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发展的动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家电企业、美的集团、技术创新
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和科技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是企业持续发展动力。我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家电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是众多知名家电品牌集中的地方。但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家电企业面临着企业的品牌效应下降、利润空间缩小、技术受制于人等现实问题。因此,我国家电企业必须要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美的集团的成功
美的集团于1968年创立,起初是一家以家电业为主,物流为辅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在1980年,美的正式进入家电业,并于1981年开始使用美的品牌。
作为首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之一,美的集团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为中国由"家电大国"向"家电强国"的转变,起到示范表率作用。2011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整体向下,美的集团深刻洞察市场先机,主动进行战略转型,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领先优势,整合"核心部件-整机制造"和"供应商-厂商-经销商-消费者"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平台竞争优势,深化"三个方向"转型,即从注重增长数量向注重增长质量转型、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型,在产品力提升和产品结构改善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效果,成为中国家电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标杆",开拓了全球家电产业竞争新格局。
作为中国家电领军企业,美的集团已经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目前的难题是如何围绕多个产品建立完善的核心技术,并建立动态的技术创新团队,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技术领先性,掌握市场竞争的定义权。美的称霸国内白电市场背后,正是得益于企业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一套动态的技术创新体系,完成了从前瞻性技术、基础性技术和应用性技术的一系列布局,实现了企业在全球白电市场竞争中"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生产一代"梯队式创新体系。
(二)美的集团给我们的启示
一、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美的集团非常重视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将产学研合作作为企业的战略规划。为更好开展产学研合作,美的集团成立美的创业园,开展全球高新技术的引进、孵化和产业化工作。在1999年,美的建立了空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成立至今,美的集团已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130余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新产品开发的项目合作,取得众多技术突破,成为全国优秀的产学研成果对接和转化平台之一。美的集团跟高校的合作可以将技术迅速转化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达到双赢。通过产学研合作,美的在2011和2012两年间已经累计申请专利9517件。
科技创新并不仅有利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水平,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产学研结合有利于发货企业和高校的优势,整合资源,将科学技术转化为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促进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我国的家电行业中,中小企业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这部分企业的科研能力不强,科技创新意识不高,跟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也非常有限。大部分企业的科技成果都只是样品,难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因此,国内企业迫切需要的,就是加大产学研的全方位合作,从生产工艺、成果应用等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这也是促进我国大多中小型生产企业不断发展的一个主要途径。产学研合作不仅有利于发挥企业和学习的互补优势,让企业提高核心技术,也有利于企业培养专业人才。目前,我国企业的经营模式,大多以生产、经营一体模式为主,因此,促进产学研的有效合作,能够使产品的科技含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以此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加大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
美的集团能够取得如此瞩目的技术成就,离不开坚持不懈的技术钻研。美的旗下每个产品事业部都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每年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占到全年收入的3%-5%。在"十一五"期间,美的集团整体的科技投入就超过了100亿元。同时,美的集团自1996年开始,坚持每年举办人才科技月活动,累计投入科技奖励金额超过7000万元,在全集团范围内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美的集团建立了以技术掌控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多项技术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2010-2011年间,美的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投入4亿元巨资成立制冷研究院,为科研工作保驾护航。持续、稳定的科技投入,有力保障了美的集团的科技创新能力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中国的家电行业本身是拥有很强的实力,无论是制造、营销、品牌都不比外国的差,但是为何家电业大而不强,究其原因,技术创新是短板。中国的家电企业忽视技术创新,往往只看到眼前巨额的科技创新投入,看不到背后带来的巨大利益,缺乏长远的目光导致了科研人才的流失,造成了很多企业被迫退出竞争市场。
创新性的企业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不确定性,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但是由于科技开发周期长、投资和风险较大,政府难以承受巨额的财政投入。所以,加大国家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比例,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政府应该建立起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财政支出,金融部门参与的多层次投入保障体系,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除此以外,中国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家电生产的大国,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迫使我国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但是要进行技术创新必须保证一定的研发投入,我国家电企业一直以来重量不重质,对产品的研发投入不足,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高端核心技术。与国外公司相比,我国的研发投入远远不足,所以要加大投入,从依靠规模优势转变为依靠技术优势,保证企业的利润和研发投入不断提高。
三、建立支持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源体系,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
一个优秀的团队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为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美的集团架设了健全的研发机构,建立了灵活的"引智"机制,以最大的诚意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加盟美的集合全球尖端技术人才,领衔技术革新前沿。目前,美的活跃在研发一线的外籍专家共有200多名。在美的集团,人力资源被看作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他们的理念是:宁愿放弃100万元销售收入,绝不放过一个有用之才。近年来,美的集团接收毕业生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且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名牌大学。除了引进优秀的人才,美的集团还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打破了家族式用人唯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此外,美的集团非常重视员工的继续教育,开展技术专题培训,促进整体专业技能的提升。特聘专家,为美的人才提供专人专线的快捷服务。除了国内和海外的培训,美的还鼓励员工自我提升,成立了工程硕士班,为美的专业人才在职充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跨国公司都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家电行业高端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是企业获得持续动力的不竭源泉。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力,企业要发展,除了要"硬"环境,同时也要"软"环境,充足的技术人才对促进企业发展和完成产业升级改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国的家电企业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应该尽快建立起一套有利于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人力资源体系,建立具备国际水平的研发队伍。主要做法如下:(1)注重宣传,形成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氛围。在企业内部要营造重视人才的风气,特别是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要进行重点培训,使之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形成爱才惜才的观念。(2)采取科学民主的选拔机制。企业应该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通过民主测评的方式选拔干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3)创新人才激励的模式。企业应该加大投入,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分配机制和奖励制度,吸引并留住人才。让员工定期参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要体现人文关怀,对科技研发的关键性人才,从薪酬、住房、配偶和子女就业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以留住人才。
四、通过鼓励性政策促进技术创新。
美的集团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顺德政府的支持。顺德区政府与广东省科技厅于2005年投资1.2亿元共同组建了了广东华南家电研究院,该研究院围绕顺德家电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需要,以"政府推动,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时常会运作"为建设模式,有效地整合资源,推动顺德家电行业的创新发展。多年来,顺德政府在土地、贷款、税收方面出台了相应的扶持与优惠政策,建立了工业园区,鼓励有潜力的企业迅速发展,才会产生美的等知名家电企业。
家电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想要取得国际领先成果,政府的扶持尤为重要。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企业科技创新主要是由政府推动,但是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政府跟企业都把资源投入到产量上,导致了中国成为了家电制造大国而不是家电制造强国。缺乏国家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创新,导致了我们的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产业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进步。所以,政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促进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
(1)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机制,形成以企业自筹为主,政府拨款为辅的科技资金投入体系。虽然企业开始将大量的投资用于科技研究领域,但政府投入仍应成为基础研究的投资主体。政府必须在基础研究领域里保证一定的投资比例,加大对家电行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建立研发基地。充分发挥财政科技经费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项目、新产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应用于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提高生产效益,从而进一步强化其市场优势。
(2)政府应该通过鼓励性政策,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鼓励企业与企业之间、与高校和研发机构之间合作进行科技创新,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在税收方面要加大技术家电企业和家电产品的优惠,如企业的研发经费超过一定的标准,则可获得一定比例作为免税金额;大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实施专利产业化工程,以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在促进技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尽快制定各类家电产品及售后服务的国家标准,由于家电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导致刚刚制定出台的标准很快就被淘汰,但是家电标准的制定对于树立国际权威,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要及时制定家电标准。
(3)政府应该发挥大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优化高技术产业,鼓励大企业进行自主研究。对于中小企业,政府应该创造技术创新的条件,为他们提供宽松的环境,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保持信息的畅通,培养科技型的中小企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企业科技创新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日渐明显,逐渐成为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推动力。科技创新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实力强弱的标志,是企业兴衰的根本。我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立于不败之地,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科技创新。企业只有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才能持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李民.中国家电企业的技术发展战略[J].科技创新导报,2008(02).
[2]于升峰.我国家电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2011
[3]周盼.产学研当家,"美的"可以更美的[J].广东科技,2007(11)
[4]王强.美的,向技术回归[J].商务周刊,2005
[5]胡征月.浙江中小民营家电企业技术进步途径研究[J].现代商业,2008(21)
[6]王世豪.国际产业转移中的珠三角家电企业技术创新战略[J].改革与战略,2006(02)
[7]杨桂荣,谢轩,王晓敏.谈政府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职能定位[J].商业时代,2008(24)
[8]房煜东.关于慈溪家电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考--以飞龙电器集团为例[J].现代商业,2012(21)
关键词:初中历史活动课;现状;实施策略
所谓历史活动课,是指以课程为依托,以现代教育理论中的“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个性养成和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动态教学形式。它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得到生动、鲜活的体验。在此,笔者就如何开展好历史活动课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初中历史活动课现状分析
(1)对历史活动课认识不足。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历来只注重“教”的过程和方法,而忽略学生“学”的过程和方法。当然,更加没有让学生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的交流讨论中去。所以,历史活动课大多是流于形式,这样一来,历史活动课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占据了正常的历史课堂教学时间,从而从整体上影响了历史教学活动的效果。导致这一情形发生的原因在于,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从而没有认真对待和认识历史活动课,所以,无法从新的高度对历史活动课进行认识;其次,大多数初中生对历史课程不关注,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历史课无需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只需要对它死记硬背就已足够;最后,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历史活动课也不容易展开,学校把教学目标摆放在升学率的基础之上,学生在这一目标的诱导下,自然而然地只注重历史学习的结果。
(2)历史活动课教学较为随意,且没有统一的教材。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历史学科属于课时较少的学科,在历史学科课时缺乏的情况下,历史活动课很容易被随意占据,且有些学校活动课的内容各一,教师教学的随意性较大。更为重要的是,历史活动课如今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教材供历史教师进行教学,这样不利于学校历史活动课教学的有效进行,也不便于历史老师发挥创造,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历史活动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历史活动课中学生是主体,从形式上来看,历史课程活动中不需要教师过多参与,从而,一些历史教师在活动课中往往较为松散,对学生也较为放纵,但是实际上,活动课中往往需要历史教师的精心设计、及时点拨、统领大局,往往需要历史教师适时的引导以及组织。在历史活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具有较强的依耐性,加之,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等方面的欠缺,很难对历史问题进行自主地思考、实践以及探索,这样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历史活动课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实施策略
(1)明确主题,认真组织教材中的活动课。一项历史活动的开展要有一个活动的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们前面所说的“活”其实是有一定束缚的。如果没有特定的目标束缚和制约,让整个课堂放任自流,那么这个课堂就要变成了“乱堂”,如何才能做到活而不乱呢?关键是要让每一次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目标,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追寻所设问题的答案,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去综合,去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围绕活动目标和内容去设定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探究学习。人的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问题,思维活动就有了头绪,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探究,历史活动就不会丧失目标,就不会漫无目的,历史活动就会向预定的方向发展。
(2)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组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知识与经验,对现实社会有较强的兴趣和困惑,他们关心时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当今报刊业、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十分发达,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方便和可能,因此,活动课的设计关注热点问题,可以更多地培养学生广泛收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适时引入一些“热点”问题,能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3)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历史活动是为发展学生能力专设的窗口,也是培养和体现学生能力的窗口。在历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表演者,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时间可长可短,关键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后有崭露头角的机会,在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并把探究得到的结论通过辩论。回答问题,表演小品,做游戏等形式表现出来。一方面,当学生的探究结果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的时候,学生的成功感得到了体会,这些将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积极探究和参与活动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探究活动中得到了体会,得到了锻炼,并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了发展。
(4)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发掘学习参考资料。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开发本地区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进家乡、走进社会,教师要多渠道收集历史探究学习资料,利用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弥补学生探究学习资源短缺的问题。
一、科技中介服务的概念类型及特征
(一)内涵
科技中介服务是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的总称。它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技中介服务的主体――科技中介机构是指在科技与经济之间的中介,除了包括“市场中介”中与科技成果转化有关的中介服务,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从科技成果产生到实现产业化的整个过程中,为科研机构或企业提供包括咨询、信息、场所(信息交流、产权交易、中试基地、孵化器等)方面服务的机构,其行为主要涉及当事人双方,表现为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服务;二是为中介机构提供服务的机构(如科技评估中心)以及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机构。
(二)类型
传统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和评估机构、技术交易机构、创业投资服务机构、农村技术推广服务组织等。它们主要提供的服务内容涉及投融资服务、成果转移服务、企业孵化、人才服务及法律监督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中介多以科技咨询为载体,以大学科技园为依托,呈现出勃勃的生机。新兴的科技咨询业是以科学技术为支柱的第三产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它系统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现代分析方法,为解决国家和地区面临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复杂问题,进行创造性智力劳动。咨询业的发达程度是社会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正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进入社会化和专业化大生产的崭新发展阶段,决策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经济、科技和社会活动各层次对咨询的需求日趋强烈。
(三)特征
与其他中介服务相比,科技中介服务具有独特的特征:
第一,从知识结构上看,科技中介服务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科技含量较高。以一定的自然科学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知识为其主要知识资源,以高智力的脑力劳动者为其主体,从事与上述内容相关的服务。它处于把科技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结合面上,主要目标是促进科技成果和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
第二,从创新层次上看,科技中介不仅仅是知识传播的桥梁和媒介,它本身也是增加价值的知识和信息的生产者,也是一种“技术创新”活动,是技术的首次商业化应用,而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正是一个国家、地区、社会持续发展的源泉。
第三,从服务方向看,主要为广大科技企业提供技术商品供求信息、市场调查、技术评估、组织谈判、资金融通等全方位的中介服务。如企业孵化器可以为入驻企业提供办公场地、科技咨询、财务、法律服务、人才培训等服务,使得中小企业可以有更多时间专心于企业核心技术的开发。
第四,从服务特点看,提供集成化、层次。大多中介机构根据客户的具体需要,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集成化服务,并且这种服务具有相应的层次。不同领域的中介服务机构各有其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增值服务能力,不管这种能力的具体形态有何不同,其核心都是相同的,即集成的能力。
第五,从风险性上看,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中,科技中介的项目存在着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的三重考验,其中任何一项风险都会危及科技中介的信誉。而有形商品的中介,最大的风险是市场风险,即市场开拓,因为前两项风险在技术转移中已被基本克服。
第六,从人员结构上看,科技中介要求人员素质较高,因为科技中介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的纽带,所以科技中介人员必须具有科技和经济两方面的知识结构,具有及时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的能力,能够及时了解和跟踪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拥有广泛的社会、经济联系网络,对科技发展规律有足够的认识和敏锐的市场眼光,精通科技成果的原理、研究和生产等。
第七,科技中介服务经营主体多元化、企业化运作。各种科技中介服务由于功能和性质不同,经营主体可能不一样。有的科技中介服务适合私人公司式的商业化运作,有的适合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以非营利机构的形式经营,还有的则属混合型。
二、科技中介服务的理论探究
(一)交易正本理论
罗纳德・科斯教授在1937年发表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中分析企业的起源和规模时,首次将交易费用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分析,后又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对交易成本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描述。其后,约翰・丁・沃莱斯、诺思及威廉姆森等众多经济学家对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构筑了比较完善的交易费用理论体系。
我国经济学界对此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出版的《市场中介组织研究》一书中开始用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中介组织存在的必要性,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大规模生产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交易费用,而中介组织的存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使得交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中介组织的作用可以用图1来分析。
图1中,pc表示转化曲线,tc和ac分别表示在缺少市场中介来降低交易费用情况下的交易费用曲线和生产费用曲线,tc1和ac1分别表示由于中介组织提供了服务后的交易费用曲线和生产费用曲线。这时转化费用是指生产要素转化的成本,交易费用是指人们在博弈中支付的信息成本,生产费用是转化费用与交易费用之和,即ac=pc+tc,ac1=pc+tc1。随着社会分工的加深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转化成本不断降低,而交易费用呈上升趋势,在缺少市场中介来降低交易费用的情况下,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发展到A点后将不再继续发展,此时的生产费用为M。如果由于市场中介提供了服务,使得交易费用下降,则图中的tc曲线不仅下移,而且其弹性也变大(大于pc曲线),此时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从A点继续发展至B点后,生产费用从M下降至N。市场中介的服务不仅给博弈各方带来了收益,而且自身也因其服务的有偿性而取得了收益,这也符合市场中介作为独立经济主体的特点。
(二)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科技中介理论
国家创新系统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在1987年提出来的。弗里曼国家创新系统的构成如图2所示。他对于国家创新系统中的政府政策、企业及其研究与发展、教育和培训以及产业结构四个因素特别关注。显然,承担教育和培训职能的机构和组织覆盖面很广,包含了中介组织,但又不仅限于中介组织。
可见,国家创新系统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研究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他们以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优势,对国家创新系统整体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企业是国家创新系统中创新的行为主体,企业的创新作用处在核心地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主要从事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其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目标是开发新的知识和技术资源,为企业创新提供知识供给。政府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负责法规和政策制定、实施保证、创造良好环境和资源配置等,部分介入创新活动的执行。
中介机构是指在知识和技术的供方和买方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机构,包括向供需双方提供信息、交易场所、中介服务及资金等的机构,如技术市场、科技情报所、生产力促进中心、风险投资等。在国家创新系统中,作为连接其他行为主体的“链环”,起到促进和从事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或扩散的作用,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建设国家创新系统时必须注意加强整个创新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和联系的网络。创新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从新思想的产生到科研机构的开发、在到生产部门生产营销的线性过程,而是企业内部、企业和企业外部的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诸要素相互作用与合作的结果。
(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动因
在我国的创新体系建设中,尤其要注重服务体系的建设。
首先,科技中介服务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中,要有所创新,需具备四个基本条件:即风险资本、从事科研活动的基础设施、具备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及有利于激发创新“冲动”的创新文化。但由于技术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以及创新主体利益上的失衡等,很难获得信息、人才等条件兼备的创新要素。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条件所限,往往缺乏创新所必需的条件和对创新要素实现整合的能力。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可以从创新主体的需要出发,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取信息,通过筛选、加工,帮助用户实现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以提高其创新能力。
其次,科技中介服务通过建立中间渠道,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我国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之所以只有10%,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科技成果不适应企业的需要,市场前景不好;缺乏转化条件,使得科技成果搁置;科研机构同产业界缺乏沟通,互不了解各方的资源和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就需要不断去除没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大力转化产业发展需要的科研成果,在逐步形成科技活动的市场化机制的同时,不断优化科研成果的质量,不断地孵化更多有发展潜力的新企业,不断地为产业增添的生机与活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再次,科技中介服务还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科技中介服务的重要内容就是建立专业性或综合性的要素市场,如技术市场、人才市场、风险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在这些市场中,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利益机制和有效服务,促进生产要素的有序合理流动,协助用户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集约化经营。
课程目标设计:多维构建课程目标,通过落实学科素养和跨学科素养支撑全人发展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容框架的确定,使原本模糊的课程目标逐渐清晰化,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每个人发展与完善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关键素养。当把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作为课程目标时,一般用内容目标和行为目标进行限定,导致教师被迫放弃那些不能够被简化或者不可测量的课程目标,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设计,不能把核心素养体系直接输入课程目标,或者是建立一个程式化的目标清单,而应从多维度进行建构,通过学科素养的实施具体落实。
1.多维度建构课程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多维度的建构,不仅包含知识技能,更加强调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OECD将“素养”定义为:素养(competency)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从全面发展的人的视角系统建构的目标体系。基于此,我们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体系应包括三个方面:行为目标、问题解决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主要是针对知识技能方面,指向学生外显的行为,是确定的可测量的目标;在问题解决目标下,学生自行设计或者设定实际问题去解决,具有生成性、后置的效果;表现性目标是课程活动最后的结果,且这些课程活动是有意设计的,旨在为个人情感、态度、意向和经验开拓表现空间。多维度构建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善单一化视角看待课程目标的合法性。具体如图所示: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与三维目标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作为核心素养主要构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实际上是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把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能力和品格的形成即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1]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才能够实现课程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回归。
2.在学科素养中落实课程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在学科教学中实现,要明确学科中应该培养的核心素养。特别强调学业质量标准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的。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深化课程改革的政策文件,从根本上说明白了学科对于人发展的价值,即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来自于学科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同时走向人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既有一门学科对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独特贡献和作用,又是一门学科独特教育价值在学生身上的体现和落实。[2]学科核心素养是一根主线,统领着学科课程知识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难度的确定、课程容量的安排以及课程的实施和学业质量标准的确立。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标准的“魂”,课程标准因此有了“人的影子”,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融为一体。尤为重要的是,任何核心素养的培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独立完成的,在落实学科素养的基础上推动跨学科学习,才能支撑起全人发展的目标。
课程实施:确立生成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引导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提升核心素养
课程改革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在教师的课程实施中,有两种观点一直在争论,即关注结果还是关注过程。结果导向的教学,倾向于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选择教学内容,一般是已经成熟(既定)的知识,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达到课程既定目标。关注过程的教学,倾向于构建促进学生积极探究的情境,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关注学生智能的开发和思维的发展,关注活动的设计与真实生活世界相联系。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是发现学习,提倡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思考”,是一种生成的课程实施观。
在分科教学的背景下,教学要素主要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教师要时刻关注教学的效果、效率和吸引力。教学条件要素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学习环境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不仅关注结果,而且更加关注方法和情境。教学不是一种单向度的“教―学”“教师―学生”“目标―内容”等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种在问题情境中,通过发现学习的方式,构建“学科素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循环上升的关系。这样,教师就不用对全班学生进行同样的教学,教师和学生都是参与者,而教师是参与中的指导者。
核心素养是可教的,但不是直接教出来的,而是在解决问题或“协同式解决问题”的现实情境中,通过思维的碰撞、合作的努力,在反思性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需要问题情境的设计,创造“引发思考的情境和深入思考的必然性”,培养学生反思性实践和批判性思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需要具有的要素有:基于问题解决的情境构建,基于思维发展的深度学习,基于整合的主体教学,基于学科知识结构的活动设计。
课程评价:从描述学习结果到注重情景式“真实性评价”
课程评价既是落实课程目标达到与否的环节,也是制约课程实施的根本要素。课程评价既是诊断,也是反馈,更是应站在“人的发展”的视角上进行构建。课程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课程本身、课程实施的结果和学生学业质量。实现不同的功能需要设计不同的评价形式。核心素养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为探索有效合理的教育评价奠定了基础。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不同于以往描述学习结果的评价,而是一种情景式的“真实性评价”。
1.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评价,要反映学生在社会生活世界中将会遇到的任务,而不仅仅限于知识和技能本体性知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个人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两个维度进行限定。这要求学业质量评价的维度也要重建,既从学生所学所能着手,更要纳缁嵴飧龃蟊尘爸薪行考量。把知识和技能置入生活世界的环境中,才能进一步激活知识和技能的价值和意义。
2.对于能力的评价,应该呈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而不仅仅是结果。以往的考试大多集中于客观性测验,学生可以快速得到正确答案,但不能反映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方式要能评价学生在问题的假设、解决、观察与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这是关于学习迁移能力和概括化的过程,也是“学会学习”非常重要的判定,更是教师调整教学计划选择教学策略的基础。
3.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应该体现综合化学科思想和意义。当前在中小学教学实施中,大部分还是采用“分科教学”的模式。而学科知识体系只是人类社会整体知识的一部分。立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评价,应该彰显学科中的核心思想,体现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其实,这种评价增加了知识内容的意义,也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合并一定的链接,减少了知识的碎片化,弥补了单一知识无法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短板。多学科知识体系综合化的链接,还有利于促进知识创新。
4.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应该尽可能地扩大开放性,不拘泥于标准、客观答案。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是在“人的发展”这个维度进行的,人的发展性导致不确定性,如果进行客观性测验,运用工业化、程序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去评价,反而会阻碍人的自主发展。因此,在课程评价上要尽可能允许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或答案,不拘泥于标准或客观答案。
作者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天津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055-04
前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1987年提出的,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议程》国际公约。从此将可持续发展问题摆在了国际性政治议程上,并在全世界掀起了研究热潮。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是如何定量衡量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足迹分析法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和Wackernagel于1996年提出的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定量方法[1]。生态足迹理论从1999年开始被引入中国[2],并很快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方法被用于定量分析中国和一些省市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3~5]。近年来,在国外已开始了长时间范围的动态研究[6,7];国内的研究工作多是针对某一年的静态研究[3~5],有关动态的研究报导很少[8,9]。笔者对天津近20年来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研究,试图追踪各个时间段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以期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区概况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枕燕山,位于北纬38°33'~40°15',东经116°42'~118°03'之间。北与首都北京毗邻,东、西、南分别与河北省的唐山、承德、廊坊、沧州地区接壤。海岸线长约133公里,面积11 305平方公里。天津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型气候,有明显由陆地到海洋的过渡特点:四季明显,长短不一;降水不多,分配不均;季风显著,日照较足;地处滨海,大陆性强。年平均气温12.3℃。年平均降水量为550~680毫米,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 176万人。
二、研究方法
(一)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任何已知人口的地区或国家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3-4]的总和。生态足迹计算公式依据前人研究[1-9]修订为:
EF=N×ef=N(ai×rj)×rj=N(ci /pi)×rj(i=1,2,3,…,nj=1,2,3,…,m)(1)
式中,EF为总的生态足迹;ef为人均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ai为i种物质人均占用的生物生产面积;rj为均衡因子;ci为i种物质的人均消费量;pi为i种物质的世界平均生产能力;i为消费的物质种类;j为生物生产面积类型。
在生态足迹账户中,生物生产面积分为六种类型:耕地(arable land)、林地(forest)、草地(pasture)、化石能源用地(fossil energy)、建筑用地(construction land)和水域(water area),这六类生物生产面积的生产能力差异很大,不能简单进行加总。为此,生态足迹计算方法中用均衡因子把不同类型的生物生产面积转化为可以比较的、统一的生物生产面积。均衡因子为某类生物生产面积的平均单产与全球各类生物生产面积的平均单产的比值。由于很难准确计算全球各类生物单产的总平均值,同时产量每年变化,均衡因子标准难以统一。但根据Wackernagel的研究,各年份间的均衡因子差异很小[7]。本文采用WWF2004报告给出的2001年的均衡因子[12]:建筑用地和耕地为2.19,水面为0.36,草地为0.48,林地和化石能源用地为1.38。
(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生态承载力(ecological capacity)指区域实际提供给人类的生物生产面积(包括水域)的总和,计算公式依据前人研究[7]修订为:
EC=N×ec=N×(1-12%)aj×rj×yj(j=1,2,3,…,m)(2)
式中,EC为区域生态承载力;N为人口数;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aj为人均生物生产面积;rj为均衡因子;yj为产量因子;j为生物生产面积类型。
生态足迹理论实现了用同一指标――生物生产面积来表示与评价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使二者具有可比性。但由于同类生物生产面积的生产力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类生物生产面积不能直接进行对比。Wackernagel引入产量因子(yield factor)解决这一问题[7]。产量因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类生物生产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与同类土地的世界平均生产力之间的比率。在本文的计算中,耕地的产量因子依据天津市每一年的农产品平均产量与全球平均产量相比较,得出耕地的产量因子。建筑用地大都来自产出率高的耕地,产量因子取值与耕地相同。其余土地类型的产量因子按文献[5]中对中国生态足迹的计算取值,林地为0.91,草地为0.19,水域是1。同时,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建议,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
(三)生态赤字的计算方法
生态赤字的计算公式为:
ed=ef-ec(3)
式中,ed为区域生态赤字,ef为区域生态足迹, ec为区域生态承载力。如果区域的生态足迹超过了区域生态承载力,就出现了生态赤字;反之,则表现为生态盈余。
三、天津市1989―2008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一)生态足迹计算
天津市近20年来的生态足迹计算主要包括两部分:(1)生物资源的消费;(2)化石能源的消费。根据统计年鉴数据[13],其生物资源消费分为农产品、动物产品、林产品、水果和木材等五大类。能源消费主要包括煤炭、焦炭、燃料油、汽油、柴油、天然气和电力等。由于本文的计算数据为实际消费量,因此,贸易调整部分不需要计算。计算足迹时将能源的消费转化为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即吸纳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CO2所需要的生物生产面积。采用世界上单位化石能源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标准[10],将当地能源消费所消耗的热量折算成一定的化石能源土地面积[11]。经过均衡转化后的各种生物资源和能源消费足迹便构成了天津市的生态足迹(图1)。同时,计算了20年来天津市的生态承载力(图2)。
由图2可以看出,天津市1989―2008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生态足迹从1989年的人均1.64 hm2缓慢上升到2008年的1.65 hm2;生态承载力从1989年的人均0.27 hm2上升到2008年的0.32 hm2,生态足迹缓慢上升的同时,生态承载力也在上升。可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呈理想的发展趋势。天津市1989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36 hm2,到2008年降为1.32 hm2。说明天津市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减少,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缩小。但是,由于天津市近20年来的生态足迹一直大于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并且生态赤字超过了0.4 hm2的全球人均生态赤字,因此,天津市的自然生态系统仍然面临沉重的压力,目前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二)万元GDP的生态足迹分析
为反映资源利用效率,本文计算了万元GDP的生态足迹(见下表),显然万元GDP的生态足迹需求大,反映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反之,则资源利用效率高。徐忠民计算的中国1999年的平均万元GDP的生态足迹为2.037 hm2,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反映了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3]。而对于地处环渤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天津市来说,其万元GDP的生态足迹比较小。天津市1999年万元GDP的生态足迹仅为0.80 hm2,比1999年中国万元GDP生态足迹的1/2还要少。同时,天津市1989年的万元GDP生态足迹为4.93 hm2,而到了2008年为0.31 hm2,20年间其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近16倍。这就反映了天津市近20年来在提高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艺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四、讨论
(一)生态足迹的发展变化探讨
从六类生物生产面积的人均生态足迹发展变化看,20年来人均生态足迹增幅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林地(2008年是1989年的4.15倍)、水域(1.95倍)、草地(1.94倍)、园地(1.94倍)、建筑用地(1.38倍)、耕地(1倍)、化石燃料用地(0.85倍)。可见,1989年以来天津市人均消费品增加最多的是水果、水产品、动物产品(肉、奶、蛋)等,人均粮食消费量基本不变,能源消费量减少了15%。同时说明,1989年以来人们的消费结构和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营养和高能量食物的消费量增加,并且高污染型能源(如煤炭)的使用量大幅度减少。毫无疑问,这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从食物消费结构方面考虑,这就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林果业、发展畜牧基地以及建立林特产品基地,从而进一步提高林地、水域和草地等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的比重。从人们的生活观念方面考虑,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天然气、沼气和电力等清洁能源,从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给人们一个清洁、美丽的城市环境。
(二)生态足迹的组分探讨
从生态足迹组分来看,2008年六类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的生态足迹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化石燃料用地(57.01%)、耕地(18.18%)、建设用地(10.92%)、水域(10.13%)、林地(3.09%)、园地(0.45%)、草地(0.22%)。可见,天津市的发展模式主要是通过消耗自然资源存量来弥补生态承载力的不足,其中,能源的消费主要以石油和煤为主,生物资源的消费主要以农产品为主。这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是天津市出现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化石燃料足迹占总生态足迹的57.01%,因此,若能减少煤和石油类的消费或者采用其他高发热量的替代性能源,如汽车和城市供暖改用天然气,利用生物质能源发电,则可大幅度降低人们对天津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
(三)区域可持续性探讨
从天津市1989―2008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来看,天津市近20年来的生态足迹一直大于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存在矛盾,生态系统退化,人地关系紧张。因此生态赤字也就一直存在。根据雷斯课题组对世界上其他城市生态足迹的研究,大多数城市都占有比其生态承载力大得多的生态足迹。这说明,随着国内外贸易的进行,要维持城市或区域的消费水平,需从本地或外地农村和郊区输入生态足迹。天津市要保持现有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外部输入。这表明天津需要通过贸易从不发达地区输入生态足迹,其结果不但加剧了天津的生态恶化,而且也加剧了不发达地区的生态恶化。因此,为了减少天津及不发达地区自然资源的消耗,促进天津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天津市必须尽可能减少其占有的生态足迹,如此才能减少其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亦有助于减少不发达地区生态足迹的输出,缓解不发达地区生态恶化的压力。
五、结论与建议
天津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89年的1.64 hm2缓慢上升至2008年的1.65 hm2,生态足迹基本稳定。同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也由0.27 hm2逐年上升到0.32 hm2。可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呈有利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天津市1989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36 hm2,2008年人均生态赤字降至1.32 hm2。说明天津市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呈下降趋势,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有所减缓,但生态足迹目前仍然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虽然,天津市近20年来的生态足迹基本稳定,但生态赤字依然存在。为了减少生态赤字,实现天津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赤字。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采用高新技术,提高单位面积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二是高效利用现有资源。三是控制人口,减少人均消费,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四是加强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减少耕地损失。五是发展循环经济,千方百计实现废物及某些中间产物再循环利用,以挖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潜力。对于人口负担重、资源有限的天津市来说,只有从上述几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人类对自然的压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Wackernagel M, Rees W E. 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 Ecological Economics,1997,(20):3-24.
[2] 张志强,孙成权,程国栋,等.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趋向[J]. 地球科学进展,1999,14(6):589-595.
[3] 徐中民,陈东景,张志强,等.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J]. 土壤学报,2002,39(3):442-445.
[4]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 地理学报,2000,55(5):607-616.
[5] 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 生态足迹法:可持续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J]. 生态学报,2001,21(9):1484-1493.
[6] Haberl H, Erb K H, Krausmann F. How to calculate and interpret ecological footprints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the case of Austria 1926-1995.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38):25-45.
[7] Wackernagel M, Monfreda C, Erb K H, et al. Ecological footprint time series of Austria, the Philippines, and South Korea for 1961-1999: comparing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an `actual land area‘approach. Land Use Policy, 2004,(21):261-269.
[8] 岳东霞,李自珍,惠苍. 甘肃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发展趋势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2004,24(3):454-463.
[9] 赵先贵,肖玲,兰叶霞,等. 陕西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2005,38(4):746-753.
[10] 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 al.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ecological footprints concept[J].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9):375-390.
[11] 邱大雄.能源规划与系统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48.
[12] WWF.Living planet report 2004[R]. 省略/news_facts/publications/general/livingplanet/index.cfm.
[13] 天津市统计局.天津统计年鉴1990―2009[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009.
The dynamic study on Tianj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ory
GAO Li-feng 1,ZHAO Xian-gui 2
(1.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Shangluo college,Shangluo 726000,China;
2.Tour and environment college,Sh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关键词 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劳动力;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280-04
1 典型牧区人口数量现状
根据统计年鉴数据可知,福海县土地面积为33 250.74 km2,阿克陶县土地面积为24 539.86 km2,2015年福海县人口户数2.47万户,人口数为7.55万人,平均每户人口3.06人;而阿克陶县人口户数为5.83万户,人口数为22.15万人,平均每户人口为3.80人(表1)。
2015年福海县人口死亡率较高,为6.09‰,阿克陶县人口死亡率为5.88‰,福海县人口自然增长率远远低于阿克陶县(表2)。
2 牧区劳动力老龄化的特点
通过典型县调研,了解典型县牧区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形成原因,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牧区人口老龄化出现早、发展快、程度较严重、绝对数量大。牧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早于新疆整体甚至我国整体,且老龄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二是牧区老龄人口高龄化。老龄化通常划分为低龄老年人口(60~69岁)、中龄老年人口(70~79岁)、高龄老年人口(80岁及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人口平均寿命越来越高,高龄老人的数量也逐渐增多。三是牧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呈现出人均收入偏低、老龄化程度偏高的特点。牧区在人均收入远远落后的状况下提早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给牧区经济和畜牧业的发展,甚至社会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2]。
3 牧区劳动力老龄化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将被调查牧户分为老龄型牧户(主要由60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常年从事牧业生产的农户)和非老龄型牧户(主要由60岁以下的家庭成员常年从事牧业生产的牧户)2个类型。同时,运用对比分析法比较2种类型牧户对牧业活动的不同影响,以此来反映牧区劳动力老龄化给牧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3.1 对牧区劳动力供给数量及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牧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农区、城镇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迁移,导致牧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3]。牧区人口老龄化对牧业生产劳动力的影响是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影响。一方面,牧区青壮年劳动力转移直接影响畜牧业生产劳动力数量,留守老人再次参与畜牧业生产,但其在体力、体质、受教育水平、对事物的反映程度、先进技术使用水平等方面与青壮年有较大差距,而且中高龄老年人无法参与畜牧业生产,老年人主导的畜牧业生产远不及青壮年。另一方面,牧区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质量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劳动力素质方面。本文中劳动力素质主要指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牧区留守老年人口在体力、精力、反应速度上远不及青壮年劳动力,致使牧区整体劳动力素质下降。
3.2 对牲畜拥有量的影响
因调研区牧户的牧业生产来源结构不一,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典型牧户养殖羊、牛等牲畜的数量,并采用转化比例,即“1头2岁以上(包括2岁)的成年牛相当于5头2岁以上(包括2岁)的成年羊”,分析选取的福海县、阿克陶县108户牧户的养殖情况,以60岁的劳动力年龄为区分老龄型与非老龄型牧户的标准,统计不同类型牧户的牲畜拥有量情况(表3)。
由表3可知,在牲畜占有量方面,老龄型牧户均比非老龄型牧户少。由此说明,非老龄型牧户在牲畜产出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牧业劳动力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身体生理方面原因,老龄劳动力难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牧业生产,导致农业生产要素劳动力投入不足,进而导致其牧业产出普遍低于非老龄型牧户;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思想观念保守、创新意识不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导致了“老年牧业”的低产量[4-5]。
3.3 对牧业生产投入情况的影响
牧区的牧业生产资本投入大致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本文以机械租赁费用作为衡量牧业不变资本的指标,以饲料、草种、运输支出总额等牧业物资费用作为衡量牧业可变资本的指标,对比2种类型牧户生产资本投入情况(表4)。
老龄型牧户在机械租赁费上投入比非老龄型牧户略高,说明劳动力老龄化需要更多的资本要素替代劳动要素,但对牧业固定资本投入的影响力度有限,原因在于牧区活动区域主要在山地及部分平原,不利于大规模农牧业机械的使用,2种类型的牧户在此方面投入差别不大。老龄型牧户和非老龄型牧户在牧业物资费用方面的投入基本相同,说明老龄化对牧业可变资本影响不大。原因在于近年来从事牧业生产收益较少,牧户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即便是拥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牧户也不愿意对土地进行大规模投资,与老龄型牧户在对待土地上的偏好基本一致,即跟随主流活动方向。
3.4 对畜牧业产值的影响
牧民年龄与生产率关系非常密切。与年轻劳动力相比,高龄劳动力技术熟练、养殖经验丰富,但智力、体力、反应速度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从而导致生产率下降。高龄劳动力一方面受自身条件限制,对新科技接受程度不高、对市场信息捕捉敏捷度不够,使畜牧业生产始终处于依靠经验生产的粗放式经营状态,劳动生产率上升空间不大;另一方面,高龄劳动力身体素质下降,导致医疗需求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畜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畜牧业生产总值。
3.5 对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影响
随着牧区老龄化程度的加大,牧区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主要以散养为主,养殖规模有限,很难形成规模优势效应。目前,牧区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主要为放牧和放牧+舍饲2种,随着草原保护政策的实施,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放牧+舍饲。因此,草业发展是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物质保障。福海县近年来树立“以农促牧、农牧结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草业发展模式。2016年全县拥有人工饲草料地19 126.67 hm2,2016年新增苜蓿2 386.67 hm2、青贮玉米4 633.33 hm2、饲料玉米3 773.33 hm2。同时探索并出台饲草料奖补政策,逐步将草料交易市场发展成应急饲草料储备点,更好地平抑饲草料交易价格,提高饲草料交易配送能力。这都需要先进的思想及观念,否则牧区人口的老龄化将会制约牧区经济的发展。
3.6 对畜牧业先进技术进步的影响
提高牧区生产力必须推广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畜牧业是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与标志,通过应用信息技术、防疫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促使畜牧业成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动力。长期来看,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牧区老龄化问题对提高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牧区劳动力转移增加了牧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了其风险承受能力。牧民从而更愿接受新技术并投入更多的资金到畜牧业生产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畜牧业科技的应用。
3.7 对加入组织化程度的影响
牧区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模式的改变,使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牧区劳动力的非牧转移,减少了牧区有效劳动力供给,间接提高了老年劳动力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比例[6]。但是老年劳动力由于自身各种因素而无法从事繁重的生产活动等,若继续从事体力劳动,只能增加整个家庭的负担。而对于外出务工的牧民家庭,宜将草场承包和牲畜入股给留在牧区的其他青壮年牧民劳动力,以入股分红或定期收取租金的形式获取收益。同时,牧区劳动力的转移相对提高了牧民的人均草场占有面积,为畜牧业规模化生产提供可能。专业合作社、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等很多新的畜牧业经营主体印证了这一点。
4 牧区劳动力老龄化对畜牧业生产影响的计量分析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综合考虑自然资源、地理区位、政策制度环境等因素,进一步定量分析畜牧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通过比较老龄型牧户和非老龄型牧户的畜牧业生产行为模式,得出牧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牧业生产的影响。本部分着重研究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耕种面积和种植结构行为选择模式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的选择和模型设定
畜牧业劳动力老龄化对草场的影响可以分为2种情况,一是会减少牧户的草场拥有量;二是不会减少牧户的草场拥有量。此因变量是一个分类变量而非连续变量,可以采用计量经济学中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此模型中因变量只取2个值,即草场面积减少的取值为1,草场面积不会减少的取值为0。模型的回归方程:
4.3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是实地调研所得,根据牧民定居的具体情况,按照地理位置及定居状况的不同,选择调查的县(市)分别是北疆的福海县、南疆的阿克陶县。通过课题组人员的实地调研和调研数据共享,调查的定居牧民户数为108户,总人数467人;其中劳动力207人,劳动力人数占总人数的44.33%。采用面对面的访谈形式,随机抽样对108户进行了现场调查问卷及访谈,收回有效问卷102份。
4.4 回归结果与分析
建立牧户草场面积模型后,必须对设定的模型进行检验。运用逐步筛选方法进行自变量的筛选,将相关性不强的自变量剔除。最终通过整体性检验,模型预测总体准确率达 92%,表明建立的模型整体性拟合良好,较适合用于分析牧户草场面积的生产行为。在逐步回归分析中,畜牧业劳动力总数、牲畜产仔量和土地等级3个自变量被剔除。最后,5 个自变量通过了回归系数检验,进入了回归方程,包括外出务工劳动力比重、家庭年畜牧业总收入、非畜牧业收入比重、劳动力性别结构和牧户类型。基于设定的模型和调查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6 所示。
(1)外出务工劳动力比重系数为-0.386,说明其与牧户草场面积呈负相关关系,牧户家庭中外出务工人员越多,草场拥有量越少,与本文假设吻合,资本要素对劳动要素的替代效应明显。
(2)畜牧业总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003,说明牧户年畜牧业总收入和草场面积呈正相关关系,牧户年畜牧业总收入越多,其草场拥有面积越多,与本文假设一致,但是影响不显著。分析认为,虽然牧户年畜牧业收入越多,其从事牧业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草场面积也会扩大越多。但是相比而言,通过外出务工获得的工资性收入的比较收益要高于单纯的牧业收入,牧户认为开展牧业的机会成本很高,畜牧业总收入对牧户草场面积扩大的影响不明显。
(3)非畜牧业收入比重的系数为-0.123,说明其与牧户草场面积呈负相关关系,牧户非畜牧业收入越多,草场拥有面积越少,与本文假设相符。畜牧业收入在牧户家庭总收入中作用不凸显,非畜牧性收入(或工资性收入)重要性较大。牧户非畜牧业收入比重越大,则畜牧业在家庭中的地位就越不重要,牧户所拥有的草场面积就会越少。
1、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对高效课堂的再认识。
2、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我们的年轻教师尽快走向成熟。
4、通过本次活动提升我们对课堂的反思能力。
本次活动历时半个多月,从准备到展示到今天的评课结束,各个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到试讲再评课,再修正,反复锤炼,既体现了团队精神,又提升了集体备课的水平,也使讲课教师得到了锻炼。本次活动各位教师踊跃听课达500多人次,积极参与评课,收选评票108张,不言而喻,本次活动的任务已完成,目的已达到。
二、听课后所引发的几点思考
1、以生为本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以生为本是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把问题交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去合作、去探索。
当然,这里的提问是关键。
比如,刘瑞芳老师的《从算式到方程》整个课堂设计了15个大问题和若干个小问题,全部由学生自主作答,问题的设计是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扣,教师简炼精准的语言起到控制课堂节奏,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思维的作用,整堂课一气哈成,效果极好。
这15个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极好得展现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过程,问题之间的思维连续性让学生不由自主的饶有兴趣地去思考,去探究去解答。
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之间的交流,本节课所达成的目标自然完成,这个目标就是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王杰老师的《美国南北战争》也体现了这一点,王杰的问题设计前后存在逻辑连续,是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来教会学生读历史、来讲解历史,来享受历史,来反省历史。历史课本来就是应该这样来上的。
以生为本就是教学中要面向全体,一节课下来,让每位学生都有收获和进步。
比如刘萍老师,汪宏志老师的课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学生的发言面宽。
又比如,刘瑞芳老师的课专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了一个拔高问题(鸡兔同笼问题)课堂既富弹性又有张力。只有以生为本,三年以后,我们的学生才有后劲,我们的尖子生的苗子才厚实,我们的学生才不会两极分化。我们的学生才乐于学习,有兴趣地学习。
2、课堂评价是提高学生能力和兴趣的法宝。
课堂评价就是对学生课堂中的回答问题,参与活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师所给予的评价(也只能说是点评)。有时是语言,有时是动作,有时是眼神。比如刘瑞芳老师课堂上的掌声以及微笑地看着回答问题的同学并耐心地聆听,汪宏志老师分小组赛给一面小红旗,还有其他老师的“表现得很好”,“说得太好了”等鼓励性的语言。“不错,还有谁要补充的?”
“再读一遍试试看”,等启发性的语言。当然,课堂点评是一门学问,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老师们都在朝这方面努力在做,有这方面的意识,但仅仅是上面所说的作法是远远不够的。课堂点评并没有具体的模式和公式。比如鼓掌并不是人人回答完问题都鼓掌,每节课都要鼓掌。(掌声是给对问题的解答具有创造性学生的,是同学们不由自主的)。少用“很好”、“很对”等肤浅的词语。点评要有启发性,扩展性、延伸性。“点评”是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认知的桥梁,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纫带,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该准确而得体,生动而有效,而这决非一日之功,它虽生于即兴,却根植于深厚的教学积淀和文化修养中。另外,批评、挖苦、嘲笑的语言,不能用到课堂点评中,请老师们高度重视。
3、完善的教学的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应该说通过各个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以上8节课的课堂结构都是合理的为一堂高效课提供了保障。这里无需要展开,希望以后各教研组加强这样的集体备课研究,形成成果。我有这样的想法,通过这样的研究,每学期完成一部分教学设计,几年后完成所有学科内容的每课时的教学设计是不愁我们上不出高效课了。
4、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学的实施者。在备好课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当然有时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这次讲课的刘萍、周盼、张南三位教师本身的素质还不错,具备扎实的学科功底。由于才参加工作,表现出较为青涩是难免的。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会逐渐走向成熟。就拿刘萍老师的这一节课来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比较合理的,既注重了内容的教学,也重视了形式的教学。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来挖掘人物的面貌、性格和内心世界。通过通读课文来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精神实质。通过品读课文来体验语感和美词、美句、美文。通过细读来品尝写作技巧与方法。
我们把前面两点称为内容的教学,把后两点称为形式的教学,语文课应该同时重视这两方面的教学,根据不同的课文略有偏重。当时刘萍在上课时,可能太注重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在课堂的调控上没有做到恰到好处。内容的教学上花的时间过多,以至于在形式的教学上匆匆忙忙,效果降低,实际上越是后来越出彩。这节课因为在进行语言教学时,预设性的问题逐渐减少,生成性的问题不断增多,这里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参与其中处理问题。如她在试讲时,在进行以“家是什么”为题写一句话的环节时,有一位学生说“家是温暖的”一时卡壳,教师及时补充:“摇篮、港湾”。当学生表达的语言太生活化、太口语,教师建议用词语进行修饰等,这时就可看见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了。这样才能上出高效课堂。
5、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捷径。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理论;旅游英语;口语;课堂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0
高等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而职业技术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高度重视。因此,对技术院校而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旅游英语口语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很薄弱,自我学习能力比较差,且教学手段及方法比较陈旧,导致教学质量与效率十分低下。
一、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含义
“最近发展区”(ZPD)是维果茨基在二十世纪初提出的新概念,其内容是儿童在发展的某个阶段中,在接受他人指导的情况下,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自己在独立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时,产生的差异。最近发展区概念描述了儿童智力可能达到或者发展的水平,采用此概念解决教学和发展的关系问题,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维果茨基根据自己对高级心理机能的研究结果,并对可以解决教学策略、内容、方法问题时应以的教学与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他认为,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训练儿童的内部机能,还要最大限度的激发儿童的心理机能,因为儿童的心理机能在此阶段处于正在发展、但不成熟的阶段。对此,不仅要准确判断儿童现有的认知水平及发展水平,还要确定在教师指导后,儿童可能达到的结果以及其潜在发展水平。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儿童要把握好最佳时机,也就是“最近发展区”。超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对于儿童来说,难度很大,同时,若降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水平,儿童也会感到十分乏味,因为这已经是儿童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从而导致儿童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只有开展适合儿童“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活动,才能激起其学习积极性。
最近发展区的实质内容是儿童在发展的目前阶段,暂时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他人指导或者合作后,能够学会解决问题。对此,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和周围的环境融入之后,学会和他人进行交往、合作之后,才能更好的成长、发展,且在“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促使儿童的内在发展过程更加丰富。人们根据维果茨基的这一理论不断深入研究,在发展的基础上也产生了合作式互动学习方式。
二、合作互动式学习
通常情况下,课堂上有两个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科学、有效的课堂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过程。实际中,普通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要想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最大化,需要转变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必要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维果茨基强调社会交往,交往过程中成人或者心智更加成熟的同伴对学生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将此理论应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促进学生或者师生之间的进一步交流。因此,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要重点解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合作互动式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都会有强烈的依赖感,学生之间彼此依赖、互相交流,也会产生一定的信任感及责任感,每个成员都要学会承担学习任务。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和他人进行交流,并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思路,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接受他人的见解、欣赏他人;小组成员还要彼此理解,针对不同的意见,学会分析,更好的解决思想上的冲突,共同决定最终结果,整个小组共同合作,独立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以确保活动可以顺利结束。互动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互动,能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有效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而激起其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三、旅游英语口语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自觉性也比较差,针对此情况,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特点,激起其学习兴趣。心理学家进行大量实验后,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具备的相关知识的基础,能够决定其学习成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更好的集中精力去思考、学习。对此,英语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通过掌握起原有的知识结构及水平,才能做好相应的课堂教学工作。此外,学生的个性特点也会影响其学习兴趣及动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比如开展多媒体教学、录音、教学录像等,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教学内容上,主动汲取知识。如此一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创设活动情境
人在特定的环境、背景或者氛围中,会不自觉的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建构主义者大力提倡情境教学。情境教学可以使学习活动在和现实情境比较相似的环境中发生,此方法可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因此,学习内容要以真实为主,并创造和现实十分相似的问题情境,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能,使其独立自主的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英语口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为超市的样子,让学生自己扮演销售员、顾客,如此一来,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在英语口语表达中,逐渐提高其口语能力,并加深对商品单词和各国货币的记忆,为其将来的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3、师生互动
学生要提高学习效果,关键在于要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关系的转变,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可让教学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从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逐渐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的角色由以前的“智者”转变为“指导员”,通过安排设计整个教学环境,关注教学进程,更好的解决学生和新的教学内容的矛盾。在整个合作互动性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各个学习小组予以指导或者帮助,有更多的机会和学生直接接触,并单独交流,利于师生关系的构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传统教学模式,造成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感,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在教师面前的胆怯心理,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生生互动
合作学习能够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个人意识,利于和谐生生关系的构建。合作学习通常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虽然小组成员在年龄、性别、认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他们在合作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因为小组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要承担相应的学习任务及责任,比如组长、记录员或者回答问题者,每个学生都不可能袖手旁边。小组成员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为小组同伴的学习负责。在整个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讲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也要认真倾听他人的看法,输出、输入的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锻炼其思维方式及能力,还能够锻炼其交际能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大家可以各抒己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强其主体意识。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思维方式会有很大变化,也会对学生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劳逸结合。除此之外,合作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将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感和学习压力,小组成员之间的支持与鼓励会让学生有归属感。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授课时,学生之间是个体竞争的关系,小组学习时学生则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关系,小组成员互相依赖、共同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如此一来,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集体观念的培养,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都有差异,在学习上可以互相启示,能够缩小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5、开展多元化动态学习效果评价
维果茨基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提出,评价除了反应学生现有、已经达到的水平,还要能够反映学生在他人指导或者帮助下能够达到的水平。这一先进的思想,对新的评价理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促使动态评价思想应运而生。动态评价理论能够指导中职英语教师在开展口语教学时,有效采用“前测验-教学介入-后测验”的程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持续性评价,还可以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前后的认知能力的变化,了解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对学习内容的迁移情况,进而提供利于学生最近发展的教学介入模式,实施科学、合理的教育干预。
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进行评价时,包括的方面比较多,比如师生共同评价、评价对象的选择(小组或者个人都可以)、学生自我评价等,评价内容有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态度、进步情况、参与积极性、小组合作水平以及活动效果等。评价方法要灵活,可以是自评也可以是他评,或者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时,要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及时表扬学生,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准确指出,鼓励学生在下次活动中更好的表现。
四、结语
“最近发展区”作为动态发展体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发展区域的质量,也要确保其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采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很好的实现教学目的,促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由于“最近发展区”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都有不同的要求,且旅游英语口语实践性很强,因此,教师要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因材施教,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娜.最近发展区理论关照下的英语精读课教学[J].价值工程.2012(18).
关键词:科技发展;贫富差距;传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F0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0018-03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技术的发展贯穿于生产力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全部要素,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财富提供了可能,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另一方面又更进一步地拉大了人们的收入差距,成为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能拥有科学技术或者将其应用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自身等生产力要素,谁就将拥有巨大的财富,反之,谁就将陷于贫困。科学技术在扩大贫富差距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历次科技革命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加速了发达国家财富的急剧增长,扩大了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以蒸气机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催生了资产阶级统治的资本主义制度,带来了完全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和毫无生产资料的工人阶级之间的巨大贫富差距;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引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大规模的企业合并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进一步扩大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也扩大了垄断资产阶级和非垄断资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以电子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掀起了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到国家垄断阶段,垄断的资产阶级获得了政治主导地位,为收入差距的扩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和保障;以生物、信息网络技术为主体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呈现出向国际垄断阶段过渡的趋势,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垄断则不仅为其母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而且更进一步地控制着其子国的各种资源甚至经济命脉。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市场进程的加快,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也使我国深刻体会到了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各国之间贫富差距的扩大,而且在一国范围内造就了一批凭借科技进步而拥有巨大财富积累的群体和地区,以致国内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在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基本国策指引下,必然出现地方政府一切工作以生产力为指挥棒的现象,过度地追求效率至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生产力得以快速增长的核心,因此拥有科学技术就必将拥有快速增长的生产力,进而朝着快速积累财富的方向发展;相反,则朝着贫困积累的方向发展,最终导致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据世行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Bert Hofman)分析发现,在当今,中国明显比以前富裕的同时,中国的穷人却更加贫穷。资料显示,在2001―2003年的两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10%人群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而同期最富有的10%人群收入增加了16%以上。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迅速扩大到目前的0.53左右;东、西部的城镇居民收入由1978年的1.6倍扩大到2006年的2.4倍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改革开放之初的2.37∶1扩大到2006年的3.28∶1;我国职工收入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由1978年的1.38∶1扩大到2005年的5∶1,若包括高收入行业的奖金和工资外收入,则行业收入差距更大;据统计,研究生文化程度就业者的工薪是小学文化程度就业者的15.1倍。
二、科学技术与贫富差距扩大的传导机制
谁掌握了先进技术,谁就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让先进技术,保持其在技术上的控制和垄断地位,掠夺落后地区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以积累更多的财富,造成了贫富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拉大。科学技术越是发展则给发达地区带来更高的收入,而落后地区囿于自身条件只能与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好处擦肩而过。科学技术发展为什么会扩大贫富差距?为什么贫穷的地区(个人)不能参与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来,从而达到跨越式的发展,赶超富裕地区?现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与贫富差距扩大之间的传导机制问题。
(一)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扩大了地区贫富差距
1.从静态的角度来看,科技水平的差异通过市场机制的放大作用扩大了贫富差距
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已经存在着巨大的科技发展水平差距,后者则大多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较低。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东部沿海的科技能力远远超过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全国科技力量和科研成果基本为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所控制和垄断,控制着全国专利的80%以上。它们一方面通过技术转让或输出对落后地区实行经济扩张,索取直接费用和种种间接费用;另一方面通过附加各种条件,掠夺或者控制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向落后地区进行技术转让,获取高额利润、占领市场和原料来源,而落后地区往往必须支付远高于其经济实力的各种购买费用,甚至根本就没有财力获得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发达地区的科技优势和对先进技术成果的垄断是国内贸易和投资利益分配不平等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科技发展导致贫富差距的最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说,科技发展差距是造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从动态角度来看,科技的发展通过对生产力要素的直接作用扩大了贫富差距
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科技的进步通过对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的作用引发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新产业的出现和旧产业的分化、组合和退化、消失,新的社会分工出现。新的社会分工必将带动社会组织结构的重新分化和整合,创造出新的职业和职位,淘汰旧的职业和职位,促进人才流动和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根据配弟――克拉克规律,第一产业的产值份额和就业比重将随着经济大发展呈现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则呈现增长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这一进程,由此也加快了社会就业结构的快速变化,各种职业角色的更迭带来了财富占有数量的变化。由“低级职业”向“高级职业”转变则带来了收入的迅速增加,相反则出现了财富的快速萎缩,贫富差距由此形成。
第二,科技的进步通过对劳动者的作用,引发生产要素价值的变化和内涵的延伸,使知识成为资本,给那些具有稀缺性知识和技能的人带来了竞争优势,从而成为了资本拥有者,获得了更高的收入。但是,落后地区最主要的资源禀赋在于拥有大量的低级劳动力,科技的发展在短期内只能带来更高的失业率,导致这些地区收入水平的进一步下降。
第三,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增加了落后地区推广和利用科技成果的成本,而且其时滞效应又加大了落后地区实现赶超战略的难度。因此,发达地区持久地处于科技进步的前沿,而落后地区一直扮演着追赶的角色,差距越拉越大。
(二)收入水平决定了科技发展水平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拥有者处于交易的主导地位,科技市场往往是卖方市场。买方往往要通过相对于自己收入较高的成本获得其使用权,穷人相对于富人而言更难获得科学技术的使用权。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地区凭借其经济优势、人才优势和消费环境等优势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及产业,从而进一步稳固其垄断地位,为富人带来了更多的财富;而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由于收入水平低而导致的教育落后和环境不利等因素,难以形成科技发展的动力,更难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最终在社会分工中处于劣势,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时,大多数学者认为落后地区要赶超发达地区必须施行跨越式的科技发展战略,最终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但是,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落后地区欲通过发展科技来缩小贫富差距至少存在以下壁垒。
1.市场壁垒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目标。落后地区的科技产业在市场组织规模、范围经济、产业集聚、专业分工等方面都不如发达地区,缺乏竞争力。因此,科学技术难以在落后地区取得发展。
2.资本壁垒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几乎不可能从日常的实践中通过“试错”而得来,只有在大量学科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中心进行大量地消耗性实验中产生。因此,落后地区劳动力的数量优势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难以显现;同时,由于其收入水平低,资本积累少,一来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购买发展科学技术所需的各种必备资料,二来没有足够的资本购买先进的技术进行模仿创新,最终难以突破发展科学技术的资本壁垒,也就不可能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改变其收入水平低的状况。
3.人力资本壁垒
落后地区往往教育基础薄弱,人力资源素质差以及科技人才流失严重。因此穷人欲通过劳动来改善与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愈显困难。同时,人力资本与科学技术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使得落后地区或者穷人的赶超战略难以奏效。科学技术最终还是属于那些人力资本较高的地区和个人。虽然部分低收入群体对教育投资十分关注,但贫困制约着他们对教育投资的支付能力以及他们享有教育机会公平性。收入水平低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获得学习的机会不均等;二是所享受的教育条件的不均等。如部分贫困家庭的子女会因为负担不起读书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而不得不放弃接受教育的机会。
4.环境壁垒
贫富差距不仅是科技发展的结果而且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在落后地区,一是由于其他要素的匮乏,人们收入大多来源劳动要素,贫富差距不大,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不足;二是发展和购买科技需要较高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导致人们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科技进步的对外依存度普遍偏高;三是各项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不能满足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四是一些发达地区或企业利用其在高科技产业的垄断地位影响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和政策导向,使落后地区成为发达地区的市场和原料的来源地以获取最大的利润,阻碍了落后地区的科技发展。
三、政策建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康德苏在联合国贸发会议第十届年会上发表讲话说“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特别是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已经使人类面临道义问题和潜在的爆炸性问题。”他指出?押“如果听任贫富差距继续扩大,那么,贫困问题会引起社会动荡和冲突,最终破坏社会秩序。因此,不能再对悬殊的贫富差距坐视不管。”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合理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努力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经济社会环境。
(一)创造公平的教育机会
教育是现代化社会增加人力资本的主要手段,是现代科技进步的推动力。调整国家教育资源内部分配、城乡分配、区域分配格局,构建一个覆盖全体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网络和体系,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以适应科技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缩小地区人力资本差异,从而降低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最终实现地区收入水平的合理均衡。
(二)建立、健全国家相关制度
建立、健全国家相关制度,鼓励发达地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扶持落后地区消化和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落后地区科技发展水平,促进地区收入差距的缩小。也就是要在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与贫富差距的控制之间寻找一个均衡点。
1.税收调节
通过新增和调整相应税制,调节地区间收入过分悬殊的状况,促进社会公平。如,试行遗产税、征收高额累进税制等。
2.完善科技管理体制
推进落后地区政府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科技研发的投融资体制,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引入科技发展资金和政策引导,突破科技研发的资本壁垒。
3.完善人才流动制度
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劳动力迁移模式,为落后地区提供公平的政策环境,以让其改变自身发展路径,实现财富的更快积累。改革现行人才流动管理模式,降低人口迁移的成本,使迁移人口在迁入地得到应有的保障,是从根本上改变落后地区科技水平低和收入少的局面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唐晓云,赵黎明.论现代科技革命在转型时期社会分层及流动中的特殊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63-165.
[2] 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押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0,(3):5-17.
[3] 谢静.论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增刊: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