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作物的定义范文

经济作物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作物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作物的定义

第1篇:经济作物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CROPWAT;农产品;虚拟水;水资源

一、引言

中国是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是全球人均淡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约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陕西省是全国水资源最紧缺的省份之一①(表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关中地区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8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8,陕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为890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需水线,陕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相对较高,但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汛期。陕西省水资源利用中,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66.5%(表2),其中,农产品生产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构成。陕西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农产品生产对陕西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农产品生产耗水量较大,水资源短缺已对部分地区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虚拟水是在研究水资源配置效率过程中伴随资源流动而提出的概念,被认为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策略。基于此,本文对陕西省农产品虚拟水进行分析,寻求缓解水资源短缺和陕西省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二、文献回顾

虚拟水是英格兰伦敦大学Allan[1]教授1993年首次提出的创造性概念,1996年正式界定虚拟水定义:指生产商品或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量。虚拟水是以虚拟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但又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之一,产品之间贸易必然引起虚拟水的转移,这种转移被称为虚拟水贸易。若一个国家从另一个国家购买水密集型产品从而节约本国水资源,达到本国水安全的目标,此项措施被称为虚拟水战略。因此,虚拟水成为很多国家解决国内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新思路,虚拟水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前沿领域。

目前,虚拟水的概念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都得到了拓展,Hokstra和Chapagain(2003)提出测算一国的虚拟水流量并不能真正反映一国水资源的真实需求,随即提出水足迹(Water Footprint)的概念和测算方法[2]。通过水足迹将虚拟水概念与消费联系起来,拓展了虚拟水概念的范围,为水资源供给和需求管理提供了新视角。虚拟水概念横向发展也非常迅速,虚拟资源(如虚拟土地、虚拟氮、虚拟二氧化碳等)概念的出现是虚拟水概念的不断拓展。

国外学者对虚拟水的研究相对成熟,虚拟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产品领域,尤其是粮食问题上,但关于食物消费领域和流域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也有部分学者对虚拟水的研究提出质疑,Jeffrey J. Reimer(2012)提出是否将虚拟水作为一个严格的经济学概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虚拟水贸易是否是国际经济学和比较优势的长期发展,这对一个国家的产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学者针对虚拟水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全国或分地区农产品、畜产品虚拟水含量的测算上,研究区域以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为主。国内对虚拟水关注较早的是程国栋[4],他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水资源社会化管理与水资源恢复重建的关系。靳军英(2011)针对虚拟水在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水资源富足地区应发挥区域优势,开发和生产水资源密集型产品;水资源缺乏地区则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益特色农业,通过虚拟水贸易减缓水资源压力,实现生态—经济—水的良性循环[5]。可见,对虚拟水的研究在一定程度可以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这对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尤为重要。

三、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CROPWAT方法

CROPWAT[6]是由FAO土地和水发展司(1992)建立的用于灌溉计划和管理的计算机程序,主要包括参考蒸散量(ET0)、作物需水量(CWR)及作物与灌溉计划的计算。本文利用CROPWAT 软件对陕西省部分农产品的作物需水量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根据该区域农作物的平均产量,计算出单位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VWC)。通过分析陕西省农产品生产的所需虚拟水量,为该地区农业节水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采用CROPWAT方法计算ET0、CWR、VWC的方法如下:

首先为参考蒸散量(ET0)的计算,ET0的计算通过Penman-Monteith公式[7]得出:

(二)数据来源与选取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包括气象数据、作物参数和农作物产量数据。其中,气象数据包括太阳辐射、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月降水量及土壤条件,该数据主要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作物系数是作物需水量与参考蒸散量之比值,该数据也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农作物产量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的《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和《陕西统计年鉴》。

由于陕西省农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西安市则是关中地区典型代表城市,考虑到陕西省西安市气候数据的代表性和易得性,本文最终选择西安的气象数据作为计算作物需水量的依据,这与陕西省农产品的生产状况也是相吻合的。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本文利用CLIMWAT 2.0和CROPWAT8.0软件来处理数据,利用陕西省西安市的气候数据(表3-4)得出主要农产品的参考蒸散量(ET0)和作物需水量(CWR)。

由表3 可知,西安市的参考蒸散量(ET0)在不同月份差异较大,参考蒸散量最小的月份是1月份为0.99 毫米每天,参考蒸散量最大的月份是6月份为5.11毫米每天,平均蒸散量为2.70毫米每天。这与西安市的气候状况是吻合的。根据CROPWAT8.0软件的处理结果:西安市的有效降水量平均为509.4毫米(表4)。

选取的主要农作物为四大类,分别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及蔬菜。各种农作物的需水量(CWR)的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粮食作物主要选取小麦、稻谷和玉米3种,经济作物选取棉花和烟草2种,油料作物选取花生1种,还将蔬菜纳入主要农作物中。计算结果显示:在选取的7种农作物中,需水量最大的是稻谷,其次为小麦、棉花、烟草、蔬菜、玉米和花生。总体上,粮食作物的需水量大于经济作物。

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CWR)的测算结果,计算出的单位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表5)显示:粮食作物中小麦的单位虚拟水含量最高,为0.13,其次为稻谷和玉米,分别为0.08和0.06。经济作物中烟草的单位虚拟水含量较高,达到了0.15,棉花则相对较低,为0.07,油料作物花生的单位虚拟水含量为0.10,蔬菜作物单位虚拟水含量最低,为0.01。可见,7中主要农作物生产中,虚拟水含量最高的为烟草,其次分别为小麦、花生、稻谷、棉花、玉米、蔬菜。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CROPWAT模型对陕西省主要农作物的需水量和虚拟水含量进行测算,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在选取的7种主要农作物中,作物需水量最大的是水稻,需水量最小的花生,所选取的粮食作物需水量普遍大于其他农作物的需水量。(2)所选取的农产品中,单位产品的虚拟水含量最高的是烟草,最低的是蔬菜。(3)通过对比分析,稻谷和烟草是生产过程中耗水量最大的产品,花生和蔬菜则是生产过程中耗水量最小的产品(表6)。

因此,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使整个农业产业的总体经济效益得到提到,并能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陕西省各地区应根据本区域的水资源世纪储存、利用状况,适当调整农产品的生产与种植。关中地区作为陕西省重要的粮仓,在人均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水稻、烟草的生产,增加其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蔬菜等的生产。陕南地区水资源相对充沛,可根据实际自然资源情况,必要时加大水稻的生产以满足粮食的需求,无需刻意考虑减少此种产品的生产,对于耗水较低的小麦、花生、玉米等可考虑增加播种面积。陕北地区干旱少雨,尽量少种植烟草、应多考虑蔬菜的种植,并尽可能采用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充分利用稀缺的水资源。

【基金项目】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2JK1051);西安翻译学院校级科研项目(12A11)

【注释】

①根据国际公认标准:1000 m3

【参考文献】

[1]ALLAN JA. Fortunately there are substitutes for water otherwise our hydro-political futures would be impossible[C]//Priorities for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London: ODA, 1993:13-26.

[2] AY Hoekstra. Virtual Water Trad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pert Meeting on Virtual Water Trade [A]. In: Value of Water Research Report Series No. 12[C].2003.

[3]Jeffrey J. Reimer On the economics of virtual water trade [J]. Ecological Economics (75) ,2012:135–139.

[4]程国栋.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J].中国科学院刊,2003,18(4):260—265.

[5]靳军英,张爱静,袁玲.虚拟水在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4):206.

[6]FAO·CROPWAT, a computer program for irrig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by M·Smith·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Rome·1992.

[7]P. Steduto, M. Todorovic, A. Caliandro and P. Rubino. Daily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estimates by the Penman - Monteith equation in Southern Italy. Constant vs. variable canopy resistance [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03, 74 (3-4): 217-225.

第2篇:经济作物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青铜峡灌区,节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距离指数

青铜峡灌区位于宁夏北部,黄河上游下段,属黄河河套平原(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业用水量增大,而黄河来水持续减少,可耗用黄河水量受到严格限制,加剧了供需水矛盾,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然而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生效之前,宁夏已不可能再新增黄河水量指标,今后经济发展用水只能依靠开采地下水和挖潜节水潜力来解决。青铜峡灌区作为宁夏引黄灌区重要组成部分,农业节水潜力可谓巨大。因此宁夏青铜峡灌区农业节水潜力评价的研究,对促进节水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节水农业发展的决策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节水潜力的影响,建立了节水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距离指数-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节水潜力评价模型,对青铜峡灌区节水潜力进行了评价,为灌区内节水农业发展方向、水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技术支撑。

1节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的建立

1.1、灌区节水潜力评价指标值的确定

在深刻理解评价指标体系涵义的基础上,以科学性、可操作性、代表性、层次性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20],参考其他地区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对评价指标的初选,再到对评价指标的优化,经过几轮重复的筛选,最终建立了与青铜峡灌区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评价指标体系。青铜峡灌区节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目标层,即青铜峡灌区节水潜力实现水平,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即综合指标、管理节水、工程节水、技术节水四个方面,第三层为指标层,针对目标层和准则层下设有19个具体指标。

本文以2008年为现状年,以2015年为规划年对青铜峡灌区的节水潜力进行评价,得到节水潜力的实现水平。通过对收集的原始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到青铜峡灌区现状水平年(2008年)[2]以及规划水平年(2015年)的节水潜力评价指标数据如表1-1。

表1-1灌区农业节水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数据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指标层数据

2008年 2015年

亩均粮食产量(kg/亩)580640

农业人均产值(元/人)4858 6558

综合指标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人)4048 5465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19.7 21.6

青 农业灌溉用水量比(%)84.6 68.6

铜 亩均灌溉用水量(m3/mu) 1013 913

峡管理节水 农民用水协会个数(个)886930

灌 水价(元)0.0180.022

区 水费收缴率(%)93 93

节 渠系水利用系数(%)46 55

水 渠道衬砌率(%)17.4 62.5

潜 工程节水井渠结合灌溉面积比(%)14.5 17.7

力 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比(%)37.4 76.8

灌溉水利用系数(%) 36 50

微、喷灌面积比(%)0.687.5

低压管灌面积比(%)0.857.9

技术节水田间水利用系数(%) 8892

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比(%) 42.47.5

灌溉水分生产率(kg/ m3) 0.881.2

1.2节水潜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构造综合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以青铜峡灌区的节水潜力为目标层,评价的准则以综合指标、管理节水、工程节水、技术节水四个方面为依据,根据青铜峡灌区节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其综合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图,如图1-1所示。

图1-1 青铜峡灌区节水潜力评价递阶层次结构图

2判断矩阵的构造和检验

2.1判断矩阵的构造

针对上述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请7位相关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两两比较判断,进行打分,通过对打分结果分析整理,然后引用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如下所示:

A-B判断矩阵

11/21/4 1/3B1

2 1 1/3 1/2B2

(A-B)=4 31 2 B3

3 2 1/21 B4

B1B2B3B4

运用方根法,可计算出(A-B)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特征向量如下:

经正规化处理得到特征向量为: ,最大特征根: ; 同理可得(B1-C)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特征向量;(B2-C)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特征向量 ;(B3-C)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特征向量 :(B4-C)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特征向量 。

2.2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1)A-B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2) B1-C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同理,通过对B2-C、B3-C、B4-C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可知,以上判断矩阵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3层次排序[3][4]

3.1层次单排序

根据以上定义,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进行两两判断比较,可得相对于目标层的准则层的排序以及相对于准则层的指标层的排序见下表3-1所示:

表3-1 排序表

A-B层次单排序

目标层青铜峡灌区节水潜力

准则层 综合指标管理节水工程节水 技术节水

权重值0.0950.160.467 0.278

排序4312

B1-C层次单排序

准则层综合指标

指标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亩均粮食产量 农业人均年产值

权重值0.065 0.324 0.1030.508

排序4 2 3 1

B2-C层次单排序

准则层管理节水

指标层 农业灌溉用水量比亩均灌溉用水量农民用水协会个数水价水费收缴率

权重值0.4950.2480.1570.062 0.038

排序1234 5

B3-C层次单排序

准则层工程节水

指标层 渠系水利用系数 渠道衬砌率 井渠结合灌溉面积比 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比 灌溉水利用系数

权重值0.109 0.033 0.059 0.5030.295

排序3 5 4 12

B4-C层次单排序

准则层技术节水

指标层 微、喷灌面积比低压管灌面积比田间水利用系数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比灌溉水分生产率

权重值 0.1140.0740.4540.0560.303

排序 3415 2

3.2层次总排序

表3-2总排序表

目标层 准则层 权重指标层权重 总排序权重 总排序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0.0650.006218

综合指标0.095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0.324 0.030710

亩均粮食产量0.1030.009817

农业人均年产值0.5080.04827

农业灌溉用水量比0.4950.0792 5

青亩均灌溉用水量0.2480.0397 8

铜管理节水0.16农民用水协会个数0.157 0.025112

峡水价0.0620.009916

灌水费收缴率0.0380.006119

区渠系水利用系数0.1090.05096

节渠道衬砌率0.0330.015415

水工程节水0.467 井渠结合灌溉面积比0.059 0.0275 11

潜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比0.5030.23491

力灌溉水利用系数0.2950.13782

微、喷灌面积比0.1140.0317 9

低压管灌面积比0.0740.020513

技术节水0.278 田间水利用系数0.454 0.12623

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比0.0560.015614

灌溉水分生产率0.3030.0842 4

4距离指数评价

指标权重确定以后,就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等级法,参照指标等级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指标处理是指以青铜峡灌区2000年指标实测数据为最低等级,2015年规划预测数据为最高等级,通过内插法将其分为九个等级。

根据对指标划分的等级可将现状年2008年的实测指标值转化为相对应的数量等级,然后运用距离指数方法可得到青铜峡灌区节水潜力现状年2008年相对于规划年2015年的距离指数,结果见表4-2和4-3。

表4-2 青铜峡灌区2008年相对于2015年节水潜力实现水平等级

项目 综合指标管理节水 工程节水技术节水

等级较大 中 大 较大

表4-3 青铜峡灌区节水潜力现状年相对于规划年的距离指数

目标层准则层 指标层 2008年 2015年 距离指数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 6.29 0.31

综合指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5.19 0.430.47

亩均粮食产量 5.39 0.41

农业人均年产值 4.39 0.52

农业灌溉用水量比 4.19 0.54

青亩均灌溉用水量 7.19 0.21

铜管理节水农民用水协会个数 8.59 0.060.35

峡水价 5.79 0.37

灌水费收缴率9 9 0

区渠系水利用系数 2.69 0.71 0.52

节渠道衬砌率 1.79 0.81

水工程节水井渠结合灌溉面积比5 9 0.44 0.64

潜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比 3.49 0.62

力灌溉水利用系数 3.19 0.66

微、喷灌面积比 1.19 0.88

低压管灌面积比 1.79 0.81

技术节水田间水利用系数 7.29 0.2 0.45

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比 2.89 0.69

灌溉水分生产率 4.39 0.52

由评价结果可知,青铜峡灌区节水潜力距离指数为0.52,对照节水潜力实现水平等级参考表可知其评价等级为较大。准则层中,综合指标方面距离指数为0.47,其评价等级为较大;管理节水方面距离指数为0.35,其评价等级为中;工程节水方面距离指数为0.64,其评价等级为大;技术节水方面距离指数为0.45,其评价等级为较大。通过以上结果分析可知,青铜峡灌区现状年(2008年)相对于规划年的节水潜力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在准则层,工程节水方面相对来讲节水潜力最大。这说明工程节水方面节水发展的空间非常大;在技术节水方面近年来还会处于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但是越来越被重视。目前灌区的输配水主要还是通过渠道来完成,低压管灌、微喷灌等一些高科技手段只是占了极小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节水意识的不断增强,这些更加高效的节水手段将会慢慢占据重要的位置;管理节水方面,相对于以上两个方面来讲节水潜力是最小的,但也不容忽视。灌区目前的节水管理水平还不高,管理手段比较落后,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未来几年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我们的节水管理水平;综合指标方面对灌区的节水也是相当重要,目前来讲灌区内人均产值还是比较低,人均纯收入还很少,未来几年在节水灌溉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等手段,多渠道多措施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灌区的经济水平也将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更好的投入节水设施的建设。

综上所述,青铜峡灌区的节水潜力还很大,但是要挖掘不能仅仅从某一个方面做文章,要统筹兼顾,多方面的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可以充分挖掘灌区的节水潜力,解决供需矛盾,又可以保证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Molden D. Accounting for water use and productivity[M].SWIM Paper no.1, IWMI, Colombo, Sri Lanka, 1997:16.

[2]眭克仁.青铜峡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渠系渗漏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3.

[3]李祚泳,丁晶,彭荔红.环境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

[4]赵焕臣,许树柏,和金生.层次分析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9.

第3篇:经济作物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土地复垦;土壤改良;植被重建

一、引言

在20世纪80年代初,“复垦”一词由欧美学者引入我国,基本是由“reclamation”翻译而来,但从字面看,其含义更贴近“恢复”,内涵应该是保障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效益。《土地复垦条例》中将土地复垦定义为: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工业场地是建设项目在勘探和施工过程中临时使用土地的类型之一,在建设活动中将致使原土地地表形态、土壤结构、地表植被等直接损毁,且一般在活动结束后即被弃置,基于土地效益最大化的考虑,必须及时对之进行土地整治。目前我国多数建设项目的土地复垦目的限定于恢复农业生产,弱化甚至忽略其生态效益的服务本质——复垦既是恢复土地使用状态,又是重构生态平衡,它是实现土地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而生态重构成功的根本在于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的适应性,因此,土壤改良、植被重建等生物措施的采用方式与作用程度是研究土地复垦综合效益的客观基础。

二、研究区域概况

随着珠三角地区城市化和农村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各类生产建设活动蓬勃发展,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趋势是农业面积大幅度减少、非农建设用地迅速增长、后备土地资源日渐枯竭,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面对严峻的土地保护和持续利用问题,认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本着“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土地复垦就成为各地保障土地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定:“到2020年土地复垦补充耕地2.44万公顷,确保全省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保有量目标的实现”;“到2020年,土地复垦率达到60%以上”;“重点支持基本农田整理、灾毁复垦和耕地质量建设。”珠三角地区建设用地密度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免占用农用地,破坏大量沃土,但对建设过程中临时使用工业场地的生态恢复重视不足,治理时间短促,资金投入粗放,管理多流于表面,虽有暂时的经济效益,根本仍未减缓土地生态影响,结果造成范围更大、程度更深的土地损毁。因此对其及时全面的整治势在必行,而在分析整治效益前,需要制定合理科学的复垦方案,首先是了解该地区工业场地的损毁形式和土地自然属性。

工业场地对土地的损毁形式是机械碾压、建筑物压占、石渣堆积和人为踩踏等,导致表土层土壤板结、理化性状发生改变,原有土地降低或失去其生产力,因而对原有地表损毁相对较严重,若不及时复垦,将使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工业场地所在地属亚热带地区平原残丘与低山丘陵过渡地带,多为砂质田,薄有机质层赤红壤广泛分布。对未恢复植被的工业场地进行调研,了解情况为:地形坡度小于5°,灌溉条件较差,地处乡、镇级公路旁,地势较周边略高,因而有利于排水,但场地表土,易受地区常见暴雨冲刷,形成地表低洼积水;土壤有机质低于3g/kg,磷钾含量较低,土壤偏酸性,pH值小于7.0,有效土层厚度少于30cm,土壤环境质量临近不合格标准(见表1);野生植物有芒箕、假连翘、蒲公英,但覆盖度低、株体瘦小,水土流失控制能力弱。因此,珠三角地区建设项目工业场地的土地复垦关键在于土壤改良和人工重建植被。

三、工业场地土地复垦规划

(一)规划目标

依据该建设项目工业场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和经济属性,结合土地利用要求,全面衡量分析其某种土地利用用途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即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它是对所有复垦单元明确复垦方向、合理规划复垦措施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验证了土地复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下一步的土地复垦工程提供实施保障。根据土地复垦规划编制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工业场地的具体情况,确定如下复垦规划目标:

1.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使土地恢复为可利用状态,土壤质量明显优于原土地,水土流失可防可控,保证土地不发生二次损毁。

2.依据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论,确定工业场地的土地复垦方向以农用地为主,按耕地、园地和林地的标准进行复垦,合理布局田、路、渠等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水平。

3.复垦工艺科学合理,投资费用在建设项目可承受范围内,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首先取得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保障地区生产生活的安全;同时充分获取社会效益,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二)复垦生物措施

1.土壤改良。工业场地使用时间相对较长,土层长期经受高强度碾压,在进行清障、平整等复垦工程措施后,土壤质地粘重、紧实,通透性弱,有机质含量极低,养分贫乏,保肥蓄水能力差,不易耕种,须采取相应的物理、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满足农作物生产的土壤环境要求。基于复垦土地的特点,在改良利用上可分为保土阶段和改土阶段。针对该工业场地,采用的土壤改良措施有:覆盖表土,增加有效土层厚度种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并深耕疏松土壤;初期多施有机肥和农家肥,加速土壤有机质积累,促进土壤团粒化;利用菌肥或微生物活化剂加快土壤微生物繁殖、发育,快速熟化土壤;及时耕种,采用作物还田,既可熟化土壤,又可保水保土。

2.植被重建。工业场地所在地地形坡度一般小于2%,形成的边坡一般小于25°,生产路的纵坡坡度小于10%,边坡和平台均可用于农业种植。为遵循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并兼顾经济效益,初期可适当种植耐瘠经济作物如花生、番薯和马铃薯等,其他投入少、见效快并具有一定收益的适生植物有大叶紫薇、凤凰木、柑桔、荔枝、龙眼等。

四、效益分析

第4篇:经济作物的定义范文

几点学习方法

我叫万琳,来自河北。本科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专业,保送攻读硕士学位经济法方向。

权衡文理科成绩和个人喜好,高中时选择了文科。在很多人认为,选择文科是因为可以避免理科纷繁复杂的公式、计算,如果你有这种想法而选择文科,它将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文科的学习,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序的知识网络和灵活的运用。与理科相比,文科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更为重要。老师在书本上点到的重点知识必须去记忆。不要说书本枯燥、乏味,不要说自己不想背。学习本身就是一门苦差事,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可走。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以政治为例,比如复习商品价值这一块儿。以价值定义为出发点,扩散到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剩余价值、价值规律、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等等。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网络。特别要注意,不要一边翻书一边写知识网络。因为就是在默写的过程中,才能检验出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哪些知识遗漏了。在地理的学习上,对于图的运用很重要。在考试中分数很重的题目,都是以图为基础的。结合图形,去记忆该地区的地形、气候、经济作物、人口特点等等。学习中,中国地图册、世界地图册必不可少,最后能有一个小地球仪。时常翻阅和观察,比起一味的背书更能强化记忆。对知识的运用,我觉得最好的方法还是多做习题,特别是典型例题。那政治、历史的问答题为例,一个知识点可能有很多种考法。你做完几套习题后,总结几道题的答案,会发现答案中会有类似的归纳。熟能生巧,多做题,就能总结出同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思维和套路。另外,准备一个错题本。任何人都有惯性思维,同一道政治选题你也许会错上三次。把错题总结下来,特别在考试之前去翻阅,提醒自己,在以后的考试中不要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高中三年,除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心态也很重要。当时学校里的标语—心态决定一切,至今记忆深刻。高中生活,要适应变化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还要独立处理与人、对事的关系。平和的心态会让自己保持清醒,不好高务远,也不会妄自菲薄。

以上是自己一些浅薄的经验,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天道酬勤,只要真心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第5篇:经济作物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免耕;水土保持;减工增效;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000-00

农业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上劳动投入多、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为了增产创收,农民不得不扩大复种指数,提高作业频率,并增加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化工产品的施用量。频繁的耕作一方面由于生产投入增加而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另一方面土壤结构容易遭到破坏,从而降低耕田地力。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加大了由地表径流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的风险,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而作物免耕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条较好的出路[1]。该技术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生态安全为目的,是集保护性耕作与轻简型栽培于一体的一项农业先进实用新技术。能有效减少用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对偏远山区及交通不发达地区如湖南湘西而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免耕栽培的定义及发展概况

免耕又称零耕,是指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内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2]。它由四项关键技术组成,即免耕播种技术、秸秆残茬处理技术、杂草控制技术和深松耕技术[3]。

作物免耕栽培最早起源于美国,并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在我国兴起。经过不断的摸索示范,免耕技术基本趋于成熟,各地为适应农业新形势发展需求,积极在水稻、小麦、油菜等经济作物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免耕栽培技术取得蓬勃发展。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实践,当前我国已形成了十多种典型的免耕栽培模式,栽培模式和种植方式的丰富程度走在世界前列[4]。

2.免耕栽培的优势及实例

多项研究表明,作物免耕技术只要运用到位,其优势明显,存在较多的应用实例,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水土保持

免耕土壤表面覆盖着残株,可有效降低雨水的冲刷作用,因而可以降低土粒分散、表土板结、减少地表径流。另外免耕覆盖能保持地表湿润,可以保持较高的土壤入渗能力,有效地减小土壤水分蒸发。有研究表明,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免耕栽培普遍可增加土壤水2% ~ 8%,且以2cm 厚覆盖层效果最佳[5]。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长期实施免耕且覆盖达到一定程度时,免耕的增水效果才比较明显。

水田自然免耕能增加田间蓄水量,充分发挥土壤大水库作用;能大量储蓄利用天然降水,避免水分流失,改善和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最终达到抗旱减灌和水土保持的目的[6]。

2.2 稳定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地力

作物的生长发育主要依靠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而良好的土壤肥力是作物根系吸收和利用的前提。土壤结构的恢复和保持,有利于维持土壤孔隙的连续性,加速水、肥、气、热在土壤中的移动交换,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研究认为,免耕发挥了土壤的自调作用,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的组合优化度,能改善作物生长限制因子[7-9]。而且农田长期施行免耕栽培,土壤有机质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土壤有效养分增加,但免耕土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富集,土壤容重显著高于常规耕作[10-13],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分别高于常耕土壤。

2.3 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质量

水田自然免耕,水稻分蘖快,根系发达,有效穗高,稻米品质好,产量高。而且,免耕还能减轻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率,提高作物品质。免耕稻田能充分发挥稻田生产潜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产量和产值。肖剑英[14]等的研究分析认为免耕垄作水稻的农艺性状改善明显,考种产量比水旱轮作高20%,千粒重高7%,秆重、有效穗也比水旱轮作高。而且,杂草密度免耕垄作比水旱轮作低10%,比传统平作低67%,能减少杂草生长,。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后,水稻根系数量、白根率、根系活力比常规平作和水旱轮作高,可有效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且干旱越重的年份,其增产幅度越大。李杰林[15]研究指出,在只耕不翻的少耕田撒播水稻比翻耕撒播的增产5.1%~ 14.7%,比移栽稻增产4.96% ~15. 3%。

2.4 减工增效

免耕摆脱了物理和机械作用,依靠生物包括作物根系、土壤微生物、动物等的活动调节土壤的三相比,能同时满足作物对水、热、气、肥的要求[16]。稻草全程覆盖具有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作用,改善了小环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虫草害的发生,可有效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的施用量。既达到安全、卫生、无公害的目的,又降低了生产成本[17]。周易天[18]等通过麦茬免耕直播种稻研究表明,免耕直播稻平均单产每公顷比对照高约2.11个百分点,而用工相对减少9.11%,按当时的工价和粮价计算,免耕直播每公顷可增收1115.1元,从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验证了麦茬免耕直播种稻的可行性。

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只要运用到位,则增产增效的效果明显。与传统耕作栽培方式相比,免耕栽培每公顷至少节本增效750~1 500 元。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在有些作物如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每公顷增收可达3000~4500 元[19]。

3.免耕栽的适应性及劣势

3.1 适用条件

综上所述,作物免耕栽培具有诸多方面的优越性,但同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与当地的气候特点、耕作方式、土壤类型、结构及其肥力有关,不可盲目滥用。研究表明,免耕特别适合风沙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地带以及抢农时的多熟区,而在粘土或有机质含量低的沙土上则效果不够理想[20]。此外,免耕栽培的效果也因作物的种类、前作、地形等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甚至存在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的可能。因此,该技术在推广应用时需因地制宜,通盘考虑,以达到免耕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目的。

3. 1 降低表层土壤温度

研究认为[21]认为影响土壤温度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秸秆的覆盖作用削弱太阳辐射热;另一方面秸秆覆盖后土壤水分损失少,土壤水分含量高,土壤的传热性大,因此流向下层的热量多,而用于温暖苗床的热量相对减少;三是湿土的热容量大于干土,因此同等条件下免耕栽培土壤升温幅度相对较小。影响免耕在温带地区推广,但对热带地区和夏季作物则是它的优点。为了解决免耕引起土温低的问题,在技术和措施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早春移栽和重新分配秸秆使播种区接受更多的太阳辐射,提高土湿,以利于出苗等。

3. 2 降低土壤酸pH 值

大量研究表明,免耕3至5年导致土壤表层酸化,尤其是30cm土层内土壤pH值降低最为明显,显著低于对照,严重时甚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22]。土壤酸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有机质分解产物有机酸的淋洗作用;二是大量生理酸性化肥的使用。并且随着免耕年份的增加,免耕土壤的pH值明显低于对照,使得土壤有效养分如交换性Ca含量下降,而交换性Ai、Mn含量增加,进而影响作物产量[23]。不过这在盐渍土地区则是免耕的优势,即适当的进行免耕栽培覆盖,可降低盐碱地区土壤pH值。

3. 3 杂草及地下害虫防治问题

免耕条件下由于除草时秸秆覆盖难于耕作,杂草就成为一大问题,是推广应用免耕技术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而地下害虫的增加是秸秆覆盖的又一不利因素,据彭祖厚[24]研究表明,在未采取防治措施的条件下,免耕栽培下的土壤害虫比深耕、浅耕分别高19.08和23.34个百分点,影响作物出苗率,而且地下害虫有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25],因此如何安全高效的防治地下害虫是推广免耕亟待考量的问题。

3. 4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

由于免耕条件下增加了病虫草害的可能,这就使得生产上除草剂和农药的施用量也相应增加,从而使得土壤农残高于对照,增加了土壤污染,影响生物安全性。另一方面,由于免耕增加了土壤渗透性,土壤下渗流污染物也相应增加,特别是进入地下水的消态氮量明显高于对照,增加了地下水的污染。

4.应用瓶颈

4.1 观念难转变,知识更新慢

免耕栽培要求一整套不同于传统栽培的技术,这就使得多年来已习惯和掌握了传统翻耕技术的农民面临许多困难。同时,研究者也存在改变研究和教学内容的问题,知识体系更新相对较慢。

4.2 配套农机未成体系

免耕栽培技术虽然具有较好的经济实用性,但适用的技术需要与之相配套的设备来完成,针对当前对免耕栽培灌溉复杂、除草难的问题,现有的农机设备还无法很好的应对。如适用于一年一熟区的免耕播种机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完善,应用于解决实施保护性耕作后农牧交错区和灌溉区杂草严重等问题的机械除草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取得的成果也相对较少[26],难以满足技术需求。

4.3 技术研究相对滞后

虽然当前我国免耕技术较为成熟,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但如小杂粮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免耕条件下的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研究还相对欠缺,尚待完善改进[27]。免耕下的灌溉虽然免耕可保持土壤水分,但为了作物的高产必须适时灌溉,但由于表层秸秆的覆盖,常规的灌溉方式很难应用,这一问题也是限制免耕推广的一大因素。

4.4 作物减产

高产、优质、高效是农业生产的不懈追求,而作物实行免耕后,增加了由于土壤表层地温低、草害严重等问题带来减产的可能,从而抑制免耕栽培广泛推广的进程。

5.结论及讨论

综上可知,作物免耕栽培具有保持水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工降本及增产增收等优势,但其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积极宣传引导,并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耕地、耕作时间及建立与之相关的免耕栽培配套体系。一是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加大投入,同时加强宣传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二是确立作物免耕栽培的时间,避免免耕降低土温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通过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措施来解决覆盖灌溉难的问题;三是确定适宜的土壤类型,应当选取土壤质地疏松、结构及土壤通气状况良好的壤砂土和砂壤土,防止作物根系的生长受抑制而减产;四是测定土壤肥力,通过测土配方的形式,选取土壤肥力较协调且pH偏高的田土实行免耕操作,减少土壤进一步酸化的可能;五是确立最佳的连续免耕年份,虽然长期免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质增效,但由于长期免耕而导致作物减产的报道也较多,因而需确定适应的免耕年份,保障作物持续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 王法宏,冯波,王旭清.国内外免耕技术应用概况[J].山东农业科学,2003,6(11):49-53.

[2] 陈军胜,范丽娟,呼格・吉乐图.免耕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5,5,21(5):184-189.

[3] 王延好,张肇鲲.保护性耕作在加拿大[J].农机市场,2005,19(3):32-33.

[4] 刘芳,雷海霞,王英,等.我国免耕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0):2557-2562.

[5] 彭文英.免耕措施对土壤水分及利用效率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7,38(2):379-383.

[6] 骆文光.免耕垄作覆盖技术的水土保持及经济效益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1994,14(3):35- 38.

[7] 高明,张磊,魏朝富,等.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J].植物影响与肥料学报,2004,10(4):343-348.

[8] 陈冬林,屠乃美,关广晟,等.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32(5):567-573.

[9] 吴建富,潘晓华,石庆华.免耕抛栽对水稻产量及其库源特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9,35(1):162-172.

[10] 黄丽芬,等.长期少免耕对稻麦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11:48-52.

[11] 张树梅,薛宗让.旱地玉米免耕系统土壤养分研究) 土壤有机质、酶及氮变化[J]. 华北农学报,1998,13(2):42-47.

第6篇:经济作物的定义范文

(一)外部性及农业保险正外部性的释义。(1)外部性。外部性从宏观角度分析属于一种经济现象,可以综合划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顾名思义就是主体行为为其他人带来的正面外部激励和影响;负外部性主要就是经济行为主体因为个人原因带来关联者损失,但是不必为此付出经济补偿成本。所以经济市场手段对于外部性的合理解决没有明显效果。(2)农业保险及其正外部性定义。农业保险从根本分析属于一种固定内容和固定保险规则管理下的保险活动。农业保险主体主要是保险机构,对参保人员的个人种植经济作物,林业资源、畜牧业生产等活动中因外自然不可抗因素影响以及意外疾病、事故等造成大范围的保险损失,农业保险需要承担和赔偿相应的保险金责任。

(二)农业保险及其正外部性的主要表现。(1)农业保险对“三农”的正外部性。农业保险体现其正外部性主要是在农业经营和生产者的自身利益维护上。获得保险规定的补偿资金,对损失可以起到一定的补偿功效,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正外部性主要可以发挥对农业的经济保障和管理作用。实现农村地区的福利水平提高,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建设发展的稳定开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持,农业保险可以在保障农村稳定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发挥重要作用[1]。(2)农业保险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正外部性。农业行业的保险类活动活跃开展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整体农业发展领域的农业生产经营要素和农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农业保险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保障,在农村经济得到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整体国民经济进步,为城乡协调发展做出巨大贡献。(3)农业保险与农村协作发展的正外部性。农业保险可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协调进步,发挥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缩小的重要作用。对于改善农民生存和发展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保险也是城乡协调进步发展的重要支持。农业保险可以对农业经济产出发挥一定的帮扶作用。

二、农业保险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的价值目标及原则

(一)农业保险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价值目标。农业保险从本质上分析是公平价值的体现,经济法律法规视角下的公平是综合分析个体之间的综合实力以及实际拥有资源的差异,主要目标在于追求结果公平。农业保险也具有重要的分配均衡价值,农业保险的总体发展运行需要来自政府资金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若农业保险的购买投入过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降低。

(二)农业保险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原则。第一,坚持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的原则,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是在资源的生产过程中进行科学整合,实现最佳效益发挥。资源配置的优化处理是在经济法发挥经济活动调节过程中的重要原则。所以,应该从农民自身经营生产发展角度入喉,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盈利能力的提升,实现农业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在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提高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在市场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调节失灵需要国家发挥政府主体作用,进行经济调节和管理。通过国家经济法来加以矫正。第二,应该坚持国家适度干预原则。在遵照市场需要进行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农业保险需要明确发展规则,否则就容易导致出现农业保险发展偏离行业发展轨道的现象,进一步导致了市场运行与总体经济规律相背离,违反国家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需要国家进行该领域行为矫正。农业保险的运行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市场与国家不同主体的管理作用发挥,防止出现过度干预和违背正常原则的介入行为。

三、农业保险正外部性法律激励的经验借鉴

第7篇:经济作物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碳足迹;茶叶供应链;云技术

全球变暖和能源短缺已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和挑战。[1]在此背景下,气候变化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引起来自不同行业供应链中利益相关者的注意。[2]供应链中所有企业和组织都在寻找减少碳排放和降低环境负荷的方法。供应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某一环节的碳排放会影响其他环节,因此,需要应用集成系统减少茶叶供应链的碳足迹。近年来,“碳足迹”受到学者和从业人员的广泛关注。英国碳信托公司(CarbonTrust)将“碳足迹”定义为“测量人、组织、产品的直接或间接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3]茶叶是中国最具特色的经济作物之一,在浙、闽、皖、鄂、赣、云、贵等省广泛种植。[4]2010年,中国茶树种植面积为1.95×106hm2,茶叶总产量1.45×106t,分别约占全球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50%和30%。[5]传统的茶叶供应链碳足迹测量为分散的方式,涉及种植园、加工厂、零售商和物流环节。目前尚无碳足迹集成测量系统,将茶叶供应链各环节视为一个整体。本文以茶叶生命周期为研究范围,应用云计算技术,将茶叶供应链中的分离因素以最少资源进行整合。

1茶叶产品生命周期评估

应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认为碳排放自始至终存在于茶叶生产流程中,本文的研究覆盖种植园—物流环节—加工厂—物流环节—零售商的整体茶叶生产流程。

2茶叶供应链碳足迹的来源

2.1种植园

在茶叶供应链的碳足迹中,种植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占较大比重。茶叶种植过程中,施肥、喷农药、灌溉等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通常,茶树种植园经营者为中小企业或农业家庭,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很难测量和计算茶树种植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在本文提出的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集成测量系统中,种植园经营者将种植过程的碳排放数据传到私有云上,应用SaaS(软件即服务,SoftasaService)将碳足迹最小化。

2.2物流环节

由于茶叶产品具有吸湿性、吸味性、陈旧性和怕热性的特点,因此茶叶物流过程中不仅要控制温度和湿度,而且要避免与带有异味的货物同车运输。茶叶的特性决定必须应用带有温度、湿度调节功能的车辆进行运输,而温度、湿度调节器会消耗更多化石燃料。在茶叶物流环节,部分中小物流公司并不具备专业的技术和财政资源测量业务过程的碳足迹。零售商能够为合作物流公司选择碳排放计算方式,并把数据传到私有云中。物流企业能够应用SaaS测量物流过程的碳排放量。

2.3加工厂

根据品种不同,茶叶加工基本工艺流程略有差别。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碳足迹主要来自能源消耗、包装和预测偏差。茶叶部分加工过程,如炒青过程,目的是通过高温快速破坏酶的活性,停止其酶促氧化作用,使炒青过程形成的品质固定下来。炒青采用电动滚筒和液化气杀青机等,这些机器会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碳足迹。在包装中,消耗的包装材料,尤其是因不当利用造成的包装材料的浪费等,会增加碳排放量。不准确的销售预测会导致茶叶生产过量,从而产生更多的碳足迹。

2.4零售商与零售商相关的碳足迹

主要产生于能源消费和低效管理令茶叶滞销带来的浪费。第一,在能源消费方面,由于茶叶零售商店消耗大量的电,因此,至关重要的是尽量应用清洁能源。第二,低效的管理令茶叶滞销,供应链各环节缺乏有效沟通,会导致预测量与实际销售量的差距,产生浪费,增加不必要的碳足迹。

3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碳足迹集成测量系统

3.1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技术,具有简单、新颖的体系结构。云计算服务共分为三个层次,即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asaService)、P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asaService)和SaaS(软件即服务,SoftasaService)。SaaS是一个应用程序,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服务。

3.2碳足迹测量系统云结构

本文设计最小化茶叶供应链碳足迹的云计算体系结构,包含茶叶供应链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即种植园、加工厂、零售商和物流环节。应用私有云映射茶叶供应链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实现信息共享。

3.3碳足迹集成测量

SaaS系统以种植园经营者为例,经营者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设备接入私有云中,使用SaaS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种植园经营者接入SaaS时,会弹出窗口,要求经营者将茶树种植所需信息进行输入,随后会接收到新的弹出窗口,针对目前茶树种植的碳足迹给予结果和反馈。反馈以措施清单的形式,提示经营者能够应用哪些具体措施减少茶叶种植过程中的碳排放量。经营者可以依据措施清单的建议,采取最佳决策组合,将有效降低他们茶树种植过程的碳排放。由于应用云计算技术,种植园上述信息能够实现全供应链参与者共享与可视化。

4结论

第8篇:经济作物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1 保护性耕作概述

1.1 定义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用大量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种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

1.2 意义

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但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而且可以保水、保肥、保土、保护环境,又能增效、增产。同时,也可以节约开支,减少劳动力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2 玉米保护性耕作适宜范围分析

2.1 适合的降雨量范围

年降雨量250~800mm。博乐市年平均降雨量202.4mm。

2.2 适合的温度范围

对于种植玉米等喜温作物,由于春季播种时保护性耕作的地温比翻耕无覆盖地温低1~2℃,可能会对出苗产生较大影响,建议温度低于年均7℃的地方。博乐市气候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7.0℃,非常适合玉米免耕技术推广。

2.3 适合的土壤类型

没有什么限制,但对粘重排水性能差的土壤要慎重。

3 玉米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要点

3.1 正确选择玉米品种

玉米品种的选择应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条件,选择不仅可以充分保证后期玉米籽粒的灌浆和成熟,而且能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之间及时收获腾茬。所以,选择玉米品种时,应尽量选用增产潜力大、生育期稍长、株型紧凑耐密的中熟品种。精选粒大饱满均匀的种子,同时,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95%。此外,播种前应适时对所选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或药剂拌种,以防地下虫害和苗期病害的发生。

3.2 选择适宜播种机械

玉米免耕播种机除应具备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功能外,还需具备较强的清草防堵功能及破茬入土功能,以确保播种质量。

3.3 正确使用免耕播种机,适时、适墒播种

3.3.1 整播量,合理密植

下种量应调为2~2.5kg/667m2,行距调至40~45cm。紧凑型品种适宜密度5500~6000株/667m2,半紧凑型品种适宜密度5000~5500株/667m2。株距视品种和留苗密度而定。

3.3.2 严格把握播种深浅度

播种深度在3~5cm最合适,过深苗弱,过浅不易出苗。墒情差的可适当播深一点。播后压实,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

3.3.3 严格操作规程

播种作业过程中,严格操作规程,播种速度不可过快,行走要匀要直,中途尽量不要停车,达到下种均匀,覆土播深一致。

3.4 及时喷洒除草防虫剂

由于玉米播后不进行中耕,所以,玉米播种后苗前需及时喷洒除草剂,防治杂草;玉米出苗后需及时喷施杀虫剂,减少虫害;玉米出苗后也需及早喷施一遍杀虫剂。

4 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州开垦土地面积不断扩大,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及水资源的过度使用,有限的可使用土地面积进一步减少,生态不断恶化,沙漠化和荒漠化加重,草原退化,水土流失,风沙干旱等灾害天气平凡发生,已严重影响到人们所依赖生存的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4.1 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必备条件

成熟的技术模式和合理的工艺路线;优质的保护性耕作机具;需要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充分认识和接受;机手良好的经济效益。

4.2 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措施

4.2.1 加强政府引导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组织领导,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并协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广引进免耕机械。在现有农业机械装备的基础上,大力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先进机具,并对新购机具给予最大补贴,提高农民购机欲望。

4.2.2 加大宣传培训

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受传统耕作观念的影响,并且主要靠种植经济作物的收入来增加家庭收入,所以,在短时间内保护性耕作技术难以让农民接受,对免耕技术持怀疑态度。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期培训讲座,结合科技下乡和科技入户行动,宣传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意义、效果和相关政策。同时,采取技术讲座、现场演示、实物讲解、印发资料等形式帮助农民真正掌握技术要领、机具性能和操作方法。

4.2.3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农机推广站始终把强化服务功能,以推广保护性耕作为契机,以农民增收增产为目地,为在更大范围内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综合效益

乌镇努力推广、示范保护性耕作技术5a来,玉米保护性耕作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认可。同时,结果分析发现,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翻耕相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5.1 社会效益

保护性耕作明显减少径流(水分流失)60%,水蚀(土壤流失)80%左右,减少风蚀(农田扬沙)60%,抑制沙尘暴,不烧秸秆,减少大气污染。

5.2 生态效益

保护性耕作增加休闲期土壤贮水量14%~15%,提高水分利用率15%~17%,增加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提高0.03%,速效氮、速效钾含量提高。

5.3 经济效益

保护性耕作使玉米产量提高13%~17%,减少了作业工序,降低了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20%~30%。

6 结语

第9篇:经济作物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耕地利用;效率;农户;卜凯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9)06-0131-06

耕地利用在微观层面上是一种农户的经济行为,这些行为的总体构成了对耕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利用效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户面临各种经济和政策制度的约束条件是不同的,在此条件下农户的耕地利用行为会存在很大差异,表现为耕地利用及效率的变化。耕地资源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自各方面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数据显示,我国耕地资源变化的总体趋势表现为总面积持续减少及不断向其他用途转变,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利用农户的平均数据研究我国的耕地利用,对在微观层面上把握我国耕地利用及效率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对揭示我国农业发展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卜凯及金陵大学农学院农经系的师生在20世纪20~30年代对中国22个省进行了社会调查,先后发表了多部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农村经济专著,其中以《中国农家经济》和《中国土地利用》尤为珍贵。本文根据这两本著作的相关数据[1~2]及中日合作课题组关于卜凯当年调查资料的整理数据,与现阶段中国农业的相关统计及调查资料作比较,以分析近1个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的耕地利用情况。由于中国20世纪上半期的统计资料的缺乏,现有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入手,从农户角度进行的研究甚少,这样就很难把握中国耕地利用及效率在微观层面的变化情况,因此利用卜凯的农户调查资料与目前的农户资料的平均数做比较有一定的意义[3]。

1 相关指标的选取及比较地区的选择

在进行对比分析之前,需要对各比较对象及其概念进行厘定,并且给出其具体的比较指标。

耕地利用,是指农户在耕地上进行的各种经营活动,包括农业经营活动和非农经营活动。20世纪20~30年代,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与特有的社会和土地制度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农户耕地农业经营的机会成本极其低下,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耕地利用的非农经营活动,所以本文只研究农户耕地的农业经营活动。衡量农户耕地利用的指标包括农户户均耕地面积、耕地的细碎程度、种植结构、耕地复种指数及耕地集约度等;耕地利用效率是评价耕地利用绩效的重要指标,是指单位面积耕地上的投入产出或产值、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率等。本研究中的指标包括农户耕地生产率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等。

效率变化的研究在比较地区的选取上,卜凯在调查中国土地使用状况时,根据当时的农业生产的禀赋条件及农作物类型,将调查区域分为两大农业地带――小麦地带与水稻地带,并分为八个分区,分别是春麦区、冬麦小米区、冬麦高粱区、扬子水稻小麦区、水稻茶区、四川水稻区、水稻两季区、西南水稻区。当时调查的区域基本覆盖了各种气候条件的农业区,但是由于当时的区域划分与现代的农业区划有很大差异,因而完全相同区域的资料无法获得。考虑到地理分区的不一致性和数据获取的难度,我们主要对卜凯调查时八个分区中每个区的农户调查资料与现时对应的典型省份农户统计资料进行对比,对于每一个分区选择一个典型省份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可以避免运用国家统计数据平均数进行比较分析时对地方和区域特点的掩盖。比较地区的选取具体为春麦区对应甘肃省、冬麦小米区对应陕西省、冬麦高粱区对应山东省、扬子水稻小麦区对应江苏省、水稻茶区对应浙江省、四川水稻区对应四川省、水稻两季区对应广东省、西南水稻区对应贵州省。

2 耕地利用程度的比较

2.1 农户户均耕地面积的变化

经过近一个世纪,我国农户的户均耕地面积下降幅度较大,在2005年已不到当年的三分之一。比较两大农业地带,可以发现两个时期的小麦地带的户均耕地面积均大于水稻地带的户均耕地面积,可以说明我国耕地资源与水热资源分布的不一致性。与80年前相比,2005年的小麦地带的户均耕地面积平均下降了66%,但水稻地带的户均面积的下降幅度更大,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的下降尤甚。这一方面说明了农村人口的增加使户均耕地面积大为减小,也说明了工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农业用地,使耕地面积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地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

2.2 农户耕地细碎化的变化

土地细碎化是中国农业最重要的特性[2]。土地细碎化一般可以用农户所拥有的耕地地块数、地块的平均面积及耕地到农舍的平均距离等指标来衡量[4]。虽然耕地的细碎化程度受地形、土地制度以及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但耕地的细碎化客观上也不利于农业生产,具体表现为诸如限制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增加农户农作的运输成本及灌溉成本、增加农作业管理难度等,这将逐渐弱化农业的比较优势。

由于现时数据来源的限制,本文只能以2006年对江苏省苏北地区农户土地细碎化的专项调查数据与1929-1933年的扬子水稻小麦区的相关数据进行简要的对比,表3表明了比较结果。比较两个时期,可以发现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耕地细碎化的现象并没有得到缓解。两个时期农户拥有的地块数基本相当,而由于人口的绝对增加,使农户耕地面积减少的同时,

也使每块地的面积大为减小。这种土地的零散细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技术的使用及规模经济的获得。

2.3 农户种植结构的变化

考察农户种植结构的变化可以体现两个时期农户耕地利用偏好及我国种植业结构的变化。1929-1933年的中国农业种植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仅仅是土壤、气候等自然资源的禀赋情况。加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政治环境也不稳定,因而农业的种植品种主要是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的水稻、小麦、小米、高粱、马铃薯、棉花等。部分地区种植的经济作物如西南水稻区和四川水稻区种植的鸦片也是军阀和大地主所拥有。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政策和制度的变革,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确立,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解决温饱问题不再是决定农户种植结构的重要因

素,市场日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即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影响了现代农业的种植结构。表4表明,各大农区中大宗粮食品种如水稻、小麦等的种植面积比例与80年前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水稻种植面积下降15%,小麦下降14%。而玉米、大豆、油料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但从区域特征来看,水稻主产区的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和华南区,其播种面积占全国水稻总播种面积的60%~70%,仍然处于优势地位;小麦以黄淮海区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50%;玉米的主要产区为东北区和黄淮海区,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40%左右,产量在全国占绝对的优势;大豆以东北区为主要产区,播种面积比例最大。我国的蔬菜生产由于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再加上由于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带来的需求增加,近年来播种面积不断扩大,蔬菜播种面积占当地作物种植面积的15%以上,在播种面积中对粮食面积的替代最多。果园茶园等面积的增长,与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密不可分,这些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形成了各地更为多样的种植业结构。

2.4 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

复种指数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一定时期(通常指1年)内农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一般情况下复种指数都是大于1的。它反映了农业生产在时间尺度上利用农业资源的程度,其实质是沿时间序列,从对耕地利用次数的角度反映某一种植制度对耕地的利用状况及利用程度。比较农户耕地复种指数,可以看出农户是否采取复种行为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采取复种行为[5]。

与80年前相比,2005年我国农户的耕地复种指数平均提高11%。这一方面说明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特别是灌溉设施的改善,农户能够依靠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增加对耕地的利用强度。另一方面则说明,由于人们的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农户依然用“以不变应万变”之策来处理农业生产问题,主要原因是有强大的农业科技作后盾,通过增加复种面积来生产更多的产品,减少了供需矛盾。但是,如果没有适当的政策措施以维护农业生态系统,过高的复种指数只能过度地消耗地力,影响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各地区复种指数需要根据农产品的需求状况,结合环境的承载力等来进行合理的确定。

2.5 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耕地利用集约度是衡量单位耕地面积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结构和数量,如单位面积的家畜单位①、劳动力、机械及资本品等的投入。比较两个时期耕地利用的集约度,主要是为了了解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农业投入要素数量及结构的变化情况,这也是判断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表6表明,在20世纪20~30年代,我国的农业生产中虽然有一定的畜力机械的使用,但从家畜单位来看是比较少的,户均不到1个家畜单位,农业劳动主要靠大量的人力和劳动时间的投入。正如国外学者指出的,与欧洲农业等相比,中国传统农业中家畜利用较少,可谓为“无畜农业”[6]。2005年的数据表明,农业机械与役畜之间已经发生了替代,农业机械在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取代了役畜,这些地区的总家畜单位的下降幅度非常大。这可以解释为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其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也可能比较快。其他地区虽然仍然保有一定的大家畜,但这些地区的总家畜单位中有相当一部分为肉用畜或者役肉兼用畜,由于统计资料的关系无法进一步的区分,因此无法十分准确地把握役畜的多少。

再比较其他中间投入品可以发现,与80年前相比,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得到了大量使用。如果考虑到农户的户均耕地面积仅为当年的三分之一,可以更好地说明单位面积上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程度。这些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一方面在提高耕地单位产出的同时,也使大量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提供了农户家庭收入多元化的可能性。

3 耕地利用效率的比较

3.1 耕地生产率的变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几乎没有任何生物化学技术的投入。同时,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很差,农户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生产完全受制于自然条件。建国以后,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的改善及农业技术的进步使粮食单产得到较大提高。比较两个时期的农作物的单产(见表7),可以发现耕地生产率的提高是惊人的,2005年小麦的单产为原来的近4倍,水稻等农作物的单产为原来的2倍左右。

3.2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农业劳动生产率通常被定义为一个农业劳动者的单位劳动的产量。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一般是依据单位劳动在单位劳动时间(通常指1年)内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的数量。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时,1929-1933年的农业劳均生产量近似地用人均谷物生产量来替代,因为当年并没有更多其他产品的产出。2005年的数据为相应农产品总产量与农林牧渔从业人口之比,这样比较更能说明农业劳动投入对耕地产出的作用[7~9]。 研究发现,谷物的农业劳动人均生产量80年来增长了2~3倍。由于20世纪20~30年代的农产品中,畜产品及经济作物非常少,因此畜产品及其他经济作物的增加,说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不仅是谷物产量的增长部分,与80年前相比,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惊人的。

4 简要结论及讨论

与80年前相比,我国农户经营规模进一步趋于零散。1929-1933年的农户户均耕地面积约为1.51 hm2,2005年仅为0.50 hm2,为当年的30%左右。我国人口的增加带来了农业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增加,但由于耕地数量是有限的,并且社会经济的进步使耕地具有更加多元的用途,使得耕地增加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农业劳动力的增加速度,农村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增长使劳均耕地面积下降更多。与80年前相比,2005年小麦的单产为原来的近4倍,水稻等农作物的单产为原来的2倍左右,表明我国的耕地生产率提高了2~4倍,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3倍以上。

我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伴随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农户对耕地的复种行为、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生物化学技术的进步,是我国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决定性因素;而利用机械技术来扩大生产规模,却不是到目前为止的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技术进步之路。这一方面说明在中国人多地少的自然条件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抑制了农村劳动力的价格,进而延缓了机械与劳动的替代。另一方面说明,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能够增加相对稀缺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类似我国的人多地少的情况下,要解决农业问题,生物化学技术的应用比机械技术的应用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我国的农业发展应该进一步重视生物化学技术的应用,重视能够保证生物化学技术得以实施的基础措施和基本条件的建设。这可能包括水利灌溉设施的完善、耐肥品种的开发、复合肥料的推广、新型植保技术的应用等。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在一些生物化学技术的边际报酬已经相当低的地区,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规模的扩大来

获得规模经济,进一步发挥机械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卜凯.中国农家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Buck. China Rural Economy[M].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1936. ]

[2]卜凯.中国土地利用[M].成都:成城出版社,1941.[Buck. China Land Utilization[M].Chengdu:the Chengdu Chengcheng Press,1941.]

[3]胡浩,钟甫宁.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经营变化之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7):15~22.[Hu Hao,Zhong Funing. The Chang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ince the 1930s in China.[J]Agricultural Economic Problem,2008,(7):15~22. ]

[4]李功奎.农地细碎化、劳动力利用与农民收入[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9~51.[Li Gongkui. Land Fragmentation, Labor Utilization and Farmer Income[D]. PHD Paper of Nanjing Agricutural University. 2006:49~51.]

[5]本•斯塔维思,苏辛辉,卡•霍伊辛顿,米•迈斯纳,刘才勇.中国耕作制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1,(3):18~21.[B.Staweis,Su Xinhui,Carl Hoyxton,Mi. Maisna,Liu Caiyong. The Exploration on the China's cultivation system[J]].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research,1981,(3):18~23.]

[6](日)岩片矶雄,有畜经营论[M]日本农文协出版社,1972:119~146.[(J apan) Yan Pianjixiong the Theory on the Poultry Management[M].Japan Agricultural and Cultural Association Press,1972:119~146.]

[7]史清华农户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Shi Qingh u a.the Research on 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M].Beijing:the C hina Agriculture Press,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