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总结学习经验范文

总结学习经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总结学习经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总结学习经验

第1篇:总结学习经验范文

有一句名言说:“人类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可见总结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重培养学生的开拓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如何培养这些能力呢?我认为教会学生总结就是其中的一个好办法。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他告诉我们,不断地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就会有新的发现。我们如果把总结与合作学习紧密相结合,既可以推陈出新,又可以使合作交流优势互补,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教学成绩有明显的提高。

做好课时小结。课时小结如水池补漏。一般来说,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什么重点、难点,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等,都作了精心准备和安排,但教学中不一定都能完全实现,有些学生学会了知识,但在他的脑海里是零乱的,没有系统性,还有些同学一知半解,这时的课时小结就尤为重要了。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学会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学会的,然后教师把学生所说按照自己的教学重点有条理地板书下来,帮助学生回顾梳理所学知识及学习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些在本节课学习收获有些茫然的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就会比较清楚,而且能加深印象;每日小结不可忽视。一天小结如刚打的水泥地面的保养。一位好的瓦工师傅在打完水泥地面后,总是要求一定要保养好,学生学习知识也一样应注意保养。学生在一天忙碌的学习中,学的知识门类较多,有些知识可能在脑海已留下深刻记忆,但有些知识在脑海里犹如湖面上的一道划痕,很快就会消失,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在放学前或睡觉前的几分钟进行知识疏理、回忆——简短地总结一下当天学了那些知识,会收到到很好的效果;抓好每周小结很重要。一周小结犹如夯实地基。人们都知道万丈高楼从地起,作为地基首先应该夯实,这样才牢固。学生学习一周后,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学得很茫然,不知道这一周到底学了些什么,而且没有一点条理性。这时只要你在每周的星期五用十几分钟时间引导学生把本周所学写于一张纸上,然后交同桌互相参阅补充,学生会发现自己记住了哪些,还有哪些不足,不但会对本周所学知识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还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习惯,也会成为很好的学习方法;单元小结必不可少。一章小结如砌坎灌浆,人们在修房子砌地基时,总是要求工人师傅把浆灌严缝、灌实在,为的是使将来修好房屋牢固。学生学完一章内容后不免要忘掉一些知识,尤其是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记性差,掌握知识不牢,又不善于思考和总结,总是前学后忘,对教师补充的一些知识细节和技能性的知识更是忘之脑后。这时教师可安排学生先自己总结一下本章学了那些知识,再让优差生交换写好的总结,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优等生写掉的知识点差生给补上他认为遗漏的知识点后会感觉到自豪,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更重要的是使差生认识到自己倒有哪些知识没记住或者不会,通过看优等生的知识总结,填补了他的知识缝隙,优等生也自然能从中受益,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啊!最后再加上教师的细致化总结,全班对本章知识便可系统化、整体化、牢固化。每章小结不就相当于把学生学完一章内容中没有掌握的知识缝隙填实在吗?不可缺少的每月总结。一月总结如水库固堤。为了使水库更加牢固,一劳永逸,就要经常加固水库堤坝。那么学习知识要是经常巩固,它也可以使他们记得牢、记得久。通过上面各种方法的总结,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总结方法和习惯,一月结束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用一节活动课时间让同学们回顾一下这一月自己到底学会了那些知识,口语表达能力好的可以直接说,爱动笔的可以写在纸上,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挑写得比较全面的在全班交流,达到填缺补漏,巩固个人和全班知识的作用。这样学生在原有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记忆,牢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总之,培养学生总结能力,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使他们记忆久远,掌握知识更牢固,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他们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也就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真正的溶于教学之中了。

第2篇:总结学习经验范文

我叫夏曦,于2002年考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2006年毕业被保送本校会计学专业的研究生,同时参加了共青团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来到咱们科右中旗义务支教一年,现在任巴三中高二的生物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在学习方面的心得.关于学习上的方法,其他老师所提到的方法和我自己总结的方法差不多,我在这里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想和大家着重强调以下几点,这几点学习上的习惯,直到上大学,我仍旧觉得收益匪浅,我也深信,在自己今后的研究生学业深造的过程当中同样会给自己很大的帮助.

第一点就是要预习.每门学科都要预习,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对于理科的同学,物化生的预习同样意义非凡!预习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是让自己比其他同学有一个更好的听课质量.带着问题去学习肯定是要比盲目的学习更有成效,此外,因为自己已经提前了解了课堂要讲授的内容,就能更好的跟着老师的思路来学习.在课堂上和老师有交流,这样无疑能够克服了很多同学觉得上课乏味,听不进去的毛病.其实扪心自问,与其说觉得上课枯燥、乏味,不如说是因为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而导致的溜号也好,厌学也好一系列恶性循环,而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而那些能够和老师有课堂交流的学生自然能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好学上进的印象,同时对自己的学习也是个极大的鼓舞和促进.我每天都把预习当做学习计划的重头戏.恰恰因为预习,让我将不爱学习,觉得上课没有意思的心态调整为感兴趣,觉得每节课都很有收获的状态.

我想要告诉大家的第二点就是,要懂得拿到卷后100分,就是说要学会知错就改,要有一个改错的本子.这一点,我觉得对英语这门学科尤其重要,特别是语法和完型,每次错的都是你以前常常错的,积累自己一个类型的所有错题,你才会发现,你错误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最后一点,是特别针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论什么时候,当你发现自己有不会不懂的地方,都要静下心来,把教材拿出来从不会的地方认真从头学起!不要指靠去课外找个补习班弄懂或是自习找老师弄懂,一定要自己先把书弄懂,能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明确的指出是哪里,哪页的哪个定理和哪个公式,而不要见谁就说我数学不会,数学不懂,一句话就把自己的数学问题概括了.这样,没人能够真正帮得了你!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门课是概率和数理统计,是一门比较难的课,很多同学都在这门课上挂了科,甚至有同学临到毕业了还在重修这门课程.当时这门课的老师对我们说过一句话我记忆颇深,他说他教了这么多年,总结出来一个规律,是凡总把"我学不懂概率"挂在嘴边的学生,最后还真就学不明白了,我怎么帮也不能及格,因为他已经逐渐把自己定义为学不会的角色里不能自拔了;而那些总是把造成不懂的问题提到很具体的同学,不但逐渐发现自己不会的种种原因所在,最后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同时包括了其他学科,我们在不会不懂的时候都要记得首先做的是回归教材,而且是自己先做出努力,不要第一个想到的是我找谁来帮自己学会.自己不努力,找数学大师来也没用.

我从上高中起,数学和化学就很少及过格,一开始是因为没听懂,之后是不懂的地方越来越多,最后是厌恶了数学和化学,虽然我是学理科的,但是这两门成了我的老大难.我也报了很多辅导班,也买了很多参考书,但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把教材看明白,所做的努力只是把所有的会和不会的知识弄成了糨糊,越来越不爱学,成绩越来越差.因为这样的原因,我第一年没有考上大学.但正是自己逐渐悟出以上三点学习习惯和方式,让我及时端正了学习态度,改变了学习习惯,成绩取得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擅长的一面,所以有个别学科,我怎样努力也难以取得好成绩.化学是我一直头疼的学科,即使最后自己成绩提高了,化学成绩还是在及格的附近徘徊.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需要记忆,而我最不爱背东西,记性也不好,所以化学怎样都学不明白,但是最后我就想,学不好也不能丢下它,化学不能给我带来优势,也绝不可以让它成为我的劣势从而拽分拽太多啊.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每门课都很重要,学得好的要成为你的优势,学不好的也不可以放弃,绝不能让这门本来就伤透你心的学科再在背后戳你一刀,拖了你的后腿.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是在锻炼自己毅力和勇气,信心和耐心.当自己心中有个梦想,而这个梦想是需要我们用学习来争取的时候,那么学习上吃点苦还算什么呢?!我第一年高考的时候考了450分,我没有考上大学,心里很沮丧,但是我当时并不绝望,我告诉自己,失败的时候谁都可以放弃自己,但是只要我不放弃我自己,我就是有希望实现我的梦想的。第二年我考了607分,分数整整提高了一门学科的分数,创造了我补习所在学校的记录,当时有很多人问我,是怎样的原由让我创造了这个"神话",其实我心里很明白,所有的成功都不属于神话,在争取成功的路上,我也失败过,沮丧过,灰心过,迷茫过,但是,因为我从没有失去信心,因为我心里明白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因为我知道为了得到就得付出和怎样付出,这样,我在绝望中寻找到了希望.

同学们,学习没有捷径,有的只是你坚韧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学习上遇到的任何挫折都不该成为你放弃自己梦想的理由.我真诚的希望大家好好利用这三年的时间来换自己美好的未来.这个未来不是梦,它就在三年后的日子里等待着你,而为了得到迈入这样生活的入场券,仅仅需要的是你的毅力和勇气,信心和耐心.要加油啊!要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到外面的世界多看看,要给自己赢得一个精彩的未来!下面这段话我很喜欢,送给你们,真心的祝愿你们快乐,自信,进步!

如果你醒着,你就当清醒;

如果你睡着,你就当酣睡;

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就不该考虑其他事;

第3篇:总结学习经验范文

[关键词] 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 R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b)-0126-02

《药物分析》(含中药制剂分析)是我国高校药学相关专业(包括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专业等)均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本校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精品课程。《药物分析》课程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不同于一般商品的药品具备强烈的质量控制观念,教会学生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明确的化学合成药物、天然药物、中药、生化药物及其各种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1-2],使学生能胜任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并能研究、探索和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最佳最新方法。

2011年7月开始,广西教育厅启动了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教学研究项目,本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和《药物分析》课程有幸被列为资助研究的专业及课程。借这个契机,本校对《药物分析》课程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现将该教学改革的经验总结如下。

1 教学改革之前《药物分析》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1.1 重理论轻实验

《药物分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理论和实验教学两部分。但是,以前《药物分析》的理论教学偏重书本知识的讲授,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性,与生产实际结合较少。另外,在最终成绩考核时,《药物分析》课程最终成绩的比例分配是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占30%,期末成绩(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70%,这也使学生偏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造成实验动手能力不够强的现象。

1.2 理论教学的内容存在滞后性,授课方式也比较呆板

《药物分析》的教科书都是以我国《药典》中的质量标准为基础,系统阐述各类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技术。我国《药典》是每5年更新一版,在新版本的《药典》中,对不少药物的质量标准进行了修改和提升,并引入一些新的药物和新的质量控制方法及项目[3]。但是教科书一般是在新的《药典》出版之后才根据其内容进行修订,待新的《药物分析》教科书修订好并运用到教学当中时,五年一版新《药典》的使用时间已经过半,导致了部分教学内容存在滞后性。另外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气氛比较呆板、沉闷,不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1.3 实验教学的内容设置不够合理

实验教学全部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做实验就是照着实验讲义按部就班,缺少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和能力。实验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完全适应岗位的需求,学生的职业能力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2 《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措施

2.1 理论教学改革

①依据新版《药典》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和调整,使教学内容与新版《药典》内容同步;②鼓励授课教师参加课件比赛,在及时更新授课内容的同时提高课件质量;③改变过去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代之以灵活多样的适合该门课程特点的各种教学方法,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甚至让师生互换位置,鼓励学生自制多媒体课件,走上讲台讲解与药物分析相关的某一专题内容,提高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效果,改变以往老师台上讲,学生被动听的呆板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2 实验教学改革

根据《药物分析》课程的特点,将实验课分为三个层次:层次Ⅰ为原来“验证性实验”的常规技能训练[4-5],是在一个设计完整的实验框架下重新验证结果,验证实验结果是否能呈现原理所描述的现象,实验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这个实验;层次Ⅱ为“设计性实验”训练[6-7],要求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掌握某种分析技术的理论基础与运用技能,如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用于药物含量测定的实验中,要求学生对分析方法效能指标进行设计;层次Ⅲ为“综合性实验”训练[8-9],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及书本上没有的文献知识,综合运用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项目的确定以及实验指标的建立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0],为学生进入毕业专题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2.3 考核方法改革

为了在考核方法中体现出实验课的重要性,改革《药物分析》课程最终成绩的比例分配:实验课占50%(其中平时实验成绩占30%、期末实验操作考核占20%),期末理论考核占50%。在实验课中增加一个期末实验操作考核,以强调实验动手能力在本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在《药物分析》开始授课之初,就向学生公开本课程考核的方法,让学生有意识地将理论与实验并重地开展学习,从而改变仅靠期末突击背书通过理论考试就能拿到学分的学风。

2.4 师资力量建设

近几年,《药物分析》教研室通过引进高学历人才和鼓励本教研室原有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使本教研室师资的学历水平大幅提高,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达到总教师人数的60%以上,为保证《药物分析》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师资力量。另外,教研室还鼓励授课教师参加校内外的讲课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提供了观摩和历练的平台。

3 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总结

通过对《药物分析》教学进行系统的改革,对《药物分析》这一区级精品课程进行了建设和提升,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更具有实用性。同时,既提高了授课教师的授课水平,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适应了新形势下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甄汉深,贡济宇.药物分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2] 杭太俊.药物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前言.

[4] 袁霞.验证性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大学物理实验,2012, 25(2):94-96.

[5] 杨丽萍,段凤海.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9):175.

[6] 卢琼,陈荟婷,尹立,等.开放式设计性实验教学对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医学,2010,16(10):160-162.

[7] 黄剑平,龚银香,童金强.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35-136.

[8] 黄大明,秦钢年.专业实验课综合性实验的创新设计与教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247-250.

[9] 王书敏,丁武泉,于慧.开设综合性实验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2):55-57.

第4篇:总结学习经验范文

一.发挥集体智慧

开发校本复习材料,组长组织有效分工细致,老师们认真完成,尤其是疫情期间精工合作,共克时艰; 充分吸取往届经验,并研究高考最新动向,合理订制复习进度,调整复习重难点,例如数列和概率统计的复习;

二.仔细研究考试大纲,了解高考新动向

《考试大纲》对高三备考的参考价值,它是高考的导航灯和牵引线,给我们明确了考试的范畴和重心,备课组进行集体研读,每位老师对大纲内容至少有整体的把握,以及“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察内容的研究。

三.认真做好三轮复习的合理规划

在高三的复习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三轮的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有讲有评,重视基础知识的整合,将高中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地整理,有机的串联,构建成知识网络。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常规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第二轮复习:在疫情期间,我们针对高考 “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特点,对重点的能得分的章节进行适当的小专题综合,建立知识的跨章节联系,狠抓学生的练和错题讲评,落实到每位学生,同时也是对第一轮复习的巩固提高!限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专题的综合度较小、难度也不大,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轮复习:疫情后回到学校,主要是查漏补缺,对二轮的分模块专题又进行了一遍专题强化,拔尖促高,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知识和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四.重点模块循环重现,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互交替

因为高考数学复习的知识既有系统性特点,又有独立性特点,在第一轮复习各知识点得到巩固后,数学知识网络基本上建立起来了,但第一轮复习前后横跨的时间很长,就会出现学习后面忘记前面的情况,而模块知识循环重现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二轮复习每个模块的同时,布置一些其他综合试题给学生留作业做练习,一般不多,同时,我们还进行了每周一次的综合测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且在进行三轮复习之前,我们针对二轮期间易错点,重难点进行里又一次的补漏筛查,使学生又巩固复习一遍,效果良好。

五.重视小题的限时训练,加强解答题的得分能力

要让成绩上去就一定得小题分上去,所以我们在小题的限时训练方面从三轮后期开始狠抓,基本上是每天一次限时练,每次训练的题目都按照高考的要求,训练的时间是一节课,每次练完以后我们都会及时而详细的讲评。同时,对客观题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了专门训练。在第三轮复习中,我们还特别向学生强调解答题的答题要求,就是常说的容易题争取不丢分(规范表达少跳步);中等题争取少丢分(得分点不能省);难题争取多拿分(知道一点写一点,不知道也要写一点);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对于学生做的每一个解答题都按照考试评分标准给分,让学生了解解答题怎样去得分。

六.加强学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整个复习过程中,我们一直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数学题是由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构成的,拿到题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的仔细审题,细心推敲,将隐含条件转化为明显条件,有时须联系题设和结论,寻找突破口,从而形成解题思路。

(2)要求学生养成解后反思,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解完题后,要不失时机地回顾下列问题,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通过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学生养成纠错订正的习惯,提高自我评判能力。对做错的题要反复琢磨,寻找错因,写出心得,进行更正,日积月累,反复查看。不少问题就会豁然开朗,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位。

2022年高考备考建议

1.回归课本。课本是根基,在进行复习时,要回归课本,发挥课本例题或习题的作用,注重基础,抓牢基础,充分利用课本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对知识追根溯源。

2.从今年高考题来看命题者依然坚守“重视通性通法,淡化技巧”.因此高考数学备考不宜过难过偏,要多从归纳解题通法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备考。

3.从2021年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较好,存在主要问题有:第16,21题。在考前复习时,我们讲过类似的题目,所以说学生大部分是有思路的,但是最后结果往往没算出来。计算能力较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重视探究运算技巧和熟练程度。

4.要充分利用高三的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练习,优化答题策略、思考答题技巧,培养好的答题习惯和书写习惯。

5. 及早强调和要求答题规范,后期很难改变;

6.科学安排专题练习和综合练习,针对性、实用性强

7.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班级情况适当拓展;加强数学练习,丰富练习类型,试卷的风格要有变化、多样,出题人的想法往往与众不同

8.适当增加限时训练,注意提醒学生在平时做题中培养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9.加强尖子生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

10.重视基础,强化基本题型的反复训练,力争该拿的能拿到满分;

第5篇:总结学习经验范文

安徽省濉溪中学 王昌伟

一切理论都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并且服务于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无果之花。实践活动也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方向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必然是盲目的,低效的。由此可见他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同时,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在一轮相互关系中就可以完成且一成不变的,他们之间必然要有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低效的,而只注重理论不懂得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理论必然起不到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甚至会阻碍实践的顺利进行。这样的理论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对于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理论与实践之间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关系更应给予特别的注意,否则一成不变地看待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必然会给教育教学事业带来巨大的危害,在这方面本人深有体会。

本人毕业从教以来一直坚持用所学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从事教学实践活动。相信自己书本中所学的教学理论是不容置疑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毫不犹疑地贯彻实施,结果却使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碰到了诸多挫折,走了不少的弯路!

事情是这样的,本人毕业于英语教育专业,所学知识告诉自己语境教学是语言教育教学的最有效方式,相信语境教学对学生最基本的各项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培养是再好不过的教学方法。因此,从开始教学的第一天起就全部使用英语口语进行课堂教学,以期在浓厚的语言环境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听说读写等各项基本能力。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虽则自己十分尽心,学生也很是配合,然而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甚至一度有学生逐步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我感到茫然和困惑起来。针对这些情况,我及时地与学生进行了沟通和交流,认真地自我反思发现了事情的根源所在:原来在我所执教的这所学校里,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他们英语基础差,底子薄,平时学的又都是“聋哑”英语,因此对我的全部英语口语教学根本无法适应,虽一时感到新鲜,但渐渐感到吃力和困惑起来。以前虽然他们的英语基础差,可是老师用汉语进行教学,多少还是可以听懂一些的,可是现在老师用英语上课他们根本就听不懂在说些什么,云里雾里,简直就像听天书一样!对于这些,我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自己犯了典型的教条主义错误,使得理论指导脱离了教学实际,给自己的教学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一定的不利影响。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却没能够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没能使理论知识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使得理论指导完全脱离了当地实际。单纯地从僵化的课本理论出发,从个人的主观愿望出发是必然要遭受挫折和失败的。于是我认真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及时做了调整,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用相关的教学方式方法和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英语教学方法,完成理论和实践的又一个循环和提升的过程,从而稳住了阵脚并逐步在教学上打开了局面,为今后的长远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我认为自己的语境教学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我在具体教学中的做法有点过激,应该有一个过度和缓冲的过程才行。于是我改变了单纯用英语口语进行教学的模式,改成以汉语教学为主,英语教学为辅并尽量使用课本中学生学过的或生活中大家比较熟悉的英语单词和句子来进行教学的模式。事实证明这样效果很好。

理论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也必然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只有在不停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和认识才是科学的能够指导实践顺利进行的理论,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理论。通过这件事我充分认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特殊的微妙的关系,写下来与大家共勉。

第6篇:总结学习经验范文

关键词:经验学习体验圈;英语教学;具体应用

一、关于库伯的经验学习体验圈理论

经验学习体验圈是由美国的体验学习专家大卫・库伯提出来的,他认为我们每个人偏爱的学习方式是我们感知和处理信息的一个综合体,而这种结合体形成个人独特的学习风格。

经验学习体验圈由四个阶段组成,分别是:具体经验(concrete experience)、反思性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抽象概括(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和活动性实践(active experimentation)。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先从具体经验出发,学生在学习新的事物中接受新的感知过程;再通过亲身参与的感知与感受,将新的经验与旧的经验联系起来,并对感知的事物进行观察、反思,探讨它们的相关性,思考事物与结果有什么联系;进而对之前反思的结果进行概括、分析,将得到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把感知转化为领悟;最后在活动性实践中,学生把之前领悟到的经验应用到新的事物当中,并进行验证看经验是否可行,若验证可行,则把领悟的新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经验,若不行即从具体经验展开新一轮的循环,如下图所示。

库伯提出的经验学习体验圈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从感知到领悟,再回到感知,他重视具体经验的学习,但是学习过程也不一定从具体经验出发,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作为起点,并在活动性实践中结束。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当中应当适时地调整不同的学习方式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库伯学习体验圈对于课堂教学的启示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具体经验

传统教学方式往往都是直接把授课内容传授给学习者,这就好比一个想知道糖味道的人,让吃过的人告诉他糖是“甜”的。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这个人已经知道甜味的感觉,对于一个不知道“甜”为何物的人,他是不可能理解“甜”是什么感觉的。因此,对于一个没有亲身经历或者是缺乏相关经验的学习者而言,教师是很难把自认为最熟悉不过的知识传授给他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他能够“理解”而不是“记住”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弥补学生在此经验上的缺无,而最好的体现方式就是具体经验。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教学风格

不同的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也不一样,若学习者能够以他们所适应的教学风格获取知识,加工信息,学习效果也将会更明显。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做到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加工方式,能够与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相匹配。这样,学习者才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习风格上的优势。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经验圈操作模式,指导课堂

库伯的经验学习体验圈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可以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者的具体经验过程,反思性观察和抽象概括也很重要,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知识并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学习体验圈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学习者获得新的知识并再次把知识运用到新的具体体验中,在新的环境里检验原先认知结构的正确性,这样原先的结论或许被证实,或许被修改,或许形成一个新的结论。在学习体验圈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习者走进学习。

三、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笔者以“中学英语教学现状”为关键字在知网上进行检索,共有323篇文章。根据这些文章总结出以下结论,我国英语教学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问题如下:

1.教学方式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辅

我国教学体制一直没有变化,很多教师仍旧几十年如一日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反感,提不起学习兴趣,导致很多学生不敢开口,甚至不愿意说英语。

2.教学内容不合理

经过调查,就英语阅读课程而言,全国大部分高校周课时仅为2到3个课时,然而英语综合教程有八单元,导致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大量地传授知识,部分学生不能完全吸收。

3.教学媒体使用不当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多半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但他们忽视了一点,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是使用多媒体更有效果,有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板书等,反而更能达到教学目的。

库伯的经验学习体验圈强调个人的具体经验在学习当中的运用,提倡学习者在实践中思考,再把获得的知识运用到新的实践过程当中去,这恰好是英语教学当中所缺少的,库伯提出的学习应当从具体到抽象,从反思性观察到活动性实践的理论,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

四、库伯学习体验圈在中学英语中的具体应用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越来越重要,在如今的部分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往往都是以教为主,学生往往比较被动,许多同学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因此,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教师需要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根据不同的学习风格能够相应地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教师应该知道,学生是属于某一群体中的个体,作为有着很强个体背景的学习者,他们又永远不会放弃他们的个性。下面,就从库伯经验学习体验圈的四个阶段来陈述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第一,具体经验阶段。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具体经验这个资源,让其成为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目前中学教学大部分依旧沿用着“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依然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掌控者、领导者,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学什么、怎么学,都是由教师决定,因而教师更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然而在英语课堂中,学生现有的学习经验并没有得到重视,我们应当弥补这种不足。Kolb认为:“个体的亲身经历将人生、特征和个人主观意义赋予抽象概念的建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可以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经验,知道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学生回顾自己过去的认知、经验,在现有的经验上创设情境,通过具体情境中的体验获得知识,进行非逻辑性思考,从而获得具体经验。教师再进一步引出这节课的学习重点,鼓励学生去学习,解决问题。这种具体的体验把学生的亲身体验、感知融入到所学课堂之中,获得新的学习经验,获得新的知识和感悟,习得的效果会更好。

第二,反思性观察阶段。反思是库伯经验学习体验圈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获得具体经验前还是经验之后,适时的反思,学习才会有质的飞跃。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介绍文章的背景、故事的起源,让学生自己分析,自由讨论,互相探讨。要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问题,使学生在讲述文章前就对要学习的课文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更快更容易接受。学生在此阶段回顾第一阶段获得的具体经验,通过学习和反思,将会对整个教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库伯的经验学习体验圈不仅仅注重具体经验对学习的重要性,还注重学生在具体经验中获得认知,注重学生在领悟过程中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并在反思总结中得到提高。

第三,抽象概括阶段。学生主要是对反思性观察阶段获得的知识、经验等进行归纳总结,在感悟、体验中发现行为和结果的关系,对行为的方式和方法总结出较为合理的概念并产生新的知识。因为每个学生思考的方式和获得知识的能力不同,教师要注意区别引导。传统的英语课堂都是班级授课制,教师授课,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使本身对英语兴趣度不高的同学学习效果不好。为了提高学生对中学英语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依据库伯的经验学习体验圈,我们可以把课堂分为小组学习模式,把整个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设立组长,小组必须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探讨,并对探讨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再进行补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析。此外,还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实行奖励制,充分激发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四,活动性实践阶段。教师不应该仅仅作为知识的传递者,还应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学到的知识,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检验获得的理论和知识的合理性以及可靠性。以往的英语教学都是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导致在生活中一旦处于英语环境时,很多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甚至不知道怎么说。如果学生在实践中验证获得的知识是正确的,那么整个经验学习体验圈就宣告结束,学生就将此经验据为己有,反之,则重新开始。需要说明的是,新的一轮循环是在上一轮循环的基础之上的,并不是再回到先前的起点,经验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再次由具体经验,到反思观察、抽象概括,最后到活动性实践,和上一次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此次循环是在已经产出了新的体验的基础之上开始的。

以上就是整个学习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经验学习体验圈,由于每个课时不一定只有一个知识点,因此在课堂中经验学习体验圈将会多次循环,但不是学习每个知识点时都是由具体经验进入,活动性总结终止,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任意一个阶段进入,完成整个循环。

参考文献:

[1]Kolb,D.Experiential Learning[M]. NJ:Prentice Hall,1984.

第7篇:总结学习经验范文

王羚说:

每天埋头学习,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学了些什么,有多少进步,别人不知道,我自己也不太清楚。一天是这样,一个月也是这样,眨眼就到期末了。粗粗一想自己好像有很多问题:语文的基础知识需要强化;复习数学时急于求成,总想做大题,结果小题失分;英语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都有问题;化学老是审题不清,基础也不扎实……啊,这么多问题,看来是没救了!

爸爸妈妈说:

高三第一个学期马上要结束了,我们问了孩子几个问题:你觉得这一学期收获了什么?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制定的目标为什么没达到?下学期又有什么计划?我们希望孩子空下来的时候,总结这一学期走过的路,为下学期的学习找到方向。

心理老师建议:

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会时常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教训,从中收获启发感悟。对同学们来说,取得成绩不沾沾自喜,发现不足也不气馁,据实总结得失经验才能更好地学习。期末已至,对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作一个客观的评估尤为重要。让我们和王羚一起来填一张“期末总结表”吧。

首先,成绩和不足是总结的中心任务。表中有期末成绩、进步之处和不足之处三项内容,同学们可以对每一门功课的成绩作出评价,列出进步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分析奠定基础。

其次,分析自己的学科兴趣和自我管理情况,了解自己对学习的主观态度。比如王羚认为自己语文期末成绩一般、基础知识薄弱的原因是主观上比较懈怠;而英语词汇量不足是因为计划每天复习的词汇不能按时按量完成,所以在“自我管理”一项中均填了“不足”。而她对数学兴趣十足,感觉每节课都能学到许多东西,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较浓”,“自我管理”也“较好”。

然后,总结经验和教训。整理归纳取得成绩的经验和失败带来的教训,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经验可以填写在 “有效的备考策略中”,用几个关键词概括。

最后,根据以上总结制订下学期计划。通过前三步的总结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应结合下学期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当然,还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把他们的建议记录下来,这样制订的计划会更有针对性。

第8篇:总结学习经验范文

关键词:反射;神经系统;反射弧

作者简介:曹盈盈(1984-),女,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二中学生物学教师,大学学历,中学二级教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 “在继承我们生物科学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实验探究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经验,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新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由此可知,新课程更注重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在教学中,应多从生物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创设学习的情境.下面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鲁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例,进行基于“源于生活经验”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说出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4)举例说出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初步具有科学探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体验探究的快乐、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难点:能够举例说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三、教学过程

教学片断一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自己刚学习自行车的时候,是什么情景吗?一下就能掌握好平衡吗?这些动作的完成是什么系统控制的?

学生:学生根据生活实际,介绍自己学习自行车的经过.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这些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的,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就是反射.

设计意图:本环节内容从学生学习自行车的经验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学习生物学的好处和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片断二

教师:医生常用膝跳反射诊断被检测者神经系统是否受损,为什么能够检测神经系统呢?请自主学习下面的膝跳反射的实验,并两人一组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要求:

1.通过做膝跳反射实验知道什么是反射.

2.学习做膝跳反射实验的方法.

实验步骤:

每两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

1.一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如图1).

2.另一名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叩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那条腿膝盖下缘的韧带,同时观察这条腿有什么反应(如图1).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并两人一组进行,大部分同学实验均能成功,部分学生当叩击韧带时,小腿没有突然抬高.

教师: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它受大脑控制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观察的实验现象,分析可能受到大脑的控制.

教师:总结实验成功的关键:一是选准叩击部位――膝盖下方韧带;二是把握准叩击时机――趁受试者放松且未注意时.同学们能够根据膝跳反射的实验自己总结出反射的概念吗?

学生:总结反射的定义: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教师:控制膝跳反射的神经是在脊髓中的,而不用经过大脑,所以,可以通过这个测试,查看脊髓中反射是否正常来判断是否有脊髓病变.

教师:强调反射的定义中注意的问题: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再一个是有规律的反.根据定义举一反三,遇到刺激时,含羞草的叶子会合拢是反射吗?草履虫游向食物是反射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植物没有神经系统,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也没有神经系统,所以不是反射.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医生常用膝跳反射诊断被检测者神经系统是否受损,这样的生活经验来引入膝跳反射的学习,再通过学生之间合作实验具体感知膝跳反射的存在,以此为基础,总结出反射的定义.这样的知识是生长于学生自己的经验,因此,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建构.

教学片断三

教师:同学们抓过烫手的馒头吗?你是如何反应的呢?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烫呢?

学生:来不及反应就把馒头放下了.

教师:通过图2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来完成的,同学们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反射弧的组成.

学生: 组内交流,积极探索缩手反射的示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总结反射弧的组成,明确先缩手,后感觉到烫.

教师:人体内有许多的反射活动,排尿反射、眨眼反射、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响后,就会迅速走进教室;当同学们看到别人吃山楂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些反射活动都是一样的吗?怎样进行分类呢?

学生:人生来就有的简单的反射;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的比较复杂的反射.

教师:总结反射可以分为两种,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后者是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获得的复杂的反射.

教师:吃山楂流口水是哪种反射呢?当我们看电影时,看到山楂的文字也会流口水这是哪种反射呢?

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吃山楂流口水为非条件反射;对于图片文字信息导致的反射为条件反射.

教师: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都是条件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设计意图:对于反射弧和反射分类的教学,均是以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到许多与科学有关的生活经历,已形成了生物学学习的前概念和相应的认识结构.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这些前概念去生成新的科学概念,从而更好的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好的达成本节的学习目标.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启发学生思维,重点以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进行了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倡导分析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并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展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合作交流,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讲解生物知识,将生物知识巧妙的融入在生活化问题的解决上,实现新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也正是由于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可以亲身感受、亲身经历、亲身感悟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从而形成自身直接的情感体验,也更懂得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成为有智慧的人.

参考文献:

[1]李莉.义务教育段七年级生物学教科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第9篇:总结学习经验范文

论文摘 要:外语教学方法对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构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成效。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感受、体验、反思、实践来主动建构知识、掌握技能,这种教学的理念、本质和优势,有益于学习者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化。

一、体验式教学的发展

体验式教学源于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理论是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大卫·库伯(David A Kolb)在总结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约翰·杜威(John.Dewey),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1890~1947)和瑞士认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经验学习理论。

库伯提出体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他强调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中心作用。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首先通过亲身的参与产生感觉或感受,接着通过对亲身经历或是通过交流、讨论观察到的感觉或感受进行分析、思考和评价,明确自己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然后学习者把反思和观察到的结果进一步抽象,形成一般性的结论或理论,或者是对刚才所发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因果解释,最后,学习者还要在新的情境中检验结论或理论假设的正确性、合理性。如果检验得到了证实,学习暂告结束,即学生只要把发现的结论迁移到其他情境中进行应用就可以了。如果检验没有得到证实,将会导向新一轮的具体体验,一个新的学习循环又开始了。

二、体验式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就是通过大量的实践以培养学习者外语应用能力。在外语教学中采用体验式学习模式,使学习者在具体体验过程中来发现语言使用原则并主动应用到语言实践中。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来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并对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从总结和反思中获得经验的提升的教学模式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可使学习者获得成长性的发展。

体验式英语教学重心在于学习语言学习的过程和语言技能的掌握。技能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的问题,技能的高低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熟练不熟练的问题,而语言知识不会自动转换成语言技能或应用能力,体验式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为学生提供的是转换知识和综合应用语言技能的机会与情景,是把外语教学中的语言实践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利用语言学习的“任务”让学生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实践活动,以任务为主线的体验式教学是让学生在应用为主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技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提升外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三、体验式英语教学促进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化的因素

1. 体验式教学强调感受和体验,感受和体验是促进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首要因素

有调查认为,“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经历的事,我们却能记得百分之八十。” 这充分说明了“感受和体验”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在体验和感受中才能内化所学知识。传统的教学中,学习者所获取的知识往往以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主,因此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停留在主观感受上,也就是学习者只能想象知识的应用领域、而无从感受和体验、接触具体的情景和状态,也就是理论与实践是脱节的。在体验式外语教学中,教师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创设情景或语境,去完成专项任务,这就为学习者及时提供一个运用知识和能力的空间,使他们成功地进入活生生的语言实践和切身体会交流之中,感受语言知识的应用背景、应用方法和应用领域。由此学习者得到真切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是全方位的,活性强,印象深,使学习者即时理解和及时体会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改变学习者主要依赖机械记忆的外语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性、自主性和能力。

2.体验式教学强调分享,分享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重要因素

学习者个体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毕竟是有限的、范围狭小的,学习者聚在一起把自己的感受拿出来分享,每个人就会得到数倍的经验。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团体学习,它强调知识的传授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动、学习者之间的动。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某个个体的事情,学习效率不仅仅受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外界环境也会对学习者产生重要影响。在分享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思维在原有观点的基础上可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不断反省、升华,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反思还可以发展理性思维的能力、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交流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发展持续学习的能力。

3.体验式教学强调总结与反思,总结与反思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必要因素

学习者把观点分享了之后,得到的是一些超过自己想象的、零散的信息,这时教师将引导学生在反思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总结,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形成积极的思维和价值观。传统的语言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知识的总结和反思,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没有真正地领会和掌握,而是简单的记忆,因此语用能力的欠缺是外语学习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体验式外语教学中,总结与反思可使学习者在占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梳理语言知识要点。当然,个体存在着差异,有的学习者经过一次总结与反思就可以形成经验,而有的则不行,需要反复体验,或者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体验,经过不断内化、调节才能够形成。总之,总结与反思使学习者学会向内学习,向内发掘潜能,发现影响语言习得的盲点、障碍,并及时予以修正,使学生的语言认知螺旋上升、不断深入,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语用能力的提升。

4.体验式教学强调实践与应用,实践与应用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核心要素

将理论和实践建立有效的联系是体验式教学的精髓。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语言实践和应用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著名语言学家韦斯特曾指出:“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们试图以教代学, 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教学经验也告诉我们, 脱离语言实践的外语教学不会有好的教学成效。所以在外语教学中,不能把外语仅仅作为知识来传授,而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其在具体情景、环境和活动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语言学习,调动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笔者曾用数控专业做实验班,在我院实训场所进行英语教学实践。教学时段:2学时;地点:柔性生产装配线实训室;教学要求:通过2学时的学习,每个学员用英语描述该生产线的工艺过程;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任务工作驱动,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和咨询者。其教学过程实施程序为:导入复习下达任务成立小组小组考察装配线小组交流活动各组选派代表介绍工艺流程教师评价及总结。课上学生们表现出积极、踊跃、主动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参与讨论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们灵活地把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单纯被动接受方,而是主动吸收方对信息,进行选择,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自我调整。在课后的调查中85%以上的学生认为这种方式能唤起他们“我要学”、“我要参与”、“我要表现”的欲望,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学习效率高,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这样机会。另外,在语言实践和应用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更多的是学生获取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种模式,这种思想、方法和模式可以对学习者的观念、意识、态度产生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

5.体验式教学强调情景化学习,情境化体验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有效因素

学习过程处于各种模拟情境或创设的真实情境之中,使学习者在情景语境下运用所学知识,实践所学语言,提升语用能力。因为语言的运用是在一定的情景或语境中发生的,也就是说,语言运用离不开语境,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过程也与情景语境紧密联系。许多研究和实践证明:语言习得不能过分依赖书本,也不能脱离语言运用的环境。只有在恰当的情景语境中学习语言知识、实践语言规则,才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情境在外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教师课并通过设置多种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在相关的实验、实训场所进行英语教学,既可以把相关专业知识融入语言教学内容中,又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语境中进行语言的习练,突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例如,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拥有校内实训场所,英语教学可以不局限于教室,可以延伸到实训室、车间等场所,真实的情景语境可以使学生的英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联系,产生一种真实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语言习得成效。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视觉感知情境与英语声音和文字的结合,理解、记忆和掌握的效果比单纯的听、读好得多。有人说,学习英语的成效是一可变函数,在智力认识活动一定的前提下,它的可变量取决于人的情感或情境因素,可见情境化体验对外语教学的举足轻重。

四、结语

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通过感受、体验、分享、总结、反思、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对外语教学成效和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构建有重要的影响和积极促进作用。实践证明,体验式英语教学能刺激学生主动建构,善于思考,乐于表达,有利于诱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内因,有助于学生认识活动的深入,认知的升华,情境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协调性、活跃性和实效性。总之,体验式英语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发展。体验式教学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体验式英语教学虽然具有多种优势,但同样具有局限性,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针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穿行,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使他们有机统一于外语教学过程之中,提高外语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经验与教育》[A]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选[C]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350

[2]Kolb,D. A. ( 1984 ) .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

[3][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朱小蔓: 《情境教育与人的情感性素质》,《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期

[5]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6]施良方.试论北美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课程理论的关系[J].教学研究,1993(1)

[7]刘润清译外语教学与学习一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