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文化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缩减了地球的尺寸,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地球上的所有正在发生的事。哪怕现实空间相隔万里,但是只要一上网,通过网络提供的一个虚拟社区,人们之间就可以联系交流。正如上世纪著名的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那样,全世界的人仿佛就是生活在一个村子中,彼此之间并没有实际那么遥远的距离。如今,新媒体平台下,大众传播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便利,人们通过网络、手机等媒介就可以完成对信息的接受与传播。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所形成的全球依存性,已经成了当今生活的常态。全球化社会的来临,不仅改变了人类社区传统的意义,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之间的交流沟通。
一、“社区”与“虚拟社区”
“社区”作为公民社会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含义众多,但主要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方面有一种情感上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是一种对于地方的发生在身边的和熟悉的社会环境的归宿感。我们虽然很难将社区概括为一种组织、一种社会关系或一种情感,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社区”所具有的一些特质:一定的地域、 一定的人群、以及相应的组织、公众的参与和某些共同的意识与文化。虚拟社区则是现实空间在虚拟空间的“投影”。
虚拟社区得以形成基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可以高速获取丰富信息的同时,已不再满足于对信息的被动接受,个人想表达自己、想通过与他人交流沟通从而得到自信、信任的欲望,不能在现实社会中得到满足,只能在虚拟社区中求取,促成了虚拟社区的诞生。 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虚拟社区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虚拟社区最重要的几种形式有BBS、USENET、MUD。我国的虚拟社区以BBS为主,与其他同步异步信息交互技术形成的网络化数字化的社区为表现形式。
如之前所说,虚拟社区是现实空间中的社区在虚拟空间的“投影”,因此,虚拟空间的许多功能与现实社区相类似,但是又有所区别,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虚拟空间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通信功能。虚拟社区为其每一个居民都提供了电子信箱,居民可以使用该信箱收发邮件,相互通信,有利于非同时在线时居民的交流。
(2)聊天服务功能。虚拟社区为其居民提供了两种实时交互的聊天服务,聊天时除了用文字表达以外,系统还预设了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供调用(有些还能用语音进行实时交谈)。
(3)张贴讨论功能。这是虚拟社区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功能之一。虚拟社区中的居民可以在社区中主要以文字的形式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提建议、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这些最终都以张贴文章(帖子)的形式出现。
(4)投票功能。虚拟社区中的居民在社区就某一问题发起投票或进行投票,从而对社区居民进行民意调查。同时居民在投票的过程中也张贴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 这种投票要比现实的投票透明,民主,公开。其结果也真实的反映了网民的偏好。
二、虚拟社区中的文化交流
1.大众文化传播现状
从大众文化传播角度出发,人类的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原始交流是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而随着大众文化传播媒介技术在人类社会中不断发展,将人际传播的人际范围在地域空间中不断扩大,在时间上不断的延续。大众文化传播的进步又提高了交流的质量。而新的传播技术可以将一种文化从它原有的地域上脱离开来,从而改变文化群体的组织与结构。在当前社会,文化区域已经打破了原始的地理区域,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中,大众传播媒介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2.虚拟社区中的文化交流
近年来网络上非常流行的虚拟社区,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谓是导致”文化全球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中国虚拟社区中影响力、关注度都较高的天涯社区为例。天涯社区,是一个在全球极具影响力的网络社区,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以论坛、部落、博客为基础交流方式。
天涯社区开办了股票论坛、天涯杂谈,新闻众评、体育聚焦、天涯互助等栏目。通过社区内通信、聊天、张贴讨论、投票的机制天涯社区内的居民进行文化的交流。
使天涯社区名声大噪的是1999年发生的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1999年9月11日,“9・11”事件引发天涯论坛内的大论战,社会各界人士都参与了此次论战,这不仅使天涯社区得影响力提升,而且这次论战还引起了法新社等国外媒体的关注。从此次事件中的天涯社区对国际事件的关注以及社区内的居民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不难看出在虚拟社区中,正在进行着无形的文化交流。
三、虚拟化社区中显现的“文化全球化”
在虚拟社区中,人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没有国家法律的制约,可以随意的进行评论和表达,进行无形的文化交流,而在这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传播文化,也在进行着文化的学习和内化,逐渐的,这种文化的交流就会演变成文化的全球化。
也就是说,信息得到了相应的传播媒体,在受众收发信息的过程中,又通过网络这样广阔的平台,以飞快的速度进行传播。人们借助虚拟社区的平台发表各种新近发生的国内外事件,这是虚拟社区为文化全球化提供的一个平台,而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和文化交流全球化的关系通过虚拟社区的信息传递过程,就可见一斑。当我们在虚拟社区中发表言论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受众是谁、我们的信息传播对谁产生了影响,但只要有了这种在宽阔媒体上的信息传递,都会相对应的认同或反对的回应,这就是“文化全球化”的缩影。
四、结论
虚拟化社区作为大众文化传播媒体的一种新形势,在文化信息的传播上不单单是单向的硬性传播,在虚拟社区中的文化交往是有反馈的,信息的接受与反馈就形成了信息的交流。网络是一个连接着世界各地每个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的文化底蕴不同,思想就不同。不同文化底蕴的人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文化交流也就成为“文化全球化”提的有效动力。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特斯《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陈国明.《全球化社会的新媒体与文化认同》.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体检;生化指标
中国65岁及以上的人占总人员的8.87%,比2000年人员普查时上升1.91%,人员规划大,添加快,高龄化严峻。因而,老年人的健康疑问已引起了极大重视。跟着全国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服务设施和人员制造的完善和健全,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得到很大程度的进步。定时为老年居民供给全部体检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其有助于了解和追寻人体代谢情况,对疾病确诊、发展和预后做出精确判别。特别是进入老年人,机体推陈出新受到影响,致使体重添加而过于肥壮,血脂增高易致高血脂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有关疾病。在体检中,惯例体检只进行体重、身高与血惯例查看,比较少触及生化目标剖析。这篇文章详细探讨了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有些生化目标剖析的价值,现陈述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人体细胞、器官和安排的构造与功用跟着年纪的添加而逐年老化,致使抵抗力降低、患病率添加。老年居民的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因而,把握社区老年居民的健康散布情况与规则,对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的防治和办理具有严重的含义。2013年9月~2014年8月挑选在绍兴市越城区北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社区老年人180例。归入规范:年纪≥60岁;知情赞同健康体检;寓居本大街≥3年。其中男100例,女80例;年纪60~89岁,均匀(69.33±3.13)岁;均匀BMI为(23.11±1.64)kg/m2;文化水平:文盲22例,小学38例,初中40例,高中与中专40例,大专及其以上40例。
(二)体检办法:选用统一体检表格,一切健康体检项目由专业人员依照操作规程完结。
(三)生化查看:一切病人在体检当时空腹抽取静脉血4~5ml,用生化剖析仪查看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
(四)确诊规范:肥壮情况:体重指数≥23为超重,≥25为肥壮;血脂异常:总胆固醇>5.7mole/L,低密度脂蛋白>3.1mole/L,三酰甘油>1.7mole/LL为规范;高血糖以空腹血糖>6.11mole/L;肝功用反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0 U/L,高血压: 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 = 0. 133 3 Pa)和(或)舒张压≥90mm Hg准。1.5统计学办法:挑选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剖析,计量数据选用χ2查验,以P
(五)统计学办法:挑选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剖析,计量数据选用χ2查验,以P
二、结果
(一)体检成果:在180例老年人中,检出肥壮32例,血脂反常78例,高血压45例,肝功用反常24例,高血糖34例。
(二)体检成果比照:老年男性中的肥壮、高血压与血脂反常检出率显着高于女人,区别有统计学含义(P
结论: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进,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进,人均寿数得到了显着进步。但在社区老年人中也存在对健康常识的缺少、不重视合理膳食和不良的膳食行为习惯。体检是一种新的自我保健方法,它能够变被迫看病为主动查看,变消沉看病未积极防病。在惯例健康体检中,如血压、心电图、胸透、生化等查看,意图在于用各项身体目标来进行个人的健康评价,而生化体检是指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经过专业医师进行排查,意图是发现是不是存在高危要素,并采纳相应措施进行干涉。这篇文章在180例老年人中,检出肥壮32例,血脂反常78例,高血压45例,肝功用反常24例,高血糖34例。一起老年男性中的肥壮、高血压与血脂反常检出率显着高于女人,比照区别有统计学含义(P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 5) : 390-419.
[2]卢 燕,张 贤.上海市湖南社区 60 岁以上老人代谢异常现况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 2) : 254-255.
[3]刘巧芬,李 珊,张红丽. 丽水市机关干部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09,21( 11) : 533-534.
[4]戚成兰. 健康体检者血脂检测结果分析815 例[J]. 中国医药指南,2009,7( 16) :28.
[5]周吉萍. 社区高龄居民健康体检部分生化指标分析及其意义[J]. 中外健康文摘,2014,21( 9) :295.
关键词:成人教育 社区教育 关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59-01
1 成人教育的含义
当前教育界和学术界并没有对成人教育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成人教育可能有很多定义。对于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成人来说,成人教育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只受过很不完全的教育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补充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的新的要求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已经受过高等训练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就给他们提供进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的手段。”从这一理解来讲,成人教育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其对象指在年龄上超过了适龄入学年龄但是有渴望的得到继续教育深造的人;成人教育的目标有别与全日制的义务教育和学历教育,重在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或者是把教育对象带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全新的方向;成人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涉及到职业教育、专业资格或相关文化知识等方面[1]。
2 社区教育的含义
社区教育起源于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当前对于社区教育的含义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论断,但总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一是社区教育是为社区更好提供教育服务的非正规教育;二是社区教育就是社会教育;三是社区教育与民众教育联系起来。从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来讲,主要是通过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形式,更好的为青少年创造一种有利于身心更好更健康的发展环境、为老年群体提供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交流与教育平台;社区教育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大教育理念。更加强调以社区居民为教育对象,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社区居民整体素质为根本目标,实现社区经济社会管理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对于社区教育来讲,实现了在工业化时代下组织化、形式化、实体化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学习为目标的转化,实现了社区教育与社会的有效融合,这是社区教育的一次重要的质的飞跃;也正是这次质的飞跃,更好地实现了终身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推动着社区教育社会更好的协调发展,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
3 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成人教育已经成为终身教育和全面教育的主体,成为社区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二者,既有一定的关联性又有一定的区别[2]。
第一,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二者之间的联系。成人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点,成人是成人教育对象的主要来源。对于社区教育来讲,其主要目标定位在社区范围之内,将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主要发展方向,更好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更好的发展。从这一点来讲,成人教育无疑就成为社区教育的重点内容。从社区人群结构构成来看,成人并不是社区教育为一的对象,还同时兼顾其他类型的学习对象和类型,成人教育的对象包含在社区教育构成成分之中:成人教育主要面向的群体是已经工作但是超过了适龄上学机会的人群,在岗在职的工作者和劳动者成为主要的人员构成要素;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包括社区所有群体,其教育的主要对象涵盖了各个年龄阶段、涵盖了各个全体。在教育对象上,二者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第二,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二者之间的区别。一般来讲,社区教育主要含的内容包括婴幼儿教育、家长育婴培训、青少年课外趣味活动、老年教育等,涵盖生活、工作、学习等诸多层次和诸多领域。其主要目标就是进一步丰富社区青少年儿童、成人群体、老年群体的业余生活,促进社区更加生动活泼的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传承、文明、价值等方面发挥应用的作用。成人教育主要依托各种层次的学校仅仅针对成人开展实施培训教育,成人是其主要的阵地;社区教育主要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去不断满足社区各种不同层面群体的现实教育需要,社区是主要的阵地。从内容上看,成人教育的内容是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以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实用技术、扫盲、学历提升等为主;而社区教育是围绕生产、工作、生存、生活等所有方面开展教育培训,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大教育,从宏观的角度可以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培训学习、与社区主体职业技术技能相关等两大类别。社区教育在当前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形式下,更多的是承担起了在岗人员岗位培训、下岗人员再就业技术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等等。当前,为适应终身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实现了转轨与融合;在终身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不断创新机制、不断丰富自身共呢个,使成人教育更好的融入到社区教育[3]。
4 结语
总之,纵观整个终身教育体系,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之间既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在理解二者区别与联系的同时,一定要很好的把握二者的含义。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二者既有共同点,又相互区别,它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凡.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突起一直社区教育的美好天地——记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主任陈堂忠[J].中国农村教育, 2012,(4):24-26.
【关键词】社区;社区经济;公共选择
一、引言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在发达国家中形成许多各种规模的社区。这一方面是由于早期社会主义所带来的革命变化,要求增加工人工资福利以及改善工人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分工的具体性要求微观企业不仅要面对传统的消费模式进行生产,更要面对消费主体的市场再次定位进行更完善的生产经营活动。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作为组成国家的基本单位显现出自己独特的经济魅力。以社区成员而展开的各类生产和经营活动,不但可以体现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对经济政策也会做出积极的评价。这也就是发达国家研究社区经济的意义所在。
二、社区概论
(一)社区含义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4年集合社区卫生护理界的专家,共同界定适用于社区卫生作用的社区定义:“社区是指在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每个成员均经由家庭、近邻、社区而融入更大的社区①。在早期的社区研究中,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滕尼斯在《礼俗社会与法制社会》(1887)一书中提到社区是基于亲缘关系和血族关系而结成的社会联合,在这种联合汇总,理性意愿与自然意愿相互依托,个体具有强烈的归属感。美国社会学家波谱诺在其所著《社会学》一书中提到社区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里围绕着日常交往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人”。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在其所著《社会学概论》一书中认为“社区具有一定的空间地区,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共同体”。美国社会学家麦其维在对社区(community)与结社(association)作分辨时认为社区分子之间有许多相同的兴趣与目标,为实现共同目标,个人与社区结合在一起,而结社的分子只为满足某些特殊的兴趣或达到某种特殊的目的,因此个人与结社之间只能维持部分的或片面的关系。我国经济学者叶金生(1997)从社区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方面认为“社区应该是一定地理区域内,人们共同生活学习工作气息的一个有秩序地空间群落,是构成城市的,有共同地缘文化、习惯、信仰、价值观念、消费习惯、基础设施、经济社会生活氛围的地域空间,是介于社会和团体(包括结社之间的社会实体)②。
以上对社区定义包含以下四层含义:1.社区单位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区位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2.社区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人群,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3.社区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种共同的利益,面对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4.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上述社区研究基本上以社会学角度出发,如何从经济学角度重新对社区进行定义并开展社区经济研究。社区一般要素包括:一定的地域、一定的人口、一整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自己特有的文化以及社区居民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感情对心理上产生一种认同感。笔者试用从经济学角度来定义社区含义—社区应该是指在一定地域内,以分工和契约的方式连接起来的社会经济关系的人的总体,并以此谋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强调地域性,是因为地理空间的分布格局本身对社区经济的影响;用分工和契约的社会经济关系是表明社区人员由于共同利益而形成的社会单位,以谋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这里的共同利益狭义的认为对基础设施服务的要求以及对社区经济资源的使用。如果将一个城市看成一个社区的话,那么构成城市物质基础的要素也等同于构成上去资源的要素,即:1.自然资源包括可以利用的矿产品资源、能源、水资源等天然资源以及地理地质状况、交通位置、气候状况等环境条件;2.人力资源包括人口数量及其专业技能、分工状况、创造力、思考力、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是地区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3.公共物品即城市道路、桥梁、供排水系统、通信设施、草坪绿地、广场等基础设施和消防、公安、环卫、城市管理等设施服务;4.私人资本包括私人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5.组织工具③。
(二)社区经济含义
在此强调市场机制下的社区经济活动既可以体现城市社区的地理空间分布同时又表现在社区中的竞争、合作、冲突等社会互动过程,是社区资源配置有效的方式。由此引申社区经济含义。社区经济(叶金生)是指:“在一定的社区中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的资源多数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重新组合的配置,创造新价值的一种现象”。“一定社区”是指具有一定地域空间的社区,即介于社会与团体之间;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的资源包括有形资产、资金、和无形资产(技术、专利)等;多数是指可流动性,资源在重新组合中,是市场机制起基础作用,资源重新配置后产生的效益。陈宪:“社区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以居民福利和部分服务效用最大化为目标,资源通过社会机制为主的多元化机制进行配置,并可以进行成本与效益比较的一切活动”④。二者对社区经济的的定义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而形成的经济实体。笔者认为社区经济应包含如下层义:1.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强调地理空间格局对经济生产活动的影响;2.共同社会利益或共同社会偏好的选择亦即社区居民偏好倾向选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服务体系比较良好、工作与生活环境协调的外部居住条件;3.经济活动以社区居民消费为中心的各种商业活动,注重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以及政策之间利益分配关系;4.人口流动,即人口可迁移,制约活动人口因素决定于经济因素。因此,社区定义应该具有共同社会利益(共同社会偏好选择)从事各种分工和契约方式经济活动的流动人口要素地域,而社区经济则是围绕这种社区资源展开的各种经营和配置活动,这种活动主要是在城市社区中展开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狭义性。
(三)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对社区经济研究的启示
在这里我们将社区经济研究视为经济学和社会学趋同过程。这种独特的经济组织关系对经济的影响,倾向于经济关系及社会公正关系的协调,其研究方法:1.首先是减少抽象程度方法,这种方法使建模分阶段进行,模型逐步接近现实,同时不会丢失简单模的指导能力;2.其次是框架效应,反映理性选择和环境定义的联合效应;3.第三是对一般人类目标的社会生产函数,这些目标允许以社会生产的方式将工具偏好融入分析中去,社会生产函数揭示了在什么条件下,一个人认为社会认可,个人避免损失和物质福利的生产极为重要,这些方向大大缩小可能的治理结构的范围,由于某些引起可以观察到的趋势,不同的治理可能会趋同,因为它们必须经济的团结性(不会引起明理团体边界和新交易成本的团体性);4.最后是合同订立,只有通过趋同至一个共同关系人的社会—经济人模型在合同订立中才可能极度机智性(即机会主义),程度不同的主观理性和框架效应⑤。利用这种趋同使社区研究逐步成为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的理论出发点,社区经济理论研究应强调以人为主的特征,因此研究人的选择行为对其他个人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在之后展开的社区经济模型中包括社区最佳人口规模、社区福利、社区中公共产品生产和供给等。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是产业技术革新所创造出来的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的大量增加,另一方面是社会成员个人禀赋和价值观念的内在要求,并由此导致人口迁移和流动。城市空间发展的集中与分散的演进过程,其实质就是市场选择的机制平衡,并伴随人口流动过程。城市社区人口流动是衡量城市化发展与人口变动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从城市社区人口流动特征出发来研究城市化与社区问题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笔者就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具体概念进行区分,通过引入网络信任概念描述流动实质,并以此构建城市社区流动假说。
三、社区经济理论模型
在对社区经济模型考察时,公共选择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中间人模型以及俱乐部模型等都对集体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在涉及集体利益时,笔者主要强调的蒂伯特模型即用脚投票的理论观点重新对社区规模进行分析。在此笔者不再介绍关于公共选择的理论,相关部分会在具体分析中提出。作为社区经济资源的一部分,即公共产品以及中间产品必然涉及市场外部性问题。公共产品的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的外在环境。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展开研究。
(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论
(二)最优社区规模
当消费者偏好和企业生产技术都为凸性时,便会有价格系统。每个企业生产计划以及每个家庭消费束,并且在流行价格下满足以下条件:
1.每种商品供给等于需求;
2.企业在规定的生产集合下谋求最大利润;
3.家庭在预算约束下最大化其效用,这一预算由家庭初始禀赋值决定,家庭同时也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在均衡条件时,当每一个行为人都选择其最偏好的行为,所有市场便出清了⑥。
本文参照此观点,对蒂伯特模型进行解构。假设:第一,城市是孤立的;第二,城市里有大量社区数目;第三,社区间人口可以自由流动;第四,社区居民家庭禀赋不随教育投入的增加而改变;第五,城市内部为完全竞争市场;第六,公共产品产出水平符合纳什均衡;第七,个人做出迁移决策时掌握完全信息;第八,社区政府通过征收个人收入税来确定公共支出水平,即竞争性的财政基础;第九,私人部门可以代替公共部门进行公共产品的供给;第十,土地无级差,租金利润为零;第十一,个人效用可以用除税的实际工资收入来衡量;第十二,迁移不产生交通成本;第十三,公共产品为混合产品。
在政府税收与工人期望工资水平之间出现非合作博弈,即在较低期望水平并不期望任何税收;相反,在高工资下,人们愿意接受高税收,以使个人的效用得到最大化。所以社区可以作为公共财政收入体体现的部分。但由于不能产生真正的税收均衡,所以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工资-税收模式不足以说明社区经济对税收的影响,也就是不同工资期望水平下的税收体制的确立并不清晰。
四、结束语
在完全市场条件下,社区的最优规模是当社区人口拥挤率达到0.5时,社区内企业生产实现利润最大化。社区经济规模应该社区人口最佳规模下的企业生产。针对模型中的问题,笔者认为:1.用个人的消费组合替代效用,并以此来平衡实际收入的效用,可以更好的解释个人期望收入与社区规模问题。2.由于假设条件的严格约束,使模型在展开过程时,难度加大。鉴于笔者的能力,只能做简单的讨论。3.政府税收部分与社区成员集体效用因个人禀赋的不同而导致的无效率,也是非合作博弈的难点。或许借助于社会学的调查方法或许会作到均衡点。4.笔者在前文中反复提到国外理论与中国实践,是基于模型的可考量性。使模型具有更深的基础,这样一方面不使模型趋于纯理论的陷阱,另一方面也是自己今后学习和研究的起点。
注释:
①魏秋玲.中外社会学研究手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08.
②奚从清,沈庚方.社会学原理(第五版)[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24.
③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际分析与对策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140.
④叶金生.社区经济论[M].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15.
⑤埃瑞克·G菲品博顿,瑞切特,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24.
⑥[日]藤田昌久,[比]雅克—弗朗科斯.蒂斯,著.刘峰,张雁,陈海威,译.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区域增长.2004.201.
参考文献:
[1][英]C.V.布朗,P.M.杰克逊,著.公共部门经济学[M].张馨,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经济·社会人文——新发展观研究文集[M].民族出版社,2004.
[3]胡家勇,主笔.转型经济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4][美]阿兰.斯密德,著.刘璨,吴水荣,译.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朱彤.网络效应经济理论—ICT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公共政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因内思·马可—斯达德勒,J.大卫·佩雷斯—卡斯特里罗,著.管毅平,译.信息经济学引论:激励与合约(第2版)[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关键词:社区矫正;社会效应;实现途径
社区矫正顾名思义是将社区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与司法中的刑罚制度联系在一起,只有对社区这一概念进行深入解读才能够进一步探究社区矫正这一新兴的刑罚制度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其社会效应。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是亲密的关系和共同的东西,将"社区"这个词作为社会学的一个范畴来研究的,始于德国的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1855D1936年),滕尼斯所描述的社区指的是通过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群组合。它根据人们的自然意愿结合而成,人们的关系建立在习惯、传统和宗教之上,同时他还指出,血缘、邻里和朋友的关系是社区的主要纽带,在这里人们交往的目的和手段是一致的,传统的农村村庄是社区的代表。美国学者内斯比特认为,在20世纪30年代,由等人将社区这个概念引入到中国①,由此可见社区一词进入我国已有大半个世纪的时间了。社区这种社会组织和连结形式的形成需要依靠一定的核心线索比如血缘、邻里、习惯、传统和宗教等,归根结底这些线索反映的是社区群体基于某种共同的利益趋向而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社会共同体。这种利益可能是互相利用、不可分离的直接利益也可能是类似于、传教布道的隐性利益。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社会生活从狭隘的熟人生活过渡到陌生人社会,这种基于利益趋向形成的社区色彩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由于生存、生活环境选择而需要获取特定生存、生活领域社会认同感和文化包容心的需求。这种形成原因的变化并没有深刻的改变社区的运转的规则和方式,社区人依然保持着特定的具有共性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社区人绝大多数都有着对本社区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区矫正实现社会效应的途径和方式的探究应当建立在社区矫正适用地点社区这一特殊的社会环境上,同时结合社区矫正之目的和使命从不同维度入手,通过分析社区矫正这一表象得到其运作的内在规律和途径。
一 社区矫正的外观体现为一种物理强制②
社区矫正的适用即对犯罪人在社区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适用一定的处罚、矫正措施例如社区服务。这种物理强制是所有刑罚中都具有的因素,社区矫正也不例外。物理强制是一种对犯罪人身体或者行为等外在方面进行控制或者指导的一种强力措施,社区矫正对于犯罪人的物理强制区别于监禁刑罚对于犯罪人的物理强制,监禁刑罚的物理强制主要是限制犯罪人的人身自由、强迫服刑犯罪人进行劳动等手段达成,而社区矫正的物理强制主要是不完全限制犯罪人甚至不限制犯罪人的人身自由,依靠社区矫正执行机关并通过一些社会力量的协助进行社区服务等对犯罪分子进行矫正的具有强制性的措施。社区矫正虽然不以威慑犯罪人通过刑罚严厉性来达到自身目的,但是它也必须借助对犯罪人采用具有一定外观性的物理强制措施才能实现其社会效应,达到预期目的。
二 社区矫正重要的内核是对于犯罪的心理强制③
如果说监禁刑主要通过限制犯罪人人身自由、强迫犯罪人进行劳动等强力性的外在措施剥夺犯罪人的再犯能力达到威慑、惩戒的目的,那么社区矫正则是通过一些强力性程度较低,人性化水平很高的社区矫正措施来引导犯罪人在心理层面上消除减轻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从而实现矫正、人道以及复归社会等多重目的。笔者认为,社区矫正对犯罪人所产生的效应其心理强制的程度要高过物理强制的程度,虽然心理强制衍生于物理强制,但二者产生的效应有可能出于不同层面上,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中提到了民众对于法律的态度的两个层次,第一种是外在的面向即对于法律的被动性遵守与服从;第二种是内在的面向即对于法律的主动遵守和服从④。物理强制带来的是第一层次上的对于刑法的态度,而心理强制带来的主要是第二层次上的对于法律的主动的遵守。对于心理强制的分析也应当从不同层面入手,不能否定心理强制也包含了犯罪人被动接受和主动接受的两个层次,不同的运行机制以及犯罪人的不同心理特质决定了社区矫正对于犯罪人的心理强制处于不同层次。
三 社区矫正通过介入道德评价机制实现其社会效应。
介入道德评价机制实现社区矫正矫正等目的也是社区矫正区别于监狱自由刑等其他刑罚的一个重要特征。道德⑤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活动准则是难以界定和量化的,但是不能因为道德的不确定性否定它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事实上,正是由于道德这一社会行为规则发挥的潜在作用,社会得以在一种秩序较为稳定的环境下运行。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一书中将道德按不同的尺度区分为义务的道德与愿望的道德,同时论述了道德使法律成为可能即法律与道德的密切联系⑥。可以看到,社区矫正这种法律制度产生社会效应的所具有的道德含义以及它介入道德机制的客观必然性,而这种道德含义和客观必然性之所以在监禁刑中体现的不明显正是因为监禁刑割裂了犯罪人与社会的联系;社区矫正使犯罪人在社区中接受刑罚,将犯罪人纳入到社区这一特定的环境中,而在这一特定的社区环境中必然使得犯罪人接受到带有社区环境色彩的道德评价,正是这样一个过程使得社区矫正介入社区固有的道德机制,使得这种道德机制在刑罚适用的过程中对犯罪人产生影响。在广义上来讲,这种道德评价机制作用于犯罪人也属于一种心理强制,道德评价机制通过对犯罪人荣辱心、自尊心等心理影响从而改变其心理乃至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
四 社区矫正通过更多社会资源的介入实现其社会效应
社区矫正不再单纯的只运用国家司法机关的力量适用刑罚,而采取的是借助更多的社区力量,运用更多的社会资源来适用刑罚。更多社区力量和社会资源的参与有利于全面而有效的矫正犯罪人,突破了单纯公力矫正的界限,体现了社会矫正以及刑罚适用社会化的趋势有利于犯罪人复归社会。上文中提到现在的社区人由于生存、生活环境选择而需要获取特定生存、生活领域社会认同感和文化包容心的需求,犯罪人复归社会离不开犯罪人获得社区认同感和文化包容心的话题。强调更多社区力量的参与,旨在实现提高社区对于犯罪人的认同感以及可矫正性的支持;强调更多社会资源的参与,旨在推动犯罪人全面的熟悉特定社区的乃至整个社会的良性文化,通过这种途径实现犯罪人复归社会的目的。
五 从宏观上看,社区矫正打破了传统自由刑与社会的单线联系
经过缜密设计的司法程序被适用监禁刑的犯罪人,在服刑完毕以后直接从监狱回到正常社会,这个过程就像一台在进入程序精心设计而产出程序没有任何考虑的机器,传统的自由刑与社会仅仅存在将犯罪人从社会纳入刑罚的单线联系,犯罪人复归社会在刑罚设计中没有被考虑进来。社区矫正将犯罪人置于社区中接受刑罚,打破了这种生硬的单线联系,消除了犯罪人无法回归社会的情形,增加了犯罪人复归社会的可能性。社区矫正的适用体现的是一种司法活动与社会的沟通与互动,这将促进社区矫正实现其社会效应。
注释:
①何显兵:《社区矫正研究》,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 90页。
② "物理强制"一词,陈兴良教授在《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阐述道:物理强制是个别预防的根本的形式,这种物理强制直接对犯罪人发生作用,从而体现出刑罚的强制力。
③ "心理强制"一词陈兴良教授这样解释,心理强制作用于犯罪人的内心,使刑罚产生威慑心理,在这种威慑心理中,犯罪人的心理反应十分明显。其本质是由于对犯罪人施加心理与生理上的强制性影响或抑制性刺激所引起的畏惧反应。笔者所强调的心理强制的重点不在于这种畏惧反应,而在于社区矫正的矫正措施与犯罪人服刑的社会化环境给犯罪人带来的悔罪心理与自我完善心理。
④ [英] 哈特:《法律的概念》,法律出版社 2006年版,第378页。
⑤道德: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有些时代又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人类的道德有共通性。不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引自维基百科:http:///zh-cn/%E9%81%93%E5%BE%B7。
近几年来高校对传统管理制度进行相应改革,在这种形式下,高校后勤制度也开始社会化改革,引入商业公司进行后勤管理,使得教学管理与宿舍管理愈发脱节,传统的以“住人”为主要目的的学生宿舍已经无法适应需要,于是,“学生社区”这个概念慢慢清晰。“社区”这一词最早源于英文community,含有公社、团体、社会、公众,以及共同体、共同性等多种含义。结合学生社区管理实际,我们的学生宿舍要发展成学生社区,必须摆脱简单的检查式管理方法,从以物为主的管理视角发展到以人为主,建设公共服务区域,营造社区文化,促进社区自我管理等。笔者正是从事学生社区的相关建设、管理工作;从现有的论文研究来看,绝大部分涉及“学生社区”的研究是针对本科院校的,极少对高职高专类别高校学生社区的专门论著。
2高职院校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特点分析
2.1文化多元化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招生时,既有通过高考招生的普高生,也有中专生。一般说来,普高生文化基础较好,对于理论知识比较能够接受;而中专生则是技能掌握较扎实,在实践课环节上较突出。此外,相比较一般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往往有更多的农村学生,生活轨迹与城市学生截然不同。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里,很多大一的农村新生刚来学校时对电脑的了解往往只限于打字聊天,而城市新生已经带着全新的笔记本电脑来寝室了。普高生与中专生,农村生与城市生,生源的复杂导致文化的交错,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寝室这个小空间里剧烈交汇。
2.2自我管理能力差
高职院校处于大专层次,一般进入学校的都是高考成绩较落后的学生。高中阶段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大学后,面对相对宽松很多的学习环境,更是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到其他方面。自律意识,自我管理能力相比较本科生是不足的。
2.3学生自我认知失调,心理矛盾激烈
高职教育一直在中国的教育界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大专生”在中国的大环境下是高考失败者的代名词。因此很多学生在过去的老师、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心理经常转变成对学校的不满。加上高职院校中有一部分年龄更小的中职生的存在,使得学生对自己“大学生”的身份认知发生失调,愤世嫉俗心态较明显。这些差异导致了一些适用于本科院校学生的管理方法无法在高职院校推广使用,要硬抄生搬他们的经验是绝对不可取的。
3改善高职院校宿舍社区的管理的对策
3.1坚持学校主导地位
在本科院校的宿舍社区化改革中,“学生自治”作为一个主导方面被推广开来,纷纷成立学生自治委员会或大学生居民委员会来作为社区主要管理机构,由“社区居民”公选出的学生代表、干部来执行社区的主要管理职能。可以说,自我管理水平较高,对社区认可度较高的情况下,推进学生自治不但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能力,更能简化学校管理部门,提高效率。但是这样高度自治的模式在高职院校却很难实施,在普遍学生具有好逸恶劳、愤世疾恶的思维下,贸然推进学生自治,对参与自治的学生干部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对社区居民来说是摆脱纪律的机会,对学校来说是增加不稳定的因素。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区管理工作,还是应该坚持以学校为主导,建立一套完整的社区管理领导机制,对现在的后勤公司、保卫科、学生处、各院系的多头管理格局进行梳理,确定一个领导部门,并保证其他部门对该部门的高度配合,把好学生社区管理的大方向。
3.2提升学生对社区的认可度
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者往往面对着这样的情况,社区成员在自己社区内乱倒垃圾、破坏环境;对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都没有兴趣参加;对社区的管理吹毛求疵,对管理者咬牙切齿。这就是缺乏社区认可度的体现,没有对“我们的”社区的概念,究其原因,一是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分配的先天不足使得寝室楼的整体建筑环境较为老旧,不够优美;二是学生对就读高职院校的心理矛盾,这种心态从教学上被带入寝室,带入社区,也就无法产生接受,产生认同。要提升高职学生对社区的认同度,我们可以从硬、软件上下功夫:(1)改善硬件设施,营造美好的居住环境。虽然先天的资源分配不足,在财力上很难支持翻新重建,但是高职院校可视情况对宿舍楼进行简装,例如保持墙体的洁白,配置一些书画和展示角,增加绿化面积,对学生宿舍的书桌、床维修及时等等。有时候,一些简单的装饰不但能体现学校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更能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升审美情趣。(2)提升软件,营造特有的企业社区文化。一个高品质的社区,往往有其独特的社区文化,这种社区文化促使居住其中的社区成员产生浓厚的认同感。针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完全可以将企业文化带入到社区中,引进企业文化中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从外部规范、指导社区成员;引进创新、明道等柔性规范,从内部提升社区成员的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这种独有的企业社区文化,既能增强学生对社区的认可度,又能够提前使学生适应企业,提高就业能力。就业得到保障,学生对学校的抵制心理自然得到缓解,带入社区中的生活态度也能更为柔和和认同,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良性循环。
3.3制定系统的社区工作机制,进行精细化管理
有规则才成方圆,学生社区要顺利运行,一定要有个系统详尽的制度,尤其在学生自制力较弱的本科院校,这个制度应该尽可能精细化。只有具备了一套完整详尽的规章制度,才能做到有章可循。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自卑和愤世疾恶的矛盾心态下,必须事先制定规章,实施精确的程序化操作,申明“对事不对人”,才能最终确保制度的公信力。
论文关键词:社区 社区养老保障
一、社区保障的定义
社区养老的社区服务,在国外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提出了“在合适环境中养老”(AginginPIace)的理论,首先在英国推行社区老年照护服务fConununityCarefortheElderly)。自此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到20世纪80年代,已走向成熟。大多数学者从社会保障的角度为其进行定义。比较通俗的定义有:“社区保障就是社区承担的社会保障事务”;“社区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的执行层次”;“社区保障就是指社区的社会保障”;“社区保障就是社区组织自身为居民提供的各种保障”。有的学者认为“社区保障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居民的实际生活标准,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为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围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居民及特殊群体而开展的社会保障活动。”
以上定义从各个侧面揭示了社区保障的含义,由于角度不同,对社区保障的认识、界定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社区保障这一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区保障是指社区组织承担的政府交办的各项社会保障管理与服务工作,以及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专门为本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狭义上的社区保障专指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因为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强制性的社会制度,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社区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社区保障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特征,也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如缺乏扩大内需功能、投融资功能等。所以,必须正确认识社区保障的含义及功能,以避免出现社区功能扩大化倾向,影响社区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总之,社区中的社会保障是本社区管理组织对社区内成员因各种自然和社会原因导致家庭生活贫困,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提供各种帮助,同时努力促进社区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制度。
二、社区养老的特性
1.社区养老模式的功能全方位性
所谓养老功能的全方位性,就是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各方面需要:(1)物质经济上的供养需要;(2)生活照料和护理上的需要;(3)精神支持的需要,包括情感上的慰藉、充实精神生活的娱乐和教育、老年生活调适的心理辅导、应激——应对社会支持等;(4)保护生命的需要,包括医疗服务和治病药物的使用。我国养老体系功能应兼具物质和精神两重性。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有各种具体而特殊的需要,涉及医、食、住、行、乐、为、健、学。
2.社区养老的资源多元性
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中,对老年人的经济奉养、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由家庭提供,家庭是完成养老功能的资源所在;而社会养老模式的特点是社会提供养老资源。此两种模式的养老资源均是单元性的。与我国现今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相适应的社区养老模式,其完成各方面养老功能的资源既来自个人、家庭,也来自社区、政府,因而是多元性的。养老体系的经济供养部分可包括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家庭供养、个人储蓄、自我供养几个层次;照料体系的构成也要涉及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社区今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老年护理和照料功能。家庭作为老年人“长期生活的场所、一生的归宿和晚年的倚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最符合其生活习惯和最感熟悉和安全的养老住所,而家庭成员则可以给予老年人他人难以替代的亲情关怀和精神慰藉,因此政府理应制定必要的政策、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老年人居住在家中或在家庭式的环境中养老。
3.社区养老模式的功能体系的多层次性、开放性和优势互补性
社区养老模式满足各方面养老需要的功能载体可以是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社区养老模式的“家”的概念,不再是仅由亲缘关系成员所组成的狭义的家庭概念,而是在生活功能上,扩展到其所处社区的广义的家庭的概念,在这样的社区——家庭环境中,社会人际关系层次更多,人际交往互动方式更为多样,更能满足人际互助与沟通的多元需要。老年人在这样的养老环境中更可能获得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满足。因此,在社区养老模式中,家庭是主要的养老载体'一旦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性的。居住条件好、子女照料较周到的老人在自己家中养老是社区养老;而居住条件差、子女照顾不好或是失去亲人的老人,由社区向他(她)提供具有家庭氛围的养老住所也应归属于社区养老的模式;另有一些自主性较强的老人,不愿麻烦或“连累”子女、亲人,而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前提下愿意住在设施良好的社区老年公寓中摆脱家务牵累、休闲养性、安度晚年,这也不失为一种合适的社区养老方式。本着社区养老模式以老人为中心的原则,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应尊重老年人自身的意见,根据老年人的价值观、自主性和生活自理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某种养老方式的择取不必固守不变,应该是动态发展的。从根本意义上应该确定的是,社区养老模式的“家”不是一个物理空间概念,而是具备人际关怀、情感交流,同时具备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条件的社会环境。
4.社区养老模式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社区养老较之机构养老,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收益大、收费低、见效快的特点,能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1996年,美国人住养老院的老人数量仅为居家服务老人的十七分之一,但护理费用开支总额达到800亿美元,比居家老人的护理费用总额高出1.6倍。在上海,造一个设施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平均每张床位的成本也在10万元左右,一个2、3百床位的养老机构,就意味着2、3千万元的投入,还不包括建成后运作费用的补贴。
三、现阶段我国社区养老保障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社区养老保障缺乏系统性,根据国外的经验,任何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方案的实施,都是有中央和地方的密切配合,总会有相关的法律与制度的先行出台,这样一种新的制度和方案才会顺利地推行和实施,我国的社区养老保障还没有形成一种服务体系,还只是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另外社区缺乏对养老保障的自主权,目前的社区仅是充当着政府管理居民的中介。
其次,对社区养老资金缺乏统一的管理,各地资金筹集方式各不相同,资金的来源不明确。大部分社区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街道每年有限的拨款,但资金很少用于老年服务,资金也不是专门拨给老年人的,在平等社区接受的退休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破产企业,对于这些退休人员,其生活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补助,属于社会福利,由民政部门负责发放,另外社区中虽设立了募捐箱,很少有人捐款,即使是募捐到了资金,也要由社区上交给街道。
再次,对社区养老的准备不足,这主要包括:在认识方面,一是主管方对社区养老的认识,其还没有完全了解社区养老的含义,没有将社区与养老真正地结合起来,对民众缺乏必要的宣传,社区仅是一个自治组织,社区养老是由社区的养老院负责,而一般养老院是要收费的,社区派往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只是起到一个把握政策方向,作为养老院与政府联系的桥梁而己,二是群众对社区养老的认识,很多人对社区养老的概念感到陌生;在组织管理方面,既缺乏法律、制度方面的保障,也没有具体的管理和实施的部门,组织乏力、制度缺失,很多社区对辖区内的老年人缺乏统计与了解,对于接受的退休人员也只是对其来去负责登记而己;在基础设施方面,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和老年人口高龄化,对老年生活服务、健康维护、老年文化、娱乐健身、家庭照料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老年人物质生活的满足,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满足,很多社区缺少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例如平等社区虽然拥有一个200平方米的活动室,但室内缺乏活动设施,图书阅览室的书籍也比较单一,而且缺乏为老年人提供的单独的、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活动场所及设施。
四、加强和完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建议
在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国家还无力包办老年服务事业,也不可能指望完全由老年人自己购买服务。因而采取由政府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在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切实可行的途径。针对目前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合理设计予以改善。
1.改善居家养老的观念
1.1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大力宣扬健康向上的养老方式,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观念,为提高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而妥善应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社区与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在社区广播中或在各小区的宣传窗中多增添一些关于积极、健康养老的知识栏目和真实的事例教育内容,让老年人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1.2“激活”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这里的“社台交往”指广义的老年人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劳动就业、文化学习、文体活动等凡是涉及“交往”的活动。老年人口可以通过各种社会交往增强运动,或者通过交往和运动寻求新的平衡,社会交往是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延长健康期的得力之举。社区应在了解老年人社会交往偏好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科学引导,并注意发挥老年人自身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组织和管理作用,让老年人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以更加自信、积极的态度去生活。
1.3培养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认同感和服务资源利用的自主性。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得到受惠老年群体的认可。社区工作人员要经常与老年人进行沟通,帮助他们了解社区,使老年人形成一定的社区责任感。同时,要帮助老年人充分了解社区为老服务,使他们能切实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更如有效地利用好社区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
2.加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建设
人力资源是推动老年福利事业发展的基本因素。一个完整、充实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人员配置应由正规照顾人员与非正规照顾人员进行合理搭配,应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的综合福利服务。
2.1做好老年人家属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社区服务的开展离不开老年人家庭成员的基础性支持。一般来讲,老年人的配偶和子女是老年人最熟悉和最愿意依赖的人,且他们也最了解自己家中的老年人。因此,首先要对老年人的家属进行简单的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和需要,并掌握照料老年人的基本知识,使他们尽自己所能,关心自己家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心理健康,积极支持老年人利用好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
2.2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应从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中选拔优秀人才领导社区老年工作,并引入其他各行业的人员从事社区老年管理工作。同时吸纳更多的热爱老年服务事业的人进入社区为老服务行业,对他们开展正规的专业化培训,培养他们对为老服务事业的正确态度,加强对老年人特点的了解,理论和实物操作均合格后发给其为老服务专业资格证书产.在手式上中煎产可安排一段时间的试用期,根据他们的实际工作效果和老年人的反映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资格认定。加强反馈监督制度的执行,杜绝形式主义。适当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者和服务工作者的待遇,尊重和重视他们的工作,呼吁其他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协助与配合,共同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2.3发挥好志愿者的作用
居家养孝的社区平务再作除了专业工作人员之外,还应有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作为支撑,通过组织成“老年服务小组”、“送温暖小组”等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福利服务。也可以鼓励健康的低龄老年人组建自己的志愿者队伍,为高龄老人、孤寡老人等其他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增进社区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助。
3-完善社区服务,推进社区服务业产业化发展
社区服务业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而要改变我国目前的社区服务杂乱无序的状态,必须坚持规划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建立科学规划、合理建设的社区服务建设体制。实行行业准人和认证制度,建立规范有序的社区服务管理机制。美国前老年学会主席舒尔茨在谈到社区在养老中的作用时总结了以下几点:
3.1开展社区的上门服务与邻里互助让长期照顾老人的家庭和亲属有喘息的机会;
3.2由社区成立托老所和老人俱乐部等组织;
3.3对老人的亲属提供培训,传授照顾的技巧与技能;
3.4组织受到专门训练的咨询人员给照顾老人的家庭以指导。
关键词:社区工作者 职业化 路径
社区是各类社会职业人士、青少年求学人群及离退休等人群共同构成的大集体,是宏观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做好社区工作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一个社区的稳定,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基础建设及发展现状,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协调、有序。所以,建设一支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及技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在社区建设的推动下,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因为体制、人才队伍、社会支持及制度等因素影响,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工作质量的提高。所以,对社区工作者职业路径进行探讨,对于解决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区工作职业化内涵
“职业化”有两层含义:其中一层含义是从整体状态层面进行分析的,认为职业化就是一个群体的发展水平和职业性质当前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和发展状态中;另一层含义是从过程方面进行研究的,指一个群体是怎么从一个具有一般性或者非职业性状态发展到具有一定专业职业水平、呈现专业化职业状态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本文认为的“职业化”是结合以上两层含义进行界定的,具体指的是用一个具有专业化的标准和特点来规范和要求社区工作者,以促进他们在专业领域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等方面不断提高自己,进而促进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具体来说,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即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为了适应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社区工作日益复杂多样的发展趋势而要求社区工作者要具备基本的入职资格,具有专业的服务、管理工作的知识技能,能够自如应对社区各项工作内容,服务好工作对象。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是社区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工作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人们的社区服务管理观念也逐渐提高,这就对社区工作的专业性、职业性和规范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一定职业素养的工作者才能做好社区工作,承担起应有的义务,否则很难适应社区发展及相对应市民的需要。
二、当前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行政化倾向凸显
因为历史遗留因素等影响,行政化倾向明显,在具体服务管理过程中体现一定的行政色彩是我国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部分地区社区管理工作行政化色彩有所减退,但是总体来看,其根源依然存在。如当前社区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管理者、国家干部、政府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角色特征,在身份、工作性质定位上,大部分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将社区工作者界定为行政工作人员,不管是工作内容考核评估,还是在工作职责划分,或者是在具体人员选拔招聘等环节中,均具有行政倾向。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工作者大部分充当“上传下达”的角色,主要围绕社会性管理、教育、协调等城市基层大量行政事务开展,缺少为社区市民服务的理念与职业精神,在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生活、工作困难,维护居民切身利益等方面的社会事务工作不到位,有关社区居民满意度的深层次问题难以给予解决。这些具有行政化色彩的社区工作者现状是影响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二)职业认同度偏低
职业认同度是影响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社区工作者均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感,就会有助于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发展。但从当前大部分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现状来看,他们在薪酬回报、职业声望等方面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馈。随着社区功能的强化,又如居民再就业问题、社会保险问题、医疗教育等领域的部分权利已经下放到社区,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难度。但是在薪酬待遇、考核评价、晋升等有关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层面的通道、路径、具体措施上却没有得以相应的体现,导致社区工作者看不到工作前景,进而影响了社区工作者正确的职业精神、观念的确立。
(三)准入标准低,职业培训不到位
正规、系统的职业培训是强化社区工作者职业观念、帮助他们树立职业精神、推动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可以显著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专业技能知识,帮助他们更好、更有效地处理日常工作,做好社区服务与管理。但从当前情况来看,这部分工作并不到位。当下,社区工作者准入标准过于简单,准入门槛较低,领导主观意识较高,有些地方甚至存在严重的暗箱操作行为。这是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导致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先天不足”。
此外,有关社区工作者的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及继续教育学习不到位,大部分社区工作者在走上前工作岗位前没有得到应有的、专业的技能知识培训。虽然有些社区制定了具体的培训制度,但只停留于文字层面,很难落实到实践中。
三、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路径分析
(一)建立规范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准入标准,在人员选拔方面扩大人才招聘范围,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这是从源头上保证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强化社区工作者工作能力的重要路径。所以,为了进一步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应该扩大人才选拔招聘路径,设计好人员选拔的基本方案,制定具体的社区工作者必备技能、素养,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多样化的途径,从高校毕业生、机关单位年轻干部人才、“两新”组织人员等队伍中选出具有社区服务工作热情、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职能技能的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加入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避免人员选拔的功利性。与此同时,一定要严把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关口,强化社区工作者的职业热情,提高其职业技能,这样才能做好社区工作,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二)明确职责规范管理,提高职业化水平
明确社区工作者岗位职责,注重员工工作内容完成情况的考核,强调规范化管理,是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道路中不可或缺的保障性措施。所以在社区服务管理中,要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性质来制定相对应的工作岗位,对每个岗位进行职责分工,保证岗责相对应,避免工种配置、岗位设定与工作内容分配的随意性、临时性,提高工作安排的科学性,人员配备与岗位设置的科学性、职业化。然后实行目标管理,对社区工作者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通过民主测评与具体量化指标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工作人员的成绩,并将其作为社区工作者竞聘、晋升、薪酬等的重要参考标准。这样不仅能够调动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主动、创造性为社区居民服务、做好管理工作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强化对社区工作者的管理,有助于推进社区工作者的正规化、职业化。
(三)完善激励机制,提高职业认同感
建立全面、完善的激励机制是提高社区工作者工作积极性、提高社区工作者职业认同感的必要路径,有利于稳定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吸引优秀人才流入。所以相关机构及社区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以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工作激励、晋升激励等相结合的方式,来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职业热情,尤其在薪酬、福利待遇激励方面,这是强化社区工作者职业感的基础。其次,要构建畅通有序的晋升机制,为具有较高社区工作热情、较高社区专业工作技能的优秀人才提供宽阔的发展前景,帮助有远大理想的社区工作者实现职业梦想。
(四)强化职业培训,提升职业化程度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强化培训教育工作,是提升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程度必不可少的关键路径。首先要健全培训运行机制,打破传统自上而下的具有浓厚行政色彩、未能结合社区工作实际的培训机制。应该形成以专业培训机构为载体,从社区工作者实际工作内容及性质出发,并以社区为平台的培训机制,围绕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工作性质、等级的社区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其次,要完善培训内容与方式。在内容上,应该建立以专业实务技能为主体、以专业理论知识为支撑的培训内容体系,不断融入具有本土化的素材和案例,讲求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培训形式上要具有体验性、灵活性、多样性,以提高社区工作者职业技能、知识为基点,结合个人自学、集中培训、案例解决、专题讲座等多种培训方式,全面提高培训成果。尤其是在实战能力培训方面,要善于通过角色版样等方式来激发并提高社区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进程,是强化社区工作者综合素养、提高社区工作有效性、更好地做好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的必经之路,也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所以,我们一定要全面审视社区工作职业化的重要性,多措并举,从规范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明确职责规范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强化职业培训等多角度、全方面共同努力,为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以下将提出几点在进行整个社区景观的指导方针和服务为先导,以地域的开放和文化精神的指引。任何改善社区景观空间应该加强其“身份”特征:
1轻设计理念,重生活理念
传统设计师普遍认为设计就应该谈论如何设计,而忽略周围的一切。然而,多谈周围的一切,这些将比设计本身更重要。设计师在设计社区环境时,更多的是谈其设计理念。如:“我们主要以生态为主题的设计理念,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亲近身边的环境并非一些官方的话语就能打动使用者,应该从生活的理念出发去探索、发掘其真正的含义。社区景观可以使我们走到一起,也可以让我们摊开。如何平衡社交和独处的可能性空间?笔者认为我们都希望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大多数的景观就能负担起表现的机会。
2空间范围的选择
涉及人体的一个横向空间规模。在视觉,触觉,听觉,运动的时候,创造空间上的连续性的东西。利用空间的创造,切分音,并开展从房间的亲密关系移植到环境。社会节奏的加快,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路上,一天的疲惫只希望快些回到自己的房间放松。然而社会的压力也会导致很多人负担的加重,希望与人交流释放自身的压力。那么,这种感觉就如同海港或天际线的豪爽?不论是我们想与人交流还是想一个人待着。一个区域的限制性不仅使豪爽感觉更好,反之亦然。而且笔者认为良好的社区设计,良好的社区景观,试图把那些联系在一起。如同纽约的中央公园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这两个领域的结合,我不认为景观为逃离城市,我认为它是在越狱的城市。
3山水原则指引
通过当地景观体现地域特色,这也被称为“方言景观”,也是区域景观。其更多的意义是自然风光、农村领域、乡土建筑、民俗文化的复合体。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部分。但我认为这是将人被吸引到水的更感性的认识。还有一些关于水难以捉摸的和无形的,短暂的,深不可测的。例如:山水作为桂林景观的主要特征,无不是展现地域特征最好的设计元素之一。利用这一有利地域特征,可主动的开放其空间,运用到社区景观设计中。这无不是美观,舒适,通透,以及从正式到半正式到非正式的反映社区居民的自豪感和地域识别层次结构的一部分。
4材料和植物的选择
选择植物的社区景观应以提升社区之美为前提,以及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为主导。它似乎显示着这种性质中最常见的观点,明确地将对社会和文化的思想联系在一起。选择本土植物,其低维护的植物是首选。偶尔会有选择非本土植物材料,以扩大多样性和社区感知的体验机会。乡间天然土壤材料可适应当地气候很长一段时间的最佳材料选择。这种材料是可持续的,它同样可以反映经济和地方特色。
5增强功能是尊重历史
地域社区的景观设计在无形的背景下,以有形的区域景观以新的生命力展示大众,这使得社区的景观充满活力与情感的互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它:首先,对地区传统文化进一步了解分析,则必须重新认识历史的过程。其次,提取具有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历史符号,创造独特的当地景观。最后,用历史的文化符号与标识系统和景观设计。历史文脉的保护与传承:历史遗迹和古建筑是人类的历史,这是见证区域文化形象。
本文以景观情感为主导,地域性社区景观研究为主体。试图将使用者行为情绪与社区景观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找到空间与情感相互作用的方式。以社区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以上五类设计观点展现社区景观空间与使用者情感互动的设计准则。在文章的最后,笔者还找出一个关键主题,这可能担心到设计师的选择侧重于在未来社会发展的论述。不论是地域性景观还是社区景观两大文化背景主题下的“差异化”和“共性”,景观情感互动设计作为社区景观设计的核心,营造出优质的空间场所和体验设施,其目的就是吸引生活劳累的人们能积极地参与其中,与景观形象产生互动。满足使用者的多样需求、心理健康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社区景观情感的价值。虽然情感没有占用系统用地,但是,参与者有权质疑其在主观设计中所起到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参考文献:
林其标.住宅人居环境设计.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