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范文

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

第1篇: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范文

【关键字】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学;思考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094―02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中小学也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如火如荼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中,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也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带来了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一 存在的问题

1 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整合的问题

在新课改中一直比较热点的问题就是“课程整合”,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过程,并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新课改提出将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整合的模式,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整合,以其它学科的知识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课程教学之中,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但在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中,老师习惯性地只是关注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掌握与提高,忽视学生对这一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总是以一句“以后你们自然就会了”或“上大学后有的是时间学它”来应对学生的质疑。从而逐步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中的广泛应用。所谓的学科整合就成了老师们课件制作能力的大比拼,学生只是老师作品的一个“看客”而已。

2 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课改开始后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不同程度的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就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教授计算机知识,就是片面追求学以致用的“职业培训”,尤其是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学校和家长也不愿学生过多的接触计算机这一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担任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也在各种舆论中更是呈现出不应有的“职业倦怠”,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只是一个“门面”,其本身的教育教学实效已与国家原定教育目标相去甚远。

二 改进的方法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任课教师,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仔细思索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优化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有其特殊性――个性,是共性要求与个性要求的辩证统一。信息技术教学的“个性要求”主要有:技术性,强调信息技术与工具的运用,强调教学手段和内容的高科技含量;素质性,强调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整合性,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度,强调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优化;发展性,强调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要求必须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而不断调整,强调所有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都必须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优化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注重信息技术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学生的实际,还要注意各个环节的相适性、完备性和它本身的独立性、简练性、针对性等。以下是笔者对于新课程改革中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建议:

1明确教学关系,彻底转变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的角色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关键在于彻底转变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角色。当我们的教学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互助、平等和友好时,学生的学习也将会随之成为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学习过程会以原来记忆为主的知识掌握转变为发现为主的知识建构,知识的获得将由个人的、机械性的记忆转变为互动的、体验的过程。所以,“用心经营好自己的课堂,一切回报皆源自于此”,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不断进步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1) 教师应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任务的设计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让课堂转变成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如在“网页制作”这节课教学中,教师不再按部就班的向学生讲解制作过程,而通过引导学生浏览欣赏他人个人主页,自主设计规划自己的网页,然后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全班同学,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2) 作为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善于发现和利用课堂中的错误,从而加以正确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在发现中不断进步。

(3) 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适时捕捉课堂中瞬间闪现的“火花”,成为他们其中的一个学习者、合作者和竞争对象,从而能够对学生学习的内容、进程、质量和结果起到更好的评价,成为一名合格的评价者。如在一次模拟练习中,无论怎么做教师的成绩总是达不到100分,可有一位学生竟然答出了100分的好成绩,当教师把这一情况如实在班级中宣布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几位老师和其他学生纷纷向该同学请教,主动学习意识和竞争意识空前高涨。

(4)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加深和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信息素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设计师、解惑者和导游人。

2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任务

更新理念明确教学任务是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学实践活动的灵魂,没有科学的教学理念的指导就不可能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同样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来驱动也不可能探研出更为科学的教学模式。因此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任务是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1) 正确认识界定信息技术课程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给自己所教学科一个明确的定位,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技术性、素质性、整合性、发展性的课程,不能像其他任课老师一样片面的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应是高于其他学科教师的,而不仅仅是掌握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

(2) 明确教学目的与任务

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素质”教育。信息技术教师在具体施教过程中不能将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和信息技术课程总的教学任务相隔离,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简练性、针对性等特点,但都是为完成信息技术课程总的教学任务而服务的。

(3) 重视信息道德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就像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信息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尤其在网络作为一种迅速便利传播手段的今天,在Internet上进行冲浪,会使学生在学习、感受高新技术的同时“遍知天下事”,是件大好事。但由于网上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上网费用较高、中学生的自控辨别能力较弱等多种原因致使很多学校、老师、家长“望网却步”,所以加强信息道德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迫切的。在学生上网“冲浪”前,我们要加以正确引导,首先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评判力以及道德自制力,对于各种信息应加以科学的分类、整理和有效利用,选择那些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信息为我们所用,自觉地抵制那些不健康的负面信息,使他们在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里健康遨游,免于成为“迷途的羔羊”。

3 注重教学设计,实施“任务驱动”和“目标驱动”相结合的教学

“任务驱动” 和“目标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灵活运用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标下的理想课堂并不是拥有滴水不漏的教学设计,尤其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因是在“任务驱动” 和“目标驱动”下的教学,课堂上随时都会出现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意外”,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来应对这些“意外”,即就是要有充分的教学预设准备。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尽量完整科学的教学设计可以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加强“学科整合”模式教学的培养,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有效整合,既能够拓展老师“教”的思维,又能够拓展学生“学”的思维,创造了新的课堂教学时空。它是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完善和补充。

在新课改理念下,要使我们的教学富于时代气息,构建真正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加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整合模式教学的培养,切实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不断加强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力的学习,具备学科整合的综合素质,然后才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避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两张皮”的现象,并游刃有余地辅助学校做好其他学科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工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学科,在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现代高科技人才中,彰显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中难免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何做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和改革,是一项值得我们长期不断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赵春兰,张景生.走进信息技术新课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5).

第2篇: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困难;改进;新理念;实施

一、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新课程改革颠覆了传统历史教学简单背诵,对广大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

1.教师方面传统历史教学注重结果,着重成绩,但新课程改革后更加强调“过程与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学习,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从而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解题方法,成为摆在历史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2.学生方面存在着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的不足。初中历史课更加重视对某一具体历史事件的概括,但对于如何理解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出现,产生什么影响,有没有其他的历史事件与此相关等等方面则要求不到位。另中考历史是开卷考试,也造成学生知识基础欠缺。新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广泛参与,但学生初中历史学习基础薄弱,有些学生几乎是一张白纸。因此,学生的现实情况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差距很大,给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造成很大的困难。

3.教材方面新课程改革后,教材只不过是学生的“参考书”。本人在上课中也经常会半开玩笑说“我们的历史书就跟数学书是一样,某某知识点就是一个公式”,我们要通过这些“公式”去解决书本以外的知识。这对老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另外,新课程改革之后的历史课本也存在一点小瑕疵。例如:“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封建经济”、“自耕农经济”这些概念,教材没有对它们予以适当的解析;对“民族工业”与“”的概念和关系没有很好的处理,表述模糊。“中国的发展历程”,教材没有把主要的过程交待清楚,给人散乱的感觉。

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课时推进速度慢。面对这样的困难与问题,如何在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成为历史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主题。

二、解决措施和调整方案

新课程改革是挑战,也同样充满机遇。对学生而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全面发展的愿望。它可以使广大教师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在历史教育的大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面对新课程改革遇到的困难,作为历史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不求面面俱到,不拘泥于教材,要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改理念来整合教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做法是:(1)备课方面,

加强集体备课,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调整:第一步备课标,力图科学完整把握课标要求和精神;第二步依据课标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对于课标不做要求的或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少讲,或不讲;对于教材叙述过于简单的重要内容,就要增设背景材料,辅助学生学习,重点内容要讲得充分、讲得饱满。教材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补充一些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第三步依据重点难点分布,分配各部分内容的比例及其所需时间,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守。

(2)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校情、学情,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在一些有条件的完全中学,应加强初高中历史教师的集体备课,充分了解初中高中教材的异同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的或者掌握的知识就不再多讲。对于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知识真空”,在学习新课前,先提醒和通知学生,让学生抽出时间做一些预习和准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

(3)编写学案,依据课标要求,设计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4) 通过改变观念和调整措施,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走出了困境,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充满信心。

三、教学方式的尝试和探索

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为基本理念。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传统课程观的弊端之一,就在于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受者,接受学习是其课程规定的学生的基本存在方式,因此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课改的核心任务。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积极尝试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革新与探索。

四、实施高中历史课堂的新策略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已有很大变化,主管部门和教师也取得很多全新的认识,所以摆在教师及学生面前的事情是如何去实施的问题。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可以多参加一些教师培训,组织教师讨论,采纳教师的建设性意见,然后与教师一起形成实施新教法、新理论的共识。

新课程改革后我们所有历史教师也必须进行改变,要制定新的标准,对高中历史课堂进行新的定义,如此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才能真正的使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高中教育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素质和人才的质量。因此作为一线的老师只能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不能退缩。尽管我们的一些作法还不够完善和成熟,但是我们将稳扎稳打,不断总结,逐步改进,力争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3篇: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25-02

一、初中生物教育的教学现状

虽然新课程改革正在推进,但是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难以转变原有的教学思维观念与教学方法。有的初中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强调应试教育,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忽视了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应用,这就导致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以前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生物课本理论知识,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体地位,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负责听记,这种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教学内容较为乏味枯燥,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根本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难以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探究性、创造性思维难以发挥。这种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初中生物教师需要提高改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重视,创新教学手段,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实验操作,这就需要学校有完备的生物实验器材。但是一些初中学校对生物教学这门课程不够重视,没有引进购买生物实验器材设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主要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来授课,这就导致学生记不清楚实验内容与结果,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也得不到提升,造成学生在生物实验这一方面造成认知盲区,实验器材的缺乏也对生物教学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此外,有的学校虽然有生物教学实验器材,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生物实验教学环境过于机械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动手能力得不到发挥。在初中生物教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仍然采用教师教学,学生模拟操作的方式,教师在实验课堂上侧重于讲解生物实验的方法、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实验目的与结果,而忽视了生物实验的一些具体操作指导,学生只能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来进行机械的操作,这一学习方式就过于被动,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与动手操作。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没有做出调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确定,这就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体意识。要想提高生物教学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但是在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把主体意识转移到教师身上,认为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自己学习效率与结果的好坏也是由教师一个人所影响决定的。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问题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只是一个观众,只负责听,没有发挥主动积极性,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画出不理解的知识点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也没能够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或者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更不用说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想法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较低,不利于生物教学改革推进。

二、推进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策略研究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教师要能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各项举措,教师要能够充分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理清思路明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什么,要能够把它落实到教学中来。其次,教师要能够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使用研究性教学方法,这一点最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学校要提高对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视,保证生物实验器材的齐全,完善生物教学设施。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书本上一些生物的内部结构、细胞等微生物的组成图用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来。此外,对于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极为罕见的生物,解剖过程等等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进行演示,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教师在生物实验课程中,要让学生多走进实验室,能够让每名学生都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学校要能够保证实验室的宽敞、实验器材的齐全与更新。教师在实验课上,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布置实验任务时,要让学生独立动手完成,给学生一定的独立空间。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内容能够加深印象。教师要能够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教师要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意识,在创新教学方法时要能够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例如教师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案例分析、课外活动等等形式。情景教学模式就是将书本中的一些趣味性的知识通过讨论、辩论赛、情景模拟等方式来设计出特定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技术是一项能够将知识内容以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的现代教学手段。案例分析则是教师通过分析包含书本知识的一个案例,深入剖析出课本原理,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课外活动就是教师通过组织实验来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教师进行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鼓励学生多提问多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应用。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要能够主动参与到生物教学过程中来,提高自己独立思考与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能够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以不断完善初中生物教学改革,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推进我国初中教育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第4篇: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目标多元化;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各所高中的新课程改革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们也不例外。在改变教学方式的同时,教师也要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多元化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主要关注的是认知目标,即知识掌握的

情况。而新课程目标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能力,其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掌握、习惯乃至价值观的形成,都是以知识的掌握为载体的。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教育是为了满足人类文明成果传承的需要而产

生的,在此基础上,为什么传承、怎样传承、派生出传承什么。这种传承是人类得以发展与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离开知识的掌握,其他各项目标均无法落实。

二、在师生互动中关注学生发展,以展开教学过程

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充分发挥

主动性,充分融入学习的学习活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统一,教师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1.从关注历史学科特点入手关注学生

历史学科自有它的特点、存在价值和理论指导价值。所以,我们要抓住事件之间的联系,把它融入学生的思维中,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从学生入手,变被动为主动

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改革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学生的主动。因此,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确定学习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既是

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融入学生中,同学生一起记忆基础知识,思考、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运用探究式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就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改变教学观念的同时也改变教学方式成探究式教学。在这个基础上要努力带动学生改变原有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形成发挥学生

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

第5篇: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范文

关键词:贫困山区 课程改革 化学 困惑 发展

现在我县已全面实施了新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许多学校在新课程改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条件相对好的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享受到了课改成果带来的好处,与此同时也给贫困山区学校带来了诸多的困惑和挑战。由于经济、观念、师资等诸方面的因素,在城镇课程改革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贫困山区的教育却存在着长期落后、举步不前的状况。通过近几年对贫困山区化学教育教学的调查和研究,深感被“关注”的必要,同时也发现贫困山区的化学教育教学虽然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其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根据山区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觉得贫困山区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进行丰富多彩的、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学探究和尝试。

一、化学课新旧课程标准的背景

过去的应试教育过于强调老师的主动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忽略了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像实验课就只有“老师动手,学生动口”这样一个固定的过程。而课堂教学就是简单的识记、默写、死记硬背等,这种被动的教学形式根深蒂固。所以,旧课程标准下的山区学生几乎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导致的最终结果当然是学生面对枯燥的化学知识,缺乏创新,形成高分低能。在这种情景下,提出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提倡了人文意识和创新意识,它的价值体系中明确要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而化学课教学过程的情趣、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性,提供了创造活动的最适宜的环境。通过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造精神,将会给教育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贫困山区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困惑

在我国大多数贫困山区的学校中,化学教育教学还都是应试教育,为“考而考”,相当多的一部分贫困山区学校还不能真正满足化学教学的真正需要,有的学校甚至无完备的实验室,更不用说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了。片面追求升学率,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和现象广泛存在,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大面积的“空白”。化学实验课师资严重不足,教师素质较低,教学模式、内容、方法依然陈旧,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贫困山区的化学教学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培养多向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剖析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观念的落后

贫困山区学生家长及部分管理者、教师,人才观和育人理念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围绕考试转是其主要特点。他们的观念中总认为“少搞点名堂,多做点作业,背点书,考好成绩”那才是最重要的。实验课或活动课充其量不过是点缀而已。学生迫于考学压力,无暇顾及,教师上课也十分被动。

2.管理上的漏洞

在贫困山区的学校中由于校级管理者对于化学知识的片面理解,再加上化学学科的特殊性,所以很难拿出一套完整合理地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质量考核的办法,因而对于化学教学知识的拓展工作无法评价,无从奖惩,也导致部分化学教师上课古板生硬,课堂教学死气沉沉。

3.贫困山区学生的适应性差

贫困山区学校信息闭塞,山区的学生同城市学生相比,明显在接触新鲜事物、获取社会知识的渠道窄得多。见识面少、胆子小、基础差,适应不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式。

4.办学经费严重短缺,办学投入少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发生改变,而这些转变顺利实施的一个前提就是现代化教学的硬件。现在在教育教学实践上学校缺乏相应的教学器材设备,绝大部分贫困山区学校没有像样的教学器材和设备。而贫困山区学校的经费十分短缺,办学投入非常少,对于活动课程等方面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

5.课程资源和师资落后

现代课程资源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就校外课程资源来说贫困山区学校极为有限。这种不足给山区对课程资源的挖掘、开发带来了难度,也限制了化学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另外化学方面的专有师资也相当缺乏,化学活动课通常是基础课程的搭载,甚至完全被打入冷宫。

三、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

面对如此的现实挑战,要促进贫困山区化学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我认为可走特色之路进行。只要对贫困山区的化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重新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主动担负起贫困山区化学教学改革的重任,充分挖掘贫困山区化学教学的潜力和资源,根据山区教育教学的实际特点大胆地进行山区化学教育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变劣势为优势,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具有贫困山区特色的化学教育教学的新路子。

1.重视活动课程的质量,更改教育观念

活动课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全方位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如“环境污染”一课,让学生从山区铁矿石无序开采的现状出发,亲眼目睹采矿造成的河水浑浊、漫天扬尘、堆积如山的实际情况,认识到环境污染给人们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恶果,从中找出合理解决的办法;这样不仅使课堂教学的气氛异常活跃,而且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基本知识点。面对未来社会的迫切需要,教育教学举足轻重,是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

2.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

贫困山区基础条件差,硬件不硬,但可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争取进步,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1)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把握课改的方向,动员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实践新课程改革。同时及时收集、处理课改信息,研究调整课改的正确目标。

(2)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现在贫困山区学校人数多,硬件配套少,就更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根据山区自己的优势,合理开设校本课程。广阔的山区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化学教学的资源库。如秀美的山水,丰富多样的矿石即可成为特有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多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这片质朴、可爱的土地,摄取身边的实物,让学生尽情地去感受丰富多彩的化学教学内容。

3.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能否行之有效最关键的一点,是是否有一套科学、有效、容易操作的评价体系。现今高考、中考的指挥棒的方向,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方向。评价体系不改,使得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直接实践者只能“望书兴叹”,更不敢放开手脚去按照新课程标准去组织实施教学。

4.实施新的教学理论、教学方式

化学课的教学应由单一的“灌输式”转化为综合化的实施,即化学教学综合化,如可将活动课、实验课、创新操作课等多种形式综合在一块,从目标、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极大地发挥,这样化学教学就会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学生很容易体会个中乐趣。

第6篇: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范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新课改 有效教学行为

鲍里奇关于教师五条至关重要的教学行为有清晰的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使得英语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关注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行为,是促进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手段。从根本上讲,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摒弃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行为,实行建立在新课程改革基础之上的有效教学行为,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一、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1.重读写轻听说

当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读写而轻听说是教师教学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在初中英语考核过程中,读写能力的考核占的比重较大,而听说能力的考核却只占有很少的比重。因此,绝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将读写能力作为课堂教学重点,从而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后能读能写,却不能说,这就是中国“哑巴英语”的课堂教学现状。从某种程度上讲,重读写轻听说的教学模式,是应试教育的直接表现。

2.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局面。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具有的积极意义。很多教师的教学依然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分析

1.精心备课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这句话通俗易懂,想必大家都明白是什么道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养成积极备课的习惯,绝不上无准备的课。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相比较以往具有更多的复杂性。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给学生讲解课本上现有的词汇、句式、语法等,就算完成整个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师的教学应当更多元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充分建立在学生的个好的基础之上,教师的教学应当尽可能地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唯有通过精心的备课,才能实现所有的课堂教学目标。

2.加强课堂教学交流互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不能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新时代可以归结为无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要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的方式,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参与。在实施问题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不能过度干涉学生,也不能因为学生暂时不能回答,而抢着给学生回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话语权的增大,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基础。

3.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

对于初中生来讲,英语基础薄弱是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丰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改变枯燥单一的课堂教学现状,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丰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具有极大的优势:教师通过多媒体拼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多媒体教学的发音更准确,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发音准确度。此外,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等都是教师丰富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合理运用教学模式,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4.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定要秉承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内涵,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又好又快地发展。当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利于改变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期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形成有效的教学行为。笔者立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供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慧,赵杭杭.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4:95-96.

[2]江芳.教师课堂行为有效性的标度[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20-25.

第7篇: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范文

一、课堂教学开放“过度”

如一位教师在讲DNA分子的结构时,一上课就提出DNA是怎样发现的?DNA有什么样的结构?DNA有什么特点?等一大堆问题,问大家知道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看起来该节课好象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去上课的,课堂上有学生小组合作,有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生互动有眼有板。但课堂效果怎样,只有学生心里明白。课后问几个学生这课听懂了没有,对DNA分子有什么认识?学生说不知到这节课老师讲了什么东西,根本就没有学到。

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然而,审视这种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在开放教学中,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要点拨,当讲授还需要讲授。这样就不会使课堂教学的开放显得匆忙、零乱。更不会出现课堂上那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现象。使整节开放课有条有理,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新课程所说的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二、创新教学过于“虚”

在鼓励学生质疑求异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激励学生求异探新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的要求。实际上,有些课堂教学只为“创新”而“新”,以致于在“创新”中故弄玄虚,大搞所谓的“创新”,而忘记了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是学生逐步形成认知和认识发展的过程,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感知到形成表象再到产生理性概念的过程。新课程教学的创新追求的是真实自然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课堂上再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不能夸大其词,脱离现实。如在讲细胞的结构时,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去讨论,然后回答;还有个别教师拿出一幅挂图往板上一挂,让学生自已去看,去学,一堂课教师什么都没做,只是挂了一幅图,说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创新教学”。我认为这是否曲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但没有促进作用,还会有伤害教学改革,对新课程改革起到反作用。因而在生物教学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熟读教材和加强教学的研究。另一方面更要考虑怎样聚集课堂,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基础、情感体验等要素,合理地“创新”教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场所。

三、探究学习无“深、浅”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探究学习一般分为知识探究、问题探究和活动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学习受时间、课堂内容等条件的限制。因而在开展课堂探究活动时就必须注意到探究的活动、问题要深浅适度,次数适宜,方法得当。如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中就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生活中我们常听说人的遗传与基因有关,基因与DNA有什么关系呢?提出课题让学生探究:基因=DNA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四则材料再提出相关探究的问题,如思考这些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DNA与基因的关系?你如何运用这些材料进行推理?等问题进行探究,当然也可以由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来进行探究。不管怎样探究但有一点探究的问题要深浅适中,把握一定的度。

因而对于探究学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2.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3.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并准备与对方争辨。4.合作中不能把学习好的分在一组,而是把持意见相同的在一组有利于探究。5.“探究”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探究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6.“探究”学习应涵盖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实际教学中,探究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所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恰当的以知识点作为探究问题情景的“引线”。开展课堂讨论,达到真正探究的目的。

第8篇: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范文

关键词:低效 原因 高效课堂 构建 方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共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掌握技能的主要渠道。而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则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是程序化了的机器,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展和创造,教师转变成为了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认知需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一、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低效课堂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不能统一,和谐而造成的。

(一)“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以教材为中心,上课循规蹈矩,没有创新,不能突破,怕学生学不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因此上课时不停的讲,学生就是被动地接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甚至有的教师没有认真研究教材,没有了解作者的编写意图,对教学内容随意删减,一味地迎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出发,虽然让学生合作、探究,课堂表面热闹非凡,学生热情高涨,但实际上学生是在漫无目的地讨论,对问题的了解还不够透彻,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低下。2.受应试教学思想的束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注重学习的结果,对学生的努力和感受视而不见,没有形成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使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得到有效提高。这样的评价方式,把教学活动过程变成了枯燥无味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死记硬背和重复练习成为了主要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启发、探究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智慧无法闪现,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压制,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成为了泡影,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得到落实。3.有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忽视了备学生这一环节,不能合理运用教材、整合教材、创新教材,不注重学生语文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指导和培养,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关注,使 “教”与“学”不和谐。

(二)“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学生语文基础不好,在学习上只是被动接受;还有的学生依赖性比较强,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上课精力不集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不主动思考,学习不努力,不肯动脑筋,课下又不注重复习巩固,不注意总结和积累,不能形成知识网络;有的学生在家庭中父母督促不到位,自己自制力又比较差,在学校本来时间就比较紧张,回家以后又不及时巩固复习,学到的知识不能消化吸收,很快就忘记了;还有的学生不重视基础知识,又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作业不认真,粗心大意,教师讲过的易错点再遇到时还会出错,事倍功半,收获甚微。2.厌学情绪严重,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品质。因为学生没有语文学习兴趣,所以在学习中就会感到枯燥,难以形成愉快的体验。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学生能力的发展,在语文学习时的情感、态度、意志力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反差,只有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树立自信,才能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而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学生没有竞争意识,因此对于考试并不感到紧张和害怕,他们不愿意去认真复习,在考试的时候表现出无所谓、不重视的情绪。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也是应付了事,有的会抄袭别人的作业,甚至有的学习不写作业,不交作业。回答问题也是没有一点逻辑性,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注意答题的正确格式。

二、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找准问题的根源所在,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一)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学习语文可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参加工作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学好语文很有必要。教师要千方百计增强语文学科的自身魅力和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只有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努力学习,并能保持长久的动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单靠教师讲道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激发求知欲和探索欲,这将成为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的前导动力。学生语文基础差,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逐渐进入佳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双边互动交流信息的过程,这种交流互动是建立在平等、信任、尊重的基础上的,是以情感为载体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让学生感觉到轻松和愉快,在这种氛围中,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真正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指导他们,帮助他们,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忧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总之,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但是,只要教师认真研究,开拓创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一定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文献:

[1]周菊芳,高彩娟.新课程改革带给语文教师的思考――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附中校长周菊芳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32).

[2]冯昕.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J].成功:教育,2010(10).

第9篇: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新教师;以校为本;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5-0072-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人物,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杭州举办的第八届课程专家论坛上,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刘坚处长明确指出,“课程改革,成在教师”。新教师是教师集体中的特殊群体,新课程改革在呼唤新教师成长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很大的挑战与考验。有效促进新教师成长是中小学师资队伍质量得以不断提高、新课改理念得以真正落实的重要保证。学校不仅是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专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学校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因此,立足于校本,促进新教师成长应是教师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新课程改革中新教师成长面临的问题

作为新手――教师集体中的独特群体,与老教师相比,他们面临着更多的压力、问题与挑战。

1.教学实践能力欠缺

对于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新教师来说,其基本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是不成问题的,但是由于师范教育的局限,新教师往往在教学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上比较欠缺。主要表现在教学、班级管理、处理与家长的关系等方面存在困难。维恩曼对1960至1983年间关于教师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近百项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认为初任教师所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于24个方面,其中居前5位的是课堂纪律、激发学生动机、处理个别差异、评价学生作业、与家长的关系[1]259。

2.对教师生活的不适应

一方面,刚从学校毕业的新教师要迅速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另一方面,新教师不仅要在成为教师的那一刹那担当起所有的教师责任,而且往往会被分派很重的任务。新教师往往被安排到学生的天赋、资质和能力中等或偏下居多的班级里担任任课老师。同时,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多重社会关系使得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教师不仅要是严父慈母,还要是教育者、管理者、咨询者等。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责任,要教师在短短的过渡期里迅速实现角色的转变并能在多种角色间灵活转化,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另外,除了教学的挑战外,新教师也面临着进入和融入学校的社会和文化系统的问题。由于缺乏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经验,新教师往往感到很难处理与同事及学校领导的关系;由于学校教学任务的繁重与快节奏,对学校运作情境及学校社会环境的不熟悉,新教师往往很难迅速融入学校文化。这种种因素都导致了新教师对教师生活的不适应[2]。

3.新教师进修机会少

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弱化了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身份,要求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这些无疑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3]。而另一方面,新教师的进修机会却很少。在目前多种教师培训别是国家级培训中,骨干教师所占比例大,而年轻教师比例偏低。据调查,在已完成的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中,35岁以下的教师只占15.98%,中学骨干学员中35岁以下的教师更是低到4.78%[4]。而在极小的比例中,新教师更是罕见。因此,从整体上来说,目前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的受益面是很小的。骨干教师的培训机会较多,培训的形式也较多样,有国家级的、省级的等等。其中有些人反复地接受各种培训,而一线的、基层的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却很少有此机会。相对而言,骨干教师由于其出众的素质,大都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培训能力,而真正最需要培训的,是绝大多数在一线的默默无闻的不受人关注的一般教师,特别是新教师。

4.新教师岗前培训效果差

从形式上看,新教师上岗前都要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但很多培训最终的效果是不尽人意的。原因在于学校缺乏对新教师培训需求的分析,培训内容繁多、重复,培训形式陈旧,培训观念滞后,培训组织强制性较强。凡此种种,使得新教师产生被动逆反心理,培训不但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与负担,延误了其宝贵的成长时间。

二、问题成因探析

1.师范教育与教师入职教育相脱离

总体来说,现在的师范教育更注重使师范生获得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抽象的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而不注重使他们获得足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包括教学技能、班级管理技能以及形成个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传统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课时安排不尽合理,学生实习期过短,实习内容“失真”等,都导致了师范教育与教师入职教育相分离[5]。

2.新教师还不适应职业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教师职业是一种极具压力和挑战的职业。作为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学识,崇高的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还要具有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这是一种高标准和高要求。而教师不仅要搞好教学、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关心学生的健康,同时还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这是一种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复杂性的创造性劳动。选择这一职业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社会文化的代言人。他们的形象在人们头脑中已经定格。因此,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只要是教师群体中的一员,就应该担负起社会赋予他们的教师职责。这一点也给新教师带来了压力和些许不适。

3.新教师本身还不够成熟

作为新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在实践上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同时,正值20出头的年龄,也决定了新教师在思想上呈现出一定的不成熟。他们虽然选择了教师职业,但并不意味着将之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他们的职业选择尚未完全确定,这也影响了新教师的成长[6]。

4.任职学校没有做好新教师培养工作

这一点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新教师成长的一大障碍。首先,任职学校缺乏对新教师的深入了解,包括对新教师的能力构成、个性特点、新教师成长需求及面临问题的深入调查和全面了解。其次,任职学校所采取的新教师培养方案缺乏整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任职学校没有为新教师在课程改革形势下迅速成长提供各种支持性条件,学校对课程改革的投入包括时间、资金等方面存在不足,在组织环境、人文环境创设方面做得也不够。学校缺乏一个能包容每一位新教师,能激发所有教师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的氛围。

三、促进新教师成长的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新教师任职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新教师培养工作。

1.学校要对新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

学校要认识到,这一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新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丝毫不比老教师少。他们不仅面临着由师范生向正式教师角色的转换,面临着从大学校园到中学校园的变化,同时也正是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期”,其间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理论、实践及其关系进行不断的反思,以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因此无论从人生发展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教师均面临着一个全新的阶段。而且这一阶段不仅决定着教师的去留,也影响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学校给予新教师以充分关注,不仅能稳定学校师资队伍,而且能减少新教师在不必要的盲目摸索中所浪费的时间和精力,缩短其成长过渡期,防止新教师在教育信念、专业发展意识方面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促进其积极、理想、进步的教育态度的形成。

2.学校要及时了解新教师这一新群体的特点

新教师是一个活泼好强的群体。他们的学习是自我导向的,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是以提高绩效为目的的,是有丰富多样的人格化经验参与的智力和情感相平衡的过程。学校必须尊重新教师这一成人学习的特点。而在关注发展阶段,新教师还处于“生存关注”阶段。新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但是这一阶段他们特别关注的还是专业发展结构中的最低要求――专业活动的“生存”技能。他们关注的是如何“生存”下来。新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专业态度与动机方面,尚难以过多地顾及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发展[1]290。学校如果了解了新教师这一阶段的特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应措施,教师的经历就会有所不同。每一位新教师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来自不同地方,毕业于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这些不同的生活经历都会影响到新教师的入职发展。学校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个性化培训方式,以提高培训效果。

3.学校要有一套系统的新教师培养计划

在这一点上,学校要打开校门,寻找多方合作,借鉴他校及他国的有效经验。学校应与其他学校进行合作,包括加强与大学的合作。要全面考虑学校自身的可利用资源及其他各方面的条件,针对本校新教师的特点与需求,选择最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

4.学校要为新教师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面对新课程改革,学校必须转换教研室的传统职能,从“考研室”转为“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换言之,必须淡化教研室的行政指令职能,强化“课程研究中心”的职能[7]。“教研员”不是发号施令者,而应当是为一线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提供支持,同教师一道以教育理性透视教育实践、以教育理论去解读教师的教育实践者。同时,学校要创设轻松、自由、开放、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包容、宽容每一位新教师,让他们不仅有职业归属感,而且能让其个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学校要鼓励新老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积极构建学习共同体,谋求全体教师的共同发展。

总之,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新课程改革,没有新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不会有新课程改革的成功实现。任职学校要利用课程改革这一契机,为新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各种支持性条件,让每一位新教师都能积极主动地把自己融入到新课程之中,使自己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陈海凡.初任教师的适应与思考[J].学科教育,2003(4).

[3]郭华.新课程与教师发展[J].中国教师,2003(2).

[4]唐京伟,等.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教师,2004(8).

[5]教育部师范司.关于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战略及改革措施的建议[J].教师教育研究,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