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设计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艺术化;城市环境;设计
一、前言
目前,国内城市环境艺术化设计还不够到位,同时,很多城市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进行城市环境艺术化设计的重要性,因此,研究艺术化的城市环境设计很有意义。
二、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1、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环境设计方法去指导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城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环境合理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空间的一种规划方法。
2、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及其意义
(一)环境艺术设计综合了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设计美学、社会学、文化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以及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城市环境艺术是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综合建设与审美等方面相互结合的一种艺术,是人造艺术与自然环境艺术的综合体现,满足了人类生活的需求又体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和谐,推动人类探索城市环境的持续发展。
(二)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边缘综合艺术学科出现在设计舞台上,综合了人文、地理、科技、建筑、施工等方面的内容,环境艺术对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造就了缤纷绚烂的空间效果。中国城市在多元社会的推动下,其发展形式也越发现代化,功能与形式多样化,专业化,城市环境艺术集城市功能先进性与文化悠久性,融科学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是沟通社会,自然的大众艺术,通过生活环境艺术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市环境艺术与城市环境设计的发展。
(三)环境艺术设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尊重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心理,物理诸方面的因素,要充分依托自然条件,结合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山水,道路,植被等因素,创造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
(四)环境艺术的发展原则应坚持社会性、经济性、生态性、地域性、历史性的基本原则,对社会中的“人”,“环境”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在经济浪潮的推动下,文化建设也迈向更高的层次,环境建设向城市多元化道路发展,城市环境艺术化已成为迫切的需求。
(五)从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而言,环境艺术设计把自然,人文,艺术协调相融,体现城市大环境发展的特点,满足人类生活与精神上的需求,重视环境艺术的个性与城市建设相辅相成,起到丰富城市空间的作用,使之既跟上时展,又提高文化层次,创造富有地区特色和精神文明的环境艺术,保证城市环境有良好的持续性发展。
三、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手法的倾向
1、观赏性以及标志性倾向
从传统是城市环境设计理念这方面而言,城市空间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在很多城市多将具有标志性的景观小品作为城市的识别标志,成为城市的视觉焦点。由于一些雕塑环境艺术设计小品居于很强的标志性和观赏性,因而大多数都放置在城市的重要位置,如城市出入口的地方,绿地的中心等。而观赏性与标志性并重是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手法的两种基本倾向,而这种倾向也体现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两大趋势:其一,是一些“ 望型”的远距离大型建筑标志物,它以独特的造型、醒目的色彩、厚重的质感以及特殊的肌理等特征作为城市的背景屹立于城市的一角,例如,在纽约市哈德逊河滨水区有两座雕塑,这两座雕塑是著名雕塑家马丁·皮耶尔设计的,以不锈钢作为柱台,简洁大方而且有力,刚好与隔岸相望的自由女神遥相呼应,因而成为了哈德逊轮渡旅客的里程碑,同时也成为了当地巴里特城市公园的界标;其二就是“亲和性”的近距离小型雕塑,这种雕塑的尺度塑造以人体相当,非常具有亲和力,没有围栏,也没有厚重的基座,小巧灵活地放置在道路位置,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一些趣味和惊喜,也成为当地的标志物。例如,“三口之家”的小型雕塑,就非常具有亲和力地放置在上海南京路的步行街,成为具有观赏价值的标志物。
2、动感性以及蓝化倾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越来越重视,对于环境艺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标志性和观赏性的环境景观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对多元化生活的需求了。因而,现代化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师们将绿化空间环境和蓝化空间环境纳入了艺术设计的体系中。其中,最主要的蓝化和绿化工具就是水。水在城市环境设计中是一个古老而又不会落伍的因素。现代城市环境水元素的设计更加突出了“嬉水”的思想,注重水和人的关系,注重水以及周边景物之间的关系。水是城市环境艺术最为重要和经典的设计题材,既可以动,也可以静;既可以喧闹,也可以无声;既可以嬉玩,也可以观赏。
3、复合功能化倾向
现代化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中,标志化、观赏化、实用化、艺术化和装饰化等倾向必然会导致环境艺术设计复合功能化的倾向。环境设计中既要突出实用功能,也要满足人们的观赏功能、艺术审美功能、装饰功能,丰富城市的文化生活。例如,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河谷的绿景园办公区中,由著名艺术设计师朱迪·麦基设计的经典雕塑“铜猫长凳”,其基本原型是座椅,突出了作为座椅的实用功能,同时又以猫作为装饰,突显了艺术性和装饰性,是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功能复合化倾向的优秀典范。
四、环境艺术的发展原则
环境艺术的发展原则应坚持社会性、经济性、生态性、地域性、历史性的基本原则, 对社会中的“人”,“环境”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在经济浪潮的推动下, 文化建设也迈向更高的层次, 环境建设向城市多元化道路发展, 城市环境艺术化已成为迫切的需求。环境建设应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 注重节能、节材, 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 反对浮华铺张, 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达到优良的性价比。同样, 适宜的人居环境还需要文化层次的支持, 人类居住应该成为一门学问。现在无论是搞建筑, 搞规划, 还是搞环境, 都不能代表人居环境,因为他们都是人居环境的一个侧面。
五、加强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1、参与提案与决策。我国现阶段公众只是处于被告知的地位,他们的观点、建议还无法得到真正的重视。因此,应增加一些更切实有效的科学方式,在设计方案前引导性的让公众列举出对环境的希望点和缺点,在宣传解释中使设计方案的表达更平民化,更加通俗易懂。
2、参与设计与建设。环境艺术还肩负着城市运作的实际功能,这是环境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根本所在。因此如果能在有序的指导下,组织使用者――公众参与部分设计与建造,能增强这种场所的归属感、认同感。
3、参与维护与发展。公众参与维护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成立基金和相关组织,这也应成为我国日后发展的方向。至于相关的保护与发展组织,笔者认为可从目前现有的社区组织进行发展,逐步培养公众参与维护与发展环境艺术的意识与经验。
六、结束语
在今后城市设计中,要向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艺术化的城市设计才能够将城市的现代化设计理念体现出来,让城市更加适合人类居住。
【参考文献】
摘 要:“装置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相当强的艺术门类,本文通过分析室内空间设计与室外景观设计中的装置意象特征实例,对装置艺术进行深入理解探讨,在联系设计意象思维,对这一意象思维特征进行总结归纳。探寻装置艺术意象思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表达形式。通过总结装置意象对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积极作用与影响,达到对当前环境艺术设计进行补充的成果。
关键字:环境艺术;装置意象;装置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183-01
相对于装置艺术,环境设计的概念内涵要大得多,除了艺术性的要求,它还包含了更追求功能性的道路、建筑及各种公共和私人场合。而所谓“装置艺术的再生性”主要指的是在环境的构成领域中,通过打破、重组原本的空间、结构而建立起新的视觉空间与心理空间的一种对“环境组成”的重新解读。装置艺术与环境设计的结合,不仅能为环境设计提供新的思想和内容,同时也能为环境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促进环境设计发展的作用。
一、室内环境设计与装置艺术
除了通过简单的装修对环境进行美化外,室内环境设计还要求通过对空间造型、艺术品,细节色彩等要素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设计,在满足对室内要求的各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确保室内设计的艺术形式对审美价值的反映与体现。室内环境设计不止要满足室内空间的用途,在性质和意图上更应以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和意境来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对于建筑空间的需求。
室内设计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1.物质层面:包括室内空间,家具陈设等;2.技术层面:包含结构工艺、对室内设计的规范标准等;3.精神层面:由前两个层面所反映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等。在国内外的许多餐饮、休闲空间,为了营造艺术氛围,加深情感交流,常将一些有特殊意义的装置符号应用于室内设计中。在建筑领域中,文脉符号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可广泛应用与建筑内部构件及各类构筑风格的处理上。因此,为充分发挥艺术作用,装置艺术可充分运用于室内环境的空间造型、艺术品和细节色彩等方面。
所以,只有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转移到观念性上,在更大程度上接受装置艺术的观念性因素,着重对室内环境设计中的环境氛围、美感与品位、心理感受与文化内涵等进行重新思考定位,而非简单的追求形式。一旦将装置艺术与室内环境设计艺术相结合,不止会对室内环境设计带来新的活力与动力,更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在物质和精神上的不同需求。
二、室外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耳闻目睹的一切事物几乎都可以归类为环境构成的要素之中,无论是城市广场公园、街区景观、居住区、街头绿地等环境景观,还是小到街边桌凳,雕塑作品、铺地栏杆、花坛水池,甚至于自然界的山水草木等,这一切几乎涵盖了室外造型艺术的所有。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类如户外雕塑、园艺造景、街心广场等公共环境艺术的建设日渐频繁并趋于完善,给钢筋水泥的城市建设带来的勃勃生机。而这些公共环境艺术的建设在为城市建设创造美的同时,也担负起了承载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民族精神所彰显的社会公共文化。
在现代环境中,作为景观环境中的重要“道具”,装置艺术已经参与到了城市景观的构成当中。在一些相对较为重视环境景观的地区,其景观与艺术装置和实用装置的结合通常相当完善,以完全将艺术装置与实用装置融合成了景观规划中的一部分,在定义了室外空间的功能特征的同时,也确定了室外空间的秩序,丰富了城市景观环境的内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装置艺术在作为一种设施景观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景观。
总之,借助于物化的景观环境形态,装置艺术已与景观艺术完美融合,并逐渐的渗透到了以视觉艺术为主导因素的物境、情景、意境当中。由于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理解,装置艺术打破了景观设计中对自然元素的常规认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设计中的中庸式表达。可以说,景观设计的形式由于装置艺术的介入而更加独特、饱满,从而打开了一个新的令人兴奋的视觉与情感思维境界。
三、结论
作为装置艺术的核心思维,装置的意象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审视和阅读甚而理解环境艺术中的装置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的设计思路与表现形式大胆而奔放,在设计中也力求对传统设计的质疑与超越,是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重要的时代标签,但是,无论材料空间的丰富性语言如何多变,其围绕展开的中心侧重点依然是“情感的表达”。而装置意象作为装置艺术的折射点,在环境艺术中常能体现出新时代“以人为本”、“以情动人”的精神文化内涵。而其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渗透,更进一步的将艺术融入到生活之中,垃圾饿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校园;学校;学生;环境艺术设计;绿色环境
2012年,笔者的家乡,一个晋北小城,在进行国家卫生城市改造与建设的同时,母校也进行了一番校园的建设与整修。经过细致、合理、科学的研究论证和严格审批,全面统筹制定出校园绿化方案,然后实施。记得大约一年的时间,经过如火如荼的一系列整修、维善、重建,母校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了今天犹如花园般的省级示范高中。走进母校的校园,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将军的塑像。雕塑坐落在一块大理石上,神态庄严刚毅。二十米左右是学校的办公大楼,大楼前面,分别种植着两排槐树,四周百花竞相开放,草坪绿草茵茵……徜徉其间,使人心旷神怡,学校命名其为将军广场。绕过办公楼向北走,两个醒目的亭子东西耸立着,师生们课间可以在这里休息,交流。四周种植着粉色的樱花,人间四月天,满树樱花竞相开放,灿烂妖娆。四周大面积草坪,红绿相间,美不胜收,学校美其名为双亭广场。绕过中间的高三教学大楼,来到学校最大最新的梧桐广场。顾名思义,广场两边高大的法国梧桐郁郁葱葱,迎风摇曳。在梧桐广场最北边的正中,高高地飘扬着五星红旗。每逢周一,全校师生要在此举行升国旗仪式。走过梧桐广场,进入大操场,这是一个崭新的塑胶操场,占地大约五十亩,是同学们尽情挥洒青春活力的地方。通过绿化的校园,笔直的校道从校门延伸至生活区,两旁绿草如茵,鲜花盛开,花带、绿化带交错有序,整齐规范。长廊、景观建筑别具一格。环境建设是经济基础,文化建设是上层建筑。母校的育人体系中,不仅有“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服务,“环境育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特殊的教育课堂,是重要的育人环境之一。其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1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大脑发育,语言进化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众所周知,在优美的环境中,人们越发能产生运动的渴望与冲动。这种冲动能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分析综合能力,使各种运动更加有效直接,产生更好的健身效果。人在绿色环境中能使皮肤温度降低,脉搏跳动次数减少,呼吸均匀,血流减缓。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情绪体验,工作很疲劳时看看窗外的绿荫会顿感赏心悦目。而且绿化茂密地带空气负离子含量高,对学生在血压、心脏、神经等方面的慢性疾病都有间接治疗作用。
2校园环境艺术设计与学生求知欲的影响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知识,就产生了探究新知识或者扩大、加深已有知识的认识倾向,这种情境多次反复,认识倾向就逐渐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求知欲。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能激发人的求知欲,使师生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的同时,促使师生积极进取,努力探求。母校在校园总体规划上,特别注重建筑布局和美化布局的相互映衬,使其达到完美与和谐的统一,使其成为熏陶、教育、塑造学生的辅助课堂,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在生活中得以提升,让他们的精神领域和知识水平同步优化,真正成为思想上与时俱进,精神上丰富多彩,知识上超凡脱俗的名副其实的当代学生。
3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对学生道德、心灵的影响
当你步入母校的大门,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那座庄严肃穆,威严挺立的将军雕塑,时刻警醒母校的莘莘学子要勤奋好学、力求上进,报效祖国;草坪上那个低头看书的女生,认真钻研,忘我投入,洋溢着对学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情怀;那飞奔向前的金马腾空而起,象征着学业路上要有英勇拼搏的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用不锈钢制作的宇宙飞船在宇宙中探索飞行的雕塑,象征科学事业的伟大,告诉学生崇尚科学、现在要扎实打好文化基础,将来去努力探索科学的奥秘。古色古香的六角亭,色彩搭配和谐,造型精巧,给人一种独具韵味的古典美,使学生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与感染。雕塑、假山、花池,草坪造型别致,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山琼阁,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几十米文化长廊内容丰富多彩,告诉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友善待人。“学校发展史”与“远景规划”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展望美好未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将军纪念堂”让学生了解我们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激发热爱祖国的激情。“五星红旗”让学生们了解国旗、党旗、军旗、团旗、队旗,了解祖国光荣历史,激发热爱祖国的激情。“校史长廊”与“校友长廊”一样,建筑风格古色古香,长廊内文化氛围浓厚,一幅幅照片告诉母校学生学校的发展史,学校建设的艰辛,它的风雨历程以及辉煌历史。
4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对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影响
校园里的校容校貌、标志性建筑物以及自然风景和优雅的人文化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文化,学生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教育和启迪。臵身于校园中,每个人会感受到物质载体文化迸发出的启迪能量像磁石一样催人奋进。而优美的校园环境本身给人以美感,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着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儿彰显了它最为准确的寓意。
5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对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校园绿化、美化,创建整洁、舒适的校园环境是提升办学品位,建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校园人文韵味的植物造景不仅为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使师生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释放工作和学习压力、疏松心理。同时,校园的绿化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学子前来就学,不断扩大了我校教学规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钟灵毓秀。母校校园,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教育。绿化美化校园物质环境,优化文明校园人文环境,为学生营造美丽、高雅、和谐的育人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校园绿化、美化,创建整洁、舒适的校园环境作为提升办学品位,建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首当其冲,必不可少的,是学校建设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
作者:郭琛依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邬琦姝.谈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发展[J].宁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
关键词:城市建筑;景观环境;艺术设计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全国各个地方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各大城市,由于一些现实因素以及城市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其成为人口聚集的主要场所,而城市中的建筑对人们的生活又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它不但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1],所以城市建筑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和文化内涵都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怎样做好设计好一个城市的建筑,其周围环境和景观的设计都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将艺术设计和景观环境相结合的理念,不但可以很好的解决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审美问题,还可以显著提高整个城市建筑的艺术文化内涵[2]。该设计理念必将越来越受到建筑景观设计者的关注,这也是未来城市景观设计的大趋势。
1.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所谓环境艺术设计就是指对环境艺术空间进行规划,并综合计划艺术构想方案。这里面不但包括了材料与色彩、空间与装饰、环境与设施等方面的设计,还包括了审美功能与实际使用功能的合理协调,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的手法[3]。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简单得说就是将环境中的景色进行美化,其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塑造建筑整体外部空间的视觉效果。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过程综合性极强,它的基础就是设计艺术学,另外所设计道德学科还有:美学、建筑学、行为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以及城市规划学等学科。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环境艺术设计在社会行为以及社会心理方面的重要意义。环境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其构成以及空间形态也慢慢成了学者的研究热点。针对城市建筑景观环境设计,一定要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以及人文地理,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巧妙地将艺术和设计结合到一起,这样有助于城市景观的深化发展。
2.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景观设计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即首先只考虑建筑的规划设计,待建筑完工之后,然后在空闲的地方建设花园、水池、草坪等,而实际的景观设计不只是这么简单,一个完整的建筑设计必须综合考虑环境设计,也就是说要在环境设计的基础上对整个建筑进行规划设计。在建筑的整个设计过程中,整个项目的开展以环境设计来指导完成。比如,在建筑设计的初期就应该将一套建筑所要设计的花园和草坪等项目纳入建筑的设计范围,所有的景观项目都必须贯穿于整个建筑的设计,以确保景观和建筑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环境艺术的设计方法继承了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将现代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传统的设计方法相融合,表面上看很古板的设计最后表明都是非常成功的。另外,在景观环境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还是环境,各项设计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就是保护环境,以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现状
就目前我国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总体情况来看,在设计过程中尚存在着许多问题,显然这些存在的问题严重降低了环境艺术性在整个城市建筑景观中所起的作用,对城市建筑景观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具体来说,我国目前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尚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为:
3.1缺少内涵
当前,在建筑规划过程中不少城市都非常重视绿化,在景观进行设计时, 较为常见的现象就是大量使用花坛或草坪,这样做不但使环境的整体艺术效果不好,违背了环境艺术的美观性,还会显著增加城市绿化的投资,导致严重的浪费现象。此外,这种设计方案只是单方面注重绿化,导致整个城市景观看起来得显得优点单调,无法很好的彰显当地的人文地理特点,人们看到的是整个城市没有内涵而单调的一面,对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2缺乏特色
很多城市当前都出现了盲目跟风的现象,有些城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为了追求景观的艺术效果而引进大量的外来品种,而没有结合植物自身的特点以及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的引入。这种不加选择的引进外来品种的做法,不但使得景观建造的成本大大增加,还导致不能有效的利用本地的品种,没有本地的物种则整个城市便缺乏个性,无法全面的展现城市的特色。
4.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4.1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在整个城市建筑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环境艺术的设计,该设计不仅要充分且合理地体现建筑景观的特性和功能,还必须考虑整个环境的艺术效果要好,景观设计非常关注整体的统一与和谐,但是也不能完全忽视细节部分。在设计时,必须将每个组成要素都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并且对各个部分的特性都要进行合理的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每一个要素融入到整个景观的设计中去,才能实现整体与部分的自然统一。
4.2设计与历史人文相结合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而且每个地区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生活居住习惯,这就使得不同城市不同地区所产生的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人文的不同对建筑景观的设计有着深远地影响,在建筑景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适当考虑当地的历史人文以及文化特色,设计完成的景观必须体现当地城市的特点,即将当地的文化内涵融入到建筑景观中去,使其能够承载一定的人文、历史精神,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建筑景观的社会地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精神思想,这一点体现了建筑景观设计的功效。
4.3有形与无形的结合
建筑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个极其重要目标就是艺术性,针对居住的建筑来说,这一点也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居住基本功能,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主要是室外空间,而此处讲到的空间还有有形和无形之分,所谓有形空间指的是效果、形状、颜色等,整体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有形空间的主要体现形式;而所谓无形的空间侧重点为整个空间所带给人们的自然、舒适、统一、和谐的感受,还有它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有形和无形的空间艺术它们给人们带来的感受还有造成的社会效果都是无法估计的,在环境艺术空间设计时,必须合理考虑有形空间的特点和无形空间的特点,并且将这两种空间的设计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好的景观环境。
5.结语
城市景观环境艺术设计其过程非常复杂,综合性极强,不但要求设计人员有各学科的知识文化积累,还要求其对城市的发展及其文化内涵有一个很好的掌握。在设计时,不仅要巧妙地展现出当地的历史人文特点,也要注意自然与建筑景观的和谐统一。在确保建筑景观艺术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对社会、对环境的影响。只有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才有可能实现环境与景观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 张远博.城市建筑景观的环境艺术设计探析[J]. 门窗, 2012, (8).
关键词:建筑;环境;人;情感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提出心理元素(或心理过程)有两类:一类是感觉和意象,另一类是感情。关于感情,冯特认为包括愉快或不愉快,激动或沉静,紧张或松弛,即他所谓的“感情三度论”。这个理论为我们研究建筑环境心理情感提供了启示。
情感,亦称感情,是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显示着对事物刺激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艺术中的情感,作为从审美角度对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是一种艺术的审美体验。它是以美感为核心的高级情感体系。它不是出于简单的生理需要所产生的情绪体验,而是对复杂的社会需要、精神需要的体认而形成的高层情感。这种跃动在艺术中的情感,在事实基础上超越了自然局限,是在社会的人与人化的自然相统一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在意识层次超越了主体自身的局限,是在社会意识个体化与个体意识社会化相统一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在内容结构上超越了片面感受的局限,是在以美感为核心,与理智感、道德感、功利感等相统一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
一、艺术中的情感
一切艺术,莫不传情喻理,是建筑在情理浇灌的心理基础之上。了解艺术的审美意识,展露艺术创作的奥秘,不可不解析其中的情理架构。情感是艺术精神的生命,渗透在艺术创作与欣赏的一切活动中。艺术的创作动机来自强烈的情感,艺术的创作行为充满执着的情感追求,艺术的动人力量依赖激越的情感宣泄或深沉的情感潜移。艺术须臾不能离开情感,离开情感的“艺术”只能是虚妄的欺骗和疯狂的鼓吹。艺术的世界是情感的世界。没有情感,这个世界就会立刻失去热气和血流,变得苍白、暗淡、枯槁以至死寂;就会象坟场一样阴森,象魔城一样恐怖,因为那里只有鬼骨的磷光闪现,只有人形的躯壳舞动。然而,同样正确的是,艺术审美,作为一种掌握世界的方式,它又包含着人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的理智与认知,又不纯然是情感的世界。作为人性世界的情感,其情中有理、理寓于情。艺术的发生和进取,艺术的成功和价值,往往在于情动于理,理发乎情;以理养情,以情喻理;理为情宗,情为理纵;情理交融,一体无间。因而,离开理性的情感及其“艺术”,也只能或是动物本能的骚动,或歇斯底里的疯狂,或愚昧无知的蠢举。可以说,艺术是用形象把情感和理性有机结合起来,表达出来的一种独特文化方式。其中,如果说艺术是情感的载体,那么情感则是艺术的生命;如果说艺术在表现情感中直呈理性,那么理性则经由情感赋予艺术以灵魂。
艺术审美中的情感,贯串于艺术活动的各环节,诸方面。第一,情感是创作的动力,成为使人们进入情境,立意构思,写心于艺的强大精神内能。第二,情感是指导创作的重要坐标,也是同化或加工创作素材的心理熔炉。古人刘勰说过,“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人因情动而见爱憎,物因情观而见美丑,事因情系而见善恶,理因情通而见是非。故无情,便无真善美的褒扬与假恶丑的鞭挞,便无艺术。艺术是艺术家的感情结晶。第三,情感既是艺术表现的基本内容,又是展开艺术表现的心理舞台。艺术与表情形影不可离析,世界上不存在无表情的艺术。情感是艺术表现的直接对象。明清之交的李渔,回味他历游名山大川,吟咏自然的审美体验时说:“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强调人心、天地、才情、山水不能判然无涉。人们在艺术中所表现的,在审美中所玩味的,就是情感化的山水,或山水化的情感。无论是对客观之物的反映,还是对主观之境的表现,在艺术对象中都直接、间接地体现着人的情感。第四,艺术中情景互生。自然之景,世态之景,固然能触发和派生人的某种情感;但人的情感,人的内心体验,则在更为深刻的方面把人性的亮光射入大千世界,使之作为各种独特景象在艺术之镜前面曝光。景物因情感而生动,因情感所定形,为情感所充实,依情感而立意,被情感所包容,生于情感,活于情感,藏于情感,现于情感,并成为表达情感的道具。有什么样的情感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创作甚至创作风格。
我们生活的环境离不开情感活动,其情感也是知觉情感。知觉情感是伴随着知觉活动直接产生的,而且总是被主体(人类)看作是知觉对象的一种客观性质,这种情感性质正像看红色的火焰或灰暗的天空,随之而感到的就是一种愉快的或阴沉的情绪,于是我们就称这种火焰为愉快的火焰,称这种气候为阴沉的天气。这种愉快性和阴郁沉闷性,与火焰的红色和天空的灰暗是不相同的。这些性质完全是主体根据过去的经验进行的联想,因为动物、植物、物质本身并没有什么情感,这些情感完全是主体根据联想赋予它们的,那树木的,风的怒吼,树叶的沙沙耳语,流水的潺潺嘟哝,花儿的飘零,浮云的来去匆匆,都是人类才具有的动作和情感。
二、建筑环境中的情感语言
“情感的或精神的内容可以在声音、形状、图像、线条和色彩等构成的物理结构中得到艺术的体现。”由于我们生命的大部分都是在这种日常生活状态中度过的,我们周围环境不管是家具的布置,还是建筑、树木和草坪,都具有其特定的情感意味(或性质),因而能影响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们的心理状态。每一种思维都有适合自己的领域,而对事物之情感意义的知觉当然属于审美意识的领域。
建筑环境是与物质形态和知觉相联系的,是与人的活动相联系的,是与人的经验和生活幻象相联系的。在形容一个人性化的空间时,不仅使人联想到一定的人与空间的功能关系,还包含了审美、想象、浪漫的、充满人情味的感情空间,人置身其中,必然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心理产生情感的波澜。空间因为人而有情,空间环境作用于人,有时人也将自己的心情作用于空间环境。人在凝视秀丽山色或如镜的水面这样一些自然景色时,似乎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十分宁静的心理状态中。
当人们居住在比较考究的住宅,起居室内往往安置壁炉。壁炉的基本功能是取暖。但这要在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家庭中才有可能,所以,久而久之,它便成了安逸、舒适生活的精神对象。在壁炉上作许多精致的装饰,就使它更偏重于这种精神功能。人生活了多年的住宅,必然令人对这个建筑环境产生感情,所以壁炉又会成为寄情之物的语言。
人对客观对象的感受,因不同的情绪和心境而变异。这是一种“移情说”,是人的高级心理活动的反映。建筑心理学所研究的是外界的建筑环境对人的影响,或者说是“情随景迁”。哥特式教堂的室内空间,其语言的形状、尺度、光线、色 彩等,给人的感受是神的伟大和人的渺小。迪斯尼乐园的五光十色的环境,活泼多样的形象,激烈明快的节奏,给人的感受是愉悦、欢快和畅神。这些都是人在特定的建筑环境中产生的心理情感活动。
再如建筑环境设计在色彩的运用也引“以色传神,以色抒情,以色写意”,努力表达色彩的情感作用,色彩既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美化环境的手段。法国画家柯罗说指出,你所用的一切色彩要服从你的感情,没有感情的“色”,是激不起欣赏者的“情”的。
“人的感情(来自生活的)各异,它反涂于建筑的感情自然也各不相同。人对包括建筑在内的外在物态的高级心理感受(包括伦理的、审美的)人人都有,而由于生活、习俗的不同而导致了差异性。建筑形式千姿百态,人的感情也多种多样,所以建筑的感情语言是复杂的,这里只能约略地讨论一些典型的感情语言。但这样一来,也许能进一步认识所谓的建筑文化,它的中心是一个‘情’字。这个‘情’,是广义的,包括人情味,包括伦理作用下的人情,包括现代社会结构下的人情,以及否定感情的‘无情’。”在现代,人们对建筑环境所怀的感情需求显然是人对大自然的感情和人对人的感情,人们希望这两个方面都能在建筑上得到反映,而不被由人自己创造出来的“现代物质文明”所“奴役”。这种需求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当今的欧洲,有些住宅做成二至三层高的低矮且是坡屋顶的小型联立住宅,前面是小院,有水、绿化、小路,环境既宁静又能够相互交往,如台阶式住宅,其目的是很清楚的,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情感追求。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内部空间着意变化,并追求小洞投射的光感效果,具有相当大的摄灵性,运用特殊的建筑形态表达了特殊的情感特征。赖特说:“建筑是包含在人们自己建造的世界中人类对自己的伟大感受”。从他的草原住宅、流水别墅及古根海姆美术馆等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出他刻意表现建筑的“人情味”的用心。芬兰建筑师阿尔托则是直接地提出建筑要人情化,他说建筑设计应该“以解决人情和心理要求为目标”,认为现代建筑的最新课题是使合理的方法突破技术范畴而进人人情和心理的领域。
另外,我国的传统民居街巷、日本住宅室内外环境布局都可视作具有情感味建筑。现代城市的市民广场,波特曼式的共享空间大厅、现代商业广场、商业步行街也都刻意表现与人的情感交流。因而,不论是物态化的艺术形象,还是非物态化的内心图象,都是形象与情趣的契合,都是情与景的统一。
三、建筑环境中的情感与审美想象
朗在《现代美学体系》一书中谈到:“审美想象是在审美知觉基础之上以心象为形式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说知觉是想象的基础,有两层含义:第一,从时间顺序看,想象是在知觉之后产生的;第二,想象活动要依靠知觉材料(或者是当前所获得的,或者是储存在记忆中的以往获得的知觉材料)。所以想象不能离开知觉。科学想象围绕逻辑符号展开,审美想象则围绕心象展开。审美想象出现的心象有三种类型,即知觉心象、记忆心象和想象心象。想象心象是前两种心象的变异、组合、加工而构成的新的心象,渗透了主体的情感,带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性。这就是审美意象。”建筑中的审美意象。如杜牧在《阿房官赋》中表述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漫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就是建筑意象的表达。计成在《园冶》中,更是大量描述了“山楼凭远”、“轩楹高爽”、“窗户邻虚”、“奇亭巧榭”、“层阁重楼”等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建筑意象。
艺术创造的想象,是在脱离开眼前的知觉对象的情况下进行的,创造性想象的基础是无数次的感知、大量的观察和丰富的经验,当然还要有一定的天才。丰富的记忆形象及感知经验固然是创造性想象的基础,但却不是创造想象的动力所在,因为创造性想象的动力并不是某种极力想把某些记忆图象恢复和复制出来的愿望,而是它所认识到和体验到的人类的种种情感和创造需求。设计思想愈是深刻,洞察力愈是敏锐,设计作品就越具有灵性与个性。设计情感一旦在内心成熟,便会极力地去寻取某种方式呈现和表达出来。例如,有时候某些主观情感并不容易找到已有的形象去与它对应,这就会产生出某些用线条和色彩组成的抽象的形象。在这些抽象的形象中,线条和色彩的选择同样也不是随意的。如那转折突然和生硬的线条总是与某种愤怒的感情相对应,那曲折多变和柔和的线条总是同某种温存的情绪相对应,方向向上或向前的线条总是与某种积极、活跃的情绪联系在一起,方向向后和向下的线条总是与某种消沉、低落的情绪联系在一起。总之,在建筑环境中,只要线条、色彩、质地、形状相适应、协调,即使是抽象的形状,也不会影响主观感情的表达,有时甚至会使这种表达变得更为顺手和自由一些。
建筑环境艺术中的想象是对自然事物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而展开的。当人的全部心理功能都活跃起来去拥抱自然或感受设计作品时,当人们的心境、情感与大自然或艺术设计作品合拍时,人的想象活动便被激发起来了。比如中国传统建筑的厅堂中轴对称,序列关系,以及色彩和造型特点,使人一看到这样的格式就会感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一看到黄色和故宫的太师椅,便会想到至上的皇权;一看到传统的大红灯笼,就联想到喜庆的节日气氛。再如中国画运用抽象的“以形写神、神寓于形”,“知白守黑、虚实相间”,无画处皆成妙境,意在空间。空白、省笔正是为欣赏者留下的空阔、茫无边际的美的想象。而在建筑环境空间中“少就是多”,这种以少胜多,以极简的表现力,取得炉火纯青的艺术和实用统一的效果。把空间组合元素综合形成一种无声的语言环境,表达出特有的意境和情调,使人们在环境中产生联想,思索出个中内涵,体味其中的艺术魅力,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关键词】联通主义;移动学习;学习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2-0115-06
移动通讯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激增,为移动学习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置身于数字时代的人们被大量数字化、移动终端设备所包围,无时无刻不在接触海量的信息。3G手机、PSP、PAD和平板电脑等各类移动终端设备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数字化学习理念。移动学习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使得人们的学习不再单靠个人的经验,不再局限于纸质教材:知识的习得不再是源自个人的建构、积累,而是通过联系、连接自身与外界(网络、朋友、老师等等),在点与点之间筑起学习通道、桥梁,进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技术的发展已渗透入人类社会,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与革新作用已被公认,而联通主义恰恰描述了网络时代的学习发生过程,为解决数字化时代的学习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本研究利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对移动学习环境进行设计,让分布于网络各端的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地访问网络,获取所需的相关信息。学习者通过多面、多点的联结,沟通交流,分享学习成果,促进个性化学习,最终实现知识的与时俱进,保持个人的竞争能力,为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服务。
一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它适应了当前的学习需要和社会变化。网络时代知识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分散在各节点,知识所具备的连接点使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联通、重组和再造。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或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都是在网络技术不发达,学习活动还没有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时兴起和发展起来的,而联通主义则是网络时代的“新生儿”,更加强调知识的连接性、流动性、情境性、适应性。西门思在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系统提出了联通主义的思想,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
在联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学习者的学习不再是个人的内化活动,而是利用新的学习工具迅速改变知识,持续获取新信息,保持个人与其他节点联系、畅通的过程。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增强创造力;学习的主体也没有限制,任何个体和群体都是这学习体系中的一员;信息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为这一切创造了条件,它能真正把一切具有教育资源和关系联结起来,构建立体的、多维的、协同的,多场合一的,弹性而有序的完整的学习系统。当今数字化时代下,知识是动态的、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其离散性和立体多维的连通性使学习更依赖于知识的意义关联。学习内容、学习资源的设计者需要理解他们领域知识的半衰期,选择合适的学习工具,利用其智能和效用创造网络虚拟化的学习情境,促进学习的有效进行,保持学习内容的时代性。
移动学习让世界因无线网络而连通在一起,学习者逐渐意识到自己知识空间之外的东西。网络通过一种超链接的形式将碎片化的知识、信息点连成一种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三维立体结构。这种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稳定的,它永远处在变动之中,因为其知识信息是流通的。网络中各节点上学习者知识的获得和流通,需要学习工具的指导;学习内容之间的连通,需要将其情境化,才会赋予新的意义;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可能就存储于个体头脑中,可以将其到整个网络,各个节点都持有问题的一部分,学习者与其他节点形成连通,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因此,我们利用这种全新的学习理论来重新解释移动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指导并构建支持的学习环境显得十分必要。
二 利用联通主义理论设计移动学习环境的可行性
正如Wagner所言,“无论我们喜欢与否,也无论我们是否准备好,移动学习将代表未来长期在技术支持下的新一代的学习阶段,它将带来新的策略、工具和资源,从而实现范在、普适、个性化、永远在线连接的学习承诺”。笔者认为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兴发展的研究领域,就是让学习者利用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实时与人沟通交流,实现个人有效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
所谓M-leaming(移动学习)环境,是指由移动远程教育技术生成的一类适于进行远程学习的虚拟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者需要利用零碎时间获取知识,而碎片化的知识需要联通、重组、再造,才能促进其学习效果的形成。联通主义学习理论阐述了学习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在互动交流过程中重构和建立一种简单的知识结构联系,孕育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利用该理论来设计移动学习环境显得十分可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筛选、决策信息中的联通主义
随着移动技术的蓬勃发展,涌现出大量的移动终端设备,它给学习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然而,面对海量的信息,学习者需要拥有学会区分新知识的重要程度、筛选适合自己的知识材料的能力。当新的信息改变了以往决策制定的知识结构时,学习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和联想能力,进而能够自主利用移动资源建立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连接,并且在建构的基础上筛选获取最新的知识。筛选、决策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学习者的学习是建立于各种知识连接之上的。知识的不断更新、迅速变化会影响决策的改变,这样就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会如何筛选决策信息,并根据情况变化,理解新信息的意义。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首先能够辨别信息是否重要,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内容将新旧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产生个人新的理解,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2 知识记忆存储过程中的联通主义
跻身于网络时代的人们认为知识是不可能长时间孤立地存储于大脑(内部结构)中的。人的记忆总有个遗忘的过程,有时在需要知识的时候,它可能就被淡忘或者彻底遗忘了。但是,移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可能亲自拥有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他们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知识形成体系存储于移动设备之中。他们也可以创建外部知识网络,在需要信息的时候,建立外部与内部结构的连通,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从而快速检索、获取、重组信息和知识源,重新识得大脑中对先前知识的记忆。
3 学习引导中的联通主义
移动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直接指导性的和辅支持的学习及相关信息。支持性信息与直接引导信息不同,支持性信息并不直接告知问题解决方案,而是启发性的,如问题的提示和经验性的方法等,为学习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供帮助。软件开发设计者在进行导航栏设计、按钮设计、内容交互等设计时,都会着重考虑知识的引导,迁移,视觉效果等因素。这样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个小小的提示引导信息,就可能会快速沟起对以往知识经验的回忆,并能够与当前学习的知识进行连通,动态更新自己的学习网络,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4 交流共享中的联通主义
移动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广泛交流的平台,呈现了多样化的交互方式。联通主义认为学习就是网络节点连接的过程,它更注重学习的外部连接。学习者与其他个体成员构成一个复杂的学习网络,在网络体系中,学习者可以分享学习资源、交流学习心得。或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问题产生疑惑时,分布于各地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发出信息,展开讨论交流,激发新的思维火花,保持各节点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的流通。“管道”不仅优化了学习者内外知识网络,而且还能够使他们在交流反馈中实现知识的重组,实现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目标。
三 联通主义理论下的移动学习环境基本结构
连通、重组、再造的能力是当今知识的特点。具有自身特征的小片段能在不同媒体、情境中再造,并用于建立更个性化的、更复杂的结构。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笔者以知识为中心,将联结、重组、再造构成整个移动学习环境的三个子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共同体、支持工具又是联结、重组、再造的子要素,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不断支撑移动学习的进行。如图1所示;
1 联结子环境
联结子环境,它需要移动学习者在何时何地都能够与外部组织机构建立联系,保持知识的流通。学习共同体之间通过无线网络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促进彼此进行学习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建立知识的连接。专家、老师等助学者也可提出反馈和评价。
2 重组子环境
重组子环境是对分散在网络各节点的知识进行组织排序,最终以网页、视频等聚合的形式提供学习者使用。重组子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要素要求学习者对不同学习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以达到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
3 再造子环境
再造子环境是移动学习环境实现的必要条件,它使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以达到学习的目的。再造子环境由学习情境、支持工具两个因素构成,为了让学习者更直观、形象地进行移动学习,有必要以支持工具为依托,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4 子环境中要素之间的关系
移动学习环境中,学习共同体通过自身的联结,获取学习资源:丰富的学习资源又促进支持工具的优化改进;支持工具的再造满足学习情境的创设需求;学习情境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进而更好地促进学习共同体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共享。反过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资源又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给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参与到学习情境的创设中,逼真直观的学习情境促使支持工具不断完善其功能,以更好地呈现学习资源。
四 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移动学习环境设计
1 总体设计
(1)学习者分析
移动学习所面对的学习群体比较广泛,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需要不同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进行学习。考虑到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风格、学习特点、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因此,利用联通主义让不同阶段的学习者汇聚到一个集合点,进行交流学习,触类旁通。
(2)三大子环境之间的关系
联结子环境、重组子环境、再造子环境是以学习者拥有的知识为出发点,三者之间保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联结是移动学习环境设计的前提,只有内外网络的连接,才能保证知识的畅通,才能促进信息的重组、再造;重组是实现移动学习环境设计的基础,是学习者将学习过程中的资源和学习以外的内容相互汇合,组成新的知识源;再造是实现移动学习环境设计目标的必要条件。
2 联结子环境设计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合作学习小组是学习共同体的一种形式),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移动学习共同体就是学习者利用无线网络,借助于移动设备在学习者和助学者之间开展互动交流。
移动学习共同体之间是彼此联系贯通的,它打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网络各节点间的学习者通过互动交流产生问题,引发“头脑风暴”,进行思维的碰撞,进发新的想法,再反馈给助学者。助学者通过网络接收交流的情况或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习交流情况和自身的知识经验,给予学习者以指导和帮助,实现了个体和群体之间信息的交换、知识的流通。如图2:
3 重组子环境设计
学习资源是指支持教学活动,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各种客观存在的资源。移动学习资源需要充分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根据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资源设计主要分为学习材料的设计、资源可视性设计、交互设计这三个方面,如图3所示:
(1)学习材料设计
移动学习内容设计时应考虑移动学习者在移动学习环境下片段式、非连续注意的状态。因此,要保证学习随时随地地进行,就要求内容具有短小精悍、概括性强的特点。
电子教材让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时,自我掌握学习的进度,对于不懂的问题可以做标注,也可以用标签注明看到哪个位置。有些教材还可以根据视觉效果调整明暗度,设置自动翻页等效果,给移动学习者的学习带来了便利。学习者在利用微视频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既体验了片段化的学习,又符合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大量的教育软件资源将人们包围了,学习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下载合适的软件。因此,设计者应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不断调整更新学习材料。他们可将电子教材与微视频中出现的一类知识进行重新组织汇合,拓展了学习者的知识面,丰富了新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投入。
(2)资源可视化设计
界面设计。界面清晰与否会影响学习者对移动学习资源的第一印象。移动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时,学习者注意力持续时间会很短暂,因此人眼只对视觉整体识别感强的界面进行特别关注。界面的可视性会影响学习者对信息的反应时间、体验效度。文字、图形、色彩的组合,导航的分类、提示等设计都要简洁易用。导航信息的提示,会让用户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汇聚重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信息呈现方式设计。移动学习中信息的呈现方式应该简洁明了,利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呈现信息时要符合学习者心理需求。如果软件资源单独地呈现文字或图片,就会显得单调乏味,缺乏活力。但是,反过来将图片、文字、音频等元素以组合的方式呈现信息,这样就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减少视觉上的疲劳;利用微视频配字幕的呈现方式,可以让学习者在简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因此,将多媒体重组的方式呈现信息,不仅丰富信息内容,还促进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3)交互设计
移动学习者的学习不再拘泥于时间和地点,时间的零散性,空间的多变性,使得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和提示,对学习者的学习起到激励、指导作用十分突出。移动终端设备给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征对资源进行组织设计。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实时监控各节点的绩效,密切关注平台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交流情况,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处理好节点间的信息流通情况。交互过程中,支持工具的可操作性需要满足各节点的交互需求,通过文本消息、表情符号等自然行为与社会其他个人组织机构互动。可控制度与实时性相结合,能够很好地实现学习者间的交互。
4 再造子环境设计
(1)学习情境的设计
移动设备便携性、灵活性,使其能将教室延伸到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共同体是学习情境创设的主体,创设真实直观的情境,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直观。学习情境创设中,首先,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科内容的特点,创设符合学科实际的与实例相关度高的有效的学习情境。其次,应该将学习任务融于学习情境之中,在不同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活动中以自然的方式展现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联通主义认识到知识流通的本质是基于情境(境脉)的连结,利用支持工具再造出符合学习者特征的学习情境,尽可能带来更多知识交换或联结的空间,以使各节点的学习者参与进来。逼真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与建构,促进学习者思维的联想,提高学习成效。
(2)支持工具的设计
工具是人类的延伸,它增加了我们彼此交互和行动的能力。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强调支持工具的设计,促进实现智能化、多样化的学习指导,实现知识的再造。基于联通主义的移动学习环境中的支持工具,主要有:信息搜索工具、学习工具、协作交流工具、认知工具等。如表1所示。
这些支持工具在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优化,开发设计者还会为了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再造出更多合适的工具,提高学习绩效,满足个性化学习。
环境景观钧瓷艺术是指环境景观设计师和钧瓷艺术家协作借助特定的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绿地、景观地带等环境空间进行创作的室外钧瓷艺术品,用钧瓷材料艺术作品取代旧的金属、石材、化工等材质的艺术作品。陶瓷艺术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建设和应用是国内外现代环境景观设计和建筑中广泛成功运用的艺术形式。追溯历史,陶瓷很早就和石、木、土一样被作为建筑材料应用于生活环境建设当中。观照当代,陶瓷艺术不再仅仅是生活和陈设品,而是以一种特别的艺术形式介入和占据了现代公共环境空间。
二、环境陶瓷艺术的现状
国外早已由许多建筑设计师和艺术家,对环境景观设计领域的陶瓷艺术进行了大量实践创作。如,西班牙建设大师安东尼奥・高迪创作的一系列建筑作品中,都大量地使用了瓷u和瓷片,英国著名雕塑大师亨利・摩尔,在英国创作完成的包塞崔姆地砖浮雕墙也是陶艺应用于公共环境的极好例证。
在我国环境景观艺术、小品的设计建设中,石材、木材、玻璃、水泥、化工和各种金属材料都已被广泛应用,而陶瓷在中国这个被世界称为陶瓷的国家却没有被广泛地应用。景德镇在对城市的改造中,对于城市文化的发展开辟着另一条道路。它将陶瓷艺术完美地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直观地突出了千年瓷都的特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三、钧瓷艺术的物质材料的生态特性,决定它在环境景观中的适用价值
钧瓷艺术自身材料是多种矿石原料粉碎配比加工烧制而成的,是最原生态的,为人类与大自然建立了独特的联系,相对其他金属、化工材料更具有亲和力。它是具有生命力的,是适应现代都市人们对大自然的渴望需求,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
钧瓷艺术材料烧制后的硬度、强度、胎体厚实度、自然色彩美等优越性是所有陶瓷艺术无法超越的。它具有永久性,耐高温、耐寒冷、耐风沙、耐酸碱性,是绿色环保的。
大型钧瓷艺术具有很强的手工性,完全是在手工塑造后再进行烧制而成。钧瓷瓷土具有韧性,有一定的可塑性,常温下遇水可塑,微干可塑,全干可刻琢。烧至1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它的制作成形反映了艺术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对生态美学和生命意义的探索,体现着人文价值和艺术创造价值。特别是现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加工工艺的改进,最大程度上确保了适合室外环境景观的2M以上的大型、3M以上的特大型钧瓷艺术作品的烧制成功。各种造型可根据艺术创意赋予其各种变化。
四、钧瓷艺术的釉色窑变生态美特性,决定了它的美景意和艺术内涵
钧瓷艺术的釉色“窑变”变幻莫测,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1.“肥厚玉润”的釉质自然美。传统类钧瓷釉质肥厚、玉润乳浊、恬静自然、精光内,表现出了“玉”般的自然美,是君子贤达人格化的象征物。2.“窑变”万彩的釉色幻化美。青瓷系的钧釉如天蓝、天青、月白等釉基调上泛出红紫色的窑变釉。绿金色的卢钧釉,窑变成了碧水蓝天,山青水绿的自然景观。红色系的钧釉窑变相映交辉,形如行云流水,灿若晚霞,变幻莫测,艺术的写意之美自然天成。3.“纹路”的抽象之美。钧瓷釉面上的似珍珠点、鱼子纹、蟹爪痕等奇特的釉色纹线,抽象之美,鬼斧神工。4.“釉面”的表象意之美。钧瓷出现景观意象为绝。窑变釉色、纹路、色斑等穿插组合,融会交映往往会构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意境“画面”。另外,室外钧瓷艺术具有光滑亮洁的质感美和丰富多彩的色彩美,造型多样,线条生动流畅等因素,这种形式美体现在环境景观中必将使环境变得更加美观和体现唯一的艺术性。同时,更是一种易保养、方便清洗的艺术材料。
五、钧瓷艺术在环境景观中的意义
(一)美化环境。多年来,现代化城市的改造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环境公共空间越来越需要景观艺术品和艺术装饰品点缀。钧瓷艺术自身的材料、体量、色彩的优越性在景观艺术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品味,陶冶情操的作用。钧瓷艺术依附于自然景观中使其更深化了主题,增添了景观中的人文情怀。
(二)在环境景观运用钧瓷艺术,更能使作品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能与自然、与公众有交流,营造艺术化的生活环境。目前为止,我国环境景观设计建筑材料多数仍限于陈旧、单调、冷漠感的金属和石材。钧瓷艺术其原始生态的材料,人为手工制作的体量、尺度、空间、火与土的色彩与背景的适应性,转换到城市生态环境中,将给人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美的感受,给人以亲和力。与公众长期相处,不但有可触性、亲切感,也满足了观赏的需求。
(三)创新、挖掘和应用有现代感的、新颖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价值高的环境景观艺术建设。如今景观建设题材、材料、形式强调贴近现代生活,强调彰显民族文化,就必须在造型、构思、材料和文化内涵上都打破旧的惯例,引进现代景观艺术品的观念与手段来丰富景观艺术的语言和文化要素。将钧瓷艺术在环境景观中应用,满足了都市人对大自然的渴望需求,又注重了人文关怀和独特城市文化特色,不仅促进钧瓷行业发展,也更加突出了民族文化,突出了城市文化,对现代生活环境美化和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钧瓷艺术在环境景观中的应用范围
(一)环境景观中雕塑艺术的应用
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具象钧瓷雕塑造型。这类瓷雕塑是通过对自然与生活中的真实物象进行提炼取舍等处理,形成具象语言的表达,它带来的是一种直观、明了、清晰具体的视觉感受和真实形象世界。
环境景观设计中抽象钧瓷雕塑造型,是通过对表现对象进行抽象、简化、夸张等艺术手法的设计处理,造型具有装饰性,有印象派雕塑的风格特色。
(二)环境设计中钧瓷装置艺术
在特定环境中或具有历史文化主题的场地中,以装置雕塑或象征物为题材的大型钧瓷装置艺术,具有说明和教育作用,主题和造型鲜明直观,如放大的器物造型,也可以用象征意义的表达手法,给人们以联想。
(三)大自然环境中钧瓷艺术
这类环境景观意义超越了具体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主要是针对原野、山川、丘陵等更大的广茂空间设计创造钧瓷艺术作品,也可以称作为大地钧瓷艺术。
(四)装饰性景观钧瓷艺术小品
是以装饰性景观艺术小品作为环境主要构成要素。这类作品创作空间大,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以趣味性、观赏性、愉悦性、生活化为创作理念和表现形式。
七、结论
经过分析研究钧瓷艺术的可塑性和其硬度,特殊的釉色美成为它进入城市景观设计建设中的有利条件。它不畏日晒雨淋,尺寸体量可大可小可变,适合户外环境景观建设应用。大量的艺术家可借此表达他们的情感,它的材质特性和表现性注定让其成为城市发展环境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期待钧瓷艺术在环境景观中新生命的未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可持续设计;低技术;环境设计;语境
在制造领域,低技术(Low-technology,也称Low-tech)相对于高技术(High-technology)、中高技术(Medium-high-technology)和中低技术(Medium-low-technology)而言。从技术强度区分,属于低技术的产业主要有皮革、纸张、香烟、饮料和纺织品等的加工产业;相比之下,汽车、飞机和通讯设备则属于高技术产业。低技术并不意味着低功效或低舒适性。相反,低技术不仅也意味着低污染和地能耗。低技术至少反映了这样现象:其首先不是出于一种政治、经济或科学研究的目的,而主要是因为经济和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考虑。在环境设计中采用低技术手段不仅体现了对以往技术至上的一种反思和新的尝试,也表达出了一种新的设计理念甚至是生活的态度。在1987年世界发展与环境委员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是为了满足目前的需求且不以损害后代利益为代价。在先进科学技术被广泛用于环境设计的今天,探讨低技术的作用与意义不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人们在环境中贴近自然和对低技术之于人居环境价值的关注。本文针对低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及意义进行专门的分析,试图推动对此问题的讨论。
一 低技术与低影响
在建筑学研究中,“低技术”一词具有技术复杂性不高、采用传统材料和传统建造工艺等含意。虽然通过高技术手段在现当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及其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比较普遍,并且成为了标志科技、经济和(商业)文化发展的一种象征,但低技术同样也在部分以展示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博物馆、展览馆、旅游区等的环境设计中得以应用。也就是说,采用高低技术的语境实际上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仍然存在,甚至二者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的。
关注低技术在环境设计中的作用,首先一点就是要明确认识低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较低的。采用低技术的目的不是为了显示其低成本、本土性或本地性,而是为了追求“低影响发展”(low-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这种低影响,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表现为对环境尽可能的减少破坏、尽可能地采用取自自然的元素或材料(如在室内外的设计中充分利用植物绿化、自然光源、通风替代空调系统、太阳能照明替代电力等)。在高技术不断得到应用的今天,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与其认为是技术造成了人生产和生活状况(对技术)的依赖性,不如说是技术至上所导致的无度地追求舒适性和便捷性的结果。从这个意义来讲,人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与关注也逐渐转变为对技术的依赖和关注――人走出自然,并已经成为与各种技术进行交流并被技术所包围的“操作者”,而非能够与自然交流和体验的行为主体。正是由于高技术所带来的高度技术依赖性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性(比如受突发事件的影响,反而使人更加处于危险之中),低技术在环境设计中所具有的优势已不仅仅是低成本和低能耗,更是对环境低影响下的低技术依赖性的一种体现――甚至就某种程度而言,低技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往往关注于对本地区可用的资源,从而能够更好地彰显地区特色和文化认同感。
实际上,对于高技术不断地投入并应用于(建筑与环境)设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引起了设计界的关注――这其中不乏忧虑甚至呼吁适度有节制地应用技术。如美国设计师维克多・帕帕奈克就在其《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人类生态与社会变迁》一书中,就提出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此外,德国建筑设计师托马斯・赫尔佐格(Thomas Herzog)也同样认为人类必须学会克制自己(对高技术)的需求。由于他本人在建筑设计中强调生态观念,力图将人造自然(物)与自然结合为有机的整体,也被称为“生态建筑设计师”。低技术的实践的一个案例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NO99稻草剧院(2011年)。该剧院是用稻草为材料建筑而成(确切地说是堆砌而成)临时性建筑,其地面和外部低矮的墙体采用了砖或石块砌成。使得该建筑及其整体环境均减少了对高技术的利用,传达出静谧而质朴的气息。尽管黑色的运用显得略有突兀之感,但在材料的使用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性。(图1)
在国内,一些研究者同样对低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就行了有益的尝试。如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研究小组(由张绮曼教授策划)就对西北生土窑洞的环境进行了设计改造。该项目在除了对不同功能区域的布局予以了“设计”之外,尊重了该地区生土建筑及其庭院材料的基本构成关系(如生土、砖和石磨等的传统组合形式等)。(图2)
此外,在这项西北生土窑洞庭院的设计中,设计者们注重并实现了一个目的,就是该方案的实施不但是以低成本和本地区熟悉的建造手段为主,而且还为当地住宅的建设提供了新形式和思路,从而真实起到了既尊重了当地历史、地域与风俗特点,又为国内对农村住宅在保留原有文化(多样性)条件下走向创新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从中不难发现,低技术条件下的低影响同时还伴随着生态设计和地域性的探索。因此,可以认为低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构建起的实则是一种基于传统文脉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密切联系。需要指出的是,低技术的应用基于传统文脉而非刻意地出于单一(或局部)的“审美”需求,而脱离了传统文脉和对地域性忽视的低技术实际上不但是空洞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表现。
二 低技术与可持续性
可持续设计发展的趋势为低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探索提供了机遇。要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就意味着没有废弃物(既要放弃存在废弃物这一概念,既“从摇篮到摇篮”的设计观念),因此对于废弃物的利用也成为常采用的一种低技术手段。一般来讲,对于废弃物的再利用有几个基本的原则:其一,是利用与功能相一致的原则;其二,是与环境相适应的原则――尽可能避免废品(二次)污染的原则;其三,不能以低成本、低影响牺牲安全性和舒适性。
图3 低技术与可持续性关系示意图
以上三原则,虽然不能包括全部的要点,但是总体上体现了对废弃物低技术利用的要点:如利用与功能性原则强调了废弃物作为新材料的(新)功能,而不是作为废物失去了全部的利用价值。在低技术条件下,社会系统、生产系统和生态系统相互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大系统――即基于低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系统。(图3)上述三原则在环境设计实践中所体现出的可持续性也得到了有效印证。如将废旧轮胎用于公园卡丁车娱乐区域,不但能达到较好的防护作用,而且还便于更新和调整(替换)。在滨海(或湖)的休闲区域的环境设计中,废旧轮胎也可以通过填充泥沙且相连堆砌的方式构筑起防水浪侵蚀的作用,并且在有效阻止泥沙流失的同时还能规划为绿色草坪或植物。其实,这种方式在处理黄河下游的金堤河防风浪的项目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正是因为废旧轮胎构筑起的草地河堤具有良好的抗风浪侵蚀能力,才使得该区域长期以来困扰的堤岸坍塌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同样,将耐水侵蚀的废旧木质(酒)桶设计为花盆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既起到了装饰环境的作用,也实现了低污染和再利用的效果。
新疆泽普县胡杨林宾馆的环境设计,是采用低技术手段的一次有效尝试。建筑师在利用当地传统的生土建筑形式设计宾馆主体建筑的同时,根据当地以胡杨林为旅游特色这一背景,采用了树形的木质葡萄架为宾馆建筑的延伸体,从而将建筑与周边环境进一步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处介于室内和室外之间的开放式空间,这样即展现了该地区资源的亮点并符合了新疆民居的普遍特点,又较好地契合了该项目设计的主题。(图4)此外,该宾馆室内休闲区也同样采用了相同形式(指胡杨树形)的设计,以起到整体风格一致的目的。
从上面的项目设计中,可以看出低技术的应用有着显著的语境需求。这一点,不仅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需要重视,其实早在建筑设计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成效。如哥伦比亚建筑师西蒙・维莱斯(Simón Vélez,1949-)对竹子的运用,就符合了就地(或就近)取材以达到符合当地特色和居住者认同的原则。他之所以采用竹子为其设计(建造)元素,与当地生产竹木资源以及建造传统密不可分。另一位采用低技术手段的是瑞士建筑师彼得・祖索尔(Peter Zumthor),他设计的木结构建筑及其内外装饰就采用了非常规的材料――取材于当地的树枝或木瓦等材料。如于1988年在瑞士某乡村建成的St. Benedict 教堂外部,就采用了当地建筑中常见的的木瓦,这样既符合了当地民居的建造传统,也在材料的可替换和其他维护方面传造了便利。我们看到,竹、木、石和瓦等传统建造材料被赋予了新的设计语言和形式,与环境中的植被等形成有机的整体,并仍反映了本地区特有的文化符号。不难理解,了解地域特点、历史与文化传统、风俗与信仰等,是采用低技术手段不可忽视的内容。
三 结语
从以上论述和设计案例中可知,低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和前景不但值得进一步地探讨,而且符合国内当前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在高技术得到普遍重视的背景下,低技术手段及其优势依然不能被忽视甚至是摒弃。尤其是在对环境的低影响以及地成本方面仍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内容。现将低技术在环境设计中应用的特点总结如下:1、尽可能采用本地原材料并减少对环境影响;2、低技术需要其立足的文化语境――尊重当地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重视不同地域的差异性和文化多样性;3、低技术往往取得了高度的认同感,能够拉近了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以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距离;4、低技术与高技术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界限,二者往往能够适度地结合在一起,达到经济、环保、舒适和安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静水景观的设计要点
静水景观作为以自然或人工的池塘、湖泊、水洼等为主的景观,是城市环境设计中最常用的水体景观形式。静水景观的可塑性较强,水景造型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可通过层次及美感的充分体现,满足人们对水体的观赏要求。随着静水景观在城市生活环境或公共环境中的广泛应用,为保证其观赏效果,设计师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设计要点:
第一,水体景观的规则。静水景观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几何形态为主要形式特征的人工水景,其在城市环境中的应用灵活、广泛,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中一定要把握规则,巧妙地运用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植物、山石、桥梁等景观物象作为对比,处理好水景的大小、曲直、宽窄、方圆等,并根据景观物象所呈现的点、线、面特征,充分结合周围建筑、街道、植物等因素,构成较为适宜的水体景观。
第二,水体景观的形态。静水景观大多是以自然或者模仿自然静水的形态为主而设计的,设计一定要注意水体形态的表达,既不能喧宾夺主,又要突出水景给人带来的视觉特点。如,针对水域面积较大的水景,在设计时应结合整体环境的地形、风景特点及人们的观景视线等因素,并详细划分出水景区域的主次关系,合理地凸显水景在整体区域内所带来的视觉效果。通过形态丰富多彩的变化,能够充分体现出和谐、生动、优美的自然意趣。
第三,水体景观的形式。静水景观又可分为自然静水景观与人工静水景观两大类,由于其类型不同,在表达形式上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如,人工静水景观大多是指人工池塘等以几何或曲线形式构成的水体景观;而自然静水景观大多是指一些水体面积较大的景观,主要是通过自然或模仿自然等不规则形态所表现出来的水体景观。在静水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一定要分清自然与人工静水景观的形式,才能更好地把握静水景观的应用与观赏效果。
2.动水景观的设计要点
动水景观主要是因地形的高差而形成,其形态因岸线、水道等制约而呈现出来,动水景观设计也分自然与人工动水景观两种。自然动水景观设计是指在水域岸畔环境中,根据水体的特点,对其周围建筑、观景台、植物、护坡、河道等进行整治与优化。而人工动水景观设计则是指在无自然河流的环境中进行的水景设计,根据地形、地貌、空间、周边环境等,结合水体景观的规模、流量、形态等进行设计。为保证动水景观的效果,在动水景观的设计中应该重视以下几个设计要点:
第一,环保与安全性。随着人们对于环保理念的重视,动水景观设计也必须从环境的角度出发,考虑到近水游玩的因素,注意其安全性能。所以,在人工动水景观的设计中,其水深最好能够控制在250~350毫米以内,铺设水岸步行道路主要以砖材、石材为主,并注意道路表面的防滑处理,尽最大限度地将环保与安全理念充分渗透进去。
第二,高差形式。在动水景观中,高差是决定流水形态的主要因素,其地形的落差越大,水流则越急。另外,河道的宽窄程度也能影响到流水的缓急。因此在动水景观设计中,多从高差、宽窄等方面进行考虑,使动水景观在立面、平面以及多角度均达到丰富的视觉效果。
第三,岸线护坡。动水景观中护坡的修建主要是起到保障河道的安全、减小水流对岸线的冲蚀、加强观景效果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大规模的动水景观设计一定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如,在一些面积较大的河流修建岸线时,必须根据相关的防洪标准进行设计,且针对小型流水弯道的设计,一定要保证其弯曲的半径不小于水道宽度的3~5倍。
二、水体景观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
1.水的颜色特征
在水体景观中,水的颜色特征主要是指水的质感,如水与动物、植物、岸边反射等因素,构成和谐、自然、生动的水景。水在自然、无污染情况下,属于无色、清澈的液体,但其应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作为水体景观时,可根据季节、时间、地点的不同,呈现出多种自然映射下的颜色,从而给人别样的享受。如,在种满睡莲的池塘中,重重叠叠的叶片在水中随风飘浮,水面因风产生微波涟漪,加之阳光照射,水闪闪发光。若是在睡莲盛开季节,叶子的绿色与花的粉、白、红等颜色相互呼应,水中姿态、颜色变化万千,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再如夜晚的音乐喷泉,千变万化的喷泉造型结合五颜六色的彩灯照射,再随着音乐的旋律与内容的控制以及水的不断变幻达到与喷泉、音乐、灯光保持同步的效果。一些规模较大的音乐喷泉,甚至可随着音乐喷出数十米高的水柱,场景甚为美丽壮观。音乐喷泉可应用于主题公园、人工湖泊、大型广场、游乐场等处,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时,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游乐的好去处,蔚然壮观的水体景观呈现出的千变万化的颜色,也使人们得到了水美的艺术享受。
2.水的形态特征
水本身是没有固定的形状的,蓄水物体的形状和作用使其具有一定的形式形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水体景观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多样,通过固定的环境效应,创造出或平静如镜,或激流勇进,或波光潋滟,或湖光山色的水体景观。在水体景观设计中,喷泉、池塘、溪流、瀑布、泳池等作为主要的表达形式,结合周围池塘植物、建筑、画廊框架等,组成动静相宜、赏心悦目的景观。如,扬州瘦西湖、杭州西湖、苏州太湖、钱塘江大潮等均是以水作为主要元素,结合自然与人工的辅助,造就水景形态,并以水体之美促成了环境美。再如,在池塘的设计中,通过蓄水物体独特、个性的形状,水具有了相应的水姿和形态,再结合池塘内植物、池塘周围植物、标志性建筑等,通过艺术实践及“顺其自然”理念,构成形态唯美、摇曳生姿的水体景观,从而如同拱月一般,将水体之美充分地体现出来。
3.水的声音特征
水流具有一定的性格,而且水流显示的生生不息之意由古到今一直被世人称颂,这样的水流性质在宇宙之中已成为审美特征的典型之一。而水体景观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除了通过颜色、形态特征表现出之外,还通过水流的声音特征表现出来。溪流、瀑布、池塘、喷泉的水体,通过特有的或婉转,或清脆,或激荡的水流声音,构成人听觉上的又一种独特享受。水体景观设计,通过水体的转移与流动,形成了一种健全的流通,并经由人的听觉与心理作用,诱发出多样的心情变化,进而传达给人一种听觉享受。水体景观通过滴水声、潺潺流水声、模拟自然的泉水声,进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声音效果。如泉水汩汩,像是细细耳语一般,有种娓娓道来的意境美,使人心情愉悦。再如,冲浪、滑水、游泳等各种水上运动,水流带来的“唰唰”“哗啦啦”各种类型的声音,在人休闲玩乐的同时,传达给人一种愉悦的听觉享受,进而使人们达到幸福心理和精神的飞越。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