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工专业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王 艳
【摘 要】阐述了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在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确立专业核心课程、建立“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了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实施分层次教学、课证融通等教学改革问题,实现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的顺利衔接。
关键词 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86-02
作者简介:陆正清,男,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及生物化工专业教科研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点资助项目“构建中高职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研究”(编号:D/2013/03/149)的研究成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江苏省教育厅《关于继续做好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13〕9号),指出要进行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试点,由省级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展。试点院校要将开发和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作为试点主要任务,密切联合行业企业,认真研究确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细化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一般应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取得相关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取得相关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与区域内的中职学校,进行了“3+3”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探索实践,制订了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该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思路
1.校企合作,创新中高职衔接人才共育机制。近几年,学院先后牵头创建了江苏食品职教集团、江苏今世缘酿酒学院、江苏省食品微生物工程实验室、江苏省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校企合作联盟,充分发挥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及生物化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校企共同开发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进行考核评价,实现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机制。
2.课程衔接,建立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衔接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实则上就是两者课程相互独立、相互承接、相互分工以及不重复浪费的一种有机结合的状态。要根据生物化工专业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界定好哪些内容由中职完成,哪些内容由高职完成,以保证课程内容不重复、不交叉、不遗漏,同时合理安排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
3.企业岗位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人才培养的企业化要求。深入企业调研,在专指委的指导下,确定生物化工专业学生从事的主要职业岗位,明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设置相应的支撑课程,以适应中高职人才培养要求,体现人才培养的企业化要求。
4.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俱进。按照中职阶段获得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培养要求,将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标准融入中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俱进。实施专业核心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认证“直通车”,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
5.企业优秀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奠定人才培养的企业文化基础。在实践教学方面,中职的实验实训条件相对薄弱,高职院校不仅要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而且还要将企业文化融入实践教学中,实验室、实训室的氛围按照企业化验室、车间的要求进行布置,学生的实验、实训教学按企业规章制度及要求进行,实现实验、实训工厂化;在学生管理方面,结合企业管理的方法进行班级管理,定岗、定责、定人、定薪,学生变成了企业模拟员工,由虚拟的工资代替综合测评的分数,实行班级管理企业化。
6.行业企业评价融入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多元化。以多方评价为手段,以学分互认为桥梁,实行学业认可、累计学分制。建立校行企等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兼顾中高职学生学习需求,设计中高职一体化的学分认可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对于部分专业课程,可采取“一课双师”的方法授课,即一名校内教师和一名企业教师同时进行课程教学,共同进行考核评价;对于学生在“校中厂”进行的实训,如果有实训产品的(如啤酒、黄酒、食用菌等),以学生实训所得产品的质量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由校企老师共同负责考核;对于学生在“厂中校”或企业进行的实训及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主要由企业负责。
二、构建步骤
1.对接社会需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生物化工专业人才需求、培养现状及发展趋势,专业教师先后分赴南京、苏州、上海等省内外40多家企业开展了企业调研活动,同时向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研。在取得第一手调研资料后,专业建设团队召开了多次研讨会议,对调查数据进行了认真的归纳、统计和分析,同时,通过每年召开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等专业建设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了生物化工专业的定位是培养掌握生物化工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发酵生产操作、分析检验、菌种培养、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及营销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开展职业能力分析,确立专业核心课程。在深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经专指委专家的指导下,本专业确立了职业岗位及能力要求分析表,针对性开设相应的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按生物化工的不同分类,设置并重点建设了《啤酒生产技术》、《酒精与白酒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发酵食品生产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生物产品分析与检验》6门专业核心课程,以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
3.遵循专业学习规律,建立“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为适应生物化工领域范围广、产品种类多、技术更新快及关键技术岗位从业人员要求高等要求,培养能从事发酵生产操作、分析检验及菌种培养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经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毕业生的调研,经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了“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多方向就业的需要。
4.构建“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实施难、学生岗位能力有待提高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以我院国家骨干院建设为契机,依托江苏食品职教集团、江苏省食品微生物工程实验室、江苏今世缘酿酒学院等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实践了生物化工专业“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岗位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将企业优秀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将行业企业评价融入考核评价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生物化工专业知识、技术、素质培养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毕业辅导课,并按照职业技能形成与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生产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校内学习与企业锻炼交互进行,促进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提升。
三、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改革
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要围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对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制定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围绕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教学团队开发了8门优质课程,参与了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其中2门课程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标准建设,1门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将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和实训项目,开发和编写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啤酒生产技术》、《酒精生产技术》等共8本工学结合教材,同时编写了《啤酒生产实训》等9本校本教材。
2.实施分层次教学,促进学生全面提高。中高职学生在文化水平、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数学应用软件的教学,将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作图,利用计算机来完成。
3.课证融通,强化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培养。专业课程团队紧紧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岗位(群)要求为依据,将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融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 “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的实践。
参考文献:
关键词:轻化工程;专业内涵;学科认识
1 关于轻化工程专业基本内涵
轻化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化工原理、生物化学等,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学习、生产实习、工艺实验、分析与检测实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主要专业实验:分析与检测实验、化工原理、工艺实验等。就业方向:本专业适合在制浆与造纸、外贸商检、环境检保护、技术监督、化工等有关部门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与分析检测及废水处理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可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工程设计、技术开发与经营、科学研究等工作。继续深造方向:皮革、纺织机械设备公司从事纺织相关的机械设计、生产、销售等工作;皮革、纺织品检验机构或公司从事纺织品测试、检验与管理;纺织仪器、设备、CAD软件公司从事安装、调试与技术支持;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考取商检局、纤维检验局、海关等机构从事专业管理工作;或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2 化工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2.1 是突出工程意识培养的新生工程意识引导教育
入学教育是新生进入大学学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新生进入大学校园首先要熟悉大学环境、认识大学文化、融入大学生活。突出工程意识培养的化工专业学生的入学教育中应必须要让新生明白"在大学中要学习哪些化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什么要学习以及用什么方法学习"。
2.2 是开展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是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教育、形成正确的人际、情感和社会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建立素质拓展中心开展户外场地素质拓展项目,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创新意识、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意识等。
2.3 是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综合素质,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知识面广、掌握一些与专业相关或相近的拓展知识,还要掌握经济、历史、文学、管理等通识性知识。化工专业是一种工程教育,应具备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现行的化工专业课程教学偏向于理论知识教育,削弱了对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培养具有工程意识,解决实际化工过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化工专业应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化工专业课程体系。
2.4 是加强化工专业工程实践基地建设
学校应该建立稳定的工程实践基地,在教师和工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工厂的研发项目,还应该优化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和工厂生产运行录像强化课堂教学,增设化工计算机应用课提高学生化工过程自动化控制硬件设计和软件编制能力,加大综合型、设计型专业实验的比例和深度,建设仿真实验基地。
2.5 是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采用项目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项目教学是指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在实际科研活动中增长才干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合作教育"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工作经验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的实践机会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合作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充分利用了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的环境和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化工企业、科研单位参与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厂环境、先进的生产设备、检测仪器和工艺流程、工程经验丰富的化工工程师和真实的实践项目,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具有很好的强化作用。项目教学法是实践教学的最高级形式,多见于学生的实习阶段。如果说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还都是纸上谈兵,那么,项目教学法可就是"真刀实枪"了。经过几年的在校学习,学生们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而且,有的学生早已确定了自己的攻关目标,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作为教师的任务就是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有计划地把科研项目的部分工作交给学生。应当采取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和因人而异的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对那些由学生自己创意产生的科研项目,应当特别鼓励,支持他们与社会上科研力量合作,使科学知识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开辟网上合作教育的新形式,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校企、校所之间的合作。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同时,要重视和鼓励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极各类竞赛等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6 是加强化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现代化工专业教师应不断学习补充各方面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工程开发能力,了解现代化工发展的趋势,及时掌握工程科技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熟悉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先进的工程技术,具有现代工程意识,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 结语
综上,化工专业在工程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化工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现阶段高校大量扩招,化工专业学生数量急剧增多,教学资源和实践资源出现短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工程性实践锻炼,在工作岗位上适应性差,缺少工程意识,导致化工专业学生出现就业难或不能胜任化工相关的工作等情况。这就要求化工专业教育中除了让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工程性实践锻炼,而工程意识是进行工程实践的前提,也是联系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桥梁,所以必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再进行工程实践锻炼,才能培养合格的化工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婷.关于提高《化工原理》教学质量的研究[J].高等教育在线,2011,(4):145-147.
[2]陈丹云,何建英,刘勇,邹雪艳,李明静.化工原理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四川化工,2011,14,(2):48-50.
[3]胡芳,赵欣,祖彬,吴学栋,王忠良,孙聆芳.轻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J].黑龙江纺织,2011,(3):29-31.
[4]侯庚喜,姚丽华,李旭.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09,(3):43-45.
[5]李梅.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1,39,(7):166-167.
[6]穆飞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研究[J].广州化工,2010,37,(11):196-198.
[7]胡秀英,郑纯智.开放式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1):11
作者简介:
1.林希晗(1994-),辽东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轻化工程B1206班学生。
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国内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选择,国内各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并运行了“3+1”模式、“3+2”模式、“三方合作伙伴关系合作模式”、实务导向型合作模式、嵌入式合作模式等,目前正积极探索与完善以项目合作为基础的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将在已有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怀化学院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合作育人模式的实践进行研究。
一 相关概念界定
项目化教学是指为提升学生的知识、素质与能力,而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整合与设计以形成一系列独立且相互紧密联系、具有各自目标的易于操作的项目体系,并通过师生互动、学生直接参与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一种方法①。合作培养则是指高校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方或利益相关方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一定的分工与合作机制而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②。项目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高校、人才需求单位或利益相关单位的合作为基础,以项目化后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各合作方在项目内部按任务分解实行合作培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从其运行过程来看,包括地方性应用型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管理模式优化、社会服务项目运行及社会服务项目评估等五个环节。而社会服务项目的具体开展则按社会问题与政策调查、专业性社会工作需求状况调查、社会服务项目设计、社会服务项目运行之技术路线进行。
二 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合作培养模式的基本组成
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组成如下。
1.合作主体体系
由因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项目开展的需要而参与合作的主体构成,主要包括高校、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与团体等。怀化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合作主体主要包括怀化市社会工作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怀化市民政局、国家统计局怀化市直属调查大队、鹤城区民政局、鹤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及社区、怀化市大同社会服务中心、怀化市德成社会服务中心、鹤城区的部分中小学等。
2.合作平台体系
合作平台体系指合作项目运行的载体。怀化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合作平台主要包括三类,其一是合作主体共建的新机构,有怀化市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鹤城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等;其二是以平台身份参与合作项目的合作主体,主要有怀化市大同社会服务中心、怀化市德成社会服务中心等;其三是特定情况下的合作协议,如与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的医疗满意度调查协议、与怀化市民政局签订的“蒲公英计划”合作协议等。
3.合作项目体系
它以教学内容为物质承担者,是将教学内容项目化后的结果,是教学活动实施的载体。怀化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合作项目体系包括三类:(1)以培养学生解析社会问题能力为核心的社会调查项目;(2)以培养学生社会服务项目策划能力为核心的合作项目,包括老年社会工作项目设计、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设计等;(3)以培养学生三大社会工作实务能力为核心的合作项目,应怀化市民政局、鹤城区政府的要求,目前主要开展青少年社会服务项目与老年社会项目两类项目的合作。
4.项目运行机制体系
这是指用以保障项目合作得以顺利运行的有关明确各合作主体责权利分工与规范各合作主体或合作平台,或项目负责人等行为的制度体系。主要有五个制度,其一是确定合作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合作协议签订制度;其二是项目负责制;其三是项目督导制;其四是项目导师制;其五是社会服务评估制度。
5.培养手段与方法体系
这是指研究性教学理念指导下以任务驱动式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体系及相应手段体系。其一是手段体系,包括专业见习、实习、社会调查、能力素质训练、实训、项目设计、社会服务项目参与等,重点是社会调查、社会服务项目设计、社会服务项目参与三种。其二是方法体系,包括实验法、身临其境法、案例教学法等。
三 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合作培养模式的不足
1.模式的设计以社会服务行业的初步发展为基本假设
模式假设,在国家加快人才队伍发展的背景下,地方的社会服务行业将快速发展,会形成一支数量可观、相对稳定的社会工作师队伍,并培育出一批有一定实力的社会服务机构,政府即将购买一定量的社会服务项目。然而对于处于内陆地区的地方本科院校而言,上述条件暂时难以满足。
2.合作的思路具有区域性
以与地方性相关部门、机构的合作为基础,以地方政府所购买的社会服务项目为载体,通过各种手段与方法来培养地方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这是模式设计时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将人才合作培养局限于区域内的合作,忽略了与发达地区和内陆中心城市的社会工作机构与专业人员的合作,故具有区域性。
3.合作主体的布局不合理
合作主体的布局具有以下特点:(1)合作主体仅限于地方性的政府部门、机关与专业性社会服务机构,合作主体的开放性不够;(2)合作主体中政府处于核心地位,存在对政府的严重依赖性;(3)合作主体中严格意义上的第三部门组织不多,处于社会服务项目运行过程最外层次的公益性组织缺乏。
4.模式运行的内部协调性不够
其一是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各项目处于分块运行状态,项目与项目之间在专业教师调配、学生人员安排、时间配置上均存在冲突;其二是项目与课程之间的协调不够,某一特定的专业性项目的开展会对课程教学产生影响,从而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三是理论教学模块与实践教学模块之间的协调不够,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产生影响。
5.合作项目类型较少,立体化的合作项目体系尚待建立
从怀化学院来看,合作项目虽涉及社会问题调研、社会服务项目的策划、青少年与老年社会工作项目参与等类型,但严格意义上的社会服务项目不多,且从培养层次上来看,培养学生的项目策划能力并非本科专业教学的重点,故真正对学生实操能力培养有价值的项目仅限于青少年与老年社会工作项目,更进一步来看,合作项目局限于学校社会工作与家庭社会工作两类。
四 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化合作培养模式的改进
1.外连粤港,内接地气,实现人才培养思路上的转换
分析模式存在的不足,人才培养思路上的区域性是合作项目类型少、合作主体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影响模式运行效率的第一因素,故模式的改进须以思路的转变为第一要务,须从封闭性、区域性合作向开放性、全国性合作转换。故其重点应是外连粤港,内接地气。这包括:(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缩短时空距离。具体包括两点:第一,实行社会导师制,由广东一带相关的专业社会工作师担当学生社会导师;第二,建立多层次的学生与广东专业性社会工作人员的网络交流平台。(2)实行“3+1”学制,即3年在校内学习,1年在广东一带相关机构接受机构的培养,将实习、毕业论文与部分发展能力模块课程集中于大四,让学生在机构来完成学业。(3)建立社会导师集中授课制度,由教学能力强的社会导师来校集中授课,并录像以作为视频教学资料。
2.加快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实现“3+1”“4+1”与“3+2”的结合
其一,在学制安排上实行“3+1”教育;其二,在周学习任务安排上实行“4+1”教育,即自大二第二学期开始,4天在校内学习,1天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赴合作单位实训;其三,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按3∶2的比例处理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理论教学课时与实训教学课时、专业基础课程群与专业能力课程群及专业发展能力课程群的比例关系。
3.倡导社会服务项目的社会化运行模式,加快地方社会工作的发展
对于部分高校尤其是内陆地区的高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实行社会服务项目的社会化运作具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利于加快社会发展的进程。目前,从高校来看,重点是倡导社会服务项目融资模式的社会化运行,在政府充当融资核心主体的情况下,探索向社会组织、团体与个人的融资机制,如可尝试性地倡导地方建立社会服务项目彩票基金、开展类似于“心得乐剧场”对特殊群体的融资活动、发动义工组织向社会募捐等。
注 释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化工专业 ESP教学
一、引言
ESP,全称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翻译成中文是“专门用途英语”,特定用于表示与某种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特征是目的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ESP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它与英语教学的结合是一种全新的结合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专家刘润清教授曾说:“将来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ESP将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ESP所强调的是从专业的需求出发,以实用为导向,与职业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地处全国经济发展前沿的长三角地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始终秉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特色,目标是培养适应多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至关重要。
二、高职英语教学与ESP模式结合的必要性
英国学者Hutchinson与Waters提出,ESP教学是一种以特定目标为导向(Goal-oriented)的英语教学与学习途径(approach)。所以,ESP不是某种专门的语言和方法,也不是某种专门的教材,而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进行语言教学的一种途径。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服务于企业生产、管理等生产一线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因此,ESP教学模式与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实施ESP教学,学生要学习的将不再是为语言学习而学习英语,而是通过英语学习这个途径去学习某个特定行业的专业技能,譬如化工专业的学生即是通过ESP英语学习这个途径去学习化工行业相关的专业和技能知识。这里所强调的英语应用能力与职业、行业所要求的能力相匹配,这也正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学习目标所在。
ESP教学模式是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所契合的。ESP教学所要求的是课程设计和内容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殊需求,这种需求是与他们将来要进行的职业活动是相关的。ESP教学设计和实践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是把“目标情景”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要求英语教学以分析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做到“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因此,我们可以看出ESP教学模式能够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有效地获取职业和专业所需要的语言交流技能提供一种可行的学习方法,这是符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客观实际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由此可见,将ESP教学模式引入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是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率的一种可行的措施。高职英语教学与ESP模式相结合的专门教学方法将有力地加快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是高职英语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
三、常州地区化工人才的需求分析
英国学者Hutchinson与Waters还提出,ESP教学必须建立在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的基础上,包括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分析和学习需求(1earning needs)分析。将这一论点融入社会与高职院校现实状况来分析,我们可以将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具体归结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这两类。其中,社会需求主要是指社会机构的需求,譬如公司、学校和其他用人单位等。个人需求是指学生个体的客观需求,如学生目前的外语水平、年龄、教育背景、学习经历等和主观需求等,包括对课程期望、学习目标、学习安排和希望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等。
常州位于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以经济发达、民生富庶而著称的传统意义上的苏南三市。作为有着两千五百年的光辉历史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常州历年来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全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化工行业是常州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常州化工经过50多年的发展,产业机构日趋合理,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基本形成了具有基本化工原料、精细化工、化工机械等门类齐全的化工生产体系,目前有各类化工企业2000多家。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企业到常州来投资办厂。2011年常州市对外招商新增世界500强投资项目9个。截至目前,已有5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常州市投资85个项目。依托于一大批信誉好、规模大、实力强的优势骨干本地企业,常州吸引了亚邦化工、德国朗盛、德国伍尔特、美国霍尼韦尔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集团投资建设化工产品生产企业。所以面对如此发展迅速的化工生产行业,以及就业市场的国际化,普通的化工技术型人才已经供不应求,而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既懂化工专业知识又通晓应用英语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已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所以在类似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推行ESP教学势在必行。
四、具体实施ESP教学方案探讨
根据ESP理论,化工专业英语作为在化工行业特定语境中使用的英语,是普通英语语言共核之外的部分,不经过专门学习是难以掌握的。结合课程设置、教材配套、师资培养和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我们对高职化工行业实施ESP教学进行以下探讨。
关键词: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23-02
2011年我校烟草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卓越工程师”专业工程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工程师。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另一方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上,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可以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减少企业的培训时间和培训成本,但是目前的大学生们普遍缺乏工作实践和工作经验,对此深感无奈。这从一个方面说明目前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有较大的偏差[1]。烟草科学与工程专业非常特殊,学生的就业面较窄,就业的时效性很强,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和完善本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在下列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以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存在以下的缺陷:(1)课程体系大部分仍沿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内部的封闭式培养,不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校内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与学生互动,学生的主动性较差。(2)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缺乏,不能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缺乏跨越式的突破式的思维。(3)学生缺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为了保证学校“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顺利实施,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对原有的烟草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的修订。(1)“卓越计划”要求夯实理论功底,要求学生不仅有系统化的基础知识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同时更要加强科学素养,了解更多的相关背景,因此,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厚+宽”。在课程设置时要加强交叉学科环节;强调学生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满足不同岗位的就业要求。(2)“卓越计划”要求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我校充分利用假期小助手、课外实践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环节,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把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要贯穿到整个培养过程中。(3)根据“卓越计划”的“3+1”人才培养模式,烟草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达到了41周,并且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优化,形成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实践环节在企业进行,学生近距离地接触生产实际,同时组织任课老师编写实习指导书[2],保证了实践环节的培养质量。卓越计划要求学生有一年的企业生产实习的时间,现在烟草专业每年招生规模都在60人以上,郑州轻工业学院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校内和校外的实习基地,同时和各级中烟公司加强合作,可以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联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双方可以合作进行企业人才的培训,可以合作共建烟草行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接受轻工业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配备必要的企业指导教师,提供开展相应活动的必要条件。(4)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我校对理论课程进行了优化,在课内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注重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优化课程结构。并在教学过程和行业的发展现状紧密结合,使学生了解到国际国内的最新动态。(5)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改革教学手段[3]。“卓越计划”鼓励教师进行小班单独授课,将60人的大班分成每班30人的小班。小班授课可以使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的交流、组织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同时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互动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也广泛地运用于日常教学中,任课老师积极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网络空间”等新兴的网络教学组织形式,开展信息化教学。课下任课教师也利用班级建立的QQ群、微信群等网络手段积极向学生推送各种资源,让学生了解更多烟草行业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就业关,为以后的职业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实践实习平台
卓越计划要求学生有一年的企业生产实习的时间,现在烟草专业每年招生规模都在60人以上,这么多的学生长期的集中在少数几家烟草企业进行实习目前是不现实的,实习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开辟更多的中烟公司的烟草企业作为我校的实习基地。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科学与工程学院充分利用中国烟草总公司依托我校建立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办了多届烟草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学院已成为烟草行业人才培训基地、科技服务基地,为国家烟草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校充分利用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众多烟草企业洽谈合作培养事宜,进一步拓展了实践教学平台。在此平台上学校和烟草企业可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双方可以合作进行企业人才的培训,可以合作共建烟草行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接受轻工业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配备必要的企业指导教师,提供开展相应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改革课程考核和毕业设计模式
以往理论课程考核的主要根据就是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实施“卓越计划”以后,理论课程的考核,主要从平时成绩、期中汇报、期末考试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占10%、期中汇报占40%、期末考试占50%。期中汇报采用PPT在课堂上公开汇报的形式进行,每位学生10分钟的时间。这种综合考核方式适当降低了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方式的弊端。
毕业论文作为本科实践教学环节的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环,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在本科四年课程任务完成后,能否全面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的知识独立自主地完成预定的课题,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前的毕业设计大多是指导教师单独进行指导,毕业课题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现在改为校企合作指导。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考虑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关注重点,同时从学院合作企业聘请企业指导教师参与毕业设计指导、调研和答辩,搞好过程控制。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毕业设计效率,实行“真题实作”模式。教师公布的毕业论文,至少一半以上是和企业合作的真实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综合考虑选择学生。
四、完善保障机制
“卓越计划”专业的学生需要大量的外出进行生产实践,因此,实习经费能否保证是制约生产实习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实习经费上,我校多方筹措,专款专用,保证了实践时间不会因为经费的不足而缩水。要想学生卓越,首先教师必须卓越,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校鼓励青年教师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积极进企业、到一线,有计划地安排45岁以下没有工程实践背景的青年教师分批到烟草企业从事最少一年的工程实践,增强了青年教师指导实习的实践能力。同时鼓励有经验的老教师多深入企业或顶岗或调研。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丰富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进而组建高水平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4]。
五、结语
2011年11月,河南省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签订共建郑州轻工业学院协议。按照省局共建协议,国家烟草专卖局鼓励和支持我校积极参与全国烟草系统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交流与合作,参与国家烟草专卖局重大科研活动和技术咨询;指导和支持我校加强烟草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河南省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我校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指导下,加强与相关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合作,积极参与烟草行业的决策咨询、科技攻关等工作,建设以烟草加工为特色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将我校建设成为中国烟草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基地。这些政策支持都为我校烟草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京新,王世清,,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工科类本科生就业适应性的影响[J].中国轻工教育,2012,63(1):11-13.
[2]王建民,杨靖,刘春奎,等.《烟草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及应用[J].轻工科技,2013,173(4):164-165.
Exploration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Incubator" Talents of Account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LI Aimin
(Guangzhou Nanyang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0925)
Abstract The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work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study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ew period is the training of higher occupation colleges accounting major teaching mode to develop students' special requirements, accounting work, practitioners should grasp the high level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good occupation morality, which gives higher accounting Career Academy students is not a small challenge. In this paper,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how to innovate the old education training mode,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bin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y study,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to practice, deepen the work of practic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proposed the enterprise and school joint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the formation of "accounting incubator", construct the training mode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in the new period.
Keywords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
会计职业作为高等职业学校中热门专业,每年都会有大量生源。因其专业稳定和连续性,毕业后单位企业广大需求性以及较好待遇都给报考会计专业学生带来巨大吸引力。因此广大高等职业学院都相应开设会计专业。[1]新时期工学结合背景下,高等职业学院应该鄙弃旧时会计培训模式,积极开展学校与企业单位合作,让学生在边学习理论知识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工作实践中,以“实践理论相结合”开展新的教学和培养学生新模式。实现会计人才全面化培养,培养新时期下,全面专业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工学结合培训教育方式对培养新时期全面型会计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第一、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教育能让学生在会计工作实行中把自身在高职会计专业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到工作实践中,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现实中动手操作能力。[2]以实习生身份加入到实践工作中。在实践工作中,学生能在企业老师和院校老师双方指导学习中,尽快完成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经验,为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实行高职会计专业与企业单位结合培养教育模式,可以使用人企业单位对新型的会计人才有更直观认识和了解。[3]企业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所需人才在学校结合下,有选择性强化培养,为单位储备优秀学生人才。企业单位也可以借用院校师资力量对本单位员工培训,为单位员工提高专业素质。
第三、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实行高职会计专业与企业单位结合培养教育模式,可以使院校学生在企业单位现有的工作生产条件和企业单位的工作环境氛围中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和专业技术的提高,把院校的课堂结合到企业单位的工作生产现场,完成实践工作中学习了解课堂理论知识,给学生就业后奠定就业基础。学生教育问题与就业问题紧密结合,突出院校“教育就业一手抓的”教育模式。
2 工学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孵化器”式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第一、理论课程与实践工作脱节。旧时期会计培训都是在固有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后参加实践工作培训。新时期传统教学模式并不能适应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部分院校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模式产生逆反心理,根本无法安心学习,出现半途而废甚至抵触情绪。[4]高职院校应当以自身特点,制定出符合“实践理论相集合”教案来改变固有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逆反及抵触心理,使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避免出现高等院校教育模式改变不彻底,理论学习课程与实践工作脱节等现象。
第二、实习基地建设困难,实习岗位欠缺。成立实习基地困难多,企业单位实习岗位少。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院校与企业结合培养人才模式,首要因素是有附和院校条件的企业单位,能给院校学生提供实践、学习与实习岗位的条件。院校学生实践工作开始后,能大量的接受实行生的企业单位不多。院校对企业单位的资质、待遇和规模无法做出选择,所提倡的企业院校结合实行中,企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肯定与想象中有所差距,这些情况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第三、会计专业就业的高要求,一次招收就业的人数不高。因为会计专业的自身高技术性与职业素质高等特点,企业单位对招聘新会计员工都要求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年限,到岗就能顶岗,必须专业技术过硬。[5]财务工作中都牵扯企业单位的重要机密事项,绝大多数的企业单位会从企业内部选拔和提拔会计人员或者选择长时间观察的人员来担任财务会计。以此,历年来,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次性就业率不高。
3 企业与院校结合,全面专业“孵化器”式会计人才的探讨
针对在企业院校结合培养教育下的人才在实践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问题,作者所接触的一些高等职业院校财务会计专业开课过程中,以“企业院校结合”为中心,针对财务会计专业的特点,组建从定位精确的人才培养,专业对口的教授,实践操作,顶岗培训到就业录取流水线一样的“孵化器”教培模式,在“孵化器”教培模式下学习的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学习,真账实践、顶岗操作、专业对接和就业录取等几个关联的环境形成了完整而全面的“孵化器”体系。
第一、精确定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要专业且精准和正确的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在各行各业的工作分工越来越明晰化和精准化,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是为了弥补社会各行各业中的高技术人才的缺失,不是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应试品”。以此,定位精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更好的填补缺失的高技术人才。通过比对调研历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面向信息咨询服务业、物流行业、家具行业、生产设备制造行业、商务会计、金融投资行业等高素质高技术的岗位。
第二、根据“工学结合”要求对课程体系进项深化改革。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程中,应该以会计专业自身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求职所需专业内容学习巩固为最终目的,学习掌握基础课程基础上,将课程改革体系与现实所需专业相结合制定相关改革体制,做到摒弃旧观念和教学方式结合新时期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第三、加??院校内账目的模拟操作以及企业单文真账的模拟操作。根据会计工作本身的技术含量高和保密意识强的特点,企业单位都会对从事财务会计的人员要求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工作年限。企业单位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愿培养和采用院校实习生或者刚毕业院校学生等情况,在深化革新中,院校学生在院校学习过程中应该全部应用与会计课程相符合和紧密联系拟真作训软件进行学习和操作,彻底抛弃老旧教材做到开拓性思维学习。会计专业校外实践操作, 高等院校应当摒弃传统企业单位,认真重点挑选大量有真实账目且需要记账企业单位合作进行“真账实训”工作。[6]这类企业账目种类多,涵盖行业种类多,多种类型业务要及时处理,企业单位也需要大量财会人员为其账目清算工作做一些简单归拢。这样就和高等职业院校建立了合作共赢伙伴关系。既能为院校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企业单位也解决了账目上存在的简单问题。院校实习生通过在企业单位实践操作,结合院校教授理论知识互相验证,短时间内会对财会工作有一个简答明了的认识,比在院校内单纯理论学习更能提高自身专业知识,随着接触账目种类,涵盖行业账目的增多,学习和应变能力也会加强,为毕业后就业打好基础。
一、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研究型人才。主要表现在独立学院的学生录取分数在普通本科与普通专科之间,因此这批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差,但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在适当的引导下仍然能学有所成。另外,独立学院由于学费较高,因此学生和家长对知识的实用性有更高的期待。因此,独立学院不能定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而需要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另外,由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较广,因此现有的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多样化的需求。加之独立院校学生个性更加突出,个体意识更加强,性格特长更具多元化。因此,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具备独特竞争优势更容易让他们获得用人单位认可,从独立学院的角度出发,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更能提高学生的有效就业率,增加本校在就业市场的好评度与知名度。
因此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应用型人才显得更为合适。
二、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基本按母体学校的模式运作,因此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亦不可避免地存在母体院校人才培养方面遇到的问题。同时,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出于节约教学成本有限的考虑,使得其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行的课程体系明显体现出专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一般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仅将目标定位于满足某一个岗位的专门人才。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专业课程设置过细、过专、过窄,对必修课的重视大大超过选修课,选修课不仅课时少,课程类别也比较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事实上,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领域较为广泛,不分情况的进行专才教育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多样化的就业能力的培养。[2]
(二)教学方法陈旧,方式单一。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出于节约教学成本,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等,在教学模式上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的传统模式,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课堂讲授。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应是启发式、讨论式的。陈旧而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不能因材施教,
(三)重理论,轻实践。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注重理论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实践资源更为缺乏,导致独立学院在实践教学环节更显薄弱,结果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达不到预期。加上独立学院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较弱,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培养出来的多是理论功底不扎实、实践能力又不突出的毕业生,不是工商管理教育应该培养的职业经理人。[3]
三、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方案探讨
结合独立学院及其生源的特点,面对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采取因材施教的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不仅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并且能有利于达成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应用型人才。
因材施教的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并不是彻底反对现有的专才教育,而是反对不顾学生兴趣、特征的对其进行专才教育。个性化培养主张个体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适合自己的某方面突出地发展创新潜能。高校要树立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教育观念,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责任意识,为具有不同兴趣、爰好与个性的大学生创造多样化的成长环境和成才之路。
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个性化培养可以参照以下模式: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逐步构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
(一)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兴趣与优势。首先,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必须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爰好放到突出位置。具有强烈兴趣的人能以苦作乐,激发潜能。其次,要通过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树立自信与强烈的自我意识,持续发现自身优势。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获得认可是人的一项高层次的需求。当学生受到的鼓励较多时,便会更有动力维持已有优势并发现自身新的优势。兴趣和优势的发掘为人才个性化培养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区分教师专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综合性技能,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该着眼于建设一支多学科、多门类相结合的综合性师资队伍,教师专长领域应涵盖经济、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元化的专业背景,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另外,为了满足人才个性化培养的需要,在专业研究领域,教师应该各具所长。所以在引进教师时,要注意与现有教师的专业互补性。另外要通过鼓励学习与进行实践锻炼,提升教师在各自专业领域的精通性。
(三)实施师生互选的导师制。在区分人才特长与教师特长的基础上,依据“个性化”原则开展导师制,既重视学生需求的个性化,也尊重教师的专长的个性化。由于独立学院专职教师人数相对于全体学生数目一般比较少,因此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到导师制当中并不现实。可以在学生自愿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兴趣与特长,结合本系老师的专业研究领域的区别,实施师生互选的导师制,由导师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指导。[4]
(四)实行学分制培养方案。学分制的实施,不仅是用学分计算学习量的教学管理手段的变革,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通过学生选课的行为与自主学习,最终达到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能力,使得不同的兴趣、爰好、特长得到相应的有区别的发展。
(五)通过各种方式扩充选修课容量,压缩必修课容量。选修课是学分制下学生个性化修读方案的重要组成。在独立学院较为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可以结合对选修课的重新界定、修订选修学分认定规则,扩大选修课课程资源。比如:修读本系其他专业的课程取得的学分,可计为院级选修课学分;修读其他系的课程取得的学分,可计为公选课学分等。这样不仅提高了现有课程的效益,丰富了课程资源,更从政策上保障了学分制度下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有效执行。[51
(六)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打造形式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平台。一方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另一方面,人才的个性化培养要求教学模式不能再局限于单一化的课堂讲授型教学,应该结合同学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向其提供多种企业实践的机会,广泛的校企合作能够为同学们创造多样化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同学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增强实践能力。再者,校企合作也能为工商管理专业老师提供深入了解企业、研究管理的机会,能更好的满足师生互选导师制对老师专业水平的要求,更好的满足同学们个性化的专业指导需求。
(七)个性化培养方案的补充内容。实行“教师挂牌上课开学初,将同头课程所涉及的授课教师和授课地点公布,学生在开学一周内可任意选听开课教师的课程,然后根据自身兴趣与特点自主选择该课程主讲教师;少数优秀学生可以在入学一年后改选专业;在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工商大类基础理论课中,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或者前期专业课成绩,结合自身意愿,开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进度计划以及教学方式,使学生接受更为适合自身特点的理论教学方式。
(八)改革对学生的考评方式,以促成实践教学立体平台的形成,使以上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能够落到实处。应在学分制的前提下对考评方式进行改革,规定每一位同学在校期间需要修完一定学分的实践课程,而实践学分可以通过参与各类课外实训、学科竞赛和校企合作项目等多样化的方式获得该学分。
四、结论
面对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能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矛盾,促成培养目标的达成。依据上文的探讨,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可以概括为:
一个定位,将独立学院工商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培养有着独特就业优势的应用性人才,保证各项培养活动始终目标明确。
论文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存在问题;教育行动化策略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以下简称《意见》)指出, 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诸多不合要求的现象,社会工作专业也概莫能外,亟需改革调整。
一、当前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跟风开设不理智,培养理念不明晰
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200多所高等院校开办了社会工作专业,占全国高校总数十分之一。这些院校中既有国家重点院校,又有普通本科院校,还有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为了自身生存,纷纷向普通本科院校甚至向重点院校看齐,不再考虑本校特色和优势,也不管本校有无实力、有无必要开设该专业。如此追赶的后果是,高职院校办学指导思想愈发紊乱,专业建设方向日益迷失,所开办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不明确、目标不明晰,越来越偏离社会现实需要。
(二)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教材选择不合适
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尽合理,专业教育方向设计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课程设置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视或忽视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甚至是根据现有师资设置课程。同时,一些主要课程国内尚无自编教材或质量不高,且几乎没有面向高职的社会工作专业教材;各高职院校跟本科院校一样,主要选用翻版港台、欧美得来的社会工作专业教材(港台教材也是欧美翻版),在社会工作知识、理论、方法、模式上,均未脱离西方和港台教材特点。如此严重缺乏国情了解、缺乏本土化研究的教育可能走向失败。
(三)师资建设不重视,理论教学不扎实
高职院校为了分得高教“产业蛋糕”,“饥不择食”地扩展专业,条件上不允许、精力上顾不了、时间上来不及考虑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更谈不上重视建设。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大多是从社会学、哲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半路出家”而来,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占比很低,而同时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则更少。第一,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大多未经过系统训练,而是鉴于新办专业需要,通过自学或学术交流后“现炒现卖”,短期内难以消化专业理论;第二,我国国情决定了以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工实务,专业教师没有社工实际经验,必然使社会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等实务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教育停留在理论,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四)实习实训条件不具备,专业教学不专业
社会工作是实践性、实务性、操作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专业及职业,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社会工作教育中,督导却成为了薄弱环节,表现为:第一,由于绝大多数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或没有专业教育背景,导致专业实践教学理论化或不能本地化。第二,社会工作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利用不充分甚至根本没有,学生不能真正进行模拟扮演、示范和总结。第三,实习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因难以找到适合学生实习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工专业机构和场所,学校通常把学生安排在相关政府机构(如民政、劳动部门)和社会团体(如工、青、妇等)中实习,学生能力和学习效果难于检验,实习效果欠佳。第四,督导难以保证质量,许多教师缺乏前线社工实务经验,不能给予学生正确指引和督导,有时反而是错误教导。
(五)培养定位不准确,学生就业岗位不明确
正是由于跟风开设社会工作专业,高职院校忽略了自身办学使命和优势,办学定位不准确,具体表现为:第一,办学定位宏观、不清晰甚至模糊。第二,办学定位虽清晰但不恰当、不合适。再加上社会工作还存在社会认同度不高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不明确等制约因素,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不明确,专业对口就业的比例相当低。
二、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教育行动化策略
教育行动化,就是将教育活动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去。笔者以为是指将教育培养活动与实践行为紧密结合,并以一线实践教学活动为重心,在学生动手操作中实现教学相长,逐步显现和达到教育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教学目的和教育目标。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教育行动化,就是要充分体现社会工作实践性、实务性、操作性强的专业特点,在教育教学一线活动中实现改革。
(一)人才培养理念中国化
正如需要中国化,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更需中国化。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既要与世界社会工作人才接轨,更要符合中国所需人才要求,不仅有世界社会工作者的眼光,而且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优势、现实及未来趋势。因为中西方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均不同,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也理应不同。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不能直接运用于中国社会,而须与我国国情、社情、民情相适应,经过中国本土化过程,使其适应中国文化的特征和现实社会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定位区域化
高职院校必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本地区的实际需要,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各高职院校要根据师资、图书资料、经费投入、实习基地、实训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办学条件情况,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决定是否继续开办或调整社会工作专业,决不能盲目跟风。第二,应结合区域实际,明确专业定位,实行错位发展,力求办学特色,走“特色—内涵”式发展道路。第三,要从本校专业定位和社会需要、就业需求出发,侧重培养学生在某一领域(如学校社会工作、老年人服务等)的专业技能,突出领域特色。唯有如此,才能缩小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现实需求间的差距,并从同行中杀出重围。
(三)课程体系设计科学化
高职院校应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既能承担社会工作,又能适应更多职业选择。为此,按照社会工作职业发展导向定位,我们可以把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四大块:第一,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必备文化素质,如大学语文、英语、计算机等。第二,职业素质课程。主要是唤醒学生专业角色认知,实现专业导向,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意识与价值观,如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事务与管理等,主要通过课堂讲授、专业讲座进行。第三,岗位核心课程。主要是培养社会工作高职专业学生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是课程设置的重中之重,包括社会工作方法、实务、实践三个模块的课程,主要通过课堂讲授、学术讲座、参观考察、实验实训、实习实践、自主学习等进行。第四,素质拓展课程。包括专业、文化素质拓展两个方面,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多种职业选择的条件,主要通过选修课、讲座、自主学习等实现。
当前,尽管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实现理论设计科学化,但现实操作还存在难度,在师资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增多参观考察、增加案例分享、加强实训实习等途径予以弥补。
(四)教材选择使用校本化
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专业教材决定着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其专业化的程度。但我们运用西方社会工作教材应抱着批判的态度,加强对国情、社情和民情的认识,探索中国化、区域化、本地化的专业助人体系。因此,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最好结合学校及高职学生实际,参考国内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材,自行编印校本教材开展教学。例如,翻版教材中作为《社区工作》三大模式之一的社会行动,虽在西方及港台可以大行其道,但在我国目前采取社会行动要持审慎的态度,要利用校本教材将社会行动的理论及能否在中国开展一分为二地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以免误导学生,造成不好后果。
(五)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
“社工”专业教师的学科责任应当是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术生产力”。因此,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注重专业化。表现在:
第一,行业化。要建立一支专兼职并重的教师队伍,要积极从政府机构、NGO和其它社会服务机构中聘请聘任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行业化、职业化发展。
第二,基层化。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应放下高校教师的“架子”,积极主动走进社会,走近服务对象,活跃在社会基层,广泛参与实践,将教学、实务与科研结合共同发展。
第三,“双师化”。一是要积极引进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的专业人才,实现“科班化”;二是要加强现有教师特别是没有专业教育背景教师的培训;三是要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交流,提升教师实务水平。
(六)课堂理论教学实务化
第一,多采用案例分享的方式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举案例、多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性体验中举一反三,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
第二,充分利用实验和实训室进行教学。尽量将个案、小组社会工作等课程安排在实验实训室上课,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实训室(个案、小组工作室等)及各高职院校相关实验室作用,实现理论讲授与实务操作有机结合。
第三,将课堂移动到社会工作实务现场。讲授一些实践性、场景性较强的课程,可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获取感性经验。例如,组织学生到社区参观并现场讲授《社区工作》,还可请社区社工交流讨论。
第四,聘请社会工作一线专家进行讲授。对社会工作专业性、行业性较强(如司法矫治)的课程,要积极从政府机构、NGO等社会服务机构中聘请行业专家来校进行理论教学或开设讲座。
(七)实训实习实践实用化
社会工作直接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必须把实习教育作为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不是辅助部分来对待。
第一,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务实践类课程和时间比重,明确规定专业理论课程和方法类、专业方向类或领域类课程的实训课时,增加实务方法类、辅导实践技巧类课程,力求形成体系。
第二,加强学校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共享。实验室特定的环境能够让学生达到实战模拟的要求,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实务能力培养。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大相关实验实训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高校间可通过协商错开安排实训时间,相互整合利用实验实训室。
第三,建设互利双赢的专业社会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应联系NGO等社会机构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基地予以建设,建立起投入式、伙伴式的关系,合作开展实务教育和实践研究。
第四,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实践的组织管理。一是要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参加实习实训的时间管理;二是要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专业引领和指导,逐步建立专业教师和资深机构人员的联合实习督导制度。
(八)学生就业岗位差异化
当前,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不明确、职业制度不健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只能根据错位发展的思路,实行岗位差异化就业。
第一,参照专业方向进行分类培养。各高职院校可从社会需要、本校专业定位和学生就业需求出发,参照专业方向学生自主组建若干小组,各小组分别侧重培养某一领域(如学校社会工作、残疾人服务等)的社工专业技能,为学生就业培育专业领域特色。
摘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的设置与比赛内容,反应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人才培养只有与技能大赛有效衔接,才能真正实现技能大赛的办赛初衷,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为例,从分析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入手,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构建课程体系与技能大赛的有效衔接进行了探索,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技能大赛;有效街接
基金项目:延安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研究项目“延安职院‘授人以渔’使命的思想内涵及创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ZK201301)
作者简介:刘月梅,女,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1-0004-04
截止2014年,教育部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有98个项目,赛项设置面向职业院校已开设的量大面广的主要专业(群),并体现专业核心技能,强调与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发展同步。[1]三网融合(4G网络)、云安全、智能家居、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等赛项的举办,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结合的办赛理念。[2]赛项内容紧密对接行业标准和技能规范,体现相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专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产业前沿技术,涵盖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点,这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职业院校如何将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有效街接,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赛促学”,最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我们每一位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石油化生产技术专业为例,探讨如何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构建与技能大赛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一)以赛促教,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在带领学生参赛的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参赛、研读评分标准,教师能了解到专业领域最新技术和行业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岗位技能要求,从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的方向,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加强了教师与企业和同行的学习、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同时也带动整个专业团队建设,锻炼了教师队伍。
化工类赛项包括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化工仪表自动化、化工生产设备维修和工业分析检验,其中,化工生产技术属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余4个赛项内容也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赛项的内容和评分标准都具有一定的教学导向作用,加速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标准制定的提升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步伐。
(二)以赛促改,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检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它引领指导教师在吃透大赛赛程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以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内容的实用性,提高专业技能训练的完整性和针对性。[3]化工生产技术赛项核心内容是化工工艺实操和仿真操作,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大赛参赛项目,以此为载体创设相关学习情境,设计教学活动,进而在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重组、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等教学改革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三)以赛促建,引领实训基地建设
技能大赛中所使用的设备以及操作和评价的衡量指标全部以企业为标准,这就要求参赛学校与企业合作,改善原有实训条件,促进实训项目标准化、实训内容企业化,拓展实训基地的功能,促进实训基地的资源共享。[4]依据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化工实训基地一般包括基础化学实训室、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化工仿真实训室、化工产品分析实训室等。其中,化工单元操作主要设备包括精馏操作、吸收-解析、流化床、流体输送、离心分离、过滤、反应釜、DCS操作等,这与专业技能大赛相对应,并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四)以赛促学,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技能大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而且涵养了学生的意志和品格,更培养了学生团体协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技能大赛获奖学生会更多地受到企业的青睐,就业质量明显提高。[5]目前,各类化工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尤其是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技能大赛吸引着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其中,并在大赛中不断的学习成长,在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有效街接的探索与实践
(一)构建与技能大赛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应借鉴技能大赛中化工类赛项评比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可行的专业技能培养目标,通过分析石油化工职业岗位群所应具备的岗位能力,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技能发展的规律,与合作企业共同构建基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和生产任务的课程体系,创新“任务引导、能力递进”工学结合教学模式。[6]
(二)课堂教学改革
1.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教学做一体”的改革与创新把学校变成了企业,把课堂变成了车间,真正做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一体化设计,教室、实训室与施工现场的一体化配置,理论、实训、实习的一体化结合,知识、技能与职业素质的一体化培养”。[7]在日常教育教学始终与技能大赛相衔接,并建立起长效机制。在日常的课堂和实训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时刻按照技能大赛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把每一堂课当作真实的比赛,当作真正的工作场所。
2.小班化教学。受专业技能实训场地、工具及指导教师等因素的制约,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通常也是采用班级授课制。[8]但在技能大赛中,通常指导教师都是对几名参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快速提高。化工类课程尤其是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化工设备维修、管路拆装、化工工艺实操等也应采用小班化教学,分组学习和实训。
3.强化过程考核。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考核与评价,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科学和相对客观公平的体系。[9]职业学校可以借鉴技能大赛的评比考核标准,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强化过程评价和实践环节的考核,并建立起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实践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的目的是强化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因此,职业院校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在实践教学中应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贴近生产实际和企业要求。[10]为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应形成“校内专业基本技能实训+校内专业综合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体系,校内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11],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发出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四)技能大赛与学生成长相结合
让技能大赛应贯彻学生大学三年的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训练中深入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寻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12]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能和才华,增强学习的信心,增进同学间的合作与友谊,磨练意志品质。
三、结语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13],这是教育部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出的要求,职业院校只有将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有效衔接,才能真正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有效衔接的探索与实践可以为职业院校专业和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思路。
参考文献:
[1]钱金萍,钱大庆.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与技能大赛有效衔接的研究综述[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5):48-50.
[2]廖春蓝.基于技能大赛的高职玩具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6):126-129.
[3]谢海燕.职业技能大赛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13-115.
[4]钱金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实践教学的内涵、特质比较[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42-43,60.
[5]钱大庆,钱金萍.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与技能大赛有机街接的价值意义[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65-67,77.
[6]薛新巧.以地方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构建高职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共享型实训基地[J].职业教育,2013(10·下):60-63.
[7]凌霞.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14(8):132-133.
[8]丁震,邵泽东.职业教育发展与技能大赛制度化——以烹饪专业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的作用为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64-66.
[9]凌璟.与技能竞赛相对合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56-57.
[10]张兰.构建与技能大赛及职业标准相街接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J].江苏教育研究,2013(9):26-30.
[11]白术波,王彦伟.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在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486.
[12]党韶丽.当化高职化工专业人才培养之瓶颈探析[J].科技信息,2012(3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