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保设施安全设计规范范文

环保设施安全设计规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保设施安全设计规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保设施安全设计规范

第1篇:环保设施安全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新版;住宅设计规范;延续;创新;人性化设

中图分类号: 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Abstract: The August 1, 2012, edition of " residential design standards " formally implemented, the 2003 edition of the " residential design standards " abolished at the same time. New standard from specific practice sets out, on the 03 edition of planning made modifications and additions, emphasize more on the humanized design of residential safety code.

Key words: new edition; residential design standards; continuation; innovation; humanization design

我国于2003年修订的《住宅设计规范》已将近十年,这期间住宅格局的变化和居民对住宅安全便捷人性化的要求也在变化,为了适应当前住宅建筑形势,国家出台了新的《住宅设计规范》,新规范延续了旧规范的哪些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有哪些创新?

一、新版住宅设计规范对旧规范的延伸

新规范延续旧规范如下条款:

1:住宅设计必须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进行,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相关规定,这是对环保和能源高效利用的重申,也是我国坚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新规范继续秉承住宅为人服务,关注弱势群体的居住条件。

3: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对住宅的要求,决定了城市住房改造的长期性,所以,新规定继续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为完善住宅的改善奠定基础。

二、新版住宅设计规范对旧规范的创新

新版《住宅设计规范》的出台,改进了近年来住宅建筑的一些弊端,与时俱进的提出了新的设计规定,使其更加安全合理人性化,下面就规范修改新增加的部分论述如下:

1、停用住宅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

这是本次规范修订的一大重点,新规范中不再以标准层为计算参数,停用了与标准层面积相关的各种计算和指标,而是以住宅整栋楼建筑面积为计算参数。这样一来,避免了面积按标准层计算出的结果与房管局数据出入颇多的问题。

新《规范》中,明确了阳台的使用功能,所有的阳台都计一半的建筑面积,并对开发商做出要求,不得将阳台面积任意扩大化,以往封闭阳台按全面积收费的做法,使开发商获得额外利益,而消费者额外增加了经济负担,也杜绝了开发商这种不良行为。

另外新规范还新增了凸窗概念:“凸窗既作为窗,在设计和使用时就应有别于地板(楼板)的延伸,也就是说不能把地板延伸出去而仍称之为凸窗,凸窗的窗台应只是墙面的一部分且距地面应有一定高度”,这也优化了住宅面积的计算方法,使购房者得到更多实惠。

除了对计算容积率、偷面积等方面要有所了解之外,对一些小户型购房者来说,新规还修订了各个空间在面积、高度上的规定。比如一居室(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使用面积从不小于34平方米,调整为30平方米;零居室(兼起居的卧室+厨房+卫生间)使用面积从不低于30平方米,调整为22平方米。

更加强调人性化设计,安全措施更到位。

新规范对住宅设计有了更加人性化的规定。

2.1住宅楼应有电梯且能容担架

新版《住宅设计规范》对住宅建筑设计改版最大的一个内容是:总层数在12层及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以容纳担架的电梯。在2003年旧版版《规范》中,对此条款的规定是:“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设置一台可以容纳担架的电梯”。从行文措辞中我们可以看到,旧版规范中的建议条款,在新版中变成强制性条款,这就说明,设计以人文本,以人为重的理念在新版规范中得到了更深贯彻。

新规范同时明确,如果一栋12层以上的住宅楼由2个及以上的住宅单元组成,且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住宅单元未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时,应从第12层起设置与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联通的联系廊;联系廊可隔层设置,但上下联系廊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过5层,这一点为楼房住宅改良提出了明确要求。

2.2户型单间配套户型最小22,一室一厅最小30

旧规范规定,单间配套使用面积不低于30,此次新规范明确指出,户型单间配套户型最小22,这就为购房者降低了购买门槛,对刚刚入职或低收入者,这条规定无疑使他们的购房计划更接近实现。

2.3设有单元安全防护门的住宅,信报箱的投递口应设在门禁以外

门禁内设有信报箱,会对住宅安全造成影响,另一方面,门禁的设置,让投递员不能准确的将信报等投递到户,给订户居民造成不便。

2.4栏杆:阳台栏杆不应低于1.01米

近年来儿童因为攀爬阳台造成的事故越来越多,新规范规定,阳台栏杆设计应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的垂直杆间净距不应大于0.11米。另外,住宅的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的不应低于1.05米;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不应低于1.01米,这条规定对儿童保护及安全防御,都是非常必要的。

3、对居住条件的“软件”进一步升级

新规范在居民日常生活方面,也有了更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规定,除了提出电梯不应紧邻卧室、每套住宅应配信报箱等强制性要求外,还对住户的通风采光进行了规定。根据《规范》要求,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厨房和餐厅的上层;每套住宅应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卧室、起居室、厨房应有直接天然采光、自然通风;无外窗的暗卫生间,应设置防止回流的机械通风设施或预留机械通风设置条件。这项规定在方便住户日常起居的同时,更加注重健康和环保。这也给购房者提出了新的参照标准,购房时不但要比量住房面积的大小,还包括隔音、通风、采光、日照以及保暖等方面是否规范及合理。

在日常生活中,人性化的设计更能满足居民的住宅需求,新规范从实际出发,对近年来住宅建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纠正和改善,新规范新增条款中有一条:“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这一条规定的增加,进一步规范了安全防御措施,能降低潜在的事故危险概率。新规范中还有诸如“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上,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平方米,且设有一座公用的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这条规定就高层安全部署细化,明确了具体设施安置,这是旧规定所不具备的。

在居民建筑无障碍设计方面,新规范硬性规定供轮椅通行的门不得低于0.8米,门把手一侧墙面留有0.5米的宽度,门内外地面差不能高于0.15米,轮椅通道不能少于1.2米。这些规定为残障人群提供了帮助,方便了他们的日常起居和出行,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他们参与社会活动,增加和外界的沟通。

在住宅配套设施上,旧规范规定住宅建筑内不得设有锅炉房、变压器及噪音动力设备,新规范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所有动力设施不宜设置在住宅主体建筑内,并强调,不宜设置在和住户相临的楼层内。对于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的临时设置,也要加装隔音减震设备以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干扰。由此可以看到,新规范更加从住宅用户视角来切入设计方案,使住宅建筑更符合于宜居乐居的理念。

新规范增加了室内空气质量预评价的条例,这一条虽然不是硬性规定,但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规范对居民的健康有了更多的重视。对建筑材料及空气污染物限制值作出了明确规定,这对建筑装修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提高了居民的住宅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版《住宅设计规范》在细节的完善方面,更加注重人性化的安全设施构建和关照弱势成员的居住灵活性。新版规范避免了建筑执行中一些矛盾,对环保、节能、绿色安全的建筑模式进一步推进,引导中小型住宅的设计和开发,这些举措,必将推动住宅建筑的更新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环保设施安全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公路设计 问题 思考

0 引言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程的不断推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汽车工业迅速崛起和大规模交通设施建设全面展开,交通环境得到了有利的改善,交通状况也有所好转。近年来调整了各级公路的设计车速、路基压实度值、桥与隧道的分类、公路的交叉口设计、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与安全指标,引入了运行速度和安全评价概念,但设计体系仍然不完全明确设计是工程的灵魂。

1 公路建设的标准与理念

1.1 可行性研究应重视建设标准的论证

可行性研究本来是研究项目是“上马”还是“下马”,以及上一个多大规模的“马”的问题,实际上,现在的可行性研究往往是为“上马”找依据,为上“大工程”找理由,已经很少研究“下马”和上“小工程”的问题了。目前新闻界报道的高速公路收费普遍偏高的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试想,若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降低,有多少高速公路还能算得上是经济社会效益好的路,即使在当前高收费标准的情况下,近年新建成的某些高速公路依然人不敷出。

1.2公路设计应体现“土木工程”特点

随着“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社会发展理念的提出,现行的标准及规范对公路设计遵循的理念与原则也进行了积极响应。如《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指出:桥梁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隧道应根据公路功能和发展的需求遵照安全经济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结合隧道所处地区的地形地质施工运营管理等条件进行综合设计。再如《路线设计细则》指出:公路路线设计应贯彻“以人为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设计原则,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落实“安全、环保、节约、耐久、和谐”的设计理念。笔者的理解是:像“和谐”这类国家社会层面上的大的发展理念不应照搬到公路设计原则中去,应“消化吸收”才是;设计原则中的重要因素“适用”,应被强化,“适用”这个词包含有“妥帖”、“不左不右”、“恰好”、“匹配”、“因地制宜”之意,非常受用;此外,公路工程作为“土木工程”,应回归本源,“土”一点,体现朴素自然的特点为好。因此,设计原则应返璞归真,采用“安全、适用、经济、环保、美观”为宜。

1.3经济指标是环保的重要体现,不应就环保论环保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应倍加称道才是,但有时为了避一颗普通树,路线不得不绕个弯,或者多修建近百米挡墙,实在是得不偿失。要爱护环境,保护树木,但当树木已成为“眼中钉”、“拦路虎”时,还不拔之,更待何时?作为土建工程的公路,经济指标应是方案比选的重要因素,其实,经济指标里包含了环境因素,不能简单地说隧道就比深挖方环保,因为,隧道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等材料,这些材料都是“他山之石”,经过开采、运输、冶炼等工序,最后变成了成品钢材、水泥,还要经长途运输才能来到项目工地,期间不知要消耗多少资源,要破坏多少环境,更何况长隧道后期,其运营成本很大。众所周知,钢铁及水泥行业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怎能简单认为隧道就比深挖方环保呢?其实所谓隧道方案的环保只能说是此地环保,其破坏都转移到“他山”去了。如果说深挖方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小破坏”,那么隧道则间接地在异地进行“大破坏”。依此类推,高填方与高架桥的比较,何尝不是如此呢?其实,价格是各种资源、各种要素长期博弈的结果,经济指标是这些资源、这些要素价格的综合反映,是最直接的体现,其中自然包含了对环境的重视。考虑环保,就像打仗一样,虽讲究攻城略地,但也不是只顾“一城一地”之得失,要综合全盘考虑才是。简单地也许偏颇地说,在满足道路功能的前提下,“资源节约型”公路就是最好的公路。

1.4主次分明。各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合发展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解决交通问题需要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管道运输等子系统统筹考虑、协调发展,既要不偏废,又要主次分明,更要避免重复建设,要把提高运输效率效益作为交通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来考虑。基于此,中国不宜像美国那样,成为“浮动在汽车轮上的国家,而应以优先发展铁路为宜,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集约优势,公路应该在铁路大架构的基础上考虑布设,以协同铁路发展为己任,以实现公铁运输方式的优势互补。事实上多年来,因公路建设市场化进程明显快于铁路,公路发展的速度要比铁路快得多,从避免重复建设的角度上看,高速公路的快速建成可能压缩了铁路的发展空间,进而从提高运输效率效益的角度上讲,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无益。当然,为保证国家重要运输动脉的安全可靠,公路与铁路重复建设,适当的冗余建设也是必须的。

2 对规范编制及有关技术指标的建议

2.1 从业人员素质提升。规范应更多使用数学语言

早期,中国公路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规范编制时,在宜采用数学语言表述时,为了便于理解,采用了“中文式”的数学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专业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对于采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表述起来更方便、更明了的地方,宜尽量采用数学语言,避免文字表述繁琐冗长。

2.2 S形曲线,有条件约束前后半径关系

对于S形曲线,JTG D20一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前后半径的关系作了规定,以R1/R 2≤2为宜(R1为大圆半径,R 2为小圆半径),这个规定是考虑到若R1、R 2相差过大,会导致司机操作方向盘前后转动幅度相差过大,以致产生不适应,很难准确跟踪道路的曲线轨迹,是基于早期公路等级大多较低,平面指标一般不高的情况得出的,其实,当小圆半径R2达到足够大时,不必考虑二者的大小关系,国外就有相关规定,如法国规范《道路设计与几何尺寸技术指南——干线公路规划》中就指出:当曲线相互连接时,若小圆半径R2大于500 m,则不必考虑R1与R2的大小关系约束。

2.3最大纵坡的规定,上下坡方向应区别对待

无论是《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还是《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路线最大纵坡的规定,均未区分上、下坡方向,而是统一做出了规定。对于早期的公路,等级普遍偏低,均为整体式,上下坡方向固化在一起,不存在上下坡方向纵坡值不一致的问题。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分离式路基的采用越来越普遍,区别行车方向设置纵坡最大值,显得很有必要,国外规范就有相关规定,规定下坡方向最大纵坡比上坡方向大1%,如法国规范《几何设计》中规定:设计速度为120 km/h时,规定上坡最大纵坡为4%,下坡最大纵坡为5%;设计速度为100 km/h时,规定上坡最大纵坡为5%,下坡最大纵坡为6%。这一点,建议中国规范研究采纳。

3 结语

随着中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公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已不仅仅是“设计这一个因素,还需结合人、自然、社会等综合因素,根据对公路交通系统的构成及视距、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平纵组合、路肩与分隔带、平面交叉、交通安全措施等方面对交通事故影响的研究,客观地指出了公路设计因素的影响。

4 参考文献

[1]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第3篇:环保设施安全设计规范范文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延伸,地形复杂、人口稀少地区电力资源贫乏,电力成本巨大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公路隧道照明系统的供电问题更趋严重。同时,公路隧道一旦投入使用,正常状态下照明系统几乎处于长期点亮状态。依据国家规范 400m 以上的公路隧道需设照明设施,因此应用一种既可降低工程造价,又能降低运营管理成本的适应此发展需求的公路隧道太阳能照明系统就已十分迫切。

2 隧道的基本情况

某隧道全长1 310m,宽 9m+2×0.75m,有效净高 5m,纵坡 2.88%,设计时速60km/h。为了提高通过隧道的安全性,隧道内需要有通风、照明系统。

3 太阳能照明系统的设计及施工

良好的隧道照明是创造洞内良好的视觉环境, 确保车辆以设计速度能够安全地接近、穿越和通过隧道;同时也是隧道营运费用最大的日常开支项目之一。

遵循技术先进、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用的指导思想,决定对隧道采用太阳能照明。鉴于隧道较长,导致输电线路损失较大和太阳能电池组件方阵安装受限制,所以把整个隧道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分别独立供电,在隧道进、出口两侧各设一座太阳能电站,选择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势。

本系统设计采用低压钠灯作为光源。低压钠灯是一种成熟的照明电光源,它具有同类产品中最高的发光效率,穿透性强、使用寿命长、低能耗、无频闪、绿色环保等优点,照明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光源,并且降低了系统总造价,减少了今后的维护费用和工作量。灯具选用标准截光型隧道专用灯具,其照射角度为法线两侧各65度,既能保证整个隧道的照明亮度和均匀度,又不产生易引发事故的眩光。

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的要求设计,中间段照明的亮度要求为 1.5cd/m2(行车速度60km/h,单车道双向交通不超过700辆/h),路面亮度总均匀度为 0.3。

为达到道路安全畅通的目的,遵循以下原则:

1)隧道内不管是白天或夜间均需设基本照明;

2)白天车辆进入隧道时,路面亮度应逐渐下降,使司机的视觉有一个适应过程,将隧道分为入口段、过渡段 1、中间段、过渡段 2、出口段;

3)出口段也应设过度照明,在双向交通情况下和入口段相同;

4)夜间出入口不设加强照明,洞外应设路灯照明,亮度不低于洞内基本亮度的1/2。

具体灯具布置,灯具安装在隧道顶部两排预设斜面上,采取对称布灯方式。两排灯光的设计照射中心分别为正常行车道与灯光同侧的边线。考虑到隧道内灯具间隔距离要求(降低车辆通过时人眼感到的频闪频率在 2.5Hz~15Hz之间),本隧道时速设计为 60km/h,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设计灯具间隔为 12m,将隧道分为两部分,太阳能供电由太阳能电池方阵、控制器、蓄电池组等部分组成。电站一(进口):长 559m,入口段 67m,过渡段 84m,中间段 408m。负载总功率 2.808kW,白天开 92 盏,夜晚开 46盏,灯具耗电量:2808W×12h+1404W×12h=50.544kW・h,太阳能方阵功率 =50.544÷0.56 (系统整体转换效率)÷3.4≈26kW 蓄电池 220 只 。

电站二(出口):长 751m,中间段 612m,过渡段 84m,出口段 55m,负载总功率 3.692kW,白天开 126 盏,夜晚开 63盏,灯具耗电量:3692W×12h+1846W×12h=66.456kW・h,太阳能方阵功率 =66.456÷0.56 (系统整体转换效率)÷3.4≈35kW 蓄电池 330 只。

入口段:67m(7m+12×5)采用 10 盏 55W 低压钠灯。

过渡段 1:84m(12×7)采用 14 盏 35W 低压钠灯。

中间段:1020m(12×85)采用170盏26W低压钠灯。

过渡段2:84m(12×7)采用14盏35W低压钠灯。

入口段:55m(7m+12×4)采用10盏55W低压钠灯。

总计218盏低压钠灯。

整个工程施工、安装及调试时间2个月。

4 运营情况

通过几个月的使用,经检测输出电压345V,输入电压220V,路面照度20lx,照明状况良好,能够保证在无太阳7d的情况下正常使用。

5 经济价值分析

整个太阳能电站基建费用75 万元、太阳能板设备组件308 万元,蓄电池组件 99 万元,电池板组件使用寿命按 25a计算,蓄电池按4a 更换一次计算(更换一次为 30%计算),25a 维护及看管费用约 48 万元,年平均费用 27.44 万元,年延米造价209.46 元。

太阳能输出功率为61kW,年输出电量为 53.436 ×10-4kW・h。 如果用煤电价格计算合 42.748 万元,年节约15.308 万元,25a 节约 382.7 万元,节省标准煤 4 453t,减少CO2排放量11 666t,减少 SO2排放量37.85t,减少 NO2排放量 32.95t。

随着煤价上调,电费不断提高,造价也在提高,而太阳能电站供电不存在此类问题。

通过比较证明太阳能电站利用达到了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节约型、环保型的原则。

参考文献:

第4篇:环保设施安全设计规范范文

(第二轮征求意见稿)

 

 

 

 

 

 

 

 

 

遂昌县化工行业整治领导小组

二Ο二一年三月

 

目录

 

1.1 概述

1.2 政策法规

1.3 安全生产管理

1.4 环保治理

1.5 节约资源与清洁生产

1.6 设备设施监管

1.7 应急管理

1.8 负面清单

 

 

1.1 概述 为加快推动化工行业向绿色、集聚、高端方向发展,按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要求,以生产智能化、自动化、清洁化、安全化为目标,着力构建“绿色安全、循环高效”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依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从政策法规、安全生产监管、环境监管、设备设施监管、能源节约与清洁、生产应急管理、负面清单等方面提出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标准(50条),本标准适用范围为我县境内《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2019年修改)所列的第C26-27类行业。

1.2 政策法规 (1)企业项目应符合国家、地方产业、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土地建设、节约能源、清洁生产等各项法律、法规及政策。

1.3 安全生产管理 1.3.1 厂区布置和设计 (2)工厂布置应根据工厂的生产流程及各组成部分的生产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按功能分区集中布置,工艺装置或设施、罐组之间和与相邻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符合规范要求。生产、储存区要与办公区隔离,涉及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装置控制室、交接班室原则上不得布置在装置区内,确需布置的,应按照《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设计规范》(GB50779-2012);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粉尘爆炸危险性、中毒危险性的厂房(含装置或车间)和仓库内不得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外操室、巡检室。

(3)化工生产企业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涉及二重点一重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应具有相应甲级化工资质单位进行设计,企业不得擅自改变布置和区域使用性质。厂区内要设置限速、限高、禁行和导引等标志,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装置、设备、设施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易燃易爆场所要安装符合规范要求的静电消除装置。

(4)控制室不能与甲乙类生产车间在同一车间,间距符合《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2018版)表4.2.12条等规范要求,且控制室面向有火灾危险性设备的外墙应为无门窗洞口;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包括值班值守、报警处置、视频巡查、应急调度等在内的自控室管理制度。

1.3.2 精细化工反应安全评估和中试管理 (5)按《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导则(试行)》要求开展反应风险评估。下列情形,应进行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建立风险控制措施: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涉及金属有机合成反应(包括格氏反应)的;现有危险工艺装置涉及工艺路线、工艺参数或装置能力变更以及因反应工艺问题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涉及其他放热的反应、蒸馏、精馏、稀释、干燥等工序的;需要贮存使用的原料、中间产品、半成品、产品及危废;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的精细化工生产装置,有关产品生产工艺全流程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并落实安全管控措施。要根据工艺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设计安装必要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温度、压力、加料等联锁自控,反应工艺危险度3级及以上的,要首先进行工艺优化和工艺改进,产业化实施必须进行区域隔离,并设计安装应急终止或超压泄爆装置,达不到要求的实施淘汰。

(6)采用间歇或半间歇反应工艺且投用10年以上的生产车间,每三年由企业聘请具备化工石化医药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等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设计诊断和风险评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推倒重建。

(7)新开发的不涉及的国内首次的工艺的化工工艺、技术由企业自行邀请专家进行论证并提供专家论证意见,生产工艺经逐级放大试验后,方可进行工业化生产。对于国内首次的工艺的化工工艺、技术应按有关要求进行。严禁在工业化生产装置进行试验性生产。中(扩)试装置应单独设置,且采用自动化远程控制,现场原则不能有人,确有需要的控制在2人以下。中试前,须完成完整的安全风险评估,评估结论要符合中试及今后工业化生产安全要求。企业应确保物料安全、设备安全、反应安全、操作安全。

1.3.3 风险管理和重大风险控制 (8)建立安全风险日志管理制度,落实动态安全风险研判和每日公开承诺,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安全风险研判;建立自下而上的层层风险研判、层层记录归档、层层风险报告、层层签字程度的制度,一天一预警提示、一天一承诺公示。

(9)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每3年开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并对其工艺进行开停车条件确认和风险识别(其他的每5年开展一次风险辨析分析)。

(10)“两重点一重大”企业须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应建设具备安全网络条件的APP在线安全管理平台,应按规定确定、配备、运行自动化控制系统。建立视频监控系统,生产现场和危险化学品甲类仓库(罐区)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并能接入安全监管平台。

①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和涉及危险工艺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组份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和监测系统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

②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应实现自动化控制,确定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装备和完善自动控制系统。对于重点监管危险工艺的车间内同时布置的非危险工艺装置要按照危险工艺的自动化要求进行设计;反应工艺危险度2级及以上的,SIS、DCS等控制系统使用年限达到6年的,由企业委托控制系统提供商等进行性能判定,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提升改造。

③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装置。制定符合安全要求的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超工艺指标运行。应按规定装备功能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温度、压力、液位等重要参数的实时监测,实现双电源供电,控制系统设置不间断电源(UPS)。高度危险和大型装置应设计符合要求的安全仪表系统(紧急停车或安全联锁)等。

④应设计安装符合要求的安全仪表系统(SIS);在役装置应在全面开展过程危险分析(如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基础上,通过风险分析确定安全仪表功能及其风险降低要求,并评估现有安全仪表功能是否满足风险降低要求;企业应在评估基础上,制定安全仪表系统管理方案和定期检验测试计划。

(11)罐区或仓库应按分区、分类存放标准储存介质,不得超量、超品种储存危险化学品,不得将相互禁配物质混放、混存,并在仓库门口(按照每个防火分区)设置风险告知牌和物料定置牌。企业应对进出物料进行登记,建立台账。储罐应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储罐高低液位报警,采用超高液位自动联锁关闭储罐进料阀门和超低液位自动联锁停止物料输送措施。构成重大危险源、易燃易爆以及剧毒化学品的储罐应设置紧急切断阀。

(12)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生产设备、储存设施和管线,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以上的,以及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要强制淘汰更新。

1.3.4 人员素质和能力 (13)对申请办理安全许可证及安全许可证延期的企业,对其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相关规定,对考核未通过的,不予办理相关企业的安全许可证。

(14)化工生产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专人负责制,设立安全总监,安全总监应具有国民教育化工或安全类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并具有3年及以上化工行业从业经历,或该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化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在企业全面管理生产经营的负责人,下同)须具有3年以上化工行业从业经历,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总监必须具有化工类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

(15)涉及“两重点一重大”装置的专业管理人员应达到国民教育化工或安全类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新招危险工艺操作人员应具有国民教育化工或安全类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现有危险工艺操作人员学历达不到要求的于2023年前完成学历提升;新招普通岗位一线操作人员应达到国民教育化工或安全类专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或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并接受安全培训,经企业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老员工学历达不到要求的于2023年前完成学历提升。特种作业人员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16)化工生产企业应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其中从业人员100人以上的至少配备2名注册安全工程师;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中的中级及以上注册安全工程师比例至少应达到15%,并逐步提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数不低于企业从业人数的2%,专职安管员应具有化工或安全类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达到国民教育化工或安全类专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或高中以上学历并具有十年以上化工安全管理经历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涉及重大危险源企业和危险工艺化工企业专职安管员还应取得化工类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或化工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

1.3.5 门禁管理 (17)企业外来人员实行登记制度,应经安全教育或安全告知;任何人员进入企业生产、储存区域应接受安检,按规定穿(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对涉及光气、氯气、氟化氢、硫化氢等剧毒、强腐蚀性物质的作业场所按规范配备专用防护用品),严禁携带火种,禁止携带任何非生产性电子设备。

(18)凡进入生产装置区、罐区的机动车辆,必须佩戴标准阻火器。企业对进入生产装置区、罐区的机动车辆进行严格检查,做好登记。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区、罐区后,必须按指定路线限速行驶,在指定区域停放。

1.4 环保治理 1.4.1 基础管理 (19)建立专业的环境管理机构,包括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处理设施运行部门及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队伍。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包括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值班巡查制度、环保事故应急预案制度、环保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环保处理设施停运和检修报告制度、污染防治设施和突发环境事故的隐患排查制度。建立完备的环境保护管理台帐,包括自行监测台帐、环保设施运行台帐、药剂使用消耗台帐、危险废物处置台帐。项目审批、验收、整治、核查、排污许可等“一厂一册”档案资料齐全。

(20)按规定开展污染物自行监测,应具备基本污染物指标监测能力,鼓励具备主要特征污染物指标监测能力,满足内部环保管理需求。应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委托具备资质的监测单位定期开展监测,并按规定公开自行监测方案和监测情况。应及时制定、更新、完善污染物收集、处理操作规程及配套环保设施工艺流程图,并按规定上墙公开。应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废水、废气治理方案,复杂项目的需经有关专家评审。应及时签订相关废水纳管、固废处置等三废委托处置合同,并及时更新。

1.4.2 源头管理 (21)宜采用连续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收率,减少污染物产生量。新建和推倒重建的生产车间宜采用垂直流设计。应使用低毒、低臭、低挥发性的物料代替高毒、恶臭、高挥发性原辅材料,车间废气应采用可靠的尾气集中收集与处理系统。应采取先进装备设施、工艺技术和方法,加强过程控制,鼓励生产工艺和设备实现密闭化、连续化、管道化。在生产工艺适用的情况下,鼓励选用单锥、双锥、闪蒸干燥等先进的干燥设备。应淘汰水喷射泵、蒸汽喷射泵和水冲泵等真空设备,确因特定工艺要求使用的,应做好使用水的冷凝和回收,完善设备密闭和废气收集措施。

(22)挥发性液体物料固定顶储罐须采用呼吸阀、氮封、降温设施、气相平衡管等一种或多种措施,呼吸废气宜应采用冷凝回流或其他方式处理后排放。挥发性液体物料装卸必须采用装有平衡管且封闭的装卸系统。使用桶装液体原料的必须密闭正压输送并设置密闭投料间,不得真空抽取。除物料装卸场所临时使用外,正常生产流程中的物料输送应使用刚性管道,不得使用柔性塑料管,以减少环境风险。反应釜、管道等装备拆除前必须清洗清理干净,原料、产品、使用过的物料桶和废弃反应釜、管道等装备应及时处理,禁止露天长时间堆放。

1.4.3 废水收集处理 (23)须做好清污分流工作,各类废水做到应纳尽纳,应关注特征污染因子的治理对策。重金属、高氨氮、高磷、高盐、高毒害、高热、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应做到分质分流,配套预处理措施和设施。罐区地面应作硬化、防渗处理,四周建围堰并采取防雨措施。各类废水输送采用明管或明管高架方式实行管道化输送,输送管道满足防腐、防渗漏要求,标注统一颜色及流向,不得设置地埋管、临时管。工艺装置废水不得落地且不得进入车间明沟(渠),新建企业及项目车间工艺废水和设备清洗水不得设置地下废水收集池,地面清洗水或现有企业整改确有难度的须采用池中罐的形式收集废水。

(24)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应急池容积满足规范要求,初期雨水切断装置应采用智能控制,雨水沟、收集池应进行防腐防渗处理;规范建设雨水排放口,清理封堵废弃排放口和管道,雨水排放口必须安装智能化监控设施,最终排放口与外部水体间安装切断设施,并配套建设足够容积的应急池和应急泵。

1.4.4 废气收集处理 (25)废气收集应按照小风量、高浓度原则设计,除安全因素以外,严禁稀释收集、处理。液体投料应采用重力流或正压输送,固体投料采用固体投料器,无法使用固体投料器的应设置密闭隔间等方式隔绝物料与环境空气的接触。在生产中易挥发或异味明显的物料、中间体、产品,宜采用密闭生产体系,投料、转移、出料以及抽滤、离心、干燥、烘干等固液分离工序宜采用密闭设施,无法密闭的应采用密闭隔间等方式隔绝物料与环境空气的接触。挥发性或异味明显的成品包装单元,根据包装形式,应选用效率高、物料转移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包装设备,异味难以收集的应设置密闭隔间等。设置密闭隔间的,须对废气产生点位采取局部集气罩的方式收集,提高效率减少换风次数,减少总风量。

(26)应采用国家和省里推荐的高效处理方式处理废气,非水溶性组分的废气不得仅采用吸收方式处理,禁止将高浓度废气直接与大风量、低浓度废气混合。

(27)企业主要废气末端治理设施应规范安装监测采样阀门及平台,采样电源保持稳定供电。企业应科学管理废气治理设施,鼓励安装光控、声控等报警装置及时预警设施故障,重点废气治理设施鼓励采用传感器方式全方位监管设施运行情况。

1.4.5 固废处理 (28)产生管理及包装要求:①产生管理要求:张贴危险废物警示标识、周知卡,建立产生点位台账,对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包装,在包装容器上初步张贴危险废物标签,已完成包装的危险废物在产生点位暂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②包装要求:包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完好无损,贮存量不得超过容器最大贮存的90%,产生异味的危险废物须密封容器口或袋口,易散落的危险废物应进行打包缠绕,防止脱落。

(29)设备建设及贮存要求:①设施建设:贮存设施应防风、防雨、防晒;地面硬化、防腐、防渗、无裂缝;内部四周设置导流沟;外部设置不小于一立方的收集池,收集池应能自动收集泄漏液体,并设置污水管道输送至污水站集中处理;贮存设施应根据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参照危险废物化学品贮存设施等级要求建设相应设施,焚烧和综合利用类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满足2个月时长以上正常生产活动情况下的产废贮存需求,贮存挥发性危险废物的设施应设立废气收集处理设施;配备与危险废物特性相应的应急设施和物资。②贮存要求:不得贮存与危险废物管理无关的其他物品;互相反应的危险废物不得贮存在同一场所;不同类别危险废物需分区堆放,间隔一米以上,划定分隔线或隔离墙;危险废物包装容器不得与地面接触;在贮存设施内外张贴危险废物标识和周知卡并及时更新;应由专人管理,分类别建立出入库台账并实时记录;配备称重计量设施,对入库的危险废物逐件进行称重,其中危废要求规范存放、及时清零。

(30)建立、健全固体废物档案,分类建档:①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验收报告和批复及固废核查报告;②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分类别);③危险废物委托处置合同、委托单位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证复印件;④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危险废物申报登记;⑤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及转移联单;⑥危险废物内部管理制度、业务人员培训记录;⑦有自行处置的,还需提供处置装置(设施)环评、验收技术文件及批复、处置设施运行记录、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

(31)除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危险特性进行判别外,还需根据生产原料、工艺等对危险废物特性做进一步判别,对可能具备易燃性的危险废物需进行其他特性分析,并根据特性判别结果指导贮存、堆放、处置并采取相关应急措施,同时将危险特性告知利用处置单位。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登录浙江省固体废物管理平台上报年度管理计划、产生处置台账、转移联单。上年危险废物产生量大于300吨/年的产生单位应在下年年初自行组织固废核查和论证,生产工艺调整、新项目投产后,危险废物产生量与法定核定量相比变化幅度超过20%的须组织固废核查并与管理计划一同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自行利用处置本单位危险废物的企业应参照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管理要求建立相关制度和台账,利用处置外单位危险废物的企业必须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包括自行利用处置)需按有关要求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所有产生危险废物的化工企业必须在物流的出入口、贮存场所、主要产生(处置)设施安装“三点一线”的视频监控系统,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

1.5 节约资源与清洁生产 1.5.1 节约能源 (32)禁止使用或严格淘汰国家明令禁用或淘汰的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全面淘汰落后及相对落后的产品、技术、工艺和设备,大力推进绿色化工技术,推进流程工业系统节能改造,推广能源梯级利用、螺杆膨胀动力驱动、溴化锂制冷等技术,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产生的余热余压,实施热泵辅助精馏、MVR蒸馏、膜分离,凝液回收、聚合母液处理及回用、酸洗废水净化等技术改造。加快老旧电机更新改造,积极使用国家重点推广的高效节能电机。

(33)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组织机构,配备能源管理员,年综合能耗在1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须持证上岗。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集约化管理模式,对企业的能源生产、输送、分配、使用各环节进行集中监控管理。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的要求,配备合理的能源计量器具。主要工业产品单耗应低于国家和省限额标准,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符合《浙江省制造业行业新增项目产出效益规范指南(2020版)》中规定的要求。

1.5.2 节约用水 (34)以“节水优先”为用水原则,采用节水型工艺、节水设备,加强用水管理,建立用水用水三级计量管理制度,用(取)水定额满足《浙江省用(取)水定额(2019年)》(浙水资[2020]8号)相关行业的先进值要求。结合行业清洁生产要求,建立和完善循环用水系统,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现有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20t/万元,新建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10t/万元。

1.5.3 节约用地 (35)企业应加强集约用地管理。除特殊工艺外,企业应建设多层厂房;鼓励企业在附近配套区块建设或租用生活设施用房,厂区内除研发用房、管理用房和值班人员用房外,原则上不得建设员工宿舍用房。亩均增加值和亩均税收应符合《浙江省制造业行业新增项目产出效益规范指南(2020版)》中规定的要求。

行业名称

亩均税收(万元/亩)

亩均增加值(万元/亩)

单位能耗增加值(万元/吨标煤)

行业名称

亩均税收(万元/亩)

亩均增加值(万元/亩)

单位能耗增加值(万元/吨标煤)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8.1

110.5

0.7

医药制造业

44.0

145.6

3.1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36.7

129.5

0.5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26.0

97.8

1.6

肥料制造

5.8

44.5

0.1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92.1

289.7

8.6

农药制造

8.8

73.9

1.1

中药饮片加工

13.4

102.4

4.9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29.1

100.9

1.5

中成药生产

39.7

117.1

4.0

合成材料制造

25.9

118.8

0.6

兽用药品制造

24.7

80.3

3.3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21.0

82.6

1.2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71.1

217.6

4.5

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

8.5

37.0

6.7

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

38.1

124.0

3.8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

40.6

156.9

4.2

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

18.2

81.2

1.2

1.5.4 清洁生产 (36)企业应定期通过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主要清洁生产方案,大宗液体物料须管道化输送,其他液体物料原则淘汰桶装,保持清洁生产水平不得低于清洁生产国内先进水平。

1.6 设备设施监管 1.6.1 特种设备 (3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应按规定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申报并接受检验,不得使用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特种设备,应当依法履行报废义务,并办理使用登记证注销手续。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具备规定条件,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

(3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按规定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资格。应当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特种设备一机一档,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特种设备应急演练。应当定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巡查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年度检查,建立定期巡查档案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年度检查档案。

1.6.2 防雷及防静电接地安全设施 (39)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等要求,在厂区安装防雷装置;按照《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要求,在输送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安装防静电设施。防雷装置应当每年检测一次,对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1.7 应急管理 1.7.1 环保应急管理 (40)企业应建立环保事故隐患定期排查机制,完善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应急预案,并按照应急预案配备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和设施,进行日常培训、演练、备案。敏感区域建立特殊污染因子在线监控预警系统。开展环境风险评估,高风险企业强制投保环境污染责任险。

1.7.2 安全应急管理 (41)企业应按要求制定安全生产紧急疏散、应急救援预案;企业应按照《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标准》(GB30077)的要求配备应急救援装备、设施及物资;按规定建立应急队伍、配备专职人员。企业应结合实际,以实战为导向,加强应急救援培训和应急救援演练,每年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不少于1次。

1.7.3 消防应急管理 (42)企业内所有厂房及仓库均应提供消防行政许可证明文件,不得擅自改变使用性质;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烟排烟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保持完好有效;企业内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符合规定,保持畅通;所有企业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有消控室企业安装远程监控系统,不得存在严重影响消防安全的违章建筑。如不符合要求且不能当场整改的所涉厂房停产整顿,对于严重影响消防安全的违章建筑,予以拆除。

(43)在危险生产、储存区域外围增设针对性的消防设施和灭火救援装备,储备相应的灭火药剂,放置必要的防护救护器材,有毒有害岗位应配备救援器材专柜。

(44)一级重大危险源企业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配备相应人员和消防车辆,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其它化工企业应当建立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完善联勤联动机制,开展群众性自防自救工作。一、二级重大危险源企业应当成立灭火救援专家小组,第一时间协同做好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

1.7.4 气象灾害应急防御 (45)按照《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及《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监督检查办法(试行)》,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建立特殊气象情况接受预警机制,做好防雷电、防大风、防暴雨(雪)、防高温及防结冰等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工作。

第5篇:环保设施安全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电缆隧道 照明 排水 通风 智能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013-02

随着城市发展规划对功能性及美观度的要求不断提升,电缆敷设由隧道敷设取代架空线路已经成为世界潮流,而且在厂矿企业、社区、办公区域等场所得到普遍应用。但是,电缆隧道存在的通风不良、排水不畅、无照明和消防设施等问题,造成运维人员施工、检修困难、人身安全难以保障,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抢修时效和供电的可靠性。

1 项目的技术原理

为了优化电缆隧道的排水、照明、通风防火方案,提高安全防护措施,选用新型潜水式排污泵和智能控制箱,实现液位智能排水,提高了电缆隧道的防洪排水能力。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用于检修照明,照明为24 V安全电压,安全节能。增加通风窗实现自然通风,提高了通风效率,通风窗配有防火阀,发生火灾时自动关闭,有利于消防。电缆隧道多功能检查井实现了通风防火、智能排水、安全照明系统的集成化、简约化,具有占地面积、体积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其安装简易、维护方便、造型美观、节能环保。

2 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2.1 关键技术

(1)智能控制系统设计。(2)排水系统设计。(3)通风系统设计。(4)绿色照明设计。(5)尺寸确定、建模及荷载计算。(6)方便维护和环保需求。

2.2 主要创新点

(1)照明节能环保:选用高效节能防水防尘LED灯具,采用24 V安全电压,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供电,无需外接电源。太阳能电源系统:多功能电缆隧道检查井的屋顶设置一套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发电单元与蓄电池的组合共同为电缆隧道提供电源系统,无需外接电源,节能环保。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配置的计算:首先计算出电流:按30 W的LED灯2只,24 V系统,电流=60W÷24V=2.5A;计算蓄电池:每日放电时间按7 h,需要满足连续阴雨天5 d的照明需求;蓄电池的容量=2.5A×7h×6天=105AH;蓄电池充、放电预留20%容量,再加上20%的损耗,蓄电池的实际容量=105AH×(100%+20%+20%)=147AH取整后为150 AH,实际蓄电池为24V/150AH,需要两组12 V蓄电池共计:300 AH批;计算电池板的需求峰值(WP):电池板每天接受有效光照时间为4.5 h,最少放宽对电池板需求20%的预留额,每日放电时间按7 h,所以需要两块12 V电池板共计:200 W。(2)通风安全高效:检修门及三面外墙设有防雨百叶窗,提高自然通风效率。通风窗设有防火阀,发生火灾时自动关闭,有利于消防。对于变电站、工厂、小区场所的电缆隧道的截面尺寸一般为1.4 m宽,1.9 m高,检查井间距在70左右,如果电缆数量不多,发热量不高时,一般设自然通风就能满足通风需求。(3)排水自动快速:检查井下部的集水坑配有一用一备的潜水排污泵,水泵启动实现液位自动启停,提高电缆隧道的排水防洪能力。排水措施:电缆隧道底部设导流槽,按5‰坡度汇至检查井下方集水坑,集水坑的容积满足隧道渗水的汇水量和排水泵的流量要求。集水坑内配置两台潜水排污泵(1用1备)和液位计,收集的雨水通过液位浮球阀和智能控制柜控制排水泵排入附近排水检查井,实现液位智能排水。消防系统:设计一套高压细水雾的消防系统,其水源来自于电缆隧道下方的集水坑收集的积水。在电缆隧道内发生火灾时,该套系统通过一台排水泵将集水坑的水进行“细水雾”化,用于火灾初期灭火。除此之外,该套高压细水雾消防系统还和智能辅助系统连接进行火灾报警,为抢修人员及时赶赴现场争取时间。(4)控制简易智能:照明、通风、排水、防火设施均采用新型节能环保的材料和设备,无需人工操作,实现智能控智能辅助系统:主要是对电缆隧道内的排水、照明和通风防火设施提供智能支持,利用智能辅助设备实现电缆隧道内的智能排水、智能防火、智能照明等功能,太阳能电源系统和智能辅助系统形成联动,当蓄电池容量不足时,智能辅助系统发出报警信号,而太阳能电源系统为智能辅助系统提供电源。(5)检修维护方便:检修通道:多功能检查井内设置下人爬梯(和电缆方向平行),检查井门口高于室外地坪200 mm,门口做防水措施。集水坑顶部设置方便开启的镀锌安全盖板,方便运维人员敷设电缆、检修设备等工作。

3 推广应用情况及前景

3.1 推广应用情况

电缆隧道功能检查井已在枣庄夏庄220 kV变电站和柴胡店110 kV变电站投产应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电缆隧道的通风、排水、照明、消防系统的高度集成化,有效解决了电缆隧道内通风不良、排水不畅,容易积水、无照明设施,不方便检修等问题,电缆隧道功能检查井具有占地面积、体积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同时其安装简易、维护方便、造型美观等特点,所涉及到的技术具有综合高效、节能环保、造价合理、维护方便等优点,便于继续推广应用。

3.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方面:电缆隧道多功能检查井与常规方案对比,节约排水泵检查井和集水池费用约3万元,节约电缆隧道通风费用约2万元,约电缆隧道照明费用约2万元,每年减少人员检修维护费用约1万元,减少征地及补偿费用约2万元,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单项工程降低造价约10万元,二座变电站累计节约造价约20万元。社会效益方面:首先是环保方面,该技术能减少排水、通风设施的占地面积,保护了现有的地面附着物与植被,有利于城市绿化,更好地落实“环境友好型”的建设要求。其次,电缆隧道多功能检查井为隧道提供了良好的自然通风、检修照明、智能排水,方便了人员抢修施工,体现了“安全第一、以人为本、质量至上、环保优先”的建设理念。

3.3 应用前景

该技术可推广应用于电缆隧道和电缆沟建设,包括新建和扩建(改造)工程,可有效改善电缆隧道的运维环境,为安全供电和方便检修提供安全保障。

4 结语

如何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是各行各业落实国家创新增效政策的主题活动,每个人可以从日常身边事做起,以问题为导向、以短板为突破口,创新思维形成更好的解决措施,电缆隧道多功能检查井就是功能多样化、设备智能化、使用便利化的创新成果代表之一,而我国在航天、深潜、高铁等重点领域的创新成果赢得世界赞誉,引领我国步入科技强国时代。

第6篇:环保设施安全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尾矿库设计浅议

中图分类号:TD1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尾矿设施是矿山生产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较大,一般约占矿山建设总投资的5%~10%。尾矿库是尾矿设施的主要部分,包括尾矿坝、库区等。尾矿中还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并且是一种人造的具有高势能的泥石流形成区,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库区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发展,尾矿坝数量越来越多,坝体堆积越来越高,因此,尾矿库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而且灾害事故仍是频繁发生。像2000年8月18日,广西南丹鸿图选矿厂尾矿库发生垮坝事件,死亡21人,伤39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0万元。1985年8月25日湖南一矿山的尾矿库发生垮坝事故,造成39栋房屋倒塌,49栋房屋受损,冲毁输电线路35km,通讯线路4.38km,国家级公路3km,桥梁3座,并造成了人员伤亡,损失惨重[1],2006年4月30日陕西镇安发生的尾矿坝垮坝事件,直接造成17人死亡,经济损失惨重。 难怪国际大坝委员会(ICOLD)2003年蒙特利尔会议选择尾矿坝作为这届学术会议的主题,并组织了《尾矿坝面临的挑战》的国际专题学术会议作为国际大坝委员会第71届国际年会的组成部份。

据估计我国有1700多座尾矿库,其中,正常运行的不足70%,有的行业大约有45%的尾矿库处于险、病、超期服务状态。而这些险、病、超期服务的尾矿都必须进行技术改造处理,险库要抢险除险,病库要治病,根除病害,超期服务的要抓紧时间设计新库,同时对老库要进行闭库设计,实现安全闭库。同时,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执行力度的加大,使许多原来没有尾矿库,随意排放尾矿的矿山企业,必须修建尾矿库。所以,就目前而言,我国尾矿库的建设市场很大,不但有老库要改造,而且有新库要建造。而控制尾矿库工程质量的关键是尾矿库的设计。

优秀的设计方案和设计质量是保证尾矿库(坝)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的基础。但尾矿库工程的设计与其它类工业建筑物设计有所不同,它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工程设计,它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精通水力学、土力学、水文学、坝工技术等专业知识,而且要熟悉采矿、选矿、机械、环保等专业知识。当然,国家对这一领域的工程设计也作了明文规定,要求具有资质的单位才能设计等。但是现实非如此,在尾矿库勘察设计中存在许多问题,有的还很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否则会贻害无穷,殃及子孙。

2设计市场及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设计市场不规范鉴于尾矿库的特殊性,以及发生的一系列灾害事故,国家经贸委于2006年6月1日专门颁布了《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6号),进一步明确了建尾矿库必须先设计,而且要由有资质的单位设计,其中,第十条“尾矿库的勘察、设计、安全评价、施工及施工监理等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然而,目前尾矿库设计市场却很不规范,存在许多的问题,归纳起来:①矿山企业不愿意搞尾矿库设计。许多老矿山企业由于原来设计规划时没有考虑尾矿库的建设,尾矿是随意排放,现在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迫使老矿山企业不得不建造尾矿库,否则就停产。由于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所以,就随意找一个地方,修筑一座坝,把尾矿排放其内,这就是尾矿库,根本没有进行设计规划。②自行设计。有的矿山企业从建矿开始就设计了尾矿库,而且尾矿库的生产运营都很好,各方面条件都很正规,也有了相当的经验,所以,对尾矿库的局部改造或修改设计,就自行组织几个技术人员进行设计,思想麻痹大意,结果造成灾害事故。像江西某矿的尾矿库泄水井改造,就是因为自行设计,结果造成井塔倒塌,排洪系统报废,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万元。③挂靠设计。即私下将业务挂靠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这种危害性也是很大的。像云南某矿的尾矿设计,是私下几个人承揽,挂靠某个设计单位资质进行设计,结果尾矿库刚一使用,就出现了很多很严重的问题,使该尾矿库成了病库。

2.2设计技术人员匮乏

尾矿坝设计人员匮乏是不争的事实,主要是以下原因:

原因一、由于矿山企业经济不景气,很多矿山都面临着破产,结果造成整个与矿山相关的行业也随之衰落,因而许多原来从事矿山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老的退休,年轻的纷纷改行,像搞井(巷)建(设)的改行搞土建,搞露(天)采(矿)的改行搞总图规划,搞矿井通风的改行搞暖通,搞尾矿库的改行搞土建或其他水利工程。

原因二、相对水利等其它行业设计而言,尾矿坝设计行业是高风险行业,而中小尾矿坝企业主将设计费用压的很低,在高风险低回报的现实情况下,造成从事尾矿库设计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数量上严重不足,素质也有所下降。

原因三、尾矿坝设计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精通水力学、地质学、土力学、水文学、坝工技术等专业知识,而且要熟悉采矿、选矿、机械、环保等专业知识,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工程设计。尾矿坝设计要求设计人员有广泛的知识面,较多的专业队伍,而一般设计人员很难达到这样的全能,设计单位从市场及经济方面考虑也不可能配备功能齐全的专业科室。

原因四、尾矿坝大部分建在穷山辟壤,自然条件艰苦,这样,愿意从事尾矿库设计的年轻技术人员更少。

2.3技术及规范上的滞后尾矿坝设计规范目前还是用 ZBJ1-90 《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 勘察规范还是用YBT11-86《上游法尾矿堆积坝工程地质勘察规程》,相比较而言,尾矿坝的勘察设计规范更新较慢。

亟待解决的专业问题教多,例如进水塔进水流态的研究,进水塔抗震的研究,排洪斜槽进水口进流方式的研究,不同矿物母岩的尾矿固结研究等均不多见。现在对很多尾矿库的设计、改造,还是按照原来的老一套,缺乏技术上的创新。有的尾矿库设计,先是选址,然后计算库容,再就是设计初期坝、排洪系统等,按部就班;采用的堆坝方式、排洪系统等都是老一套,结果尾矿库一投入使用,就出现很多问题,使尾矿库成了一个“病”库。例如,云南某矿山的尾矿库,因为库址选择不当,库长太短,同时,尾矿颗粒太细,设计时却没有考虑这些因素,结果实际堆坝速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干滩面坡度和长度都达不到规范要求,形成了一病库。事前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该进行试验的不做试验,因循守旧,凭经验,缺乏创新。

2.4 知识缺乏设计计算不当有的设计人员只知照猫画虎,不进行计算;有的乱用公式,不注意公式的使用条件,如在计算重力坝所受最终堆积坝的土压力时,不知道库仑土压力公式,不论公式使用条件,乱用朗肯公式;有的在计算洪水时方法单一,无法校核对错;有的不进行进流能力计算,或者计算公式用错,导致进水口留的较小,在暴雨洪水到来时无法及时排去洪水,眼看着洪水漫顶引起溃坝;有的渗流计算与稳定分析脱节,稳定分析不用渗流分析的浸润线,不考虑渗透压力及动水压力等等。

3探究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

在尾矿库设计领域中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多的问题,而且有关尾矿库的灾害事故仍频繁发生,归结其原因,主要有:①政府部门管理、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监管混乱。随着政府部门的机构改革,对尾矿库的管理曾出现过真空期,现在虽然是以安检部门、环保部门为主管理的多头管理,但由于缺少相应的管理技术人员,存在力不从心的感觉;有时由于监管部门缺乏沟通,下达的文件往往互相矛盾,让业主无所适从;同时,许多矿山均处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所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一而再,再而三地加强工程设计、施工等市场的规范力度,对矿山而言,还是鞭长莫及,矿山依就是我行我素,不想设计就不设计,想自己设计就自己设计等。②矿山企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麻痹思想。本来就认为尾矿是被排弃的无用废料,所以认为没有必要花太多的钱用在这上面,随便实施就了事,根本不要设计;有的是为了应付环保检查,做给环境部门看的;有的认为自己矿山管理尾矿库几十年了,都没有出过事,对一些所谓的小改设计就没有必要委托设计部门来做,存在麻痹思想,自行设计。③省事省钱。有些尾矿库在设计之前,应该进行一系列的试验研究,根据矿山尾砂的具体情况,研究应该采用什么堆坝方式比较合适,等等;但为了省事省钱,该做的也不做,未能给设计部门提供充足详实的资料,可能导致错误的设计。④设计部门的原因。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或其它原因,以及矿山企业的特殊性,对许多设计人员来说,同样投资规模的工程设计项目,矿山项目的设计收费就比一般其它类工业项目要低,更不能与民用市政等工程相比,而且矿山项目的复杂程度又比其它项目高,付出的劳动比其它类项目要多。 另外,还有设计人员本身的素质问题,对业务不精不勤,像尾矿库选址,应该进行实地考察,做多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却没有这样做,结果造成事后出现库址选择不合适等事故。又因为设计终身负责制,使得设计人员对新工艺、新方法等不敢探索,不敢采用,使设计缺乏创新性。

4解决问题的设想和建议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和对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力度,设置专门的专业化职能管理部门,实行从尾矿库工程的立项审批到设计、施工及生产运营,一条龙的跟踪监督管理,使管理监督形成制度化、职能化、专业化,发现问题及时责令纠正整改。同时,加大打击私自设计、挂靠设计、无证设计、越级设计以及压价设计等违法事件,使设计市场正规化、有序化。另外,根据尾矿库设计的复杂性、重要性等情况,对设计收费标准进行调整,提高设计收费。②加强矿山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并根据国际国内所发生的尾矿库灾害事故,经常性地对管理人员进行与尾矿库工程有关的知识培训,加深对尾矿库工程重要性的认识,消除麻痹思想。③加强设计部门的管理。对设计人员除了要求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求熟悉国家有关管理法规。鼓励设计人员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方法进行创新设计,同时,改善设计人员的相关的待遇等物质条件,使他们安心设计,乐意设计。④政府应加大科研的投入。由于矿山企业的特殊性,目前,许多矿山企业都面临着经济不景气的局面,所以对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企业自身很难有钱投入来研究。因此,希望政府部门能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或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以解决企业之困。⑤加大后续技术人员的培养。由于尾矿库设计的特殊性,以及目前矿山企业的状况等综合因素,使得许多高等院校取消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所以,应加大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可以在几个有实力的院校中专门设置一两个班,以满足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

第7篇:环保设施安全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完好性、内浮顶常压储罐

中图分类号:F426.22;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294-01

1、轻质油内浮顶储罐完好性管理

储罐的完好性管理是所有整改的中心指导。首先是要有理论依据的对储罐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这里就需要对储罐的各个部位进行检测与评价,达到识别危害的目的,对检验数据进行收集、组织与研究,对已经存在的危害进行分析、统筹与讨论,这样也就对隐患的风险有了初步的认知。

分析的结果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风险不是十分严重可以接受;二是风险隐患十分严重,达到了影响安全生产的地步。针对第一种可以接受的情况,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明确的认识和了解问题存在的风险与防控方法,以便员工在日常工作和巡检中考虑到这一点,从而避免问题或及时发现问题。同时也要未雨绸缪,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在问题严重化之后的控制手段,在发生紧急情况后不至于惊慌失措。

但是要从根本上使储罐达到完好还是要彻底的解决这些隐患,2014年锦西石化加大力度对储罐的隐患进行了彻底整改,下面针对这些整改的成果及整改时遇到的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与分析。

2、依据最新的设计规范,老式内浮顶常压储罐应该整改的内容

2.1 消防部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方法

我厂多数的内浮顶常压储罐的消防系统已经不符合当下的消防管理规范。按照新规范的要求,车间将原来的泡沫灭火器进行了拆除,改为安装PLC-16型泡沫发生器,从而减少了罐壁的负荷,提高了储罐本身在出现火情时的安全性。但在储罐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储罐内的浮盘改造不久,若将储罐内的密封囊拆除的话会照成浪费,若不拆除,当施工时焊渣会掉落在密封囊上从而引起火灾造成事故的发生。

针对这一问题,车间在确认浮盘密封囊没有损坏的情况下经研究确定以下防范措施:首先用三防布将密封囊进行整体的覆盖,然后在三防布上再用石棉布进行第二层的覆盖,最后在石棉布上洒水,将布弄湿。这样掉落的焊渣就会很快的被石棉布上的水冷却,从而避免了浮盘密封囊被烫坏或引燃的风险,三防布在起到二次保护的功效的同时也帮助了石棉布更好的锁水。

2.2 静电接地设施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方法

我厂多数内浮顶常压储罐的静电接地设施均已不满足现行的《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轻质油品储罐技术导则》,因为我厂大多数的静电接地设施均是采用30mm宽的扁钢,并且多数的地下静电接地设施距离储罐罐壁小于3m,并且储罐的阻火器、呼吸阀、量油孔、人孔、切水管、透光孔等金属附件都没有等电位连接,这样就容易导致罐顶水蒸气凝结后出现静电打火现象,由此就形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在有机会对轻质油储罐进行检修时应对储罐的静电接地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估与整改。

本次整改项目中,车间按照《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将原有静电接地设施拆除,重新安装轻质油储罐的接地引下线,在距离地面0.3m至1.0m之间装设断接卡子,用两个M12的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连接。将储罐的人孔、透光孔、量油孔等金属附件做了等电位连接。增加内浮盘与罐壁之间的静电接地导线,导线采用阻燃绝缘护套软铜复绞线(截面积不小于50mO),用M12的不锈钢螺丝连接。内浮顶储罐一次机械密封内的钢滑板等金属构件做了等电位连接,沿圆周导线的距离不大于3m。静电接地材料采用镀锌钢材,接地线采用40mm宽4mm厚的镀锌扁钢,埋深0.8m,因原有接地极距离罐壁小于3m故重新铺设静电接地设施。施工按照国标图集03D501-3.4中要求进行。

2.3 罐顶劳动保护的的问题及整改方法

按照GB50341-2003《立式圆筒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中10.10盘梯、平台及栏杆要求,盘梯的最小宽度为600mm,最大升角为50°,一般宜取45°,同一罐区内盘梯升角宜相同。踏步应采用栅格板或防滑板,最小宽度200mm,相邻两踏步的水平距离与两踏步之间高度的2倍之和,不应小于600mm且不大于660mm,整个盘梯踏步之间的高度应一致。盘梯栏杆上部扶手应与平台栏杆扶手对中连接,沿栏杆扶手轴线测量,栏杆立柱的最大间距为2400mm。盘梯能承受5000N集中荷载,栏杆上部任意点应能承受任意方向1000N的集中荷载。盘梯外侧应有栏杆,当盘梯内侧与罐壁的距离大于150mm时,内侧也应有栏杆,盘梯应全部支承在罐壁上,盘梯侧板的下端与罐基础上表面应留有适当距离。

2.4 储罐内外防腐的的问题及整改方法

我厂老内浮顶常压储罐内外防腐有脱落失效现象,外防腐失效容易导致罐本体在大气当中,加快了腐蚀速度,内防腐失效容易导致油品发生颗粒污染,并降低了储罐内导静电涂料的导电性。车间按照《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T3022-2011和GB50393-2008《钢制石油储罐防腐蚀工程技术规范》要求,产品储罐内壁均应采用耐油性导静电防腐蚀涂层;底漆宜采用富锌类防腐蚀涂料,面漆可采用环氧类或聚氨酯类等浅色导静电防腐蚀涂料,涂层干膜厚度不得低于200μm;外壁应除锈达St3级后,采用耐水耐候性防腐蚀涂层,底漆应采用富锌类防腐蚀涂料,宜采用水性富锌类防腐蚀涂料,面漆可采用氟碳类防腐蚀涂料;涂层干膜厚度不宜低于250μm。

2.5 浮盘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方法

我厂老内浮顶常压储罐采用的浮盘多为铝合金材质,使用年限在10年左右。由于实际生产需要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储罐无法按计划年限清罐检修,导致铝合金浮盘的使用时间超出设计年限,并且铝合金材质浮盘有强度低,不耐磨,不耐冲击,耐腐蚀能力差的缺点。

在2014年的隐患整改项目中,我车间将浮筒式浮盘由白钢材质取代了原来的铝合金材质。白钢浮盘的优点是强度高,耐腐蚀能力强,且使用寿命长,可以达到20年,远超铝合金浮盘10年的使用寿命,且年均投入基本相同,在4万元左右。这样当无法按计划进行停罐检修时,就可以降低储罐长周期运行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3、对储罐完好性管理带来的好处与效益分析。

首先从安全环保角度分析,储罐的完好大大的提高了设备的本质安全,减少了安全隐患,保障了工作人员安全的同时也保障了其他设备的安全,而且减少了由于储罐不完好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其次从设备运行角度分析,有效的将降低了储罐在运行时的风险,延长了储罐的运行周期,实际的节约了储罐的运行成本,从根本上尽可能的避免非计划检修,最后从工艺生产角度分析,稳定的保证了生产连续性,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不因为储罐产生问题而导致本车间甚至是其他车间收到影响,耽误生产。因此综合以上从经济利益考虑,增加了储罐本体密封性,减少了储罐因检修或运行时的不必要浪费,从而有效的减少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总的来说储罐的完好性管理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大力加强这一方面的理论与实际联系,为集团公司创造更多的利益。

参考文献

第8篇:环保设施安全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图;设计质量;检查要点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to take new measures, every yea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lectrical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ent electric experts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electrical gb atlas modified and perfected.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ll kinds of electrical in recent years to review experience, the architectur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esign quality check points are summarized.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Electrical documentation; The design quality; Check points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建设部对建筑工程实施了新的管理制度,使得工程图纸的质量较以前有很大提高,由此引起的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但仍存在一些设计“违规”现象。当今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民用住房的要求也有所提升,民用住宅更加现代化、人性化,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对建筑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提高。为适应民用住宅的多功能化,电气化产品应运而生,走进百姓家中,数量逐年增加。因此,各种电气化产品的用电安全性成为各级安检部门的重视对象。为此,电气化产品也在不断完善,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还是会发生一些用电安全事故。比如因人为的使用不当、漏电短路等,造成火灾、爆炸、触电等,给人身带来危险,也造成了财产上的损失。因此,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建设部采取新的措施,每年要求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专家对现行电气设计规范及电器国标图集进行修改完善。

根据近几年对各种电气施工图设计的经验,并对各级审查意见进行总汇,对建筑电气工程设计质量检查要点进行总结。

1.施工图设计说明:

根据设计要求,规范设计名称,除了常规的项目(比如正常的动力配电、接地、防雷等)内容,还应注意以下内容:

应对缺项设计做特殊说明;对于没有按常规一次设计到位的项目,应特殊说明,否则按设计缺项处理;还有标明建筑物的类别,供电电源等级及供电状况。

2.负荷计算:

除变压器容量选择负荷计算外,设有柴油发电机组的项目,还应计算其容量,包括正常重要负荷供电与消防状态下的负荷计算,取其大者,并能满足最大一台电动机启动要求,变压器容量负荷计算用需要系数法,发电机组的容量计算用三种方法,然后取其计算容量最大的一组[1]。

3.供配电系统:

一次接线应做到安全而不复杂,二次接线应先绘制原理图,干式变压器则要有过温保护装置。低压配电系统连线应做到简单、方便、安全,要满足正常停电状态下重要负荷的供电需要,但还要设置相关安全措施,防止发电投入过大造成的危险。电器规格、型号等要准确标明。根据条件正确匹配导线与开关整定值。如有特殊环境,如干燥、潮湿、酸碱腐蚀等,根据特殊情况选择匹配的型号、规格等。

4.发电机房布置:

发电机房一般处于地上一层,高度一般大于四米,并设置运输通道。如需设在地下,则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但禁止设置在浴室、厕所等正下方。应具备电机房平面图,准确标明设备定位,材料等。发电机房要做到通气、通风,设置良好的排风措施,排风口处避免气流短路。

5.动力、照明配电系统图:

按需要系数法计算负荷数据,以此数值为依据,正确选择开关、导线和其他电气设备等。保护电器应严格控制电流,下一级整合电流不可高于上级,熔断器的熔体电流也应避免回路的尖峰电流。回路中的任何电器都应在保护电器的保护下才能运行工作。选用电器时,避免选用淘汰产品,尽量选择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的设备。住宅中配电回路、插座回路中都应设置漏电保护措施,总电源的进线断路器也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

6.控制设备:

水泵、风机等动力设备应有控制原理图等,做到设计准确,可参考国标图等进行设计。常用参考图为01D303-3。电动机额定电流不适宜用负荷计算求得,最好从手册中查得,这样更能保证所选电器的规格准确。

7.各层平面图:

规范化绘制电器平面图,使用新图例符号。清晰表达布线系统。对于暗管布线和明管等不避免混淆不清。对于穿越楼层的管线箭头更要表示清晰,并附加编号等,避免出现无名无用途管线。穿管导线不可过多,限数8根。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禁止在设有淋浴的卫生间的一,二区内设置插座等,其余地方插座应设置在2.25米以上高度,并设置漏电保护措施。共线槽内最好分隔,可起到抗干扰作用,强弱电线槽,不同电压等级的都要分开。

8.接地和防雷:

标注建筑物类别,确定适宜的防雷设计。根据防雷等级规定,严格控制避雷网格、引下线的间距。建议采用共用集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弱点接地等为一体的共用接地体。妥善处理变电所、发电机等场所的接地工作,弱电系统等要用BV线直接引出与接地体相连。应将电位联结箱设置在变电所、车间等处。并与接地体相同,避免高电位的入侵。

9.消防安全与环保电气设

根据防火规范要求,设计相应的消防电气。近几年,火灾事故发生率不断提高,而消防措施的不完善就更加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消防措施的管理和规范,尽量避免火灾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良好的消防措施可以将火灾防患于未然,只要做到及时报警、正确使用灭火器等防火措施就可以使火灾在小面积燃烧时就得到控制,将损失降到最低。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只要更加严格的审查各建筑图纸、消防设施等。

10.弱电:

在民用高层或多层住宅中,依据所在地的具体执行标准,明确规定每户电话线的终端口只数。在卫生间、浴室等正下方不可设置通信设备等,并远离电磁场的干扰源,避免在通讯房内设置无关管道,且不要再通信设备上方设置水管管道等。通讯机房的温度、湿度、电力照明等要按照规格设置。按着规定,设置民用住宅通讯机房、室内电话交接间和室外电话交接箱。

我们要充分利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图形显示技术等,创建真正的智能小区,让人们享受到人性化、科技化、自动化的居住环境。这虽不是我们质量检查的首要任务,但是我们要做好电源配电、管线敷设等设计。

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图的设计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要求设计者对国家和地方相关设计规范等熟练掌握,还要考虑到设备安装维护等多种因素,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现场施工经验。根据近几年对各种电气施工图设计的经验,并对各级审查意见进行总汇,对建筑电气工程设计质量检查提出以上十个要点,对其加以重视,做出质量更高的建筑工程电气施工设计图。

参考文献:

[1]乔英波.对建筑工程电器施工图设计质量检查要点的总结[J].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2005(1): 222-25

[2]李君林.建筑电气设计常见病剖析-电气施工图审图札记[J].广西土木建筑,2002(12): 245-25

[3]李士荣,丁宏伟.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深度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316

第9篇:环保设施安全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建筑钢筋;高性能钢筋;热轧钢筋HRB;韧性;经济性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d applications

Liu Fei

(Xinjiang Oilfield Company, Oilfield public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r Karamay Xinjiang 834000)

【Abstract】Unable to meet the normal strength reinforced as th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of the main timber building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needs. Building size huge variety of complex projects and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need to choose better performance and higher strength building with steel.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design specifications reinforced high-strength grade used for R & D theory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Reinforcing;High-performance reinforced;Hot-rolled steel bar HRB;Toughness;Economy

建筑技术多年来发展相对较慢,在钢筋使用上普通强度一直是建筑工程应用最广泛的结构主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逐步提高和基础建筑市场的繁荣,普通强度钢筋作为建筑结构主体用材无法满足建筑物强度及耐久性需要。建筑体型庞大各种功能复杂的工程项目及基础设施工程,需要选择性能更好强度更高的建筑用钢筋。在节省能源绿色环保的世界环境下,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的建筑业,研发低成本高性能的建筑用钢筋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建筑用钢筋的发展状况

(1)国内建筑用钢筋的生产应用经历了由低强度和高强度发展的过程。在上世纪50~60年代钢筋使用的品种仅为碳素钢Q2351级光圆和少数变形钢筋。在此条件下一些工程因实际需要必须采用较高强度的钢筋或钢丝,多由项目建筑部门自行利用钢筋冷拉或冷拔工艺提高强度,而牺牲塑性达到强度的目的,而冷拉或冷拔低碳钢筋钢丝可达550MPa。进入70年代冶金系统大量研发应用低合金钢产品,在建筑用钢筋中推出16MnⅡ级钢筋,25MnSiⅢ级钢筋,45MnSiV,40Si2MnV和45Si2MnTi等Ⅳ钢筋及预应力钢丝,钢绞线1570MPa等建筑用钢材。在此时所用Ⅲ级钢筋和25MnSi(370MPa) 的强度虽然确定为400MPa,但是存在因性能不稳定,焊接质量也达不到使用要求,且与Ⅱ级钢筋强度相差不大等原因,用量还不足10%。80年代的低合金钢采取了低合金化,轧后余热处理等工艺,研制出了400MPa新Ⅲ级钢筋,使建筑钢筋有大的提高。针对结构设计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400MPa新Ⅲ级钢筋进行从材料到焊接和各种配筋性能进行研究,为400MPa新Ⅲ级钢筋用于工程作出了努力。在1991年制定的“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 和“钢筋砼用余热处理钢筋”规程中将400MPa新Ⅲ级钢筋纳入。1996年“砼结构设计规范” 进行局部修改,列入了标准强度为400MPa和540MPa的Ⅲ级和Ⅳ钢筋。1998年制定的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 纳入了HRB500级钢筋与HRB400级钢筋,并制定了500MPa级钢筋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

(2)在进入21世纪初在“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中明确将HRB400级钢筋规定为砼结构使用的主导钢筋品种, HRB500级钢筋由首钢和承德钢铁公司研制成功并进行生产,其各项性能指标都能达到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 的规定,也达到了欧洲砼协会——国际预应力协会模式规范MC90规定的S级(忧质) 延性钢筋的指标。欧洲规范“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ENV-8) 对于抗震结构H类高延性钢筋的要求。需要重视的是在“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修订中,为突出重点有序推广HRB400级钢筋,由相应的HRB500级钢筋砼结构的试验资料不够充分,当时延缓了HRB500级钢筋纳入“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之中。

2. 结构用钢筋的现状及问题

多年来建筑工业的发发展相对不快,在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尽管全钢结构,型钢和钢管砼结构在高层及大跨度建筑中被较多采用,但是在量大面广的建筑主体,钢筋砼结构中仍然是应用最多更具特色的结构形。比较现在同欧美发达国家建筑用钢筋的实际,存在这一些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