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系统软件,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机制和技术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在各种操作系统平台上进行各自专业领域内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因而,一些与计算机应用紧密相关的非计算机专业已逐渐将其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进行教学[1]。然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体系结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其知识背景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存在一定差别[2],这就需要在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教学内容,合理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本文将基于实际教学经验对此进行一定探讨。
1非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尽管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对一些与计算机应用紧密相关的非计算机专业非常重要,但是相对而言操作系统并非这些专业的核心课程,部分学生在接触该课程之前可能并不了解其重要性,甚至可能片面地认为该课程仅仅教授如何使用一些常见操作系统,加之操作系统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原理性知识相对比较繁杂,更容易让学生觉得该课程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授课老师能清楚说明操作系统的重要性,根据课程中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时时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除了理论教学的开展,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一般还需要设置必要的实践环节。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操作系统课程的目的往往是在理解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更好地应用而非开发操作系统,他们的计算
机相关背景知识也相对薄弱,这就使得他们并不是很需要,也很难去完成原来面向计算机专业学生所设计的一些难度较大、比较深入的实验内容[3]。因此,在设置教学实践环节时,应该相应地对实验内容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客观情况。
通常,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是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先修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对这些背景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不足,部分学生甚至对操作系统教学中需要掌握的一些最基本的计算机硬件知识都不甚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因而,在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应该适时地对相关的基础背景知识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2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根据上述分析,在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地合理安排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下面笔者将基于实际教学经验从三方面进行探讨。
2.1有机组织操作系统理论教学内容
由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一般计算机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缺乏对操作系统的准确定位,因此有机组织操作系统课程各章节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从全局到局部、逐步深入地掌握课程中众多繁杂的知识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操作系统课程开课之初,应首先阐明操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掌握操作系统相关原理对于应用计算机进行专业领域软件开发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深刻理解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者角色,从整体上把握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以及文件管理这几个基本功能的内涵及其相互关联,并将这些功能与课程中各主要章节建立映射关系,使学生建立学习操作系统就是要学习对各种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这样一个全局的意识。
在每个章节的讲授中,不仅要细化讲解该章节所关联的管理功能是什么?如何实现?还需要根据情况说明该功能在整个操作系统中与其他管理功能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既能全局了解操作系统授课内容框架又能局部深入掌握课程各个知识点的具体细节,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的课程知识体系。
此外,在结合课程全局框架和章节局部细节讲授操作系统中一些普遍适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时,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联系当下流行操作系统的应用及特有实现机制适当进行进一步的展开说明,将较为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关联,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合理设计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内容
由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操作系统的目的一般更偏向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系统,同时考虑到他们在计算机编程等能力上客观存在的不足,我们在设计操作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时,需要在难度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定调整。
一般操作系统课程的实验内容均与操作系统的几个核心功能相关,比如进程创建、进程间通信等实验与处理器管理相关,页面调度算法实现与存储管理相关,文件系统实现与软件资源管理相关,等等。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实验环节设置的目的往往在于加深对操作系统各基本功能实现原理的理解,并能在Linux等流行操作系统平台上实现应用程序的编辑、编译和运行,为其以后应用各种操作系统完成专业领域的软件开发奠定基础。因此,可以考虑通过简单模拟的方式降低实验要求以切合学生实际情况,比如在实现页面调度算法的实验中仅要求学生能根据给定页面序列应用不同算法给出页框使用情况即可。在讲解实验涉及的各个关键系统调用时,应考虑将重点放在对其使用方法的说明而非对其代码细节的分析上,比如讲解文件系统实现相关系统调用时,只需简单给出可填写的参数内容让学生能使用该系统调用完成相关功能即可。此外,对于难度仍然较大,学生难以基于个人能力完全独立完成的实验还可考虑给出一些相关程序范例,便于其在模仿中理解学习,使其能真正通过实验学有所得。
2.3适当补充先修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
由于部分先修课程的缺失和知识背景的差异,部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往往缺乏对计算机系统一些基本知识的必要了解,从而影响其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某些章节,因此在操作系统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补充操作系统基本原理之外的一些相关知识。
比如,非计算机专业往往没有开设计算机组成原理这类与计算机硬件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导致部分学生缺乏一些基本硬件知识,甚至连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都不甚了解,这就影响了他们对操作系统为何以及如何管理各个硬件资源的理解。因此,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先对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常识进行简要介绍,让学生了解用于计算、存储、输入输出等相关资源的基本范畴,这才能真正理解作为资源管理者角色的操作系统的内涵。此外,在讲授某些特定知识点时也需要适当补充相关硬件知识,比如介绍存储管理原理时最好对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的概念进行简短说明,以加深学生对CPU从给出指令逻辑地址到最终获得指令内容并予以运行这一过程的完整理解。
又如,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般没有汇编语言基础,这就需要在介绍存储管理中的地址重定位概念时,向其补充说明一些基本的汇编语言概念和语法,以加深其对指令中逻辑地址向物理地址转换行为的理解。
3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灵活选择与应用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课堂提问和讨论、课后网络交流、推荐参考资料等方式,如在讲解管理功能细节之前进行引导性提问,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有这个管理功能,该功能应包括哪些具体的任务以及如何实现这些任务等几个基本问题,再在授课过程中一一解答这些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下面笔者就三种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3.1实例教学方法
对于较为抽象的操作系统理论知识而言,实例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如在授课之初解释操作系统资源管理者角色时,可以通过一个具体应用程序完整运行过程的说明让学生大致形成对各类软硬件资源管理的具象意识。更具体的说,可以以某多媒体文件的播放为例,说明从用户的角度而言,仅通过双击指定文件即可观看该多媒体文件;而从操作系统的角度而言,为了完成用户的这一任务处理需求,需要通过文件系统管理功能实现从硬盘上按名读取文件内容,需要通过处理器管理功能为相关程序建立进程并将其投入运行,同时需要控制其运行过程中对CPU等资源的调度使用,需要通过存储管理功能将程序和待处理数据存入内存适当位置并实现地址转换,需要通过设备管理功能将解码后的音频和视频输出到扬声器和显示屏以供用户观看。这样,学生就能通过实例对操作系统各章节所涉及的主要资源管理功能及其联系有一个较完整的感官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学习各管理功能的实现细节。
3.2类比教学方法
类比也是操作系统课程中的一种常见教学方法,多用于某个新知识点的教学当中,主要通过将新知识与一些学生所熟知的事物建立类比联系的方式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准确理解。这里的类比对象可以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也可以是现实世界中的生活情境。比如,在讲解信号量及PV操作的内涵时,可以将其与停车场车位管理相联系[4],说明可以用信号量代表车位资源,值为正数即有车位,值为负数即车位已满且有相应数值的车辆在停车场外排队等候,而车辆进出停车场的行为则分别与P、V操作对应,即在需要驶入时根据信号量的值是否为正判断是直接进入停车场占用车位还是在外等候,在需要驶出时根据信号量的值是否为负判断该车驶出停车场后是否放行一辆等候车辆。这样,学生就能通过类似的生活情境相对容易地理解课本上原本抽象的概念和描述。
3.3比较教学方法
比较教学方法与类比不同,它往往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某些知识点之后使用,主要用于对相关知识点的回顾性总结,更倾向于用一种对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维比较其异同点以加深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比如,在学习多种处理器调度算法后可以引导学生从算法复杂性、效率性能、适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比较,在学习分区、页式、段式等基本存储管理方式后可以引导学生从重定位方法、内存分配方式、信息保护手段等方面进行比较,在学习多种I/O控制方式之后引导学生从硬件要求、设备并行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等等。就笔者个人体会,在应用比较教学方法之后,往往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更为深刻,能从多个维度更深入地把握知识点,形成较为立体的知识体系。
4结语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体系结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相对薄弱,需要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应用各种教学方法,笔者基于实际教学经验对此进行了一定探讨,提出应根据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有机组织理论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实验教学内容,适当补充先修课程知识,同时还结合操作系统的具体授课内容讨论了实例、类比、比较等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翠霞,谭营军. 应用型软件专业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20):69-71.
[2] 刘征海. 非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课程的改革与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2006,20(2):105-107.
[3] 孟伟,韩学东. 浅谈非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方法[J]. 计算机教育,2008(18):107-108.
[4] 黄刚,徐小龙,段卫华. 操作系统教程[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77.
On Teaching Operating System Course Oriented to Non-computer Majors
LIU Xipi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Compu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China)
论文摘要 简要阐述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制和评价体系建构”等方面提出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在计算机教学上的几点改进对策。
1 前言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将学生培养成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行业服务。自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以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虽然近几年内得到迅速发展,但其计算机基础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法上多是参照普通高等院校的模式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与高职高专教育目标不相符合,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研究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特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如何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等问题进行探讨。
2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基本上按照《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所提出的计算机基础教学3个层次(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体系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有大学信息技术教程、VFP程序设计、VB 程序设计、网络基础等。这些课程的开设虽然在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2.1 “一刀切”模式忽视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机技术需求的差异
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他们所接受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都是一样的。这种“一刀切”的模式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不同需求,严重缺乏针对性。1)不同专业学生所需的计算机知识侧重点不同,文科类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利用计算机的文件管理功能管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进行文献检索;而工科类学生则需要利用计算机编程来模拟试验过程,数据结构课程对工科学生从事本专业研究也大有裨益。2)不同专业学生需要的计算机知识深度不同,因此,理工类学生较之文科类学生往往需要更加深入的计算机知识。
2.2 同步的课程进度忽视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之间的差距
大学生在入校之前,由于当地条件、家庭条件以及个人爱好的不同,学生间计算机应用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一般来说,来自城市的学生要比来自农村及边远地区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起点要高一点。而目前的教学体制,对所有的学生统一采取“零起点”模式进行教学,这在相当程度上压抑了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2.3 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
目前的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过多地依赖于总结性评价,并且评价方式偏向简单化、形式化,要么是一份试卷,要么是一幅电子作品,而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不到准确的评价。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3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改进的对策
3.1 设置专业化的课程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计算机教学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作为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二是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计算机教学[1]。如果说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那么专业课中的计算机教学则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上既要考虑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根据各专业应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增加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学习环节。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课程设置上,应着重考虑以下两方面内容。
1)课程设置专业化。对非计算机专业而言,计算机教学一定要和本专业特色、需求相结合,因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不是研究计算机本身,而是将计算机作为工具应用于未来的职业。各个专业对信息技术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每个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在确保学生基础的计算机能力后,开设和专业需求、学生兴趣需求密切相关的专业计算机课程尤为必要。对于专业要求而言,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无法满足专业需求的。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在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应用,不同专业往往使用不同的应用软件。因此,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专业化。
2)教学内容动态性。计算机知识作为当今知识体系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更新速度非常快。目前计算机教材内容严重落后于计算机实际发展水平,课程内容老化,所以课程体系及课程教材要及时更新。应在学校的专业教学期间,逐步引进与所学各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使学生了解在本行业中计算机的应用和管理,熟悉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并选择有一定深度的、在以后的工作中仍有实用价值的教材。
3.2 编制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材
随着科技和应用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将会逐步深化。信息技术教育应包含必修与选修两部分。有关信息查询、选择、接收、处理与传播的知识与技能是信息技术的基础部分,能够为学习者的成长提供广泛有力的工具支持,应作为必修部分面向所有学习者。选修内容的学习广度与深度,则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与发展需要加以多样性的选择。这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将面临自身学习与教学创新的双重挑战。
然而作为大学教材又必须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在计算机教材中至少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计算机领域中较新的知识,例如计算机网络知识;另一方面是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例如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中使用的数制等知识。
3.3 建构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向导,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它展开。科学的教学评价不仅能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2]。因此,建构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显得至关重要。而形成性评价正是这样一种教学评价方法。为了有效地实施形成性评价,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并且将教学内容按照项目的形式进行组织,将学习内容划分为3~4个项目,每完成一个项目后给学生一个评定,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甚至计算机评价等[3]。这种项目的评价方式,再加上多维的评价主体使学生变被动的学习者为主动的参与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效率。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切实从培养专业计算机应用人才出发,从计算机知识教育转为计算机素质教育,转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毕业的时候基本了解计算机在专业上的应用及基本原理,为学生以后更好地利用计算机为专业服务打好基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志国.独立学院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探索[J].商业经济,2009(1):124-125
微课程又称“微课”,它运用在高职教育中主要是以精讲某个知识点为教学目标,因此,微课程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且教学内容也较为精炼,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多媒体视频来实现的。微课程运用在高职教育中,除了能为传统教学方式带来巨大冲击,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知识点,全面提高教学成效。对教师而言,微课程是一种帮助教师在教学方面实现自我锻炼和学习的方式,由此可见,微课程必定会在未来以其独特的显著优点引来未来教流。
2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为更好地进行高职计算机专业微课程的开发研究,应立足于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以进一步制定高效的微课开发策略,全面提升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主要为:
2.1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难度大
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具有较强专业性,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扎实数学知识和一定的抽象思维,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但高职学生文化课的基础较为薄弱,计算机专业教学难度又很高,最终导致计算机教学情况不理想,教学任务难以完成。高职学生在学习较难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时难免会感到挫败,出现一种恐学、厌学的心理,严重降低计算机教学效率。
2.2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落后
教学模式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自然就不愿意听课,教学成效不理想。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前也存在教学模式落后的问题,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知识同时辅以计算机演示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而且这样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也很难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观看计算机操作演示,很容易忘记操作步骤,教学成效不高。
2.3计算机专业学生基础薄弱
由于学生在进入高职学院前对计算机的接触程度不同,导致不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这也平添了计算机教学难度,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较为熟悉就能较好地掌握教学知识,但少数学生计算机基础薄弱,教师就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去教授这些学生基本的操作,显然,整个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必然是难以控制在同一层次的。
3高职计算机专业微课程的教学特点
为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解决计算机专业教学上的存在问题,越来越多高职计算机教室采用微课程来辅助教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高职计算机专业微课程的教学特点主要有:
3.1微课程教学时间短
微课程的教学时间一般维持在5—15分钟,学生在课堂上观看微课内容时,能充分集中学习注意力,有效提升教学成效。此外,微课程所需的教学时间很短,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学习的碎片化时间,让学生能够在休息、等车、睡觉前等空余时间来观看微课教学内容,逐步巩固知识要点,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水平。
3.2微课程教学内容精炼
事实上,微课程都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而设计的,并以该知识点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课程的开展进行全面总结,因此,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精炼化。微课程精炼化的教学内容可帮助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将重点难点内容简单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可以通过观看相关微课来得到解答,提升学生的自学成效。
3.3微课程教学形式多样化
微课程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除了包括教师教学视频的录制,还包括教师课堂上教学案例的展示、多样化教学素材的呈现以及互动性较强的教学结果测试等方式。多样化的微课教学形式,既可以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可以生动展示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知识,还便于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定期测试评价,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4高职计算机专业微课程的开发运用
微课程具有独特的教学特点,要想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微课程进行研究开发,必须立足于微课特点,以充分发挥微课优势为教学目标,全面提升高职计算机专业微课程的教学成效。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微课程开发运用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微课规划、微课设计、微课运用、微课测评等。
4.1微课程设计
(1)正确选取微课内容微课程设计的关键是选取合理的教学内容,只有保证教学内容选择对了,才能提升教学成效。因此,在选择微课教学内容时,应尽量选择内容较精炼、结构较完整的知识内容来进行微课制作,保证微课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确保学生能对微课教学内容充分掌握。其次,
(2)科学设置教学目标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微课程也有其教学目标,只有科学设置教学目标,才能推动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在设置计算机专业微课教学目标时,应立足于微课的设计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由于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因此微课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此外,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微课教学必须要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为最终目标。
(3)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微课教学过程要设计紧凑,便于学生在进行微课学习时能充分思考,启发学生思维,保证教学有效性;其次,教学课程设计要富有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微课教学要采用多样化素材,包括各种文字性的、声音性、影像性、图片性的教学素材,便于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从多角度学习微课内容。
4.2微课程制作
1)分析微课应用领域制作计算机专业微课程前,要先综合分析微课的应用领域,以微课为载体建立计算机专业教学网络,将其科学融入到计算机教学的课前、课中及课后环节。
2)确定微课教学形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微课能为传统教学课堂提供独特的教学场景,因此,微课教学内容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合理确定微课的教学形式,可采用微课视频、知识文档等形式。
3)微课设计与制作①微课制作工具的准备微课程制作的工具主要有PPT资料、带话筒的耳麦、视频录制软件、多媒体设备等,唯有准备好这些工具,并在微课制作前对工具设备进行充分调试,确定工具使用正常,才能开展微课录制。②微课制作素材的搜集制作微课前,要对制作素材进行一定的搜集与整理,合理安排微课素材的展示顺序。③PPT制作PPT是呈现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这也是微课制作的重要工具。④微课录制微课录制前,必须对耳麦进行调试,调整好耳麦的音量,打开视频录制软件,调整好屏幕亮度、角度,一切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微课视频录制。录制视频时,计算机教师要伴随PPT的播放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语言要生动有趣,避免在录制过程中照读PPT上的内容,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此外,教师要注意利用微课内容充分启发学生思维,突破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局限。视频录制的最后,教师应提出相关问题,或通过类似的练习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及时测试,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4.3微课程运用
1)新课预习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具有系统性的特点,许多抽象的计算机概念对学生来说都较难理解,但高职教学课程又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因此,计算机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现状出发,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新知识学习的衔接点进行微课设计,让学生课前先观看微课内容,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个全面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2)重点难点解疑在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会将一些重点难点内容以微课的教学形式呈现出来,如讲到计算机操作系统这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我会通过微课制作将进程、线程等系统化内容精炼化,再灵活处理进程、线程的状态转换教学,将死锁处理基本方法、分段和分页的区别等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内容。
3)实操课讲解计算机专业实操课的关键是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实操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相关内容时,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各硬件设备的识别、安装和软件测试,计算机日常维护、故障诊断等,这些课程若是单靠教师课堂的教材讲授,一方面显得太枯燥,另一方面这样按照教材讲课难免与实际情况脱节,而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课,则能方便学生在线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教学成效。
4.4微课程测评
微课程的出现适应了计算机互联网的浪潮,它是传统计算机专业教学方式的升级与发展。对微课程实施效果进行测试评价,是高职计算机专业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的最后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教师合理调整微课程教学内容,对微课程后续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我会从微课教学目标评价、教学设计评价、学习成效评价等方面对微课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并将评价效果进行总结,促进微课的持续改进与进一步完善。
5结束语
【论文摘要】针对就业市场对计算机人才(IT人才)的需求,提出了以实际企业工程项目为栽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分析了高职计算机人才(IT人才)在就业市场上的定位及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剖析了工程项目选题的原则及实施的过程。阐发了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却相反地成为了矛盾的焦点,出现了报考集中就业分散的社会现象。就业压力的增大,说明原有的教学目标体系、课程体系、知识能力结构已不适应现代企业技术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就业面积,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计算机系进行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实际企业工程项目为载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大胆尝试,在此,结合教改过程谈谈对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一些认识。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市场及定位
当前,IT业已成为占据我国市场三分之一份额的支柱性产业。IT业的迅速发展,与不断注入的IT业人才有着紧密的关系。IT人才已成为人们心目中高科技的象征。对IT人才,用人单位实际上是有不同的需求层次的,要求掌握的知识结构也各不相同,除了IT基层劳动者(如打字、录入、生产线组装等)宜由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外,我们感到,高职应侧重于在如下几个方面对人才的培养:
1.设计型人才(如网页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建筑和家装设计、绿化工程设计、动画设计等)。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深入,各行各业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电脑做形象宣传、包装、设计等工作。各类设计型人才作为IT业市场的生力军异军突起,其就业市场范围非常广、缺口比较大。但随着电脑软件的不断升级,功能的不断完善与强大,此类型人才由原来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如网页设计人员除掌握专业网页设计软件之外,还应掌握图像处理软件和网站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再能掌握后台技术就成为宝贵人才了。其他如建筑、绿化、动画设计人才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学习其他相关知识体系。我们认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职业计算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办公应用型(如文秘、办公文员、行政助理等)。此类人才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管理知识,需要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类工作的主要要求是:熟练掌握应用软件、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责任心。此岗位职能的培养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办公管理软件,还要学会融通管理知识并切实掌握管理的基本功。
3.网络型人才。当今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之所以如此之快,除其具有强大而先进的功能之外,主要还归功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谈变得近在咫尺。网络型人才已成为计算机发展和计算机就业市场上的中流砥柱。此类人才不仅要掌握网络技术,还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开发型人才。作为计算机发展和完善的缔造者,开发型人才在IT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几年当中,我国对软件蓝领和软件工程师的需求潜力依然很大。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及我院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我们目前主要培养办公型人才、网络人才和开发型人才,同时兼顾设计型人才,下一步在新专业的开设上,我们打算加大设计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课程改革思路
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职业岗位为目标,重点突出职业技能。分阶段划分教学模块,按工作岗位确定实际工程项目,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实现学生的就业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熟悉并掌握计算机工程项目的组织程序,掌握计算机工程项目中的问题解决方法,针对具体岗位.掌握专门技能熟练完成具体工程项目。
依据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我系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是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而进行的,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或职业群为基础,让学生先接受职业群内共同的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然后,接受专业基础理论教育,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社会需要,选择不同职业或专业方向,学习专业知识,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学生既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和适应能力,又具有职业针对性。课程设置总体分成三个模块。在对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通过整合,把课程分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职业基础模块”教学阶段。这一阶段强调宽基础,主要学习一些相关职业通用性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同时,要进行思想品行、职业道德、外语能力以及其他通用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此阶段一般不采用项目教学,但也必须把项目教学的精神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
第二阶段,“职业技术模块”培养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不同职业的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该模业知识的学习。该模块是高职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我们结合IT技术的发展水平对相关学科进行整合和综合,以满足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更多更新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体现出宽和扎实。此阶段可部分采用项目教学,宜以工程项目中的技术项目的实施为教学手段。
关键字:计算机 课程教学 创新 改革
当今世界,信息科技发展迅速,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计算机专业为社会培养大量所需的人才。但是,最近计算机专业出现了报考集中就业分散的社会现象。就业压力的增大,原有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企业技术发展的需要。为此,计算机专业教学要创新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增强学校竞争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当前,IT业发展迅速,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对IT人才,用人单位有不同层次的的人才需求,包括IT基层劳动者(如打字、录入、生产线组装等)、设计型人才、办公型人才、网络型人才、开放型人才。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深入,各式各样需要电脑做宣传、包装、设计的工作随处可见。各种类型的设计型人才就业市场范围非常广、缺口比较大。对于办公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管理知识,更要求熟练掌握应用软件,融会贯通各种管理知识与计算机技能。网络型人才成为网络技术发展的支撑,要求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来适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开发型人才在IT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计算机完善和开发的缔造者,社会对于软件工程师有较大的需求量。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基于目前毕业生与行业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计算机专业应该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然而,目前计算机专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学模式单调,缺少创新,没有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学生差异、及社会需求进行教学,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中,不够重视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教学。其次,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有待加强,教学中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缺乏激励,进而学生主动学习性不足。第三,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不能为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供足够的空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创新改革
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以职业岗位为目标,重点突出职业技能。分阶段划分教学模块,按工作岗位确定实际工程项目,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实现学生的就业培养目标。计算机课程改革围绕培养目标进行的,让学生接受职业群内共享的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接受专业理论教育课程培训,根据自身的爱好及能力选择合适的职业或专业方向。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学习不同职业的专业知识,结合学生就业愿望,设置若干专业方向,进行教学。在教学上要突出横向知识,融会贯通,突出技术和知识先进性。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下面简要介绍几个课程教学创新改革实施例。
(1)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创新改革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实践能力。为解决这类课程中学生目标定位不明确,不够重视程序设计能力等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完善。首先,构建以在线实践为主要特色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在线实践和竞赛,注重团队协作,突出对学生程序设计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为了达到与培养目标相对应的水平,编写实践指导教程。第三,改革实践模式和考核方式,建立程序设计实践平台创新教学方式,改革课程考核模式。
(2)系统开发类课程教学创新改革
系统开发类课程主要存在课程内容重复,实践教学方式传统,跟不上主流发展等问题。可以通过教学改革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围绕提高学生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设置课程,注意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降低教学内容的重复,强调知识的连贯性和相关性。其次,在教师指导下,坚持自主设计理念。设计案例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分析调查来完成,注重以学生为本。第三,改革考核方式,采用上台“讲解、答辩”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答辩。
(3)硬件设计类课程教学创新改革
硬件技术应用和硬件系统开发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目前很多计算机专业学生忽略硬件设计技术与硬件系统能力的培养。为此,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突出了对学生硬件技术及硬件应用系统设计能力,培养学生面向硬件系统设计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和培养学生对硬件系统开发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硬件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许美坤,王传东.简论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
[2]韩东霞.计算机创新教学模式的探讨[J].信息与电脑
[3]马雪英,王衍.面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计算机教育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 课程 课程项目 测评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3(a)-0142-02
现今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这个培养目标针对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宗旨,要求加强对学生在学习技能和方法、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此目标的确立的确立,无疑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但需要职教的课程改革来支撑。而职教实施课程改革必须遵循教学管理动态化、行为标准职业化、职业技能专业化、教学过程全真化、教学成果社会化等原则,这就必然涉及教师、课程、测评等多方面因素。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笔者对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看法和认识。
1 构建专业化的计算机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改革的实施者,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只有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计算机教师要立足于计算机专业,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拓宽教学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改变教学策略,注重职前职后教育的衔接并实行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全面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职业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计算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可以通过多方面途径共同协作实现。
(1)利用网络,实施教师培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教育部加快推进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实施,教育部已经启动了新课程远程培训,安徽省也开始了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的试点工作,远程教育是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方便教师学习,优化学习资源,创新培训模式,融通校本培训,提高培训实效”的原则,探索远程教育条件下的继续教育模式,为全面开展远程继续教育积累经验,建构新的运行机制。远程教育有利于提高培训质量,有利于解决工学矛盾,有利于减轻教师的经济负担。其实也只有在网络环境下,因为网络的快捷性、开放性和互动性,参训教师才能真正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从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2)走进企业,参与实践,锻炼和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计算机企业岗位多,要求严,没有实践开发经验的人不可能在课程体系中考虑各个岗位的不同要求。通常情况下,合理的计算机开发团队应该由经验丰富的优秀企业人员、教师、课程专家等组成,企业人员负责在项目设计中,进行职业分析、职责分析、任务分析,形成一个工作能力分析表与说明,然后由课程专家根据各项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融合,形成难易分等的若干个课程项目,最后由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将项目按一定的方式组合成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师可以利用假期,亲临企业生产开发第一线,充分了解计算机行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践,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3)引导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实践,以改革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学校可以加强计算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计算机课程资源,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计算机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计算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
(4)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体系。组建双师队伍是实行课程项目化的基础。课程项目化开发与教学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只有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完成课程项目化方案设计、协同操作与实施教学等一系列任务。因此实施“双师工程”,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成为贯彻职业教育思想的根本措施。为了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建立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与发展职业能力的制度;另一方面,可以积极从企业引进与聘请人才,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专兼职师资队伍。
高质量的计算机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计算机学科的专家,而且是计算机教育的专家。对计算机教师专业化的认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计算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 创建项目化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所谓项目化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计算机专业的项目化课程就是把计算机产品的开发、生产,管理,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核心,把典型的计算机开发项目作为课程内容,并与计算机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从产品开发的信息搜集、工作计划的制订、工作任务的实施、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计算机企业岗位的综合职业知识与职业能力。
项目课程的核心是工作任务的确定。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与生产实践的联系非常密切,几乎所有专业课程内容都可以在生产实践中找到相应的生产项目,因此,其工作任务较易确定,在此基础上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与素质目标容易构建。另外,计算机操作的综合性极强,除了涉及基本的软件设计外,还涉及相关生产设备、控制仪表的使用、数据的处理与传输等,几乎涵盖了专业的所有领域,便于课程的整合,也适合学生岗位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学科,传统教材都是由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传输介质与设备、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网络操作系统、中小型办公局域网的组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网络管理和布线、Internet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等知识结构组成,实际教学中,学生难以形成足够的感性认识,更难以得到充分的实践操作锻炼。我们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组建小型局域网为切人点,把组网项目贯穿到整个课程教学中去。然后对组网项目进行细化:规划设计局域网、选购硬件设备、构建虚拟网络环境、配置网络操作系统、接入Internet、撰写相关技术文档。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从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他们对课程项目的态度及实施能力,直接影响着项目课程的实施效果。
3 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测评手段
以往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方法大多为考试形式,既终结性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来确定学生的学习成效。特别是在中职学校,因生源素质普遍偏低,而课程的及格率往往又是教师追求的一项目标,所以许多老师命题都不会太“难”,且在考前给出一定的复习提纲,学生只要死记硬背、考前突击就可拿高分。这种考核方式也势必走上重理论轻实践的老路,同时,这种考核方式还会促使学生轻视平时的学习,而且是考完就忘完,根本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这样的教育对学生、对社会毫无意义可言。
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提升,如与其他人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与同学、老师的交流沟通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等,从而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钻研性。学生的成绩不只是包括考试、测验,而应该综合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让基础差的学生也有兴趣参与学习。
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考核中,就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考核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综合项目书组成,平时成绩可以包括考勤、学习态度、课堂提问、作业,这样,对学生的考核就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可以比较全面地考评每位学生。
当然,各门课程可根据本身的特点进行改革,例如软件开发课程,实践性较强,可提高实操在成绩评定中所占的比例,同时把学生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提高,尽可能反映学生对本课程掌握的实际情况。或者与分层教学相结合,采用分层考试。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测评手段,不但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还避免了大面积不及格给学生造成的伤害,同时还可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新思路。
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只有教师、课程、测评齐头并进,才可能构建符合当前中职培养目标的计算机课程体系。也只有这样的课程体系,才能为现代计算机行业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戴士弘,毕蓉选编《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关键词:师范专科;Access数据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3-3114-03
数据库技术是数据存储、管理与处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当今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撑技术。根据教育部对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要求,数据库课程属于计算机技术基础这一层次。我校根据师范专科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湖南省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在学生学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之后,选择了Access数据库作为这一层次的学习内容。
1 师范专科学生的特点
1)生源特点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师范专科院校录取的学生分数线比较低,学生素质比较差,而且来自农村的学生比较多。这些学生在中小学时期,基本上很少接触电脑,理论接受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比较差。师范专科院校的女生比较多,在课堂教学上,学生的学习态度还比较好,基本上不会出现逃课现象。但由于学生素质较差,自学能力较差,在课堂外,自我提升积极学习的意识不高,所以,学习仍只停留在老师要求的内容上。
2)就业特点
师范类院校主要是培养中小学教师。随着基础教育体制的改革,师范本科院校及非师范院校给师范专科院校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和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广,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建设和培养也提出了严峻挑战。[2]师范专科的学生在学历上没有优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 Access数据库的特点
Access数据库是微软公司开发的Office办公软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是一个功能强大且易于实现和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组织、管理和共享数据库的信息,并且数据库的信息与Web结合在一起,为在局域网络和互联网共享数据库的信息奠定了基础。
Access数据库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科目之一,也是我校要求师范专科文科专业的学生通过的湖南省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内容之一。对于师范专科的学生来说,相较于C语言、Visual Basic等程序设计语言,Access概念清楚,简单易学,功能完备,无须编写代码,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数据管理的任务,开发出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数据库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校师范专科学生的情况,计算机文化基础的部分,学生基本上学习还比较有积极性,但是到了Access数据库,有些学生认识不足,一看到是程序设计,先在心理上有了畏惧情绪。
目前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采取的是“多媒体教室教学+机房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由于连上两节课的理论课,内容比较多,一次涉及到多个知识点,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有限,常常到后半段听课就出现疲态,而在实践环节,由于配套的实验教材中,每个实验都有详细的实验步骤,这样学生课堂不认真听讲,实验的时候照着步骤做也能够做出来,但是整个过程缺乏思考,实验做完了,不能够举一反三,知识马上就忘了。
而考核方式中的操作考试部分,基本上按照过级考试的题型来,没有更高的提升,于是出现学生操作考试能过,但是学期结束,仍然无法从整体来认识Access,不具备自己设计开发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
4 教学环节的改革
1)选取合适教材
对于师范专科的学生来说,选择一个适合他们层次的教材非常重要,我校选择的是卢湘鸿编著的《数据库Access2003应用教程》,该书以应用为目的,以案例为引导,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基础知识,避免术语的枯燥讲解和操作的简单堆砌,学生可以参照教材尽快掌握Access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能够学以致用地完成小型管理系统的建设。[1]
2)精选教学内容
根据教材,课程一共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数据库基本知识和Access系统概述;第二部分:Access数据库的各个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的建立和应用,以及数据安全;第三部分:一个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开发案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还适当地补充了一些教材上没有的理论知识,比如在第一部分,增加了数据库范式的内容,并且根据师范专科学生的特点,不采取数学公式,而是用实例讲解的方法来理解范式,为第三部分的设计和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3)改变教学模式
我校根据以往的“多媒体教室教学+机房实践”的缺点,改变教学模式,统一在机房授课和实践,实现一堂课教学,一堂课实践的教学模式。这样,由于理论教学后马上要进行实践检验,学生学习态度较之以前有进步,避免了之前上实践课时理论知识就已经忘记的情况,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另外,我校在机房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课堂,改变了学生到了机房不认真听课上网玩游戏的现状。
4)上好第一堂课
第一堂课是教师和学生的见面课,也是学生和课程的见面课,对于整个学期的教学开展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在第一堂课向学生明确教学目的,比如笔者在第一堂课就给学生定下了两个教学目标:通过计算机过级考试和实现课程设计。同时,由于Access数据库这门课程和学生之前学习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有较大区别,教师应该在第一堂课就向学生介绍这门课的新的讲授方法和学习方法。最后,还可以通过展示往届学生的课程设计作品,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信心。
5)抓住课前五分钟
根据师范专科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还能够认真听课,但是课后基本上不会花时间在非专业课上。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避免学生上一堂课丢一堂课,笔者在教学上增加了课堂五分钟的提问环节。在这一环节,笔者从原来只由教师个人做教学导入,改成通过向学生提问来复习上一堂课和导入这一堂课的内容,从原来由个别学生举手或齐声回答问题,改成实行点名提问的方式,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被抽查到,从而督促了全体学生课后进行知识的预习和复习,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6)灵活运用教学法
在教学内容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贯穿一个学生十分熟悉的“教学信息管理”数据库,以案例教学法为主,从表的建立开始直到数据库的安全,渐进式地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教学内容的第三部分,以项目教学法为主,与学生共同建立一个“CD管理系统”。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7)注重知识整体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将Access看作一个整体,注意各章节之间知识的联系,比如在讲授第3章建立数据库和关系时,注意和第1章数据库设计基础的联系,讲授第4章查询时,可引导学生和上一章节的筛选表进行比较,而讲授第6章报表时,引导学生观察报表和窗体的区别。
5 实践环节的改革
1)上机实践部分
根据师范专科学生的特点,一堂理论课之后的实践课,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样首先确保学生基本操作能够过关,能够符合过级考试的要求,同时也为以后的课程设计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学生在实践时,实验要求通过电子文件发送到学生机上,电子文件中只有实验要求没有实验步骤,从而学生必须第一堂理论课认真听讲,才能够做出实验,而且没有了实验步骤,必须要通过自己思考,才能够完成实验,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也保证了学生做实验的质量。笔者在学生上机实践时,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完成实验并且通过检查,并且通过检查实验,及时发现学生在做实验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最后,教师再通过演示实验,强调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由于实验时间有限,有些素质较差的学生往往花了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实验,虽然做出来了,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不熟练,笔者及时把教学和实验素材到网上,这样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再次练习巩固知识。
2)课程设计部分
为了使学生能够不仅仅会做每章的小实验和过级考试题目,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课程设计阶段,在教学内容的第三部分“CD管理系统”项目开发讲解之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作为课程设计部分的考核内容。根据师范专科学生的水平,如果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个课题,素质差一点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完成不了的情况,所以笔者要求每2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来完成一个小型课题,这样既保证了课题能够最终完成,也锻炼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课题设计不仅要求完成数据库开发,还要求同时完成“任务说明书”的编写,这样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最后全班通过小组答辩的方式,讲解自己的系统和学习其他小组的作品。
6 考核方式的改革
根据Access数据库课程的特点,我校实行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学生最后的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20%)、操作成绩(30%)和期末笔试(50%)组成。其中平时成绩根据考勤、课堂提问和上机实验情况给出。操作成绩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模拟过级考试的上机操作考试,另一个部分是课程设计的成绩。期末笔试在题型上也做了相应的改革,除了传统的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外,增加实验题和应用题的比重,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给出某公司数据库的一些报表信息,要求学生分析这个数据库的表的构成以及每个表的字段、主键和关系。这样学生无法通过考前临时突击和死记硬背,必须平时就注意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考核能够更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7 结束语
通过两年的教学改革,我校的文科专业学生选择Access语言参加湖南省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一级考试,其中Access在整个考试内容中占比重40%,最后过级率超过了95%,而在课程设计阶段,笔者所在班级各个小组也都完成了任务,有些小组选择了教材中提供的8个参考课题,也有些小组自己命题,创建了比如“宿舍管理系统”、“美食管理系统”等等生动、活泼、实用的数据库应用系统。通过一个学期的数据库课程的学习,学生反映不仅学会了使用Access数据库,而且在学习中锻炼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当然,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仍需不断地探索和完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师范专科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课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卢湘鸿.数据库Access2003应用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关键词:服务专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普通高职院校通常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让学生具有初步计算机学习和应用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岗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计算机实际使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强不强决定了学生后续课程的兴趣和自信心,也决定了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由于各地中学计算机教育不均衡和各专业的需求不同,面对绝大部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必修课采用一个大纲、一套计划、一本教材、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模式是行不通的。因此,形成一套为非计算机专业服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已成为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1教学现状
目前,我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本上是以省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目标,在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等内容的课程,在第二学期强化辅导,帮助学生通过等级考试。这种教学模式优点是利用课时数少,教与学的目标明晰,学生的重视度高,教学任务完成的好,考试通过率高;缺点是缺乏对不同专业需求的深入研究,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学往往采用相同的要求、相同的大纲、相同的教材,没有针对性,这就难以实现和专业密切结合,难以体现不同专业对应用能力的不同要求。
2“服务于专业为导向”的内涵
“服务于专业为导向”的具体涵意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同一门课程面向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开设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如何体现与专业应用结合的特点;二是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有何不同,如何体现专业需求特点。目前我院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处于知识普及型向服务于专业型的转型时期,沿用多年的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为基本框架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在知识分层和专业分类教学方面体现专业需求的导向很不明确。
3教学改革具体实践
针对现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缺点,我们从能力培养出发,以日常活动的行为规范为主线,以实际应用为案例为引导,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3.1情景教学为主要教学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可以针对专业的工作性质,根据专业方向模拟将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情景,设计与情景匹配的一些案例,将要掌握的知识与案例结合。学生学习时目的明确,增加了学习兴趣,在了解和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对计算机作为工具在自己的工作中将发挥的作用有了直观的了解。
根据我院各专业情况及教育部关于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方针策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块分为必选模块和可选模块。通过调研了解社会需求,确定必选模块为各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计算机基本配置;能输入文字并编辑;会制做表格进行计算和数据管理;能制作演示文稿并修饰;能上网检索信息和收发电子邮件。除了上述计算机知识以外,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增加如电路图、流程图的制作;电子表格的复杂函数应用及高级数据管理;图形的简单处理;Word文本的高级排版等,这些属于可选模块。每个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都是由必选模块和可选模块组成,至于选什么样的可选模块完全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进行按排。
3.2项目化教学为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项目设计则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在必选模块中我们设计了毕业论文排版的项目。毕业论文排版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通过学习分节、设置奇偶页不同的页眉页脚、自动生成目录、设置格式和样式等来掌握Word高级应用的知识。在选用模块中我们为艺术专业的学生设计了制作宣传海报的项目,通过项目任务掌握图文混排,美化文档的技能。为机电系学生设计输入公式和绘制电路图的项目任务,掌握公式输入和电路图绘制的方法。通过不同的项目任务,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更好服务专业的宗旨更加明确。和传统的不分专业教学相比,这种方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的道理,更加能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过去“老师讲破了嘴皮,学生心不在焉”的教学状况。
3.3理论实践一体化为教学手段
计算机应用课程有一半的内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讲起来枯燥,不能引起学习兴趣,课堂上老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我们将理论与实践合并在机房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操作部分在机房授课实践,理论知识部分也在机房使用多种形式教学。一利用课件图文并茂的讲述理论知识,二、以讲座的形式对某一个主题进行讨论,比如假设现在个人去买电脑,应该如何配置,性能如何。这样可以摆脱书本的束缚,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应用相接合,开拓学生们的眼界。三、以宣传或新闻做为引入,介绍当前计算机发展动态介绍新知识。实践内容更是利用电子教室,通过广播教学、分组讨论、学生演示等方法直接完成教与练的两大步骤。这样学习起来印象深刻,学习效率会提高,真正地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
经过如上的改革,将突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用性和基础性,确保该课程更好的服务于专业,使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这一工具为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张少芳.管理类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J].信息技术,2013(12)
[2]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2-0425-0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涉及了全校所有专业的所有学生。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领域的工作愈来愈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同时也要求现代大学生要有丰富的计算机技术知识,有更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从而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使计算机技术更有效的服务于各个专业领域。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从而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实用性与先进性。
1明确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目标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是高校大学生必修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础课。其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计算机与信息论、操作系统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计算机语言与常用工具软件。实践部分强调WINDOWS系统、OFFICE及网络技术基础。
该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信息处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掌握常用操作系统、常用工具软件以及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使用;具有多媒体技术;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知识(包括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工程基础和数据库技术基础)。
2根据专业特色,调整教学内容
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前的全校所有专业的所有学生,由于专业的不同,各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学老师必须认真备课,能够准确把握各专业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努力实现“基础教学为专业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为学生的未来工作实践服务”的教学目标。
3正确引导学生,调动学习热情
由于地域性的原因,有些同学从中学就开始上微机课,认为计算机基础课无非就是打打字,画画图,思想上“先入为主”,认为该课程自己都会了,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因此必须正确引导学生,调动学习热情。其原因有二,第一、高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与中学的“计算机基础”在教学内容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淡化了office等的基础操作,避免了与中学课程的重叠,同时增加了程序设计思想、数据库、软件工程、信息素养和多媒体等相关知识。第二:分析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主要课程设置可以看到:计算机类的课程(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工程制图等)已成为我校很多专业本科培养目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中计算机基础课作为计算机的入门课,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信息社会中的高校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其教学意义可以体现为以下几点:
1)通过讲授一些相对稳定、基础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和思维方法,使学生具有终生学习和主动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2)通过讲授数据信息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
3)通过讲授计算机软件技术知识的课程,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利用计算机设计和研发专业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所学专业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提供方便条件;
4)通过正确地引导学生对软件的认识,有重点地强调相关软件的学习和运用在该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学生对以后学习的其他计算机类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为后续学习的其他计算机类课程奠定基础;
5)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所学专业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4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基础课程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 信息社会“因材施教”、培养创新性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使用显得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
1)充分利用多种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手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本门课程除了使用板书、投影仪等教学手段,还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辅以多样的教学媒体。例如:在讲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辅以实物(如计算机主板、CPU、声卡、显卡、软盘、硬盘、U盘等)教学,既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积极进行思路引导。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的内容多,更新快。同时,任何专业都是一个发展着专业,要想在该专业中有所建树,就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能力,使学生不但能够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也同样具有学好其它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3)注意课堂师生互动。课堂上穿插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例如,在教学内容上,不全部给学生留“。”号,而是适当的留下一些“?”号;在批改作业时,“批而不改”,即在出现错误的地方,通过批语点出问题,引导学生自我修改。
4)联系实际对比讲授。本门课程中所涉及的操作系统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工程基础和数据库技术基础知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所要学习的专业课,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对概念的把握和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能够将一些专业性的概念和定理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对比讲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加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非计算机专业的很多后续课程的教学,相关专业产品、专业系统的设计和研发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要有目的的拓宽教学内容,以充分体现计算机基础课程与该专业其它课程的密切联系,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与该专业其它课程的整体融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6)改变优化考核手段。考核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的考核手段都是希望能够准确的反映教学质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为了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应该针对本门课的特点,优化判定学生水平能力的考核方式。例如:对于计算机硬件部分的考核,可以采取实物组装法,以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于专业性很强的部分章节,可以采用半开卷的形式进行等。
5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如何理解专业内涵,如何“因地制宜”,按各专业的特点开展教学是基础课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通过笔者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根据专业特色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但能够保证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与实用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计算机技术是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是我们应该共同面对而且是应该解决好的一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