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半导体发展规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
自20世纪中期第一个集成电路研发成功之后,我们就进入了微电子技术时代,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微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军事领域,目前更是在商业领域中获得极大的应用和发展。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微电子技术一直是以集成电路为主要的核心代表,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律,最典型的莫过于摩尔定律。当然,集成电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也进一步刺激了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新事物的发展进程中,其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势必要与需求相结合,并受需求的影响。微电子技术也不例外。在其发展进程中,微电子制造技术无疑是微电子技术最大的“客户”,正是因为微电子制造技术提出了各种应用需要,才使得微电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也可以说,微电子制造技术正是微电子设计技术与产品应用技术的“中介”,是将微电子技术设计猜想转化为实物的“桥梁”。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实物转化的过程也会对微电子设计技术的发展产生影响,并直接决定着微电子器件的造价与功能作用。为此我们可以认为,在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中,微电子制造技术是最重要的核心技术。
2、微电子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制造工艺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微电子制造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集成电路与分立器件的生产工艺上。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在制造工艺上并无太大区别,仅仅只是两者的功能与结构不一样。但是受电子工业发展趋势的影响,目前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相对更广,所以分立器件在微电子制造技术应用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集成电路逐渐成为其核心技术。
在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中,微电子制造技术主要被应用在材料、工艺设备以及工艺技术三方面上,并且随着产业化的发展,这三方面逐渐出现了产业分工现象。发展到今天,集成电路的制造产业分为了材料制备、前端工艺和后端工艺三大产业,这些产业相互独立运作,各自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发展。
集成电路的种类有多种,相关的工艺也有差异,但各类集成电路制造的基本路径大致相同。材料制造包括各种圆片的制备,涉及从单晶拉制到外延的多个工艺,材料制造的主要工艺有单晶拉制、单晶切片、研磨和抛光、外延生长等几个环节,但并不是所有的材料流程都从单晶拉制走到外延,比如砷化稼的全离子注入工艺所需要的是抛光好的单晶片(衬底片),不需要外延。
前端工艺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图形制备、图形转移和注入(扩散)形成特征区等三大步,其中各步之间互有交替。图形制备以光刻工艺为主,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光刻工艺是45nm工艺,借助于浸液式扫描光刻技术。图形转移的王要内容是将光刻形成的图形转入到其他的功能材料中,如各种介质、体硅和金属膜中,以实现集成元器件的功能结构。注入或扩散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外在杂质的进入,在硅片特定区域形成不同载流子类型或不同浓度分布的区域和结构。后端工艺则以芯片的封装工艺为主要代表。
3、微电子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主要表现形式
总体上,推动微电子制造技术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应用需求和其自身的发展需要。作为微电子器件服务的主要对象,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是微电子制造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信息的生成、存储、传输和处理等在超高速、大容量等技术要求和成本降低要求下,一代接一代地发展,从而也推动微电子制造技术在加工精度、加工能力等方面相应发展。
从历史上看,第一代的硅材料到第二代的砷化稼材料以及第二代的砷化稼到以氮化稼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大都是因为后一代的材料在某些方面具备更为优越的性能。如砷化稼在高频和超高频方面超越硅材料,氮化稼在高频大功率方面超越砷化稼。从长远看,以材料的优越特性带动微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技术的提升和跃进仍然是微电子技术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较为典型的例子是氮化稼材料的突破直接带来蓝光和白光高亮LED的诞生,以及超高频超大功率微电子器件的发展。
微电子制造技术发展的第二个主要表现形式是自身能力的提升,其中主要的贡献来自于微电子制造设备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相关配套材料技术的同步提升。光刻技术的发展最能体现出微电子制造技术发展的这一特点。光刻技术从上世纪中期的毫米级一直发展到今天的32nm水平,光刻设备、掩模制造设备和光刻胶材料技术的同步发展是决定性因素。这方面技术的提升直接促使未来微电子制造水平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圆片的大直径化,圆片将从目前的300mm(12英寸)发展到未来的450mm(18英寸);二是特征尺寸将从目前主流技术的45nm发展到2015年的25nm。
微电子制造技术发展的第三个表现形式是多种制造技术的融合。这种趋势在近年来突出表现在锗硅技术和硅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兼容以及MEMS技术与硅基集成电路技术的融合。由此可以预见的是多种技术的异类集成将在某一应用领域集中出现,MEMS可能首当其冲,比如M压MS与MOS器件集成在同一芯片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的推动和电子科技市场需求的影响下,微电子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直接带动了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微电子制造技术水平的提升。现如今微电子制造技术已经能够实现纳米级的集成电路产品制造,为电子产片的更新换代提供了良好的材料支持。以当前科技的发展趋势来看,微电子制造技术在未来的电子器件加工中还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我们加强研究,不断提高微电子制造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宋奇.浅谈微电子技术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03)
[2]李宗强.浅谈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1)
(一)嵌入式系统的产生
嵌入式系统诞生于微型机时代,经过微型计算机的嵌入式专用化的短暂探索后,便进入到嵌入式系统独立的微控制器发展时代。直接在嵌入式处理器与集成电路技术基础上发展的带处理器内核的单片机,即微控制器的智能化电子系统。即便有处理器内核,也是嵌入式处理器而非通用微处理器。
(二)专用计算机探索的失败之路
无论是工控机,还是单板机,都无法彻底地满足嵌入式系统的微小体积、极低价位、高可靠性的要求。人们便直接将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简化,集成到一个半导体芯片中,做成单片微型计算机。Motolora公司的6801系列就是由6800系列微型机简化后集成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型计算机彻底解决了嵌入式系统的极小体积、极低价位,但在高可靠性及对象可控性方面没有本质上的改进。
(三)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道路
嵌入式系统的微控制器(MCU)发展道路,是一条摆脱“专用计算机”羁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是一条由IntelMCS51单片机、iDCX51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开辟的单片机独立发展的道路。MCS51是一个在微电子学、集成电路基础上,按照嵌入式应用要求,原创的嵌入式处理器。MCS51原创的体系结构、控制型的指令系统与布尔空间、外部总线方式、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管理模式,奠定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结构基础;iDCX51是专门与MCS51单片机配置,满足嵌入式应用要求原创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二、嵌入式系统的四个支柱学科
目前,嵌入式系统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从“嵌入式系统”的诞生、独立的单片机发展道路、微控制器技术发展的内涵、嵌入式系统的多种解决方案来看,“嵌入式系统”是四个支柱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以平台模式进行学科定位与分工。
(一)四个支柱学科的关系
嵌入式系统的四个支柱学科是微电子学科、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对象学科。微电子学科是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基础,对象学科是嵌入式系统应用的归宿学科,计算机学科与电子技术学科是嵌入式系统技术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领衔的微电子学科
微电子学科与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领衔作用,在于它为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提供了集成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学科、计算机学科的许多重要成果,最终都会体现在集成电路中,从早期的数字电路集成,到如今的模混合、软/硬件结合、以IP为基础的知识与知识行为集成。
(三)为平台服务的计算机学科
现代计算机出现后,在计算机学科中形成了两大学科分支,即通用计算机学科与嵌入式计算机学科。通用计算机学科与嵌入式计算机学科有不同的技术发展方向与技术内涵。由于嵌入式计算机学科与对象学科、微电子学科紧密相关,而嵌入式计算机学科与原有计算机学科内容有较大差异,不能用通用计算机的概念来诠释嵌入式系统,因此、嵌入式计算机要加强与微电子学科、电子学科、对象学科的沟通,共同承担起嵌入式系统新学科的建设任务。在嵌入式系统中,计算机学科要承担起嵌入式系统应用平台的构建任务,它包括嵌入式系统的集成开发环境、计算机工程方法、编程语言、程序设计方法等内容。
(四)广泛服务的电子技术学科
在嵌入式系统中,电子技术学科提供了最广泛的技术服务。电子技术将微电子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迅速从电路集成、功能集成、技术集成发展到知识集成;为计算机学科提供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技术支持;在对象学科中,广大的应用工程师在嵌入式软硬件平台上实现最广泛的应用。
(五)对象学科的最终出路
对象学科是嵌入式系统的最终用户学科。对象学科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科技领域,形成了嵌入式系统一个无限大的应用领域。对于对象学科来说,嵌入式系统只是一个智能化的工具,对象学科要在嵌入式系统上构建本领域的一个嵌入式应用系统。嵌入式应用系统的技术基础是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环境、应用要求。同时,在应用中要不断给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计算机学科提出技术要求,以便不断提升嵌入式系统平台的技术水平。[论-文-网]
三、平台模式下的学科
(一)平台模式的由来
平台模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基本的产业、科技模式,是人类知识分离性规律、集成性规律发展到高级阶段上的必然现象。它将一体化的产业、科技模式变革为知识平台媒介下的平台模式。只要对比上世纪60年代收音机产业与90年代的VCD/DVD产业,就会发现一体化产业模式与平台产业模式的本质差异。
(二)嵌入式系统的平台模式
按照知识的分离性发展规律,知识创新者不从事知识应用,知识应用者不需要了解创新知识原理;按照集成性发展规律要求,知识创新者应该将创新知识成果集成到工具之中,转化为知识平台,知识应用者应该在知识平台基础上实现创新知识应用。对象学科领域是嵌入式系统的最终用户,对象学科领域的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应该在一个现成的嵌入式系统平台上实现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微电子学科、嵌入式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非对象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工程师)不是嵌入式系统最终用户,这些学科的重要任务是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成形形的知识平台。[论*文*网]
(三)平台模式下的学科定位与分工
应遵循MEMS技术的发展规律
研究MEMS的发展历程,每一代新产品从概念到应用,都要经过提出理论、发明新工艺、研制新器件、批量生产的过程。自1959年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教授提出“微机械”设想开始,到上世纪90年代,全球各国对微系统的研究投入了大量资金,将微系统带入高速发展期。随着90年代的全球MEMS商业化浪潮兴起,以企业为主体的MEMS研发、生产、应用体系在国外已经发展成熟,但在中国还处于艰难的形成阶段。
MEMS的产业化需要工艺先行和长期的投入。以美国为例,1962年Kulite公司首次研制出硅微压力传感器,使用硅膜、压敏电阻和体硅腐蚀,成为MEMS微传感器和MEMS体加工(Bulk micromachining)的起始点;而直至1974年,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才推出优化过的压力传感器,开始批量生产,前后历经12年的时间跨度。
由以上MEMS技术的发展规律可以看出,政府营造良性的产业发展环境,必须遵循MEMS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MEMS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沿着MEMS技术发展路线布局产业,先期侧重于对高校和军工系统工艺研发平台的投入。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大学微电子所、清华大学微电子所,以及复旦大学和东南大学率先开始了MEMS研究,建设了MEMS工艺研发生产线。时至今日,中科院、电子、航天、兵器各系统参与MEMS研究的科研机构达到40余家,国产MEMS传感器开始小批量应用于国防等特殊应用领域。
应着力建设开放式公共服务平台
目前,国内MEMS工艺平台承载有限,增强平台建设是目前产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中科院微系统所、中电科技集团第十三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有MEMS工艺平台,但随着MEMS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军工、科研系统产品逐渐稳定,批量化的生产使产线的运行处于相对饱和,而高等院校在产线的管理和利用方面存在天然瓶颈。同时,作为产业创新主体的企业,面对庞大的前期研发费用,以及行业普遍存在的人才缺口,在MEMS产业化道路上举步维艰。因此,MEMS工艺平台需要承担起培育产业、培养人才、支持创新的责任,为广大企业服务。
建设MEMS工艺平台应充分考虑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以相对经济的方式购买先进设备,为有潜力的企业提业化前期的研发服务。
MEMS工艺平台应具有开放性,广泛服务致力于MEMS产业化的各类企业:其一为中小型设计公司,一般由海外归国人员创办,技术基础较好但需要国内提供相对完善的流片服务,以便以较低的成本打开市场;其二为具有雄厚实力的大型公司,一般从事综合性业务或供应整机,出于垂直整合的需要向产业链上游拓展,力求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来控制成本,在研制MEMS产品初期需要政府提供工艺平台调试产品。
借助MEMS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业发展,不能“重建设、轻运营”。MEMS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作用是支持企业研发,平台的运营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因此管理机制非常关键,决定了平台运营效率和对产业的带动作用。首先,平台运营需要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下进行,尊重、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商业利益,按照成熟市场的商业规则规范地运行。其次,平台运营需要充分进行市场开拓,以贴补产线运营所产生的大量费用,维持基本的盈亏平衡。最后,平台运营要真正做到开放性,包括所有设备资源、研究场地、技术支持等,通过申请的研究所、高校和企业均享有平等的机会从事科研和产品的开发。
应做好产业的保障措施
发展MEMS离不开优质企业和人才,需要政策保障企业有足够的积极性参与MEMS的研发和产业化,保障产业界源源不断地得到高端技术人才。
(一)利用各项政策减轻重点MEMS企业的负担
相对于整机产品,MEMS的产业化在技术、生产工艺、市场开拓等方面往往面临更大的挑战,产业周期长、风险大,需要企业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关注密切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的变化。企业往往需要一次性、较大规模的进行生产、检测设备投入,政府应该从政策上减轻重点企业的负担,在土地、税收、融资、研发方面给予倾斜,提高企业参与MEMS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的积极性。
(二)政策、配套双管齐下吸引高端人才
与集成电路采用标准工艺不同,MEMS制造每一款产品工艺技术都存在较大差异,而一条产品线往往只能做一个类型的产品,因此吸引、培养设计与工艺并重的复合型领军人才非常关键。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学科体系;平台模式;对象学科
一、嵌入式系统简介
(一)嵌入式系统的产生
嵌入式系统诞生于微型机时代,经过微型计算机的嵌入式专用化的短暂探索后,便进入到嵌入式系统独立的微控制器发展时代。直接在嵌入式处理器与外围集成电路技术基础上发展的带处理器内核的单片机,即微控制器的智能化电子系统。即便有处理器内核,也是嵌入式处理器而非通用微处理器。
(二)专用计算机探索的失败之路
无论是工控机,还是单板机,都无法彻底地满足嵌入式系统的微小体积、极低价位、高可靠性的要求。人们便直接将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简化,集成到一个半导体芯片中,做成单片微型计算机。Motolora公司的6801系列就是由6800系列微型机简化后集成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型计算机彻底解决了嵌入式系统的极小体积、极低价位,但在高可靠性及对象可控性方面没有本质上的改进。
(三)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道路
嵌入式系统的微控制器(MCU)发展道路,是一条摆脱“专用计算机”羁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是一条由IntelMCS51单片机、iDCX51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开辟的单片机独立发展的道路。MCS51是一个在微电子学、集成电路基础上,按照嵌入式应用要求,原创的嵌入式处理器。MCS51原创的体系结构、控制型的指令系统与布尔空间、外部总线方式、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管理模式,奠定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结构基础;iDCX51是专门与MCS51单片机配置,满足嵌入式应用要求原创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二、嵌入式系统的四个支柱学科
目前,嵌入式系统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从“嵌入式系统”的诞生、独立的单片机发展道路、微控制器技术发展的内涵、嵌入式系统的多种解决方案来看,“嵌入式系统”是四个支柱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以平台模式进行学科定位与分工。
(一)四个支柱学科的关系
嵌入式系统的四个支柱学科是微电子学科、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对象学科。微电子学科是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基础,对象学科是嵌入式系统应用的归宿学科,计算机学科与电子技术学科是嵌入式系统技术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领衔的微电子学科
微电子学科与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领衔作用,在于它为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提供了集成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学科、计算机学科的许多重要成果,最终都会体现在集成电路中,从早期的数字电路集成,到如今的模混合、软/硬件结合、以IP为基础的知识与知识行为集成。
(三)为平台服务的计算机学科
现代计算机出现后,在计算机学科中形成了两大学科分支,即通用计算机学科与嵌入式计算机学科。通用计算机学科与嵌入式计算机学科有不同的技术发展方向与技术内涵。由于嵌入式计算机学科与对象学科、微电子学科紧密相关,而嵌入式计算机学科与原有计算机学科内容有较大差异,不能用通用计算机的概念来诠释嵌入式系统,因此、嵌入式计算机要加强与微电子学科、电子学科、对象学科的沟通,共同承担起嵌入式系统新学科的建设任务。在嵌入式系统中,计算机学科要承担起嵌入式系统应用平台的构建任务,它包括嵌入式系统的集成开发环境、计算机工程方法、编程语言、程序设计方法等内容。
(四)广泛服务的电子技术学科
在嵌入式系统中,电子技术学科提供了最广泛的技术服务。电子技术将微电子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迅速从电路集成、功能集成、技术集成发展到知识集成;为计算机学科提供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技术支持;在对象学科中,广大的应用工程师在嵌入式软硬件平台上实现最广泛的应用。
(五)对象学科的最终出路
对象学科是嵌入式系统的最终用户学科。对象学科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科技领域,形成了嵌入式系统一个无限大的应用领域。对于对象学科来说,嵌入式系统只是一个智能化的工具,对象学科要在嵌入式系统上构建本领域的一个嵌入式应用系统。嵌入式应用系统的技术基础是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环境、应用要求。同时,在应用中要不断给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计算机学科提出技术要求,以便不断提升嵌入式系统平台的技术水平。[]
三、平台模式下的学科
(一)平台模式的由来
平台模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基本的产业、科技模式,是人类知识分离性规律、集成性规律发展到高级阶段上的必然现象。它将一体化的产业、科技模式变革为知识平台媒介下的平台模式。只要对比上世纪60年代收音机产业与90年代的VCD/DVD产业,就会发现一体化产业模式与平台产业模式的本质差异。
(二)嵌入式系统的平台模式
按照知识的分离性发展规律,知识创新者不从事知识应用,知识应用者不需要了解创新知识原理;按照集成性发展规律要求,知识创新者应该将创新知识成果集成到工具之中,转化为知识平台,知识应用者应该在知识平台基础上实现创新知识应用。对象学科领域是嵌入式系统的最终用户,对象学科领域的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应该在一个现成的嵌入式系统平台上实现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微电子学科、嵌入式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非对象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工程师)不是嵌入式系统最终用户,这些学科的重要任务是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成形形的知识平台。[]
(三)平台模式下的学科定位与分工
嵌入式系统中四个支柱学科的定位,除了学科知识结构的定位外,还要体现出在知识平台模式中的定位。这种平台模式的定位,是一种3+1的定位。即微电子学科、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为嵌入式应用构筑各种类型的应用平台,不介入嵌入式系统的具体应用;对象学科一定要在嵌入式系统应用平台基础上,实现嵌入式系统在本学科领域中的产品化应用,不必介入嵌入式系统的平台构建。
嵌入式系统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不论是嵌入式系统平台构建还是嵌入式系统平台应用,都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是把握好自己的“定位”与“分工”,了解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参考文献
[1]何立民。嵌入式系统的产业模式[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6,(1)。
国内IP市场规模和交易领域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之一,但是相对应的中国集成电路IP(知识产权)市场只有5610万美元,仅为全球市场的2.8%,仍属于起步阶段。根据Semico Research的分析,到2010年中国IP市场将增长到2.47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6%,年均增长率高达44.9%,远超过全球IP市场的18.3%的增长率(见图1)。
根据对国内Ic设计公司的调查,主要的IP应用领域集中在以下几个范围:数字音视频、移动通信和无线通信、汽车电子、信息家电、信息安全和3C融合。根据CSIPI的IP需求调查,IP交易领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发难度较大和应用复杂的高端CPU和DSP:二是标准的接口IPf例如USB接口、PCI Express等);三是模拟IP(如PLL,ADC等)。这三类IP需求占到总需求的一半多。而其他的交易类型如标准的内存模块,以及一些面向特殊应用的IP,则占据国内需求的三分之一(见图2)。
国内IP主要商业模式
IP商业模式
目前国际IP市场最常用的商业模式是基本授权费(License Fee)和基于版税(Royalty)模式的结合:设计公司首先通过支付一笔价格不菲的IP技术授权费来获得在设计中集成该IP并在芯片设计完成后销售含有该IP的芯片的权利,而一旦芯片设计完成并销售后。设计公司还需根据芯片销售平均价格(Asp)按一定比例(通常在1%~3%之间)支付版税给IP厂商。通常IP厂商要求用户支付的授权费用用来支付一定的IP开发成本、公司商业运作成本和人员成本,而从用户处收取的版税部分就是公司的赢利部分。
国内IP交易主要模式
这里我们仅从基本授权费用和版税的支付方式来分析国内IP主要交易模式,根据支付内容和时间段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1、仅支付License费用;2、一次支付License和Royalty费用;3、分期支付License和Royalty费用;4、仅仅支付R0yalty费用。
不同交易模式的发生情况见图3,其中分期支付的交易方式发生次数是总交易方式的一半。
免费IP设计套件
有些IP公司提供免费的IP设计套件下载,使用户完成前端设计,降低用户前期投入风险和IP使用门槛,用户可以到设计基本完成后再决定是否需要购买授权。
国内的设计公司比较习惯于8位CPU系列IP核的免费使用,目前32位CPU IP厂商中也开始提供一种以可以免费下载32位CPU IP部分设计套件的新商业模式。
设计授权和制造授权分离
设计公司要获得一个成熟的IP完成设计并最终生产出合格的芯片。必须既获得设计部分的授权完成设计,叉获得制造部分的授权完成芯片的制造,最终才能销售芯片成品。随着半导体行业生态从IDM(集成设备制造商)为主向以Foundry(代工)形态为主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专注芯片设计的所谓Fabless(无芯片生产线)设计公司应运而生,IP厂商针对分别以设计和制造为主的两大群体―Fabless设计公司和Foundry厂商也进行了商业模式的革新以减轻设计公司的授权成本,将由一些设计用仿真模型组成的设计套件部分授权给设计公司,将GDSII部分(所谓的硬核)授权给Foundry厂商,在制造环节实现设计部分和制造部分的合并(Merge)完成芯片的制造。这一模式使设计公司的32 bit CPU IP授权成本从原来的百万美元级降到几十万美元级,尽管这一授权费用对大多数创业不久的IP设计公司而言依然很高,但比原先难以逾越的高门槛变得可以接受。
IP定制化
IP模块面对的是广泛的Ic设计公司,每个用户都有差异化需求,这就要求Ip产品方便不同的客户使用。IP公司可以通过预先根据客户的需求设置参数,提供整合多个IP的集成方案、统一产品说明和用户手册等方式改善产品的易用性。
售后服务
IP公司成功的诀窍不仅在于采用适当的商业模式将IP授权给用户,以及开发出具有性能满足需求的产品,提供配套的开发工具和本地化的技术支持,使用户能较快而方便地完成从获得IP到完成芯片的设计也是竞争能力的体现。用户的Ip服务需求比对配套的开发工具的要求还高,需要提供无时区差别的在线支持,以及用本土工程师提供咨询和服务来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交易渠道与交易障碍
国内IP主要交易渠道
根据我们对92家国内芯片设计企业的调查,国内IP交易的主要渠道可以大致划分为:从Foundry厂购买和从IP的Vendor(供应商)处购买两类。其中从Foundry厂购买IP是主要的交易渠道之一,因为从芯片的Foundry处购买IP。具备了质量可靠和集成方便等优势。因此大部分的IP供应商也会将自己的IP核绑定到多个Foundry厂的工艺线上,来扩大IV销售渠道。
而境外的IP Vendor因为能够提供具备质量优势和技术优势的IP核,也成为主要的IP交易渠道之一。具体的数据参见图4。
IP核交易的最大障碍
根据我们对92家芯片设计企业的问卷调查,IP质量、IP保护和IP费用是目前国内Ip核交易中的主要障碍。(见图5)
而Ip质量和IP保护问题会进一步推动芯片设计厂商从Foundry厂处来寻找经过流片的硬IP核来使用,促使Foundry厂成为高质量IP的主要交易渠道。其他一些交易障碍还包括难以找到符合应用需求的IP核,以及非标准化的IP集成到系统中的问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微电子学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044-03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我国本科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的本科生教育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一些知识陈旧,与现实脱节[1];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2],导致一些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一些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近年来,国家也意识到这些问题。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技术型和学术型两种模式的高考[3]。但不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还是培养学术型人才,怎样提高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高校和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探讨的问题。很多高校和老师认为校企合作既是高校提升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并且对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例如:刘丽莹等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就业驱动的学工交替”、“共建实验室”、“外聘研究员”三种教学模式[4]。黄汉华、陈勇等围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提出了电子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5]。陈卫莉对校企合作的本科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1]。张炜等提出了以项目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6]。
本文以微电子专业人才培养为例,针对我校微电子专业校企合作的可能性及重要意义,对校企合作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二、校企合作的可能性及重要意义
1.无锡是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南方基地,需要大量的微电子专业人才。无锡是中国微电子产业的摇篮,是我国第一块集成电路的诞生地,微电子产业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产业基础。近年来,无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530计划),大力吸引微电子高端人才,创办了一批有竞争力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2013年无锡市政府又出台了《无锡市微电子产业规划(2013―2020)》,为无锡市微电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无锡微电子产业形成了产业结构比较完整,产业规模庞大,管理比较完善的良好局面。2013年无锡市微电子产业合计完成营业收入652.12亿元,规模列全国第二[7]。SK海力士和华润微电子分别以第二名和第四名入围2013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制造企业。江苏新潮科技集团、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和英飞凌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分别以第一名、第七名和第九名入围2013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封装测试企业[8]。
虽然无锡市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微电子产业的优秀专业人才比较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微电子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而高校是优秀人才的聚集地,作为坐落于无锡的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高校,江南大学微电子专业可以发挥人才优势,为无锡的微电子产业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
2.江南大学注重校企合作。无锡日报2013年9月21日发表题为“江南大学发挥高校优势,开展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做无锡的创新引擎和发展智库”的文章,文章指出:“江南大学提出要以项目为平台,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为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添砖加瓦,这是江南大学推进与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方式和途径[9]。”江南大学作为无锡唯一的一所211重点建设的高校,非常注重与企业的合作,积极参与国家、无锡地区的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本地区的经济服务。比如:与无锡市政府合作建立的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高科技研究项目的重要孵化基地;学校成立了由海尔集团、茅台集团、青岛啤酒集团、无锡国联等一百多家企事业单位加盟的董事会,各学院建有四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的二级董事会,促进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10];江南大学的科研经费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加,其中60%~70%的科研总经费来自于与企业的合作[11]。总之,江南大学一直探索的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也为我校微电子专业寻求校企合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3.微电子专业自身建设的特点。微电子产业是近几十年来全球发展最迅猛的产业之一。目前,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超过了以汽车、石油、钢铁为代表的传统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集成电路自诞生以来一直遵循摩尔定律的发展规律,即集成度和产品性能每18个月增加一倍。各种半导体新材料和新器件层出不穷。微电子专业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好专业基础知识,还有必要进行专业的实验技能培训和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才能跟得上微电子技术发展的潮流。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进行专业的实验培训,还有必要阅读一些最新的参考文献,参加一些前沿科学的研究,甚至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但是,微电子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非常昂贵,一套设计软件要几百万人民币。一个小型的微电子工艺实验室的建设也要几百万到几千万人民币,这还不包括每年实验室的维护费用。对于一般高校来说,这是很难承受的。其实,对于国内微电子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比较好的高校,其实验室也主要面向研究生开放。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寻求校企合作。而微电子作为无锡最主要的优势产业,也给我校微电子专业提供了加强校企合作的机会。
因此,无论是从学校周边地区微电子产业发展的状况,以及学校的政策,还是从本专业自身建设的特点来看,校企合作是提升微电子专业本科生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积极探索提高我校微电子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的校企合作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学校为企业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为企业解决具体的技术难题和技术攻关。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科研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学研结合。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校企合作,实现微电子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理论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例如:实施以项目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鼓励老师承担企业和研究所的横向课题,让大三和大四的一些优秀学生参与项目的研发,这样既发挥了学校的智力优势,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也使得学生学以致用,为以后学生参加工作或者继续学习深造提高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共赢。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观一些重点企业、研究所的生产车间和设计实验室,并且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与企业、研究所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让学生切实感受一下微电子工艺和设计的实践过程。学校也积极为大四的学生联系周边的微电子企业和研究所,鼓励学生去这些企业实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既为企业提供了优秀的人才,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2.在职人员互聘。我校微电子专业8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而且,有许多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的背景。目前的现状是老师有很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对微电子学科的前沿比较了解。但是,对企业的需求和微电子产业的市场需求不是很了解,导致研究与市场需求脱节。还有一些教师,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获取了一些核心技术,但苦于没有资金的投入,没法把一些研究成果产业化。而我国的一些微电子企业研发能力相对不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因此,有必要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鼓励教师积极承担企业和研究所的课题,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企业技术攻关。或者,鼓励教师到企业中挂职,真正深入的生产的第一线,与企业的研发人员合作,研发新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也鼓励企业和研究所的工程师和专家来学校做兼职教授,讲授一些微电子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甚至也可以请这些有实际生产和研发经验的专家参与编写本科生的教材。由于这些工程师和专家均来自生产的第一线,他们有更丰富的生产和研发经验,对微电子产业的市场需求更了解,对提升微电子专业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3.共享实验室。微电子实验室的建设需要一笔很大的费用,但凭高校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微电子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当然,高校可以为企业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企业可以有偿开放一些实验设备和设计软件让学生用于科学研究、实践操作甚至参与企业的研发,这样既有助于企业能提前了解这些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能留住一部分优秀人才;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从而使学生也愿意留在企业工作。而高校的微电子实验室,也可以面向企业开放,从而共享实验室。总之,通过共享实验室,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效率,高校和企业实现了共赢。
四、结论
本文分析了我校微电子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可能性和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三个方面进行校企合作的探索――“学研结合”、“在职人员互聘”、“共建实验室”。这三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校微电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实践和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只有加强校企合作,不断对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进行实践探索,才能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和资源,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优秀微电子专业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卫莉.基于校企合作的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探析[J].教学研究,2012,(6):35-38.
[2]邓建高,王敏.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26-27.
[3]关庆丰,罗丹阳.高考将分为技术、学术两种模式[N].北京青年报,2014-03-23.
[4]刘丽莹,余晓平,彭宣伟.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139-140.
[5]黄汉华,陈勇,李璋,徐玲芳,王文峰.电子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30):5.
[6]张炜.以项目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3,(30):77-80.
[7]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营业收入652.12亿元规模全国第二[EB/OL].(2014-03-22).
http:///2014/0322/80229.shtml.
[8]我市5家企业入围全国IC三业十强,4项产品入选创新产品和技术奖[EB/OL].(2014-03-24).
http:///Web101/zxzx/wdzcydt/6718926.shtml.
[9]渊博.江南大学发挥高校优势,开展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做无锡的创新引擎和发展智库[N].无锡日报,2013-09-21.
[10]江南开学府,万顷湖波扬――江南大学校情概览[EB/OL].[2994-05-01].
http:///newver/newhtm/jianjie.htm.
关键词:跨国公司,知识管理
20世纪末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新世纪跨国公司都把如何更好地全球化作为自己的经营战略。在全球化过程中,知识管理显得越来越为重要,以前跨国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往往只是按其本国需求而设计,然后到世界市场去销售,到现在跨国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却是全球知识管理的结果。比如,一个IT企业提供的最新计算机产品其设计是在美国硅谷进行的,芯片是在韩国生产的,软件是在印度设计的,整机组装是在中国大陆进行的,营销活动则是在香港进行的。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在世界各地建立一套生产、分销和销售的有效网络并不能构筑其竞争优势。只有通过识别、整合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设计出符合全球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这才是跨国公司竞争优势之所在。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向世界学习来创新。
一、传统跨国经营理论中的知识管理模式
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西方较早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理论。垄断优势理论由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H.Hymer)于1960年提出,其中心观点为垄断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企业的垄断优势分为两类:一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能、营销能力等所有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二是企业凭借规模巨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aymondVernon)于1966年提出,他主要从产品和技术垄断的角度分析了产生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必须为占领国外市场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产品创新阶段,应首先在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小进行,因为在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以及国内市场容量上这些国家都具有优势地位,在产品成熟阶段,随着国外仿制品的出现,创新企业就应到海外设立子公司。西欧经济、技术水平和消费需求与美国比较相似,而生产成本低于美国,所以美国的企业首先投资于西欧。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创新企业的垄断优势逐渐消失,生产的相对优势已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为发展中国家。
从上述两理论,我们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模式为单向的知识输出,即跨国公司带着其在母国市场上获得的技术诀窍、管理技能以及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在东道国市场上进行制造、销售来充分利用这些经验。这样一方面跨国公司可以获得全球规模经济,另一方面由于母国市场和东道国市场间技术诀窍和管理知识间存在的差异跨国公司可以进行套利活动。跨国公司在进行跨国经营时既可以为其他的跨国公司顾客提供服务,又可以利用其能运用全球资源的能力对当地的竞争者施加压力。其知识管理模式可以用图1概括如下:
图1传统跨国经营理论中的知识管理模式
由于以往跨国经营理论存在的某些局限性,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ohnH.Dunning)在综合了各位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其核心是强调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生产要同时受到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是这三项优势整合的结果:所有权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包括对无形资产的独占和企业经济规模两方面所产生的优势,或泛指任何能够不断带来未来收益的东西。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有能力将所有权优势在企业内部配置、转让和有效利用。区位优势是东道国具有的,指跨国公司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点和国别时,必须充分考虑东道国的生产要素优势。这种优势不仅包括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而且包括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外贸和税收政策等,跨国公司总是把资金投向那些具有区位优势的国家和地区。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沦对于前面提到的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有一定的改进,即除了强调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知识优势的转移,也强调利用东道国市场的知识和资源。跨国公司将生产制造及其他低价值的活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获得成本优势,而将高附加值的活动,如研究与开发、生产设计、营销、战略、融资等活动留在国内。从知识管理的角度,仍然只是一种稍加改良的单向知识输出模式,即在知识输出的过程中要和当地的知识和资源结合起来,适应当地化的需要。
这种单向阶梯性的以输出为主的知识管理模式在跨国公司中屡见不鲜。全球运动服饰的巨人耐克公司就是这样的例子。它的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的彼凡尔顿(Beaverdon),是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品牌管理、质量控制系统、财务和其它相关职能的神经中枢。它在一些低成本区位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以契约的方式建立了稳定的生产网络,并在这些亚洲国家建立了质量控制和采购网络。同时它还在全球重要的市场建立了营销中心。其他跨国公司如西门子、宝洁、通用汽车等也是如此发展壮大的。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也在不断改进这种模式,并将这种模式发展到了极致。跨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学会了根据当地市场的差异调整产品、服务和管理系统,同时他们依然寻求保持全球一体化战略和运作的优势。“从全球着眼,从当地着手”这句口号正是最好的说明。然而无论这种模式有何改进,隐藏其中的一个逻辑是:全球化意味着用母国产生的产品、服务和优势去征服世界,然而这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显得过时,“向世界学习”成为全球竞争的主旋律。
二、知识经济时代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新模式
1996年,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首次正式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这一新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认同。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都认识到知识对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所起的巨大作用。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工业经济社会里的战略资源是资本,而在知识经济则是知识和信息。知识经济改变了全球竞争的环境,并对传统跨国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一种新的全球知识管理模式呼之欲出。
(一)知识经济对传统跨国经营模式的挑战
1.知识经济大大改变了全球竞争的环境(1)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建立在知识的识别、整合和创新基础上,而不是其它。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在现代经济中,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这个说法毫不夸张。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规模经济和以此为基础的成本降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必须通过知识的积聚和创新来实现。代表美国新经济的微软公司、甲骨文公司等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超过了通用汽车、福特等老牌跨国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市值。因此,知识是长远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源泉。知道如何利用其知识优势的个人和组织将增大其产品在整个产出中的份额。(2)企业全球化经营所需要的知识来源不再偏于一隅,而是分布在世界各地。过去,跨国公司开展跨国经营时多半是将国内市场的生产、销售管理经验带到东道国的经营活动中去,并适当根据当地的情况加以修正。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使得世界真正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市场,若还是依赖跨国公司总部的做法已不能满足企业全球化经营的需要。其中最明显的迹象是企业间的技术联盟和合作的日益增多以及许多跨国公司将研发机构设置在靠近顾客的市场。(3)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运输成本的大大降低便利了商品、资本和信息的自由流动。美国管理学家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一书中谈到铁路和电报的出现是促成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样现代运输业和通讯业的发展也是促成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革命要素。空中运输、电信和计算机的成本自1950年以来已大幅度下降,以计算机和电信业为例,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以及像电视会议和电子邮件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使得对范围广泛的经营活动的协调不仅更加可行,而且更加可靠和效率更高。运输成本由于集装箱的发明也大大降低了。这一切都使得商品、资本和信息在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更为方便、快捷和廉价,从而为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知识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知识经济对传统跨国经营中的知识管理模式的挑战(1)全球的生产和销售网络并不能构成全球经营的竞争优势。一个有效的全球生产、分销和销售的网络是建立全球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全球化经营不能确保其有全球竞争优势。90年代初,百事可乐公司制定了一个将其国际软饮料收入增加两倍多的雄心勃勃的目标——从1990年的15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50亿美元。为实现这一目标,百事可乐公司发起了勇敢的冲锋。到90年代中期,该公司的经营遍及全球广大地区。不过这种全球扩张并没有转变为增长和赢利。实际上,到了1997年,百事可乐公司已经从诸如南非这样的一些主要市场上撤出,摆在面前的是国际饮料经营近10亿美元的亏损。此外,大部分产业中的主要竞争者都已知晓如何进行全球化经营,更有许多进行数字革命的公司已经在使用互联网迅速地为全世界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2)单一国内市场的需求不再是许多产业的主导力量。过去,跨国公司都是根据本国市场的需求来开发产品和服务,并将此产品和服务销售到世界各地。特别是美国市场由于其消费能力高、国内市场容量大往往成为新产品和服务的诞生地。但这决不意味着美国市场的需求就可以完全代表世界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嘁际谐〉男枨蟪鱿衷谝恍绻揪绲谋咴凳谐1热缍砸贫缁暗男滦枨蟾嗟爻鱿衷谥泄庋姆⒄怪泄摇H绻绻静荒鼙染赫允指玫厥侗鹫庑稚⒌暮投嘣氖谐⌒枨螅⑶依闷淙蛑豆芾淼牧α浚蚪嵩诰赫邪鼙薄?3)跨国公司仅利用从母国市场上建立起来的垄断知识和诀窍已不能在全球竞争中取胜。基于母国市场上建立的垄断知识和技术诀窍不再能保证跨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胜出,因为可以令跨国公司超越竞争对手的技能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具有专长的专家手中。今天的获胜者必须能够懂得识别和获取分散在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能力和技术诀窍,并将它们整合,从而创造出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服务。(4)有价值的知识通常是复杂的和棘手的,因此为知识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由于有价值的知识通常是细微的、复杂的和棘手的,这意味着它们可能深深地隐藏在远距离和不熟悉的环境当中,无疑为知识的识别、整理和积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比如了解总部设在世界另一端的顾客企业的内部运转,或者弄清楚先进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机器人在药品开发中的应用就是这样的例子。先进的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或许能为复杂知识的传递和互动提供便利,然而这并不能保证对复杂知识的理解。企业需要新的组织结构和运作过程来获取、解码、编码和整合利用这些复杂知识,并将其有效地传递给能有效应用这些知识的人。
(二)新的知识管理模式
由于传统跨国经营模式中的知识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知识管理模式。这种新的知识管理模式主要是从全球化的角度进行知识管理,而不是从母国出发。该管理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
图2知识经济时代跨国经营的知识管理模式
虽然大部分的跨国公司还沉醉于过去的成功,已有不少企业正在运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取得了惊人的经营绩效。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就是一例。该公司是1987年由意大利的SGS微电子公司和法国的汤姆逊半导体合并而成的。在半导体业务上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大大落后于同在欧洲的其他牛导体公司,比如德国的西门子、荷兰的飞利浦公司,而日许多专家认为欧洲的半导体业务是没有前途的,因为欧洲的企业已在芯片竞争中丧失了优势,当时领先的竞争者是美国、日本及环太平洋的一些国家。对于欧洲的半导体生产商还不利的条件是其主要顾客市场并不在欧洲,而且半导体核心技术的发源地和制造专家遍布在美国的加利福利亚、日本的东京以及中国台北。然而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证明了怀疑者的担心是多余的,到2000年其销售额达到78亿美元,净利润超过14亿美元,公司股票市值也超过了500亿美元。之所以取得如此不俗的经营业绩,可以说与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的知识管理模式密切相关。
当许多竞争对手将注意力集中在为专用设备设计和生产专门的电子元件,这些电子元件将被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用来执行一个特殊的命令,比如硬盘驱动控制(HDD),这往往需要多达十块芯片和100多个电子元件才能解决问题。但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却能从全球知识管理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综合了美国加利福利亚的圣何塞、日本东京、芬兰的赫尔辛基对主要顾客的调查结果,由位于法国的格勒诺布尔、意大利米兰、印度诺达(Noida)、新加坡、美国德克萨斯州等地技术专家组成的开发团队共同攻克了这个难题,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即仅用三块芯片组取代了过去复杂的电路板才能进行硬盘驱动控制的问题,这样帮助顾客节省了空间和成本,产品一经推出就立刻受到好评。1996年第一次销售HDD芯片就创造了5000万美元的市场记录,并从美国公司那里夺取了27%的市场份额,大大超过了从前的竞争对手。对于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来说,不仅把它的业务从起初的几百万美元销售额扩展到现在的几百亿美元,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全球知识的管理建立了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三)新的知识管理模式的优势
1.新的知识管理模式是真正的全球化战略全球化战略不只是指在世界市场上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而且同时还要建设并维护跨国界的基础设施,并使一个企业的所有职能,包括研究与开发、采购、生产、后勤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以及金融财务国际化。所有这一切最终都是为了向全世界的顾客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使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在所有的市场上参与竞争,因为它们不断地在全世界寻找任何可能的市场并从全球的角度来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即使是它们尚未涉足的领域也显示出潜在的优势和威胁。
20世纪90年代诺基亚公司通过开展全球知识管理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全球著名的移动电话公司,超过了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要知道美国是移动电话技术的发明国,而摩托罗拉公司也是最早大规模生产移动电话的公司之一。诺基亚公司80年代只是芬兰一家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1992年才决定专注于移动通信领域。对于诺基亚而言,移动电话和蜂窝网络业务并非产生于芬兰然后向国外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外生产和销售,这就意味着要在全球同步发展。诺基亚必须要向美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全球营销技巧,向日本学习掌握顾客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心理,比如小型化和数据应用,同样它也要向东南亚国家学习低成本制造的管理技巧。芬兰的管理层被派遣到世界的关键区域,构成了整个公司知识共享的网络。正是通过对全球知识网络的有效管理,所以,诺基亚总是能从全球的角度考虑市场的需求,从GSM的发展到最早提出“把互联网装进每一个人的口袋里”到“移动电子商务”,诺基亚的概念和行为总是领先于竞争对手一步。摩托罗拉公司因为将其创新思路局限于美国,丧失了向数字移动电话和GSM标准转向的先机,从而被诺基亚抛在了后面。
2.新的知识管理模式有助于跨国公司重构核心竞争力(1)全球知识管理是企业创造差异化战略和独特优势的新途径。现在太多企业的战略是雷同的,真正在产品绩效、服务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的突破来自于不同地理环境发展出的技术和能力的结合,其中有些可能还是来自于别的产业。通过全球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脱离原有地理界限和企业视野的局限性,最早发现顾客的新需求,找到技术创新的来源,从而生产出全球一流的产品和服务。此外,能够识别和整合来自多个地方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困难和成本高昂的,只有少数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公司才做得到。尽管其投入要比在一地开展经营要大得多,其回报当然也是惊人的。我们前面谈到的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和诺基亚公司就是很好的证明。(2)全球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开启全球顾客的潜在需求。许多新的顾客需求或者对已有产品的新用途可能都出现在母国市场以外的地方。企业除了在满足这些特殊地方需求时获取利润,更为可观的是将这些特殊的需求引用到全球的顾客市场中,从而创造更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3)全球知识管理也意味着具备迅速开展全球新业务的能力。一个企业能接近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母国其他市场的变化,这就说明企业具备了迅速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能力。通过整合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和技能,企业能很快从全球的研究、开发和经营中获取收益。
三、中国企业的全球知识管理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又向全球化迈进了一步。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打开了通向世界之门,又迎来了全球的竞争对手。然而只有融人世界经济的洪流,才有可能取得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为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相互依赖。知识经济同样也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在世界银行2001年10月31号的最新报告《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探索。针对中国的现实条件,世界银行对中国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提出了包括利用全球知识的六项建议。这充分说明由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可以在全球自由地流动,我们必须把握这个契机,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1.转变思维方式,将全球知识为我所用对于中国大部分企业来说,通常的思维逻辑是希望以中国的市场获取别人的技术转让,而主动利用全球知识似乎是不可能的。这主要是我们的企业大都没有走出国门,对世界市场完全缺乏了解和认识。事实上运输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已使了解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和能力,只是视野的局限和思维方式的智障阻碍企业跨出这重要的一步。因此,转变思路,拓宽视野,真正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对待企业的知识和经营,就可以将全球知识为我所用,转变成企业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新形势下的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种全新高新技术,其自身优势较多,计算能力突出,已经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程序设计、计算机维护、计算机管理,都少不了计算机智能化设备的支持。当下较为常见的计算机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工程控制计算机等,而在时代前沿,光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的应用还有待推广。实际应用中要求相应操作人员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核心技术,同时自身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相应的使用经验,可以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归纳,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完成一些复杂信息的处理工作。要求对应操作人员能灵活应变,根据行业不同单位不同,针对其诉求,对信息优化整合,以网络渠道传播信息,满足实际需求,发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最大化价值。
2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状况
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自身的优势受到大众追捧,各行各业都引进了相应的计算机技术。但是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究领域还处于冰山一角,我国对该技术的研究时间较晚,虽投入大量精力,但整体发展仍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此外,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还受到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影响,在东部地区普及率高,而在西部地区普及率较低。由于人们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使用需求,计算机硬件设备发展速度迅猛,但现阶段一些半导体的研发已经进入瓶颈,要打破瓶颈,需尝试不同方向的努力,以不同途径优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满足市场需求。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方面,我国整体展现出来的状况是缺乏高专业水平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导致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全面发展创新受到制约,所以大部分人员可采用计算机搜索相关资讯,完成简单操作,但这仅限于满足日常生活行业发展需要,专业化的人员完成安全维护工作,故障处理工作等专业化工作,要求其按照行业发展单位需求完成监督管理,还要能够针对客户的要求,开发有创意的软件、开发功能性较强的硬件,为客户提供优质化的服务。
3新形势下计算机应用技术如何实现创新
3.1进一步强化专业人员综合素质
时代在不断发展,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也会不断发展,但其发展必须依靠有专业能力且综合素质较强的优秀团队,以此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基于此,需不断强化专业人员综合素质,满足技术发展要求。相应的,研发机构可针对机构现有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人员安排具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培训,将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计算机应用技术引进研究机构中,引导科研人员对其攻破学习,并结合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创新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全新技术。此外,要对计算机领域出现的相关技术和信息给予重视,将国际前沿的研发理念及技术引入到实际的研究创新中,跟上国际上相关技术的发展步伐。此外,在人员聘用上,要求研究机构优先对高学历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优先录取,在人员聘用上开出较高的薪资待遇,以吸引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研究团队,实现技术创新,提供更多可能。研发公司可以和一些研发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聘请计算机专业人员到公司开展教学讲座,通过交流和协商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公司员工综合素质。必要情况下,可以针对研发各个阶段的要求,吸收一些国外研发工作人员,壮大公司实力也打破计算机技术创新瓶颈。
3.2强化应用技术创新
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对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且这个影响还在不断加深,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计算机业务技术的要求逐渐严格。在此背景下,对应工作人员需全面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将应用技术和互联网+结合,开展新型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在相关技术研发中,可以利用综合效率强,但实际成本较低的技术为基础,如半导体技术、封装技术、装配技术等,对现有的领域进行革新,在将其应用到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中。也可以将时代前沿快至人口的一些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结合,如人工智能、人机交互、超级计算、嵌入式技术等,以此充分提高计算机性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操作体验。此外,可以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云储存技术应用到,实际的操作管理工作中去,构建新时期网络生态化的管理系统。例如在工业方面,可以以智能化的系统实现对整体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一些智能化的设备还可以代替人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不合格产品造成的成本浪费。再比如,在手机研发中,可针对不同受众的使用需求,开发智能机型,对APP进行优化,实现智能服务、精准服务、个性化服务。在医疗领域则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一些医疗影像数据实现极速分析,设备对人体扫描之后迅速得出结果,为生判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研发,甚至会对未来工作轨迹造成重大影响,例如语音识别技术可强化人工智能虚拟助理研发,大大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比如以语音识别技术应用,在医疗领域可构建全新电子病历,配备对应的网站,使患者可以足不出户的和医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医嘱、也了解对应的检查结果。现阶段研发人员还需对以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有足够的经验,了解市场变化和社会需求,分析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从而研发出有针对性或应用性较全面的软件。同时,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及安全风险也是不能忽略的,技术研发需考虑到信息篡改,信息泄露可能对使用者造成的巨大损失,从而针对非法使用资源,网络资源错误等作出调整,设计好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例如可以将先进的人脸认证技术和声音认证技术引入到信息管理系统当中,只有对应使用者按照要求验证之后才能查阅信息。针对一些企业的核心研发技术,其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等级要求较高,可以在该类系统中加入信息数据加密技术,构成复杂且完善的整体,只有获得授权,且通过验证才能够解读相关信息。即使如此,也要注重防火墙技术的研发,不断引进入侵检测,做好病毒预防,不断更新防火墙。
3.3强化人才培养
在全新时展背景影响下,计算机的操作和软件逐渐向多元化和智能化方向进一步加深发展,相应的信息产业对其操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标准门槛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互联网思维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更好地生存。而同时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源源不断的专业化人才。故需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是国家技术性人才输送的重要场所之一,通过高职院校的教育,可以教给学生更多更专业的操作技术,从而直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需求。当下众多高职院校已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其积极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完善教学体系,将更多的教育资源放在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方面,强化校企合作,积极建设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还应对计算机技术教学体系进行创新,进一步开展学校和校外计算机企业的合作交流,注重树立学生的互联网思维,不断拓宽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能够运用自身掌握的技术进行创新。此外,相应企业单位也要重视强化人才培养,主动和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开展人才定向培养班,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担当实训教师,为学生提供切实且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教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正处于发展关键阶段,其发展展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企业要吸纳更多具有新思维的专业人才,多多培养,致力于提高自身软件技术开发实力。
课题组成员:林正玉、刘在銮、钱存林、蒋伏虎、刘澄、王寅等,执笔人:钱存林。摘要:近几年来,扬州新兴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产学研加速融合,产业特色日趋鲜明,产业影响日渐扩大,但也存在基础不实、方向不明等问题。要从具备较为充足的支撑要素、构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顺应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选择适宜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的领域。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取向包括: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引导市场需求;完善财政投融资;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新兴产业;领域选择;政策取向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4-0052-04
新兴产业是指随着世界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展、应用而出现的部门和行业,是以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长远发展和全局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产业发展规律表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的现实要求,是形成产业发展先发优势的战略要求。若干标志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将改变扬州原有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从而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新的平台和空间。
一、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的现实基础
认清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的现实基础,是选择扬州新兴产业发展领域的重要前提,也是制定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先决条件。近几年来,扬州深入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已初步形成以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电网为代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兴产业发展体系,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现实基础。一是产业规模日益扩大。近五年来,扬州市新兴产业以年均40%速度发展,2011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9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42%。二是产学研加速融合。先后建立了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扬州分中心、扬州―南大光电研究院、扬州―南大化学研究院、西安交大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研究院、“三新”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一大批高水平的公共研发平台,有力促进了关键技术的加快突破。201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三是产业特色日趋鲜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先行区,目前已形成产业特色明显的新兴产业集聚区,其新光源、新能源、电子书等产业链完整、技术先进,在国内占据领先优势。各县(市)开发区各具特色,形成了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基地。四是产业影响日渐扩大。扬州市新兴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产业位次加速前移,在国内的影响逐步加大,太阳能光伏、LED产业产能在全国地级市中稳居第三,电子书产业成为全球最大电子纸生产基地,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
虽然扬州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但基础不实、方向不明等现象较突出。一是产业布局趋同。目前,全国有20多个省(市)提出要把新能源、新材料、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或未来支柱产业重点发展,纷纷出台一系列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尽管各有侧重,但产业趋同性难以避免,必然导致产能过剩。例如,在LED照明领域,全国已有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在智能电网领域,南京牵头成立智能电网产业联盟,无锡以集成电路为特色、盐城以风力发电为主体,也先后提出了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战略。二是产业规模总体偏小。扬州新兴产业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17家,超过50亿元的企业只有2家,在全国还排不上前列位次。本土企业发展较慢,竞争力不强,又没有世界500强的大企业、大集团落户扬州。三是人才缺口较大。人才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扬州发展新兴产业,不仅缺乏高端研发人才,同时面临着高级技术人才、普通熟练工人等多层次的人才供应不足。扬州市企业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数仅占企业从员人员的0.2%,远低于无锡市2009年0.5%的水平。高校专业对新兴产业支撑力不强,理工科专业有效供给不足,人才培养与新兴产业发展不匹配,人才不足成为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四是创新主体不明。扬州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创新,但新兴产业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扬州许多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和自主创新的主体,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即使有创新转型的念想,但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路不清,方向不明,“跨行找不到路子,创新舍不得票子,管理打不破框子,引才迈不开步子”的现象相当突出。五是金融支撑力度不强。扬州对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撑力度尚显不足,在创业投资方向,现今只有2家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在上市融资方向,扬州只有8家上市公司,远低于苏州、无锡等周边城市,后备上市梯队也比较少;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全市担保机构已备案登记的有33家,注册资本20.7亿元,担保总额30亿元,其中涉及新兴产业的不足20%。虽然扬州各金融机构挖掘内部潜力,相继推出一些融资产品,但在新兴产业企业融资中运用还较少,至于科技信贷、专利抵押等科技金融产品还是空白。
二、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的领域选择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产业,并有望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科学判断和选择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和方向,是实现新兴产业的后发优势和跨越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将决定扬州未来的产业层次和在总体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因此,应紧密结合扬州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慎重选择适宜发展的优势产业,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体系。
1.具备较为充足的支撑要素,是选择新兴产业发展领域的前提
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支撑要素包括:关键技术、制造成本、资源禀赋、产业体系完整性、土地人才、市场需求、服务体系等。其中,有效的市场需求、完善的产业基础设施和高效的服务体系,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依据。在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和体现扬州特色的基本前提下,从实际出发,着力发展具有一定的区域比较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使新兴产业的方向选择与扬州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关产业配套条件相适应,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率先突破。如川奇光电已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纸生产企业,产量达1000万片,电子书应成为扬州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宝胜集团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具竞争实力的电缆制造企业,在高压、超高压电缆、超导电缆和传感产品技术开发上,具有业内比较优势。扬州天雨环保集团在水污染治理专用设备领域居全国前三强。这些企业在某个领域代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应成为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
2.构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是选择新兴产业发展领域的关键
产业链的本质是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选择新兴产业发展领域,要充分考察新兴产业上下游之间相互补充和衔接的状况。新兴产业在成长过程中,是以产业链分工的形式实现产业协作关系和扩大产业规模的。新兴产业链中的不同环节,产业类型各不相同、市场潜力各不相同、供给结构各不相同。因此,应对新兴产业链进行细致分析,制定针对产业链不同环节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注重培育发展技术含量高、占地耗能少、产业关链度高的项目,构建技术先进、主导明确、特色明确的新兴产业发展和功能分工体系,形成独特优势效应和投资焦点效应。扬州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已形成“衬底材料―外延片―芯片―封装―应用”的相对完整产业链,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最先进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基础,所拥有的MOCVD数量和产能全国领先。扬州发起成立的江苏省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放大了扬州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3.顺应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是选择新兴产业发展领域的基础
新兴产业是政策驱动型产业,因其发展的前瞻性、较强的社会性、生产要素的先进性等,需要政府长期培育。近十年,各级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出现了盲目引进外资,拼命扩大规模,导致部分新兴产业严重产能过剩。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例,从2006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连续5年产能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在各地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都把发展光伏产业放在重要位置。但2011年,光伏行业因投资过热导致产能过剩,欧债危机加剧,多国削减光伏产业补贴,美国“双反案”,光伏产业市场不景气状况十分明显。多晶硅价格2007年12月每公斤400美元降至2011年12月每公斤22美元,全产业链严重亏损。扬州许多光伏制造企业歇业。这一教训从反面告诉我们,发展新兴产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需求是决定产业形成的基础条件,市场容量与潜力关系着产业成长的规模和潜力。较大而充满活力的市场需求,吸引大量的资金、创新型人才及新技术的投入,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生事物,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扬州要充分利用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产业孵化器,促进产学研结合、科技与经济结合、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化,实现新产品的市场宣传与消费引导,满足现实需求,引导潜在需求,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起步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4.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选择新兴产业发展领域的依据
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要以大量的创新活动为基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初见成效。这就要求正确处理新兴产业发展的长期性与政府任期制之间的关系。当前,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风,人云亦云,炒作概念,今日物联网,明日传感网,缺乏持之以恒抓产业的耐力和定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要从行业发展潜力、带头效应、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出发,立足扬州优势和现实条件,选择适宜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咬住青山不放松”一抓几年,夯实基础,逐见成效。同时,发展新兴产业并不等于发展循环经济,个别新兴产业领域也会带来高污染,如单晶硅冶炼的过程会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因此,选择新兴产业发展领域,要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为目标,开展减量化、再利用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和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组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绿色工业技术应用示范,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示范模式。
三、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取向
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要明确企业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探索产业政策组合模式,建立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秩序,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的要素资源配置,有效降低新兴技术商业化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1.扶持企业自主创新
企业是发展新兴产业的主体,政府要着力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条件。一是营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引导企业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切实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到2015年,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3%,积极鼓励其与有实力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创办行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面向企业提供多形式、开放式、市场化的创新服务,进而激活企业技术需求,逐步成为发展新兴产业的创新主体。三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或企业集团,到“十二五”期末,要培育年销售过百亿元的企业10家,形成每条新兴产业链均有龙头企业,每个新兴产业群均有一批规模骨干企业的发展格局。四是加快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新兴产业企业骨干。重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新兴产业中的独特的生力军作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创新任务。
2.引导市场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往往存在着种种障碍,需要政府推动、应用示范、标准制定。一是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培育市场需求。以政策推动新产品扩大市场应用,靠市场终端培育和拉动新兴产品发展的内需市场。加大新兴产业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推动企业技术发展,降低使用新兴产业产品的初始成本。扬州要充分利用“十城万盏”、“电子书进课堂”等政策机遇,强化国内外市场开拓,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二是运用财税政策创造市场需求。运用税收、贴息、补贴等政策,使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不具备生存能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个市场空间,对前景看好、眼前困难的新兴产业特别是产业链重要环节中的中小企业适时制定实施扶持政策。三是削除体制扩大市场需求。“十二五”期间,扬州要组建国家专业技术标准化机构3家以上,制订或参与制订国际国内行业标准20项以上。建立尊重规则和法治的市场环境,为新兴产业产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扶持。
3.完善财政投融资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新兴产业发展初期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十分突出,需要强有力系统的财政投融资政策支持。一是发展创业投资。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充分吸引社会资本,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扶持新兴产业发展。设立新兴产业发展财政性扶持基金,编制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预算,建立支持重点领域发展的专项基金。“十二五”期间,扬州发展20家以上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资本总额超过40亿元。二是推进科技金融。打造覆盖不同创新阶段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率先设立扬州科技支行,重点为科技型提供融资服务。积极开展科技担保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鼓励企业利用保险手段化解科技创新风险。三是扩大融资规模。培育和支持科技新型企业通过规范改制上市直接融资,积极推动业务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同行业领先的企业在境内主板上市,支持业绩突出、成长性好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上市,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积极鼓励和支持科技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券融资。对成功在主板或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场以及批准公开发行债券融资的新兴产业企业,扬州市财政给予奖励。
4.优化产业布局
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新兴产业的土壤和根基。要高度重视新兴产业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防止盲目投资、遍地开发、低水平过度竞争。一是注重资源节约。在土地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采取集中开发、腾笼换鸟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新兴产业的项目规划和土地审批,力争创造一个能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空间构架。二是注重特色发展。扬州要制定引导新兴产业专业化集聚的规划,市开发区要以规模化、高端化为方向,瞄准先进,加快建成代表扬州经济实力、创新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国家级一级开发区。其它各开发园区要更加注重以专业化和特色化为导向,争取建成更多省级以上开发区。三是注重配套开发。新兴产业开发区不单单是生产制造的载体,而应是综合型的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创业孵化、生产制造、产品检测等基地,吸引相关研发、生产和管理、投融资、服务企业入驻,搞好二、三产业配套和衔接,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创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新兴产业的根本是人才。扬州市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至2015年全市创业创新人才总量达3000人,引进专业技术人才5000人以上。一是加快引进高端人才。要抓住当前大批海外的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用好现有的各项人才政策,认真落实扬州市出台的“绿扬金凤”引进人才优惠措施,用好每年4000万元的人才资金,重点向新兴产业倾斜。二是加大人才服务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深厚氛围,既要关心人才的工作,也要关心人才的生活,努力提升人才在扬州的生活质量,满足国际化人才在居住、教育、医疗、娱乐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三是加强人才交流合作。引导企业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引进利用高校科研院校的高层次人才,建立和完善开放灵活、来去自由的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四是加强人才培养。依托重大科研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开展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形成扬州本土的新兴产业发展领军人才。同时,调整扬州普通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科设置,加快新兴产业急需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扬州发展新兴产业定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扬州市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狄乾斌,周采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路径探讨[J].经济与管理.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