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班级团建活动策划范文

班级团建活动策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班级团建活动策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班级团建活动策划

第1篇:班级团建活动策划范文

关键词 高校 共青团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共青团建设以育人为根本目标,育人是其协调社会、学校和学生三者关系的重要媒介,主要体现在引导大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做人三个方面。其着眼点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智能培养、人格塑造模式的改革创新。其中我们重点进行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并在广大团员间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新时期运用新思维更好地加强高校共青团建设。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干部是学生的精华,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骨干力量。

1从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出发,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素质培养

(1)政治思想素质。团章对团干部政治思想上的要求是“政治要坚定,品德要高尚”。学生干部应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素质,在各方面做出表率,要加强思想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秉公办事、与人平等相处。

(2)科学文化素质。学生干部应该是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起来的学生骨干。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然后才是干部,应切实摆正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把专业知识学习放在首位。同时学生干部要学些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有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修养,可更好地与人交流。

(3)创新实践素质。每个学生干部都应力争在工作中有所创新,不要墨守成规。学生干部应该具有探索问题的敏锐性、思维辨别能力、联想能力、思维的灵活性、产生新思想的能力、预见能力等。

(4)领导力和执行力素质。学生干部应自觉把自己所负责的工作置于学校整体工作之中,能够总揽全局并服务全局。学生干部群体有职务区分,这就要求上级拥有良好的决策能力,尽可能讲究科学性,有可操作性。学生干部要有组织实施、坚决执行的能力。

2实践锻炼也是学生干部素质培训的重要方法

(1)为了调动广大团员青年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使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要从社会实践活动策划、实施到总结,认真抓好每一个环节,通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知识普及、参观基地、倾听专家讲座等有效形式,让学生能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验社情,积累对社会知识的阅历,增进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使各式各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好更有意义地开展。

(2)鼓励同学参与“爱国、爱校”的教育活动,增强全体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通过活动增强同学们的“爱国、爱校”情怀,并在长师辉煌成就的激励下更加努力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了解到、体悟到、认识到活动的意义,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具体活动之中,完善自我教育。

(3)以班级为单位定期自发举办新型团日活动。团日活动内容丰富,可结合科技服务、学雷锋等活动,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赋予新内容,融入社会实践,特色鲜明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4)组织学生干部进行素质拓展。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它以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素质拓展训练一方面在活动中可以展现出一名学生干部的领导、创新及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拓展训练能使每一位学生激发个人潜能,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发扬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极大地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3不断加强共青团的载体建设

我们深知团的载体建设的重要,尤其对基层共青团组织来说更加重要,必须通过组织征文、演讲、辩论赛、诗朗诵大赛、校园歌手大赛、创业项目展示大赛、迎新晚会、毕业生文艺演出等校园活动载体以及网站、微博等宣传媒介,丰富团员青年的课余文化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语言表达、文字编辑、人际沟通等能力。

4着眼于系统的培训和持续的激励,不断加强共青团的队伍建设

(1)系统的培训。高校基层共青团组织每学期要坚持开展包括岗位职能解读、材料文印要求、活动组织策划要素、日常文明礼仪规范、和谐团队构建、综合素质拓展等内容在内的系统学习和培训,让广大学团干部在学习中交流,在培训中成长,在实践中检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2)持续的激励。高校基层共青团组织要逐步构建奖励和激励机制,不断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和工作氛围,要通过召开共青团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基层共青团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学雷锋活动先进个人,学习之星、自强之星、文明之星、体育之星、文艺之星、文明大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寝室予以表彰和奖励,坚持开展这些表彰活动无疑是对广大学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持续的激励。

参考文献

第2篇:班级团建活动策划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挑战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校园文化素质教育中起到极其积极的作用,是高校延续“深化教学改革、倡导素质教育” 中国梦的有效措施,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生力军。

一、当代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典型特性符合社会发展

(一)学生社团参与的目标性和社团成员群众性相结合。

高校学生社团的形成就是拥有相同兴趣爱好大学生自愿集结在一起的一种高校团体模式,由于学分制的盛行,社团形式已经凌驾于班级团队之上,全方位带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交流天地。而社团成员的构成打破了性别、学科、专业、年级的限制,让拥有梦想的青年人自愿集结在一起,进行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的各项活动。社团活动中的历练,正好造就了当代社会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性人才,既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又满足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二)学生社团内部管理的自主性与学校职能部门监管相结合。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属于群众性非正式团体,在当代青少年崇尚自由的信息时代的影响下,高校的校园活动一般都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策划、自我服务的形式,既是管理者、策划者和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学生自我独立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当然,高校学生社团还是要服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的,学生社团监管主体形式包括学校学工部、校团委、学生会下设的社团部和二级学院,具体活动要根据具体内容向监管部门进行审批,才能正常顺利运行。

(三)学生社团活动形式多样化与活动内容广泛相结合。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形式根据大学生基本的年龄层次和兴趣爱好,可以采用任何形式开展,例如微时代,以网络化、视频化、图片化等活动的方式开展,活动形式更可以和职业特点挂钩来丰富传统讲座、竞赛、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的社团活动。活动内容也可以打破学科领域、专业年级,从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多层面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知识汲取源,从而整整实现新时代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四)学生社团经费定额和自筹相结合。

高校学生社团的经费主要来自二方面:其一是学校社团有关组织管理部门或相关院系提供定期少量资助定额经费;其二是各个活动社团自筹经费,包括社团历年招新的会员交的会费和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赞助。但是这二种方式经费都是不稳定的且有限的。

二、新时期师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面临的时代挑战

(一)微时代对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挑战。

学生社团自主管理的模式中,当今世界,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新的讯息会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校园中来,各种思潮、社会力量良莠不齐,给高校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机遇和隐患。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我国高校教育开始经历了一次新的转型,随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同样也要顺应时代的需求,以培养能适应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而调整和改变。

(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对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挑战。

大学应社会职业需求,正在逐步调整教育模式,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换为以“生”为本的自主学习教育模式,学生的目标不仅是毕业而是就业,职业规划更加重要,而课堂教育已经跟不上职业追求的步伐,学生社团正好替代了职业实践教育的任务,让大学生能更好地将知识学习和职业能力能有效结合起来。

(三)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社团工作的挑战。

大学生在校期间,其道德修养、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身心素质、审美素养等都将得到发展,社会要求大学培养具备全面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上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三、开展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实践意义

(一)对高校思政教育和高校文化推广而言,高校学生社团有利于高校相应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生社团活动脱离不了学院相关部门的导向引导,故各层学生活动管理部门可以利用好学生社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推广,提升大学生进行党的先进性思想觉悟和文化修养,指导大学生进行有关素质教育内容的活动,尤其是对如今资讯畅通的信息时代,在活动策划上加以高度监管审核把关,让正能量充满高校各个角落。

(二)对大学生自身成长而言,高校学生社团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

当今社会的人才竞争如此残酷,如果不能提前在高校进行相关的能力培养和心理素质锻炼,进入社会后将会有强烈的不适感,都说高校就是社会小炼炉,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就是其中炼炉之一。

(三)对当代社会发展而言,高校学生社团有利于构建大学生服务意识,提升自我价值。

中华大地已经进入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对大学生而言不仅是培养可以独立自主的个体,更高层次是培养能服务社会的个体,这是新时期对人才的培育精神层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各社团积极开展支教、公益宣传、扶贫救困等活动,不仅锻炼了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同时切实做到了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双赢效果。

第3篇:班级团建活动策划范文

关键词:专业社团 导师制 学生管理 高职

课 题: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全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项目编号: B-b/2015/03/014)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高职院校为我国各行业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招生类型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得到了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也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高职教育旨在培养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学生成长成才。在新形势下,如何科学地、创新地开展好学生管理工作,是摆在众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问题。笔者根据近年来指导所在学校机械创新协会的切身感受,浅谈专业社团导师制如何助力高职学生管理工作。

一、专业社团导师制实施的意义

学生社团是高职校园文化及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塑造、综合能力的提升等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数量不断壮大,社团类型也呈现多样化。专业社团作为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专业为依托,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专业教育的拓展,是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导师制,针对学生个性化差异,导师引领,因材施教,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专业社团导师制是将导师制引入到学生专业社团的管理与运作中,通过导师对专业社团活动的指导,加强专业社团建设,推动专业社团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管理水平,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二级学院成立了众多专业社团,选聘优秀专业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促进了社团的蓬勃发展,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二、专业社团导师制助力高职专业社团活动开展

在专业社团中引入导师制,利用导师的专业特长与丰富工作经验,可加强对专业社团的指导与管理,有效解决传统专业社团易出现的散乱问题。通过导师对专业社团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及总结等环节的指导与把关,可避免因高职学生自身基础及实际能力的限制而导致的社团活动盲目、水平低下等问题,有效提升专业社团活动质量,保证专业社团活动品质,深化专业社团活动内涵,扩大专业社团活动效果。

专业社团活动蓬勃开展,离不开得力的社团骨干,优秀的社团骨干在专业社团管理与活动中起到模范作用,是专业社团工作的重要保证。专业社团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社团骨干的系统培养,能提高社团骨干的能力与素质,从而推动专业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学校机械创新协会自成立以来,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创新发明讲座、科技趣味活动、大学生创新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创新作品展、实验室训练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打造了社团品牌,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社团骨干,这些社团骨干也成为了导师的得力助手和学生的益友。在导师的指导和社团骨干的带动下,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实现了机械创新协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专业社团导师制助力高职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自律能力相对较差的缺点,90后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也易形成任性、张扬、自私的个性及自由、散漫的心理状态,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自卑也是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以专业社团为阵地,能够有效汇聚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和班级工作的有益补充。专业社团导师制可以通过社团活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想法,纠正学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出现的偏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专业社团活动中,导师的一言一行、人格魅力也会感染学生,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指导机械创新协会的实践中,笔者通过对社团学生的精心引导和及时的教育疏导,帮助学生不断克服自律差、懒散、任性、自卑等缺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形成勇于担当的习惯,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宽容和相互理解,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专业社团导师制助力高职校园优良学风营造

学风是学校的灵魂,优良的学风是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基础相对薄弱或由于高考发挥不佳,产生了理想与现实的心理落差,学习自信心受到打击,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缺乏,自控力不强。学生在课堂上常存在玩手机、睡觉等情况,课堂外也常把时间荒废在游戏、小说或电影当中,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专业社团在导师指导下,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不断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者通过对机械创新协会的指导,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能更积极地投身到专业社团活动中。许多以前经常沉迷网络、无所事事的学生都有了极大的转变,成天泡在社团工作室中,进行专业学习及创新实践活动,同时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学生中起到了较好的榜样作用,并利用专业社团来影响、带动和帮助了更多的学生进步,使社团活动有成效的辐射到广大学生群体,营造了校园的优良学风,提升了学生的管理水平。

五、专业社团导师制助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综合素质是反映高职学生知识水平、内部涵养与各种能力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在产业转型升级及企业技术创新的当今社会,急需一大批综合素质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社团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是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专业社团导师制有利于导师根据学生特点,以“导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抓手”,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学生的知识得以有效应用,能力与素质得以有效提升。近年来学校机械创新协会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大局意识、团队合作能力与抗挫折能力,增强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专业社团导师制的实践证明:依托密切的师生关系,导师对学生的社团活动、学习生活、思想素养及成长成才进行全方位指导,推进了专业社团活动的开展,塑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营造了优良校园学风,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有效助力了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江军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