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摔跤运动属于角斗类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仅会发生直接的身体接触,而且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因此,在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运动损伤事故。鉴于此,为了降低摔跤教学与训练中运动损伤事故出现的几率,为摔跤教学训练活动的安全、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本文就针对摔跤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等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分析了缺乏安全意识、技术动作不合理、运动负荷过大以及准备活动不充分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摔跤教学与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伤原因,然后又根据以上几方面的致伤原因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希望对摔跤教学与训练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摔跤 运动损伤 损伤特点 损伤原因 预防策略
摔跤运动属于角斗类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仅会发生直接的身体接触,而且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因此,在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运动损伤事故。而运动损伤事故一旦出现,不但会影响摔跤教学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开展摔跤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执教者应积极的对摔跤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归纳总结预防摔跤运动损伤的策略,确保教学训练工作的安全、高效开展。
一、摔跤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
概括来说,摔跤教学与训练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缺乏安全意识。在摔跤教学与训练中,很多运动损伤事故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由于多数青少年学生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也缺乏运动安全方面的知识,所以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比较差,并因此引发了很多本不应出现的运动损伤问题。
其次是技术动作不合理。摔跤运动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的过程中,要取得胜利,并不是一味的凭借蛮力,而是要通过力量的巧妙运用,才能够摔倒对手,获得比分。但是,在开展摔跤教学与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摔跤教学与训练活动时,由于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训练,平均年龄也比较小,所以对摔跤运动的项目特点和规律缺乏深入的认识,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就掌握摔跤技术动作的要领,也常常会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的技术动作,而这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技术动作就是引发摔跤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次是运动负荷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范围。摔跤运动属于个人直接对抗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教学训练中很容易出现身体疲劳的问题,如果教练员在开展摔跤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所安排的运动负荷过大,超出了学生机体的承受范围,那么就更容易引起学生身体的疲劳。而如果在身体疲劳的状态下,继续开展教学训练活动,一旦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引发运动损伤事故。另外,在运动负荷过大的情况下,开展摔跤教学与训练,常常会使得学生机体的某个部位或者是某几个部位的负荷量过大,因为局部负荷过重的问题引发运动损伤。例如:在开展摔跤专项力量训练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腰部、腿部以及手部等的训练为主的,与此相对应的,负荷量就会主要的集中于膝、腰以及肘等部位,此时如果教学训练过程中运动负荷过大,那么常常就会因为这些部位局部负荷过重引发运动损伤。
最后是准备活动不够充分。由于摔跤运动是一项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所以,在开展教学训练活动之前,如果没有开展充分的准备活动,就直接进入高负荷、大强度的教学训练环节,往往很容易引发运动损伤。
二、摔跤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
针对上文所分析的摔跤教学训练中引发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特提出了如下几点有助于降低运动损伤事故的策略:
首先,要注意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降低摔跤运动训练中运动损伤事故出现几率的一项根本性质的措施。而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和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以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具体手段与方法,以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要做好技术辅导工作,通过技术辅导工作,来及时的矫正学生错误的技术动作,以降低因为技术动作不合理引发运动损伤事故的几率。在矫正学生错误的技术动作时,教练员主要应关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技术动作必须要符合力学结构原理;二是,学生的技术动作必须要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的特点。只有满足了以上两点才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因为技术动作不合理而引发运动损伤事故的问题。
再次,要注意教学训练计划的合理安排和教学训练活动科学组织,以确保教学训练活动的顺利、安全实施。在制定教学训练计划和组织开展教学训练活动时,教练员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专项技能水平等实际情况,并据此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计划,尽可能的避免因为运动负荷过大、局部负担过重引发运动损伤问题。
最后,要注意做好准备活动。要做好准备工作,一是要注意根据教学训练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训练时的气候条件和教学训练条件等合理确定准备活动的内容和量;二是在组织准备活动的内容时,要注意通过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和专门性的准备活动,来让学生的机体得到充分的活动,为后续的教学训练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伤害事故 原因 预防
一、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观因素
1.准备活动不充分不合理。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型,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力量,加大关节的活动幅度,使人体能够有准备地从相对安静状态转入到紧张的活动状态。由于学生往往凭着一时的冲动和兴奋,没有做准备活动就加入到比赛或锻炼的行列,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2.运动的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或局部负担过重。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凭兴趣锻炼,运动量过大,特别是局部负担量过重,身体过度疲劳而造成损伤。如天气炎热时,把快速跑和跳远安排在同一次课中进行,就容易造成学生的下肢负担过重,从而造成腿部受伤。
3.学生身体素质差或运动机能状态不佳。在体育教学中,一些学生身体素质差、疲劳时或病后初愈参加比赛或上课,常常难以正确完成运动动作而容易造成损伤。
4.运动技术错误。在体育教学中,特别是学习新动作时,常常没有按照要领活动,违反了身体结构特点和运动时的力学原理,易造成损伤。
5.场地、器材、服装的原因。运动场地不平,有石子、玻璃等碎片及其他障碍物;器械年久失修或维修不良;器械安装不牢固;运动时的服装不合适,鞋子过大或过小通常都是运动扭伤的原因。
二、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客观因素
1.运动设施和体育器材不符合体育卫生要求。运动时因场地不平、跑道过硬过滑、沙坑过硬、坑沿过高、坑内有杂物等,易造成损伤,此类损伤多发生在下肢踝关节上。
2.气候和季节因素。不良的气候条件、雨天、气温过高或过低等均易引起运动损伤,发生损伤的季节多为秋冬季,因为天气变冷,人体肌肉韧带的弹性和运动协调性相对较差,肌肉僵硬、动作失调而致伤。此外,由于光线不好而影响视力,易发生损伤。
3.与人体某些生理解剖结构薄弱有关。在调查中,踝关节受伤的人数较多。这是由于外踝比内踝长,同侧三角韧带比外侧三角韧带坚强,因此踝关节的内翻活动较外翻活动大。另外,在背伸的各肌肉中,使踝关节外翻背伸的第三腓骨肌远不如使踝关节内翻背伸的胫前肌坚强,因此使踝关节向内翻的力量大,这些特点就使踝关节容易发生内翻,造成外侧副韧带损伤。
膝关节损伤在篮球及田径跳跃等运动中更常见,在体育运动中,很多动作都需膝关节参与运动,由于这些特点,膝关节损伤较常见。
三、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1.加强学生安全知识的介绍和学习。教师在体育课中,加强学生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的知识传授,讲述运动保健知识和运动损伤等方面的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提高自我安全意识。
2.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他们,既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要循序渐进,并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3.在练习一些具有一定安全隐患(如铅球,铁饼、标枪等)的项目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相互监督机制的作用,相互观察,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对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4.教师应讲清动作特点,抓住重点与难点,在安排练习内容中由易到难,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的不断富强,体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更重视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预防工作,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重在预防,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增强体育健康安全意识。从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场地器械等各方面着手监管,预防伤害事故的形成,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理念,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实现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美育;体育教学
1前言
体育的主要功能是锻炼强壮的体魄,同时得到健康的形体,在身体发展商全面健康成长。由此可见,体育与美育既不能相互替代,又不能彼此割裂。通过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强美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2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通许实验中学高一学生,其中男生50人,女生50人,共100人。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
通过数据统计:男女生中各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是美的运动,只有10%左右的男女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并非是美的运动。这说明他们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了美的存在。如今,学生除了自己亲身参与体育运动之外,也可以通过各个媒介欣赏到国内以及国外的精彩赛事,运动员取得良好成绩,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当他们参加体育锻炼,亲身体验运动的美妙是,使心灵得到一种乐感。
3.2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必要性
通过调查得出:有6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体育课中实施美育,但是有高达79%的学生不了解美育是什么。说明选择“有必要”的学生认识到美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却不了解美育,不知道美育。
3.3体育运动中常见的美
3.3.1运动场地的美
在问卷统计中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能搞满足他们的运动需求,另外绝大多数的学生表示,当他们进入器材室拿器材时,里面东西摆放的比较整齐,不凌乱。
3.3.2运用语言使学生感受美
在调查中发现,所有同学一致认为教师的语言条理清晰,简明流畅,能够清楚明白地领会教师的意图,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能够很好的掌握动作。
3.3.3运用准确优美的动作使学生接受美
统计显示,女生一致认为上体育课时,教师的示范动作是准确到位,优美熟练。个别男生认为教师在动作的示范上不准确,缺乏美感,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不能好好地掌握动作。这个结果应该是由于男女教师对于美育的重视程度不同而产生的,个别男教师应该注意到这点,必须加强对动作示范的准确性以及优美、熟练程度。
3.4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与方法
在调查中,学生们对“美育如何应用在体育教学中”这个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议:1、提高教师的美育素养,课中穿插美育知识。2、多教授一些舞蹈,健美操等能够锻炼自身形体、正确而优美的姿势的体育项目。3、运用多媒体教学。4、运用体育游戏增加同学之间的团队精神,等等。学生们虽然对美育不是很了解,但还是十分渴望在体育教学中学到美育的知识,获得心理满足,增强信心,保持与激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结论
4.1结论
4.1.1通许实验中学高一大部分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感受到了美的存在,认为体育运动是美的运动。但是由于性别的差异,对于男生来说,他们的美主要表现在力量,速度,身体协调方面;女生认为优美的体形,正确的姿态是美的体现。
4.1.2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是有必要的,但是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不了解美育,甚至不知道美育。
4.1.3学生对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比较满意,能够满足他们的运动需求。说明学校重视学生的体育运动,为学生创造了优越的运动条件。
4.1.4在运动中的精神美方面,女生就不及男生做得好。由于正值青春期,生理上产生了惰性,因此在遇到一些需要更多体力和耐力的运动时,她们就会能偷懒,对于她们身心的发展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4.2建议
4.2.1强化美育意识,提高教师自身审美修养。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提高美育意识外,必须提高自身鉴赏美的能力。
4.2.2精心设计审美情景,创设审美心理氛围。
在体育教学中,联系教学实际,教会学生按照美的规律,选择适宜的动作、器材和训练方法,如何有针对性地去塑造自己的体型。千方百计地设计审美情景,创设审美心理氛围。
4.2.3教育学生注重外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教育学生在追求健美的身姿,优美的身体曲线,矫健的动作,娴熟的技巧,敏捷的反应,这些表象之美外,更要追求团结协作、勇敢拼搏、坚强毅力等这些内在之美。
4.2.4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动作示范。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贴切而又形象的比喻,简明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学生的审美联想,触动已有的审美经验,有助于动作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另外,教师的优美动作示范十分重要。(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11级体育硕士)
参考文献:
[1]巢小春,《论体育教学中的美育》[J],宜春学院学报,2004年第26卷
[2]黄鸿飞等《浅谈美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6卷[3]于少全,《浅谈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2004年第6卷,第2期:47—48
一、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过渡阶段,缺乏自我调节、自我认同及成熟的辨别能力,因此经常会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而未加于正确的引导,导致心理问题。通过归纳研究,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焦虑症。
有些学生面对来自学校与家庭的压力,没有正确及时的调节,表现出害怕家长或老师批评,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面对问题退缩,惧怕考试等等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得不到正确引导就会成为焦虑症,不仅精神上紧张不安、烦恼,而且伴随生理上的失眠、精神衰弱、记忆减退等。
(二)人际障碍。
由于中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和人物的认识还处在主观阶段,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比较重比例的个人喜好,无法像成年人一样理性地去面对人际关系,所以一旦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引发人际交往障碍,在与人交往时会比较敏感,严重的自我保护倾向,容易对他人敌对,无所适从不能自控,严重者会有偏执倾向,这些都有可能引发违法犯罪。
(三)承受能力低。
虽然中小学生的生活还处于比较简单、单纯的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学习与生活也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压力与挫折。面对这些,学生有的可以积极应对,有的则表现为消极应对。一旦随着消极应对挫折的次数增加,学生的承受能力就逐渐降低,缺乏自信,回避问题,无法应对压力。
(四)强迫症。
强迫症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如果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自己丧失信心或者没有安全感,就会表现为强迫自己去反反复复做一些事情,例如咬笔头、对完成的事情不放心、反反复复检查、说话结巴、走路姿态不正常等。
二、学校体育的心理健康功能
学校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其动态性、实践性等有助于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等,具有其他教育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如前面陈述,中小学生因为无法很好地自我调节,面对学习生活压力会产生焦虑、承受能力弱等心理健康问题。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很好地缓解这一问题,在体育活动中,能够缓解肌肉紧张,转移注意,通过各种运动发泄压力,从而缓解紧张情绪。并且在体育活动中,因为并不是个人的行为,必然是在集体中产生行为,所以可以增加学生的人际交往,有助于缓解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对学生自身耐力和意志力的考验,在体育活动中坚持下来的学生在精神上会受到巨大的鼓舞,不仅增加了自信,而且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在体育活动中,会有各种因素激发学生的毅力,比如对运动的兴趣,对胜利的渴望,团体的驱动等,这些都可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去克服活动中的困难,从而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坚韧力。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表明运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协调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作用,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有助于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同时,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体力和精力都得到激发,在运动中常常会产生许多新的想法,并可以马上实践,当这些思维习性被带到学习中时,就有利于启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精神。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体育教学多以集体形式进行,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许多活动是需要同学之间团体协作完成的,同学之间相互协调、理解、合作,从而杜绝个人主义,提高与人交流、理解他人的能力,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三、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一)增强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自体育课开立之初到现在,大多数体育教师只将体育锻炼作为体育教学的重点,而没有真正意识到体育在学生心理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教学中,缺乏通过运动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意识,而是只看重了学生的体育成绩。
(二)仔细观察,营造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课堂是学校教育中最具备动态特征,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最为直接和频繁的课堂,学生在行动中会比较明显地表现出自身特征,有的自信,有的自卑,有的活泼,有的沉默等等。
关键词:高校篮球 教学 常见问题 应对策略
篮球运动是一项既考验学生的体能素质又锻炼学生的技能素质的体育运动,要想拿下一场漂亮的篮球比赛,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篮球的基础知识以及战略战术,而且还要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经过对多所学校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在篮球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篮球战术意识不强,对于攻守的重视不平衡,一半以上的学生单纯注重进攻,却忽略了防守训练,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体能素质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单纯从技术教学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进行篮球锻炼,在进攻中不善于培养学生利用身体优势,导致学生身体对抗能力差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 高校篮球教学的常见问题
首先,忽视整体配合精神的培养。篮球运动是一项团体队伍共同完成的体育运动,这其中就涉及到了队员之间的配合,只有在队员之间的有效配合中才能取得优异的比赛结果,然而在高校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单个学生的篮球技能的教育,没有对队员之间的配合展开练习,导致了在比赛中,队员之间毫无合作意识,倾向于个人才能的展示,进攻中无同伴配合,防守中由于配合不当,导致失误犯规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失误的概率,对篮球比赛结果造成影响,由此可见,篮球教学侧重的不科学会直接对学生篮球运动的整体技能产生影响。
其次,重视进攻轻视防守的不科学教学思想。在大多数篮球比赛中,观众都更加关注的是比赛现场进攻占上风的运动员,大多数学生把一些经能力强的篮球运动员视为自己心中的偶像或者明星,包括:美国的科比,中国的姚明等,学生和教师都片面地认为只有做好进攻的训练,才能展示个人成就,才能赢得比赛,才能获得观众的喝彩,在篮球训练中教师和学生往往表现出一股英雄主义的训练方法,教师更加爱注重学生的进攻技术的培养,为他们创造机会不断进攻,但是真正的比赛的获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防守,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防守部分的教学方法却往往显得单调乏味,学生失去了听课的兴趣,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学生在实际的练习中也只是注重进攻的练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加剧了篮球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最后,篮球教学重视实践轻理论。大多数的高校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篮球教学只是局限于篮球场,教师在对篮球的基本技能进行讲述过后,就让学生直接进入正式练习,学生在没有一套科学规范与训练方法的指导下,随意练习,养成了一些不规范的接球方式,在运球与传球中也没有一套具体的规律去遵循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无法最大地发挥自身潜能,训练的结果也就无从保证。
篮球运动是一项非常锻炼体能的运动,需要队员拥有良好的体能素质,但是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个方面的训练,导致了学生的体能不足。
二、 篮球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驱除学生思想中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局限,让学生明白,篮球运动是一项团队运动,他更需要的是队员之间的配合,虽然个人的突出能力会对比赛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比赛结果,但是团队配合则决定着整个比赛的最终结果,在对学生训练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彼此配合的意识,加强学生的战略战术实施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积极进攻的同时,也善于观察学会分析和运用这些战术与同伴配合,学生体会到战术取胜的结果时,自然会平衡个人技术与团队战术之间的关系。
其次,平衡攻守,展开教学。教师要科学地对训练内容与侧重点进行规划和安排,要对进攻与防守综合起来,平衡练习。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开导和教育,使学生不能因为防守的被动和无趣就放弃练习,要健全对学生的表现的评价,最后的分数要落实到进攻与防守两个方面,全面考察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攻守互用的状态下,赢得比赛。
最后,注重理论教育与实际训练相互配合。要加强学生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实际训练前的理论指导增强学生的战略、战术,让学生在科学的理论的指导下,规范自己的实践技能,掌握篮球的基本动作要领,明确在运球与传球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向学生传授一些先进的技术,提高学生的篮球意识,在具备了科学的战略战术后,再结合实践展开训练。
此外,还要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开展多项体能素质培养,因为体能素质是学生篮球运动的基本保证。
总结:
篮球运动是一项非常锻炼人的运动能力,反应能力的体育运动,教师要完善这一运动的教学方法,意识到传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改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优化篮球教学,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崇.试论青少年篮球教学与训练工作的五个注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高千岭.高职院校篮球普修课教学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目前来说,体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学生的兴趣越来越低,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逐渐下降。同时,由于学生的体质弱化,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也在下降。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当下的体育教学过程单调无创新,体育教学的情境化未达成,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教学活动枯燥呆板,没有与学生的年龄和体质结合,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热情下降。长期处于被动式接受的情况下,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下降,体育锻炼的习惯无法养成,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也就难以提高。
其次,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奈。每个学生体形不同,体力不同,适应性不同。很多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而是以教学内容为纲,让学生去适应教学内容。如体形瘦小的学生和体形肥胖的学生在同一体育项目下表现自然不同,但在体育课程上,老师却是用同一套体育标准来要求学生达标。由于每个学生的体质不同,兴趣不同,对于不同体育活动的适应能力也不同,这样也就导致了学生不敢参与,无法参与的现状。
第三,体育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不足,很多老师都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角色,没有和学生热情而平等地进行交流。对于技术性动作的讲解非常生硬,那些平常就不爱运动的学生更是能看见体育老师就躲,更不会主动去询问如何动作达标。再加上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式教学,必须在不断的试错与练习下才能达到正确的效果。老师讲解简略,大部分学生本来就不爱运动,一提问不仅无法得到正面的评价和鼓励,反而会被布置更多的练习任务,于是干脆不提问。长期下来,体育教学效率可想而知。这也就形成了体育教学沉闷的现状,无法快乐教学。
二、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快乐教学
1.开放课堂,平等尊重。在传统意识中,体育运动就是一种体育运动能力。评价一个学生的体育能力有着大量的数据与表格,如跳远多少米,跑步多少米用时多久等,反而对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没有一个评价标准。这样也就让学生长期处于一个被动式应考状态,一到体育课,主要的目的就是完成最低的运动及格线,而不是在运动中享受快乐。这样的体育教学无法让学生对体育产生热情,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基于此,一方面作为老师要从心态上开放,鼓励学生快乐运动,快乐学习。通过平等而尊重的交流了解学生的体质与心理情况,为学生制订有趣而富层次性的体育活动内容。如可以在教学投掷时,设计一个“丢沙包”的活动。先让学生们自行设计与制作沙包,根据沙包的颜色和外形给出正面的评价,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接下来,在投掷沙包的过程中,采取趣味游戏赛的形式,分为不同的组,比分相加减,最终决出第一名。在这样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提出技术指导,如怎么投才最远,怎么投才最省力,小组各成员怎么组合才能把沙包投出去最远等。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学习的压力,反而是在快乐中无形地学会了投掷。再把沙包换成体育用具,学生的掌握速度也就非常快了。
2.情感交流,贴近心灵。体育教学并不是一个呆板的过程,情感上的交流,贴近生活与学生心灵的教学设计更能让学生快速接受体育教学内容。如在体育动作教学中,老师并不需要一味强调动作的标准性。而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教学导入环节,如老师先模仿不同的动物造型,让学生去猜动物的名字,再让学生们模仿老师来猜。可以各自模仿出题,看谁模仿得最像。越是神似的模仿越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对于动作的领会程度。这时老师再来教体育标准动作就事半功倍了。如教蹲踞式跳远时,跳起来时会有一个收腿腾空的动作。老师在讲解时可以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打比方,如孙悟空的筋斗云跳起来时就有一个收腿动作,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下自己腾空的感觉,再在尝试中去纠正动作,争取跳得更远。趣味的讲解,生活化的语言,贴近学生心灵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在快乐中自主尝试,主动学习,最终在笑声中完成体育教学目标。
3.趣味应用,情境创造。体育本身就源于游戏与竞赛。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趣味的应用能改变长期以来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抵触心理,在游戏中让学生把体育精神贯彻下去。学生把体育运动视为一种乐趣,视为一种游戏,才会主动去参与,主动去应用。越多的应用才能收获越多的体育能力,基于此,体育老师要做的就是把体育知识融入到游戏与应用中去,让学生热爱运动。而情境的创造则是基于对学生的理解,改变过去单一封闭的体育运动状态,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完成相应的体育项目。如设置挑战模式,让学生通过跑跳接力、投掷篮球、引体向上等体育项目环节获取相应的分数,最终敲响目标钟,完成挑战。这个过程里,学生需要团队配合,个人分工,统筹安排才能最终获得胜利。这些由体育项目组成的运动运程实际上只是“新瓶装旧酒”,但却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主动去思考怎么样的动作才能更快地通过关卡,完成任务。只有学生期待体育课,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标,体现出快乐的体育教学。
【关键词】篮球 训练 损伤 预防措施
在篮球运动中,由于外在或内在因素会使人体受到一定的伤害,运动损伤所带来的伤害一直是体育运动中的难题,因其对人体组织或器官造成的伤害很有可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生涯。篮球项目因其具有的激烈的竞争性,在运动中会产生频繁的身体接触,再加上技术的使用,其中存在着许多致使运动员受伤的因素。
一、篮球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
在篮球运动中,急停、转向、滑步、传球接球、上篮等技术的使用都会对身体组织造成一定的负担,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易发生的运动损伤的部位有踝关节、膝关节、手指、腰部、髌骨等。这些部位受伤对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都有严重的影响。
1、对运动损伤在思想上认识不足。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与了解是避免运动损伤发生的重要条件。在实际的教学训练中,无论是教练(教师)或是运动员(学生),都有可能对运动损伤的危害认识不足,这就导致了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训练上都没有良好的防护意识,并且在防护措施上也没有有效的方法。一旦发生运动损伤,治疗不及时会为受伤的运动员带来严重的伤害。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受伤者的身体存在伤痛隐患,这对受伤者的生理上或是心理上都造成严重的影响。
2、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是为了避免运动员的关节、韧带、肌肉突然承受巨大的运动量从而因其粘滞性造成损伤。准备活动是为了使身体可以适应之后的高强度运动,准备活动作为篮球运动之前的缓冲过程,运动量不能过大,运动时不能过快、过强。
3、教学和训练组织的不严谨。严谨的教学和训练组织对运动员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因教学和训练组织的散漫造成的运动损伤的情况常有发生,导致这些原因的是因为在没有严格的监督的情况下,运动员对高难度技术的追求使其私自进行训练,这就增加了运动损伤的风险。
4、运动负荷安排不合理。经过调查与实践,适当的运动负荷量可以保证运动员水平的提高。但是不合理的安排与过多的运动负荷不只达不到提高训练水平的目的,还会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过量的负荷对骨关节、肌肉等都会造成负担。在运动负荷超出人体的承受量时,会产生速度减慢、骨关节劳损等危害。
5、场地、器材、护具、服装不符合运动要求。一些训练场地存在着场地不平整、器材老旧、护具服装不合适等一些设施上的问题,这些都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隐患。
二、预防篮球运动损伤的措施
在进行教学训练时,对运动员易发生损伤的原因要进行掌握与了解,从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同时对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时,及时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要在篮球教学训练中开展安全教育,使教练(教师)与运动员(学生)对运动损伤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在训练中有意识的去预防。
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为了调动身体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身体技能的活化。在进行准备活动时,身体肌肉内的毛细血管也会随之活化,身体关节与韧带也会充分的舒展,使人体的灵活性与力量都得到充分的激发。
3、在组织教学和训练中要严谨,示范要准确。在篮球教学和训练中要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训练内容,强调纪律,认真做到保护防范工作,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和训练内容。准确、细致的示范动作在篮球教学和训练中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够熟练、准确地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4、合理安排篮球教学和训练。篮球教学和训练是将多种教学、训练方法有效地结合运用,在保证不出现运动损伤的前提下,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篮球运动水平的过程。练,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发生。
5、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对易受伤的部位进行特殊的训练,在训练时要追寻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升易受伤部位与较为脆弱的部位的功能。对易受伤部位的联系是防止运动损伤的非常好的措施,可以有效的使易伤部位适应篮球运动中的高强运动量。
6、要树立良好的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篮球教学和训练中的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很重要。要对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意识,在每次教学和训练之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外,还要穿着便于运动的服装,挑选质量较好的篮球鞋,检查鞋带是否系紧系好,对容易损伤的部位,如踝、膝等部位,要用护踝、护膝等护具进行保护。
7、加强保健指导篮球。对学生(运动员)都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对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人,更要加强医学观察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禁止伤病患者或身体不合格的人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
8、对场地、器材、护具要加强管理。及时维护场地修建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对场地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来建设,质量要有保证。建立合理、科学的管理和维护制度。
9、篮球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和具体预防
(1)手指挫伤。手指挫伤是由于在外力的猛烈作用下,导致手指的关节局部淤血、肿胀,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有明显的痛感。预防措施:运动前要充分活动手指各关节,尤其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更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活动。
(2)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主要是因为场地不平整、跳起落地时重心不稳或者落地时踩到他人脚上而造成脚踝内、外侧韧带或关节的损伤。预防措施:注意对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的锻炼,准备活动要充分、到位,必要时佩戴护具。观察场地是否平整,在运动时注意自我保护。
(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是因为膝关节在发生旋转同时伴有屈伸动作,当一侧半月板前后收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力的作用,并超出半月板的承受范围时就会造成半月板的损伤。预防措施:加强股四头肌和膝关节内、外侧韧带的锻炼,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准备活动要做针对膝关节的专项活动,增加灵活性。
参考文献:
摘 要 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中最为基础的运动项目,田径运动对人的身体素质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田径运动被人们称为“运动之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经常开展田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中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力,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也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体育项目的增多,田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有所动摇,所以我们应针对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这样才能提高田径教学的质量,稳定田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中学 田径教学 问题 应对策略
一、中学田径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田径教练员自身知识技能和带训经验有待提高。
当前中学体育教师其学历几乎均为大专或本科学历,虽学历都已达标,但一些“研究生”高学历的教师却不多,并且很多中学的教练员队伍通常带训年限不长,以我校为例,田径训练教练员的带训年限均在4-6年间,虽然年轻的带训队伍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其带训经验也显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并且中学田径教学的教学手段仍存在呆板、单一等不足,不能激发学生应有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课程组织过程几乎长期坚持“从一而终”的教学方法,从而造成中学田径教学问题的显现。
(二)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对孩子的溺爱也更加明显,尤其是现在家中独生子或独生女的现象十分普遍,娇生惯养让他们养成了怕吃苦、怕受累的不良品格,而田径课的各种项目如跳高、跳远、中长跑等正需要肯吃苦耐劳的品质,这显然与田径教学形成了对立的矛盾[1]。另外学生对田径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思想上缺乏对其的正确认知,不能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练习技能动作,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他们更愿意将课余时间花在玩游戏、上网方面。对田径课程报以可有可无的态度,从而造成田径教学不能有效的开展。
(三)教学器材的短缺
目前很多学校的田径器材只有接力棒、标枪等一些较为廉价、简单的器材,显得捉襟见拙,。但是,尽管是一些很便宜的器材,有些学校特别农村初中也没有配备,根本不能根据教学大纲展开教学,这就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体育工作的开展,更甚者处于瘫痪状态。而有些学校为学生准备了很多器材,但大多不是学生所喜欢的,利用率非常低;有些学校的器材破烂不堪,但不是被用坏的,而是因为学校没有专门看管的人员,年久失修,导致资源浪费。而且在很多学校标准的田径场几乎少之又少,由于场地不适,田径教学器材的短缺,从而严重制约田径教学的开展。
二、针对中学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老师是新课标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和教学核心,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水准。教育部规定,田径老师要经过专业的教育体系训练,虽然有些学校的田径老师是科班出身,但却是极少数,大多数是其他专业的老师,有的甚至是非专业体育老师,或者是代课老师。这种教师知识结构和水平很难胜任当下的田径教学。这就需要教育机构通过各种举措,有目的地对田径老师进行提高、培训,并督促他们自修。丰富知识结构,不仅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和自身理论修养水平,从而提升田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根据学生心理、身体特点,拓展教学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性,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一是把田径项目游戏化。寓教于乐是一种很受用的教学方式,尤其针对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自制能力很差,单一枯燥的教材、教学方法根本吸引不了他们,这就需要老师把田径项目设计、加工一翻,串联成故事,用游戏的形式完成本来无趣的课程。二是把田径项目实用化、生活化。要想把田径项目实用化、生活化,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在平常的生活中善于观察,发挥想象力,把生活中的细节与田径运动项目相结合[3],例如:跨越式跳高或背越式跳跃可以要求学生头碰高出的悬挂物、跳过高出的障碍物、跳跃摘水果、叶子等方式;而投掷项目,可以不投铅球,而改投沙包、纸飞机等学生们感兴趣的物品,这样学生就会争先恐后的参与进来,也能达到投掷的目的: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和投掷能力。
(三)改善场地和器材设施
田径场和体育器材是学校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物质保障和基础,只有加大资金投入,置办好这些硬件设施,才有可能有让每个学生都有使用的机会。并且还应该挖掘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的项目内容。具有健身作用的走和跑只要“准”就行,在规定的时间内走或跑完规定的额路程。而跳跃一项,可以准备绳子、毽子和皮筋等游戏性器材,它不同于竞技运动的跳跃。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置办和制定简单、趣味性、娱乐性很强的教学器材与规则。
三、总结
田径教学作为体育运动最基础运动项目,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最佳运动方式,所以在中学田径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对田径的改革,结合学生的自身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田径教学器材和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爱,以进一步提高田径运动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建建.中学田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思考[J].湖南农机.2010.37(5):104-106.
论文摘要:为提高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法的效率,就应了解和掌握其要领.文中就问卷调查法及其种类,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结构与原则,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错误以及问卷调查的实施与评价等进行了分析.
问卷法是现代社会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特别是在调查研究中的使用则更为普遍,因而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称“问卷是社会调查的支柱”;英国社会学家莫泽则说:“10项社会调查中就有9项是采用问卷进行的”。可见问卷调查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十分突出。这些年来,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广泛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使体育社会学实证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要提高问卷调查法的效率,就必须了解和基本掌握其要领。
1、问卷调查法及其种类
问卷是社会研究中搜集资料的1种工具,它的形式是用1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问卷调查是书面调查,即调查者用书面形式提出问题,被调查者在既定的局面表格上回答问题。问卷调查一般是定量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统计量推断总体。问卷调查的对象可由调查调查者自行选取,如专家咨询等;也可用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这样可保证调查问卷具有一定的样本量。
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所使用的调查问卷,按填答的方式可分为自填问卷和代填问卷。自填式问卷是由被调查者本人填答的,而代填式问卷则是由调查人员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代为填写的。自填式问卷调查可按问卷的传递方式不同,分为报刊问卷调查、邮政问卷调查和送发问卷调查;代填式问卷调查也可按照与调查者交谈的方式不同,分为访问问卷调查和电话问卷调查。
2、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结构与原则
2.1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2.1.1从被调查者的角度考虑问卷的设计由于问卷需要被调查者回答,因而调查者在设计问卷时既要突出自己研究的主题,又要考虑被调查者回答的方便。因此要注意:问卷设计不宜太长,问题不要太多;所提出的问题不要太难,更要避免提出被调查者不愿回答的,诸如较为敏感或涉及个人隐私等问题;不应要求被调查者进行难度较大的回忆和计算,不要提出明显带有调查者本人观点的问题等。
2.1.2对队碍问卷调查的因素有明确的认识一项问卷调查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被调查者能否与调查者合作。从问卷设计的角度上分析,影响被调查者与调查者合作的障碍主要来自主客观两方面.主观障碍是被调查者在心理和思想上对问卷产生的不良反应,客观障碍则是由被调查者受自身的知识、能力、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而形成的。
2.1.3从多方面考虑问卷的设计工作问卷看起来是由1组问题和答案所构成的调查表格,但在其设计时却涉及了许多在问卷上看不到因素。在设计问卷时需要注意的因素较多,而在这些因素中,调查目的、调查内容、样本性质、资料处理分析方法、问卷使用方式、调查经费和时间等影响因素则是必须考虑的。
2.2问卷的一般结构
2.2.1卷首语即1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或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以及对被调查者参与合作的谢意等。卷首语要求简短明确,用语客气。
2.2.2指导语即填表说明,用来向被调查者说明如何正确填答问卷。如果是单项选择或“是”与“否”的问题,向被调查者说明将自己的选择在何处打“j”或划“o ".如果是多项选择,说明是否需要排序以及如何排序等。如“请将下列问题的答案按您认为的重要性程度在“口”内填上1.2.3……”等。
2.2.3问题和答案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被调查者的各种信息正是通过问题和答案收集到的。问卷中的问题在形式上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大类。
所谓开放式,就是只提出问题而不为调查者提供具体的答案,而是由其自由作答。如:“您最喜爱的健身方式是什么?”,(请自填)。
开放式问题的主要优点是回答者有充分的自由按自己的情况或发表意见,不受什么限制,回答往往也是最自然的,所得资料也比封闭式问题所得资料丰富生动。但开放式问题也有缺陷,其1,受被调查者理解能力、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等限制;其2,由于需要较多的思考,因而会花费被调查者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其3,开放式问卷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可能过泛,因而不便于处理和定量分析。
所谓封闭式,就是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2个或若干个可能的答案,供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看法和意见,从中选择1个(单项选择)或多个(多项选择)作为回答。例如:
“您最喜欢看哪一类的电视节目?”(限选1不答案,请在口内打“口”)。
(1)新闻类口(2)体育类口(3)文艺类口(4)经济类口(5)军事类口(6)其他类
“您喜欢观看的体育比赛是什么?”(可选多个答案,并请按您所喜爱的程度在口内标明1.2.3.4……)。
(1)足球口; (2)篮球口; (3)排球口;(4)田径口:(s)体操口;(6)跳水口;(7)乒乓球口;(8)羽毛球口: (9)网球口;(10)游泳口;(11)射击口; (12)滑雪口;(13)其他(请写明)。
封闭式问题的优缺点与开放式问题正好相反。虽然这种方式对被调查者有一定的限制,缺乏自发性,回答中的偏误也难以发现,但由于回答者填写较方便,所花时间较少,对其他方面也无特殊要求,对回收到的问卷便于进行统计处理和定量分析,所以是1种常用的问卷设计方式。
封闭式问卷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有:(1)填空式—在问题后面的横线上或括号内填写问题:(2)两项式—只有2种答案而选择其中之一的方式;(3)多项式—列出多种答案,由被调查者选择其中1项或多项的形式;(4)顺序式—列出若干种答案,由被调查者给这些答案排出先后顺序的方式:(5)等级式—列出不同等级的答案供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加以选择;(6)矩阵式—将同类的多个问题和答案排列成1个矩阵的形式:(7)表格式—将同类和几个问题和用表格形式体现出来的方式。
2.2.4编码所谓编码,就是对每1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1个、每1个答案编定1个惟一代码,并以此为依据运用计算机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2.2.5其他资料包括问卷的名称及编号,被调查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等,问卷发放与回收日期,调查人员、审核人员姓名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2.3问卷设计的原则
(1)客观性。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现实和实际情况。如果在调查问卷中所提出的问题大大落后于实际,调查的结果就不可能反映真实情况。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超越了现实,调查所提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难以使人信服。(2)必要性。必须围绕调查课题和研究假设设计必要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过多和过于复杂,会增大调查成本和降低问卷的回复率,设计的问题过少又无法说明调查研究欲说明的问题。(3)可能性。问题设计要符合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可能。超越或低估被调查对象实际能力的问题都不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4)自愿性。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问题。凡被调查者不可能或不愿真实回答的问题,都不宜正面提出。(5)针对性。主要指当“专家”问卷调查表发放时,其对象的选择要恰当。当问卷表中的内容对专家来说也不熟悉时,就难以看到加以回复。
在问卷调查中,被调查对象一般是通过对问卷中已设计好的问题与答案的理解来选择回答的,因而,如何清楚地表述问题和设计答案是其难点。表述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1)具体性。一般在问卷中不要用抽象概念和提笼统的问题,因为抽象概念和笼统问题不易回答,即便是回答了也难进行科学分析。(2)单一性。每1问题的内容要单一,不要把多个问题合在一起提出,因为对复合问题难以用某1答案来回答。(3)准确性。表述问题的语言要准确,不要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更不要用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和概念。(4)简明性。用于表述问题的语言要尽可能简单明确,句子冗长繁琐而不得要领的问题会降低回复率和有效率。(5)中立性。表述问题的态度要客观中立,不要使用诱导性语言和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更不要在问题前套上诸如:“x x说……”等“帽子”。(6)通俗性。问题的语言表述要通俗易懂,不要使用被调查者感到陌生的语言,特别是不要使用过于专业的概念和术语。
此外,问卷中问题的表述要尽量避免用否定句的形式来表达,特别是对问题答案采用“是”与“否”的选择时,否定句容易产生误答。
设计答案的基本原则:
(1)相关性。所设计的答案必须与所询问的问题有直接关系,避免出现答非所问或无关答案。(2)完整性。尽可能地穷尽与问题有关的主要答案(因太多而不能列出的可在最后用“其他”表示)。(3)同层性。所列出的答案要在同1个层次上,即按分类标准是同一类别、同一维度和处在同一分类水平上的答案方可。(4)互斥性。设计出的答案应当是相互排斥的,如果出现互相包含和兼容的问题,被调查者在作选择时会感到困惑。(5)可能性。所设计的答案应当是被凋查者能够回答并愿意回答的,即对方从能力上和感情上均可接受的。
3、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错误
3.1问题含糊
即问题的含义不清楚、不明确,或者可能产生歧义。如:“你近来是否经常参加锻炼?"(1)是口;(2)不是口。
在这个问题中,“近来”、“经常”和“锻炼”的表述都比较含糊。“近来”是个时间概念,但它也是1个相对的概念,可指近2, 3天、近2, 3个星期、近2, 3个月甚至更长。“经常”是一频度概念,但也是1模糊概念,达到什么要求才能称之为经常?1周3次还是3周1次?“锻炼”1词在体育界以外,就可能联想到其他的锻炼,如下基层锻炼等。即便知道是指体育锻炼,但它包括哪些内容,骑自行车上下班算不算?
3.2概念抽象
有些调查者常常用抽象的概念或极为专业的术语来表述问题。如:
(1)“你认为举国体制是否是我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最佳体制?”
(2)“按项群理论,可否将现有的运动项目分为以下几大类:……”
在(1)问中的“举国体制”是1抽象概念;在(2)问中的“项群理论”是1专业性很强的术语,把这些概念和术语用于对象是相关专业人士的调查尚可,但如果用于一般性的社会调查,就难免会让人头痛。
3.3带有倾向
调查问题的设计者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在问题表述中体现出来。如:“中国足球水平如此之低,而国内足球甲a俱乐部球员的收入又高得离谱,你认为这种现象合理吗?”
(1)合理口;(2)基本合理口;(3)不合理口;(4)很不合理口。
问题的这种表达方法明显地带有对选择答案的诱导,其结果是导致被调查者选择后两项答案。虽然问题的设计者可能并未偏离事实,但这样的表达方式显然不符合中立性的要求。
3.4多重含义
1个问题只应当问1件事情,如果1个问题中同时出现2个或多个事物,回答者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如:
“目前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水平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步?”
(1)是口((2)基本是口(3)不是口
从表面上看,问题是指体育运动1件事情,但由于在体育运动中包含了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等方面,如果这些方面的发展并不协调或不同步的话,对这个问题就不可能做出适当的选择。
3.5问法不妥
除问题的设计之外,在答案的设计中也会出现错误或不妥当的情况,问法不妥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1种。如:
“对运动员应当多表扬,少批评”
(1)正确口(2)错误口((3)不知道口
表扬和批评只是不同的教育方式,多与少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在答案中用正确或错误等来界定某种方式显然是不对的。如果在这个问题后再加上“您是否同意采用这种方式”并将答案改为“同意、不同意、不清楚”就较为妥当了。
3,6过于复杂
设计问卷的原则之一是简明,而在许多社会调查问卷中并未注意。如:
“协会制在现阶段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什么?(多项选择)”
口(1)项目管理中心与单项运动协会的“双轨制”运行方式,不利于调动社会体育组织的积极性。
口(2)协会自身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需要进一步提升其管理水平与市场运作能力。
口(3)政府对运动项目的管理权限过大,存在越拉、错位与不到位现象。
口(4)协会制有效运作的社会化网络不健全,难以承担起竞技体育发展的责任。
(5)以全运会为代表的赛制使地方政府成为利益主体,阻碍了体育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6)单项运动协会通过市场获取资金的能力不足,政府财政的补贴有限……。
问卷设计中的复杂的问题和答案本身并无错误,但某些被调查者不太愿意对这些复杂问题动脑筋。因此,如果问卷中的问题和答案表述过于复杂,会大大降低其回收率。
虽然在问卷设计中出现一些错误或不妥也属正常现象,但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的效率,则应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各种错误的发生。
4、问卷调查的实施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