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甲亢治疗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奇台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新疆昌吉州 831800
[摘要] 目的 分析180例不同厂家生产的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以评价其经济学价值。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诊治的甲亢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90例对照组患者予国产甲巯咪唑片口服(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90例研究组患者予进口甲巯咪唑片口服(德国默克雪兰诺有限公司生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行成本-效果分析与敏感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为0.61元/%,敏感度分析结果为0.55元/%;对照组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为0.15元/%,敏感度分析结果为0.13元/%。结论 国产甲巯咪唑片治疗甲亢,兼具有效性、安全性与经济合理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关键词 ] 甲巯咪唑;甲亢;经济学;国产;进口
[中图分类号] R5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c)-0067-02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内分泌疾病中常见的伴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基础治疗多予硫脲类抗甲状腺药口服,临床疗效已得到实验研究证实[1]。本研究通过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中最小成本分析法原则,对国产与进口甲巯咪唑片治疗甲亢行经济学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甲亢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43:47,年龄21~61岁,平均(38.52±6.47)岁,甲状腺肿大分度为Ⅰ度52例,Ⅱ度38例;研究组男女比例44:46,年龄20~60岁,平均(37.61±6.34)岁,甲状腺肿大分度为Ⅰ度49例,Ⅱ度4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与甲状腺肿大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甲亢诊断标准;临床征象均符合甲亢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清T3、T4、yT3、FT3、FT4水平升高,TSH水平降低或正常;均签署治疗方案知情同意书;无应用相关药物的禁忌症[2]。排除标准:突眼症患者;合并有造血系统、肝肾功能障碍疾病者;凝血机制障碍者;既往有长期服用激素或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史;B超等辅助检查证实为甲状腺肿瘤患者[3]。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甲巯咪唑口服治疗,服药方法:10mg/次、3次/d、持续治疗28 d,于治疗后第29 d行甲状腺功能复查,评定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4-5]。对照组患者服用甲巯咪唑片由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1020440,规格5mg*100s;研究组患者服用甲巯咪唑片由德国默克雪兰诺有限公司生产,注册证号H20100528,规格10mg*50s。
1.4 观察指标
疗效性指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不良反应[6]:药疹、瘙痒、粒细胞缺少、肝功能异常;经济学分析[7]:药品费用(C)、下调10%的药品费用(C)、临床效果(E)、C/E、C/E。
1.5 判断标准
对照组治疗成本:C=6×7.8÷100×28=13.1,C=13.1×0.9=11.79;研究组治疗成本:C=3×34.5÷50×28=57.96,C=57.96×0.9=52.16。参照美国《甲亢和其他病因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8]疗效判定标准,评定本研究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控制:脉率稳定,血管杂音及甲状腺区域震颤等临症消失,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正常状态;显效:主要症状消失,血清水平基本正常,甲状腺片、T3抑制试验为阳性;有效:症状好转,甲状腺片、T3抑制试验为阴性。
1.6 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性指标情况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与总有效率均比对照组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药疹、瘙痒、粒细胞减少与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其中药疹、瘙痒的病情较轻,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治疗结束后症状消失,粒细胞减少与肝功能异常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且未影响临床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种治疗方案的经济学与敏感度分析
在有效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情况下,研究组治疗方案有效率每增加1%所需药费为0.61元,对照组仅需0.15元;且将成本下调10%后,两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之比与下调前比较,结果基本相同,详见表3。
3 讨论
甲亢指的是因甲状腺功能增强导致甲状腺激素释放过多,造成机体内分泌环境受到破坏,初期临床表现为出汗、进食与排便次数增多、体重减少与心悸,若内分泌紊乱长期未得到纠正,可出现眼睑水肿、突眼与视力减退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9-10]。磺脲类抗甲状腺用药作为甲亢的基础用药,其起效机制为通过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阻断甲状腺素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合成,抑制甲状腺素的生成[11-12]。甲巯咪唑是临床常用的磺脲类抗甲状腺用药之一,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甲状腺素含量,并且对机体吸收摄入碘的影响较小,更有利于改善患者内分泌环境失调状态[13]。在本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性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与总有效率均比对照组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甲巯咪唑治疗甲亢,临床治疗有效率均较高且受厂家因素影响较小。表明甲巯咪唑治疗甲亢,能够促使甲状腺素水平下降,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研究。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两组患者均出现瘙痒与药疹等轻度过敏性反应,血生化检查结果显示存在粒细胞减少与肝功能异常患者,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分析原因与本研究资料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较严格有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须告知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针对病情较重患者应停药并予相应对症治疗。
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患者多采用长期用药方案限制,在选择具体药物时,医务人员不仅需考虑其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而且需注重经济与社会效益,合理分配与利用医院资源,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本研究应用最小成本分析法原则对两种治疗方案的经济性与有效性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组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为0.61元/%,对照组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为0.15元/%,表明在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前提下,对照组有效率增加1%所需药物费用比研究组少0.46元,表明国产甲巯咪唑治疗甲亢具有效价性高优势,是经济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同时,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采购制度的推行,药品价格呈下降趋势符合时代与社会要求,因此本研究将两组患者的现有治疗成本均下调10%,以评定对成本-效果行敏感度分析。本研究结果得出下调后成本-分析结果受价格参数影响较小,且对照组方案更具有经济学价值。表明此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可信度与敏感度均较高,国产甲巯咪唑片治疗甲亢,能够使患者临床获益,且用药安全性、经济与社会效益均较高。针对当前部分医疗机构过度追求疗效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盲目、大量地应用进口类药物现象,本研究结果得出的进口药与国产药的临床有效率基本相同,可用于指导临床提高用药合理性水平。但因临床治疗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临床治疗中应加强对治疗方案的适应症的研究,以进一步改善甲亢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国产甲巯咪唑片治疗甲亢能够使患者临床获益,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参考文献]
[1] 李显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合理用药[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1,11(4):49-51.
[2] 徐丹,李路,袁凤易.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46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1,31(8):22-24.
[3] 蒋晓真,尹瑞六,赵咏桔.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相关因素探讨[J].上海医学,2012,27(5):276-278.
[4] 童春华,詹丽英,李志晋.甲巯咪唑治疗格雷夫斯甲亢合并重度肝损害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22):115-116.
[5] 张颖,李凯军,何剑峰.碘131与甲巯咪唑对甲状腺眼病发展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3):414-415.
[6] 许炳灿,金小岩,曾映娟,等.混合核苷片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203例临床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3,18(4):272-273.
[7] 熊盛池,熊利,余登国.心得安及甲巯咪唑联合稳心颗粒对甲亢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7):36-37.
[8] 雷水红,蔡霞,李经,等.硒联合抑亢丸、甲巯咪唑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37):88-89.
[9] 曹长春.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2011,6(12):1517-1518.
[10] 李桂梅.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致白细胞减少1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33-34.
[11] 杜馥曼,杨玉芝,王嵬民.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5):420-421.
[12] 卢旭姿,陈丽平,赵双霞.美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84-87.
[关键词] 甲亢;糖尿病合并发病;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6(b)-0069-02
甲亢疾病和糖尿病疾病从病理机制来看,都是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两者合并的发病情况并不少见,而且极为特殊,必须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才能制定出有效的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甲亢又称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糖尿病的病理机制极为相似,二者许多的临床表现也有共同之处。比如,情绪的变化、自身免疫的异常都可能影响到这两种疾病,在临床上,二者并发的病情并不少见。总结分析甲亢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进而针对性地提出治疗方案,对比治疗效果,这对于临床治疗有重大价值,也是患者的重大福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了55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现特整理这些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加以分析甲亢合并糖尿病症状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诊治效果。在55例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在31~67岁,平均年龄(46.5±7.9)岁。在上述的患者人群中,先有糖尿病史,然后病发甲亢疾病的患者是33例,现有甲亢疾病史后病发糖尿病的患者是19例。糖尿病和甲亢疾病同时确诊的患者是3例。临床资料显示,单一的糖尿病患者体重正常或者超重,但是合并甲亢后体重会出现大幅下降,而先有甲亢疾病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体重会出现加速下降。所有的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心悸、怕热、多汗等症状,所有的患者都出现了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
1.2 临床检查
对患者采用血糖检测、心电检测等方法,血糖检测主要在早餐前和饭后2 h展开检测。血糖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空腹血糖在7.5~19.1 mmol/L,平均水平为(14.3±2.9) mmol/L,餐后2 h患者的血糖含量为12.6~24.1 m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7.99~19.6 pmol/L,游离甲状腺素8.67~16.19 pmol/L,促甲状腺素0.01~0.03 IU/mL。16例发现TGAb阳性,12例发现TMAb阳性,10例出现窦性心动过速,13例出现心房早搏。
1.3 治疗方法
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该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患者展开综合治疗,具体阐述和分析如下:
1.3.1 基础措施方面 首先该院加大了对患者疾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一方面,发放了一些甲亢合并糖尿病方面的宣传资料,耐心向患者讲解相关的医疗知识,稳定患者的情绪,争取获得患者的信任、配合和支持。另一方面,完善各项基础检查,严格审查各个环节,确保检查结果的正确无误,明确诊断结果。
1.3.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要注意循序控制甲亢,防止治疗甲亢过程导致的糖尿病症状的加重。因此,在给患者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时,要注意控制好疗程和剂量,还需要结合不同患者的体质和患病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一般是通过适当增加剂量、延长疗程的方式要起到迅速控制甲亢的目的。如果收效并不明显,我们也可以尝试放射性131碘治疗以及外科手术的方式加以治疗。治疗甲亢的同时,要针对糖尿病病情状态不同的患者进行糖尿病的干预治疗,轻度糖尿病患者主要给与降糖药的治疗,重度糖尿病的患者主要采用胰岛素的治疗方式。密切关注患者甲亢疾病的病情,一旦病情得到控制,视患者的具体情况相应减少降糖药和胰岛素的用量。
1.3.3 辅助治疗 治疗消耗性的疾病,一定要注意患者的饮食控制。糖尿病病人和甲亢患者都应该注意合理膳食,首选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饮食,要注意控制脂肪和盐的摄入量,注意控制事物热量的摄入。除了饮食方面,在生活中,患者也要注意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释放自己的压力,注意休息,适当地运动,定时地配合医生做各项的检测。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相对于单一的糖尿病的患者,要适当增加主食的摄入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注意选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失误,避免多度的运动,可以选择适度的简单的运动方式。
1.4 疗效判定
在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饭后2 h的血糖含量以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水平,以此作为判断疗效的主要依据。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之后,病情都得到了有力的控制。血糖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为(5.8±1.2) mmol/L,餐后2 h患者的血糖含量平均为(7.1±1.9) m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促甲状腺素的值达到了正常的水平。患者甲状腺高代谢、水肿等症状逐步消失,在随后的为期半年的观察随访中,未见复发,达到了治愈的效果。
3 讨论
从病理发生机制来看,甲亢和糖尿病确实存在相似之处。甲状腺激素增加的同时,也会增加肠道葡萄糖的吸收量和肝糖的元分解,这就会加快糖原异生速度,还会降低患者外周组织的葡萄糖利用度,从而导致患者的血糖水平上升。可见,甲亢合并糖尿病的合并症状会使得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也会减弱药物控制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在治疗时加大甲亢用药剂量和用药周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同步确诊甲亢和糖尿病的患者,我们一般给药的剂量较大,这也造成了我们临床控制的难度加大。甲亢和糖尿病都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上,患者的身体状况、心情状态、免疫系统功能,甚至周边环节都可能对病人的病情产生影响,都可能影响治疗的效果。该文选取的是2013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55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这55例患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疾病情况。在治疗过程需要结合具体的个例情况展开治疗方案的调整。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明显增加,治疗周期明显正常,同时确诊两种病症的患者,控制病情的难度更大,药物的使用剂量也更大。患者的体重处于正常水平或者增加时,我们可以采用胰岛素加以干预治疗,但是患者的体征是处于消瘦时,我们给患者用药时就要考虑患者身体组织的这种差异性。总之,要全面调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展开治疗前的确诊,以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果。要想更高效的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对患者的病情和身体体征作出准确的诊断。又由于两种疾病存在许多共同之处,我们必须要十分仔细,加大检查的力度,尽量避免误诊的可能。
4 结语
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来看,甲亢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并不高,但是这一疾病对于患者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甲亢合并糖尿病使得病情更加复杂,治疗的难度也加大了不少,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带来了重大的阴影。我们必须加强疾病的宣传,尤其是针对中老年群体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告诫老年朋友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运动,保持开朗的心态。并教会中老年患者一些医学的常识,这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具有重大的意义。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需要依靠医生、患者共同的努力,先预防,及时治疗,合理用药、健康教育,每个环节都是必不可缺的。这是防止发病以及控制患者病情的关键,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糖尿病合并甲亢的诊治[J].糖尿病新世界,2007,8(4):33-34.
[2] 欧阳芳,李佳,贾麒麟.甲亢合并糖尿病2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1):17-18.
[3] 何健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代谢紊乱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2(3):61-62.
[4] 王淑萍,白晓光,常琛.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4例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5):107-109.
[5] 范二红.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9):89-90.
[6] 熊顶逆.浅谈甲亢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法[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5):77-78.
[7] 康志君,吴生灵.甲亢合并糖尿病72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113-114.
[8] 刘亚玲.甲亢合并糖尿病32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1(22):101.
[9] 高谷,夏斯桂,郁新迪,等.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6):75-76.
[10] 姚庆春.46例糖尿病合并甲亢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5):88-89.
[11] 刘桂萍.诊治甲亢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9):21-22.
[12] 刘亚玲.甲亢合并糖尿病32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22):55-57.
[13] 付士玲,姚莉敏.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3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0(6):43-45.
[14] 闫颖,林琳.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16例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09(4):91.
[15] 穆亚东.甲亢继发合并糖尿病甲状腺激素、血糖水平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21):82.
[中图分类号]R446.1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0(b)-062-0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患者体内出现对TSH受体具有刺激性的自身抗体导致发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有时会出现肝功能检查值的变化,AST、 ALT有时会异常升高。但甲亢患者的肝功能检查中哪些项目更容易出现异常,在治疗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还不十分清楚。因此,我们系统研究了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治疗前到治疗过程中的肝功能检查值的变化。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在本院就诊的未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30人作为研究对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按照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制订的诊断标准进行。即患者具备脉搏加速、体重下降、指颤、多汗等甲状腺中毒症状,有凸眼、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的体征,实验室检查游离T3、T4升高,TSH降低(0.003 μIU/ml以下),抗TSH受体阳性(TRAb阳性)或摄碘率增高就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本次研究剔除了既往有肝疾病的患者,合并心衰的患者以及酗酒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出现药物性肝损害而变更治疗方案的患者也被剔除。以无年龄、性别差异的3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对照组均进行HBVs抗原,HCV抗体检测,阳性者被剔出。
1.2实验室检查
采血30 min后分离血清,用OLYMPUSAU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B、 BIL、AST、ALT、ALP、γ-GPT、LDH。正常值范围分别定于3.8~5.2、0.2~1.0 mg/dl, 5~40、5~35、105~340、0~40、105~215 IU/L。同时测定了CK,正常值定为50~180 IU/L。甲状腺功能检查中FT3,FT4和TSH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测定。TRAb采用TRAb-ELISA试剂盒用ELISA法测定。肝功能检查从初诊开始,其后1个月,2个月,3~5个月间检测4次,进行时间动态观察。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Mann-Whitney检查。
2结果
初诊时甲亢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肝功能检查结果比较见表1。AST无显著差异,但ALT、ALP和γ-GPT显著升高。ALB、BIL、LDH和CK显著降低。在30位甲亢患者中AST、ALT、γ-GPT、ALP分别有2位(6.6%), 8位(26.7%), 8位(26.7%), 18位(60.0%)出现了超过正常值范围的升高。ALB均表现为低值,有1例低于正常值的下限。LDH虽然也都表现为低值,但均位于正常值范围内。患者组中有17例(56.7%)CK低于正常值下限。
AST、ALT、ALP检查值的时间动态变化及与正常对照的比较见表2。值得注意的是,AST和ALT在初诊后1个月分别有11例(36.6%)和13例(43.3%)出现了5 IU/L以上的升高。但3~5个月后AST全部,ALT 27例均恢复到正常水平。ALP在初诊后2个月达到峰值,3~5个月后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为了澄清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我们对ALT、ALP、FT3、TRAb的相关性做了检验但未发现有显著意义的关联。进而为了探讨初诊后1个月后AST、ALT上升的原因,我们对转氨酶的升高与治疗方案及FT3、FT4水平也作了相关性分析,均未见到有显著意义的关联。
3讨论
本研究发现甲亢患者出现肝功能检查值的显著异常。治疗前高于正常值上限的按照出现频率依次是ALP、ALT、γ-GTP,这和以往的报道是一致的[1]。但AST与预料相反,甲亢患者与正常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与AST的血中半衰期比ALT短有关。这些肝功能检查指标与血中甲状腺激素以及TRAb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提示除了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可能诱导肝功能检查值的升高外,年龄、个体差等因素也可能与肝功能的变化有关。ALB在甲亢患者中降低,这与以前的报道相反。以前的报道中多为重症病例,这和我们的病例是不同的。关于LDH,升高或降低都有报道,我们的结果是甲亢患者LDH表现为低值。ALP升高是甲亢患者中重要的检查异常,这与骨代谢亢进有关。治疗后在2~3个月达到峰值,一般持续6~12个月。我们的结果与以前的报道也是一致的[2]。
本研究首次明确的是在抗甲亢药物治疗开始1个月后,AST和ALT进一步上升。以往曾有报道PTU治疗1.5~2个月后,16%~30%的患者出现一过性的ALT上升,被认为是PTU诱导的药物性肝炎所致[3]。但在另外的报道中,在PTU治疗过程中出现伴有黄疸或其他症状的肝炎只有1.2%[4]。所以,药物治疗后ALT上升的原因还不是十分清楚。在本研究中,有5名患者采用了PTU治疗。在ALT升高后依然采用相同药物继续治疗,同时没有LDH的升高。所以用肝损害来解释ALT的升高是困难的。另外,我们发现患病6个月以上患者的ALT值显著高于不足6个月的患者,提示可能因为长期的代谢亢进导致肝ALT活性升高,随着治疗代谢逐渐恢复正常,导致ALT一过性上升后又恢复正常。抗甲亢药物治疗后AST、ALT的升高不是因药物副作用导致的肝损害所致。我们认为AST、ALT出现100~150 U的升高,没有必要中止抗甲亢药物的服用。
[参考文献]
[1]Huang MJ, Liaw YF. Clinic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hyroid and liver diseases[J].J Gastroenterol Hepatol,1995,10(3):344-350.
[2]Pantazi H, Papapetrou PD. Changes in parameters of bone and mineral metabolism during therapy for hyperthyroidism[J].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0,85(3):1099-1106.
[3]Gurlek A, Cobankara V, Bayraktar M.Liver tests in hyperthyroidism: effect of antithyroid therapy[J].J Clin Gastroenterol,1997,24(3):180-183.
[4]Kim HJ, Kim BH, Han YS, et al. The incidence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ymptomatic propylthiouracil-induced hepatic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hyperthyroidism: 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J]. Am J Gastroenterol,2001,96(1):165-169.
[关键词]乳腺癌;CEF方案化疗;5-HT3受体拮抗剂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4(b)-0087-04
Application value of 5-HT3 receptor antagonist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CEF chemotherapy
YAN Ming-ji ZHAO Peng CHEN Bing-gua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Yunfu People′s Hospital,Guangdong Province,Yunfu 527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5-HT3 receptor antagonist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CEF chemotherapy.Methods 7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received CEF chemotherapy scheme (including 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palliative chemotherapy)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Nov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35 cases in each.Two groups were given breast cancer CEF chemotherapy.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travenous drip of Ondansetron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before chemotherapy for 30 min and after chemotherapy,q8h.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urely CEF chemotherapy,and was given intravenous drip of Ondansetron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before chemotherapy for 30 min,and after chemotherapy they were not given any drug intervention.The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performance statu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between two groups (P>0.05);before treatment,the performance scores of two groups were (88±10),(87±9) points 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after treatment,the performance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79±10) point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5±5) points of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Breast cancer;CEF chemotherapy;5-HT3 receptor antagonist
乳腺癌现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由于乳腺癌细胞失去了正常细胞的特性,一旦连接松散、发生脱落,则脱落的癌细胞随着血液或淋巴液散播全身,导致癌细胞转移[2]。乳腺癌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现病症后常常已处于中晚期,耽误了最佳的手术时机。因此,对于此类患者而言,临床上较多的是采用放化疗治疗,通过放化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使原先无法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降期后可进行根治性手术,提高保乳手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3-4]。此外,患者在进行化疗时极易引发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且严重的恶心呕吐会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等现象,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损害,降低治疗依从性的同时增加了治疗的难度[5]。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CEF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5-HT3受体拮抗剂在乳腺癌CEF方案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CEF方案化疗(含有辅助化疗及姑息化疗)的乳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确诊为原发单侧乳腺癌,临床分期均为Ⅱ~Ⅲ期,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乙肝感染及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同时排除无法耐受此次化疗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2.34±2.26)岁;病理分期:ⅡA期10例,ⅡB期15例,ⅢA期7例,ⅢC期3例;采用NRS-2002于化前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1分22例,2分9例,3分4例;病理分子亚型:Luminal A型20例,Luminal B型8例,basal like型4例,HER-2过表达型3例。对照组35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42.57±2.34)岁;病理分期:ⅡA期7例,ⅡB期19例,ⅢA期7例,ⅢC期2例;采用NRS-2002于化疗前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1分19例,2分11例,3分5例;病理分子亚型:Luminal A型21例,Luminal B型9例,basal like型3例,HER-2过表达型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CEF方案化疗,用药方法如下:注射用环磷酰胺(山西普德药业,国药准字H04160103, 200 mg/支)500 mg/m2,d1,表柔比星注射液 (浙江海正药业),国药准字H2141201,10 mg/支)90 mg/m2,d1, 5-氟尿嘧啶(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9291,10 ml∶0.25g)500 mg/m2,d1,以上三种化疗药物均于同一天内依次静脉注射,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所有患者在接受CEF方案化疗时给予护胃药物治疗,观察组于CEF方案化疗前30 min第一次给予8 mg昂丹司琼(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0481,4 ml∶8 mg)静滴同时联合10 mg地塞米松(湖南五洲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3020901,1 ml∶5 mg)静滴,化疗结束后根据q8h给药d1~3连用;对照组化疗前使用药物及剂量与观察组一致,但化疗结束后不给予任何药物干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根据WHO关于抗癌药物引发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的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定[6],分为0、Ⅰ、Ⅱ、Ⅲ、Ⅳ级,0级表示无恶心呕吐;Ⅰ级表示只存在恶心,无呕吐现象;Ⅱ级表示一过性呕吐伴恶心;Ⅲ级表示呕吐需要治疗;Ⅳ级表示难以控制性的呕吐。患者进食量约为正常食量的一半,呕吐次数2~3次,呕吐时间3次,呕吐时间>2 min,呕吐程度严重计3分。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前后体力评分,采用KPS评分表对患者体力状况进行评估[7],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身体健康状况越好,反之,身体健康状况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体力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体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力状况评分的比较(分,x±s)
3讨论
乳腺癌是肿瘤科常见疾病,时刻威胁女性患者的生命,近年来,全球乳腺癌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利于预后[8]。
大部分乳腺癌患者需进行临床化疗,通过化疗,降低病理分期,使无法手术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切除癌细胞,进而改善预后效果。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蒽环类药物作为乳腺癌化疗的重要的药物组成,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是一种高效的抗肿瘤药物[9]。医学研究显示[10],蒽环类化疗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的生长及扩散,如:干扰肿瘤细胞中的RNA和DNA的转录及DNA在复制时的解螺旋,并在脂质体氧化作用下直接将肿瘤细胞膜破坏。此外,通过DNA的烷基化的作用破坏DNA结构,同时交联的RNA双链也可破坏DNA结构,其代谢后的活性物可较好地嵌入DNA碱基及其形成的复合物,达到抑制DNA合成及依赖DNA的信使RNA合成的目的,并对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影响。
就乳腺癌化疗患者而言,导致患者出现呕吐现象的主要有4种来源,如:大脑皮层、胃肠道、化学受体诱发区、前庭器。其中大脑皮层、胃肠道及化学受体诱发区是导致患者恶心呕吐最主要的来源[12]。现阶段,为缓解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等现象,临床上给予乳腺癌CEF方案化疗患者5-HT3受体拮抗剂治疗,有助于减轻化疗后出现的胃肠毒性反应,增加化疗耐受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骨髓抑制的风险,推进化疗周期的进行[13]。昂丹司琼属司琼类止呕药,是一种高效、高度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剂,半衰期较短,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拮抗外周的迷走神经末梢5-HT3受体,达到阻断因化疗、手术等因素诱发的呕吐反应。在抑制迷走神经兴奋的同时,较好地阻止了中枢化学感受区释放5-HT,有效的抑制呕吐现象。在乳腺癌CEF方案化疗中,仅在化疗当天使用1次司琼类止呕药,患者出院后1周依旧出现食欲差、恶心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出现呕吐。因此,本次研究根据昂丹司琼的药物半衰期,并结合患者化疗后出现的呕吐反应,增加了给药次数,在延长患者使用止呕药时间的同时,可有效地帮助患者度过延迟性呕吐反应期。此外,在化疗时增加止呕药物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患者多次往返医院处理呕吐导致的电解质紊乱的问题,对患者身体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15]。
本研究分析5-HT3受体拮抗剂在乳腺癌CEF方案化疗患者中应用价值,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在乳腺癌CEF方案化疗的基础上加用5-HT3受体拮抗剂可有效缓解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的现象,降低恶心呕吐症状评分,有助于恢复患者的食欲,增加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体力状况评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在5-HT3受体拮抗剂的作用下,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的同时有效改善了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5-HT3受体拮抗剂可有效降低乳腺癌CEF方案化疗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根据5-HT3受体拮抗剂半衰期增加给药次数,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改善治疗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钰,罗洁丽,黄艳芳,等.肿瘤放射及化学治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研究现状[J].中国药业,2016,25(1):10-13.
[2]黄鲁众,张晓晔,刘艳,等.阿瑞匹坦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和地塞米松预防化疗相关性恶心和呕吐的Meta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5):2198-2203.
[3]方向志,张扬,黄天丰,等.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与氟哌利多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效果的Meta分析[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5,36(3):218-225,230.
[4]吕炳涛,窦翼飞.扶正消瘤方汤剂联合CEF方案术前化学治疗进展期乳腺癌[J].吉林中医药,2016,36(9):915-918.
[5]王群,杨志刚,许辉东,等.CE和CEF方案辅助化疗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的比较[J].疑难病杂志,2015,14(3):304-305,308.
[6]张剑辉,回天立,栾士超,等.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毒性及其防治[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7):1041-1043.
[7]林金棠,谢d,李丽红,等.薯蓣丸对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减毒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5,10(10):1540-1542.
[8]张明,高嫦娥,邹天宁,等.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疗效临床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 36(1):65-68,88.
[9]林金棠,谢d,李丽红,等.薯蓣丸协助乳腺癌术前化疗的临床观察[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11):1214-1216.
[10]邵剑锋,练英妮,李曙平.以紫杉醇周疗法改良标准密集ECP方案用于高危乳腺癌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2014,23(1):77-80.
[11]夏云强,卢秀花,杜瑞超,等.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6,28(9):631-633.
[12]林道浙,潘升华,庄微雅,等.HMGI-C在预测乳腺癌患者表阿霉素治疗疗效中的作用[J].肿瘤学杂志,2016,22(9):733-737.
[13]李雯,冯彦林.SUVmax、Ki-67、p53、EGFR对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J].肿瘤防治研究,2016, 43(1):45-47.
[14]贾巍,张红真,王文娟,等.新o助化疗前后乳腺癌免疫组化表达变化的研究分析[J].浙江医学,2016,38(14):1181-1183,1187.
关键词 复治涂阳肺结核;左氧氟沙星;抗结核化疗方案
一般情况下来说,复治涂阳肺结核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结核类型,这种结核病具有相对比较强的耐药性,因此治疗起来比较麻烦。另外,相关的医学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复治涂阳肺结核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再加上这种疾病的传染性比较强,死亡率比较高,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目前临床医学对于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但是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及不同的药物,其最终的治疗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为了进一步研究左氧氟沙星和抗结核化疗方案结合在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方面的作用,将复治涂阳肺结核70例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对比最终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70例,经过相关的医学检验,患者全部符合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相关标准,并且进一步排除了免疫系统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疾病、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其他严重疾病的情况。然后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这70例患者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A组患者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28~66岁,平均(49.99±2.33)岁。B组患者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30~65岁,平均(48.71±3.09)岁。两组患者之间的基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对A组患者使用化疗方案3HRZE/6HRE进行治疗。具体方案:在推荐疗程的前3个月给予患者口服异烟肼片0.3 g,利福平胶囊0.6 g,乙胺丁醇片1.0 g,吡嗪酰胺片1.5 g,1次/d,空腹顿服;在从第4个月开始,患者停服吡嗪酰胺片,继续抗结核治疗6个月,完成化疗。对B组患者在抗结核化疗方案3HRZE/6HRE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抗结核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在抗结核化疗方案3HRZE/6HRE基础上,治疗前2周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6 g,静脉滴注,1次/d;2周以后给予左氧氟沙星片0.6 g,口服,1次/d,直至化疗结束。
评价指标:本次研究主要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其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好转和无效3个等级。①显效:患者在治疗之后肺部的相关病灶吸收程度在一半以上;②好转:患者在治疗之后肺部的相关病灶吸收程度在一半以下,但是有所吸收;③无效:患者在治疗之后肺部的相关病灶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本次研究使用x2进行检验,P
结果
治疗效果: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8.57%,明显大于A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组患者恶心呕吐4例,失眠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B组患者恶心呕吐1例,失眠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17%,B组明显低于A组(P
讨论
复治涂阳肺结核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其耐药性比较强,而且容易复发,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要合理使用药物。左氧氟沙星是一种良好的杀菌类药物,因为这种药物能够对细菌的DNA的合成产生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这种药物还能够良好地渗透到患者的细胞中,对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
脏会引起肝肿大、肝功能损害、甚至肝硬化,临床上也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简称甲亢性肝损害)[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甲亢患者290例,其中甲亢性肝损害患者150例,男74例,女76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0.2±4.5)岁,病程2周至20年,为A组即甲亢性肝损害组;另外选择同期诊断出单纯性甲亢肝功能正常患者140例作为B组即甲亢性肝功能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以及甲状腺功能指标。
1.2 诊断标准
甲亢性肝损害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2]:⑴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吸碘率来明确甲亢的诊断,甲亢的诊断标准参照第七版《内科学》。⑵肝损害的症状、体征、肝功能检查异常:①ALT及AST可升高,甚至可以高于正常值的几倍;②ALP也可以升高;③GGT升高;④TB或(和)UCB升高。⑤血浆白蛋白降低;⑥肝肿大;⑦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功能损害及肝肿大;⑧甲亢控制后,肝功能及肝肿大恢复正常。
1.3 排除标准
⑴乙肝表面抗原、乙肝核心抗体、乙肝e抗体,乙肝e抗原都显示阳性;⑵丙型肝炎抗体显阳性;⑶甲型肝炎抗体显阳性;⑷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肝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及肝脏肿大。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A组甲亢性肝损害150例中,男75例,女76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0.2±4.5)岁;B组单纯性甲亢140例中,男69例,女71例,平均年龄(40.2±5.5)岁,两组在平均年龄上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年龄大于65岁患者中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率为86.34%,并且病程大于12个月的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率为79.7%。
A组资料显示,290例甲亢性肝损害患者中,甲亢导致肝损害的发生率高达51.29%,主要临床特征为恶心、呕吐、纳差、乏力者48例(32%);轻度消化不良和腹泻伴乏力64例(42.6%);无明显消化症状的19例(12.6%);150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低热、消瘦、多汗等高代谢症候群。肝损害体征为:肝肿大(22.7%),黄疸(11.3%),肝区叩痛(9.1%)。其他临床表现与B组无明显的差异。
2.2 实验室指标
150例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血清ALT、AST均值A组明显高于B组,见表2。
150例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血清TT3、TT4水平A组明显高于B组,见表3。
3讨论
甲亢性肝损害临床发病率国内外一般文献报道不一,约为45%~90%[3]。甲亢性肝损害临床表现大多数比较轻微,例如厌油、纳差、腹泻、乏力等等,严重时可以出现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上文资料显示,甲亢性肝损害组患者:①发病年龄高于单纯甲亢组;②血清TT3 、TT4 水平较高;③肝损害主要表现为肝肿大、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甚至可以发生肝硬化。
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和相关因素有:①甲状腺激素的毒性作用:甲状腺激素主要在肝脏代谢,生理状态下,它直接(或间接)与肝细胞内的受体相结合,不造成肝损害,但过量时则致肝脏损害。高水平的甲状腺素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②甲亢的高代谢导致肝脏相对的缺血缺氧和肝脏营养不良,引起自由基对肝细胞的损伤;③甲亢所致的心衰、感染及休克等因素损害肝脏;④甲亢通过不同程度影响肝脏酶活力、肝血流,导致肝损害;⑤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针对自身组织抗原的抗体,有学者认为甲亢肝损害时甲状腺刺激抗体明显增加,说明自身免疫反应可引起肝损害。(6)甲亢性肝损害时,特别是肝细胞的脂肪变性,使肝脏合成TBG减少,导致游离型甲状腺素增加,其生物活性增强,加重肝损害。很多学者认为甲亢性肝损害多数是因为甲亢病程长、年龄大,再加上病情较重、又长期未得到合理的治疗。本组资料也显示甲亢性肝损害多发生于年龄较大,血清TT3 、TT4值较高的患者,很符合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病机理。
根据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医生应该提高对甲亢性肝损害的认识并且及时诊断,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选用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并且预防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因此对年龄较大、病程长病情重的甲亢患者应重视肝脏功能检查,必要时应予积极护肝治疗。甲亢性肝损害治疗以控制甲亢为主,同时辅以保肝营养支持治疗 ,对轻度肝功能损害者也可以131I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本生可以引起肝功能损害,剂量应偏小,常首选丙硫氧嘧啶。如诊断及时,治疗积极,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蔡晓频;李光伟;抗甲状腺药物与肝损害[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0年02期
[关键词] 高压氧;突发性耳聋;甲亢
[中图分类号] R764.4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1(a)-026-02
为探讨突发性耳聋伴甲亢合理又较好的治疗方法,1994年10月~2008年8月,我们对35例突发性耳聋伴甲亢患者,以高压氧加常规药物和抗甲亢药物综合治疗,并与仅用常规药物和抗甲亢药物治疗者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方法
对照组:常规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三磷酸腺苷60 mg,辅酶A 100 U、胞二磷胆碱0.75 g,维生素C 3.0 g,每日一次静点治疗耳聋,甲亢的治疗方案是,采用口服丙硫氧嘧啶(PTU),分为3期,①初治期:300~450 mg/d,2~3次口服,共6~8周。②减量期:每2~4周减量1次,每次减量50~100 mg/d,3~4个月减至维持量。③维持期:50~100 mg/d维持治疗1~1.5年。两病的疗程10~40 d。HBO组:使用上述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HBO治疗。舱内力为0.25 MPa,时间为80 min。
1.2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听力恢复至20 dB以内,耳鸣减轻或消失;显效:听力提高>30 dB;有效: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听力提高不足15 dB。
2结果
2.1高压氧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高压氧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例)
从表1可以看出,高压氧组总有效率为77.1%,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4%,高压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
2.2高压氧疗效与病程关系
见表2。
表2 高压氧疗效与病程关系(例)
从表2可以看出越早期治疗,疗效越高。
3讨论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主要的学说有以下两种:①病毒感染学说,不做详细分析。②内耳供血障碍学说。内耳的血液供应来自迷路动脉。迷路动脉从椎-基底动脉的分支――小脑下后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或直接从基底动脉分出。迷路动脉虽然可以通过鼓岬和骨半规管上的裂隙与颈内、颈外动脉的分支相交通,但是这些吻合支均甚纤细,所以迷路动脉基本上是供应内耳血液的唯一动脉。加之椎-基底动脉-迷路动脉系统常常出现解剖变异,这就更增加了内耳供血系统的脆弱性。现已知,它除受植物神经系统及局部调控机制的影响外,也受血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少学者证实,来自颈神经和胸神经节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沿血管(劲内动脉、颈外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周围神经从,并沿鼓丛神经、第Ⅶ、Ⅷ、X神经耳支的周围行走,进入耳蜗后,循螺旋蜗轴动脉及其分支伸抵放射状动脉的起始段。而螺旋韧带、血管纹、螺旋缘及基底膜处的小血管则无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内耳供血障碍学说认为,特发性突聋可因血栓或栓塞形成、出血、血管痉挛等引起。Sheehy于1960年曾提出血管痉挛学说,认为由于各种原因(如受寒、受热、焦虑等)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致血管痉挛、组织低氧、水肿、血管内膜肿胀,进一步导致局部血流减慢、淤滞,内耳终器终因缺血、低氧而遭到损害。尚有报道特发性耳聋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的黏附性及凝集性增高者,由于内耳小动脉有迂曲盘绕行走的特点,在正常情况下,此处的血流速度比较缓慢,若血液的黏滞度增高,则在此发生血小板沉积、黏附、聚集,甚至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因此供应内耳听器为终末小动脉,管径极细,无侧支循环,若各种原因引起内耳微循环障碍极易导致组织缺血低氧、内耳水肿。一旦发生缺血低氧,势必将起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营养障碍,使组织变性、坏死,最后导致听力损害。其机制为高压氧能显著提高人体的动脉血氧分压、血氧含量和组织氧储量,提高毛细血管血氧弥散距离,可以增加内耳的内、外淋巴液氧分压,使螺旋器内外毛细胞和壶腹嵴、囊斑的毛细胞获得充足的氧气,改善其低氧状态,增强有氧代谢、减弱无氧代谢,使能量产生增多,加速毛细胞以及耳蜗、前庭神经纤维的修复。改善内耳听觉器官的低氧状态,促进其功能恢复,防止耳蜗听器毛细胞的病变和坏死;高压氧能够扩张椎-基底动脉血管,迷路动脉是基底动脉的分支,故在高压氧治疗时内耳的供血是增加的;高压氧既能改善局部低氧状态,又能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减少渗出,消除水肿,利于局部血管灌注和供氧,从而打断水肿与低氧的恶性循环;可以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并杀死、消化病原微生物、坏死细胞的能力;高压氧增加毛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毛细胞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抑制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突发性耳聋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高压氧治疗使体内氧自由基产生明显增多,从而有助于这种治疗作用;高压氧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降低血黏滞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增加红细胞脆性,促进溶血发生,有利于解除内耳血管阻塞,恢复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促进听觉功能的恢复。
高压氧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同时,在治疗甲亢方面也有显著的疗效。甲亢患者甲状腺增多,机体各组织代谢旺盛,耗氧量增加,因此要求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增快,增加心排血量,为组织运输更多氧气和营养物质。高压氧治疗,可迅速增加各组织的氧气供应,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可减轻心脏负担;高压氧治疗可以降低肌体的免疫能力,减少抗体产生,减少淋巴细胞的数量;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善大脑皮质的神经活动,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稳定患者情绪,调整机体免疫功能;高压氧治疗可以使甲状腺恢复正常。
通过本文看出,突发性耳聋伴甲亢越早进行高压氧治疗疗效越显著,而随着病程延长,疗效也呈下降趋势,因为病程晚期,病变组织多有严重细胞变性或坏死,听力就难以恢复。
综上所述,高压氧治疗对突发性耳聋伴甲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效率高,恢复快,且副作用小。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高压氧治疗,大多数患者听力都得以提高,甲亢病情明显好转。值得一提的是,本文结果再次提示在突发性耳聋伴甲亢患者的治疗中,及早应用高压氧治疗对病情的恢复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田英,白秦生,李随勤.吸入氧及二氧化碳对耳蜗血流的影响[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1,5(2):74.
[2]刘子潘,易治.实用高压氧医学[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33-538.
[3]房文才.临床高压氧医学[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5.446-450.
[4]高春锦.高压氧医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关键词】 甲亢;131I治疗;
剂量计算; 病情计量矫正法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患,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治疗方案大体有三种:内科治疗、131I治疗、手术治疗。131I治疗甲亢是核素治疗学最为古老、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典范性治疗方法[1],由于其疗效好、使用安全、副作用小、费用低;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其作为治疗成人甲亢的首选[2]。准确的剂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既提高治愈率又减低甲减发生率。但怎样做到这点?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认识;有不依赖甲状腺大小、摄碘率的固定剂量法[3]、关于甲状腺大小摄碘率的剂量调节法[4]、病情积分法[5]等,都存在着不同的不足;所以结合老前辈的经验总结,本文采用病情计量矫正法计算治疗投入剂量做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999年3~9月,均明确诊断的、且符合采用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7例,年龄22~65岁,男:女=1:6,初诊9例,有过手术复发的3例,第二次治疗4例,其余均有ATD治疗史,停药15天以上; B组73例,年龄24~65岁,男:女=1:5,初诊12例,甲状腺手术2例,第二次治疗6例,其余为有ATD治疗,均停药15天以上;治疗后随访期为5年(在治疗后1个月、2个月、4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
1.2 仪器 甲功仪是北京核仪器FH458B1型,测定FT3、FT4、TSHIMRA、TM、TG的药盒是天津德普公司提供,TT3、TT4药盒是北京原子能研究所提供,甲功放免仪是北京FT465放免仪,131I口服液是成都高通中核公司提供,分药加样器是天津德普公司的(进口)。
1.3 治疗方法 A组采用计量调节公式: 131I投入量(μci)=计划给药(μci)(每克甲状腺组织)×甲状腺重量(g)/最高摄碘率; B组按上公式计算后,加入以下矫正计算:年龄:(20岁后)每增10岁加剂量0.2mci,性别:男性加0.5mci;病程:每多1年加0.1mci;使用抗甲亢药物时间:每多6个月加0.2mci,没有使用减1mci;有无合并症、并发症(周期性麻痹、心脏、骨、肌萎缩、重症肌无力)有加0.2mci;有131I治疗史或者甲状腺手术史加1~2mci;甲状腺质地硬加1mci,韧加0.5mci,软减0.5mci ;TGTM,强阳性减1~2mci、阳性减0.5mci,阴性不变;甲亢特重者减2mci,重者减1mci,中度不变,轻者减2mci。
1.4 疗效判定 痊愈:肿大的甲状腺包块消失,甲功(FT3、FT4、TT3、TT4、0.3μIU/L
2 结果
A组一次治愈为62例(92.53%),1年内甲功恢复正常为64例,早发甲减9例(13.43%),8例出现在治疗后4个月左右,2年后甲减发生21例为31.34%,其中8例永久性甲减(12.69%),5例(7.46%)采用第二次治疗或其他抗甲亢治疗;有B组一次治愈70例(95.89%),早发甲减为2例(2.73%),均在治疗后4个月出现,2年后甲减为7例(9.58%),随访中发现2例永久性甲减(2.73%);采用第二次治疗或其他抗甲亢治疗的有3例(4.10%),从上述结果看出B组一次痊愈率较A组一次痊愈率稍有提高(P
转贴于 3 疗效分析
131I治疗甲亢的理想目标是用一次剂量的治疗,迅速可靠的清除高内分泌状态,治疗剂量是成功的关键[5]。英国医生Allahaladia 认为,治疗的结果与剂量、性别、甲状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与患者年龄、病史长短也有关。采用计量调节给药,其剂量也相对为准确;但是,人体对131I的吸收、排泄、敏感性是个体差异明显的,如果按该公式使用,会出现较多的剂量偏大,而敏感性差的则剂量不够,没有达到个体量化,所以出现较高的甲减或者第二次治疗患者;采用病情计量矫正法,是在上者基础上,分析了每个人的性别、年龄、病程、药物使用情况、甲状腺大小质地、TM、TG等因素,是把每个人具体量化、个体化,所以其投入剂量更符合患者具体情况。
4 结论
通过对A组、B组实验治疗后患者病情恢复的观察,并且随访了5年,发现在A组甲减为27例,另有8例永久性甲减,B组甲减为7例,仅有2例永久性甲减出现;在两组中早发甲减多出现在治疗后4个月左右;同时131I的投入剂量明显减少(平均减少2.5mci),减小患者的放射性物质的接触剂量,降低患者所承受的受辐射危险,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所以明显显示,采用矫正的计量调节计算法,比调节计量计算法更为准确,更为个体化、易量化、更符合人体实际剂量,也具有易操作性;只是在计算时相对较为复杂,考虑的因素较多,易受操作医师的主观干扰,故要求对同一患者的计算剂量要至少两名医师(主治职称以上)的计算后的综合量。但其高治愈率、低甲减率,是临床上131I治疗所要求的,是患者所要求的,也是临床放射治疗医生所追求的,所以,笔者认为该方法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Utiger RD. Thyroid sixthed Philaderphia,J.B Lippincott co,1991,887-916.
2 Shapir B.J Nucli Med,1993,34:1638-1641.
3 Nordyke RA,Gilbert FZDptimal.iodine-131I dose for eliminating hyperthyroidismis Graves’ disease.J Nucl Med, 1991,32:411-416.
4 De Brain TWA,Croon CDL,De klerk JMH,et al. Standarped radioiodine therapy in Gravers’ disease the persistent effect of thyroid weight and radioiodine uptake on outcome.Inter Med,1994,236:507-513.
关键词:131I治疗;Graves甲亢;临床疗效
Therapeutic Effects of 131I Therapy for 170 Cases of Graves Hyperthyroidsm
LIU Ya-xi,CHEN Shi-jin,CHEN Ji-zhong,WEN Li,LIU Min-hui
(Department of General Medicine,Nanchong Fifth People's Hospital,Nanchong 637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treatment effect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131I therapy in patient with Graves hyperthyroidism.Methods 170 cases of graves hyperthyroidism were treated with 131I and the thyroid function were measured after 6~24 months of 131I treatment,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were observed.Results Aftre 131I treatment among 170 patients,40% patients developed hypothyroidism,13% patients were cured,38% patients were improved,1% patients were relapsed and 8% patients were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92%.Conclusion At present, the first choice for Graves hyperthyroidism treatment is 131I therapy ,because it is effective,safe,economical and convenient and should be promoted in primary care actively.
Key words:131I;Graves hyperthyroidsm;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疾病中的常见病,在我国患病率为1.2%,Graves 病是甲亢的最常见病因,约占全部甲亢的80%~85%[1]。甲亢在女性人群中显著高发(4~6:1),高发年龄为20~50岁。目前,治疗Graves甲亢的方法有三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antithytoid drugs,ATD)、131I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由于131I治疗具有迅速、简便、安全、疗效显著等优点,其运用越来越受到青睐。本研究选取673例Graves甲亢患者进行研究,并给予131I治疗,且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具体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0年引进131I治疗技术并开设甲亢专科,主要采用一次性口服131I法治疗甲亢、术后甲癌。自2012年11月1~2014年3月1日于我科行一次性口服131I法治疗患者共计673例,将其作为此次回顾性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表现及核医学诊断标准确诊,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心功能不全及随访资料不完整者,经严格筛查后最后入组共计170例Graves甲亢。其中男50例,女120例,男女构成比5:12;年龄10~72岁,平均年龄(41.1±15.1)岁;病程1月~20年,平均病程(33.3±51.7)月;131I治疗前曾行ATD(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者117例,未经行何治疗者53例;59例伴心律失常,其中房颤11例,窦性心动过速44例,窦缓、ST段压低、T波异常等其他心律失常4例;伴有骨髓抑制,如红白细胞减少、血小板数降低者33例;伴有肝功异常者14例。一般资料见表1。
1.2方法 患者均经临床确诊,治疗前停服抗甲状腺药物至少7 d,行甲状腺功能测定、甲状腺吸131I率和甲状腺彩超检查。甲状腺功能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甲状腺吸131I率测定使用科大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中佳分公司MN-6110甲状腺功能测定仪。根据甲状腺彩超及经验丰富的医师触诊估算甲状腺质量,按公式:131I治疗剂量(mci)=甲状腺质量(g)×每克甲状腺给予的剂量/甲状腺24 h吸131I率(%),均空腹一次性口服给药,服药后2 h内禁食。按常规治疗给药方法,根据病程、年龄、治疗病史,以及甲状腺大小、质地、是否伴有结节等情况确定剂量,实行个体化给药。
1.3 疗效判断标准 131I治疗后半年内门诊随访,了解患者症状和体征,复查甲功五项(总T3、总T4、FT3、FT4、TSH)。根据2013年版131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指南[2],①临床治愈:随访半年以上,甲亢症状、体征消失,FT3、FT4恢复正常;②部分缓解:甲亢症状减轻,体征部分消失,FT3、FT4水平明显下降,但仍未降至正常水平;③无效:患者甲亢症状、体征无缓解或加重,FT3、FT4水平明显降低;④复发:达到治愈标准后再次出现甲亢症状、体征,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再次升高;⑤甲低:出现甲低症状、体征,FT3、FT4水平降低,TSH增高。
1.4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酌情予以观察或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甲功异常或甲状腺素片剂量调整期间均每4~6 w复查甲功五,对170例治疗患者进行为期6~24个月的随访.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131I治疗Graves甲亢的总体疗效 131I治疗170例患者成功随访2年后,结果甲低、治愈、部分缓解、复发、无效率分别为40%,13%,38%,1%,8%,总有效率为92%,见表2和图1。
图1 131I治疗Graves甲亢总体疗效图
2.2抗甲状腺药物ATD对疗效的影响 将患者根据131I治疗前是否使用ATD分为两组,使用ATD组共有117例,其中有效104例(占92.8%),无效8例(占7.2%);未用ATD组共53例,其中有效53例(91.4%),无效5例(占8.6%),统计分析发现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5),见表3。
3 讨论
Graves 甲亢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自1942年Hertz等首次用131I治疗甲亢以来,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作为甲亢最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在我国运用也逐渐增加[3],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甲状腺高度摄取和浓集碘的能力,131I在衰变过程中发射出β射线的电离辐射效应,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造成部分甲状腺细胞溶解、坏死,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使甲状腺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4]。影响131I治疗Graves甲亢病的因素有很多,如性别、年龄、病程、甲状腺大小、质地、甲状腺摄碘率、血清FT3、FT4水平以及是否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药物等[5],但由于国内外131I治疗方法不同、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等不同,导致结果差异较大。比如冯尚勇[6]等通过对568例格雷夫斯病行131I治疗1年后随访分析,发现131I治疗前服用ATD种类及131I在甲状腺内的有效半衰期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杜补林[7]等研究生发现,治疗前应用ATD会降低131I治疗GD的治愈率,因为ATD药物含有能抗射线的硫化基。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使用ATD对疗效的影响,发现服用ATD对甲减的发生以及131I治疗后甲亢治愈与否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131I治疗后甲低的发生率为40%,较兰海霞[8]报道的20%相比偏高,这有可能与131I治疗剂量及个体对放射的敏感性偏高以及病史等因素相关。尽管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是治疗Graves 甲亢的理想目标,但研究已经报道[9]对于131I治疗Graves 甲亢,不存在既可以纠正甲亢又不会造成甲减的理想剂量,治疗的目的旨在控制甲状腺毒症而非病因学治疗,因此治疗后随访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发现甲减症状和体征,即可用甲状腺素钠或甲状腺素片进行替代治疗。本研究131I治疗Graves甲亢总的有效率达到92%,与覃春霞[10]报道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总有效率95.0%是相符的,说明我们采用个体化剂量治疗方案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胡德胜,石磊.~(131)I 治疗Graves甲亢临床疗效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03:171-174.
[2]蒋宁一,林岩松,关海霞,等.~(131)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指南(2013版)[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01:92-104.
[3]Lee SL.Radioactive iodine therapy [J].Curr Opin Endocrinol Diabetes Obes,2012,9(5):420-428.
[4]彰金.~(131)Ⅰ治疗Graves病临床疗效分析及"甲亢~(131)Ⅰ治疗病历管理系统"开发[D].苏州大学,2013.
[5]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 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12-721.
[6]冯尚勇,张真稳,闫彩凤,等.568例格雷夫斯病行~(131)碘治疗1年随访研究[J].临床荟萃,2014,05:549-551.
[7]杜补林,李亚明,尹雅芙,等.治疗Graves甲允前长时间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对其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2):146-148.
[8]兰海霞.格雷夫斯病I~(131)治疗后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 05:927-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