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牛郎织女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②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①有感情地朗读。
②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投影仪、录音机、磁带(提琴曲《梁祝》、钢琴曲《星空》)
学生: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有条件的查阅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天上的街市》
导入新课
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朗读课文,先从整体上了解诗歌内容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并出示投影(朗读节奏与重音),播放背景音乐:提琴曲《梁祝》部分,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
②学生按投影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a.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
b.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③全班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因为这两个问题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快老师可以明确:
a.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像的。
b.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想像过程(板书):
街灯
}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明星
探究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①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c.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这个环节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讨论时老师可以通过提示帮助学生,如讨论为什么要对传统的神话故事情节加以改动时,可让学生想,神话中的牛郎织女被分隔天河两岸不得相聚的悲剧是谁造成的?王母娘娘为什么硬要拆散他们?王母娘娘象征的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让学生了解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了。
结合小组代表的发言,教师可以明确:
a.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b.上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然没有到来,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他改写了神话,想像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c.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另外,在讨论中也可以穿插介绍一下郭沫若的生平及1921年前后的时代背景,但是要简略,不能涉及得过多过深。
②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诗歌,注意声音不要太高,语气舒缓,要带出轻松神往之意。
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
①引导学生讨论: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联想与想像的手法。如,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很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就是联想,这种联想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基础。
第二~四小节,诗人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街市上陈列物品的珍奇和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幸福,都是诗人想像出来的。这种想像,又是以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人间天上,亦真亦幻,折射出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以上内容,学生讨论时可能说不全面,教师可以提示,要帮助学生明白产生联想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有可以产生联想的那个相接点,而想像则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②学生讨论: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
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说,如,a.诗句押韵、和谐。例如第一小节的韵脚“星”、“灯”;b.用词准确。例“珍奇”、“浅浅的”;c.语气亲切。例“我想”、“你看”;d.表达信心很坚定。例“定”、“定然”。不要对学生多限制,也不要要求多么理论化,学生能结合诗歌把体会说出来就行了。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布置作业
①背诵这首诗,会默写。
②发挥想像,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要注意具体情节的描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静夜》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与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遨游仙境。今天,我们再面对月光淡淡的《静夜》,看看它能引起你多少美妙的遐思,使你产生多少奇瑰的想像。
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可配背景音乐:钢琴曲《星空》,并投影出示朗读节奏、重音。
学生边听边注意老师朗读的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和语气的轻松舒缓。
②学生模仿,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再集体朗读。
探究学习
①讨论,理解内容与写法。
a.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像?写实与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b.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c.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d.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
a.诗的第一小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小节属想像。无论写实还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b.第二小节开头的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叫咱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诗人的想像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海雾,想像着有“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留下串串珠泪……多么奇瑰的想像。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c.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的联想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而《静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像的。
d.第4小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如喜欢第一小节的诗句,可扣住写景的细腻形象,像“笼罩”一词,写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漏出了几点疏星”的“漏”,写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团团白云,而白云之间的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闪烁的几颗星星。如喜欢第二小节的诗句“天河何处”,则可以抓住诗人跳动的思绪,由普通的乡间夜景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广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但紧接的“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飞的心绪往回收拢,模糊的海雾中有什么?使人想到什么?自然引出下文。而喜欢后两句的则又可以把思维转换到想像的角度,为什么流珠?喜极而泣?伤心落泪?抑或无穷思念?……想像的精妙自不待言。
②指导学生练习,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
a.发挥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这个练习很简单,是学生学习联想和想像手法的基础性练习,学生说的答案合理即可。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轻柔地、舒缓地、带点神秘味的反复朗读最后两句,再讨论翻译“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想像世界。可让学生对鲛人做合理的推想,也可以选择《天上的街市》中的想像部分,用自己的话加以描绘。
这个练习也属于开放性的,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说,互相补充,培养学生联想与想像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总结课文
①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②教师小结。
“鲛人在岸,对月流珠”的故事,激发了我们多么精妙的幻想。它启示我们,多关注身边的生活,热爱生活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美好!
布置作业
①熟练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②想像练习。
一、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外因只起一个辅助作用,而学生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关键,就像一个人渴了要喝水,同样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
1.导语“激趣”。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设计新颖,内涵丰富,有吸引力的导语可以在学习之始,就极大的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我要学”的渴望。导语的设计要因不同的教材而有所不同。记人叙事的文章,一般故事性比较强,教师可以抽出其中引人入胜的地方,在讲课前讲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写景抒情的文章,一般语言优美,音韵为悠扬,适合朗读,教师可在课前声情并茂的朗读其中的片段,感染学生,也可欣赏图片导入新课,也可联系古诗词,历史故事、传说增加文章的意境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能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用多媒体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文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效果会更好。我在讲《迢迢牵牛星》一诗时,我并没有一开始就进入诗的讲解,而是先给学生讲了牛郎织女的传说,讲他们动人的爱情故事,讲牛郎织女隔河相望不能相见的悲剧,从而顺理成章的引入对诗的学习,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我讲《春》时,一上课就站在讲台上,不拿书,直接朗诵课文,而且声情并茂,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那表情仿佛真的看到了春草,春花,真的感受到那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呢,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人人主动的摇头晃脑,象模象样的读起来课文来。
2.问题“激趣”。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渴望,渴望探索未知的领域,渴望发现未知的事物。这种渴望需要一定的媒介激发才能产生。课堂上,教师的问题,就是一种激发学生这种渴望的媒介。教师巧设问题会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我在讲《黔之驴》这一课时,我提出:从驴的身上,我们能吸取哪些教训?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驴被虎吃掉主要是没有真本领,它启示我们只有掌握了真正的本领,才能不被社会淘汰”;有的说:“驴的悲剧主要是由于驴不善于‘伪装’自己,轻易就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敌人,它告诉我们不要轻视任何人,不要轻易向别人暴露自己的弱点,同时也要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努力完善自己”。有些观点虽然值得商榷,但学生积极的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总结观点,还是难能可贵的。
3.竞赛“激趣”。这是来自于生活中的启示。我的小女儿吃饭一直特慢,怎么教育都不行,有一次,我对她说:“咱俩比赛看谁吃的快好不好?”她一下子来了兴趣,没等我说开始,就端起碗大吃起来。由此我联想到课堂教学。如果在课堂将上,让学生分组竞赛是不是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于是在学习每课的生字生词时,我都将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以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识记的快,每一次学生们都是争先恐后,主动识记,学习效果明显。
二、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包揽一切,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生动的语文教学,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来获得语文素养的学习行为内化的过程。教师要组织生动的教学,一是教学设计的动态性,一般认为教师是课堂的导演,上课只不过是教师把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走下来便万事大吉了。事实上,课堂应该主要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生命活动,所以课堂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也不会像我们事先设计的那样,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自学。
我觉得,首先,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或比较,或分类,或归纳,或概括,或联想,或想象,这些方法都来自于思维,并在思维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在讲辛弃疾的《西江月》时,让学生一边诵读,一边闭上眼睛想象词中描绘的景物,最后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想象画出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既理解了词的意境,又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
其次,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例如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说明文,要注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语言。第一步要通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通过工具书,课下的注释,扫除这些文字障碍,第二步要找准说明对象,看文章介绍了说明对象的哪些特点,第三步要找出文章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并学会运用;第四步要分析文章所用的语言,看看它的语言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亦或是既平实又生动。
一、教师的阅读生成
教学案例1(《木兰辞》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
师:你认为花木兰这个人怎么样?
生:花木兰挺爱美的。(教师不置可否)
生:花木兰是个英雄。
师:什么样的英雄?
生:女英雄。(学生笑,听众笑)
课堂教学进行到此,一般教师会忽略那个同学讲的“花木兰挺爱美的”这个闪烁着求知与智慧火花的生成性的理解,虽然与预设的答案和课堂气氛不和谐,但这一句话非常重要,比“花木兰是英雄”好得多,更值得重视。如果教者紧扣这个生成性的话题,就此问题深入下去,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发现这首诗里写花木兰为家担忧、思念亲人、见亲人、化妆等,有二十几行,而写打仗的还不到六行。两相比较,引导学生悟出这篇经典之作中的“英雄”的概念和岳飞、李逵、武松这些英雄是不一样的,与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也不一样。本诗中战争不是描述的重点,花木兰承担起家庭里面男性的重担,立了大功,拒绝封赏,怀念亲人,希望享受平民家庭的幸福,这正是一个充当家庭支柱的女英雄,把家庭的天伦之乐看得比当官还幸福的一个英雄。如果在预先与文本对话(备课)时缺少自己对文本全面深入的感悟,上课时就不能及时理解学生的自我感悟,特别是有独创性的理解,让课堂充满活力的及时生成一闪而过,从而丧失了与学生展开有效对话的绝好时机,也让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显得别扭、不和谐。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取得和学生对话的资格,进了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记。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每每品味于老师的这一段话时,我都能有新的发现、新的体悟。对于每一位语文教师而言,倘若没有自身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和个性化的解读,他就无法将自己的体验与学生分享,所谓观点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师的缺席,也将意味着课堂生成性的无从展开,和谐共生课堂教学便成了纸上谈兵。
教师备课,首先应该是教师自己在阅读过程之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师通过自己在阅读活动中生成独到而鲜活的教学内容,从而激活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的学习生成,激活课堂教学的和谐共生。
教师通过课前鲜活的阅读生成,设计出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和理解文章的教学环节,无论学生所说的内容与教者所设想的是否一致,学生根据课文感知内容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的过程,就是激活学生文本阅读的过程。学生在同一个阅读点的理解常常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正确与否的差异,有的则是同一种理解的不同表达,通过与课文中关键词或句子的比较,获得感悟与思考:我们用了这一个词或一组句子,而课文用了另一个词或另一组句子,为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这就是利用教师自己的阅读生成激活了整个教学环节,课堂上洋溢着和谐积极的氛围。
二、学生的学习生成
教学案例2:
教学《我们家的男子汉》时,组织学生讨论“小标题的作用”,归纳“小标题能够概括相关部分内容”这一特点时,有学生质疑:(1)“他的眼泪”这部分中有的内容没有写“他的眼泪”;(2)最后一个小标题不能概括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
针对这些质疑,我没有立即给出结论,而是顺势一转,问道:“同学们,你们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为什么?”借助学生的学习生成,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原本走向沉寂的课堂,再次步入和谐共生的境地。
经过阅读研讨,结果发现这个学生的理解是有偏差的。首先在写“眼泪”的部分中,有些内容写得比较含蓄,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是与写“泪”相关的。如“据姐夫来信说,他看了这句话,先是大笑,然后跑进洗手间,拿起一块手巾捂住了脸”。第二,文章最后一节的内容是全文的总结,本来就不属于最后一个小标题。虽然这个学生的结论是不正确的,但问题却很有价值。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不仅对文章结构层次有了更准确的把握,而且在讨论中还有学生提出可以把文章的小标题改得更好,于是大家一起阅读课文并从各部分内容中选择人物的语言替换文章的小标题。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习活动的组织,不是来自教师的教学设计,也不是来自教师自己的阅读生成,而是由一位同学的阅读生成引发的。如果教师当即指出他的不足,其他同学再报之以一阵哄笑,那个同学一定会十分尴尬,求知欲望也有可能被从此抹杀,整个课堂教学相对于这位同学个体来讲就是失败的。
三、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相互生成
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之间,是一个双向作用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不仅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同时也在生成教学内容,课堂学习过程也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案例3: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上鲁迅的《故乡》时,有这么一段插曲:
生: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啊?
生:娃娃鱼。
师: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应该有两只脚吧。可是我没见过,你们谁见过?
生:(齐)没有。
课堂教学进行到此处,可能许多教师会感到棘手,甚至简单的一句“课后再去研讨”就越过去了。学生提出“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的问题,显然是我们的课堂教学预设所没有准备的内容。对于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生成,钱老师没有轻易地放过: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
生: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钱老师及时调控课堂教学进程,就“跳鱼是否有两只脚”问题“宕开一笔”,通过“可是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一问,既引导学生加深了对闰土的认识,又使课堂教学重新回到了有序和有效的状态,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处理课堂教学生成时的能力和素养,也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对话的水平与质量,从而真正体现了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
四、师生“即席创造”的教学生成
教学案例4:学习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有位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在阴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这是真的吗?”话音一落,教室里立即传来一片笑声,同学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幼稚的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个传说。
对于这样一个临时生成的问题,教师该怎样处置?回避显然过于轻率,明智的教师首先应对这个同学敢于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的勇气和态度进行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从而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其次是要能借助这个不期而至的生成,运用自己的智慧,演绎出一环和谐精彩的片段。
生成性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向主动的探究者,改变了以往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在生成性教学中,学生逐渐养成一种自主探究的习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如何来解决,改变了过去等着老师给他们讲解的恶习,懂得学习科学不应只着眼于书本,而应更深一层地去体验,从而在学习中形成一种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生成性教学的课堂实现
1.多种手段,促使学生生成资源
生成资源不会凭空产生,它需要“温床”的培养,这“温床”就是优化了的学习环境。比如多媒体课件,这是集电光、电声、图形于一体的媒体环境,能多重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这样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容易产生新想法、新问题。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组织学生跳出书本,走出教室,关注社会,去田野,去工厂,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诱发生成资源。在教学《果实和种子》时,我搜集了一段关于种子萌发过程的压缩片,通过观看种子萌发的情形,让学生感受到和其他生物尤其是动物一样,植物也时刻发生着生长变化。从学生们观看时发出的咿呀的惊叹声和他们看完后抑制不住要发表感慨的神情中,我知道他们已经对植物生命的探究有了莫大的兴趣,接下来种植种子、观察植物成长过程的活动就非常顺利的开展了。又如《我们周围的土壤》一课中,我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寻找并研究土壤。在观察之前,我提出了几个问题,使观察更具有目的性:观察土壤的表层,你有什么发现?用小铲子、小木棒挖一挖,你又有什么发现?观察土壤里植物的根,量一量一棵小草的根有多长?找一找土壤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什么地方?关于土壤,你还有什么发现?提醒学生及时记录,并注意安全。观察结束后,回到教室交流汇报观察结果。通过这次户外观察,学生不仅获取了书本上要求了解的内容,而且更亲近土壤、关心土壤,还学会了如何观察、记录、交流,从而形成在平时生活中细心观察、积极动脑、热爱自然的优良科学品质。这些都不是在教室里想象能生成的。
2.精心预设,搭建课堂生成温床
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要生成首先要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时,我们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上课时,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随时把握课堂的亮点,不断捕捉,不断调整教学,机智生成。溧阳市东升小学的史振华老师执教的《认识液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探究水、油、酒精这三种液体流动快慢的这个环节时,教师没有限制学生探究的方法,而是提供给学生一些材料———吸管、滴管、杯子、试管、流速板、小纸花等,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法,再用自己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结果。这些材料肯定是教师精心选择的,在课前已经设计了几种探究液体流动快慢的实验方法,心中已经有答案了,将这些材料全都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材料设计、实验,学生的想法可能很多,但都是在教师的预案之内,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教师的指导性。
3.张扬个性,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对事物的质疑也是一种生成资源。问题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这需要教师首先能营造一个宽松的质疑环境,并能保护学生的质疑欲望,适时指导学生的质疑质量。当学生质疑成为习惯时,他们就会不断地主动接受知识,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在我课堂上,我经常问的一句话是:还有什么问题吗?在执教《星座》一课时,我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并讨论。有个学生突然站起来问道:“老师,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在阴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这是真的吗?”话音刚落,教室里传来一片笑声。我想,这位学生能敢于提出问题,并能勇敢地说出来,这个态度是好的。所以,我首先对他的质疑态度表示了肯定,接着,我提出了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个传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牛郎织女星分别在哪?两颗星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这个美丽的传说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经过查找资料、分析、计算,将问题解决了。这使学生既意识到要尊重别人的质疑,也体会到个性张扬的魅力,更促进了课堂的生成。
4.学会捕捉,巧抓动态生成契机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芽、瞬间的创造。面对这些生成性的资源,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我们教师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以及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在《研究磁铁》一课中,当学生探求出一块磁铁有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个性质后,预备下一个环节,而这时有一位同学却不当心把一块条形磁铁摔成了两段,学生的注意力一会儿被转移到这块摔断的磁铁上,都在等着我怎么批评这位同学时,我及时抓住了这一时机,没有去批判这位不当心的同学,而是反诘其他同学:这块摔断的磁铁还有南北极吗?怎么去判断呢?学生探求的愿望又一次被激起。又如在执教《把固体放进水里》这一课时,学生将各种固体放进水里,探究固体沉浮的原因。在讨论中,很多学生认为有些东西会浮是因为这些物体很轻,而有一位学生却认为:“东西会浮是因为它很重。”这让我很惊讶,我让他解释一下。“船是铁做的,很大很重,却会浮。”学生都很吃惊,但是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我作为教师,是不是应该马上纠正、讲解呢?我想,再多的讲述还不如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的好。我发给每组一块橡皮泥,小组讨论合作,想办法使橡皮泥浮起来,结果大多数小组都能想到做成船状能使橡皮泥浮起来,接着再来讨论船很重却能浮起来的原因就容易多了,而那位学生的观点也就没人认可了。虽然这位学生的观点不正确,但是我抓住了这个机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使课堂更高效。
5.智慧宽容,点亮课堂和谐之光
叶澜教授提出: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教学的“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更重要的是对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生成性教学不可能在教师霸权下存在,教育民主才是其生存的土壤,而平等互重、宽容妥协正是教育民主的基本要求。教学活动中的各个主体都是平等的存在,任何学生不因自身家庭背景、种族、相貌、性别、个性及学习成绩的不同而受到区别对待,每个学生都应受到尊重。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观察,运用体态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表述,特别关注倾听中与学生的“对话”方式,帮助学生完整、清晰地表达。教师评价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能和学生平等交流。对于教学中不同意见,师生彼此之间必须以宽容妥协,不发生对抗冲突为原则,才能保证偶发或相异观念向新意义的方向生成。
三、生成性教学的几点注意
1.关注生成资源的价值
在课堂上,学生涌现出来的想法、问题千奇百怪,但是教师不能一味地跟在学生后面跑,必须把握住探究的方向,把握正确的“度”,分清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无意义的,捕捉那些对课堂教学有利的生成,摒弃那些无用的生成,既要考虑到适应全体学生,也必须适应特殊群体,适合教师本身,这样才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2.不为了生成而生成
在一些教育环节中,内容相对简单,之间的联系比较明确、简单的,就没必要为了生成而生成;另外,一些偏离教学目标的生成,也没必要为了生成而生成。以往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现在的教学很可能会走到另一个极端:过于注重活跃的形式而忽略了目的所在。现在的许多课堂成了教师的“表演课”、“作秀课”,表演流于形式,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深入地考虑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教学行为都要进行生成性教学。
3.课后反思及自我提升
【关键词】提问式;小学阅读;教学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探寻文本、解读文本的过程离不开问题的引领。高质量的问题不仅仅是学生走进文本、感知文本的有效阶梯,更是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的有效动力。教师可以在文本内涵与学生认知能力之间创设良好的认知点,进行问题设计,从而让学生依循问题的引领,提高疑问质量,促进阅读效益的整体提高。
一、提高学生提问积极性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学生能够直接读懂的不讲,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够读懂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坚决不讲。”于老师这一段话的言外之意在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甄别都必须以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学情为基础。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必须来源于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细读文本,将课堂提问的权利完全交给学生。例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以“聊课”方式执教《牛郎织女》时,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师生围绕着文本内容侃侃而谈。在整个“聊课”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大大小小20多个问题,在窦老师巧妙自然的整合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确保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因为无法保障每一节课都具备学生自主提问的形式和充分的时间,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特点。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下,学生的学情具有年段特征、具体特征以及目标特征三种不同的特点。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关注学生的目标特征,即学生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应该具备怎样的认知储备,当下的教学起点又在哪里。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设计相应的问题可以着力于学生的认知空白,是问题源自学生的体现。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六册《少年王勃》一文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习课文通过正侧两面展现人物才气的写作方法。但三年级学生对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尚缺乏感性的认知理解,无法以现有的学情基础完成向教学目标的迈进。于是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教学问题:课文哪些语句展现了王勃的才华横溢?其他人物的描写怎么也凸显了王勃的特点呢?借助文本语言,让学生初步感知正侧结合写法的特征和表达效果,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二、强调提问式教学的层次性
为了教学需要,教师常常会设置多个教学问题,这就需要对教学问题进行主次界定,使主要的核心问题直指课堂教学目标,承载引领学生探寻文本主题价值的重任,以高屋建瓴的言语方式对文本的内涵进行思索、感悟,从而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感受文本语言表达的精妙。在以主要问题为框架的问题设置上,还需次要问题的补充,在铺设阶梯的过程中促进教学目标的循序渐进,最终在主次搭配中促进教学目标的整体提升。但要强调的是,问题的设置要力求精简,以简驭繁,主次两个维度的问题更要注重内在关系的衔接,做到h环紧扣、相得益彰,切不可各自为政、相互割裂。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册《和他的大黑骡子》时,教师设置这样的主问题:课文是怎样描写对大黑骡子之爱的?可他为什么还要杀掉大黑骡子呢?这样的问题直指文本核心所在,即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而第二个主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通过几个次要问题抽丝剥茧,逐一引领:1.先后下了几次命令?2.三次命令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如此喜欢,为什么最终还是杀掉了?这三个次要问题,其实是学生突破学习障碍的主要思维历程。这样的设计循序渐进,推动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深刻把握,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追求教学提问情韵形式的兼顾
文本的内容,学生一读就能明白,而文本是怎么写的,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引领。正如歌德所说的,“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当下的阅读教学常常陷入两种极端的模式,要么太过关注内容,以读懂为唯一要务;要么一味关注形式,课堂陷入机械主义泥潭。因此,阅读教学的问题设置应该以能促进文本内容情愫和言语形式的双向理解为目标,在平衡两者的基础上,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效统一。
朱熹说: 始读,未知有疑 。要想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就只有熟读课文,钻研课文,熟读才能多思。 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是要让学生了解质疑的范围,如:生字和新词、词语和句子的选用、段落的划分、结构的安排、材料的选择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 三 是要培养学生在难点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易错处求疑的技能。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质疑水平。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体现时代特色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其科学性较为突出。而多媒体语文课要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例如《天上的街市》,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又从明星联想到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街市的物品,街市行走的牛郎织女。这样回环互喻,相映成趣,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意境。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既再现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画面,又呈现全诗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特征。让学生在学习诵读品味揣摩过程中,感受逼真的情景,领悟美妙和谐的意境。
在课文中适时地对重点段进行阅读指导,可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目来让学生做,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但课内阅读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是课外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只有大量地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的作用,因此要对课外阅读进行艺术的指导、有创造性地指导
(1)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这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标志,可一期一订,中途做必要修改,使其常新,保证切实可行。(2)指导学生获得基本阅读方法。教给他们默读深思、朗诵吟咏、背诵记忆、精读提炼、速读猎取等方法,以达到开卷有益。(3)指导学生形成基本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必须从内容到形式,由形式到内容反复深化,并适时使用工具书。(4)阅读后要及时写出体会、心得。(5)要指导学生适时检查阅读情况。用以上方法达到创新阅读并得到良好效果的目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在论天说地、谈古道今、写景抒情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具有使人获得精神愉悦的审美属性。对此,教 应努力指导学生领略作者所创造出来的那种充满哲理意蕴的艺术境界,让学生走进作品去领悟,从而获得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 在 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 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 这一点学生自己也是不容易概括到位的,也提示了问题的答题域在舞蹈进行中的段落。
其实很多课后问题都不是单纯的提问,往往含有对课文理解有助的信息点。学会了根据课后问题质疑,在质疑――释疑――再质疑的过程中提高了质疑的能力,学生很容易抓住重点知识,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求异、学问让质疑增强趣味
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富有趣味的问题去学习,他们可以从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创造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四、以问题为纽带,让质疑走向深处
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恰恰是对这种思考的一个很好的解答。她说:“主题教学就是要从精神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课堂教学。其要义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根据不同主题的特点,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再通过对重点(最好是经典的)文本的推敲、感悟、反思,使学生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或者相关的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从而让一个个主题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使母语文化能够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
我在设计《牛郎织女》一文教学时,被男女主人公那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和极力冲脱封建统治的精神所感动。这时,在我的头脑中也出现这样一些人物故事:孟姜女万里寻夫哭长城、白娘子与许仙的人妖婚姻、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杜十娘怒沉八宝箱、崔莺莺与张生……通过阅读对比,我发现这些民间故事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再结合对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思想的学习,决定用主题教学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民间故事。
通过教学实践,以及同行与学生的反馈,我认为主题教学乃至语文教学都应走进儿童的心灵。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走进儿童的心灵呢?结合《民间故事》主题教学案例,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理解?解读!――实现对话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教材为依托进行语文的教与学。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在对教材的理解,把理解教材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就出现了师讲生听的传道场面。今天,我们对学生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个性各不相同,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背景……而这正是我们实施教学的基础。我们对课堂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课堂是学生提升的主阵地,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心灵交融、智慧碰撞的场所……而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真谛!
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里的文本解读。教师不能执著于自己的文本解读,或强制灌输给学生,或试图矫正学生的文本解读。我们应该注重教师与学生双方解读的过程,特别要注重学生形成文本解读的过程,明确学生与教师形成文本解读的差异,以便引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我在设计《民间故事》这一主题教学时,围绕解读做了许多工作。首先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我在深入阅读了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后,认识到这一主题的文本都涉及了爱情的话题。通过解读,发现故事中男女主人公为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与社会的权力代表作着顽强的斗争。这样的解读让我产生了短暂的思索――我应不应该将这些描写爱情的民间故事搬进课堂?我到底要对学生进行怎样的引领?这些文本中的爱情故事值不值得我们去研究?于是我又进一步解读文本,这些故事中男女主人公追求的爱情都是崇高的、纯洁的,没有丝毫功利的东西,爱情在这些故事中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于是文本的价值之一已然在我脑中形成――这些故事中的爱情是美好的,我们要追求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当然,故事中的权力代表(秦始皇、王母娘娘、祝英台的父母、法海)在故事中不可或缺,正因为他们的干涉、阻挠,男女主人公与他们的对抗,才体现了不惧权贵、与专制统治作顽强斗争的精神,而这成了本次主题教学的第二价值――与社会不良现象作斗争。
教师对文本和教师对学生的解读到位以后,课堂上的教学对话才能成为可能。而事实上,由于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理解能力的差异,使得每个人对文本都有自己的理解,而这正构成了师生对话的基础。
无序?有序!――追求简约
二十世纪,涌现了许多教学模式,可谓“绝招”迭出,“新法”竟举,以致“十八般武艺”纷纷登场亮相,一时间弄得许多语文教师顾此失彼,甚至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是好,语文课似乎越来越难教了。有的专家认为追求浪漫――课堂教学是无序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愿意学什么就学习什么,愿意怎样学就怎样学。也有些专家认为教学应该是有序的,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引领甚至控制学习的内容和进程,使得教学更具条理性。
其实,我们应该合理运用无序与有序,使得我们的课堂既有浪漫色彩也具理性色彩,从而追求一种精致而简约的课堂。因此,有许多专家就明确提出:要把课上得简单一些。这是一种境界,它不是把语文教学简单化,而是把语文教学艺术化、精致化、高效化。
主题教学,就其文本而言,是多篇材料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解读时,对文本的细节较为关注,因此,在交流对话时往往会陷入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的困境。那么,怎样在语文主题教学中体现教学的有序性呢?我在教学设计时,根据对这一类民间故事的解读,确定了对话的基本话题――① 你觉得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美好吗?为什么?② 那些权力代表为什么要阻挠他们的爱情?③ 如果你拥有了权力,你会怎么做?而这三个基本话题也就成了本次主题教学的线索,使得本是沙龙式的无序对话成了重点明确的有序对话。而这种有序的对话过程,价值更在于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更为简约,学生学习的指向更为明确,交流对话更为深入。
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三个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大胆表达。从本次主题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学得十分投入专注。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一切从简,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达到自悟、自通的目的。
组织?引领!――寻求提升
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儿童阅读理论专家钱伯斯提出了阅读循环圈的理论,提醒每一个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自愿的、渴望的、而最为重要的是――有思想的阅读者”的成年人,最需要了解的是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阅读环境,并致力于以他所说的阅读循环圈(选择――阅读――反应――再选择等循环圈)产生螺旋上升的力量,而不是干涉或压迫儿童阅读。他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引领选择”“帮助克服阅读障碍”“关注儿童的阅读反应”“促使阅读循环圈的上升”等作用。这表明阅读教学的内容与策略必须尊重儿童、亲近童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孟姜女”这个民间故事进行解读,许多同学对秦始皇这个权力人物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但有一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秦始皇并不像大家说的那么坏,我觉得他造长城是有原因的,因为他要抵御外来侵略者的侵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下面议论纷纷。于是,为了让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更深刻,我设置了一个冲突:“是呀!秦始皇造长城花了无数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可是在这个故事中,人们却让孟姜女哭倒八百里呢?”接下来的讨论交流更激烈了。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和文本进行对话。他们通过研读后,总结了这样的评价:“这个问题应该从多个角度思考。首先从劳动人民方面来看:因为造长城,他们被折腾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们十分憎恨秦始皇。因此他们在故事中编出了‘孟姜女哭倒八百里长城’的这个情节,表达自己对造长城的痛恨。其次,从秦始皇的角度来看,他造长城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国家的防御,避免敌人的长驱直入。可是他的做法却没有为老百姓考虑,致使成千上万的人死在了长城脚下。第三,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长城成了中国的骄傲!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理应得到后人的保护。”接下来的对话更具人文性,有学生当场就说:“要是我是秦始皇,我一要保护好自己的国家,二要爱护自己的子民。长城当然要造,不过,可以在减少人员死亡的基础上,放慢建造的速度。”
试想,如果没有教师的及时引领,又怎能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他们又怎会对问题有更深的理解?在主题教学中,教师除了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更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语言?言语!――深化思想
在语文与人的发展的视域中,必须对语言与言语作品的工具本质进行追问。文论家刘勰说,“心声而立言,言立而文明”;刘熙载说,“文,心学也”等等。可见,语文的工具本质特征可以理解为:源自心灵、内表情思、外显造化、用于交际的工具。由此可见,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建立在儿童心灵与文本心灵的互动中,实现阅读教学促进人的发展。
《民间故事》的主题教学正体现了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魅力。教学中我从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始,让他们研读文本,走进人物内心深处,体会人物的真情实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把自己放在文本的对立面,不是一个冷静的阅读者,而是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了一体,成为了文本意义的创造者。从始至终,孩子们深深被文本、老师、同学和自己感动着,他们走在精神的旅途中感动着,用朗读、用思考、用言语抒发着这种感动。有位同学在对“梁祝”最后双化蝶谈感受时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的感情很深,他们彼此深深地爱着。生不能在一起,死也要变成蝴蝶在一起。关于蝴蝶的歌曲也有很多,如《蝶恋花》《两只蝴蝶》等,由此可见,蝴蝶历来被人们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这个故事的结尾虽然有些凄婉,但我们更感到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还有一位同学在发表自己对白蛇与法海顽强抗争的感受时说:“法海作为权力的代表,对人间发生的这段‘人妖姻缘’非常反感,特别是当白娘子帮助许仙开了‘保和堂’药店,致使法海主持的金山寺的香火不旺了。于是,法海为了自己的利益,却打着为许仙着想的幌子,展开了一场破坏人间婚姻的战争。”
从学生的言语表达来看,情感和语言是同构的,没有情感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语言的情感是难以表达的。可以说,言语本身就负载着言语主体的、在特定语境时的思想、观念、情感等人文因素。言语是语言的运用,在运用中如何使工具和人文、语言和思想恰如其分、得体地和谐共振,同构共生,这是语文教学的个性追求。言语运用中折射着浓浓人文关怀、个性光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在关注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言语的积累和表达,促使学生的个性、人文照射下的言语更富有生命和活力,更富有质量和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