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对心理健康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第1篇: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一、健美操调节心理节律的作用

1.对生理功能的调节。健美操是在每10秒16拍至24拍的音乐节奏下持续运动,属于有氧运动。长期坚持锻炼,能促进心肌发达和增大心脏容量。一般人的心脏重量是300克,心脏横径为11―12厘米,通过健美操的运动,心脏跳动加强加快,心肌中的毛细血管大量增生,心肌纤维逐渐变粗,从而使心肌发达,力量增强,心脏的容积也相应增大。有研究表明,健美操锻炼者其心脏重量可增长至400―500克,其心脏横径可达13―15厘米;心脏细胞的蛋白质,心肌的糖元,糖激酶等物质的储备量分别增加35%、30%、80%左右;心脏每搏输出量可达80―100毫升,在同样满足身体对血量需求的情况下,心跳次数则相应减少,一般只有50―60次/分。以上这些生理系统上的变化,都能使心脏功能有较大的提高,使心脏得到更好的休息,这对人体的健康和承担繁重的任务压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并能为人体提供使心律、血压及其它方面变化的生物反馈,引起放松和轻微疲劳,起到良好的镇静效果,将心理不安和威胁降到最低限度,在生理功能上为人的心理健康调节提供有效的保障。

2.缓解心理压力。健美操是有氧代谢的健身运动,是力量、力度、弹力、活力的综合表现。它与体操相比较,少些呆板机械,趋于自由自然;它与舞蹈相比较,少些抒情柔软,而趋于欢快有力。由于身体动作的快速变化和脚下富于弹性,连续不断地跑跳,使全身充满生命活动。它既是局部动作,又有全身动作,运动负荷适中,练习者可以灵活控制运动量和强度,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动作和时间,这样的一种运动方式对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具有较好的作用。

3.运动转化功能。健美操是基本体操艺术化、动力化、健身化的运动,高中生定期、适量开展健美操运动,可使焦虑、抑郁等不稳定情绪得到转化,长期坚持锻炼,是一项具有实用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健美操锻炼能以运动转化方式帮助高中生从痛苦困难的情绪阴影中走出来,以积极健康的运动行为代替消极的痛苦思想。经验会改变认知,而参加积极健康的运动是改变自我效能感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健美操锻炼,高中生个体身体方面的控制力和知觉效能感会明显提高,随着运动动作的逐渐熟练掌握,他们不仅会降低恐惧感和自我抑制,从而提高对身体各方面的满意程度,提高整体自尊水平和对生活和环境的控制感,而且会透过在运动中对成功的期望,提高个人解决问题的努力程度和面对障碍的持久程度,从而强化自身的应对行为,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逐步摆脱学习和生活中的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

二、健美操运动过程有利于促进高中生心理沟通,增进交流

从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来看,高中生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他们非常希望有单独的房间,有个人的抽屉,心理发展呈现出闭锁性的特点,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他们容易感到孤独。虽然他们的人际关系意识增强,也产生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热衷于寻求理解自己的人,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往往由于缺乏成熟的全面经验,容易主观片面,过于偏激、固执或盲目自信,以致以自我为中心,影响健康人际交往,甚至产生孤独感或自闭症。

健美操是一种群体运动,在集体场所进行,能使练习者体验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高中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在与同学的共同参与中,可以探讨练习的感受,也可以相互纠正动作、相互鼓励,达到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的目的,使学生处在一个欢快、奋进、充满激情的环境中,通过眼神、表情、肢体语言等交流,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搭建平台,把个人置于集体大家庭之中,起到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通过集体有效的配合练习,高中生能在融洽的氛围中开阔心胸,增进与他人的心理交流沟通,而不是将其隐藏在内心世界或记载到特殊的笔记本中。他们在实现健美操运动的集体共同目标的努力中,也能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消除孤独感,提高群体意识,完善人际交往。

三、艺术性的运动氛围有利于高中生实现身心完美塑造

面对高考的压力,高中生往往埋头苦读,较少进行身体锻炼,生活单调乏味,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

健美操是融体操、音乐、舞蹈、美于一体的富有艺术性的体育运动,它不同于其他项目的显著特点,是“以自然人体为对象,运用自己的力量把自身作为对象,实现自我塑造”,讲究造型美,要求动作美观大方,准确到位,讲求有效地训练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姿势,使人体匀称、和谐发展,培养健美的体形和风度,塑造健美的自我。健美操运动同时充满节奏,既有运动节奏、时空节奏,又有服装、灯光等色彩节奏和音乐节奏,都给运动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高中生参与健美操锻炼,在节奏鲜明、欢快奔放的现代乐曲伴奏中,能充分展现人体运动的艺术美感;陶醉在美的旋律中,能很快排除心理上的紧张与烦恼,身心得到全面调节,有益于表现出良好的气质和修养,给人以朝气蓬勃、健康向上之感,较为明显地反映了健身、健美、健心的自然性整体效应,实现身心之完美塑造,展现出青年学生的活力。

总之,健美操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特点,能从内在生理系统功能和外在影响等方面对高中生的身心进行有益的调节与均衡,在促进高中生增强体质、塑造完美形体的同时,能使他们摆脱心理的困惑、焦虑与抑郁,开阔心胸,消除孤独感,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稳定性,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是一项有益于促进高中生全面身心健康的有效运动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春.中等专业学校开设健美操教学的探讨[J].2001.2.

第2篇: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一、两者间的共性是结合的基础

1.两者的基本职能和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

职业学校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可塑性极强的中职生,二者属于“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都是通过教育来影响中职学生的意识,从而改变其行为,可以说两者的基本职能都是育人。虽然具体目标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塑造健全的人格,都是为了实现“成人”和“成才”两大基本目标。因此两者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现代技术型劳动人才。

2.两者在学生问题及教育方法上具有互融性

品德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环境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以及青春期特有的心理问题等。很多时候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通过品德行为的缺失表现出来,而很多思想品德问题的根源在于心理问题,在教育实践中也发现很多学生问题不单单是心理问题或是品德问题,而是心理和品德共同的问题。所以说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所面对的很多问题都具有互融性,正因为如此,两者在教育方法上可以互相借鉴。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学生的某些品德问题,如在德育的理论说服、环境陶冶、榜样示范等方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可以加强个体的道德内化,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思想品德教育来疏导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如以道德规范来约束学生行为,并借助“灌、渗、导、管、评”德育手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3.教育内容、原则要求和师资队伍具有交叉性

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虽然有很大区别,但它们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人生价值等教育问题上有着共同的话题。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加上之前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重视,致使我国心理健康师资队伍薄弱,具有相应心理健康资质的专职教师严重不足,心理健康教师总体水平不够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很多学校迫于无奈,只好让班主任、德育课教师等教育管理经验相对丰富的老师充当心理健康教师,这就导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存在交叉现象。同时,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树立素质教育的科学理念,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重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注重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发展,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等方面有共同的教育原则和要求。

4.教育渠道、途径具有相同性

虽然两种教育在操作具体要求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品德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几乎都是通过课程开设、课堂教学、学科渗透、团队活动、宣传橱窗、广播、黑板报、网络、多媒体、专题讲座、专题教育活动、家校共育、校本管理的优化、相关隐性课程的建设等方式开展实施的。

二、两者结合可以发挥互补优势

1.共享设施条件,节省经费开支

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教育除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档案室等教育专业设施不能共用外,在教育教学场地、宣传阵地、活动场所、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都有共用现象。因此,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统一规划,统一使用,比如宣传窗、黑板报、广播、音响设备、投影仪器、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和设备都可以共享,也可以共用校外实践基地,共争校内的经费扶持。这样不仅有利于达到教育效果,还可以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节省学校经费,毕竟学校普遍存在经费紧张问题。

2.整合师资队伍,利于相互配合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在师资上存在着重合与交叉,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两支队伍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做法:第一,对专职政工干部、年段长、班主任和德育任课教师等德育工作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给予帮助。第二,鼓励部分德育工作者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师资质等级证考试,以便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第三,通过组织专家讲座、教学观摩、研讨会等形式加强两支队伍的交流、沟通,共同分析学生的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并找出共性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实效。

3.互补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实效

(1)学会倾听。无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交谈。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往往以“说”为主,强调摆事实,讲道理,注重灌输。但这种模式有时给学生的感受是教师只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缺乏对学生的了解,致使他们很难接受。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不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首先是以“听”为主,教师会认真地听取学生的诉说,从中可以了解学生的具体想法,对下一步教师的教育起到有的放矢的效果,同时通过诉说还能让学生的情绪得到宣泄。

(2)学会理解。在品德教育中,教师有时不太理解学生的想法,甚至对其行为、想法深恶痛绝,继而对其严肃批评。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往往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这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设身处地了解并理解自己,让学生产生一种温暖、被接纳的感受,这种感受有利于彼此的进一步沟通,也可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抵触情绪,使学生愿意袒露自己的心扉,并能欣然接受教育者的意见和建议。

第3篇: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衰竭患者,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护理前后患者对心力衰竭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对心力衰竭疾病知识的认知情况明显优于教育前(P

结论:给予慢性心衰竭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情况,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慢性心衰竭 健康教育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58-01

我院为探讨慢性心衰竭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提高慢性心衰竭的治疗效果,对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衰竭患者,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50例,女36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85岁,平均年龄64.3岁;患者心功能分级为2-3级;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文化16人,高中25人,初中20人,小学15人,文盲10人。

1.2 方法。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伴有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加之患者对疾病认知的缺乏,因而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患者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以患者的实际需求等为依据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且可向患者例举成功案例,从而逐渐增强患者对抗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第二,运动指导。适当的运动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因此,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为其制定针对性的运动计划,指导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进行下进行适量的运动,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在初期进行运动时应随身携带药物,且要有家属陪同,一旦有异常现象发生应立即就诊。

第三,饮食护理。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血容量较高,因而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其饮食护理的重视。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进食时应严格控制水分及盐分的摄入量,从而尽可能减少患者心脏负荷;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喜好为依据为其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且饮食应以低脂肪、低钠、低热量为主,且要嘱咐患者食用适量的新鲜水果蔬菜;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嘱咐患者定期进行体量及24小时内液体出入量进行检查及记录,从而确保患者肠道通畅,。避免便秘及钠水潴留现象发生。

第四,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使患者认识到正确服药的重要性,从而逐渐增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服药期间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从而尽可能减少患者的恐慌感,使患者积极主动的和医护人员进行配合。

2 结果

患者健康教育后对心力衰竭基本知识、用药常识、心理因素、诱发因素、生活方式等疾病知识的认知情况均明显优于健康教育前(P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是由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心肌病、炎症等因素引起的心肌损伤,使得心肌结构及功能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现象[1,2]。患者多伴有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该病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3]。因此,临床上通常将改善患者心力衰症状,降低患者病死率作为治疗该病关键。然而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较长,且极易发作,因而往往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为有效的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给予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还应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逐渐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使患者及其家属更好的各医护人员进行配合;同时给予患者及其家属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还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且有助于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使患者家属积极主动的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及帮助,从而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总而言之,给予慢性心衰竭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情况,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赖宇明.氟伐他汀与心血管药物联用治疗慢性心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3,(02Z):122-122

第4篇: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问题 解决对策

随着时代的进步,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竞争的加剧,人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这种变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一面。但伴随离异家庭的增多,不良网络等媒体的影响,升学压力的增加,以及独生子女的问题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表现日益突出,以致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在体育课中如何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的渗透教育,其意义显得尤其重要。

一、现今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1.胆怯心理。

有些学生胆子小,做事怕风险,遇事爱靠边。在体育课堂上,他们由于担心不能完成规定的动作而遭人耻笑,甚至怕出现伤害后果,顾虑太多,因此特别容易紧张,在运动过程中往往显得犹豫彷徨,结果出现失败的可能性反而加大了。又由于经常失败,上述心理状态就形成恶性循环,出现有的学生动作很漂亮,越做越漂亮,有的胆子小,不敢大胆练习,结果越做越差,甚至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2.自卑心理。

每位学生无论在体能、技能、兴趣、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平时不怎么努力,只靠遗传因素占优势,体能和运动技能成绩达到优秀;而另一些学生由于“天分”较差,他们总是觉得什么动作都做不来,总是感到沮丧而畏缩,平时上体育课虽然十分努力,但最终还是可能不及格。这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降低对体育课的兴趣。

3.逆反心理。

大多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往往固执、任性、自负,爱逞强,喜欢坚持己见。例如我所授班级就有几位体育素质不错的男生,平常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所以经常不按要求完成课堂练习,这样很容易影响别的学生的情绪。

4.急躁心理。

性情急躁的学生,运动情绪相当不稳定,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项目,一时不能按照规范要求完成技术动作,或者竞技比赛失利,甚至只是遇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就会引起较大的情绪波动,表现出来就是坐立不安,搓手跺脚,随手摔打东西,甚至对同学的一两句不经意的话表现得尤其敏感,并为此大打出手。

除上述内容外,还有嫉妒心理、懒惰心理、依赖心理等,均需要通过心理疏导,消除学生心理障碍,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针对这些心理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心理疏导

1.不断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法。

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好问、好说,敢作敢为;许可学生讲错、做错或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讲法和做法;容忍学生否定教师一直认为是“对”的判断和观点;提倡学生“找茬”,允许学生同教师争辩;鼓励学生敢于否定所谓“权威”的定论,先让他们有勇气说,哪怕是只言片语,而阶段性目标只是要求他们敢说,以壮其胆魄;直至鼓励学生敢想,并从不同角度思考、发现新问题。在教法上设法点燃他们的运动热情。在教学中也可以设计一些既有趣味又能锻炼其运动素质,简单易行的动作程序,吸引他们积极参与,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经常感觉成功快乐,进而不知不觉地增强自信心。例如在投靶游戏教学中利用“坏人”做靶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力量及身高等方面的差异,选择不同距离的标志靶,随着技术的娴熟和进步,可适当调整自己的距离。使不同素质的学生均得到全面发展,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不断增强自信,满足学习欲望。

2.不断进行学生的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定

在体育课中,对学生的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不断进行评价,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学生的情意表现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方面,如能否战胜胆怯、自卑,充满自信地进行学习与练习;能否克服各种主客观的困难,挑战自我,进行长期不懈的练习与学习;能否善用体育活动各种手段来调控自己的情绪。学生的合作精神的评定主要体现在社会适应方面。也就是通过体育课学习之后,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养成对今后走上社会是有益的。主要表现为能否尊重老师和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能否表现出极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能否承担小组练习和学习中的责任,如在激烈的运动比赛中,能否为小组获胜尽自己所能;能否遵守规则,尊重裁判,不计较胜负,赞扬对手,认真分析失败原因,不埋怨别人;能否与他人很好地交换意见,不知不觉地克服心理障碍。教师如果在平时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不断给学生灌输这些健康理念,并把这些表现列为评定的主要内容,在学期末组织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并纳入体育课成绩中,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往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的健康心理方面提高自己。

3.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法。

第5篇: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每到夏天炎热季节,尤其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导致情绪和认知行为的紊乱。不少人会感到心烦气躁、思维紊乱,往往为一点儿小事便大动肝火,这就是“心理中暑”,又称“夏季情感障碍”。

一、天气异常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

大量事实证明,气压、温度、湿度、日照、风以及大气电磁场等多种气象因素作用于人体后,都会影响人们的生理功能,引起情绪的变化。比如,气压越高,血液溶解氧气的能力越大;气压越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能力就越低,如果气压变化过大过快,超过了某个阈值,就会使人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缺氧症状。这种生理上的变化,又会引起情绪的紧张和烦躁,研究表明,许多季节性疾病与天气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形成较佳的心理状态,而高温或在温度回升时,人的精神状态则容易产生波动和异常。精神专家研究发现,当气温较高或有暖流入侵时,精神病人起床徘徊、无法入睡、叫喊骂人、摔打东西的情况显著增加,正常人也会有程度不同的情绪变化。主要是高温天气影响了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也会因为外界的强烈光线产生一种烦躁情绪。

除了气温的变化以外,“心理中暑”还与人的出汗多少、睡眠时间和饮食不足有关。因为天热人容易出汗,加上睡眠和食欲不好,使得体内电解质代谢产生障碍,因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令人发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二、夏季高温异常天气影响心理健康的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资料表明,1982年至198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得全球大约10万人患上了抑郁症,精神病的发病率上升了8%,交通事故也至少增加了5000次以上。究其原因,是“厄尔尼诺”这种异常气象变化,引起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和天气灾难,超越了一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发生坐卧不安、精神迟钝等症,意志薄弱者还会发出歇斯底里的哭叫声。

由于高温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所以高温环境下的犯罪率也相对较高。1996年奥运会前夕,美国警方曾委派专家作过细致研究,发现亚特兰大的日犯罪事件总数,是随气温的升高而递增的,其中最热的6、7月份,犯罪率最高,偏偏奥运会在这一时段举行,为了减轻人们的恐惧感,奥运会组委会的负责人,一度谎称亚特兰大夏季气温不超过30摄氏度。

在炎热的夏季,大约有10%的人会出现情绪、心境和行为异常,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情感障碍”。夏季“心理中暑”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1)情绪的异常:情绪不稳定,心情烦躁,思维紊乱,爱发脾气。自己感觉头脑不清晰,内心燥热,无法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记忆力差。(2)认知的异常:思维紊乱、记忆力下降,自觉头脑糊涂,内心燥热,不能安下心来思考问题,学习效率降低、健忘。心境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觉得日子过得好没劲。环境心理学专家也发现,在高温室内的人比在常温室内的人易于对他人做出不友好的评价。(3)行为的异常:常固执地重复一些行为动作,如反复洗澡、洗脸、洗手,也要求他人像自己一样。由于火气大,容易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人闹意见,家庭矛盾增多,朋友间的争吵增加,陌生人之间的纠纷更易发生,有统计显示连犯罪率也有增加的趋势。

三、高温异常天气下的心理调节

目前人类还不能改变大范围的气象条件,但是,人们根据天气变化的规律,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是完全可能的。这就是近几年世界上兴起医疗气象预报的主要原因。如果人们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就可能不受或少受天气条件的影响,从而保证人们的生理健康和情绪稳定。至于如何远离“心理中暑”,专家给人们的建议是:(1)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目的。(2)科学合理的饮食。在饮食上要尽量多吃清淡的食品,多吃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夏季体能消耗增加,应适当增加营养,切忌节食。为避免电解质代谢紊乱,在出汗多时要适当补充盐,以菜汤、果汁补充为佳。(3)做好防晒措施。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带好帽子、衣着宽松。不要在烈日下或在封闭的房间内呆太久。居室要注意通风,通风可以迅速散去人体周围的热气及减少空气污染,使人产生“凉快”的感觉。(4)合理饮水。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钠0.3%―0.5%为宜。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5)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尽量保持平静、乐观、豁达的心态。(6)遵循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室内多应用冷色系,如乳白、淡蓝、浅绿等颜色,少用红色等暖色系,也会起到热中求静的心理作用。(7)多做自我心理调节,心烦意乱的时候听听舒缓轻松的音乐,或者做些想象放松训练,静坐在那里,闭上眼睛想想森林、蓝天、大海等令人凉爽的情景,有助于降低“心理热度”。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以“冷处理”。要和外界多交流,与家人多聊天,缓解心理压力。要有一点幽默感。幽默既可给生命带来欢乐,又能淡化矛盾,舒展心绪,消除苦闷,使紧张的神经在幽默的话语中松弛,起到自我宽慰的作用,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情绪。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第6篇: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健康信念模式;膝关节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44-01

膝关节病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膝关节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本病主要以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何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

Orem认为自我护理能力是指个体实施自我护理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根据年龄、个体发展情况、生活经历、社会文化处境、健康状况以及可得到的条件而有所不同【l,2】。基于此,本研究以霍克巴姆的健康信念模式理论为指导,对膝关节病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骨科住院的膝关节病患者60例,平均年龄45岁。纳入标准:符合膝关节病的诊断标准,患者意识清楚,有读写能力,能正确理解健康信念的内容;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对自愿参加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干预前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试验组应用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1.2.1 理论基础 健康信念模式,HBM是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从人们健康信念形成的角度出发,解释影响人们采取健康行为因素的重要理论模式,它由三部分组成,即个体的健康信念、行为的线索或意向以及行为的制约因素”【3】。

1.2.2研究工具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4】。该量表是美国学者Kearney和Fleischer于1979年根据Orem的自我护理理论设计制订的。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43个条目,5个维度分别是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能力、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强。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量表能较好的反应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因此本研究选取此量表为研究工具。

1.2.3 HBM制订的健康教育具体实施方法

(1)入院时:对膝关节病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其健康信念程度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具体的内容是:了解患者对膝关节病的认知程度及患者的心理变化,家属对患者、疾病的关心程度,评估其相关的健康行为,并指出健康行为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提高其健康信念,同时指出不良行为对疾病恢复的危害。

(2)住院期间:评估患者对健康行为的认知情况,对健康行为和不良行为的执行情况。通过教育使患者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改变危险的健康行为。针对患者疾病所处的阶段,制定个性化的功能锻炼方案,如下肢的股四头肌肌力训练,等长收缩,等张收缩训练等,饮食原则,服药标准等。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积极的配合治疗与护理。

(3)出院时:评估患者对疾病的主观感受、对治疗护理的认可情况,讲解出院后服药的标准,说明定期复诊的重要性,纠正其错误认知,使其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督促膝关节病患者强化健康行为,从而促进疾病的局限和康复。

1.2.4 数据处理 将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以P

2 结果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教育过程,促使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本研究通过对膝关节病患者应用以健康信念模式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了疾病的有关知识,正确地认识健康行为和不良行为对疾病康复的影响,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程度,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和局限,同时也为患者建立了健康行为的态度和信念,提高了自我护理的能力,肯定了HBM模式在健康教育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晓玲.护理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60.

[2] 鄂慧峰,袁义厘,张红兵.奥瑞姆(Omm)自我护理模式与应用.现代护理,2003,9(4):291.

第7篇: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理指导;心血管介入;依从性

心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有创伤性的治疗方法,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1]。而焦虑抑郁等情绪又会反射性的引起生理上的改变,中度以上的焦虑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使得心率加快,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使得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2],可见这种情绪对于疾病的好转和恢复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探讨了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进行干预,是否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提高患者诊治的依从性。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来我科就诊进行心血管介入性检查的患者共90例,经临床检查全部病例均有进行介入性检查的适应症,无严重禁忌症。90例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21~68岁,平均49岁。将90例患者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上均衡可比。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内科对症支持治疗,要求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即填写Hamiton焦虑量表和我科自制问卷,以了解患者的焦虑情况和其对于接受治疗和介入性检查的依从性,和不愿接受治疗的主客观原因。然后针对收集得到资料为患者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计划,并应用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对照组只行常规内科治疗。具体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计划包括:(1)举办心血管健康知识讲座,并介绍介入性诊治的方法和优缺点和风险,每周1-2次,每次1个小时;(2)在病房和科室内外设立宣传橱窗,对心血管介入治疗进行介绍,组织患者及家属共同观看科普教学录像,增加知晓率,减少焦虑情绪;(3)由主治医师、外科手术医生和主管护士组成护理指导小组,定期对患者进行访视,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惑,观察分析患者的思维和情绪变化,及时疏导、安慰、教育、鼓励患者,承认并愿意接受疾病事实和采取介入性治疗的必要性。又主管护士定期为他们讲解术前和术后护理的方法。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 < 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焦虑量表测试结果的比较干预组通过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1 焦虑量表测试结果比较

注:* P

2.2 两组对介入性诊治接受程度的比较 经过相应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后,干预组对于心血管介入性治疗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依从性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表2 两组对介入性诊治接受程度比较(例,%)

注:χ2=42.78,P < 0.01.

3讨论

在对本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时,笔者发现,患者对于心血管介入诊治的依从性低,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讲,通常是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表示过分忧虑和担心,过高地估计了疾病的危险性,绝大多数人对于介入性治疗比较陌生,甚至完全没有接触过,因此会产生莫名的恐惧和担忧。客观方面则主要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而选择不接受介入治疗。本次结果显示,通过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可以明显改善心血管介入诊治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的心情,从而提高他们接受介入性治疗的依从性。这与文献报道结果相同[3-4]。说明恰当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对于疾病风险和并发症有客观科学的认识,减少无端的恐惧心理。而医生护士的有效护理指导,又能够让患者产生被尊重、被关心的认同感,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建立应对疾病的积极的心态。这项举措大大展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顺娣, 仲玉琴, 陈静.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 9( 2) : 11-3.

[2]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2版.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12( 增订版): 235-38.

[3] 吴立新. 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对心血管介入诊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 2007, 14(10): 1743.

第8篇: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主题词: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表现 形成心理问题原因剖析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发达地区优越的生产条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随之而来地形成了一批批“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很难感受到父母的和温暖,更难面对面地聆听父母的教育。由于学生自身、家庭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教育的疏忽,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发凸显,如何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的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心理焦虑

焦虑是某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是对当前或预计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农村留守儿童的焦虑多表现在和同伴交往中。比如在众人面前觉得不安,被老师或者同学批评了总想不开,在群体生活中常常无所适从,人云亦云,缺少朋友等。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焦虑是衡量其在群体中是否感到安全的重要指标。

笔者采用问卷的方式,主要针对所执教学校的四、五、六年级农村留守儿童焦虑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情况如下表:

调查结果表明有近70%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同时心理焦虑存在着年级的差异: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焦虑状况高于五、六年级,六年级又高于五年级。

(二)孤独感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莫名其妙地封闭自己,他们不愿加入集体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中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封锁心理,而把因此而产生的一种感到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中的孤独感还会伴随着焦虑情绪出现而出现。孤独感体验同样反映了他们在同伴群体中所产生的不安,长期的孤独体验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笔者在另一所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进行了街头访问式的调查,在被调查者中有超过46%的学生认为在学校生活中感到孤单,具体情况如下:

表2 某学校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基本情况

孤独感存在年级的差异:四年级留守儿童的孤独感高于五年级,五年级留守儿童的孤独感高于六年级,可见中年级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最强烈。

(三)胆小、自卑

自卑是主体渴望交往而缺乏勇气,胆怯的一种情绪状态。胆小、自卑心理的表现之一就是紧张感。在对上文中提到所调查的三个不同年级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中,30%的被调查者认为当面对众人发言时会特别紧张,调查情况如下:

在年级差异的比较中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农村留守儿童在当众发言时的紧张感有所减少。情况如下:

据观察,有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会出现胆小自卑的情况。笔者观察到:一些孩子的话不多,也不常和人交谈,在和同伴交流中常处于被动地位,但他们的行为举止是正常的。心理卫生专家认为:这种表现属于社交性退缩,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孩子,平时的表现正常,一旦处于社交情境或集体生活中,就出现异常反应。

(四)情绪控制力差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和情绪发展是阶段性的过程。表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学生的情绪体验内敛化,控制和调解情绪的能力逐渐增强,但受到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留守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是有限的,其能力弱表现在其外显行为上:不管哪个年级段的留守儿童都十分好动,常常无节制玩闹,精力旺盛;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容易持久,组织纪律性较差等等。他们的情绪变化快,喜怒常被外界影响控制,学生之间常因为小的摩擦而引起言语或肢体的冲突。

二、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针对以上现况,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调查统计和X2检验来看,农村小学生心理现状令人担忧,年段不同,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有一定的差异,进一步调查分析表明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有其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因素有: (一)学生自身因素对心理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认知评价水平低,应对技巧差,因此面对父母常年不在身边、遇到困难无人帮助等挫折时难以正确对待,由于自身存在的感情外露与内隐之间的矛盾,期望值较高与学习压力大的矛盾,渴望与人交往同心理闭锁的矛盾,导致学生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这些问题是成长中的问题,只要适时、适当地帮助和指导,都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二)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农村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农民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但在一部分农村家庭勤劳致富的同时,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三无现象: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同时,农村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家长只想到外出打工来改变孩子的生活条件,却未曾想到孩子的心理同样需要呵护。有的家长对子女生活无心照看,而留守孩子爷爷奶奶又照顾过度,是造成部分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三)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虽然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耳边,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但在农村地区,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仍较简单,而且,学校教育虽然提倡智育德育并抓,但实际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学生心理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教师心理教育意识淡泊,缺乏系统研究,这也是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问题背后是中国农民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所产生的问题如不及时予以解决,社会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人力对他们进行社会矫正,更为严重的是,还可能影响到下一代的人口质量。因此,关爱留守儿童,关系到农民工权益的维护,甚至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还要与家长及代养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注意发挥留守儿童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充分激发其学习的愿望和动机,增强教育的固有“魅力”。再有,学校应优化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切实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尽可能地为其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加强政府,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比如,班主任记载好留守学生父母在外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学生临时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并主动电话联系留守学生父母,让家长尽量作到定时与子女通电话沟通、交流感情,与班主任联系孩子在校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要求家长应努力创造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其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影响其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要求父母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2.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和育儿理念,为孩子合理定位。从自己孩子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学校和社会教育实际水平出发,从孩子的智力、性格等方面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定位。要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性,这样既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能实施。

3.“严中有度,严爱结合”,爱与管相结合。爱孩子是长辈的天性,但要使孩子成才,就必须从小严格要求与管理。真爱孩子,就要经常观察孩子的合理要求和希望,给予及时地和适当地满足,使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愉快和满足,爱孩子要适度,过分地溺爱,满足其不合理的要求,是娇生惯养。过分溺爱会使家长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这不利于孩子成长。对孩子严格要求也要适度,过分严格,会使儿童自卑与胆怯,影响其智力发展及创造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劳动力还要继续流向城市,留守儿童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注、参与,更需要政府、学校教师的积极参与、齐抓共管。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留守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吧!

参考文献:

(1)欧阳莉妮.扫除心理障碍 发展小学生的交往能力【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9)

(2)杨兵.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达县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4).70―71.

(3)高四季.试谈小学生自卑感的消除和自我意识的培养【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8

第9篇: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价值取向;问卷调查;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

1 引言

价值取向的形成有主客观原因,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取决于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说,价值取向的形成就是价值观的形成,反之亦然。价值观一旦对个人认识与行为具有经常的导向性,它就叫做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也就是价值观对个人行为有定向作用。价值取向是个体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当价值观对人的认知与行为有经常的导向作用时,这时的价值观就是价值取向了,例如:某人持有个人主义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经常地使他做出个人主义的行为,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就有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了。

价值取向的涵义究竟是什么?迄今尚无统一的界说。本文主要采纳用“行为取向”界定价值取向。如:文化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由此认为,价值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值得与不值得意味着人们在认识上面对各种事物现象所做的抉择或所寻求的行动方向,这就是所谓的价值取向。可见价值取向往往是通过选择或比较来确定的。

目前我国研究者对于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方面研究的还不够深入。我们作以下假设: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价值取向的中介间接实现的。本文通过路径分析的方法,考察两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式。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选取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院、长春大学的660名大学生,回收622份,获得有效问卷579份。

2.2 工具

2.2.1 价值观问卷价值观问卷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张麒于2001年在其硕士论文中编制的。该量表由45个项目组成,含12个一阶因子。整个问卷的内在一致性α系数为0.8524,表明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良好。

2.2.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BMU)本研究选用中国医科大学岳冬梅等人1993年修订的中文版EMBU,用以评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行为。该量表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良好。

2.2.3 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本文选用适合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由河北师范大学王欣、左晓冬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54个项目组成,含有9个因素。整个问卷的内在一致性α信度系数为0.94。

2.3 数据统计使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相关分析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有密切关系,且相关系数达显著性水平。

3.2 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影响心理健康的模式的路径分析为深入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经由价值取向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的路径,我们进行了3个回归分析,以探讨诸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式。在第一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心理健康进行分析,其具体结果是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M3(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均非常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59和0.216。在第二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3种价值取向进行回归分析,其具体结果首先是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人生活取向的回归分析,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F5(父亲的拒绝、否认)、F2(父亲的惩罚、严厉)和F4(父亲的偏爱被试)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130、-0.095、0.222、-0.122;其次是父母教养方式对社会生活取向的回归分析,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Beta值非常显著(0.130);最后是父母教养方式对权威意志取向的回归分析,M3(母亲的拒绝、否认)、F4(父亲的偏爱被试)和M2(过干涉、过保护)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236、-0.141、0.099。在第三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心理健康进行回归分析,其具体结果是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M3(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均非常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14和0.153;Z1(个人生活价值取向)、Z2(社会生活价值取向)和z3(权威意志取向)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83、-0.085、0.240。从复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Beta值由回归分析1中0.359下降为0.314,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由回归分析1中的0.216下降为0.153,这说明父母教养方式的个别因子经由价值取向的中介影响心理健康。

为了更清晰地看出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特绘制路径分析图,图示如下(图中标志的数据为相应的路径系数以及残差系数)。

4 讨论

4.1 父母教养方式的作用相关分析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路径分析显示父母教养方式经由价值取向的间接路径显著,这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价值取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我们对大学生的咨询中发现,不良的教养方式往往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但父母养育方式并非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仅为促发因素,价值取向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