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院内急救知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支持项目(Y201226217);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基金支持项目(JSW-2012-a007)
作者单位:310016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危重医学科
通信作者:朱涛,Email:
随着我国院前急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三环一体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的飞速发展和完善,目前无论是日常急诊工作还是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院前伤病员的抢救都得到了有力的保障;相应的,普通住院患者的非预见性病情恶化甚至猝死的干预和急救反而成为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医院诊疗活动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患者平均年龄不断上升,病情更为复杂、多重合并症增加以及大型诊疗措施应用的日益增多等,使得在整个医疗环节中包括患者住院、转运甚至进行辅助检查过程中,发生院内不良事件的几率大大提高。美国一项涉及207家医院的院内猝死临床研究(national registry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NRCPR)显示,监测28个月共发生院内猝死14 720例次,生存出院率17%~24%[1]。我国的一项大型研究显示,心脏猝死的发病率为41.8/10万,而住院患者中则更高。这些院内发生的“非预见性”的不良事件及猝死显著影响了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致残率、病死率及诱发严重医疗纠纷[2]。有学者对这些“非预见性”的不良事件及猝死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在病情突变前已有先兆,因而国外有较多医院成立院内医疗抢救小组(medical emergency team,MET)对这些患者进行统一快速干预[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是国内较早成立MET的医院之一,由ICU医生、ICU护士、麻醉师、呼吸治疗师、急诊护士组成的5人小组,7×24 h待命负责全院住院患者及院内突发医疗事件的抢救,有效降低了猝死的发生和预后的改善。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发现MET的呼叫标准及时间差异很大,影响了抢救效果的进一步提高。2012年,医院成立了院内快速反应小组(rapid response team,RRT),以ICU医生、ICU护士组成的2人小组,结合病房早期预警系统(early warning system in wards,EWSW)设定了早期的统一的呼叫标准,完善了院内急救的重要环节,经过两年多的临床实践,逐渐构建及完善了以EWSW-RRT-MET三级干预模式为核心的院内急救体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邵逸夫医院住院的实行三级干预院内急救模式后的所有住院患者为干预组,其中进入RRT干预的326例,进入MET干预的89例;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邵逸夫医院住院的实行单一MET院内急救模式的所有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其中进入MET干预的161例;两组间男女患者比例、患者年龄分布及疾病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以重症医学为核心按病房早期预警系统―院内快速反应小组-院内医疗抢救小组三级干预模式构建专业院内急救队伍,统一培训、考核及质量控制。
1.2.1 病房早期预警系统(EWSW) 主要由全院一线临床及值班医生及病房护士组成,通过专业人员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及三级干预模式培训,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ing,MEWS)[4]作为病房早期预警的呼叫及干预标准,并按呼叫流程启动一级干预急救系统;MEWS≥2分呼叫值班医生;MEWS≥4分呼叫RRT;出现呼吸频率≤5次/min,和/或收缩压7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心率40次/min,和/或意识不清直接呼叫MET,见表1。
1.2.2 院内快速反应小组(RRT) 以ICU二唤值班医生(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ICU值班护士组成2人小组,组员参加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CLS)培训并通过考核;携带专用手机,7×24 h待命,按呼叫流程及时到位,进行评估和二级干预并记录。
1.2.3 院内医疗抢救小组(MET) 以由ICU二唤值班医生(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ICU护士、麻醉师、呼吸治疗师、急诊护士组成的5人小组,7×24 h待命,按呼叫流程,进行评估和三级干预。所有组员每2年参加ACLS培训及5人配合急救场景模拟训练并通过考核。由普通病房值班医生或护士启动,MET收到呼叫后携带心肺复苏装置到达现场进行CPR、气管插管等BLS/ACLS操作,专人记录抢救过程,并安排转运进入ICU。
1.2.4 呼叫及记录 所有呼叫通过医院总机进行,RRT收到呼叫15 min内,MET 5 min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过程和数据有专人记录采集。
1.2.5 质量控制 由医院技能培训中心每2年对所有人员进行相应培训和考核,获得相应资质。收集相应资料和数据按预设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和反馈以便修改流程及持续质量改进。
1.3 评价指标
①住院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发生率: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心搏呼吸骤停人数与同期住院总人数之比。②住院患者病死率:指住院患者死亡人数与同期住院总人数之比。③RRT呼叫率:指RRT呼叫总次数/(1000住院患者・年)。④MET呼叫率:指MET呼叫总次数/(1000住院患者・年)。⑤住院患者非计划性ICU入住率: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病情加重非计划性入住ICU人数与同期住院总人数之比。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以P
2 结果
2.1 RRT、MET呼叫情况及心搏呼吸骤停发生率
干预组RRT呼叫率4.8次/(1000住院患者・ 年),MET呼叫率1.2次/(1000住院患者・ 年),心搏呼吸骤停发生率0.89‰;对照组MET呼叫率2.6次/(1000住院患者・年),心搏呼吸骤停发生率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住院患者病死率
干预组住院患者病死率为1.15‰,对照组住院患者病死率为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ICU入住率
干预组住院患者非计划性ICU入住率5.19‰,对照组住院患者非计划性ICU入住率6.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20世纪9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并组建了院内急救组织(MET),以降低住院患者的呼吸心搏骤停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医疗安全为目的。近年已有较多报道,MET的早期干预可以降低住院患者非预期心搏骤停率、病死率及非计划ICU入住率[5-6]。目前在美国已有3700家医院设有此类院内急救组织或类似团队,其他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也迅速发展[7]。在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有部分大型综合性医院逐步建立了专业的院内急救体系,相对于传统的依赖于麻醉师进行气管插管并由临床各科独立抢救急救模式,MET在急救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上都占有明显优势。国内研究也发现,院内心肺复苏的启动、持续时间与患者的生存率、预后密切相关,ICU、手术室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最高,普通病房最低,可能和早期生命支持的有效性相关[8-9]。本研究中,设立专业的院内医疗抢救小组,统一呼叫,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解决了以往存在的院内复苏标准化和同质化难题,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病死率(1.15‰~1.67‰)。因而在综合医院组建一支以重症医学为核心集中了急救医学知识、设备和技能的专业院内急救的专业队伍,是当前医疗发展的必然产物和社会发展对医学的要求。
随着MET的临床应用的开展和临床需求的增加,逐渐显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有荟萃分析显示,多个研究的MET临床效果差异较大,有采用MET后急救患者病死率仍达到70%~90%,深入分析后发现此类研究MET的启动时间相对较迟,多数是在患者出现心搏、呼吸停止后紧急呼叫MET,影响了抢救效果[7]。研究发现发生心搏骤停的住院患者约70% 在8 h前呼吸、循环系统体征已有恶化,平均为3.8 h,提示MET的干预需要提前,而同时急救人员可以相应减少[10-11]。Jaderling等[12]发现20% 重症患者为重症脓毒症,约半数以上可经RRT呼叫进入ICU。近年来美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医院已广泛建立了RRT,以更少的急救人员及更早期的干预来提高普通病房住院患者的医疗安全,取得明显效果[13]。本研究发现设立RRT后,MET 呼叫率从2.6次/(1000住院患者・年)下降到1.2次/(1000住院患者・年),心搏呼吸骤停发生率从1.72‰降至0.89‰,按常规每年70 000住院人次,可少发生心搏呼吸骤停事件58人次;同时院内急救患者插管率、非计划性ICU入住率及急救患者病死率均有下降,由此可见,RRT的实施是确保患者安全诊治的良好措施。研究还发现,RRT的呼叫频率和急救效果之间存在剂量依赖性效应,千人呼叫25.8~56.4例次是改善急救患者预后的较理想的呼叫频率[14-15];本研究中RRT的呼叫频率为4.8次/(1000住院患者・年),与国外文献报道有一定差距,但是最佳呼叫频率应根据不同国家及医院有所差别,RRT、MET的启动时间和选择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15]。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也发现,过度依赖RRT、MET的急救系统不仅影响普通病房医护人员对危急重症的识别和干预能力,同时也影响了院内急救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住院患者死亡风险的提高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此类患者的预后不良往往是由于并发症未能及时识别、有效处理及延迟进入ICU等所导致[16]。因而院内急救系统需增加病房预警系统,对一线医护人员进行危重症识别及初步处理的专门培训和考核,使院内急救系统的启动达到规范化。本研究采用三级干预为核心的院内急救模式,每一级均有明确的人员安排、准入资质、定期的培训与考核,病情评估与启动有明确指证和流程,过程记录及定期进行数据量化比较和反馈,可以有效的发挥RRT、MET的功能;同时也能增强一线医护人员对危急重症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使得院内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得到实现,使非计划ICU入住率下降至5.19‰,对于降低医疗费用有一定意义。本研究还发现其他的效应比如围术期并发症的早期发现等,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医院员工及患者家属在院内发生的意外事件的处理和预后,和国外文献[17]报道相似;在后续研究中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将有助于发现更多影响因素,进一步降低住院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发生率及病死率。
在目前我国医疗需求增加、医疗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导致急危重症患者构成比不断升高而医疗资源相应短缺的背景下,如何提高院内危重患者的抢救效率和成功率、提高生存质量、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尤其大型综合医院的一个巨大挑战。因此,在综合性医院内构建三级干预为核心的院内急救体系,建立全天候的专业急救队伍,在各个环节上对危重患者进行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以最大限度保证患者安全、减少医疗资源耗费及避免医疗隐患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Peberdy MA, Kaye W, Ornato JP, et 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f adults in the hospital: a report of 14720 cardiac arrests from the National Registry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 Resuscitation, 2003,58(3):297-308.
[2]金世红, 吕传柱, 黄航, 等. 综合性医院院内急救体系建设和运作模式[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16(6):663-665.
[3]Tirkkonen J, Yla-Mattila J, Olkkola KT,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layed activation of medical emergency team and excess mortality: an Utstein-style analysis[J]. Resuscitation, 2013,84(2):173-178.
[4]Reini K, Fredrikson M, Oscarsson A.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the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 Eur J Anaesthesiol, 2012,29(3):152-157.
[5]Kim GW, Koh Y, Lim CM, et al. Does medical emergency team intervention reduce the prevalence of emergency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complications?[J]. Yonsei Med J, 2014,55(1):92-98.
[6]John AK, 张继承. 重症快速反应小组的构建[J]. 中华内科杂志, 2012,51(8):595-596.
[7]Jones DA, DeVita MA, Bellomo R. Rapid-response teams[J]. N Engl J Med, 2011,365(2):139-146.
[8]万健, 李国民. 3796例院内心肺复苏患者的回顾性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5,14(9):746-749.
[9]Cheng JZ, He A. Factors influencing outcomes aft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emergency department[J]. World J Emerg Med, 2013,4(3):183-189.
[10]Nurmi J, Harjola VP, Nolan J, et al. Observations and warning signs prior to cardiac arrest. Should a medical emergency team intervene earlier?[J]. 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05,49(5):702-706.
[11]Leuvan CH, Mitchell I. Missed opportunitie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vital sign measurements[J]. Crit Care Resusc, 2008,10(2):111-115.
[12]Jaderling G, Bell M, Martling CR, et al. ICU admittance by a rapid response team versus conventional admitt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J]. Crit Care Med, 2013,41(3):725-731.
[13]Konrad D, Jaderling G, Bell M, et al. Reducing 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s and hospital mortality by introducing a medical emergency team[J]. Intensive Care Med, 2010,36(1):100-106.
[14]Leach LS, Kagawa F, Mayo A, et al. 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to reduce preventable deaths: the case of a California safety net hospital[J]. J Healthc Qual, 2012,34(2):64-76.
[15]Jones D, Bellomo R, DeVita MA. Effectiveness of the Medical Emergency Team: the importance of dose[J]. Crit Care, 2009,13(5):313.
[16]Cardoso LT, Grion CM, Matsuo T, et al. Impact of delayed admission to intensive care units on mortality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cohort study[J]. Crit Care, 2011,15(1):R28.
[17]Parmar A, Meeberg G, Bigam D, et al. Peri-operative medical emergency team activation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J]. BMJ Qual Saf, 2011,20(3):243-250.
1 培训内容
1.1 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专科急救仪器及专科操作的培训;科内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抢救病人时的医护配合;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
1.2 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准确接听出诊电话;保持出诊箱、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和药品的完好并熟练使用;现场处理危重患者医护1对1时的抢救配合;院前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1.3 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包括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各种应急预案、其它与急救相关的知识培训。
2 培训方法
2.1 评选科内培训员及护理小组长:由护士投票评选出来的有高度责任心,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专门负责科内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并定期参加护理部的培训及考核。
2.2 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
2.2.1 总结近年的抢救病例、常用急救仪器、专科操作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各级各类护士急救技术操作培训表,要求掌握的急救技术操作首先集中由培训员示范讲解要点、难点,分组由护理小组长负责指导完成练习,对一些不规范、不合格操作及时指出并讲解。
2.2.2 抢救时医护配合很重要,护长总结抢救病例时医护间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该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培训,使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对院内转运时曾出现的问题(氧管未固定脱落、尿管脱出 、输液管接头脱离未发现、改变后至病情变化等)集中学习,大家共同探讨改进措施,提高院内患者的安全转运。
2.2.3 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每月进行1次模拟突发事件的演练,制定演练方案,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使护士加深印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2.2.4 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每年举行2次以小组为单位的急救技能比赛。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培训,并设立奖励。这样大大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同时又鼓励和培养了护士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2.2.5 新护士包括见习期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带教:由年资高的护士跟班带教, 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式的讲解,让新护士带着问题看书、看示教。
2.3 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
2.3.1 出诊电话接听很重要,地址及病情清楚明了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如模糊不清导致时间花在找地点上,医疗纠纷就会发生.护长专门为如何接听出诊电话设立课题培训,使护士接听出诊电话时更有条理。
2.3.2 保证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及药品的齐全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前题,护长对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上的氧气瓶实行封条管理,并实行小组负责制,小组长负责组员的培训并共同完成物品的管理,保证物品齐全无过期,并记录在册,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物品的完好率、护士对救护车上的仪器掌握的程度。
2.3.3 现场危重患者抢救时医护1对1的情况下,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根据医生的反馈及翻阅出诊单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抓重点地培训,例如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应以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适当的气道管理为主,而非先使用药物[1]。通过培训使护士懂得如何与医生进行沟通配合以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流程,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对需长时间转运的患者特别是山区道路转运危重病人时更要做好转运前、转动中对策的培训[2],使患者安全转运,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 规范培训; 急诊护士急救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232-01
1 培训内容
1.1 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 包括专科急救仪器及专科操作的培训;科内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抢救病人时的医护配合;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
1.2 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 包括准确接听出诊电话;保持出诊箱、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和药品的完好并熟练使用;现场处理危重患者医护1对1时的抢救配合;院前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1.3 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 包括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各种应急预案、其它与急救相关的知识培训。
2 培训方法
2.1 评选科内培训员及护理小组长 由护士投票评选出来的有高度责任心,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专门负责科内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并定期参加护理部的培训及考核。
2.2 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 (1)总结近年的抢救病例、常用急救仪器、专科操作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各级各类护士急救技术操作培训表,要求掌握的急救技术操作首先集中由培训员示范讲解要点、难点,分组由护理小组长负责指导完成练习,对一些不规范、不合格操作及时指出并讲解。(2)抢救时医护配合很重要,护长总结抢救病例时医护间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该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培训,使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对院内转运时曾出现的问题(氧管未固定脱落、尿管脱出、输液管接头脱离未发现、改变后至病情变化等)集中学习,大家共同探讨改进措施,提高院内患者的安全转运。(3)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每月进行1次模拟突发事件的演练,制定演练方案,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使护士加深印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4)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每年举行2次以小组为单位的急救技能比赛。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培训,并设立奖励。这样大大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同时又鼓励和培养了护士间的团队协作精神。(5)新护士包括见习期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带教:由年资高的护士跟班带教,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式的讲解,让新护士带着问题看书、看示教。
2.3 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 (1)出诊电话接听很重要,地址及病情清楚明了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如模糊不清导致时间花在找地点上,医疗纠纷就会发生。护长专门为如何接听出诊电话设立课题培训,使护士接听出诊电话时更有条理。(2)保证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及药品的齐全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前提,护长对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上的氧气瓶实行封条管理,并实行小组负责制,小组长负责组员的培训并共同完成物品的管理,保证物品齐全无过期,并记录在册,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物品的完好率、护士对救护车上的仪器掌握的程度。(3)现场危重患者抢救时医护1对1的情况下,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根据医生的反馈及翻阅出诊单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抓重点地培训,例如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应以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适当的气道管理为主,而非先使用药物。通过培训使护士懂得如何与医生进行沟通配合以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流程,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对需长时间转运的患者特别是山区道路转运危重病人时更要做好转运前、转动中对策的培训,使患者安全转运,减少医疗纠纷。(4)急救知识的培训: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2次和护理查房1次;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进行讲课,内容要求与工作密切相关,平时容易犯错及要注意的问题,常见急病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所学内容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复习,并作为次月的晨会提问内容。这样可加深记忆。对常见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贴于抢救室,护士随时可学,并定期集中护士进行培训学习。对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要求熟练掌握。小组长督促本组护士学习,护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来提高护士的记忆。积极参加护理部举办的急救知识学习班,为做好专科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5)培训后考核:抽查护土抢救车、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内物品的取物时间要求在5-10s内完成。急救知识的考核:护士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进行考核,当月制定好次月提问的内容,包括急救药品知识、急救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应急预案,合格分>90分。每2月进行一次笔试考核,合格分>90分。见习期护士每月急救护理常规理论考试1次,合格分90分。急救技术操作的考核:徒手心肺复苏术每年考核2次,要求合格率100%。护士长每个月指定抽考1-2项急救技术操作,每半年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等考核一次,合格分>90分。成绩列入护士考评表。考试不合格与质控挂钩,并补考至达标。
3 体会 (1)规范的专业培训计划有助于护士又快又安全地获得专业训练,但在实施中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可PCDA循环动态调整,以保证培训计划工作圆满完成。例如在培训的操作及业务学习可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选题;当月的学习内容制定为次月的提问及考核的内容,以加深护士的记忆。(2)培训计划及考核记录让每一位护士对自己的护理工作有了正确评估,了解工作中的不足、差距及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提高整个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工作。2009年至2010年没有出现抢救患者时因技术过失而引起的投诉和差错。医生对护士急救技能及抢救配合的认可率为95%,未发生因接电话不详或转运过程的不安全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3)通过对突发事件的演练让护士在抢救及处理突发事件时能分清轻、重、急、缓,并快速、准确地执行各项抢救治疗护理措施,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了急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突遇病情变化,医生未到达之前的宝贵时间内能积极做出反应,给予急救措施。(4)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做好对本组护士的引导工作,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在护理工作中融会贯通,使护士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学习,培养了一批集多专业护理技能于一身,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应变能力强的急诊科护士,同时提高我院的急救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心脏骤停,系指心脏泵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导致脑及其他重要器官血流中断,并随即由此引起意识丧失(15 s)、呼吸停止(30 s)、瞳孔散大固定(1 min)、糖代谢停止(4 min)、脑ATP代谢障碍(5 min)及脑细胞不可逆死亡(6 min)等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1]。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不仅可以挽救生命,还可以提高预后疗效。2011年2月,本中心华漕急救分站成功抢救复苏心脏骤停1例,并于抵达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急诊室之前,患者出现正常心律和自主呼吸。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性,17岁,口吐白沫、昏迷不醒约5 min(邻居联系急救120电话)。15时18分,调度指挥中心接警并指派任务,15时23分,到达现场。患者有结核性脑膜脑炎史1年余,长期卧床,规则服用“中药”数月。既往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近期,无肺部感染、褥疮感染史。15时23分,患者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双侧瞳孔散大(直径约为6 cm)、固定,对光反射消失,颈动脉扪之不及,心音、呼吸音消失,心电图示一直线,确诊为心脏骤停(上述步骤10 s完成),随即启动急救医疗系统(EMSS)。按照ABCD四级程序,分别给予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cardiac compression)、电击除颤(defibrillation),同时给予开放静脉通道。15时41分,心电监护示正常心律,心尖区听及心音,扪及颈动脉搏动;双侧瞳孔缩小(直径2.5 cm),出现对光反射。即刻告知家属并决定搬运、转送至闵行区中心医院救治。途中,15时42分调度指挥中心预报送往医院急诊科;15时59分患者出现自主呼吸(途中继续CPR)。16时5分,抵达闵行区中心医院急诊科(院内急救团队已准备就绪,随即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外周静脉血管留置、血气分析等)。
2 讨论
分析本例心脏骤停复苏成功案例,对2010年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心肺复苏成功10例进行总结性回顾,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多种因素决定了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提升,其中内因(客观因素)起着决定性因素,外因(主观因素)起着辅因素。(2)心肺复苏成功率是衡量EMSS系统首要环节院前急救医疗质量的“金标准”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是当前市、区、县急救中心提升院前急救质量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3 体会
本例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的急救医生长期从事院前急救临床一线工作10年余,兼职管理岗位工作数年,其分别从医疗救治和医疗管理角度,比对去年10例心肺复苏成功病例,进行了总结体会。
3.1 决定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内因”。大致概括为“时效、规范、合作”。首先,强调院前急救任一环节必须高度重视“时效性”。调度员接警、指派任务必须严格遵守1分钟标准;急救团队出车反应速度必须控制在1分钟之内;急救医生现场判断和评价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其他诸如开放气道(气管插管)时间、CPR组合交替时间等都应按照规定严格执行。其次,强调院前急救过程中必须按照《院前急救操作规范》进行规范性操作。院前急救医务工作者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业水平,是承接早期现场目击者初级CPR、转递至院内急诊ACLS的关键人物,必须认清ABCD是贯穿于心肺复苏过程中的纲领性原则。再次,强调多层次、多角色的合作亦是决定心肺复苏成败的关键之一(三种合作:初级目击者与急救专业人员、急救团队成员之间、院前急救医务人员与急诊抢救医务人员之间交接)。“生命链”概念中明确指出,现场目击者或旁观者的呼叫“120”联系急救反应系统意识、第一时间启动EMSS占据了50%的份量,为急救专业人员抵达现场进行标准复苏术做好初级复苏救治。因此,我们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合作”。急救团队成员之间以及院前与院内的无缝衔接之间的“合作”重要性,是专业医务工作者之间急救意识、急救技能的交流、转递,是确保院前复苏成功和提高院内预后效果的关键。
3.2 如何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笔者认为:第一,加强综合管理。主要围绕区域急救中心发展规划和提升区域院前急救质量等中心任务,组织切实、可行、实效的质量控制管理(将心肺复苏成功率纳入考核指标),组织急救团队规范化专业技能培训(标准心肺复苏流程),组织急救团队急救技能竞赛,提升团结协作能力等。第二,加强社区联动。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级医疗机构医疗资源,通过诸如闵行卫生系统EHR信息平台,及时掌握急救复苏对象的既往病史资料;通过社区急救技能培训,提高社区医生急救技能和启动EMSS的意识等。第三,加强普及教育。发达国家AED等使用以及人民群众掌握初级CPR技能[2],是其确保较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笔者一直反复思考,人民群体的急救意识得不到有效提升、急救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难点在于急救知识、技能教育培训的机构未明确;一定时间内,普及教育的对象或者说受教育指标比率未明确等。
总之,无论作为一名急救医生,还是一名管理者,在看到区域急救事业蓬勃发展、急救水平不断提高的现状时,应更多地思考、立志致力投身于推进区域急救事业发展和拉近与发达国家地区急救水平的奋斗之中。
参 考 文 献
[1] 杨向军,徐新献,惠杰,等.现代内科急重症治疗学.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2-191.
关键词:危重患者;检查转运;不良事件;对策
危重患者在病房内可以行B超、X线检查,但为进一步诊治,需要院内行CT、MRI或介入治疗。虽然途中时间短暂,但由于病情危重及治疗环境的变化,增加检查的风险,影响呼吸、循环的稳定,导致低血压、低氧血症、心跳呼吸骤停[1]。本文总结分析危重患者院内检查的不良事件,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10月ICU院内检查危重患者205例,男129例,女76例,年龄1~89岁。入ICU后根据APACHEⅡ标准进行动态评分[2]。其中呼吸机辅助通气20例,气管插管49例,气管切开51例,面罩供氧38例,鼻导管供氧147例,胃及鼻空肠管197例,头、颈、胸、腹腔引流管157例,中心静脉置管45例,有创动脉置管5例,临时及永久起搏器安装者4例,2个通路以上输液67例,发生不良事件34例。
1.2方法 对34例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其中,气管导管移位5例,供氧不当例15例,呼吸困难或窒息2例,电池故障2例,氧气耗尽2例,留置针滑脱4例,配合不协调4例。
2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
患者院内检查常有低年资护士和机动医师陪同,由于临床经验不足,急救技能及应急能力欠缺,病情发生变化未能及时发现,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有:①气管导管移: 搬运前气管导管未妥善固定,搬运过程中配合不协调,使气管导管牵拉移位,导致导管过深或脱出。②供氧不当:由于患者使用氧气枕供氧,氧气枕的氧流量难以调节,供氧多少不准确;颅脑损伤、脑出血患者躁动不安,易使鼻导管、面罩脱落,供氧中断。③准备不充分:转运前呼吸机、输液泵电池的电量未认真检查,导致电池故障。④引流管、留置针滑脱:由于搬运不当、患者躁动、固定欠妥当,导致引流管、留置针脱落。⑤配合不协调:和相关科室未做好充分沟通,接收时准备不充分,增加患者等待时间。
3护理对策
3.1选择合适的医护人员陪检 危重患者院内检查时,由特检护士和主治医师共同陪同。特检护士是在ICU从事重症护理5年,经科内专科理论、18项技术操作及院内急救技能比赛表现突出的优秀护士,医院颁发证书。主治医师经过院级急救技能培训,掌握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危重患者急救技术。医护人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确保患者检查安全。
3.2详细病情评估 检查前由主任医师、主治医师、特检护士、管床护士共同评估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氧饱和度、意识、血气分析及应用呼吸机的患者呼吸模式、参数、有无自主呼吸触发24 h的动态变化,必要时请相关专业科室会诊综合权衡。
3.3重视与清醒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 向清醒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详细讲解检查的目的,途中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配合,并让其在患者授权委托书和外出检查知情同意书上签全名,以尊重其知情同意权,减少法律纠纷。
3.4仪器设备、急救药品、物品准备 根据患者病情准备相关的仪器设备。如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及呼吸机、除颤仪、脉氧仪、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负压吸引装置、口(鼻)咽通气道、氧气瓶储备至少30 min额外量的氧气,微量输液泵、注射泵。急救药品有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托品、可拉明、洛贝林、抗心律失常药及镇静药。呼吸机、输液泵电池的电量充足。转运前再次检查仪器、药品、物品是否完好齐全,处备用状态。
3.5患者准备 最好整床搬动,以减少管道滑脱。有人工气道的患者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检查前进行彻底有效吸痰。查看气管导管的松紧度是否适宜及各引流管连接是否完好,必有时加强固定。躁动患者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密切观察用药后效果。使用约束带适当约束及床档保护,确保患者安全。耳漏患者头偏向患侧,避免引起颅内感染。昏迷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骨折、颈髓损伤者要妥善固定并置于舒适卧位。清空尿袋,尿量记录在特护记录单上。
3.6做好与相关科室的协调配合 检查前做好相关科室的沟通。包括患者诊断、疾病严重程度、检查部位、需要准备的仪器设备、药品、物品、检查时间、到达时间、联系应急电梯人员做好准备,启用"绿色通道"。减少等待时间。
3.7途中观察 检查途中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呼吸、血压、氧饱和度、面色、末梢循环的变化。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注意气道压力及潮气量,观察有无痰堵及呼吸功能的情况。意识障碍患者观察瞳孔变化。避免各引流管扭曲、挤压,防止非计划性拔管,将观察内容做好记录。
3.8检查后交接班 患者安返病房后特检护士与管床护士共同将患者安置舒适卧位,各管道及引流管妥善固定放置,详细交待检查途中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并在特护记录单中记录回病房时间,特检护士和管床护士签名。特检护士做好仪器设备、急救药品、物品用后消毒、补充、整理并使其处完好备用状态。
4讨论
危重患者院内检查不可避免,如何减少检查时不良事件的发生,已引起医护人员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要定期进行急救理论知识及急救培训,确保知识的更新和技能的跟进。在护理人员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可让低年资护士(做辅助护士)和特检护士一起陪检,设身处地的进行临床带教,增加实践机会,积累急救经验,使其迅速成长为1名合格的ICU护士,减少危重患者院内检查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急救护理的特点
紧迫性:无论院前还是在医院内,均是急救中心工作的重要环节。急救服务对象是各种急、危、重症的意外伤害的病人,急救工作体现在病人起病急、有效抢救时间短。医护人员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有效救治,以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强调高质量的急救成功率,是每位管理者和医护人员的职责。
局限性:院前急救不同于院内急救,受现场卫生条件差、携带急救药品和器具有限等限制,使急救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因此,应加强管理力度,克服困难。
综合性:急救对象和外伤种类的多样性打破了医学分科的界限,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现场救治的基本技能。
复杂性:院前急救病人的多样性、致病原因的复杂性、情况的多变性及抢救过程又直接受现场人员的监督,急救人员不仅要全力抢救病人,还必须尽力排除各种干扰,以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急救工作中护理管理原则
“第一”的原则:一切从病人需要出发,一切为病人。在现实可能与可行的条件下使病人和家属都满意。
安全有效的原则:以医疗护理质量为首位,力求高疗效,保证护理安全。
重点加强的原则:对急症、高危、疑难病症病人应该加强诊疗和护理,尤其对高危病人的抢救应争分夺秒地采取一切必要的、有效的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与对策
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医护密切配合:①处置时间:病人在到达医院5分钟内必须得到救治,包括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心电监护等,同时通知医生。②护理文书记录要清楚、详细。抢救过程中,护士在书写抢救记录时要准确、清楚、内容完整,不得涂改,执行时间准确并及时查对。③遇有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复述一遍,经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在医生未到达现场之前,护士应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以便提高抢救成功率。④在医疗活动中,医生的诊疗工作与护士的护理工作缺一不可。在抢救工作中要与医生协调做好抢救配合。
加强基本技能的培训: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能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为及时有效的抢救赢得时间。正确使用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方法,降低致残率。
掌握急救药物用药原则: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机理、常用剂量、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等。如: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前溶栓治疗,真正达到有效救治。为院内的进一步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救治原则:学习和掌握急救病人中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症状、体征,急救处理时判断迅速准确、处置熟练、措施得当有效,将病人痛苦降到最低。
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术:如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吸引器等的使用及操作技术。并能熟练应用于各种病人的抢救之中,从而降低病人死亡率。做好仪器交接,保证仪器运转良好。
制定防范处理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预案:包括抢救预案、处理程序、报告制度,预防差错事故发生,减轻事故的损害。一旦发生纠纷,应及时封存原始病历,保存原始资料。
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坚持每周2次临床护理查房,各种抢救器材每月考核,高年资护士围绕典型的急诊抢救及抢救预案进行授课,不断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护理学科的发展,人们对急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护理知识及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还要有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才能在急危重症抢救中做到有条不紊,在较短时间内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技术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的急救护理队伍是护理管理者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风险管理;急救;护理安全
医疗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其过程主要包括医疗风险识别、医疗风险衡量与评价、医疗风险处理、医疗风险管理效果评价[1]。急诊科是医院急救的前沿阵线,面对的都是急、危重患者,面对群体伤害事件,能否及时无误地做出诊断和救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以后的康复。为了保障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急救过程中的救护安全,我科自2009年以来利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急诊科组织抢救突发事件29起,收治群体伤员238例,男137例,女101例;年龄7~76岁; 食物中毒106例,交通事故98例,爆炸伤21例,重物压伤13例;院前死亡9例,在急诊室抢救无效死亡27例,其余经抢救转住院或留院观察治疗。
2 实施院前风险管理的方法
2.1 风险识别
经充分调查分析,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救护中风险隐患主要为急救流程欠完善,工作人员应急能力差,急救技术知识不够扎实,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到位,患者转运过程发生意外等几个方面。
2.2 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救护中的风险评价
2.2.1 急救流程欠完善 应急体系不够完善,对人力、物质等资源未能合理的协调和统筹,各种风险的应急预案、防范措施未健全。
2.2.2 工作人员应急能力差, 急救技术知识不够扎实 突发事件中危重伤病谱广,病情危重凶险,急救经验不足,协作性技术技能下降,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差,不能熟练使用抢救仪器,救护技术不熟练,法律意识淡漠,没有风险观念。
2.2.3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到位 群体伤员因突然发生意外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加上创伤的剧烈疼痛,使患者情绪不稳定,患者与家属很容易产生激惹情绪,如解释沟通不到位,易发生医患冲突。
2.2.4 患者转运过程发生意外 转运前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患者可能发生意外的原因未进行分析,患者的转运承受能力未评估或评估不全面。
2.3 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2.3.1 成立安全质量管理小组 科室成立安全管理监控小组,对急救安全管理进行监控。主要职责是:制定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救护预案,培养医护人员风险意识及抗风险能力,及时收集潜在的风险信息,分析急救过程中的存在问题。
2.3.2 建立急救领导小组,制定院内急救预案 院内急救预案:①急诊科接到抢救通知时,立即通报科主任、护士长,启动应急预案,立即成立检伤分类组、抢救治疗组、病情观察组、护送患者组。②畅通急救绿色通道,按群体伤员病情轻重快速分类编号,把编号标牌套在患者的手腕上或贴于胸前,并根据病情轻重做出紧急相应处理,一切诊疗操作检查,实行先抢救,后补办手续。③护送组负责送伤员检查、住院、手术,护送前先与相关科室取得联系,对危重伤员应有专人护送,携带简易呼吸气囊等抢救物品,并注意观察病情,保持各种管道通畅。④一般患者或经急诊处理后的患者,由病情观察组人员专人分工负责治疗护理,加强巡视,高度警惕沉默不语、表情淡漠的患者是否处于休克状态,避免忙乱遗漏患者。
2.3.3 持续专业教育和急救技能培训 急诊护士是具体实施抢救和治疗方案的主力军[2],急诊科护士必须具备很强的应急能力、观察能力、娴熟的抢救护理技术。科室人员有计划地安排外出进修、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安排护士去心电图室轮流学习,定期进行呼吸机的使用和管理、气管插管、心电除颤、心肺复苏等训练,掌握各项急救流程。科室实行“三定三不定”[3]质量控制方法,对急救技术进行检查,每季度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演习,通过模拟训练,建立一支快速的应急抢救护理队伍。
2.3.4 加强心理素质稳定性的培训 急救重在“急”字,医护人员必须对病情做出判断,做到眼、耳、手并进。实施稳、准、快的抢救。只有在具备扎实的基本急救技能的基础上遇到意外情况,才能不惊慌失措,才能灵活应用现场条件和设备,相互默契配合。除了平日加强急救技能及急救理论知识培训外,每周业务学习时,安排模拟情景训练,以锻炼在紧急情况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反应速度。
2.3.5 护理记录要全面、真实,急救护理文书涉及法律、赔偿等问题也是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4],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到达时间、生命体征、抢救措施、医嘱执行情况、病情发展过程,禁止出现遗漏、涂改现象,抢救患者或紧急情况下用药,完成每项操作后及时补写医嘱,避免护理记录与医嘱单不符。
2.3.6 加强护患沟通,及时实行告知 由于存在着医疗技术专业与患者认知水平的矛盾和患者就医的高期望值与医疗发展阶段性的矛盾[5],群体急救患者病情复杂,变化性有时难以预料,护理人员应突出“急”字,妥善合理安排患者,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及预后,不能轻易下“没问题”、“不要紧”等结论,以免病情突变,家属无思想准备,出现误解和纠纷,在使用急救器械时如心脏起搏器、侵入性操作等,应告知家属其目的、配合的注意事项、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3 效果评价
在29起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急救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避免了以往的盲目混乱现象,抢救工作分工明确,医护人员密切协作,对高风险环节,能及时控制缩短了救治时间,使全部患者得到妥善处理,无医疗护理纠纷发生。
4 讨论
4.1 风险防范规范了过程的管理 风险管理是把发生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成不安全事件前的积极预防,处理更全面、更科学[6]。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急救预案,成立急救小组,对高风险环节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建立适合本院实际情况的应急管理体系,使急救人员各尽其责,进入应急状态,有条不紊地展开救护工作,保持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4.2 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通过有计划的专科培训,执行急救任务后,有组织地对救治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提高急救人员的风险意识,能迅速发挥人员调配、物质供应、信息报导等职能作用,有预见性地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好人力、物力上的准备,做到忙而不乱,准确执行抢救方案,使每一个患者都得到及时的救治和处置。
4.3 促进急诊救护质量的持续改进 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急救时,涉及部门科室广、人员多,在组织管理的同时进行质量检查,加强风险管理,每次抢救患者后总结讨论,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措施,从中吸取教训,同时狠抓薄弱环节:如节假日的排班、新调入人员的培训等,全员树立了风险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王淳德,郑思炳,王渠江.医疗风险浅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 19(7):398.
[2] 戴青梅,陈丽英,徐雪艳,等.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中国护理管理,2006,6(8):3638.
[3] 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
[4] 张颖,高秀芬,史忠岗.急诊护理的风险管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354.
总结了大批车祸伤员院内急救的护理管理工作经验。主要包括: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应急预案;成立护理管理救护小组,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预检分诊、快速分流;重伤救护、有序配合;做好陪检转运,保证物资供应;加强心理疏导等措施。认为有效的护理管理是保证成批伤员院内急救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大批车祸;院内急救;护理管理
大批车祸是指突然发生、涉及受伤人数多、危重患者多、病情变化大、需要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以应对的事故灾难[1]。本院是一所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经常承担各种大型车祸的救治,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突发性大批车祸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把事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有效的护理管理是抢救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现将2016年5月15日13点29分在沈海高速盐城东台段一辆大型客车发生侧翻,造成车内50名乘客受伤的院内救治护理管理经验及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34例(68%),女16例(32%);年龄3~72岁;颅脑伤14例(28%),腹部伤8例(16%),胸部伤6例(12%),脊柱伤3例(6%),骨盆伤1例(2%),四肢伤5例(10%),多发伤10例(20%),其他伤3例(6%)。其中危重伤员12例(占24%),患者在急诊抢救时间5~15min抢救成功后转入病房。参与抢救护理人员共34人,其中N410人、N316人、N28人,急诊急救及危重症专科护士8人。1.2结果所有伤员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整个抢救过程紧张有序,忙而不乱,抢救成功率98%。50名伤员中死亡1人,为多发性损伤、双侧血气胸、严重创伤性休克;收住专科治疗45例;急诊留观4例。
2方法
2.1启动应急预案,开放“绿色通道”
2.1.1接到大批车祸报警电话后立即启动《东台市人民医院护理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应急预案》、《急诊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各相关涉及科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1.2对车祸伤员所有的检查、化验、用药全院开放“绿色通道”,一切检查治疗费用暂免,保证伤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救治。2.1.3成立护理管理救护小组。成立人力资源组、分诊组、救护组、信息组、陪检组、协调组、供应组、后勤服务组小组。人力资源组由护理部副主任和急诊科护士长分别担任救护组组长和副组长,负责整个抢救的护理人员调配。紧急抽调院应急小组成员10名、危重症小组成员10名、急诊科全体护士(14名)立即到位准备救护;各科室护士长及护士在各自科室待命,准备接待患者。分诊组由平时二组增加至五组,由急诊科5名N2护师和5名院应急小组成员担任。救护组由平时三组增加至五组,由经验丰富的急诊科高年资护士和院应急、危重症小组护士组成。信息组由应急小组成员负责伤员编号、登记、录入,做好腕带和标识。陪检组由医生、急诊科护士和物业工人组成。协调组由门诊护士长、2名导医护士组成,负责协调检查秩序,防止伤员堆积一个检查科室影响抢救。供应组由供应室护士长及科室所有成员组成,负责各种物资供应及上收下送。后勤服务组由志愿服务队成员组成,负责伤员的生活照料。
2.2抢救分区分室、安排人员到位
抢救分区分为红区、黄区、绿区三区和清创室1室。红区(抢救室)主要负责救治重症及危重伤员,抢救室内设抢救用品、药品、监护仪、呼吸机等,共设5个救护组,每组3人,由急诊科1名N3护士、1名应急小组成员、1名危重症小组成员组成,急诊科N3护士任组长;黄区(抢救室门外部分)1名护士负责1名患者,由急诊科N2护士和院应急小组成员负责;绿区(诊室及诊室外部分)1名护士负责2~3名患者,由院应急小组成员负责。
2.3预检分诊、快速分流
信息组负责登记伤员就诊时间、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初步诊断、去向、联系人姓名、电话,身份不明者按无名氏登记,做好腕带标识。分诊组护师采取一看(看面色、看表情、看呼吸、看瞳孔、看伤口),二摸(摸脉搏、摸肢体的感觉);三听(听血压、听受伤经过、听患者的痛苦),全面观察伤员,迅速判断病情,边观察边分流,确保防止病情遗漏和延误,争分夺秒抢救伤者[2]。在大批受伤患者送来时,不要只注意到那些大声呼叫者,更要注意到那些无声者,因为危重伤患者可能就在其中[3]。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在患者胸前用不同颜色做好标记:Ⅰ类红色(进入红区,立刻将患者送入抢救室抢救);Ⅱ类黄色(进入黄区,立即监护生命体征),Ⅲ类绿色(进入绿区,安排患者顺序就诊);需止血、包扎、清创缝合的送清创室处理;诊断明确的尽快护送收住相应科室,尽快分流缓解急诊室压力。
2.4重伤救护、有序配合
三人一组,组长指挥。组长位于患者的床头,负责呼吸道管理和心电监护;治疗护士位于患者左腰位,负责输液、采血、配血,准确及时执行抢救医嘱,配合医生实施各种抢救措施;巡回护士位于患者右侧,站在急救车旁,负责随时传递所需药物和抢救物品,备药、备物,做好特护记录,包括记录抢救中的各项措施、给予的药物及时间、患者的病情变化等;抢救后及时核对和补开口头医嘱,完善病历和护理记录,所有抢救记录6h内完成。
2.5护送陪检转运、做好物资供应
重患者病情稳定后由责任护士与主治医生一同护送患者做辅助检查,护送途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备好急救药品和简易皮囊等,随时准备抢救[4]。转运途中患者取中凹位,推车要平稳,平车两旁要加护栏,防止患者坠落。保持液体点滴通畅,防止血液回流堵塞针头或输液管脱落[5]。将患者送到手术室或病房,需将抢救用药、病情向护士详细交班,填写转运交接记录单,严防差错。轻患者可由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和物业工人一同护送。供应室、后勤管理科做好医疗、生活用品的供给,医院志愿者做好伤员的生活照料。
2.6清创配合、心理疏导
由应急小组护士配合医生做好伤口清创、缝合、止血、包扎等工作。患者在经历车祸后会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由本院心理咨询师负责做好伤员及家属的安慰、解释和心理疏导。
2.7及时反馈、持续改进
抢救结束后第2天,由护理部召集所有参与抢救的护理人员召开“5.15大型车祸应急救援反馈会”,听取多方意见,分析此次抢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用PDCA循环管理和护理风险管理[6],进一步修改、完善应急预案和流程,达到进一步持续改进的目的。
3讨论
大型车祸事故发生后,情况紧急、伤员多、变化快、病情危重,如果救护组织不合理,会耽误患者抢救[7]。因此,在最短最快的时间里组织相应人员到位救治是大型车祸抢救成功的重点,为此,我们配备完善的各级护理救治小组,职责分明,各负其责,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项技术操作规范,每次抢救结束后进行质量反馈,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优化抢救程序。做好护理人员管理,如在此次抢救中我们发现应急救护和危重症救护小组成员因为家到医院距离远近不一,接到电话后,距离较远的人员不能在规定时间到岗,为此,我们将救护人员信息进一步细化,按照距医院的距离远近,分为第一、第二梯队,并将外出学习进修人员及时标注,保证救援人员在最短时间到达医院参加救护。平时经常组织大规模应急预案演练和危重症患者抢救演练,保证遇到突发事件时护理管理组织得力,全院护理人员协调一致,通力合作,紧张而不慌乱。在抢救大批车祸伤员时,护士在抢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因此,具备相关急救知识技能是大型车祸抢救成功的难点。我们首先加强急诊科护士的三基训练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使其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熟练的抢救技术,才能在大批车祸的抢救中做到忙而不乱,得心应手[9];其次,护理部抽调全院各科室2~4名优秀护理人员成立院“护理应急救护小组”和“危重症救护小组”,每年相应课程理论学习后参加急诊、ICU各3个月院内进修并通过理论和实践考核合格后获得结业证书,作为应急人力和技术储备,保证抢救时能拉得出、打得响。
参考文献
[1]魏芳.最新急救服务规范及考评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
[2]许玉冰,马春.成批车祸患者抢救中的护理优化管理[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33(6):688-689.
[3]吕军,袁慧军,马凌.重大交通事故伤521例院前和院内的急救[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6):888-889.
[4]黄向红.成批车祸伤员院前急救的护理配合[J].福建医药杂志,2004,26(6):223-224.
[5]刘选英.大型车祸的急救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3,17(8):457.
[6]管水萍.PDCA管理和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9):105-107.
[7]余志华,何满红,黎小群,等.优化急救接诊程序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95-296.
[8]吕丽萍,项玉兰,毛小媛.抢救成批车祸伤的护理管理[J].护理杂志,2006,23(12):75.
1对象与方法
1.1方法
1.1.1培训的师资由本院ITLS分部的导师开展PTLS的培训。每位导师具有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有多年儿童创伤急救的临床经验,均接受过系统的儿童创伤急救培训,获得ITLS认证的导师证书,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
1.1.2培训时间及课程PTLS培训班包含儿童基础和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培训的8h课程,包括病情评估和稳定、气道管理和胸腔减压术、液体复苏、颈部制动保护以及与家属之间的交流等。理论与现场操作时间比为1∶2。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技能培训及仿真案例培训和考核三方面,授课方法包括理论讲座教学、教学视频播放、技能操练和仿真案例教学。
1.1.3理论课内容根据2009版本PTLS官方教材[6]:①场景评估、与患儿和患儿父母亲属的交流;②气道管理和心肺复苏;③胸部外伤;④休克和液体复苏;⑤头颈部损伤及脊柱损伤;⑥腹部损伤;⑦脊柱保护固定和解脱技术;⑧四肢损伤;⑨烧伤和溺水。
1.1.4技能培训①技能A,即转运固定技能。在转运前的环境评估,准备物品,患儿评估,和患儿父母亲属的交流,转运决策,如何去除头盔,对怀疑脊柱损伤患者使用颈托和保护脊柱的搬运手法等技术,对怀疑骨折部位的固定技术等。②技能B,即初级、高级气道管理。发现和取出气道异物,双鼻道吸氧,面罩吸氧,气管插管合并机械通气或球囊通气,张力性气胸的判断及紧急处理技术。③技能C,即休克类型判断和处理。包括开通补液技术、患者、休克患者静脉补液方案、骨髓穿刺补液术。
1.1.5仿真案例培训包括十余个典型场景。行人车外伤,车内的儿童伤害,摩托车等机动车导致的儿童伤害,重物撞击伤,儿童虐待,高空坠落伤等。学员以3~5人的小组为单位,每位学员轮流担任指挥者(leader)和队员(responder),组内各位组员在各种仿真模拟环境下,对各种事故现场作出现场评估、体检和伤情判断、相应的处理决策、询问病史、快速转运和医院联系及交班。
1.1.6培训教具包括全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气管插管箱、脊柱固定板、颈托、头盔、担架、固定肢具、止血带及补液设备等。
1.1.7考核方法学员分别在培训前进行理论摸底考试,培训后进行理论、技能和仿真案例考核。理论考核选用PTLS的课前及培训后试卷,全部由单项和多项客观题组成,满分100分,>74分为合格,>86分为优秀。操作考核包括技能考核以及仿真案例考核,技能考核和仿真案例考核结果为4个等级: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根据PTLS的规定,学员培训后理论成绩>86分,且仿真案例考核判定为优秀者,获得优秀学员荣誉,可参加ITLS导师培训。考核结束后,对培训学员进行课程评价的问卷调查。
1.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学员一般情况共61名培训学员,其中院前组35名(57.38%)、院内组26名(42.62%);两组学员间年龄、性别、已参加培训比例以及职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组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高于院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院前组和院内组培训前后测试成绩比较院前组培训前理论测试成绩为54.27±6.30,培训后提高至83.70±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0,P=0.000);院内组培训前理论测试成绩为62.34±8.84,培训后提高至92.30±4.89,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5.13,P=0.000)。院前组培训前理论测试合格率和优秀率均为0%,培训后合格率提高至100%,优秀率提高至3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00、15.96,P均=0.000);院内组培训前理论测试合格率和优秀率分别为11.54%和0%,培训后合格率提高至100%,优秀率提高至8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24、41.24,P均=0.000)。见表1。培训后,两组学员的技能考核和仿真模拟考核均达到合格;其中优秀率依次为,转运固定技能(技能A)42.62%(26/61),初级、高级气道管理(技能B)81.97%(50/61),休克判断和处理(技能A)70.49%(43/61),仿真模拟考核72.13%(44/61)。
2.3院前组和院内组培训成绩比较。培训前,院内组的理论测试成绩高于院前组,培训后院内组的理论测试成绩仍高于院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院内组理论测试优秀率高于院前组,而院前组技能A优秀率高于院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理论测试合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学员对课程评价的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1份,回收合格问卷52份(合格率85.25%);其中认为该培训课程效果良好的46份(88.46%),认为课程中仿真案例的急救流程培训效果很好者51份(98.1%),认为课程设置较简单的12份(23.08%),认为教科书是英文,课前自行阅读障碍而影响教学效果的40份(76.92%)。
3讨论
儿童意外伤害死亡是我国0~14岁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交通事故、坠落伤、自杀/他杀均明显增加。良好的创伤急救技能和儿童转运系统对挽救生命、降低病死率及伤残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需要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创伤急救业务水平。近十年来,我国儿科急重症生命支持培训领域有了较大发展,但目前仍长期滞后于国外一般水平,迫切需要引进和实施国际先进的PTLS培训教材和培训项目。我国儿童急救培训明显落后,培训模式单一,临床培训仍习惯于教大课的传统模式,忽视实践与操作以及对现场实际快速处理能力的培训。本次PTLS培训资料显示,学员经过PTLS培训后不仅提高了儿童创伤急救的理论水平,理论知识成绩较培训前明显提高;而且,学到了很多儿童创伤急救的实战技能,技能考核的合格率达100%,每组学员在仿真案例考核中大都能正确完成现场评估、伤情判断、急救处理和快速转运。经PTLS培训后,学员的临床实践和综合救治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加强。在操作技能培训方面,PTLS强调在抢救的黄金时间快速识别并实施能挽救患者生命的技能;在本次培训中发现,院前急救人员在现场操作技能方面完成较好,特别是转运技能较院内医护人员有显著性优势,可能与两组人员平时的工作重点不同有关。院前急救人员往往是最早抵达现场接触患儿的医务人员,需要早期快速评估危及生命的伤情,现场采取挽救患儿生命的救治措施。而院内急救医护人员现场急救技能培训较少,平时主要侧重高级生命支持,全面评估患儿的伤情,平时对患儿的转运培训演练不足。因而,在培训分组上,要合理分布院前和院内的学员,促进相互交流提高,有利于院前、院内儿童创伤急救的一体化建设。
PTLS培训内容涵盖范围较广,包括了场景评估、医患交流、休克、儿童虐待、烧伤等方面的详尽内容。尽管有54.1%的学员在此次培训前经过各种类型的儿科培训,但培训前理论测试的合格率仅为4.92%,可能因急救医护人员对PTLS的考题不太适应,同时我国在儿童创伤的急救培训率和复训率上有所欠缺。同时我们注意到分组比较中,院前急救学员理论成绩明显低于院内组,可能是儿童危重症急救的培训主要局限于儿童急危重症专科医疗专业人员和医学院校,尚未覆盖到院前的急救医护人员。PTLS仍未成为儿童创伤急救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儿童创伤急救人员尚无统一的准入标准,特别是儿科急救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参差不齐,有待重视、提高。维持儿童创伤急救从业人员的儿科急救临床能力,需建立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包括有计划地参加当地专业组织的儿童创伤生命支持培训课程并参加仿真案例演练。PTLS特别强调模拟案例的现场急救培训,它占总培训时间的30%,占操作培训时间的50%。在7个儿童创伤模拟案例中,包括了车祸伤,坠落伤,撞击伤(棒球棒)等常见情景,由模拟人模拟伤者,配以图片、指导讲师描述,学员的学习热情较高,接受程度好,师生互动性强,培训效果突出(优秀率72.13%),98.1%的学员表示认可。我们几届PTLS的培训实践表明,PTLS理论与操作培训时间比例合理,培训方法多元化等优点确保培训效果。由于为英文教材,有76.9%的学员反映难以在培训前完整预读教科书从而影响了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