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明确运动技能学习的含义,以及它和基础阶段学校体育的关系,使体育教师能够有系统、有逻辑和有序地教授学生运动技能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同时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运动技能中小学体育
运动技能是动作技能的一种,专指在体育运动特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完成某种技术动作的能力。动作技能包括技能的发展、技能的学习、技能的控制三个领域。在我国,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也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多数是从婴儿的成长发育入手,以儿童、青少年的动作发展为研究目标,即从我们所说的学校体育方面开展研究的,则寥寥无几。本文从运动技能学习入手,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角度去探讨基础阶段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一、研究背景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和教育改革以2000年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始实验为标志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新的体育课改的确有许多理念,有许多新的说法,也引发一些新的思考,带动了一大批研究和探索。新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在理念上和理论上都是试图推陈出新的,在当前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中,却发现有一些不成熟的理论在混淆着体育新课改的精神,不时有一些带有明显错误的理论和说法出现。如“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这些错误的理论和本末倒置的做法,其背后有着错误的思想根源和思维逻辑,以及对某些理论的认识之浅。出现这些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学校体育研究还没有建立起对学生动作技能学习发展规律的认识。多年来,虽然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在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做过许多研究,对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研究以及运动技能学习对学校体育的教育改革带来的作用如何没有深入思考。也就是说,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教授适合学生运动技能发展规律、身心健康发展规律、认知规律的体育内容,同时一个年龄阶段和下个年龄阶段间应该有很好的衔接和过渡,另外技能的教授学习过程一定要达到自动化阶段,便于技能的迁移和掌握,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也应该体现出顺序性和可预见性。
二、现状分析
我国青少年国民体质连降十多年,这和学校体育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课状况不乐观,比如小学上中考的内容、中考上达标的内容等等,为了达标不惜花很多时间去训练加强。这些都是违背运动、游戏、身体锻炼的真髓的。中考的跳绳、中长跑、跳远这些项目的达标只是一个测试指标,只是一个工具,是用来测验学生的体质情况,并不是说开展体育课就是为了达到这些指标。学生想练习的项目不开展,反而去安排一些他们没有兴趣的项目,这样下去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厌恶,对体育这门学科产生歪曲的理解,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几乎无法表达,学生难以有愉快的体验。更严重地妨碍其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养成。
三、运动技能学习
(一)定义
动作行为是美国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它是一个伞术语:包括动作学习(motor learning)、动作控制(motor control)和动作发展(human motor development)三部分。《课程标准》中将运动技能定义为:“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的定义是:“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运动技能是动作技能的一种,专指在体育运动特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完成某种技术动作的能力。
(二)分类
运动技能的学习是程序性学习,从生理学角度来讲,运动技能学习可以分为泛化、分化、巩固学习三个阶段,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运动技能学习可以分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认知阶段是指练习者学习一项新的技能的最初阶段;联结阶段是指练习者正在完善,还需要一些微小的调整阶段;自动化阶段是指实施该技能几乎不需要认知加工,自动化处理阶段。运动技能的最高阶段是自动化,这是一种过渡学习。将外部信息通过内化建立起来。运动技能是通过身体的练习获得的,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动作、活动方式顺利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一种主观经验的表现,是以一定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为基础的,是主体对特定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表现。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离不开思维,离不开大脑对运动技能的分析和综合,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动作表象才能转化为动作概念,学生才能掌握动作要领并进行有效运用。动作技能的学习是以有意学习为主,但其间不能忽略无意学习的存在,相对于有意学习,无意学习是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的,在不经意间产生效果。
(三)运动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人类动作发展特征的知识也可用于确定一生中其他阶段的动作成熟水平,在教育上它是个非常有用的工具。通过全面理解人在某个阶段的动作典型特征,就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来提高教育的能力。大家知道,某些动作的发展顺序具有高的可预见性,了解这一发展顺序的老师以这些证据为基础准备课程和活动,以推动学生高效地、系统地按可预见性的发展顺序学习。比如在教学中,以发展的视角观察学生做动作时,教师会考虑是哪些因素使学生达到现在的动作状态,未来他们将发展到什么程度。遗憾的是,因为没有针对儿童少年动作发展的专门研究,所以很难回答学生的“运动技能发展”规律是什么,为什么要在某个年级设置这些教学内容,为什么要在这个年级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等等。
四、理论阐述
(一)小学生身体发展特点
1-2年级的学生骨骼比较柔软,容易变形;在动作的协调性方面,骨骼肌肉有了一定发展,对简单动作有所控制,但小肌肉发育差,所以手部小动作的精确性较差。1-2年级学生的力量发展较差,臂和肩部的力量特别差,反应时间长。3-4年级的学生在动作协调性方面,骨骼肌有了一定的发展,运动觉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简单的动作有所控制,动作的精确性、灵巧性进一步增强。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步入青春发育期,骨骼肌和小肌肉群有了较大的发展,动作的精确性、灵巧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1-2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往往注意事物的新鲜性、有趣性或较为明显的特征。他们以无意注意为主,既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转移。他们对美的体验仅仅与事物的具体形象相联系。3-4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有了迅速的发展,注意的稳定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注意范围也在扩大,逐渐学会根据活动任务将注意力从一件事情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发生紧密联系,此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5-6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学习动机仍然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但此时学生的间接兴趣有了明显的发展。
(三)初中生身体发展特点
初中生进入青春发育期,他们的体重开始明显地增加,表现为骨骼、肌肉和内脏的发育。而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增长不同步,一般是大肌肉群先增长,小肌肉群后增长,因此,初中生完成运动动作的精确度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
这一学期学生的脑神经活动机能的主要特点是兴奋性高,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要强。有意识记在记忆中占主导地位,学习目的逐渐明确。初中生对情绪情感的理解更加深刻,因而更易于激发对有情绪体验的事物的学习兴趣,因而在初中阶段学生记忆有情绪体验的事物的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五、教学建议
(一)针对小学
1.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阶段的体育课以养护锻炼为重。小学生处于6―13岁的年龄阶段,包括儿童期和少年期,是身体发育的旺盛时期,他们对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兴趣,有着喜欢竞争,喜爱玩耍的心理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变化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小学1-2年级阶段,教师选择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时候运用情景教学法),以不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愉悦感。1-2年级学生是发展基本运动能力的最佳时机,因此通过将竞技内容教学化,发展跑、跳、爬、跃等基本活动能力,通过这些简单的内容教学,使儿童初步掌握各种运动的基本动作、基本活动能力,发展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感知觉等能力。将各种简单的运动技术动作的学习融于充满乐趣、生动活泼、具有新奇气氛的,以游戏为主的过程之中。
2.3-4年级的学生的体能有了一定的发展,是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发展的有利时机。通过多种游戏发展位移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如各种跳跃游戏和跳绳)发展跳跃能力;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他们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运动动作,那么教材的选择就要选择那些能够锻炼大小肌肉群的,有组织、简单的组合活动。
3.5-6年级的学生是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发展体能(速度、平衡能力),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机。体育课程的选择要关注能够提高大小肌肉群控制精细动作能力的活动,还需要特别注意:一、在小学阶段,应少用竞技化、成人化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多采用儿童化的游戏内容和练习手段去发展学生体能。二、根据体能发展的敏感期特征,确定在某一阶段水平侧重发展的某些体能。
(二)针对初中生
1.中学生一般在12―19岁左右,在这个年龄阶段包括少年期、青春期和青年期。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在小学阶段发展的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发展他们的基本运动技能。初中阶段的学生体育兴趣与爱好已经逐渐集中,开始形成对某一项运动项目比较稳定的兴趣。所以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减少学生学习运动技术项目,增加某一项目学习的时间,为学生体验某一运动项目的学习、改进、巩固、提高、运用过程提供可能性,利于他们掌握运动技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鼎盛期,体能与运动技能有了迅速的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学习竞技运动的条件。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竞争性、对抗性的竞技运动项目往往比较感兴趣,这些都为初中阶段学习竞技运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竞技运动项目(如球类运动、体操、田径、武术、游泳)这些课程可以加入到学习计划中去。但是,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能与运动技能还不能适应竞技运动的要求,必须对所学习的竞技运动在场地、器材、规则等方面进行改造,使之适应初中生的体能要求。
2.小学和初中的区别与衔接
中小学阶段应该要发展五项基本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但是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练习的侧重点、强度等应该有所不同。儿童少年时期关节韧带的伸展性大,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好时期,但是柔韧素质的提高要有一定的力量素质做基础,也就是发展柔韧素质同时结合力量练习。但是小学阶段的力量素质练习应该控制好运动负荷和练习的密度,据力量素质增长的年龄阶段研究报告指出:男生在12―15岁增长速度最快;女生在7―13岁增长最快,所以在初中阶段发展力量素质最好。而儿童少年时期的耐力素质发展较慢,从有氧供能能力来看,男子在12―16岁达到最大吸氧量,随年龄增长在18岁达到最高值,女子从13岁开始增长到最大值,这些数据表明少年儿童具有一定的有氧供能能力,对一般的耐力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青春期后期可以采取强度不大的有氧耐力练习。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在游戏中,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各种基本活动能力,去进一步发展灵敏、速度、柔韧、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同时,已经获得的身体素质也可以在技能的学习中强化跳、爬、跃等活动能力。
六、结论
(一)体育课要以基本身体素质、基本的运动技术技能为基本教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中,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基本身体素质和主要的运动技能要贯穿始终。每个阶段要有基础和重点发展的项目,重视基础性学习,发展基本身体素质(速度、灵敏、耐力、柔嫩、力量),只有基础牢固了才便于日后动作技能的自动化。
(二)重视技能迁移发生的规律。运动心理学中把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对新学技能的影响称之为“迁移”。如果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技能产生积极影响,能促进新技能的形成,就是正迁移;相反,若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产生消极作用,妨碍新技能的形成,就是负迁移。教师在安排体育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到迁移,比如课基本内容前的辅助、分解练习,都是希望产生迁移。同时学习无意学习和有意学习的理论知识,迁移是无意学习的一种形式,是为学另外一个技能服务的。体育教学是一种有意学习,教师有目的地教,学生按计划地学。教师上什么内容、怎么上、怎样安排等都是有计划的,但是学生达到的恰恰是一种无意学习,如课的内容是学习前滚翻,那可以为日后学习前空翻服务,学生不一定知道,但是作为老师一定要知道。
参考文献:
[1]董奇,陶沙.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叶利群.课程教材改革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论文摘要: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体育院校的高水平运动员承担着学习和训练的双重任务。当前的国际体育交往越来越频繁,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这都对高水平运动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英语能力则凸显其重要性。本文从英语学习的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出发,结合现状提出了体育院校高水平运动员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体育院校的高水平运动员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一方面要完成好学业,以应对未来的发展和就业,而另一方面要刻苦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成绩,参加各项比赛,弘扬体育精神。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国际体育交往越来越频繁,高水平运动员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
一、高水平运动员英语学习的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能力的需求。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社会对于复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具有体育特色的高水平运动员不仅需要有优秀的运动专业成绩,还需要具备其它的专业能力,其中英语能力是不可缺少的。
目前,体育院校对于单独招生的高水平运动员学生的培养方案大都定位于培养专业基础知识宽厚、专项技能突出、强调人文和社会科学与专业的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如今,高等学校扩招之后所带来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体育院校的高水平运动员在毕业后多从事于体育教练员和体育教学、体育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及竞技运动科研与管理等行业,在这些领域中,不论是教练员还是管理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社会的发展和要求使得高水平运动员的英语学习更加迫切。
从高水平运动员的专业性来看,当前社会对于他们将来从事的行业所要求的英语掌握程度为一般实用性,主要是对听说能力的培养,能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流中进行基本的英语表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高水平运动员英语学习的个人需求
从个人的发展来看,多层次的复合人才在社会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体育院校的高水平运动员不论是从参加比赛提高运动成绩方面还是日后的事业发展方面来看,扎实的英语基础和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都能为高水平运动员的个人发展提供帮助。
个体不同,学习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有些高水平运动员是基于个人兴趣和爱好对英语学习产生强烈需求,有些则是为通过考试获得学位而学习,而有些是为了日后的个人事业发展进行充电学习。不论是哪种需求,都显示出了高水平运动员英语学习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体育实力的增强,国际体育交流的扩大,高水 三、高水平运动员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 运动 情感因素的挖掘 运动的乐趣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 运动中的内在情感因素的特征
运动中内在的情感因素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运动中的内在情感具有鲜明、强烈的特点。运动过程中人的身心状态都处于紧张的状态,所以情感因素具有鲜明强烈的特征,无论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此时都会从人的身体里发出一种相应的强烈的情感因素,驱使人们下一步的运动状态;另一方面,运动中的内在情感丰富多样。人的情感具有丰富多样性,运动中的内在情感同样是丰富多样的。由于运动的种类分为许多种,包括轻松的、娱乐的、竞技的,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人的情感因素是不同的。轻松愉快的运动,人的情感自然是快乐的;而竞技体育运动中,人的情感处于一种紧张具有压力的状态。同样随着人在运动中的表现,情感因素也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运动中的内在情感通同样富于变化性。
2运动内在情感的挖掘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运动中的内在情感因素具有多样性、变化性的特点,要想提高学生对于运动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运动情感因素。体育运动能够给运动者带来快乐、紧张、享受的情感体验,是传递快乐的一种方式,体育运动中的内在情感因素对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深层挖掘运动中的情感因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对于运动的热情,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挖掘运动中的内在情感因素的有效对策
3.1通过课堂中教师的指导和讲解挖掘内在情感因素
体育运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活动,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使得学生需要通过运动来缓解疲劳,然而很多时候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运动内在情感的挖掘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运动意识、运动技能和运动情感。学生在刚刚接触到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高难度的运动和技术并不了解,有些学生容易形成错误的认识。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运动过程中讲解动作要领,掌握动作技巧,使学生真正掌握运动的技能和动作,当学生掌握之后就会从运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并且会不断地学习,由失败到成功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学生运动内在情感因素的挖掘过程,教师的指导和讲解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情感和学习兴趣的目的,使学生在体育运动课堂上获得快乐。
3.2通过课外的运动活动体验内在情感因素
课外运动相比课堂体育运动更加能够挖掘出学生的积极情感和体验。学生在课外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放松身心,更加愉快的活动。课外运动没有课上运动的目的性,没有竞技运动的功利性,是出于人自身内心的情感进行的运动,所以课外的运动更能拥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课外的运动没有约束和规则,所以运动中更能够发挥自身的潜力和思维创造力,用自己的娱乐方式体会到运动的乐趣,通过自身的课外运动创造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乐趣,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
3.3在与人娱乐活动中体验积极情感因素
孩子的天性好动、好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通过运动和娱乐活动释放压力。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建立人际关系,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学习之余和工作之余能够缓解压力,充分体会到运动的内在情感。例如,很多人在工作和学习之余打篮球、踢足球、游泳以及其它娱乐运动项目,通过娱乐运动缓解压力的同时还增强了个人体质,获得了愉快的情感体验,增强对于运动的喜爱和乐趣。
3.4在体育运动竞技比赛中创造情感因素
体育运动中竞技比赛运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绝大多数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运动会,而运动会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加。竞技比赛以其刺激性和竞技性赢得了众多学生的青睐,很多学生在竞技比赛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刺激和竞争的情感因素。竞技体育具有直观的特点,这种直观性吸引了众多学生积极参加竞技比赛。在运动的比赛中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和运动水平,能够创造出平时无法超越的成绩,同时赢得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声,这种效果更能够激发运动者的自豪感,创造出积极的情感,使学生能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挑战的乐趣和赢得比赛厚的荣誉感。所以体育运动竞技比赛也是一种挖掘内在情感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余平.试论竞技运动中的情感因素[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9).
1、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单一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基本上就是篮球、足球、跑步,甚至于就是根据课本给学生灌输一些理论知识。这样的课程设置枯燥乏味、缺乏新意,带动不起课程气氛,对体育的教学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2、激发不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体育课程设置单一再加上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当等等原因,学生丧失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这也导致了体育教育不好进行的结果。3、学校本身对体育教育的定位不准确学校体育教育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但是有些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认识就不深刻,对体育教学不重视,导致了体育教学定位的偏差,这种落后的体育教学理念以及对体育的不重视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教学的进程。
二、学校体育教育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改革措施
1、加强体育健康的理论教学这里的理论教学并不是按照课本进行生搬硬套的教学,而是对学生进行体育素养的熏陶,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作用,对在体育运动时如何避免受伤的方法等进行教学,这种打破常规灌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乐于接受,能够真正的使学生学到体育健康的知识,从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改变教学模式,增加课程设置传统的教学就是老师为主体进行讲解的模式,这种方式过分强调老师的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因此改变教学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增加课程的设置,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像健美操、交谊舞、踢毽子、跳绳等趣味性比较强的体育运动更能让学生喜欢上体育,不仅使他们得到充分的运动,还能让他们在运动中提高团队意识和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开展选修课,调动学生积极性每个学生的爱好不同,因此开展选修体育更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能力,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体育选择项目,让他们在乐趣中达到发展和成长,不仅缓解了平时学习的压力,还能真正的培养他们的运动精神,有利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4、学校对体育进行科学考评,避免过分重视分数传统的教学注重分数,使得学生每天只是不间断的学习文化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应该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政策及目标,建立科学的体育考评制度,淡化分数在学生中的影响,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关键词 高校学生;余暇体育运动;体育场馆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8-0096-02
近年来,随着各类健康问题的不断显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他们纷纷加入全民健身的行列中。体育运动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成为人们健身、娱乐及交际等生活的重要方式,它无疑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职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生活范围主要以家庭和学校为主。他们的身心健康不但牵动着家长,也牵动着全社会。但充斥着大量高热高脂食品的餐桌和不良饮食习惯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生活在超重、高血脂、营养不良等亚健康的状态下,单纯的学校体育已经存在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情况,而体育培训、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等运动形式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校学生的这种特殊需求。
1 余暇体育运动的内涵
我国学者通常把休闲体育称为余暇体育,多数人认为是在余暇时间进行的体育活动,也有人认为余暇体育是一种体育思想,还有人把余暇体育称为余暇运动,也有人称为运动休闲。学者张永虎指出余暇体育是指人们利用余暇时间,为达到健身、娱乐、消遣、刺激、宣泄等目的进行的多种活动方式。余暇体育内容十分丰富,空间范围广阔,具有丰富性、情感性、自由性和个人性的特点。余暇体育并非一种新的体育形式,它是从参与体育活动主体的活动时间上进行界定的。高校学生余暇体育即指除学校体育课、“两操”、集体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之外余暇时间内所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
高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运动不仅是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增强体质、个性发展的重要方式,而且是休闲娱乐、扩大交往、发展个性、适应未来的重要手段。但学校体育由于其场地设施有限、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课堂教学的局限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所以进行余暇体育运动成为很多高职学生满足需求的重要方式。
2 高校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形式
2.1 私人教练
出于自身兴趣爱好或者家长意愿,德州有很多高校学生想在某项运动技能方面有所发展,于是聘请私人教练是一种满足个体余暇体育运动需求的良好的途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通过中介公司或别的方式在学校或相关机构寻找合适的私人教练。现在德州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开始聘请私人教练进行体育运动,这与家长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视和学生对发展自身兴趣爱好的意愿是分不开的。
2.2 体育俱乐部、培训班
体育俱乐部、培训班是满足青少年余暇体育运动需求的一种重要方式。现在德州市的体育俱乐部、培训班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青少年可以根据需要在俱乐部里进行适宜的运动,很多新兴体育项目如攀岩、拓展等在俱乐部里也可以学得到。体育培训班往往是由具有一定经验的教练开设的,传授某项运动技能的组织。
2.3 社区体育组织、公共健身场所
社区体育组织和公共健身场所是可供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另外一项不错的选择。为方便市民,政府部门在许多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安装了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械;而且多数社区在建设时也有很大一部分建有配套的公共健身设施。虽然这些健身设施相对都较为简陋,但由于其分布广泛、不用收费,所以也成为学生课后、周末一起玩乐或者健身的重要选择。
3 青少年余暇体育活动的内容
由于高校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的不同,所以他们选择的运动项目也不尽相同。在德州市,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跆拳道等都是很受青少年欢迎的项目。一些新兴项目,如轮滑、攀岩、体育舞蹈、棒球、垒球、橄榄球等项目的开展也很广泛。此外,部分学生还会参加舞蹈、健美操、武术等项目的健身运动。
4 影响青少年余暇体育运动的因素
4.1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进行余暇体育运动的一个主要因素。经济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余暇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一般来说,体育场馆都是收费的,如羽网球的场地价格在20~30元/小时,要请一个羽毛球教练至少也要50元/小时,所以一定的经济条件是青少年进行余暇体育运动的基础。
家长对体育运动的态度和行为是影响青少年余暇体育运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家长的体育运动行为更是深刻影响青少年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调查中发现,那些认为身体健康和身心的全面发展很重要的家长大都会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陪孩子和家人进行一定的健身娱乐活动,这不但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增进与孩子的沟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4.2 体育场地设施条件
在调查中发现,生活在有体育场馆或健身场所的社区的学生,余暇体育运动时间比没有这些设施的社区的学生要长。由此可见,体育场地设施是另一个影响学生余暇体育运动的因素。随着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来。但体育场馆、设施等条件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特别是城乡结合处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未配套,因此与市区的居民相比,这部分地区的学生的运动场所选择还很有限。
4.3 大众、媒体等媒介的影响
在当今这个被媒体充斥的世界里,作为社会成员的高校学生无疑是会受其影响的。媒体从一定程度上具有导向作用,在体育方面也是如此。如通过图书、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媒体,一些新兴的或国外的运动项目被青少年所认知和熟悉,他们开始对此产生兴趣,就有了进行此项运动的动机。通过电视和网络,很多学生了解了关于奥运会、关于各项运动的发展,关于体育运动的有益之处,使他们对体育运动形成某种认识,从而导向了自己的生活。因此,媒体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4.4 学校、同学、朋友的影响
学校及周围的朋友对体育运动的态度会在无形中影响到青少年余暇体育运动的开展。试想:繁重的作业负担、教师对体育课可有可无的态度、伙伴和同学的不配合,都会使一个爱好体育运动的青少年远离操场,使他们向往余暇体育运动却又无法实现;相反,一个生活在到处都充满运动气息环境中的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喜欢上体育运动所带来的运动乐趣。
4.5 自身的兴趣爱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爱好往往也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最原始的动力。从对高校学生的调查中得知,80%的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在家庭生活中能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则为数极少。青少年正处于发展的好动时期,他们往往会对某些体育运动项目产生兴趣,在进行余暇体育运动时,他们可以抛开“学习”“考试”“竞赛”,与同学、家长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运动项目,所以余暇体育运动就成为他们更深一步发展自己兴趣的机会。
5 小结
青少年的健康水平是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很关注的问题,引导他们对体育运动产生正确的认识,进行适宜的体育运动,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协作和努力。社会、政府和媒体要做正确的引导;家长要纠正错误的思想观念,认识到体育运动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学校及教师要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运动观,传授他们一些比较科学的体育健身方法。另外,高校学生也应该正确认识体育运动,做到学业与健康、兴趣与特长合理发展,且勿让高校学生因为学业而忽视健康,也不能让学生因为过于沉迷于体育运动而荒废了学业。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而对于那些对体育运动有特殊需求的青少年,家长和社会都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吴贻刚.中外休闲体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3):39-43.
[2]张永虎,王进吉.山东省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25(5):108-110.
[3]关颖.我国大城市少年儿童体育活动状况及影响因素探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3):28-31.
[4]阳.影响学生体育能力形成的因素[J].体育函授通讯,2002(9):105-106.
1.陕西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1外部因素的影响
(1)教育领导部门思想认识不足
虽然近年来,领导部门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但是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升学、就业才是根本,认为文化课学习是重中之重,对体育运动的开展漠不关心,甚至认为体育课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可有可无,将体育课压缩到最少学时,偶尔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表面文章,将体育运动摆在及其次要的位置上,领导部门缺乏重视,就使的教师缺少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身体锻炼,大方面,严重阻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期开展。
(2)体育师资力量匮乏
随着对体育运动的不断重视,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也在大大增强,这就使得原本就匮乏的体育教师队伍更加捉襟见肘,体育课在不同级别学校中一直在弱势地位上,对体育课重视不够,甚至有些偏执,认为体育课容易教学,一个教师可以带十几个班级,在教师配备上,首先考虑其他学科,体育学科名额极少,甚至几年才招聘一人,体育教师人数得不到有力的补充,造成体育教师短缺,使得体育教师课时较多,又要组织大型活动,维护器材设施,工作压力大。
(3)体育运动氛围不浓
体育氛围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融体育知识,体育游戏,体育比赛,体育征文等多种体育相关的群体文化活动;高校浓厚的体育氛围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运动,提高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有利于学校体育运动的全面开展。通过调查发现,我省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氛围较差,在体育课堂上,学生被动的在体育教的监督下进行练习,在课余时间,学生很少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1.2内部因素的影响
(1)学生自身缺乏运动意识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最关键阶段,形成终身锻炼习惯的关键环节。学生只有形成了自觉体育锻炼的意识,才能实现和社会体育的衔接,走出学校,终身受益;进入大学校园,没了体育考试的压力,离开了中学教师家长式的管理与监督,大学生学习生活相对自由,由于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许多学生的锻炼是被动的,经常性参加运动的学生不多,更不用说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大部分学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缺乏体育锻炼必然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目前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堪忧。
(2)学生缺乏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目前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从运动中不仅锻炼身体,还能体验快乐,所以兴趣至关重要,在当今大学校园,体育课时基本维持一周一节课(两个学时),仅仅一节课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常常找各种原因不到课堂上课,许多大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认识是可有可无,无所谓的态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太差;体育课枯燥乏味等,兴趣可以使学生积极而主动的参与喜欢的事情,如果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学生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话,“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不仅可以增进体质健康,缓解压力,愉悦心情,热当今的大学生生活方式及其的不健康,学生从中学进入到大学,学习生活方式相对自由,大学的制度相对宽松,进入大学学生开始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养成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抽烟、酗酒、经常熬夜、晚睡晚起,不吃早餐,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严重缺少体育锻炼,长期下来,造成了学生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免疫力下降等,身体各项生理机能产生严重影响,不健康的生活作息方式严重阻碍着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对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2.陕西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研究
2.1完善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
场地、设施、器材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是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如果,场地设施不足,必然会影响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长久下去,就会使学生逐步丧失锻炼的兴趣,所以学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建设适应学生需要的场地,改善单一的设施项目,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对不同项目的需求,调整项目结构,增加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而不是只考虑传统的篮球,羽毛球等,充分合理的布局学校场地设施,为学生提供运动的场所,进而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充分服务。
2.2资金投入充分到位、合理利用
资金投入是阳光体育运动切实运行的物质保障,除了国家的相关资金政策支持外,作为西部地区的陕西省,要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各高校也应该重发发挥主管能动性,充分申请额外拨款,或者自己筹备资金,并能使资金合理充分的运用到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上。
2.3加大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与范围
从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至今,各个高校开展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影响与多方面的,其中宣传的力度不够是重要的一方面,高校资源丰富,如广播站,橱窗、宣传栏等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舆论氛围差,所以我们应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资源,如定期广播有关运动健康知识,举行阳光体育运动橱窗设计比赛、运动摄影等相关的体育文化竞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灌输阳光体育开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认识,学校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大型体育文化活动,教师学生齐参与,全方位的宣传阳光体育运动。
2.4充足体育教师数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促使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形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增强体质,而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力量,起到教育、引导、组织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存在着体育教师缺口,所以要加强对体育学科重视程度,树立体育学课的重要性,按合理的比例来配备体育教师的人数,另外要定期的派教师参加培训班,提高学历,科研水平,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利于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
3.结论
(1)陕西高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学生不理解阳光体育的内涵,甚至根本没听过阳光体育运动。
(一)缺少运动损伤知识
目前,许多大学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做的不是特别到位,导致学生的运动损伤没有办法避免。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预防运动损伤知识的教授,对学生在运动时发生运动损伤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学生缺少预防体育运动损伤的知识,所以他们在运动之前不懂得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从而导致运动损伤经常发生。而且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承受能力都不一样,所以,学校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不然一旦超过身体所能承受的负荷,就会对学生造成潜在的伤害。比如,一个在平常不怎么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但是在应对体育测试或者是比赛时,由于好胜心理,选择超出自己身体负荷的体育项目,这会对他的身体造成损害,在运动中非常容易出现运动损伤。跟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学校安全教育只是一种形式,仅仅是在教学大纲中规定出来,但是并没有运用到实践。所以,为了学生能够安全的进行体育运动,预防在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学校一定要将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落实到实践,使学生明确体育运动安全的重要性。
(二)教师因素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运动的方法,还要教会学生面对运动中突发的状况应该如何应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但是,现在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准备活动不充分。充分的准备活动是进行体育运动的关键。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性的作用,他是运动的组织者,如果在运动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就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容易发生运动事故;第二,教学安排不合理。在教学过程中,内容的安排、运动负荷的选择以及是否遵循着教学原则和规律进行教学,这些都是影响运动事故发生的因素。如果在教学时,由于人数过多,场地过小,教师没有合理地安排教学,就会特别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第三,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如果教师在体育教学时,没有责任心,没有尽职尽责地为学生着想,课堂组织比较松散,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第四,教学缺少针对性。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个性等,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不能盲目、漫无目的地进行教学。假如有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如果让他完成相对难度大的体育运动,那么就容易对其身体产生伤害。第五,对运动损伤不重视。在体育运动中,学生产生运动损伤时,有一些教师会视而不见或者是看一眼就走,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这样不仅学生不会意识到危险的重要性,反而会更加放松警惕,在以后的运动中还会出现运动损伤的现象。
(三)学生因素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安全意识薄弱,而且还不听教师的教导,由于学生自身原因导致运动损伤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现在的学生都缺乏锻炼,身体素质差,对于安全问题没有意识。在上课的时候,总是忽略安全问题,认为不会受伤,这样就会存在运动安全隐患。第二,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因为害怕而不敢运动,或者是在运动的时候紧张,会使肌肉僵硬,运动的时候会肢体不协调,造成运动损伤的几率就会更大。第三,学生对运动技巧掌握不正确。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运动技巧没有掌握到位,也会引发运动损伤。一方面是动作掌握不正确,另一方面是危险动作的操作。
(四)学校的场地器材问题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如果运动场地有石子或是其他障碍物,学生在运动的时候会容易摔倒或者是扭伤。而且近年来,由于场地设施不安全造成的运动损伤事故经常发生,主要是这些器材年久失修,有的地方安装不牢固等。学校的场地器材不完善是造成学生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防范
(一)加强体育安全意识教育
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学校应该应用到实践。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要对教师以及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使其认识到体育运动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对运动损伤的防范。学校可以开展更多的渠道,进行宣传活动。例如,可以在学校内设置体育卫生知识、安全知识的宣传栏,还可以定期举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讲座以及安全知识的竞赛等,使学生和教师提高体育安全意识。除此之外,也可以开设一门体育理论课程,让学生知道怎样在运动中防范运动损伤,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师应加强体育安全措施防范
在体育运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应加强教学中的安全防范措施。第一,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对教材认真钻研,积极备课,对有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做到心中有数,养成提前准备的好习惯。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体质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对个别的学生,要进行薄弱部位的练习,调整学生的运动负荷。第三,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自我保护与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假如,在学生摔倒的时候,应该告诉学生不可以直臂撑地,要及时低头,将身体团起来,用后背着地,顺势翻滚,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还要教会他们一些应急的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使其具备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自身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是运动的主体。所以,要求学生在体育运动锻炼中,一定要集中注意力,观察教师做的每一个动作,并且严格地按照要求去做,时刻保持着超强的安全意识。在运动之前,一定要适当地做一些准备活动,对一些相对薄弱的地方进行训练,避免在运动时由于训练不到位造成运动损伤。再有,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运动的项目,不能盲目地、漫无目的地选择,一旦超出了自己身体的运动负荷,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学生具有安全意识,会使他们认识到体育安全的重要性,在体育运动中也会时刻注意运动安全。
(四)加强运动器材和运动场地的建设
运动器材和运动场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运动安全,所以,学校应该加强运动器材和运动场地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运动环境。建设安全的运动器材和运动场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学校应该及时地对学校运动场地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场地中的设备、器材等定期地进行检查维修,建立一套健全的维修制度,消除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第二,体育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场地、器材等进行认真的检查,做好教学前的安全工作,避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运动事故,减少体育运动中的不安全隐患。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其明白只有身体健康,才能进行学习和体育锻炼,使学生明确体育运动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关键词:终身锻炼;教师引导;兴趣;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74-02
一、引言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运动,可是由于当代人巨大的学习压力、工作压力、生存压力,参与运动已成为大众的一种“奢侈”行为。即使是大学生,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参与体育教学就是为了获得学分,学分之外的体育运动就是“浪费”宝贵的时间,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很难形成。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积极引导其了解体育、探究体育,以促进体育教学的长期效应,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二、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积极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影响下,大学体育已由竞技体育向娱乐体育、健康体育方面转变,大学体育教学中要深刻地领会这种转变的真谛,解放教学思想,真实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健康的体育教学参与环境,避免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禁锢下对学生体育技能的过高要求,使学生在体育教学参与中感到压抑、沮丧、枯燥、疲惫,从而失去运动的兴趣。体育教学中教师思想意识的转变和创新也是实现大学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只有教师的教学思想转变了,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快乐参与运动,达到健身、强体、利于身心健康的目的,才能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例如,教学项目的安排,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和学生运动成绩的提升,在训练中学生往往要承受较强的训练内容,且训练模式单一、枯燥,如耐力训练,就是围着操场跑圈,这种体育教学方式势必影响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用说终身锻炼思想的培养。如果通过登山、户外跑、障碍跑等形式来锻炼学生的耐力,环境的转换会带给学生新奇感,使他们忽略疲劳,内心充满期望和快乐,在体育教学参与中也能获得更多的收获,其身心健康需求也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学生就会在无意识中形成锻炼的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终身锻炼打下基础。
三、以兴趣为基础,培养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人们对于运动的坚持来源于人们对运动意义的认识、对体育运动的喜爱,例如让一群男同学去打篮球,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在课外也无需老师引导,只要有场地、有篮球他们就能自发地进行运动,甚至组织比赛,这就是学生对这种运动项目的兴趣所激发出的运动潜能的发挥,在兴趣的基础上更容易培养学生运动的持续性和持久性。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全面地考虑不同学生个体的运动兴趣,引导其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树立终身锻炼意识。例如,篮球教学中,在实践教学中渗透理论教学,激发学生运动的热情,使其在运动中掌握运动技能。又如,多元化教学内容,大学体育教学中除传统的教学项目外增设舞蹈、健美操、游泳等,使不同的学生个体在体育教学参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以激发其持续运动的意念。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引导学生科学、合理、愉快地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其在体育教学参与中获得愉悦和受益,进而形成终身锻炼意识,增强全民综合素质。
四、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灌输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不爱运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懒惰、肥胖、压抑等。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运动内容,同时潜移默化地灌输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自觉的运动意识。例如,在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偏胖的学生,受社会审美观影响,这些学生存在着自卑的心理,甚至一些学生希望通过节食来达到减肥的目的,不但效果不明显还容易将自己的身体搞垮,使自己患上慢性胃病、营养不良等疾病,极大地危害到学生的健康。针对这部分学生可为其量身设计运动兴趣项目,例如瘦身健美操、游泳运动等,使其在锻炼之中达到瘦身目的,同时还能纠正学生体态,提升学生的气质。又如,在升入大学后,学习环境的改变,再加上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的影响,很多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存在焦虑、易怒、失眠等现象,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很好地释放压力、调节心理,提高了学生的幸福感和愉悦感,使其在运动锻炼过程中获得正能量。如组织登山运动,在运动中学生能够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总之,基于终身锻炼思想下的大学体育教学绝不能局限于体育教学的课堂,应将体育锻炼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通过课堂教学参与、课后组织活动等方式不断地将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其全面、充分、深入地认识到体育锻炼参与的重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锻炼,逐渐养成锻炼习惯,进而形成终身运动的行为。
五、以健康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
目前,亚健康成为了一个新的名词,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得以重视。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导致人们对体育运动的意识越来越缺乏。而人们在较大的工作压力之下,容易造成亚健康,且因工作繁忙造成人们的怠惰性,从而使其缺乏对体育运动的意识和兴趣。
面对这样的现实和压力,体育运动就更具备实际的意义。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们体会到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意义。在心理和生理上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意识的培养,在步入社会之前,就能够让学生们产生这种运动的意识。体育与健康是不能分割的,现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那么就应该在学生时期,给学生们更完善的体育,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依然产生自主的体育锻炼的意识。在社会生活中,一部分人仍然会保持在学生时代的运动和锻炼的精神,即便工作非常繁忙,仍然能够抽出一些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而有些人就刚好相反,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在高压力的情况下,一些人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焦虑、肥胖,从而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给未来的职业和人生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终身锻炼是非常必要的,不管是进入了社会,还是在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就是要给自己留下好的锻炼方式,形成锻炼的意识,进而实现终身锻炼的目的。
六、结语
终身锻炼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也为大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奠定了基础。任何时候身体都是“一切”的本钱,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一定要突破传统,转变教学理念,将新时期体育运动的特点、思想融入教学当中,提高体育教学的长远效益,使学生形成终身运动意识,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和优化。
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的学者和专家开始重视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体育界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开展,如何能够将体育界精神被更多的人熟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与开展体育工作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体育工作的发展。最近几年,通过各领导班子不断抓各部门展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情况,我市的体育工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我省体育局给予充分了鼓励及肯定,这是对我市体育工作的认可,所以我市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继续努力,进一步推进我市体育的发展,在推进体育工作的发展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我市公民的道德素质,将我市建立成为文明城市。
二、充分实现教育价值
自我教育价值是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所具有的特性。自我教育价值在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具体体现:在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中,广大团体自发性的组织体育运动,然后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项目当中,不管是规定目标,还是确立指导思想都会使得人们更加紧密的凝聚在一起,这种意识也就是大家的集体观念。组织观念及其它的彼此教育。把体育运动组织起来之后,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管理,比如怎样更好地展开活动,怎样更好的将活动持续下去,怎样将活动效益进行逐步提高等等。广大团体经过对自我的一种管理,人与人之间在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以及集体分工合作精神等方面对自身都会有一种新的认识可以有一种新的自我教育,会对自身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取得更大的进步。因此体育运动某一阶段画上一个句号的时候那也就象征着会有新阶段的一个开始,暂且停止此项目也就象征着会有一个彼项目的开始,所以当体育运动在某阶段结束的时候,亦或是这个项目已经完成的时候,必须要对这个工作进行一个完整的总结,对上个阶段、此项目的运动给出相应的合理的一个评价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将新的阶段、彼项目完成的更好。
三、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功能
人们在体育运动这个过程当中,都将获益匪浅。因为在经过一个长期的体育锻炼某一体育行为对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体育精神也会给其精神上带去一种熏陶,有助于人们自身形成一种特别积极健康的心态,并能将这种好的心态保持下去,进一步升华自身的人格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思想政治工作特别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所以为了能够更深入更透彻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问题务必要更加深远的探究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功能,与此同时还必须深入的发掘体育运动项目的心理健康功能,既有助于深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又有助于深化专研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