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专业与课程建设范文

专业与课程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业与课程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专业与课程建设

第1篇:专业与课程建设范文

2015年,北京高职院校共有专业点512个,比2014年增加了15个,校均专业布点21.3个,比2014年时平均增加了1.4个。2015年,北京高职院校新增专业点33个,撤消专业点6个,当年招生专业点(含专业方向)共计393个。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3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

财经大类专业布点最多

从专业大类来看,北京高职专业布局集中在财经、电子信息、制造、文化教育、交通运输五个专业大类。首先,财经大类专业布点最多,在校生人数也最多,达到了1.7万人,占高职在校生总数的24.4%;其次,是电子信息大类,在校生0.8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1.6%;再次,是交通运输大类占在校生总数的10.8%。

专业布局门类齐全和行业覆盖面较广

2015年,北京高职院校开设193种专业,其中目录内专业181种,占全部目录专业的34%,专业布点覆盖了除水利外的农林牧渔等18个大类和52个二级类,分别占教育部高职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大类总数的95%和专业二级类总数的66.7%。[1]专业所服务行业涉及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等20个行业门类。

财务会计类专业在校生数最多

从专业二级类来看,自动化等14类专业的在校生规模较大。其中,财务会计类专业的在校生最多,达到6,000人以上,占到高职在校生总数的8.6%;其次,是计算机类,达到了5,000人以上,占在校生总数的8.0%。

会计、学前教育、金融与证券专业在校生规模位居前三甲

从具体专业来看,会计等18个专业的在校生规模较大,均达到了1,000人以上。首先,以会计专业在校生规模最大,达到了4,220人,占到了高职在校生总数的近6%;其次,是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也达到了3,039人;再次,是金融与证券专业,在校生达到了2,638人。

高职院校形成了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从课程类型来看,A类课程(纯理论课程)占高职专业课程的24.7%,B类课程(理论+实践课程)占55.0%,C类课程(纯实践课程)占20.3%。其中,理实一体化课程占比比2014年提升了4.4%,纯理论课程占比比2014年下降了2.3%。

高职院校开课门数实现逐年增长

2015年,北京高职院校共开设课程12,990门,校均开课541门;开课总门数比2012年增加了1,408门,增长了12.2%;校均开课门数实现了逐年增长,比2012年增长了17.7%,年均增长率达6.7%。

精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第2篇:专业与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软件技术专业 实训课程 建设 系列微课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184-02

1 研究背景

1.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当前职业院校实训课程普遍存在实训基地条件不足、实训教学管理不规范、基地功能发挥有限等问题。随着国家百所示范院校进程的推进,部分示范院院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进行了探索,可谓百花齐放,实践效果各有千秋。就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而言,“项目教W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在实训教学当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但仍然存在学生对口就业率不高、毕业后毕业生先参加培训再就业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实训教学体系建设需进行深入研究。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是永远止境的,如何将实训课程建设及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有效经验提升为可供借签的系统的理论仍然是全国上下共同面对的课题。

1.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德国的职业教育素以其悠久的历史、健全的体制、过硬的质量而著称于世,可以说是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其实训课程的建设成果也是有目共睹,其通过制定开发严格的实训方案、以充足的实训环境及时间配合恰当的教学方法保证实训教学效果。“项目应用”方法、实训项目“任务指导书”方法、工作小组合作的方法、培训教师角色变换的方法等实训指导方法是保证各专业实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也需看到,中德两国国情的差异性,当前国内职业院校尚不能提供充足的实训环境,企业和院校间的沟通仍有鸿沟,实训内容的安排上仍与实践脱轨,实训课程的师生比例远远高于德国,实训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仍然处于探究阶段。因此,更需要我们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实训教学课程与教学方法。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提高实训教学有效性实际上就是要提高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能够尽快适应岗位工作要求。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是以脑力劳动为主、实践操作性强的应用性专业。当前,虽然部分高职高专示范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初见成效,但也存在操作难度大,不成系统等问题,研究一套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实践课程建设方案与教学方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2 研究目标

2.1 研究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中实训环境的建设方法

实训课程的教学需要有相应的实训环境,良好实训环境的建设能够给学生身临工作现场的感觉,更有利于学生融入学习当中。而实训环境的建设不能仅将目光局限于硬件的配备场地的搭建,而更应注重软件环境建设及内涵建设,课题此在将方面进行探索。

2.2 研究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中实训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学资源是实训课程教学的重要保障。而教学资源的建设又是多方面的,如何开发出一套适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生模拟工作的重要辅助工具,是实训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课题拟在教学资源开发方面进行探索,形成一套教学资源建设的有效方案。

2.3 研究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

实训教学的实施过程必须配合恰当的教学方法,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适合这一阶段。因此,需要分析实训教学阶段的特点,分析课程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开展教学,以保证实训的高质量,让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中主动思考,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思维、脉络和方法。课题拟在此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找到实训教学实训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形成一套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训课程建设方案。

3 研究内容

3.1 以“软硬兼施 齐头并进”为原则搭建实训教学环境

课题将着重围绕校内实训教学环境,软、硬两个方面的建设进行研究。探索院校与合作企业在硬件环境搭建、软环境建设、师资、场地、设备投入方面应做哪些努力,形成何种机制。

3.2 以系列微课为核心开发“多元立体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课题将着重搭建实训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开发追求“多元立体”,即应当融入企业元素、行业元素、职业元素,即有教材,配套任务工单等实物,又有实训教学网站等电子资料。教学资源库以系列微课为核心进行开发,并以蓝墨云班课作为实践平台,师生通过手机登陆蓝墨云班课平台,共享微课教学视频。使得学生的学习由线下扩展到线上,由纸质教材扩展到电子教材。

3.3 基于“CDIO”模式下的多元教学方法的动态运用

实训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学会沟通合作、学会一种学习方法、学会一项技能。实训课程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题将探索基于“CDIO”模式下的多元教学方法动态运用。将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以引导自主思维为主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需求动态运用。课题将针对实训课程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与适用场景,以及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进行应用,进而进行理论提升。

3.4 基于“小班授课”模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应用

实训课程重点就在于学生的实践与教师的指导,而当前国内行政班级学生数量大,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践课程需要教师进行充分指导,而在学生数量众多的环境下,会出现指导不充分的情况。因此,拟设计应用“小班授课”教学组织模式,(即每个实训班级人数控制在15人以下),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课题将就此模式进行设计、研究、应用并进行效果分析。

3.5 探索“111”实训管理保障体系

“111”实训管理保障体系是指实训阶段,第一个“1”是指专业向学生开放1个技术咨询中心,通过面对面、电话、QQ、微课、Email等方式向学生提供技术支持;第二个“1”是指建立一个“准员工”考核档案;第三个“1”是指学生在实训阶段需完成1个指定的软件项目开发。

3.6 建“专兼协作”师资保障体系

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IT校企联盟”为平台,创建“专兼协作”师资保障体系,即在实训教学环节充分引入企业优势资源,将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师等企业的软件工程师们引入教学当中,建立一只“专兼协作”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3.7 研究的创新点

抛弃以往实训环境重硬件轻管理的认识,将管理纳入实训环境建设并给予足够的认识,形成系统理论。探索基于“CDIO”模式下的多元教学方法的动态运用、“小班授课”教学组织模式、“111”实训管理保障体系,“专兼协作”师资保障体系。

4 效果分析

根据我校软件技术专业示范校建设的部分成果,依据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提出通过以“软硬兼施 齐头并进”为原则搭建实训教学环境,开发“多元立体信息化”教学资源库,配合“CDIO”模式下多元教学方法的动态运用,以及应用“小班授课”、“111”实训管理保障体系、创建“专兼协作”师资保障体系的方式,能够提高软件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效果的假设前提。针对数据库实训、软件编程(Java方向)综合实训两门课程在14、15级学生中进行应用实践,实践效果显著。在15级学生中针对数据库实训课程进行实践。在相同实训课时内,学生由原来的完成一个即定案例,到现在能够在完成案例后,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完整工作项目。在14级学生当中以软件编程(Java方向)综合实训进行实践,学生不仅在实训课程中取得很好的实训成绩,提高了程序开发能力。同时在预就业阶段,很多学生通过向实习企业展示实训作品,而得到了预就业岗位。在预就业后均受到用人单位好评,主要针对学生专业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就业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上手等方面。

参考文献

第3篇:专业与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 动物生物技术;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326-02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中最悠久、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贡献的学科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前沿学科的不断进步,生物技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动物生物技术是一门现代生物科学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主要涉及动物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动物胚胎工程等几大领域,在诸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农业、食品业、医学行业等[1]。生物技术这门学科在各大高校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见该门学科的重要性,因此学好生物技术这门学科对今后的就业至关重要。笔者在介绍生物技术的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动物生物技术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措施,以期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1]。

1 生物技术的概念

生物技术是指在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其他类科学的原理和技术来对生物体或生物原料等进行加工或改造等,目的是生产出人类所需的产品。先进的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新技术。对生物体的改造是指按照人类的需要,改造或加工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使其能够生产出对人类有利的产品[1-2]。

2 教学现状与分析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自1996年开始招生,2006年成为品牌专业,经过了16年的专业建设,首先于2003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中开设36学时的动物胚胎工程课程(专业选修课),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36学时的理论讲授明显不足,于2005级学生中更改教学大纲,内容上增加了动物组织、细胞的培养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理论教学增加到54学时,并增加18学时实验教学,课程性质首次转为专业必修课,并创新性地更名为动物生物技术,当时整个生物领域还未出现命名为动物生物技术的课程,直到2009年5月1日,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动物生物技术》,至此这一新课程有了正式出版的教材可参考。笔者调查了部分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主要有11门(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在调查的农林院校中(安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都开设《细胞工程》课程,目前只有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与《细胞工程》相近课程《动物生物技术》和《植物生物技术》课程。

3 动物生物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

3.1 教学思想与目标改革

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意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3],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一些课程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掌握一种主动学习课程相关知识的能力,成为富有知识和具有学习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2 师资队伍建设

组建教学团队,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打破传统的一人一课的教学模式,每一模块由具有相应专业背景的教师承担,业务上要精益求精,力争紧跟各教学内容的学科前沿。定期开展教学研讨,督导组专家听课、评课,同时不定期开展自评和互评及学生评教,以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3.3 教材建设与改革

根据调研,笔者选用了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蒋思文教授主编的《动物生物技术》作为教材,该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动物生物技术的概况、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最新发展。同时,由于课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且课程知识更新速度较快,一些最新热点在教材中没有体现的,自行编写部分讲义,以文本形式拷贝给学生,并推荐其阅读中外文的优秀参考书。

3.4 课程内容改革

动物生物技术属于多学科交叉课程,也是各国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领域,大量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充实着这一新兴学科的知识。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注意授课内容的完整性,又要保证实用性和先进性,同时做好与其他课程交叉内容的增、减和衔接。在课程内容上,首先介绍绪论,动物胚胎工程技术概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性别控制,胚胎分割,嵌合体;其次,介绍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基础;最后重点介绍细胞核移植技术、干细胞技术、转基因技术、动物生物反应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杂交瘤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通过精心的安排,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系统地了解动物生物技术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

3.5 教学方法改革

3.5.1 利用重大科研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如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利用“基因靶向”技术让小鼠体内的特定基因失去活性,培养出研究价值极高的“基因敲除”小鼠,为人类遗传病研究提供了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有了这些动物模型后,人类就能更有效地找到治疗各种遗传病的新疗法,彻底攻克遗传病就为时不远了,这一成果使得他们一起获得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罗伯特・杰弗里・爱德华兹爵士,英国生理学家,生殖医学的先驱者,因创建了“体外受精技术”,被授予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门课程的讲授,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和了解课程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有效途径尽可能的获取更多的、更丰富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对于像动物生物技术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域,许多知识都处于动态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中[1]。

3.5.2 跟踪学科科研动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本科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开拓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5]。因此,在应用范围广、知识更新快的动物生物技术教学过程中,介绍学科研究的新动态和新进展,有意识地拓宽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 cell),由日本的2位科学家于2006年发表于世界顶级杂志《Cell》上。通俗地讲,就是通过某种方法,把高度分化的成体细胞去分化,使之成为多能干细胞,重新获得分化成多种细胞的能力。IPS技术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回避了历来已久的伦理争议,解决了干细胞移植医学上的免疫排斥问题,使干细胞向临床应用又迈进了一大步,该成果的研究者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随着IPS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它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医学领域的优势也已日趋明显[6]。

3.5.3 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学生意见,像朋友一样对待学生,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课堂文化,使其融入其中,积极思考,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可适当增加专题讨论会,通过学生准备ppt演讲等形式,一改以往整节课教师讲、学生记,缺乏沟通的模式,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7]。

3.5.4 优化多媒体教学,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有限的课时,着重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知识点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对于容易掌握的部分课程内容可安排学生自学。利用计算机和Internet等手段,从国外引进和下载原版图书和动感图像,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组织效率,充实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还可以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人机交互界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8]。例如,细胞融合,精卵受精,细胞核移植等内容。在多媒体教学中,坚持适度运用原则和有机结合原则,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理解、思考,且结合使用板书、实物等各种教学媒体,取长补短,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喜欢学习[2]。

3.6 考核方法改革

首先,改变以往的考核方法,将重视课本上的知识转变成重视实践、将重视成绩转变成重视课堂教学,今后不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为总成绩,而要加上一定比例的实践考核成绩,让教师、学生都能重视实践;其次,增减考核方式的多样性,以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考试等作为综合考查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体系,即20%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20%期中成绩和40%期末成绩[9]。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动物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因此各个高校要建设好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已迫在眉睫。课程组立足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身特色,通过分析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3个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动物生物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注重该门课程特点,围绕课程内容,加强教学建设,创新教学形式及考核体系,逐步完善优化动物生物技术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和要求[10]。

5 参考文献

[1] 王伟霞,李福后.生物技术专业《细胞工程》课程建设与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08(9):245.

[2] 周欢敏.动物细胞工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 蒋思文.动物生物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朱海英,苏娟,訾晓渊.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4):107-109.

[5] 李淑芳,徐春厚,雍艳红.动物免疫学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9(7):65-67.

[6] 刘锴栋.细胞工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30,32.

[7] 代建丽.植物细胞工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11(6):23,37.

[8] 张一春.现代教育技术实用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4篇:专业与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工科;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训;校企合作

1概述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教育对象及学习模式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教育部于2017年起实施新工科发展战略[1-3],提出了高等教育应当能够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新工科打破了传统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局面,更强调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信工程是新工科战略涵盖的新兴专业之一,新工科发展战略对其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加强通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是新工科背景下重要的教改课题[5-7],其改革目标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工程训练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背景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能够较好地适应地区经济及行业发展的需要。

2当前通信工程实践教学的不足

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自2015年起开展综合实训课程。随着实践教学的不断开展与推进,目前已收获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仍然存在教学内容与技术发展脱节、教学环境局限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通过教学改革来构建更合理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对比目前行业发展需求,结合学生的就业情况,我们发现当前的实践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不足。(1)实践教学内容与技术需求现状匹配度不高。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选题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未能紧跟行业发展。教学内容与企业一线联系不紧密,导致训练内容与区域产业衔接不足,与学生专业的契合度不够,影响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2)实践条件受限。综合实训教学是“以实际工业环境为背景,以产品全生命周期为主线,对学生开展工程实践教育的方法”[1]为实践内容的改革,要想让学生接触到前沿的产业需求,实训课程就必须搭配相应的技术平台。前期建设的实验平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实训课程的要求,但随着产业的变革、科技的发展,实训课程内容需要紧跟行业发展,引进技术前沿公司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和应用对接、学生与市场对接。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实训课程改革中重视以下问题:(1)更新、优化实训项目内容。结合行业需求,动态更新实训项目内容,从涵盖专业核心知识点出发,设计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实训项目,逐步积累形成项目数据库。(2)着力打造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开发企业资源,实现产教融合[8-10],最后达到创新性地实现校内知识和产业需求对接的目标。

3《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

在新工科工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综合实训课程需要立足地方行业需求、以产教融合为实现手段,完成实训教学的实施,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面向企业需求设计科学的项目流程。(1)实训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训教学项目在内容上要具备研究性、创新性和综合性。项目训练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基本素养为目的,应当源于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与认知水平。通过进一步加大产教融合力度,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动态,对行业、企业真实工程案例进行分析、综合、提炼,建立分层次工程训练案例项目库、实时更新项目库的内容,优化项目教学资源,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为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做好准备。通信工程专业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动态,综合实训在内容设计上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进一步整合。每一个实训题目由不同的任务点构成,内容从电子电路、计算机网络、软件编程等课程引入,逐步延伸到最前沿的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2)实训教学环境的打造。为了优化实训教学环境,新工科工程训练课程应该重视校企融合[11-12],积极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实践平台”。高校与企业通过积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搭建协同的互动平台。以企业的需求和实际项目为基础,选择与行业、企业的实际状态密切联系的训练平台,训练学生运用新方法、新技术、新工具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对通信市场及企业的技术要求有准确的了解,从而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其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在打造产学研协同育人实践平台过程中,还应当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把优秀的企业工程师请进来开展前沿技术的综合实训,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本专业为例,目前通信工程专业建有现代网络通信综合实训平台;同时建设多个校企合作基地,如:通信工程学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江宁分公司实习基地、通信工程学院—江苏省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实习基地、通信工程学院—南京聚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基地、通信工程学院—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基地等。相关实训课程均已开班,通过理论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行业应用技能,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4综合实训教学的实施

本专业综合实训类课程已开展多年,目前已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实训项目,其中部分选题如表1所示。要求学生在实训课程正式开始前,根据研究兴趣和就业定位选择实训选题。选题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需要根据选题内容进行分工,互相协作以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指导教师对选题内容进行介绍,与学生充分交流对接、确认选题。学生自愿进行分组,完成项目分工,分析项目需求。在正式开始开发项目之前,要求学生在文献阅读、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做好项目调研工作。考虑到学生已有的专业基础及就业准备的需要,项目实施时间为第7学期,在校内专用的实训室完成。实训过程中,小组学生分工合作完成系统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指导教师现场答疑,随时提供技术指导,教师鼓励学生在原有选题基础上大胆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研热情,提高创新创业的能力。实训周期结束前,各小组需要针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现场答辩,总结相关内容形成综合实训报告,完成项目考核。考核成绩包含了项目设计和完成情况、小组答辩情况、以及文档的撰写质量三个方面的综合评定成绩。为了优化综合实训课程设计,为下一次实训打好基础,在实训结束后,指导教师需针对实训情况进行总结。根据学生项目的完成情况,梳理项目覆盖的核心知识点,及时对学生掌握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充,添加到下一轮的教学中,整合优化实训教学计划。

5结语

第5篇:专业与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职助产专业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程瑞峰(1964-),女,江西婺源人,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助产专业教育和教学管理。(江西南昌330029)马李琛(1988-),女,山东临朐人,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江西南昌330031)郑巧灵(1980-),女,江西临川人,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助产专业教育。(江西南昌33002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高职助产专业课程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XJG-08-66-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153-02

助产专业是我国卫生职业教育的传统骨干专业,随着国内、外助产就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高职助产人力资源需求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近年来我国高职护理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其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已基本步入正常轨道,而高职助产专业起步较晚,其课程体系建设目前国内尚无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体系。为此笔者带领研究团队在完成了江西省卫生厅“高职助产专业人才规格和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的基础上,承担了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高职助产专业课程建设研究”,对高职助产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课程的评价与改进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尝试性进行了改革实践,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现就课程体系构建报告如下。

一、顺应形势发展,明确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医学模式、卫生服务模式和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助产士联盟将助产士定义为“一名可信赖的专业人士,通过与孕妇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妇女整个孕期、产时和产后必要的支持、护理和咨询,在其职责范围内进行助产接生、提供新生儿照护,为孕产妇提供全程连续”。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卫生部着手调整了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目前我国助产专业从业人员均需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方能取得执业资格,如何加强院校教育与职业准入衔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要课题。课题力求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根据助产技术领域和护理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它是以职业定向教育为基本特征,使受教育者掌握专门的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而“学用脱节”是目前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扰,如何做到助产专业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一致,是我们迫切需要破解的教改难题。助产人才的培养应紧扣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突出实践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努力实现课程功能取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取向一致。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用人需求目标统一,教学内容与技能发展水平统一,教学模式和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统一。助产人才的培养应紧扣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突出实践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努力实现课程功能取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取向一致。在课程中将职业资格要求融入教学实际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用人需求目标统一,教学内容与技能发展水平统一,教学模式和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统一。

二、通过“四分析”找准“三能合一”的课程定位

本课题组选取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专家,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卫生院校专业人员和教师及部分孕产妇,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资料检索等方式,并于2010年4月在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助产专业分委员会召集下,组织了全国二十多所开设了高职助产专业学校的助产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对助产专业课程规范进行了讨论。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调整后,课题组再次组织相关专家,对助产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以职业分析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体现高职助产专业课程模式的特色,通过职业能力分析识别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与情感目标,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包括业务范围和人才规格。本课题组采用DACUM方法对助产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陈述、梳理和分类,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找准高职助产专业基本护理技能、综合护理技能、助产技能“三能合一”的课程定位,将课程体系进一步划分为人文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能力拓展模块。

三、根据岗位工作实际构建“理实一体”的课程模式

我国学者姜大源教授提出“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是整合了职业实践与专业知识的工作过程的集合体,是根据就业导向的 教育目标,将职业和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内容,根据学习主体的心理特点和智力特点,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基于教学论的组合和序化而构成的教学内容体系,是主体进行学习活动的根本依据”。课程是实施教学目标的手段,没有课程,任何教育目的、思想、观念、宗旨等都不可能落实。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质量高低,实施过程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人才质量。专业建设的实质是课程建设,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承载了专业的培养目标。

课题组在行业专家的参与和指导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助产专业系统化课程,确立以职业实践能力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体系结构为框架,根据工作任务体系确定课程体系结构、划分课程门类、分配学时学分、排列课程顺序。我们秉承以下三点原则:第一,边界区分原则,以工作任务之间的区别为边界划分课程门类;第二,课程排序原则,以工作过程的开展先后为依据设置课程顺序;第三,学时分配原则,以工作任务的频度和难度为依据分配课程学时,使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协调性趋于完善。

[6]杨丽.关于高职高专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17).

[7]唐永泽,卢兵,霍雄飞.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四、与岗位职业能力无缝对接,力求“双证融通”

课程既是教育目标实现的核心,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只有建立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与岗位职业能力无缝对接,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真正掌握专业的基本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体现“学用一致”。

本着“必需、够用”原则,结合岗位特点,改革公共基础课程,在有限的时间内,学校教育不可能也无法包涵所有的公共基础知识,但“课内有限、课外无限”,可通过专题教育、人文课程、学生社团等隐形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合作和表达能力。围绕助产临床工作任务,优选与组织课程内容,注意课程间的衔接,使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整合交叉,把岗位执业资格所要求的应知内容和应会技能融入教学过程。一是根据行业技术领域岗位群(护理大类)所需基本职业素质,构建护理专业群公共平台的知识和能力模块;二是将完成助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关键知识和能力构建形成一组核心课程和实训项目。

五、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助产专业参考课程体系

本课题组建议开设的主要课程有31门(详见文末表),高中起点三年制总计1782学时,9分;初中起点五年制总计2682学时,14分。另国防教育2周,计2学分;毕业实习40周,计40学分。各类学校可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本校生源和教学资源情况适当调整课程门类和学时数。

[参考文献]

[1]侯维芝,董兆伟,梁艳清.关于高职教育专业与课程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2]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3]张燕,王建华,葛秀萍.“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

第6篇:专业与课程建设范文

药学专业作为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在长期的中专教育期间积累了一定的办学基础,但是学校升格以后,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改变,为适应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高标准地开展课程建设,对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因此,我校根据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及系部课程建设总体规划,在教学计划调整的基础上,教研室全体任课教师以创建药理学精品课程为目标,结合药理学学科的发展,从多方面对药理学课程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现将近几年来药理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总结如下。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突出《药理学》作为药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地位,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规划,结合我校课程建设状况,以进一步提高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培养“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专业思想牢”人才为目标,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借鉴省内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大胆创新,突出特色,使药理学课程建设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岗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医药产业发展的要求。

二、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要素

1.修订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大纲作为课程教学的规范性指导文件,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近年来,随着药学事业发展和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用人单住对从业药师业务素质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药理教研室在2007年根据专科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了教学大纲,实施一个周期后,在2010年通过在医药行业开展了广泛调研,了解各工作岗位对本门课程的要求后,又进行了再修订,将实验课的比例明显增加,优化教学内容,强化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加强教材本文由收集整理建设,体现办学特色。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集中表现形式。尽管目前高职层次教材很多,但大多都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或是中专教材的延伸,难于突出高职层次的办学要求。为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教研室抓住教育部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中提出的万种教材建设项目的机会,积极参与各类规划教材的编写。几年来,作为主编、副主编、编者单位,积极参与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的编写,目前共编写或参编《药理学》教材3部,分别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并选用杨宝峰主编《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张豫清主编《新编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等优秀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籍。在实验教材方面,教研室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角度出发编写了《药学实验教材》,融入了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加强了教学改革进程。

3.优化教学内容,适应专业层次教学需求。学科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教学内容必将与时俱进。药理教研室始终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突出重点,删繁就简,优化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上,教研室有计划选派教师到医院顶岗挂职锻炼,把握临床用药最新进展,并把教改研究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收集临床典型病例引入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方面,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间关系,将临床少用或不用的“老药”删略不讲,如巴比妥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呋喃类等仅让学生自学,而临床多用且教材中介绍较少的药物予以重点讲授,如喹诺酮类、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磷霉素等,以满足药学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4.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促进教学工作规范化。为规范教学管理,实现预期的目标,在新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教研室制定了关于课程建设和质量提高的系列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开学、期中和期末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实现教学督导的常态化,采取多元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有力地保障了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也促使课程建设系统化和规范化。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按照学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通过引进、培养等多种方式,以打造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加大投入加强队伍建设。近年来,引进硕士研究生1名,在职攻读硕士1名,脱产攻读研究生1名,选送1名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复旦大学药学院学习,选派8人次教师到全国参加短期培训学习。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药理教研室在编教师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助教1人,全部皆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硕士学历教师3人。教研室教师经常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团结协作、爱岗敬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广泛倾听学生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严格执行“以老带新”制度,制订翔实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和培养记录,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6.加强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①理论教学的改革。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2]。围绕打牢基础,强化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在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调研,重新调整各章节教学时数,根据需要适当取舍和整合教学内容,使课程设置更精练、合理,重点突出,避免重复、遗漏,又实现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衔接。在教学手段上,选择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以传统教学手段为辅,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全套教学课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②实验课教学的改革。职业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点[3]。按照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增加实验课时的比例的同时,将实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使其包含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项目、综合性实验项目,改变了原来的单纯动物验证性试验。另外,根据药学专业学生近几年的就业去向,在社会药房和医药公司从事药品销售的占较大比例,在药理学实训项目中增加了用药推荐实训模块。实验教学采用“三阶段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三基”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二阶段为“综合性实验”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思维能力;第三阶段通过患者和药师的角色扮演,开展用药推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建立科学的成绩评价体系。科学的成绩评价体系可引导学生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药理学学课程分为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从三方面来综合测评学生成绩,包括理论成绩占60%,实验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10%。理论成绩主要以考试的形式测试基本理论和常用药物的作用特点,实验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实验报告的书写水平,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出勤等。通过综合性考核制度有利于实现素质化人才培养,避免了用纯理论考试来检测学生能力的弊端。在考试中严格实行教考分离,聘请省内外兄弟院校的药理学教师进行命题,按照等效原则建立试题库,每次考试从中抽取试题进行测试;每份试卷的试题要求难易度适中,并覆盖教学大纲的各章节内容。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摸索,现行的考试制度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

三、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果

第7篇:专业与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精品课程;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Think and exploration for quality courses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 vocational for the computer class professional

Shi Baohu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Beijing, 100018,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fo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lmost all of th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set up professional of computers. Resear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s courses; study the indicator system of national quality course, combined with the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of our college. Analysis the connotations of national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include the ranks of teachers,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reform.

Key words: quality cours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ork and study; integrated teaching

2003年教育部开始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并把建设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作为建设目标之一。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千门精品课程上网,打造高教新质量”新闻会上指出,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1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课程质量在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位置,学校关于人才培养的一切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门具体的课程,并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而课程质量的高低,又是学校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构成部分。从整体上看,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和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有着同样的背景、内涵和意义,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在课程建设的理念、模式和技术方面具有显著特点和特殊内涵。因此,我院出台了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将课程建设作为示范校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实现加强教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促进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有效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科研创新同步的教育目标。

2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

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要实现“五个一流”,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点:

(1)高水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由主讲教师负责、双师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还需要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承担兼职教师,并将企业的实际案例引入课程教学,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2)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建设。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IT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教学内容必须保证先进性和实用性,并及时反映IT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另外,在课程开发建设过程中,课程建设的原则是以培养职业素质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课程内容的选取基于企业职业岗位调研,内容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实际工程技能培养的要求,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引进企业的实际工程案例,设计“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为几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将行业规范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作为课程教学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图1为与H3C公司合作开发课程的模型。

(3)“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精品课程的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多媒体取代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是教学观念与教学理念的更新。特别是在IT类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的组织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要学习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通过项目教学法或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将一个以企业案例为背景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任务,经过加工和设计成为教学项目组织教学,任务项目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完成项目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课程的教学组织需要在实训中心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中,将“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辅,以学生操作为主,通过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6步法“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方式组织教学,以网络安全产品配置与管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例,在“安全网配置与管理”项目中,通过了解安全网关的基本原理(了解企业的安全需求)选择安全网关部署方法(制定安全的策略)制定安全网关和网闸系统部署方案(制定实施安全方案的计划)进行安全网关和网闸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实施企业安全方案)检测安全网关和网闸系统的配置(检查配置的正确性)项目验收与答辩(评价完成情况),通过6个步骤组织教学。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充当指导者的角色,但在学生实践操作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习行业标准、理解操作规范,严格按企业工程规范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最后学生进行答辩讲述自己(或小组)的方案及实施效果,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完成企业安全网关和网闸配置与管理的全面素质和核心职业能力。

(4)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教材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固化,精品课程需要精品教材,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在教材建设中,必须注重精品意识,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优先选择国家规划教材,另外,还要组织教师开发精品课程配套的精品教材,以保证让精品教材走进课堂,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发挥作用。

在精品教材建设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的以理论知识点为主线的模式,要在充分理解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基础上,以企业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根据课程方案中的项目设计,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精品教材,将理论知识的解析融于项目实训过程中,做好精品教材的建设,同时开发项目指导书等配套的实践教学资料,主讲教师自行编写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参考资料。

除了教材建设之外,还需要与之配套的开放、互动、高效的网络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必须是多种形式的,既要有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等,又要有配套的电子教案、课件、习题集、试题库、电子图书、资料库、在线测验试题等,要形成立体化的教材及教学资源,并通过校园网的环境免费开放,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整的教学方案,实现师生在线互动,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

(5)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实验实训平台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精品课程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学院通过示范校建设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实训室建设。在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安全与安全类IT专业课程教学的需求,以仿企业环境的方式进行了实训环境建设,从而方便了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通过这种工作组式的教学环境设计,方便了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每个工作组具备一套完整的实训设备,能满足学生2~4人组进行操作,促进了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图3为我系已建成的仿企业环境的网络安全实训室,这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6)考核与评估体系建设。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课程的考核与评估体系。我们将原来以理论试卷为主的考核方式改为综合考核的方式,即理论考试只占其中很少的比例,重点是对学生课业的考核,即项目设计方案的撰写(课业报告)、项目实施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完成项目后的答辩情况等多种考核方式,从而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7)机制建设。精品课建设必须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形成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学院出台了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同时对承担精品课程试点教学的教师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促进了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

3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思考

(1)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师的授课任务较重,导致许多教师抽不出足够时间认真研究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因为生源基础较差,组织难度较大而无法实现。

(2)校企合作难度大。高职教育的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因此,课程的设计最好有企业参与,从而培养与企业零距离的高技能职业人,但由于国家没有配套的职业教育法相关政策,在没有利益驱动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全力参与精品课程的建设,更谈不上作为兼职教师授课了。

(3)教学理念落后,质量意识淡薄。尽管经过了多年的学习和培训,部分老教师还是不能改变传统学科体系的教育观念,对职业教育的特点理解不深。另外,部分青年教师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质量意识淡薄,缺乏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对教学质量是教师专业发展生命线的认识不足,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认识,对学习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的认识存在误区。

(4)对精品课程指标体系解读不够。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指标体系中,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1个特色及政策支持,每个二级指标都设有观察点,在学院计算机类精品课程验收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对指标体系的内涵理解不足、意识缺乏,上交的资料没有体现“精”与“特色”。

(5)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学院虽然制定了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文件,但没有配套的支持政策,在精品课程建设前期,学院没有任何费用投入,这就导致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企业兼职教师聘请难度较大,不能保证课程的建设。

精品课程是学院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载体,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对高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高职计算机专业类精品课程建设应以IT类职业特点为导向,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重点,注重学生新技能和新技术的获取能力。精品课程建设要认真研究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指标体系,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分析每一个观察点的内涵,即①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②教学条件的权重逐渐降低;③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比重稳中有升;④教学效果的比重稳中略降;⑤课程特色逐步强调学校政策。

另外,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学院有配套的激励政策和学院领导的支持,更需要承担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有敬业精神、敏锐的观察力及新技术的获取能力。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信息技术发展更新快的特点,进行充分的市场人才职业能力需要分析,随时引入新技术,更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开放创新思维,力求在“精”和“特色”上做出成绩,实现以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8篇:专业与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培养技师课程 设置 特点 建议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技师课程设置

1.知识和能力要求

(1)能力要求。具备英语和计算机方面的通用能力;掌握操作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技能,具有分析、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能力;具有处理车间生产现场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维护常用机电一体化设备运行的能力;具有维修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能力,管理车间生产现场的初步能力。

(2)知识要求。具有高技能型人才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必需的机械技术知识;具有必需的检测与传感技术知识;具有必需的伺服驱动技术知识;具有必需的信息处理技术知识;具有必需的自动控制技术知识;具有车间生产和质量管理及产品营销知识。

2.机电一体化专业技师课程设置的依据

机电类技师课程设置的构建,一是,根据江苏省人社厅《技师学院专业目录及教学计划汇编》。二是,要以目前与将来生产一线的高技术、高技能的职业能力为导向,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围绕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采取模块的形式和综合化的方法设计课程。三是,根据支撑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理论知识、技能要求和区域经济特点和就业单位的要求,开设相关课程。

3.理论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或课程内容的排列组合结构。课程结构可以分为专业纵深型结构(I型)、专业分支型结构(Y型)和纵条型结构(II型)三类。

4.实践课程结构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坚持以实训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及就业的需要,调整文化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专门化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技师课程特点

1.突出核心技能的培养

机电一体化这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变化十分迅速,原有的技术岗位不断分化复合,智力成分和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劳动者的核心技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强化核心技能的培养,关键是开发核心技能训练课题。编制核心技能训练课题应以核心技能内涵为依据,渗透行业通用技能标准。为了便于教和学,便于教学检查,可以把核心技能教学内容分解成思维、能力、方法、技巧、意识、品质六大系列。

实施核心技能课题训练,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编写新型的教案。教案是核心技能教学活动的蓝图和方案,核心技能课程内容结构既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也不同于常规技能实训。

核心技能融于行业通用技能,同样,行业通用技能课题训练又可促进核心技能的提高。

2.明确核心课程、特色课程、综合课程

(1)核心课程是开设课程中指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能统揽专业全局的、基础性的、关键而具有共性的课程。虽然目前人社部没有统一的技师教学计划,但从支撑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角度出发,再结合现有学校资源,笔者建议专业核心课程为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自动控制技术、机械工程传动基础、传感器和测试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课程的综合化。生产一线和工作现场的许多问题几乎都具有综合化的特征,用单一的学科知识往往解决不了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技术知识加以分析,然后找出各种技术办法加以解决。

3.采用“整合能力观”模式

根据机、电两个专业的特点,从职业能力目标出发,借鉴“整合能力观”的课程观思想,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优势。基础课教学主要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专业课教学打破学科体系,采用课题式一体化教学模式。

根据技师能力标准,设计一系列研修专题。如高新技术专题,典型技术专题,综合技能专题和技术攻关专题等。笔者学校在进行课题、课程设计教学时,专门成立了学科专业评审组,制定课题、课程设计工作条例,明确规范。由学科专业评审组成员对学生所在单位进行技术调研,了解学生所在岗位技术含量,针对学生情况确定课题标准,采用研修互动模式,由每位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课题,经学科专业评审组集体评审其课题的可行性,再下发课题通知书,进入为期四个月的课程、课题设计教学阶段。把各专题理论实践结合在一起,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学员以研修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实行导师制和小班化学习,着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养成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关于院校培养技师的几点建议

1.课程标准化建设

技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考核的标准,是近年来国内职业技师院校在技师教学中遇到的首要问题。

2.中外课程合作研究

第9篇:专业与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翻译课程;教学新模式;改革与实践

Abstract:The research project belongs to the proper research projects of Liaoning Higher Education Association, which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translation courses at practi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Researching on the curriculum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books, examinations at our City Institut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e sum up the features of talents-training for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Applied English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provide a conclusive basis.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the practical translation course,the new teaching mode,reform and practice.

一、课题研究综述

本课题研究核心是独立学院,通过对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英语专业翻译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用、考核方法与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以及对口培养具有接受应用型硕士培养能力的专业特色建设方案进行为期近1年的跟踪调查,总结出了应用型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规律与特点,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多元化,课堂教法多元化,考核评估手段多元化,学生培养实践化”的翻译课程教学新模式。

本课题使用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调查辽宁省及国内其他同类高等院校是否开设类似的口译、笔译课程,针对其教学内容的设计及安排进行研究。广泛收集研究英语翻译教学材料,对其他高校相似课程进行研究,并将设定的教学内容改革付诸于实践。

问卷调查分别于2011年6月与2012年4月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英语专业2011届87名毕业生、2012届107名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应用型翻译课程学习动机与需求调查。问卷共有问题32个,均为选择题,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动机、资格考试动机、课程需求反馈、教法需求反馈、教材需求反馈等几个方面。

从学生对翻译类课程需求反馈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分析看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对翻译课程需求具有明显的应用型特征。我院应用型翻译课程教学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材料、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几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1.强化课程设置改革

强化应用能力培养,翻译课程设置不断线。在大三年级两个学期,大四年级上学期分别开设口译、笔译、口译实践和笔译实践课程。以“任务型”授课方式为主,情景式教学、交际式教学为辅,搭建学生在外事、经贸,科技、旅游、会议等各领域自如翻译的平台,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实现“学业、专业、就业”三位一体,有机结合。

2.逐步充实完善教学内容与材料

以教育部提出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水平要求为准,使用“上海市英语中级岗位资格证书”考试指定的应试培训教材,将翻译教学实践内容与最新热点时讯、真实翻译情景相结合,补充、采编、制作多种类型音频、视频资料及翻译文本,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与时效性。

3.努力完善课堂教学方法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全面贯彻“建构主义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实践为主,教师反馈为辅,通过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资源”,通过个人意义的建构获取知识。在笔译教学方面,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在口译方面,采取“交互式、模拟式、讨论式”交融的教学方法新模式。

4.确定合适的考核方法

我认为,应采用“平时考核+期末考试”教学评估体系。平时考核突出对翻译技能的训练和检测,采用笔译、口译、听译、视译、口试等多种形式。期末考试利用便利的学校资源,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试。笔译考试在学校机房,允许学生利用词典、网络搜索工具、翻译软件等多种资源进行限时性仿真翻译考试;口译考试结合多媒体语音室考试系统,使用提前录制好的音频及视频材料进行现场口译考试。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1.本课题主要围绕“如何建立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课程建设新模式”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案例,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多元化创新,课堂教法多元化实践,考核手段多元化尝试,学生培养实践化课外实践,并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对应用型翻译课程建设进行系统性研究。

2.本课题意在有针对性地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课程建设进行不断探索,为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必要的依据,相关论证成果也将对全国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相关课程设置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1.新模式翻译课堂教学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实践为主,理论为辅

整个课堂贯穿的教学模式是:“理论讲解―任务分配―学生实践―成果展示―讨论分析―教师反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了创造性,又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并在讨论中学习更好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2.新模式翻译教学既重视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教学中,适时地为学生补充大量的社会热点信息,使用音频材料及视频材料,组织学生自己进行模拟新闻会、会议开幕式、商务谈判、电影同步配音等活动,教师适时点评、讲解,构建在 “舒适感”与“成就感”中互动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与翻译过程中实实在在获得知识。

3.新模式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

新模式翻译课程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程数量,增加课堂容量与宽度,并融入更多课内外专项实用实践训练,使校内学习和未来社会工作需求接轨,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4.新模式的问题和不足

课题所实施的调查问卷设置的有关项目还不够细化,范围相对狭窄,计划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加以充实。我们意识到应重视英语实践课程的设置,把它作为翻译课堂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我们应该把理论和口译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以理论引导练习,以练习强化理论,讲练结合,相得益彰。一线教师努力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结合我院办学条件和学生情况,摸索编制一套更加符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教材和训练手册,以满足“培养符合地方特色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人才”。编撰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课程教材工作正在进行,弥补全国相关层次的高校英语翻译课程教材的空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07.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