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文化的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落后乡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现实意义。
早在2011年,浙江省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9000美元,单列数据已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标准,可以肯定,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已列属于发达地区。然而,我们将目光投向农村,农民是否也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相应的水平呢?答案是否定的。单一的农耕经济模式,滞后的农科水平,有限的自然资源很难突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现状,农民微薄的收入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渐消亡,社会不良风气在农村的蔓延侵蚀,农村地区的道德水平整体下滑,价值观部分扭曲,进一步加剧了我省各地区农村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大。从上述成因可以看出,落后乡村的形成绝非是单纯由于先天资源优势的不足,许多是精神层面和意识形态的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讲,在落后地区建设文化礼堂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农村道德文化水平,促进落后乡村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平台。
二、落后乡村文化礼堂建设重点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平衡区域发展,给落后乡村文化礼堂建设“加码”。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在各地区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从建设文化强省的全局出发,势必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从宏观上对落后乡村给予倾斜,在资金上予以扶持,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总体上基本平衡。
一是要建立文化礼堂建设扶贫专项资金,其投入标准和比例要高于其它发达地区。对专项资金要专人管理、专项使用,防止发生层层克扣和用于其它项目建设,做到阳光下操作,每一项专款使用都要做到公开透明,切实把钱用在对落后乡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上,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文化扶贫的实惠。
二是深化“结对子”工程。每个落后乡村都要与一个相对发达的街道、乡镇或者单位、部门建立一对一式的扶贫关系,有专门的扶贫责任人,将“结对子”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不虚挂其名、不务其实,每个月都有扶贫计划和行动。同时,扶贫责任人要与结对子的乡村支部成员、文化站长、文化志愿者建立联系,形成一张脉络清晰,运行高效,帮扶有力的扶贫网络,通过信息互通,多方合作,群策群力,不但在经济上,同时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文化层面上快速实现脱贫。
(二)因地制宜,打造虽简而精、虽小而全的特色文化礼堂。
虽然,文化礼堂建设,上级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但要确保持续健康发展,长期开展活动,成为当地农民的文化乐园、精神乐土,绝不能一味地依靠上级补助经费,必须依靠自身所有的资源优势,拓宽经费来源途径,通过发展当地经济,健全完善的系统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从目前情况来看,只有着眼现有资源,整合当地优势,建造适合当地农民所需的文化礼堂更合乎当前现状。
去年,我省新建的文化礼堂中也有部分是落后地区的,这些地区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为新建或即将新建的其它落后地区提供借鉴。个人认为,针对落后地区的现状,以下几种模式可以值得参考:一是提升式,就是将现有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进行规模扩大,完善设施,达到文化礼堂“二堂五廊”的功能要求;二是利用式,利用祠堂、老宅,在不破坏其构造和文保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改造文化礼堂;三是共享式,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资源与企业、学校、其它村镇合作,共建、共用、共管文化礼堂。以上几种模式对于推动落后乡村的文化礼堂建设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即节约开支,又杜绝浪费。另外,修建文化礼堂要符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在完善功能的同时还应该具有本村的特色。不能样出一式、东施效颦。无论从建造结构、功能布局、活动开展、日常管理都要有彰显契合自身特点的文化内涵,本着可旧但不可破,可简但不可无的理念,打造虽简而精、虽小而全的文化礼堂。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站;建设
0.引言
乡镇文化站是乡村文化的汇聚地,是农村群众交流思想、文化的重要场所。人在有了物质保障之后,不自觉的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精神上的需求,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就是满足农村的精神文化需求,符合人发展的本质要求;目前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是,如何建设新农村乡镇文化站。
1.乡镇文化站的面临的问题
1.1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完善
完善的农村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是更好的传播社会主义文化的外在条件,但由于农村长期以来不重视发展农村文化,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普遍缺失,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也陈旧不堪、无人问津、流于形式。例如:有些乡镇除了广播电视用房,再也没有其他的文化用房;有些乡镇建有礼堂、祠堂,但因乡镇不重视,多年不去管理,随时面临倒塌的危险;有些乡镇有图书室,但里面的书较少,多是一些旧书、杂书,营养价值不高,也多只有老人闲来无事去看看。乡镇文化站组织的文化活动很少,不能有效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作用,更有甚者,乡镇文化站直接被乡镇府变卖或他用,制约了农村群众思想素质的提高,精神文化的发展。
1.2乡村文化人才缺失
目前,我国政府在乡村文化投入的经费较少,奋斗在基层的文化工作者待遇较差,造成他们的生活拮据,不得不离开,致使乡镇文化站的人才流失。当前在乡镇文化站普遍缺乏固定的文艺工作者,专门的文艺表演队伍普遍没有;农村文化站的文艺工作者,大多数年龄较高,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的进行文化创作,导致农村文化缺乏活力,满足不了农村日益发展的文化需要。乡镇文化工作岗位薪资较低,年轻人大多对从事农村的文化工作积极性不高,乡镇文化岗位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乡镇文化站的人员队伍建设形势严峻,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老化,素质不高是造成乡村文化衰落的一大原因。
1.3农村文化站的管理缺失
目前,农村文化站的管理普遍处于松散状态,乡镇府很少过问农村文化站,因为上级视察,才临时走走形式。依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镇文化站的人、财、物、事等方面工作都归属所在乡镇政府统管资也由乡镇财政支付[1]。部分乡镇在文化工作的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文化工作无关紧要,甚至认为文化工作是拖了整个工作进度的后腿。少部分领导政绩观存在偏差,认为文化工作做的好与坏都不会对自己的仕途产生影响,干脆放手不管。乡镇文化工作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文化的工作的监管不到位,一是,因为县政府本身对县文化工作部门重视不够,导致县文化部门工作效率不高 ;二是,县级文化管理部门的管理任务繁重,本身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较少,要管理全县乡镇的文化工作,覆盖面太广。在乡镇文化站根据县文化局要求送艺下乡时,常常也可能因为缺乏专业的文艺人才,导致活动的质量不高。三是,由于乡镇政府缺乏文化建设的意识,是的乡镇文化站常常会被乡镇政府占用。以上原因综合导致了农村文化管理缺失,落后的文化趁机在侵入,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2]。
2.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有效措施
2.1加大投入
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缺失,投入不足是最为关键的原因,可分为资金投入与人才投入不足。
2.11资金投入
完善的农村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是更好的传播社会的主义文化的外在条件,在乡镇文化站建设出现资金短缺问题时,相关政府应该积极为其筹备建设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乡镇文化站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
2.12人才投入
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乡镇文化工作的质量,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是做好乡镇文化站工作的前提条件。其一,为工作人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一份较好的待遇,保障其生活。其二,对现有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授最新知识成果,尤其是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3]。其三,加大
宣传教育,鼓励年轻人加入农村文化事业。
2.2加强管理
对乡镇的文化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为新农村文化繁荣打下了基础,相关部门要将乡镇文化的管理工作提上日程。加强管理的措施:一是:要制定新农村文化站建设的相关制度,把乡镇文化工作纳入对乡镇官员的考核,切实保障农村群众能够接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是:乡镇领导要认识到文化工作的思想误区,认识到文化工作的重要性;纠正政错误的绩观,把做好文化站工作看成评价全部工作好坏的一个标准。三是:乡镇文化工作的上级主管部门还需加强对监督管理,定期巡视各乡镇文化站的建设。
3.结语
乡镇文化站建在农村,服务于农村群众,与农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丰富农村群众的生活,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素质,繁荣社会主文化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房秀丽.发挥乡镇文化站作用 带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j].大众文艺.2012(11)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农村文化,建设
前言
新一代党的政策出台,党的十指出,走进基层、服务群众、重点推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责任和义务。农村的发展迅速与否与我们的文化建设,文化传播有着不可分割的作用,更是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老百姓正常的生活及思维方式。最近几年以来,城乡的一体化建设在我国已经大力推行,无论是在哪个角落,我国的农村建设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些可能还处于落后阶段,究其原因还是文化的滞后导致的。
一、 对农村文化细微剖析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还是处于原始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祖祖辈辈世世代代耕田种地,随着现代化的建设,有了良好的耕种机器,收入也是年年高升,而且,就连同他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改变,而真正发生改变的原因,追根究底还是我国大力倡导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导致的[1]。
(一) 农村文化独有的内涵 。如果说到内涵,我们必须要问什么是内涵,农村文化的内涵又是什么,农村文化简单来说在这几个方面,一个是当地文化的基本素质,还有就是我国不同农村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最重要的就是代代相传的民俗民风和质朴的生活习惯。在当代社会中,多元化的冲击使得很多东西无法清楚的分辨出来,土地是农民祖祖辈辈守护的,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了农民的根本,没有了精神上的寄托,更不用谈什么风土人情,乡村文化。实际上他们拥有的是最难割舍的也是最深刻的,像是民间文化、民歌民谣、民间曲调,这些都具有典型的乡土气息。这是祖祖辈辈的沉淀,是历历代代的精髓,是人们文化传承的根本[2]。几千年来纲常礼教深入人心,贯穿着历史变迁的各个年代,可以看出,农村文化独有的乡土风情,总体上缺少城市中表现出来的理念特征,所以,传统文化的改良是必须的,但还是要保留最基本的美好,除旧革新,赋予它新的内涵。
(二) 农村文化的特点 。通过我们之前对农村文化的解读,我们更加细致的了解了什么是农村文化,然而不管怎么说都逃不出这几个方面。最主要的就是物质文化。像是种地,生产等,这些文化都具有它独特的韵味,还有就是精神文化,也是农民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哪种文化积淀,都是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他们具有传统的保守意识、小农思想、知足常乐的简单需求,这种思想也是老一辈典型的表现特征。然而作为新型农民,有着敢想、敢拼、敢做、具有学习性、冒险性、探索性的精神,所以面对从城市带来的种种冲击是他们更加向往,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放弃传统的男耕女织想要跑到大城市闯一闯的人,想要在新的天地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就是因为出现了越来越多这样的年轻人,使得城乡文化更加快速发展,得以融合。还有就是制度,我们的乡村管理制度很多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想要有更好的发展,有些制度就必须被废除或者是更改,这对于农村的发展传承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新一代城乡发展的必然结果[3]。
因此,在当代的农村,这里的文化秉承这传统的观念和现在社会的冲击,创新与保守并行,但是这样也使得城乡发展得到融合,现在正是处于这种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农村文化的引导与熏陶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更是政府当务之急需要重点解决的事情。
二、 农村文化建设的阻碍因素
(一) 政府的投入不足 。农村文化想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指引,在政府大力引导的前提下必须要让农民们自己意识到改变的重要性,要让他们自发的形成一种良好的文 化氛围,在这其中政府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面对这样的现状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更将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阻碍。在农村,文化无法达到产业化,有些人对文化的认识还很少,甚至非常少,所以就更不愿意自主建设学习文化知识。然而有良好的文化建设的引导,会使农村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也是阻碍的重要因素之一。让狭隘的小农思想转变为懂得进取、懂得创新,有一个良好的科学发展观,最终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对农村的经济文化也会得到应有的保障。
(二) 对新形势下的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在大部分农民的心里,经济基础的提高被放在首要的位置,主动参与到文化活动中的农民群众甚至会被讥笑不务正业,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农民文化意识的浅薄性。除此之外在消费水平上也体现的很明显。我国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有一段差距,而且根据调查显示,城乡在文化上的消费水平差距甚远,很多农民不注重自身文化修养,不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正是这些非物质遗产延续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历史[4]。对这种想法或许知道的人很多,但是实际做起来的却很少。
(三) 农村文化设施贫乏 。近些年来,我国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越来越重视,对农村文化的建设方面也进行了较大的投入,虽然目前来讲发展并不均衡,但是对于文化的建设是不能少的,有很多经济落后的乡村,我们还没有来的及将先进的文化建设带到其中,这也是阻碍城乡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 对农村建设的思考
(一) 加大文化建设投入 。国家大力倡导农村文化建设,各个政府之间也要对此高度认识,对文化建设的大力投入也是使农村走近新社会的标志之一,在政府的经费投入使用之后,还要对其增大监管力度,做到健康积极的普及文化知识,以各种农村喜闻乐见的方式从细微的小事来引导,这样农民对新型的文化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会比较容易,让老百姓自己加入到其中来。
(二) 打造农村文化 。目前,农村文化和城市之间还是存在着差异,其最主要的特点还是农村的乡土文化气息繁重,无论是从哪个方向进行发展,政府的大力引导教育还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的文化特点、文化氛围,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心理,来为每一个地方打造出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气氛当中。拥有自己的文化品牌[5]。政府要加大力打造农村文化的先进形象,让传统优秀的文化继续传承,让古老固化的文化改革创新,发扬农村建设,带动当地文化,创建品牌意识,这样可以对周边地区产生相应的辐射作用,即使品牌又是文化,这样的转化姿态,何尝不会快速发展。
四、 总结
党的十指出,加强新农村建设,保证农村文化的快速发展,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政府的扶持必不可少,建立良好的新农村文化,有力整合,展现自己的文化氛围,享受自己的风土风情。展现自身的功能与活力,实现战略化转型,以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我们党及人民正在严而有序的进行。加强文化构建,巩固党的地位,夯实基础,才能真正做到发展现代化,推动全中国的科学使命。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曾世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 成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 张卫静.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问题建议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1年10月,绥阳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以潮涌般的推力增投入、促发展”。全力推进“五个一体化”,以城带乡,实现由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延伸,促进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因此,加强对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研究,探索一条符合我县实际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之路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建设滞后,统筹发展的科学性不高
1、原有城市规划建设滞后
县城中心区分原老城区和南部新区,城区面积小,到2011年,县城中心区建成面积才拓展到5.5平方公里。由于受时展的限制和约束,以前的城市建设理念滞后,缺乏前瞻性,使得现有城区规划建设的定位模糊,县城规划建设随意强,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远性;规模小、可容纳性小,城区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完善;城市公共管理服务落后,已不适应城市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的需要,城市的品质和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
2、小城镇规划建设滞后
全县共辖12镇3乡,区域条件以高山、梯坡为主。各镇乡一直以来对小城镇建设重视力度不够,缺乏科学的集镇发展规划和建设推进计划。小城镇人口总量小,除洋川、旺草两镇总人口超过5万人以外,具有代表性的郑场、风华、蒲场3镇总人口也还不到5万人。乡镇建成区面积小,除洋川外没有一个超过3平方公里。城镇建设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3、农村规划建设滞后
全县约41万农村人口分布在12镇3乡自然村中,人口居住分散,形成村居错落杂乱的现象,有几十上百户大聚居、有十几户小聚居、有几户零星分散在高山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居住环境功能不全,受区域条件的制约,路成为全县农村基础设施中最突出的问题,其他水、电、通讯等同样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二)工业基础薄弱,统筹发展的支撑力不强
目前,以“贵州绥阳经济开发区”、“风华工业园”、“蒲场煤电化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主的“一区三园”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将逐渐形成。但总体来看,我县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晚,集聚效应尚不明显,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传统工业多,产业链短,县域工业特色不明显。工业经济总量较小,企业规模小,缺乏支柱性企业、高兴科技企业、地方龙头企业、未形成有自主品牌和一定竞争力的特色规模企业,使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力大大削弱。
(三)农业发展缓慢,统筹发展的基础薄弱
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为工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基本条件。但绥阳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经济却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农民意识普遍落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土地流转成效不明显,还未能建成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具有特色的朝天椒等地方特色产品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化产业和自己的特色品牌,离现代化农业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发展中远不能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四)城乡差距较大,统筹发展的任务艰巨
全县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收入差距、基础设施差距、教育差距、就业差距、医疗差距、城乡生活差距、消费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等,这些差距的存在,将势必影响到全县的经济平稳、持续发展;影响到社会公平公正,导致城乡关系紧张;导致贫富悬殊,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目标不一致。
二、对我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抓规划、增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科学性
1、抓好四大定位,构建现代化城市
紧紧依托绥阳实际,围绕“山水田园、诗意栖居”的特色定位,围绕“遵义市副中心、新型工业城市、旅游休闲城市”的目标定位,“空港新城、遵义新都、重庆南苑”的功能定位,以及建设25万以上人口中等城市的目标定位,按照县城建设总规和详规,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一是对拟建新城区按照新型工业化城市定位,进行科学规划,完成城区“工业区”、“商贸区”、“生活居住区”、“休闲娱乐区”等整体规划和详细建设方案,融入现代城市建设理念,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建设、做好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加快绥阳绿洲农产品商贸城建设,打造遵义农产品交易中心,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服务业,积极推动县城广播旅游大楼、五星级宾馆、多功能诗乡大剧院、城市规划展览馆、档案馆等项目在新城区落地开工建设。把新城区建设成为融高尖端商业物流、高品质人居环境、现代文化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工业城市。
二是对现有城区要按照诗乡特色文化城市定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道路体系,合理规划路网密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启动县城公交系统建设,尽快完成县城白改黑工程和诗乡广场二期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排水、供气、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管理体系,加强创新城市管理办法,对城区现有的餐饮、副食、建材、物流等各行业要实施“规行划市”,按照城区各街道特点,打造建材物流一条街、餐饮服务一条街、休闲娱乐一条街、日用消费一条街,加强对中小商场、超市、连锁经营店的有效分布和管理,使生活区、休闲娱乐区、商业区合理布局,井然有序。切实规范各街道的命名,加强对城市死角、城乡结合部的改造和治理。
三是对旧城区要切实加快改造步伐,稳步推进老体育场、洋川镇政府、诗乡大道西段、红旗东路等旧城改造,全面推进县城绿化工程。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完善水、电、路、通讯等设施改建和升级。
四是按照“一主三辅”“南延西扩、发展新区”的建设思路,大力实施城市倍增计划,加快推进以洋川为核心,风华、蒲场、郑场为组团的县城建设新框架的规划实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路等级和公路沿线的绿化建设、村居改造。大力实施同城化发展战略,加快绥阳撤县建区的步伐。
2、挖掘地域文化元素,打造特色小城镇
各乡镇要根据本地地域特点,挖掘本地文化元素,结合生态、旅游、产业特点,以“山水田园,诗意栖居”的特色定位,制定本镇建设发展规划。突出地域特点,全力打造融文化、生态、旅游、产业为一体的特色小城镇。同时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着力抓好新农村建设,坚持点、面结合,把新农村建设延伸到偏远的农村,把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大程度地惠及农民。
关键词:农村 音乐教育 缺失 文化建设
音乐是一种艺术,对人的整体塑造至关重要,关于音乐对人的影响,特别是在成长期,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绝不可可有可无,等闲视之。”而在中国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普遍存在一种缺失状态,这种缺失,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塑造有失平衡,更对农村文化建设整体水平的发展和协调影响重大。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缺失现状
1.音乐专业师资缺乏
在教育中,教师的地位不言而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大任属于教师。在农村,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还要承担学生摆脱贫困的使命。而目前的中国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来源基本上是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城乡差别,经济发展缓慢、文化建设落后,所以一些音乐专业毕业生不愿去农村任教。
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目前农村中小学的音乐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大多数音乐教师都由其他科老师兼任,这些非专业性师资必然建构非专业性知识体系,他们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化,对音乐课程的教学方法也缺乏专业的理念,因此教学形式不能完全脱离文化课教学的模式,对学生的兴趣引导处于与其他课程相差不大的劣势。而那些音乐的专业师资会因为农村课程理念的滞后、设施的不够完善感到无用武之地,渐渐要么失去了热情随波逐流,要么离开农村,变成北漂、南漂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
2.音乐基础设施缺乏
音乐是听觉艺术,既然是听就要有发声源来配合,唱歌需要有伴奏,需要有和声背景,这样容易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对于这些基本的要求,城市中常见的音乐课教学基础设施如钢琴、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多媒体教室在今天的中国农村中小学还是鲜有的,即使有也只是风琴、口琴等简单陈旧的音乐器材,这对调动学生演唱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音乐潜能都受到限制,从小的说,这直接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长远看,也因此制约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从根本上说,九年义务教育的教材是没有城乡差别的,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缺乏,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国家统编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上是脱节的。
3.音乐教育观念偏狭模糊
在中国农村,学校教育孩子最根本的出发点在于走出大山,摆脱贫困。所以在教育者的思想中,文化课程的成绩优劣是决定孩子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而音乐,他们觉得既不能创造财富,又不能代替文化课的成绩,更没有认识到音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就忽略了音乐在孩子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孩子美感、审美素质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升学率作为社会对学校评价的唯一标准,对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压力,学校只好放弃一些看似与成绩无关的课程和活动,音乐课就是其中一个简单的牺牲品。因为升学考试不考音乐,所以平时可能还有音乐课,而一到临近期末,音乐课就会被其他主科课程占去时间。音乐教育在一些农村的基础教育中基本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对学生而言,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存在,爱好音乐的学生也不在少数,但是当升学和爱好看似产生冲突的时候,孩子也会为了升学的压力放弃爱好。因此,在农村学校,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对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甚至是模糊的。
4.音乐课程实施的缺失薄弱
由于上述原因,真正落实到音乐课程设置上,音乐教育的教学基本条件基本上属于缺失状态,师资不专业、设施不健全、观念不重视,必然会导致课程构架单调、课程内容松散随意、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学过程程式化的结果,因此,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下,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才能的培养受到影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与城市音乐教育差别更加显著的是,当课内的音乐教育受到升学率压力被排挤出课堂时,城市的课外音乐教育却是另一番天地,家长在素质教育的政策感召下,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不仅学习种类齐全、而且花样繁多。声乐、舞蹈、乐器种类齐全,古典现代、中西结合样样精彩。这种城市音乐教育的多样性和普及性在农村是一个重大的缺口,致使学生的音乐才能被积压在峻岭山沟、乡间地头。
二.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
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是农村改变面貌、走向小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然而,目前的农村基础教育的音乐教育的缺失对农村文化建设影响重大。
1.农村音乐人才供给不足
[摘要]:本文建立在对张庄村为期半个月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通过与农民的访谈和对农民日常生活的观察,考察大众传媒在农村社会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电视媒体对农民生活、生产以及生活观念的影响,并指出大众传媒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农村社会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化主要表现为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大量的农民离开了生养他们的土地,进入城市。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大众传媒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以一种显见的和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影响着原本闭塞的乡野社会,尤其是电视媒体,利用广告、连续剧和新闻报道的方式,不断把城市的信息和生活方式传递到乡村,由此改变了农民的购物习惯、生活方式和交往行为。
一、遭遇现代性的乡村社会
1、调查的对象
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一直以农业为主体,早已指出,这使得中国人养成了安土重迁的习惯,土地是人们生存的根本,人们也是在土地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各种交往关系。然而,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生产结构,在1979年之后有了显著变化,1979年之前,工业化虽然也在中国城市和乡村都同时开展,但并没有对乡村结构造成根本的冲击。而1979年以后,随着中国重新走上“现代化”道路,中国的乡村社会很快面临着危机,这种危机不仅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层面的。首先,随着人口日益增长,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其次,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吸引着生活在土地上的农民,诱惑他们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民工”作为一个独特而庞大的群体出现在城市里,以血缘和地缘为基本结构的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又过了十几年的时间,中国农村的现状又是什么呢?大众传媒在此过程中又起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对江苏省灌南县李集乡一个名叫张庄村的村庄进行了一次为期半个月左右的田野调查。
选择张庄村作为我们调查研究的对象,在于它是中国农村向城市化转变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张庄村原来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本的村庄,但在改革开放之后,张庄村原有的乡土特色正不断地被削弱,大规模的林业生产、外出务工以及在附近的工厂做活已经成为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2、土地情况
张家村早年是一个典型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乡村,这个村子共有土地约3200亩,人口约1500人,1500人主要靠在3200亩上播种稻谷、麦子和玉米来生活,直到1986年,这里的人们多数还是以农业为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每户家庭通常是6口人:父亲、母亲、两个孩子和祖父、祖母,其中父亲是一家之主,父亲在田野里劳动,母亲在家里操持家务,祖父、祖母帮助父亲、母亲处理田野和家庭事务,父亲和母亲则通过收割庄稼,共同担负全家人的生活开支,这样的家庭结构一直维系到20世纪90年代初。
但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的土地逐年减少,如今整个村庄剩下不到200亩的农业土地,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约有80%的人已经不再从事农业耕种,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们纷纷离开了土地和家庭,到城市和外地打工,同他们一到出去的还有儿子,这样的男性共约500多位,这个村庄也有女性到城市里打工,但数量并不多,大部分女性(约700多位)选择在本地的开发区上班,留守家中的是一些鳏寡孤独者,农田不再成为唯一的生活来源。
原有的土地都到哪里去了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土地都被工业园区的开发商租用,甚至住房也被置换,农户可以用0.4亩的土地换取占地0.4亩的房屋,政府负责房屋的统一规划与建设,在张庄调查时我们发现,这个村庄有整齐有致的别墅、干净的广场以及设施齐全的活动中心,这一切已很难让人想到,这里曾经是传统中国农村中的一个普通村落,在我们采访期间,在一些尚未改建的房屋外随处可以见到这样的标语“向华西村学习”,可见,正在开展的“新农村”运动在这里已经如火如荼。
虽说农民住上了别墅,可调查却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失去土地的农户,对于土地,仍然十分留念,“没有土地还叫什么农民,谁愿意把地给卖掉或出租呢,粮食即使卖不掉至少能解决全家人的吃饭问题,生活有个保障啊。”村民们这样跟我们说。土地对于他们依然很重要,农民们认为没有土地就没有安全感。不过,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样的想法只存在于父亲、母亲辈以上(即50岁以上)的村民中,20岁以下的青年和部分的青壮年(30岁上下)村民都表示不想一辈子靠种地来维持生活,他们普遍认为一亩地辛苦一年只能挣得700元左右,远远不及上班打工挣得多,他们渴望离开土地。但是离开了土地,他们能到哪里去呢?进入城市?多数年青人实际还是有些迷茫。
传统的乡村生活已经改变了,我们想知道,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如此急遽的历史变迁,作为一种现代媒介,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媒体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二、电视与乡村生活
科塔克把电视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电视凭借它的新颖获得了人们关注;第二个阶段,开始了“对电视信息的地址、解释和加工的过程”;第三阶段,电视进入了某地的大多数家庭;第四阶段表现为“电视收看行为对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的持续和终生的影响,后者一生都生活在电视传播的全国文化和电视制造的大众现象之中。”[1]张庄村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7%,而张庄新区已是100%,可以说,张庄村已经进入了第四个阶段。77.14%人认为他们了解国内外各种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发现以电视为主体的大众媒体对张庄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产生了巨大而又细微的影响。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否认大众传媒对他们生活本质的改变:“没有电视,最多是有些闷,我们才不会相信电视上的那些广告呢,都是骗人的。”然而,不管否认与否,我们通过观察可以肯定,他们的日常行为和精神生活实际上都已深受媒体的影响。
大众传媒改变了中国农民思想、行为和认识,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的交流,将城市里的一切带到了农村,也使得农民了解了城市世界。“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2]在传统社会里,人际传播作为人们沟通的古老方式成为信息来源的最主要的渠道,我们从鲁迅的小说《风波》里就可以看出,村子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信息的最重要通道,小说中的河边和谷场成为了最重要的公共交往空间。不过,随着大众传媒的出现,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是通过七巧那样的人物了解外界情况,而是通过广播、电视和电影了解外面的世界。
电视在这个村庄已经非常普遍,在接受我们调查的35户人当中,每家至少拥有1台电视,而绝大多数人家里拥有2台以上的电视,而在15年前,这个村子还没有电视。电视出现后,人们过上了“新的生活”,据我们统计,有48.57%的人每天收看电视在3—6小时之间,其中有8.5%的人超过6小时,仅有14.28%的人收看时间低于1个小时,有1人因文化程度较低而不看电视。就观看人数来讲,电视的影响已可见一斑。电视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娱乐、放松方式,为了喜爱的电视连续剧,人们会提前干好活或者将它扔在一边,由于这个村子有80%的人群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所以,白天整个村子显得格外宁静。家中多为学生和一些老人,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电视机前。而傍晚时分,各家更是关起门来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聚集在一起聊天的传统乡村生活,显然已无法继续维持。
柯克约翰逊博士在《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中,考察电视对印度两个村庄的影响时,认为电视在三个方面改变了乡村社会,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笔者也试图从这四个方面讨论电视对张庄的影响:
1、经济领域
电视媒介在改变农村经济观念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最主要的。人们通过电视了解自然气候,通过电视购买家用物品,牙膏、洗发膏这些日常用品都是电视广告经常宣传的品牌,新的消费方式通过电视进入了乡村,城市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首先,电视让村民们了解了外面世界。过去这个村庄是封闭的,村民们对于外界一无所知,但现在外面的世界通过电视等媒体深入到了村庄的每个角落。城市生活对于村民特别是对年轻人有巨大吸引力,在与他们交谈中,一位在读的初三学生说道“我现在学习就是为了考大学以后去南京那样的大城市生活。”我们问到“那么南京你去过没有?你觉得它哪里好呢?”她回答说 “我没有去过,但是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那里的生活条件好。”我们便继续问道“那你经常收看那些电视节目呢?”她笑着说“我最喜欢看电视剧了,青春偶像剧,我每天下午都看,还有韩剧也喜欢看的。”
其次,大量的电视广告迅速而深入地影响着村民们的消费观念与选择。有39.39%的村民直接告诉我们他们经常按照电视广告购物,有一位身穿名牌运动服的小伙子告诉我们,他只买“安踏公司”的服装,原因是看了电视广告后就喜欢这个牌子了,他买东西一般是认准牌子的,认为好的产品广告做得都好。在一位妇女家中,她带着责备的口吻指着一辆帅气的摩托车对我们说“我家儿子都已经有3辆摩托车经手了,没办法,留不住钱,你说跟亲戚朋友一起出去,人家都摩托车一骑就到了,我们总不好意思让别人等,于是就买了一辆。后来,改朝换代,这车过时了,就又换了辆。前两年娶媳妇又换了辆新车,还是看电视,那个明星做的广告,还是名牌呢,平时也不大骑,就扔在屋里”,有一些人虽然并不承认自己已深受电视广告的影响,但从他家购买的家电依然可以发现电视广告的巨大渗透力,他们的洗衣机、冰箱和彩电都是那些电视广告中反复出现的商品。
2、社会领域
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张庄的社会结构也或快或慢地改变了。中国乡村的社会结构是以“家庭”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村落社会,传统的农耕社会,年龄和生活经验十分重要,所以男性和年长者往往具有权威性。但随着人口的大量流动和新鲜事物被电视、报纸介绍进入乡村之后,年龄不再是权威式人物的唯一评判依据。约翰逊博士在《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中指出:“传统上,年龄和性别是家庭登记制度中的主要决定原则。在传统的印度家庭中,男人比女人拥有更多的决定权,年长者比年轻人拥有更高的权威。”[3]在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亦是如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长老统治”传统,并且由家庭扩展到整个村落,这种马克斯韦伯所说的“权威式”的统治结构发生了变化。“尊卑不在年龄上,长幼成为没有意义的比较,见面也不再问贵庚了。——这种社会离乡土性也远了。”[4]
大众传媒在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媒不发达和信息封闭的时代,经验是最宝贵的,而经验属于长者。但传媒的发达,使得信息流通越来越快,掌握这些新信息的不再是老人,更多的是年轻人。在接受我们调查的人群中,全村只有5个人接触过计算机并偶尔上网,不过,他们基本上是18岁以下,他们逐渐掌握了信息的话语权,他们不再尊重年长的意见,而是更多地通过电视媒介了解世界。比如在婚姻上,他们不再是像过去那样,由长辈确定,而倾向于自由选择婚姻,他们的择偶标准也趋向多样化。
家庭的规模也开始缩小了,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已不多见,父母和子女两代人在一起比较常见,祖父和祖母往往住在分外。一位60多岁的老人说到“现在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生活习惯都不同,比如我们习惯早睡早起,他们都熬夜看电视。互相之间都看不习惯,容易产生矛盾,不如自己住得自在。而且现在村里好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只剩下老人了。”电视还使得老人和青年人之间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显然老人代表着传统生活方式,而喜欢电视的年轻人,则主导着这个村庄现在和将来生活方式。不过,电视对老人思想观念也是有很大影响,当我们问到对生孩子的性别偏好和个数时,几乎98%的人回答是少要孩子,男女均可。有位60多岁的老年妇女说:“现在男女不都一样吗?电视上一直宣传要计划生育,不要重男轻女,这些道理、政策我们现在都懂。”但是,在对已婚农户的家庭人口组成的统计中发现,每家至少有一个男孩,这也说明了传统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
3、政治领域
传统中国的农民既不关心国家政治,也不关心与自己命运相关的村庄政治组织,他们认为只有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不受到影响,谁上台都一样,而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他们也仅仅是通过家族来解决问题。但是大众传媒进入乡村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农民们开始关心国家政策和各种社会问题,这从调查可以发现,村民在选择电视节目方面的情况是这样的:据首位的是新闻类节目,占到了53%,电视文艺类其次,再次是体育类节目。村民们尤其喜欢看《焦点访谈》、《新闻联播》和《新闻调查》这样的节目,他们在聊天时,还经常讨论各种电视新闻。
其次,通过观看媒体和学习文化知识,村民们掌握了一点粗浅的法律知识,他们遇到诸如离婚、经济纠纷等问题,大多数人不再是通过家族内部协调来解决问题,而是选择地方的政府和相关司法机构,也有少数人直接选择新闻媒体。不过,直接选择媒体的情况还不是很多,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当我们就“您会采用何种方式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个问题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只有8.57%的人选择利用媒体资源,而45.71%的人选择向政府求助,村民们认为媒体没有太大作用,除非是“焦点访谈”这些中央台才有用的。对媒体的不信任是农民们的普遍心态,这说明了媒体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村民们甚至不相信媒体上的一些报道;当然,无法和媒体直接接触,也是村民们不选择媒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4、文化领域
大众媒体对于乡村还有一个方面的影响,是它改变了乡村的文化状况。传统的乡村社会几乎谈不上文化,有少部分人是通过读书掌握文化知识,但大众传媒给乡村带来了一些文化和消遣活动,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通过大众传媒,村民们知道了韩剧、日剧和城市生活方式,他们甚至开始按照电视所提供的文化样本,进行恋爱和交往,例如,婚庆商店也出现在村子里,年轻人开始按照最流行的时尚结婚。
但大众传媒在文化领域对于村民的影响,主要是消费娱乐文化,村民们最容易接受的是《大长今》、《环珠格格》、《超级女生》和《加油,好男》这样的娱乐节目,尤其是年轻的村民,他们几乎每天都沉浸在这些节目中,并且模仿这类节目进行生活。这类娱乐节目大大丰富了单调的乡村生活,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大量的娱乐文化也带来了许多坏处,因为大量的娱乐文化本身的文化水平并不高,而村民的文化辨别力、鉴赏力比起城市人显然普遍较低,他们无法辨别这些娱乐文化的优劣。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大众媒介中的某些娱乐文化也是青年农民犯罪的主要根源。一些年长的家长甚至由此痛恨电视,他们把子女的许多问题归咎于大众传媒,在深入访谈时,有位父亲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去他家中跟他的女儿多多交流一下,谈谈如何提高学习成绩,让他的女儿少看点电视和没用的杂书。
三、大众传媒与“新农村”的文化重建
经过半个月的调查,我们真切感受到农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农村的生活质量有了飞速的提高,农民的生活内容日益丰富。在这一历史巨变的过程中,大众传媒扮演了重要角色,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正逐渐改变着农村的消费观念、婚姻观念、价值判断,使他们的生活日益接近城市文明。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民日益增多,如何重新建立稳定的乡村结构,解决农民身份与心理转变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实现农村社会结构的真正完善,这是我国提出“新农村”建设后,中国农村社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当然,“新农村”建设并不是要放弃农村的“现代化”,而是希望乡村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保持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延续性、稳定性。大众传媒能够带给农村许多新颖、现代的思想,同时它也能够为稳定和重建乡村的“文化共同体”而服务,如何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让那些离开和没有离开的乡村人建立起“乡村认同”,这是“新农村”建设对大众传媒提出的更为深层的要求。
首先,“新农村”应该是具有现代精神和现代气息的“现代化”新农村,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就是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大众传媒应该把现代文明、现代思想传输给农民。而不仅仅是给农民提供一些简单地娱乐。
其次,重建乡村的“文化共同体”,传统的中国农村社会是以礼治为基础的共同体社会,这个共同体社会具有共同的道德信仰、价值观念和礼仪制度,但现在传统礼仪文化和道德观念在乡村社会已经受到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非常冷漠。佐藤卓己把大众传媒看作是新的自我和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工具。而在乡村精神的重建过程中,大众传媒也可以承担这一功能,唤醒人们的乡村认同意识,重建一个新的“乡村共同体”,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对大众传媒的依赖很强,因而,大众传媒把什么样的文化传达给村民,直接影响了村民的思想和文化,建设“新农村”的根本就是重建稳定的乡村结构,将人们重新统一在一个“文化共同体”中,这一切必须借助大众媒介的参与。
[注释]
[1][美]转引自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展明辉、张金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202页。
[2]:《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6年,第4页。
关键词: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农村;文化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194-01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的群众文化建设已成为农村工作的重头戏。在物质条件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成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新目标。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正进入一个空前旺盛的时期,农村群众活动也在各地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政府举办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工作和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乡镇党委、政府联系群众、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繁荣新农村文化生活的前沿主阵地。因此,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村群众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保障农村群众的共享知识文化,将在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载体作用
开展多种形式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活动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为基础,展现原汁原味的农民本色,把专业演出和群众自娱自乐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形式和现代娱乐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基层文化活动的经常化、阵地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另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还能聚拢一大批乡镇文化骨干,使乡镇文化队伍趋于稳定,对乡镇的文化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鼓励乡镇群众积极参加到文化活动中来,不但丰富了业余生活,也使一些有文化特长的群众找到了发挥的舞台。
二、发展乡镇特色文化,继承和弘扬民间文化艺术
乡镇特色文化是在乡镇这个特定的社会区域内,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独特文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和创建新农村特色文化方面起示范、主导的作用。我国有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底蕴十分丰厚。做好地方性民间文艺的挖掘和传承利用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需要,是弘扬民间文化艺术的需要,更是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如我镇的八牌锣鼓,在民间传习已有1000多年历史。但随着时代变迁,我镇八牌锣鼓的演奏人员,曲牌、演奏技艺及历史资料,目前已处于濒危状况。曲牌现在能经常演奏的只有20多支,如再不抢救保护,将全部失传。因此,保护利用好此项特色文化,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和文化艺术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群众文化需求,具有积极的作用。在2010年经专家组研究同意,我镇的八牌锣鼓在2011年已纳入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镇也命名为重庆首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样,八牌锣鼓就得到了更有效的保护。
三、借助文化站阵地,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基础。农村要稳定,离不开思想政治的辅佐;农村经济要发展,离不开先进科学文化的指引;农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理论和文化知识的开导。有效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让先进文化在农村深深扎根并开花结果,农村基层文化站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依托于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主阵地,形式多样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有利于统一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有利于凝聚干部和群众的力量。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功能活动厅、阅览室、培训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管理用房以及室外活动场地、宣传栏等配套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体活动,满足群众需求。通过我搭台你唱戏来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心理需求,活跃农村群众文化氛围。从而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指导和辅导村级文化业务活动,增强群众凝聚力
关键词:菏泽;城乡一体化;农村社区;住房建设;问题研究
总的看,我市对新农村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进一步丰富,采取的措施更加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全力搞好农村住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以来,菏泽市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以整村迁建、镇驻地开发为主,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建设、有序开展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到2012年底,我市共启动整村改造建设项目567个、涉及村庄995个,开工建设总户数达到231 970户,累计完成投资301.9亿元;完成危房改造102 815户, 累计完成投资63.6亿元。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农村住房建设的政策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把农村住房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使各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结合我市煤矿项目建设,对压煤村统一实施搬迁,按照“征地统一补偿、农民集中安置、土地集约利用、设施配套建设”的原则,集中建设居住区。对乡镇驻地或周边村庄,按照小城镇总体规划,逐步集中建设改造成为城镇社区,并将周边村庄有条件的农户吸纳进来,既扩大了小城镇规模,又改造了“空心村”。如曹县庄寨镇丁寨社区、东明县陆圈镇陆圈村、单县李田楼中心社区实施镇边村向镇驻地聚集,集中规划建设了城镇社区。目前,丁寨社区共建设完成440户,陆圈村已开工建设500户、完成434户,李田楼中心社区共建设完成1 800户,已全部入住。野巨县今年以来,改造项目14个,涉及村庄24个,在建5 786户,完成3 269户,开工总户数9 055户,改造危房3 579户。使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呈现出了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农民生活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单县认真贯彻落实有关会议精神,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工作思路,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同时,不断加大建设力度、严格拆迁标准、认真落实优惠政策,使各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把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作为一项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整村迁建涉及到44个村庄,计划完成6 500户,实际完成6 965户,完成投资近5.6亿元,2010年整村迁建设及127个村庄,计划户数15 000户实际完成17 000多户,完成投资13亿多元。2011年整村迁建涉及69个村庄,计划完成12 400户。几年来共完成34 365户, 节约土地6 000亩,完成投资26.8亿多元。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我市农村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有以下因素影响农村住房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对推进我市农村住房建设,还缺乏积极性、稳妥性;对示范村的培育力度不够,采取的形式和多种渠道住房培育试点村还需要加强。对基本达到住房标准的村,还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提高,确保真正达到标准。对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的村,还需抓紧搞好住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争取农民早日入住。对开工建设的村,要切实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抓好工作建设质量。
(二) 资金投入力度相对不够。农村住房建设的难点在于资金不足,要想深入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就必须切实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为此,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重点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土地金融政策,开发区建设政策,农村住房改造政策,改水、改气、道路等方面的政策资金,特别是充分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集中向农村住房建设尤其是重点村镇倾斜,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住房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确定的住房建设示范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如村村通水、通电、通路、通宽带网“四通”工程、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五化”等,相对达不到农村住房建设的标准;所以,要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达到农村住房建设标准,还需要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
(四)物业管理不够。虽然2011年9月份以来,我市农村深入开展了居住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但全市农村相对达不到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的标准;对农村物业管理,不够规范,农村物业管理“乱差”现象的根本改变还有一定距离。
(五)工作督导调度力度相对不够,详细了解农村住房建设进展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还需加大工作力度,完成农村社区住房建设的目标任务。
(六)个别地方对改造农村住房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工作标准不高。如和青岛市,滨州博兴县、滨城区,德州平原县、齐河县等地相比,有不小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住房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的认识。
(七)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建设支持力度不够。
二、加快我市住房建设平稳较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做好住房改造工作。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农房建设工作,继续坚持两个“聚集”(乡镇驻地周边的村逐步向小城镇聚集,距乡镇驻地较远的村适度向中心村聚集),引导更多农村适度集中建设住房,助推小城镇发展,切实提升我市城镇化水平。
(二)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住房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房建设的难点在于资金不足,要想深入推进农房建设,就必须切实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为此,在资金投入方面重点是统筹各方力量,开发区建设政策,农村住房改造政策,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形成工作合力。采取经济强村自建,对部分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的村庄,要由政府出面,统一规划、设计方案,由群众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案,依托自身实施改造。如郓城县黄安镇于楼村通过发展木材加工业,实现了群众富裕、集体增收的目的,该村统一规划建设了于楼新村。单县杨楼镇苏门楼村通过发展建筑业,全村80%以上的农户从事建筑施工,群众比较富裕,该村统一规划建设了苏门楼社区。目前,于楼新村共建设完成550户,苏门楼社区已开工建设1 400户、完成900户。
(三)进一步搞好设施配套。对已经实施整村建设的项目进行“回头看”,补齐配套设施的“欠账”。同时,对目前和今后的新建项目同步配套建设基础设施。
(四)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加强新建农村社区物业管理,配备专门服务人员,搞好安全保卫,卫生保洁,水电维修,市政设施及绿化养护等工作。
(五)要强化督导,严格考核。把将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县区城镇化工作观摩的重要内容,坚持 “一周一通报、一旬一调度、一季一观摩、年底总考核”制度。并要组织城建、国土等相关部门形成督查组,对各县区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召开座谈会,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现场解答,进一步坚定各县区搞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的决心。
(六)进一步做好技术指导。强化对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施工的技术指导,印发农居设计图集,组织农村建筑人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农房建设质量。市财政可以列出专项资金,印制“新农居”住宅设计图集,并进行免费发放,引导农民建设节能、环保、抗震、宜居的“百年住宅”。同时把农房集中建设改造项目纳入工程建设程序,完善各项规划建设审批手续。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实施全程监管,在项目选址、地质勘探、建筑设计、施工组织、建材选用等环节严格把关。还要加强了对各县区农房整村改造建设现场定期拉网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七)进一步开展建材下乡。加大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建设支持力度,推进建材(水泥)下乡工作,规范运作,严格监管,保证补助资金专款专用,集中力量补助符合条件的农户。推广使用散装水泥,限制使用袋装水泥;推广塑钢中空玻璃门窗,限制使用单层玻璃窗;鼓励使用新型节能砖,尽量使用混凝土浇灌,不用预制楼板;增加外墙保温层,多建连体房,尽量少建或不建独院房。
(八)要完善政策配套,加大支持力度。要加大用地支持,对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涉及新增的建设用地,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安排上,拿出适当比例用地指标予以保障。还要规费优惠及产权的支持,城市规划区内城中村、城边村和建制镇驻地村庄进行统一建设改造,用于安置农村居民的住房,按规定减免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城市规划区外和镇驻地以外的旧村改造、整村迁建和农民自建住房,只作备案,不收任何费用。对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涉及新增的建设用地,比照乡镇村公益事业用地,依法办理集体建设用地手续,并对新建住房依法办理房屋产权证明。
(九)与土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相结合,努力实现农村社区住房建设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良性互动。抢抓“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示范县”机遇,积极推进旧村改造,全市要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工程。如曹县李路相社区、单县高韦庄镇大徐庄村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实施整村改造。目前,李路相社区共建设完成900户,大徐庄村共建设完成706户。
(十)要加强建设管理,打造样板工程。在建设农村社区住房过程中,要委托专业监理的基础上,对每处新村建设均选出村民代表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督。在设施配套方面,从全局高度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城中村、城边村和镇驻地村的改造,纳入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范围,按照城镇社区标准进行配套;对旧村改造、合村并点新村建设,同步硬化道路,完善供排水设施,配套简易适用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并依据周边环境最大限度的配建养老、托幼、中小学等服务设施。严格执行省市要求,把建筑节能环保要求贯穿农房建设全过程,积极推广使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产品。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文化农民;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038-03
2006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的文化素质决定着农业基础设施和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的更新,并决定着农民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同时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又影响着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对市场经济变化的敏感程度,从而影响着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力量,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文化农民素质也有了更新的要求。
一、新农村建设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的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力量,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一)新农村建设对文化农民培养的基本要求
1.对新农村建设和文化农民基本内涵的理解。从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来看,内含着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农民的文化素质主要是指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农民文化程度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现阶段农村劳动者中,95%以上基本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前提在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2.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的基本素质要求。文化素质是反映中国农民整体水平的基本素质,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和文化水平,也就没有新型农民。这就要求,农民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至少要完成基础教育,具备一名现代社会农业劳动者所需的基本能力。从自身能力层面来看,新型农民就是要达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等要求,用现代观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具有创业精神、开拓意识和较高组织化程度。其一,要求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农民要具有鲜明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全新的就业观念,具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思想品质,积极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其二,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包括现代科技知识和农业专业知识等。文化农民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要能主动学习新科技、新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熟练操作现代农业生产工具、机械,能较快地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中坚农户和科技示范户,能形成较强的技术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农村地区的共同富裕。其三,要求具有一定的综合文化素质。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科技转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应做到边学习边创业,积极融入现代大农业,更好地服务新农村经济建设。
(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
1.从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上来看,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靠农民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搞活农产品流通市场;增加农村收入要靠农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创业;从新农村建设的产业结构优化需求上看,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实现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按照优质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农民需要改变过去的单纯种植、养殖做法,而要向农、林、牧、副、渔、工、商、服务等产业多方面调整发展,农民的素质越高,调整农业生产的能力也就越强。在农业产业化产业链条中,不论是产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还是技术、信息的服务者,都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从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装备状况来看,凡是农民文化素质较高的地方,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现代化装备程度也高。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已成为更新、推广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的限制因素,严重影响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整体进程。
2.农民文化素质是农村经济繁荣的内在需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农民是农村科技信息的接受者,是农业科技应用的对象,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接受应用程度,决定着农业科技的转化速度和效果。因此,只有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才能增强农民采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实现和加速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3.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迅速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与农民收入紧密相连。农民文化程度越高,户均收入也越多;农民文化程度指数越大,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也越高。文化程度指数高的地区其农民人均收入也较高,农民的商品意识也较强,择业门路也会广,发展的农村第二、三产业的收入也多。所以,要迅速增加农民的收入,建设新农村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
4.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必然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施的重大战略措施,也是迈向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最有效的途径是依靠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武装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没有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三)农民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和突破口
1.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产发展靠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搞活农村市场流通; 增加农民收入靠农民的统一协调、勤劳智慧和艰苦创业等,新农村建设最终还要广大农民所具有的文化素质,忽略新农民这个主体素质的提高,再好的硬件条件,再美的优良环境,也会失去它们建设和存在的最终意义。
2.培育文化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没有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农民文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因此,建设新农村,不能没有新型文化农民。
3.培育文化农民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只有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勤劳致富蔚然成风,遵纪守法、诚信友爱,摈弃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崇尚文明成为新时尚才能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貌。
二、现阶段中国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需求的差距
农业部主管农民教育的张宝文副部长在2004年“农民培训暨中国农民大学发展研讨会”上提供的调查数据表明:当前,中国农村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七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只有0.5%。其中,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1/3。农民整体知识水平不高,科技素质水平普遍偏低以及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领会能力和掌握能力较差,这与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和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民迫切需要的技术培训与落后的培训机制严重脱节、农村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有很大关系。导致政府部门还不能及时有效的将科学技术在农村中普及与推广,许多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机械装备难以推广应用,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严重制约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建设新农村也将受到制约。农民的各方面素质远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仍与加快中国农业和农村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建立与新农村建设需求相适应的文化农民培养模式
(一)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体制
1.拓宽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渠道。农村青年利用农闲时节,根据生产需要,学习自学考试课程,提高素质并取得高等教育文凭。这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基本不占用地方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解决了地方高等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小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又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制定相应政策,建立健全助学体系,加强农村自学考试的基地建设。根据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组织助学辅导,以便提高农村自学考试的质量,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
2.加强技能和识别能力培训。首先,要重视初中或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加大投入,充实教师队伍,通过增加就业技能课程或在初中、高中阶段适度延长职业技能教育时间,进一步强化回乡青年的就业能力培训。一是发挥村级小学资源优势,扫除青壮年文盲农民。二是要适时的进行岗前培训。三是要继续发挥农民夜校的作用,就近向农民提供学习科技、学习技能的场所,形成农民学文化的良好氛围。 其次,培训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也就是市场主体,所以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和经营管理等其他专业技能的培训势在必行。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程度和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建立职业培训体系。包括加强就业前培训;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加强再就业培训;发展远程培训。
(二)创新农民培训的工作机制、工作方式与重点,有目的地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
1.创新农民培训的工作机制。首先,整合农民培训的师资资源。对县(市)内各涉农科技部门和县农广校、职教中心等的师资资源,按照农民培训工作的具体规划进行统一整合。其次,构建立体式的农民培训的有效载体。组织以各业科技人员为主的农民培训专业队伍、建立以先进农技推广设施为基础的农民培训工作网络、构建各种类型的农民培训中心场所、建设以农业高新科技园区为基础的农民培训实训基地、实施“三电合一”(电台、电话、电脑)的农民培训传播模式。最后,构筑县、乡、村三级农民培训工作体系。
2.优化农民培训的工作方式。首先,根据农事季节、农业区域和农民文化素质层次不同,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常规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示范村户培育与点户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其次,根据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计划,对农村富裕劳动力进行农业科技、技能和引导性培训,促其在农业内部转移和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最后,依托县农广校和有关大专院校,开展农民大中专学历教育,为农村培训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科技和管理人才。
3.突出农民培训的工作重点。首先,提高“三种能力”。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技储备能力、农业科技转化能力。其次,推进“四个转变”。即由过去单一为农业增产提供技术支持向产前、产中、产后和生产、生态、生活提供技术支持转变;由注重常规技术向既注重常规技术的集成升级又注重高新技术自主创新转变;由注重农业生产管理向农业生产、资源保护、生态建设和农民生计等多方位管理转变;由注重引进、试验、示范向引育结合,将本地特色产品做大做强转变。最后,实现“五个突破”。即在农科教紧密结合的机制上实现突破;在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心工作上实现突破;在推进农村带动两个转移(农业内部转移、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就业上实现突破;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实现突破;在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上实现突破。
(三)要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一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人员,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地方政府要根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开展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为中国产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一要着力培养五支队伍:即培养一大批基层组织负责人,组织发动和带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培养一大批农民技术人员,带头应用和传播先进农业技术;培养一大批种养殖业能手,率先致富奔小康,带动广大农民共同富裕;培养一大批经营能人,创业办实体,繁荣农村经济,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村产业群体;培养一大批活跃在农村发展建设各领域的能工巧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面貌。二要培养一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人员,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和科技致富带头人,将农业科技成果辐射到千家万户。三要进一步扩大“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
(四)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着力改善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生产能力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已经被时代赋予了极大的责任。农村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新型就业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将起到重要而强大的推动作用。发展农业现代化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农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大力实施,需要大力抓好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生产能力。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华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应从以下方面着力改善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生产能力。
1.通过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劳动技能。通过教育,逐步引导农民群众逐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指导生产。要健全和完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把农村的文化教育与科普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人、财、物各方面来提高农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比重。
2.要充分发挥各级科技等部门和单位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培训方法,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要把传统方式与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培训等方式有机衔接,注意长短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阶段性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普及性培训与系统性培训结合、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培训方法,农闲系统培训、农忙急用培训,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孙君,王佛全.专家观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权威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王振中.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牛若峰,等.中国的三农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