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运动医学和运动康复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区康复;体育康复;城乡统筹
前言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谓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是缩小城乡的区别,最后都变化为社区。而中国社区中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手术后恢复或者残疾人的体育康复没有具体的实施,大多数人都是出院后自己康复,其实这是社区康复CBR(Community Based Rehabilitation)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就是要讨论现阶段如何将社区康复与我们常见的体育康复有机的结合起来,为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提供一定。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以重庆市主城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和垫江县、奉节县、梁平县、彭水县的公共体育场所以及该地区从事体育锻炼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1)资料法。搜集了国内有关社区体育研究的相关文献,查阅了近几年重庆市政府下发文件,重庆市体育局长会议、重庆市体育发展大会及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群众体育的相关文件,重庆市各区、县体委的相关资料。(2)问卷调查法。本文就体育康复在社区中的开展进行了调查分析,共同调查了社区28个,发放患者问卷1 630份,回收1 587份,回收率97%,其中有效问卷1 546份,有效率95%。(3)访谈法。走访了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渝中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北碚区、垫江县、梁平县体委领导及其体育公共场所锻炼群众共49人。(4)数理统计法。运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二、社区体育康复的现状
1.国家政策的现状。2000年,民政部、卫生部等14个国家部委文件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将残疾人社区康复作为重要工作内容。2002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其总体目标是:到2005年,在城市和中等以上发达地区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70%得到康复服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达到50%。到2010年,在城市和中等以上发达地区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达到70%以上。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重庆市社区体育康复现状。(1)领导重视不够。部分领导认为社区康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不能把社区康复纳入社区总体规划之中,是社区康复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认识不够。人们对社区康复的理解混同于综合医院所开展的现代康复诊疗技术,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很难开展工作;残疾人本人及其家人对康复的认识与参与性也差,使得社区康复的推广受到影响。(2)专业人才匮乏:重庆市康复机构、专业康复人员都严重不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师又普遍缺乏康复知识,没有接受过正规康复知识系统培训,所以这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很难得到持续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3)经费短缺:当前政府的资金投向主要是经济建设,对社区康复的投入还远远不足,有些地区在搞试点时,由国家拨给经费,试点结束,经费用完后,社区康复也随之陷入窘境;有些社区因经费困难,社区康复工作根本就难以起步。(4)康复设备资源不均:社区康复的设备主要是社区申请举办康复站,残联配备一定的设备,设备的多少、好坏,全根据当地的经济和重视程度来定,有需求的地方可能没钱配备,配备好的地方可能缺少技术支撑,往往造成设备的资源不均,甚至是空置浪费。 转贴于
三、发展对策
1.体育康复工作人员的培训。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中的康复训练与社区康复服务“九五”实施方案中服务指导网络的精神。要发挥技术资源的中心作用,由有能力承担康复体育教学部门、人员担当培训工作。编写教材,配合音像材料对各省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的人员进行培训。然后由各省级的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对省内县级人员培训,直至各社区的康复站人员。体育康复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知识,即康复医学知识和体育训练的知识。所以可以由负责康复训练的人员参加,学习体育方面的知识,也可以由负责体育工作的人员参加,学习康复方面的知识和康复体育的特点。国外有以康复和体育两方面的人员一起开展康复体育的形式。应该像重庆市全科医疗中心一样,定其举办康复培训班,针对各社区体育教师,聘请专业的康复学者进行培训。 以社区内体育教师为体育康复骨干开展社区体育康复。社区内体育教师是体育康复骨干开展社区体育康复的重要环节,因为现在毕业的体育教师就具有一定的体育康复知识,在校时系统学习过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传统康复体育训练手段等,只要稍加培训就可以进行体育康复的指导土作。还可以依托学校,利用学校的运动设施进行体育康复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不用再建立体育康复站,可以缓解我社区康复经费紧张的问题。社区内体育教师对社区残疾人及需要体育康复的患者情况熟悉。社区内体育教师担任基层社区体育康复员最有利的两个条件,一是社区内体育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地点都在社区的学校内,熟悉和了解病患与残疾人的体育康复需求。符合开展社区体育康复的需要,利用学校运动设施为其提供就近,就地的体育康复服务的要求;二是大部分年轻体育教师有正规高校教育背景,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的体育运动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他们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体育康复知识。从而增加自己在社区内的作用,还可以适当收费,增加经济收入。我们从康复服务与运动保健中寻找出一个结合点和两个提供的工作方法,即利用我市社区服务功能网络建设的时机,将残疾人社区体育康复工作介入到社区内体育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中去,为社区内体育教师提供系统而持续的康复技术专业培训。 体育院校开设体育康复专业的可行性。体育康复是根据疾病的特点采取各种体育锻炼方法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它通过体力活动对人体的影响,来治疗疾病和创伤,预防并发症,加速功能和劳动力的恢复。在医学科学中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是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康复专业是国家教委根据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趋势,于20世纪80年代末增设的新专业,是培养较系统掌握体育科学、人体科学、卫生保健和康复医学的专业。体育康复专业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体育、休闲体育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而“吃香”起来的热门专业,而且还是一门可以独立“经营运作”的专业。重庆地区的体育院校开设这门专业可以为重庆市的体育人才多元化培育及体育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
[1]徐杏玲.对大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4).
沈永梅.社区康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广矿医学,2007,(4).
黄耀明.社区康复模式及本土化发展策略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20-24.
熊小兵.以乡村医生为康复技术骨干开展农村社区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2).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运动康复八段锦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04-02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在欧美国家,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已占据死亡谱的第一位,在我国亦高居死亡谱的第二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搭桥术具有创伤性大,恢复慢等缺点,如何促进搭桥术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八段锦是中国传统养生术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方法之一,其运动强度小,适合长时间锻炼,而这需要相对较多的能量,从而消耗人体中的脂肪,进而可起到减脂降压,保护血管壁的作用。中医康复手段在心脏病康复中的应用及研究报道较少,我们将八段锦配合中医辨证施护系统地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康复,形成中西医结合的三期心脏病康复方案,现介绍如下。
1第一期心脏病康复方案(住院阶段,2~3周)
患者入院当天,心脏康复组即到床边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简介及治疗方案的简单介绍。进行有效咳嗽的锻炼。并对心脏病康复治疗方法及意义,进行宣传及派发宣教单。
在第一期心脏病康复期间给予常规护理:①保持病室通风、空气清新、湿度适宜。②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③保持呼吸道通畅。④保持各种管道通畅。⑤注意观察血管活性药的用药效果。⑥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护。
(1)痰浊闭塞症:①注意饮食调理,宜化痰之品,如陈皮泡水饮等,避免生冷辛辣刺激。②术后第二日起以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法,电针针刺双足三里穴,以得气为宜,治疗两周,每周三天,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注意观察疗效。
(2)气滞血瘀证:①畅情志,以调理气机。②饮食宜益气活血化瘀之品,如党参鸡汤,田七煲瘦肉水等皆宜。③术后第二日起以泻法为主,电针针刺双足三里穴,以得气为宜,治疗两周,每周三天,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④保持大便通畅,术后第5日起,按顺时针手法以手掌根部按摩腹部大横穴一周,每天一次,每次5分钟。
(3)阴血虚证:①注意观察患者血压、头晕、面色、口干、烦热、舌苔、脉象变化。②予养阴补血之品,如太子参麦冬红枣当归鸡蛋汤。③饮食宜清素,忌辛辣、煎炒,以免动火伤阴。④保持良好睡眠,睡前采取穴位按摩如开天门治疗10分钟,朱砂贴敷双涌泉穴。⑤术后第2天起,行补法,给予电针针刺足三里穴。
(4)阳气虚证:①饮食宜温热,忌食生冷寒凉食物,予生姜3片羊肉50g当归2g浓煎热服。②术后第2天起,电针双侧足三里。在患者转出普通病房第一二天给予坐式八段锦的讲解及练习,出院前三天给予站式八段锦理论的讲解,播放八段锦光碟。
1.1第一期运动康复方案。
监护室阶段:运动处方:1~2天被动坐起;四肢关节的主动、被动活动,5~6次/小时;3~4天床上活动(主动坐位,自己进食、饮水);床边坐位;床边站立,扶床移动;室内行走,每次30m,3次/天5~7天坐式八段锦,1次/天;病房内缓慢步行;每次100m,3次/天。
病房阶段运动处方:8~14天站式八段锦,每次10-20分钟,1次/天,逐渐增加时间;15~21天站式八段锦,每次30分钟,1次/天。
1.2出院前运动负荷评估。
心功能分级: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法。
心电图运动试验:采用改良Bruce方案进行症状限制行运动试验。运动终点:达到亚极量或自然劳累分级法(RPE)15级以上(15级表),或出现胸闷、心悸、胸痛、头晕等症状,血压过度增高(SBP>230mmHg,DBP>129mmHg)或下降>10mmHg,运动中ST短水平或下斜型下降>0.1mV或ST段抬高0.2mV,或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2第二期心脏病康复方案(出院早期,8周)
2.1运动程序。
运动形式:根据每个患者在出院前进行的运动负荷评估选择一种运动形式或多种运动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运动。
运动方式:采用站式八段锦。运动方法:一般要求每次运动持续45~60min。其中包括l5~20min的热身活动(如伸展活动、关节活动等)和5~10min的整理活动。真正的锻炼时间为20~30min,至少20min。
运动强度:按心电图运动试验终止时负荷数的50%作为第一天起始运动的负荷数进行训练,以后每周递增10%;运动时最高心率控制在运动试验终止心率的60~75%,疲劳程度控制在RPE的11~13级(15级表)。运动频度:每周3次,为期8周。
运动时心绞痛监测及治疗:若在运动时心绞痛发作,应立即停止运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若含化2~3片硝酸甘油后不缓解,或伴有气急、大汗,疼痛超过15分钟,则进入医学干预流程。
2.2健康教育程序。安排每1~2周进行1次的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教育程序包括以下内容:冠脉搭桥术后的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冠脉搭桥术后的药物治疗;急性心梗的发生与急救;冠心病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针对患者的不同证型给予相应的中医调护指导,包括中医养生、中医食疗、常用健身穴位的按摩保健。
3第三期心脏病康复方案(出院延长期,12周)
3.1运动程序。
运动形式:选用站式八段锦;增加重量训练。
运动方法:一般要求每次运动持续45~60min。去除前期的准备以及后期的整理时间,有效的锻炼时间为20~50min,可分为每日2~3次进行。
运动强度:
动态运动:运动时最高心率控制在运动试验终止心率的70~85%,疲劳程度控制在RPE的12~14级(15级表)。
重量训练:开始训练重量为一次能举起最大重量的40~60%,并能轻松的连续举起12~15次的重量,每次运动含3组。当能轻松连续举起12~15次时可增加5~10磅。疲劳程度控制在RPE的11~13级(15级表)。
注意事项:运动中不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监护指标无异常。重量训练时避免屏气、握拳,注意调节呼吸,以免引起血压升高,防止肌肉损伤。
3.2健康教育程序。安排每1~2周进行1次的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教育程序包括以下内容:冠心病患者日常饮食注意事项;冠心病患者的全面营养及体重控制;高血压的危害及血压控制;吸烟的危害及戒烟;针对患者的不同证型给予相应的中医调护指导,包括中医四时养生观、降脂食疗方的选择、降糖食疗方的选择。
4讨论
经过2年时间的实践和观察,病人普遍反映良好,出院后运动耐量得到提高,社会回归良好。中医养生保健是祖国医学的精华及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理念和实施方法显著区别于西方医学,对疾病的预后恢复效果明显。八段锦等中医康复学注重意守、调息和动形的谐调统一,内炼精神、脏腑、气血;外炼经脉、筋骨、四肢,内外和谐、气血周流,整个机体可得到全面锻炼;融导引、吐纳、武术、医理为一体;畅通气血经络、活动筋骨、调和五脏六腑。充分体现了中医的优势之处。
八段锦要求型、意、呼吸三方面协调一致。在八段锦的练习过程中,需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结合;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血运,周流全身;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动,使周身经脉畅通,营养整个机体,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百脉流畅,内外相和,脏腑谐调,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因此,进一步将八段锦等中医保健操用于心脏病术后病人的康复,有助于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明军,杜廷海,余海滨.冠心病中西医综合性康复的研究进展.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6,(2):143-146
【关键词】康复;心室功能障碍;运动疗法
【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31-01
心功能不全是威胁人类健康,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生活的主要疾病之一。虽然许多治疗方法如溶栓、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等的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但仍有不少的患者存在复发,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和危险因素的控制,可以降低冠心病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可以使患者运动耐力增加15%~25%[1]。本研究通过对74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康复运动的观察,发现通过康复运动,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5年至2007年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74例,男53例,女21例,年龄49~74,平均(70.63±12.09)岁。冠心病73例[稳定型心绞痛60 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植入术后4例、陈旧性心梗5例、缺血性心肌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纳入标准:纽约心功能分级为2~3级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彩超显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
1.2 方法: (1)运动锻炼方法及内容:在康复治疗室进行运动治疗。全部受检对象在安静状态下测心率、血压并进行心电监测。运动方式为慢跑、踏车、摇臂运动和划船。医生根据患者体力的不同、运动形式的不同予以运动处方,并根据运动情况适时调整。运动频率每周2~3次,运动康复治疗周期为8~12周。运动治疗过程中以心身舒适为度;(2)运动强度:运动强度设计为,运动中脉率=最大摄氧量百分比(VO2 max%)×60%,靶脉率=170-年龄,或者用Karvonen方法。康复训练过程中运动量增加:通常RPE数值在训练后降低时,运动强度可以增加,加量的目标是增加最大心率的5%~10%。踏车运动的心率比活动平板时心率低6次/min,摇臂运动时低12次/min,且持续20~30 min。每次运动前进行5~10 min的预热活动,运动结束时有5~10 min的缓慢减速期;(3)停止运动指标:运动时出现心绞痛、心悸、胸闷;频发室性早搏(10次/min);缺血性ST-T下移≥0.2 mV或较安静时下移≥0.1 mV[1,2]。
2 结 果
在康复训练治疗过程中,有两位患者因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胸闷加重,监测心电图见ST-T缺血性下移0.1~0.15 mV而中断治疗。有5位患者因未能坚持完成康复训练全过程而退出,2例因膝关节疼痛不能坚持训练退出,有67例患者完成本研究训练。
在康复治疗预热期,少数患者会出现一过性血压明显增加,部分收缩压增加幅度≥30 mmHg,对无不适的患者,仍然继续进行治疗,这些患者血压约在5~8 min后逐渐下降,少数患者出现轻微头昏,此时需减慢运动速度,延长预热活动时间,患者症状均可缓解。表1 本研究康复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锻炼治疗后的心率小于锻炼前的心率,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 论
心功能不全被定义 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有心功能不全综合征或心力衰竭综合征之称。泵衰竭原指急性心肌梗塞时的左心衰竭,现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泵血功能障碍,有人统称之为泵衰竭,传统概念认为心功能不全患者均有器官瘀血的症状,因而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新概念认为心功能不全可分为无症状与有症状两 阶段, 者有心室功能障碍的客观证据(如心左室射血分 降低),但无典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心功能尚属NYHA(纽约心脏病学会)I级,是有症状心力衰竭的前期,如不进行有效治疗,迟早会发展成有症状心功能不全。据心功能不全发生的缓急,循环系统代偿程度的差别,临床还有急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和代偿性心功能不全等不同表现。近年来心室舒张功能测定技术发展,有可能区别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为主和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为主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因而还将心功能不全分为收缩性心功能不全和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可分别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肌舒缩功能受损。在早期,通过代偿调节,尚能使心室每搏排血量(心搏量)和每分排血量(心排血量),满足休息和活动时组织代谢的需要;在后期,即使通过充分代偿调节已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搏量和心排血量。前者称为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的代偿期,亦称潜在性、代偿性或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后者称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偿期,亦称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由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偿期 有各器官阻性充血(或瘀血)的表现,因而通常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亦称有症状性心力衰竭。
运动训练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科学训练可增加心功能不全患者运动耐量。Humphrey等[3]认为,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高强度有氧训练、间断性训练和抗阻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心脏功能和骨骼肌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外周血流,改善神经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因为运动耐量取决于骨骼肌和外周组织状况[1],故而,心功能不全患者经过分级运动可以改善骨骼肌和外周循环的异常状况而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发现心功能不全患者经过有氧训练,自身体力状况和心功能状况有所提高,心悸胸闷发作明显减少,生活乐趣和自信心增加,说明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功能的改善与恢复是积极有效和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要严格掌握适应症,老年患者训练前的预热阶段和运动结束前减速时间应适当延长,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者应减慢运动速度,以患者心身舒适为度,对心功能稳定患者,可在社区开展此项服务。
参考文献
[1]洪华山,林 岚,董现峰,等.长期运动训练使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标准药物治疗疗效更佳[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1):1-4.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现代卒中单元;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1 R2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12-1175-03
脑梗死是目前我国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复发率的疾病,是日益严重的医学、社会及公共卫生问题。脑梗死的治疗研究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脑梗死问题将日益严重,现行常规脑梗死治疗模式已受到严重挑战。如何探索一种有中国特色治疗脑梗死的模式,是国家科技“十五”攻关课题之一,也是摆在神经内科医学工作者面前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本研究选取2005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人120例,运用中西医结合现代卒中单元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按其住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32岁~75岁(56.47岁±15.19岁);按人院时意识水平状态分级:意识清楚(I级)43例,嗜睡(Ⅱ级)29例,浅昏迷(Ⅲ级)27例,中度昏迷不伴脑疝(Ⅳa级)15例,重度昏迷伴脑疝(Ⅳb级)6例;面瘫110例,偏瘫且日常生活能力(ADL)Ⅲ级以下108例,失语49例;头颅CT示:基底节区78例,顶叶14例,脑室旁26例,额叶2例,左侧68例,右侧52例,多发性35例。对照组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34岁~75岁(55.87岁~15.43岁);I级41例,Ⅱ级32例,Ⅲ级29例,Ⅳa级14例,Ⅳb级4例;面瘫96例,偏瘫且ADLⅢ级以下106例,失语46例;头颅CT示:基底节区72例,顶叶18例,脑室旁21例,额叶3例,左侧63例,右侧57例,多发性33例。两组年龄、性别、意识水平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解除脑水肿、溶栓、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脑保护及改善血液循环等治疗。
1.2.1 治疗组 建立卒中单元病房,针对急性期脑梗死病人住院期间进行组织化、系统化管理。为病人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评估和给予有效安全的个体化治疗。
1.2.1.1 中医药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及多年的临床经验,针对脑梗死病理改变自拟中药方剂,急性期采用卒中利水逐瘀汤,治则:破血逐瘀、通腑利水,方剂组成:生大黄、当归、红花、桃仁、穿山甲、川芎、牛膝、蒲黄、参三七、枳实等,文火水煎服或鼻饲。每次200mL,每日2次,10d为1个疗程。亚急性期采用卒中复元活血汤,治则:益气补肾、活血通络,方剂组成:生黄芪、当归、红花、桃仁、川芎、鸡血藤、地龙、山芋、石菖蒲、伸筋草等,文火水煎服。每次200mL,每日2次,10d为1个疗程。
1.2.1.2 早期肢体康复治疗 原则上病情平稳(24-48)h后开始,在专业物理治疗师(PT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每天每例病人(40~60)min,每周6d。根据生物反馈技术原理,利用WOND2000-F神经功能重建仪康复技术,根据病人不同阶段、性质、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模式。通过病人的参与和配合,进行“运动再学习”的可视性训练。①重症病人采取“良姿位”,一般病人要求24h离床活动,定时翻身;采用小脑顶核仿生电刺激(ESFN),主要针对早期脑保护治疗,改善脑血液循环,激活脑保护机制,减少或降低中枢神经元衰亡的速度。②患侧肢体各关节的被动活动,活动顺序由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活动度由小到大,以不引起疼痛为宜,同时,鼓励病人健肢帮助患肢活动,如双方交叉上举训练、下肢桥式运动。采用正反馈模式(PBF):主要针对运动障碍改善及提高肌力水平,诱导患肢的随意运动,校正不正确的运动模式。负反馈模式(NBF):又称为“松弛性训练”模式。针对肌张力异常增高,辅助活动训练和心理调节以达到逐步松弛的目的。感觉异常治疗(TENS):针对感觉异常,尤其患肢疼痛、麻木的神经促通治疗。③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床头渐抬高,每个位置保持30min,逐渐增加10度再训练,直到能床边坐起。④床边坐位平衡训练:正确的坐姿、从静态到动态平衡训练、躯干前后、左右和旋转训练,最后在外界的推动下保持他动平衡训练。⑤坐位到站立平衡训练:病人双手Bobath抓握,上肢前伸,头和躯干前倾,重心前移,躯干髋膝伸展而站立,在站立过程中,身体重心均匀分布双侧,然后进行重心前后、左右转移训练。⑥步行训练:随着病人站立平衡和患肢负重能力提高,从双杠步行训练到持拐步行训练,最后上下楼梯训练。
1.2.1.3 作业治疗 由治疗师每天(30~40)min,①对吞咽障碍者进行面、舌、唇肌刺激及口唇开合、下颌开合、舌顶上腭、伸舌训练,或以冰冷棉棒刺激吞咽反射;②利用功能反馈神经刺激训练(FNS):主要针对精细功能训练掌指,指间关节各方面的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活动、手指的灵活性、协调性等精细活动动作练习;③ADL训练,包括刷牙、进食、洗漱、穿脱衣服、大小便处理等,尽量鼓励运用患肢完成的动作,且将某些生活中动作分解后患肢进行强化训练。
1.2.1.4 语言训练 由卒中小组按病人病情,将言语障碍按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评定法(BDAE),从自发语、听理解能力、复述、阅读理解、命名、言语表达、书写能力、计算能力7个方面来评定病人“听、阅、说、写”的障碍性质、程度和病变范围。
1.2.1.5 心理干预 脑梗死后对病人身体和心理都是巨大的打击,由此产生致个人形象、自尊心、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发生巨大的心理障碍,如悲观、自卑、焦虑、愤怒、恐慌甚至有自杀行为,对病情的改善、康复效果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直接心理干预可以达到改变病人的行为和情感的作用。
1.2.2 对照组 ①以西药治疗为主导;②康复治疗与药物治疗非同步,康复治疗延迟于药物治疗;③强调神经功能恢复与影像学改善。
1.3 临床疗效评定分级标准 I级:完全恢复社会及家庭日常生活能力;Ⅱ级:恢复独立生活能力并部分社会生活能力;Ⅲ级:日常生活能力稍需人帮助;Ⅳ级:保留意识,卧床不起;V级:植物生存状态。I级为痊愈,Ⅱ级-Ⅲ级为好转,Ⅳ级-V级为无
效,两组病人经随访3个月进行ADL评定。
2 结 果
2.1 两组住院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死亡5例,全部死于脑疝。对照组死亡16例,其中4例死于脑疝,12例死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详见表1。
2.2 两组3个月ADL比较 治疗组:生存者115例,ADL I级60例,Ⅱ级-Ⅲ级4s例,Ⅳ级7例;对照组:生存者104例,ADLI级19例,Ⅱ级-Ⅲ级44例,Ⅳ级4l例。详见表2。
2.3 两组平均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比较(见表3)
3 讨 论
脑梗死是非常严重的健康问题。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居全球第二,复发率居全球第一。脑梗死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一般认为脑梗死神经功能的康复时间主要在病后3个月,而且最初几周恢复最快。
脑有一定的可塑性。脑细胞虽然不能再生,但大脑尚存区域重组的特性,让大脑相邻病损区域重新建立对周围神经轴突的侧支芽生,特别是当进行有目的活动时,其相应支配的脑功能区的血流有明显增加,有可能使邻近失去神经支配的组织重获新生,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这是药物所不能达到的。医学上把这种治疗过程称之为“重建”。它是一种功能代偿效应。基于此原理,治疗组采用现代康复方法,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卒中单元理念,并采纳先进的WOND2000 F神经功能重建技术,对脑梗死病人进行早期介入模仿性、可视性、运动再学习的综合训练,让瘫痪肢体通过生物反馈控制与分阶段进行神经功能训练,唤醒部分未死亡的神经细胞,与大脑功能区重新建立联系。对于那些受损但未完全被破坏和一些功能丧失但结构完整的神经元,卒中单元组进行干预治疗,利用各种感觉反馈输入,诱发正常随意运动模式训练,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肌肉和关节运动向中枢神经系统反馈了大量的浅深感觉冲动的输入,起到激活大脑运动神经元的作用,使肢体运动功能再现。通过早期各关节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和主动运动,防止了关节痉挛、肌肉萎缩。转移训练和平衡训练,以改善患肢运动功能、站立及步态训练,促进步行能力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活动训练可明显改善手等精细功能的恢复。康复早期介入,促进了脑的结构和功能重组或神经网络重建,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改善。
并发症是决定脑梗死预后的主要因素。脑梗死多并发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压迫性溃疡、肢体痉挛及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0.83%,低于对照组的40.83%(P<0.01),治疗组病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降低了17.04d。治疗组平均医疗费用较对照组降低了近1/2。
3.1 中医特色 根据中医理论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对脑卒中采取辨证施治的原则。急性期脑梗死:血瘀和积水是其主要的病理基础。治则:通腑利水,破血逐瘀。方用自拟卒中利水逐瘀汤。方中以生大黄为君,活血祛瘀;以桃仁、红花、川芎、蒲黄、参三七为臣,行气活血,破血逐瘀;佐以穿山甲、当归、牛膝,养血生新、祛瘀通经;以枳实为使,破气化痰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功,共奏通腑利水,破血逐瘀之效。亚急性期脑梗死:肾虚血瘀为主要病理基础。治则:益气补肾、活血通脉。自拟卒中复元活血汤,方中生黄芪为君,补气生肌,助气血行;以当归、桃仁、红花、川芎为臣,养血行血,通经活络;佐以山芋、地龙、石菖蒲补肾养肝、开窍化痰;伸筋草为使以通经活络。诸药共奏补益肝肾、活血通络之功。
3.2 卒中单元优越性 ①多元治疗模式、标准化治疗、多学科合作、早期康复介入治疗是卒中单元模式的关键,也是区别于普通病房模式的不同点;②卒中单元组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较传统治疗模式明显缩短;同时有效降低了医疗费用;③卒中单元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可减少由于卧床不起而形成的肺炎、压迫性溃疡(褥疮)、深静脉栓塞、肢体挛缩及直立性低血压等,尤其对严重脑梗死病人和老年病人的效果尤为显著;④卒中单元体现了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医生能密切关注病人的吞咽、排尿及情感等问题,有利于医患沟通,提高了脑卒中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⑤卒中小组会议,除了评价病人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外,一个重要的内容介绍脑血管病的最新进展,增加医护人员对脑卒中知识的理解,因此,有利于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
3.3 传统脑卒中模式存在的问题 ①是单纯依赖药物治疗为主体的治疗模式;②各国、各医院、各地区、各医生间的治疗方案都有很大差异,十分不规范;③广泛应用疗效不确切的药物,追求高消费;④药物治疗与康复脱节,医患合作差,缺乏连续性,缺乏合理安置脑梗死病人出院治疗,直接影响二级预防效果;⑤多数脑卒中病人反复住院,平均住院时间长,耗资大,病人负担重。
Q:生物能量检测仪能检测出人体的亚健康状态,为什么西医与中医都办不到?
A:当人体有了种种不舒服的自觉症状时,现代医学无法检查出病因。这是因为,人体有了自觉症状至疾病形成的这段时间,人就处于所谓的亚健康状态,而现代医学必须等到疾病完全形成后才能检查出结果。
人体从健康到发生疾病,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化过程。人体疾病在没有发展到器质性病变前(亚健康)相对应的人体生物磁场首先发生变化。高科技生物能量检测仪在身体产生病变前,就能检测到异常的电磁波信号。从而预警早期的疾病隐患。
Q:到底能量检查与一般健康检查有什么区别。
A:区别有以下几点,能量检查可做到:
1、在疾病发生前查找病因
人体细胞磁场电位的失衡造成器官组织功能失调。测试人体生物电信号,可以有效地在症状出现或疾病发生之前确定病因。生物能量检测是利用人体电荷磁场变化,将人体脏器组织及数百种疾病的磁场分别用量化数值代码标示储存在电脑中。能量检测直接收集人体细胞发出的微弱电磁波,与计算机储存的健康人体磁场波形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异常程度,确定亚健康或疾病状态。
2、比中医把脉更直观科学
一个人的身体无论是向着健康方向发展还是向疾病方向发展,其情况都可以在代表特定器官或系统的经络穴位点上被测到。经络是五脏六腑能量传递的重要通道。生物能量相当于中医之“气”。这类似中医的把脉,只是更科学、准确、直观。由于电子科技的进步,可藉能量检测仪将无形的中医诊断以有形的数据量化。
3、提供无药求本的自然疗法
针对亚健康和疾病症状,运用生物反馈自然疗法调节、改善人体自愈功能上的障碍。是“无药求本”实现康复的最佳途径。适合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已病人群。
4、用非入侵方式获取健康信息(不抽血)
检测无需抽血、验尿、×光照射,数分钟内,完成7000多项生命数据的采集,对机体健康态、亚健康态、疾病态进行风险评估。如:检测评估精神情绪方面的压力源;科学评估药品、保健品对个体的适用性和需求量;对人体四种脑波的测试与调节;评估人体23对染色体及基因状态;男女荷尔蒙水平的检测与评估:过敏源的检测及脱敏等。
Q:觉得自己很健康,没什么不适,也需要做检测吗?
A:通常,一个人从很健康的身体,一直演变到疾病发生,有一个累积性、渐进性的过程。而生物能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你的身体是否有演变成疾病的趋势,提醒你注意或改变生活方式,避免病症的发生。
现代医疗的健康检查只是病理诊断与治疗,如果没有病理变化,生化指标无法显示。譬如许多病人在门诊时主诉:近来容易疲劳,体力不如从前,全身没劲,时常眩晕,手足冰冷或麻木,偶尔心慌,喝酒比以前容易醉,但各种检查都说没有毛病。
负责解读的医生多半归咎于工作或心理压力,或说是精神官能症,只以药物缓解。而药物只能抑制症状而无法让身体实现真正的康复。这时如果配合生物能量信息来检查,或采取生物反馈的自然疗法提高机体自愈力。就能提前把握自己的健康趋势,从而达到预防胜于治疗的目的。
L.I.F.E.系统的康复范围
高血压、高血脂、中风、心律不齐、动脉硬化、糖尿病、过敏症、慢性疲劳综合症、自闭症、多动症、忧郁症、失眠症、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关节炎、运动损伤、戒烟、戒毒、排毒、排辐射、增强智力、免疫力、抗衰老等。
L.I.F.E.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检测报告
1 基本体质 2.32项健康风险指数 3 体内毒素
4 矿物质含量 5 维生素含量 6 蛋白质含量
7 酵素含量 8 脊椎系统 9 消化系统
10 免疫系统 11 情绪与压力 12 呼吸系统
13 内分泌系统 14 荷尔蒙 15 皮肤 16 循环系统
17 神经系统 18 生殖系统 19 五官 20 泌尿系统
21 运动系统 22 肿瘤指数 23 248种敏源
24 染色体 25 脑部功能 26 肝胆功能
27 抗衰老指数 28 印度七轮 29 经络 30 骨骼系统
L.I.F.E.系统的检测功能
1 对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准确检测致病原(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
2 对营养性疾病:科学评估人体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缺乏。
3 对中毒性疾病:查找中毒源(物理、化学、金属)。
4 对中枢性疾病:分辨精神、心理、器质性损伤。
5 对各器官组织系统:免疫、消化、循环、神经、内分泌、泌尿、呼吸、脊椎、运动系统功能测定及疾病的量化。对潜在病变做出早期预警。十分适合健康普查和疑难病检查。
6 对过敏性疾病:迅速查找过敏源。
7 对损伤性疾病:可量化损伤程度(脊椎结构及骨质状况)。
8 对身体变化的各个阶段进行定性检测:健康-基本健康-亚健康-疾病。
关键词:核心力量;核心稳定性;力量训练;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G8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3-0005-06
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能训练方法,最初应用于医学康复领域,近年来健身和运动训练领域也开始采用。目前,国内外对核心力量的训练非常重视,但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因此,有必要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的起源与定义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人体的“核心(core)”是指脊柱、髋关节和骨盆,它们正好处于上下肢的结合部位,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核心稳定性是指人体核心部位的稳定程度,而核心力量是指附着在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和韧带在神经支配下收缩所产生的力量。
核心力量的概念最早源于核心稳定性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Holds worth就研究过脊柱稳定性与脊柱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创立了脊柱二柱理论(即前柱和后柱)。1972年Rood根据脊柱周围肌肉功能的不同,将附于脊柱的肌肉划分为稳定肌和运动肌。20世纪80年代早期,Denis提出了三柱理论,即前柱、中柱和后柱。1985年Panjabi提出了脊柱稳定性的概念,1992年他又提出核心稳定性的概念和“三亚系模型”理论,认为脊柱的稳定系统由被动亚系、主动亚系和神经控制亚系3个部分组成。2000年运动医学专家willson认为人体核心由腰、骨盆和髋关节的肌肉组织构成,其稳定性可以预防脊柱弯曲受伤,提高脊柱部位的平衡能力。以上研究成果主要是在医学康复领域的。2006年kibler把核心稳定性引用到了竞技运动训练中瞄。1996年德国一些研究者提出了躯干支撑力量或躯干稳定力量,这可能是关于核心力量的最早说法。2005年美国一些学者把提高稳定性的力量称作核心力量。2008年黎涌明等研究认为: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核心稳定性是指人体在运动中通过核心部位的稳定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建立支点,为上下肢力量的传递创造条件,为身体重心的稳定和移动提供力量的身体姿态。核心力量是一种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核心力量不仅是人体核心稳定性形成的主要能力,而且在竞技运动中它还能够主动发力,是人体的—个重要“发力源’。综上所述,核心稳定性是人体核心力量训练的一个结果,而核心力量是一种与上肢、下肢力量并列的,以人体解剖部位为分类标准的力量能力。核心稳定性的优劣与核心力量有着紧密的联系。
2核心力量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机制
2.1核心力量的解剖学机制
在解剖结构上,人体的核心部位不仅包括腰椎、骨盆和髋关节等骨骼以及它们周围的韧带和结缔组织,同时还包括附着在这些骨骼上的肌肉。
目前关于核心肌肉的位置和数量问题还没有定论。Frederickson等人提出核心力量涉及位于核心部位的29对肌肉,但并没有给出29对核心肌肉的具置。黎涌明等对附着在腰椎一骨盆一髋关节的肌肉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该部位有起止点的肌肉为33(对)+1(块)(见表1),其中,有7(对)+1(块)肌肉的起止点在核心部位,它们主要起核心固定作用,其余绝大部分肌肉只有起点位于核心部位,它们的收缩不仅对核心区域有固定作用,而且同时参与其他部位(主要是下肢)的运动。
Bergmark根据解剖位置关系将核心肌肉分为两类:核心大肌群和核心小肌群。核心大肌群位于机体的表层,主要参与躯干的大幅度运动,核心小肌群附着在躯干的骨骼周围(深层),主要参与躯干部位的固定和微细运动。Hodges等人运用光电运动分析系统、肌电图和腹内压测试装置对人体站立时的上肢快陈华伟,庚铮,文世林: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现状与展望速屈、伸和外展的运动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深层核心肌(腹内肌和腹横肌)与肢体运动方向无关,而浅层核心肌(腹外肌、腹直肌和竖脊肌)与准备性的动作以及质心运动方向一致。该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了核心部位的大肌群(浅层)和小肌群(深层)对躯干稳定的不同功能”。Faries等人对核心大肌群和小肌群做了进一步的定义,研究认为,小肌群的主要职责在于对核心部位的固定,而大肌群除了固定作用外主要还有支配核心部位运动的功能。核心小肌群主要包括腹横肌、多裂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中部、腰方肌、隔肌和骨盆下底肌肉,这些长度较短的肌肉基本都附着于脊柱周围,其主要作用是维持脊柱的稳定。最近有研究认为,腹横肌和多裂肌是主要的脊柱稳定肌,因此,又可以将核心小肌群进一步分为主、次两类。核心大肌群也有主次之分,特别是那些位于骨盆和髋关节的肌肉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如臀大肌、臀中肌等原来一直被认定为是下肢肌的肌肉,这些肌肉除了有支配下肢运动的作用外也具有稳定核心部位的功能。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核心力量的解剖学结构被广泛接受的是:核心的主要区域是由腰、骨盆、髋关节3部分构成。根据分类目的和依据不同,核心肌的分类和数目也不尽相同。值得关注的是,因为在运动中人体大部分姿势都是站立的,也有部分运动项目中身体姿势是俯卧、仰卧或倒立的,所以核心部位是由人体在两臂下垂的对称站立姿势中的身体重心确定,还是在某个姿势时的身体重心确定,还是因项群和项目不同而确定,都还值得商榷。
2,2核心力量的生理学机制
核心部位的主体:脊柱一骨盆—髋关节的主动稳定需要该部位多块肌肉的共同收缩才能实现,不同肌肉之间以及肌肉与韧带和结缔组织之间的协作是核心稳定性的关键。核心部位主动稳定的实现取决于多块肌肉的协同工作,该工作是在神经支配下的一个复杂和精细的过程。Hodges等人运用肌电图仪对人体做全身运动时的上肢肌、下肢肌和核心肌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核心肌肉(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和多裂肌)肌电的发生早于上下肢肌肉,尤其是腹横肌的肌电明显早于三角肌和下肢主要肌肉。因此,认为核心肌群的提前动员使身体的核心部位首先做好准备,为四肢的发力建立支点。同时,还认识到核心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稳定,运动中的稳定几乎都发生在一瞬间,其稳定的程度以及稳定与不稳定都一直处于频繁的变换和交替之中。因此,核心部位的力量不单纯涉及到单块肌肉收缩力的大小,更重要的是神经对多块肌肉的支配和控制能力。
神经系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核心稳定状态进行干预,一种是通过运动前期的预兴奋反射性提高参与肌肉的力量,为姿态的调整和承受外部负荷做好准备;一种是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肌梭和腆梭反馈式调整肌肉的力量并协调不同肌肉之间的用力,解决核心部位的稳定、稳定程度和稳定与不稳定交替转换的问题,
3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作用、分类、方法和手段
研究普遍认为:核心力量是指附着在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和韧带在神经支配下收缩产生的力量。而核心力量训练是指针对身体核心肌群及深层肌肉进行的力量训练。
3.1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
核心力量训练突出了提高力量的传递、协调组合和控制肌肉的能力,表现在全身多肌群整体性在多个维度内同时参与运动。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注重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强调两端固定的静力性收缩,重视2维和3维的运动,负荷一般以克服自身体重和轻负重为主,很多情况下是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训练,以此使更多的小肌肉群特别是关节周围的辅助肌参与运动,培养运动员在运动中稳定关节和控制重心的能力。
3.2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稳定脊柱和骨盆;改善控制力和平衡性;提高能量输出;提高肢体协调工作效率;降低能量消耗;预防运动损伤。能够提高人体在非稳定状态下的控制能力,增强平衡能力,更好地训练人体深层的小肌肉群,协调大小肌群的力量输出,增强运动机能。
3.3核心力量训练的分类
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有多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类型:在训练的外部环境上,可以分为稳定和非稳定2种条件;在负荷上,可以分为徒手和负重2种类型;在运动方向上,不仅进行一维的运动,而且重视两维和三维的运动;在用力方式上,可以分为静力性、动力性和静力——动力交替变换等3种方式。在实践中,不同的训练条件、负荷和用力方式又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训练方法。
3.4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1)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练习。练习形式主要有仰卧挺髋、仰桥、单臂俯撑控腹、腿臂交叉两头起等。(2)运用单一器械进行的练习。如瑞士球、平衡球、平衡板、悬吊绳、力量练习器械等。其中运用最多的是在平衡球、平衡板和悬吊绳等不固定轨迹的训练器械上进行的力量练习。(3)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练习。如单、双足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各种上肢持轻器械举、推、拉,下蹲,躯干扭转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坐于瑞士球上做各种形式的练习等。(4)各种pilates练习形式(用意念控制动作)。这是一项融合肢体和心灵的运动,训练以意志力去控制身体动作。Pilates训练的理念是均匀地强化各部位的肌群及中心轴的动力,在正确身体排列结构的要求下,用心体会每一块肌肉的延展、收缩与控制。(5)睁眼睛及闭眼睛状态下的各种站立练习。这种方式的练习主要是锻炼运动员的肌肉本体感受控制能力。(6)在同伴协助下进行的练习形式。这种练习形式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动态条件下的核心控制能力。(7)双人共同进行的练习。例如可以使用橡皮筋两个人同时练习,两人并行仰卧,将橡皮筋分别套在练习者的左、右(内侧)脚的中心同时做内收动作。
4核心力量训练的检测与评价
在训练过程中,核心力量与其他力量能力一样需要进行检测和评价,以便对其发展水平和训练进行诊断与控制。目前,核心力量的检测和评价方法主要有4种类型:(1)运用等动(速)力量测试装置和一些自行设计的力量测试方法对腰腹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检测和评价,这些检测和评价方法主要应用于康复领域。普通人和运动员在腰背肌肉损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该测试评估腰腹和背部力量的水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由于测试设备的局限性(不能检测快速力量和爆发力),这种方法目前还不能全面和准确地评价正常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能力。(2)核心稳定性测量:一种被广泛运用的间接检测和评价核心力量水平的方法,目前主要有重心平衡测试(stabilemetry)、星形偏移平衡测试(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和萨尔曼测试(sahrman test)3种测试方法。(3)肌电测量:目前已有多篇研究论文运用肌电图测试仪对运动员在稳定和不稳定条件下核心力量的水平进行测试,以此证明核心力量的重要性以及不同训练方法的有效性。(4)腹内压测量:基于核心系统主要通过腹内压、脊柱压缩力(轴向负荷)和躯干、髋部肌肉硬度等3种机制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检测受试者在安静和运动过程中腹腔内的压力,以此评价核心部位的稳定程度。该方法主要用于医学和康复领域,目前还没有发现在运动训练方面的应用和研究。
核心力量的发展水平目前主要还是通过对运动员稳定和平衡能力的检测间接进行评价,还不能对核心力量,尤其是在专项运动时的核心力量,进行直接和准确的检测和评定,这种情况势必阻碍和影响核心力量在竞技体育领域的训练,是未来核心力量训练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5核心力量在具体训练中的应用
许多教练员在田径、篮球、体操、武术、网球、帆板、花样游泳、竞走、射箭、蹦床、击剑等专项的训练中采用了核心力量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核心力量训练在具体专项中的实验研究是通过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方式,对比核心力量训练后和非核心力量训练后的差异,得出核心力量训练优于传统的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对于增强肌肉力量和机体稳定性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作用。
核心力量训练在具体训练中的研究可以分为一般描述性的研究和实验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认为核心力量训练对于竞技运动专项训练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的训练方法均是和康复领域相同的训练方法,可以认为在训练过程中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是切实可行的。但是,研究过程中,核心力量训练的量和强度的区别对待问题研究较少,并且对方法和手段的统一使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核心力量训练量和强度对各具体项目的适用性研究和加强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性研究。
6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目前,人们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常常把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的腰腹力量训练等同起来。腰腹力量训练只是注重表层的大肌肉训练,而核心力量的训练涉及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对那些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和大小肌肉群的协调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区别于传统力量训练最为关键的是在训练中增加了一个“不稳定因素”,这是核心力量训练最大的特点,也是其最大的优势。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动员更多深层的小肌肉群参加运动,增加大小肌群协同用力的能力(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区别在于前者负重较轻、多维度、支撑不稳定、多深层肌肉、多大肌肉、注重神经肌肉的本体感觉;而后者负重较重、单维度、支撑稳定、多表层肌肉,多小肌肉、注重完成的负荷强度和量)。但是核心力量训练并没有替代或否定传统力量训练,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可以作为运动员专项训练的一部分,在遵循基本训练原则和专项的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融入到传统的训练方法中,两种训练方法并不发生冲突,而且还可以相互补充。
目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还是一种基础性训练方法,在某些专项训练中已开始应用,但是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还在进一步摸索之中。人体的核心肌群是纵向、横向和斜向排列的,所以需要引入斜向和旋转运动形式以及屈伸、旋转结合在一起的复合运动形式的练习内容,进行多维运动练习来全面均衡发展核心肌群力量。在核心力量训练中,大肌肉、小肌肉训练的时间和强度的比例,深层与浅层肌肉的训练量、强度及比例,各种专项身体核心部位的确定和核心力量训练应采取的手段与方法,都有待于不断实践和总结。
7核心力量训练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展望
人们试图通过核心力量的训练解决躯干小肌肉群长期训练不足问题,同时提高核心部位的稳定性以及传递和衔接能力,进而解决长期存在的一般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脱节的问题。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来看,核心力量训练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7.1竞技体育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的深度不够
目前对核心力量的研究并不能满足运动训练的需求,大量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仍然集中在健身和康复领域,而为数不多的运动训练领域的研究又存在许多不足。对核心力量发展水平的检测和评定方法尚不明确;尚未建立系统的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体系;尚未明确核心力量与四肢力量以及不同专项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核心力量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具体的功能、作用、负荷量和强度的研究,争取能够建立一个适用于运动训练过程的高效能的核心力量训练体系。
7.2竞技体育核心力量训练的创新不足
运动训练领域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是和康复领域采用的类似方法,而目前的这种训练方法主要是以增强核心区域的稳定性为主要目的,难以适应运动训练对核心力量的要求,所以在运动训练领域应加强方法的创新。
1.骨科临床与康复医学的关系
早在现代康复医学诞生之前,著名骨科专家RobertJones等己十分重视骨折和骨关节病患者的功能康复训练。骨科常用的矫正体操、关节体操、器械治疗(mechanoiherapy)后来也成了康复运动治疗的基础。因此,国外有人说:“骨科乃康复之父”,意思是指现代康复医学得以诞生的一部分基础源于骨科。直到如今,仍有许多日本骨科医师报名兼修康复医学专业课程,经统一考试后取得康复医学“专门医”(即专科医师)的资格,成为既是骨科专家,又是康复医学专家,一身二任,可见骨科与康复医学关系之密切。20世纪60~70年代骨科康复医学成为康复医学骨科学一个分科(subspecialty),更显示了康复医学与骨科学的密切联系。
2.骨科康复学的定义和内涵
骨科康复学(orhcpaediclehabilitation)是一门研宄在骨科患者身上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的学科。骨科康复学既是康复医学的一个分科,也是骨科学的一个分科。现代骨科康复学把功能训练、假肢和矫形器辅助、手术治疗作为它的3个基本组成部分,上述3大手段都是围绕着康复的目标进行的(包括手术性治疗和非手术性治疗)在综合的骨科康复治疗中,手术属于康复性手术(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肌腱移位手术恢复运动功能)或预防继发残疾的手术(如脊髓损伤后脊柱移位的整复手术以预防脊柱不稳或加重损害),而且手术治疗要有功能训练和假肢或矫形器辅助相配合,才能收到康复的效果。所以骨科康复的3大治疗手段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固然有许多骨科疾病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只在手术前后配合功能训练,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骨科疾病患者不需要手术,只需进行非手术性的康复治疗。
广义的骨科康复非手术治疗除了上述功能训练和假肢矫形器辅助治疗外,还包括物理因子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咨询(与职业康复有关)、药物、护理等。
3.骨科康复学的新理念
骨科康复学的诞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在骨科治疗和康复治疗理念上革新和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这两个学科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而成的结果。从20世纪70~80年代初,骨科学己越来越重视对骨科患者给予全面的、综合的医疗护理,注意到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甚至顾及劳动和职业能力的恢复问题。广大的骨科医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逐步认识到精湛的手术技术只有结合完美的康复治疗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骨科医师对康复的认可及支持的增加,使骨科康复的开展有了很好的基础。
骨科康复是很复杂的问题,它不但与疾病本身有关,也与手术操作技术、患者的信心、精神状态以及对康复治疗配合程度密切相关,并且又涉及多学科专业的合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进程,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骨科创伤性疾病的发生率逐步增加,人们对于治疗的效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无疑对骨科康复学提出了挑战。由此,也促使了骨科康复学新理念的形成。
3.1骨科康复新理念
对骨科医师来说,越来越多人同意以下原则:
(1)不仅要救死扶伤,而且要防残治疗。
(2)不仅要重视急性骨科疾病的手术治疗,而且也要重视所谓“冷性骨科病”(coldorlhopaedics),即慢性的、先天性的、退行性(变性)的非创伤性骨关节病的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我国骨科专家过邦辅教授指出,不论急性或慢性疾病,骨科医师都应注意到可能产生的残疾,应事先予以防止,这就是骨科康复学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3)不仅要重治疗,而且要重康复。实际上,康复治疗应贯穿在骨科治疗的始终。美国坦普尔大学骨科及物理医学与康复教授M.A.Keenan认为骨科领域的医师、治疗师和其他医务人员在处理多种患者时,都要参与康复治疗计划(rehabilitationprogram)
(4)不仅要重视手术过程,而且要重视其功能结果({uncticnaloutosme)。有的骨科专家认为,评价骨科医师对一个病例治疗结果最有效的依据是患者最终的功能恢复程度,重新获得生活、劳动以及参与社会活动能力的早晚和水平。
(5)不仅要靠手术者个人的技术和贡献,而且也要依靠整个康复治疗组或团队(rehabilitationteam)的协作,促进患者功能的全面康复。
(6)不仅要从治疗的观点出发,而且也要从预防(残疾、功能障碍)的观点出发设计手术术式。
3.2康复医学新理念
对于康复医师来说,骨科康复学的出现也给他们带来了或强化了新的理念:
(1)不仅要对恢复后期或后遗症期的患者进行康复,而且也要从临床早期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因此,要强化临床康复意识。
(2)不仅要掌握康复治疗专业本身的技术,也要熟悉相关疾患(如相关的骨科损伤和疾患)的临床处理原则,以便配合进行康复。
(3)不仅要与康复医学科内各个治疗部门的治疗师联合组成“科内团队”进行康复治疗,而且也要与骨科和其他相关临床科的医师紧密联系,组成“跨科团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康复治疗。
(4)不仅要充分发挥非手术康复疗法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而且也要充分认识必要的骨科手术对功能康复的价值和作用,及时介绍应做康复性手术的患者到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纠正畸形,增进功能。
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大规模系统化的康复中心目前还很缺乏,多数医院没有专门的康复科或理疗科,专业康复人员也较少,导致我国骨科康复尤其是骨科术后的康复开展的不够广泛与深入,普遍存在着手术与康复严重脱节,重手术、轻康复的状况,造成一些成功的手术难以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这与骨科及康复医学的发展都是极不相称的。而且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还较低,这些因素造成多数患者不能得到专门的康复治疗。尽管如此,康复治疗在骨科中的作用己引起越来越多国内有识之士的关注,并大力提倡针对骨科疾病开展诊断、手术、康复一体化的治疗模式,重视康复新理念、新技术的采用。
4.骨科康复学的发展趋向
国际医学界己把2001~2010年定为“骨关节十年”(TheBoneandJoiitDecade)也有人意译为“骨骼与关节健康十年行动”。这表明在新世纪的第1个十年中,随着“骨关节十年”的开展,骨科康复学也将有快速的发展。根据发起“骨关节十年”的各个国际医学团体和取得共识的行动纲领所列的任务,并参考我国及欧美一些国家在骨科康复学中研宄的课题,可以了解到在新世纪初骨科康复学的主要发展趋向。
4.1寻找和开发骨科康复患者适用的评价工具
更有针对性、更敏感并能反应功能变化的新的评价工具应当是以残疾为取向(disahililyorienled)的,能反映残疾障碍及康复的指标,并可预测社会康复(如重返工作岗位)同时,新开发的评价工具也应当是以患者为取向(pathrtoriented)接受不同干预手段的患者在评价项目上应有所区别,如作植入手术、组织修复等的患者其评价项目应与接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者有所不同。
4.2深化骨科疾患的临床生物力学的研宄
深化对骨关节病病因的临床生物学研宄,阐明骨关节的力学环境的改变与组织的适应、破坏、修复的关系,从而为选用适当的运动疗法和研发新的康复技术谋求最佳的防治效果提供依据。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要提倡用有效的、费用低廉的、使用方便的功能训练方法。
4.3研发新的辅助器具
研发新的(矫形器、夹板、特殊座椅、轮椅及其他功能辅助用品用具),提倡医工结合,即骨科医师康复医师与康复工程师密切结合,一方面推进新型的、高科技的假肢和矫形器,同时,也按照适用技术(appropriatetechnology)的原则,提供实用、有效、简单而廉价的假肢和矫形器的设计和产品,使更多残疾人受惠。
4.4发展工伤康复
我国在这一领域己开创了一个新模式,即结合社会劳动保障设立工伤康复中心。在广州市创建的“广州社会劳动康复中心”(又名“广州工伤康复医院”),就是第一个尝试。在此基础上,预计今后我国将会把工伤的后期康复与工伤的早期康复有系统地连接起来,提供工伤康复连续而完整的服务。在此过程中,我国工伤康复技术预期也将迅速实现现代化。
4.5骨科康复从医院走向社区和家庭
重视在家里给予骨科疾病患者(包括术后患者)以良好的护理和康复是一种新的趋向,因为大多数骨科患者康复过程是长期的,无法在康复医疗机构内长期住院完成。只要加以指导和监测,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对骨科康复来说也是有益和有效的。
4.6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多学科合作的机理和工作方法
康复训练器械是康复训练中的必备工具,安全性至关重要,否则容易造成二次损伤。《康复训练器械安全通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将促进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提高。本期专栏特邀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介绍《康复训练器械安全通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背景,并对标准要点进行详细解读。
2009年9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康复训练器械安全通用要求》GB24436-2009强制性国家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部涉及康复训练器械安全通用要求的国家标准。
标准从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康复训练器械的生产厂家必须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有关部门将按照标准的要求严把产品质量关。进行康复训练的朋友们,如果在训练时因器械质量造成磕伤、碰坏、刮破等等,就可以用“国家标准”说话了。这是一项对用户、对企业高度负责的康复训练器械安全通用要求标准。
让企业看到这部标准的内涵,让公众看到这部标准的意义,是本解读的目的。
背景资料
康复训练器械
康复训练是康复治疗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内容,各种器械是康复训练的必备工具,涉及各类残疾人的功能恢复训练。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通过运用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等康复训练器械进行训练,可以消除、减轻功能障碍,使残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工作能力,并以最佳状态参与社会活动。残疾人特定的肢体和心理的能力及特征,决定了康复中使用的训练器械与一般的健身器材有很大区别,康复训练器械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避免残疾人最为担心的二次损伤。
产品质量状况及问题
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近年来检测了国内10余家企业生产的上百件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械产品,检验主要依据企业标准和产品说明书中明示的技术条件。检验结果表明:康复训练器械总体质量良好,主要性能指标达到检验依据中的技术要求。
尽管康复训练器械产品均合格通过检验,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康复训练器械的质量高枕无忧。在以往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委托检验中仅将备企业标准或技术指标作为检验依据。不同企业标准间差异过大,检测项目和方法过于简单,缺少能够起到参考作用的技术参数和机械性能要求,检验报告的含金量不高,不能完全体现出康复训练器械产品的质量水准与存在的问题,有些企业标准很难起到促进产品质量,提高和促进行业发展的作用。例如,有些产品负载后变形量较大,严重影响使用;与人体接触的部件材质过硬,给使用者造成不适;调节部件调解困难,给使用者带来不便;训练位缺乏无障碍空间的考虑,使轮椅乘坐者训练困难;把套松动旋转,给使用带来安全隐患等等。
专家点评
王保华(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企业缺乏对康复训练及器械使用的深刻认识。康复及训练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企业只注重生产环节,忽视了康复医学的知识,在没有充分理解康复训练及器械使用特性和要求的情况下,盲目上马,互相模仿或是参照国外产品仿制;二是个别小型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有一定技术力量的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和设备,检验环节仅靠技术人员或凭经验把关,其产品质量与使用者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三是企业标准过于简单。有些企业标准除了规定了几个外形尺寸和产品重量外,没有实质性内容,不能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
出台国家标准
为进一步提高康复训练器械的质量,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促进康复训练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2006年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出了《康复训练器械安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制定项目建议书,并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针对康复训练器械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和目前企业标准存在的问题,标准提出了12项安全通用要求,这是康复训练器械生产企业在实施标准的过程中,尤其应该引起重视和必需按标准执行和组织生产的。
标准要点提示
标准覆盖的产品
对应多种不同康复训练人群的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器械的品种大致可分为上肢和下肢训练器械,又可以细分为站立训练器械,步行训练器械,矫正姿势、防止畸形的器械,肌力、耐力训练器械,关节活动度训练器械,平衡、协调性训练器械以及综合基本动作训练器械,其中包括由钢材、木材、塑料等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康复训练器械,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具有各不相同的外观形状和用途。从具体种类上来说,常用训练辅助器械包括:平行杠、肋木、站立架、分指板、姿势镜、股四头肌训练椅、手指肌力训练、肩关节旋转训练器、砂磨台、踝关节校正器、划船器、滚桶、砂袋、康复训练床、运动垫等等用于康复训练的器械。
标准要点解析
标准提出12项安全通用要求
标准对各类康复训练器械的安全通用要求十分详尽,包括整体结构设计要求、安全防护装置、部件结构设计要求、整机稳定性要求、机械强度要求、外观要求、软包要求、表面涂层、环保要求、电器安全、安全使用寿命、固定安装在墙体、地面或顶部器械的安装要求。
标准提出5项警示要求
康复训练器械应永久性标记清楚如下相关内容:
a)在无人监护情况下禁止使用器械的警告标记;
b)老人、儿童、智障者等使用器械的警告标记;
c)不当操作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警告标记;
d)使用器械必须予以注意的事项;
e)其他必须警示的内容和事项。
总则要求
标准在总则中提出,康复训练器械设计应符合身体功能障碍者康复训练运动规律,并具有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和适应性。
安全通用要求
标准在安全通用要求部分规定了以下12个方面的内容:
1.整体结构设计要求
训练位
器械有两个以上使用者同时训练时,标准要求使用过程中,不应存在训练位与训练位之间或同一训练位之间的器械干涉、运动范围干涉、人体干涉等现象。
乘坐轮椅直接训练的运动位应符合:
a)在使用者操作位置的左右各350 mm及高1500 mm空间内应无任何障碍;
b)在使用者操作位置的前后应有放置轮椅的空间,其中使用者身体重心向后空间应大于400 mm,向前空间应大于700 mm;
c)使用者手臂伸展操作时,器械的活动范围应控制在双臂伸展前后、上下活动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内弧范围内,最大极限不应超出外弧线的范围;
d) 在使用者操作部位的台面下边缘高度至地面应有大于600 mm,纵深大于450 mm的无障碍空间(见图2)。
剪切、挤压部位和旋转活动部件
在训练位正常训练状态下,使用者可触及的区域内,不应存在被剪切、卷入、挤压或碰撞的可能。
在器械高1800 mm 以下,处于训练位正常训练状态时,使用者可触及范围的活动部件与相邻的活动或固定部件的距离应大于60 mm,若仅危及手指,则应大于25 mm;若活动件与固定件的距离保持不变,其间距应大于10 mm。
刚性碰撞部位和移动重块
器械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发生刚性碰撞的部位,应设置接触面积不小于1000 mm平方或直径不小于36 mm的弹性缓冲装置。例如:安装橡胶垫等缓冲装置。
器械上所有重块移动范围应按康复训练使用时的要求加以限制,不应出现无法控制的偏摆现象。除非特殊移动外,堆码式重块的移动应能自如地返回静止点。
2.安全防护装置
下肢摆动训练的器械,应有上肢依托防护装置,以确保使用者上下器械或训练中能够安全依托保护,如图3所示。
圆形依托防护装置直径应大于36 mm,矩形依托面的宽度应大于40 mm,依托面的棱角半径R应大于10 mm,其余棱角半径R应大于2.5 mm。
器械座位上应有防止使用者身体滑脱的护栏或防护带。
高于500 mm的器械两侧应设有安全抓握杆,其高度尺寸应为850 mm或可调节;当设置两层抓握杆时,下层高度尺寸应为650 mm。
3.部件结构设计要求
抓握杆末端应向下≤90°成弧形转角或安装保护套。
踩踏类器械的踩踏板(垫)应安装牢固,使用中无转动或移动,并具有防滑功能。
以晃动形式运动的踏板,其主动方向和易滑脱方向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0 mm的防滑凸台、护板或以其他形式固定足部;相邻运动的两踏板的间距小于60 mm时,应设置内侧防滑凸台、护板或以其他形式固定足部,防止滑落。
进行站立训练或其他需要的器械应配有腰部、腿部防护带或其他辅助保护装置,防护带宽度应不小于80 mm。
训练中与人体接触的倚靠部位或其他必要部位应采用软包防护。
如果配重移动重块移动时不在使用者的视野范围内,除使用者一侧外,其他各侧面应设置防护挡板,以防第三方意外进入训练区。
手握持件
用于承载的环形手握持件材料直径应为20 mm~30 mm。
用于承载的杆状手握持件,圆形时材料直径应为30 mm~45 mm,矩形时材料宽度应为30 mm~45 mm。
必要时,应装配把套,并适合手的握持、防滑、无转动现象,不应因配合不当和震动等导致脱落现象。
阶梯台阶
阶梯台阶的梯面应平整、防滑,不应采用无踢面(见图4)和有凸缘(见图5)的直形台阶,当无法避免使用带凸缘的台阶时,其凸出踢面的距离应≤5 mm。
梯段内侧宽度应≥500 mm,梯面深度应≥300 mm,踢面高度应≤200 mm。
梯道两侧应安装抓握杆,梯面两侧应设有高度≥30 mm的安全挡台(见图6)。
调节和锁定装置
器械的可调节部位应配有锁定装置,并应易于操作,锁定安全可靠,易被使用者识别和安全使用。
调节部件,如手柄、操作杆等不应与使用者的活动范围相干涉。
器械的转动部件应安装止退装置。例如:安装止退垫圈或止退螺母等。
各类调节和锁定装置应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手动操作。
4.整机稳定性要求
自立式器械应着地平稳,底脚与水平面的差值≤2mm,并在使用中不应产生晃动。
自立式器械按要求做稳定性试验时,其倾翻角不应小于10。C。
5.机械强度要求
承载人体全部重量的装置应能承载力2000 N±2 %,承载部分重量的装置应能承载力750 N±2 % ,按要求静载试验后,悬臂支撑物(悬臂表面)变形量f不得超过f=1/150,主体支撑结构尺寸不得超过f=1/100(见图7),其他变形不超过1%,并不应有任何裂纹、破损等。
使用防护带的器械,其防护带应能承载1000 N±2 %,按要求静载试验后,应能牢固连接无任何损坏。
加载用的牵索的抗断力试验应能达到最大额定阻力源的6倍。
人体悬吊带或吊兜的额定载荷力应 ≥ 2000 N,按要求静载试验后,应能牢固连接,无任何断裂、松动等损坏。
把手、抓握杆应能承载1000 N垂直力、500 N水平力,承载时不应有超过f=1/50的变形;按要求静载试验后,应无任何断裂、松动等损坏。
把套应能承载70 N的拉力,按要求进行试验后不应被拨出或松动。
疲劳强度要求
器械使用中运动的部件,按要求进行疲劳试验后不应产生任何裂纹、破损等损坏,并仍满足标准的各项功能。
如器械包括两个或多个单独的功能部件,需分别进行疲劳性能试验。
6.外观要求
长度大于8mm的硬制件外露突出物,其尾端均应倒圆或采用其他方式予以防护。倒圆半径不应小于5 mm。
螺钉的外露长度不应超过其螺距的两倍,突出部分不允许有锐利尖端和毛刺,或其端部应有光滑的螺母帽覆盖。
硬质材料的边缘和尖角,应有半径大于2.5 mm的圆滑过渡或其他永久保护件予以防护。
硬质管材末端应有部件或管塞封堵,且不应有因封堵件老化、配合不当、振动及轻度人为损坏等原因导致脱落。
焊接件焊缝表面应均匀平整,不应有漏焊、虚焊、焊瘤、夹渣、裂缝、烧穿、飞溅物等缺陷。
木制件榫结合处应结合牢固,外表结合处缝隙不大于0.2 mm。加工表面不应有崩茬和刀痕,表面和边缘不应有毛刺、虫眼,尖角应倒钝。
薄木和其他材料贴面的拼贴应严密、平整,不允许有脱胶、鼓泡、凹陷和压痕等;人造板制成的部件应进行封边处理,封边条不允许有脱胶、鼓泡。
7.软包要求
坐垫、靠背等各种软包填充物应充盈饱满,缝边应牢固规整,外表面不应有皱褶、褪色、跳线和破损等缺陷。
与人体接触的零部件不应采用玻璃纤维等对人体有刺激的增强材料。
8.表面涂层
钢铁制件(不锈钢除外)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如:电镀、喷塑等。
喷涂件表面色泽应均匀,光滑平整,不允许有露底、起泡、脱落、开裂、漏挂和明显的擦伤、碰伤等缺陷。
镀层件表面应色泽光亮、均匀,不应有锈蚀、露底、鼓泡、剥落和明显的划伤、毛刺等缺陷。
9.环保要求
器械在正常使用时产生的噪声不应大于声压60 dB(A)。
器械使用的橡胶、塑料、皮革、木材等非金属制品和金属制品的表面涂层,不应存在感官能察觉到的异味,原材料及涂料应符合有关环保的规定。
10.电器安全
器械的电器安全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11.安全使用寿命
制造商应在使用说明书中明示器械的安全使用寿命。
12.固定安装在墙体、地面或顶部器械的安装要求
器械安装后尺寸应适合使用者。
器械不应安装在盲道或无障碍通道上。
器械安装应避免水、电、气、光缆等各类地下管线。
残疾人特定的肢体和心理的能力及特征,决定了康复中使用的训练器械与一般的健身器材有很大区别。为避免残疾人最为担心的二次损伤,康复训练器械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防止器械故障,尤其是结构复杂的产品、含有运动件的产品、受力大的产品、含有电气因素的产品等。使用中应注意正确安装产品,包括器械内部零部件的组装联接,以及器械整体的安装质量,螺钉、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应具备防松措施。康复训练器械与家具、墙壁、其他障碍物之间要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注意用电安全,加强器械的保养、维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修理。
关键词:高职高专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 思路 探讨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024―02
随着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康复医学从上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以来,康复医疗事业有了快速的发展,全国各地相继建立康复治疗中心、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康复治疗专门人才却远远跟不上实际需要。卫生部曾于2001年作过调查,中国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康复治疗师,我国拥有15亿人口和7千万之多的残疾人,却只拥有康复治疗师约7000人。按卫生部标准,到2010年,全国康复治疗师的需求量约为35,210人。因此,发展这门新兴的医学学科的关键是积极培养人才,这也是所有开设康复专业的高校所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近10年来,我国的康复医学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层次涉及研究生、本科、高职高专教育,尤以商职高专层次的学历教育近几年发展最为迅速,但在本层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法、教材选用等,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对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思路进行探讨。
1 专业目标定位
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康复治疗师(士)(re-habilitation therapist),专业目标定位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初步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现代康复医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并有一定发展潜力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康复治疗师(PT师、OT师、ST师)。
2 完善专业教学规划
与国外康复专业人员相比较,我国康复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的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配备有中国传统康复医疗专业人员,为患者提供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康复治疗;二是提倡一专多能的康复治疗师(士)[3]。现在社会对于残疾人与功能障碍患者的关爱逐渐加强,对于康复医疗人员的需求也随之呈上升趋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培养康复治疗师的摇篮,我国2001年只有南京医科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得到教育部批准招收康复治疗师本科学生,2006年已经增长到56所。高职高专开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康复医学临床需求的重要补充,其培养周期短,可以较快填补我国康复治疗人员的空缺,发展迅速,潜力巨大。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与就业为导向。为了能使这一特色在高职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中结合专业资格考试――康复治疗师(士)资格考试所涉及的考核内容,修订中应该紧紧围绕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和康复训练方法以及相关医学基础知识。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康复评定、物理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临床医学概要、临床康复学、针灸治疗技术、推拿治疗技术等是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能课程。
3 加强配套教材建设
教材是学生认知的主要对象,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中介。尽管目前国内已出版了三、四套康复医学相关教材,但并不适合所有院校的教学思路和目标。教材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各地方的高职高专康复专业职业教育在选择或自主编写教材时都需要贯彻“宽、浅、能、新、实、用”六字方针,使教材内容让商职高专的专业学生能看懂、能研习、实用性强,尊重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
4 拓展专业就业渠道
200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若想实现这样的目标,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康复人员将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在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工作的治疗师与在一级医疗机构工作的相关人员工作内容与要求有所不同,所以社区康复治疗师在教学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课程设置时应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有所区别。因此,在专业后期课程教学中,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一些全科医学、社区学、社区康复方面课程。为毕业生从事社区工作在课程设置上给予保障。
5 突出专业技能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