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循证医学的意义范文

循证医学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循证医学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循证医学的意义

第1篇:循证医学的意义范文

在医学影像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理念,可以改变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促使影像教学中注重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分析证据、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问题分析能力,为使学生成为优秀的医务人员奠定基础。所以,在医学影像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理念,可以革新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从说明循证医学展开,对医学影像教学中循证医学理念的应用与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医学影像教学;循证医学理念;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一、循证医学说明

循证医学是一门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强调任何医疗决策的制定应当遵守科学依据,将医者的专业知识、研究证据、病人的选择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提出最佳的治疗方案。由此可以说明,循证医学的三大要素为:最佳证据,也就是通过临床试验,深入、详细分析试验结果,得到最佳、最有利的医疗证据。专业知识,就是医生通过学习及临床治疗中所得到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病人的选择,就是病人从自身情况及需求的角度出发,选择最适合的诊疗方案。因此,循证医学理念是“循、证”,即对医疗证据进行寻找和证明。

二、医学影像教学中循证医学理念的应用与教学改革实践

(一)医学影像教学中循证医学理念的应用传统的影像教学的局限性较为明显,原因在于教学活动中只单纯凭借个人和少数临床实践经验、医学基础理论教授和指导学生,这使得教学的说服力不强,对学生未来工作有很大影响。而循证医学的提出,可以改变医学影像教学的现状,促使医学影像教学中树立循证医学理念,注重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1.在知识培训方面,医学影像教学应当注意强化的内容是:(1)对循证医学基础知识的运用。应当在重要的数据库、网络检索、循证医学文献等方面,对基础知识进行正确的评估,确保循证医学基础知识的合理运用,并且使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以便影像教学中循证医学基础知识的运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2)诊断性实验知识的运用。对于诊断性实验知识的运用,要保证其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包含试验设计思路、设计标准、统计学方法、试验步骤等等。(3)相关影像学知识。学生应当将自主学习所遇到的问题,搬到教学活动中,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利用证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在临床实践方面,影像教学需要注意强化的内容是:(1)在临床实践中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2)利用网络资料、相关文献等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证据。(3)正确评价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合理性。(4)依据证据并结合影像学知识及病人的选择,提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执行决策方案。

(二)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医学影像教学的改革实践为了充分说明循证医学理念的应用使得医学影像发生了变革,笔者引入一个医学案例,即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综合以上循证医学理念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从循证医学理念出发,具体分析论证以上案例的内容是:1.提出问题。即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如何?2.寻找和发现证据。在循证医学网站、学校图书馆、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查找证据。3.评价证据。按照纳入排除原则及QUAS原则,对所查找的证据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4.解答问题。64层螺旋CT是一种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但因与之相关的文献较少,且文献质量不高,无法准确判定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

综合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确定循证医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医学影像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理念,可以改革影像教学,使影像教学水平提高。所以,在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今天,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医学影像学教学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创新和优化影像教学有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白芝兰,戚威,张晓娜,等.循证医学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32):163-164.

[2]李长勤,闫呈新,朱建忠,等.循证医学在影像学研究生教学中的价值[J].循证医学,2012,12(5):314-316,320.

第2篇:循证医学的意义范文

【摘要】:用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是一种新兴医学教育模式,循证医学的引入对骨科临床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循证医学教学过程是可行的方法,最终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

【关键词】:循证医学;临床医学八年制;骨科;医学教育

临床医学八年制是我国近几年医学教育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长学制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是培养达到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水平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各学科的发展提供骨干力量。因此,如何做好临床八年制教学,为我国医学事业输送优秀人才,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与急需解决的问题。被誉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的循证医学(Evidenced based medicine, EBM)的出现,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用EBM,对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改善医疗质量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在八年制教学过程中重视并开展EBM教育,使我们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1循证医学的概念

1972年,英国著名的流行病学专家Archie Cochrance教授撰写了一本名为《疗效与效益:健康服务中的随机反应》的著作,引起了医学界极大反响。术中阐述的重要观点:(1)有限的卫生资源应合理地应用在适当设计评估中表现有效的卫生健康服务方式上;(2)随机对照试验的结论比其他研究提供的结论更重要和可靠;(3)提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1992年,加拿大的David Sacket教授在JAMA杂志上正式提出循证医学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同时结合医师个人专业知识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上述因素完美结合拟定患者最佳治疗方案[1]。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已经成立了多个包括中国在内的循证医学中心或数据库[2]。

2在八年制医学生中开展循证医学教育的必要性

循证医学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概念和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基础上做出。EBM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分组对照的临床试验,系统观察并综合评价临床疗效、预后结果、成本效益、风险指数等终点指标,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经济、高校的医疗服务、因此现代医学教育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概念,引出EBM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全面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同时循证医学模式的提出,从根本上实现了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这种新的医疗模式反映了世界医学的发展趋势,代表了现代医学的前进方向,医学教育必须顺应这一趋势[3,4]。

八年制医学生作为未来的高端医学人才,我们更需早期将循证医学方法引入教学实践。因此在临床教学中,我们在强调临床经验的同时,注意让学生留意经验医学可能存在的一些弊端,例如:时间的滞后性、病人的特殊性等等,带领他们通过专门的循证医学期刊、数据库,网络资源查找最佳证据,汲取新的知识,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与途径,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主动参与者。引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最终将经验医学和系统知识很好地结合指导临床实践。将循证医学引入医学临床教育,不仅能培养医学生主动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对其正确医学观的树立及今后临床实践行为的规范具有重要意义[5,6]。

3循证医学在八年制临床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2008年我院承担了第一批临床医学八年制骨科教学任务,结合既往其他学制和研究生教学实践经验,我们在临床医学八年制不同教学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展EBM教学。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骨科教学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临床课程教学阶段;第二阶段,临床实习节段;第三阶段,二级学科转向学习节段。每一阶段学习任务和特点完全不同,在开展循证医学教学的同时,要避免盲目跟风而导致医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

第一阶段,在完成骨科教学常规教学任务,使医学生对骨科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拟选择一种常见疾病的某一种治疗方法开展循证医学教学,例如“髌骨骨折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在小班课开课前1周,布置教学目标,组织并指导学生利用PubMED、EMBASE、Cochrance图书馆、中国医学全文数据库等在线数据库收集资料。利用小班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和点评,增加学生对骨科学习的兴趣,初步了解循证医学对骨科学科发展的影响,并初步掌握循证医学的学习方法。初步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第二阶段,骨科实习时间为8周,实习开始时结合临床典型病例,推荐研究目标,如“下腰痛患者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差异”,组织学生查阅相关文献。每两周开展小组讨论一次,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下腰痛患者的病因、治疗方法、疗效评价”等专题讨论,并组织学生对目前临床对下腰痛治疗的现状进行点评,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循证医学对骨科疾病诊治的意义,掌握一定的循证医学方法,学会辩证地看待理论和实践的异同。

第三阶段,对二级学科定向为骨科专业的学生充分开展循证医学指导,在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和文献阅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拟定研究课题,撰写循证医学论文。让学生全面掌握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掌握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自我教育的目标”。

大部分临床八年制学生要经历前两个阶段的骨科教学过程,因此应将教学重点放在这两个阶段。通过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展循证医学指导下的骨科学理论和技能学习,使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全面提高骨科学习的兴趣。

4将循证医学引入骨科教学的体会

根据近几年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体会,我们认为要将循证医学更好地应用于骨科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应当做好充分准备,以便能准确的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2)选择的评价资料应该是工作中 经常遇到且重要的问题,特别是有争议且目前尚未统一认识的问题;(3)文献评价的原则是尽可能简明、扼要;(4)创造必要条件,指导学生使用医学数据库,确定检索关键词,使研究证据的查寻方便、简捷;(5)引导学生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摹础研究成果有机结合,对于研究成果能否用于具体患者应该慎重决定;(6)应让学生明确,循证医学是从群体角度出发指导个体的医疗实践,但并不排斥个体医学经验的积累,医学权威专家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指导骨科诊治仍有积极意义。

总之,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是我国未来医学领域的骨干力量,在其教学过程中应用EBM教学模式,重视培养EBM思维,必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使他们未来能够不断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更加合理、有效地解决我国医学领域面临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Sacket DL, Rosenberg WMC, Gray JAM, et al.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 [J]BMJ, 1996

[2] 张鸣明,李幼平,刘鸣. Cochrance协作网与询证医学[J]. 医学与哲学,2001,26(8):46

[3] Finkel ML, Brown HA, Gerber LM, et al. Teaching evidence – based medicine to medical students[J] Med Teach, 2003,25:202

[4] Ismach RB. Teaching evidence – based medicine to medical students [J] Acad Emerg Med, 2004,11(12):6

第3篇:循证医学的意义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教学对象以2011级、2012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平时的学习成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以及考核的难易程度等均相当,两组均选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教材《妇产科学》第6版,教学总学时数相等,均由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综合素质很高的临床教师任教,实习带教老师无变动。

1.2方法2011级学生140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妇产科学教学,2012级学生150人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讲授。循证医学具体方法:在见习过程中,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讲解循证医学基本理论和查阅检索评价文献的方法,并每隔2~3周根据在见习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举例示范,培养形成循证思维;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继续巩固并实际运用循证思维去解决问题,这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查阅、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最后再由教师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其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其自学的能力。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传统教学组和循证医学教学组的理论考核成绩

2.1.1客观题(总分80分)成绩分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2主观题(总分20分)成绩分析循证医学教学组病例分析题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临床实践技能操作成绩比较对传统教学组和循证医学教学组的临床实践技能操作(总分20分)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循证医学教学组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社会对医学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生至关重要。只有提高了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理论知识、临床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提升,将来才可能成为知名专家,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倾向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传授,对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甚是不足,因而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型学生,这些学生在就业后,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地更新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个人、科室以及医院的发展。因此,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重视临床医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循证医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是遵循证据的医学,现在,又对其进一步进行诠释:循证医学是将最好的医学证据和医师的临床经验、知识技能与患者的愿望价值充分的结合,从而找到最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不但要治疗患者身体上的疾病,还要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循证医学教学法具有以下优点:1)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起到了实施和引导者的作用;2)教学过程中不但重视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的传授,更加重视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3)可以及时地更新知识,有利于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传播,实现自我更新,终身学习。4)有助于学生循证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有效做出医疗决策的横向思维,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4篇:循证医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 循证医学 中医药研究生;科研能力

1研究方法

1 .1 问题分解

采用循证医学标志性的PICOS5 要素分解本研究的研究问题。(1)P(participants,研究对象):江西中医药大学2016 和2017 级中医药专业研究生。(2)I(intervention,教改措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法。(3)C(control,对照措施):传统教学法。(4)O(outcomes,结果评价指标):论文报告质量、成绩综合评定。(5)S(studydesign,研究设计):纵向对比研究。

1 .2 研究对象

教改班为选修循证医学课程的2017 级研究生,1 个班级共49 人。对照班为选修循证医学课程的2016 级研究生,1 个班级共33 人。教改班和对照班的师资力量完全相同,由3 名教师主讲,分别讲授循证医学概论和基本方法、文献检索与管理以及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方法3 个部分。

1 .3 教改实施步骤

(1)学生分组。由于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需团队配合,故将全班分为4 ~6 人为1 组,小组成员尽量为相同或相似专业。每组通过自荐或推选方式选出1 名组长,有一定科研经历、科研热情较强者优先。(2)项目拟定。研究生循证医学课程总共32 课时。首先通过9 个课时的理论授课,让学生熟悉、理解和夯实循证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各小组通过组内讨论拟定一个项目主题。项目拟定方式为学生自拟,教师协助确定。题目要求:① 研究问题有创新性;② 具备可行性,即预期工作量适中;③ 与中医药专业相关,最好与组内学生的研究方向相关。(3)项目实践。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核心实践环节包括:文献检索、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对应第10 ~32 课时理论课程。项目驱动式教学要求包括:① 学生在学习理论课前需预习授课内容,带着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问题听课并思考解决方案;② 教师在课堂讲授时深度剖析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项目实例《温针灸与其他针灸方法治疗原发性肥胖症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让学生逐步结合理论熟悉实践过程;③ 每次理论课后,学生开始进行当前课程内容对应的项目实践,由组长牵头,小组分工协作。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通过主动分析、组内讨论、组间协作等方式寻找解决方案;④ 每次课程设置10 ~20min提问时间,学生可提出实践过程中所遇问题,教师即时答疑解惑;⑤ 设立每周课后答疑时间,教师集中解答课堂上未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上述步骤随理论课程循环循序推进,直至完成论文撰写。(4)对照班教学方法。对照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法,在理论课程中穿插讲授相同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实例,并分组布置项目任务。但不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法,不要求学生随理论课程推进实践项目,学生一般在课程全部结束后完成项目。

1 .4 结果评价指标

(1)论文报告质量。用国际公认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规范PRISMA(PreferredReportingI-temsforSystematicReviewsandMeta-Analyses)评定项目论文的撰写质量。该清单包含27 个条目,去除2 个本研究不涉及的条目“计划书发表情况的报告”和“利益冲突的报告”后剩余25 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报告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两方面进行评分:最低0 分,最高4 分,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明论文报告质量越符合PRISMA规范要求,教学效果越好。(2)学生成绩综合评定。学生成绩依据个人负责部分的论文报告质量结合平时表现综合评定,满分为100 分:① 个人部分论文报告质量:本研究要求小组内每名学生均需主要负责项目中的一部分(如:文献检索、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数据分析等,每个环节的实际评分根据难度系数加权),该部分相应的报告质量评分在综合评定中占比60%;② 平时表现:根据项目参与积极性和团队贡献,采用教师评价、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在综合评定中占比40%。在该评定方法中,某篇论文整体报告质量高并不意味着组内某名学生的课程成绩一定好,反之亦然。

1 .5 统计分析

纵向对比分析教改班和对照班的PRISMA报告规范评价结果。本研究的结果评价指标均为数值型资料,故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组间差异采用均数差(meandifference,MD)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表示。采用亚组分析检验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学生(临床医学类vs非临床医学类)对成绩综合评定得分的影响。检验水准取α=0 .05 。统计分析软件采用R3 .6 .0 。

2结果

2 .1 学生基本资料

本次教改实践历时2 年,教改班和对照班的每个小组均完成1 篇系统评价/meta论文的写作。教改班共49 人,其中男生24 人,女生25 人;临床专业19 人,非临床专业30 人。对照班33 人,其中男生15 人,女生18 人;临床专业12 人,非临床专业21 人。两班学生的性别(P=0 .754)和专业(P=0 .825)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比性较好。

2 .2PRISMA报告质量得分

教改班和对照班分别完成了9 篇和8 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论文。根据PRISMA报告规范评价,两班论文报告质量总分分别为(58 .0 ±12 .7)分和(41 .1 ±7 .8)分。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教改班的论文报告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各分项得分的比较结果显示:教改班的研究方法和讨论与结论两部分得分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与结论部分教改班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结果部分得分绝对值高于对照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班标题与摘要部分得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3 成绩综合评定

综合考虑学生个人负责部分的论文报告质量和项目参与度进行成绩综合评定,教改班得分为(85 .6 ±5 .7)分,对照班为(81 .0 ±4 .1)分。两班比较结果显示:教改班的综合评定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均显示教改班综合评定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亚组差异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成绩综合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第5篇:循证医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循证医学;妇产科;教学效果

妇产科学是一门临床医学课程,现在医学知识在不断进行更新,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很强的理论及实践能力,还要具备自我知识的更新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然而,目前妇产科教学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背诵现有知识的机器,不会将知识进行更新,更不会用自己的大脑去进行思考,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循证医学通过教授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形成循证思维,培养其知识更新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为了顺应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进行了妇产科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现将教学效果报道如下。

一、教学对象与方法

(一)教学对象。

以我校2012级150名学生为试验组,接受循证医学教学方法,2011级140名学生为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年龄在19-23岁,两组学生入学成绩、平时成绩、男女生比例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选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教材《妇产科学》第6版,教学总学时数相等,均由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综合素质很高的临床教师任教,实习带教老师无变动。

(二)方法。

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在校学习阶段,以2011级、2012级三年制临床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2012级学生150人为试验组,以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妇产科教学,2011级学生140人为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讲授,于学期末进行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并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分析评价。第二阶段是在学生参加工作之后,对试验组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跟踪调查,评价所形成的循证思维对参加工作后的影响,进行主观分析评价。

(三)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二、结果

(一)试验组与对照组考核成绩。

试验组主观题及实践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

(二)试验组问卷调查情况分析。试验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见表2)。

三、讨论

(一)传统妇产科教学模式的现状。传统的妇产科教学模式仍局限于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造就了一批“读死书、死读书”的学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极大的限制,缺乏创新性。因而,这样的学生将来进入到工作岗位后,会很难适应医院的小环境以及社会大环境,一旦遇到困难,便不知所措,从而不利于个人、科室以及医院的发展。

(二)循证医学方法的优势。1.循证医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病例分析及操作能力的提升。循证医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去发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系统性的循证思维,使学生有效做出医疗决策的横向思维[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相关的问题,再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因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去验证理论,使知识更具有系统性。通过表1可以看出,试验组的主观题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都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循证医学的方法对于学生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2],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完整、开阔,具有创新性。2.循证医学方法可以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循证医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3],注重于证据、医师和患者三方面的结合,来满足患者身体以及精神上的需求[4]。这种教育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提出问题,然后充分利用现在所掌握的知识、相关资源以及现有的设备去解决提出的问题,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学生经过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其临床思维会更加缜密、系统化,医学知识会更加丰富、前沿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提高了综合素质。本研究对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从自主学习、知识拓展、解决问题、沟通能力以及临床思维等七个方面进行调查,通过表2可以看出,试验组的学生在临床思维、自主学习等方面,满意和非常满意二者所占比例之和在这七项中均在90.00%以上。这充分体现了通过系统性的训练,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后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能够积极主动学习,而且在面对患者进行诊治时,能够发现、分析问题并利用所能利用的条件去解决问题,更加有利于个人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升。

第6篇:循证医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循证医学;基础医学;异位妊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39-02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意即遵循证据的医学[1]。其经典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结合医生个人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同时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 [3]。

循证医学的证据包括:病人资料,基础、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随即对照实验和系统综述。就是这些证据成为了临床决策的指南。[4]循证医学中指出了当前所能获得最好的研究依据,就包涵了基础医学的研究,因此在循证医学革新时代到来的同时,坚守基础医学的研究则是格外的重要。

循证医学带来了临床专业的巨大变革,从中开启了重新审视临床指南的归属[6];也许还有人仍坚持教科书,但是观念就从此开始转变,教科书介绍的一般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原则,虽然也有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但是读了以后无法真正很好地应用到临床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重视基础医学的研究和文献的检索,则会开启更加科学的循证医学,真正的对循证医学进行“真理”式的膜拜。

身处既往开来的一代医学生,医学院校对其教学模式、培养方法的攫取,贴近循证医学,此倾心也油然而生。从源头做起,从基础医学教育培养、研究做起,也是更加清晰认识循证医学在临床上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未来性,循证医学正在改变整个医疗环境;而循证医学也在实现更加科学的“医病更要医人”的理念[8]。

循证医学最早始于妇产科学领域,同时妇产学科是第一个受益于循证医学的学科。[8]1987年世界循证医学之父Archie Cochrane使用氢化可的松治疗先兆早产孕妇,促进胎儿肺成熟的系统评价表明,早产儿死亡率下降30%~50%,挽救了大批早产儿生命,这充分说明循证医学在指导妇产科临床决策的巨大作用,保证疗效,降低不必要的卫生资源消耗,提高效率[8]。

循证医学有三大要素 :①收集整理最新最好的科学研究依据:通常基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和以病人为中心的随机化双盲临床试验,找到科学的准确合理的疾病诊断方法,进而实施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以及更方便、更价廉的疾病防治办法。②扎实的临床经验:深入学结临床医积累的临床经验,迅速对就诊病人的健康状况做出综合评价,进而提出可能的诊断以及拟采用的治疗方案。③体恤就诊患者的情况:即针对每个病人对就医的选择,及对疾病的耽心程度到对治疗手段期望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8]

只有将上述三大要素进行综合考虑,临床医师和病人才能在诊和治疗上面获得共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然对于医学教育的起始(本科)教育中,基础医学教育的势头将以循证医学的角度开展新的教学法,将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结合于启发式等教育方法,以循证思维来扎实基础医学知识,为后来的临床医学学科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更加科学的临床思维[3]。来以下以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异位妊娠为例。

患者王某某,女性,25岁,因阴道流血3天,下腹痛1天,于2010年8月30日入院。患者于3天前出现阴道流血,色暗红,量少,自认为月经来潮,昨日出现下腹疼痛,以右侧为甚,阵发性加剧。当地医院以月经不调给予止血、止痛等治疗(药名不详),因治疗无效,疼痛加剧而今日来院就诊。

看到这个病例时,会让我们想起与之有关的有多少种疾病,然其基于的大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研究,依据循证医学,进行诊疗:

首先,提出问题。如何明确诊断,是对该病治疗的关键[2]。我们必须进一步了解其症状:(1)有无停经史;(2)有无阴道流血;(3)有无腹部包块;(4)有无晕厥与休克;体征:(1)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情况,有无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2)腹部检查:有无病变部位的压痛、反跳痛,有无腹部包块,有无腹肌紧张等急腹症的体征;(3)盆腔检查:及妇科专科检查:了解宫颈有无举痛、有无摇摆痛,了解子宫有无压痛及双侧附件有无压痛、反跳痛、有无包块;最后若怀疑有腹腔内出血者,可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术,若能抽出不凝血,则可确定有腹腔内出血,有剖腹探查的手术指针。当然,临床症状及体征只是帮助我们对该患者的情况有一个大体认识;要明确诊断,还需要依靠科学的客观依据―及辅助检查。对于异位妊娠患者而言,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就是:(1)B超:阴道超声的准确性较腹部B超高,其特点是:宫腔内空虚,宫旁出现低回声区,其内探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与HCG测定相配合,对确诊意义很大;(2)HCG测定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阴性一般可以排除异位妊娠,阳性则需根据B朝鉴别是宫内妊娠还是宫外妊娠,动态监测对诊断及评估治疗效果有意义;(3)腹腔镜检查:有助于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性,尤其适于输卵管未破裂流产早期患者,也可用于原因不明的急腹症鉴别同时进行治疗。综上所述,根据患者有无停经史、腹痛性质、阴道流血情况、是否发热、有无休克、盆腔检查,HCG是否升高,B超结果,后穹窿穿刺结果等综合评估,异位妊娠的确诊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亦不难[5]。

其次,查阅当前解决问题的最佳证据。根据最新最好最方便的基础、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依据,确诊异位妊娠后,治疗就成为了关键。根据循证医学的要求,治疗讲究有效、安全、方便及廉价,最重要的是评估每个患者的综合情况,综合考虑拟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再次,评价证据。得到证据后首先根据基础、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的评价原则和方法,对单个病因、诊断、防治等方面的证据进行评价、鉴别。从研究设计、资料收集、结果观测、统计分析等方面判断证据是否真实可靠;从临床效用指标如痊愈率 、有效率、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或绝对危险降低率等方面判断结果的重要性;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该证据是否可行,有何利弊,患者能否接受。即便是 sR也要对其每一步骤加以评价,因其质量受作者水平的影响。但高质量的sR已对单个研究的质量进行了严格评价,故使用更加方便。

最后,使用证据,实施方案。证据的使用,综合临床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选择最为满意的方式实施综合治疗。如:异位妊娠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分为期待疗法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分为保守性手术及根治性手术[5]。

1 保守治疗:

(1)期待疗法:对于腹痛轻微、阴道流血少;无或有少量腹腔内出血、无输卵管

妊娠破裂的证据;确诊条件可靠;血HCG低于1000U/L,且继续下降;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小于3cm或未探及,若具备以上条件者,可考虑期待治疗。

(2)药物治疗:对于生命体征平稳;腹痛不明显,无输卵管破裂和腹腔内活动性

出血的表现;停经时间短,流血时间长,估计腹腔内出血少小于150ml;B超检测包块小于3.5cm且无明显胎心搏动;HCG小于4000U/L;有生育要求,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无药物治疗的禁忌症,若具备以上条件者,可考虑药物治疗。

2 手术治疗:对于破裂型(腹腔内有出血征象,生命体征不稳);无生育要求或要

求结扎者;药物保守治疗失败;诊断不明确者;药物治疗的禁忌症者都应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分为:切除患侧输卵管(根治性手术治疗);保留患侧输卵管(即保守性手术)[12]。

(1)根治性手术:适用于治疗失败,又不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盆腔粘连严重;腹腔镜手术失败后,尤其适用于出血并发休克的急重症患者;

(2)保守性手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特别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时,可行保守性手术治疗;

另外,若异位妊娠破裂后出现大量腹腔及盆腔内出血时,应尽快备血、建立静脉通路、输血、给氧等抗休克治疗,并立刻进行剖腹探查术。

根据循证医学的要求,对于一个异位妊娠的患者,我们必须根据患者就医的愿望如年轻女性是否需要保留生育功能、是否需要采用微创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等,在评估了适应症的情况下,选择对该患者最有效、最安全、最廉价的治疗。

传统医学以经验医学为主,即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病人[10]。循证医学则强调证据,注重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就在这差别之处显现了循证医学理念必须深入诊疗全程,只有这样循证理念才会真正植入我们医生的职业精神中;而循证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妇产等医学科学中,也给广大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妇产科医生进入临床实践工作中,面对诸如异位妊娠的妇产科疾病诊疗问题,我们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还应归纳总结,将问题变为简明扼要的问题;此外,我们还应查证资料(循证医学称:寻找证据),不断学习积累更新更好的治疗信息,将循证思维真正的建立并将其转化为诊疗方法。

总之,循证医学是现代妇产科等临床学科发展的一个方向。作为医学院校的园丁,我们应积极开展高质量的基础、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创造证据,为循证医学提供“原料和营养”;为推进医疗改革创新贡献应有的责任;然而国情决定了,科研条件不足的情况,可以查证 、用证,将新的方法、方式综合应用诊疗。使现代各学科早日走入循证医学的轨道,实现有据可循、有方法可行、有法律可依;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实现更加规范的医疗环境,国内的医疗体制也会因此得到更多科学的制定,循证医学必将止于尽善尽美,我国的卫生事业也将会因为基础、临床、流行病学等研究,使未来的循证医学例证更加具有活力和魅力!扎实基础从源头做起!

参考文献:

[1] 王 雷,任成山,赵晓晏.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与循证医学结合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开发[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846―2847.

[2] 张 静 ,许良智.输卵管性不孕诊断的循证医学证据[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8):467―468.

[3] 陈华容.临床教学中的“循证医学”[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8):24―26.

[4] 漆洪波.教会医学生在产科临床实习中应用循征医学[J].医学教育探索 ,2004,3(4):31―32,54.

[5] HUANG J,ZHU FF,D1NG YL,et a1.Clinical analysis of an― tibical wsage in 810 eases of ccsal-3gl section[J].China Journal 0f Modem Medicine,2004,14(6):98―102.

[6] 周 波.建立医学生循证医学教育模式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4,3(3):51--53.

[7] 蔺 莉.用循证医学指导医学生的临床实习[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4,3(1):34―35.

[8] MRC/ RCOG Working Part y on Cervical Cerclage. Final report of 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 cil/ 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 Mult icent re Randomi sed Trial of cervi cal cerclage [ J] . Br J Obst et Gynecol, 1993, 100: 516-523.

[9] 曾智,余敏,杨鸣 .循证 医学 一临床医学发展的新趋势.临床荟萃,2003.18(4):240.

[10]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2] Daskalakis G, Papantoniou N, MesogitisS , et al. Management of cervical insufficiency and bulging fetal membranes [ J ] . Obstet Gyn ecol 2006, 107: 221- 226.

第7篇:循证医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妇产科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基于证据的医学,是指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所具备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结合患者的价值和愿望,通过分析找出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如诊断、治疗、预后、康复等,采用最新最佳的方法制定出最适合该患者的治疗措施。①②③④⑤目前,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循证医学作为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单是一种新的临床医学教育观,更是一种新式高效的有助于终身学习的临床教育模式。笔者依据目前国内外开展循证医学教育的现状,结合妇产科临床教学特点,着重探讨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的重要性及意义。

1 妇产科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国内的妇产科教学仍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是根据疾病的特点系统地加以讲授,每个疾病依照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的顺序依次进行习惯性的灌输,教师以教学大纲为基础,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临床实践为辅进行教学,主要突出教师、课堂及教材3个中心,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强调对教科书上的知识的牢固掌握和应用,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妇产科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仅单纯记忆其所有的诊断指标、治疗原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妇产科与基础医学及其他临床学科联系紧密,学科间交叉甚多,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内容。此外,从一名临床医师的角度而言,临床思维和判断的实际能力要比单纯的信息记忆能力更为重要。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虽强,但主动创新的学习能力匮乏,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进入临床后实际操作能力偏低,欠缺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得不到患者的信任和理解,不能适应当今的医疗环境。

2 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思想的重要性

循证医学教育作为目前一种新式高效的终身学习的医学教育模式,其核心是将现有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和医师个人的临床专业知识与患者的选择结合起来并应用于医学教育。⑥它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主要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最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证据及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临床分析思维,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并善于与他人协作,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实践性很强的妇产科教学中的使用,其优势见于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妇产科病种繁多,临床表现各异,有时与教科书上的描述并不完全一致。在教学中引入临床实际案例,把学习置于现实情境中,通过对病例分析,小组讨论以及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2)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面对现实案例,单凭教科书上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寻找答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也摆脱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对教科书的强记硬背进行灌输的知识获取方式。(3)有利培养学生人文关怀。妇产科面对的患者群体比较特殊,需要医师更细致操作和更体贴的关怀。循证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在治疗中充分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充分体现对患者的关爱和尊重,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对患者的理解和爱心,促进医患的沟通,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⑦(4)有利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发展。将循证医学引入妇产科教学中,不但改进了目前的教育理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充分学习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理解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并灵活运用到教学当中。其次,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知识更新理念,熟练地掌握英语阅读、统计软件的使用和文献查阅的能力,能够对现有的教学内容不断地修正、补充,才能充分发挥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下作为引导者的作用。因此,妇产科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教学思维是促进师生共赢的教育模式。

3 妇产科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教育模式的措施

3.1 改变教师队伍的传统教育观念,强化循证医学教育模式的学习

教师是循证医学教育中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必须首先从思想上了解循证医学教育模式的必要性,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最终会被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取代的趋势,并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和掌握循证医学的理念和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时俱进更新基础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循证医学的教育方法。

3.2 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穿插循证医学教学模式

在理论教学中选用典型的病例设立情境模式,让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结合患者的个人愿望和价值,在课后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资料,从中选用最佳最新的治疗方式。如选取一典型的宫颈癌病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包括如何正确判断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根据现有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条件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如是否需保留卵巢功能、有否合并妊娠、盆腔炎症、癌症的类型及病人的经济水平等,选取最为适合的治疗方式。由于学生知识面有限,在处理具体病例时必然会产生各种疑问,问题的解决就是循证医学获取证据的过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通过介绍相关的循证医学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如pubmed、springerlink数据库、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cEBM/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等,让学生获取所需的循证医学证据。由于网络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价值不一,教师还要向学生传授如何正确评价文献的真实性和临床可靠性,选择最佳的参考文献,从而有效快速的获取所需知识,了解相关疾病最新的研究动态,更新知识体系,扩展知识面。通过一系列证据的获取,教师组织学生模拟病区医师进行病例讨论,应用科学的、准确的评价方法,对论据的可靠性、有效性及临床实用性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佳论据,指导临床实践。

3.3 在临床实践中延续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

如何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是医学教学中的最终目的。在临床实习中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5名学生,由一名主治医师及一名住院医师担任实习指导工作。首先,由每组主治医师根据目前管床病人中出现的疑难病例和治疗难点提出问题,然后在住院医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文献检索查找最新最佳的证据,并对证据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结合本身的专业知识、病例的特点和患者个人的价值及愿望提出最终的诊断或处理。最后,在各组主治医师的主持下对学生的检索过程和途径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包括学生是否能正确评价文献的真实性和临床价值,是否能将文献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是否是目前最新最佳并且是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终身学习、自我引导的方法。

3.4 在毕业课题设计中强化循证医学的理念

对于毕业课题方向选择是妇产科学的学生,相关的带教老师与学生一起对目前的妇产科治疗方面的热点和难点进行探讨,按照需要解决问题的需要采用正确的检索策略和途径全面寻找相关证据,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严格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帮助学生运用研究证据,并结合临床专业知识及医疗设备的条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案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如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对比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等,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思维,拓宽科研思路,强化循证医学的理念。

临床医学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提高临床医师的实践技术及科研能力,而这一提高并不能完全局限于学校的专业知识灌输,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完成。我们的医学教育应寻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会学生如何自我引导及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树立学无止境的理念和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的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彻底改变目前传统被动的教育模式,使整个医学教育向更理性更科学的方向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具备临床思维能力、科研、创新和开拓能力多方面结合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注释

① 唐雯.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高等医学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2:90-91.

② Zimerman AL.Evidence-based medicine: a short history of a modern medical movement. Virtual Mentor[J].2013 Jan 1;15(1):71-6.

③ 吴一龙,杨学宁.循证医学与临床研究[J].循证医学,2001.1(1):1-4.

④ Peile 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values-based medicine: partners in clin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in clinical practice, BMC Med[J].2013 Feb 15;11(1):40.

⑤ Rysavy M.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 science of uncertainty and an art of probability. Virtual Mentor[J].2013 Jan 1;15(1):4-8.

第8篇:循证医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循证医学;中职卫生教育;启发;证据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国际临床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具体是指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慎重、准确和明智的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新最好的研究证据,并结合患者个人的意愿和价值,做出最佳医疗决策。它把以经验为主的传统医学推向遵循临床研究的医学行为,使临床医学发生了跨时代的进步。一直以来,医生主要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上级或高年资医师的指导、教科书或医学刊物上的研究成果制定患者治疗方案。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这样的处置是不科学的、有可能是无效的、甚至对患者是有害的。因此,循证医学取代经验医学是历史的必然性。

医学发展离不开医学教育的发展。随着国家医学教育结构的调整,中职教育的生源数逐渐萎缩,但中职卫生教育仍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的卫生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要适应医学发展对医学教育的新挑战,真正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中职卫生劳动者。

一、培训教师“循证”

师资是教育发展的首要资源和核心要素。中职卫生学校的临床专业教师虽源于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或医院,但大多因学校规模小缺乏校医院,或无学校-医院的长期合作,临床教学信息只能主要依靠教科书,而教科书上的这些信息有些可能已经过时或并不确切、甚至有误,因此,知识守旧、贫乏,专业化水平低,难适应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是制约中职卫生教育发展的“软肋” [1]。如何在长期与临床实践脱节的窘境中,帮助他们了解临床的新技术、新技巧,学会自我更新知识,引入最新、最前沿、最具有科学性的临床资料指导教学活动?循证医学可作为临床教师不断丰富和更新内容,终身自我继续教育的手段。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查询证据分级评价证据教筛选证据应用证据。具体过程:如首先对某种疾病的病因、诊断、防治或预后等提出问题, 然后根据该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文献检索,寻找当前最佳的研究证据,接着对相关证据的真实性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严格评价,最后对临床效果作出评价。通过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循证过程达到了更新知识、自我学习、不断提高的终身教育目的[2]。在教师教学的准备中,如能引入循证的这种思路和方法,对于改进只依赖教材备课,更新、拓展、提升临床知识储备,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使学校充满办学活力、走上持续发展之路,提高我国中职卫生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应该有着长远的现实意义。

二、带动学生“循证”

本质上,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随着护士队伍从以中专层次为主向中专、大专、本科多层次学历结构的转换,中专护士在护理大军中比例逐渐下降。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为卫生事业发展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该如何改善中专生层次低、缺乏竞争力的现状,使她们能在护理大军中异军突起?带动学生“循证”应该是一个突破口。中职卫生学校的学生年龄较小,认知水平和自身素质低,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自觉性不高是普遍现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循证的方法,学会查询他人进行循证医学研究的结果加以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但使学生在迈出校门的那一刻已身价百倍,而且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也能受用终身。

三、尝试“循证”教学

循证医学强调最佳临床证据、熟练的临床经验以及病人的选择。获得最佳临床证据,旨在得到更敏感、更可靠的诊断方法和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熟练的临床经验能保证对患者的状况做出准确的分析与评价、有利于识别和采用最好的证据。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尊重患者个人的选择和愿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医患互相依从关系,能保证循证医学的科学决策达到最佳效果。这三方面需要有机的结合。中专的学生多存在学习成绩差、纪律差,平时表现差等一系列问题。教学“满堂灌”,忽视个性、过分统一化,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没有自我主体意识,毫无批判地全盘接受,是中职教育课堂教学效果差的因果。教师设置临床情景,提出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组织学生参与网络循证,查找和回顾问题的文献证据,按照循证的原则将证据分级,最后让学生得出有循证依据的结论,并可以对教师、教材纠错。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成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知识。从盲目的全盘接受知识到有选择的批判和学习知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在循证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重视了学生个性差异,做到了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创新性思维和能力[3]。“循证”教学使课堂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李庆文.在卫生职业教育中渗透血证医学理念的探讨[J].科技风.2009,(2):263

第9篇:循证医学的意义范文

目的:探讨麻醉临床教学中循证医学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实习的100名医学临床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0例,观察组在临床教学中采用循证医学教育,参考组采用常规教育方法,对两组学生理论知识、临床实践得分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得分及临床实践得分均明显大于参考组(P

关键词:麻醉临床教学; 循证医学教育; 临床运用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325-01

医学院学校的教学要求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理论及技能的基础上,同时注意到各学科间的渗透及交叉,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关联等,从而获得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循证医学是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不同的新的教学方法,为新式高效的教学模式,为对麻醉临床教学中循证医学教育的运用进行观察分析,笔者对近年来在我院实习的100名麻醉专业实习生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实习的100名医学临床实习生,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19-26岁,平均年龄(23.65±3.08)岁;文化水平:本科62例,研究生38例,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0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考组实习生在临床教学中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观察组在麻醉临床教学中采用循证医学教育,具体如下:实习生在临床麻醉中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验证,查寻证据,并分级对证据进行评价,筛选证据,最后充分的运用证据。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针对循证医学的不同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系统的训练。学生与教师共同诊察患者,根据患者的体征、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需要解决问题进行问询,并给出相应的诊治意见,提出问题(针对治疗及依据的合理性询问学生)将具体资料库的使用告知学生,引导其正确评价所查阅的文献,指导学生将相关信息运用到临床中去,学生通过查阅课本、相关文献及咨询教师等,对其相类似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询问,观察其可行性及可靠性。综合分析提出问题的答案,并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遇到上述问题能够准确的分析及运用。两组实习生实习结束时,均接受麻醉相关专业理论及临床实践的考核,分别为100分,分数越高,效果越好。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理论评分≥90分41例(82%),60-89分9例(18%),平均分为(96.32±3.01)分,参考组患者理论评分≥90分26例(52%),60-89分19例(38%),

2.2 观察组患者实践评分≥90分38例(76%),60-89分11例(22%),

3 讨论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在现代医学中迅速兴起的体系,为临床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相结合的产物,能够诱导医学教学由传统的经验式医学模式转变为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模式[2]。循证医学核心为无论何种医疗决策均需在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在循证医学中,医生需要在患者最佳临床研究证据、患者的需求及医师的经验的基础上给予其诊断、治疗、康复及预防等决策[3]。循证医学是建立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患者为中心,在病人的诊断及治疗中使用具有科学根据的医学信息,从而实现临床经验与专业技能的完美结合。

麻醉临床教学存在自身特点,具体如下:①学院层次参差不齐,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及扩大,麻醉科学习的学员逐渐增多,学院类型差异较大,同时其专业也不相同,在麻醉科学习的时间不相同,这就导致其对麻醉专业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临床麻醉带教老师的教学工作面临尖锐的挑战[4]。②麻醉学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二级学科,知识牵涉面广,主要包括临床急救、麻醉学、复苏医学、疼痛治疗学、重症监测治疗学及其他相关的业务范围等,涉及生物化学、解剖学、药理学、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同时本学科与外科学、内科学、儿科学等学科联系密切,这就要求各科室医生互相辅助治疗及抢救[5]。同时麻醉专业新疗法、新技术等大量涌现,学生在学习中需要熟悉到不同型号的呼吸机、麻醉机及监护仪等。麻醉工作技能操作多、工作节奏快,教师无闲暇对学生进行讲解。针对麻醉专业临床带教的现状,在麻醉临床教学中引用循证医学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理论评分及实践评分均明显大于参考组(P

参考文献

[1] 甯交琳,赵弘智,王恩琴,等.TBL教学模式在临床麻醉模拟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01):137-139.

[2] 蔡育,赵怡芳,赵吉宏,等.无痛麻醉技术在口腔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伤害口腔医学,2014,23(01):107-109.

[3] 王晖.麻醉科三年住院医师PBL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病变,2013,14(08):59-61.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