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建设科技馆的建议范文

关于建设科技馆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建设科技馆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建设科技馆的建议

第1篇:关于建设科技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医学基础课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181-01

现阶段,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带来了医学院校的猛增。但目前多数医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基础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出来的医学生欠缺熟练的动手能力,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市场的需求。因此,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的关注。

一 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方面,多数院校都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种传统模式的主体为教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与新兴的教学模式相背离,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不利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掌握着整个课堂的主动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教师对教学实验原理与内容进行讲解分析,另一方面教师进行示范操作,从而完成整个教学内容的过程。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真正掌握整个教学内容,多数学生只能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阶段。首先,教师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自主独立思考的机会;其次,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现代化医学发展的要求,多数医学院校为了降低教学成本,沿用以前的医学实验,缺少综合性的实验;最后,实验材料的有限性,使学生只能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模仿操作,不能有效的理解实验的原理、内容及结论,这样就难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其创新能力,违背了实验教学的目的。

二 提高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

从实际出发,走可持续发展的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之路是提高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的模式,建立新的医学基础课实验室体制,以适应现代化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

1.建立健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医学院校的基础课实验教学,要推动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明确教学内容,在基础课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内容的疑难重点进行详细讲解,要求学生对此举一反三;另一方面,需要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积极动手操作,以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

2.建立健全以院系为主的管理机制

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管理体系管理着各方面的部门,往往为了教学成本的最小化而忽视了实验教学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导致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的内容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市场的要求。改变传统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以院系为主的管理机制是有效提高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这就需要学校在各大院系设立有关职能部门为实验室主管部门,全面负责相关院系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撤销隶属于各医学基础课教研室的实验室,建立由院系部直管的综合性医学基础课实验室。

3.构建与科研相统一的教学实验基地

近年来,多数医学院校在基础实验教学实验室材料的选择上,不能完全与教材相匹配,使部分实验难以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础实验教学的质量。所以,构建与科学相统一的教学实验基地至关重要,以加强实验教学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实验室作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重要场所,应该为教学与科研两者提供有效,实现实验室与教材的统一。教学实验基地的建立一方面解决了实验材料的限制性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验科研技能的传授性,加强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科研任务。

三 结束语

综合上文,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对培养以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方面至关重要,在整个医学业的发展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的体制与内容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的建设成为各大医学院校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学院、教师与学生三者的共同努力下,建立健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院系为主的管理机制以及构建与科研相统一的教学实验基地,是提高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将会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市场的需求,医学院将会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第2篇:关于建设科技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设计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为了实现最优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注意一定的教学原则,把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针对性、目的性,有效实现预期目标。这样,才能够唤起学生学习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精心设疑提问,唤起学生学习热情

由某种意义上看,教学过程即提出问题并解决系列问题的过程,正所谓“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设疑与提问是教师调控课堂的有效手段,可实现师生互动交流。同时,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利用方法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知识。而对于学生而言,设疑与提问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功能。如使学生课堂注意力更为集中,使学生学习更为主动而积极;可启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使学生开口表述自己的看法,提高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认知结构,设计各式各样问题,而讨论、图表、表演等均是问题情境设置的重要载体,避免了单一提问。例如教学Module 4 Unit 2 Sporting events中的Project板块“Entering a new sport into the Olympics”教师可利用讨论、图片等方式来提出问题,启发思考。比如Pre-reading:①What sporting events are performed in the Olympic Games? ②Which of these sporting events do you like best? Why? Part 2:教师可先呈现power boating、Golf等图片,然后设疑提问:What sports have been removed from the Olympics? Why?学生各抒己见,用英语表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二、巧用电教手段,拓宽课堂教学空间

在信息时代,现代化设备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多媒体、语音室、投影仪、视频等,均是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的直观性教学手段,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课堂教学空间,营造出更真实的交际氛围与环境,从而全面刺激学生感官,激活语感,唤醒情感,自我展示。其次,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由电教手段特点与功能看,具有表象化、形象化、理解性,若教师能够正确运用,则能够将感性知识逐步提高到理性。同时,突破了时刻限制,可在短时间内补充丰富例子与视听材料,为学生提供示范导向作用,可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使其由被动听讲转为主动学习、全面参与,发挥想象与联想,综合运用英语语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另外,通过电教手段,可增强了信息活动强度,增加了知识容量,可节省课堂教学教学时间,这对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实际,适当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Unit 2 Sporting events一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分析讲解本课的语法知识――动态动词。首先,教师可要求学生完成Warming-up exercises(多媒体呈现有关习题,节省教师板书时间),然后要求学生总结常见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接着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补充注意事项,譬如be able to表能力, 有数与人称的变化,用于各种时态;can表客观可能性, 常指现在,过去式是 “could”。若只表能力,那么can=be able to 等等,然后展示有关例句与习题,巩固记忆。再如在多媒体教室教学Module 4 Unit 3 Back to

the past,利用逼真音响效果,形象生动的影视画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融入教学活动中,如听录音回答问题;根据具体情境,积极思考讨论;结合画面与语言提示,发挥想象编写故事、英语对话,展开英语交际活动,这样,将听说读写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第3篇:关于建设科技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科学技术;艺术设计;统一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210-02

一、科学技术与艺术相互依托、彼此联系又有区别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和艺术就是携手共进的。科学技术是艺术存在的真正基础,而艺术也是在技术中生长起来的。从原始社会时代敲打出石器工具开始,人类的文明史就已揭开。它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又是造型艺术的创造和欣赏。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大量的造型各异彩陶,在选材、成型和艺术加工方面就已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是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结晶,可以说是实用与美观兼得。汉代张衡创造的浑天仪和地动仪,在科学的立场上看是一种科学测量或演示仪器,在艺术的角度看则是一件杰作。文艺复兴的巨匠达芬奇是一位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杰出人物,他设计过最早的飞行器[1]。很多艺术大师的作品,都是因为他们懂得科学,才能使作品成为经典。古代的艺人们就既是工匠又是技术专家和艺术家。从设计到绘画乃至制作的全过程往往都集中于一人,艺术与技术也常常是高度一致的。而在雕塑、绘画、诗歌、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中,也都需要有特定的技术作为支撑,用技巧来建构艺术形式,达到艺术作品的目的。

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位艺术设计师要设计好建筑物,除了有美学的观点更要了解建筑方面的相关知识;而建筑设计师除了考虑到坚固、经济、安全、实用等诸多因素,也要有美学知识,这样一个完美的建筑物才能诞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电脑和互联网。艺术亦是如此,运用电脑这种高科技手段,能够轻松的实现设计者的意图。动画制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制作者既是漫画高手,懂得审美、构图、色彩,又有娴熟的电脑操作技术和运用各种软件的能力。电脑的运用使科学技术与艺术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造的是人类物质文明;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创造的是人类的精神文明。艺术产生的原因,归根到底是由于人类的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然而物质生产实践所取得成果的多寡,是由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的,生产力水平的标志,第一位就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完善了艺术的表现手法,也不断的为艺术提供新的载体;科技进步促进了艺术形式的变化。科技与电影的密切关系,导致了人们美学思潮的变化,又对电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黑白到彩色,从宽银幕到立体声,都离不开科技的推动,使电影成为富有魅力的综合艺术。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曾说过:“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然而,科学技术和艺术也是有区别的。科学是方,艺术则是圆。艺术家们表达的方式是图像和寓意,而科学技术表达的方式则是数字与公式。科学是严谨的、理性的,犹如方方正正的立方体,棱角分明,丝毫不含混、模糊。而艺术是感性与跳跃的,像一个圆球体,没有规则和限制。艺术可以不拘一格,不限形式、手段,是从共性中发现差异,不断地求新,是从各自语言、手法、形式主观地描述一个全新的自然。艺术使用创新的手法去唤醒人们的意识或者是潜意识中深藏的情感。科学则是相反,科学是对自然界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是人对客观自然规律的不断揭示,从个别中发现一般,从个性中抽出共性,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源源不断的认识。

科学技术和艺术就是这样的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都是因为人而产生,都没有离开人类的基本的原则和至上的追求标准——真善美。科学是关于真的学问,艺术是对真的一种虚拟,科学和艺术对待真有所不同。科学立足于现实,在实验数据上对话,艺术相对更注重未来、理想。科学行为化的实验,升华到符合真、善、美的境界时,就是科学的艺术化的过程。科学技术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艺术使我们的时代更加多彩[2]。

二、设计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和统一

艺术家在艺术王国里寻找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点,科学家也在科学世界里寻找科学对艺术的切入点,科学和艺术在不约而同地走向一个终点,那就是创造,而设计正是一种创造。设计是人类把自己的意志施加在自然界之上,用以创造人类文明的一种活动。设计需要科学的支持,同时又需要艺术来表达情感。设计需要科学技术支持人们对事物功能的最大需求,也要求艺术支持人们对事物美学的最大追求,于是人类的需求成为设计的原动力。设计成为艺术与科学的载体,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将形式与功能充分结合。艺术和科学在设计这个统一体中,证明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硬币的两面。

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对立就是通过设计来统一和高度融合的。无论是科技,还是艺术,都要以人为本。设计便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基于艺术和科学创作才能融于一体的产物。以环境艺术设计为例,它涵盖了很多领域,既有城市及地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环境艺术作品设计,又有室内设计、设施设计等,它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协调设计,又是社会和人们行为的设计和指导。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既不能一味的按照公式进行,又不能如同诗人、画家等自由创作,需要将艺术规律和科学规律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创造出优秀的环境设计作品出来[3]。

某高校开展的学生活动最终需要以ppt的形式来汇报。其艺术类学生对色彩、美感有很强的把握,作品色彩艳丽,造型独特,然而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不足又使作品显得没有深度;理工科学生的展示则构思缜密,逻辑性极强,可是画面单一、枯燥,没有能够吸引人的亮点。这个例子就体现了,一份好的ppt的设计,是需要科学和艺术的融合,既要充分展示美,也要使作品有深度、有逻辑。

设计与艺术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一定程度和意义上来讲设计起源于艺术的发展,在设计发展过程中,一直不断地在艺术中吸取养分。同时,设计也总是受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影响和作用着艺术设计的具体体现形式。设计无时不与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体系紧密相连,科学理论推进着设计的发展。设计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科学思维是其主体,艺术思维是其关键,如果脱离艺术的介入,那么设计生产出的物品只是满足某种功能的丑陋的产物。一件设计作品必须是艺术、科技及文化背景的统一和谐体。艺术和科学曾经也是被分离过的,结果这种分离导致了艺术偏于情感化,而科学则脱离了人类的情感,完全是非人性化的产物。在此背景下,就有一场倡导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运动。一些艺术家开始进行设计的时候,走进实验室,对工艺、材料、自然规律等进行研究,为的是一切东西都应达到他的目的。

在科学技术发展如此之快的时代,随着电脑进入设计领域,艺术和科学整合得更加紧密。设计师的创意和需求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表现,电脑虚拟技术的发展使设计作品能综合艺术、结构、工艺、技术、材料、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以谋求最佳的实现途径,成为设计的最佳手段。

结束语

科学技术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艺术使我们的时代更加多彩。科学离不开艺术的形象思维,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必须有赖于科学。科学与艺术的综合力量,对人类改造自然具有重大意义。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结合为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设计、科学技术、艺术的共同目标,就是创造灿烂的人类的文明。艺术和科学的结合,需要通过设计的力量将其具体化和实物化。设计需要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才能更完美。

参考文献:

[1] 陆晶.浅析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7):35-36.

[2] 高娟.浅探艺术与科学的关系[J].科教文汇,2008,(1):177.

[3] 李砚祖.设计: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与整合[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4-95.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t and design

WANG Lu1,2

(1.Art college,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15123,China;2.Suzhou economy and trade vocation technology college,Suzhou 215009,China)

Abstract:Today, the combination of ar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closely. Relationship between opposites: combining ar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to desig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arts is designed to unify the opposition and a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Design of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on goals, is to create brilliant human civilization.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ts design; consolidated

第4篇:关于建设科技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物流仿真;课程教学;物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物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的需求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显得更为迫切。目前国内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相关的专业,近年来也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专业人才满足市场需求。但是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历史较短,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因此大量的物流管理教学依然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

物流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框架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其次是将理论能够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增强对专业的价值与意义的认同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两方面并重,在理性和感性层面加强学生对物流知识的认识,并能直观地感受到物流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避免空洞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感觉过于抽象,难以产生学习的动力[1]。因此在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不仅需要知道教什么,更应该掌握如何教的方法,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着理性分析的层面逐渐深入。一般来说,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传统做法为带学生进行认识实习,到周边相关企业去参观并了解物流的设施设备、合理布局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受制于学时数、成本、组织难度等方面的考量,这种现场教学方式难以大面积的开展。

为了缓解这一需求和实际困难之间的矛盾,本文尝试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先进成果,将物流系统的运行过程以及实际运行的状态以动态三维可视化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并可由学生自己动手参与,通过自行动手调整设备以及参数,观察和研究其中所发生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物流系统优化的含义以及方法,这对于讲授物流系统组成以及系统优化均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灌输式学习向着探讨式与研究式学习的方向发展。这一方法在笔者的课堂教学中嵌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推广与应用。

1 仿真理论与工具分析

仿真理论认为,通过对现实环境的模拟,能够在可控的条件下抽取主要影响系统的要素,使其在接近实境条件下展现系统的功能。仿真最初是从流程仿真开始,逐渐进入二维仿真、三维仿真以及更为接近实境的体感仿真。这一演化过程可以让教学、培训等工作更易于组织,实现成本也更低。例如在美国对伊拉克的沙漠风暴作战中,美国士兵基本上是未曾经历过任何实战的新手,但是却轻易地战胜了伊拉克的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精锐部队。这一战争结果并不意外,因为美军士兵已经在本土进行过多次沙漠作战的仿真演练,而美军认为,这一场实战并不比仿真演习中的场景更困难[2]。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仿真系统的价值和重要性。

随着当代越来越多的系统操作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的,操作者也只能通过计算机屏幕上的反馈得知真实系统的运行状况。那么如果仿真系统足够逼真,操作者在采用仿真训练和真实训练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其成本和效率将发生较大变化,训练者可以轻易地调整一些现实中无法便捷调整的参数,并观察和体验其结果的不同,因此仿真这一方法成为系统开发与人员技能培训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价值表现得也越来越明显。

物流仿真作为一个新兴仿真领域,与工业仿真一样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当前市场上能够见到的仿真软件主要有以下几类:

(1)流程性系统动力学仿真

这一类工具主要研究系统中的存量与流量的因果关系,其建模过程较为抽象,主要可用于物流系统中库存量决策等问题。

(2)二维平面仿真

此类工具将上一类仿真模型中的流程转化为了二维实体对象,通过设定对象之间的连接逻辑以及对象属性,建立了一个实体物流系统的映射关系,并通过加速系统的运行时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并得到系统分析结果。

(3)三维仿真系统

这是当前业界的热点,这一类仿真软件基于第二类软件基础上进行实体对象的三维模块化,并将物流系统中的各项作业流程采用实时动画的形式加以展现,能够以较为直观的方式展现物流系统的运行,分析其运行结果。

(4)体感仿真

这是下一代的仿真技术的发展方向。体感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大量可以真实“感触”的虚拟实体,而不是在计算机前用鼠标进行的操作,实验者可以利用体感手套以及VR眼镜操作虚拟环境中的设备与对象,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系统的各种状态。这需要软件与硬件系统的整合,当前硬件平台已经较为成熟,而软件方面尚且欠缺,系统的整合仍需要经历一个发展的阶段。但不可否认,这将是未来最有前景的一种仿真形式。

2 物流管理仿真软件选择的基本原则

在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引入仿真系统,既需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要考虑到易用性、成本、适用面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此,经过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得出,在软件选择上应把握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则:

(1)易学易用性

这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如果软件复杂度很高,学习起来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需要较多的编程和其他背景知识的话,会带来较高的技术门槛,将仿真教学变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尤其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从一开始学生就无法对其产生兴趣的话,即便后期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也只是一种空谈而已。因此需要仿真系统强化人机界面,采取搭积木的方式将所需要的对象“拖拽”到工作空间中,并直观地在各个对象间建立逻辑关系,这样的系统才能够使学生迅速入门。

(2)模块标准化

在物流系统中同一类设备往往有各种不同的型号。但是在仿真过程中不需要如此多的不同设备,而只需要将设备的共性部分加以呈现,对主要的功能输出加以描述。例如在实际中叉车有内燃机式和电瓶式之分,每一类下又有更多的指标参数。但是在仿真中并不关注这些差异,而只关注叉车的行驶速度、抬升高度、最大载重负荷等与性能相关的参数,这样就能够有更好的大局观视角,将精力集中于系统的仿真,而不是设备。

(3)接口开放性

仿真系统需要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实际环境,例如在设备的三维模型中或者物流设施的平面布置中,三维仿真系统可能并不擅长于具体设备的建模或者平面布局,但是可以方便地从外部系统中导入AUTOCAD、3DMAX等专门化软件所形成的布局或者对象,便于协作与共享。

(4)可控制性

在仿真系统中,可对于任意实体对象有更多的参数控制,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修改其中的一部分参数,这可以满足一些高端用户对仿真系统的要求,具有更强的仿真能力。

3 物流管理课程仿真教学应用阶段

在物流课程中引入仿真,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三维实体设备的仿真

在物流课程中讲授不同物流设备及其应用,传统上介绍设备的功能、参数,以及图片视频等,但是学生并无对设备的直观印象。运输车辆这些常见设备还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感知得到,但是对于AGV、ASRS等平时看不到的设备,则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三维矢量建模,将设备的三维模型根据实体尺寸进行再现,学生可以通过在计算机上用鼠标查看设备的各个不同细节,对其尺寸、部件功能等都能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矢量模型还可以支持无损缩放,因此,可将设备的细节进行放大,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描述。这使学生在了解设备的时候有了更多的可参与性,效果较好。

(2)物流设备在系统中作用分析

物流系统中的设备需要通过链接来形成一个整体需要说明设备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那么需要将设备嵌入在一个真实的场景中,让其工作,表现出设备的功能特征。例如,在一个典型的物流仓库中,由货架、叉车等设备组成了一个仓储系统,那么在给定了输入输出接口的时候,货物的流动构成系统的主要功能,因此可以通过建模将此过程描述出来,如何接货、叉车设备如何实现托盘上架、如何出货等过程均可实现三维动画方式表达,使学生能够了解设备在系统中的作用。

(3)模块化仿真系统运行与优化

作为物流管理,更多地是需要学生在了解系统作用的前提下进行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管理这一目标,所谓管理,即在资源受限的条件下实现系统效率的最大化,避免闲置、浪费以及资源配置不足等不经济现象。例如在上一步完成的条件下,对系统中货物的到达进行描述,可以给定一个真实的货物到达时间数量表,或者按照一定的概率分布给定货物到达,在系统中给出货架的存放最大容量,叉车设备的作业时间等参数,那么通过让系统在计算机中快速运行,并得出系统的使用率,使学生对系统瓶颈、优化等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在暂存区货物出现了大量的堆积,而货架利用率尚且不足,叉车却是满负荷工作,此时,学生便易于找到系统的瓶颈,并且尝试着提出采取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更强地参与和动手的积极性。

(4)模块整合,综合研究

将各个独立的物流系统模块进行整合,从而掌握更为复杂的大系统运行的仿真模拟,对物流有更为成熟的大系统观。物流课程的讲授一般是从系统的七大功能要素展开的,并最终要对其各个功能模块有综合性、整体性的认识,因此,给出各个子系统的接口,并将子系统定义为若干个子模块,这样可以方便地形成一个可运行的大系统,分析各个子系统模块之间的关系,并实现物流效率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这些仿真的手段,使学生能够实现“做中学”,使其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4 结 论

通过在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引入仿真软件Flexsim,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布置实际问题的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地寻找问题答案,学生能够在课后自觉地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开始对优化的概念进行思考,在尝试解决系统瓶颈问题时,开始由问题驱动学习理论方法,对课本上所描述的大量抽象概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并且通过这一工具的掌握,为后续的运输与配送管理、仓储管理以及物流系统规划等课程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将前后所学的内容进行贯通,逐步提高解决更为复杂的物流问题的能力,起到了比参加企业认识实习更好的效果。在教学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能够将企业的真实场景和问题引入到三维建模过程中来,而不仅仅采用一个假设的场景,这样更易于使学生理解物流系统仿真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第5篇:关于建设科技馆的建议范文

肇始于世纪初的第七次课程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涉及到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等指导性方面,也涉及到了教材和教学方式方法这些具体的实践层面。无论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还是教学方法,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对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了长期地观察,发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既呈现出新的气象,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说机遇和挑战同在,希望和问题并存。

一、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的变化。

应该说这次改革给小学数学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既有理念上的,也有教材上的,对课堂教学实践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更全面,更科学,更能指向人的可持续发展。

在以往的数学课程中,我们追求的是知识和技能,双基的落实就是数学课堂的全部目标。这次课程改革,教育的着眼点瞄准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当前的学习对未来的影响。对学生未来影响最大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获得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因此这次课程改革确立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这一观念已经在课堂上被广大教师所践行。我们欣喜的看到,在备课时每一个老师都有全面的目标意识,目光不再仅仅盯着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而是想着在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能让学生获得哪些比知识和技能更有用的东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放手探究,经历体验,交流合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发现意识发现能力,开阔学生的数学体验和知识背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注意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课堂上学生敢说话了,敢动手了,愿意动脑了,学会思考了。学生不再是等着教师去填鸭,而是自己主动去学,去建构。数学从枯燥无味面目狰狞变得趣味盎然,学生对数学的喜欢程度不断提高。

这些变化有力佐证了三维目标的正确性、科学性,也说明了三维目标的确立是课程改革坚定不移的指导性方针。

2、学习方式的变革给课堂面貌带来了根本转变。

接受学习是传统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依照教材讲解,学生专心听讲,认真做题,这是传统数学课堂的常态。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提出了“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确定了“自主探索”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地位。这一地位的确立使课程目标中有关用“体会、经历”等词语描述的目标的落实找到了基本的动作凭借。这些目标是数学课程目标的最重要部分,因此“自主探索”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措施。为了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青岛版教材做了大胆和有益的尝试。在一年级安排了“你说我讲”,在二年级安排了“你问我说”,在三至五年级安排了“合作探索”板块。课程改革后,一方面由于理念的变化,更主要的是由于教材的变化,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带来了巨大转变。首先,教师从台前退到了幕后,学生走上了学习的舞台。教师只为学生提供情景,提供话题,提供指导和帮助。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充分地动手,充分地讨论。其次,学生从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根据情景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和假设,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展开探究,在探究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第三,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丰富多彩。由于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的权利和责任交还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问题,借助各种工具,展开学习活动,或操作,或调查,或整理,或归纳分析,或交流讨论,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深入而高效。

这一转变说明,科学而全面的课程目标是前提,只有建立了与目标相匹配的学习方式,目标的实现才成为可能。

3、数学课堂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

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要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出“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些都昭示着数学生活化的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喜欢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去分析情境中蕴含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借助生活情境来理解数学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完新知后教师也喜欢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解释所学的知识,并让学生在新的生活情境中巩固新知。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了所学知识的现实必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借助生活情境,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更透彻,更深刻,更具有个人建构意义。

这一变化说明,任何一个学科,尤其像数学这样高度理性的学科,如果脱离了生活,成为纯粹的逻辑灌输,将很难与学生的认知背景建立联系,很难实现数学知识的建构。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种种问题。

当然,我们也观察到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也存在种种问题。这些问题既关涉课程目标,也关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但种种问题都在教学效果这个维度上表现出来。

1、学生的“自主探索”不够深入,不够科学,能力尚未形成。

如前所述,课程改革后,数学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我们观察到,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学生并没有学会探究。之所以会出现背道而驰的结果,是因为在课堂上“探究”是这样进行的:一种情况是学生在教师或者教材的提示下,运用各种工具按照教材上提供的各种途径或方法,对知识进行顺利的验证性学习,然后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好一点的老师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差一点的老师让学生用每一种方法来研究一遍。这些所谓的“自主探索”都忽视了学习的起始状态,忽视了探索过程的曲折迂回,其实都是在沿着别人设计好的思路,重复着别人的思维,自己没有发现“摸索”的奥秘,当然就学不会探究。一种情况是有的老师认为“自主探索”的过程太难掌控,无法指导,而且耗时费力,就干脆不让学生动手,而是顺着教材的思路,来讲“探究”,甚至讲知识。

分析其深层原因,我们发现还是一个理念问题。一是没有把“自主探索能力”的形成作为一个重要的数学课程目标。如果说“自主探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各种过程性目标的重要手段,那么,作为“自主探索的能力”应毫无疑问的成为凌居二者之上的统领性目标。只有学会了“自主探索”,才能用它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二是“自主探索”没有被教材编写者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来设计,只是把它作为获得新知的一个过程和手段。一方面是教材设计的太“到位”了,探索的各种方向和方法都表述出来,代替了学生探索中最艰难的起步状态。其实教材在这里最重要的不是全盘托出,而是应该做出唤醒式的提示。另一方面教材编写的又“不到位”,教师不知道怎么样指导学生去探索,学生动起来之后做些什么,有了想法怎么办?怎样最重得出结论?由于这些缺位,教师在课堂上很难把握,对于“自主探索”,要么放任,要么放弃。

总之一句话,教材没有把“自主探索”作为目标,没有按照“探索”的规律来编写教材。一个完整的探索过程,要经过对情景的分析,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提出猜想,依据旧知验证猜想,并在验证过程中不断调整思路,最终形成结论。还有一点,形成自主探索的能力,不仅需要探索的过程,更需要对探索过程的反思。这是因为,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在探索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关注的是结果,而没有把关注点放在过程本身。只有在探索结束后,让学生去总结一下走过的探索历程,学生才会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学,获得体验和方法。如果我们能把“自主探索的能力”纳入课程,纳入目标,纳入教材编写的内容,让学生面临问题情境,学会分析,学会联想,学会猜测,学会验证,学会反思,从而最终学会自主探索,学生收获的可能会更多。

“自主探索”如此,“合作交流”的情况亦如此。

2、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没有得到根本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要“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说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为了落实这一要求,青岛版的数学教材设计了是以情境串带出问题串的形式。我们观察到,老师们在课堂上一般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提取其中的数学信息,然后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应当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一是这些提问的方式都是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信息或条件提出问题。这种提问的思维方式不是归纳式的思维方式,而是经验式的,思维训练价值不大。二是这些问题都是一些解决具体生活情境的问题,目的是为了引出新知识,而不是指向发现新知识。对数学问题能力而言,其本质是发现能力。问题意识与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如果仅驻足于此,则显的浅薄而乏力。学生缺少的是对数学本身的思考,缺少的是那种深刻的和数学本质相联系的深层次的问题。这种问题,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甚至对与数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是学生不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而是我们根本没有给学生机会,根本没有在这方面做出引导。原因是什么?是我们的课程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教材没有考虑到。其实我们至少可以在两个方面做工作,一是培养学生“刨根问底”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学习“2、3、5的倍数特征”时,不只让学生根据“团体操表演”这个情境图提出“各项表演分别可以派多少人参加?”这样的问题,更要让学生在探究出其特征之后,让学生提出“2、3、5的倍数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这个深层次的问题。再例如学习了“分数乘以分数”后,在学生学生掌握法则是“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后,让学生提出“为什么分数乘整数是分母不变,整数乘以分子,而分数乘分数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这是因为数学是讲理的学科,我们不能只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二是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提出猜想,发现新知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知识才能不断扩展,数学也才能不断发展。

3、算法多样化的理念被歪曲。

《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所谓的“算法多样化”,其实质是算法的个性化,是尊重个体学习经验的体现。但我们发现,老师们曲解了多样化的含义,认为多样化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每种算法,多样化就是一定要出现各种算法。在课堂上出现了一味追求多样化的倾向,有时甚至为了多样化,而穷追猛打,让学生去苦思冥想出一些低思维层次的方法。这种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教师对课程理念理解不深,没有掌握“多样化”的真义。二是教材出了问题。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将各种算法、各种策略一股脑的写在书上,有的还加上了省略号。这就给老师一个误解,认为是必须在课堂上弄出这些算法,甚至必须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如果教材不是如此,而是本着“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知识背景,让学生用自己个性化的方法展开探究”,在探究的起始阶段充分唤醒学生的前见,那么每个学生的算法和策略必将是个性化的,众多的个性必将形成多样性。

4、数学思想方法被形式化、虚化。

在《数学课程标准》课程总体目标的第一条就谈到“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可以看出,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也是一项重要的目标。但是在课堂中,我们却很难看到教师自觉地进行“渗透”。即使有所渗透,也是隐性的,无意识的,随意的,全凭教师的感觉和把握,缺少一种自觉意识和计划意识。主要呈现以下几种状况。一是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无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存在,不是有意识的用数学思想来指导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二是为了体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这一理念,不顾学习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不顾学生的体验与经验是否达到可以理解概念的程度,生搬硬套概念。三是没有形成广泛的体验与经验,希望通过专题讲授来传授数学思想方法。例如有的教材就设计了专门的“数学思想方法”专题,通过几道题目来学习某种思想方法。其实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和运用意识的形成,是一种长期的熏染、感悟和沉淀,是一种对经验和体验的积累、整理和提升。而现在的数学课堂,对于数学思想方法要么熟视无睹,要么急功近利。之所以如此一是课程标准没有明确小学阶段要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二是教材对哪些点可以落实哪些思想方法没有提示,也就是说教材没有把“思想方法”作为目标加以落实;三是课程对于“数学思想方法”如何渗透,渗透到何种程度没有提出明确要求。

5、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被忽视。

“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在本质上来说是学生利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要么是平行关系,要么是递进关系,要么是组合关系。这就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进行自主探索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获得各种学习的方法,探索的方法,发现的方法。这就给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学习新知提供了保证。有些知识属于同一知识系统,是这一系统的平行的组成因素。我们可以从这一整体和已知的部分去推知未知的知识。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整数加减的方法去推知小数的加减法;有的知识是原有知识间的组合重构,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综合推导。例如学习“分数乘整数”,可以让学生结合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来推断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有的是原有知识的拓展延伸,我们可以把原有的知识作为探索新知的线索。例如我们在学习“圆的面积”时,可以先画几个圆,让学生想一想圆的面积会和圆的哪个构成要素有关?这是因为我们认识事物时,一般先认识事物的元素构成,再认识事物的性质。而事物的某些特性总是和他的某种元素相关。因此在学习后续知识时就可以从已知元素中寻找可能相关的线索。有的新知识与原有某些知识在结构和研究方法上具有相同之处,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推测和验证。例如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后,在学习“长方体的体积”时,就可以让学生利用相似的研究方法学习新知。

但是在课堂上,我们却经常看到教师无视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无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将学生的大脑当成一张白纸,一切从零开始。即使有的老师关注了知识间的联系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是教师明确的告诉学生从哪个角度,用哪种方法来探究,而不是学生对新的情境进行自觉分析,然后从大脑中寻找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第6篇:关于建设科技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人教版 初中语文 实验教科书 综合 学习 设计

目前,我国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的所有单元设计,大多以活动方式为主,内容基本相同,语言表述的风格也大同小异,这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目标的实现,没有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因此,必须进行教科书设计的改革,深入综合性学习的方法,统筹研究和考虑编排,真正发挥教科书应有的价值。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初中实验教科书的设计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科书中大量的活动设计很容易误导教师和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鲜明、丰富的活动设计会将学生的吸引力集中在实践活动中,并不能达到活动真正设计的目的,不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其次,人教版教科书中活动的设计大致相同,不能体现出不同时期学生的学习特点,重点不突出,梯度不大,不变的活动形式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与活动设计的初衷相背离。最后,人教版综合性活动的设计描述步骤基本相似,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离不开学生自己的讨论和思考,相似的语言表述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思考力和交际能力等的培养,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尽管学生进行活动的内容不通过,但是最终收获的经验确实一致的,不能真正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在设计没有很好的将活动与综合性学习联系在一起,重视选文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的阻碍了活动的设计,将学科与活动对立起来,没有有效的利用活动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会让语文课程变得枯燥无味,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在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形成,没有真正做到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无论是哪个学科的学习,都要建立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将学习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让学习任务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课程的活动设计中,要指导学生进入一种生活情境中,在这种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促进学生的想象,对事实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适应性,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抽象的学习变为有一定价值的活动型学习,真正做到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有效的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通过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学习,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尽情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真正起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二、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建议

综合性学习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综合性设计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全面丰富自己的知识。本文对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综合性学习设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教师和学生都要更新学习观念,摆脱对教科书的盲目依赖,要有针对性、创造性的分析教科书,真正让教科书发挥其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其次,教师在授课时要重视案例选择,在合理的例子表述下,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引起教师的反思与提高。在设计教科书时,也要根据案例的反馈信息,完善教科书的设计工作。

教科书的设计者要转变设计观念,将设计重点放在学生和语文学者上,兼顾语文学习的实际性和学生掌握的程度,淡化设计目标的期望值,真正让教科书起到教本和学本依据的作用。初中生正处在心理、生理等的突变期,不同的学习阶段都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由于学生在初中三年中成长较快,思维意识、逆反心理等逐渐显现出来,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爱好、智力水平等各不相同,其语言的发展水平也会出现差异。教科书的设计要能体现出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水平,达到积极配合学生这种成长变化的目的,让学生易于接受教科书的设计理念。进行活动性质的设计,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转变为学习的意识,从而进行主动的学习,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此外,教科书还要充分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通过一些小测试、小活动的板块设计,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全面扩展学习内容。综合考虑学习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个体的情感价值观等,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以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突出学习过程,但是相对弱化了学习能力,缺少综合性学习的概念深入。教科书的设计要充分表现出思想观念、交流表达等内容,最终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综合性学习设计,要体现出自主选题的重要性,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性,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社会环境、感受自然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验与人交流、发现事物美的乐趣。人教版教科书的设计较为丰富的提供给学生活动内容,这样会固定学生的思维,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教科书的设计要尽量考虑到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勤于动脑,留出自己设计活动、选择活动的空间。此外,还要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保证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目的。通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书写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收获的快乐,达到学习目的,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良好的教科书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通过综合性的学习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合理的学习、思考,充分体现出教科书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明.语文课“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发展[J].语文建设,2001(10):105-107.

第7篇:关于建设科技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方法

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及建构主义理论

程序设计课程是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在对学生的整体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程序设计课程是对数学知识的延伸和应用,具有相当的逻辑性,学好程序设计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但由于各类程序语言均存在着概念抽象、语法繁多、数据结构复杂等特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知识再生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出有助于学生长久发展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其核心是: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信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而不是知识意义的灌输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而是自己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包含着两种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抛锚式教学方法和支架式教学方法。

(一)抛锚式教学方法及其应用。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比喻为“抛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真实情境中去感受(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抛锚式教学方法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环节组成。

示例:冒泡排序法的教学设计。排序是处理数据时常用到的一种计算方法,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都会涉及到排序。冒泡排序是一种经典的排序,其基本思路为: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并重复以上过程。由于在排序过程中总是小数往前放,大数往后放,相当于气泡往上升,所以称作冒泡排序。

1、创设情境。用多媒体演示实际社会中某项比赛所采用循环赛的过程。模拟5个人参赛代表5个数,先从第5个人与第4个人开始第一场比赛,比赛后的胜者(即是二个数比较后较小的数)交换到前面,再与第3个人比赛,依此类推,直到最后胜者(第一名即最小数)交换到第一个位置为止;再对剩下的4个人重复上述比赛过程,直至所有人的名次排好为止。

2、确定问题。对上述实例进行讲解,详细阐述冒泡排序的含义和规则,提出问题:写出5个数的冒泡排序程序代码。在给出问题的基础上,要对解决问题所用到的知识技能点加以讲解,本例中需用用到数组、循环结构、分支结构等知识点。

3、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给学生某些线索,如每轮指定一个位置的数,依次和后方的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中发现指定的数字较大,则交换位置,并且每轮比较的次数递减一。

4、协作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写出算法流程图,并确定如何用循环和分支程序结构实现算法,最后编写代码。

5、效果评价。可以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解决另外一种排序方法,以此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迁移能力,来评定教学效果。

(二)支架式教学方法及其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是为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深刻理解所必需的,为此,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方法由确定主题、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组成。

转贴于

示例:方法调用的教学设计。方法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重要的知识点,其概念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方法是函数和过程的统称,近似于数学中函数的含义。通过支架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方法的含义与调用过程。

1、确定主题。首先对数学中函数的含义进行讲解,尤其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理解。从而引申出方法中实参、形参、传值、传址等概念。

2、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演示数学函数的一般求解过程,例如假设x等于5,则f(5)=5+1;另外,演示程序实现方法的功能,其过程如下:

子过程:

Sub f(byval x,byref y)

x=x+1

y=y+1

End sub

主函数:

Sub main()

Dim a=0

Dim b=0

Console.writeline(”a=”& a & ”b=”& b)

f(a,b)

Console.writeline(”a=”& a & ”b=”& b)

End sub

3、独立探索。让学生观察上述两种求解过程,独立探索数学函数中自变量、因变量与程序方法中实参、形参的关系,独立描述出方法调用的过程,并分析传值和传地址之间会产生的结果差异,拓展思考方法。

4、合作学习。在独立思考和探索的基础上,对学生分组,进行集体讨论,并用图文等手段描述出方法调用的过程,最终完成实参、形参、值或址的传递等概念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通过对题目的理解,画出流程图,解释出方法调用的相关概念和调用过程,评价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等。

三、教学过程的控制设计

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教学过程的控制,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有很多,并且教学评价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因此有必要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职责划分。表1为各个教学环节中职责的具体划分。(表1)

四、总结

程序设计课程中,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还要精选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以情境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学,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下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对于以上方法笔者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应用,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还有待改进,每个教育者都任重道远。

主要参考文献

[1]周玲玲,尹观海.基于建构主义的“复杂学习”课堂教学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0.12.

[2]李咚.建构主义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0.8.

第8篇:关于建设科技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电力设计行业;顾客满意度调查

一、顾客满意度调查概念

顾客满意度调查(Customer Satisfaction Survey)是用来测量一家企业或一个行业在满足或超过顾客购买产品的期望方面所达到的程度。测量顾客满意度的过程就是顾客满意度调查。它可以找出那些与顾客满意或不满意直接有关的关键因素(用统计指标来反映,有时称之为绩效指标),根据顾客对这些因素的看法而测量出统计数据,进而得到综合的顾客满意度指标。它也是近年来市场营销调研行业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调查技术。

顾客满意度调查工作从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上来说可以分成两个方面,顾客满意程度调查与顾客忠诚度调查。顾客满意程度是指顾客感知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与其期望相比的结果,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感受能否符合原先期望,符合程度越强,越能反意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就是要针对是顾客对产品或服务与其期望相比的结果进行相关调查工作,具体到电力设计行业而言,就是顾客对我们的设计是否满意,我们的设计是否符台顾客的要求。顾客忠诚度指的是顾客对某一产品或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重复购买该产品或服务,以及向他人热情推荐该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表现,它反映的是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认同程度。具体到电力设计行业,顾客对我院设计队伍设计水平、设计能力的一种认可,直接关系到我院在电力设计市场上的美誉度。

二、电力设计行业顾客满意度调查工作的现状

我院作为福建省电力设计行业的龙头老大,我院领导一向十分重视顾客满意度调查工作,本年度顾客满意度调查工作就在我院三级管理体系基础上建立、实施的情况下进行的,主要调查了顾客对我院电力设计相关服务的满意评价以及顾客对我院设计水平、设计能力的认可程度。调查方式由以下几种:(1)由经营部组织相关部门自行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2)经营部利用工程回访和现场中间检查等机会进行调查;(3)委托驻现场施工代表进行调查。调查实施过程主要采取:电话邀请、预约送表上门或电话问卷讲解,传真、系统OA及电子邮件调查和电话回收确认等,确保问卷为最终顾客填写。上半年度共发放问卷49份,收回45份,回收率占91.84%;从回收的问卷状况来看,虽然有部分企业对我院的设计服务、设计水平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大部分企业对我院的设计服务、设计能力、设计水平还是持较肯定的态度。

三、顾客满意度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作为电力设计市场供给方――各省电力设计勘测院,对顾客满意度调查工作重视不足。

顾客满意度调查工作一直存在各行各业中,但是电力设计行业作为一专业性要求较高的特殊行业,一向以来不重视顾客满意度调查工作。特别是这几年,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力度不断增强,电力设计步入了黄金期,设计成了“骄儿”,容易忽视了质量、服务,“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全员全意识顾客至上的思想薄弱。这一两年来,随着电力设计市场地进一步开放,电力设计市场了也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再加上2009年国际金融影响,电力设计行业也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解顾客需求,作好顾客满意度调查就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作用日益突显。因此,真正建立起全员全意识顾客至上的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缺乏科学有效的电力设计市场顾客满意调查评价体系。

目前市场上通行的顾客满意度调查工作只针对一般性商品。未必适台于电力设计这种特殊产品。电力设计市场作为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市场,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知识,要全面、客观地对电力设计这一专业性较强的特殊市场的满意度进行测量评价,并不是一件易事。我院目前正在根据这两年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正在编制《福建省电力设计勘测设计院客户评价管理办法》,建立立足我省实际情况。科学有效、全面客观的电力设计市场顾客满意调查评价体系

第9篇:关于建设科技馆的建议范文

>>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视角下的英语专业文学教学研究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中等职业英语教学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下的初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观及对中国的启示 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及其对现代课程改革的启示 基于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分析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视角下的成人教育教学问题及发展对策 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观对我国课程建设的启示 基于后现代主义的大学生英语阅读价值观分析及对策 论浸入式教学模式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启示 作为自为责任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视阈下的思想政治课作业设计思考 后现代主义观视阈下现代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 浅析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渗透及对我国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对提升大学生学习力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对我国教学论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年7月15日读取).

[7]同[1].正文第138-142页.

参考文献:

[1]A.N.怀特海.2010.《教育与科学理性的功能》(The Organisation of Thought Educational and Scientific The Function of Reason)[M].黄铭译.郑州:大象出版社.

[2]A.N.怀特海.2012.《教育的目的》(The Aims of Education)[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

[3]李方.温恒福.2012.过程教育研究在中国[M].福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