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的爷爷长着一双大眼睛,挺着高高的鼻子,银白色的头发根根竖起,显得很有精神。他老是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朴素得有点寒酸。
半年前,爷爷退休了。大家都以为爷爷可以享享清福了,可是他却想再找一份工作做。爸爸妈妈都不同意。爸爸对爷爷说:“爸爸,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还是在家里歇歇吧。”爷爷说:“别的我也做不了,我一直在粮管所工作,至少可以开一个饲料店。”爸爸说:“爸爸,您为什么还要办饲料店呢?又辛苦,又赚不到钱。要是钱不够,我们兄妹四个可以给您的。”爷爷说:“我劳动了一辈子,习惯了,如果没事干,会闲着发慌的。”
在爷爷的再三坚持下,爸爸才勉强同意了。不久,饲料店开张了。
爱“唠叨”的奶奶
我的奶奶今年已经五十八岁了,她中等个子,总喜欢穿一件棕色的外套,腰上常系着一条绿色的围裙。那布满皱纹的眼睛。她只要一笑就合不拢嘴,这时候你可以看见她嘴里只剩下几个“卫兵”——门牙。我的奶奶可爱唠叨了,一唠叨起来就没完没了,奶奶这种唠叨伴随着成长,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奶奶的唠叨。
奶奶虽然爱唠叨,但我从来就不讨厌她。有一次,奶奶出去买东西,稍稍回来晚了一点,回到家后,爷爷说了奶奶几句,奶奶又不厌其烦地开始“念经”了,,“今天去买东西,那可叫个累呀!路上又塞车,好不容易才买到那么多东西,你也不去帮忙,专叫我这个老太婆去拿那么多东西,可把我累坏了。现在人老了,动作不利索了,什么事都干不好了,今天回来晚了,本来想回来吃个热乎饭,可你什么也不干,我还得自己做,全家什么事都让,不知哪一天也会累个毛病来就好喽!
这时,妹妹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放学回来了。写了一会儿作业便嚷着要看电视,爷爷不允许,奶奶便出来帮腔:“小孩子,要以学习为重!”你才上三年级,以后要上初中,要上高中,还要上大学,路还长着呢!如果不好好学习,没有知识,长大了考不上大学怎么办。现在考大学的人从来不看电视,怪不得人家学习那么好。写完作业看书,复习复习功课,做做练习题,把学习搞好,再去研究电视,听见没有。妹妹早把耳朵堵的紧紧的,见奶奶没有了,才把塞进去的棉花拿出来,说:“真唠叨!”这句话被奶奶听见了,又开始唠叨了,如果你不听奶奶的话,就不是好孩子,大人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你应该听大人的话,妹妹听了,只好不情愿地又把头埋进书堆里,接着学习。
自古以来,忠言逆耳。虽然奶奶有点爱唠叨,但那唠叨倾注着她对我们的感情。我希望奶奶的“唠叨”,永远陪伴我度过一生一世!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在所有装载着我美丽回忆的泡泡里,有一个泡泡分外的大且绚丽,泡泡里装着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人——一位老奶奶。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下午。我走在去书店的路上,道路两旁的行人很多。这时,有一位穿着时髦的青年一边走一边吃着蛋糕,随即飘落下一张蛋糕的包装纸。那张纸随着风在低空盘旋着。我看了一眼,但没有去捡,心想“反正不是我仍的,没关系。”其它人也只是抬头看着那张纸一点点地落到地面上,没有去捡的意思。原本清洁的道路上突然多了这么一张废纸,使它显得特别显眼。但我仍自顾自地走进了书店。
在选购书籍时,我透过玻璃橱窗看到那张塑料纸仍随着风一点一点地移动着。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她既艰难地走着,弯着腰,驼着背。风把那张纸吹到了她的脚边。她低头看了看,又向四周环视了一下。一番犹豫后,她缓慢地弯下腰,艰难地用手拾起了地上的那张纸;然后用手扶着身旁的树,一点一点地重新站了起来,步履蹒跚地走到了垃圾筒旁,将那张皱巴巴的纸小心翼翼地放了垃圾筒里。随即,她又若无其事地走了。我站在玻璃前,目送着她离开,那衰老的背影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待她的身影消失在人海中时,我才发觉路边有许多行人同我一样,愣愣地看着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眼中流露出一种敬佩之情。我捧着书走向付款台,心中若有所思,我为自己感到羞愧。
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事。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倘若你是个有心人,你就会发现崇高的思想品质,伟大的精神无处不在!
我的外婆是一个典型的急性子,她这个急性子可不一般,为什么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十一”期间,妈妈和外婆商量买火车票去香港旅游一事。从此,我们家人的耳朵就成了受害者。从开学以来,每天至少是有三个电话是外婆打来的。每当电话机报出是外婆的号码时,我就早已明白电话里的内容了,果然不出我的所料,“杨云呀,你和好好的火车票买了吗?快点买呀,“十一”黄金周人很多的,再不快点就买不到了……”每天这句话都在电话机中徘徊。我想:如果外婆再说这句话的话,可能连电话机都会说了。到了九月底,外婆催的更勤了,就连早上6点多都会打电话来问。每次妈妈说没买时,外婆就会发牢骚:“快点呀,要不然就去不成了……”有时气一上来,就会急得大喊大叫。等妈妈买到了火车票,外婆又早早地催我们准备衣服,唉,难道她不是个急性子吗?
到了香港,外婆还是放开了那急性子的性格。有一次,我们到一旅游点游玩决定推迟晚饭的时间,外婆立即脸就阴了下来,极力反对,不容我们分辨就拉着我们往饭店走。当时是在旅游景区,周围的饭店又贵又不好吃,可外婆才不想怎么多呢,风风火火地把我们拉入饭店。别看外婆都77岁的人了,急起来可不比年轻人逊色,如果我们敢说一个“不”字,她就会用高达90分贝的音量来与你争辩,这时,你可真拿她没有办法。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在新的一学期里,我也被老师表扬过,我要努力,刻苦学习,下一周要选升旗手和护旗手,老师提了我的名字,我感到很自豪,我自信地走到了讲台前,虽然我不像来耀钟山他们拔尖,没有他们的聪明智惠,但我只要努力,一定会超越他们,不管我有没有被同学们选上,我都抱着一颗自信的心,不论是否成功,我一定会从自己身上找一找难道是纪律不好?难道是我和朋友关系不好?如果我成功了,我会以后更加刻苦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使我成为大家心中的好榜样。
苍蝇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导航仪”,人们模仿它制成了“振动陀螺仪”。这种仪器目前已经应用在火箭和高速飞机上,实现了自动驾驶。
苍蝇的眼睛是一种“复眼”,由30O0多只小眼组成,人们模仿它制成了“蝇眼透镜”。“蝇眼透镜”是用几百或者几千块小透镜整齐排列组合而成的,用它作镜头可以制成“蝇眼照相机”,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相片。这种照相机已经用于印刷制版和大量复制电子计算机的微小电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质量。“蝇眼透镜”是一种新型光学元件,它的用途很多。
鸟类的翅膀具有许多特殊功能和结构,使得它们不仅善行,而且会表演许多“特技”,这些特技还是目前人类的技术难以达到的。小小的蜂鸟是鸟中的“直升机”,它既可以垂直起落,又可以退着飞。在吮花蜜时,它不像蜜蜂那样停落在花上,而是悬停于空中。这是多么巧妙的飞行啊。制造具有蜂鸟飞行特性的垂直起落飞机,已经成为许多飞机设计师梦寐以求的愿望。
在企鹅的启示下,人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汽车“企鹅牌极地越野汽车”。这种汽车用宽阔的底部贴在雪面上,用轮勺推动前进,这样不仅解决了极地运输问题,而且也可以在泥泞地带行驶。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放学回来,奶奶不在家,只好坐在台阶上等奶奶。一会儿,从楼下传来武大妈的脚步声,我忙站起来,对武大妈有礼貌地说:“武大妈好!”,武大妈好像有什么心事,只是顺口说了一声:“甜甜好!”
我听了又坐在台阶上,武大妈发现了,关切地问我:“甜甜,怎么不进门呢?”我听了心里的委屈全涌了出来,都快哭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对武大妈说:“奶奶还没有回来,进不去。”“奶奶没回来,你就到我家去吧!你要是饿了,让我给你做饭吃。在我家别客气,当自己家一样,就行了!”武大妈笑眯眯地说。我高兴地进去了。奶奶回来,我的作业都做完了。奶奶对武大妈感激不尽,当奶奶再三给武大妈道谢时,武大妈只是微微一笑。
还有一次,我在学骑自行车,一时高兴摔倒了。小腿摔伤了。我号啕大哭,武大妈听见了我的哭声,忙跑过来,一边安慰我,一边慢慢地把我扶上楼。她把我的伤口清洗干净,用纱布包上。今天,我的伤口还在,我一看风它,就想到了武大妈。
至今,我家已经搬迁了,可有时我还时常去看一看——武大妈。
一、借“文”取道,晓“细节”之理
作文权威专家颜运静老师说:“好题材是文章的‘心脏’,优美的语言则是美丽的面庞。具体形象的描写可让文章读来‘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如临其境’。”由此可见细节描写之重要。可是有多少学生真正懂得“细节描写”之理呢?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其写作要求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本单元课文写人的方法主要体现为:通过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从正面或侧面表现人物特点。纸上谈兵,学生们都会,可真要在生活中找一个人,把他的特点写出来,他们就犯难了,因为许多学生根本不知道细节应该体现在哪里?即使从教材课文中学了很多描写的方法,亦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笔者认为,要解决以上难题,得借助大量典型文集,让学生在多次阅读体验中知晓“细节”之理。即,为什么要有细节描写?什么情况下进行细节描写效果最佳?于是,我找到了一本与单元习作同题材且深受学生喜爱的小说《草房子》。该小说以角色为章节,每个章节写的都是主人公桑桑童年时印象最深的一些人,与本次习作题材不谋而合。其中,曹文轩式的“细节描写”十分出彩,正是解决本次习作核心问题的最佳教材。
当天的作文课上,我让每位学生锁定一个目标(某个角色、环境、天气等)阅读,分组、分工将一些特定的描写片段细细列出来。面对大量典型文字,学生猛然领悟:
1.原来,小说中许多关于“自然环境”、“动物”描写的文字均是侧面烘托了桑桑的心情。
2.一些正面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往往定格在关键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虽然只有一瞬间,可只要有细致入微的描述,人物形象就立起来了。
知晓了“细节”之理,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不少学生进步明显。如:
筱诗写《贪睡老爸》,就抓住了早上闹铃响起的时刻――
老爸一脸困乏,不停地打着哈欠。身子像喝醉了酒,东倒西歪;眼皮好似灌了铅,怎么也抬不起来。这懒样,像是十天十夜没有合过眼。我正想拉他一把,谁知他朝闹钟瞥了一眼,来了个180度的猛回头,拉起被子,再次倒头而睡。我又急又恼,使出浑身力气大叫:“起床了――”这声音震耳欲聋,连我自己也害怕三分,可他却纹丝不动,稳若泰山。
卓群在写《开心果――烨政》时,就从正面和侧面入手,表现人物特点:记得有一次上完体育课,“开心果”没带水瓶子,就朝我们讨水喝。我毫不犹豫地把水杯递给他,只听“咕咚咕咚”几声,就被他喝了个底朝天。周围有个同学说:“你简直是‘黄牛饮水’。”他听了“扑哧”一笑,索性扮起“黄牛”,横冲直撞地向我们“进攻”,口里直嚷着:“黄牛来也,黄牛来也!”我们像一只只被哄散的麻雀,来回躲闪。他见“逮”不着我们,便放慢了脚步,一改形象――反背小手,踱着鸭子步,慢悠悠地走到我面前,接着一拱手说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话音未落,我们已笑得人仰马翻。
二、借“句”取味,悟“遣词”之妙
关于习作中遣词造句的标准,老师们说法不一,但准确、简明、生动三项原则是公认的。当然,在某些环境下,语言有些特色就更出彩了,那便是佳作中的上乘之作。然而,大部分学生一写作文就词不达意、捉襟见肘,能详略分明地将事情写下来已是不易,再难以求得遣词造句上的突破。
现状是如此,但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并非不可解,只是学生缺少某些优秀的、有特色的文字的引导。一旦他们对某种类型的文字产生了兴趣,便会产生积极模仿的愿望,语言面貌就会有所改观。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和第七单元教材中均有许多“古典名著”,故而,单元习作的要求中,教材对遣词造句的要求便提高了。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觉得白话文启示不大,文言文距离太远,只可欣赏,难以实践,所以,习作中陈词滥调、迂回重复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我特地挑选了一本在语言上极富魅力的微型小说――《俗世奇人》。冯骥才的小说语言特色是十分明显的,种种名词排列组合中,词汇的丰富、语调的抑扬、语势的夸张,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经评书式的朗读,更具有一种错落、摇曳、层层递进、步步紧逼的音乐美。我将这些极富特色的句子罗列一番,请学生阅读欣赏,他们一下子就被这样的语言迷住了,还争相在习作中模仿。如:灿栋的《“狐狸”》实乃是“表哥”,这样拟题无疑受到了小说影响。此外,语言组织中也体现了节奏感,读来韵味十足:
表哥大名余涛,脸瘦,眼细,耳尖,再加一圈细密的小胡子,活脱脱一个“狐狸”的造型。
关键词:动作描写;原因;“四式四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159-0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和下册第七单元都是写人的文章,其中动作描写是凸显人物的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手法。五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描写比中年段时有了很大提高。但大量的习作中反映一个较为薄弱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为动作描写较单一、欠具体。孩子大多数只简单地写了做什么,没有写具体怎么做。不会把一个复杂的行为过程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的动作,从而更好地突出人物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内心世界。因此,笔者对如何让五年级学生对人物动作描写更精彩进行了方法的探析。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凸现鲜活的人物形象。老舍先生也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细节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的表白,使人物真实可感、栩栩如生。
一、巧观察,善积累
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①此外,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中也提出要“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②
进行有效的动作描写首先要引导孩子从身边出发,观察人物复杂多变、连贯的动作,重视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此处的观察并非走马观花,而是带有目的性的。作为老师,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每一步由几个动作完成,把一个复杂行动分解成几个阶段,再把几个阶段的行动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动作。例如体育运动时,孩子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腿部运动,从而体会写腿和脚的动作的词就很多。“踢、跑、跳、蹦、滑、跨、蹲、蹬、踮、溜、走、转、退。”学生在卫生值日时,观察擦玻璃、扫地等情景。例如擦玻璃时,“掸玻璃,换湿布,哈气,踮脚,抓窗柩,用手指抠,用干布擦。”从而感悟怎么做这一系列过程把事情写具体。
学生平时对生活经验与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学生对人物动作描写写作“素材库”的自我建构的过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培养学生勤读课外书,多读报杂志的好习惯;做好摘录笔记,及时记录好的构思;广泛收集信息,尤其是关于人物动作描写的资料,并分析整理。
二、引导分解,使用准确的动词
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人的动作是‘人的心里的钥匙。”③不同的动作体现了人的不同状态,要把人物的动作写准确,令人感觉传神、传情。
“一个人从马上爬下来。”“一个人从马上跳下来。”“一个人从马上跌下来。”同样是描述一个人从马的背上下来,“爬”字体现了那个人对马的极度恐惧的心理便跃然纸上。改为“跳”就把一个勇敢的人写活了。“跌”字让人不禁联想到有可能是马的性子刚烈,那个人无法驾驭从而跌倒的情景。
此外,引导学生在观察人物时把一个复杂行动分解成几个阶段,再把几个阶段的行动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动作,并选择恰当的动词写出来。
有学生在习作中这样描写运动员赛跑。“400米比赛开始了。小豪跑啊跑啊,一直跑在最前面。最后,他第一个跑到了终点。”此时的描写没有过程,缺少具体动作,人物的特点不够鲜明,文章显得很空洞。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每一步由几个动作完成,引导他们观察运动员的手臂、双脚、身体有什么变化,思考每个动作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400米比赛开始了,在跑道上的小豪就像离弦之箭向前飞奔着,只见他有力的双臂一前一后地摆动着,双脚越迈越快,很快便把对手甩在身后。他的身子向前倾斜着,像要倒下似的,奋力向前迅跑。跑到终点线处,他头一抬,胸一挺,终于取得了第一名。
孩子修改后的片段使用了“飞奔、摆动、迈、倾斜、抬、挺”等一系列动词,读者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小豪跑步时有声有色的画面,进而佩服他身轻如燕,奋力拼搏的个性特点。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
三、揭示人物性格特点,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高尔基所说:“要使艺术作品具有令人信服的教育作用,就必须使主人公们尽可能地多做事,少说话”。 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提炼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行动。
“雨杨拿起黑板旁的抹布,蹲在水桶旁,用力上下搓着。随后将干净的抹布小心翼翼叠成方形,用手按住一边,慢慢从左移到右,他弓着身,低下头,那一丝不苟的神情就像是在雕琢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
在这个习作片段,学生使用了“拿、蹲、搓、叠、按、移、弓、低”等一系列东西,抓住雨杨的一举一动去反映他爱劳动,做事情认真负责的个性特点。从而令读者从心底里佩服他这种做事情的态度。
四、巧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巧用比喻、夸张等适当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人物的个性特征更加突出,更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日常观察到的动作,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运用到习作用去。
“‘砰’的一声枪响,他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了出去,又像一只饥饿的猎豹一样向前狂奔。”“只见他用力在踏板上一蹬,随即身子瞬间腾空而起,在空中划过一个漂亮的圆弧,落入沙坑,双腿弯曲,双脚深深嵌进沙地。”描写跑步、跳远的句子都巧用了比喻的修辞,让人对速度飞快的运动健将印象深刻和跳远时选手腾空飞跃的情景历历在目。
注释:①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08)。②于永正《于永正与五重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0)。③陆恕、刘济远《学作文“小问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1)
参考文献:
[1] 郝文武.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J]. 教育研究. 2009(01)
[2] 肖春远.感悟新课程――试论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观[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