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

第1篇: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青岛;民俗文化;发展

一、青岛民俗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民俗文化史青岛城市文明积淀的表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青岛有悠久的文化积淀,积累了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青岛是文化荒漠”、“青岛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等观点,实在不值得一驳。青岛与后来德国殖民者开疆拓土出兵强占的小小青岛村不是一个概念,亦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我们将观察青岛的视角放大一点,从青岛村放大到周边乃至放大到城市边缘的话,不难发现,带有浓郁的山东地方特色却又在一定程度上糅杂了其他地域特色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千百年来,一直在滋养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在青岛总体结构中,民俗始终是一个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保护和弘扬民俗文化,实质上就是守望城市特色和城市精神,是维系青岛城市发展的血脉,也是青岛之所以为青岛的关键所在。正如生物多样性维系着世界生态平衡一样,文化多样性也促成了青岛这座开放城市的发展。青岛人的很多民俗文化创造,包含了过去世代累积的信息和发展的可能性。有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我们今天或许并不知道它有什么重要性,但以后可能非常重要,可能影响到城市未来的发展。

(二)民俗文化是青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民俗文化是历经千百年传承、积淀下来的民间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知识,提高了人们的文化品位,而且,民俗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历史积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生产力。因此,民俗文化资源可以作为产业经济去经营、可以作为文化资本去投人生产。如当今兴起的民俗文化旅游业,就是把民俗文化作为经济资源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而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所以,研究和保护民俗文化要与振兴经济相结合,打造自己特有的品牌,扩大影响,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青岛民俗文化发展的思路

(一)突出青岛民俗文化节特色,丰富节庆内容

民俗文化越有特色,差异越大,就越有吸引力。民俗节庆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张扬个性、追求特色,并善于把特色与个性附着于一定的客观载体。节庆活动在内容上既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普遍接受的需要,也要满足人们日益追求精神文化先进性的需要;既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既要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也要紧跟时代潮流;既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又要使之与世界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所以,青岛民俗文化节在内容筛选时应精选其具有特色的部分,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的内容,要有亮点、热点和卖点,切实把民俗节庆活动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产业特征和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去粗取精,培育理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性格,使青岛区民俗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的生命力。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拓民俗文化特色街区,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落户四方区打好基础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大多都是民俗活动派延出来的,而民俗活动的载体大多是庙会、祭祀等活动内容,因而,现代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在参入其他节庆、经济活动中,不容忽视庙会所给予的空间。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陛庙等文化一条街,是展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效场所,使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赖以生存和传承。青岛市四方区政府不但重视弘扬民族文化,开展民俗文化活动,更加重视资源综合利用,打造青岛民俗文化品牌。自2003年初,即提出整合糖球会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海云庵为中心,建设民俗文化特色街区,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有利途径。如果将糖球会比作青岛市民俗文化活动的龙头,海云庵民俗文化特色街区为龙体,那么,将坐落在四方区的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就是画龙点睛了。2005年青岛啤酒街的成功运做,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三)加快民俗文化特色街区建设,打造民俗文化展示平台,促使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尽快落户四方区,并使之成为提升综合发展实力的重要拉动点

四方区2004年至2005年在全国进行了“海云庵民俗文化特色街区”概念性设计作品征集活动,青岛市民俗文化特色街区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的最佳选址位置应在海云庵旁边建设,海云庵与博物馆遥相互应,相得益彰。并辅助配套设施,停车场、民间艺术表演广场等。同时民俗博物馆将充分发挥自己的宣传教育功能,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青岛市民俗文化品牌作出努力。

(四)与时俱进,为青岛民俗文化注人新元素

一是增强现代性。民俗文化是一种传承文化,如果它不能与民众的现实生活保持血肉联系,就早被民众淘汰了,民俗文化离不开现代性,它是从古一步步走到今的,在“今”中体现的正是它的社会价值。二是提高创新性。在新世纪,我们要顺应信息技术产业化的时代潮流,运用最新技术挖掘、整理、开发、利用民俗文化的丰富资源,把高新技术引人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文化的科技含量以求以信息化推动民俗文化景点的开发与升级。如可以重点做大做强“李村大集”。李村大集历史积淀厚重,是民俗文化的样板,应把具有百年历史的李村大集办成集景观、文化、休闲、购物、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民俗节会品牌。

第2篇: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保护;旅游开发;辩证关系;主体选择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5-0143-04

根据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提出的民族文化三分说,民族文化分为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上层文化即贵族文化、精英文化、典籍文化,中层文化为市民文化,下层文化即广大农民及其它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中、下层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民族文化中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钟先生还指出“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个概念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对民俗文化有多种分类方式,有把“民俗”文化分类为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礼仪、岁时节序、传统节日和信仰的民俗,还有把民俗文化分为精神民俗、物质民俗和社会民俗。

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与一个民族某一地区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俗文化既包含于主流文化的民间文化部分中,也包含于非主流文化的民间文化中,本文探讨的范畴界定为稀缺的民俗文化部分,即非主流文化中的民俗文化,通常是指我国55个少数民族文化的民俗文化部分。这部分民俗文化具有稀缺、奇特、原生态、活态等特点,在具有高旅游开发价值的同时,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上表现出极度的脆弱性。

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学术研究中日益凸现出不可或缺的研究价值与传承价值。在全球一体化、现代开放型社会,旅游开发成为众多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地区发展经济的首选路径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与传承民族、民俗文化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焦点,而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成为有效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关键。

一、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1、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出现普遍的“庸俗化”、“伪民俗”、“同化”、“商业化”等现象;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

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即“文化经济化”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普遍认可的优化路径选择。最普遍采用的价值转换方式就是旅游开发,因此,在认可旅游开发促进民俗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回避旅游开发给民俗文化演化发展、历史变迁带来影响的现实。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2、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学界对旅游开发的认识也越来越理性,提出民俗旅游开发实际对民俗文化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

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

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二、旅游开发背景下民俗文化保护主体的选择

依据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论述,可指导民俗文化的保护主体的选择,以制度安排如出台政策加以规范与管理,以强化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的协调统一性。通过对民俗文化保护主体的重新设定和再思考,将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问的矛盾通过旅游开发主体与民俗文化保护主体之间的融合统一于一个主体内,并以制度约束主体的行为,尽可能缓解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目前民俗文化保护的主体主要有两类:政府与民间组织。但在旅游开发背景下,还需将“开发商与经营户”作为一重要主体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系统中,与政府、民间共同构成三大保护主体。

1、民俗文化保护的两个主体:政府、民俗文化的依存群体

民俗文化保护的过程模式可归结为两种:一、直接来自政府层面的主导性保护,如贵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借由2008年贵州旅游发展大会刺激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开发,为保护村寨民俗文化,从县委政府层面积极推行保护措施,主导编制苗寨发展与保护规划及各项开发与文化保护项目;二、先起由民间自发力量,然后由政府多方协助引导,支持民间民俗文化的推广、传承与保护,’从民间主导逐渐转化为由政府主导保护工作。在主流文化强力冲击下,起源于民间的文化保护,一旦缺少政府政策与财力等的支持,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不管哪种过程模式,民俗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和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不能缺少政府的全力支持与资金投入。

行政保护力量不可或缺,民间自发组织的作用更是不能忽视、其角色不可取代。以往民间自发组织仅由民俗文化所依存群体中的部分人员构成,由于民俗文化普遍具有活态性,因此民俗文化保护应涵盖保护地域内的全部民众即民俗文化所依附、依存的整个群体。

政府与民俗文化的依存群体力量两者构成密不可分的两大要素,在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作用互补。政府的角色:优化文化存留与传承所需的条件与环境。文化依存群体的角色:承担起自身民俗文化的存留与传承重任,是民俗文化具有传承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政府力量作用于文化主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保证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尤其利于活态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2、民俗文化保护第三主体的选择与定位

对于旅游开发地而言,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必须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主体之中,即依托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创造经济财富的开发商与经营者群体。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其价值为开发商和经营户所利用转化,利用转化得当,则既可有益于保护好民俗文化,又可创造必要的经济价值;反之,则在为当地带来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会对民俗文化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约束好开发商与经营户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对民俗文化的科学利用非常关键。

开发商和经营户的定位问题:他们应不仅仅是投资商、开发商、经营者,更应是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人,是兼具商人与文化保护的“二元身份”人,且以文化保护、传承身份为主导。如何约束与监管开发商和经营者的“二元身份”,应纳入政府以行政法规手段进行监管的重要工作中。以文化保护为主导的“二元身份”制度设计,是将旅游开发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大系统中的重要手段。

政府、文化依存群体、开发商与经营户群体,三大主体是一个民俗文化地区以旅游开发为手段带动经济发展且同时保护当地民俗文化所必须管理好、引导好、规范好的三个重点群体。三者之间协同合作,使命共担、利益共担、风险共担,共同构建一个依托旅游开发保护民俗文化为核心、带动经济发展的双目标优化模式。

此外,学者及社会其他群体,可作为三大主体的必要补充,为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3篇: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思考

检 索:.cn

Abstract :The uniqueness of Chinese folk culture has decided it to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paved the way for development of far-reaching, and folk culture also needs to introduc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is new culture protection concept, innovative research approach to expand the protection of folk culture, improve th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ulture study of folk custom, continue to study the folk cultur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based on this research, the two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development have a great role.

Keywords :Folk Cultur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New Thinking

Internet :.cn

当今社会是经济、文化的兼并与包容时期,特别是独特的地域文化很容易因外来文化的强势侵袭而对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固有生活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进而会严重威胁到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对于地域文化的削弱,更有可能因弱化过大而被历史所淘汰。这是相关研究者不愿看到的,在现今一体化的实际格局和全球文化多元化的意义重大的局面下,加强二者的互通,对保护我们独特的文化,将产生极深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将传统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互通分析,二者就像孪生兄弟,代表着中国的古老文化,若想真正的研究和保护它们,就必须结合发展,分开研究,民俗文化孕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得到了社会与国际的认可和了解。如,杨柳青年画的是民俗文化中对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景,天津的黄会、天津的妈祖信仰也是因为民俗中对神明的崇拜和对信仰的推崇而发展壮大,甚至成为天津的名片,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民俗就像树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树的枝叶,没有根持续不断的营养供给,枝叶是不可能发展的这么迅速,所以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一、中国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总结出的文化用词,以前的研究者一直将中国的一切古老而传统的研究内容称之为民俗文化,因为两个概念的内在联系太过复杂,外在表现形式又很相似所以相当一部分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混为一谈。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者认为所研究内容已经包括了民俗文化所以新的领域可以代替超越旧的方向,新的研究方向更加的鲜明生动,贴近现代人的生活环境与思维习惯,所以民俗文化的研究意义不大。而一直致力于对中国民俗文化研究的专家们则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不过是托生于民俗文化,而且与之相对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在民俗文化之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是将一些民俗文化重新命名,重新归类,所做的研究工作都是重复民俗文化的研究,一切从五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文化都属于民俗文化的研究氛围,无出其右者,而且比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于民众的艺术性研究,博物馆式保护,民俗文化代表的最广大人民最喜闻乐见的文化表现形式,它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的丰富多彩,更加自由,发展与传承以民众为主。民俗文化的主人从来不仅仅是传承人和专家的私有财产而是来源于生活,润泽于生活,完善于生活,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只是把它们提取和归纳起来,只是让大家不要忘记中国曾经的文化存在形式,它的目的是将其归还给普通大众,让曾经的辉煌与精彩再次绽放光芒。民俗不是固态的,而是一种活态的生活文化现象,它以广大人民为载体进行活态传承,民俗是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根源,代表传统文化的本态,它就像空气,一直弥漫在人民周围,为民众提供生活的规范,是民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任何人,只要是生活在人群中,就脱离不开民俗的影响。民俗依托于劳动生活,如天津的黄会、天津的妈祖文化信仰、天津的茶楼文化等,现代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极快,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冲击,我国传统社会文化发生了很大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内容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已经存在千年的民俗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慢慢开始衰败,民俗文化的存在状态每况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将有形的文化遗留与无形的文化传承区别开来,国际统一运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词语,顾名思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一定是以技艺、环境、表演形式等存在的,它的特色是一切的保护都以传承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最重要的就是传承人的保护,现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已经在慢慢从博物馆式的保护为主体,转变成以传承为目的的保护主体。越来越多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开始走下神坛,它们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人才学习与传承,很多旧的手工艺人,改变旧有思想,利用互联网,利用现代的表现形式将本来已经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重新焕发了青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创新,活态的传承,它的一切存在形式都是非固态、非实物,内容以传承人的存在与发展为一切研究的基础,如果对传承人的保护与研究不到位,就意味着一切的研究都是妄谈,只有将传承人的保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才有意义与作用。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主要是保证生活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让传承人得到普通大众的认可,他们的技艺得到民众的尊重与了解,并且也让古老的技艺融入现代的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的民俗文化项是中国的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存在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普遍认为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就是民俗文化但这与中国的民俗文化研究者对于中国民俗的注解有极大的分歧,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质上的不同,所以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相存在意义是,它们的差异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所研究内容的确定性与理性的研究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内容注重对历史的展现、对文化的再解读、科学的研究。而民俗文化的研究内容更加繁杂,它的特点是事无巨细、包罗万象、既有新的文化传承也有其封建守旧的一面,民俗文化的研究特性注定了它的复杂与变化,两者的不同还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内容既有大众也有传承人;而民俗文化的传承全部来自于普通的劳动人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是非物质性,而民俗文化的内容则包括物质与非物质。相同点是二者都是以人为本的保护原则、传统活态程式化的特殊发展原则,而且都面临着失去既定生存环境的危险,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及时解决。

二、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互研究分析

近年来普通大众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也慢慢对精神生活有了一定的要求,其中最能给大众带来文明认同感的传统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开始为人们所关注。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得到了地方和国家的大力扶持,因为它们代表中国民族性,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更应该深入的进行交互性研究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民俗文化的意义是它将民俗文化中的精化部分提取,让传统的、古老的民俗文化开始慢慢吸引现代人的目光进而喜欢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更不能抛弃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独立存在,独特的传统文化可以最好的区分中国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发展与传承的特色,不会形成千城一面的情况,不同的环境必然带来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背景,地方特色是研究的重点,研究者必须正视和解决这个问题。

(一)许多民俗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仔细深入的研究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会发现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叉点非常多,传统民俗古老而庞大,不可避免的也包括了我国古代的封建迷信内容,但其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它代表的是中国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自然的敬畏,其中不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内容。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性决定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于世界之林,传统文化并不覆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内容,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伊始的存在面目的确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与传承的变迁而渐渐区别于之前,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关注的同时,传统文化的研究也大众化、现代化,两者的存在都是为了将我国传统民族特性保持下去。民俗文化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国家、民族、家庭、人群、锅碗瓢盆、房前屋后、江河湖海、山川日月、文化信仰、怪力乱神,柴米油盐、生老病死,只要涉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精神文化,都包含于民俗文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必然产生于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也必定会被民俗文化所影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来自于民俗文化,具体包括观念、知识、信仰、道德、情感五方面的影响,题材、形式、内容的具体影响。

(二)民俗文化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我们热爱生活所以我们歌颂生活,我们热爱祖国所以我们歌颂祖国,我们热爱家乡所以我们歌颂家乡,这强烈的表达意愿决定了我们一定会对其进行研究,将自己的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意愿。具体解释就像是中国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存在,毫无疑问中国的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先决条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代表了民俗文化在现代生活环境下的表现形式,民俗文化就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DNA,也许我们并不能清楚的描绘但它一直都在,并且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进方向,也因为民俗文化一直都在研究发展中,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不像无根的浮萍,无论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何巨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改进,我们一直都记得它本来的样子,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具有传承伟大中华文明的意义与价值。

穷则思变,变则思通,这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定律,中国一切传统文化的出路都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贴近时代的脉搏,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才能让传统的文化找到新的出路,变不是抛弃旧的文化而是为了更好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基因,代表中国的价值观,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关于其的研究一直着眼于保护与传承,但是在推广为目的、以实践为原则的特色文化实体表现方面做得很不够,结合民俗文化的灵活性,将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中国的文化表现重心,意义十分重大。提升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地位与民族意义,增加媒体重视度,在电视荧屏上通过电视剧表现古琴演奏的美妙,就是完美的提升了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度,转化成具体的影响就是古琴培训班人满为患,使古琴重新走进民众的生活,旗袍制作也是中国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色彩斑斓的道具服装为其做了一个最好的宣传保护,高级服装的定义也由晚礼服向中国古典旗袍转变,比如东阿阿胶桂圆羹不知让多少人口水大流,山东东阿阿胶是山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走进人们的餐桌,成为进补的首选佳品,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转化就是将居于庙堂的文化遗产走进我们的生活。

结语

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生存环境中都存在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急需加大传承保护力度,作为同源的存在又代表中国最民间的两种文化,如何让这“旧时王谢堂前燕”真正的“飞入寻常百姓家”,协同保护是最好也是最事半功倍的办法。分而治之不如和而同之,在保存两个学科特性的同时,利用重合部分,互通研究,深入保护,深入研究的意义十分巨大,应该引起我们更大的重视,这也是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

本文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京津冀地区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与传承研究”研究部分,项目编号:12BG062

参考文献

1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2-50.

2 [德]卡西尔著.人论[M]. 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1-35.

3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第4篇: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我国的民俗文化博大而精深,由此确立了课程题目“自然涵养天性 民俗厚积文化‘项目’课程支架幼儿发展”,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感知、探索。

概念界定

自然 一是广义上的“自然”。“自然”的最初含义是指非人为的本然状态。到了近代,“自然”则主要指存在者之整体,即自然物的总和或聚集。到了现代,哲学家提出作为生态系统的自然概念――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存的各部分组成的生命共同体。在哲学上,“自然”指的是自然界、物理学宇宙、物质世界以及物质宇宙。在当今,自然既可用作名词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也可用作形容词指天然的、非人为的或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非勉强的。

二是教育上的“自然”。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自然概念最早出现在《老子》一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老子所说“自然”一词并非指自然界及其状态,是为了能够顺任自然,自然并非外在于道,道本身就是自然。老子所强调的“自然”是要求统治者应该效法自然,行自然之政令,使人类社会得以自然而然地发展,老子是让人们回复原初的自然生活本能,并不是要把人们引向神秘、玄虚的形而上世界。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有关自然教育思想,所谓的自然就是保持事物的本质、本性。卢梭系统地提出了自然教育思想,认为“自然”一词是指世间万物要保持其天然面貌、不被外界所干预的意思,教育上的“自然”指的是教育要顺应幼儿的天性,遵循幼儿发展规律。

当前教育上提出的“自然”一词,是对应试教育下违背幼儿发展规律,以成人价值观为导向,在机械统一模式下培养出的幼儿各种弊端的批判而提出,指的是教育要顺应自然,以自然的本来面目来教育幼儿,顺应幼儿的本性发展路线展开的教育。

黄武雄认为,儿童身上有几种自然特质:首先,儿童具有洞察复杂事物的特征的能力。如语言的学习对于成人来说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但是幼小儿童在学习母语时却是那样的自然而然。这说明儿童具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敏锐的抓取事物或语言整体特征的能力。其次,以无畏无休的体验,参与世界的秩序,换取最真实的知识。第三,免于偏见的限制,即好奇心与一种面向世界的开放心态。(自然在本课题中是指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充分与户外环境及材料互动,自然而然地形成活动,是一种儿童天性的的流露与释放。它与教师在教学计划指导下高控幼儿的学习是截然相反的。)

基于生物遗传动力反馈簇理论体系,自然教育是解决如何按照天性培养孩子,如何释放孩子潜在的能量,如何在适龄阶段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自信、自理等综合素养的均衡发展的完整方案,解决儿童培养过程中的所有个性化问题,培养面向一生的优质生存能力、培养生活的强者。一句话,所谓自然教育就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个性和发展规律所进行的教育。

天性 《荀子・儒效》“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为“天性”一词的汉语出典。此处“天性”概念自身的内涵虽然尚未充分显明,但它无疑是作为一个与“后天积习”有所区别的概念而出现的。“天性”中的“天”蕴涵了天性概念的一个基本维度:天性首先是指人“先天”具有的,或“自然”所赋的品质或性情。“先天”在哲学上指先于实践和经验,即离经验而存在着为先天,由经验而出为后天。“自然所赋”在生物学的意义上则与遗传这一概念密切相关。

鉴于以上两点,本研究将天性概念界定为:人先天具有的,独立于人的后天经验而存在的,通过种族的遗传而形成的,人类所共有或个体所独有的性质、性情、性向、性好等。

告子云:生之谓性。广义的天性即通于“生之谓性”意义上的“生性”:只要是人生而即有的,自然所赋的,称之为人类的天性。但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天性却又逐渐演化成了一个更为狭义的概念:它不仅“泛指”大自然所赋予的,“人”性所赖以形成的全部“生性”,它更“专指”自然天成、相对固定、不易被改变而经常表现为特定的性向、性好等形式的那部分“生性”。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层部分,是民族文化的根源,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必须从民俗文化入手。民俗文化是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复合体,反映着人类的生存智慧和意愿,是民众对过去的记忆、现实的感受、未来的憧和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与向往,并通过民众自身作为载体进行传播而形成生生不息的知识体系、行为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民俗文化是人人持有、享用、承续和创造的文化,是最公平的文化系统。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生活实用价值,在民众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知识的获得、文化的承续、关系的调节、行为的实现、身心的欢娱、精神的平衡、审美与生命意识的流露等等。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人类长期发展创造,承载着丰厚的知识。民俗文化自成一体,通过社会生产生活不断繁衍、更新和传承,它是人类永恒相伴的文化体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基层文化,是文化之根,起着文化的奠基性作用,不可小视。它反映了社区和集体的人群意愿,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包括民俗戏曲文化、民俗工艺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装饰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民俗歌舞文化等。作为民族未来的希望,幼儿应从小学会尊重和理解民俗文化传统,并在将来继承和发展民俗文化的精髓。

幼儿民俗文化教育值得提倡,民俗文化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具有培养民族审美情趣和民族情感、形成民族价值观和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培育以及弘扬民族精神、保持和彰显民俗文化特质、传承民俗文化的作用,具有知识教化、道德教化与审美娱乐作用。它是最早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决定性因子,是儿童社会化的自然之师。民俗教育是一种国情教育,具有培养幼儿积极情感的作用,具有建设我国特色学前教育的作用。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在实现儿童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教师支架理论 支架原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脚手架就是工人们在建造、修葺、或装饰建筑物时所使用的能够为他们和建筑材料提供支持的暂时性的平台或柱子等,是一种临时性的支撑架构。

支架式教学最初产生于探索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研究中。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早已把支架理论引用到教学过程中,而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国外众多学者对支架式教学进行了具体系统的研究,内容如下:卡茨登曾明确指出,支架式教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瑞德研究证明支架式教学是一种理想的、适宜于个别化教学的干预方式。迪克森等提出,支架式教学是系统有序的,包含了提示的内容、材料、任务以及相应的教师为改善教学所提供的支持过程。普利斯里等认为,支架式教学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这是关于支架式教学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观点。荷兰的Winnips对支架有相当全面的研究,他在研究中也提及到支架在各种教育媒体中的应用,但没有深入展开。美国的Lauren Resnick认为现代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问题解决者。他们认为,支架式教学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要。

我国的专家学者也对支架式教学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程度框架构建的探索,其中成果最显著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庭教授、闫寒冰博士等为代表的专家们。他们认为学习支架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以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通过支架(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学习过程被内化),最后撤去支架。总的来说,国内外支架理论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国外的研究并已在向各领域渗透。但大部分研究都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在游戏中研究得较少,特别是支架理论在幼儿游戏中的应用更是凤毛麟角。而支架理论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同时兼具较高的实践意义,故将此理论作为课题研究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 宋乃庆等人提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控制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主动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陈虹娟提出幼儿的自主学习是指孩子在幼儿园中,在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按自己的想法和心意,选择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地来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自主地发展的学习过程和方式。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孩子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学习,是使孩子身心获得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的学习。本研究中的自主学习,是一种开放型的自主学习。在借助前人的基础上,幼儿自主学习是在项目活动中,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意,选择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方式与同伴、与材料充分互动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帮助与支持下,在信息认知、技能获得、气质形成、情感受益等方面自主地发展的学习过程和方式。研究中的自主学习,更多是指向学习的品质,即强调幼儿应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有主动学习的表现,善于发现问题并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而不是等待和依赖教师的帮助等。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强调,活动过程中尊重、鼓励幼儿兴趣,注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追求活动性、探究性的课程思想,倡导综合性的活动,且要求活动内容从幼儿角度出发,选择符合儿童天性的主题来编制网络图,使幼儿兴趣及教学内容都能得以延伸。活动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这样将幼儿的兴趣生成活动,能更好地实现“幼儿的主动、探索性学习与发展”。项目活动最初来源于教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的把握,对《指南》《纲要》目标的熟知;同时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的活动内容。原则上,孩子年龄越小,探索的题目横向相关性而不是纵向相关性就越显得重要了。横向相关性,指的是为儿童进入下一个班级或下一所学校做准备的学习;横向相关性,只对现实经历有积极意义的学习活动。

项目教学课程总目标

在项目理念下,依托自然环境、材料,保护幼儿童真,顺应幼儿天性发展,融入民俗元素的项目课程,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及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及周边教育资源,最终实现:通过对自然、社会、自我、文化等项目课程内容的体验,幼儿产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幼儿养成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良好学习品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让幼儿终身受益。

项目活动年龄阶段分目标

制定适宜的目标是幼儿教师开展活动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及关键环节之一。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思考和制定,即情感态度、方法能力、知识经验,因此围绕项目活动理念下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展,年龄段目标围绕以上三个维度进行。(见表一、表二、表三)

幼儿园主要研究

幼儿园一直以来依托北京市幼儿快乐与发展课程,开展综合性主题活动研究,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依据《纲要》目标、幼儿兴趣、季节特征、节日活动等选择主题内容,通过预设主题活动目标,涵盖五大领域活动内容进行教学计划的设计,并实施。这一过程中,看到的是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课程与教材的把握。《指南》颁布后,强调“以幼儿为自主发展主体”的活动。本园借助“项目教学法”开展各项活动。

理清了综合主题活动中,项目理念下的活动选取 一是项目活动的选择与类型包括:

与幼儿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项目内容:童话故事、儿童城、蛋糕房、超市等。

民俗文化项目的探究,如:书、北京小吃、茶馆、印刷博物馆、皮影戏等。以及项目活动过程中民俗文化符号融入剪纸、扎染、水墨画、青花瓷等,幼儿园地处城乡结合部,老北京民俗文化的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且便于项目活动过程中实地考察、探究活动的开展。

二是大型主题活动的开展――将园所活动与班级活动进行有机的整合。

按季节分:“校园DIY――绿植课程”“夏日亲水节”“自然课程”

按节日分:“民俗节日课程”“黄村一幼民俗文化节”“礼仪课程”

按学期分:“小脚丫走天下”“幼小衔接课程”“亲子、趣味运动会”

每学期伴随活动:“阳光区域游戏课程”“茶馆”“安全课程”等。

例如:园级开展大型活动,将班级内的特色活动提升新的高度,各种大型活动中,增加幼儿体验、参与的机会。每个学期末的项目展示周,孩子们会在年龄班级范围内进行经验分享、区域共享等。民俗文化节,就是将班级内学期初与幼儿共同选择的民俗特色内容,与美工区进行整合,感知民俗文化中民俗语言、民俗艺术等。

探索出适合我园活动的项目教学“五・五”式发展路径 在项目教学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支持幼儿在项目活动中发展,本园探索出了项目活动的五段式实施路径即:导入――观察体验――探索发现――合作交流――回顾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丰富,最终形成了以五段式实施路径为纵向内容,以幼儿预期发展价值、教师支持策略、幼儿关键经验获得、案例、整体概述为横向的项目教学“五・五式”发展路径。(如表四)

首先,纵向内涵。第一阶段即导入环节,纪实活动的引入阶段,目的在于引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确立研究项目更重要的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第二阶段为观察体验阶段,《指南》说明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直接经验为基础,要最大限度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经验获得需要。”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通过多种感官进行体验。如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帮助幼儿对项目活动中的内容进行广泛的认知。第三阶段为探索发现环节,其内涵为: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幼儿真正的探索始于对答案的追求,是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探索答案的过程。第四阶段为合作交流,其内涵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同时,重视交流的作用。交流是孩子们获得经验的一条途径,交流是探究过程、结果、结论的表达,也是同伴分享,倾听同伴意见,或进行讨论、争论、达成共识的过程。第五阶段为回顾展示,其内涵为:回顾是回想过去,思考过去发生的事情,帮助幼儿归纳总结、提升经验,同时起承转和,引领新的开始。

其次,横向内涵。幼儿预期发展价值:以教师角度,叙述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预期达成的目标(以列条目的形式)。

教师支持策略:教师从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总结、归纳、高度提炼出来理论方面的核心词组(举例:观看视频、谈话活动、故事导入等)。

幼儿关键经验获得:以幼儿角度,表述在导入环节获得的关键经验(以列条目的形式)。

案例:按照项目进展顺序列出案例名称。

整体概述(现状分析):(幼儿方面)此阶段完成后对幼儿整体分析,通过幼儿此阶段表现,能够为下一阶段提出问题――起到启合转承的作用;(教师角度)通过观察幼儿,对幼儿活动支撑的引入。

梳理出“循环‘Z’型幼儿行为观察与教师支持策略”记录表为观察抓手 项目开展过程中,每一环节向下一阶段进行时,需要教师通过对幼儿的行为观察,进行有效支持的策略。为方便教师教学策略的实施及案例的梳理,经过教研,形成了《幼儿行为观察与教师支持策略记录表》。表格在实践过程中,起到的是工具的作用,而这个工具的三方面内容的作用才是教师真正读懂幼儿和有效支持幼儿发展的关键。教师在“看到――读懂――支持”三个环节中来实施有效教育的过程,恰恰是支持幼儿从原有关键经验向新的关键经验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

“看到”对于教师而言,是在静静看、仔细听、用心想的一个过程。

“读懂”是通过幼儿的典型行为表现及其典型行为本身的意义,同时通过教师自身教育经验和关于幼儿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和心理以及学习方式等丰富的知识,分析幼儿潜在的隐形的学习品质。是教师实施有效教育之前,链接“看到”到“支持”部分的关键点。

“支持”是懂幼儿之后,做出的支持应该更会伴随幼儿浓厚的兴趣、奇妙的想法、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思考以及他们自信的发现。在“Z”型循环支持路径过程中,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工具的三个作用,就会促进幼儿自主的发展。 “Z”型循环中:核心为学习品质,圆周上一个个活动建立横纵联系,这些联系的活动,向外指向幼儿的学习方式,向内指向了幼儿的学习品质,一个案例就是一面“蜘蛛网课程”,教师寻找到了学习品质之间、领域目标之间、活动之间,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的联系,但将此联系回归到项目活动的开展中进行利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探索项目活动开展中,呈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主题环境的构成 好的教育环境似教科书,《指南》中深入体现了“幼儿自主发展的理念”基于对幼儿园环境创设核心价值的考虑,教师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观察幼儿的表现,分析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重视研究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致力于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目标物化于环境之中,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室内环境创设包括项目环境阶段性展示:呈现孩子们在项目活动过程中的记录、见闻、经验提升等内容,教师会根据本班项目内容进行环境装饰,大体在色彩、形状上有所区分;安全、卫生保健墙饰依据每月活动的主题及班内幼儿兴趣需要等进行布置;区域互动墙饰,年龄班的不同,互动的内容也大有不同,如小班呈现区域规则,介绍玩具等;中班将目标与区域活动相结合,体现在与材料的互动方面,大班是区域的规则性更强,介绍玩具的玩法等内容。整体室内环境呈现平铺效果,且幼儿作品展示效果不突出。如何更好地区分各个班级的文化特色,仍需要从细节上着眼。

课程评价

幼儿自主发展评价 本学期,本园借助“区域游戏中幼儿典型行为识别与教师支持策略的实践研究”,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的学习品质及典型行为进行了观察、支持与梳理,并依据《指南》中发展目标条目进行对照,进一步形成了3-6岁幼儿发展的评价体系,为课程评价提供了依托。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幼儿园会与白爱宝幼儿发展评价体系、幼儿成长档案结合,尽可能保证评价的客观、真实、全面。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Z”型循环支持系统中,教师的“看到――读懂――支持”三个环节,在其专业发展中,不断修炼就是为了使教师能够静心观察幼儿行为,伴随幼儿一旁学习,之后,依靠自己的理论认知要用心去分析幼儿,全面深度解读幼儿,不仅要能分析出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学习情况,也能通过幼儿行为察觉到幼儿隐形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之后,对幼儿做出有效、丰富的支持,而通过这些支持的内容,教师学会了反思。案例梳理的过程中,老师们做出支持的量,体现出支持的深度,而预设支持活动形成的面,能够看到支持的广度。教师支持的深度、广度与案例的积累构成横纵网络,形成自身成长发展的评价体系。

第5篇: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1民俗文化的概念与类型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在物质、精神以及制度上展现的民间文化传统形态。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岁时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民俗文化是各个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民族亲和力凝聚力的载体,保护重视、开发整合那些最具民族风格、地区特色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民俗礼仪等文化资源,对于弘扬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民俗文化也被称为“民俗旅游资源文化”。之所以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紧密相连,是因为旅游本身就和民俗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旅游发展对一个地区的民俗起着至关重要的传承作用,浩如烟海的历代游记文献不仅是我国旅游发展史的见证,更保存了大量不同朝代的民俗资料,为今天民俗史的研究奠定基础;旅游是旅游者对旅游地景观的观赏行为,又是一次对旅游地的认知过程。民俗既反映了旅游地的历史,又体现了旅游地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丰富有趣的民俗知识开拓了旅游者的视野,使之得到更佳精神享受。

2安康地方民俗概说

安康民间习俗、民间文化的历史背景比较复杂,呈现出多元性。这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受巴、楚、秦三地文化影响;宋元以后战乱连年,经济凋敝,民间文化习俗渐趋淡薄;明清以来湘、鄂、晋、川、滇及关中等地流民为避战乱纷纷迁入,四方人士杂处,各地风俗与安康本土民俗长期交融演变,最终形成今天的安康地方民俗。

2.1 岁时节令民俗活动

除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祖国各地通行的传统节日,安康本地民间极具特色、广受重视的节日还有以下几项。

龙头节。农历二月二这一日,是安康民间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人们代代相传地下冬眠的龙会在这一天被春雷唤醒,赶上天去行云布雷。民间传统习俗,这一天要打扫房舍、清洁卫生、驱逐害虫等。

晒衣节。时间是农历六月初六。相传这一日是佛祖释迦牟尼晒经的日子,故民间认为这一天要曝晒使衣物干燥利于保管。每年此日,只要天晴,家家户户晾衣晒粮。晒衣节一大风景是老年人晒寿衣祈求长寿,年轻人晒书本祈愿学业有成。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也叫鬼节。传说祖先及亡灵鬼魂都要回家团聚,家家要焚香烧纸。尤其放河灯,更是安康江河沿岸一带的民间习俗。用以祭拜河神,求他不要动怒兴风作浪弄翻船只,并祈祷永无水涝,五谷丰登。

祭祖节。农历十月初一,又谓“十月朝”。这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愈渐寒冷,人们怕阴间的祖先缺衣少穿,所以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供物外,还要烧送冥衣,名曰“送寒衣”。

祭灶节。腊月二十三祭灶爷,旧称“扫尘节”、“扫灶节”,又称“过小年”。这一天城乡户户“打扬尘”,打扫室内外卫生。晚上各家焚香敬神,祭灶台,供奉“灶师爷”,请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2.2 婚丧礼仪文化

婚俗礼仪:婚嫁风俗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安康旧时的婚嫁程序相当繁琐,如《礼记》所载“婚有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一样都不能少,时代变迁,这些礼仪现在已得到大大简化、变革。

丧葬礼仪:葬仪是安康人最看重的人生大事之一,丧葬礼仪讲究一定的程序和场面。如提前准备“寿料”(棺材);寿衣讲究“上七下四”或“上四下三”“穿单不穿双”;子女向亲友报丧头戴孝布;死后三天或七天下葬,入土为安;藏地及出殡日期由阴阳先生选定,选择山势好、向阳开阔地作为坟地;出殡时由长子举灵牌在前引路,其他孝子举花圈跟随;灵柩至墓地下坑后以五谷撒向棺盖;丧葬结束,后人要守孝三年,守孝期间过年不贴红对联等。

2.3 生产生活民俗文化

生产习俗包括栽秧酒、守号、狩猎、饲养等。例如“守号”,每年秋季庄稼收获之季,为防野兽糟蹋,庄户人家在地里用茅草搭盖棚子守护即将成熟的庄稼。夜晚在棚前点燃篝火再吼几句山歌,以驱赶偷食庄稼的野兽。

生活习俗主要有饮食、待客、茶俗、酒席等方面的内容。如饮食上汉江谷底和月河平川地带以大米为主,面粉次之,玉米、豆类等杂粮是调剂食品。山区主食苞谷、洋芋、红薯、豆类,山珍野味佐餐;重视饮茶,每家存放茶叶,客人登门好茶相待;坐席“三杯酒”(酒席上敬或罚三杯酒)的劝酒方式等。

3安康民俗文化的渊源与发展

安康地处秦头楚尾,是我国东西南北文化交流聚散地,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随着人口的流动、时代的变迁,安康民俗文化显现出厚道豪放、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的多元化风格和旺盛的生命力。

探寻安康民俗文化的发展,其渊源复杂,构成因素极多。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地域的关联;既有民族渊源,也有宗教的影响和侵蚀;既有神秘色彩,又有实用价值。是羌人和巴人的娱乐遗风,是荆楚、巴蜀、关中三方文化的重组、融合。从起源看,一是起源于劳动。如采茶歌、薅秧歌等,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歌舞;二是起源于巫术或古老的图腾崇拜。如玩龙灯最初源于对龙的崇拜;三是起源于节日庆贺。如春节贴对联、团年、守岁,端午节吃粽子等。

我区的民间传统文化,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民间戏曲,以汉调二黄、安康道情、八岔、大筒子等为代表;二是歌舞类,以龙舞、狮舞、采莲船、扭秧歌等为代表;三是民间音乐,以民间小调、山歌、情歌为代表;四是节令性民间文化活动,如春节放鞭炮,元宵节放焰火、端午节龙舟竞渡等。

安康的地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汉调二黄、紫阳民歌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安康小场子、平利弦子腔、安康八岔戏、安康龙舟风俗、安康道情、旬阳民歌入选“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安康民俗文化前景展望

第6篇: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历史的进程民俗文化面临着生存环境逐渐缩小,它的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制定公共政策引导其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新时期我国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文化繁荣的要求,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传承人类文明,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的期待。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能够正确认识到民俗文化历史的发展轨迹,定位及其现状,了解民俗文化的渊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2.能够在探索中不断检验公共文化改革对民俗文化的引导的科学性,有效性,全面性,增强我们实践中制定文化政策的能力。

3.能够增强我们的民俗文化保护意识和树立促进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为制定引导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政策打好思想基础。

三、研究现状

在对公共政策如何引导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方面,目前还没有较完备的专门的政策体系,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文化书刊类关于民俗文化的专著都较少的给予深入研究,大多数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去论述民俗文化的意义,都是一些零散的言论,缺乏系统性,本文在参考多数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整合这些方面的理论资源,并提出了个人的观点,看法,为进一步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

系统综合,比较分析,列举事例。

(正文)

一、民俗文化的概念和范围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为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它不仅构筑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还构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 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民族学家和民族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极有价值的论着,从而给人们提供了研究不同民族文化发展与心理特点形成不同的视野和角度,也提供了认识不同民族心理及其独特发展规律的可能性它是人类文化意识的原型。在人类文化意识形态“宝塔”中民俗文化处在低层,如同未提炼的矿石①是一种综合性的原生态意识团在人类文化意识的长河中,民俗以原生态的文化意识团为核心构成了人类文化意识与心理的意想原型。

民俗文化的范围大致包括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都是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各种禁忌、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游艺竞技等,此外还有心理民俗是指民俗对某一民族心理素质的影响。

中国各民族在其顺乎自然,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社会活动中,以及移民迁徙、地域变迁、民族融合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事象和民俗行为,以及独特的民俗艺术。例如,心意民俗中,凤凰非梧桐不栖,大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抱负,精卫衔石填东海的悲壮举动及夸父逐日的勇敢坚韧,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自我牺牲,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畏权势金钱的生死恋情等等。②中国民俗文化以文化和风俗为主体包括了生产与生活习俗、娱乐竞技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礼仪制习俗、民间文艺等。内容非常庞杂丰富。

二、我国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民俗文化理论研究的落后

由于学术的偏见和学科自身研究的不足,不够深入,民俗文化被误解为没落文化遗留,是农民、陋民、落后人群的专利,认为民俗文化对现实和现代化进程没有意义。于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对民俗文化没有好的感觉。不会在认识方面给予其过多的探讨与关注,人们在对其的学术研究领域步入了死角,导致学识理念的落伍与滞后,遏制了民俗文化前进的步伐,于是便出现了对民俗文化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的批判与否定,认为那是愚蠢之行。这些以神话构筑的民俗成为不少现代人攻击的对象。

事实上这种对待民俗文化的态度和立场正是现实中学术偏见的结果,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的确有相当多的民俗文化用今天的眼光看是落后的,腐朽的、倒退的,同时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一般而言,民俗作为人类社会群体,固有的,传承性的文化生活现象,在社会现实中展现出来,就是民众生活里那些没有明文约定的规矩,或是指那些在民众群体中自行传承或是流传程序化的不成问的规定。任何民族中每个人都无法脱离一定的民俗圈而生活。在他们身上都打上这样或是那样的烙印,以科学思维的尺度衡量,难免看出某个民俗事象形成中的无知,愚昧和荒谬,可是它并不是个体的失误,也不是现代人全盘否定的依据。”③又如由于民族融合而形成的典型的东北民俗文化--二人转也遭到了相当多的批判,对这种民俗文化的认知在学术界也是批判多于赞扬,骂声多于掌声,批判它“低级,庸俗,丑恶”,骂它“黄的不能再黄”强烈批判它的庸俗化和难登大雅之堂。

显然这种论断有失对民俗文化的全面性了解,这种思想意识领域对民俗文化的极端性的做法,首先将民俗文化置于遗弃的状态。因此在大众化的思想领域里,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被遗弃的考验。

(二)民俗文化的遗失与没落现象严重

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民族战争﹑民族迁徙﹑民族融合﹑灾难﹑时间与空间交替﹑沧海桑田,不断变化,同时也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和全球化步伐的前进,民间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越来越虚弱了,原本强势的地位已变得极其脆弱了,其中大量的民族文化被遗失和伴随时代的变化而没落,比如在贵州有三万多个自然村寨,生活着苗、瑶、布依、侗、水、仡佬、土家、彝族等17种少数民族他们完好地保存下来的民俗文化只占30%而70%的者湮没在历史的记忆里其中包括大量优秀的民俗文化。而黄河流域可谓是整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中河南省是中原文明的一个有代表性的省份,据《河南民俗志》记载有近八成以上的有如各种历史上出现过的如神话故事,节日,歌舞,民俗礼仪风尚等没有流传到今天而只能成为历史的记忆。④

(三)现实的羁绊束缚了民俗文化的发展

1.长期以来,民俗文化领域由于受到计划体制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工作思路以及运作方式,仍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导致文化单位较多的强调民俗文化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民俗文化事业属性忽视民俗文化的产业属性。对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心存疑虑放不开手脚。

2.从文化消费的角度来看,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家办什么,老百姓就无偿地欣赏”什么的被动接受状态,文化消费的结构单一消费促生产的氛围始终没有形成,导致民俗文化发展缓慢。

3.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有关政策不配套,在税收,土地,政府补贴,社会融资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等方面还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

4.整个文化体制的不到位机制不顺畅﹒而作为文化子目的民俗文化必然受到影响。因而,缺乏强有力的发展民俗文化的驱动力。

5.资金投入不足,经营人才缺乏。在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上,民营资本投资民俗文化建设的数量仍显不足,特别是缺少大手笔的项目。另外,民俗文化的产生需要经济,文化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民俗文化领域的人才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

三、发展思路及对策

公共文化政策的制订应依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建设小康社会,文化更加繁荣的要求。在正确对待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以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高度来引导其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拓展民俗文化的产业领域,不断丰富产业样式,努力提高民俗文化产业效能。

(一)发展民俗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1.宽容性原则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公共文化政策制订过程中应当具有允许文化多样性与多元化的胸怀,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指导思想,担负起保护民俗文化,发展民俗产业的责任,扮演民俗文化“守夜人”的角色。

2.选择性原则

不可否认民俗文化本身是一种有争议的文化理态,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是其特点。在比较优劣中筛选,对其精心鉴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真正的做到去粗取精,去芜存真的目的。

3.创新性原则

把高新技术引入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文化的科技含量以求以信息化推动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俗文化发展政策体系的完善

政府大力加强建立健全民俗文化产业扶植政策,确保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1.重点引导和培养典型民俗文化政策

公共文化政策出台为一些典型的民俗文化“正名”给予其政策和机会,及公平的竞争环境。如东北二人转不应再认为它是“黄”不应再认为它是低俗,没落的代名词。要进一步放宽文化领域的市场准入,鼓励其以产业化竞争的姿态走向世界,以同等的文化身份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正如二人转专家田子馥所认为的 “专业二人转演出的潜在市场很大,如果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帮助他们开辟一个市场,那么专业二人转演出市场将有一轰而起之势”。

由此可见二人转受到的“压抑”和它期待发展的渴望。事实上二人转这个东北的民俗文化已经彰显其潜在的产业优势,以长春和平大戏院为例,他们在长春市共有4个剧场,以观众1200人计,每天的票房收入可达27600元一年的票房收入就达上千万元。这便是一个显示民俗文化潜在经济价值的事例。与此同时公共文化部门更要注重对二人转的引导,如对二人转艺人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对欲从艺者进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实行持证上岗提高演员素质,对二人转艺人艺德试行年终评审制。坚决杜绝“脏口”,发展“绿色二人转”,以政策的推动确保这一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

2.优秀民俗文化发掘保护政策

联合教育 ,宣传部门搞好民俗文化的发掘,宣传,教育工作。在对待民俗文化的问题上,文化主管部门以政策待遇鼓励考古研究人员,认真发掘发现我们已经遗失或没落的优秀民俗文化,来重新评估他们的价值。

对优秀者加以继承和弘扬,协助好教育和宣传部门认真做好民俗文化的教育宣传和保护工作。

如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增强民俗文化意识,培养优秀民俗文化人才,提高受教育者的民俗文化素质。

3.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民俗文化发展的贷款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发展前景好的民俗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拓展适合民俗文化产业机构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

4.投资政策

建立规范有效的筹资机制,形成多渠道投入的体制。提倡事业型文化单位走国家投资和自我发展并重,向经营管理型转变的道路,鼓励适当开展有偿服务和多种经营,以弥补事业经费不足;支持文化事业单位和企业横向联合,争取企业长期稳定的投资;吸纳社会捐资赞助;允许文物,博物机构利用外资合作进行考古发掘,文物研究和保护;鼓励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兴办国家倡导的文化事业或公共文化设施。

5.人才培养政策

鼓励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放宽政策、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各类高素质民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人事制,逐步推行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自主择业。允许有特殊才能的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以其拥有的民俗文化品牌、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占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参与收益分配。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发展与民俗文化产业相关的高等教育如可尝试在各级学校教育中设立民俗文化相关专业,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民俗文化高级专门人才,为民俗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如二人转进入中戏,长春师大等高校就是鲜明的例子,试想还可以设立民俗文化考古专业专门培养民俗文化的考古发掘人才,同样还有民俗戏曲,民俗舞蹈等等,总之在如何保持良好的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人才的培养是必需的要务。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工作,让民俗文化氛围在整个文化氛围中不再如以往的冷清与沉默。

重点培养一批熟悉民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并掌握有关国际规则的人才,以及民俗文化经纪人、主持人、艺术家和会展策划等专门人才。

6.扶植民营民俗文化产业政策

鼓励个人,企业社会,以各种形式创办国家政策许可的民俗文化产业,对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政策,从业人员职称等方面与国有民俗文化单位同等对待。

(三)鼓励和支持文化交流政策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某些变迁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不应阻挠也是无法阻挠的事实上任何民俗文化都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任何一个民俗文化要充满活力就必须与其它文化相接触交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弘扬本民俗文化的同时去吸收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去借鉴国外先进民俗文化成果,然后在与这些异质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实现民俗文化的发展创新促进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四)民俗文化改革和发展并重的文化政策

文化部门制定政策引导民俗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认识到民俗文化尽管有或多或少的不健康的不科学的成分,我们当在认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尽量最大程度的反映真实的民俗文化。因为“如果一种民俗(如传说神化,民间故事,成年礼)等内容,与当前社会盛行的价值和态度偏离太远,他将会被遗忘而不会继续被流传下去,既然某一民俗能够流传至今,则其价值观必有于现代的价值观相通之处。”

所以说在坚持对传统民俗文化改革的时候要保持其原生态的一面。我们应当认清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去自己民俗文化的特色,也基本失去了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更无法实现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

同时在对民俗文化进行产业运做的时候应当首先考虑到我们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不能只是单纯的利用民俗文化追求经济利益,如果只顾赚钱使具有文化属性的传统民俗,因商业气息过浓而流于庸俗化,失去了民俗文化本身的真实与质朴,那么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吸引力而走向衰败。因此在实践中应当做到保护民俗文化的职责。

四、公共文化政策对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处在剧烈的变动之中,许多传统民俗文化濒临消亡,这是非常严酷的现实。面临着这种窘境,我们制定公共文化政策来引导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研究、开发民俗文化能充分认识到民俗价值所在,“找到我们民族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智能、灵感源泉和启动创造力的钥匙”,能揭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的真谛,在很多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方面

我国56个民族的民风、民俗各具特色,多彩多姿,民俗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因此,尊重民俗,尊重民俗主体,促进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对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系民族感情、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新时期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方面

民俗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历史积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生产力,因此民俗文化资源可以作为产业经济去经营、可以作为文化资本去投入生产,“民俗文化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因子,一旦植入经济,必将发挥巨大作用”因而它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如当今兴起的民俗文化旅游业,就是把民俗文化作为经济资源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而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所以引导和保护民俗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因此,研究民俗文化要与振兴经济相结合,打造自己特有的品牌,扩大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对经济文化产业的开发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社会生活方面

对于传承统民俗文化来说,保护传统美德、传统歌舞、民族服饰、传统手工艺等优秀传统民俗是传统民俗能够在现代生活中传承发展的基础,民俗文化的发展也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生活,积极的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同时也有利于扩大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使我们有一种文化上的归属感。

注释:

①陈勤建:19 89《中国民俗》中国民间出版社

②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2004年9月20日本版语萃

2004年9月20日

③ [美]维特巴诺《心理人类学》P4212001版

参考文献

[1] 马华泉,王淑娟,《民俗文化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第19卷第5期

[2] 宋云飞 《现行民俗旅游开发的弊端及对策研究》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第15卷第1期

[3]新华网吉林频道 二人转《学者艺术家艺人把脉二人转》

[4] 叶坦《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

[5] 陶立璠《现代化带来民俗文化的变迁》

[6] 林国良,周克立 《当代文化行政学》p332

[7]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伦理学与经济学》(王宇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8]厦门日报《呼唤民俗文化的价值回归》

[9]《中原民俗志》 HYPERLINK

第7篇: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山东警察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民俗修学游是专项民俗产品和修学游的结合,符合全民旅游大背景下“体验游”、“深度游”和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缓解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和传承。深度全方位开发特色民俗修学游产品,必须采取以民俗文化传承人为核心、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主体开发模式,建立民俗社区,还原民俗事项,开发活态特色民俗产品,并采取社区主导、企业参与、政府协调的公共开发模式。

关键词 民俗修学游;文化遗产;开发;传承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6.009

民俗修学游,顾名思义,即是以民俗活动作为修学内容的一种旅游形式,它是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以及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体验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2013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国,中国“旅游时代”已经来临。在全民旅游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观光游已然落伍,个性化、注重过程参与性的体验式旅游越来越受欢迎。如外国人在中国过大年,体验包饺子的活动,通过揉面、擀饺子皮、包饺子的程序,亲身体会制作饺子的过程,对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会有更深的体会和理解,源于民间的民俗是最具体验价值的。

一、民俗修学游的提出背景

当代的中国旅游,基本是依托于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遗产旅游[1]。民俗修学游是一种文化遗产旅游。民俗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旅游产品中最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组成部分。中国的文化丰富多样,呈金字塔型,塔基是以民俗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塔中是通俗文化,塔尖是精英文化。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和原始形态,民间文化和通俗文化向上发展提炼出精英文化,三者并行发展,相互影响、渗透、依存,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2]。民俗作为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属于文化遗产范畴。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Her itage),1979年实施了“世界遗产名录”项目;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截至2012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43项(包括自然遗产9项,文化遗产30项,双重遗产4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三位。另外中国拥有数不胜数的国家级、省市级文化遗产。民俗类别中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包含在遗产中的物质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内容极为丰富。

现阶段的遗产旅游局限在观光层面,体验价值低。“世界遗产”概念的普及带来了遗产旅游热,只要哪个景区被冠以“世界遗产”的标签,就像拥有了一块“金字招牌”,迅速受到大众追捧,旅游者趋之若鹜,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文化遗产受重视和关注,民俗游也迅速风靡起来。旅游的本质在于它的奇异性,在民族旅游中正是由于民族边界的存在而创造了旅游吸引力[3]。奇异性带来了吸引力,参与性则决定了旅游者的体验价值。现在的民俗游大多表现为在风景区、民俗文化村、古村落、非遗项目村等参观游览、了解风俗、采风创作、看老人表演民俗事项等,依然只停留在看的层面。

民俗修学游的魅力在于,可以摒弃只看不练的浅层次体验,提高旅游者的参与度和体验价值,是个性化旅游的新方式。修学游兴起于100多年前的英国,是以青少年为对象,集旅游与学习于一体的全新体验形式,现已风靡全球。在中国,修学游主要以出境修学为主,是出国留学的“预演”。修学游的内容主要包括游览著名景点、参观当地高等学府等。在出境修学游中,学习英文成为一大亮点:全程英文交流,入住当地家庭或学校宿舍,教授英语等,让学生在领略异国风情的同时感受异国文化,了解国外灵活而先进的教育模式。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世界上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对全世界旅游者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也是发展民俗修学游最深厚的文化根基。将中国大众化、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民俗作为修学游的内容,势在必行。山东曲阜是孔子的出生地,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对世界文化尤其是亚洲的日本和韩国文化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因此,山东曲阜的儒家文化修学游对日本和韩国的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据统计,2001年7月到8月,山东曲阜仅接待的韩国修学团就多达4000人。仅在2013年前9个月,“三孔”景区就接待修学团队206个,修学团人数19889人,同比增长63.8%,团队数量和增长幅度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日韩游客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2013年12月29日曲阜成立了孔府文化体验基地,供游客对中国古典礼仪和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体验。该基地再现了孔府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古代礼仪,向游客展示和传播东方文化内涵。这一体验基地的建立,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曲阜体验充满魅力的孔府儒家文化。

二、民俗修学游的作用和意义

(一)民俗修学游能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有效的结合起来

民俗很多时候是要靠口头传承的,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异,有些甚至会随着传承人的逝去而消失,如口承语言民俗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社会性的民俗事项因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而逐渐消失,如居住习俗、丧葬习俗和节日习俗等。为了保护这些民俗,专家、学者和民俗工作者采用科学的方法,如“田野作业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将这些民俗文化记录下来供后人学习和研究。然而就像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是脱节的一样,我国民俗保护与民俗旅游、民俗界与旅游界、民俗部门与旅游部门也是脱节的。民俗保护界将民俗事项记录整理,大多止于民俗保护,没有进入民俗旅游领域;而旅游界大多只进行民俗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和管理,但他们又很难理解民俗文化内涵。文化遗产不是僵化的教条,不是博物馆的陈列品,它既是遗产,也是资源,也可以变成文化资本,就看我们怎么开发和利用它[4]。再棒的文化都在纸上,都在书里,现场看不到,感受不到,你的文化就不能说棒(魏小安,2013)。民俗修学游必须要让民俗界和旅游界共同参与、通力协作才能行得通,必须将民俗的保护和开发结合起来进行,才能恢复民俗作为活态文化的生命力,而不是作为研究资料束之高阁。

(二)民俗修学游可以将旅游者纳入到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来

痴迷昆曲的人肯定不会满足于在剧院看昆曲表演,他会希望自己也能有模有样地唱上一段儿;喜好中国年俗的外国游客肯定也不会只是想吃一碗饺子,看一场秧歌表演,他们更愿意在一户农家住下来,从过小年请灶王爷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好好品味一个完整的中国年。然而对于我国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工作的重点大都放在传承人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上,在民俗文化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上做的少之又少。如大众网报道,截止到2013年底,山东省共有国家级传承人60名,省级传承人262名,市级传承人1460名,县级传承人3821名。山东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规定,每名传承人至少带徒弟3名,对收徒传艺成效显著的给予奖励,不履行传承义务的将被“摘掉”传承人的帽子。但是对于文化遗产的大众参与性却没有类似的规定。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哪怕没有外界的压力也一样能做得很好。同样的,如果大量的旅游者都对某一项民俗感兴趣,都愿意花钱、花时间去体验、去学习、去传播这项民俗,必将带动这一民俗的传播、发展和传承,传承人的工作也会变的更加有意义。民俗修学游就是在旅游者和传统民俗文化之间搭建的一座桥梁,给旅游者提供一个机会和平台,让其主动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来。

(三)民俗修学游能提高旅游者的体验价值,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历史不可重演,体验应当深化(魏小安,201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中国旅游业从最初“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观光游,到现在提出的“体验游”、“深度游”等概念,其本质的变化是旅游者越来越注重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旅游者参与程度越高,旅游体验越好,旅游经历越难忘,就会重复购买,旅游价值就越大,从而使旅游企业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修学游本身是一种扎根于当地文化的深度游,和一般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有着本质的区别。民俗文化有其产生的社会环境,这一环境与民俗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旅游者深入体验。这种体验,使旅游者停留的时间和空间得到延伸和拓宽,当地旅游业也就突破了“门票经济”的局限,使旅游收入扩展到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行业的全部领域,从而实现了区域“大旅游”的发展。从更深层次来看,若将某地的民俗修学旅游产品有形化,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修学旅游纪念品,如旅游者通过修学游自己制作的剪纸、皮影、泥人等,这些纪念品对旅游者而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实际意义,可以明显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和体验价值,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民俗修学旅游产品的有形化还可以创立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品牌营销,就像美国迪斯尼,其经济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四)民俗修学游能有效进行旅游者分流,缓解地区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

中国旅游发展“东热西冷”现象突出,这和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相吻合,也与旅游发展的经济利益驱动相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旅游者对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兴趣的与日俱增,在中国的中西部,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区,开发民俗修学旅游产品,建设文化特色旅游区,必将推动中西部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中国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各不相同,如若进行差异化开发,旅游者各取所好,就可以有效的对旅游者进行分流,从而缓解经济发达、旅游区位条件好的东部地区的旅游压力,从根本上解决游客在流量和流向等方面东西差异大的难题,缓解我国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

(五)民俗修学游具有教育功能,能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即是民俗文化教育的结果。民俗修学游的发展应当唤醒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复苏,提高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传承文化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应当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并使国民引以为豪;应当向国际社会展示和传播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文明。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国学热,很多大学都建立了国学研究所,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加强了国学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国家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旅游业也应该顺应这一潮流,强化其教育功能,在游客游览过程中对其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以一种寓教于乐的轻松方式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真正树立起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大国和强国风范。

三、民俗修学游的开发构想

民俗修学游不等同于民俗观光游。民俗观光游只是观赏民俗事项,走马观花,事后即忘,没有深层次的旅游体验。民俗修学游则是爱好某一民俗事项的旅游者深度学习和体验这一民俗事项的旅游活动,是专项民俗产品深度游和体验旅游的结合,满足了现代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顺应了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

(一)民俗修学游主体开发模式的构想

传统观念认为,民俗传承的主体是该民俗事项的传承人,国家也因此建立了相应的传承人制度以及传承工作的考核机制,以确保民俗文化的传承效果。然而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明显,内在动力的不足是导致传承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文化的传承需要外部的激励机制。

民俗文化的传承应当调动广大社区老年人积极参与。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16.60%,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在2015年以后将会出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到202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17.1%,2030年达24.4%,2040年达到35.9%,2050年将会达到38.9%。“未富先老”的人口衰老趋势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中国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但是如果将社区老年人组织起来学习和传播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如泰安的皮影、潍坊的木板年画和剪纸、各地方戏曲等,让社区老年人参与到民俗事项的传承和传播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调动老年人力资源进行民俗旅游开发,还可以探索出一条积极有效的将民俗旅游开发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双赢之路。

民俗传承应当走进校园,走进学生课堂。中国的民俗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涵括了中华传统美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各方面,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支撑,这个民族就是空虚的民族。纵观当下社会生活,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教育存在严重的缺失,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长此以往,会造成民族文化传承的断裂,导致子孙后代无根可循。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种情况正在好转,今年就不断出现有关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进校园进课堂的新闻报道: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美术教师何英将“皮影戏”搬进课堂,成立了工艺制造社团光影工作室;济南汇才学校将抖空竹、跳大绳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运动搬进了中小学体育课堂等。这不仅能够传承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能使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是顺应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中小学,大学校园也应利用科研、师资等优势资源普及民俗文化的相关知识,提高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青年的文化自信、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社区老年人和广大学生参与到民俗事项的传承和传播中来,必将形成浓厚的区域性民俗文化氛围,进而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影响到更多的人,尤其是民俗爱好者。通过耳濡目染,他们也会自发地参与到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中来。久而久之,区域民俗文化环境就会形成,并逐渐成为区域性的旅游吸引物,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前来参与体验,这样就形成了民俗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民俗修学游活动中,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可以充当讲解员和示范者,通过言传身教、表演示范,使民俗文化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并使这些旅游者自愿成为民俗文化有力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二)民俗修学游产品开发内容的构想

民俗修学游产品应针对不同需求的旅游者进行定制化的设计和开发。民俗博物馆和体验基地只能提供一种民俗展示、表演和浅层次的参与和体验,缺乏深层次的体验和互动。对民俗修学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采取民俗学研究的立体思维方法。立体思维方法是六维的,长宽高多角度的观察是静止的三维;第四维是时间,即民俗产生、发展、转化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等;第五维是内部空间,即民俗的本质(发展规律)等;第六维是外部空间——环境,包括生态环境、自然与社会环境、民俗文化背景等[5]。六维的立体思维方法实际上是把民俗还原到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和环境中,恢复其活态文化的本质和全貌,使其散发生命力。也只有这样的民俗才是真正的民俗,具有更加强大的吸引力。这样原真性和完整性的民俗在博物馆和书本上是看不到,也体验不到的。因此,只是单纯的建立一个民俗博物馆,象征性的表演一些民俗节目远远不能满足当代旅游者的需求。民俗修学游要求建立全真性的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镇、民俗文化城,我们不妨统一称之为民俗社区。在这些民俗社区中,民俗不再是展示和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老百姓的生活。民俗修学游就是让旅游者深入到民俗社区中体验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民俗活动。只有这样,旅游者才能真切的感受最原真、最完整的民俗,他的体验才是丰富的、有价值的,也是旅游者最期望得到的。

对于民俗社区而言,恢复民俗文化并不是历史的倒退,因为民俗本身就具有社会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和播布性的特征。民俗是发展的,我们只有让民俗回归到群众中才能恢复其多样化和生命力,凸显其价值。所以,建立民俗社区,不仅仅可以开发民俗旅游,更有利于移风易俗,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民俗修学游产品开发模式的构想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最难处理的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各种关系的平衡,政府、旅游企业、社区三方权利和责任如何界定的问题。政府主导容易偏离市场需求,对市场反应迟钝;企业主导容易导致短视行为,追求短期收益的后果就是掠夺式开发,最终造成环境的破坏。因此,民俗修学旅游产品的开发,应该采取公共开发模式——以社区为主导,吸引旅游企业积极参与,政府引导协调的共同开发模式[6]。社区主导才能实现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吸引旅游企业的资金和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参与民俗修学游产品开发过程;政府充当协调者的角色,利用其公信力和权威保障开发过程规范、有序、高效。只有理清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民俗修学游产品的开发才能顺利进行。

除了上述三个核心利益主体之外,还需要将民俗学专家纳入到民俗修学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来。将民俗学专家收集和研究的静态民俗学资料,还原到民俗社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中,真实的展现出来,形成特色鲜明的民俗产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俗修学游是适应中国目前旅游发展大环境下“深度游”、“体验游”、“文化旅游”、“遗产旅游”等各种需求的优秀旅游产品,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化遗产开发和传承的方式。只要政府、企业、社区和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良好的分工协作,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民俗修学游产品,调动传承人、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形成民俗文化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前来参与、体验,民俗修学游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徐嵩龄.我国遗产旅游的文化政治意义[J].旅游学刊,2007(6):48-52.

[2]王娟.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16.

[3]徐赣丽.旅游和民族性的再创造[J].民俗研究,2006(1):129-136.

[4]萧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0.

第8篇: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目录

1 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1.1 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1.1.1 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作用

1.1.2 民俗旅游概念

1.1.3 两者关系

2 广西民俗旅游的现状及开发策略

2.1 开发广西民俗旅游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1.1 开发民俗旅游是由广西区的区情决定的

2.1.2 国际国内的旅游发展倾向,为我们开发民俗旅游,建立广西旅游大省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2.1.3 广西发展民俗旅游前景广阔

2.2 广西民俗发展的现状

2.2.1 各具特色的服饰、饮食、居住习惯

2.2.2 丰富的民俗旅游节庆

2.2.3 精彩纷呈的民间歌舞

2.2.4 民俗旅游专线产品崭露头角

2.3 广西民俗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2.4 调整思路,提出设想

2.4.1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更新提高并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2.4.2 不断丰富民俗旅游的形式和内涵

2.4.3 要注意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

2.4.4 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2.4.5 注重民族旅游商品的开发。

2.4.6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 结语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1、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作用

民俗文化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各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其在旅游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我国的民族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挖之不尽的宝库,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还处于起步阶段,尽力发掘、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是我国十分紧迫的任务;民族文化能促进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与了解:以往单纯的展示性的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更趋向于获得有别于惯常的生活的充满情趣的体验,体验朴实有富有新鲜感的少数民族生活情趣;民族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它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窗口。

2、民俗旅游概念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民俗旅游已和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从广意来讲,旅游实际就是民俗旅游,民俗和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3、两者关系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才可能亲身体验和触摸到旅游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事项,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的方式和、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未来不久将成为旅游的主流之一;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也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此,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能把握好并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是提高我国旅游品位的关键所在。

二、广西民俗旅游的现状及开发策略

(一)开发广西民俗旅游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开发民俗旅游是由广西区的区情决定的

广西是全国有名的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品位高。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境内居住着壮、汉、苗、瑶、侗、 仫佬族、毛南、回、京等12个民族。其中全国90%的壮族人口居分布在广西,2000年末,自治区总人口4723.61万,少数民族人口1089.37万,占全区人口的38%,全区面积23万平方公里,少数民族居住地方大约占百分之六十。长期以来,各族人民生息和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劳动和共同斗争,创造了广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了一个完整博大的民俗社会。而且广西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其民俗风情古朴原始,传统文化完整,可以说,广西是西南少数民族的缩影,它融合了西南十几个少数民俗的文化精华,谱出了代表中国西南民族的交响曲,对于开发民俗旅游有着极大的优势,广西发展民俗旅游是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时机发展。

2、国际国内的旅游发展倾向,为我们开发民俗旅游,建立广西旅游大省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现代旅游过程中人们对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更感兴趣,追求神的享受和满足。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30%的外国旅游者认为旅游的第一吸引物是风光名胜和文化古迹。而认为旅游吸引物是少数民族风情的则占70% 。早在90年代,独特的民俗风情就以逐步成为国内旅游者的新的吸引点。1995年中国年民俗风情旅游年的到来,标志这我国民俗风情以进入黄金季节。广西在国际上的旅游地位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品牌,必须抓住这一契机努力发展民俗旅游。

3、广西发展民俗旅游前景广阔

俗语有云:"越是民俗的,就越是世界的"。广西的民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在我国是少有的,只要好好开发利用,必定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成为广西旅游发展的又一亮点。另一方面,民俗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开发项目。只要合理开发利用从实际出发,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如:建筑、服饰、风味食品、民族歌舞,只要稍加整理、修饰就能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风情就可以招揽游客。而且通过旅游,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的经济特别是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帮助这些地区摘掉贫困的帽子,一定程度上达到旅游扶贫的目的。中国的扶贫工作始于1979年,自1986年开始,扶贫工作向经济开发型转变,十几年来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贫困人口由1979年的2.5亿减少到1994年的6500万。旅游扶贫投资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方式,同时也是无烟,对环境保护也非常有好处。

(二)广西民俗发展的现状

1、各具特色的服饰、饮食、居住习惯

广西各民族服饰格式各异,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如壮族男子多穿青部布对襟上衣,女子多穿无领斜襟绣花滚边上衣,下穿绣花滚边宽脚襟子或青布蜡染的褶裙,腰束绣花围腰,脚穿绣花鞋,头缠各式花巾,还有瑶族的五彩斑斓的服装,象征瑶王的五个手指印的各种图案等等。众多的民族服饰,魅力奇异,构成了各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古今往来,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饮食也充满了亮点。打油茶是桂北少数民族侗、壮各族的一个特有的饮食习俗。"有客到我家,不敬清茶敬油茶"是侗族的规矩。广西的酒文化也是非常有内涵的:瑶族的糯米甜酒、苗族的过寨酒、彝族的"秆秆酒"无一不乘载着少数民族的热情与好客。此外,广西各地区的特色小吃也应有尽有:南宁的老友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柳州的螺丝粉、梧州的艇仔粥等等,也颇具特色。在建筑的风格独树一帜。苗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风雨桥和鼓楼都充分体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目前,这些文化世俗也逐步被人们所挖掘出现在一些民族风情园中,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认同,收到了理想的效益。

2、丰富的民俗旅游节庆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自古就有丰富的节庆文化。壮族的蚂拐节、苗族的芦笙节、瑶族的盘王节、侗族的花炮节、京族的唱哈节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较高的开发和旅游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现已开发的南宁国际民歌节、桂林山水历史文化节、阳朔的渔火节和啤酒节、北海的珍珠节、凭祥的边关节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渗透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这些现代节庆活动,在传播文化、促进旅游,扩大各地的知名度、树立各地的旅游形象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3、精彩纷呈的民间歌舞

广西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美妙的歌声赞美着自己的劳动,用多姿的舞蹈表达着这自己的情感。广西是歌舞的海洋,歌仙刘三姐的歌声随着各种媒体的传播和推广也树立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每年的南宁的国际民歌节令广西的山歌走向了国际的舞台,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传唱。从某种程度上推广了广西的民俗文化,去年开始,由我国张艺谋等著名导演在阳朔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更是让山水与歌舞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成为广西的又一旅游新亮点。

4、民俗旅游专线产品崭露头角

经过几年的发展,广西已逐步发展出拥有自己特色的和较为科学合理的有强烈震撼力和吸引力的十大旅游精品路线:桂林山水风光游,北海银滩休闲游、南国边关揽胜游、壮乡文化风情游、瑶苗侗乡采风游、前年灵渠寻古游、宁明花山崖画探奇游、金田名胜古迹游、白色小平足迹游以及巴马寿乡探秘游等等。这些线路都充分体现了少数民俗旅游以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广西的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地区、民族之间和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和民族,必然对其它地区和民族产生潜移默化的。因此,伴随着旅游产业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民族地区日益由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社会。在外部的文化生活的冲击下,稍有不慎便会使原有的资源遭到破坏甚至资源的枯竭。我们必须处理好开发和发展的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广西民俗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广西的民俗文化的都仍处于浅层次的开发,没能充分体现广西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没发掘其文化内涵,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民俗旅游项目有庸俗化,化,舞台化的趋向,以至一些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也被一一退化;开发重点不突出,民俗旅游品雷同化,过度开发,将一些现代建筑材料盲目的渗透入古街民宅中,而降低了民俗风情的纯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成为朝阳产业的今天,保持少数民族的异地文化的原汁原味、以及先进文化的合理渗透,已成为克不容缓的问题,也是能使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得以保持的关键所在。必须科学、合理的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四)调整思路,提出设想

1、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更新提高并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运用调查取证等一系列,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广西民俗文化发展的方向。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的民俗进行合理的综合开发。要有明确的主题,精心的规划,邀请有关学者进行设计和其可行性,切忌粗制滥造,建设豆腐渣一类的工程。如仡佬族民俗村可建造罗城仡佬族,与宜州市下岘河的刘三姐壮乡民族风情游相结合,成为一个旅游区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旅游的效率和提升它的吸引力,同时要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各种追求片面效益,置传统道德于不顾的行为的发生,做到民俗不俗,俗中有雅,这样才能符合广西的区情和合理开发的要求,以确保民俗文化得到弘扬和保护。

2、不断丰富民俗旅游的形式和内涵

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黄姚古镇等游览项目都属于以静态的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的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的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广西的各种少数民族节庆丰富多样,形式各异,有很好的开发基础,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加大开发力度,利用好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资源。在此基础上可以以每个地方的特色为主题,每年注重以一个地方为中心来开展循环的、有重点的推广每个地方的特色的旅游年,从而使民俗旅游充分发挥它的魅力和潜能。

3、要注意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

现代的旅游业以不仅仅是满足于单纯的游玩,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前景是空前广阔的,广西作为一个旅游大省要在旅游业中取得抢占先机就必须强调良性的发展,而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人才的培养和相关学科的不断研究。我们要下大力度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广西这类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高校,如广西大学、广西师大、桂林工学院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来开展,这些高校已积累了雄厚的民俗文化和旅游人才的培养经验,特别是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增加了艺术表演、会展旅游、等专业更是充分的体现了这一要求。桂林旅游学院筹备正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做法,必将大大有利于广西乃至全国旅游业的发展。

4、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通过电视、广播、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广西在民俗旅游的宣传、推广、积累一定的经验。例如:多次参加国内外举行的旅游说明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旅游博览会和交易会,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对广西民俗旅游进行了有效的宣传,在以后还需要继续不断加强。

5、注重民族旅游商品的开发

游客除了对各种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感兴趣以外,购买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也是他们旅游的重要需求之一。所以民俗的商品同样拥有广阔的市场也是旅游的重要环节,对旅游创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的有民族特色的器具、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均可以作为商品开发。广西的商品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乡土色彩,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特色原则和有文化内涵原则,切忌雷同化和庸俗化。纵观我区的情况,桂林在这方面的开发得比较成熟,每年的销售情况也展现出良好的势头,值得全区其它地区的和借鉴。培养专门的人员对民俗商品进行科学有效开发,在各旅游区可以设立各种有特色的商品成品的展示和制作过程的展示,同时可以让游客以DIY的形式自己亲手制作民俗商品,如:织布、蜡染、和制作各种简单有趣的手工艺品等。都可以成为旅游商品灵活的销售方式,同时也可以增加人们的参与性和娱乐性,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

6、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科学合理的极大力度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及时组织有关的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环境进行评估,科学的规划旅游的接待量,制定年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和媒体的力量,向公众传播有关的保护民俗资源的意识,加强民族意识,使少数民族群众能辨证的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庸俗同化。

三、结语

总之,我们要在广西自身民俗资源充分了解和认识的前基础下对广西的资源进行有效而又合理的开发,注意处理开发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用科学的指导方针指导各项开发和利用。力争与时俱进,百花齐放,使广西的民俗旅游产品成为拳头产品,使其持久的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为广西的旅游添上亮丽的一笔,让更多的人了解广西,同时让广西的民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参 考 文 献

[1]. 广西统计年鉴2001.广西南宁统计出版社2002年.

[2]. 周作明.《永远的朝阳-民族》. 广东旅游出版社.

第9篇: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旅游工艺品;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系列化

旅游工艺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是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最为突出的旅游购物品,浓缩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是游客用来纪念、使用、欣赏、馈赠的商品。它的出现迎合了游客的购物心理,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同时注重地方的文化性和民族性。它是旅游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和民俗工艺传承的载体之一。它让游客在吃、喝、玩、住、看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消费的乐趣,增强了游客与旅游地的互动,有利于旅游地文化的传播,拉动地区经济增长。

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开发与市场相符的旅游工艺品,是湛江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湛江的旅游工艺品应该着眼于湛江的地域特色,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吸收本地独有的民俗文化和城市风情,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和工艺,有创新的将传统文化融合到时尚产品中,兼顾艺术和审美价值,增强产品的实用。

1 湛江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1]将地域文化与湛江的旅游工艺品开发结合起来,才能突出产品的亮点,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使设计独具一格。

湛江地处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同时湛江有着广袤的海岸线,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海洋文化和建筑遗迹。雷州石狗作为民族信仰的典型代表,被称为“南方的兵马俑”,在中国独具一格,规模庞大;人龙舞是雷州半岛的舞蹈之魂,气势雄伟,节奏鲜明;吴川飘色是民间艺术的奇葩,它集戏剧、音乐、美术、魔术、杂技、力学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还有遂溪醒狮、吴川泥塑、安铺八音等民间代表性的艺术,它们经过时间的洗礼,形成了湛江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广州湾法国公使署、雷祖祠、硇洲古韵、三元塔、十贤祠、霞山天主教堂等具有湛江特色的历史建筑和遗迹,还有湖光岩等资源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湛江人民宝贵的财富。湛江可以结合景区的优质资源,通过优秀的旅游工艺品向游客展示湛江本地的特色,弘扬当地的文化民俗和城市风景。

2 探索湛江地域特色的创意素材和设计元素

2.1 挖掘代表湛江形象的图形色彩

通过挖掘具有湛江特色的图形符号作为切入点,提高旅游工艺品的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湛江的旅游工艺品可以依托本地的地域文化遗产作为创作来源,要以设计的眼光的去挖掘这些文化素材,把那些有特色的图形、颜色、形状、技艺、材质移植到旅游工艺品中去,同时注重地域性和差异化选材,避免同质化,增加设计的艺术表现力,让旅游工艺品体现出湛江的文化特色、地域特色。

民俗文化中的图形符号是一种会说话的视觉语言,充满民族情调和象征意义,体现了本地域的文化内涵。旅游工艺品中的图形符号是体现地域特色的重要标记,它不仅能给游客强烈的视觉冲击,还能通过图形符号的艺术表现性与游客产生情感交流。湛江市有着众多的文化创意素材,不管是直接的具体图形,还是浓缩出来的抽象符号,表现形式一定要个性鲜明、艺术感强、贴近市场需求。湛江用于旅游工艺品创作的图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摸索:

首先,以民俗文化为代表的艺术图案、人物服饰等图形。例如,吴川飘色中人物的造型、人龙舞的舞姿和色彩都可以形成具象或者抽象的图形,把握这些造型的内在本质与形态特征,形成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丰富的造型,应用在陶瓷、根雕、玩具、饰品等纪念品上,将民俗文化通过图形色彩体现在产品上。

其次,以传统建筑和古遗迹形成的主题图形。例如,雷州石狗的形象经过艺术塑造后可以形成工艺品表面的主题图案、浮雕、图画等等;以石狗造型制作的小饰品等等;以湛江古建筑形成的图案和微缩模型等等。这些都是直观而又比较有代表性的方式,既能看到文化的影子,又能让游客形成美好的回忆。

再次,以城市风景形成的具象图形。城市的美丽风光就是一幅画卷,把这幅画卷刻录或者映射在工艺品的表面,能够定格湛江瞬间的美丽。

最后,以民间传说和历史人物形成的抽象图形。以图形的形式叙说故事和历史事件,形象生动,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将这些能代表地域特色的素材,以创新的表现形式,进行艺术加工、构思和演绎,从中寻找适合移植到旅游工艺品上的艺术形象。

2.2 材质和工艺创新

充分利用传统手工艺和特色材质,有继承的创新,才能创造出个性鲜明的旅游工艺品。湛江紧靠海洋,自然资源丰富,有贝壳、鱼类、热带树木、南玉、南珠、竹藤等众多天然材质作为旅游工艺品的载体。

鱼骨是一个可以被利用的特色材料,以鱼骨作为原料的骨雕艺术品和装饰陈设工艺品极具艺术和收藏价值;水烟筒是湛江市民经常使用的一种抽烟工具,制作工艺简单实用,经过表面热处理工艺后,可以在其表面用刻刀直接绘画,极具艺术表现力;以贝壳为载体的工艺品,经过设计和重组,不仅可以馈赠友人,装饰家居,有的还可以作为收藏品。例如,以贝壳作为雕刻的工艺品系列,用贝壳重组十二生肖系列,以贝壳叠加而成的玩具系列,贝壳制作的纪念章系列,贝壳作为绘画的工艺品系列等等。

同时湛江有着个性鲜明的明间工艺。例如,飘色、泥塑、石雕、扎编、木雕、南珠饰品工艺、草编、水烟筒等。但是面对高科技的竞争中,它们却逐渐失去了实用市场,走在被淘汰的边缘。在传统工艺整体面临困境的时候,通过旅游工艺品开发,它们将获得新生,同时也使得传统工艺文化传承延续下来。有继承的创新是解决传统工艺失传的最有效的方式,对于一些工艺复杂和周期长的产品制作,应该与时俱进,在继承手工工艺的同时,选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

3 湛江旅游工艺品的开发方向

3.1 传统和时尚产品的结合

湛江民俗文化虽然精彩纷呈,但是毕竟已经属于历史遗产,与现代人的价值理念相去甚远。因此,民俗旅游工艺品在满足现代人对传统民俗的猎奇心理之余,必须找到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的交汇点,才能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获得持续性发展。[2]游客愿意购买旅游工艺品,是因为能够获得实用性的功能、艺术性的审美或者收藏、纪念价值。只有给游客带来实用性或者精神体验的产品才能激起游客的购买欲望。针对旅游工艺品的便携、小巧等特点,将地域文化融合到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中去,将传统和时尚相结合,才是发展出路。例如,文具、相框、建筑模型、电子产品挂饰、刀剑、刺绣、日用瓷器、中国结、挂毯、打火机、T恤衫、布娃娃、裁纸刀、陈设纪念品等办公及生活用品和装饰品,这些产品可以通过融合湛江地区民族图形符号或者特殊材质工艺制作完成。

3.2 系列化的模式

旅游工艺品的系列化是指多个产品具有共同的民俗文化风格,它们具有相似或者相同的视觉符号特征,在外观形态上具有“共性”。这种“共性”可以是当地的特色材料或者当地传统工艺,也可以是色彩色调或者图形图案等主题元素,围绕这一主题元素进行多款式、成系列的设计,形成了统一与协调的视觉形象。这种系列化能够加深游客的印象,提升产品形象,拉长旅游产业链。

通过摸索和调研,选取湛江比较有名而又独特的资源作为开发对象。例如,雷州石狗为题材的文化系列,开发出来的笔筒、笔架、储存罐、盒类、镇纸、印章、挂饰等它们有着共同的文化气息,但是它们造型不同、形态各异,个性依旧鲜明。这种以石狗的形象作为系列化的创意模式,能够给游客带来更多的选择余地,对于传承和弘扬这种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以“南珠”品牌和资源优势开发珍珠美容品、首饰品、装饰品、工艺品、保健品等系列;贝壳资源,依托湛江历史文化,研究开发各类表现湛江人文和自然特色的贝雕工艺品和贝壳装饰品;以吴川飘色等民俗艺术和民俗服饰开发民俗服装、壁挂、提袋、挎包、背垫、被套、枕头、毛巾、手绢等旅游商品系列;以石雕、木雕传统明间工艺开发的雕刻艺术品系列;以草扎、草编等明间手艺打造的草、叶、藤、竹编织品、草叶编等手工艺品系列。这些工艺品个性鲜明、小巧轻便、价格适宜,能够满足游客情感需求多样化的要求,有很好的市场效益。

3.3 注重品牌的塑造、强调个性

湛江的地域文化纷繁复杂,不是所有的文化元素都能借鉴用于旅游工艺品设计,而被用于旅游工艺品设计的元素也不一定能被市场认可。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坚决抵制滥竽充数、鱼目混珠的产品,做到树立个性鲜明、体现地域文化的工艺品品牌意识。品牌不等同于招牌和名称,而是具有自己的个性形象,能让消费者有所联想的独特标识。要塑造个性鲜明的产品就必须锁定特色,缺失了文化特色尤其是地域文化特色,旅游工艺品也就失去了其核心价值,就无法塑造其鲜明的“性格”,因为文化渊源才是旅游工艺品的生命力所在。在对旅游工艺品进行开发时,应该有针对的突出重点,强调新奇、唯一的概念,展现工艺品的地域特色,这样才能抓住游客的消费心理。

以湛江地域元素开发出来的旅游工艺品众多,应该在塑造品牌的时候选择地区差异性大、文化因素独特、个性化强的产品进行大力宣传,充分调动各种公共资源优势,将旅游工艺品中个性鲜明、工艺精美,文化品位高的产品系列作为拳头产品,进行品牌塑造。逐步的让它们成为湛江地域特色一个代名词,形成口碑较好的产品形象。例如,游客在不经意地看到桌上的纪念品的时候能够联想到旅游地的某些文化典故,这就是一个品牌应该追求的效果。随着现代人审美意识的提高,只有给旅游工艺品附加文化价值,才能够满足旅游消费者日益提高的品位要求。

4 小结

旅游工艺品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旅游商品,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和设计是旅游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它不仅能带来有效的经济效益,拉长旅游产业链,还能展现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湛江的文化艺术气息浓厚,旅游工艺品的创作来源丰富,切忌生搬硬套,应将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和时尚产品结合起来,提升旅游工艺品的形象感、品质感、文化品位、实用功能。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以传统文化为设计灵感,以特色材质为载体,继承传统工艺,并且不断推陈出新,设计出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新时代的旅游工艺品,对完善湛江旅游业市场,宣扬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拉动湛江经济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