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故宫的建筑文化内涵范文

故宫的建筑文化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故宫的建筑文化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故宫的建筑文化内涵

第1篇:故宫的建筑文化内涵范文

风 水

中华先民将大自然视为“母亲”与“故乡”,认为人与自然是血肉相连、同构对应的,人是不能离开自然的,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亲和”的哲学思想。如《周易》关于天、地、人相协调的思想和老庄的“道法自然”、“我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中国古人讲自然,西方人则讲生态。无论是哪一种,总归是一种好的现象。中国古人对待自然的核心问题,就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也就是人对待自然的态度问题。《周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推崇“自然无为”。天也,自然也。中国古代的美学家和艺术家就是这样始终以一种敬畏与爱戴的态度来对待孕育他们成长的自然环境的。

远在人们只能栖身于山洞土穴的时代,根据需要就选择临水、向阳、背风的地方居住,以利于保温、防潮、防兽、防火,一直到近代,民间选宅基地、建房屋也都要看“风水”,在山区以山为主,选择枕山、环水、而屏、向阳的地方;在平原以水为脉,选择四而水绕、背河的地方,就是说要选择整个环境较好即“风水”较好的地方进行建筑这是合乎科学的选择。风水学中有糟粕也有合乎自然规律的东西,如强调建筑及其设计必须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密切配合与协调关系,尤其是在著名风景区进行建筑,选址和建筑物的体量、高度和色调等,都必须与景区的整体气氛协调一致,否则就要造成对景区景观的人为破坏。对风水术的科学内涵和它的封建迷信外衣必须区分开来。风水术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通俗化的中国易学理论。在这种深厚文化的影响下,历代大到兴国建邦、城市选址,小到相宅都运用了风水术,佛教寺院的选址和古代建筑的各个方而也都有风水理论渗于其间。

园 林

园林,在中国古建筑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独特风格之一。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因地制宜、掘地造山,布置房屋、花、木,并利用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富于自然情趣的园林。它是通过对大自然风景素材的概括和提炼,创造出的理想意境,是自然的再现,不是对自然的单纯模仿。它总是将玲珑小巧的建筑物巧妙地组织在山、水之间,使之每一景都有“诗情画意”,每一空间都有浪漫的情调。这种“诗情画意”一般都反映养主人和士大夫阶级的思想情调,以追求悠闲雅逸的意趣相标榜,同时也使中国古代园林的布局和若干具体作法具有山水画式的特殊风格,这止如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所说,“中国园林就是一幅立体的中国山水画,这就是中国园林最基本的特点。”这也是它与其他国家的自然风景式园林迥然不同的地方。

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中国古代先民对于自然崇尚的最好佐证。例如在园林建筑中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尽量保有原有的自然景观;面对错综复杂的山脉和山势,也要在设计中注重它的天然性,为了美而破坏原有的美是最愚笨的方法。十分有幸我们中国先民们懂得与自然接触的方式,也有能力与自然保持十分友好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如何珍惜这笔极为珍贵的财富。因此,中国的古代园林建筑很多都利用叠石造山,尤其注意对水景的“借用”,通过合理的设计,让水流、山势再加上植被和内外空问的虚实变化相结合,从而达到一种既藏且露的含蓄美感和虚实相生的朦胧美感。中国的建筑已经不再单纯是遮风避雨这种单一的概念性建筑了,而是诗情画意的特别文化体现。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映在建筑中同样如此。建筑可以说是画,也可以说是诗。中国园林可以说成是山水画,实际上中国建筑本身就可以说成是山水画。它就像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彰显出勃勃的生机。这也才有了诗人所吟诵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轴 线

中外建筑单体都讲究对称,但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而两侧的建筑物也多以对称进行布置,具有严格的方向性。而所有这些“规矩”主要受中国传统社会、家庭的观念太重的影响,折射到建筑中就形成了轴线的空间艺术,它同时更是中国“周礼”思想的具体显现。

第2篇:故宫的建筑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设计 建筑文化 传统 文化传承

ABSTRACT:As a building system of the world's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ancient China has its unique artistic charm. Inheriting national traditions and reflecting the spiritual cont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re the very important subjects of creation of China's architectural design . In recent years, I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some architectural designs made ​​a newer breakthrough than past. By case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ng the existed problems,the paper analyzes underlying reasons from decorated culture and feudal tradition and makes democratic and scientific road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architecture at last.

KEY WORDS: design, architectural creation, tradition, cultural heritage

中图分类号:TB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西方“普世文明”声音的减弱,一种关怀“地域性”和“原生建筑”的声音对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影响也更为宏大。在锐意求新的新一代建筑师中,诸多设计者更加的理想化,力求独辟蹊径,重返中国古典,从中国视野、或稍为拓展的东亚视野出发看待建筑现代的建筑师也大有人在。中国建筑师们转而倾心于我们自己的问题,追求回归传统的设计理念,亦设计出一大批作品,可到底什么是“中国精神”,它如何影响知识人的环境观念、如何物质化为有形的空间,我们如何努力让它具备精深的内涵,却是一个更加艰难的问题。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历史悠久并具有丰富文化,而我国建筑文明作为世界建筑史中的重要源流,从营建技术和文化基质上都具有非常厚重的历史。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生成机制,文化本质,传统文化思想在建筑中的渗入、衍化、积淀等等诸方面的问题。我们就会深刻地认识到隐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丰富、深层的文化内涵。

辩证统一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无论是宫廷建筑,还是民居建筑,都体现出很浓郁的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建筑犹以群体为胜,虚实并重,实是建筑物,虚是指组成建筑的院落,二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建筑立面既是房屋的“外”,又是庭院的“内”,可见其内与外的统一,其伦理功能和群体意识极其明显。大可观明清故宫建筑群,小可见传统合院民居。在视觉及空间艺术上,建筑的构成呈现为一种饱含和合精神的群体艺术。

寄情山水

中国建筑不很注意单个建筑的体量、造型与透视效果,而着力于以一个个单体建筑为造型单元,在平面上铺展与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以及建筑组群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显现的画面效果等等。园林中自由形态的山水,遍植的竹木,与散落的寥寥房屋,皆是对自然山水的诉求。

以人为本

中国建筑从民居至皇宫帝陵,皆为同种形式不做改变,仅以尺度和符号等区分。不似西方世界建造巨大的石构的“神的居所”。中国人还注重人的内心世界对于外界事物的感受,以及如何艺术地表达这种感受,认为建筑创作应符合人的内心感受,同时亦遵循一种“模数化”的原则来实现设计施工的便捷。这本身就是“人本主义”在建筑上的反应。

儒道相成

中国传统另一个重要的文化特征在于传统儒家与道家精神的体现。儒学上的影响多是城市整体至宫殿及民居,整组建筑群、整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建筑,都被纳入了这种统一的礼制规范中。而道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园林上面,为求返自然之势,建筑自由布局,夹以叠山造水,给人以美好的观感和无尽的遐想。

当代建筑设计中回归传统的手法

表现手法上既具有传统神韵又不失现代特色

从表现手段上看,当代建筑形成了一些具有传统元素意韵的现代设计手法,当代一些设计师突破了80年代末在现代建筑上简单拼贴有象征意义的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手法;也突破了长期以来把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混凝土化和“大屋顶”的做法,而是利用当代的建筑材料来营造具有传统意韵空间的新建筑。

如崔凯设计的拉萨火车站。车站建筑外墙使用预制彩色钢筋混凝土板,表面是竖向条纹人工打毛而成的肌理效果,分别是具有典型藏族色彩的白色粗糙条纹与红色较细条纹。红、白的墙板分别安装在不同层次的空间界面上,内外贯穿;通过空间的穿插和界面的交替,使色彩成为空间的而不是平面的语汇,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并且运用墙体收分表现传统藏式建筑厚重砌筑的方式。拉萨火车站设计在设计中既延续了当地的文脉也体现了现代化的演进。

再如王澍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单体建筑设计中,教学楼小披檐瓦屋顶与钢结构的结合,也是既表现了传统韵味又具有现代风格。

2.空间格局上,注重空间整体形态的文化气氛营造

中国传统建筑的以群体取胜,而群体布局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是建筑设计当中需要提炼的精华所在。当代具有中式特色的新建筑,在整体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形态方面,更注重传统空间格局的现代应用,并通过空间气氛的整体营造来体现传统文化或地域文化特点。

比如李承德领衔设计的杭州中国美院改造中,通过半开放的入口中庭、中部宽阔的厅式主街,内部的围合庭院等一系列的空间组织,演绎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序列的起承转合。创造出了整体的具有中国传统意蕴而又丰富多彩的现代聚会空间。

再如在上海九间堂别墅设计中,严迅奇先生在中轴线上安排主要院落,纵向为进,横向为落,多层次的合院方式将主厅、主卧、起居、卧室等组织起来并对庭院进行界定,不同活动可安排在不同的院子里进行。院落概念上维持了传统庭院的属性即以平淡而内化的环境提供一个舒适且具私人领域感的空间。

中国建筑文化传承的问题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在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方面较以往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依然存在一些的问题。

一是封建文化的官本位思想仍有较大市场,政府建筑官气十足,动辄大台阶、大屋顶,缺乏亲民感;二是大多数的建筑,依然以立面装饰或大屋顶,作为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手段,缺乏整体性处理。这直接造成了一些建筑风格单一,建筑形象简单粗陋;也造成了城市形态从建筑考古意义上的混乱局面。而且,我们也应当看到上述列举的一些优秀项目仅是少数特殊建筑,而对于大量的其他建筑如何继承传统建筑文化,我们还着力不足。

结语

建筑设计水平向前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进步。应该看到,正是改革开放之后,建筑设计领域才有了蓬勃的发展。也正是不断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冲突,才促进了我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也促进了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相信随着我们社会的日益和谐,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传统文化一定会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得到更好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先觉著,《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5月

[2] 李允著.,《华夏艺匠》,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3] 赵辰,《“立面”的误会》,三联书店;2007年11月

[4] 崔恺.属于拉萨的火车站.建筑学报,2006(10):44―45.

第3篇:故宫的建筑文化内涵范文

一、古代建筑设计与施工概况

中国古典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基本上是基于一种“预制”构件和“装配”式的工艺制作观念而来的。另外,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宋代起采用“模数”制,以“材”作为建筑构件的标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一部建筑学,这与中国古建筑采用木材及向群体布局发展及占地不占天的建筑体系有其直接关系,所以中国古代施工速度、预制和装配方法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古代建筑的设计

大体上分两种:1.规划。从汉代起制定了设计图样和说明文件,这项工作古时由知识分子出身的“将作大匠”来完成。2.制作模型,后期用纸板做的模型称为“烫样”,这项工作大多由“匠师”来完成。因为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两类不同出身的建筑师,其一就是技术工人出身的匠师,例如李春、喻洁等。其二就是知识分子出身的建筑计划主持者、建筑部门的官员,譬如宇文恺、李诫、阮安等,就属于这一类。《木经》一书有很多有价值的论述,例如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的一些片断:“凡屋有三分,其上、中两分,以梁、柱的尺度为准;下分即台阶的权衡,以荷辇前后竿的不同姿势为准。”这些规则,无疑是从实际生活中总结而来的,表现当时的设计方法是适用的、合理的。古代的设计,从生活、从实际出发,仍然是我们今天设计所需掌握的主要原则。同时,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模型乃至烫样等,均是宝贵的财富。从古人的设计分工,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那就是古代有经验的木工———匠师,便是单体建筑的设计者,而如何对待和使用今天在古建筑保护方面有经验的科研人员乃至工人,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对保护遗产是大有益处的。

(二)古代建筑的施工

古代除了利用“平正”的墙壁来“侧画”施工图外,另一个方法就是利用前述的用按比例制作的模型来辅助施工。在施工时,模型不但可以准确地预知结构关系、材料的长度、大小和数量,对工人来说,模型比图纸更容易理解得多,按此施工自然更为方便。1.古代施工准备。除了估工之外,同样重要的是材料的准备,包括数量的计算,材料的选择、运输、储存。顺便说一下备料、储存非常重要,特别是木材、砖、瓦三大材,必须要备料储存,对施工大有益处,在这方面古人比我们做得好。譬如,明代朝廷在四川等地设常驻的采木官,其任务之一就是登记可以入选的木材的品种、尺寸、数量、分布位置,呈报备案,一旦需要,即可按记录采伐。入选的标准包括弯曲度。树干宜高大挺拔,盘折弯曲则不堪入料。明代掌管京城修建木材的储存为工部所属的神木厂(在崇文门外)和大木厂(在朝阳门外,均见《明水轩记》)。关于砖瓦材料,古代例为统治阶级优先享有。秦汉之际,设有专管机构,大抵何处兴造,即由该处自行设窑烧造。汉代砖瓦有“上林”、“左校”一类刻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砖瓦烧造属于“甄官署”。宋代则属于“京西八作司”之窑务[1]514。另外,明代初期,营造南京(应天府),其筑皇城和京城用砖,由沿长江的各省以劳役形式缴进;砖身均有印戳,列举负责的州、县官吏和具体造砖烧窑匠工的姓名,以作为验收时记录之用。以上说明,古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严格精细的,特别是选料,不仅有管理机构,而且有标准在先。所用砖料也有验收标准,所谓“坚莹透熟,广狭中度”,不得“色红泥粗”(见贺盛瑞《冬官记事》)。综上所述,我们应当思考在保护世界遗产前的准备工作中各项工作都做得如何?2.古代施工概况。在古代的具体施工中,只需有一个巧匠,古代称为“匠师”,我们现称为“工头”,他手中掌管一个建筑各部位的尺杆(按模型或图纸放大的尺杆),这个尺杆非常实用,并且能带来优良的质量和施工速度。古代木构架的制作,即按图纸或模型放大后,成批地预制构件,待高空安装,这些规范的木构件做工非常精细,榫卯吻合,必须达到高空作业顺利方可交工。特别是角科,“斗拱”的制作标准要求更高,因为这些小木作在清以前早期古建筑中具有承重作用,即承担屋面荷载传力的重要作用。在墙体的砌筑中,古代施工时对质量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青砖经过挑选后进行加工:首先磨平五面。留出砌筑面后,用凿子将五面剔成梯形,名为“五扒皮”。然后每层砖均为干摆,垫平后内灌“桃花浆”。古代对墙体施工质量的要求更是精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代以前砖的产量较少,因此早期的砖要比木材贵重得多。古代的彩画施工,明以前均不做“地仗”,这是因为早期红松、楠木特多,而到了明末清初木材缺乏,高大的柱子需要拼梆外加铁箍,这样不美观,所以产生了“地仗”,即披麻搂灰。就是木骨外面的保护层。古代建筑木构上架及其他彩画部位,均采用矿物质颜料,就是油漆用的红色也为矿物质颜料,其主要特点是耐晒、延年。古代彩画的施工程序与现代基本相同,但对季节、气候掌握得十分严格。伏天,即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不施工,雨季不披麻,各种颜料多次研磨,胶和血料均用新调制的。以上几个方面就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现在施工过程中的差距所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各项施工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从选料到施工,整个过程都是非常严格的,我们业内人士常说,早期建筑质量好,特别是尚未动过的建筑和部位延年,均有一定道理,也就是说古人的工艺及其他方面要比我们现在好得多,非常有必要回头去挖掘一些有用的东西来解决我们的现实问题。

二、对沈阳故宫古今修缮活动的研究与评估

沈阳故宫是一座积累式宫殿建筑群。从天命十年(1625)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经历了158年漫长的始建、改建、扩建和多次的修缮活动。应当说故宫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修缮活动主要分以下几个时期:一是始建于天命时期,二是清初天聪时期,三是乾隆时期。这三个阶段的修缮,均有不同的修缮理念,从而形成了故宫目前尚存的满、蒙、汉等多民族建筑风格。

(一)始建于天命时期

故宫最早的建筑组群始建于1625年的大政殿与十王亭,呈现出满族最高的建筑水平,从大政殿坐中,左右外八形的旗亭排列来看,鲜明地反映出满族后金时期的政体———八旗制度。这一独特的布局应当说是满族的首创。但在各单体建筑的细部又含有多民族的建筑文化印迹。譬如,大政殿有汉族的斗拱和盘龙柱;在檐下又有藏传佛教的兽面、蜂窝枋及内檐的梵文天花等;在殿顶之上又有琉璃的胡人力士。大政殿整体观之,融入了多民族的建筑艺术精华。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天命时期的建筑理念。

(二)扩建于天聪、崇德时期

始建于1627至1637年,其中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左右翊门、凤凰楼、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以及大清门外东西朝房、东西奏乐亭、文德坊、武功坊等。(现存早期建筑)清初崇政殿前东侧原有“文馆”三间平房和西侧银库七间硬山式二层厢楼等一些其他附属建筑。从皇太极时期的宫殿布局“寝区”即台上“五宫”均建于高处,保留了本民族的习俗,殿却低于宫近4米,又是满族首创。关键的是皇太极时期的宫殿布局,开始吸收汉文化宫殿“前朝后寝”的整体布局,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飞跃。因与“东路”天命时期建筑只相隔几年,从而可以看出皇太极“大内宫阙”的修缮理念。据史料记载,天聪五年,皇太极命扩建沈阳城,改原四门为八门,并新建钟、鼓楼等,以更加符合都城的规制。从上述天聪初年建新宫和改造沈阳城重大修缮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新的认识。1.建新宫只是在整体布局上部分地吸收了汉宫殿文化,如崇政殿前的原建筑三间(平房)、西七间(楼房)很不对称,与汉宫殿有很大的不同。2.以硬山式作为正殿,低于凤凰楼歇山式的建筑等级,这说明满族在宫殿的建筑等级上有本民族的认识,与汉宫殿建筑等级很不相同。从当时崇政殿的精雕装饰来看,算是新宫中最华丽的,从抱头梁彩龙雕刻到檐下雕刻彩画以及琉璃墀头等,确实达到了皇太极时期建筑最高水平。因此说,满族在清初时,有其本民族建筑等级的排列方式,即以华丽、方位乃至体量等区分建筑等级。

(三)完善于乾隆时期

从乾隆十一年(1746)至四十八年(1783)在这37年间,沈阳故宫建筑群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增建、改建等一系列修缮活动。1746年,为东巡所用,增建了东、西驻跸所两组建筑群;为建东所正门之需要,还将清早期西七间楼北侧两间拆移到南侧复建。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1746-1748年),还将崇政殿前东西两侧不对称的清早期建筑拆除,改建了飞龙、翔凤二阁。同时拆除崇政殿前部分栏杆、踏跺,新建“月台”。并于乾隆十三年(1748)增设了日晷、嘉量。在此期间,还对崇政殿的内檐进行了重新彩绘。乾隆初年,对崇政殿的修缮应当说是规模最大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提高了崇政殿的外观建筑形象,而且融入了汉宫殿整体配套设施,并完善了宫殿规制。一句话,就是用汉宫殿建筑文化来修容祖先“旧宫”。乾隆四十三年(1778),弘历第三次东巡驻跸盛京宫殿时,“命重修盛京天坛、地坛,移建太庙于大清门东。”[2]其目的是为恢复陪都盛京原有的“坛庙之制”。新建太庙原址为明代所建道观三官庙景佑宫,为建盛京太庙,将其移建到德胜门内路东。乾隆四十六年(1781),为贮藏“四库全书”又增建了西路建筑。主要包括两部分:1.嘉荫堂及戏台,位于西路南半部,是皇帝东巡驻跸盛京行宫时,举办小规模宴请和赏戏之处。这一组建筑是根据乾隆皇帝东巡居住方位(保极宫)至嘉荫堂观戏的行走路线而规划设计的。乾隆帝由保极宫出来通过西游廊便门可直达嘉荫堂后门。2.文溯阁,位于西路北半部。为贮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阁”之一的文溯阁,是仿明代范氏天一阁的形式而建,外观二层,内则三层。由南至北依次为宫门、文溯阁、碑亭、东西游廊、仰熙斋、九间殿等。乾隆时期增建的东、西驻跸所及西路建筑,总体来讲基本是“官式”做法,近似于同期北京清代的皇家同类型建筑。无论从其建筑形式、结构乃至彩画装饰等,均与故宫早期建筑及地方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我们可以看出乾隆时期大规模的增建、改建、扩建工程,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汉宫殿建筑文化理念带入到盛京皇宫,形成了以满、汉为主,蒙、藏等多民族建筑文化融合的积累式独特的皇宫。

(四)历史上沈阳故宫修缮保护概况

沈阳故宫第一次修缮,据王氏《东华录》和《清太宗实录》记载:崇德五年(1640),大政殿维修,其后历朝历代曾多次进行修缮保护。通过故宫历史上早期修缮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启示,那就是康熙以前的早期修缮基本上保持了始建时满族建筑文化风格,这个问题重要,是因为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建筑文化理念。另外,康熙时期新建特少,康熙十七年重建28间宫内仓及10间肉楼。康熙重建大清门外厢房3间、崇政殿西3间厢楼、崇政殿东7间厢楼。康熙五十六年,重建东牌楼内5间房。康熙五十九年重建大清门熬蜜房、炭楼(这些建筑现已不存在)。从上述修缮情况可以看出,康熙时期虽有些拆除和重建工程,但从整体上来讲还仍保留了祖先满族宫殿的建筑风格。故宫最大规模的修缮是在乾隆十年以后,乾隆朝几次大规模的扩建、改建、修容,从理念上发生了根本转变。首先是加强了原“中路”建筑两翼,修了东、西驻跸所。然后改造了崇政殿的外观形象,增加了“月台”和日晷、嘉量,并拆除了崇政殿前不对称建筑,修建了飞龙、翔凤阁。乾隆中期修了太庙,晚期新建戏台。这不仅完善了祖先“旧宫”的使用功能,而且最重要的是用汉宫殿建筑文化来改造满族“旧宫”。这是乾隆帝的最终目的。从而形成了现“三路”并列的现有格局。乾隆之后,嘉庆九年(1804)故宫又一次大规模的修缮,这次修缮涵盖故宫70%以上的各路建筑。其中包括早期“两殿一宫”等主体建筑。再之后的修缮规模不大,间隔也不是很密了。从故宫历史上各朝修缮的概况中,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康乾不同的修缮理念以及嘉庆九年的大修,为我们今天的遗产保护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乾隆时期的修缮,如今还给我们留下很多成果和印迹,譬如:左右翊门及崇政殿内檐彩画、“月台”、日晷、嘉量以及大政殿内檐彩画,还有乾隆时期的“官式”做法等。这些均是与早期建筑相对比进行深一步研究的实物资料。另外,从故宫早期修缮间隔的时间跨度来看,足以说明古人的修缮质量。如果我们大胆地评估一下历史上的修缮,笔者认为乾隆时期要比晚期更好些。从实物例证来看,崇政殿和大政殿的内檐彩画,应当说是乾隆时期的艺术精品,无论从文化内涵、艺术构图、工艺技法等均属上乘。譬如崇政殿的内檐彩画,将清早期的“三宝珠吉祥草”彩画、以及“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巧妙地融为一体,并将佛教、道教艺术图案也装饰在其中,而且工艺技法非常精细。总的来说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的、内容丰富的内檐装饰。大政殿内檐的“降龙藻井”以及梵文天花等更是独特少见的彩画装饰精品。从乾隆时期留下的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中,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修缮是故宫历史上修缮的顶峰。当前修缮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1.材料。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几大材(砖、瓦、木)不仅价格高而且质量低,特别是由于临时抓料,木材不干,琉璃砖瓦的烧制不如20世纪70年代前的质量。胎、釉均不达标。砖风孔多、不细腻。急需找回原传统工艺。2.工艺做法。各工种的工艺本应按传统做法所施工,但如今老手艺人特少,学徒工特少,做法已现代化。譬如:夹垄灰不用生石灰淋灰,临时用袋灰,而且麻刀加得又少,根本做不住,一年就脱落。其他例子也很多,墙体磨砖对缝、下架“地仗”问题等等,均看不到师傅带徒弟了。3.管理。现在遗产保护的“监理”虽然有证,但很多不是专业人员。这是一个大问题,从主管部门到“监理”如果都是“官员”的话,试想工程质量会达标吗?另外就是修建经费不足,破损欠账太多,专业人员太少,没有学徒工。以上这些问题,必然影响遗产保护工程的质量,相关细节就不在这里赘述了。笔者认为,我们从工艺及管理等诸多方面应向古人学点东西。

三、对现时遗产保护的思考

1964年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及技师国际会议通过的《威尼斯》指出:世世代代人们遗留的古代遗迹是人类共同财产。为后代保护好这些遗产,将它们真实地、完整地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职责。《威尼斯》对全世界范围内的古代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提出了若干指导原则,并作出规定,要求各国在各自的文化和修缮范围内负责实施这一规划。虽然《威尼斯》因缺少东方成员参加而存在着局限性与不足,但后来的《佛罗伦萨》和《奈良原真性文件》弥补了上述不足。总体来讲,东、西方已全面重视遗产保护问题,特别是现世界遗产理事会,对世界各国的遗产保护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一种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清醒地回顾一下辽宁省遗产保护工作又做得如何呢?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影响保护遗产的主要因素以及解决办法应是下面要探讨的问题。首先,应当实事求是地说,辽宁省遗产保护工作总体来讲只能达到一般,同时却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上到下对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经费与保护所需规模不成比例,所以造成科学监测无法实施。在这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有相当距离。

(二)建筑本体保护质量不达标。深入研究有多方面的原因:1.每年的保护经费5月份才到位,招投标1个月,待开工后雨季快到。2.没有提前备料的时间及其做法,开工后临时抓料,木材不干,琉璃砖、瓦烧不出来。3.工程二包、三包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工程的管理和工程质量。这些情况的出现,有管理问题,也有体制问题。

(三)保留历史信息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历史信息如何保留?特别是与施工方案产生矛盾的时候如何保留?这个问题很重要。有的施工方案不严谨,没有查史料,或者史料查得不够便随意制定方案,结果造成历史信息流失。这个问题文物行政主管部门须高度重视。另外,在遗产保护方面尚存在诸多“细小”的问题,譬如,资质问题、挂靠问题以及技术力量、各工艺做法等等,都是影响遗产保护和建筑修缮质量的关键。我们必须从大的方面入手并与细小的工作结合起来,才能走上遗产保护的正轨。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1.首先从体制上先解决经费额度即数量以及经费到位的时间,不能影响开工的黄金季节。2.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应走下来到各省进行培训,培养遗产保护人才,现已出现断档的严重局面,这是事实。特别是古建保护方面的技术力量方面,辽宁省与山西、河北等相差甚远,必须加强。3.在具体施工保护过程中,严格按工序施工,掌握季节、气候规律,科学保护,同时要树立科学先进的保护理念不动摇,坚决采用原材料、原工艺,保持原风格,高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现有的体制下,笔者的实践经验是:今年做去年的工程,这样可以提前备料,考察施工队伍,准备技术力量,完善施工方案,实践证明,效果好得多。另外,就是走出去请进来,多交流遗产保护经验和做法,从中吸收其实用的精华部分。

四、结语

第4篇:故宫的建筑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传统院落; 院落文化;审美意境

院落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其所拥有的影响力是广泛而深远的。在当今建筑如火如荼建设的时期,什么是适合人生活的环境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追本溯源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和自我反省的过程。在建筑专业的领域内关注的焦点很容易侧重在建筑构成的分析层面,而蕴藏在建筑中,承载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文化意境则以潜移默化的姿态影响着建筑的发展演变。本文则以中国传统的居住方式――院落为基础,进行建筑文化的思考研究。

院落精神

《辞源》对‘院’的解释为‘周垣也’,‘宫室里有墙垣者曰院’,四周围墙以内空地可称为‘院’,而‘落’则有定居的意思,如聚落、村落等,传统的院落就是指堂前门内的围合空间。”从思想根源上来看,院落的形成是私有文化的产物,是以“我”为中心的思想的体现。从空间塑造上来看,院落反映了传统建筑有的空间意识,把庭院空间看做是建筑空间的一部分,是建筑功能空间的外在延伸。从传统文化上来看,内向的院落使得人在感情和心理上相互亲近和信任,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内向性格的体现,以及封闭和稳定的经典家庭结构模式。

院落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传统的院落空间是由最初的居住类型发展而来的,而宫殿、宗庙、陵寝、衙署、寺观、园林等类型的院落布局,是在居住型院落“扩大之、缘饰之”的同构衍生,是放大了规模的院落。

由于院落场所具有灵活的可变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因此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影响下,院落呈现出丰富的空间形态,以北方的合院式与南方的天井式形成了典型的院落空间。可以看到,从规则方整的北京四合院、故宫,到或方形或圆形的客家土楼,从富于田园风情的西北窑洞,到渗透自然的安徽民居,中国广阔大地上的官式建筑或民居均呈院落式组合(如图1、2、3、4)。

因此院落对于传统建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样式,而且是根植于生活的深层结构,即一种建筑文化。 正如李先逵所说:“‘院落’是中国建筑的灵魂和精髓。中国建筑文化即是 ‘院落文化’。这种‘院落文化’是中国建筑人本精神群体意识的体现[ 李先逵.《中国建筑文化三大特色》,建筑学报.2001,(8): 20.]。”

天人合一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文化中,将宇宙、自然作为参照标准。院落的四个方向,象征了天之四象和四季的变化―――太阳(夏季)、太阴(冬季)、少阳(春季)、少阴(秋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界定了万物生成模式。正是彼此生生相息的特性凝聚了中国的院落精神。“一阴一阳谓之道”,院落的结构强调着内与外,闭与敞,庭院的阳与房屋的阴相互交融,形成了渗透的空间。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揭示了虚空间重要的存在。正是院落的虚,容纳了天,地,自然。院落的敞口向上,接纳阳光雨露,经历雨雪风霜,通天接地的特性房屋不但组成了一个聚气的场所使得,而且形成了院落的独特气场,沟通了天地阴阳之气,两极的连接之处亦是趣味所在。在院落的是密闭的外墙,与外界联系的仅仅为入口门,因此门洞、走道成了引导气流的渠道,一开一合造成了明暗冷暖的变化。围绕着精神的交汇庭院,通过过渡空间檐廊与内部流通,把人们的视线由暗处引向明亮的院子,将自然与人力营造结合。人们在合院里随时都处在阴阳互换的动态平衡中,宇宙的哲学就这样间接地存在于人的体验之中,将天地之灵气聚合汇集的人的居住之处。

中国传统建筑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了风水学说,试图用阴阳、乾坤、八卦、五行来定位建筑。于是人们利用风水将建筑的形制、朝向、开合、主从适应了宇宙变化的规律,最终形成了有序的院落[ 赵立瀛,宁奇峰.中国传统建筑庭院探源.建筑师,1997,(4):61-68.]。

崇尚自然

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再没有其它地方表现得象中国人那样热心于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早在远古时期,对于近山乐水的追求便深深的融入人们的生活里和思想中,享受自然一直是千百年来中国人不断的追求。对自然的喜爱与依恋最终使中国人选择了以院落作为实现自己理想生活方式的场所, 院落成为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的媒介。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更是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的体现。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自然融入的方式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气候条件的差异,生活氛围的区别,而呈现各自独有的特色,但是对于自然的依恋之情溢于言表。无论是新疆的阿以旺,还是安徽宏村的天井,抑或是北京的传统四合院由于融入了自然而情意盎然(如图5、图6、图7)。

院落的凝聚力与自然的吸引力在密闭的围墙空间中,有了内与外的交流与体验。院落空间的时间感与空间感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营造了一个可以选择的氛围和空间场所。从外面的喧哗,进入到了内在的随性。庭院中的一切可以通过不经意的涉足而心绪起伏,沐浴着风和日丽的温暖,体会着风雨交加的变换,欣赏着绿意盎然的生机,感受着萧萧落叶的清凉,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中触碰人们的神经,可以随意选择属于自己的自然空间。

无论是普通百姓的小庭院,还是大户人家单独的后花园,进而到拥有宫殿建筑的御花园,直至移步易景的中式园林都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中国人对于自然的追求,极好地诠释了中国人对于自然的热爱。

《皇帝宅经》云:“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楷模”。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伦理是必不可少的道德观念。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论身处何时,身处何地总有道德的理念规范着,调和着。在社会观念的影响下,建筑以其自身的组成与氛围,在讲述着伦理的道理。

从礼仪的规范上看,院落的形成正是社交与活动层次的体现。从围墙的入口处进入了庭院建筑的第一个层次,是区分主客的地方。继续进入则踏入了第二个层次,到达作为核心的中心庭院空间,是生活的重心,是礼仪活动的发生地,是闲暇时休息的场所,大而开敞。正对着的正房则是建筑的主角,是界定前堂后寝分隔的地方。第三个层次是建筑的内院空间,为闺房,是小姐、内人等活动的场所。正是由于社会地位等关系的相异,不同的人物给予不同的地位场所安排。区分主宾,地位尊卑,男女有别等等的秩序伦理要求影响了院落的各部分特性。

从地位的尊卑上看,院落空间形体组成上分等级加以布置,主要的空间处于核心地位,形成明确的主从关系,文化思想通过建筑加以呈现。“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是院落的基本格局形式。正屋是坐北朝南的,三至五个开间,是整个建筑群体中最为重要的位置,地位最高,它是接待嘉宾的场所,也是所敬重的长辈的牌位安放处,侧室则是长辈的居所。正房的下方是是厢房,两两相对位于正房的东、西两侧,为晚辈所用。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正房的对面是倒座,佣人住所或用于堆放杂物,小姐、女儿住内院。建筑布置井然有序,规范有方,既保证了安全性,又展现了人文规范。

这种条理有序的秩序安排,各居其位的空间布置,源于家族血缘的政治观念,体现了权力意识,儒家礼制的等级规范。几何形的建筑空间秩序与伦理道德秩序形成了对应现象,空间构成都被赋予礼仪上的尊卑等意义。“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影响到院落空间中,则呈现出一定的主从关系与规律,组合形成了有机统一的群体,包蕴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博大的民族精神。

文化意境

中国文化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意境,意境是种共鸣,是种体验,是自身与所看,所闻,所听汇集的感悟,是从形到神的传达,提升了生活的品质,增加了体会的内涵。正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环境,点点滴滴的细节品味,营造了院落的意境之美。

院落建筑没有浓郁的色彩,没有夸张的形体,但却意味深长得耐人寻味。无论进门时的对景,高大气派的正房,抑或是在正房中的转身一望的入口垂花门,都是氛围的烘托,真实而又有味道。从庭院中雨雪风霜的来临,可以感知节气的变化,从清新的空气和洒入的阳光,可感受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活力的息息相关,是对生命的体验和感受。

建筑不可以脱离环境而存在,不可以离开既有的文脉意蕴。正是建筑与院落的结合,尊重并充分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季羡林先生曾指出,模糊性是中国式思维的主要形式。院落空间通过灰空间和材料的运用,以精致的细节将意境渗透。传统建筑以纸张作为木格子的窗户,房间外设置与自然过渡的走廊,雨水落在庭院和小天井内的淅沥之声,渐渐的渗透所拥有模糊性带来了自然和与建筑之间的交融。前低后高的建筑体量,屋顶悬出的宽阔的挑檐,形成了丰富的光影对比,随着时间的流动,留下光的足迹,不知不觉让人感慨,不知建筑在哪里结束,艺术从哪里开始。

院落是具有生命的,是一个物质的空间更是一个精神的空间。院落中拥有随着春去冬来的花开花谢,文人墨客相聚其中漫谈琴棋书画的文化氛围,人在其中可以感受冥思静坐的休闲心境,练练气功和太极的自由自在,院落是享受自然、享受生活的空间,是人气汇集的场所,是人的性情品味的传达之处。

院落更是寄托主人精神的理想之地,中国人文化与情感的积淀传承,是人的自身气质、生活态度的代言。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诗句,反映主人身居陋室但仍旧格调高雅。中国的院落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士大夫精神家园的具象,也是文人的情感载体和文化表现。人的精神和院落空间形成互动的交流和沟通,庭院与建筑便赋予了人的性情与追求。如党家村中家家户户的家训 “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能欲多,事欲鲜”;北京故宫的太和、中和、保和殿;园林中藕香榭、紫菱洲的题名(如图11、图12、图13)。。。。。。字字句句都在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思想,影响着建筑和院落的品味。正是有了人、建筑、自然的交流,使得建筑有了情感,有了神韵。

总结

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栖居”正是对人居环境的一种最为理想的描述。如今的社会太匆忙,人居环境日新月异的改变,却很少看得到蓝天白云,很少有坐在庭前看花开花谢的场所,很少有交流的氛围,是种物质生活的过度充实,精神乐园却不断缺失。建筑空间的最基本的问题是需要思考的,如何让人们愿意逗留从而进行交流与分享的空间的营造,尽可能地提供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生活的空间。

第5篇:故宫的建筑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传统建筑;设计风格;设计理念;当代建筑

传统文化是我国发展历程中的保留下来的不可磨灭的财富。在建筑设计中,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总结、归纳和拓展,立足传统建筑设计风格进行再创作,借鉴或继承传统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人文的、自然的典型代表要素对我国当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纵观我国建筑史,我们可以看到,对传统建设的设计风格影响了我国20世纪整个建筑行业的建筑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挖掘传统建筑资源、对传统建筑风格进行集成和创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个学术研究要点。如北京西客站、南京夫子庙等当代建筑等均是融合了传统和现代气息的作品。但是对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的继承不是重复,而是对建筑内在的表现风格和表现形式进行理解和归纳,将其应用到现代建筑的内涵阐释中。

1 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化继承

我国的建筑设计风格向传统建筑借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传统建筑设计风格中木结构的应用。这一时期对传统建筑的设计风格和设计元素的继承更多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的继承,人们利用现代化设计手法在建筑物的屋顶造型、装饰细节、院落组合等对传统建筑设计风格的借鉴,使得20世纪初期的教会建筑体现出“中国式”特色。

第二个时期为对传统建筑的固有式设计的继承和发扬。该阶段提倡对传统建筑的设计风格特征进行延续和发扬。这是有该时期的历史背景决定的。这一时期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此时,中国正接受者外来文化侵袭的阵痛。各种中西文化对抗严重的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观念。但是就“中国固有式”建筑而言,我国的第一代建筑师虽然接受了现代建筑理念,但是并没有完全摒弃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而是走上了继承传统建筑的道路。

第三个时期为对传统建筑的民族形式的继承和发展。这个时期以“大屋顶”为特征的传统建筑设计风格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并在20世纪下半叶形成了一股。如重庆西南人民大礼堂的设计就是仿效了清式古典建筑的设计风格,将民族形式继承下来,给人们一种气势磅礴的感官体验。

2 传统建筑设计风格的影响和继承

对我国的传统建筑进行内涵分析,可以发现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传统建筑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规划布局的秩序和肌理。这个特点在我国的多种传统建筑中均有体现,如故宫、寺院、道观等,在这些传统的建筑中存在一种强烈的对称性、均衡性和程序性。二是建筑的群架构。纵观我国传统建筑设计的发展,其设计风格均脱离不了围绕一个中心组织而成的一个建筑群体系,经历的几千年的发展,这种建筑架构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根据实际环境、自然发展等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三是天人合一设计理念。在我国的精神观念中讲求顺应自然,这种理念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就表现为建筑设计风格要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四是符号象征、细节装饰等在建筑中的应用。在我国古代,符号和装饰是体现身份、价值、文化等的主要形式,因而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就自然而然的被应用到建筑设计中。

在当代的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仍旧在借鉴和应用传统建筑设计风格对现代建筑进行设计和表现。如,北京海关大楼,该大楼既具有现代建筑的时代特性,如层高、气势等,又蕴含了传统建筑的意蕴,如对建筑功能的隐喻等,含而不露,但是又给人以明了清晰的感官印象;北京的建国饭店则是使用了传统建筑中常用的红瓦板、硬山坡顶等元素对整个建筑进行了修饰,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但是在窗户的线条设计等方面则结合现代建筑设计样式对进行设计,这就使得整个建筑中出现一种中西合璧,现代气息中透露着古韵古香。

3 当代建筑对于传统建筑设计风格的发展

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极速的发展和更新,在建筑的设计方面已经不能局限在单一的范围内进行讨论,而应该通过适当的建筑语言进行多元化内涵表达,既立足传统又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综合当前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特色需求,发展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

我国当前时期的经济发展尚不平衡,不同地区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差距较大,不同地区还存在多种地域差别和拼组差别。这种环境就要求建筑的设计应该从应用环境、当地民俗文化、表达行为等出发,抓住时代特色分析建筑设计内涵,实现建筑设计风格的多样化、多元渗透的新格局的出现。

总体来看,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分为京派、海派、岭南派、西部地区部分等多个派别和风格。以北京奥林匹克中心的建筑设计风格来看,其强烈的表现出一种时代精神、创新精神和环保精神,拓展了传统的建筑的设计理念。新环境和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当代科技、民族传统、时代环境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促进和发展民族建筑设计风格、低于建筑设计风格,将最具中国特色的、最具持久性活力的现代中国建筑向世界传递是我国当代建筑所需要考虑的。

4 总结

传统也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经过历史磨砺和锤炼的净化才具有持久性和传承性。在建筑设计风格多样的今天,虽然建筑创作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但是传统建筑的精美设计理念仍旧影响了当前时期我国建筑的风格设计,启发了建筑设计的创新和突破。

参考文献:

[1]王均委,沈辉.我国当代建筑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4).

第6篇:故宫的建筑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建筑文化 古代建筑 现代建筑 影响创新

Abstract: the modern buildings are in a number of ways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ncient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and art through the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to show its unique style of successful combination. Culture, as the people in long-term social life of the formation of a relatively stable power, are rooted in the deep heart, according to this article for example;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performance inherited innovation architectural masterpiece, the design concept, architectural form from and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perfectly reflect the cultural tradition and our country ancient architecture culture and technology, become a modern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typical examples.

Key words: the ancient building mod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 building affects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K87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古代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它们在建筑的历史长河中存在并发展,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灼灼光华。而中国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从建筑文化思想到建筑实践都有极其深远的的影响。现代建筑继承传统建筑的结构优点,吸收西方建筑的可取之处,并且运用现代建筑技术予以表现。传统建筑赋予了现代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现代建筑在秉承传统建筑文化、建筑工艺的同时,又向其中融入时代气息,使其发展变化。即中国现代建筑对古代建筑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1 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征

建筑的文化特征,也就是既成的建筑物以其形象表现出人类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宋代以后,虽然又历经数代,但建筑的结构却一直不变,这也就是使我们得以从元、明、清的各类遗存建筑中窥得数千年延续下来的中国古代整体建筑文化特征。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以思想作为根基,形成了内涵丰富、独具一格的建筑体系。

1.1 儒家思想之“中庸”

“中庸”由孔子提出,作为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将其演绎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而“中庸”的观念体现在古代建筑上时,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建筑的平面在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南北中轴主线,使整个平面呈对称均齐布置。这一格局在各类中国古代建筑中均能找到,如宫殿王府、庙宇祠堂、会馆书院等,现在北京一般的四合院民居也体现了这种关于中轴线的建筑空间意识。

第二,中庸之道讲究万事万物皆可共存,无需走极端,即以最大的宽容性包容一切。中西合璧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就是包容性的产物,凡是能被称之为美的建筑,无论是否来自异国,都能揉入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之中,收为己用。

第三,不追求建筑物的过高、过大,总体上呈平面发展。也就是说从单体构成庭院,从庭院再构成建筑群,以此表现出一种绵延于大地之上的感觉,并且在单间内通过出眺深远的大屋顶与门窗来构架出内部空间延续至外部之感,达到模糊内外界线以将两个空间结合之用。

1.2 儒家思想之“礼制”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因此能“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 曲礼上》)。可见儒家把“礼制”看作是维系天地人伦、 上下尊卑的秩序准则,也是治国的根本之道。 封建统治者们兴建了大规模的礼制建筑,在 《礼记》有关建筑功能的论述中也提到了其“以降上神与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别” 的具体作用。这种自觉以建筑形式区分人的等级之做法,使古人按远近、长幼、亲疏,继而按高下、尊卑、贵贱来处理社会人际关系,以做到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拿北京故宫建筑群为例,从宫殿的平面布置上能体现出其严格的主次之分、 内外等级,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同的屋顶规模也显示了等级的不同。 另外,一般的四合院中,长辈居于上房,兄东弟西,女眷居于后院等等皆是礼制上的等级之分。即便是人死之后的墓园占地、坟丘高度、墓碑形制等等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1.3 儒道结合,内儒外道

前文已提及儒家的“礼制”之说在建筑上的强硬体现,但值得一提的是,“礼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性,不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因此,中国的古代建筑在显示伦理制度的同

时,也不忘适时的诗情画意,形成了前宫后苑之局。这种内外的两重之感即是内儒外道的表现。道家思想提倡修身养性,宫殿王府之内的后花园正是其修养之所。并且,中国古代建筑的飘逸之感、流动之姿,也符合了道家的气韵生动一说。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是榫卯联接,这种木构形式从河姆渡遗址沿用至近代。这种结构形式的建筑很容易按人的空间需求来改建、加建或是迁建,这就有利于“变”,而其中不变的则是文化的发展性和连续性。再者,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是地上立柱,柱上架梁枋,梁枋上建屋顶,顶部重量就由梁枋到柱,再由柱到地面,而墙壁只是起到隔断作用而不承重。因此,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榫卯联接富有韧性,往往“墙倒屋不塌”,也就是依靠柔之内力的调整来与刚之外力进行个协调。 这些建筑观与 《周易•系辞》 中的 “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思想不谋而合,皆强调了不可为固定的格式所拘束,并且刚柔相易。

2 现代建筑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正如前文所述,古今如何结合成为了现代建筑师的课题。只要略微观察,就能发现中国的建筑师们为此付出了众多努力,也有了许多令人欣喜的成绩,其中尤以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的亮相为最。

中国馆的整体造型似斗拱,实际上却又并非斗拱。所谓斗拱,是典型的榫卯结合构件,由斗与拱组合而成,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两者合称斗拱。作为力传递的中介,斗拱能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刚柔相易”,起到了平衡稳定的作用。何镜堂院士曾说“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结构功能与艺术形态结合的一个突出亮点,堪称中国传统建筑的‘钥匙’ 或符号――兼具力学与美学功能。”而中国馆这个建筑只是一个由四根粗大的方柱托起的斗状建筑,并没有相互穿插依托的梁、拱、契等部件,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馆并非斗拱。但是中国馆的造型构想的确也源于斗拱,层层叠加的斗拱,秩序井然,

看似零碎的部件,却有难以估量的承重能力,可以托起千钧重量。数千年来,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依靠的正是这样一种超常的凝聚力。

因此,斗拱作为古代建筑中一个极具象征性的物件,它承载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历史。中国馆这个净高 21 m 的巨型斗拱空间,传递出了中国的凝聚力、营造出了中国的和谐氛围。 诚如何镜堂院士所言,“如果离开传统、断绝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而离开创新,就会缺乏继承的道理,就会使我们陷入保守和复古。努力创作有地域特色和中国文化精髓的现代建筑,是当代建筑师的历史责任”。

结语:每个民族才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每时每刻地体现在各自社会生活之中。 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与现代建筑的结合不仅能使现代建筑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并且这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宝丰.地区主义建筑理论探析[D].天津大学, 2002

[2]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3]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4]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0.

第7篇:故宫的建筑文化内涵范文

1精品酒店的研究背景

1.1精品酒店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0世纪80年代,顾客需求的多样化突破了西方酒店产品的标准化,精品酒店应运而生,并以其个性文化体验和优质服务广受欢迎。精品酒店英文为“BoutiqueHotel”,其普遍认同的定义为:精品酒店起源于欧洲、弘扬于美国,规模在50间左右,精心设计、私密豪华且氛围独特,极富文化特色,针对小众时尚精英客源提供管家式服务。其中“Boutique”一词含有时尚、个性化的含义,原本是指巴黎销售奢侈品的创意小精品店,用于此处也强调了其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特点。按照全球分布的数量与等级,精品酒店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地区。数量最多且豪华的是欧美发达国家,知名酒店有纽约Sohohouse、巴黎HotelLeLavoisier、伦敦HighRoadHouse等;其次是加拿大、墨西哥和澳州等地区,有蒙特利尔Gault酒店、墨西哥DistritoCapita酒店、澳大利亚PalazzoVersace等;再次则是亚洲经济、旅游业较发达地区,曼谷TheEugenia、新加坡TheScarlet、东京柏悦、香港JIA酒店等。从全球发展趋势看,其概念正被带入规模较小或者较为落后的城市和地区,以设计上极富创意与独具个性而广泛发展。此外对市场的抢占使其集团化趋势明显,万豪、喜达屋、雅高、洲际等酒店集团已创立了各自的精品酒店品牌。同时专门从事其开发与运营的酒店集团开始出现,如悦榕度假酒店集团、安曼集团、GHM酒店集团等。

1.2国内精品酒店的现状问题

本世纪初期,精品酒店的概念开始引入到中国,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最早出现了精品酒店的踪迹。短短10年间,精品酒店在我国的发展迅速,目前主要集中于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经济发达的城市,以及三亚、丽江、张家界、九寨沟等知名旅游胜地。.然而当前我国精品酒店的建设仍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体现在对文化特色的分析把握上。许多所谓“精品酒店”,或文化特色定位不够清晰明确,整体缺乏创意与个性;甚至简单地将“精品”理解成奢华,刻意地追求奢华而非文化特质,违背了精品酒店的设计初衷。或是空有文化特色理念,设计表达却不到位,可体验特殊经历的空间氛围也难以形成;这些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精品酒店的所谓“精品酒店”并不在少数。针对这一问题,如何认识精品酒店的文化特色定位,探索体现其文化特色的设计表达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2精品酒店的文化特色定位因素

精品酒店的主要客源是富有旅行经验的高端客户群,这一客户群大多眼光独到,寻求崭新、时尚、舒适的住宿体验,和酒店的使用价值相比,他们更看重酒店所代表的文化价值。因此,文化特色的定位便成为精品酒店成功的重要因素。精品酒店的文化特色定位可以从地域文化、建筑与装饰文化、主题文化三个因素的分析入手。

2.1地域文化因素

地域文化是指精品酒店所在区域的文化意境。人们对于这些文化意境的直观感知往往来源于所在地区的自然和城市人文景观,精品酒店大多会依托这类不可替代的自然或人文景观资源,使其成为无法复制的文化特质。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山脉、海滨、沙滩、湖泊、温泉、森林、气候等。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希腊爱琴海、瑞士阿尔卑斯雪山、印尼巴厘岛;我国三亚海滨沙滩、九寨沟山水植被、桂林岩溶峰林等自然景观,都是当地精品酒店展现其独特气质的关键因素。城市人文景观则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人工景观,包括古代和现代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诸如古迹与史迹、现代标志性建筑与街道景观、民俗风情及与旅游结合的节庆活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或丽江、凤凰等古城中所保留下来的建筑与街区、雕塑小品、节庆、生活方式等,其独特的人文气息都可成为可发掘的素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为精品酒店的文化特色定位提供了原始的基调,如云南丽江的悦榕庄酒店,将当地传统的纳西文化融入到细节之处,并与酒店周边自然、城市景观融为一体,共同延续了纳西古城的地域文脉(图1)。再如位于北京故宫东邻的皇家客栈,以皇城庄重雄伟的文化为基调,保留了原有建筑的砖墙屋顶,酒店被赋予厚重神秘的传统文化古韵。而同在北京革新派风格的瑜舍则抓住了三里屯的酒吧文化、前卫艺术等地域氛围,突出时尚特色。

2.2建筑与装饰文化因素

建筑文化是指建筑从空间布局、形态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表达出的文化内涵。不同地区与时代的多种建筑文化是精品酒店空间营造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优先考虑传统建筑文化。大多数精品酒店是由古、旧建筑改建而来,这类建筑物本身独特的历史内涵为精品酒店在文化层面的深度挖掘或全新诠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杭州的安曼法云酒店就保留了明清古村法云村,新建的主楼部分沿袭了当地百年四合院的建筑风格,结合周边灵隐寺和永福寺的人文氛围,整体呈现了明清江南特色的建筑文脉(图2)。装饰文化与建筑文化相关,是指通过建筑细部形式、设施、色彩、照明、音响等元素表达的文化内涵,种类众多而又富于变化,同一种建筑风格可能衍生成多种的装饰风格流派。精品酒店往往将更多的资金与精力投入到设计装修中,相对于建筑文化因素,更需考虑装饰艺术的多样性,加以选择应用。例如由法国设计师PhilippeStarck设计的香港JIA酒店,由一幢15年楼龄的住宅大厦改建。考虑到铜锣湾的时尚气息,酒店以精美的亚洲风格装饰文化为特色,建筑外观毫不起眼,只在底层部分加了一个灰黑外墙以提示入口。室内装饰上从灯具、桌椅到餐具、卫浴均采用名师作品,而非以奢华取胜。而2008年开业的著名建筑师AndréFu设计的上海JIA酒店,同样由1920年代一幢老建筑改建,建筑外观与入口处同样低调,室内别具特色,通过家具、灯光设计、艺术陈设、科技设备等要素来延续中式装饰文化风格(图3)。

2.3主题文化因素

主题作为精品酒店的文化载体成为一种趋势,以主题作为文化定位特色时,一般可以与其他文化因素综合考虑,或一脉相承,或从全新的角度赋予其内涵,独树一帜,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考虑。(1)绿色生态类主题注重绿色生态是现代人衡量自身素质与生活品味的标准,将这一理念变成主题融入精品酒店,既能提高顾客对酒店的归属感,还可向公众展示社会责任感并具有教育意义。此类主题的挖掘既可与稀缺地域资源特征相呼应,也可与都市前沿文化相结合。如墨西哥哈利斯科省太平洋海岸的Verana精品酒店,建立在丛林之中,以原始部落为主题。建筑采用草棚茅屋,仅有8间客房,避免使用碳排放高的电器,并尽可能使用蜡烛照明,顾客只能先坐船再骑骡子到达。又如在环保先行的城市上海,建造了中国首家以碳中和为主题的酒店UrbnHotel,酒店内消耗的全部能量都会被记录并计算碳的排放量(图4)。(2)历史文脉主题在极富地域文化特色和独特历史记忆的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历史典故、古建筑群,都可以为精品酒店提供独具魅力的历史文脉主题,往往以建筑为载体,使用独特的建筑语言来强化大氛围中的环境记忆,为顾客带来“超越时空”的神奇体验感。如北京杜革精品酒店,就利用清朝三代大臣府邸——索家花园这一载体,深入挖掘四合院的内涵,呈现了独特的历史文化主题。(3)时尚艺术主题(图5)国际大都市既是精品酒店的主要客源地,也是引领时尚消费的前沿阵地,时尚艺术主题包括艺术流派、创意思潮、科技应用、童话传说等。如位于巴黎第七区的LeBellechasse酒店,以附近的巴黎美术馆为灵感,表达抽象派艺术风格主题,展现夸张的细节、色调与材质。此外,精品酒店品牌化的发展,促使时尚制造业的顶级奢侈品牌将“时尚哲学”引入精品酒店。如Armani迪拜酒店以“阿式”(ArmaniStyle)时装哲学为主题特色,表现一贯的极简美学。同类型的还有LVMH旗下的ChevalBlanc酒店、Ferragamo旗下的CastiglionDelBosco酒店、巴厘岛Bulgari酒店、米兰MoschinoHotel等。

3精品酒店文化特色的设计表达方式精品酒店在明确文化特色定位之后,需要进一步采用恰当的设计表达方式来展现其文化氛围,关键在于“场所感”的塑造、新旧空间的结合和主题意境的营造。

3.1塑造“场所感”的景观意向

以地域文化资源作为特色的精品酒店通常采用“外向性”的设计手法,强调对原始文化氛围的利用,外在的景观资源成为设计的主体。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突出“场所感”的营造,建筑强调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融合,重视重塑场所精神。其中,“借景”与“对景”是常用的设计手法,通过景观与建筑空间的相互渗透,增强空间层次感与流动感,使建筑空间获得景观上的延伸,进而达到空间与文化意境上的融合。以自然景观为特色主题的精品酒店,可借助酒店建筑的灰空间,将自然景观如山石、植物、水体等引入建筑中,并创造景观小品,强化景观特色意向。如位于意大利锡耶纳城的FonteverdeNaturalSpaResort,为了突显自然景观,酒店采用灰白色系的建筑基调,掩映在丘陵与河流之中。首层餐饮空间用半围合的拱廊连接,客房层大量使用文艺复兴风格的通透玻璃窗,且66个客房都设有观景平台,最具特色的SPA中心更是设置到了户外,融入到了丘陵河流的景色之中。对以城市人文景观为特色主题的精品酒店而言,建筑、街道、河岸、民俗生活常常出现在最直观的视野中,或者直接是酒店的一部分。以水都威尼斯的水蓝皇宫酒店为例,它临近运河,本身就是一幢历史建筑,且步行几分钟就到达可里亚托桥和圣马可广场。酒店将每层楼的休息区、30间客房和早餐室的酒廊直接朝向水景,落地可以俯瞰运河与建筑群,视野中建筑物临水而建,桥梁和水街纵横交错,贡多拉游船在期间穿行,水城魅影尽收眼底(图6)。

3.2创造“新”、“旧”并存的空间氛围

以建筑和装饰文化作为特色的精品酒店主要通过突显文化特征的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建筑材料、景观小品、室内外装饰来塑造空间氛围。其中很大一部分通过对旧工厂、住宅、银行等旧建筑的改造而成;另一部分则建在历史街区或标志性商圈、休闲景点等热点地区,不同的选址可表达出传统或非传统的文化特色,进而创造出或“新”或“旧”、或“新旧交织”的空间氛围。对于旧建筑改造的精品酒店,一般采用修建、改建的设计手法,分为“复旧”或“新旧结合”两种。“复旧”是指除通过功能转换和技术改造使内部空间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建筑外观和内部装饰风格则保持传统地域文化氛围。欧洲大浪的城堡酒店算是此类典型代表,如法国尼斯的金山羊王子精品酒店,由17世纪城堡改建,客房根据城堡的历史取名,室内装饰从砖墙、壁画、艺术收藏、摆设,全部保留了历史古风,置身其中如时光倒流。“新旧结合”是指在旧建筑固有传统基调上,通过建筑外观改建的方式,或非传统室内装修风格的加入,完成新旧文化氛围的融合。如坐落在上海南外滩老码头的水舍,原是1930年代日本武装总部。酒店保留了原有的三层混凝土结构,体现码头文化背景;入口处及第四层加建了大量体现“船”的新意象的木质材料,同时以非传统的手法倒置公共与私密空间,体现传统的里弄空间的迷失感(图7)。新建精品酒店一般采用提炼设计符号的设计手法,即根据不同文化特征,从建筑、装饰文化中提炼出符号,辅以色彩、灯光等细节处理,以式样上的继承性突显特殊文化氛围,主要有“作旧”、“创新”、“新旧结合”三种表达方式。如昆明柏联精品酒店以“做旧”的方式,采用当地建筑文化符号,客房别墅采用当地的柚木外立面、麻面屋顶、开放式的落地窗,更设立了展现传统特色的老茶博物馆,体现当地百年茶文化。再如北京三里屯的HotelG,表达新潮的好莱坞风格,从建筑细部到室内装修无不体现着现代都市最前沿的时尚氛围。而秦淮河边上的南京御庭精品酒店,则强调现代城市休闲文化,建筑与装饰符号的运用采用“新旧”结合的方式,室内外处处表达着现代中国风,表达出富有传统意味的现代空间氛围(图8)。

3.3营造多角度和深层次的主题意境

第8篇:故宫的建筑文化内涵范文

我国的建筑设计风格向传统建筑借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传统建筑设计风格中木结构的应用。这一时期对传统建筑的设计风格和设计元素的继承更多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的继承,人们利用现代化设计手法在建筑物的屋顶造型、装饰细节、院落组合等对传统建筑设计风格的借鉴,使得20世纪初期的教会建筑体现出“中国式”特色。第二个时期为对传统建筑的固有式设计的继承和发扬。该阶段提倡对传统建筑的设计风格特征进行延续和发扬。这是有该时期的历史背景决定的。这一时期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此时,中国正接受者外来文化侵袭的阵痛。各种中西文化对抗严重的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观念。但是就“中国固有式”建筑而言,我国的第一代建筑师虽然接受了现代建筑理念,但是并没有完全摒弃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而是走上了继承传统建筑的道路。第三个时期为对传统建筑的民族形式的继承和发展。这个时期以“大屋顶”为特征的传统建筑设计风格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并在20世纪下半叶形成了一股。如重庆西南人民大礼堂的设计就是仿效了清式古典建筑的设计风格,将民族形式继承下来,给人们一种气势磅礴的感官体验。

传统建筑设计风格的影响和继承

对我国的传统建筑进行内涵分析,可以发现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传统建筑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规划布局的秩序和肌理。这个特点在我国的多种传统建筑中均有体现,如故宫、寺院、道观等,在这些传统的建筑中存在一种强烈的对称性、均衡性和程序性。二是建筑的群架构。纵观我国传统建筑设计的发展,其设计风格均脱离不了围绕一个中心组织而成的一个建筑群体系,经历的几千年的发展,这种建筑架构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根据实际环境、自然发展等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三是天人合一设计理念。在我国的精神观念中讲求顺应自然,这种理念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就表现为建筑设计风格要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四是符号象征、细节装饰等在建筑中的应用。在我国古代,符号和装饰是体现身份、价值、文化等的主要形式,因而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就自然而然的被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在当代的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仍旧在借鉴和应用传统建筑设计风格对现代建筑进行设计和表现。如,北京海关大楼,该大楼既具有现代建筑的时代特性,如层高、气势等,又蕴含了传统建筑的意蕴,如对建筑功能的隐喻等,含而不露,但是又给人以明了清晰的感官印象;北京的建国饭店则是使用了传统建筑中常用的红瓦板、硬山坡顶等元素对整个建筑进行了修饰,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但是在窗户的线条设计等方面则结合现代建筑设计样式对进行设计,这就使得整个建筑中出现一种中西合璧,现代气息中透露着古韵古香。

当代建筑对于传统建筑设计风格的发展

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极速的发展和更新,在建筑的设计方面已经不能局限在单一的范围内进行讨论,而应该通过适当的建筑语言进行多元化内涵表达,既立足传统又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综合当前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特色需求,发展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我国当前时期的经济发展尚不平衡,不同地区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差距较大,不同地区还存在多种地域差别和拼组差别。这种环境就要求建筑的设计应该从应用环境、当地民俗文化、表达行为等出发,抓住时代特色分析建筑设计内涵,实现建筑设计风格的多样化、多元渗透的新格局的出现。总体来看,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分为京派、海派、岭南派、西部地区部分等多个派别和风格。以北京奥林匹克中心的建筑设计风格来看,其强烈的表现出一种时代精神、创新精神和环保精神,拓展了传统的建筑的设计理念。新环境和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当代科技、民族传统、时代环境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促进和发展民族建筑设计风格、低于建筑设计风格,将最具中国特色的、最具持久性活力的现代中国建筑向世界传递是我国当代建筑所需要考虑的。

总结

第9篇:故宫的建筑文化内涵范文

关 键 词:门 传统 建筑 解构 重塑

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普普通通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极主要的位置。它具有进与出的功能:开门意味着接纳或出行,关门意味着拒绝或独处。因此,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门的构造

什么是门?似乎是常识,何须考问,其实不然。《辞源》解释门为“建筑物的出入口”,没有说明是否有开合设置;而《辞海》的解释是:“建筑物的出入口上用作开关的设备”似乎说门是门扇、门板之类的物件。两种解释似乎人们都能够领会:不管是否有门扇,有出入口之洞口者,皆可曰“门”也。①

随着建筑样式的不断发展,传统建筑的“门”,其性质和功能都有所不同,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它不仅仅是作为建筑的出入口,而且有着更多的、深层次的含义和作用。

门的构造可分为:门框、门槛、门扇、铺首(门环)、门钉、门闩等构件,使单一的门在建筑上扮演了其重要的角色,使门的造型各具特色。门扇是门本身最为重要的部分,门扇可以是一扇或者两扇和多扇,可以开启。通常用木板制成,普通民居的住宅门扇的宽度在60左右,寺庙和宫殿的门扇大约在一以上。从门扇尺寸的大小、制作样式的不同,体现了传统建筑在门上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门钉,在中国古代俗称“浮泡钉”,是传统建筑在门上的一种特殊的装饰,也是表现等级制度的一种象征和标志,如皇宫中的宫殿建筑大门,朱门金钉尤其气派。一排排金光闪闪硕大的门钉,横九排、竖九行,共计八十一颗门钉,整齐地排列在厚重、宽大、结实的红门上。坚固威严,呈现出一种辉煌雄伟的气势,增添了建筑的壮观之美。王府大门的门钉,不能与宫殿建筑的大门相比,要减少两排,是九行七列共六十三颗,其次是公主府大门的门钉,比王府大门的门钉又减少两排,为四十五颗。门钉的装饰与排列的多少,体现了传统建筑在门上的等级制度是十分严格的,平民百姓的建筑宅门是不可以使用门钉来装饰的。

铺首是固定在门扇上的,过去的功能是用来扣门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将这一种实用功能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作为门上的装饰,是显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门上的铺首有多种样式。如:狮子、老虎等兽头形象,其造型凶猛,露齿衔环,把威猛的气势显示在大门上,起到了一种驱邪和辟邪的作用。铺首另一种简单的样式——门钹,与兽面铺首相类似,通常见到的有花瓣形、圆形、六边形、八角形,中间的部分凸起如球状形,上面扣有门环。这种门钹多用于普通民居的宅门上,其造型简洁具有装饰美的作用。

在门两侧作为装饰的“抱鼓石”,它起到点缀和烘托的作用,“抱鼓石”有各种雕刻的形式和各种纹样的装饰,如:花草、狮子、石鼓的造型等。“抱鼓石”的雕刻与装饰越讲究,越能显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门槛,也是体现身份的一种标志,它的功能是能挡住门扇底部,人出入大门时需抬腿迈过以别内外,门槛使用的材料有木质材料和石质材料雕刻的,门槛的高度与装饰是体现家族的富有和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所以,门在历朝历代的建筑中,都十分重视和讲究门的造型、门的装饰、门的功能和作用。我们从徽派的建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门的设计与装饰在整体建筑中作为最为重要的部分来刻画。突出门的造型与华丽,它是显赫家族地位等级和身份的一种标志。

二、门的造型与种类

门在传统的历史长河中,在长期的文化演进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门,如城门、宫门、殿门、庙门、院门、宅门等,由此构成了门是建筑出入口的功能性质和视觉形式,故而在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被视为等级和身份的象征,门既是一组建筑的出入口,它的位置自然就处于建筑的明显地位,它的形式也自然比较讲究。中国古代将一个家庭的家风称为“门风”,将一个家族的资望称为“门望”,一个家庭的儿女长大要完婚,自然遵从父母之命,听信媒妁之言。而其中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选择对方的家庭与自己家庭在地位、财富方面相当者,称其为“门当户对”;古代在朝官员犯了王法,不但自身被判死罪,而且还会株连九族,满门杀戮,称为“门株”。由此可见,一个家庭住屋的大门,不单纯是一个出入口,它已经成为一个家庭的代表,一个家族的象征了。②所以,门在建筑文化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设计或者建造一座建筑时,放在首要位置的往往是建筑的出入口——门,这样门的造型、门的装饰,都应体现出它的功能性和艺术性。

转贴于

门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标志性和象征性的作用,也是统治阶级等级制度的外部造型的标志。北京的紫禁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为七个城门、内城为九个城门。从门的设置与布局可以看出,古代建筑专家对门的重视程度。除了内外城门外,故宫内外也设置了许多门,如:承天门(天安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宁寿门、垂花门等,并且每一个大门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及造型。高耸的朱红大门,气势雄伟、威严、浑厚,门扇上装饰着金钉、金铺首以及琉璃瓦和彩绘装饰,充分显示出皇家建筑的最高等级标志。

传统民居中,大型住宅的主门,是设在主庭中轴上,大量应用彩画、雕刻等华丽的装饰,大门左右、门前及门内都设有彩壁,门两侧有上马石或石狮摆设,进入大门后前院与主庭之间都设有二门,二门一般都做成重花门形式,以此体现大户人家的身份及地位。

佛寺的布局,也是把门放在首位,在主轴的最前方是山门——整个寺院的入口,扇门内左右两侧分设钟楼和鼓楼……。总之,不论是皇家大院或居民宅院及佛门寺院,都是把门放在首要的位置上。门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中,门的造型与装饰充分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与等级制度,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民俗及宗教在门上的各种装饰,充分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传统建筑对门的造型与装饰的追求理念。至于现代的建筑也是如此,如:政府大院的门、大专院校的门、宾馆酒店门、影剧院的门、住宅楼的门、公园的门等,都把门放在首要位置来设计,对门的造型与装饰要体现现代建筑的性质和不同的使用功能,突出门的造型与气派,从中可以看出古今建筑对门的塑造与装饰是极其重视的。

三、门的启迪与解构

然而,长期以来,门在日常生活中,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它透射出的文化内涵与哲理是很深的。门不单展示其自身的形式及装饰,更深的是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门文化的内涵,因此,历代统治阶级对门特别重视,使它在传统建筑文化中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汉语中许多与审美以至道德规范有关的词汇。正是来源于建筑中的这些重点的装饰部位,如:门面、门第、门风等等。于此,人们更不难理解这些装饰与文化的直接联系。

正是在对传统建筑门的认识过程中,在大量建筑拆迁中看到这普普通通的门即将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可是,由这种自然的形态传达出的一种强烈的传统文化信息,却使笔者有所悟得,有借旧出新的创作冲动。于是,笔者把传统建筑的门从形态上解构出来,将其文化的内涵注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在门系列的创作和制作过程中,笔者着重从造型上和传统文化的内涵上,把这些普普通通的门重新组合,构成新颖的雕塑造型。如《福寿门》系列作品之一,采用一种组合构造的形式,在三个部件的组合构成中,两侧是古老陈旧的方门,中间是两个重叠在一起的半圆红门。以此在造型和色彩上形成强烈的对比,赋予了门新颖的造型。《福寿门》系列的另一个门,其组合构造,则强调虚与实的对比,注重组合的构成形式,把红色方块从门中间穿过,向门的两边延伸。红色方块与门组合成一个整体,使单一的红门拓宽了展示的空间,门的造塑由此更加突出。《福寿门》中的第三件,在造型上强调方与圆的组合构造,在材质的运用和色彩的对比上,突出圆中有方,方中有圆的文化内涵,两则半圆形的古朴陈旧的老门,衬托出红漆、金钉的方门,一新一旧、一方一圆,既传统又现代。此外,在材料的运用和形式的处理上,还尝试了多种材料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太阳门》完全使用汉白玉石质材料,图形为二分合一的太阳状,前后两面的造型为一凸一凹、一阴一阳,粗犷的放射状和凹凸光滑精致的球面形成强烈的对比,造型简洁,形体单纯,体现出汉白玉材质的质地美;如《红门》以废弃的各种铁质材料,如:齿轮、铁轮,各种大小的铁管、钢板等组合构成一个高2.8米,宽2.4米的方形红门。在形的处理上强调单纯而富有变化,残缺的部分依靠各种废弃的工业零件与光滑平整的面形成质感上的强烈对比,残缺的部分锈迹斑斑与平整光亮的大红漆在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其门的造型既有现代感极强的雕塑形式,又有传统形式的造型意味。这样既丰富了传统门的艺术表现力,又突出了门的形式感和文化内涵。

总之,笔者试图通过对门的诠释及艺术表现形式,展现这些普普通通的即将被人们遗忘的门,并赋予其新的造型和艺术的生命力,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之间去体味和感受门文化的内涵。

注释:

① 彭才年等著.中国传统建筑.门窗.黑龙江出版社,2005年12月.

② 楼庆西著.中国建筑的门文化.艺术家出版社,2000年1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