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思路
1、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主要指的是在可持续化的发展理念之下,通过对制度、机制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创新以及对产业的转型和新能源的开发应用等等多种手段,最大化的实现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建设,以此实现我国建设发展中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双赢态势。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化理念的指导,保证社会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也要在此发展基础上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最终保证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保护发展的双赢。
2、低碳经济下我国工业园区所存在的问题
2.1工业园区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我国大多数的工业园区在建设发展的初期没有较为长远的发展规划,对其未来发展没有做出更多的分析讨论,进而造成后期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发展存在滞后的现象,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最终导致出新产业链的断裂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逐渐加大等等问题。于此同时,有的工业园区对于自身内部各个产业功能的分布没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将其混在了一起,进而导致工业园区低下的土地利用率,失去了高效的竞争力,有关工作人员的居住条件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使得工业园区失去了发展的动力。2.2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工业园区的发展中一般使用的都是政企合一的发展模式,而在工业园区的发展前期阶段,政企合一的发展模式不能对工业园区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导致后期工业园区的发展收到了一定的限制,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业园区的经济效率,最终使得工业园区的发展进度得到放缓,给工业园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2.3工业园区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目前很多工业园区第二产业所占的比例相对比较大,这也就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噪音污染、空气污染以及水源污染体现得尤为明显,这几类污染当中最为严重的是空气污染,特别是那些能耗高且技术含量低的工业当中更为严重。造成水源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工业废水,部分工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排放到了园区当中,严重影响了园区的环境;另一种的住宅水污染,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没有对园区的居民进行严格的管理,再加上地下水管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严重影响着自来水的水质。噪音污染主要是由于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一味地赶进度而部分日夜地加班,机械设备发出的噪音会对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3、低碳经济下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
3.1科学规划、保持可持续发展
想要实现我国工业园区的低碳经济发展就必须将可持续发展思路作为整个园区的总体发展指导思想,从而创建一个非常和谐的生态经济园区。在对园区进行规划的时候应该对经济、生态以及生产进行有效的整合。大多数工业园区都具有比较完备的生活系统,下面将对各个系统的具体规划思路进行简要的阐述。3.1.1供电系统。为了有效降低园区的用电能耗,减小园区的电负荷,可以加大对太阳能或者是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从而更好地实现对电能的节约利用,同时也促进了对新型能源的利用。3.1.2供排水系统。在对园区供排水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充分结合企业具体的生产需求;其次还应该对企业的排水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还应该对园区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进行集中处理,从而有效降低供排水系统对园区所造成的污染。
3.2发展循环经济,采取绿色经济模式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为了达到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使其达到低碳经济,需要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并在整个过程采取合理的经济模式,从而能够有机的融合资源,对于能源进行再次利用,并构建一个新的产业链。循环经济具有很多优势,不仅消耗低,同时能够多次进行重复利用,为了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园区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转变管理理念,对于生产粗放、能源消耗过大、污染严重的单位需要对其进行整顿,并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其转型。并整改过程中还需要加大政策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做好污染治理,从而能够达到节能排放的作用。
3.3鼓励企业节能减排,进行节能型园区建设
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选择一些地碳的材料,尤其是一些材料的加工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其要求也是非常高。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应用新型材料,从而能够有效的确保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保障整体的安全,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使用新技术,例如净化工业用水,对此需要添加净水设施,然后进行植物的浇灌。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够降低污染,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控制水资源。2)不断的进行设备修护,确保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对于一些旧的设备需要及时进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3)在应用过程中使用节能减排方案,并且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从而能够确保节能效果。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低碳成为了主要的发展趋势,在工业园区内部进行低碳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工业园区在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很多优势,不仅技术密度高,同时方便进行管理,因此在进行工业园区建设的时候实行低碳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需要重点加强研究。
作者:章劲 单位:湖北既济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信息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晓静.青岛市工业园区低碳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
集团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的总体思路是:以煤炭、岩盐和石灰石资源为依托,以“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为标志,构建“煤―焦―化”、“煤―矸石―建材”、“煤―电―电石―PVC”等若干个产业链,形成“矿井小循环、矿区大循环”的循环经济格局,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的有机统一,促进资源转化增值,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其发展目标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以提高资源回收率为目的,综合开发利用煤炭、岩盐及石灰石资源,综合治理“三废一沉”并使其上下游产业联营,形成企业循环产业链条,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到2010年,实现“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矿区循环式发展”的“四循环”目标,使淮北矿业集团成为符合国家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以煤化工和盐化工为特色的全国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以煤炭资源为例,每年十几对矿井生产的3000万吨原煤全部入洗,生产出优质精煤;生产的精煤除供应冶金企业外,还用于焦化厂进一步炼焦,为发展煤化工提供原料;大型煤泥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及时消化原煤洗选加工产生的近600万吨低热值中煤、煤泥和煤矸石;焦化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供电厂再利用;矿井水用于电厂发电,电厂排水先供焦化厂炼焦,再供选煤厂洗煤;电厂排出的炉渣用作水泥填充料,粉煤灰用来生产建材;电厂为煤化工和盐化工项目提供廉价电力。
通过上述循环运行,不仅实现了水资源闭路循环使用和热能的综合利用,节约了大量用水,而且进一步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能耗,实现了清洁生产。同时,矿区经济结构从传统的单一原煤生产转变为“煤―焦―化―电”产业链,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断转化增值,最终吃干榨尽,从而实现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发展目标,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从根本上优化和提升了矿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质量。
“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是构建淮北矿业集团循环经济体系的标志性工程。该工程以建设“煤焦化电工业园”和“盐化工业园”为载体,充分利用项目之间与产业之间的“链接”和“代谢”关系,注重产品链条的延伸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尽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副产品、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构筑上下游一体化且独具循环经济特色的产品链结构。
“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最终将形成以440万吨/年焦炭、40万吨/年甲醇、80万吨/年烧碱、100万吨/年PVC和250万吨/年电石渣水泥生产能力为标志,基本有机原料及深加工、氯碱、合成材料、精细化工等产品系列为主要产品链的大型“煤化―盐化一体化”生产基地。
总结集团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集约化。该企业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根本,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合理集中地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链条,利用集团优势,将生产要素相对集中,并实现最佳组合,从而达到集中配置、集约经营和投资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二是产业化。该企业不仅按照“做精做大做强”的思路对煤炭、岩盐和石灰石资源通过延长产业链来实现产业化聚集和经营,而且对主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联产品、副产品及水、电、热等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循环利用,并按产业进行经营,从而既丰富了产业链,又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三是规模化。“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的实施将形成四个全国最大厂点:一是国内最大的独立焦化厂之一,二是国内最大的冶炼精煤选煤厂,三是国内单机和总容量最大的煤泥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四是国内最大的烧碱厂和电石法聚氯乙烯厂。其他化工项目都将按照经济规模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规模经济效益将很快显现。
>> 问道南通工业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下黄陵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陕北资源型县域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唐山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太湖县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栖霞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关系研究 中西部地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创新 新常态下上虞工业经济的质量效益研究 江西县域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辽宁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经济恢复时期前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辽宁工业经济发展思路与措施 安徽工业经济发展的启示 关于湖北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工业经济发展与能源息息相关 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十一五”期间北京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周励:研判府谷[J].西部大开发,2013(6).
[4] 叶飞:府谷民营资本“涌流”新农村[J].当代陕西,2010(4).
[5] 王劲苍:陕西县域竞争新态势[J].当代陕西,2012(6).
[6] 杜俊娟、李姚矿、夏业鲍、张克宏:转型期资源型县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基于典型资源县域繁昌县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6).
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各位专家的精心评审表示感谢,对各位专家对课题成果提出的建议性意见和看法表示认同,对各位专家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敬意。
各位专家对工业经济发展路径与思路主报告及三个子报告已经给予了高度评价。我认为,这份报告的分析基础是扎实的,从国内外宏观背景和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深入分析,深刻揭示了当前工业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三大矛盾:即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相对紧缺之间的矛盾、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与产业结构相对失衡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迫切需要与经济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份报告提出的发展路径是可行的,就如何破解上述这几对矛盾,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出发,着眼我市的现实基础和要素禀赋,给出了内部提升传统产业、外延拓展新兴产业的集约发展之路。这份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新颖的,我想在这里把它补充概括为“五个三”,即三个要求(增强企业内在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向(纺织产业要加快提升,机械装备与新型医药产业要努力壮大,技术密集的新型产业要大力发展);以及建设现代纺织、机械装备、新型医药三大支柱产业;构筑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和有色金属加工三大支撑产业;实现工业经济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三大转变。这份报告提出的措施是很有针对性的,从政府导向服务、企业主体提升、生产组织协同三个层次构建起了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力三角。
下一阶段,工业经济的发展要围绕报告提出的路径和思路,着力于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创新发展是工业经济发展今后的主题。前段时间,基础重化行业和电子信息业成为经济增长热点,我市对是否发展基础重化业也出现了一些争论,可以说这份报告也给出了解答,要解决产业结构不协调的问题,如果走发展当前增长和效益潜力大的基础重化产业,对于有了原始资本积累的企业而言,资本门槛的影响不大,但我市的区位条件决定了无法克服能源和基础性原材料的制约,也无法满足“大进大出”的物流要求,重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资本基础,但缺乏区位和资源禀赋,只能有选择的适度发展;从现实出发,应着力发展的是具有一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即高加工度化的产业,主要精力要放在现存产业特别是纺织业的提升上,同时创造条件发展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的提升要着力在研发和品牌方面的创新。中低档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产品的需求弹性低,当前我市纺织等产业在生产率提高产量增加的后面,却是“增产不增收”,因为这种生产率提高的只是同类产品的量,而没有实现产品的差异性,量大了价却低了。因此,如何通过研究开发促进产品升级实现产品差异,如何通过品牌建设实现产品差异,即差异路线和高端路线是今后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走的路。
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制约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也及早采取了相应措施。早在2004年7月,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会上就提出了要按照“优化创新、加快提升”的发展主线,在工业经济领域实行六大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性向质量效益型提升;在2004年底召开的市委五届四次全会上就提出了“13458”发展战略,提出工业发展重在结构优化和集约发展,要实现产业的高级化;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扎实开展十大创新发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对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认识,深化了创新发展的举措。
下一阶段,我市工业经济工作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要加强领导、优化服务。
要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运作机制,实行政府经济管理方式创新,以“加强服务、培育机制”为工作重点,把精力集中到服务企业、优化环境、化解矛盾上来,把工作重点放在搭建服务平台和鼓励创新上来。当前重点要通过搭建优化以创新型企业家、知识型人才、技能型员工三位一体的人才服务平台,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区域性技术中心两级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为基础的研发创新信息交流平台,以网上政务为基础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以银企合作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为基础的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以协会转型为基础的行业服务平台,加快我市工业经济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形成极具优势的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补贴政策,逐步将政策引导转移到对创新的引导上来,重点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集成性创新,同时要加强对创新成果的保护。通过引导和保护,增强企业进行创新投资的意愿和信心。要解决行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消除企业投资的盲目性,促使企业投资重点从扩大规模型向创新发展型转变。要探索多种投资形式,建立公共技术中心、工业创新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形成多层次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对提升块状经济的技术支持,加快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二、要整合政策、加强引导。
要把报告的路径思路贯彻到“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上来,贯彻到下一阶段工业经济的具体工作上来。要通过制定一批重点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企业、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技术中心、重点培育名牌、重点发展产品等导向目录,同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和政府资源,形成合力,尽快实现产品和产业升级的突破,加快形成我市工业在上述方面的核心基础和核心竞争力。重点要加强对纺织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引导,促使纺织业从不同产业环节特点出发,采取相应的竞争和发展方式,引导前导原料规模化、化纤差别化、织造印染品质化、服装品牌化,进一步发挥纺织业的独特优势,打造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我市工业企业研究开发和营销能力薄弱关键在相关生产行业的滞后,生产力其实不仅仅是个效率的问题,更是一个进行质量和差异创新的问题。要把政策引导的着力点从追求制造效率向追求制造品质转变,从注重生产环节向注重研发和品牌环节转变,从依赖价格竞争向品牌以至于标准竞争转变,促使我市工业中间产品进入高端供应链,消费产品进入品牌销售渠道。
三、要落实载体、加快转型。
当前,我市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下一阶段要以工业经济发展路径和思路的确定为契机,努力“争创工业发展新优势”,切实抓好工业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一是抓重点项目促调整。有投入才有调整、有投入才有提升、有投入才有发展。要抓好重点工业技改投入项目建设,实施好我市第一批单体规模投资1亿元以上的100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实现工业经济的存量提升和增量提质;二是抓重点企业促升级。要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着力抓好88家重点培育企业建设,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人才创新等途径,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抓科技进步提能力。要深入开展企业技术中心试点示范工作,在抓好现有国家、省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同时,集中力量抓好20家重点示范企业技术中心。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支撑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国家级技术中心支撑平台和区域性技术中心支撑平台两级技术创新体系。四是抓管理创新提素质。积极引导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制造过程信息化和管理创新,重点推动企业加快以erp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以企业管理现代化为方向,有效引导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管理创新,全面推进企业上网和电子商务。五是抓节能降耗促集约。全面开展以工业循环经济为核心的节能、节水、节材活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集中抓好主要行业的节能、节水、节材工作;集中精力举办好节能产品展示和循环经济示范大会和有关宣传活动。
工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2004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0%。去年8月省委在视察时,要求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方面走在前列。工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支柱,经济要率先发展,工业首先必须实现率先发展,的要求也就是对工业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统领全局,以攻坚克难的信心和意志、创新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转变增长方式,着力谋求工业经济的新一轮发展,努力争取工业经济走在全省前列。
这次全县乡村工业大观摩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目的是集中展示这一年来各乡村在工业经济、工业项目以及企业技改扩能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相互学习,促进工作。此次会议既是一次学习交流会,又是一次总结研讨会,同时更是一次明年乃至今后工作的总体动员会、谋划会。11月1日至2日,我们利用两天时间,由陈书记、王县长带队先后深入到全县8个乡镇23家企业进行了实地参观,大家早出晚归,进厂入矿,十分辛苦。刚才与会的各位领导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特别是如何推进工业化进程,发展乡村工业提出了具有较强指导和借鉴价值的意见,我十分赞同。一会儿,陈书记、王县长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在家全面领会,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就此次大观摩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各项指标完成较好,工业经济成绩斐然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思想,紧紧围绕工业“523”方案,大力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乡村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意见》,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县工业经济取得显著成果。
(一)在大力发展乡村工业中,认识到位,措施得力。
一是重视程度提高。观摩发现,全县上下齐心合力抓工业的氛围已经形成,县级领导包建部门适时深入包建单位,帮助谋发展,想对策、解决实际困难。各乡镇均制定了具体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为充分调动群众招商引资、找矿、探矿上项目积极性,克勒沟、腰站等许多乡镇都紧紧围绕发展工业建立了激励机制,对引进资金,发展企业,优化环境者大胆予以奖励。同时,将乡村工业发展纳入每位干部考核范畴,层层签订责任书,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为工业经济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发展思路日益清晰。多数乡镇都根据实际,发挥优势,突出资源,体现将色,因地制宜的谋划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项目。中、南、南部三个区域充分发挥自身有一定基础的优势,深挖细研,积极开发利用现有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建设步伐,围场镇、四合永、朝阳地、四道沟等乡镇谋划了一批立乡立县的大项目。北部、西部工业基础较差,缺少资源,产业化尚未表成链条,工业企业少,“龙头”带动能力弱的乡镇,积极立足农业产业和生态农业建设,力争通过农业产业化招商,寻求工业经济突破口。去年新拨乡引资兴建的福袁脱水菜项目,就成功地带动了新拨及其周边乡镇的胡萝卜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工作举措扎实有效。按照年初县委、县政府的目标要求,大部分乡镇建立了激励奖惩机制,将年度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并制定了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在软环境方面,全面落实“三个一”工程,大胆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主要领导亲自带领客户跑部门协调关系。在硬环境建设方面,积极加大路、电、视、讯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四合永镇把工业发展作为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了“工业兴镇、工业强镇、工业富镇、”的发展路子,确立了“53510”工业体系,积极实施项目带动和多元投资战略,坚持大中小并举,招商引资和技改挖潜并重,全镇上下办项目,突出重点活项目,效果显著。
四是工作落实成效显著。项目数量明显增多,建设进度明显加快,特别是四合永华利环保型造纸、围场镇金发兽药、育太和煤矿探采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盘活资金多,原四合永包装材料厂引进唐山开源造纸总厂,投资1200万元,生产箱板和瓦棱纸,现已正式生产;围场镇利用原锰银冶炼厂上造型材料项目已投入350万元,利用原新华钢厂上橡胶注剂项目也已投产;龙头山原奇缘沙棘厂被日资买断,注册成立时代朝阳生物科技(承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日元,已投入5000万日元,建立冷库、无菌生产车间,增加设备,扩大能力;原四合永外贸冷冻厂整体出售组建了牧源公司,投入340万元进行改造,9月25日开始投入生产,现已屠宰羊6000只,牛800头。仅以上项目,就盘活闲置资产4000多万元,起到了增量带动存量、资产重新整合、节约项目投资和扩大就业的作用。发展效果好。在矿业开发上,专业探矿与群众找矿均实现了较大突破,继承德长城矿业公司之后,核工业部二0八地质大队、唐山海科公司在克勒沟、育太和探出了较厚煤层,全县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县新报矿200多处,新发现矿点50多处。鑫泰铁选公司正式投产,郭家湾铁选项目开工建设,广发永松华矿业莹石采选项目即将投产,全县矿业经济呈现出前所末有的喜人局面。在龙头企业培育上,三元集团投资800万元参股晓雅乳业公司二期工程,日生产能力将扩大到100吨;四合永冷冻厂启动生产;宏远食品有限公司开工建设,将推动我县肉鸡产业发展;承德科瑞恩有限公司工程进展顺利,近期可开始肉牛育肥。
(二)全县工业经济整体运行平稳,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一是规模工业实力明显增强。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2亿元,国化指决33.9%,完成计划的73.6%;工业增加值完成万元,同比增长%,完成年计划的%;实现利税2427万元,同比增长51%,完成年计划的67.2%。
二是“523”方案扎实推进。19月份,五大行业实现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39.4%,实现利税6.27万元,同比增长76%;20家骨干企业完成产值2.9亿元,同比增长38%;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亿元,占计划任务的83%,
三是工业发展框架初步形成。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围绕现有资源和优势产业,积极谋划工业经济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工业“523”方案,大力培植20家骨干企业、滚动建设30个重点项目,初步形成了矿山,食品、能源、建材、医药化工为支撑的五大工业框架体系。矿业开发势头强劲,硅砂行业整顿效果明显,莹石采选形成规模,铁石采业进展较大,煤碳探采实现历史性突破,黄金、铜等贵金属探采有很大进展;食品行业带动作用增强,围绕薯牛菜三大主导专业,着力培育壮大了一批龙头加工业;风能开发前景广阔,风电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建材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医药化工行业实力不断增强。
四是工业布局日趋合理。随着农业三大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矿山探采的深入,一些乡镇谋划的工业项目已付诸实施,特别是矿业在县乡的引导下,出现群众找矿热潮,随着一些矿业资源的发现,将由找矿转向采矿选矿,有的还可能建成较大的项目,各乡谋划的项目建起来后,全县工业将改变过去都集中在县城的状况,实现县、乡、村多点布局。
五是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通过技改扩能和新品研发,培育壮强了“双九”淀粉、“北雁”、“天源”铸造用砂、“燕塞”系列检测车、“锥子山”系列中成药、“可大”粗纺毛呢,“彩枫”牌化工染料等一批优势产品,检测设备新品开发,天原药业,围场兽药厂GMP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实现了我县高科技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突破。
六是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骨干企业管理日趋规范,人才引进、管理机制、分配机制逐步健全,业创新意识、开拓意识明显增强,发展后劲十足,前景广阔,涌现出了一批典型,燕塞检测车厂、金发兽药GMP改造实现了科技创新;红松风电,宝乐食品技改实现了挖潜增效;天原药业、可大毛纺实现了现代化企业的逐步规范。特别是以矿业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经济体系正在形成。广发永松华矿业、克勒沟煤碳探采、长城金矿探采项目等均取得较大进展,可谓亮点颇多,希望颇大,前景广阔。
我县工业经济工作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合力抓环境决策英明果断,符合县情发展实际需要,引领经济建设先驱。二是工业发展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操作性强。重点围绕五大行业,20家骨干企业,30个重点建设项目和《大为发展乡村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意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三是全县上下抓工业意识增强,力度加大,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工业重中之重思想,因地制宜谋划各类项目,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四是行业改革效益显现,活力显现。
二、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我们在工业经济建设上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完成全年目标压力不小,形势严峻。从目前看,全县各次指标完成情况。
二是各乡镇发展不平衡,亮点不多,差距不小。从实际观摩结果看,中、南、东部乡镇好于其它乡镇,基础较好乡镇安好于基础略差的乡镇,到目前为止全县的有个别乡镇属于“工业白点”乡镇,且在项目建设上技改的多,新上的少;普通项目多,高科技含量的少。
三是大项目少,规模小,整体实力不强。今管今年全县新上项目64个,但投资千万元的只有5个,投资超500万元的也只有8个。在现有行业中,乡镇超千万元的仅9家,超亿元的仅大字宏达化工,多数行业行税不足百万元。
四是生产制约大,行业发展保障不足。煤、电、油、运资金等生产制约问题依然存在,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仍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
全面分析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认识不到的原因。少数乡镇对发展工业情况程度有得提高,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不强,思想不能解因循守旧,尚未摆脱传统农业束缚,对农业生产考虑的多,对工业研究的少,存在着不想、不愿、不会的问题。
二是用力不够的原因。个别乡镇工作不够深入。对自身情况研究的环境,不能用科学的发展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没有明析的目标,概括起来三句话:“思路不清,措施不力,方向不明。”
三是能力不强的原因。解决问题能力不强,有些乡镇对上项目行业生北营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电力、运输等困难,不能积极主动的破解难题,表现出解决问题的少。利用政策能力不强,对于国家优惠倾斜政策不能用用好,仅五条取抉择的路子不宽,包括招商引资路子,胆子小,行政服务意识不强,在发展乡村工业过程中,需要通过行政和及推动,组织、抉择、保护的,采取的措施尚不够有力。
四是帛不合理的原因。部分乡镇主要领导带头讲工为、想工业,用主要精力抓工业、上项目、跑外联表率作用不强,没有成主专门机构,不能齐心协力谋划项目,千方百计招商引资。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做好今后几个月工作,对于实现既定目标意义重大。各乡镇、各部门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创新方法,突出重点,用更大的精力、更强的力量,谋项目,抓开放,促发展,力争在乡村工业发展上实更大突破,为“十一五”期间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是进一步增强抓好工业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现在算起距离年终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可我们的目标任务仍然相差甚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为数不多的时机,把工业经济发展效更加实出的位置,集中研究,清思路,制定更加有效的举措,动员会社会力量集中发展工业。
二是立足优势,把握机遇,精心谋划“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刃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把握,都市圆和“一线带两厢”这两次难得的时机,突出资源优势。特色优势的政区位优势。认真深划“十一五”期间工业工作。
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工业强县”战略,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技改,以项目建设为核心,重点做好矿、风、薯、牛四篇文章。
发展目标是:重点发展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五个特色产业(矿业、食品、建材、化工医药、能源);打造四合永、围场镇、观坝上风电开发三个工业区;创建铸造用砂、氟化物生产、食品工业生产三大基地,做大的宏达化工,鑫泰铁选,红松风电、北雁铸造、天源铸造双九淀粉,晓雅乳业,天原药业,可大毛纺,万胜水泥等工十重点骨干企业,滚动建设三十个重点项目。
三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全力打好后两个月攻坚战。
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工业经济的领导力度,进一步明确责任、采取强有力的举措,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经贸、计划等部门健全同督导,旬调度工作机制,加大指导力度,考核办、项目加等部门要加大考核力度,半月一考核,一月一通报,县委政府两重督查定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及时准确,各乡镇要紧紧抓住带农闲工作少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人缘,地缘各种类系,加大外联引资力度,争取谋划储备一批高精项目,为明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加强排查,清除隐患,深入抓好安全生产及职工稳定工作。
石家庄在“怎么看加快工业发展的紧迫性”一问中提出,发展城市竞争实质是企业竞争。通过2010年全国500强企业总部所在城市前十名的发展程度我们不难看出,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可以带动一个地区的工业发展,可以大大提升一个城市的竞争力。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动城市发展步伐
像石家庄这样的传统产业占比重较高的城市,如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再造发展优势,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首先从思想上不能将传统产业等同于落后产业,其次要寻找新的发展思路,找准正确定位,然后秉承“技术为王”法则,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全面提高传统产业水平。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第四问当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总规划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子规划预计将在9月份公开。当下,结合自身优势发展新兴产业必将会为城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工业强则城市强,工业兴则城市兴。大力发展工业,是‘十二五’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重要支撑。”日前召开的石家庄市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孙瑞彬对加快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做出新动员、新部署,令全市上下备受鼓舞与鞭策,掀起了又一轮工业发展的新。石家庄市在探索实践如何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的过程中提出了“怎么看加快工业发展的紧迫性”“传统产业如何再造新优势”“技术改造路向何方”等十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将对实现石家庄市“工业强市”的目标起到重要的作用。以石家庄针对工业发展提出的十问为基础,我们通过对部分城市在工业发展方面所进行的尝试,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进行汇总分析,归纳了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到底需要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推动城市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步伐。
石家庄市接力“十二五”规划实现工业经济再腾飞
石家庄一直被称作“火车拉来的城市”,从一个小村庄成长为享誉国内外的新兴工业城市,前后经历了三次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期,每一次显著的城市扩容都伴随着工业经济的转型飞速发展。然而,近十年来,石家庄的工业发展相对减缓,使得城市化进程受到阻碍,为了实现“十二五”经济发展的目标,石家庄市在2011年召开的市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了“工业强市”的发展计划。随即,就如何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提出必须解决的十个问题。这十问涵盖了工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解决好它们对该市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石家庄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十问:
一问:如何理解“工业强则城市强 工业兴则城市兴”
二问:怎么看加快工业发展的紧迫性
三问:传统产业如何再造新优势
四问: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之路怎么走
五问:技术改造路向何方
六问:企业创新重点抓什么
七问:对标一流如何发力
八问:企业对政府有什么新期待
九问:为何说发展环境更是工业发展的命门之穴
十问:为什么要关心企业家善待投资者
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助推企业成长
针对改善政府效能,十问指出,企业评判一个地方发展环境的优劣,最直接的感受是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只有在政府服务方面做足文章,才能使企业安心、专心发展生产。
建设培育经济专区打造招商引资大平台
在阐述工业发展环境问题时,石家庄市提出,推进工业发展,吸引更多更好地投资项目,良好的空间至关重要。建设产业发展大平台是提升城市品牌效应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探讨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而具有本地区特色、比较优势、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不仅标志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也是经济增长极形成的重要的推动力。特色产业是一个地区“宜居”、“群居”,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沉积”、“生长”、“成长”起来的一个或几个具有本地区有别其他地区所特有的,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同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政府的引导、市场的内生、环境的吸引,是催生一个地区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的共同“推手”。地处江苏沿海的东台市,具有独特的沿海滩途开发资源优势、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工业快速发展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将会不断牵动和拉伸相关产业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经济全面发展,大大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一、经济发展思路,催生特色产业发展。
近年来,东台市按照“ 构造大产业、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拉长产业链”的特色产业发展理念,突出有效投入调结构、科技创新促转型,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速度、效益和后劲的发展思路,着力培植产业经济,特色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大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绿色食品、高端机械装备等四个特色产业实现应税销售168亿元,占工业经济总量的58.7%。
1、新材料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东台市的新材料产业涵盖了特种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非金属无机材料、特种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2012年东台市新材料产业应税销售10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占工业经济总量的32.8%。
2、新能源及装备产业正在崛起。通过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新能源产业已逐渐成为东台市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和战略产业。上海电气、生辉光电、思恩电子、捷士通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以及中节能、国华风电、华电等高端装备应用企业加入,初步形成风机、塔筒、风机叶片、光电晶体等十几个产品的规模生产能力。2012年实现应税销售20亿元,占工业经济总量的32.8%。
3、绿色食品产业呈现高速发展。2012年东台市被国家农业部表彰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沿海滩途开发试验区。绿色食品产业抢抓机遇,发展迅猛。2012年绿色食品制造产业实现应税销售28.6亿元,占工业经济总量的32.8%,同比增长37.3%,居四个特色产业增幅之首。
4、高端机械装备产业初步形成。以马佐里纺机为龙头,按照“国内第一,国际领先”的目标定位,在东台市城东新区规划10.2平方公里建设纺织机械产业园,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纺织机械产业基地。总投资12亿元的东达马佐里纺织机械园、总投资10.8亿元的恒舜智能织机项目已竣工投产。江佳智能成套木工机械、宏景智能包装机械等企业在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特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东台市在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有效地推动了新特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但从总体上看,新特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1、企业单体规模不大,缺少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2012年,四个特色产业的2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应税销售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1家,5-10亿元的企业也只有3家。
2、特色产业集聚度不够,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东台市特色产业正处在“生长”与“成长”期,在 “产品研发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品牌”五大产业链环节中,最终产品作为装备或成套设备直接销售的只有22家,只占特色产业工业企业总数的10%左右。特色产业的企业关联度不高,短期内难以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
3、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仍受到要素的制约。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意识尚未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园区和企业建立了一些高端产品和科研中心,但高层次的研发人才不足。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中小企业资金不足,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等,影响了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
三、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几点建议
根据目前东台市经济发展现状、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以及经济发展趋势看,产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先进产业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高端人才为支撑,加快产业集聚,提升发展层次。
1、拓宽产业发展思路,通过结构调整彰显产业特色。要按照“有规划、有园区、有龙头、有品牌”,“力量聚合、政策聚焦、要素聚集”的特色产业发展理念,“调结构、转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政府做环境、园区做平台、企业做产品” 的发展思路,继续大力培植和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绿色食品和高端机械制造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使其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龙头。着力突破和改善两头在外的车间式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和规模升级,引导和推动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两端延伸,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2、强化产业引导扶持,促进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继续大力宣传和落实《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激励政策,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以先进制造业引领产业升级。量质并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纺织机械、工程机械等产业向高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根据产业现状,制定针对性扶持政策,大力推进新能源和新材料、绿色食品、高端机械装备四个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完善规划,加强引导,加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特色。
3、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做好发展规划的动态优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明确产业发展重点,集中资源优先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强省级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城东新区新能源装备产业园、东达纺机产业园,沿海区绿色食品产业园、风光电产业园,东台市机械电子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着力提高同行业企业、上下游企业的集中度,逐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一、前言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当加快投资、财政等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平台,我镇应当抓住时机,顺势而为,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加快新镇人口集聚和工业园区建设。
二、背景
凤林镇总面积94.3平方公里,4.2万人口,下辖48个行政村,耕地23569亩,林地87754亩。现有工业基础较差,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大镇,经济弱镇。下一步的出路在哪里?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凤林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基本定位
一方面以食品、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为抓手,搭建工业平台,发展环保型生态工业经济;另一方面要以沿江两带开发为抓手,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建设集农业、工业、旅游、居住于一体的新型生态区域新镇。
四、选址
205国道以东规划建设成江山市食品、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沿江两带以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为主,建设大型观光农业园区和生态旅游、居住区。
五、主导产品
1、食品按原材料分为:蜂产品、绿牡丹茶叶、鹅产品、山茶油等绿色产品精深加工。
2、农业按类另可分为:以花卉苗木、生鲜蔬菜供应为主的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
3、旅游可以分为:水上乐园、垂钓、农家乐等几类
六、可行性分析
1、展生态经济和生态旅游的整体思路与我市十一五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思路相衔接。目前,我市还没有一个市级食品加工工业园区,我镇可以结合林地开发,包装该项目,争取市级和省级相关配套政策支持,实现工业发展,工业立镇的思路。
2、交通极为便利。北接江山城区仅半小时路程,南临福建浦城,西边可考虑打通205国道至江西的大通道,该工程可作为浙江省扶持欠发达地区交通项目上报,可争取省级资金的支持,打通之后,我镇的交通将大大改善,将非常有利于发展工业、旅游业。
3、源丰富。我镇土地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可供开发利用的林地资源较多,可以缓解我市工业用地不足的的矛盾。同时江山江上游白水坑水库和峡口水库水资源丰富可供利用。
4、工业经济相对不发达,环境保护较好,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目前比较注重环境保护,发展生态经济比较受欢迎,上级扶持政策比较多,可以通过包装项目,争取支持,赢得发展机遇。
5、集镇建设一同规划设计。我镇区域调整之后,新镇的规划设计工作刚刚开始,可以一同做好规划设计,这将决定我镇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出路。
七、意义
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附加值及土地价值;有利于形成以蜂产品、茶叶等绿色产品为核心的食品产业集群;
一、工业经济发展思路
我镇工业经济的总体要求是:保增长,调结构,抓创新,促发展。基本思路是:以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把握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积极化解金融危机对工业经济的影响,围绕毛竹产业特色,以工业集中区为平台,以红星、江北两个工业小区为两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抓住机遇,优先发展百家企业;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亿元,工业增加值3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亿元企业1家、5000万元企业3家,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5家,工业企业实现税收500万元。利用两年时间培育起具有一定市场竟争力的一百家工业企业
三、工作重点
1、加强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的协调服务,在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上下功夫。
把确保工业增长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全力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一是建立领导联系重点工业项目和重点企业制度,加强工业经济领导力量。对隆兴二期扩建、新洋集装箱底板、长兴铅蓄电池组装、富民林产科技、天一竹筋五个重点工业项目和10家规模工业企业,实行领导挂点服务制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当前项目建设和工业发展的困难与问题,力促五个重点工业项目早日峻工投产,力争十家规模工业区企业早日摆脱金融危机对其生产经营的影响。二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密切关注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经济运行的新情况、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有效引导工业企业调整生产规模、加快技术进步、加强新产品研发、优化产品结构,降低市场风险。三是高度关注工业产品价格变化和市场走势。
2、加大毛竹产业集群工作力度,提升毛竹加工产业发展水平,在培育毛竹产业特色亮镇上下功夫。
整合现有毛竹资源,培植毛竹加工特色园,重点培育以毛竹为代表的百家工业企业工作力度。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毛竹产业集群发展。龙头企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要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积极引导社会资源、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聚,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把实力做强、规模做大。二是要加强协作配套,促进毛竹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关联产业、企业、项目与龙头链接,实施资源整合与产业融合,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与龙头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配套化生产的格局,从根本上解决毛竹产业发展的服务缺位现象。围绕龙头企业的配套产业进行招商,延长产业链,着力构建毛竹产业特色镇,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镇毛竹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三是抓住现在的毛竹产业发展机遇期,积极争取与安吉毛竹产业实现兑接,努力提升毛竹产业加工水平,有选择性的引进吸收安吉毛竹加工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力争毛竹加工产业上档次、上水平。
3、加大工业集中区建设力度,完善工业集中区功能,在搭建好招商引资平台,提升工业集中区的承载能力上下功夫。一是加大投入,建设新区。多方争取资金,着力抓好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切实增强工业集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成本,促进企业向工业集中区集聚发展。二是超前谋划,改造老区。针对狮山桥头,皖西、红星、江北等老区,加大规划力度、大力改造老区,淘汰落后产业,整合厂房和场地优势,努力实现腾笼换鸟。三是盘活变现,筹措发展资金。
4、加大企业自主创新、科技推广和新产品开发工作力度,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
一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切实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研发经费投入力度。二是狠抓技术改造和技术集成。重点推动毛竹加工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三是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创新联合体,组织产学研对接洽谈,激发各种力量参与企业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