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

第1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国际贫易文化差异

国际贸易就是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由于人的购买行为是由需求决定的,而需求受文化背景制约,人们总是依照本民族的文化习惯、文化标准和风俗来审视和评价外来文化,在国际贸易这种跨文化的经济活动中,任何细节都无时不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所以说在国际贸易中,适应特定文化环境的企业就能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取得巨大的成功,不能很好把握文化环境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其国际贸易活动就难以展开,可见能否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氛围是国际贸易成败的关键。在现代东西方国际贸易中影响国家间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西文化反映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价值观是人们对好与坏、美与丑、值与不值、干净与肮脏、正确与错误、善良与残酷、公正与不公正、得体与不得体所进行判断的标准。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

东方文化注重“和为贵”,以“和”体现其最核心的宗旨。而在西方人的意识中,全局的观念比较淡薄,个人的利益是至上的。西方人在道义上没有东方人的背负,他们只知道为生存而奋斗;为利益而争斗;为欲望而决斗。获取个人利益是其社会行为的指南,也是其事业成功的支柱。

西方人尊重个人权力,向往自由,崇尚平等,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一个任何人,无论出身贵贱,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头开始的社会,这一“平等”观念体现在行为模式中常表现为对陌生人甚至是家人的过份客气和礼貌,如对任何服务都要说声“谢谢”,作完报告也要说声“谢谢”,对待家庭成员甚至是晚辈也是“谢谢”挂在嘴边,连打个喷嚏也要说声“对不起”。

二、东西文化反映在思维逻辑上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一般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者街年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胜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东方人信仰理想主义,重视主观看法。西方人则信奉现实主义,重视客观事实,一切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

三、东西文化反映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第2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这些事物在西方是不存在的,所以就有“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我佛慈悲”、“借花献佛”等习语;而在西方,人们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同时世间万物的变换、运行也是在上帝的主宰下进行的,所以他们的习语往往与上帝有关,比如“God be with you”、“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2、 历史传承方面的差异

    我们知道:东西方的历史是有着很明显的差异的,这也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些习语、谚语都是在历史文化的沉淀下积累出来的文化精髓,所以历史传承的差异也是导致东西方习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原因。比如汉语中的“叶公好龙”,其实讲的就是一个故事,而将其翻译为英文的时候,不可能再将这个故事复述出来,所以就要用一种简单、明了的方法将其翻译出来,那就是首先理解其意图,再用英文表达,professed love of what one really fears是现在比较认可的一种翻译,“声称喜欢而其实是恐惧”,这也符合典故中的含义。同样的道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翻译则为The trick is all too evident to the man in the street。

    3、 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

    由于宗教信仰的差异以及历史传承的差异,势必会导致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比如对待“龙”这一事物的差异,在东方,龙是神圣、高贵、美好、皇家的代表,例如“卧虎藏龙”、“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生龙活虎”等等,而在西方,龙则是一种恶魔,是邪恶、凶残的象征,所以比如“望子成龙”就不能翻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dragon,那样就是咒人家的儿子成为像恶魔一样的人,而是应该根据原有的意思进行翻译: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希望某人的儿子成为重要人物或有名气的人物。

    4、 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

    我们知道,在我国,由于地势西高东低,河水大多向东流,所以也就有“大河向东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说法,而在西方是有不同的体现的;另外,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冬天是“凛冽的北风”,春天则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即“东风”是受欢迎的、受喜爱的,例如“紫气东来”、“东山再起”等等,而在西方,比如英国,他们的东边是欧洲大陆,自古由于战乱频繁,他们对“东”是十分厌恶的,相反,他们喜欢“西”,例如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即《西风颂》,其中的一句“O , Wind , if winter comes ,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成为经世名言。

    二、 英汉互译的一些原则与方法

    翻译的作用就是让人们更好的理解原话的意境,所以既要简单,又要保持原意,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着两面, 一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保持着原作的丰姿”。

    1、 直译法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翻译方法,就是在不改变原句的语言规范、不引起错误的情况下,同时保留原句的民族特色、地方色彩的翻译方法,例如“Well began,half done”就可以与“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直接互译,其意境没变;又比如Easy come , easy go就可以与“来得容易去得快”直接互译,at sixes and sevens 可以译为“乱七八糟”。

    2、 意译法

    由于某些语句含有特定的典故或是案例,直接翻译比较麻烦,所以采用意译的方法,即意思相同的翻译就可以是译文简单明了,比如常见的“When in Rome , 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是直译的话就是“在罗马就按罗马的规矩来”,而其实它的意思是“入乡随俗”,所以采取意译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西方人在祝寿的时候往往会说“As old as Methuselah”,Methuselah是《圣经》中的一个人物,非常高寿,就如同中国的彭祖,直译是“像玛土撒拉一样高寿”,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如果直接翻译为“寿比南山”、“长命百岁”就会使读者容易理解。

    参考文献:

第3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论文摘要】目前英语是国际旅游的通用语言,在旅游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交流与沟通作用。然而,在英汉两种语言互译过程中存在着误译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由于文化间的差异引起的,并且与语言的文化功能密切相关。

1旅游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体现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内涵,由于文化的差异。

2旅游英语的词汇特征与文体特征

2.1旅游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旅游英语词汇、句法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表达规律。在世界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旅游英语的对象是国外旅游者,旅游英语不但具有英语语言的基本功能,而且以语言载体的形式传递与旅游活动有关的信息,实现旅游信息交流的功能,体现语言功能,既:表义功能、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旅游英语语言特征主要表现在词汇、语法和修辞上。

2.2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汉语中有些旅游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词汇,词语出现缺失现象,由此应运而生了一些新的旅游英语词汇。中国的人文景观的名称前常用汉语拼音方法给出英语对等词。如:星海公园XinghaiPark,岳阳楼YueyangTower等。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古迹、历史传说、典故、民族风情、和思维模式等因其文化内涵需要解释性词语加以说明,有时不可避免地需要音译,音译是外国人和中国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古迹、历史传说、典故、民族风情、和思维模式等的认同,在音译后加注一些解释说明,对音译主体的具体特殊涵义、地名、人名以及历史文化的渊源加入解释性词语,使游客更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如:“醉翁亭”中的“醉翁”是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3旅游英语翻译的差错

3.1本族语干扰这类差错主要是由于本族语与目的语在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上的差异而使目的语在这两个层面上本族语化所致,多见于非目的语专业的学生或初学者。如:请让我作个自我介绍。(Nowallowmesaysomethingaboutmyself.)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这里的“to”为介词,后须接动名词短语;“say”前须加不定式符号“to”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

3.2认知水平指学生对目的语在语言的直义(denotation)、含义(implication)、运用规则等方面理解及掌握的质量优劣及程度的高低,这往往受到语言学习者智力水平、精神状态、身体及记忆力的好坏、学习兴趣与动机以及学习的勤奋程度等诸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我将尽力使你们玩得愉快。(I′lltrymybesttomakeyouhaveapleasantday.)此处“day”是一个具体的时间概念,应改为“stay”,这才符合言语者的真实意图。但若游客在某胜地所呆时间的确为一天,这则是一个正确的表达,这便叫“歪打正着”,言语者可能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3.3思维差异这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所致,不用说目的语的初学者,甚至外语习得水平较高的非本族语人士也会犯此类错误。

三天的时间很短暂,这次旅行即将结束。Threedaysaresoshort.Nowwearegoingtofinishthetrip.(误);Threedaysissoshort.Nowwearegoingtofinishthetrip.(正)。

3.4过度概括意为学习者过度地扩充了目的语某一规则的使用范围。这类错误最典型地表现在句子成分的残缺上。如:桂林地处华南亚热带,享有风光甲天下的美誉。(GuilininsubtropicalSouthChinawiththereputationofhavingthecountry’smostbeautifulscenery.)这一例最大的规则错误是无述谓。其中,句子结构杂揉、冗长、啰嗦等毛病。这些错误可能均受母族的语法体系的干扰,但主要是将介词、分词的语法功能扩充成述谓所致。

4旅游英语翻译策略

为了加强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外国旅游者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理解,更直观、准确地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与沟通,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进行文字的转换与文化的播迁。

4.1直译、加注和释义采取直译加注其背景知识和解释原文含义,避免损失其民族色彩形象性和联想意义,如:叶公好龙LordYe’sloveofdragons(LordYewasdofondofdragonsthatheadornedhiswholepalacewithdrawingandcarvingsofthemButwhenarealdragonheardofhisaffectionandpaidhimavisithewasfrightenedoutofhiswits).

第4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 跨文化 文化差异 不对等 翻译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从事国际商务的翻译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交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所说:“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从事国际商务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尽量按照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做到文化信息对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传递到译入语中,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一般来说,导致文化差异有以下几个因素:

1. 不同文化对事物认知的差异

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各民族的人们对外部世界反映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会产生差异,所以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使人们对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概念,因而产生了包含不同文化意义的语词。

例如,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东亚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将其翻译成英语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有人建议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可怕的动物。再者,tiger一词收在1993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增补本第二卷》(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dditions SeriesⅡ)中的释义为:A nickname for any one of the more successful smaller economies ofEastAsia,esp. those of Hong Kong,Singapore,Taiwan,and South Korea。(任何一个在经济上较为成功的东亚小国或地区,尤其指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

再如,我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英语White Elephant,语义信息对等虽然不错,但从文化信息对等来看却是糟糕的翻译,因为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中意思是“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这个含义源自一个传说。相传有个国王讨厌手下的一个大臣,为了惩罚他,国王送给该大臣一头白色的大象。该大臣发觉这头象非常棘手,因为是国王送给他的,他既不敢转送给他人,更不敢宰杀,只好小心地侍侯着它。可是白象的胃口极大,把大臣给吃穷了。由此可知,英语国家的人恐怕不会买牌子为White Elephant的电池,因为消费者不愿买“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那么。“白象”牌电池应该怎样翻译呢?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来代替,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如果买来的电池真是威力无比,顾客何乐而不为呢?

2. 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文化是指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文化。由于各民族生活空间不同,因而自然环境各方面的差异影响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各有不同。特定的地理文化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例如由于地理环境差异所导致的颜色的文化差异,不同文化的人对颜色的认识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对各种颜色的感觉有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其原因就在于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例如,蓝色在英语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 Monday),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所以,把“蓝天”牌台灯翻译成Blue Sky Lamp,意思便是“没有用的台灯”,这样的台灯怎能销得出去呢?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时人视蓝色为倒霉的颜色。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尽管如此,世界知名品牌“蓝鸟”汽车并不是“伤心的鸟”的汽车,否则怎么会用Blue Bird作为汽车商标呢? blue bird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其文化含义是“幸福”,所以,英语国家人驾驶Blue Bird牌的汽车,心中的文化取向是“幸福”。但是,驾驶Blue Bird牌汽车的中国人恐怕不知道身在“福”中,而只感到驾驶世界名牌汽车是一种身价的体现和财富的象征。英语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经商时,商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某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发给他“红包”。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紫色;法国入不喜欢墨绿色却偏爱蓝色。在马来西亚,绿色被认为与疾病有关。巴西人忌讳棕黄色。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将绿色和“缺少经验”联系起来,而在中国绿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

3. 习俗人情差异

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习俗与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表达系统。例如:数词“八”在汉语中是现今最受人们喜爱的数额――因为其发音与“发”谐音,迎合人们发财致富的心理,而英语中“eight”则没有这种意义。在西方,“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来这种蕴涵也被国人所接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皇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因此,我国便有“999”药品。英语中的nine没有这种含义。但不要把用“666”作商标的商品出口到英国,因为“666”在《圣经》里象征魔鬼。“七”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当于中国人的“八”。“七”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七”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7-Eleven(连锁店)。但在我国,“七”是个普通的数字。上海生产的“三枪”牌内衣,是名牌产品,翻译成英语Three Guns。如果将Three Guns牌内衣出口到日本、哥伦比亚及北非地区,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为“三”在这些国家表示“积极”的意思。但是,在乍得、贝宁等地,则不能将“三枪”翻译成Three Guns,因为在乍得像“三”这样的奇数表示“消极”的意思,在贝宁“三”含有“巫术”的意思。文化差异还受地理位置、社会制度、历史等的不同因素的影响。

4. 差异

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定的产生了语词的特定含义。中西方的不同,也影响着英汉语词的翻译。在西方,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基督教产生时,欧洲大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世俗的王权只有超越一切世俗力量之上的上帝才能收服人们的“野性”,于是基督教应运而生,人们的语言也深深地打上了民族宗教色彩的烙印。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由人提议,上帝决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佑自救者)。在以佛教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老天爷”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天神。许多语词来源于佛教、道教。如“三生有幸”中的“三生”源于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该词语用来形容机遇非常难得,可见宗教文化是构成英汉语言各自特色的重要方面。了解了宗教文化的差异,就能更准确地表达词语的文化意义。

5. 神话传说与经典著作的差异

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与经典作品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习语与典故,反映了民族风味、社会世态,使各民族的语言充满了情趣与活力,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如英语中:“Think with the wise,but talk with the vulgar”(与智者同思,与俗子同语)出自古希腊格言:“swan song”是根据西方传说swan(天鹅)临死时发出美妙的歌声,用来比喻“诗人、音乐家等的最后的作品”。又如“Sour grapes”(酸葡萄)出自《伊索寓言》,比喻“可要可不及的东西”,汉语中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逼上梁山”、“叶公好龙”等,以上例子说明在民族各自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产生的词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意味,构成了各民族语言表达方式的鲜明独特性,是其他语言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在翻译过程中应尊重各民族文化词语的特点与个性,保留语言存在和表现的形式。例如,Nike作为商标能使英语国家人士联想到胜利、吉祥,因为Nike一词在希腊神话中是胜利女神。传说中的Nike身上长有双翅,拿着橄榄枝,给人们带来胜利和诸神的礼物,她是吉祥、正义和美丽之神。Nike作为体育用品商标,我们可以把它音译为“耐克”,暗示Nike牌体育用品经久、耐用,使用Nike牌体育用品能在比赛中克敌。“耐克”可以说是较好的翻译,不过,英语单词Nike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对中国人来说,不可能像英语国家人那样想起Nike女神。翻译中文化信息被丢失。各民族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东西方人有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所以,文化差异就必然存在。此外,差异的原因还在于东西方民族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的不同。正是这些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文化翻译的可译性受到限制。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如果这个切合点是两种文化的交融,那就是最理想的了。但是,往往由于文化差异,有时很难找到切合点,这时,译者就必须就自己的能力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接近,按照4Es标准和奈达先生的翻译原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带异国情调的东西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综上所述,文化差异性的诸多因素影响着商务英语的翻译。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词语所包含的文化语义,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如原文语言与文化因素与译文基本一致时,可采用对等直译法、形象套用法、借用类似法等;如果原文语言的文化因素与译文不对等时,可采取法、意义对等法、添加注释法等,当然将一种语言译为不同文化的另一种语言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而将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语词翻译成同样体现文化特色的语词就更是难上加难,有时难免出现引起读者误解和曲解的翻译。这就要求译者应特别谨慎,仔细分析隐含在语词背后的容易引起语义冲突的文化因素,根据具体语篇,在不违背原文语言的表达基础上再现原文语词的文化意蕴,达到忠实原文的目的,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李平.国际经贸英语教程.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3]王乃彦.外贸英语口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第5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文化 不可译性 补偿策略

Abstract:Translation is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transformatio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result in the untranslatability in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urces of untranslat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d discusses several corresponding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Keywords: culture untranslatability compensation strategy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过程。一般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媒介是同一语言文化,而翻译还涉及译者,其媒介是不同的语言文化,当信息源与信息的最终接收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语言与文化鸿沟时,译者无论采取何种手段都无法做到译文和原文尽善尽美的对应。(廖七一,2002:235-236)从而出现了可译性的限度或不可译性问题。本文在卡特福特对于不可译性分类的基础上,论述了英汉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可译现象,并分析了应对这种不可译现象的补偿策略。

1 文化的不可译性

翻译是两个语言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奈达提出“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的概念,然而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源语和译入语本身语言特征不同和文化背景不同而无法做到完全对等,因此产生了不同语言系统中的不可译问题。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J. C. 卡特福特根据不可译产生的原因把它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和文化上的不可译。“语言不可译(linguistic untranslatability)是指译语没有与原语文本对应的语言形式特征。”“文化不可译(cultural untranslatability)产生的原因是与原语文本功能相关的预警特征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廖七一,2002:108-109)

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包括服饰、饮食、生产、教育、法律、政治、风俗习惯、历史典故以及气质情感、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宗教心态等诸多因素。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焦点,如果两种语言的文化焦点相去甚远,翻译中就会出现两种语言词汇间语义的冲突甚至是词汇空缺的现象。

2 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可译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载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不同民族,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社会习俗乃至生活习惯不同,必然体现出各自的民族特色和个性,并突显在人类的语言表达方式上。因而,两种文化的差异构成了翻译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不可译现象。

2.1 英汉习语差异

习语是文化的产物,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非常深刻,因而体现出的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不可译现象。

2.1.1 成语

成语与其民族的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词汇虽然简练,但其含义深刻,因而有时从字面上看,难以领会其意义。

如下两例:

A smart mouse has more than one hole.

As timid as a hare

在汉有语中,“鼠”在十二生肖中是体积最小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以“鼠”比喻“小”或“少”。汉语中有“鼠目寸光”“胆小如鼠”等成语。而英语文化中的mouse则有狡猾之意,因而在上例的两个习语中,两种语言中的动物意向需要相互替换才能在译文中呈现确切的表达,应该翻译为“狡兔三窟”和“胆小如鼠”,而非“狡鼠三窟”和“胆小如兔”。

又如班门弄斧的英译为:show off one’s skill with an axe before Luban . 对于不清楚鲁班这个人物故事的英文读者就会摸不着头脑。

2.1.2 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民族独有的,它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很可能在英文中形成空白,难以形神兼备。

例如:狗撵鸭子――呱呱叫,在这个歇后语中,“呱呱”指鸭子的叫声,而“呱呱叫”又是“好极了”的意思,所以如果把此话译为“Chased by a dog, the ducks quack――crack”,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必定不知所言何物了。这是因为在英语中找不到类似的表达方式,类似这种歇后语造成了不可译现象。

如:扯胡子过河――牵须过渡(谦虚过度)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2.2 英汉历史典故差异

语言中的典故往往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渊源,为民族文化所独有,因而造成了历史典故的文化不可译现象。尽管采取了意译法进行翻译,也会因在译语中找不到对应词或相应的事物而丢失原文的寓意形象。

如: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后台封上戏箱,要等年初一开戏。译文: On the twenty-third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the Kitchen God went up to heaven, and the theatre shut down until New Year’s Day. “灶王爷”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管厨房的一个神,西方国家既没有中国式的“灶头”,更没有“灶王爷”之说了。英文读者对于中国民俗文化知之甚少的话,就无法理解这类表达了。

同样,汉语里的“事后诸葛亮”也只能意译为“to be wise after the event”, 如此一来,读者虽能理解其含义,却感受不到与此相关的形象与乐趣。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要在另一种文化中找到对等的事物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引起了翻译中的文化不可译性。

2.3 英汉饮食文化差异

一个民族的饮食传统反映着其历史与文化,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特征都可以在饮食文化中找到“影子”。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讲究颇多。中华菜式多种多样,追求色、香、味、形、意俱全。光是表示做菜方式的动词就有“煎”、“炒”、“炸”、“爆”、“熘”、“”、“炖”等, 由于中西方烹饪方式的差异,在英文当中除了 “fry,stew, bake”之外,很难找到与此对等的贴切的动词。此外,中华饮食中,有些食材如鸡血鸭血,狗肉猫肉等,如果翻译出来的话,必会令西方人觉得不可思议。由此以来,东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传统差异,往往造成了菜肴和烹饪方式的不可译性。

2.4 对等词缺失

以一种语言为参照,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场中都可能有“词汇空缺”,由此形成了不可译现象。英语中的cousin一词,词典中有八种称呼,包括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如果用cousin来翻译这八个称呼当然都不尽能表达亲属的确切关系。相类似的还有aunt, uncle, father-in-law, mother-in-law, sister-in-law 和brother-in-law。此类词汇看似简单,但若非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也是不能确切理解和翻译的。

3 应对文化不可译性的补偿策略

“翻译是一种文化中一套特定符号与另一种文化中一套特定符号之间的意义转移,必然涉及到文化建的相互冲突和交融,其复杂性往往取决于文化差异的程度。”。(廖七一,2002:22)在漫长的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英汉语言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而东西方国家的民族文化焦点各异,形成了文化的不可译性,翻译的难度因而增大。然而,文化差异引起的不可译性,亦非绝对的不可译。针对文化的不可译因素可以通过补偿手段进行处理。这要求译者要找到合理而有智慧的方法,尽量减少翻译中文化信息的流失,尽可能的传递源语的文化信息。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广大译者针对文化不可译性,总结了直译加注、意译法、替换法、音译法等补偿策略。

3.1 直译加注

对于一些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成语和典故,可以才用直译加注解的方法。这种方法尽可能地保留了源语词汇的民族文化特色,使得读者易于理解,既有利于文化交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译语的语言表现力。以《红楼梦》第三十四回选文为例:

“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邮箱颦儿来葬花不成?”因而笑道:“若其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是可厌。”

译文:

“Can this be another absurd maid to come to bury flowers like Taiyu?” he wondered in some amusement. “If so, she’s Tung Shih imitating His Shih, which isn’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

一般的英美读者都不大可能了解译文中出现的“Tung Shih” 和“His Shih”, 更不用说“Tung Shih imitating His Shih”的典故了。因此才用直译加注的方法,加注如下:“His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s.”( 韦忠生,胡奇勇,2004)

因而直译加注的补偿策略,既能表达原文的实际内涵,又提供了背景知识,使读者一目了然。

3.2 意译法

所谓意译就是至保持原文内容而不保持原文风格与形式的翻译方法。亦即在译语中找不到对等语,直译优惠增加读者的困难或使译文的信息传达收到影响,这时就才用意译,用规范的译语把原文信息表达出来。

如: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这一歇后语,可意译为“act according to the old ways”, 如果勉强直译成”the nephew carry a lantern―showing the way for his uncle(doing things in the old fashion)”, 这必定让英美读者困惑不解。

又如:

“现在合同已签了,真是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只好如此了。”

意译为:

“As the contract has been signed, done is done and can’t be undone.”

“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是汉语俗语,比喻事情已经发生,已经无法改变,如用直译法,译文显得冗长,英美读者也未必能理解,意译则能清楚的把原文信息表达出来。

3.3 替换法

“有一类特殊的汉语文化负载词往往需要通过‘文化替换’(cultural substitute)的方法才能已成英语。”(廖七一,2000:246)如果在译语中找不到对等语时,用译语中已有的概念或表达法取而代之。对于典故、成语的翻译常常采用这种方法,即用译语中意义相近的典故或成语等直接替换原语的典故或成语。如:

“这实在是叫做‘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轻轻,就会断送在伤寒上?”(鲁迅《祝福》)

“It was really a bolt from the blue. Her husband was so strong; nobody could have guessed that a young fellow like that would die of typhoid fever.”(杨宪益 戴乃迭 译)

其中“a bolt from the blue”蓝天中的闪电,即是“突如其来,始料不及”之意,与中文的“天有不测风云”恰恰是匹配的。

3.4 音译法

当一种语言中存在着的词汇或文化概念在另一种语言中无对应成分时,就会出现语义空白或文化真空。在这种情况下,原文语言与译文语言的差异最大,当意译或音意结合的办法无法解决时,只能采取音译法。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很多音译词汇已经为译入语国家普遍使用。

如进入中文的词有“coffee”(咖啡);“logic”(逻辑);“sofa”(沙发);“Brandy”(白兰地);“chocolate”(巧克力);“Coca-Cola”(可口可乐);“radar”(雷达);“humor”(幽默)等。

而已进入英文使用的词有“功夫”(Kungfu);“台风”(typhoon);“点心”(Dim Sum);“馄饨”(Won Ton); “豆腐”(Toufu) ; “饺子”(Jiaozi); “麻将”(Mahjong);等等。

4 结语

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导入,因而翻译活动实质是一种文化信息互动的复杂的思维转换活动,这种思维的复杂性关键在于两种文化通过语言转换的方式实现有效对接。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引起了一定程度上文化的不可译性,并且导致文化信息在翻译过程中的流失现象。然而,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文化的不可译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的不可译,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增加,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不断接触、碰撞和渗透,人们对文化差异越来越宽容。加上翻译理论和翻译手段的不断发展,原来被认为是“不可译的东西”,现在已经变成“可译”了。广大译者的责任是不断提高自己对两种语言的驾驭能力,应用各种补偿手段,尽可能地缩短两种不同文化的距离,让译文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参考文献:

[1] 陈伟莲. 试论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对立统一[J],《南华大学学报》, 2005(2)

[2] 陈永国. 翻译的不确定性问题[J], 《中国翻译》,2003(4)

[3] 姜治文,龚琳. 英汉对比研究与翻译[M],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 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5] 廖七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6] 王才英. 试论中国菜名的相对不可译及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09(4);

[7] 韦忠生,胡奇勇. 不可译现象和翻译补偿手段的应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4(1);

第6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01

谈到文化对于语言的体现,相信很多学习语言专业的人都会深有同感,因为在学习一种语言的时候,你必须要先了解这种语言发源国的文化习俗。学习英语不仅要会认,更要会用,在用的过程中就会与英语国家的文化相联系。特别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与西方国家大有不同,那么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就很难用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来进行理解。比如,我们中国人会在遇到初次见面或者不怎么熟悉的人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想要表达关心或者寻找话题来进行交谈而向对方询问“你在哪工作?”“你们单位(或公司)收入怎么样?”“你结婚了没?”等等问题。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这类问题是属于个人隐私,他们是不会愿意对一个初次见面或者不熟悉的人来讨论这类问题。再比如,中国人和朋友相遇,往往会很自然地问“你吃了没?”,其实这个在熟悉的人之间,就像是打招呼一样平常,但是换成是西方国家的人,他们则会理解为你是在邀请他们一起吃饭。所以,很多时候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沟通方面的一些误解,会引起很多尴尬的场面。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要想真正的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先从产生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入手。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往往使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会出现语言表述不恰当的问题。下面就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其中两个方面来看一下。1、个人价值观的差异。西方人以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他们会彰显出来。相反, 中国文化却提倡谦虚谨慎。比如,有人告诉你:You are so beautiful!中国人会觉得不好意思,然后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而在英文中“哪里”就是用“where”来表达, 所以当中国人用“where,where”去回答的时候,外国朋友就会以为你是在问哪个地方漂亮,这样的语言歧义就是文化不同所造成的。在西方国家中,别人对自己进行赞扬的时候,要礼貌的接受,他们一般直接用“Thank you!”来进行回答就可以了。同时也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肯定。2、社会关系的差别。在西方国家,一个家庭里面,小孩子可以直接称呼父母的名字,因为在他们的思想中,父母也可以是孩子的朋友,朋友之间就可以直呼其名的。而在中国家庭里面,长幼有序,要尊老爱幼,这是中华五千年所传承下来的礼节,所以对长辈直呼其名是不尊重的表现,会受到家长的责罚。再有,中国历来遵从长幼有序,比如,对母亲的兄弟我们应该称呼为“舅舅”,而对父母亲的朋友,一般都用“叔叔”“阿姨”来称呼,并且会在称呼前加上姓。而在西方国家,社交场合一般不使用表示不同的关系的称呼,都用“Uncle”“Auntie”来称呼,而且后面只带名,不带姓。又如,中国学生在学习单词的时候,学习了“teacher(老师)”这个单词,就会在称呼老师的时候很自然的在“teacher”后面加上老师的姓,作为对老师的一种尊称。其实,英语中“teacher”它所指代的只是一种职业,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简单地理解为比如张老师就等于“Teacher Zhang”。其实在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就可以了。

第7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论文摘要:英语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拙。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应遵循平等、同步和兴趣原则,在教学中运用比较、讲解和观察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增强英语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二者密不可执因此,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离不开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意识是人们对文化的一种自觉、能动的认识活动,是人们在学习中领悟文化内涵、接受文化熏陶,并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一种追求文化的情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把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就是要培养其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积极吸收异族文化的优秀成果的意识,提高文化敏感度,促进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原则

文化意识的培养并非易事。教师在语言教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中,既不能过于夸大,也不能浅尝辄止,要把握好尺度,遵循一定的原则。

1.平等原则

在学习异族文化时,应该遵循平等原则一一~各民族文化是平等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其文化亦无优劣、好坏之分。不能因为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就认为学习英、美国家文化具有优越性。学习外语的目的是进行跨文化交流,从而了解、吸收异族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同时,学外语更要注重以我为主,学会用外语介绍和传播我国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外语学习者要树立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各种文化都具有合理性和独特性,都能为人类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有价值的资源,都应在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吸收营养,取长补短,充实和更新自我,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兀化的新形势。我们重视学习西方文化,但不应“唯西方文化是从、西方文化是尊”。东西方文化应本着彼此尊重的原则,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交流,相互撞击、摩擦、吸收与融合,在比较中鉴别,在互动中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分地推崇某种文化或一味地贬低某种文化,应引导学生形成文化平等意识。

2.同步原则

同步原则是指教师在利用教材中出现的文化素材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时应与教材的内容保持一致。在讲解英语文化知识时,教师会将东西方两种文化进行对比,但两者的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教师不可能在一节或几节课的时间内解决诸多问题,更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全都讲解文化的差异性,或者把体现文化背景的文章都面面俱到地进行讲解,而应有所侧重和有所针对。比如,教材中如果涉及餐桌礼仪,教师应该把要讲解的文化定位于中、西餐餐桌上的文化习俗的异同比较,而不能把所有东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都一股脑儿地抖搂出来。否则,教师讲得杂乱无章,学生学得也含混不清。当然,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得越多、越广越深就越好,但这要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条件及时间等多种因素。

3.兴趣原则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索的原动力。教师在讲解英语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应激发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进行探索的浓厚兴趣。通过精心设计从课文语言知识导人文化知识的过程,创设文化知识的交际实践和环境,让学生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生动有趣的真实交际环境中,从而产生并保持对它的兴趣,并在语言交际环境中得到实践和锻炼。很多经典英文歌曲、影视节目、时装、发型、运动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建英语角、英语沙龙,开展经典英文电影赏析、英语才艺展示,庆祝英语国家传统节日等都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异族文化的氛围中,同时激发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从而达到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培养其英语文化意识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匕的文化素材,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对异族文化的敏感度。

1.比较法

比较法是通过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方法。

首先,从东西方文化对称呼称谓、致谢答谢、招呼问候、担心关切等方面的习俗进行比较。例如:在中国,人们为了表示对他人的关心会说:

A:Hello, you look sick today.

B:Yes, I’ ve got a bad cold.

A:You’ d better go to see a doctor as soon as youcan.

这样的关心和建议在中国非常普遍并且广为接受。然而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英美国家,如此的关切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因而冷人反感。按西方文化习惯,A只需说"I do hope you’llbe feeling better soon"孽"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这类肤浅的话语以示关心即可。

又如,在英语中“teacher”仅表示职业名称,而非称呼语,更不是尊称。在英语国家,人们通常用“Mr/Miss/Mrs+姓”来称呼老师,在大学则用学术职称或学位+姓来称呼教师,也有的教师甚至喜欢学生直呼其名,以融洽气氛。但绝对不会有"Teacher+姓”这类称n乳而汉语中的称谓比较严格,对长辈一般不可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认为对长辈不尊,而西方则显得随意一些。

其次,比较相同的词汇概念和其不同的文化内涵。一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无不在词汇上得以体现。词汇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其语义和搭配都深深烙上了该语言文化的印迹。英语中有些词的意义与中文一致,但文化含义迥异。比如,中国人历来把“龙”视为权力、地位、尊严和吉祥的象征,被制成图腾顶礼膜拜。皇帝的身体被尊称为“龙体”,中华民族亦被称为“龙的传火,。逢年过节,人们有舞龙的习俗,以示喜庆,还有“龙飞凤舞”、“望子成龙”等颇具吉祥和褒奖的成语,这些充分说明中华民族对龙的喜爱与崇敬。而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却是一种口喷毒火、身长双翼、凶残暴虐的怪兽,在俗语中还被用来指“凶狠的尤’。由此可见,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带有不同的褒贬色彩。因此,教师应在词汇教学中渗透词汇的文化内涵,通过比较,找出异同,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提高。

2.讲解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抓住一些能够集中反映英美国家历史文化和社会特征的典型语言材料进行讲解与分析,向学生介绍相关文化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西方价值观念、风土人情,感受异域文化的神奇魅力。

此外,详细讲解语言材料在语法概念、句法、篇章结构上的区别。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句法及篇章结构上的差异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在语法概念方面,英语中的性、数、人称、时、体、态等都有明确的形式标记。在句法方面,英语常常以核心句或词为中心层层展开,结构严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汉语句子大多结构松散、随意,没有特别明显的形式标记词,以意合为主。汉语句子被动句较少,反映了中国人以人为中心的思维习惯。而英语中被动句较多,体现出英语国家人们重客观、重逻辑的思维方式。在篇章结构方面,英语国家人们受其思维方式的影响,趋向于线性的直接表达方式。文章中一般开头都有主题段,每段有主题句,结尾得出结论。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结构紧凑,逻辑性强。因此,应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讲解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英语文化意识。

3.观察法

观察法重在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敏感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洞察力。语言不仅传达文字内容,也承载着一定的社会信息。一个人使用语言的风格常常会流露出其社会背景、文化水准、家庭出身等相关信息。因此,应培养学生在交际中抓住这些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对英语文化的敏感度。其次,通过观看影视作品中人物角色的身势语,来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虽然身势语是一种非语言行为,但它可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明示态度,丰富而准确地表现出说话者的心理活动,流露出其内在的民族文化气息。世界各国由于不同的发展历史、地理空间、社会土壤和文化氛围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中国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形成了重视伦理道德、等级制度的群体取向;而西方国家受平行或平等社会格局的影响,倾向于个人取向。所以,人们在举手投足之间无不反映出其深厚的文化根源,体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烙印。因此,通过细致观察说话者的身势语可以透视其内在的语言文化信息,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第8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 商务广告翻译 “嵌入式”文化 英汉差异

广告(Advertising)源于拉丁文(Adverse),意思是“引人注意”。其在汉语中的意思为“广而告之”。笔者认为每一个广告都体现了其各自的地区文化,这种“镶嵌”在广告中的地区文化,我们称之为“嵌入式”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国际市场产品的交互性不断加强。为了寻求高额利润与海外市场,商家纷纷打出了不同的商业广告,此时广告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商业广告(commercial advertising)作为企业推销产品的一种手段,是拓宽产品销路的必要途径。广告要求在极短的时间里,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用最节约的语言,深入浅出地突出主题,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1]P247为了追求这种效果,译者必须考虑东西方的价值取向差异、文化背景差异、审美喜好差异、民族风俗习惯差异等各种因素。任何商务广告翻译成功的例子都离不开对这种“嵌入式”文化的深刻理解。

商务广告翻译与“嵌入式”文化两者相辅相成,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因此,我们在进行商务广告翻译时既要注意其蕴含的“嵌入式”文化,又要考虑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译出为大众所接受的优秀作品,实现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与传播。

一、商务广告翻译中文化的重要性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各自的载体,语言在对文化产生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受到文化的影响。在翻译商务广告时,必须充分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认识翻译中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如果把英文直接翻译成中文,有时会对产品的销路产生致命的影响。例如:Poison一词的本意为毒药,这种香水在西方得到众多女性的青睐,然而以“毒药”为名译到中国后,产品的销售却遭到了滑铁卢。究其原因,西方国家推崇野性、粗犷之美,而中国女性推崇中庸之美,走传统道路。中国女性怎能忍受“毒药”这个译名?随后,“毒药”香水被译成“百爱神”,既遵循“Poison”发音,又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广大中国女性所接受。另一个经典的例子,是著名品牌“goldlion”在进入中国香港市场时,一度被译为“金狮”,但是香港和广东人比较好赌,而“狮”又与“输”和“死”谐音,代表了不吉利的意思。因此,该产品在推广时也遭到了极大的冷落。后来译者运用直译加音译的方法,再根据当地人喜欢听吉利话的特点,把该产品取名为“金利来”,代表财源滚滚来。最后,该产品立马在当地扩大了销路,占领了市场。

由此可见,商务广告中体现的文化寓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销路。文化在商务广告翻译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二、商务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性

文化差异作为在商务广告翻译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产品的宣传推广起着关键性的影响。正确理解文化差异对译者来说是一个不可松懈的任务。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审美观念差异及价值观念差异。

1.历史文化背景差异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和历史文化背景。汉语中的“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了“至高”、“长久”之意。“九五之尊”、“长长久久”等词充分说明了“九”这个数字的吉利之意。但是在西方,“九”并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斯沃琪手表的广告语“Time is what you make of it.”若此句译成“时间是你怎么利用它”,可想而知,这个产品将不会受到好评。然而,若译为“天长地久”,产品经久耐用的特点随即跃入眼帘,销售量也持续增加。同样,在西方“old”这个词是忌讳词。然而,在很多广告翻译中,部分译者为了突出“老少皆宜”这一产品特性,翻译为“suitable for both the old and the young”。此翻译忽视了“老”这个字在西方并不受欢迎的事实。此时,这句话如果译成“suitable for grown-ups and children”,则其翻译成效将会大大提升,该产品的欢迎度也会大大提高。

2.审美观念差异

各地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政治因素经济基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审美观念。同一种事物未必能在两个地区同时受欢迎。因此,译者在翻译广告时要特别注意,其翻译结果应符合两个地区的审美情趣。例如:“Sprite”,是一种饮料,该词源于“spirit”和“sprit”。这两个词均有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文化内涵,符合西方国家注重实质的特性。在中国,该产品名被译成了“雪碧”。“雪”和“碧”代表清凉透彻之意,符合中国人追求意境的审美特性。再如:有一款中国制造的“大白象电池”,在中国销量稳定。然而,出口国外后,该产品却面临滞销的局面。究其原因,这款产品被直译成了“White Elephant”。殊不知“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表示“无用的东西”。该产品不符合西方人的审美情趣,在他们看来,此电池就是无用的东西。因此,审美观念的差异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价值观念差异

西方文化崇尚自由、私有,突出“个人主义”,一切以自我为主导;在中国文化中,由于受到“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影响,和谐是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突出“集体主义”,强调道德规范、自我约束[2]P138。天津的一家出租车公司打出了一则广告“接天下客,送万里情”。如果直译成“Ready to meet gue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则势必不能得到西方友人的认可。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因此若译成“Ready to meet you from all over the world”则既符合西方的个人主义原则,又让西方的游客有归属感,何乐而不为?

三、商务广告翻译中“嵌入式”文化的有效性

每个商务广告的翻译都应体现其文化性,如何体现“嵌入式”文化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成功的译者都必须考虑的问题。正如,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说:“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3]在翻译时要注重文化的差异性,运用不同的译法和修辞,把文化巧妙地“镶嵌”在字词之间,使翻译结果生动形象,体现出文化的有效性。

1.译法

(1)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地翻译,它既能传达原文意义,又能体现原文风格[4]。换句话说,直译就是根据原有词句,译出意思相近或者相同的译文。因此,直译必须做到形神兼备,但又不失文化性。例如,运动品牌“NIKE”。“Nike”原为希腊胜利女神的名字,可以直接音译为“奈姬”。但是这种直译只是顾及了音节上的相似,毫无产品特色可言。但是,直译时不但要音似,而且要形似和神似。一想到希腊,我们就会与运动联系在一起,故在中国该产品被译为“耐克”。因为“耐克”含有“坚固耐穿,克敌制胜”的含义,与原品牌所倡导的“热爱运动、追求创新”的理念不谋而合[5]。再如,有一个葡萄酒的翻译为“皇朝葡萄酒”,其原文为“Dynasty”。“皇朝”两个字是“Dynasty”的直译,符合其原文所含之意,这样既凸显葡萄酒的高档,又不失原文之意。

(2)意译法(Free Translation)

意译并不要求逐字逐句地翻译,领会其神并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它与直译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苹果电脑有一则广告语为“Apple thinks different.”,如果直接翻译成“苹果电脑想的不一样”,这样的译文毫无新意可言。然而,将其译为“苹果电脑,不同凡想”,可以让人马上联想到“不同凡响”,很好体现了该产品独树一帜的精髓。还有一则经典的麦斯威尔咖啡广告“Good to the last drop”。若直译为“好到最后一滴”,则不但没有美感,而且无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其意译后的版本为“滴滴香浓,意犹未尽”。此译文运用了四字格,对仗工整,既体现了商品的特点,迎合人们喝咖啡时追求的精神境界,又有一种令顾客想喝的冲动。

2.修辞

(1)比喻(Figure of Speech)

比喻作为一种由本体(tenor)和喻体(vehicle)组成的修辞方法,本体和喻体间存在内在联系。在翻译中运用比喻可以使抽象之物变得具体,使广告翻译生动形象,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例如:①一则衣服的广告“Light as a breeze,soft as a cloud”,这则广告把衣服的材质比喻为“breeze”和“cloud”可以让人感受到这件衣服的柔软质地及舒适程度。②另一则航空公司的广告“Fly smooth as silk”。丝绸的质地滑而细腻,该广告把飞行的过程比做丝绸的“顺滑”,这样既让顾客感觉到了安全性,又让他们领略到了时效性。

(2)拟人(personification)

拟人修辞是把物品或生物当做人来描写,赋予其人的情感或言行,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突出[6]。因此,在商务广告中运用此法,有利于商品生命化,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从而激发购买的欲望。例如:①一则拖拉机的广告“Strong tractor strong farmer”,被译为“钢铁巨人,农民的好帮手”。此处,把拖拉机拟人化为“钢铁巨人”,突出了拖拉机性能的强大。同时,以农民的好帮手形象出现,使农民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②Rolex牌手表广告“Unlike me,my Rolex never needs a rest”,从这则广告可以看出,译者把手表比拟成一个可以永不休息的人,突出手表任劳任怨的品质,暗含它是人类好朋友的美好寓意。

(3)双关(pun)

利用语音的相同、相近或语义的多指性,有意使话语语义表里双涉,造成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达效果,这种辞格叫做双关[7]。双关的作用是使人产生联想,并使顾客暗自叫绝。例如:①燕子饭店的翻译为“Swallow Restaurant”,此翻译初看并无特别之处,但是仔细琢磨就会发现,“Swallow”除了代表“燕子”的意思外,还有“吞食”之意,符合饭店的情境。一语双关,令人无限遐想。②丰田轿车的广告“Where there is a way,there is a Toyota”,根据这句英文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句英文谚语“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如此巧妙的双关,且句子读来朗朗上口,妙趣盎然。其中文释义为“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译文借鉴古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内涵颇为丰富。“有路就有丰田车”一句暗含丰田车的质量好,适应力强。不管是何种路况,丰田车终能驰骋自如。

四、结语

在国际贸易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商务广告翻译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商品销售的成败。译者是否对“嵌入式”文化具有深刻的理解决定了商务广告翻译的好坏。同时把握商务广告翻译中的内在规律和语言特色,遵循各国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对译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充分理解商务广告翻译中文化的重要性,从风俗习惯、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方面关注文化的差异性,通过各种手段达到“嵌入式”文化有效性的最大化,是一个译者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商家出奇制胜,迅速占领商场份额,扩大商品销路的“一大法宝”。

参考文献:

[1]王泳钦.文化因素对广告翻译的影响——以科技产品的广告为例[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11,(3).

[2]李劼全,周敏新.L论中英文化差异对商务广告翻译的影响[J].2012.

[3]Nida,E: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4]李晓颖.浅议商务广告中的修辞方法和翻译方法[J].学术论坛.

[5]刘梅.品牌文化与品牌名称的翻译[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8.

[6]赵巧红.国际商务广告的修辞和翻译方法[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第9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联,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文化的内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探讨了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以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学为例,提出了解决以往教学中文化意识欠缺的策略。

语言源于文化,并且和文化紧密相联。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和文化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人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作一探索。

1.文化的内涵

文化在广义上可以指人类精神和物质生产的总和,在狭义上指人类精神产品的总和;就不同国家和社会文化的差异性而言,文化乃指某一特定人群中人们行为和认知方式的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体现在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外语教学所研究的文化,相对来说是一种狭义文化。

2.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人类文化世界的建构和运作正是通过语言的命名活动和语言的制约作用得以实现的。语言又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语言对于表达人类复杂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必不可少的。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是我们理解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的基础和前提。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拉多在他的《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3.教学的误区

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属于不同的文化传统,语言又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我们缺乏欧美国家所拥有的语言环境。况且,中国和英语国家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经常会遇到很多因文化差异引起的障碍。因此,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他们对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英语教学中融人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培养世界意识。

由于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不够,跨文化意识薄弱,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处理不当,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严重的文化意识欠缺的现象。英语文化意识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大多数学校还是薄弱环节。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原本就很容易引起文化障碍,制约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进行。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轻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的目的被认为是让学生背熟语法规则,然后按照背熟了的语法规则做题,得高分,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学这门语言,怎样才算学好了这门语言。英语教学一直忽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教师把重点只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没有对文化知识给予同样的重视,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因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扫除因这种差异而引起的文化障碍,进而达到成功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境界。

4.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4.1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

新课程普通高中英语课本,采用结构功能的编写体系,围绕中外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名人传记、传统节日、卫生与体育等16个话题选编语言材料,语言真实自然、形式多样,活泼新颖,所涉及的话题贴近生活实际,紧跟时代的步伐,如旅游、体育、航天技术、环境保护、交友、集邮爱好、影视等;阅读课文涉及题材广泛,反映了英语国家历史和地理、风土人情、名人传记、新闻出版、戏剧、文学、音乐等。这些题材和话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未来、关注社会,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社会文化知识,不断增进学生对东西方国家国情的对比和了解,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世界意识,准确而得体地运用英语交际,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如在教Good Manners时,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西方餐桌礼仪,并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论题是’’Western tablemanners is better than Chinese table manners"。双方辩手各举一方餐桌礼仪之优处,或宣扬,或反驳,气氛热烈。其实礼仪本无优劣,只是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东西方餐饮文化的异同,教育学生要人乡随俗,树立文化平等观,注重礼仪,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又如”Disneyland""A Freedom Fighter""Charlie Chaplin""Abraham Lincoln”等人物传记反映了美国自主、独立、崇尚个人奋斗的主流文化;"A Taleof Two Cities""The Necklace""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反映了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以及西方人瞻瞩金钱的价值观念。

4.2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并正确运用词语。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而成的。一些很有文化内涵的成语、惯用语、谚语、理语和格言等都来自于成语典故、神话传说、文学名著,教师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介绍其背景知识,让学生理解其深刻内涵。如Shylock(夏洛克)是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人物,作为典故比喻那些贪得无厌的高利贷者,而Solomon所罗门)比喻非凡的智慧,出自《圣经》的传说。又如,to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之战),指十九世纪初,拿破仑称雄欧洲一时,最后战败于比利时的滑铁卢。这一词语被人们用来比喻“惨遭失败”。再如peasant(农民)一词,在汉语中是中性词,但对西方国家来说却有某种反面的、消极的意味,指“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在西方称农民为farmer。又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在汉语中,狗含有贬义,而在英语中狗是宠物。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必须结合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4.3开发校本课程,系统介绍西方文化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校本课程正是实施这一理念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学生渴望更多、更系统地了解西方文化,因此,英语教师可摸准学生的兴趣所在,结合教材内容,编写《学点英文谚语了解西方文化》、《中学生英美概论》、《知多少》、《你喜欢的英文歌曲》、《西方节日文化》等学生感兴趣的校本教材。使学生更全面、深人地了解目的语文化。

4.4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综合素养

语言习得理论告诉我们,语言自然习得的过程是无意识的,是潜移默化的。英语的学习也一样。由于电视、多媒体等能创设仿真的英语交际情景,在课堂中适当地引人这些媒体所提供的地道活泼的英语素材,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悟地道的英语文化,从而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地借助电视、网络等学习英语,扩大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宽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跨地域文化的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现有的英语教学资源,如:(1)英语影视节目(2)英语教学网站(3)各类多媒体英语教学光盘(4)英语教学的报刊杂志等拓宽英语知识面,提高语音素质、丰富英语文化,有效提高英语综合文化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4.5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也要在课外最大限度地创设英语文化氛围,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通过课堂内外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意识,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4.5.1开办英语角,由外语老师与学生交流。有条件的话也可请外教或外国朋友与学生进行直接对话。

4.5.2开设研究性课程,以跨文化研究为主题,系统地传授英美文化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小课题,如:“美国的饮食文化”、“英国的婚俗”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电影和录像、请教专家等方式进行研究、调查和分析,并最终写出报告。这样的课程学习在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协作能力。

4.5.3利用西方的一些重要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等举行英语晚会,举办英语知识竞赛,使学生了解西方的节日文化,了解西方习俗。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5.正确理解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

怎样看待自己的文化和人家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决不能认为哪一方的文化更好,语言更美。”(王宗炎)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要正确地理解外语并恰当、得体地使用外语,不仅取决于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程度,而且取决于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的了解程度。因此,了解、熟悉本国文化有利于外语学习。并通过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传播中外文化的使命感和文化融合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