时,我感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那爱使我不再疼痛,不再害怕。
“终于换完了!”我高兴地说道。爸爸陪着我回房间休息,我趴到了床上,爸爸告诉我:“以后换药都会有些疼。最近,你不能吃辣的,也不能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听着爸爸亲切的话语,望着爸爸慈祥的面容,伤口上的疼痛仿佛消失了,我的病好像也已经好了。
经过一个月的换药治疗,我终于出院了。是爸爸,在我痛苦的时候陪在我身边,所以我很感谢他给我的鼓励。
这就是我的父亲,他不像别人的爸爸,常以批评的方式来表达爱,他对我的爱是细腻的,也是温柔的,从中让我感到了一股神圣的力量——那就是父爱!
描写高二父爱作文650字3我的父亲看上去是个呆板的人,他平时不苟言笑,严肃的吓人,在我的记忆中,他好像没有抱过我,没有给我说过一句温暖的话,时间长了,我还以为爸爸根本就不喜欢我,每次看到他,我就有点莫名其妙得“恐惧感”。
也许看到了我们父子感情的生分,妈妈给我讲了几件事情,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妈妈告诉我,当年我出生的时候,妈妈在手术室,爸爸在门外焦急地等,还不停地走来走去,当得知母子平安的消息后,他高兴地跳了起来,赶忙买了些糖果瓜子发给了见到的每一个人。爸爸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知道多少次走到走廊里任由幸福的泪水流淌。
还有我六七岁的时候,在一个晚上,妈妈上夜班,爸爸带我去刚修建的体育场玩,那时候广场上的灯还没有安装完毕,可来健身的人们却非常多,我一到体育场边上就如同离弦的箭冲进了人海,爸爸在后面喊着我,我装作没有听见,怕他限制我的自由。当我尽情地玩了一会,才发现爸爸不在我身边,顿时我才感到有点害怕,知道祸闯大了,还担心有坏人,我也不敢喊爸爸,就强忍着恐惧摸索着跑回了家,到了家,爸爸还没有回来,我也知道爸爸肯定在四处找我,我便坐在楼洞的一个黑暗的角落。不知道过了多少了时候,才看见爸爸提着鞋子一跛一跛地走来,满脸的焦虑,我想:这次脾气暴躁的爸爸肯定会狠狠地揍我。爸爸看到我后,却轻轻地把我抱了起来,用嘶哑的声音对我说:“以后再出去玩,不要跑那么快,大人喊你,要马上答应,知道了吗?”我点点头,爸爸把我放下来时,我才发现爸爸脚上流了好多血,我知道为了找我,爸爸拖着一条受过伤的腿不知道走了多少路,还磨破了脚。
现在想起来,细细体会,才知道父亲也是深爱我的,只是把爱埋在了心底。父爱如山,父亲的爱让我学会了坚强,伴随着我成长。
描写高二父爱作文650字4我曾写过母亲,写母亲不平凡的经历,写母亲的坚强,母亲的自信;我也曾写过奶奶,写奶奶的慈爱,奶奶的隐忍;我还曾写过其他人:我笔下的表哥聪明而顽皮,我笔下的堂妹任性机灵,我笔下的父亲……
我笔下的父亲?原来我笔下不曾有过父亲,原来我一直忽略了我最敬重的人——父亲。渐渐地,对父亲的记忆像明镜一般闪耀了起来……
那是很小的时候,在晚上的一次散步中,突然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于是,父亲撑起了那把熟悉的蓝色小雨伞。这时的雨伞,对于我们两个人,的确是小了些,能很明显地看出我头上的蓝色以及父亲头上夜晚特有的颜色——墨绿。当时的我,也不是怎么地,说了一声:“伞歪了。”而那时严肃的父亲居然傻笑的说:“没事,风吹的。”
大约沉默了五分钟,风,似乎也读懂了我的心思,轻轻慢慢地停下了她的脚步,全世界都安静了。此时的我,依然抬头看伞,可伞却也依然我行我素地歪着,我实在看不惯,把伞扶正,可父亲却说了两个字:“没事。”这时,我才明白,伞歪了,不是因为风,而是因为爱,无言的爱。
记得有一位作家这样写父亲:父爱,是一株古老的树,翠绿的树叶里,写满了爱的呵护;父爱,是一眼甘甜的泉,装载着苦涩的思念,倒映着子女快乐的笑语……可这时的我却觉得,父爱什么都不是,世上已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与父爱媲美了,父爱,已是最完美的。
渐渐地,记忆像喷泉一样越涌越多。我想起了在我晕倒时一天二十四小时陪伴在我身边的父亲;在我被推进手术室的最后一刻,是父亲对我说:“不能怕。”当我摔倒时,父亲那严厉的眼神……
我想起了父亲的严肃,他的爱,不禁心怀感激。这时,窗外吹来一阵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吹得我有些许寒意,但,同时也吹响了我的心灵之弦,吹得我的记忆之泉泛起涟漪,使我想到了父亲的爱,无言的爱……
描写高二父爱作文650字5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我的爸爸骑自行车送我上英语班,地上的雪十分冰凉,虽然我穿了好几件衣服,可依然觉得寒风刺骨。爸爸也冻得瑟瑟发抖,可是爸爸还是坚持把我送进了学校。我刚从车上下来,爸爸就说:“儿子,快进学校吧,别冻着,感冒了可不舒服了!”我健步如飞地进了学校。下课了,我大步流星地冲出了校门,只见一个高大的男人站在门口,冷得两手相互搓来搓去,那不是我爸爸吗?只见他双手冻得通红,面红耳赤,嘴唇冻得发紫。爸爸一见我过来了,马上把身上的衣服披在我身上,而他身上只剩下一件毛衣。见爸爸这样,我说:“爸爸,我不穿。”可爸爸硬把大衣给了我,脸上还笑着说:“我不冷!”但爸爸明明被冻得一直发抖,却强忍着说不冷。我想把衣服还给爸爸,可爸爸严肃地说:“听话,穿上它!你可千万别着凉了,着凉了怎么上学呀!”就如同一个长官在命令士兵,我只好服从。在半路上,父亲不时的哆嗦一下,到了崎岖不平的路时,父亲便嘱咐我抓紧,在一瞬间的触摸中,我觉察到父亲可能病了,我问:“爸爸,您是不是病了?”“没事!你老爸身体好着呢!不会病的。”可是我还是感觉到爸爸骑车的速度慢了不少。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其实,只要我们讲述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引起读者的共鸣,就能让你的作文从正襟危坐、难以靠近,变得“接地气、有人气”。笔者结合今年的高考作文,谈谈自己管窥之见。
1.关注生活小事,方能“聚人气”。真正接地气的作文应该立足于生活,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能够触动人物的心灵。简单地说,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的情思的文字。这样的文字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从心灵流淌出来的,是用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的,读来自然“聚人气”“接地气”。相反,不关注身边事的作文,就容易出现立意偏狭、思路老套、事例陈旧、语言干瘪、缺乏新颖表达等状况。
示范片段:
我小心翼翼地退了下来。立在远处,望着墙头上那随风摇曳的淡紫。纵然她不如牧丹美艳,不似梅花高洁,不比海棠香气馥郁,她却自有一番独特的魅力,有其他所不能及的昂然的生命力,在满庭芳中独放光彩。
花藤,小小的,柔弱的,在摇曳的春风中,不争不抢,默默地却顽强而快乐地努力绽放。她只是心心念着,来世一遭,做回最好的自己。纵使被隐于丛中,却终有其极致的光彩,压过万千群芳。
那一抹小小的,在风中摇曳的花藤啊!
――2015年高考湖北佳作《花藤》
拓展延伸:表现“平凡与伟大”可供选择的材料有很多,除了那些高大上的人物素材,我们还可以从身边发生的事情取材,贴近生活,更能打动人心。《花藤》一文的成功秘诀就在于此。
2.讲述热点时事,才能“接地气”。所谓作文“接地气”,就是要切合“文章和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优良传统,尽量选择新近发生的事,而不是“故纸堆里寻旧货”,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无效操练。我们写进文章的事件或资料要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时代感和新颖度,以真实、独特体现出“创新”。
示范片段:
不仅如此,中国上有“嫦娥”探月,下有“蛟龙”入海,还有令人自豪的“辽宁舰”,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都是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不懈努力的结晶。这些闪耀的科研成果的诞生,都少不了汗水的聚焦。
――2015年高考湖北佳作《积小流以成喷泉》
拓展延伸:表现“厚积薄发”的材料有很多,选择“嫦娥”探月、“蛟龙”入海等例子就是切合社会热点、传递社会正能量、“接地气”的好素材。想必这样的素材绝对完胜“故纸堆”里的那些“老人们”!
示范片段:
泉水默默积蓄力量,最终才有了那不停喷涌的骄傲和荣光。烈烈骄阳下,是他酸疼躬曲的脊梁;闷热枯燥的杂交实验室里,是他紧锁的眉头和沉思的目光,袁隆平教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实验田与实验室间穿梭,咬紧牙关,默默地在失败与汗水之中搏击,终于,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杂交水稻绽放了它饱满的微笑。中国沸腾了!世界沸腾了!正是袁隆平教授的默默坚持与不断积蓄力量,才迎来了中国的荣光!而我心中的女神――发明“青蒿素”的屠呦呦女士,亦是如此。默默耕耘,才嗅到最甜美的花香;坚持积蓄,才拥抱最耀眼的太阳!
――2015年湖北高考佳作《积蓄力量,完美喷涌》
拓展延伸:小作者紧扣“积蓄”的主题,通过对热点人物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的细节作深入的解读,有力论证了“坚持积蓄”的力量。
3.圈出独特往事,才能“引共鸣”。写文章最忌“千人一面,万人一腔”,陷入“套板反应”的误区。我们叙事要讲述独一无二的事,可以选择以第二人称叙述,这种自然真实的情境,很容易激发写作者的倾诉欲。运用时,首先要对象明确,有时以“你”来代称文章主人公,有时以“你”来代指读者。其次,使用应节制。这种叙事方式比较特殊,常与其他人称综合交错使用,并且由叙事转为抒情,或在文章的局部使用更自如。第二人称成为通篇主要的叙述人称才适宜。最后要注意文体要得当。
示范片段:
你轻轻踮起脚尖,缓缓抬起手臂,轻旋180度,跳跃,落下,抬腿,昂起头,舒展开身体,那份自信更归于你。
你忘我地舞动着,没有灯光的照耀,只有月光的倾泻,晚风吹起你的衣角,撩拨你的发丝,尽情旋转。
浅浅,有没有人告诉你,你有你的美丽,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回头仰视着你。
没有一切华丽,没有什么伟大,你只是平凡的一个女孩,却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只要努力,你终会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渺小也绽放精彩!
――2015年湖北高考佳作《渺小也可绽放美丽》
拓展延伸:文段以第二人称的手法,叙述一个平凡女子如何在舞台绽放自己的故事,文章注重细节描写,借助心理变化推动的情节发展,以细腻的笔触将人物心理剖析得淋漓尽致。
4.挖掘小众素材,找到“新鲜感”。一个成功的大人物大凡给我们的印象具有大众性缺少新鲜感,如果我们善于挖掘小人物的“小细节”“大画面”,我们就会发现一片奇妙的天地。
示范片段:
而我心中的男神,无手无脚的励志大师尼克・胡哲亦是如此。身陷囹圄,他没有自暴自弃,他总是这样安慰自己“受到打击了,不要垂头丧气,不要认为自己天生可以把每件事都做好,但要努力把每件事都做到自己的最好”。他的静默和坚守换来了事业的绽放――两个大学的学位,两个世界公益组织的总裁。的确,默默坚守,才能让他征服咆哮的奔腾的骏马;不懈坚持,才能让他抚摸到生命的柔弱!
一、依纲据本,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或多或少跟环境教育有些联系,如苏教版第八册就有四篇课文就是直接进行环境教育,它们是《走,我们去植树》、《特殊的葬礼》、《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热情洋溢的诗,它呼吁少先队员去种树,用独特优美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植树造林的好处。而《特殊的葬礼》、《云雀的心愿》这两个文本描述了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的不良后果。《沙漠中的绿洲》则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人类改造自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把沙漠变成了绿洲,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一棵小草、每一朵小花。这类的课文有直接讲环保的,也有环保意识蕴涵其中,教师可适当挖掘其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如《秋天》、《燕子》等课文如春风化雨一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学生可以从中领略大自然的美,感受自然万物的丰富多彩,而教师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
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接受环保教育
如果教师讲得较多,学生谈得少,填鸭似的把环保知识塞给学生,照本宣科,效果肯定会很差。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喜闻乐见。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通过多媒体播放塞特凯达斯瀑布不同时期的样子,从而直观地感受到瀑布“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从天而降”的壮观场面,然后展示今天的“枯竭、无奈、生命垂危、奄奄一息、消亡、失望”等即将消亡的悲哀,强烈的对比给学生以震撼。此时,教师无需多说学生已经深深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三、课内外结合,让学生践行中增强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可以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接受环境知识、环境道德的教育,深入思考,拓宽视野,蕴蓄情感,逐渐增强环境意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完《云雀的心愿》一课后要求学生特别是家在农村的学生回家调查一下当地乱砍滥伐的现象,并要求他们当宣传员,宣传植树的益处、破坏树林的恶果,宣传每砍一棵大树就要补栽数棵小树的代价。也可以让学生介绍家乡美丽的风景,让学生当导游,在教师的指导下介绍家乡变化的原因,让学生自由组合,可以介绍野生动、植物资源,可以介绍历史传说,可以介绍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信息各种种信息,并提出治理家乡环境、保护家乡环境资源方法策略。
又如“做贺卡”,可先按课文内容让学生们掌握做贺卡的知识。然后,讲传统的贺卡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而且大量的贺卡浪费了宝贵的木材资源,也给地球带来了生态负担。我们提倡一种新的时尚,不在新年期间大量寄送贺卡,而是用电子邮件或电话来传达自己的问候。还可介绍我国大学生组织的“减卡救树”活动,提倡把买贺卡的钱省下来种树。
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仅注重对学生的口语训练,而且把环保行为和口语交际相结合,有利于知行统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精神、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环保习作,表现对环保的独特视角
在小学习作训练中,要启发学生时刻注意观察周围环境中发生的事情和出现的人与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另外,由于小学生普遍年龄较小,都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可以让他们用寓言的体裁进行作文写作的训练,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动物甚至植物的心理,以有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树立。
如:“近在咫尺”为主题的环保习作小练笔,我们班的李同学就以《秋游小憩园》写道:
开头: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几个同学游玩美丽的家乡公园——小憩园,吸引着我们的眼球,煽动着我们的心,调动着我们的脚步。于是我们带着一颗向往的心来到小憩园。
中间:我们来到了蘑菇亭,远看蘑菇亭,一大一小全都是灰色的,仿佛是妈妈带着女儿站在那儿歇脚。蘑菇亭的柱子上被不讲“公德”的人乱涂乱画,伤痕累累,因此伤心地流眼泪,整天在呜咽。我们走在小路上,小路是鹅卵石铺的,如果你的鞋底薄,走在上面舒服极了。突然,我发现了一棵有七八十岁高龄的松树,我用手大概量了一下,发现它有三个小孩那么高,两个小孩才能抱住。它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我们顺着小路来到了梧桐林,每当夏天,它是老人纳凉、打牌、谈家常的好去处,而现在却一片枯黄,但还有一点翠绿。我在想:明天是不是一片枯黄?
我们顺着小路来到了小河,小河里的水以前清澈见底,还不时有小鱼冒出来,而现在却被不讲公德的人乱扔垃圾,显得“血迹斑斑”。晚上灯开了,喷泉也“咕嘟咕嘟”地往冒,冒出来的水好像是小河在伤心。
我们从大路走到了假山,远看假山,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盆景。近看才知道原来是假山。假山铺满了泥土,一不注意,还以为是一个巨大的花瓶。
我们顺着大路来到了走廊,你如果在天空看走廊,它就像一个笑脸,在向你微笑。走廊上全都长满了树藤,有的枝干弯曲的都能当秋千玩了,可惜就是这么一个幽静的所在,我却闻到了一股大小便的异味。
知识分子与大众,[英]约翰・凯里著,吴庆宏译,译林出版社,2008
艺术有什么用,[英]约翰・凯里著,刘洪涛、谢江南译,译林出版社,2007
阅读的至乐,[英]约翰・凯里著,骆守怡译,译林出版社,2009
约翰・凯里(John Carey)是英国牛津大学默顿学院的英语教授、著名学者,撰写过关于英国小说家狄更斯、萨克雷和英国诗人多恩的学术专著。凯里注重作家个体评论的同时,对文学的创作、风格、批评等也有研究。凯里有着广博的知识背景,广泛涉猎当今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领域,他致力于打破既有学科的分类体系,将文化纳入文学的运作法则之下,实现了一种文化视角下的文学研究。作为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评论家,凯里始终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中。他放弃了对精神贵族地位的追求与维护,从先锋作家的阵营中退出,从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立场退向了大众文化立场,这种变化很明显,也很有代表性。在当今学界尚在热烈地讨论精英文化卓然于大众文化之际,凯里通过精密的分析向我们证明,精英文化并非高于大众文化。凯里作为知识分子所进行的精英文化批判活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争鸣。如果说凯里的文学批评在文化立场的择取上多少有所依循的话,那么,他对英国小说传统的重新评价,则更多地显示了他作为一个卓越批评家的思想锋芒和挑战精神。对凯里文学文化思想理论和主要学术建树作一个全方位的研究和评价,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认识这位颇有争议的评论家,也有助于透视整个20世纪英国文学乃至当代文学的特点。
近年来,国内陆续翻译了凯里的系列作品,本文以他三部已经翻译的作品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将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以及艺术的功用等命题揉进文化与文学的交错当中。这三部著作是:《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学知识界的傲慢与偏见,1880―1939》,《艺术有什么用?》以及《阅读的至乐》,它们都在当代文坛制造了不小的轰动。这些著作文学批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各种观点汇集,涉及文学本质观、文学发展观以及文学功用观等问题。但它们不是杂乱地堆积在一起,而是由一个文化观念将之融会贯通,这个观念就是大众文化下的文学观。因此,我们若将这三本书的内容复合在一起,更能看出凯里文化、文学理论的整体性。
《知识分子与大众》出版于1992年,是一部颇有见地的文学理论著作,其关注的对象是西方自1880年至1939年近60年间所涌现出来的精英文化艺术思潮。凯里以基本的人性关怀为核心,站在一种大众文化的立场上以质疑知识分子的精英主义价值观作为文学文化的主要内容。该书的文学理论重点在第一编“主题”部分里,在这一编里包含有重要的文学理论内容,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描述了当代文化的一些显著特征。凯里认为“大众”是一个虚构的概念。作为一种语言学的策略,其功能在于取消大多数人作为人的地位,或至少剥夺大多数人的显著人性特征,以使其所谓的文化精英自以为是高人一等。凯里对各种文学文本的解释,往往都注重从它的文化立场上加以说明。第二编“个案研究”从微观世界入手,凯里在书中不断展现了对细节描述的掌控,列举了精英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典型,在大量的作家文本中发现“大众文化”,汇拢了颇具代表性的带有贬低性色彩的各种大众文化样态。凯里捕捉作家文本中一个个细小的事件,挖掘其中的能量,勾勒出一个纹路清晰的欧洲现代基层社会的文化肌理,给读者提供一个认识普通大众的情感与价值、欲望与理织的生活常态的平台,表述了知识界对大众文化长久以来的轻蔑和谴责态度。凯里所列举的作家以文化精英自居,各个自诩为是经典和正统的传播者和解释者,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凯里认为乔治・吉辛是第一位彻底、全面阐明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对抗情形的英国作家。吉辛在文本中故意抬高精英文化而打击和蔑视大众文化。在吉辛的书中,知识阶层掌控话语权的姿态贯穿始终,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大众人物的轻蔑之情。“吉辛小说中的权威角色坚信:要把劳动阶级从‘粗鄙的困境’中拯救出来,需要几代人的教育。事实上,吉辛在观察下层阶级时,从不相信他们能同通过教育学会他所理解的事物。” H・G・威尔斯厌恶现代大众社会的许多方面――报纸、广告、消费主义女性和城市等。在他诸多的作品中一再表明:削减世界人口、消灭无知的破坏布鲁姆利郊区自然景致的大众是他不断探索的情节。威尔斯认为必须消灭一些类型和种族的人,由统治阶级精英在许多年内专横地强制实行“严酷的制度化”。他用“大众”这样的抽象概念吞没了作品中波利先生和刘易斯厄姆先生这样的大众个体。威尔斯在小说《婚姻》中设立的大众形象特拉福,读来毫无血肉丰满之感,小说好像预设了大众的麻木愚昧的天性。阿诺德・贝涅特的作品表现出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对立情形已逐步瓦解,但是他也坚信,“文学知识是完美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温德姆・刘易斯是知识分子的典型。刘易斯关于艺术和社会的思想关键在于他轻视妇女,赞同女性传统性别模式。他认为,蔑视妇女和小孩是正确的男性知识分子的立场。阿道夫・希特勒最信奉的是至高无上的“高尚”艺术,他崇尚莎士比亚、歌德和其他一些被知识分子们公认的伟大作家的作品。希特勒鄙视“下流的报章杂志”、广告和“电影胡扯”,支持贵族的原则,把女人和孩子比做“愚蠢的多数”。这些都是凯里列举的典型的精英知识分子的精英话语。这些作家对于精英文化创造能力信心十足的同时,对于同精英文化相对的大众文化不遗余力地进行贬低,流露出对大众的轻蔑。凯里不断地向读者传递出一个信息:由于知识分子对大众生活是完全陌生化的,是想象中的,所以他们笔下的大众形象是变了样的,走了型的,是扭曲的。
凯里的“大众文化”原则还包含着文学的社会功用思想,这种评判功能鲜明地体现在艺术作品中。凯里关于文学的社会功用的思想在他2005年出版的《艺术有什么用?》里得到了充分体现。该书显示了凯里迥异其趣的艺术境界。在《艺术有什么用?》中,凯里几乎只字未提文学与政治、伦理的关系,而是倾心于讨论艺术的社会功用。他详细论述了艺术品的界定,全面否定了高雅艺术。凯里还对艺术存在的合法性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艺术作品在凯里这里不是简单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罗列,而是一种象征、一种仪式化的关系总和,这样的艺术分类标准是与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历史进程密不可分的。对于艺术的地位、功能和价值,凯里提出了与知识精英截然相反的观点。贯穿全书的精英――大众的二元对立,主要也是在艺术的社会功用的维度上展开讨论的。不同的文化立场,表现为截然不同的精神蕴涵。立场的差异,也表现了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的不同。《艺术有什么用?》不再囿于艺术的政治教化功能,不再将艺术简单地视为道德说教的附庸,而是突出强调文化、艺术的独立自主性,凸显了文学的自身特征和审美价值。凯里所提倡的艺术的社会功用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文化艺术不再是只为上流社会、精英阶层所独享的盛宴。他所表述的艺术大众化祛除了原本笼罩在艺术品之上的神秘“光晕”,让艺术品显露出新面目。凯里对艺术功用的探索并未停止在对艺术品本身符号性意蕴的开拓上。他指出:处在意识形态逐渐褪去的今天,大众文化艺术的现代品质是显而易见的。他还进一步阐明了艺术大众文化趋势的原因。这里,无论是凯里的艺术功用,还是文学的模糊性,目标都是指向个人文学创作而言的,是紧密关注文学性质的。在文学批评方面,他侧重于从文学为何而作的角度来说明文学是什么,把文学的功用属性放在了文学界定的首位。在文学功用问题上,凯里的观点是对文化精英的政教论的有力反驳。所有这一切叛逆性的评论入木三分地描述了当代艺术所秉承的一些外部特征,比如艺术研究的功利取向,文学本质的“多样性”,艺术的神圣性在主流意识形态压力下对于当年艺术崇拜的夸大,这些都或多或、深化或丰富了对艺术之用问题的认识。
通过将《知识分子与大众》和《艺术有什么用?》二者归为一个同构的文本系列,对两部作品相近的文化理念、艺术风貌、意识形态性进行递进式分析,我们可以抽丝剥茧地阅读文本内部的社会问题,突破意识形态的控制,揭示其消费性质的艺术形态背后,隐含了艺术功用所指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冲突。凯里精英文化批判理论蕴含着一种深沉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犀利的价值批判态度,他对“大众文化”这一课题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大众文化的发生是随着社会历史结构的改变而形成的。大众文化的理论批评工作主要是由欧洲尤其是西欧具有精英主义思想传统的学院派知识分子发起,这决定了西方大众文化批评的历史主要是批评大众文化的历史。美国文艺批评家麦克唐纳和詹明信、英国的利维斯夫妇、法国的布尔迪厄等都从不同角度质疑大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为大众文化的社会效应奠定了基本主题,后人正是沿着他们的观点做阐发和论述。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是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填补的鸿沟。文化与社会的变迁相生相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过去的概念已经无法承载今天的现实和思考,于是由贵族社会的积淀而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被改写,来自传统世界的那套道德原则和美学规范已不再有效。19世纪末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主导人类社会上千年的精英社会、精英文化与精英意识形态受到强有力的挑战,而代之以大众社会以及作为大众社会伴生物的大众文化的崛起。在传统经典文学中,知识精英的记录永远是历史的主题,而大众生活往往是不重要的点缀,《知识分子与大众》和《艺术有什么用?》都是一种以大众文化视角颠覆这种传统的文学写作方式。《知识分子与大众》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文化发展处于更为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背景中,文化的表现形态呈现出更为多样的景象。在这一时期,固有的精英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阵营的对立加剧,同时表现出精英文化的分化、大众文化的泛化的文化样态。因此,《知识分子与大众》和《艺术有什么用?》对精英文化的轻蔑和谴责所引发的争议背后,实际上指明了雅俗文学精神嬗变的诸多可能性。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我们来考察凯里在大众与精英之间通过文化的方式搭建的分析框架,即可以发现,虽然他所提倡的文学文化立场大多给人以大众的文化形象,但是《知识分子与大众》传达的依然是一定的文化价值等级观念,并在作家本人浓郁的平民意识的驱使下,对大众的文化生产活动做出了过度张扬,对与大众文化相对的精英文化进行了刻意贬低,落实到其文化理念,则仍然呈现出一定的文化霸权。凯里倡导的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批判与贬低致使他忽视了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其教化功能,这种忽视直接导致了当代学界以及大众对精英文化合理性的质疑。然而,文学经典的重估、重解和更新无论古今中外,通常都是一个常态的缓慢活动,实际上在推进变更的过程中只有知识分子的行动和评判才能真正实现其社会效应。大众文化着重表现的是感性的东西,有效地消解了人们对于世界和自身的现实处境的实际感受及批评立场,容易使人逃避对于现实的介入。凯里在《艺术有什么用?》中极力表现的大众文化虽然自身活力十足,但面对世界的改造,更多是以一种被动的姿态出现,并没有展示出对新时代的文化景观的改写。凯里对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动态变化和对艺术的各种单项的定义,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艺术性时常只能凭感性做出判断,甚至是不得其意的追捧。事实情况是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教化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构成了学界理解文化的必要因素,遗憾的是这种贡献被凯里全面地否定和抹杀了。
在凯里文学观的深层,有着强烈的反对功利化,注重自身审美功能的倾向。凯里这样的思维惯性和认知模式可能会潜藏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将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归结为知识分子把大众排斥于文化领域之外的“阴谋”。凯里认为一部分精英知识分子不甘心大众传媒对艺术自身传统地位的瓦解,开始调整艺术生产策略,重新确定文学艺术的神圣性和稀缺性。在他们的笔下,文学艺术走向了“陌生”和“晦涩”。诚然,传统文学的经典文本,在过去乃至今天都称得上是精英文学。精英文学是知识精英所创造、传播和共享的文学,主要表达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承担着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教化的使命,发挥着价值规范导向的功能。精英文学是指一定社会的知识分子所精心创造并在知识分子阶层中盛行的文学,它所关心的不是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而是对于某些本体性问题的认知,其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不是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而是对新的、未知的审美手法的不断探索。现代文化时代的大众是一批具有相当独立意识的受众。尽管精英文化是让大众内心强大的文化根基,普通老百姓、平民大众对其只有仰望而观之的姿态。由于现代社会变迁快,人们工作压力大,大众在心理上与情感上都和那种古典的宏大高远精神非常隔膜。人们既厌倦了国家文化的政治说教和枯燥宣传,也对大而无当、玄而又玄的深层精神境界失去兴趣。反映在文学阅读活动中,贴近百姓庸常生活,与个人情感息息相通的大众文化倒是更加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经典文本是宝藏,但是这些东西如果是以抽象、宏大、遥远的形象,或者以纯粹知识的形式出现,将很难被大众接纳。
早在1994年,美国耶鲁大学英语系资深教授哈罗德・布鲁姆出版过一本《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从捍卫经典的立场出发,研究包括莎士比亚、但丁、歌德在内的26位西方经典作家。在结语部分,布鲁姆说:“每个人都会有或应该有一份荒岛书单。”他身体力行,在书后开出了一份长达40页的“经典书目”。布鲁姆以自己在大学近40年的教学生涯为基础,向读者推荐阅读书目,其中不乏伟大作家的不朽作品,现代主义精英作家如弗吉尼亚・伍尔夫和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也很自然地被收录进来。尽管布鲁姆声称《西方正典》“并不专为学术界而著”,但他的“经典书目”数量多,不少伟大作品读起来并不轻松。从实际操作层面上看,普通读者要严格按照布鲁姆的书单去完成阅读任务还是有困难的。
凯里用一种崭新的方式对英国现当代文学做出了新的阐释。他对当代英国文学的筛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以读者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心灵的高度自由和舒展为独特标志。2000年问世的《阅读的至乐》旨在鼓励和引导大众阅读文学,其副标题为“20世纪最令人快乐的书”,是凯里为普通人开出的一份推荐书单。亚马逊网读者评论:“作者的文笔凝练生动,充满新鲜机智的洞见,丝毫没有陈腐的学院气息。”凯里的成功恰恰迎合了大众立场,聪颖地把握了大众的“自由”与接受心理。凯里在该书中专门为普通读者挑选出20世纪的50部作品,都属于好看又好读的好书。他根据一人一书的原则,推荐了33部小说及短篇故事集,十部诗集,还有如威廉・燕卜荪的《含混七型》等七部非文学类作品。《阅读的至乐》“挑选的标准是快乐”。凯里在引言《为什么读书?》中写道:
这些图书的入选不是因为它们有“伟大价值”或是体现了人类精神,或是其他类似的理由,虽然无疑有些书即使有这些标准来检验也是杰出的。我的选择标准就是纯粹的阅读愉悦――这些书给我带来快乐,我也希望其他人想起这些书或者接触到这些书就会感到快乐。
这些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书有文学史上公认的名家名作,如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园会》、雅罗斯拉夫・哈谢克的《好兵帅克》、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格雷厄姆・格林的《布赖顿硬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等,也有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通俗文学作品如福尔摩斯侦探故事《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凯里有意挑选了一些知名作家的不太知名的作品,如选了约瑟夫・康拉德的《特务》,而未选他的《吉姆爷》;选了詹姆斯・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而未选他的《尤利西斯》;选了约翰・斯坦贝克的《人鼠之间》,而未选他的《愤怒的葡萄》;选了威廉・戈尔丁的《继承人》,而未选他的《蝇王》。这样的取舍有他个人偏好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最主要的一个理由是他觉得这些书相比起来不难卖。凯里对阅读推荐提出了忠告:
如果你极力推荐一些难读的书,只因为它们以前曾受过好评,那么很可能年轻天真的读者听了你的话以后去尝试它们――而后永远地放弃阅读。
由此我们想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喜欢英美文学课,很难把这门课上好。从凯里的推荐书单中或许可以得到对于改进文学课教学的一些启迪:教学内容至关重要,为学生选择的文本不应是一些“难读的书”,而是要能给他们带来“纯粹的阅读愉悦”(pure reading-pleasure),否则会破坏年轻人的阅读兴趣。
《阅读的至乐》收集了凯里应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之邀撰写的书评,共计50篇,每篇长度三四页不等。作者经常以概述故事情节入手,引发读者阅读兴趣,随后围绕作品内容或形式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讨论,时不时穿插一些作家生平掌故,夹叙夹议,娓娓道来,充分显示其丰富的学识,而信手拈来的引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阅读这些短小隽永的书评,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作品的那份喜爱是溢于言表,忍不住要赶快去读他所推荐的书,而他推荐的理由也令人信服: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书,其基调自然应该是乐观向上的,因此,G・K・切斯特顿的《名叫“星期四”的人》作为“文学史上最乐观积极的小说之一”,理应列入推荐书单。凯里向读者传达他的阅读体验时说:“一页一页地翻阅这部小说,你可以回到一个纯真、智慧和希望并存的时代。能让你有这种感觉的书并不多。”《阅读的至乐》推荐的每一本书都有阅读的价值:本涅特在《老妇人的故事》中“对爱和重要性的再一次诠释已经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来读他”;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是“童年的最具体的记录,值得所有的父母一读”;乔治・奥威尔的《上来透口气》是“第一本正视全球污染的英文小说”,“内涵丰富,值得一读”;金斯利・艾米斯的《幸运的吉姆》中“幽默滑稽的描写、文雅犀利的语言让读者身心愉悦,这一点至关重要”。
凯里凭借自己深厚的专业知识,独具慧眼,对作品常常能提出颇为深邃的见解,《阅读的至乐》不乏精当之论。他在对柯南・道尔的《巴斯克维尔的猎犬》进行了精辟分析之后指出:
福尔摩斯的故事看似充满了科学和理性,实际上满足了我们的猎奇心理。我们像变得善于推理,却做不到,《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正是将我们的这种失败戏剧化了,关于这一点,没有什么比这部小说更具典型的20世纪特色。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公认的经典,具有永久的魅力。凯里分析道:“他的如同希腊悲剧一般简单紧凑的情节像喷泉四周的人工彩虹一样,流露出怀疑的味道,这就是我们百读不厌的原因所在。”
《阅读的至乐》不仅向读者推荐读什么书,而且展示如何读。凯里直面作品,采用细读法,寻幽探微,对文本的感受力细腻而敏锐。他在介绍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时说:“乔伊斯把全部的人物和事件弱化为斯蒂芬脑海中一掠而过的模糊的回音。”在推荐托马斯・哈代的诗集时,他写道:“哈代的诗歌并不指出悲伤的直接原因,却能深深吸引读者,因为他传达的是个人精神的深邃而丰富,这种精神牢牢扎根于人的记忆和观念。正是这种精神使得诗歌虽然悲伤,却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凯里的书评写得好,是因为它的文字“充满了人性的深度”,绝非照搬套用西方各种主义或文学理论所能企及。
在《阅读的至乐》中,读者经凯里指导,在自然、宽松的心态中进入文学的领地,去领略20世纪外国文学的无限风景,在对现代文学经典阅读兴趣缺失的境遇中“重新点燃了阅读好书的快乐”。如果说“快乐”是凯里追求的一种艺术审美价值的话,这种价值也只是一种工具价值,不是目标,而是“手段”。他的目标价值应该是使欣赏者在艺术愉悦的沐浴和熏染下,在庞大的文学阅读中能吸取有益的精神要素,使读者在释放自由快乐的心性之时也能看出凝定于作品之中的艺术光辉与作家的精神创造。而我们也能从凯里阅读愉悦的意义探询的过程中对在大众文化的更新演进中如何发挥精英文化审美精神的当代意义以及文学发展观的问题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推进。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流行已是不争的事实,愉悦成为大众对艺术的普遍要求,艺术的愉悦性是有助于大众性情的培养。大众艺术,作为一种更强调愉悦的艺术向我们证明了通过对人心情的影响将会更好地调整人们的性情。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文学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要想让现代文学作品在读者的阅读中真正恢复它们固有的魅力,作家应该自觉地反思和祛除自身的精英主义,避免精英文化曲高和寡,让社会听到底层的真实声音。精英文学应该从纯艺术走向生活,打破审美与生活绝对对立的现象。同时,知识分子在进行知识、思想的生产时,要唤醒读者的文学潜能,促进文学传播方式与空间的扩展,弘扬文学所具有的持久生命力,使读者在对艺术愉悦的期待中去更好地关注现实生存与精神困境,努力索解人生,倾注更多的现实关怀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