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范文

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范文

按照农业科技原创性的强弱,可以将农业科技创新划分为发现型、发明型、引进集成型和组装改进型4类。每类技术研发的过程需要不同投入和创新主体的共同参与,且随着研发进程的不断推进,主体角色会发生变化。

1.1发现型农业科技创新

发现型农业科技创新的技术原型是一种科学发现,如发现某项基因、生物种质、重大理论或方法等,这些发现经过科研部门科研人员的进一步研究分析,成为一种潜在的技术体系或模型,再经过反复的验证并结合其他技术理论成为开发性共性技术,可供应用开发部门进一步研究转化成为应用性共性技术,应用性共性技术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分化为多项应用技术,最终形成实用技术。

1.2发明型农业科技创新

发明型科技创新是基于已有科学发现(可能为自身原创型科学发现或者其他研究者已验证的科研发现)基础上的技术实践创新,从实验室技术、开发性共性技术、应用性共性技术、应用技术到实用技术逐步发展和成熟,如动植物品种的选育属于典型的发明型农业科技创新。在这种创新模式中,所有技术都由某一相同行业内的研发者来完成。通常实验室技术和开发性共性技术是同一个研发部门或研发者,开发性共性技术成熟后在转入其他研发部门或研发者,并派生出不同的应用技术和实用技术。

1.3改组型农业科技创新

在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已经相对完善的情况下,许多应用技术和实用技术体系已经存在并成熟运行,同时伴随着相关领域基础研究的深入,会形成新的技术理论与研究方法对已有的技术体系进行提升改造,改造后的应用技术将同现有的其他技术进行重新组合,组配成具有更好技术效能或满足不同技术需求的应用性共性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便属于该类技术创新范畴。在这种技术创新模式中,共性技术的配套组装和应用技术的集成开发通常在一个研发部门进行,以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研究为主。

1.4引进集成型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领域许多应用技术的开发需要通过对工业、信息等行业科技领域共性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来实现。在此阶段农业科技创新的任务就是将已有的行业技术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和其他农业技术来实现转化和改造,成为农业领域新的应用技术,如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3S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便属于该类技术创新范畴。从农业科技演化模型可以看出,农业科技创新大体要经历5个阶段,分别是基础研究阶段、开发性共性技术研发阶段、应用性共性技术研发阶段和应用技术与实用技术开发阶段,这5个阶段的科技创新所对应的研究领域分别为基础研究(科学发现、潜在技术挖掘)、开发性共性技术研究、应用性共性技术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和实用技术开发,其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基础研究。

在农业技术研究体系中,对应于农业基础技术的研究领域称为基础研究,主要指农业基础设施和尚处于知识阶段的农业科技成果,他们是开发性共性技术研究的母体。其研究结论或技术成果的重大突破,往往会对基础科学的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不能够直接引导产业技术的发展,产业投资者无法分享其好处,不能直接获取经济效益,一般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

(2)开发性共性技术研究。

产业共性技术面对的用户是农业科研机构或企业,用于二次开发和应用性创新,其本身还属于基础性研究领域,只是研究的目的和方向是解决重大应用性创新问题,尚未进入市场竞争领域,或称之为竞争前技术。由此,对于该类技术的研发可以定义为基于能应用于未来商业开发或为特殊的商业原型所进行的早期非常不确定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其研究成果或结论能够提供大范围的应用机会,可以对企业或整个产业的技术支撑及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产业核心竞争力产生决定性影响,是未来应用性共性技术研究的基础。开发性共性技术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共享性。不确定性是指开发性共性技术研究以基础研究为基础,距离市场应用还有较大距离,其投入回报的风险性要远大于应用研究;共享性是指该类研究成果与基础研究成果类似,其研发成果可以为某个产业的多项领域或多个产业共享,这种共享性是由该类技术的“非争夺性”和“非排他性”所决定的,某个企业对该类技术的应用并不减少其他企业对该项技术的应用,也很难阻止其他企业对该类技术的采用,因此依靠专利系统有效保护其知识产权的难度较大。

(3)应用性共性技术研究。

应用性共性技术研究上承基础性研究下接应用性开发,是一系列应用技术开发的源头,它与开发性共性技术既有区别又有相同点。区别是,应用性共性技术已进入应用性研究阶段,其研究成果是可以产生一系列具体应用技术的产业化共性技术;相同点是两者的研究成果运用均具有多方向性,通过与其他技术、研究方法或技术手段的结合可以产生不同领域的应用技术。在应用性共性技术研发阶段,因其直接导向的研究成果为可以市场化的应用技术,且研究方向的针对性强,可扩展范围相对狭窄,研发风险较基础性研究阶段要小得多,且从事应用性共性技术研发和后期应用技术、实用技术开发的部门通常为同一部门,使得知识产权的保护难度大大降低,依靠市场机制可基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同时,对于一些公益性领域(如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应用性共性技术研究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仍属于市场调节失灵的领域。

(4)应用技术开发。

应用技术开发是将应用性共性技术转化为应用技术的开发活动,其开发成果为成熟的、可以进行市场交易或转让的技术。一般认为,应用技术是以解决特定问题和满足具体需求为导向的一组秘密的技术知识、经验和技巧等的总和,其表现形式可以为具体的书面材料,如设计方案、图纸资料、工艺方法、技术参数等,也可以为具体的技术操作规范、示范等,还可以为具体的物化产品,如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的生物品种等,其显著特征为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获得保护,是一类产权独占并可以进行市场交易的技术类型。就应用技术持有者(多为科技型企业)而言,应用技术也即专有技术。农业应用技术与工业等其他领域的应用技术相比较而言,在推广环节受自然环境、区域条件和产业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多数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转化为实用技术方可大范围推广。(5)实用技术开发。实用技术与应用技术的概念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如果某些应用技术的推广条件、实施或操作规范非常明确和具体,其本身即为实用技术。但就多数应用技术而言,还需进一步做“因地制宜”化处理。一般而言,实用技术应符合以下几项标准:①工艺成熟、技术先进、经济合理;②已有两个以上应用实例,并有一年以上连续正常运行(或试验推广)时间;③技术适应性强,覆盖面广,具备广泛推广的条件;④专有技术产权权属明确。基于这些标准,笔者认为实用技术开发是将应用技术结合具体的需求、应用环境和条件等因素进一步开发成为工艺成熟、经济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规模推广的技术过程。农业科技研究演化模型揭示了农业科技从最初的理论农业科技研发流程到投入应用需要经过不同的阶段和层次,每阶段层次的研究技术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和特征,农业科学技术研发的演化流程和相应阶段的技术类型及特征是确立政府农业科技投入范围的主要依据。

2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选择行为分析

无论是对政府而言还是对企业等社会主体而言,决定其投入行为的影响因素概括来讲有两项,一是风险因素;二是预期效益。政府投入应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会为目标,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和责任要高于其他社会投入主体;企业等投入主体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尽可能规避风险。以农业科学技术的演化流程为主线,分析各阶段农业技术的研发投入与风险的关系、与预期效益的关系来分析不同主体农业科技投入的行为选择。

2.1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风险模型

在农业科技的研发过程中,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研发本身的风险,即研究成果的不确定性,称之为技术风险;二是在进入共性技术开发阶段后,除了面临技术风险外,还将面临与技术的市场潜力相联系的市场风险,从而会左右主体的投入决策。市场风险源自技术研发成果可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或者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并没有把单位成本降低到可以实现市场渗透目标的水平。为了描述不同科技研发阶段的风险特征及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关系,构建了农业科技研发的投资风险模型。以X表示农业科技投入,以R表示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中所面临的风险,即:R=f(X1,X2…Xn);其中:X1,X2…Xn分别代表各类农业科技投入,如课题经费投入、仪器设备投入、科研人才投入和其他配套技术的投入(如购买专利)等。对于政府与企业等其他主体而言,其函数曲线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基础研究阶段,农业科技研发的主要任务不以特定的研究方向为目标,重在发现科学原理,揭示科技规律,研发投入总量大且不确定性强,导致技术风险很高,短期经济效益不明显,从投资理性上企业是不会选择基础研究进行投资的,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在基础研究相对成熟,步入共性技术研究阶段(依次为开发性共性技术和应用性共性技术)后,企业会逐步介入,因为该阶段研究将为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技术平台,是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商业化技术研究的过渡阶段。该阶段的研究既具有基础性特征,又具有应用性特征;其成果既具有公用产品属性又具有一定的私有产品属性,是政府和企业等投入主体共同关注的领域,其研发往往需要在多个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间合作进行。与基础研究阶段相比较,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高,该阶段的技术风险相对降低,但因研究方向已逐步与市场需求相挂钩,对企业而言市场风险开始突显。在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对该阶段的技术研发投入将持观望态度,只有在政府干涉下才能有效推进该阶段技术研发的顺利开展。在应用技术开发阶段,技术成熟度和市场需求针对性均已相当高,相对应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都非常低,在此阶段基本以企业为主进行研发投入。

2.2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效益模型

农业科技研发投入的预期效益分为预期经济效益和预期社会效益,政府投入的关注点偏重社会效益要多一些,企业等投入主体的关注点偏重自身经济效益更多一些,从而决定了两者在农业科技投入行为选择上的不同。为了描述不同科技研发阶段的预期效益特征及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关系,构建了农业科技研发的投资效益模型,以X表示农业科技投入,以E表示农业科技研发的预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E=f(X1,X2…Xn);其中:X1,X2…Xn分别代表各类农业科技投入,如课题经费投入、仪器设备投入、科研人才投入和其他配套技术的投入(如购买专利)等。曲线AE表示农业科研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过程中,随着投入的不断进行,技术成熟度不断变化,预期投入效益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整个变化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效益模型段,其中:曲线A-B段表示基础研究阶段,基础性越强所需的科研经费、仪器设备和高素质人才等投入越高,且预期研究成果越不明确,预期效益越低;随着基础研究的逐步深入,技术成熟度逐步提高,相关的要素投入总量会逐渐下降,对应的预期效益会逐步提高。曲线B-D段表示共性技术研究阶段;B-C段为开发性共性技术研究阶段;C-D段为应用性共性技术研究阶段。在该阶段,基础性(创造性)研发性质逐步减少,应用性(开发性)研发性质逐步增加(以C为分界点),以创造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政府投入的热情在逐步降低,以谋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企业投入的热情在逐步提高,但因该阶段的技术成熟度尚不能直接用于应用技术开发,预期效益并且达到企业投入的理想值,这使企业的投入热情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该阶段的科技研发在整个科技研发过程中处于一个盲点区域。这一分析结果与G.Tassey在20世纪80年代分析美国企业研发投资和技术开发关系时,发现在基础研究成果与应用研究转移的初期,存在一个高风险发生期的结论相同。曲线D-E段表示应用技术和实用技术开发阶段。在该阶段,技术成熟度已相当高,技术开发的应用性目的和面对的市场需求非常明确,企业进行投入生产的积极性非常高,完全可以由市场机制进行调节,政府在该阶段主要发挥政策调节作用,尤其是对一些公益性应用技术开发领域,政府应给予适当的积极政策引导。

3政府农业科技投入范围的界定

以上农业科技研发投入风险和投入效益模型一方面对政府和企业的投入选择行为取向进行了理论上的阐释,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农业科技研发的不同阶段,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之间的变动很大,并与相应技术的公共产品属性相一致,这一规律是决定政府农业科技投入范围的主要依据。首先,农业科技研发的整个过程中,从纯公共物品到纯私人物品之间,存在许多不同公共物品属性的系列技术,组成了一个连续的物品谱。在这个物品谱中,越靠近公共物品,则公共物品属性越强,社会效益所占比例越高;越靠近纯私人物品,则公共物品属性越弱,经济效益所占比例越高。据此,可以把农业科学研究5个阶段粗略地划分为3类:社会效益显著大于经济效益的公共物品(基础研究);社会效益接近经济效益的公益物品(开发性共性技术研究和应用性共性技术研究);经济效益显著大于社会效益根据农业科技研发技术公共物品的属性分类,从经济学角度讲,政府和企业在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中都存在合理的投入临界点(即边际投入成本等于边际投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政府会依据公共物品属性的强弱对农业科技研发技术物品谱中的研发项目进行投资,作为理性的投资顺序,是在物品谱中从左到右进行选择。随着研发项目基础性的降低,新增投资取得的预期社会效益会越来越少;同理,企业等私人投入主体的理性投资顺序是在物品谱中从右到左进行选择,随着研发项目应用性的降低,新增投资取得的预期经济效益会越来越少。政府和企业的边际投入效益曲线表现为向下倾斜的曲线。由于随着投资的不断加大机会成本递增,边际成本也会递增;政府和企业的边际投资成本曲线表现为向上倾斜的曲线,它与政府和企业的边际效益曲线的交点b和a决定了两类主体对农业科技的均衡投资水平Ls和Lp。从纯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讲,虽然各自的理性投入水平和投入领域可以实现最优化资源配置,但必然会出现一个空档,即政府投入止于基础研究的末端,企业投入始于应用开发的起端,中间的共性技术研发便是两类主体均忽略的空档阶段和领域。如果在基础研究结束后,政府仍然对研究项目进行投入(政府投入领域后移),则投资的边际成本会降低,总得投资量会增加,并在更好的水平达到均衡,这会引导企业对农业科技投入领域的前移。对属于公共物品科学研究的投入主要是政府提供,对属于公益物品科学研究的投入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提供,各自的比例需要根据研究项目的基础性、公益性和私有性的共同比例来确定,对于应用技术和实用技术开发则主要由企业提供,政府作用为政策性引导。

4结论

第2篇: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范文

科学技术的普及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地区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从根本上决定这个国家、地区生产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创造能力。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关系。科技创新是国家、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而科学技术普及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科技创新和科学技术普及是一体两翼,两个轮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科技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共同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创新是在科技前沿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而科学普及则是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科学技术的普及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经环节,没有科学普及,也就不可能有持久的科技创新。我们绝不能只重视科技创新,不重视科学普及,更不能只要科技创新而不要科学技术普及。版权所有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而科普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的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人才和科技已成为支撑现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基础。有一份资料显示,英国在1660年-1730年拥有了世界上40%的科学成果,因此,当时的英国国力最强大。美国1950年拥有了世界上57%的科学成果,因此至今一直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从这个方面分析,在我们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地区综合实力中,以下趋势十分明显。一种趋势是从重视财富的现实增量、转向财富的潜在增量。潜在增长是什么?就是科学技术。第二种就是从重视物质资本等有形财富,转向技术、人才等无形财富。第三种就是设备引进转向重视管理、技术软件引进。如果从认识的角度来看,科技创新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而科普工作就是将科学技术大众化、应用化、普遍化,任何一项科学技术要为人们所掌握,转化为巨大的现实生产力,一定离不开科普工作,科技创新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技术普及进而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我们要像重视科技创新那样重视科普工作,否则,经济发展就后劲不足。

科普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科普工作,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科普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首先,陈旧的、玩固的封建思想仍给科普工作造成消极影响。我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破除起来非常不容易。封建迷信思想本质上是与科普文明相对立的,封建思想越浓厚,科学普及就越困难。第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赋予科普工作十分繁重的任务。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短。科学以其难以置信的速度展示其无穷的魅力和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如何使公众了解各类科学知识,知晓各类科学技术,这赋予科普十分繁重的任务。第三,市场经济的功利因素给科普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影响。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是无可非议的。科学普及是一项公益性工作,是一项更多体现为少量的零碎的分散经济效益和长期的整体的巨大的社会效益的事业。因此,科学普及需要公共财政更大投入和需要社会各界共同作出努力和奉献!

第3篇: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范文

创新,即在特定的环境下,利用现有的知识、物质进行改进或者创造,产生新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并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是将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包括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的设计、试制、营销和市场等一系列活动\科技创新是创新的一种,通过物化生产要素、质化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农业科技创新则是将农业技术发明应用到农业经济活动中,使农业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表现为新品种、新生产方法的研发、试验、推广、应用及扩散等一系列前后相关的技术发展过程'其实质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创造以及向现实农业生产力的转化。

农业科技创新除了受农业自身特点影响,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不确定性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等特征。首先是公共性,即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品性质,具有使用的非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这决定了农业科技存在市场失灵,靠市场机制无法满足。其次是基础性,即农业科技支撑农业的稳定持续高水平发展,农业科技研究主要为基础性应用研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的同时,又为其他学科、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积累及技术支持。第三是社会性,农业科技创新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其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农业科技创新源于社会且服务于社会,属于“社会模式”,创新的主体囊括多种社会力量,如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农民等,创新内容包涵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迫切性

2.1资源及生态约束

我国耕地资源占世界的10%,淡水资源占世界的6%,却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并实现了农业连年增产增收、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打破“两丰一平一歉”的周期陷阱,201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亿kg,连续两年稳定在6000亿kg以上,其他重要农产品也是丰产丰收、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在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长期透支。另外,巨大资源压力及人口负荷带来了农业生态退化、面源污染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农业发展面临资源和生态的双重约束,且日益明显。加快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探索从注重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的新路子迫在眉睫。

2.2城镇化的要求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呈刚性增长,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粮食产量稳定提高、质量不断改进的根本途径。另外,城镇化的推进,将不可避免地挤占我国农业生产活动所需的水土资源,进一步加剧耕地、淡水、生态环境等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刚性约束。同时,城镇化引起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力成本将不断提高,进一步拉高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因此,今后单纯地依靠传统农业科技难以满足13亿人口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基本诉求,难以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更难以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方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核心在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2.3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

“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业更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当前,我国水、土等自然资源的硬约束不断增强,人均耕地、水资源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主要农产品如粮食、棉花等的需求呈刚性增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压力不断加大并将长期存在;农业存在结构不合理、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农产品附加值低等一系列问题;农村生态与环境状况愈发严峻,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增产增收的诉求难以得到保障。我国的基本国情及面临的严峻挑战要求必须把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突破资源瓶颈,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

2.4国际竞争压力

近年来,随着国内化肥、租金、劳动力、农业生产等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农产品的价格不断攀升。为保障粮食安全及农户的基本利益,托市收购价不断提升。长此以往,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减弱。以小麦为例,200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为1.38~1.44元/kg,2014年为2.36元/kg,上涨幅度高达64%?71%。此外,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价格普遍比国际市场高40%~50%\如此,我国农产品将在国外农产品价格下行及国内农资成本上行的双重挤压下竞争力日益减弱,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同时,我国农业科技无论是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相比,还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都有很大差距。2014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早已达到75%以上。当前我国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仍以常规耕作技术为主,而国外则已将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规范化、定量化的栽培技术运用到农业技术领域。无论是农田灌溉技术、种子产业化方面,还是先进设备、农业信息技术方面,我国都落后发达国家15年以上。生物技术研究,畜牧业科技水平,种质贮存、筛选、创新及利用方面也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n。

3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

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科技装备、抗灾能力和农民素质都有很大进步,2014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主要农作物尤其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达到52%,农业科技创新为我国农业集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战略空间。但不可否认,当前的农业科技创新仍存在诸多问题。

3.1投入相对不足

当前,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主体主要为国家和企业。国家财政投入主体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包括农业部、林业部、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个部门。涉及面广且复杂,各部门间缺乏协调,统计口径不一,总体投人较难统计。以科技部为例,其对农业的投入主要通过国家主体性计划项目,包括“97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年农业投入有所增加,但仍难以满足农业科技所需'除国家主体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外,企业和农户也是主要投人主体。但受农业的自身特征影响,农业科技投人短期回报率较低,企业和农户参与农业科技活动的动力不足。总之,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人不足,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科技的长远发展。

3.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各类农业科技成果7000项,转化率只有40%左右(表1),但真正实现转化或者取得成效的不足15%,大多数成果停留在理论上,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主要原因有重视学术评价,对成果应用关注不够,导致农业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很低;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技推广缺乏利益驱动机制、依赖行政支持,推广积极性不高,导致推广体系运行不畅,中介功能和推广作用难以发挥;技术市场不完善,农业科技市场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及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中介组织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传播渠道不畅,成果交易缺乏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成果交易风险较大。

3.3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农业科创新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农业科研体制滞后,研究目标单一,创新能力不高;农业科研单位之间既存在条块分割问题,又有机构重叠、人才积压弊病,导致项目交叉重叠和人才、资源的浪费;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广机制不健全,推广部门职能分割,各成体系,难成合力,直接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另外,一些地方政府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自身的公益性特征,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传播,阻碍了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扩散;农业科技创新的宏观管理机制不健全,无法形成有效的结合与转换机制。就组织结构而言,我国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科研、推广和教育3个子系统所构成,由于部门分割,农业科技创新的供需之间存在时滞与脱节,降低了农业科技创新供给的有效性。就管理手段言,农业科研机构依赖行政方法进行管理,不可避免地会滋生官僚化及半官僚化,人浮于事,降低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效率。

4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及“十三五”展望

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求,离不开配套的科技体制,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农业生产由精耕细作向机械化转变、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转变的关键阶段,农业的科技创新必须借助改革的力量,将制度创新作为突破口,通过进一步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及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适应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步伐,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体制及制度上的保证和支持。“十三五”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5年,既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实现,又要取得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决定性成果,还需确保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因此对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思路及发展方向的把握至关重要。总的来说,新时期农业科技应以改革带动创新,以创新促进发展,扎实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适应和引领农村经济新变化。同时要适应未来5年万众创业的新形势,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开放合作、良性互动的氛围和土壤。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

4.1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投入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性、社会性决定了其投资主体为政府,应进一步维持并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在资金、项目、人才、政策等方面对西部省份特别是农业大省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农户投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投人保障,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一方面,要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使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优秀科技人员以及优势科研团队得到稳定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公益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支持,在财政预算上保证一线农业科技推广所必需的业务经费,同时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上要向重点产业倾斜。

4.2完善现代金融支持保障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推手”,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现代金融支持及保障体系通过集聚社会闲散货币资本,为农业科技创新快速积累财富,提升整个社会农业科技创新的速度。同时,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具有未来收益折现、公平合理定价的功能以及知识产权质押、抵押等金融工具,能够保证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实现创新收益,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交易转化并逐步实现产业化。为此,应该进一步完善农业创新型科技企业的现代金融市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机会,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营造更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4.3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考核管理制度

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不同科研创新活动,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分类考核。如对于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应以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作为评价重点;对于面向市场的科研创新活动则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应用及其对产业的贡献为评价重点;公益性科研活动当以满足社会需求和社会效益为评价重点。考核评价与绩效奖励相结合,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考核,应以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及具体的可推广性作为考核重点。

4.4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

加快形成鼓励涉农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国家应进一步将涉农企业的农业科技投入列为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对象。当前涉农企业整体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比例较低,能够直接从事研发、拥有真正自主创新技术的企业更少。而涉农企业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能更精准地把握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并实施更为有效的推广方式,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鼓励更多的涉农企业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制定一套面向涉农企业的激励机制迫在眉睫。

4.5把握创新方向,加大推广力度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着眼长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前沿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深人开展综合研究和协同攻关,明确创新方向,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避免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应用的脱节问题,做到“理论扎进黄土地,成果走进农民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应用紧密结合,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强化农技推广服务,实现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乡镇的全覆盖,积极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甚至农户在内的非政府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大力推进成熟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果走向大规模市场开发和应用。

4.6完善法制保障机制

第4篇: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社会途径

创新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生生不息的灵魂。相关学科的大学生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无论是大学生自身,还是大学、社会等各方面都应着力于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推动大学生的科技创新。

1、大学生科技创新首先源于自身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首先应在于大学生自我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的条件下,自身之外的各种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千差万别和时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且对于内因和外因的比较中,内因起到了决定作用,所以,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过程中,应着眼于大学生自身意识的深化和能力的培养,亦即不断深化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进行能力培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不断深化大学生内源式的科技创新为主,即使是大学、媒体、社会等等其他方面外部因素,也应不断着眼于以合适的方式发展大学生的内在创新品质与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不断培养自身的科技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首先自身需要不断积累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就目前来看,一部分大学生往往存在着被动学习的状况,这种被动学习要么体现为对知识的以死记硬背、被动应付考试为主,而缺乏对知识的灵活掌握;或者单纯以就业为目的,仅仅关注就业、甚至面试应聘所需要的知识,而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其中表现为在大学期间逃课较多或者以及格为目的的情况,一方面一部分学生四年大学时光中沉醉于游戏、上网聊天或者课堂外的其他活动,而对于课程学习却不感兴趣;一方面对于学习或者研究不感兴趣,另一方面为了自己所要追求的未来却又不断致力于考取硕士研究生甚至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一方面大学期间的课程有少数学生逃课成为习惯,但一旦进入公务员面试却又会花费上万的学费参加短期的商业性的培训,在其中尽显浮躁和功利的一面。

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学生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创新的实践,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的实践,才能一方面不断验证自己的知识扎实水平,同时不断获得创新的感受与体会。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实现科学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因为创新而不断获得对于自身知识欠缺的回馈和下一步知识学习的方向,这事实上也符合实践与认识发展的规律,实践与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具体体现为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不断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过程。创新与学习事实上也类似于这样一个过程,科技创新不断为知识学习提供方法性指导,而现有的科学知识的掌握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知识基础。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提出一个新概念、新理论,同时还是一种新发明、新创造,另外科技创新还包括科技新理论、新知识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从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科技创新从内容上说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另外,科技创新从过程上来讲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科技创新的环节上来说,要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等完整的环节和阶段,所以为实现创新,必须要具有较为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要具备各方面、完善的智力品质,另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情商,既要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技创新有热情、有信心、有意志力,也要能够长久的保持这种积极的情商因素,避免三分钟的热度和一时的兴趣,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

所以,作为一个大学生有无创新能力,不仅和知识基础有关,同时也和大学生的智商有关,和大学生的情商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科技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而要不断培养与提高这种综合素质,就需要大学生不断增强自身的主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实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

2、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大学的职责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大学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外部条件。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首先从年龄上刚刚年满十八周岁,正是从少年到青年过渡的时候,另外对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从农村和县城来到地级市、省会甚至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这会使得大学生对现代文明充满了热情与好奇,从而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科技创新充满了强烈的兴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应积极做好引导和扶持,从而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造成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较弱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在外因中,还有一方面是,一部分大学老师仍然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在很大程度上缺少对于学生创新的引导,或者试图使学生能够从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向,而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研究方向与研究兴趣的鼓励、扶持与引导,同时在诸如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等等活动中,教师参与学生创新的意识不强,往往对学生进行指导的积极性不够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科技创新缺少方向性和方法性的引导与支持。

为不断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大学的责任首先应该不断构建导向科技创新的完整的课程体系。这样一种课程体系,不仅应该保证获得丰富的、完整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还应该使学生获得创新所需要的各种丰富的、及时的信息,为学生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不断了解科技发展的各种前沿知识,掌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同时通过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学业发展铺平道路,也有利于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从而不断提升能力,使大学生科技创新常态化、稳定化与高效化,实现投入产出率的持续增长。

在大学整个教育环节和领域中,应注重不断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的环境,这事实上体现了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系统建设的问题,这种环境既包括校园文化环境,也包括整个大学的育人机制和制度建设,其目的就在于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一流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创新与进步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潮流,同时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应该能够使学生对学习和学术研究既具有浓厚的兴趣,又能得到较好的指导和引导。这种氛围也应该能够善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科技创新意识与习惯,促使大学生积极实践科技创新,使大学生能够得到很好的引导、规范与支持,明确学习的目标与方向,即为创新打好基础,又能促使和辅助大学生不断实践创新。

在不断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大学也应该在课程设计及整个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现在大学中的一些课程则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形成了脱节,甚至相对社会发展来说已经严重滞后。当然针对大学的不同学科,按其学科特性来说分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开发学科, 当然基础学科和社会生产与技术现实来说可能距离较远,但是相当一部分应用学科和开发学科则也存在着与现实脱节的情况,这样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除了对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外,还应该设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中心,设立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不断鼓励、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实践与科研活动。

此外,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也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和有关教师应该对大学生创业持积极肯定和鼓励的态度,制定有关的政策,引导大学生在新技术领域进行创业的实践,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了当前科学技术与社会应用的发展趋势,即科学技术越来越密切的社会化、经济化和组织化,产学研日益呈现出越来越密切联系的趋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并非只是简单的知识创新,其中最大的意义还在于科技的产业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创新与实现。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也需要大学不断改革学校教育考试与评价方法,现行的大学学科考试,往往是由任课教师自主决定,一些课程在在考试形式上多侧重于多侧重于现场考试、笔试作答,而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考试较为缺乏。在考试内容上,多是要求以对知识的背诵、记忆为主,而对理解、运用的考察较为薄弱,而对大学生的考察,应该实行基础知识与思维能力并重,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并重的考试形式,重点测试学生的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科技创新的能力,采取书面作答与现场操作、社会实践、产品设计等方式相结合,真正能通过考试形式的改革与创新对学生的学习和科技创新起到较好的引导和评价作用,以实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当然,要做到上面各方面的要求,大学最重要是要做到自身教育观念的创新,自身必须不断创新观念与做法,从过于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转换为以能力培养为主,不断启发与引导学生创新思考,进行创新实践,认识到必须尊重和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育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服务。

3、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社会途径

培养大学生具有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和自身做出努力以及大学的责任以外,社会也需要承担重要的责任,起到应有的作用。大学生能否真正成才,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真正实现在各个方面的创新,这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况且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在学校中所做的一切,其目的都是为了在社会中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所在,从上述意义上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相关机制之间应该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社会各方面应该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不断提供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近年来,虽然政府和社会有关机构制定了很多政策,推出了很多措施和现实做法,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提供了很多扶持,形成了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但是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社会机制还远远没有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扶持、引导、保护与激励应该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协调和改进才能不断形成这种氛围,这既需要政策协调,也需要资金、人事、社会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等方面共同提高、努力才能实现。

与此同时,社会评价机制也应做出相应改变,这种评价既是一种文化上的评价,需要整个社会氛围与社会文化加以不断优化,社会思潮的改变,同时青年人应该不断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大胆的去改变现存的某种不利于创新的思想。另外在经济上,除了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外,还应该不断加强奖励力度,使大学生能够不断因为自己的创新得到较好的生存、发展,不断具有自己美好的未来。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自身也应不断做出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认识时代的影响和自己所处时代的优势与不足,自觉避免自身的物质化、追求实惠、使用的倾向,发挥自身理性和个性的优势,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注重自身的文化内涵,把为社会做贡献作为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断培养与发展自己的科技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范文

关键词: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

1背景

专业镇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广东省提出,指以镇(街道)为行政区域单元,特色产业集聚度高、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高、技术创新活跃、产业辐射带动效应强的镇域经济发展模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专业镇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分布不均、协同效应弱、特色不明显、以传统产业为主、经济总量虽然大,但缺乏核心技术,综合竞争力不强,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专业镇经济的发展。中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数量庞大,吸收就业力强,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绝对比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建设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对改善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引导中小微企业从传统加工型向“专精特新”型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物资匮乏、人才稀缺、管理不当、模式单一等问题;还能促进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社会进步。在所有公共服务平台中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往往处于首要位置,因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2009年科技部、财政部等六部门将“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列为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三大载体之一。此举说明,国家技术创新的推动依附于创新平台的建设,区域经济和企业的高速发展亦是如此。“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本文基于政府角度研究广东省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绩效评价体系完全符合当前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有助于规范创新平台管理、提高服务效率。

2平台内涵界定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目前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吴国林(2005)认为技术创新平台是某一区域中一系列共享要素的集合,包括人才、技术、知识、信息、政策及其相互联系。余忠、石德金等(2010)基于公共物品理论视角认为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是指为了提高专业镇(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优势产业发展,以“官产学研中金”等组织的有机合作为主要模式,形成一个优势互补且有利于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的支撑系统。张振刚,陈志明等(2014)提到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一个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银行和社会组织等多层次主体构成,通过优化配置政策、人才、信息和资金等资源,为企业营造技术创新软环境、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服务的综合系统。综上,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指一个为达到某种技术目标而组建的系统,其要素集合与组建方式因事而异。

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服掌教ㄕ庖桓拍罾丛从凇兑饧》中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划分,鉴于此,文中所指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内涵以《意见》中的服务内容为准。《意见》中明确规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主要提供帮助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展技术咨询,推广技术应用等服务。它能为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中介机构等多方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引导、鼓励、扶持多个主体联合进行共性技术的研发,从而使技术切实来源于需求,产品紧密联系市场,全链条式提高技术产业化、产品市场化的成功率。此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有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单独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由此可知,平台的服务范围主要包含技术咨询和技术研发两大类,研发的对象可以是行业共性技术也可以是企业技术难题,其收费模式并非完全公益,存在经济效益。

3构建指标体系

本文指标体系的设计,主要依据政府政策文件、历史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访谈。《广东省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绩效管理与考核办法》(粤科管字[2013]28号)中提出考核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议相结合、书面材料审查与现场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广东省科技厅2012年使用的一套评价体系以综合实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一级指标,并在附件信息中清楚地解释每一个指标概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其考核对象是大范围的公共服务平台,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而言针对性不是很强。

已有研究中关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指标体系的设计也能为本文提供很好的借鉴。陈丹青、温琴娜等(2009)将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指标体系设计为平台服务绩效、平台管理水平、创新研发能力三个层面。其中平台服务绩效包括研发服务、技术(条件)服务、信息服务、人才服务、其他测评项。每个业务模块从服务次数、服务内容、服务成效三个角度对其功效进行意见搜集,确定最终的指标项。李聪,杜伟锦(2007)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考察了各个行业创新平台的运行绩效,考虑行业技术创新平台的非营利性,将投入产出指标分为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两大类。其中科技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科技产出包括专利产出、科技论文、技术市场、科技服务。周宇英,陈金德等(2014)构建了综合实力、运行管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一级指标,综合实力包括软硬件条件,涵盖有形和无形资产。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创新服务平台指标体系的设计着重点在于分析服务平台的内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运行绩效、管理水平、人力、财力、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包括研发成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其中,服务的数量与成效等指标在社会经济效益中要有所体现。在参考文献资料时,应考虑本文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与其他创新服务平台的差异,去掉研究对象服务范围以外的指标,并在可用指标上做出适当修改。

在对广东省部分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技术创新平台的组织规模都不大,布局比较分散,不一定有严格的运行管理机制或考核标准。专业镇公共服务平台九大类别的明确划分是从12年起实施的,但之后学者们并没有依照不同类别展开大力研究,因此对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目录及现状进行全面统计比较困难。事实上,综合类型的服务平台数量较多,对综合类平台下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进行考核往往比较复杂,因为平台总的数据包括各分类平台的数据,各分类平台之间还可能资源共享,很难区分开来。但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广东省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最为核心的一类,具备很高的研究价值。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对以技术服务为主的综合类平台,可以考虑将总平台的某些指标直接采用,同时将以技术服务作为辅助业务的平台排除在本指标体系的考核对象之外。

本文基于以上三个层面进行综合考量,坚持指标体系设计的可操作性、全面完整性、客观公正性、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考虑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服务性、非营利性、共享性特点,经由团队讨论后,提出了以资源配置、管理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一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4总结

本文设计了广东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有三个特点。第一,涵盖了服务平台考核的各个方面;第二,尽量使用定量指标,保证搜集数据的客观性;第三,定性指标尽量采用是否类问题,降低调研对象对此指标的模糊性。本套指标体系并未完全脱离所能参考的文件资料,且本文所研究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与以往研究有所区别,因此其科学性有待后续验证。在绩效评价的过程中操作是否有难度,绩效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是否相符等都是未来应该考虑的问题。可以遵循如下两种思路:(1)如果采集数据很困难,例如公共服务平台类型很多,对某类平台进行总体调研可能难度很大,但样本量太少又不具备代表性;其次,对综合类平台而言,是否能将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数据从平台整体运营情况中抽离出来是个很大问题。那么可以先用仿真进行数据模拟,然后采用数据包络法进行平台之间相对效率的比较,只要该评价的结果满足少数样本的实际调研情况,即可证明本套指标体系有效。(2)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将指标体系视为一个量表,目的在于测量平台的效率。此时,需要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达到指标体系优化的目的;此外,要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以保证平台绩效结果的真实有效。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加强专业镇创新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Z].20160429.

[2]周宇英,赵家将.加快推进江门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3):8790,158.

[3]吴国林,李侠广.广东专业镇核心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科技管理究,2014,(15):7782.

[4]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关于加快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Z].20120823.

[5]吴国林.区域技术创新平台研究――大涌红木家具专业镇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162164.

[6]余忠,石德金,邓燕雯等.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构建模型及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官产学研中金”战略联盟的视角[J].科技和产业,2010,10(1):1923.

[7]张振刚,陈志明,余传鹏等.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基于小榄专业镇的案例分析[J].技术经济,2014,(01):2432,103.

[8]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绩效管理与考核办法[Z].2013.

[9]陈丹青,温琴娜,周艳等.基于AHP的区域创新科技服掌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9,(3):206207.

[10]李聪,杜伟锦.浅谈行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构建及评价[J].经济论坛,2007,(22):3537.

[11]周宇英,陈金德,罗祥.广东省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06):6669.

[12]王斌,赵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黑龙江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2226.

[13]张日鹏.陕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西安:西北大学,2011.

[14]申屠俊捷,兰文燕.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论坛,2009,(16):9093.

第6篇: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范文

关键词:创新基地;功能作用定位;产业发展定位;运行管理定位;思考

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新时期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园区不仅是各级政府部门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抓手和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社会资本推动农业“三产”融合和满足社会物质文化需求的现实平台和重要阵地,还是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创新、成果示范、科普培训、实习体验以及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现代农业技术引领的“试验田”和“实验室”[1]。现代农业园区模式众多,不同地区、不同需求、不同基础条件和不同发展定位的园区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模式的差异决定了发展定位的区别[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是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由农业科研单位主导、建设、运行、管理,是以农业科技为对象、以农业科技为主体、以农业科技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型模式,其突出的优势是科技人才聚集、科技资源集中、科技成果集成、科技产业集约,对区域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与推动作用[3]。

1功能作用定位

1.1满足科研试验功能科技创新基地是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的命脉和基础,它面向科学研究,服务对象是科技人员、科技项目,其第一位的功能是要满足科研试验需求[4]。因此,创新基地从规划布局、项目安排设计到配套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要优先服务、服从于这个功能,要考虑到作物用地的多样性要求、试验安排的特殊性要求、灌排用水的季节性要求、学科结合的配套性要求、参观展示的环境性要求、生产管理的方便性要求等,而不能本末倒置,把创新基地等同于其他园区,片面追求形式化、高端化、商业化,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把建设的重点放在“高大亮”上,破坏优良的自然环境。1.2满足成果展示功能农业科技不仅要解决科技创新的原动力问题,更要解决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问题。创新基地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直接载体,更要满足农业科技成果的展示示范功能[5]。如果没有领先的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创新基地就难以起到示范作用,也无法产生辐射力,更谈不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科技成果可以是本地的、自主创新的,也可以是引进的、消化吸收的,绝不能拘泥于形式。因此,农业科技创新基地要努力把适宜的各类科技成果以最直观、最简洁、最有说服力的方式进行展示示范,让科技成果进入野外超市,让优劣评判变为自由搏击,让农技推广部门心里有底,让农民朋友放心选择,让现代农业科技一目了然,看得见,摸得着。1.3满足科普培训功能创新基地以科研单位为依托,不仅拥有学科较全、人数众多、水平较高的科技人才,更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在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宣传农业科学思想、倡导科学兴农方法、弘扬农业科学精神等方面具有无法代替的天然优势。因此,创新基地既要成为行政主管部门推广先进技术成果的重要阵地,也要成为农业科技人员交流培训的窗口平台,还要成为涉农相关专业的实习基地和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的现实课堂,通过广泛地开放交流合作,把社会服务做好、做强、做优,把社会影响力做大、做广、做深。1.4满足休闲观光功能从国内外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发展休闲观光园区不仅丰富了旅游观光内容,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基地来说,休闲观光同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创新基地,要立足于持续、生态、安全的理念,其服务对象主要定位于专业群体、管理群体和教育群体,要结合当地的田园景观、山水条件和科技资源,突出科技特色、发挥科技优势、体现科技价值,以农业科技和农耕文化为重点,展示创新基地的独特性、前瞻性、垄断性,将知识性、科学性、自然性融为一体,使参观者在休闲观光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享受文化,而不能盲目扩大社会化、市场化,应尽可能地减少对科研试验的干扰影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尽可能地保留一片蓝天、碧水、净土。

2产业发展定位

2.1发展科技转化产业产业是农业园区发展的灵魂,是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的生命。产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农业园区的生命力[6]。因此,创新基地在产业定位上首先要考虑发展方向和重点,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科技成果转化放在首位,突出“精”和“专”,不求“全”,以可控、前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为核心,以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物化产品、配套服务等为主导,打造科技示范产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稳步发展,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去引领市场、引领产业、引领消费,达到以基地养基地、良性循环、可持续的目的,而不能盲目地招商引资,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跟着市场跑,受制于人,始终做市场的追随者、配角、买单人;也不能片面追求完整的产业链,在不熟悉的加工、经营等环节大包大揽,结果或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或为他人作嫁衣裳,或沦为资本的牺牲品。2.2发展科技文化产业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既是科技成果的创新源,也是科技资源的聚集地[7]。因此,要充分发挥创新基地研究示范项目较多、现代农业要素齐全、仪器设备先进、专业人才队伍完备等优势,以农业科技文化元素为纽带,大力发展以现场会、展示会、研讨会等为主题内容的科技交流产业,以中小学生科普基地、大学生实习基地、研究生工作站等为主要对象的科技教育产业,以博览会、文化节、培训班等为主要形式的科技培训产业,这些产业风险小,影响大,竞争力强,方便管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好,不仅是农业科研单位自身科技服务职能的需要,也容易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还能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赢得社会普遍赞誉。2.3发展科技观光产业创新基地的主题是现代、农业与创新,归根到底就是要做现代科技的典范,要举科技旗、打科技牌[8]。创新基地就是要利用现有的优越生态环境、先进的科技资源,突出科技特色要素,把各种稀缺的、齐全的动植物品种资源、生产方式、栽培模式和现代控制技术进行全方位展示,通过果园、花园、草园、茶园、动物园、水稻区、旱作区、水产区等建设,在满足科研试验需要的同时,自然形成百花齐放、百果增色、百鸟齐鸣的天然景观,使创新基地真正成为科技观光的乐园,使科技观光、生态休闲成为市民享受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体验农耕文化、感受现代农业的生活方式,在休闲观光中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3运行管理定位

3.1实行多元管理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功能定位的多样性和管理服务对象的差异化,决定了其运行机制的多元化[9]。创新基地既要管理好自身的公共设施、公共资源、公共安全,保持良好高效运转,又要尽可能地为科技人员工作生活、科研项目研究实施、科技成果展示示范搞好服务,也要全面组织好各级主管部门和合作单位的检查指导任务、交流培训任务,还要切实对接好与公司企业、社会群体的产业开发和参观休闲需求等。因此,所有这些工作都要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决不能搞一刀切。对公共研究、公益服务、公务接待等要由基地管理部门实行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对专业性任务、个性化要求、社会等则由基地公司实体实行有偿化、差异化、市场化管理,针对不同对象要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不同的运行机制。3.2实行功能管理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有其独特性,在管理理念上要力求统分结合、宏观把握,在“整体规划、统一协调、保障需求、留有余地”的原则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分工负责,论功行赏。作为科研单位的研究试验平台,试验区域从规划建设到日常管理、维护使用,从田块整治、水系灌排到作业区布置、种养安排都要由研究所、课题组来自行决定、组织实施,这些区域及其相关资源就需按功能分类,由各个实施主体自行管理,园区管理部门主要进行考核考评;而一些诸如实验场所、生活场所、交流场所,以及环境卫生、道路绿化、安全保卫、水电保障等公共区域、公共资源就需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筹规划、统筹安排,形成良好的、良性的、有序的、高效的管理系统。3.3实行绩效管理就整体而言,创新基地的投资建设大多以土地资金、项目资金、平台资金,即国家投资为主体,这也是由科研单位的公益性地位、公益性性质和公益所决定的,体现出明显的计划投资的特性[10]。这也决定了利用这些资金开展的投资建设,主要是满足科研创新示范要求、满足科技推广服务需要,不可能也不允许完全进入市场,有的科技种质资源圃自身维护存在困难,还要靠持续投入进行弥补。因此,创新基地运行管理本质上就要依赖政策支持、财政补贴,计划实施。创新基地的创新成果是要走向市场,体现市场价值的,需要创新基地积极主动与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等对象对接,按市场规律办事,带动区域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在推广应用中有所收益。同时,一部分公共资源、休闲资源、品牌资源也要通过与公司合作,让专业队伍来运营,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反哺创新基地试验研究平台、环境条件改善的不足,使创新基地越来越秀美、越来越有竞争力、越来越有吸引力,真正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资源条件各异、类型千差万别,但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11]。创新基地作为各地区的科技军团,其发展定位将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因此,创新基地的定位十分重要、十分关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4参考文献

[1]于平福,梁贤,范小俊.现代农业园区系统结构与特点分析[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3(3):215-220

[2]何仙珠.漳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2):156-160

[3]蒋和平,张春敏.对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新定位的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5(4):30-32

[4]王欧,吴文良.定西旱作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2):40-44

[5]辜胜阻,黄永明.加快农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对策思考[J].经济评论,2000(6):25-28

[6]查金祥,陈世雄,雷海章.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研究[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2(1):47-51

[7]闫振红.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7

[8]黄仕伟.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9]王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

[10]林青.区域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能力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

第7篇: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创新;小城镇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as the Angle of view to study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found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reduced gradually, farmland land use efficiency low, and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n provide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support of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directly benefit farmers, therefore,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 paradigm, build a diversity of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docking platform to realize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powerful combination.

Key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mall towns

中图分类号: [F29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小城镇建设,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在于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实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在农村的运用。农业科技创新是改变农业发展模式、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形成农业发展新思路的前提;小城镇建设中只有聚焦于农业科技创新,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新的突破。

1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城镇规模扩大,农业就业人口减少

城镇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不仅是一个地区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现代化发展的标志,从国外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发展来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基本都大于70%,甚至有些国家城镇化水平已达90%以上,目前,城镇化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体制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990年26.41%发展至2011年已达51.27%,可以说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在这一快速发展进程中,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发生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从1990年60.1%下降到2010年36.7%,相比之下,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处于增长趋势,近年来第三产业人数比大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按当前的增减趋势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将会再不断缩减,农业人力资本投入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形式。

1.2 农地用地效益低

面对如今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仍有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对于土地规划仍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在小城镇建设中,第二、三产业得到快速地发展,但有些地区却呈现出成片农地抛荒、农地工用等现象,从表面上看,城镇化为耕地创造了良方,因为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耕地转建设用地的指标就增加了,农业人口的转移加快了土地的集约,但由于小城镇发展本身的扶持资金是有限的,而在小城镇建设初期,政府积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撤并,盲目改造中,不仅导致大量资金浪费,还忽视了农业生产的特征[1]。被转移到规划住地的农民失去了农业种植机会,部分农民变成工人或者农民工,但仍有大部分劳力被闲置,小城镇建设中农地如何有效运用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已成为一大困境。

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要全面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力求在科技对接平台机制上寻求新的突破,实现现代农业科技效益最大化,以全面支撑小城镇建设。

2.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小城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根本要素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城镇建设进程中,整体的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和不平衡状态,从目前来看,小城镇建设仍是一项长期和渐进的工作。小城镇建设中农民收入来源低、生产力不发达,农业逐渐萎缩等问题的突出,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容忽视的农业问题仍需要大力的支持,三大产业发展的不协调,要求小城镇建设需要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技术创新支撑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生产的发展是小城镇建设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而科技创新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自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业发展必将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将成为影响小城镇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农产品需求上能有效的提高产量,使小城镇发展更加快速。

2.2小城镇建设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广创造有利条件

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生产的发展,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将有大量的农田,这些农地除了部分被规划用到工业上,还将有部分仍为农业所用,但从多个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而言,这些农田常被闲置着。小城镇工业发展的同时,应该有效的利用农地,以实现农地效益最大化,以更好地提高农业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加强小城镇建设规划,能够有效吸收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规范化服务,提高农村现展。小城镇建设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在形成的城镇空间中,有利用农产品的供给需求量的统一,小城镇是农业产业化聚集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利于形成产业集群,这些都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介入创造有利的条件,引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能提高小城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还间接地提高农民收入。

3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小城镇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是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因此,必须通过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推动小城镇建设。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如果缺乏平台效应,容易产生短期化、缺乏规范化。因此,本文认为在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构,除了完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安排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现代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技术,更加全面系统的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共建研发机构和项目对接形式,以期实现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这种良性机制应是一个机构+制度+人力资源+农推的集合体。而这个集合体也是搭建起企业、市场机制及农民三者之间的桥梁。

3.1创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构助推小城镇建设

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结构,能够助推小城镇建设发展,这就要求这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结构不仅要在技术上实现农业新技术的交流,还应时时了解市场的需求,引进企业合作项目,尤其是向小城镇不断引入新技术,实现机构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

3.2建立适应小城镇建设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作为支撑小城镇建设的关键节点,必须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其作用的实现。在现有的现代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基础上,应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在现代农业科技对接组织体系中,政府只是作为顾问的角色,负责监督,资金资助与政策扶持,而企业和农民则是这个体系的两端,中间的机构应该由非政府组织和高校以及其他的机构构成,在这样一种多元化模式对接机制中,能有效改变原有的政府主导的创新体系的限制,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小城镇建设。

3.3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实现程度,关系到当前小城镇建设的深入程度。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企业关注的热点,也是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结合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在这种对接形式中要突破传统意义上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界定,改变现有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解决知识陈旧,有计划地吸引一些青年,尤其是高校人才到小城镇,建设一批强有力的潜力股青年群体,使得在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实现管理人员的合理分工协作,以求全面地、系统地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实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效益最大化并达到支撑小城镇建设的目的。

3.4 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创新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如果没有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就缺乏实际意义。因此,在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中,创建多元化的对接形式能够更有效的实现农业技术的推广,真正发挥其最大效益。(1)开展网络24小时服务,既可以咨询各种科技信息,又可以提供其他企业的投资意向需求,提供多方面的信息需求。(2)在一些示范基地中,适当开展一些农民咨询为主的信息咨询室,以企业为主的企业合作项目管理,提供实际的交易运作形式,争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共建政府+农民+龙头企业的三赢。(3)对于那些社会效益显著的公益性、关键性技术的推广与示范工作,政府给予适当的扶持,还需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培育发展农民、各类农业专业协会、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组织,建立专业人员、农民、企业家等广泛参与。(4)对现有的农技推广服务站进行整合,根据小城镇布局,该地区的农产品发展优势,建立专业服务站,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指导。(5)发挥小城镇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结构的作用,通过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给予资金与政策扶持的构建,实现民间自治组织管理的一种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机制,突破现有模式中政府管理的局限性,将源源不断地为小城镇的农业产业输送更好的技术和成果,提升小城镇的农业产业科技含量,以科技推动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缩短了科研成果与产业化的距离,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减少了转化时间。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小城镇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引导和支持下,以机构+制度+人力资源+农推的良性机制的集合体的服务体系来连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小城镇,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数量与质量,使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得以运用,小城镇得以快速发展。

第8篇: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范文

关键词:创新;经济发展;原动力

在论及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或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时,人们往往从某一个方面的创新论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实,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各种创新共同推动的,即各种创新的合力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一、观念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观念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在我国经济发展靠前的地区主要是更新了发展观念,而落后地区主要是发展观念陈旧,正因为如此,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现在提出转变发展观念,跨越式发展。比如湖北武汉在八十年代中期还排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三位,除了北京、上海就是武汉!而现在呢?据瞧这网:2011年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1上海 2深圳 3北京 4广州5苏州 6青岛 7宁波 8无锡9杭州 10大连 11南京 12佛山 13重庆14成都 15天津 16澳门 17武汉 18厦门。而且我们知道这还是近几年武汉加快了发展之后所处的位置。虽然去年武汉的GDP排到城市的第十位,但城市建设应该占据了太大的比重。

再比如湖北襄阳,也正是因为观念的落后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错过了大好的发展机会。当时,航天066基地(中国三江集团)看上襄阳交通便利、城市基础设施好,与襄阳市沟通,准备整体从宜昌远安搬到襄阳,而襄阳市领导提出了种种苛刻条件,最终这个拥有近2万人在岗职工的大企业被湖北孝感请了过去。这在襄阳发展备忘录里有记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时二汽也打算整体从十堰迁到襄阳,被当时的有关领导拒绝了,拒绝的理由非常搞笑――占地太多且公路边的农田是用来参观的。好在最终留了个二汽的尾巴――小轿车生产基地。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观念的落后导致了湖北武汉、襄阳在全国的落后,观念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太重要了。

二、制度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冲突都必须用制度协调来解决。市场不可能自动引导某个人或集团进入市场或退出市场,究竟谁是某一机会的卖者或买者的选择并不完全取决于市场。公有制或国有制也不能解决公众之间的种种冲突。社会总是需要制定一系列规则来协调人们的关系。

所谓制度,是指确保建立构成一个社会或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各种规则,它不仅造就了引导和确定经济活动的激励系统,而且决定了社会福利与收入分配的基础。诺思(Douglass C.North)给出的定义是: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林毅夫则将制度区分为两种: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制度安排是指管束约定行动模式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它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正式的制度安排有:家庭、企业、工会、医院、大学、政府、货币、期货市场等;而价值、意识形态和习惯就是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的例子。经济学家在使用“制度”这一术语时,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制度安排。

把生产关系定义与制度含义作一比较,就可以把制度作为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可把经济增长视为生产力发展水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定制度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但在某些历史时期或特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巨大的反作用,促进生产力发展或阻碍生产力发展。因此,经济增长必须考虑制度因素的作用。人们通常认为,经济增长是由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带来的,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而只是把它作为研究经济增长的已知的、既定的前提或外生的变量。然而,制度创新却能在物质生产要素不变尤其是技术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制度因素客观上制约着经济增长,这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研究经济增长不可能撇开制度因素。 经济制度创新既能改变经济中使用的资源效率,又能改变收入分配,因而可以塑造出新的激励和动力机制,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稳定如何是衡量经济制度效绩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一个由于周期性的不稳定而不能在各个时点上发挥其潜力的经济制度,不能期望它在整个时期中会实现其潜在的经济增长率。而任何一个时点上潜在产出的损失都是永远无法弥补的,这种浪费的代价很明显,例如失业、通货膨胀等。由此可见,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制度因素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保证和维持宏观经济运行的顺畅,对于经济的稳定增长非常重要。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如果没有各项制度的调整,政策的改变,即制度的创新,那是不可想象的。当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要在很多制度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比如教育制度、劳动与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制度创新。

三、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与科技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早已被中外经济发展史证明。一个国家如果在科学技术上很先进,那么经济上必然很发达,一个国家如果科学技术很落后,那么经济一定也很落后。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科技高速化的今天,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和直接。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针,在科技创新上,重点作好以下三点:

一、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以自主创新为主,引进创新为辅。因为自己不创新,引进别人的创新,就会受到别人的技术制约。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不同部门共引进九条啤酒自动化生产线,重复引进。不仅如此,后来才知道是欧洲六七十年代淘汰的技术,这个例子说明自主创新是多么重要。当然,在我国改革开放初中期,由于自主创新的能力有限,主要靠引进创新。比如海尔集团,1984年,销售收入348万元;1996年发展到616亿元,提高了1770倍。海尔集团为什么发展如此之快,就是靠技术创新,特别是先进技术引进。如果没有德国利渤海尔公司几十年前输出技术,海尔公司技术不可能达到如此高度。在引进创新的基础上,消化、吸收技术创新,从而创造出海尔神话。现在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有很大提高,有大量的技术创新出口创汇。比如奇瑞汽车,90%以上的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整车技术出口东南亚许多国家。

二、技术创新应注重社会效益。据2014年8月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今日说法报道:关于暑假安全教育特别节目――家用电器与儿童安全问题。报道了四个案例:其一,一岁半小男孩手放入高速运转的果蔬料理杯中,后被消防官兵锔开杯体取出,幸亏是朔制刀片,否则手指就断了;其二,五岁小男孩脖子卡入幼儿园大门中,不能进出;其三, 六岁小女孩玩捉迷藏躲在大石头的空心中被卡住出不来;其四,两岁小男孩从方桌上跳进双缸洗衣机的脱水缸中,无法出来。上述案例中孩子都是由消防队员解救,少则花费十几分钟,多则一个多小时。笔者在思考,面对经常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案例,我们的消防队员还在使用传统的解救工具,既费时又费力。我们的技术创新部门或企业为什么不能生产出包含技术创新的专用解救工具?针对案例一,能不能生产出当异物进入杯体,刀片停止转动?人的生命、健康应该是第一位的。说道底,这是一个观念问题。显然,技术创新也要注重社会效益。

三、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无论是科技创新本身,还是科技创新的推广、使用,都需要大批的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没有这些科技人才,很难实现科技创新。这些人才从那里来?除工作岗位上培养外,要得到大批科技人才,那就是通过学校或专门的培训机构来批量的培养。根据市场的需求,企业的需要,社会的发展,有针对性的培养科技人才。不断更新教育思想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变换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法,迅速的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应用型人才。

除上述三个方面外,科技创新还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科技创新成果的商品化、科技创新的市场化、国际化创新目标、科技创新的观念转变、科技创新的产、学、研相结合等等。

总之,在论及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或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时,人们往往局限于从某一个方面的创新来论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其实,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包括了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在内的各种创新共同推动的,即各种创新的“合力”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 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效益》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4.9

[2]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9篇: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范文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原理 会计科研成果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一、引言

目前,我国关于会计科研成果的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评价过于注重形式;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对数量的评价,不注重对科研质量的评价;所取得的课题、基金等数量越多,评价分数越高,而忽略了科研成果对现实社会或经济的影响程度。2012年在厦门召开的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会计学会原会长金莲淑就指出,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会计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提高科研成果实效的关键是三个方面:开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重视数量,更重视质量;合理确定考评周期。目前,我国会计科研成果的评价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富有成效的评价体系。2014年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笔者认为,在科研成果评价方面应把好质量关,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和科研成果质量水平的评价,对于浪费科研经费、没有任何意义的科研项目,应该拒绝通过,只有这样才能督促科研人员申请一些对经济、对社会发展有意义的科研项目。而平衡计分卡原理体现了四个维度的平衡关系,不顾此失彼,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与平衡计分卡原理类似的会计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二、平衡计分卡原理下的指标体系构建

各指标之间的平衡是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针对目前会计科研成果评价多注重学术价值方面的评价(比如发了多少篇文章、出版了多少专著等),笔者认为还应注重会计科研成果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评价,因此本文设计了四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强调会计科研成果的优劣并不是只由某一个方面所决定,而是四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四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可以反映出科研团队或科研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价值创造能力以及长期生命力,一级指标(四个维度指标)和二级指标的设计具体如下:

(一)四个维度指标设计

1.经济价值(X1)。我国每年投入科研经费超万亿,比如我国34所985高校每年平均科研经费为12亿元,相当于美国大学联合会所属高校的校均水平,也相当于澳大利亚八校联盟的校均水平,可见我国在科研经费方面的投入力度是非常大的,那么这就要求科研成果能够创造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会计科研成果应该符合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实用性。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会计科研成果应该能够帮助我国企事业单位解决目前较为重大的现实问题,能够针对企事业单位所面临的棘手的账务处理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从而促进经济繁荣,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社会效益(X2)。科研院所和高校是会计科研活动开展的主阵地,它们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企业投入和社会捐赠,因而可以说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就是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委托人(或者客户)。站在这个角度,会计科研成果应该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得到政府、企业或社会的认可。只有提高了客户满意度,科研院所或高校才能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3.学术价值(X3)。学术价值一直以来都是不可或缺的评价指标,会计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论文、专著以及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上。科研论文和著作的数量可以反映出科研活动的广度、宽度。但是,更要注重科研论文及著作的质量,质量可以反映出科研活动的深度,以及被社会同行或专家认可的程度。科研论文及著作是会计科研成果能够快速被社会知晓的最佳途径。专利能够体现科研团队的实力和创造力,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应该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尽早实现智力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4.人才培养(X4)。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优劣,好的科研项目除了能够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还要能够带动一大批科研人员的成长与提高。比如通过科研活动,为科研人员创造参与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的机会;通过科研活动,培养科研人员撰写高水平论文和著作的能力;通过科研活动,让科研人员获得社会声誉或专业职称的提升等。可见,科研项目所培养人才数量的多少也间接反映了科研项目的优劣。

(二)二级指标设计

本文尽可能选用容易量化的二级指标,经济价值(X1)一级指标下设置了两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科研成果转化率(X11),用以衡量科研项目已经转化为生产能力的情况;预期潜在产业化收入的现值与经费投入的比例(X12),用以衡量科研项目未来可能创造收入的情况。社会效益(X2)一级指标下设置了三个二级指标,分别为:教学合格率(X21),用以评价会计科研成果对财会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科研成果获奖数(X22),用以评价会计科研成果得到行业或专家认可的程度;对外提供咨询服务数(X23),用以评价会计科研成果对行业或企业的帮助情况。学术价值(X3)一级指标下设置了三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X31),用以衡量会计科研成果的影响程度;著作数量(X32),用以衡量会计科研成果的完整性或系统性;专利数量(X33),用以衡量会计科研成果在理论或方法上的创新性。人才培养(X4)一级指标下设置了三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国际合作与交流次数(X41),用以衡量会计科研活动为科研人员创造国际合作和交流机会的情况;国内学术研讨会次数(X42),用以衡量会计科研活动为科研人员创造参与国内学术研讨会机会的情况;科研项目带动的人员数量(X43),用以衡量会计科研活动所培养人才规模的大小。

三、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

由于指标的选择无法做到完全定量化,因而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层次的指标权重,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来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为了使每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量化,本文引用如表1所示的矩阵判断标度。在调查和咨询对象的选择上,选择了来自云南、河北、北京、江苏、四川等不同省市的财会知名专家学者,确保指标之间比较结果的准确性。各层次指标权重确定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四个维度指标(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1.构造判断矩阵。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得出四个维度指标之间两两比较的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中的数据,构造判断矩阵P1。

2.对矩阵P1进行一致性检验。对于判断矩阵P1,计算满足P1・W=λmax・W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求得特征根λmax=4.1431,特征向量W=(0.3889,0.2995,0.1881,0.1235)T。

根据n=4,通过表3,查得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0.89。根据公式CR=(CI)n/(RI)n,求得CR=0.053

(二)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同样采用层次分析法。具体操作步骤同一级指标,因此,本文不再过多阐述,具体结果如下:

1.经济价值下的两个二级指标科研成果转化率(X11),预期潜在产业化收入的现值与经费投入的比例(X12)通过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P2。

求得特征向量W=(0.833,0.167)T,用W11表示科研成果转化率这一指标的权重,则W11=83.3%,用W21表示预期潜在产业化收入与经费投入比例这一指标的权重,则W12=16.7%。

2.社会效益下的三个二级指标教学合格率(X21)、科研成果获奖数(X22)、对外提供咨询服务数(X23)通过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P3。

求得特征向量W=(0.1095,0.5816,0.3089)T,CR=0.004

3.学术价值下的三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的数量(X31)、著作数量(X32)、专利数量(X33),三个二级指标间通过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P4。

求得特征向量W=(0.3196,0.5584,0.1220)T,CR=0.0176

4.人才培养下的三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国际合作与交流次数(X41)、参与国内学术研讨会次数(X42)、科研项目带动的人员数量(X43),三个二级指标间通过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P5。

求得特征向量W=(0.2318,0.184,0.5842)T,CR=0.0516

综上所述,假设用Y表示会计科研成果总评分,则Y=(X11・W11+X12・W12)×W1+(X21・W21+X22・W22+X23・W23)×W2+(X31・W31+X32・W32+X33・W33)×W3+(X41・W41+X42・W42+X43・W43)×W4。

四、结束语

科研活动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源泉,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而科研成果的评价是科研活动质量的保障,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从事会计科研活动的经验,认为目前会计科研成果的评价主要局限于或出版著作的数量上,而忽略了会计科研成果产生的经济价值、社会效益以及人才培养情况。本文借鉴了平衡计分卡原理,构建了一套平衡各指标关系的会计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期望能够为会计科研成果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本文强调会计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因而设计的四个维度指标分别是经济价值、社会效益、学术价值以及人才培养,这四个指标兼顾了财务性评价与非财务性评价。为了使评价指标量化,本文参考了英国RAE评价法,设计了二级指标评分标准。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为了避免评价中的主观随意性,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既很好地运用了专家、学者的智慧及经验,又将定量方法融入了其中。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本文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具有普遍适用性,未针对不同情况做分类处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