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学艺术的属性范文

文学艺术的属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艺术的属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学艺术的属性

第1篇:文学艺术的属性范文

行程问题

某校下午2点整派车去某学校接老师作报告,两地往返需1小时,该领导在下午1点整就离厂步行向学校方向走来,途中遇到接他的车,便坐车去学校,于下午2点40分到达,问汽车的速度是领导步行速度的多少倍?

解析:下午2点派车去学校接老师,往返需1小时,说明汽车2点整发车,2点半到达老师家,3点整就可以到达学校;下午2点40分到达,说明汽车在路上只行进了40分钟,汽车在2点20分与该老师相遇,该老师在下午1点整就离开学校步行向学校走来,则老师行走了1小时20分钟=80分钟,而老师走的路程,汽车10分钟就可以走完,因此汽车的速度是老师的步行速度的8倍。

青蛙跳井问题

有一只青蛙掉入一口深10米的井中,每天白天这只青蛙跳上4米晚上又滑下3米,则这只青蛙经过多少天可以从井中跳出?

解析:每天白天这只青蛙跳上4米晚上又滑下3米,也就说一昼夜来回共上升1米,所以第6天到了“第6米”的地方,第7天的时候,再向上爬4米,那么白天就可以爬出井外,所以答案为第7天。

植树问题

甲单位有义务植树1千米,乙单位紧靠甲单位又植树1千米,如果按10米植一棵树的话,两单位共植树多少棵?

解析:甲单位有义务植树1千米,乙单位紧靠甲单位又植树1千米,说明共植树两千米;按10米植一棵树说明共植树2000÷10+1=201(棵)。(同学们想一想这里为什么加上1呢?)

日历问题

已知3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5月10日是星期几?

解析:日历问题三规律: 星期均以7天为周期循环;?月份分大小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而2月为28天;?年份有平年闰年:平年一年365天,闰年一年366天,两者区别方法是:用年份的末两位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就是闰年;

因此,本题去掉3月1日,3月还有30天,4月有30天,5月1日到10日是10天,共有30+30+10=70天。70÷7=10,所以,5月10日还是星期一。

第2篇:文学艺术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提问艺术性 提问误区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引导学生一步步等上知识的殿堂。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

一、提问要讲究艺术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讲课离不开提问。人们常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课堂教学方法之一的提问,应该是也必须是讲究艺术的。

1.目的性

目的性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提问是为教学要求服务的。为提问而提问是盲目的提问,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偏离轨道,浪费时间。备课时就要描述出提问的明确目标:为引出新课?为前后联系?为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为引起学生兴趣?为引起学生争论?为促使学生思维?为总结归纳?等等。要尽可能剔除可有可无、目标模糊的提问,保留目标明确、有实际意义的提问。明确提问的目的性,就能使提问恰到好处,为教学穿针引线,产生直接的效果。

2.启发性

启发性是指提问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方向。启发性不仅表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教学实践证明,提问后出现冷场,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问题缺少启发性所致。提问有启发性,是启发式教学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3.针对性

一方面,要针对教材实际。提问要紧扣教材,把握住重难点,有的放矢。教材的重难点,是教学的主导方面。在重难点上发问,在关键段落、关键字句上发问,在突出教材结构的关结点上发问,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实际。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性格的学生、男生和女生,都应有所区别,因人而异。

4.适度性

适度性即所提问题难易适中,不贪大求全。要防止浅——缺乏引力,索然无味;偏——抓不住重点,纠缠枝节;深——高不可攀,“听”而生畏;空——内容空泛,无从下手。提问适度,就是要掌握好难易间的“度”。太易,脱口而答,无法引起思考,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利。太难,难以下手,造成心理压力,效果适得其反。提问适度,是量力性教学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二、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一个问题提出后,半天没有反应,出现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只是支吾以对。尤其这种情况出现在开公开课时,会让教师因担心教学进度完不成,或课堂气氛不活跃而惊惶失措,急得满头大汗,要么自问自答下去,要么责怪学生不配合教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不会回答。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大而空;甚至未开讲,就把需要深化的内容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教师的提问随意拔高,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提问毫无效果可言。

(2)教师提问的用语不当,学生不愿回答。课堂上,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这个问题谁会?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会的请举手。”这样的用语就非常的不准确,学生答上来是理所应当,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如果回答不上来,说明连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其他的知识可能更不会,学生的自信心严重受挫。一些尖子生也不屑回答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既然“非常简单”,让那些学困生回答好了。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鼓励,效果就不好。而有的老师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这样说也不好,既然是“非常难”的问题,学困生就不愿思考了,反正我答不上来;尖子生回答后,感觉非常容易,易产生骄傲情绪,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教师认为非常简单的问题,对学生来说不一定是非常的简单,如几何题“连接某一条线段”,知道了就非常的简单,不知道就非常难,这就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障碍。我们认为:问题的难易不是由教师说了算,而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理解的就是难的,能理解的就是简单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要轻言:“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或是‘非常难’的问题。”而应该说:“这个问题谁会,请回答!”如果回答得对,是难的问题应该鼓励:“这么难的问题都能回答上来。”如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非常难,不会也是正常的。”而真正简单的问题就不要问,以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第3篇:文学艺术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文学语言 艺术 音乐性 拒阻性 形象性

首先,文学语言具有的形象性,也是文学语言最基础的,更是文学语言写作的基本要求。这和理论上的语言相对比有很明确的区别。

1.理论语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文学语言却是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它以形象的描写为主,与人们的感知比较亲近。所以,利用文学语言写作出的艺术,都具有很强的表象性,能非常形象地刻画出所有人物事物,惟妙惟肖。

2.我们所说的文学,其实是在用感性的手段反映理性的概念。所以说,我们的文学创作都是要非常形象的,多运用我们的形象思维,这对于一个好的文学作品的形成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形象思维也文学问题,也是语言问题”。形象思维其实就是让我们少用抽象的词语,多利用实际存在的,人们容易感知的词语,少出现让人们费解的抽象词,这就是巧妙之处,它为我们很好地感知文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其次,文学语言具有优美的音乐性,这是文学语言的又一个特点。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是有着极大的联系的,像作曲家一样,他们在创作歌曲时,也能像文学家写书一样,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表达情意的体系,这就叫做音乐语言。而文学语言,虽不直接感触人们的感官,也不直接应对人们的情感,但文学语言它始终依靠的是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大脑的感知,正是这样,文学语言才给了人们更大的空间,与音乐语言一样,让人们遨游在这个空间内,体会文学语言给大家带来的无限精彩。

再次,强大的“情感性”又是文学语言的一大审美特点。文学也是艺术,艺术本身是这样,文学也是这样,我们的文学作者也是时刻在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刻画内心,以此以文学语言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让作者和读者产生共鸣。我国著名的当代文学家梁实秋说过“文学是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也是止于人性的”。其实我们所看到的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语言所包含的情感,才是人类最真实的情感,最基本的情感。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感知人类数千年以来的精神成长过程,在这些知识的不断感化下,我们可以努力培养自己的良好品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也是文学语言情感性的生命力所在,文学语言正是通过自己富有的强大的情感性来感知人类,呼唤人们散发出人性的真善美。

第四,与理论语言不相同的是文学语言具有鲜明性、生动性和准确性。文学语言与理论语言不同,理论语言只在于用标准的普通话语将事实说清楚,弄明白,不需要太多的修饰,华丽的修饰反而会让理论语言失去它原本的意义。而文学语言不同,它一定要具备一定的鲜明性,生动性和准确性,这三者相结合,才能让文学语言发挥其作用,文学艺术不只是可以让人们明白道理,它更重要的还要照顾到人们的情感,人们的接受能力,于此同时,它还要很好地“娱乐大众”!

第五,“阻拒性”又是文学语言的一大特点。文学语言的“阻拒性”其实就是特殊的修辞手法,只是不想让人们一眼就能看出这句话的意思,而找到类似的语言来表达。特别是针对现代的人们,一些比较常见的普通文学语言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现在需要有“趣味”的文学语言,例如:一些车标语“我怕羞!”实际上表示的是“我怕修”!这样的语言比比皆是,这只是人们不想现在的话语都那么的普通化,所以带点儿“游戏”的形式表达出相应的意思。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具有文学性的作品相对于普通话语比较特殊化,文学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普通语言。在他们看来,我们已经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早已经习以为常,早就感觉不到它们所具有的独特气质,所以,这样的习惯也让人们早就已经以熟悉的眼光看待一切,对身边的事物几乎没有了任何感知能力,而文学艺术的作用就在于,让人们对已经司空见惯的东西产生新奇感,这就是“陌生化”技巧所产生的文学效果。其实,文学语言的阻拒性和其陌生化还有常规性都是相对的。开始陌生的文学语言,在人们不知不觉接受后,也会由原来的阻拒性逐渐的变为自动化,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常规的,普通的了。

最后,我们所说的文学语言不只具有很强的形象性,生动性和音乐性,而且还具有间接性,内指性和心理蕴含性,这些我们先不讨论。

第4篇:文学艺术的属性范文

一、有效设计问题,通过问题的结果带领学生

切入课时主题

例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一艘轮船在沿直线返回港口的途中,接到气象台的台风预报:台风中心位于轮船正西80km处,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长为50km的圆形区域,已知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60km处,如果这艘轮船不改变航线,那么它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然后引导:怎么判断轮船受不受影响?给学生时间讨论、交流,再利用学生总结的结论归纳:这本质上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从而引出课题.提问意义:让学生感受台风这个实际问题中所蕴涵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突出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意义.

二、善于知识延伸,提出新旧知识相关联的问

例如,在讲“函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①:同学们在初中学过“函数”,请举出几个有关函数的例子.然后根据学生的例子,引导学生分别用解析式、图象、表格表示对应关系的函数.对于用解析式举例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举一些用图象或表格表示对应关系的函数.提问意义:这个过程举一反三,让学生通过举例来复习“变量与函数”的内容.教师继续提出问题②:(选几个学生的例子)你有什么理由证明自己举的例子表示一个函数吗?其他同学也思考一下,他们举的是函数的例子吗?为什么?提问意义:让学生用概念口述解释,了解学生对函数本质的理解状态,要注意突出“两个变量x,y”,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另一个变量y有唯一确定的值与x对应,“y是x的函数”,特别要求学生指出对应关系是什么?x取哪些数?即取值范围,感受数集A的存在,y值的构成情况,为引入两个数集作好准备.

三、设计提问情境,打造新颖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讲“圆的基本方程”时,教师可以这样进行课题引入:圆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定点就是圆心,定长就是半径,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圆的模型,大家知道或者有人去过河北省赵县的w州桥吗(问题1)?赵州桥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圆形石拱桥,跨度约为37.4m,桥拱高约为7.2m,它是著名匠师李春在1500年前建造的,它的建造应该说是中国古代数学、物理学、工程学的结晶,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建桥这么辛苦的事情,古人都做得这么完美,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帮他们确定一下桥拱所属圆的大小和圆心呢(问题2)?学生积极投入到计算中.提问意义:情境引入,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引出圆的标准方程这一课题.

四、改变提问模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第5篇:文学艺术的属性范文

一、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之间的差异

文学艺术源自创作者的心灵意象,视觉艺术的起点与其是相同的。然而,二者在创作、欣赏以及具体的指向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艺术指向不同

视觉艺术是艺术家将心中的意象外化为美术作品的艺术形式,其艺术指向是从内向外的;而文学艺术则与其相反,作家将在生活中积累的客观素材通过有机组合,使其构成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通过文字和符号来追溯作家的内心情感,在追溯的过程中,读者可能因自身经验而产生共鸣,也可能因自身缺少相关的经验而进行扩展想象,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其艺术指向都是由外向内的。

(二)所采用的媒介有所不同

对于视觉艺术的创作而言,颜色、形状等美术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艺术家在创造作品的过程中,必须将可用的视觉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出与原始自然形态有所不同的造型,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传达。以著名画家梵高的画作《星空》为例,画家运用浓郁的色彩,使用蓝色、黄色与黑色三种颜色,通过色块的组合,展现出一种不同于具象派的画风,观看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便能体会到画家所要表达的感情。

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而言,文字、符号等文学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作家在撰写文学作品时,需要将这些抽象的文学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出可供读者进行任意想象的文学篇章。可以说,文学艺术的创造,不仅作家需要加入大量的思维要素,读者在脑海中的想象也需要应用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文学艺术的创造,更具有思维特性。以鲁迅先生在其小说《故乡》中描写闰土少年的一段文字为例――“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通过阅读这段文字,读者的脑海中大致可以出现这样一个画面:金黄色的满月嵌在夜间深蓝的天幕上,一位佩戴着银色颈圈的少年站在种着西瓜的海边沙地上,将钢叉插向一匹猹。因读者想象能力不同,场景中的具体细节可能有所不同,闰土在读者心中的形象也会有所不同。

(三)人们感受到的欣赏特性不同

视觉艺术在向观看者传达形象时,给人以具象性的欣赏感受,观看者只需要观看到视觉形象,就可以直接获得具体的视觉感受,即在观看的过程中直接获得了欣赏结果。以霍去病墓出土的“马踏匈奴”石雕为例,该石雕在一整块的花岗岩上雕出了昂扬战马将手持弓箭的匈奴士兵踏翻在蹄下的形象,其中,马的部分以圆雕形式雕出,马腿下方则直接以浮雕与线刻形式勾勒出匈奴士兵在马蹄下挣扎的形象。这个石雕在整体上可谓是浑然一体,虽然不如现实中的马形象,却以简练但直接的视觉形象给人以直接的视觉感受,其浑然壮阔的视觉冲击性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但人们在欣赏过程中却能直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

文学形象在传达感情时采用了抽象的语言符号,读者必须在阅读的同时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去体会,所获得的欣赏感受因读者想象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即每个读者心中的“潜象”都是各不相同的。若用一个成语来解释,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用莎士比亚名言来形容,便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较于视觉艺术,文学艺术少了直接观看的过程,却多了思考理解的过程,其具有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更加明显。

二、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的互补性

(一)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美术所具有的视觉艺术与文学所具有的文学艺术相比,其表现领域要狭窄得多,美术常见的艺术创作题材――绘画或雕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文学。有关这一论点,最直接的证明方式便是现实中许多美术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的情节来创作的。而文学艺术无法如美术一样直接将图像展示出来,只能依靠读者的联想,虽然具有不可视性,但是就互相的依赖性而言,文学艺术对视觉艺术的依赖性要弱于视觉艺术对文学艺术的依赖性。事实上,视觉艺术是一种空间性艺术,无法展现时间的变换,缺乏对具体内容的描述;而文学艺术在形象展示上缺少视觉艺术的直观,所以在两种艺术的创造过程中,产生了将二者结合的需求,现实中插图与连环画的出现,便是对这种需求的满足。Wolfenbarger在其研究中对插图与连环画等两种艺术形式结合的产物给予了肯定,即图文并茂的图画书是一种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结合的独特艺术形式。可以说,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的互相融合、互相渗透,提高了大众对文学艺术的接受性,也使得视觉艺术更为人所理解与接受。

(二)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的契合

文学艺术对视觉艺术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学艺术可以破除时间与空间上客观存在的限制,可以从多个层面自由地展现出社会生活的广阔性与复杂性。相较于这种表层的影响,文学与美术之间还存在着更为内在性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的最直接表现就是诗歌与绘画之间极高的契合性。

事实上,在世界艺术史上有一种极为特殊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实现了美术与文学的有机结合,这便是源于华夏又发展于华夏的题画诗――中国画。这种作品既具有美妙的图画形象,又赋有美妙的诗歌,文学与美术两种元素巧妙地共存于同一幅作品中,二者相互契合,意境浑然于一体。古人所作的中国画,便是对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之间密切联系的重视,二者的结合可谓是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而西蒙奈迪斯这位古希腊诗人曾经有言:绘画是无声的诗歌,诗歌乃是有声的绘画。WuS更是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美术与文学两种艺术形式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由此可见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是相互契合的。

再以爱尔兰三位著名的“叶芝”为例,这三位“叶芝”分别是约翰?叶芝(父亲)、威廉?叶芝(长子)、杰克?叶芝(幼子),其中约翰与杰克是伟大的画家,而威廉则是最为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可以说,威廉?叶芝的诗作尤其是他前期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亲与弟弟画作(拉斐尔前派)的影响;而杰克?叶芝则在其绘画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诗情。威廉在其所作的诗歌《悲哀的牧羊人》中描述出一位孤独的牧羊人不断寻求安慰的可悲旅程,在这个旅程中,他不断向各种事物寻求安慰,这些事物有星星、有海洋、有露珠,然而最终他依然一无所获,只好回到海边向贝壳倾诉他的旅途经历。这一诗作的风格极为鲜明,与拉斐尔前派的画风有着极高的相似性。杰克则在其画作中展示出文学艺术所具有的意识流特色,以其典型代表画作《走向辉煌》为例,画面中有一名牵着高头大马、身着艳色衣物的儿童,两者一同走向远方,远方的天空有亮得炫目的白云,左上角有稍微显露的太阳,右上角则有一团灰色的云彩。就整体而言,这篇画作充满了希望的气息,儿童象征着朝气,远方的太阳与白云象征着光明的未来。然而,画作中也潜藏着其他元素,即灰色的云彩,从画家所处时代可知,爱尔兰在当时处于战乱之中,灰色云彩则代表着战争的阴云。这篇画作中蕴含着鲜明的视觉艺术特色,其视觉特色可以用其兄威廉的诗作《致未来的爱尔兰》来描述。弟弟杰克的画作与兄长威廉的诗作,共同表达出了一种忠于爱尔兰,期待爱尔兰可以获得和平的终极思想。

通过中国画与三位“叶芝”诗歌画作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三)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的殊途同归

文学是将直观的形象诉诸于联想与想象的艺术、美术则是将想象落实到具体的形象的视觉艺术。其根本性区别是创作思维与欣赏特性的不同,除此之外,两者的本质区别更是与时间、空间有很大的关系。就作品而言,美术作品具有空间静态性,文学作品则具有时间动态性;就欣赏过程而言,美术作品具有空间直观性,文学作品则要经过“观看欣赏思考”多个进程,故在意识的流动上具有时间的前进性,但是就欣赏的终点而言,文学同样需要在想象的空间中达到一种静态的观感,其欣赏的过程便是“局部整体局部”的过程,虽然过程是动态的,但是随着过程的不断延长,最终的目标却是与美术相同的。即是说,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二者之间终究是殊途同归的。

第6篇:文学艺术的属性范文

关键字语文教学;科学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319-01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因此,语文教学语言必须既符合科学性,又要具有艺术性。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以对教授内容的深入挖掘为基础,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为框架,以充满艺术性、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为表现形式。所以,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和授课语言有着直接的关系。语文教师要把丰富的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充满艺术性的语言中去,从而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艺术氛围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同时,语文的学习是多方面的,教师那充满艺术性的语言本身就是对学生的语文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又是一种身体力行的“身教”,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我认为直观性、趣味性、修饰性和抒情性是更便于课堂使用、更具感染力的语言艺术表现形式。

1直观语言――形神毕现

直观性是历来被称道的教学原则之一。直观教学除了实物、教具之外,最实用的就是直观性的语言。从理论上讲,语言从来都不是直观的,但好的、形象的语言可以使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进而直接地去感知事物,这就是语言的直观性。这种直观性表现为生动形象,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运用直观语言,自然会引导学生进入教材特定的情境之中。比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读本》中《雨中登泰山》一文时,当读到对泰山松出神入化地描述之前,我启发学生说:“作为人,我们有你争我夺的球场竞技,有追逐嬉戏的课间游戏,有等待好友的焦灼不安,还有自我感觉甚佳的自得情态。现在,作者把这些描述统统给了泰山松,那么,这些泰山松显示了怎样的形象呢?”这样的启发唤起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他们还极有兴趣地去印证自己想象中的形象。读到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在半空中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天夺日,又像是和清风游戏”时,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好像那“望穿秋水”、“斜着身子张望”的泰山松等待的正是这些莘莘学子。于是,学生很快地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这种形象的、富有直观性的语言来自教师平日的语言修养,来自教师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将学生所熟知的事物,经过加工了的语言与课文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加深对课文知识的感性认识。

2趣味语言――巧妙生辉

语言有趣味,才能使学生陶醉、忘我,形成积极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又会促成积极的情感,而积极的情感将会使学生全神贯注,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率。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把趣味比作教学语言的”味精”。这种“味精“的作用是将课堂“活”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我指导学生习作夹叙夹议。其时已是上午第四节课,学生已很疲劳。我走进教室一言未发,在黑板上写了一副对联:“邹孟子,吴孟子,寺人孟子,一男,一女,一不男不女;周宣王,齐宣王,司马宣王,一君,一臣,一不君不臣。”然后,在上端大书课题“夹叙夹议”。这才转身说:“寺人孟子虽是个阉人,本质上还是个男的;司马懿虽有不臣之举,毕竟只是个臣子。夹叙夹议也不是属骡子的,它本质上还是记叙文,其议论是为记叙服务的,所以我们写这类文章时要注意,不能为议而议。”从我开始板书起,教室里就泛起了切切的笑声。至此,学生的注意力已完全被我吸引过来。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趣味性往往是靠幽默的语言来创造的,它决非庸俗的滑稽和浅薄的哗众取宠。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在用词的精当和巧妙上下功夫,创造一种幽默的氛围。

著名作家老舍说过:“我要求自己用词造句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单纯地、孤立地用一字、造一句,而是力求前呼后应,血脉流通……这样,前面所说的,是为后面打埋伏,到时候就必有效果,使人发笑。”

3修饰语言――锦上添花

语言要有修饰性,就是说要使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教师如能口吻生花,学生必能如浴春风,受到美的语言的感染,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爱迪生说:“最能直接打动人心灵的还是美。”极富美感的语言,会使课堂教学产生春风化雨般的魅力。在学习《荷花淀》一文时,我们先观看了教学录像片《荷花淀》。

看过之后,我引导学生讨论其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说到其中的“绿”,我有意识地强调:“那不是朱自清笔下醉人的绿,也不是李乐薇笔下的那片纯绿,这绿要人们用心灵去捕捉,用精神去体味,用双眼去勾画方能寻出个中真味,那么,这片绿的内蕴是什么呢?”

由于我有意识地运用了对比和词语移用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修辞性,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象受到了感染,语言也披上了美丽的霓裳:“这是充满生活希望的绿”,“这是蕴藉纯情的绿”,“这是饱含乡土芳香的绿”,“这是洋溢斗争精神的绿”……修辞本身具有动态美,运用得巧妙就会锦上添花,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4抒情语言――陶情冶志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不仅是用理性的光芒去照耀学生、教育学生,更重要的是用情感的浪花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开启智慧的大门。可以说情感是教学中的灵魂。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情感所起的作用,比单纯用理智所抱的信念,比由于畏惧惩罚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都要有力得多。”

教学语言的情感表现为语言的抒情性。那来自于对课文深刻理解的极富抒情的语言,必然凝聚着深深的情感。而教学中这种充满了情感的“高级信息”必定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强烈共鸣。

在讲巴金先生的散文《灯》时,我描述着那漆黑的寒夜:万物是死一般的沉寂,脚下的大地仿佛在下沉,这时在我们眼前闪出几点灯光,尽管那灯似在微微颤抖,尽管它的颜色是昏黄色,但它还会使人们心中一震,因为它是光明的使者……在这个过程中先是我被那无望的感觉攫住心灵,所以语调格外低沉、冷涩。这时,我发现学生眼里也布满了迷惑不安的神色。接着,当我自己为文中的灯光一震,用充满情感的语调牵出希望之时,学生们也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第7篇:文学艺术的属性范文

(一)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笔者在任教的高一年级139名学生中作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是显而易见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从当前教育的一些弊端寻找答案。

应试教育观。教师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不得不抓紧时间,多多讲解,心中才感到踏实。至于学生提问的能力,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还难以考查。因此,教师把目光停留在让学生解决教师所提供的现成问题上,致使学生没有提问题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

教师主体观。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参差不齐,涉及面广泛,教师教学往往不能按照既定方案“顺利”进行。担心无法驾驭课堂。

教材决定观。教科书一般把数学问题提出的背景、解题的探索过程省略了。教师和教科书几乎包办了课堂上绝大都部分问题的提出,“思想的源泉”从上游被截断,学生不易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错误评价观。课堂上没有良好的评价氛围,使学生有疑不敢问,不愿问。学生普遍有这样的想法:我提出的问题会不会被别人讥笑;我讲不清楚,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别人不提问我也不提……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 从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

(1)营造宽松氛围,培养提问意识。学生的提问能力其实是一种心理素质、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语言技能的综合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当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以赞许的目光和专注的神情和学生交流,这样才能培养和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

(2)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要给学生提供探索发现、尝试错误和猜想检验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题,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的见解、思路和提出问题的机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秀之处,逐步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捕捉“问”的契机。

2 实施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乐问。

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主要可以从几方面进行评价:(1)目标是否明确;(2)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广度;(3)表述是否准确妥当;(4)是否有创见。作评价时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要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探索,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

3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问。

(1)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例如,某学生要申请助学贷款,其中规定一年期以上贷款月均等额还本付息,如果贷款10000元,两年还清,月利率0.4575%,那么每月应还多少钱?对于这个情况,可以引导学生提问:偿还贷款应分几部分金额?两年付清时,1000元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之和是多少?每月还的金额为x元,则产生利息是多少?最后计算出每月还多少钱?这样学生品味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搜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模仿科学发现的途径,引导学生提问。数学中的每个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参与、感受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和探究活动中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由a角终边所落象限来确定函数符号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先让学生得出a在各象限时函数的符号,再把终边落在数轴上时的特殊值标上去,最后让学生主动提出记忆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数学需要探究、归纳,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将一些现实生活中用口难讲、板书又浪费时间、比较抽象难懂的数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视听并举,加快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进程,对于启迪学生提出问题和创新精神有积极作用。

4 训练提问方法,让学生会问。

(1)让质疑成为学生的习惯。教育学生对权威不盲从,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如:对课本进行质疑,课本在编写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些概念、规律并不严密;在习题讲评中质疑,该题是否有漏洞?考查什么知识点?

(2)在解题训练中培养提问能力。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是这样回答而不是那样?”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例如在讲不等式的解法时,让一部分学生编题,一部分解题,另一部分评价,让所有学生都在“问题”中得到提高的机会。还可以编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多题一法、开放题等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第8篇:文学艺术的属性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研究的现状,简单梳理了创造性思维研究的几种观点,并鉴于实践中对于创造性思维研究的成果的应用,列举了五种较为流传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随后论述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及构造,讨论了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培养。

著名的未来学家伊萨克?阿西莫夫说过:“二十一世纪可能是创造的伟大时代。那时,机器将最终取代人去完成所有单调的任务,计算机将保障世界的运转。而人类则最终得以自由地做非他莫属的事情——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取决于人类饱含生机的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正是探求和创造新知识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由于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成为理论界关注的课题。

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要有效地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首先要先转变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所谓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所以,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的核心就是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根据当代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最新研究成果而提出的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内外双循环理论模型”(DC模型)认为,创造性思维结构应当由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六个要素组成。而横纵思维的观点由于现在仍比较模糊和富于争议,因此,我们在这里不予论述。

1.逻辑思维的培养

逻辑思维活动的能力,集中表现为应用内涵更博大、概括力更强的符号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高度抽象的能力。确切地说,学生实现认识结构的组织,是思维过程的最关键环节和最本质的东西。提高逻辑思维活动的能力,是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自我开发。

(1)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活动的能力,则必从概念入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构成概念的基本条件,揭示概念中各个条件的内在联系,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建立概念的结构联系。

(2)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归纳法,善于分析、总结和归纳。由归纳法推理所得的结论虽然未必是可靠的,但它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功能对于科学的发现是十分有用的。

(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类比法,善于在一系列的结果中找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或相似处之后,推测在其它方面也可能存在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2.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有助于克服那种单一、刻板和封闭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

(1)采用“变式”的方法。变式教学应用于解题,就是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能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扩展思维的空间。

(2)提供错误的反例。为了帮助学生从事物变化的表象中去揭示变化的实质,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教师在从正面讲清概念后,可适当举出一些相反的错误实例,供学生进行辨析,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活动。

3.形象思维的培养

形象思维能力集中体现为联想和猜想的能力。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主要从下面几点来进行培养:

(1)要想增强学生的联想能力,关键在于让学生把知识经验以信息的方式井然有序地储存在大脑里。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努力设置情景触发学生的联想。在学生的学习中,思维活动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学生的联想力越强,思路就越广阔,思维效果就越好。

(3)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最佳效果,让联想导致创造,教师应指导学生经常有意识地对输入大脑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使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网络,或组成新的网络,在头脑中构成无数信息的链。

4.直觉思维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过程我们应当主动创造条件,自觉地运用灵感激发规律,实施激疑顿悟的启发教育,坚持以创造为目标的定向学习,特别要注意对灵感的线形分析,以及联想和猜想能力的训练,以期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之目的。

(1)应当加强整体思维意识,提高直觉判断能力。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阿提雅说过:“一旦你真正感到弄懂一样东西,而且你通过大量例子,以及与其他东西的联系取得了处理那个问题的足够多的经验,对此你就会产生一种正在发展的过程是怎么回事,以及什么结论应该是正确的直觉。”

(2)要注重中介思维能力训练,提高直觉想象能力。例如,通过类比,迅速建立数学模型,或培养联想能力,促进思维迅速迁移,都可以启发直觉。我们还应当注意猜想能力的科学训练,提高直觉推理能力。

(3)教学中应当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建立直觉观念。

(4)可以通过提高数学审美意识,促进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形成。美感和美的意识是数学直觉的本质,提高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事物间所有存在着的和谐关系及秩序的直觉意识。

5.辩证思维的培养

辩证思维的实质是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在思维中的反映。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辩证地认识已知和未知。在数学问题未知里面有许多重要信息,所以未知实际上也是已知,数学上的综合法强调从已知导向未知,分析法则强调从未知去探求已知。

(2)辩证地认识定性和定量。定性分析着重抽象的逻辑推理;定量分析着重具体的运算比较,虽然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更加真实可信,但定性分析对定量分析常常具有指导作用。

(3)辩证地认识模型和原型。模型方法是现代科学的核心方法,所谓模型方法就是通过对所建立的模型的研究来推知原型的某种性质和规律。这种方法需要我们注意观念上的转变和更新。

6.各种思维的协同培养

当然,任何思维方式都不是孤立的。教师应该激励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在例题的讲解中穿插多种思维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以达到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我们来看下面这些例子:

例1:观察下列算式:

作用的结果。

再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3=5-2,4=7-3,4=9-5,…,D=A-B。能发现这样的规律,正是我们的逻辑思维作用的结果。

何一个创造性思维的产生都是这些思维互相作用的结果。

例2: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求AC的长。请补充题目的条件,每次给出两条边。

本题是一个条件发散的题目,条件的发散导致多种解法的产生。事实上,至少存在如下10种解法:

(1)AD,CD;(2)AB,CB;

(3)AD,AB;(4)AD,DB;

(5)AB,DB;(6)CD,DB;

(7)CB,DB;(8)AB,CD;

(9)CB,CD;(10)AD,CB。

已知(1)(2)时,直接应用勾股定理;已知(3)(4)(5)时,直接应用射影定理。只用一次定理即可求出AC,可见已知和结论距离较近。

已知(6)(7)(8)(9)(10)时,需要应用两次定理才能求解,这五种情况比较,已知与结论的距离远些。

通过对此题的研究,“穷举法”在列举各种已知条件的可能性时得到应用,并体现了发散思维一题多解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观察中了解了自己的思维层次,在总结、选择中提高了思维水平,由发散到集中(非逻辑思维到逻辑思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逐步形成。

总之,我们要利用各种思维相互促进的关系,把学生的思维习惯逐渐由“再现”导向“创造”,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知识,引导他们总结规律,展示想象,大胆创新。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看到,创造性思维既有别于传统教育所注重的逻辑思维,又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发散思维,它是由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所构成的有机的整体,并且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核心。数学教学应该尽快地转变思想,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模式转变,从传统教育所强调的逻辑思维向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造性思维转变。这个过程将是漫长的,我们将继续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仇保燕.教学思维方法.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221-235.

[2]张楚庭.数学与创造.武汉: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8-10.

[3]王仲春,李元中,顾莉蕾,孙名符.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97-101.

[4]何克抗.创造性思维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20.

第9篇:文学艺术的属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42-01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专业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假如上课没有教学艺术,学生上课的兴味就减去了一半;剩下一半即使是科学的知识,学生也处于一种被动而僵化的状态。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没有艺术。

教学艺术是指教师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施教材的审美因素,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从而开启其内在情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只重视“传道、授业、解惑” 的语文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更重视按美学原理、艺术原则从事语文教学,因此比传统语文教学更加富有形象性、感染性、愉悦性、和谐性、新奇性和情趣性。为了更好地探讨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课堂导入的艺术

语文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艺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教师应用课堂导入艺术,可以形成巧妙衔接、切入主题、激起兴趣的导语,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可以很好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但主要的有:

1、故事引入激趣

这种导入艺术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验表明,讲好一节课的导语,设计好一节课的开讲,对于上好一节课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

2、提问引入设悬

在教学当中,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3、温旧面而知新

这种导入方法是从回顾旧知识开始,将旧课中某些知识与新课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可起到相互对照、相互呼应的作用。

除此之外,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妙语导入、练习导入、演示导入等等。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求简练,短小精悍,尽快进入主题。

二、课堂教学的应变艺术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与机智的艺术结晶。

课堂上的偶况是相当复杂的,教师不可能都预料到或防止它的发生。在偶况下,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它,以从容的态度面对它,并灵活机智地处理它,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甚至获得比原来预期还要好的效果,这是一种高智慧的艺术。课堂情绪艺术指教师通过自我情绪传达,以调动学生情绪,师生形成情绪交流和互动状态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

三、注重课堂语言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课堂导入语的“异”,是指形式和语言的奇异、奇特和标新立异。如果你着装漂亮 ,必定会吸引过往路人的注意。同样,作为教师,如果能使得自己授课语言新颖.奇特,那么必定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能在刹那间擒住孩子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年代中的孩子,在电视和报刊的影响下,知识面不断拓宽,那些理性、陈腐的陈述,逐渐被他们淘汰,他们需要的是那些新颖、奇特、标新立异、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导入语。

教学语言要“顺”,顺则通,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是起了承接、小结的作用,是教师钻研教材、抓住内容之间联系的切入口,是教师在找到激发学生思想火花知识点的基础上,组织提炼语言,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的必要步骤。

语言要“精”,“精”在字典中的解释是“精巧、细致,提炼精华,除去杂质。”提示语就好似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你照明前进的方向;提示语又好似一个舵手,在你快要触礁时,让你转变航向,顺利驶向彼岸;提示语又好比一支号角,在疲乏的时候,能激起前进的动力。

在课堂教学当中语言要“悬”,通常是指悬念,引发别人的思索。可见,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他的美学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去探索。

所以,构成课堂教学艺术化的因素很多,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追求、不断探索,就能把每节课的教学,变为精美的艺术品,就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