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范文

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

第1篇: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主要是根据当前城乡运输发展的需要,为能够更好地适应城乡一体化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革现有的城乡运输管理模式,改变原有的城乡公交分割的现状,减少城乡公交运输之间的障碍,实现城市和农村的运输发展。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客运量逐渐增加,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也是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需要。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城乡之间的客运量逐渐增加,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出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行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保障,目前相关的条件并不十分健全,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不完善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对于加强农村和城市的联系,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刚刚实行,相关的规划并不十分完善,导致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中存在众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当前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规划并不十分严密,公交线路的衔接方面未能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调配。大部分公交车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但是由于乡镇的村落分布并不十分集中,如何进行公交线路的选择才能更好地节省成本,提高公交运行的效率成为当前公交一体化进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城乡公交一体化缺少相关的资金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虽然农村的经济逐渐发展,但是公交一体化进程的资金仍然存在短缺的现象,这对于公交一体化进程的实现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另外由于城乡实现一体化建设是城市和农村公交管理的一体化管理,这部分资金由谁支付,这也是城乡公交一体化实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城乡公交运行中存在距离上的差异,如何对公交运行中的票价进行合理的规划,公交车运行的成本问题逐渐成为当前公交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研究问题。这些因素都成为当前公交运行中资金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何保障城乡公交运行的资金成为当前公交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公交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不完善

当前农村和城市之间有一些线路班车在运行,但是线路班车在票价、运行方式和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等方面与公交车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很好的体现公交的公益性属性,让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但是当前政府对于这一建设缺少比较完善的政策支持,比如如何对原有的线路班车进行改造,如何有效地落实改造等等,由于政策的缺失,导致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受到严重影响。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客运量逐渐增加,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对于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当前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还存在众多的问题,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合理规划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行,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成为当前城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中需要对城乡公交线路以及公交运行车辆进行统一的规划,制定出详细的运行规划,这对于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乡公交运行的监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村村庄分布比较分散,对城乡公交运行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地减少公交运行中的线路分布不合理现象,在节省资金的同时提高运行的效率。

(二)增加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资金支持

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在今后的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中需要加强政府的资金支持,为公交一体化进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另外政府还可以鼓励一些社会人员对公交一体化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丰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同时政府还需要建立专门的部门监督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资金使用情况,避免出现资金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保障资金的落实,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设。

(三)建设完善的城乡公交一体化网络

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公交车的管理,建立城乡一体化公交网络,对公交车的运行进行合理的监管。对于公交车的运行线路,公交车的票价,公交车的车辆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这对于提高公交车的运行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城乡公交车的网络化管理可以对公交车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公交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加强公交车城乡网络化管理可以保障公交车运行的有序进行,对于提高公交车的运行效率和运行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当前公交车的管理体系并不十分健全,加强网络化管理可以减少公交车的不公平竞争,对于城乡客运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强公交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支持

公交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公交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相关的政策并不十分完善。政府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支持,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制定相关的规划目标,在原有公交线路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公交班车,可以依据就近原则改变原有的线路,这可以有效地减少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阻力。政府还可以通过出台一些优惠的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力量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设进言献策,可以通过网络积极吸收和鼓励人们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建设。

结语: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交流逐渐加强,城乡之间的客运量也随着增加,加强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经济之间的交流和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城乡公交车一体化建设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公交车一体化网络,合理规划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促进我国城乡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路伟平.加速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J].运输经理世界.2011(7).

第2篇: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范文

虽然这几年市政府加大了投入,我市城乡客运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尤其是农村客运发展十分明显,全市151个行政村,已有131个村通车,但与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还有差距,主要是:缺乏强有力的协调工作机制;场站建设滞后;运力仍显不足;资金难以落实到位;线路调整不够及时;公交化改造进展不快。

为加速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铜陵,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一)加强领导,尽快建立城乡客运一体化强力推进机制

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对涉及到多个部门才能办理的事项,由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处理;尽快制定出台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发展各年度目标和落实措施。

(二)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

按照“市、区、县”一体化、“路、站、运”一体化原则,统筹规划公路路网与客运站场,尽快构建一个以公路网络为基础、客运站场为节点、客运线路为通道的一体化城乡客运网络体系,使各种城乡客运方式有效衔接,以实现客运资源共享和旅客“零距离”换乘。

(三)加快建设,全面改善城乡客运一体化承载能力

一是加快路网建设。加快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连接线的工程进度,进一步完善“六纵六横”的公路主体框架,在全面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优化改造农村路网,加强农村路网与重点镇的连接,尽量形成闭合线路,构建主城区、城镇30分钟上高速,行政村(不含“飞地”)30分钟至主(副)城区的一体化交通路网。二是加快场站建设。尽快在顺安、县城北等处选择合适位置兴建换乘中心;另增建3-4个农村客运站;同时加快市区至重点集镇,重点集镇与集镇沿线的候车厅和招呼站建设。

(四)积极融资,努力保证城乡客运发展一体化资金足额到位

在财政投入控股的前提下,按照公用事业改革的总体要求,鼓励社会资本以合资、合作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公交投资、建设和经营,利用实施特许经营制度,逐步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格局;积极探索城市公交公司参与农村客运班线的公司化改造的新路子;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由车籍所在市、县、区政府出资收购班线。

(五)稳步推进,逐渐扩大城乡客运一体化范围

围绕到20__年我市一主两副城区和主要集镇公交运营网络全覆盖的发展目标,稳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加大投入,彻底更新破旧车辆,增加车辆数量,逐渐将我市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提高到与马鞍山、芜湖相当的水平,及时调整线路布局,加快农村客运的公交化改造,争取东部城区早通公交车,农村公交逐渐向钟鸣、东联、胥坝、天门、灰河等5个主要集镇延伸。

第3篇: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思考

至2014年底,桂林市(含辖区县)拥有农村道路客运企业39家,个体运输业户4户,累计开通农村客运班线356条,农村客运车辆2414辆,座位29197个。全市乡镇通农村客运班车比率为100%,建制村通农村客运班车比率为85.27%,达到1372个。

桂林市积极推行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和发展县乡、镇村公交线路。67个乡镇通公交车,占全市乡镇比率50.37%;419个建制村通公交车,占全市建制村比率25.33%。基本构筑了覆盖市县、辐射各乡(镇)村的城乡客运网络,为城乡居民安全便捷出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输保障。

一、桂林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交通基础设施差

目前桂林市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普遍较低,还有不少乡村等外公路以及单车道道路,路面狭窄,农村客运车辆或公共汽车难以在这些路段上通行。公路实体质量与公路建设质量验收标准不符。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不到位,导致道路路况水平极差。城乡道路发展不均衡,规划滞后、建设投入不足,不利于城乡客运发展。

2.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不平衡

桂林市荔浦、平乐县城乡客运发展得比较快,已形成了独具地方特点的发展模式。但是,桂林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总体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对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方法不多,措施不力,发展进度慢,效果不明显。

3.客运安全监管难度大

农村客运车辆技术水平和档次总体较低,中、高级客车比重小,不少县农村客运市场中微型车仍占一定比例,非法营运现象还比较突出,实施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的难度较大。农村地区地域广大,公交化改造的客车或者公交车在公路上没有固定停靠站和公交候车亭,随意停靠现象严重,乘客上下车安全没有保障,不少城乡公交运营里程较长,增加了安全监管难度;对开辟城乡公交或实施公交化改造的公路勘察仅由交通一家部门实施,缺乏公路、安监、交警部门的参与,线路安全通行条件的界定不准。

4.法律法规不完善,不配套,政府扶持不足

目前,国家和自治区政策鼓励统筹城乡客运发展,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城乡客运一体化(公交化)缺少支持依据,不利于城乡公共客运均等化的推进。政府对农村客运建设和城乡客运发展支持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城乡客运一体化政策研究不够,重视程度不高,缺乏政府层面的引导和扶持政策。对降低群众出行成本和企业政策性、公益性亏损尚未建立财政补贴机制,以致出现城乡客运公交化企业为生存而向超员要效益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二、进一步发展桂林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对策和措施

1.合理规划客运基础设施

在规划建设桂林市道路时,要考虑本地经济水平、人口流动量和土地性质等,尽快对农村公路进行改造建设,提升公路技术等级。并且还要统一规划好全市各县的客运站、公路网络和基础设施,做好合理布局,为实现客运基础设施一体化提供保障。根据桂林市城乡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性较强的特点,按照居民出行不间断、连续性特点,有机结合各种交通方式,满足城乡客运需求。

2.创新城乡客运管理制度

桂林市要进一步研究制定评价方法与标准,定期对全市各区、县、镇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状况进行考核评估,并将评考核结果与政府补贴、绩效考核及线路经营权配置直接挂钩。另外,桂林市还要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从而推动全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又快又好发展。

3.加强客运市场监管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机制作用,加强对客运市场的监管,采用多种有效措施,在监管的形式、方法和内容上加以创新,最大限度扩大市场监管范围,严厉处罚各种违法经营活动,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

4.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

修订、完善现有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建立健全城乡道路客运法规体系,解决城乡客运一体化(公交化)发展无法可依的问题,并完善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标准规范体系,实现城市公交和城乡客运管理的有效衔接。各县(区)交通运输部门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门工作班子,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主动多向地方政府汇报存在问题,努力争取地方政府加大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的出台扶持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如税费、站点建设征用土地等,为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要建立健全联动机制,主动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三、结语

在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桂林市道路客运要想更加长远发展,既需要交通运输部门克服难题,主动推进,还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从而为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改善城乡交通现状,并进一步推动桂林市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公交客运;交通环境;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333-02

一、大通县公路客运基本情况

大通县公路客运通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班车客运为主、公交客运、出租客运为补充的公路客运格局。

大通县共有城市公交线路13条,投入营运车辆138辆、累计营运里程243.5公里。公共交通线路基本覆盖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桥头镇建城规划区,预计全年完成客运量1 400多万人次。公路客运班线63条,车辆164辆。其中:(1)县内农村班车46条,车辆80辆;(2)宁大高速快客1条,车辆10辆;(3)宁大公交1条,车辆47辆;(4)宁大公交支线5条,车辆7辆;(5)跨省、州地区11 条,20 辆。客运班车年客运量432万人(次)。大通县的公路客运分别由大通县汽车客运公司、大通客运服务有限公司、大通县共有三家公司经营。

二、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必要性

1.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是道路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公路客运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办法,有策略地应对多种形式的竞争。“车头向下”大力发展城乡客运,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是道路客运面对竞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是规范客运市场的有力措施。目前,城乡客运线路上出租车超范围经营、无牌照无手续车辆私拉乱运、私家车揽客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利益驱使。要想规范治理好客运市场,靠政府部门的治理只能暂时解决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好客运市场,必须疏堵结合两手抓,“疏”就是要降低“黑车”的收益,推行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捷径。

3.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是提升道路客运服务水平的新措施。打破原有的客运经营管理模式,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农村道路客运市场主体‘多、小、散、弱’,运力过剩,车辆破旧,服务质量不高”等一系列矛盾,有利于全面提升城乡客运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出行的实际需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出行对公路客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价格更加低廉。因此,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乡镇客运进城,城市客运下乡,班车实行定线、定班、定时、定点营运,增加班次密度,降低价格,群众出行即时上下车,既便宜,又便捷。

三、大通县公路客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日益旺盛的城乡客流需求,吸引了大量无证的黑车、摩托车、私家车等参与非法客运,并且日益严重,虽然经常性进行打击和整治,但收效甚微,城乡道路客运安全形势较为严重。部分公交线路和班车客运线路重合,实行公交、班车两种票价,竞争环境不平等,班车客运擅自降低票价与公交客运恶性竞争,营运秩序比较混乱。

2.城乡客运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使原已占据城乡道路客运主导地位的班车客运与近年来尝试开行并深受城乡群众欢迎的公交客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公交客运的发展和延伸空间受到体制机制的严重束缚而变得十分困难。

3.农村公交客运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始终未得到广泛的重视,虽然有广阔前景和极大需求,但仍然享受不到城市公交客运应有的政策优惠。

4.目前大通县公路客运由三家公司经营,车辆挂靠经营者高达83%,经营主体分散,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差,经营矛盾突出,服务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

5.县城内公交车辆没有固定停车场地,占用部分主要街道作为发车站点,加剧了城区交通压力。

四、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需解决的问题

1.整合客运资源,改造经营主体,建立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经营主体。深化企业改革,大力扶持公路客运骨干企业的发展,确立其主导地位。建议由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现有的客运公司、公交公司、服务有限公司三家客运企业进行重组,以资产为纽带重新进行资源整合,组建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由一家经营的客运企业。实行集约化经营、公司化管理,打造一个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2.城市公交属社会公益事业,目前三县内唯独大通县还在缴纳车辆营业税,建议政府予以减免。

第5篇: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范文

 

城乡道路交通运输客运是联接城乡经济、服务居民出行、推进城乡发展的重要纽带,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要求。实现城乡道路客运资源共享、政策协同、衔接顺畅、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服务优质是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标志。

 

一、多措并举 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1、政策指导,规划引领。为规范推进我省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青海省交通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有关工作的意见(试行)》,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原则、运行要求、燃油补贴、服务能力、安全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根据意见,各地制订了辖区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明确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为我省城乡客运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先行试点,稳步推进。我省按照“城区周边乡镇、村社比较集中的地区,试行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模式,条件具备的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促进和实现农村客运网络和城市公交网络的合理衔接和有效融合”的思路,先在具备条件的西宁和人口较为稠密的东部海东市先行开通高速直达客运、城市公交线路延伸和客运班线公交化的改造。通过试点经验总结,逐步向其他市、州推进。

 

3、结构调整,资源整合。为充分发挥企业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优势,提高经营者抗风险能力,我省积极探索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新路子:一是收购法。即由具有实力的运输企业对现有经营者出资收购,实行集约化经营,员工化管理。二是整合法。即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对原经营企业进行整合,成立线路公司,实行股份制。三是新建公司法。即成立专营农村客运班线和城乡公交的公司,实行区域经营。

 

4、转变模式,灵活经营。根据各地人口分布、群众出行习惯等,打破传统的“定点、定线、定班”单一班线模式,实施区域经营、循环经营、专线经营、捆绑经营等多种形式的农(牧)区客运经营模式,对于客流量小、客流不均衡的客运线路,采取周班、月班、赶集班、逢时班等发班模式灵活经营,充分满足当地群众出行需要。

 

5、落实政策,让利于民。一是落实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政策。二是协调落实公共汽电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三是实行对农村客运车辆、城际公交车辆、城乡公交车辆免收公路通行费政策。四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财政补贴。

 

二、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先天不足”。我省农村公路通达深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公路等级较低、客运站点建设滞后、乡镇客运站功能单一、农村客运车辆车型等级较低等问题。

 

2、城乡客运市场规模化程度低。经营农村客运的企业存在客运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综合效益较差等问题,农村客运市场“小、弱、散、差”现象明显。

 

3、城乡客运发展不平衡。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域广大、村镇分散、人口较少等因素的影响,我省在省会西宁周边和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城乡客运发展较快,而在青南等藏区,客运线路覆盖率低,班车通达深度不够,运输断头和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4、财政补贴有限,企业经营困难。我省除客流相对较大的东部地区外,受客源因素,大部分地区经营农村客运或公交客运的企业处于微利和亏损经营状态。而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只有部分地方财政给予企业政策性经营亏损补贴,造成企业缺乏发展后劲,制约着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发展。

 

三、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建设的意见建议

 

1、健全法规,使城乡客运管理有法可依。为使城乡客运发展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交通运输部应尽快出台《城市公交客运管理规定》、《城乡公交客运管理规定》等法规制度,明确管理主体、职责、许可、监管等,作为城乡客运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

 

2、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推进城乡客运统筹发展是政府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在发展城乡客运中应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由政府牵头,交通运输、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财政、公安、安监、国土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强化管理服务,为城乡客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城乡客运是公益性事业,是利民惠民工程,它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依靠政府的公益性行为来推动。应建立扶持城乡客运发展的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逐步形成以制度性公共财政补贴为主,以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其他优惠政策为辅,以专项补贴政策为补充的财政保障制度,按照“照顾偏远、兼顾公平、差异化补贴”的原则做好顶层设计,以此促进城乡客运经营的积极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

 

4、加大农村牧区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场站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部、省级要加大对农村客运站点的资金补助,加快建设速度,适度提高建设标准、满足规模需要。

 

5、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城乡客运资源,适时调整城乡客运结构和促进转型升级。一是对较成熟的班线,可实行对同一条班线多家经营主体,采取收购、置换、重组、入股等方式,促进集约化、规模化运输;二是鼓励同一线路起讫点客运企业组建线路公司,实现线路统一经营;三是鼓励同方向客运班线,通过整合调整由同一经营主体经营,实行“一区一线一司”的运营模式。四是加快城乡客运车辆车型的升级换代。

 

6、提高城乡客运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城乡客运经营的管理,提高城乡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在城乡客运经营管理上,实行城乡客运经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完善服务质量考核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客运企业的社会评价体系。

 

7、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监管。要严格市场准入关,严厉打击违法违章行为,督促客运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同时,要广泛宣传,加强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确保客运市场安全。

 

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科学分析,认真研究,探索和创新适合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6篇: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范文

政府主导深化改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农村客运车辆个体挂靠经营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150余辆农村客运面包车经营无序、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安全隐患大。出租车市场管理缺失,平定县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没有出租车公司的县区。因此,怎样重新整合全县客运资源,改革客运管理模式,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促进交通发展成果的公平共享成为平定县委、县政府必须立即破解的一道难题。为此,自2010年起,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作为涉及全县32万人民利益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成为了平定县委、县政府为民办的实事之一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面对繁重的改革山西省平定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王艾虎任务,平定县政府于2010年3月29日召集经贸、城建、交通等相关部门就落实城乡客运一体化召开专题办公会议,明确提出了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总方针和总要求――“3336”规划。即:用3年时间,筹集社会投资3000万,更新投入300辆公交车和中小型客运面包车,政府投资600万元,实现城乡公交客运网络的“村村通”全覆盖,彻底解决人民群众出行乘车难的问题。

交通牵头集思广益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高效、便捷、舒适、畅达的客运服务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衡量道路旅客运输服务的标准。平定县城距阳泉市区仅有8公里,在60年代,由于参观大寨的需要,阳泉市公交车就开通了平定县城及城郊的公交线路,在平定的农村客运班车中,有一部分跟阳泉市公交车运行线路并行,双方为竞争市场,矛盾逐步激化,并一度演变成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平定县大部分村庄,地理环境特殊,人员居住分散。为此,在省市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交通局作为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牵头部门,邀请县人大、县政府分管领导一起多次赴山东冠县,河南交运集团考察论证,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询经营户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最终确定了“政策引导、集约经营、平稳过渡、逐步消化”的改革方针;平定县政府出台了《平定县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实施方案》,围绕“3336”规划,对平定县成立公交公司以及所有乡镇和行山西省副省长牛仁亮(左2)、交通运输厅厅长段建国(左1)、阳泉市委书记白云(右1)指导平定县交通运输工作政村通客车工程拟定了详细的开通方式、运行方式及相关配套措施,坚持“国有为主,公交先行、集约经营、公平共享”的原则,以开通公交化农村客运班线和大小型客车中转的方式,基本实现平定县城乡公交客运集约化经营、公司化管理、规模化发展的城乡公交客运网络全覆盖。

企业主体 循序渐进

根据平定的客运市场现状,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工作,采用了“三步走”的战略。

一、重点是化解阳泉市城市公交和县内农村客运面包车的矛盾,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平定县交通运输局在充分考虑了经营者各方利益和社会稳定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挂靠经营的客运车辆采用逐步淘汰的方法。

二、把成立公交公司作为突破口。通过多方协调,平定县政府确立由平定县工业联社牵头,东方驾校为投资主体,成立了山西省平定县东方世纪公交客运有限公司。公交公司全部实行统一的公交运营模式,做到了平稳过渡,充分考虑了客运体制改革期间经营各方的利益,避免了矛盾冲突。

三、重点是解决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的缺口和网络全覆盖。在客运主线实现公交化改造后,切实解决“全覆盖”的问题。以“新农巴士”的方式发展乡村公交和区域公交,并在各行政村设立固定的客运联络点,按需发车,或在支线上实行单双日发车,乡(镇)客运站中转,一票通达。既节约了运力,又能满足广大群众出行乘车需求,真正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客运网络的全覆盖。

市场运作部门监管

农村客运在实现了公交化改造后,平定县交通运输局把清理整顿和规范客运市场作为主要抓手,以保证农村公交既能办起来,又能办得好,更能办下去。

首先是清理市场主体,建立不合格车辆自动退出机制。其次是实现“六统一”规范,实现农村客运班车化运营。同时还做到从业人员统一服装,为每辆车办理了交强险、商业险,为每个座位办理了承运人责任险。为避免从业人员私收票款,还建立了风险抵押机制。这样,保障了农村公交的良好运营环境,提高了农村公交在群众心目中的认可度。

平定县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作为行业发展的监管部门与公交公司协调配合,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群众,实现“行有所乘”。一方面通过开展“公交体验日”活动,以司乘人员的服务质量、日发班次、票价情况等多方面问题为切入点,认真听取广大乘客提出的建议及意见;另一方面深入乡镇、村庄、工业园区进行调查研究,随时掌握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沿线群众的需求。公交公司从“民生、安全”方面入手管理,投放车辆在统一车型、标识等的基础上,全部安装了GPS卫星定位和监控设备,使农村客运车辆实现了安全智能化管理,避免车辆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社会共建点线结合

按照路站运一体化战略,着力构建“县城有总站,乡(镇)有等级站,村有简易站,一条路若干个候车棚”的

第7篇: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范文

城乡客运一体化不仅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理顺城乡客运管理体制、规范城乡客运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的客运竞争环境、保障城乡客运健康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要的必然选择。但是,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在这方面,省社旗县早在年就探索出了一条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成功之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年,由于当时社旗县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参与农村客运经营的车辆多、车型杂、车况差、档次低、服务质量差、安全隐患大,经营者之间恶意竞争,争客源、抢线路、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经营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农村客运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社旗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彻底打破城乡客运“二元”化体制,实行城乡客运一体化经营。经过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基本形成了一种成熟的、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客运经营模式。

如今,当你走在省社旗县的乡村公路上,不时可以看到一辆辆“新农巴士”——城乡公交车,在绿树掩映的村镇之间忙碌地穿梭着,它们就像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给寂静的乡村带来了盎然生机和活力。目前,社旗县已开通23条城乡公交客运班线,投入营运客车143辆,日发班次586个。从6:30—18:30每隔10—15分钟就有一趟班车。农民群众从家门口乘车可直达县城,中途不用换乘。现在无论你走进哪个村庄随便问一位农民朋友,他们都会很高兴地和你说,自从“新农巴士”开到村口以后,进城既方便又省时,票价也比以前便宜不少。

社旗县城乡公交一体化经营模式的成功经验,引起了省、南阳市多家媒体的关注,省、南阳市的电视台和报纸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也吸引了外地许多县市有关部门前来参观学习,交流经验。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一是政府主导,城乡统筹规划,“路、站、运”协调发展。社旗县委、县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始终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农村客运的建设和发展。在制定农村客运发展规划时,坚持政府主导、城乡统筹、合理布局、方便群众、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把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客运站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同步实施,保证路通、车通、站成。

二是大胆创新,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年,社旗县在省率先打破城乡客运“二元”化体制,将城乡客运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成立了两家客运公司,实行公司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对开通的城乡客运线路实行“十统一”:即统一车型、统一颜色、统一标识、统一进站、统一调度、统一排班、统一价格标准、统一结算、统一服务标准。在车身上统一喷涂“新农巴士”标志和宣传标语,采取公交式运营。这一经营模式可以说是开创省农村客运改革之先河,也走在了全国农村客运改革的前列。

三是优化运力结构,合理布局线路。该县始终坚持实用、方便、经济、安全的原则,积极引导客运经营者尽量选择适合在农村公路上行驶,且价格低、能耗小、效率高的车型,对车况差、能耗高、安全性低的车辆强制其退出客运市场。在审批客运线路时,本着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的原则,一方面通过延伸线路、冷热结合、捆绑经营的办法,合理布局班线,另一方面对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差、客源分散、经济效益低的线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确保农民群众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安全。

四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坚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引导从业人员树立“安全第一、信誉第一、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并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争创文明班线、文明客车、文明司机等活动,增强从业人员的文明意识、服务意识和法规意识。

五是加强对农村客运市场的监督管理。农村客运点多、线长、面广,在监督管理上存在很大难度,但是社旗县运管所,克服种种困难,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采取多种措施坚决打击农用三轮车、四轮车、摩托车、微型小客车非法参运现象,并加大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不断优化农村客运环境。

由社旗县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成功的经验可以看出:

一、推进城乡客运管理体制一体化改革,必须打破多头管理、政令不统一、利益分割的不利局面,建立由交通部门统一管理、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新体制。近年来,虽然各地交通部门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方面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依然存在着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城乡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不统一,相互缺乏有效衔接,公共客运场站资源不能共享,税费政策不一致等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给百姓出行带来极大不便,而且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步伐,不断优化整合交通资源,完善城乡交通体系,从而确保城乡客运的有效衔接和一体化发展。

二、推进城乡客运管理体制一体化改革,必须由政府主导,城乡统筹,均衡协调发展。在审批线路时,交通主管部门必须进行实地考查,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盲目扩张运力。对农村的支线、冷线,政府要给予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提高道路运输经营者参与农村客运的积极性,保证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

第8篇: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范文

一、深入基层调研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基础

农村旅客流量相对较少,公益性明显,热线抢着上,冷线无人问,且各乡镇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为实施好城乡客运一体化,县运管所从了解现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着手,对全县农村客运市场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相继形成了《县发展城乡公交与城市出租之比较》、《县农村客运现状及发展的主要对策》等调研材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寻求发展的一些对策。多份调研文章引起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批示后在县委内刊《通讯》中刊出,为农村客运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县运管所所在积极开展调研的同时,走访了解了浙江嘉兴、桐庐等地的城乡客运发展情况,充分吸收借鉴兄弟县市成功经验,为全面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打下了扎实基础。

二、科学合理规划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前提

县运管所在对农村旅客流量、流向、流时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县经济发展目标和城镇发展布局,根据人口分布、经济状况和公路基础设施现状,按照“立足需求、合理布局;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集约经营、规范管理;安全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制定了《县“十一五”农村客运网络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城乡客运线路,分设公交线、专线、东线、西线、山区线5个区域性经营,形成以河口镇、永平镇、湖坊镇3个中心城区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行政村为终端的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网络。因地制宜,尊重民意的合理规划,既对县城乡客运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也确保了县农村客运一体化试点工作有序的实施。

三、政府高度重视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关键

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较大、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县运管所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县政府根据县运管所对全县农村客运调研的情况,研究制定了《县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了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的主体责任、目标任务、实施原则及优惠政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工作,也多次听取汇报并给予指导,连续几次召开协调会研究具体的工作方案与措施,形成了决策性的会议纪要,妥善协调各企业间的利益,将问题与矛盾暴露在前,对不稳定因素及时化解,快速处理。同时,县政府还建立了政府主导、优先发展的机制,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由行业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从有限的土地存量中划出40亩建设公交总站,为县全面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搭建了平台。

四、加大宣传力度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保证

县运管所积极开展强有力的多渠道宣传,除悬挂横幅标语、印发宣传单、报刊外,主要是通过电视新闻媒体对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和客运企业召开的开通公交车座谈会、公交企业组织驾驶员进行岗前培训、城乡公交车开通启动仪式等等进行连续报道。重点向广大人民群众报道城乡客运一体化对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及出行带来的便利,宣传城乡公交车在出行安全、舒适程度、经济实惠等方面带来的益处,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取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全面落实城乡客运一体化过程中,未发生一起客运企业、人力三轮车、非法营运车经营者集体上访和拦堵公交车的事件,保证了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稳步推进,保证了县的社会和谐稳定。

五、惠及人民群众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圭臬

群众出行方便了。随着城乡公交线路车辆高密度运行,“走读不方便”(如“走读干部”、“走读工人”、“走读商人”等群体出行),“有路没有车”(已开通水泥公路,却没有安全、便捷的客车路过)、“有车无法坐”(节假日高峰期,人多车少,即使有车,在中途等候乘车的人也没车可乘)、“有车不敢坐”(“面包车”、三轮车及厢式货车载客安全隐患严重)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群众出行更加方便了,出行不再困难。

客运票价便宜了。城区所有公交线路和城乡线路10公里内实行1元票价制,城乡线路超出10公里则按2元计费,且公交车内安装了自动投币机,IC卡结算终端,实行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卡,学生卡、预存卡打折等优惠政策,城乡客运公交票价要明显低于普通客运班线票价。

客运车辆舒适了。投入语音报站、车内监控及GPS安全监控于一体的科技公交车辆,具有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低耗性等特点。目前,公交车辆在上饶各县市(区)的同类车辆比较中,属于单车性价比最高、科技化程度最强的车辆,群众出行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9篇: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范文

回眸2014年,盐城市坚持以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服务江苏沿海开发为主线,全力推进绿色交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牢记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由过去的偏重公路建设向铁路、航空、航道、枢纽、物流并重转变;在惠民实事工程上,由传统的修桥铺路向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重转变;在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上,由传统的客货运输向绿色交通、低碳交通、智慧交通并重转变。

全面升级绿色通道,打造秀美路域环境。抢抓盐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契机,按照“四季见绿、季季有景”的总要求,重点实施环市区高速圈绿化改造提升、临海高等级公路等11条国省干线绿色长廊、重要通道连接线节点公园及农村道路农田林网等建设工程,将绿色通道建设与道路沿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机融合。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助力群众绿色出行。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盐城大市区新增绿色环保型公交车557辆,新开通公交线路26条。开通市开发区公交“微循环”,大市区基本实现镇村公交全覆盖。开通市区至4A景区的定制公交。市区公共交通分担率由2012年的12%上升至去年的20%,全年运载旅客量首次突破1亿人次。新建市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成250个站点,投放公共自行车6000辆。

着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行业节能减排。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去年共推广新能源汽车1237辆。全面完成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完成老旧船舶拆解576艘,发放补贴资金4339万元。启动内河船型标准化,拆解老旧船舶162艘。组建甩挂联盟,大丰港物流、盐城捷顺物流企业已投入牵引车34辆、挂车54辆。大力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东台333省道南沈灶至港一级公路建成国内最长的太阳能LED路灯环保公路。

2015年,我们将坚持以党的十提出的“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指针,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转型升级,努力开创绿色交通发展新境界。

一是突破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放大高铁“第一效应”。抢抓国家铁路新一轮建设和规划修编的重大机遇,加快构建“东进出海、西联徐州、南接上海、北达青岛”的对外快速交通体系,推动盐城早日迈进“高铁时代”。同时,高标准建设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加强高铁与市域航空、公路等公共交通的衔接,力争实现与城市公共交通“零换乘”。

二是突破体制机制壁垒,打造交通旅游“第一品牌”。坚持把发展交通旅游业作为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牢固确立“交通环境就是竞争力和生产力”的理念。丰富交通旅游内涵,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友人来盐城休闲观光,拉动盐城对外快速通道沿线经济带的建设。

三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致力民生幸福“第一追求”。在完善大市区联系各县(市、区)县城快速通道的同时,全面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黑色化改造,加速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市区今年再更新公交车100辆,其中节能环保型汽车65辆、纯电动车35辆。再增加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100个,再投放车辆400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