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绿色物流 自行车 观光旅游
一、国内外自行车旅游现状及自行车发展前景
1.国际自行车旅游研究现状。通过图书馆外文文献查找,国外自行车旅游观光的研究现状主要为:1. 自行车观光旅游的环保性探索。Bicycl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Suburban Commuting中提出用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能源并且锻炼身心的旅游方式。2. 必要性研究。Bicycle tourism in the South Island of New Zea-land: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ssues一文通过对自行车旅游的通过性能重要性的分析,为自行车旅游规划提供相关建议。
大量外文文献显示自行车观光旅游的快速发展,在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地,专用自行车道逐渐修葺,自行车旅游在旅游产业中的比重日渐加大。
2.国内自行车旅游研究现状。国内学术研究主要停留在自行车旅游发展的必要性与发展意义。如张亚红在《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自行车旅游模式探析》中对于自行车旅游与自驾游相比凸显的优势以及自行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的阐述。
3.自行车观光旅游发展前景。自行车观光旅游较常规旅游方式而言,具有更高的经济利益、环保意义、健康意义。
2003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汉密尔顿举办的世界公路自行车锦标赛,给该省带来了约4800万加元的经济收入。杭州在运行自行车观光旅游后,全市每年节约燃油75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38970吨,极大程度的保护了生态环境。此外,自行车骑行可令身体26块肌肉和下肢的3对关节同时处于运动状态,通过双手配合腿部进行周期性用力,可全面提高速度、耐力、协调能力等全身素质。
二、上海自行车旅游发展的研究意义
1.上海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截至2011年底,上海共有A级景区145家,乡村景点200余个,工业景点300余个。拥有东方明珠、金茂大厦、杜莎夫人蜡馆等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上海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在世博会的余热下,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2.上海的交通现状。截至2011年底,上海营运车辆1.7万多辆,公共汽车线路数量1000多条。轨道交通网已经开通营运线11条,沿途设278个车站点,运营里程达127.2公里。上海公交及轨道交通的便捷性及广泛覆盖性为打造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方式相结合的绿色、高效、安全、环保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系统提供现实的可行性基础。
3.政府支持。上海市政府关于《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的重点之一就是“推进旅游低碳发展”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创造环保绿色旅游的发展概念,促进了上海市自行车观光旅游这一绿色物流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环保新模式。
4.城市环境压力。截至2011年底,上海市保有车辆170.25万辆,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固体悬浮颗粒、碳氧化合物等物质,大量尾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是加剧了温室效应。上海在城市环境的压力下,迫切需要打造新型绿色观光旅游方式。
三、上海自行车观光旅游项目发展还能的可行性分析
1.SWOT分析自行车观光可行性评估。SWOT分析主要是用来分析组织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 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本文应用SWOT分析法来针对上海地区自行车观光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方面提出,分析了解自行车观光策略发展可行性。
2.上海市自行车观光旅游项目具体设计。总体布局原则:(1)网点布设不影响附近建筑物或周边设施的商业价值和风格;(2)网点布设必须处理好与自行车路网相衔接的部分;(3)就近布置,便于停放。
城区网点布局设置模式:主要服务为近距离观光游客以及当地居民日常使用。园区网点布局和主要交通路线相符。主要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理应分布在城区交通枢纽、城区周边居住区、城区旅游景区附近等场所。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布局设置模式:公共自行车网点在轨道交通车站点附近设置,形成两者结合的公共交通网络系统。根据轨道交通客流方向,设立次级公共自行车网点,完善网络稀疏处的网点。
3.具体案例分析。景点之间联系的紧密性影响着景区的游客量,景区之间的联系就是依靠优质的交通网络。据2011年国家统计调查显示,上海中外游客旅游量最高(包括预期旅游)的是东方明珠、外滩和中国馆。目前,三者之间还没有直线交通方式,需要步行、公交、轨道交通三者结合,时间耗费一般为2-3小时。而采用自行车观光旅游,三者之间的骑行时间不足1个小时,省时、便捷且经济。因此,三者之间可以形成环线旅游,综合考虑景区之间的交通方式,在原有公路基础上开辟一条自行车观光专用车道,并结合各类公共交通工具,游客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骑车出行或者乘骑结合出行,低碳绿色。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自行车旅游发展的了解,结合上海旅游资源、交通现状,对上海自行车观光旅游的需求和可行性评估分析,综合得出符上海需要自行车旅游项目的结论。结合上海的某些景点,设计自行车旅游观光线路,探索符合上海现状的绿色物流,为上海将来发展自行车旅游观光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廖一上.花莲地区自行车观光发展策略研究[D].2010
关键词:石屏郑营古村落;旅游开发;可行性分析
一、郑营村概况
郑营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东南部,地处宝秀坝区;北边隔赤瑞湖与宝秀镇相望,南边紧靠郑家山麓,西边近邻张向寨、吴营,可眺望秀山,东边连接张本寨;距县城10余公里。国土面积4.44平方公里,耕地2080亩,总人口2976人,居住着汉、彝、傣、哈等民族。
郑营村是一个有着600余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村落,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旅游资源丰富。民居房屋以土木结构的四合院为主,均由对称式严密单体结构组合而成,方位皆座南朝北。其历史文化主要通过民居建筑、宗祠、道观、学校及地理环境等自然景观反映,村内的宗祠、楼阁、学校和典型民居建筑,集宝塔古刹的巍峨壮观、宫殿寺庙的气宇轩昂、楼阁亭台的玲珑别致与古典园林的幽静淡雅。身入其境,使人感受到儒家文化浓厚的熏陶氛围、道德规范礼仪的严格约束和宗法制度的等级森严。1999年1月19日,石屏县郑营村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成为赤瑞湖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郑营村的旅游开发现状
有着600余年历史的郑营村,至今还保存着完整的军营式古村落整体格局,有着明清滇南乡村特色风貌与传统社会人文环境的原生态特点,被称为“云南第一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也是世界极为罕见的、未经触动的珍贵遗产。
从21世纪开始,有关部门对郑营村进行开发,开发的基本现状如下:
一是开发处于起步阶段。由于郑营古村落开发仅是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把居民进行搬迁,然后把古村落开辟为景点进行售票。这种开发尚处于最原始的起步阶段。
二是村民对郑营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意识淡薄。由于缺乏对自身旅游资源的清晰认识,大部分村民尚未意识到郑营古村落开发将会带来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甚至于简单地认为旅游开发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太多关系。
三是开发目前还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开发商的投资。如何把郑营这座六百多年古村落的旅游资源科学地开发出来,实在是石屏县政府面临的重要难题。既要做到对历史文化遗产最大限度的保护,又要使旅游资源全方位得以开发,还要有充足的资金和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四是开发缺乏村民的参与。当前郑营古村落的开发仅仅是政府的事情,开发商还未介入,村民更没有参与其中。郑营村大部分的青壮年男女除了农忙都在外打工。也就是说,郑营古村落开发至今对于广大村民并无实质性的意义。
三、郑营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
(一)独特的旅游资源
1.文化超强生命力的魅力
郑营古村落历经600余年而能够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与同时代那些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古村相比,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这一奇迹也足以吸引人们前来一探究竟,寻找答案。不但如此,郑营也是一座云南汉文化发展的缩影图,更是云南三大汉文化卷之一的石屏—建水文化圈的一块基石。它饱含着郑营人的勤劳和智慧及历尽沧桑的精神文化财富。这一切造就了郑营古村落在现代文明中独特的魅力。这种与现代文明形成强烈反差的独特吸引力对生活在现代繁华都市里的人们更具有深刻的思考意义。
2.历史文化名村的魅力
郑营是云南省公布第一个历史文化名村,也是第四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的村落不计其数,可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村并不多,在云南更是屈指可数。这就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的金字招牌。600多年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一个有着珍贵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精神文化遗产的郑营。陈氏宗祠、陈氏民居、郑氏宗祠、司马第、秀山寺、长春玉皇阁、张一甲、张汉、陈均等这些郑营的独特的文化财富彰显着“云南第一村”的魅力。
(二)旅游开发处于初级阶段,开发潜力无可估量
当前郑营古村落的开发只是对古民居经过简单处理后就直接开门迎客,既没有对整个古村落旅游资源价值进行科学专业性的评估,又没有制定标准的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方案,更没有开发商与村民们的参与,因而旅游开发尚处于自发的原始简单卖门票阶段。所以郑营古村落旅游开发潜力巨大,郑营古村落在未来的云南旅游发展中还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
(三)中国文化旅游热方兴未艾
2011年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旅游主题是“中华文化游”,这就意味着文化旅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是国家旅游的火热卖点。对于郑营古村落开发而言,这将是很好的机遇。2010年中国旅游业的强势反弹,已经预示着世界经济危机后中国新一轮的旅游开发热已经到来。世界旅游组织对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旅游发展的看好,更加对中国旅游开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种外部环境对郑营旅游开发十分有利的情况下,郑营更应该大力进行旅游资源开发。
(四)新农村建设的强势东风
自从2005年10月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至今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郑营的新农村建设如今也是成就显著。2006年,郑营被州委、州政府评为州级文明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完成323国道至郑营村3.1公里硬化路面工程,完成郑营西寨门至大田坝心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已修复张本寨至郑营的石板路。安全饮水工程已基本实现家家户户安装自来水的目标。截至2010年底,电视、电话已基本普及到户。由于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的推广,郑营村生态环境也相应有所改善。新农村建设这股强劲的东风,显然已经为郑营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创造了又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五)软环境优越
郑营村600多年的儒家文化的潜移默化造就了郑营村温柔敦厚的古朴民风。笔者第一次和朋友到郑营,当时天色已晚却没有住宿的地方,又不知道宝秀镇的具置。后来多亏一家农家乐李大叔的帮助,他用矿灯把我和朋友送了好几里地,直到确定我们可以顺利到达宝秀镇才回。当时我和朋友对这位非亲非故的李大叔甚是感动,为郑营民风之淳朴赞叹不已。郑营淳朴的民风,正是开发旅游业最可宝贵的软环境实力。而这种软环境对游客的吸引力甚至超出了旅游资源本身的吸引力。(备注: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石屏县旅游局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
[1]田里.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2]杨桂华.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生态城市;慢城;珠海市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02602
0 前言
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节奏过快、压力过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资源危机,亚健康人群数量越来越大,地域文化差异渐渐消亡,城市个性趋于模糊等一系列问题。珠海市处于城市建设的发展阶段,比起依靠国际化和工业化发展起来的大城市,有着选择地区特色化发展方式的基础,选择可持续性与差异性的发展,追求“全球化”以外的新的发展模式是城市发展未来的方向之一,以避免生活节奏过快、城市特色消亡、生态环境恶化等系列负面效应。
1 生态“慢城”概念
“慢城”(slow city)概念源于意大利布拉市,目前全球已有近150个城市或地区成为了国际慢城联盟认定的“慢城”。2010年,南京高淳桠溪成为中国首个“慢城”,2014年广东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成为第二个“慢城”。“慢城”的标志是一只红色的蜗牛,象征着像蜗牛一样的生活方式,“慢城”强调生活的品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在悠闲的生活节奏中回归生活的本质与体会生命的意义。
生态“慢城”要求城市环境清新优美,园林绿地规划合理,反污染、反噪音、支持绿色能源和地方的传统文化和产业,拥有服务于本地特色与个性的现代产业做支撑,居民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生活节奏悠闲并可以充分享受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融入“慢”的城市文化。政府重视环境保护,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新技术为居民生活创造价值,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并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成为稳定、协调与实现资源利用代际公平的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总之,生态“慢城”是一种更加宜居的城市模式:具有独特的地方感,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和节奏悠闲舒适的社区生活。
2 珠海市建设生态“慢城”的理念基础
2015年8月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的《2014宜居城市竞争力前200名城市》,珠海市排名第一,再度评为全国最宜居城市。珠海市2014年4月通过了《“美丽珠海”绿化建设规划(2013年-2020年)》,提出了“珠联碧和,海天一色”花园城市的建设理念,秉持“蓝色珠海,科学崛起”发展战略,通过实施保存绿色本底、增加绿色碳汇、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绿色文化、创新绿色科技五大战略布局,构建森林绿地保护体系、森林绿地再生修复体系和绿色生态保障体系等三大体系,到2016年,建成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三型”社会,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至2017年,建成一个系统性、层次性、科学性的城乡一体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珠海市未来将深入实施“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环境更安全”四大重点工程,并以“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向,通过服务业的发展,使城市成为服务中心,打破以往更多依靠工业发展的局限性。在城市交通上坚持“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绿色交通”,完善城市慢行系统,拟在2020年建成居住体验良好,生态和人文各有千秋的“国际宜居城市”。
纵观珠海城市性格的定位和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其在生态环境上的规划、城市人文情怀的塑造、对居民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视都与生态“慢城”的内涵不谋而合,可以说,珠海已经具备了建设生态“慢城”的理念基础。
3 可行性分析
3.1 良好的自然环境
建设生态“慢城”要求良好的城市自然环境做基础。珠海拥有很好的生态资源,截至2014年底,珠海市建成区绿地面积为65.043平方公里,绿地率为5261%。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为70.7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为57.1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19平方米,位居广东省前列。斗门区的南门村还被评为广东省唯一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和全国文明村镇。从整体来看,珠海市境内的凤凰山、板障山、黄杨山等10余座山峰与前山河、白蕉河、吉大水库等形成了有机融合的山、海、河、田自然风光,像城市在绿色中溶解,塑造出“山海相拥、城田相间、陆岛相望”的城市风貌,符合生态城市要求的空间格局。而在未来,珠海还将通过公园绿化工程、城区添景增绿工程、主干道绿化工程、绿道+慢行系统工程、森林碳汇工程、生态景观林带工程、江河水系林网工程、森林之门工程、生态修复工程、乡村绿化美化工程等十大重点绿化工程,构建“一心两带三网四群多点”的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空间布局。珠海市拥有的良好自然环境和持续不断的生态景观工程改造,都为建设生态“慢城”奠定了关键性的空间基础。
3.2 可持续的城市经济发展
珠海没有像其他大城市一样依赖工业化的发展,一直坚守城市理想,重视生态型、环境友好型、宜居的城市发展道路。目前,珠海经济发展坚持创新驱动,依托横琴新区、高栏港区、高新区等平台构建了“三高一特”(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特色海洋经济和生态农业)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聚集化、产业竞争高端化,让高端产业成为吸引高素质人口、形成高品质生活的要素。同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旅游业、会展业等,打破了以往城市经济发展依靠重工业的局限性。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一直是珠海市的重点发展产业,其非物质化的特征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和信息冲击无疑可为珠海市循环经济建设开辟生机。将珠海“温泉、海岛、高尔夫”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以生态旅游引导绿色消费,以地区文化旅游引导城市特色文化产业,以“互联网+”思维引导数字旅游,为建设生态“慢城”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3.3 人文珠海与“慢生活”的精神内核
生态“慢城”的精神文化内涵在于避免城市发展的同一化和盲目高速化,更多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文化传承。“慢城”文化的建设,需要在政府基础设施完善建设和政策引导的基础上提高市民的主动认知,建立“慢生活”的观念。“慢”包括放慢生活节奏,但不仅仅是对快节奏生活的反诉,还意味着对时间的优质利用,用心感受生活的高质量生活态度。“慢”是针对当前社会的浮躁心态和高压高速的节奏的一种应对,有利于城市的稳定、长远的发展。
珠海市因毗邻港澳,悠久的城市发展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特色,海洋文化特质和特区文化特征,充满了人文气息。其城市生活节奏比起其他大城市较缓,在城市形象方面的“宜居”、“休闲”、“体验”等特质,长期以来给人们留下了“浪漫”的印象和情怀,与“慢城”的精神内核相一致,在打造“慢城”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地域特色文化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促进了珠海生态“慢城”的内涵式发展。
4 总结
本文通过梳理珠海市的城市发展现状,统观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循环、可传承的文化精神塑造、可发展的经济支撑产业、可引领的市民生态文明素质基础上,创新性地为珠海市提出一个未来的城市发展视角——建设生态“慢城”。生态“慢城”是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不以单纯的GDP为城市竞争力比较点,着力于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尊重城市传统和文化,在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文化环境中达到平衡和互为补充。这种突破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是由珠海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是新兴的顺应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潮流的创新模式。
生态“慢城”将生态城市与“慢城”结合,基于珠海市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文化特色,将珠海局部地区如斗门南门村、网山村、金湾鱼林村、唐家等地区率先建成生态“慢城”,再逐渐辐射到珠海其他区域,最后形成统一的城市性格,成为回归人类生活本质,重视休闲和体验的旅游特质,做到“花园城市有特色、人文传统有亮点,旅游商务有推力”,同时重视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发展的“慢精神”城市。珠海目前处于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横琴新区的建立和发展为珠海提供了新的机遇,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为珠海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条件是很多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珠海不必重复大城市因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严重污染,走出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建设生态园林式城市的经济特区,发展具有现代服务业优势的“慢城”,是珠海城市建设发展的创新突破口所在。若在将来大力鼓励引入“PPP模式”建设海绵生态城市,再以“互联网+”思维弘扬具有岭南特色的“人文珠海”,以国际化视角进行城市文明建设,可大大提高珠海市的城市魅力和旅游吸引力。
“慢城”不仅仅停留在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规划,更需要城市内在文化和市民认知作为有力的补充。具体包括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建立有效的监管措施、开展一系列常态化活动对市民进行相关方面的教育和宣传、还要创造条件培养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外包服务、总部经济和商务会展、文化创意以及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建立起有效的机制和城市文化,才能保证珠海生态“慢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国际慢城联盟官网[EB/OL].http://cittaslow.org/index.php?method=section&id=2012&title=Association,20141210.
[2]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美丽珠海绿化建设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目标:城在林里林在城中[N].珠海特区报,2014422(02).
[4]珠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建设国际宜居城市工作会议[EB/OL].http://zhuhai.gov.cn/xxgk/xwzx/zhyw/201509/t20150908_7998862.html,2015914.
关键词:贫困地区 生态文明村 旅游扶贫 对策
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载体,以旅游扶贫为手段,将优美的自然环境、绿色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导入广大乡村区域,使美化环境与发展生态经济、旅游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让农民过上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和享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我国生态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尤其在旅游资源丰富或比较丰富的贫困地区,在进行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加大对旅游资源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发展乡村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并以此带动和促进乡村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贫困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以此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实现贫困乡村“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的有机结合,促进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最终促进乡村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的全面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农”问题是事关国家稳定与繁荣的重大问题,在具备开办乡村旅游的贫困地区,加强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意义重大。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一)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乡村旅游资源是人与自然长期作用而形成的乡村景观,它由自然环境、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广泛性、多样性、地域性、系统性、季节性、民族性、时代性、保护性等多种特点。乡村旅游资源一般具有农业景观、聚落景观和民俗文化景观等类型,是长期以来人们与自然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形成的一种独特乡村文化景观。此外,由于乡村居民世代不断的努力,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乡村景观,其中不少可以作为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地域差异性,乡村旅游资源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其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和类型多样,农村、牧村、渔村、林区村落等形成不同特点的聚落景观。独特的乡村民俗文化也是重要的乡村旅游吸引物,不同区域乡村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情。由于政治、宗教、民族、文化、人口、经济、历史等要素组成的社会环境差异性又形成了如民族服饰、信仰、礼仪、节日庆典等不同的乡村民俗文化。在广大乡村,由于地理区位、交通和信息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民族文化较少发生变异,能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加大,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物在城市几乎消失殆尽,对城里人有很强的吸引力,加大和加强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市场现实需求的推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问题的出现,回归自然、追求绿色、休闲度假已成为人们的向往。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使人们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节庆长假和带薪休假的兴起,为乡村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受城市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到城市就近和生态环境良好的乡村旅游和度假就成了城里人缓解压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对生活环境差异性追求,城市人们自然对乡村生活向往与憧憬,对乡村旅游产生了较大的市场需求,现实的市场需求将有力地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中,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动两者的联动发展,是实施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生态文明村建设为旅游扶贫提供了开发基础
生态文明村是实现农村可持续新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村建设以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提出以“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房和文明进村、科技进村、法律进村、卫生进村、文明风尚进村”的“五改五进”为突破口。它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以生态农业为主导,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并做到保护自然、保护居住地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共处,这为乡村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或提供了可能。
我国许多乡村区域,尤其是贫困地区具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和较优良的生态环境,尤其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旅游扶贫具有其他产业所不具备的优势。在生态文明村开发与建设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做到生态文明村建设与道路建设、村庄绿化美化、文体活动场所建设、生态家园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有机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村和旅游扶贫联动发展之路。实际上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提供了基本条件,基本满足了旅游需求的“六要素”。与农林牧等传统产业相比,旅游业本身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利用有资源条件的乡村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乡村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提高乡村的经济收入,而且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进一步地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提供了可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实施良性互动提供了条件。
(四)联动开发是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开发乡村旅游业不仅可以改变现有的农林牧业生产方式,而且能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前提下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是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生态文明村建设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文明村使绝大部分农户走上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道路,随着生态意识的提高及沼气综合利用的推进,农业系统的生态逐渐步入良性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得到加强。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保护了森林资源,保护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塑造了农村新形象,又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载体。例如建沼气池的农户每年可节省薪柴或作物秸杆2.5-3 吨,相当于5-6亩薪柴林的年产薪柴量。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互为依托,相互支撑,生态文明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又为生态文明村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又会反过来促进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因此将资源与市场条件较好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生态文明村的东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有条件的地区迅速消除贫困,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对策
(一)完善生态文明村规划,建设增加其旅游休闲功能
在生态文明村的规划与建设中,不仅要完成和完善村级道路、供水、通电的规划与建设,实现乡村园林绿化、环境美化和卫生达标建设等公共资源。在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地方,还要科学规划,精心布置,循序渐进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的联动建设,在规划与建设中增加乡村旅游休闲功能,配套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和增加旅游项目建设。但是,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基础条件差异大,在制定乡村发展规划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
(二)创新机制,将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经济建设有效结合
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就是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过程,把农村潜在资源转化成实用资源的过程,因而也可将资源转化成为旅游资源,促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村时要更新观念,引入市场机制,在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生态家园的同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乡村旅游资源,要广开思路,克服“等、靠、要”思想,依靠市场运作筹措资金,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农民是直接受益者,也是建设的主体,只有他们充分认识了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经济联动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部门除积极引导和宣传外,还要通过文艺演出、墙报、标语、培训、组织参观、印发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引导,使广大农民真正了解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联动开发好处,激发农村居民参与“两个建设”的热情。
(三)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增加旅游吸引力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要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重点要突出地方特色。对落后乡村进行生态文明村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时,一定要强调创新,走自己的路,开发突出乡村个性与特色的旅游产品,改变狭隘旅游资源观,旅游资源不能仅限定在风景优美、有古迹历史的区域,有特色和独特的景观和特有的民俗都是旅游资源。要充分认识到特色就是旅游资源,它体现在食、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吃的方面,当地农家的家常饭;住的方面,整洁又有本地乡村风格;行的方面,传统的交通工具,如马车、木筏、溜索、藤桥、索桥;游的方面,各种乡村景观;购的方面,土特产、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娱的方面,农事活动、农事参与、民族歌舞、婚丧、宗教等活动,均是乡村特色旅游资源。文明村建设和旅游扶贫开发要做到有活力、有魅力和吸引力,要讲究风格、气质、品位和特长,要让参观学习,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人们感到特别、特殊和一见钟情,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人新我变,以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四)突破单一致富观念,与其它开发实施联动
在有条件的地方,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但旅游扶贫不应仅仅只依靠旅游业来扶贫,更不能仅因扶贫需要而盲目发展旅游业,或就旅游而论旅游,而忽视旅游业与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协作。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建设中,如果仅让旅游业单兵作战,孤军伸入,旅游业不可能长远发展,也会阻碍乡村发展其它优势产业,也无法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乡村实施旅游扶贫战略时,在突出旅游业地位的同时,要注意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做到“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旅则旅”,通过联运开发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实现乡村经济再上新台阶,不仅要突破传统致富观念的局限,还要突破单一的致富观念,要树立依靠多种手段致富的观念。贫困乡村要根据各村实际,审时度势,有效地发挥本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即使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乡村,在实施生态文明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联动的同时,也要注重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其它第三产业协同发展。此外,在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下还要形成先进的生态文化氛围,提升贫困农村整体文明程度,要在经济和精神上使农民变得富有,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五)加大环境保护,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近十年来,我国旅游扶贫战略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们脱贫心切,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不考虑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如在规划中数量指标、利润最大化等经营性设计思想充斥其中,在开发中“竭泽而渔,毁林而猎”的现象屡见不鲜,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将环保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使许多原本环境优美的乡村环境恶化,污染加重。因此,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贫困的治理并不是一项随意的短期行为,否则就会使一些贫困地区在暂时脱离贫困之后又出现“返贫”现象,扶贫不会持久,文明村不会持久,旅游扶贫达不到目的。在实施旅游扶贫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中,不仅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更应从整体出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旅游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旅游扶贫开发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在开发中强化保护,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强化管理,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繁荣”,为实施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六)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参与
政府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积极引导、政策与资金支持,政府主要是做好规划、服务工作,投资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在财政补贴、建设资金、银行信贷、税收、企业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与优惠,引导和吸引投资资金与社会资金投向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建立起多渠道的投资机制。政府职能部门要在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对旅游扶贫开发给予引导和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有意识地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更要对贫困乡村发展旅游业给予专业指导与管理,如乡村旅游环境监测与评价,监督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与文化的影响,组织公共教育活动,提高当地居民与旅游者对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支持,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加强对土地、森林、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减少废气、废水、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杜绝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倡导与环境和谐的旅游活动。并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采取动员、启发、开导和典型带动等方式,鼓励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
(七)加大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
将生态文明村建设和旅游扶贫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乡村社区居民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到项目中,如以资源入股、劳动力入股、集资入股等方式参与其中,此外,与乡村旅游配套各种服务性项目建设也是加大社区参与的一种有效方式,如开发农家旅馆、农家餐馆、农家观光果园、农家采摘菜园、农家鱼塘、农家作坊、农家茶馆等。加大对乡村的资金扶持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确保广大农村的利益能落到实处,为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提高广大农村的积极性。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尤其是对于缺乏劳力、资金,缺乏参与能力的弱势群体,要做好相应的保障,建立建全帮扶体系和受益资金的分配体系,
(八)加大科技投入,注重高校参与
针对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科学研究与增加科研投入,系统研究前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贫血”和“返贫”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重点解决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出现的缺乏规划、盲目开发、知识贫乏、缺乏主见或创业动机模糊,指导不足,资金筹措困难、跟风模仿,恶性无序竞争,居民参与意识淡泊与民主保障机制缺失、乡村特色文化受到威胁、以及缺乏良好的可实施的旅游参与项目等现实问题,增强乡村旅游“造血”功能。目前,对我国许多学校关于校-企“结对子”的科技扶贫多停留在形式上,对于科技文化比较落后的广大乡村,“校-村”科技帮扶显得意义非常重大,通过高校与乡村之间对口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与实践研究,探索出一种“校-村”对口旅游扶贫帮扶的模式,不仅可以开创一条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路子,提高的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乡村的科技帮扶又反哺高校大学生,形成高校-乡村良好的“哺育”、“互哺”与“反哺”机制,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增强大学生与农民的感情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科技能更好地服务“三农”奠定基础。
(九)立足乡情,创新加大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的模式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化运作模式、对口帮扶和联合开发等模式。政府主导型联动模式运用于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对于经济落后,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多石山,生态环境脆弱,联动开发应以“政府主导型”的模式和乡村旅游综合开发模式并举。对于具备较好的资源条件和市场条件的乡村,可以进行市场化操作,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将旅游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村建设同步进行,共同发展。政府对应各部门的对口扶贫工作与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联合行动,共同开发,协同帮扶,共同探索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的新模式。达到政府规划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社会资金参与、村民参与、企业建设与银行贷款的协同扶贫的模式体系,达到政府增税,企业获利,村民致富和社会发展的目的。总之,要立足乡情,敢于创新,探索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的多种模式。
参考文献:
1.高曾伟,高晖.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分类及开发利用[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2,17(3)
2.严慧荣.村庄环境趋美, 经济发展加快, 景宁创建生态文明村带来新变化[n].浙江日报,2003-06-19
关键词:公益旅游 合作剩余 苏中地区
公益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既可使旅游者获得特殊体验,又能在不给当地带来负面影响的前提下,为当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促进更好发展。
目前整个苏中地区,扬州旅游发展较好,南通、泰州等地旅游发展相对较弱,特别是泰州经济较不发达地区,虽有着良好的旅游资源,但是发展不足。对此,迫切需要一种旅游方式来带动当地的经济与其他地方的发展。
一、公益旅游合作剩余概念解析
(一)公益旅游
公益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志愿服务,而对旅游目的地做出一些积极的贡献,是最有价值的旅游形式之一;是旅游者离开常驻地到外地旅行,自愿利用旅行的部分时间不计报酬地为当地社区、自然资源、及社会提供能产成价值的劳动或其他行为,但不作为固定职业的行为[1],目的在于服务,进而亲自了解目的地社区及社区居民的文化,旨在通过旅游给旅游目的地带来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公益旅游理论分析:合作剩余
合作剩余指通过合作所得到的扣除成本后的收益(包括减少的损失额)与如果不合作或竞争所能得到的扣除竞争成本后的收益(也包括减少的损失额)之间的差额[2];可以是非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群体共同作用的结果[3];也可以是由于知识资源互补或者是创造了新的知识,增加了主体的发展机会或交易成本的降低[4]。经济学中分工可以产生效率,合作可以增加效益。
(三)公益旅游合作剩余
公益旅游合作剩余指旅游者到贫困地区,利用自己的人力、智力、财力或社会资本而开展的一种帮助旅游目的地居民,使其获得一系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目的地居民通过向公益旅游者提供丰富深入的旅游资源使旅游者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与满足。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两者相互结合与合作才可能产生这样的效益。
二、苏中公益旅游发展可行性分析
利用公益旅游的理论,分析苏中地区发展公益旅游的可行性。
(一)经济支持
苏中地区的经济虽不如苏南,但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为公益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扬州,综合经济实力加速提升,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为其公益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如能抓住这一旅游发展契机,投入一定资金对公益旅游目的地进行市场化运作,将其制作成公益旅游产品推向消费者,定能成为扬州旅游的又一闪光点。苏中地区公益旅游的发展可以先以扬州为试点,集中支持扬州,有了模式或经验后慢慢推向其他城市。
(二)区位优势
润扬、江阴、泰州长江大桥及新厂铁路的建成,苏中恢复了历史上运河与长江交会的黄金十字通道的地位,成为交通枢纽,为苏中地区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苏中地区,特别是扬州的旅游资源吸引大批北方游客,给苏中的整个发展创造了一个条件;而相对于苏杭经济发达地区,苏中的旅游资源与苏杭的资源仍有差别,距离相对较近,而且消费不高,会吸引南部游客。苏中可以借此优势,将苏中的公益旅游推销出去。
(三)公益旅游的良好效益
苏中地区发展公益旅游可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公益旅游作为服务业的一种可加快苏中旅游经济的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作为公益慈善事业的一种可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公益旅游本身的概念与性质决定了活动过程中的环保与可持续性,可取得较好的环境效益。
三、苏中公益旅游发展模式
根据合作剩余理论与公益旅游供给与需求情况可建立三种公益旅游模式:
(一)侧重于“旅游”的公益旅游模式
此种类型适合于侧重旅游需求的公益旅游者+侧重于旅游供给的目的地居民。此种公益旅游的组织者主要依靠旅游组织、目的地政府及目的地旅游企业。
1.旅游企业组织公益旅游
旅行社将公益旅游作为一种新概念、新主题的产品推出。此种公益旅游方式主要依托苏中旅游目的地政府,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对经济较为落后、游客较少的地区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相应的公益旅游线路,然后将此公益旅游线路与客源地旅游企业进行业务沟通。通过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提升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居民的收益,从而提升当地居民福利。
2.政府部门组织公益旅游
苏中政府部门执行公务时宣传苏中公益旅游线路,与相关友好城市结为公益旅游联盟,以考察、互助为主题,邀请不同城市不同部门组织人员到苏中地区旅游,将公益旅游目的地作为政府公益互助对象。考察同时,一方面通过适当消费提升福利,另外可通过座谈会形式将先进理念传授给目的地居民。
3.企业组织公益旅游
将大型企业作为公益旅游目的地的合作对象,将整合出的公益旅游资源推荐给此类企业。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员工明白他们工作环境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可通过旅游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可以深化企业文化。
(二)兼顾“公益”与“旅游”的公益旅游形式
此种类型适合于兼顾公益供给与旅游需求的公益旅游者+兼顾公益需求及旅游供给的目的地居民。此种公益旅游的组织者主要为旅游组织、公益组织及目的地政府。
1.高校组织公益旅游
苏中地区的高校可与高校志愿者协会结合建立公益旅游俱乐部,将部分有服务意愿的老师学生通过俱乐部聚集,采用类似暑期夏令营的方式前往目的地进行志愿服务加旅游活动。一方面享受旅游的乐趣,另一方面开展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如在目的地社区开展知识大讲堂活动,并可与目的地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工程,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建立感情基础,离开后定期与他们沟通,赠予书本、衣物等。
2.家长组织公益旅游
建立家长公益旅游网站。组织家长带领孩子前往苏中较落后的公益旅游目的地体验具有公益性的旅游活动。一方面可以通过旅游活动放松孩子紧张的学习心情,另一方面通过安排与目的地孩子的交流活动,培养孩子爱心、节俭、能吃苦的道德情操。家长之间也可以就孩子教育问题进行交流,对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的家庭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三)侧重于“公益”的公益旅游形式
此种类型适合于侧重公益供给的公益旅游者+侧重于公益需求的目的地居民。此种公益旅游的组织者主要为民间组织、公益组织及目的地政府。
1.公益组织
联合苏中地区的公益组织,不定期组织公益旅游活动,如开展乡村目的地支教活动,村官见习活动等。以扬州为例。如扬州花满楼论坛等,推出类似“多背一公斤”的活动,吸引更多公益旅游消费者到苏中;还可以组织相应义卖活动,如将扬州公益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带回为其进行义卖等。
2.民间组织
苏中可通过网络组建民间志愿组织,如帮助目的地灾区重建,为目的地福利事业做出贡献,组织在目的地社区开设爱心超市,在目的地景区开展义卖活动等。
现阶段我国公益旅游主要为公益旅游组织主导模式。发展公益旅游目的地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开发、宣传并鼓励公益旅游,成为公益旅游的主要推动者,最终建立公益旅游者、公益旅游组织和公益旅游目的地的“三方联动”模式。
公益旅游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苏中地区公益旅游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选择何种模式发展公益旅游,可综合当地经济条件,资源状况,交通状况等具体分析。苏中地区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应抓住机遇,汇聚人才,力争让公益旅游成为苏中旅游业中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宋聪.中国志愿者旅游开发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
[2]黄少安.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J].经济研究,2000(5)
[3]连建辉.“企业性质”重探合作剩余创造和分配的市场性关系契约[J].当代经济研究,2004
[4]李翠娟.基于Shapley值的企业知识合作剩余分配与协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
(一)区位优越
**,位于**省北部,距历史名城**70公里,距省城**200公里,326国道和204省道纵贯全境,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绿色生态茶乡。
(二)自然人文资源丰富
**县山青水秀,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人杰地灵,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在湄江河流域,326国道沿线,距县城30千米以内,有琴洲--三道河、湄江山水画廊、仙谷山、百面水、清江湖--茶海等五片自然景观和县城范围内的人文景观及茶文化景点等55个,范围达180平方千米。从多景点集山水、湖泊、峡谷、溶洞、漂流、河道、野生动植物、文物古迹为一体,具有奇、雄、秀、险、幽等特点。
(三)乡村生态建设显著,生态旅游方兴未艾
**是典型的内陆山区农业县,地下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然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生态良好,农产品资源丰富、品质优良,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绿色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和生态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在“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理念指引下,全县切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茶,坚定不移地把生态作为立县之本来抓。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56.5%。**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
全县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扎实推进以产业化建设为支撑,以“四在农家”为载体,以村庄整治为重点,以黔北民居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绿化、净化、美化和亮化村寨,改善人居环境,打造休闲度假中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到目前,全县共投入2亿多元,建设改造公路近100条、1100公里,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两横、两纵、两连线”为大动脉的旅游大环线,以2000万元的财政投入,就拉动群众投工投劳投资3亿元,规划建设了田家沟、合同水、核桃坝、偏岩塘等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45个,初步建成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12个,其中“核桃坝—龙凤风情茶庄”成功申报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成立了“**县山水茶乡旅游咨询服务公司”,并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和“**旅游网站”建设,使“中国茶海、休闲**”旅游品牌更加响亮、更具魅力,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近年来,随着**县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和茶产业发展壮大,加之旅游宣传力度的加大,“中国茶海休闲**”的旅游宣传口号逐渐被外界熟知,来湄观光的游客逐渐增多,20**年,**县共接待了游客3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24%。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乡村旅游已成为**县旅游的一张名片之一,走进**县的新农村,一栋栋小青瓦、坡屋顶、红柱子、穿斗枋、雕花窗、转角楼、白灰墙的黔北民居拔地而起,到处干干净净、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成片的树林和满山遍野的油菜、大米、茶叶等农作物相互辉映,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把城市和农村紧紧的联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自然山水画,吸引了不少外来游客到**县观光、休闲、度假。
20**年12月31日,**县委召开了十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奖励的硬性措施,**县委、政府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与黔北民居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主、市场运作、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农户利用自家住宅从事乡村旅游。
县旅游局2009年着手进行**县十佳乡村旅舍、花级农家乐的评定工作,同时将聘请专家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旅游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待人接物、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培训。让游客能够放心地“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观农家景、享农家乐”,尽情体验**乡村生活。
到目前为止,**县已经形成了十里桃花江黔北民居观光旅游村、核桃坝茶叶观光旅游村、田家沟绿色生态旅游村、一道河特色风味美食旅游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村,加上分散的其它乡村旅游接待点,乡村旅游已经初具规模。
(四)三峡田园观光特色突出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促进了农村田园观光旅游的发展,兴建了大量黔北特色的民居,办起了农家乐,形成了美丽的山水田园风景线;**市旅游局不失时机把该县牛场、鹅公坝等项目区开辟为以生态、民俗风情、茶文化为主打品牌的东部精品旅游线路,鹅公坝的小桥流水、田家沟神奇的茶园风景等,构建了和谐、恬淡、优美、空旷的田园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配套功能齐全
几年来,**县深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内涵,夯实旅游发展基础。发改、交通、国土等部门在交通项目、资金投入、用地安排上向重点景区(点)倾斜,加快旅游景区(点)连接公路、旅游车站、码头等设施建设,建立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旅游景区宾馆、饭店、购物中心、特色旅游商品及其他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目前已建设县级旅客服务中心1家,乡村旅客服务中心15家,三星级宾馆1家。同时完善旅游公路沿线电力、供水、车站、通讯(信)、银行、医务、餐饮、厕所、环保等设施,形成功能齐全、服务便捷、安全周到的旅游环境。
二、**县旅游开发对推动**县旅游业发展意义
**县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对**旅游业的发展可产生如下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可迎合现代旅游发展的潮流,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从国内外旅游需求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来看,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品位的提升,旅游者外出的旅游动机将逐步从纯自然的观光旅游向更富有知识性、文化性和娱乐性的生态旅游、特色旅游转变。因此,**旅游的开发,将迎合这一潮流和趋势,成为受欢迎的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二)可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结构与类型
**风景优美,佳境胜地天然成趣,誉为"璀灿的高原明珠"。**文化厚重,有文化、浙大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傩文化以及漫画艺术等。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其文化都是有特色的文化。出自历史文化名城的各种旅游产品,或多或少都带有某一特定城市的文化气息,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旅游卖点。因此,**旅游开发,可铸造旅游产品特色,扩大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同时可完善旅游产品的结构、增添旅游产品的类型。
(三)可树立**旅游形象,提升旅游业的地位
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的一道光环,与其历史文化相结合,城市的旅游形象会更加高大与辉煌;与此同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丰厚,文化程度高。文明城市意味着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风淳朴,无论投资、旅游、文化交流,人们都乐意前来,具有巨大的客源市场。而现代旅游又是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扩展,众多历史文化名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本地区或全国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增长极,并给所在区域带来一定的向心作用和扩散作用。可见随着**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必定能够带动**县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升**旅游业在**市的地位并完全能够成为本区域的核心和统帅。
(四)乡村旅游与自然景观旅游景区形成互补,可促进旅游业发展
引言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些贫困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而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产生了诸如“短暂性的输血式发展”、“旅游收益未能真正流向贫困人口”等问题。因此,国家为解决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以规范各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工作,本文将以重庆市彭水县为例进行论证分析,探讨是否符合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工作。
一、重庆彭水县实施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分析
(一)旅游区位的优越性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生物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早在巴国建立之前,这里就诞育了“盐丹文明”,奠定了黔中文化的基础。如今彭水在拥有阿依河、乌江画廊、蚩尤九黎城、摩围山、鞍子苗寨、郁山古镇等精品旅游景区的同时,区域内交通便捷,作为重庆“一圈两翼”的东南门户,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水运为主的旅游综合交通枢纽;并且它也是武隆仙女山――黔江小南海――酉阳桃花源精品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旅游区位十分优越。这便为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优越的旅游区位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推动性
彭水县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旅游资源。一方面,彭水县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据完全统计,包括2处4A级风景名胜区,2处3A级旅游景区和多个精品旅游古镇;另一方面,它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分布着苗族、土家族和回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包括鞍子苗寨、蚩尤九黎城、阿依河著名旅游景点,创造了苗族万人采花山节、土家族哭嫁等文化旅游活动。彭水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吸引力强的特点,有利于推动旅游精准扶贫活动的开展。
(三)经济发展的紧迫性
彭水县是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为一体的地区,2016年GDP产值达到1286858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0.8%。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和城镇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相应的带动了消费支出增加和地区市场繁荣,尤其是生产生活资料、日消费品和旅游服务等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同时彭水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之一,GDP产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从侧面表明了该区域贫困人口数量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等问题,更凸显出了旅游精准扶贫的紧迫性。
(四)生态环境的保护性
区域内生态环境脆弱,地势坡度较陡,耕地中坡度>25度的耕地所占比例较大,且人均耕地少,适合农牧的土地产出低。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控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易导致干旱、洪涝、泥石流和滑坡等自然灾害。长此以往形成了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和人地矛盾尖锐等现象,给本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力,这就必然要求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要与脆弱的生态环境相契合。
二、彭水h旅游扶贫实施建议
(一)转变观念做好扶贫目标识别
旅游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这就要求彭水县政府及工作人员摒弃传统的扶贫观念,树立精准扶贫理念。首先,切实做好扶贫目标的识别,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要清晰地认识到旅游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旅游扶贫的深化和提升,是对以往扶贫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其次,政府应做到由以往的“输血式救济扶贫”向“造血式可持续扶贫”方式的转变,增强自身脱贫“造血”能力,切实将旅游与扶贫有效结合起来,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积极引导贫困乡村农民参与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其从旅游发展中充分获益,真正实现自身的脱贫与发展。
(二)多元扶贫建立新型管理体系
针对彭水县旅游扶贫主体单一的情况,应积极建立多元化的旅游扶贫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旅游扶贫开发,构建社会扶贫系统,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部门联动、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旅游扶贫新格局。首先,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彭水县政府可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贫困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实现政府部门联动的新局面,如旅游部门与住建部门合作,建设一批旅游名镇等。其次,动员相关企业参与到旅游扶贫中来,通过旅游扶贫规划引导,鼓励社会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最后,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等方式,调动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的自我帮扶。
(三)因地制宜打造民族特色旅游产品
彭水县是一个典型的苗乡县城,境内居民以苗族为主,因此当地政府在旅游扶贫活动中,可以利用绚丽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开展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民族服饰、工艺品、饮食和歌舞等特色旅游产品的形式,实现当地居民通过开展旅游业而受益,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逐步形成以市场带动、景区带动、民族村寨旅游带动的旅游扶贫新模式。
(四)完善监督坚持实事求的理念
加强对旅游扶贫的监督管理是旅游扶贫取得成功的保障,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旅游扶贫管理体制。彭水县政府作为扶贫主体,有权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贫困目标的识别和对贫困人口的倾向性政策等,进行旅游扶贫监督管理,严格防止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和开发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而忽视实事求是。其次, 建立扶贫动态监督机制,加强对扶贫目标、项目、资源和扶贫效果的实时监督,为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实施、修改和调整提供依据。
三、彭水县开展旅游精准扶贫的意义
(一)立足实际,形成全新模式
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有利于转变彭水经济发展方式,由以往依靠工业、航运业拉动经济发展向旅游拉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随着武隆银盘水电站的兴建、区域交通网络的联通和交通方式的革新,导致彭水航运业衰落和消亡,从而严重影响了彭水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在立足于本地贫困人口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基础上,提出“将旅游业作为全县第一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式,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大力发展旅游业,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从而开拓出了一条“旅游兴县”的新路子。
(二)推动经济,减少贫困人口
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战略,有利于提高彭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减少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它已然成为当地政府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在2016年全年彭水县第三产业增长8.5%,对经济贡献率达到了45.6%,三大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9.1: 42.1: 38.8调整为19.6:39.0: 41.4。同时,全年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19元,比上年增长11.6%,贫困人口数量下降16%,可以明显看出,旅游精准扶贫在地区减贫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三)规避风险,不做旅游飞地
旅游飞地是指旅游业发展对其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小,旅游者仅在旅游目的地从事游览活动,食、住、娱、购等均在外地进行的旅游现象。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有利于彭水避免成为旅游飞地:首先是因为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意味着政府和参与企业,会承担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义务,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和其他辅硬件的完善,包括景区、酒店、交通线路等,为旅游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旅游环境和便捷的旅游交通服务等,增加游客游玩兴趣;其次,通过实施旅游精准扶贫,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合理规划当地旅游线路,可以增加当地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以达到延长旅游者游玩时间或者停留当地的目的,从而避免成为旅游飞地。
(四)促进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在正确的开发方式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前提下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必然会取得成功,进而在带动彭水经济的整体发展的同时,也会促进彭水的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首先,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当地财政资金的充裕,这就为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师待遇提供了条件,以利于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其次,旅游活动在本质上属于人类的迁移活动,伴随人类迁移的还有先进的文化理念、知识以及良好的道德素质,因此开展旅游活动有利于当地居民接收外来先进文化,提高自身素质;最后,旅游活动的开展必然会影响到当地政府的相关决策和政策推行,其中包括教育政策。近年来彭水县教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兴办职业教育,指导职业教育内容的整体改革,在保证基本科目学习的前提下,逐渐增加旅游教育等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
(五)提供就业,实现效益统一
首先,旅游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产业,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贫困人口就业,缓解贫困地区的就业压力;其次,旅游业是一个具有生态效益的产业,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小,强调保护性发展,与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相契合。因此,通过发展旅游业,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战略,有利于在降低环境压力的前提下,减少彭水当地的贫困人口数量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进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Y语
关键词: 2016年保靖县课题 常规管理现状 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采用学校自查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于3月23、30日对水田中学、毛沟中小学、葫芦小学、清水坪学校进行了课题常规视导。
水田中学课题研究工作没有进入学校计划,没有针对教改难点热点及形成办学特色的重点课题,没有进行课题项目培训,教科室有计划,但没有课题管理制度,没有专项研究经费支持,研究档案管理比较薄弱,学校有两个县级微型课题,关于学生资助问题研究的课题资料丰富,研究有序,但资料收集整理不够规范,龙蓉芳的数学课题题目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开题论证更改课题名称,课题推广没有进入教科室计划,研究成果不十分突出。
毛沟小学对课题研究比较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学校有针对性的重点课题,但课题研究工作尚未列入学校计划,有专兼职课题管理人员,课题研究工作已列入教研计划,但工作内容不太具体,工作思路不是很清晰,可操作性不是很强,学校没有课题管理制度,没有课题专项奖励制度。研究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省规划课题没有年度计划和总结,研究资料零散,没有归类整理,2015年资料还没有理出头绪。微型课题研究在有序推进,《精心设计班会提高农村少先队员的素质研究》课题资料非常丰富,活动开展有特色,但应该紧扣课题内容,即如何通过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内容提高少先队员的素质这一中心展开工作,并收集相关材料,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课题研究课活动,《湘西农村幼儿园绘本阅读研究》有初期分析报告、调查报告汇总表,但无相关资料统计。
葫芦小学采用自查的方式进行。葫芦小学有课题专项经费,对石爱霞主持的微型课题《苗族地区小学生阅读方法研究》进行有效管理,学校对课题进行很好地整理,对课题进展作说明,从自查情况看尚不清楚课题研究工作进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科室工作计划,学校没有进行课题培训,没有课题管理制度,学校不重视课题推广。
二、主要亮点
1.学校均安排了专职或兼职课题管理员。
2.毛沟小学有形成办学特色的重点课题,以“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活动融入乡村少年宫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为重点,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乡村少年宫,将学校少年宫建成传承土家民族文化的基地。
3.葫芦小学安排课题活动经费的做法值得倡导。
三、存在问题
学校重视不够;过程管理不细;课题成果不多;教学科研脱节;成果推广滞后。
四、对策建议
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重视是教育科研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学校要健全完善各项教育科研究制度,如《学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细则》、《学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检查制度》、《学校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汇报制度》、《学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办法》,尤其是制定和落实教育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教育科研奖励制度,激励老师积极投入教育研究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2.加强培训。有很多老师还是热衷于课题研究的,但是没有掌握相关的方法,不熟悉研究过程,不擅长资料整理,对教育科研望而却步。因此,要加大教育科研的培训力度。一是对学校课题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建议每年举行两次课题管理人员的培训,让课题管理人员对规划课题管理的流程了然于心,较系统地掌握规划课题的申报、开题、中期管理、课题结题等过程;二是加强课题主持人的培训,可以将集中培训和流动培训结合起来,流动培训是县课题管理人员流动到校现场面对面手把手培训,根据不同阶段的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目的在于让省规划课题能顺利开展,保证省规划课题研究的质量;三是对课题爱好者培训,一般可以在学校进行,实现课题研究的草根化;四是国家级课题申报培训,召集县内研究实力比较强的老师组成国家级课题申报专家小组,对他们进行国家级课题申报培训。通过各个层次的培训,组建一支多层次的教育科科研队伍。
3.精细管理。一是积极组织课题申报。选题立项是科研的关键。各学校要根据省州下发的“规划课题申报指南和申报通知”的要求,广泛宣传动员,精心指导教师选择符合本校实际的课题,及时上报县教育科学规划办。二是经常开展常规检查。学校要根据《保靖县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常规管理细则》对学校各级各类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常规自查。三是十分重视档案建设。开展教育科研,离不开档案建设。课题的档案建设实现了网络化、规范化管理。主持人要及时把相关材料整理、分类、归档上传到州网络管理平台,以实现研究成果网络共享,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档案的作用,为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对各课题的档案管理采取网上检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要做到两点:首先要做好课题主持人及研究成员的微型课题研究档案整理的培训,让他们学会微型课题资料的整理;其次课题管理人员要按月做好成果目录和获奖目录的分类整理工作。
海南岛具有天然的地理和环境优势,具备发展休闲农业的良好基础。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农地流转可提高海南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休闲度假产品品质和质量,从而引领休闲农业的发展。
一、海南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外城乡居民休闲度假需求快速增长的态势下,海南岛依托乡村景致开发的休闲度假产品却有效供给不足,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制约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休闲度假产品开发滞后
长期以来,海南岛偏重于滨海旅游项目的开发,而借助乡村秀美景致发展休闲度农业的进度缓慢。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后对休闲度假型的旅游产品需求呈上涨趋势,但海南旅游开发的不均衡结构导致依托乡村景致及热带特色农业打造的休闲度假产品供给不足。投资人热衷于建设高档、大型的旅游景点项目,而中小型、经济实惠型的休闲度假项目开发较少。
(二)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
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缓慢、农地流转渠道不畅,没有充分利用好热带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及休闲农业,产业链过短,三产融合度低。长期偏重于吃住行,而忽视闲暇、娱乐、体验、康体等供给。偏重于岛外游客观光景点建设,而本地居民和游客共享的休闲度假产品不足。高低档酒店、饭店过剩,而农家民宿、乡村旅舍、汽车营地、惠民客栈等大众住宿缺乏。
(三)内生式发展能力较弱
内生式发展是指在整合区域内资源禀赋、产业、技术及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以创新为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海南岛拥有独特的热带资源,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但从创新、创意、人才、资本等方面来看,内生式发展能力较弱。目前的特征表现为:一味追求开发速度、数量,而不重质量、品质及服务的提高。粗放式管理,投入不足,运营效率和科技含量较低,造成现有休闲度假资源后续发展不力、资源浪费及闲置。创新意识不强,专业人才缺乏,基础设施滞后,硬件设施及“软服务”不够强。
(四)农地流转动力不强
农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相对于其他省而言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造成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缓慢。在传统形态之下,农户承包经营的土地呈现面积少、碎片化的特征,不利于休闲农业的发展。农民对其承包土地有“恋土”情节,土地不仅是生活资料的来源,而且还承载了农民非农产业失业、福利保障等功能,所以他们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放弃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农地流转的预期收益不稳定,也是造成农地流转速度缓慢的原因。
二、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土地要素上
随着农地确权的逐步完成,在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及经营权“三权分置”下,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农地经营权或有偿退出农地的承包经营,以此达到相对集中农地,为发展休闲农业奠定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基础;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明晰土地产权,保障集体、农民及投资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保障投资人可预期收益投资环境,激发国内外投资人投资海南岛休闲农业的信心和动力。
(二)金融要素上
除了投资人自有资金外,如今已经逐步探索和建立了农地经营权抵押、担保、处置抵押资产及成立农民资金互助合作联社等金融创新模式,解决长久以来农业发展融资难、渠道少的问题,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资金保障。同时政府鼓励发展特色农业及休闲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力度逐步增大,投资人可以获取成本较低的政策性资金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另外,可以借助互联网渠道开展网络众筹融资,如股权众筹、回报众筹、公益众筹等模式,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海南岛休闲农业的投资。
(三)资源禀赋要素上
将现有存量休闲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搞活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加强资源禀赋系统性及整体性联动开发。在海南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各区域陆续依托资源禀赋优势打造了一些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普遍存在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产业脱节及缺乏创意等状况。但因其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所以在加速海南岛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此类旅游产品应该作为重要节点加以引导,促进资源整合之下构建创意休闲度假区。
(四)产品要素上
培育和延长产业链,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及信誉,增加附加值,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的特征,就是农地流转的基础上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特色农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促进三个产业的融合度,以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生态健康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前来享受闲暇、购买产品。
(五)消费者体验上
打造特色农业和创意农业,增强设计的可参与性,激发消费者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为消费者心灵上带来愉悦和留下美好回忆。加强景点布局,完善精品酒店、主题酒店、民宿等设施建设,增强消费者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及味觉方面的美好体验度。不断创新特色产品,为休闲度假旅游注入新元素,形成生态、健康、养老、运动、产学研等休闲度假区
(六)人力资本要素上
人力资本的构成决定了休闲度假产品品质的优劣或有无创意、特色。休闲农业产业涉及到农业经济管理、设计、创意、营销、农产品研发等专门人才,加强对休闲农业涉及到的专门人才的引进或和学校合作培养,将为海南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人力资本基础。
三、海南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设计
经营主体上,以农地适度集中后的农户联合经营为基础,同时鼓励农民以农地入股成立合作社自营或委托经营、农民以农地入股和企业联合经营、涉农企业及工商企业流转农地自营等多种模式共同发展;产品结构上,由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向休闲度假旅游,推出白领阶层休闲度假兼顾网络远程办公、老龄人口养老、二胎政策背景下的家庭休闲度假等a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利用“休闲度假+特定资源”形成产品特色,如“休闲度假+热带雨林”构成了热带雨林生态休闲度假产品,“休闲度假+黎族苗族中医药”形成了中医药养生休闲度假产品;产业结构上,围绕传统消费基本环节的吃、住、行及非基本环节的游、购、娱,整合区域资源,形成供给组合,提升三个产业的融合度。传统吃住行环节也有结构优化空间,如从高端星级酒店转向特色民宿和主题酒店上;区域结构上,东部、中部、西部逐步形成分级发展的区域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休闲度假目的地、全域示范区和产业聚集区,资金、政策等优先向优质资源区域倾斜,形成休闲农业发展的主体格局。在资源一般的区域,推动形成基本具备休闲度假功能及服务本地市民的休闲度假地带;营销结构上,以“互联网+休闲度假”思维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推进智慧旅游,形成线上线下共融的平台。
四、休闲农业发展的利益协调
(一)设立监督指导机构
发展休闲农业涉及的农地流转有其特殊性,并非简单的契约双方协商交易过程,农地流转是政府(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使用者(经营权)在内的三方共同博弈过程,政府要建立农地流转方案,设立监督指导机构,给予流转各方政策指引;要形成健康有序的投入及收益分配机制,确保各投资主体能公平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二)畅通权利维护渠道
建立和完善消费者争议的仲裁平台,维护消费者及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当消费者利益受损时,畅通、便捷的维权渠道能快速处置消费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化解消费者内心的不满情绪,有利于维护休闲农业产业的整体形象。
五、政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和科学规划
政府通过综合性政策设计加强对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合理规划布局,从而缓解休闲度假产品供给不足,指导经营者转型或投资者投资政府鼓励领域,引导经营者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进行升级,降低无效供给。
(二)创新休闲农业管理手段
根据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消费者需求个性化、差异化趋势,创新城乡公共管理理念及手段,构建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完善休闲农业公共信息平台,保障游客的知情权及合理引导游客。
(三)建立健全休闲农场评价体系
借鉴台湾等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构建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秉承客观、公开、公正理念,构建政府、消费者、第三方机构等多元化线上线下参与的评价平台,按照程序评定等级,并完善机制。
(四)基础设施建设应具有前瞻性
充分考虑未来旅游者增量因素,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预留适度弹性空间。在道路修建、休闲农业区域规划等方面,适度把握现状的基础上留足未来拓展的空间,避免基础设施建设弹性不足形成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
(五)培养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