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范文

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

第1篇: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范文

求医方式(helpseeking)是指某个人在感觉到自己已患病或不适时,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寻求医疗照顾的行为方式。由于受疾病的症状、个人的性格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精神病患者的求医途径及机构会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精神病患者求治行为的概述,使我们了解精神病患者的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寻求解决措施,从而使患者和家属及早选择专业治疗。这对减轻精神病患者和家属的痛苦,避免患者、家庭和社会不必要的人力及经济损失有现实意义。

1 精神病患者的就医概况

国内精神病患者在出现精神障碍时选择的求医方式有:(1)在综合医院内科、神经科诊治;(2)在精神专科医院诊治;(3)求助于迷信、巫术;(4)中医、中药诊治。有研究表明[1],80年代及90年代患者的求医方式相同,依次为(1)~(4)。国外精神病患者的求医方式主要有:(1)求助于全科医生;(2)求助于非正式机构,如宗教等;(3)求助于精神卫生机构,如社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病患者多数首诊于非精神科,这一点国内外都有相同的认识。张静等调查显示[2],95.92%的抑郁症患者首诊于非精神科,伴有躯体不适者则全部就诊于非精神科。杨德森等研究发现[3],精神分裂症患者首诊于非精神科机构者近2/3。杨福收等报道[4]神经症患者全部在非精神卫生机构就过医,仅有21.8%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最短时间内直接到精神卫生机构就诊,这类患者多数因冲动、攻击、伤人、毁物,家属无法控制而求治,其余患者则反复在综合医院就医。Priest等报道[5]精神病患者主要求助于家庭医生而较少寻求精神科医师或心理医师治疗。在美国东南部调查显示[6],患有PTSD的老兵在1 a内平均有7次到精神卫生机构求医,但平均有18次到内科诊所求治,到非精神卫生机构求医是到精神卫生机构求医2倍多。在加拿大研究亦发现[7],华人家庭常把精神病患者关在家里,与外界隔绝,至病情严重恶化才向西医求助,而最后到精神科求助。精神病患者在最终到专科医院求诊前,多经过了曲折的过程,症状长期得不到控制。患者缺乏正确医疗导向、不知该到何处治疗和不情愿或根本不相信自己应到精神卫生机构就诊。结果延误了病情,耽误了治疗的良好时机,浪费了大量的钱财和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黄鹏钧等[8]调查了70例最终就诊于精神病医院的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求医方式显示,40%的患者有三个以上的求医处所,在转诊前多数患者辗转于各综合医院,求诊10次以上者达77.1%,54.3%就诊时间≥6 mo。杨德森等[3]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从家属发现病情到首次求治,平均延误约3 mo,68.7%的患者拖延≥1 mo,从发病到首次看精神科平均在病后约4 mo;近3/4的受试者在求助于精神科前后曾求助于各种非精神科机构,其中主要为迷信治疗。而中医作为国人广泛应用的一种传统疗法,却极少被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仅占首诊的6.3%。越是偏远地区的患者,选择到非精神科治疗者越多。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神经症患者多求医于非精神科。如求治于综

合医院、中医院、烧香磕头等。另有研究表明[1],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科首诊前求治于综合医院内科,神经科显著增多,但迷信、巫术仍是应付精神疾病的手段之一(4.46%)。由此说明患者的求医方式仍有误区。

2 影响求医方式的因素

有研究表明求医行为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受教育程度、个体所处的亚文化环境、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个人经历、对症状的感知、评价、态度、居住地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距离以及性别年龄、个人的人格特征等。

2.1 求医决定者的文化程度与文化背景

精神疾病有其特殊性,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自知力,求医决定往往由陪护人作出。有人报道[9]约90%患者的求医行为是由其监护人或亲友决定的。决定者文化程度越高,选择到精神卫生机构求医的可能性就越大。杨德森等[3]研究显示,85.2%的求医决定者都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而延误求医,90.9%首诊于非精神科的自报原因经分析是缺少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国外研究显示受教育年限≥12 a的监护人多选择到精神卫生机构求治[10]。文化水平较低的求医决定者,相对缺少医学知识,尤其是精神病学知识,一旦家人患病,往往不能及时利用精神卫生服务机构,而选择他们较为熟悉的、求助便利的迷信等民间治疗[11~14]。Dale等报道苏丹、菲律宾的精神病患者半数求助于宗教治疗,印度和尼日利亚的精神病患者求治于宗教的分别为25.0%和91.0%[15]。提示文化水平及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求医方式也不同。提高整体人群的文化水平,特别是普及精神医学知识宣传与教育,是改善精神病患者到精神病专科求医状况的重要手段。

2.2 病情

精神病包括的种类多,症状丰富,主诉症状包括失眠,情绪低落,躯体不适、妄念、怪异行为、幻觉、言语和思维错乱以及情感冷漠等。患者的起病的形式、症状、自我感觉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均有差别。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求医方式。抑郁症和神经症患者患病后逐步体验到各种症状带来的不适,绝大多数认为自己患了某种躯体疾病,往往通过一系列程序主动或被动寻求医疗服务。CM Shaw, F Creed等[16]对非洲和欧洲部分地区的研究表明,80%的患者是因躯体不适去看医生,而不是因为心理问题。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求医行为的研究发现,非急性起病、以“内隐”症状为主、被认为是“躯体疾病”者,多就诊于非精神科中西医。起病急、以“外显”病状为主、被认为是“精神方面的问题”,多求治于精神科。被认为是“鬼神附体”或“搞不清病因”者多求治于迷信宗教等治疗。另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由家属送来住院,而神经症患者则家属劝说及自已主动求治于精神卫生机构为主。精神疾病起病形式、临床表现等因素均可影响患者的求医方式。

2.3 获取医疗服务的条件

患者不求助于正式医疗机构而多选择亲友、家庭医生或民间治疗师,主要是后者为求治者所熟悉,求治方便,花费少。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居住农村、到精神科就诊距离远者,多首诊于迷信等机构,反之则多首诊于精神科,这表明求医方式与医疗服务的获得性确有关系。刘铁榜等报道[17],农村神经症患者总就诊率仅52.5%,而求治于精神科的仅7.5%。另有研究[1]显示,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求医方式中前往综合医院内科、神经科及其精神专科主动求治的人数增多,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

2.4 社会态度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理解,不愿意被歧视,不愿意与社会脱离。而社会对精神病患者有种歧视的态度。所以患者求医就有所顾虑。黄鹏钧等[8]研究显示,54.3%的患者对就诊于精神病医院有顾虑,其中45.7%的患者认为自己不是疯子而无需到精神病医院求治。国外也有报道社会的态度如歧视等影响了精神疾病患者寻求精神卫生机构治疗的方式。在高层次人群中,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也会因歧视而不去求治或选择非精神卫生机构求治,即使是患有精神疾病的医生也有这种情况。Reidar Tysen等[18]研究年轻的医生对精神疾病的求医方式表明,尽管需要治疗的量增加了,但求医的量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精神疾病和耻辱、歧视等联系在一起。最近报道[19],荷兰患有精神疾病的医生中三分之二是自己治疗,没有去寻求专业治疗。Sarah Wrigley等也有关于歧视影响求医方式的报道[20]。这与国内杨德森等意见一致[21]。这一方面说明了人们精神卫生知识的贫乏,另一方面也表明人们对精神疾病和精神病医院存在偏见,歧视精神病患者.甚至连医生本身都有这种片面的认识,使人们深怕因为自己是精神病患者而被人瞧不起,因而造成患者不敢到精神病医院就诊,使其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2.5 非精神科医生对精神病的识别能力

有些非精神科医生对精神病的认识还有些缺乏,从而影响了患者求医。国内有调查显示[4],只有10%的精神分裂症和18.3%的神经症患者被非精神科医生建议到精神卫生机构就诊。黄鹏钧等[8]研究显示,65.7%(46/70)的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转诊前被诊断为神经衰弱而予以一般镇静催眠药物治疗及健脑药物应用,而且神经症难以被识别或更容易被当作躯体疾病,耽误了治疗,使大量医疗费用浪费。CM Shaw, F Creed等[16]报道非洲加勒比族的精神病患者被非精神科医生认识到有精神疾病的占27%,而在欧洲白人中有52%的患者被非精神科医生识别。由于很多医院现基本上未设立精神科,其内科、中医科医师往往因为专科的限制对精神疾患不能正确诊断治疗,致使就诊的精神病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2.6 目前的治疗水平

现在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有许多疾病不能完全治愈或控制不复发。这就影响了患者的求医方式以及治疗。有研究表明非洲加勒比族人和欧洲白人拒绝就心理问题求医的原因之一是医生不能解决这类问题,医生只会给药[16]。也有人报道[22]在澳大利亚和维多利亚儿童精神病患者的父母中有38%认为没有任何人能够解决他们孩子的问题。

2.7 年龄和性别

年龄和性别也会对求医方式有影响。有研究显示[10],在墨西哥的美国人女性求助精神卫生机构是男性的3.1倍。Oliver.MI等[23]报道英国男性较女性较少求医治疗,而且年轻人亦较少求医。杨德森等[3]报道年龄和性别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求医没有影响,而性别影响其求医机构的选择。

2.8 治疗安排

由于中国的国情,这种情况几乎没有。但在一些发达国家,患者看病需要预约,他们只能按照预约单求医治疗。F.P.M.L.Peeter等[24]报道长时间等待第一次治疗安排是影响患者求医率的原因之一。Orme等都有此方面的报道[10,25]。所以是否及时安排治疗也是影响求医的因素。

诸如人格问题等因素均有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求医方式,这里就不具体详述了。

3 前景

了解不同背景下精神病患者的求医方式,对提高求医率、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和家属的痛苦,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都有重要的意义。国民经济、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求医行为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改善医疗条件。在现阶段因经费不足,难以马上兴办更多精神病医院的条件下,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改善对患者的态度,进而给予患者尊重、理解、关心。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精神卫生专业理论与技能培训,加强综合医院与精神卫生机构的合作,提高治疗水平,使患者就诊方便、经济、有效。国外在60年代就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求医行为进行研究,强调在综合医院中实施心理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性。有报道显示[26],由于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医学知识认识与了解,改善了社区精神病患者治疗的条件,德国人对寻求专业治疗有了积极的态度。近年来这方面的理论日趋完善,Godber和Huxley提出精神卫生服务的“过滤模型”[27],虽然这种“过滤模型”未必完全适用于我国,但在综合医院和社区中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在非精神科医疗机构开展联络精神医学服务,并使各类医务人员掌握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无疑会对改善精神病患者的求医途径,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心身痛苦和经济负担,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以及减少社会医疗费用有所帮助。总之,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整体人群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卫生水平,加强基层精神卫生机构建设,加强综合医院和精神卫生机构合作,提高非专科医生特别是内科医生对精神疾病的识别能力,同时对精神疾病患者求医方式给予指导,是促使精神病患者早期正确就医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王道金,王小泉.80及90年代精神科患者求医方式变迁的调查[J].四川精神卫生,2002,15(1):29

[2]张静,张建明.抑郁症患者的求医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5):367

[3]杨德森,李凌江.精神分裂症病人求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2,25(4):215

[4]杨福收,胡.神经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求医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1):57

[5]Priest RG,Vize C.Lay people's attitudes to treatment of depression:results of opinion poll for Defeat Depression Campaign just before its launch[J]. BMJ,1996,313:858

[6]Patrick S,Calhoun,Hayden B.Bosworth,et al.Medical Service Utilization by Veterans Seeking Help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Am J Psychiatry,2002,159(12):2081

[7]Lin TY,TadiffK,Donetz G,Goresky W. Ethnicity and pattern of helpseeking[J].Culture,Medicine and Psychiatry,1978,2:3

[8]黄鹏钧.70例最终就诊于精神病医院的抑郁性神经症病人的求医方式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5,4(1):48

[9]蒋晓军,翟书涛.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及抑郁患者的求医过程及影响因素调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19(4):318

[10]Karen L,Peifer,Theei Hu.William Vega.Help Seeking by Persons of Mexican Origin With Functional Impairments[J].Psychiayric Services,2000,51(10):1293

[11]Friedman HS. Health psychology lst ed[M]. New York:Prentice Hall lnc,1989:40~67

[12]Stone GC. Health psychology. 2nd ed. New York:JosseyBass[M] Publishers,l982:161~216

[13]Bouong Rhi.The health care seeking behavior of the mentally ill patient and their families in Asia[J].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1990,1:19

[14]Depaulo BM. New directions in helping .2nd ed[M].New York:Academic Press Inc,1983:45~ 66,109~ 138

[15]Dale JR.Modern or traditional? a Study of treatment preference for neutopsychiatric disorder in Botswana [J].Br J Psychiztry,1984:145

[16]CM Shaw,F Creed. Prevalence of anxiety depressive illess and help seeking behaviour in African Caribbeans and white Europeans:two phase general population survey[J].BMJ,1999,318:302

[17]刘铁榜,杨德森.从流行病学特征及患者就医现状看当前农村神经症的防治策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1

[18]Reidar Tysen.Helpeeking for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mong young physician:is it the most ill that seeks help?[J]. Soc Psychiatr Epidemiol,2004,39:989

[19]Toyry S.Selfeported health,illness,and selfcare among Finnish physicians:a national survey[J].Arch Fam Med,2000,9:1079

[20] Sarah Wrigley.Role of stigma and attitudes toward help from a general practitioner for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a rural town[J].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5,39(6):514

[21]杨德森.基础精神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36~257

[22]Vicki Cowling .Children of adult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mental health,help seeking and service use[J].Psychiatric Bulletin,2004,28:43

[23]Oliver MI.Helpeeking behaviour in men and women with common mental health problems: crosssectional study[J].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5,186:297

[24]F.P.M.L.Peeter ,H.Bayer. ‘Nohow’ for initial screening at a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entre: rate, reasons, and further helpeeking[J].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1999,34:323

[25]Orme DR,Boswell D. The preintake droput at a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enter[J].Community Ment Health J,1991,27:375

第2篇: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范文

数据挖掘是一种新兴的信息处理技术,它融汇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模糊数学、数据库、数理统计等多种技术方法,专门用于海量数据的处理。数据挖掘亦适用于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一方面,方剂是集中医之理、法、方、药为一体的数据集合,具有以“方-药-证”为核心的多维结构。从方名到功效、主治,再到药物组成、加减以及剂型、制法和服法等;药物组成又分君、臣、佐、使,以及剂量、气味、归经、升降;主治又有病、证、症之分。数据之间环环相扣,交相关联,知识集约程度高,信息量巨大,这在技术上只有数据挖掘才能应付和处理。另一方面,方剂配伍本质上表现为方与方、方与药、药与药、药与剂量,以及方药与证、病、症交叉错综的关联与对应。配伍研究就是揭示这些关联与对应的模式性和规律性。数据挖掘正是通过对数据特征、关系、聚类、趋向、偏差和特例现象的深层多维分析,来揭示数据间复杂和特殊的关系,发现其隐含的规则模式和规律。再者,方剂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现,中医辨治充满非线性思维,“方-药-证”间的多层关联、序列组合、集群对应,形成了整体论的思维方式和原则。如何基于中医的理论思维来揭开方剂配伍的奥秘,这成为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数据挖掘能以线性和非线性方式解析数据,且能进行高层次的知识整合,又善于处理模糊和非量化数据,具有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特征和条件[1-2]。

1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方剂学研究中的运用

1.1 数据库的创建

佟氏[3]建立蒙药方剂学数据库,按名称、别名、蒙名、藏名、来源、处方、成分数、功能、主治、用法、备注等条目收录了30种蒙医药经典著作中的5 600多条方剂。其中大部分方剂是第一次译成汉文。

中国藏医药系列数据库[4]采用藏文视窗系统、藏文字处理软件等最新成果,利用先进成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erver、Access)、数据库编程工具(Visual Basic)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技术(Asp)首次实现藏药名称以藏、汉、拉丁文对照显示;采用多媒体技术,提供藏药材外观及重点部位的图片以及全文;可提供按字段以关键词检索;可实现多字段逻辑检索。

“中医方剂编码及文献数据库系统”[5]是江苏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①本项目广泛收录了古今中医方剂文献,收入方剂101 903首,对每一首方剂,根据其药物组成、配伍特点、主治病情等要素概括其基本作用,对全部方剂进行了功能、主治病证标引,以此统计出每一作用或治疗每一病证的古今方剂数量,并可以依此检索和归纳任一同类方。②数据库不仅可以通过索引进行方名、书名、药名、药味、功用、主治等内容的快速单位检索,还可以进行多项目综合检索和任一需要的模糊检索,并且具有很好的动态管理功能。③以功效与主治病证为条件,为每一方剂编制一代码,使繁琐杂乱的中医方名得以用简明的数学语言表达,为中医药方剂语言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韩氏[6]等探索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中医方剂的证候判定中。首先对症状名称、证候名称进行了规范化,接着对证候判定标准进行了规范化,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数据库,从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到方剂数据挖掘的理论和技术依据,以及方法意义,进而通过科研实践和结果的示例,肯定了将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中医证候的研究中是可行的,是完善方剂主治证候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方氏[7]等建立风湿病中成药数据库,并对单味药的用药情况、不同给药途径的用药情况、药物的功效分类及治疗原则等内容进行查询与统计分析。

1.2 医学多元统计学

多元分析是定量分析事物复杂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目前,人们在中医药研究中运用的多元分析方法主要有聚类分析法、判别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多元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并凸现其重要性。

1.2.1 聚类分析法

聚类分析是研究“物以类聚”的数理统计方法。聚类是数据挖掘的前期工作之一,通过对有关数据的不同角度类分,为进一步分析提供证据。如蒋氏[8-9]等对从《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中筛选出1 355首脾胃方所含的414种药物,按照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聚类分析、对应分析和频繁集方法,分别采用系统聚类和模糊聚类,从功效、归经、药性和药味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特征分析,并就脾胃方的核心药物、方剂结构、药对、药组和“方药证”的对应关联方面形成了有关技术规则和处理程序。聚类的统计值是各统计指标的距离,没有考虑中药传统的分类规范,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基本是客观的。如:根据药物性味的聚类,脾胃方所含中药分为37类。

1.2.2 判别分析法

判别分析法是根据某些指标的观测值对所研究的对象判断其归属类别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王氏[10]等采用复杂系统涌现性原理及其分析判断方法对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相关复杂系统的涌现性及其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表明方剂形成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对方剂的最终表现形式都有影响。由于方剂形成过程中症状、治则、治法、药性组合、药味等各个环节的差异,导致了方剂本身的多样性。方剂的配伍规律表现在其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律,当对某一个环节的规律进行研究时,应该充分考虑其他环节对这一环节的影响。而方剂配伍规律的阐明需要多个环节、多个角度研究结果的有机融合。

1.2.3 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是研究随机变量之间的统计相关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

孙氏[11]等运用信息熵的方法,对中国古代中风病的中医文献进行证候与方剂相关性的定量分析,确定证候与方剂之间的关联度。方法:熵可以度量任意形式变量的不确定性,基于熵的关联度法可以度量任意统计相关性,包括线性和非线性,将其用于解决证候与方剂的相关性问题。结果:通过关联度方法、logistic回归分析和相关系数3种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某些中医证候与方药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通过对200例中风患者的古代医案的分析,表明用基于熵的关联度法来定量分析证、方之间的相关性是可行的。

1.2.4 数据仓库专业的分析工具——联机分析处理

秦氏[12]等给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仓库对中医方剂进行分析、处理的模型,首先通过中药和病症数据仓库专业的分析工具——OLAP,产生中药和病症数据分析结果,然后通过数据绑定技术,把产生的分析结果与方剂数据连接,再通过综合分析揭示方剂和其针对的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该模型的主要思想是在构建方剂、中药和病症数据仓库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仓库内部各种关联和映射关系,充分利用中药和病症数据仓库的OLAP功能,使基于海量数据的综合分析系统做到快速、准确地反应。

1.2.5 关注频繁项

何氏等[13]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了中药方剂配伍的规律。引入了关注频繁项概念,提出并实现了基于位图矩阵和双支持度技术的BM-DB-Apriori算法来查找药对、药组。位图矩阵技术使得在找频繁κ-项集时无需对数据库扫描,双支持度确保频繁项集中不包含那些因太频繁而失去意义的项集。以脾胃方剂库为对象分别使用BM-DB-Apriori和Apriori两种算法进行实验,实验表明,BM-DB-Apriori算法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挖掘出药对和药组。

1.3 人工智能方法

由于传统的医学统计方法具有局限性,研究者们开始尝试运用模糊智能技术探索中医证候分类及疗效评估的方法,应用数学建模、神经网络基于案例的推理、图像处理、遗传算法、智能数据与时序分析模式识别等多种技术深入地研究某种疾病,以建立更为实用、高效的疾病诊断智能系统。同时对疗效评价、方案选优之类的问题进行辅助决策,充分发挥了数值分析的优势,即定量和定性的分析[14]。

1.3.1 模糊数学模型应用

针对中药作用的有关高维空间小样本数据,李梢课题组建立了模式识别、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应用于评价中药不同配比的分析与优化、寒热方剂的综合作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中药不同配比生物效应的分析,发现适当的配比可以提高疗效,配比不当反而会降低药物各自的疗效,不同配比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以“同病异治”为切入点,发现寒、热方剂在不同环节上均能有效地阻抑炎症动物模型的早期病变,并能够在调控疾病相关基因表达及表达产物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从“方证相关”的角度出发,寒、热方剂干预机体所引起的部分生物分子的节律变化与寒、热证候临床特征的动态演变具有共同的节律模式。这提示不同药性配伍方剂的综合效应也具有与证候相关联的时、空特性[14]。

1.3.2 基于神经网络的运用

雍氏等[15]采用高维数据归约由药物判定方剂功效,探讨以药物高维数据归约方法判断方剂功效的可行性。方法:以《中医类方辞典》的方剂为样本数据,将组方药物的数据量化,采用单纯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ANN)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结合属性距离矩阵的高维数据方法(SARM),分别由药物判断方剂功效。发现其准确率分别是87.524%、92.287%,完整率分别为70.346%、83.868%。提示SARM法相对传统ANN 法,在准确率和完整率上均有大幅提高。结论: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并结合中医先验知识由药物判断客观方剂功效是可行的。

2 评述和展望

方剂有其独特的配伍规律,但所涉信息量巨大,而配伍规律实际上就潜藏在这些错综复杂的方剂变化之中。对这种海量信息的处理依靠传统方法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们必须采用最前沿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数据挖掘方法,对方剂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应用方剂的预处理、专用数据库的研制、数据挖掘方法(频繁集、对应分析、聚类分析等)可能从中发现一些与通常用药不一致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配伍现象。以确有疗效、成分明确的中药组合为探针,可望开启复杂病证研究中“以药测病”、“以药测证”的思路。重点解决方剂如何调节病证相关的复杂生物系统,可望阐发中药方剂的整合调节作用等核心问题。

当前,在中医领域数据挖掘应用最广泛的是中药(复方)的研究,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先导化合物的发掘是关键环节。以前主要使用的是随机筛选与意外发现的方法,此法曾取得过一定成效,但是效率很低。因此,需要应用数据挖掘及知识发现去寻找先导化合物,指导中药的研究和开发,缩短中药研究开发的周期。以往中药复方新药的开发基本是临床医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组方,并将其用于临床进行验证,获得较好疗效后,再进行药理学、中药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这是一种经验开发模式。最近,利用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KDD)技术开发研制中药复方的工作已受到中医药界的广泛重视。还应该从统计数学方法的角度对名中医的方剂配伍特征和类方予以量化。在方剂配伍规则研究中,计算机所得出的结果必须依靠领域专家用领域知识对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从中找出真正有用的知识[16]。

【参考文献】

[1] 蒋永光,李认书,黎 勇.试论中医方剂信息的数据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12):80-81.

[2] 李文林,赵国平.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4,13(6):4-6.

[3] 佟玉清,建 军.蒙药方剂现代化研究与信息技术[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79:69-71.

[4] 马建霞,孙成权,李可立,等.中国藏医药系列数据库建设与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4,(11):98-100.

[5] 于 川.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评述[J].医学信息,2006,19(12):2074.

[6] 韩佩玉,陈 颖,曹 莉,等.基于“症-证”关联的方证判定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1253-1254.

[7] 方勇飞,钟 兵,王剑莉,等.中药成方制剂中风湿病相关方剂数据库的建立与处方分析[J].中国药房,2003,14(11):667-670.

[8] 蒋永光,胡 波,刘 娟,等.方剂配伍的数据挖掘可行性探索[J].四川中医,2004,22(8):25-28.

[9] 蒋永光,李 力,李认书,等.中医脾胃方配伍规律的数据挖掘试验[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3,5(3):33-37.

[10] 王 耘,张燕玲,郭亦然,等.应用涌现性原理研究方剂配伍规律[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155-157.

[11] 孙占全,刘艳骄,西广成,等.证候与方剂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2):150-152.

[12] 秦首科,牛孺子.利用数据仓库分析处理中医方剂评析[J].中医药学刊,2002,20(3):341,359.

[13] 何 雁,谢文光,罗晓健,等.试述方剂配伍规律统计分析数据库[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9(1):27.

[14] 张 琴,刘 平,张文彤.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3):3-5.

第3篇: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范文

中药炮制技术是世界上独特的制药技术,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的理论、工艺、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研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传统特色学科,与中医临床医学紧密相连,医药结合可提高中医生临床工作能力。通过教学过程中为中医学专业学生开设中药炮制学的选修课程实践,浅谈对中医临床专业开设中药炮制学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

中药炮制学;中医学;教学实践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成饮片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炮制会对中药药性产生影响,不同炮制方法对该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都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需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是世界上独特的制药技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学则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质量标准、规格、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具有传统特色的一门学科,也是国家执业中药师等考试的科目之一,和中医临床紧密相连[1]。自古以来,我国的名医大家都是药学与医学兼备,如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等,他们不仅在医学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药学方面也都有一定的成就。他们大多从事制药和医疗两大实践,并涌现出不同医学流派,各流派争芳斗艳,百家争鸣。不同医家采用的炮制方法也各不相同,通过医疗实践验证疗效并改进炮制方法,真正做到医药结合,在他们的著作中多处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并运用中医思维模式阐明依法炮制与辨证论治的密切关系[2-3]。

中药炮制正是根据传统中医药理论,依据临床辨证论治的要求,归纳和总结药物炮制前后药性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临床治疗针对性的变化,从而指导中医临床合理用药。炮制和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两大特点,医生只有熟悉系统的中药炮制理论,才能根据临床需求灵活运用各种中药炮制品。随着学科划分日趋精细,中医药人才培养从师徒相传到院校培养,加之课程安排的限制,目前年轻中医生普遍存在“医不知药情”的现象,很多中医生不能很好地在临床中使用中药炮制品,因此,在临床专业开设中药炮制学是十分必要的[4]。目前,各中医药院校已认识到中药炮制的重要性,部分院校已在临床专业开设了《临床中药炮制学》这门课程,也有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如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在我校将该课程列为教学计划的情况下,笔者自2008年开始尝试在中医临床相关专业开设《中药炮制学》选修课程,最初开课授课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分析原因可能由于中医临床专业的知识体系与中药学专业不同,而中药炮制学教材和授课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使中药炮制学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跨度较大,中医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是关注在临床上如何应用中药炮制品,另外与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也有一定关系。后来,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师自身知识储备的积累也逐渐丰富,比如丰富教师自身的中医基础理论、方剂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调研,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参考《中药采收加工学》和《中药调剂学》适当增加中药采收、产地加工与处方调剂的内容,如此,在课堂上既可以与临床专业的学生形成共鸣,进行互动,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3-7]。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在中药炮制学开课过程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增加学科外延内容

选修课程刚开课时,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出勤率低。通过调研,学生认为授课内容与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跨度较大。所以对课程内容做适当调整,适当增加其学科外延内容。如药材的采收、产地加工、炮制、处方调剂等内容。比如介绍人参、三七时,会介绍到人参、三七的采收期、产地加工、炮制等内容,如人参一般5~6年采收,特殊品种如石柱参需12~18年采收,一般8~9月采收,产地可加工成红参、糖参等。临床应用时,人参味甘,味苦,性平,可补气生津,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用于体虚欲脱,脾虚食少等,红参味甘,微苦,性温,多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等。三七一般种植3~4年采收,7~8月采收者为“春七”,翌年1月采挖者为“冬七”,两者相比前者质量更佳。巴戟天除了介绍净制的重要性之外,采收期也非常重要,巴戟天以种植5~6年后采挖为宜,采收时间以秋、冬季为好。采收不当会影响到药物药效成分的积累,进而影响临床功效,还和当地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临床应用时巴戟天除了生用之外,还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巴戟天生用具有祛风除湿的功能,用于肾虚兼风湿之证,盐炙后引药归肾,温而不燥,补肾作用缓和,多服久服无伤阴之弊。甘草制后增加甘草补益作用,偏于补肾助阳,强筋骨。产地中药材加工方法内容时,介绍到硫熏工艺部分学生反响较大,针对学生问题组织课堂讨论,效果较好。介绍处方调剂内容时,会介绍毒性药物的保管、处方调剂的特殊要求等。如根据《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规定,毒性中药需特殊保管,包括专库、专柜,双人、双锁保管的基本要求,开具毒性中药的处方剂量,处方保管要求等。通过上述内容的扩展,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改善。

2另类方解

课程的考核方式尝试过开卷考试、论文等形式,但都不尽人意。论文更多的机械的拼凑,毫无新意。后来的考核方式仍然以论文为主,但是论文的要求有所变化,要求学生任选一中医方剂,从采收、产地加工、炮制、处方调剂四个方面对方剂进行方解,另外可根据临床或当地特色炮制方法展开讨论。学生提交的论文以自选方剂进行方解为主,从处方方药的采收、产地加工、炮制、调剂要求几个方面解释处方。比如学生自选大承气汤进行分析,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为泻下剂,具有峻下热结之功效,主治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热结旁流证,下利清谷,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传统方解多从中药功效方面进行解释,如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为君药。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润燥,为臣药,二药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甚强;积滞内阻,则腑气不通,故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以加速热结之排泄,共为佐使。本科程所谓方解主要从方药的采收、产地加工、炮制、处方调剂要求等几个方面分析中医方剂。如分析大承气汤方中药物了解到大黄有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醋大黄、大黄炭、清宁片等,不同的炮制方法临床应用不同,如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的功能,用于实热便秘,高热,谵语,湿热黄疸等;酒炙大黄苦寒泻下作用稍缓,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热毒,多用于目赤、咽喉肿痛等;熟大黄,酒蒸后,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轻,增强活血化瘀之功;大黄炭泻下作用极微,并有凉血化瘀止血的作用,用于血热有淤血者。醋大黄与生大黄相比泻下作用减弱,以消极化瘀为主,用于食积痞满,产后瘀滞等;清宁片泻下作用缓和,缓泻而不伤正气,逐淤而不败正。从各药特点分析结合大黄承气汤主治热结便秘,潮热谵语,该方应选用大黄饮片中的生大黄。再如厚朴药材的采收期较长,一般选择15~20年树龄的植株,树龄愈长皮愈厚,油性愈足,产量高,质量好。采收期为5~6月,此时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组织发育旺盛,薄壁细胞富含水分,皮部与木质部之间疏松,易剥离,采收时可采用环剥的方式。采收后的厚朴如为川厚朴,还应进行“发汗”。厚朴味苦、辛,性温,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能。但是生厚朴辛味峻烈,对咽喉有刺激性,一半内服不生用,姜炙后可消除对咽喉刺激性,并可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多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痛、呕吐泻痢等,故调剂时处方写厚朴应调剂姜厚朴。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从另一角度加深对中医方剂的理解,更有利于将来的临床工作。学生论文中,部分学生在方解中配以饮片和原植物彩图,少数学生对方剂的配图采用手绘,从中不难看出学生的用心,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改观。曾有一位学生的论文为“跟师心得之特别的当归”,来源于临床跟师过程中,老师用到炒当归,老师解释原因为生当归活血养血,炒当归偏于养血。带着疑问,学生查阅《中国药典》、《中药炮制学》、《刘涓子鬼遗方》、《神农本草经疏》等书籍以及相关文献,了解到当归常用为生当归、酒当归,除此之外,还有土炒当归、当归炭,甚至有油炙当归等。经查阅文献了解到当归味甘、辛,性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多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痈疽疮疡。当归酒炙后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增强,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当归土炒后既能增强入脾补血作用,又能缓和油润而不滑肠,用于血虚便溏、腹中时痛;炒炭后以止血和血为主,用于崩中漏下,月经过多。对当归的炮制方法和临床应用做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并对炒当归的使用意图谈了自身的理解。如此论文,来源于临床最后应用于临床,颇有意义。

3开放性试验

在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纷纷要求开设实验课程,所以,根据实验条件和课程容量,安排六个学时的开放性实验。在开放性实验课上,一部分是实验室准备材料,另一部分使学生可以自带实验材料做一些自己想做的饮片和炮制方法。比如曾有学生对蛋黄油的制法特别感兴趣,就自带鸡蛋到实验室,完成教学内容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先将鸡蛋煮熟,后用干馏法加工蛋黄油,最后将加工后成品带回,如此不但提高学生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在正式接触临床前可以自己加工饮片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有学生会自带西瓜,借用实验室芒硝来制备西瓜霜,虽然最终实验并未成功,但是学生真正体会制药的不易,将来在临床上对药物的理解自然会更深一层。开放性实验的主要部分是教师演示药物的炮制方法后,学生选做自己感兴趣的饮片和炮制方法。如炒莱菔子,老师演示完炒莱菔子的方法后,学生现场体会药材的气味变化、质地变化、颜色变化,再联系理论课所学内容,学生就明白为什么临床消食会用炒莱菔子。再比如炒王不留行,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味中药,首先它的现象是最直观的,教师演示完炮制方法后,学生可以直观的问道王不留行爆花的香味,所谓的“逢子必炒”无需过多解释,炒王不留行也是学生基本都会选做的一味中药。通过这样引导性而非强制性的实验后,学生的实验兴趣大大提高,所做内容都是自发、主动的去做。实验小结中有的学生会写到“中药炮制很神奇,每一味药就像一个人,酒炙、醋炙……就像许多要经历的事情一样。经历了快乐的事,人会变得开朗;经历了悲伤的事,人会变得抑郁……药也是这样,经历了炮制方法不同,塑造出的药性也会不同。”除了感慨学生的文采之余,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是快乐的。此外,笔者不禁深思,中药炮制在中医药的大环境中是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如果脱离传统文化谈中医药,一味追求现代研究可能会顾此失彼。

4小结

中药炮制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医理论认为,中药“炮制不明,则药性不确,则汤方不准,而病症不验也”。中药炮制作为我们国家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中药炮制学是中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具有涉及专业知识面广、理论知识抽象、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等特点。同时作为一门中医学专业的相关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但这门学科又有其独特的吸引力,这就需要合理设计授课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增强不同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增强和拓展学生专业知识,使学生深入了解中药炮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和地位,培养其学习知识与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为中医学专业开设《中药炮制学》课程中尝试适当增加中药采收、产地加工与处方调剂的内容,受到学生欢迎,六个学时的开放性实验大大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和学生更多的交流,了解学生需求。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广泛收集学生的意见,总结经验,在学生具备中医学基础和基本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对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进行不断的调整,提高教学针对性,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中药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点,中医临床用药必须炮制,从而重视传统中药炮制经验和作用,促进中药炮制品的临床研究。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5]。

参考文献

[1]杨军宣《.中药炮制学》的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2):85-86.

[2]李红伟,田连起,张振凌,等.基于中医思维模式下《临床中药炮制学》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3):97-99.

[3]李红伟,孟祥乐.临床中药炮制学对临床相关专业学生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1:118-120.

[4]周改莲,曾春晖,覃葆.临床中药炮制学教学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5(2):146-147.

[5]李红伟,盂祥乐.我校不同专业开设中药炮制学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4):93-94.

[6]李红伟,孟祥乐.中药炮制学在中药传承班的教学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8):33-34.

第4篇: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范文

关键词:替代医疗;方案告知;缺陷;纠纷;措施

1替代医疗方案的提出与深层剖析

1.1替代医疗方案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第七章共十一条明确规定了医疗侵权的情形及归责原则,医疗告知知情同意的重要作用及地位己日渐突出。当前我们正经历一场由患者"授权医疗"向患者'渗与医疗"的医疗模式转变的过程,医患纷争的表现形式将更加纷繁复杂[1]。

《侵权责任法》是我国立法系统专门就公民权益纠纷而颁布的正式法典,其中针对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医疗权益纠纷特地提出了关于替代医疗方案告知的新概念,要求医疗系统内参与医疗活动的医务工作者必须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将患者疾病情况以及具体的治疗护理手段与过程向患者或其家属清晰告知。若医疗活动中涉及到手术操作或其他非常规性检查与治疗时,医方有义务向患方告知医疗活动所具有的各项风险可能性以及后续替代医疗方案详情,同时向患方正确正式文书签字说明意见;对于某些需要对患者适当隐瞒的医疗方案需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与说明,争取正式文书签字说明意见。因医方责任未能履行以上告知说明义务者,一旦诊疗过程中因不可控因素造成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威胁事故,医方需要向患者提供相应医疗赔偿。

替代医疗方案的提出是我国首次将医疗告知义务以及相关赔偿责任通过立法的形式确认,该方案也使得我国医疗机构在医患关系处理过程中需要承担更大举证责任,而司法机关在针对医疗侵权案件进行汇总判处时更需要将该方案作为重要参考要素。

1.2替代医疗方案的深层剖析

1.2.1替代医疗方案与在行医疗诊治方案在诊治目的方面始终保持统一性 替代医疗方案的提出是建立在现行的医疗方案执行目的基础之上,规定可以通过其他手术执行方式达到相同的手术执行目的。对于前后医疗方案所包括的不同执行内容、相关执行特点、执行后期预后处理措施、患者并发症、安全风险、诊治成本以及执行评价等有关替代方案详情都要求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解析与说明,使患者医疗选择权益得以保障。

1.2.2替代医疗方案与在行医疗诊治方案相比应更具全面性 替代医疗方案应作为推广水平较高、范围较大且执行疗效较好的先进医务诊疗技术方案,对于未能获得学术认证、带有个人医疗执行习惯色彩的治疗手段均不予归属替代医疗方案,同时,对于尚未获得实验结果、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其他民间偏方属性的医疗方案等都不能归属为替代医疗方案。

1.2.3医疗机构应积极履行向患方告知替代医疗方案中的具体操作与执行详情 根据侵权责任法典相关规定,医疗机构有向患方告知替代医疗方案内容的义务,告知形式应具有专门意义,需通过正式书面解说,并在医方与患方达成一致协议后对相关提到方案内容进行确认并签字,最终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通过以上替代医疗方案的简要介绍与剖析解说可以基本了解我国医疗损害诉讼争端方向与具体项目,特别是对于医疗方案属性的划分、医方履行方案告知义务的时机与形式等都是十分具有争议的焦点。

2我国替代医疗方案告知缺陷引发的纠纷

在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法制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我国公民对于法律法规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医疗纠纷案件难以避免,其中以替代医疗方案告知缺乏所引发的医疗纠纷则极为常见,纠纷案件也将主要诉讼焦点集中在医方告知义务的履行表现以及患方医疗知情选择权的争论。涉及医疗纠纷的诉讼中,大部分的患方指出医方未告知或未能及时告知替代医疗方案详情,而在最终判决中医方因告知缺陷、病历档案书写缺陷或举证缺陷等需向患方承担一定责任赔偿。在目前替代医疗告知方案缺陷引发的医疗诉讼中主要有以下纠纷争议项目。

2.1医方没有或没有在有效时机下向患方告知具体替代医疗方案详情;没有向患者或其家属争取文字形式签字意见;没有正确抉择告知对象,没有争取到告知对象签名。

2.2医方替代医疗方案详情在告知形式与内容较为简洁,未能将术后并发症、病情异变详情、诊治药物详情以及随访观察详情等进行全面告知。

2.3医方涉嫌故意不履行医疗替代方案告知义务,在告知内容方面通过人为筛选,有歧异性。

3导致替代医疗方案告知缺陷的主要因素

3.1医疗机构参与医疗诊治活动的医务工作者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法律认知水平较差难以对自我权益进行有效保护 我国为完善医疗业务执行机制,提高医疗执行水平,缓和医患双边关系,专门就医务工作者实际诊疗活动中可能触发的一些医疗诉讼争议焦点专门起草法案,完善立法。自从1994年《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确立医疗机构和医师在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中的告知说明义务制度以来[2],我国又先后出台了几部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对医患之间的知情同意告知行为进行规范,目前正在施行的《侵权责任法》是最早将"替代医疗方案告知"明确提出的法律,其第五十五条中明确规定了"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医务人员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些法律措施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为医疗工作者提供责任承担的理论依据,也是对患者医疗权益的保障。然而,我国在职医疗工作者中依然存在部分法律认知水平较差的群体,对于告知义务规定缺乏严肃性,不能积极履行告知义务,为医院的法律权益保障造成威胁

3.2医疗工作者在替代方案执行中为未能达到预期执行疗效,对诊疗工作缺乏专业态度 一些医疗工作者对自身医疗专业执行技术不能保持积极性,技术水平提高有限,不能熟悉掌握疾病的进展与预后情况,同时不能正确评估诊疗过程中诊疗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其他执行危险。同时,由于对诊疗工作缺乏专业的医疗态度,对替代方案的告知不及时或不充分等都是造成纠纷的主要因素。

3.3医方与患方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医方在沟通方式上存在较大不足 《侵权责任法》明确提出了医疗机构需向患者说明替代医疗方案。临床医师往往会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但不会主动介绍替代医疗方法,一旦治疗效果不佳,会令医院陷入被动局面[3]。大部分医疗机构在进行诊疗活动时都能够与患方建立起良好的交流关系,但是在沟通方式上存在较大问题。患方本身承受着来自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压力,希望对自身病情掌握更多主动知情权利,而医方在告知过程中大多采用专业术语,让缺乏医疗常识的患方难以从告知详情中得到有效的信息,一旦治疗疗效与期望值出现差异极为容易产生医疗纠纷。

3.4医方在替代医疗方案管理制度上存在较多弊端 大部分医疗机构专门就替代医疗方案管理与执行制定了一套系统的制度,然而实际实施过程中理论上的管理与执行规范始终停留表面,对于实际管理内容并没有起到有效监督。如在替代方案告知说明说中刻意遗漏相关医疗风险,在知情同意书内容设置上存在较多歧异部分,患者易受误导。

4如何通过完善替代医疗方案告知机制保障医患双方医疗权益

4.1坚持保障患方知情同意权,告知机制始终与法律条款保持一致 我国有关医疗法律条款以及将医方与患方在医疗诊治中的双方互动关系以及规范互动行为作出了全面的规定与说明,因此无论是医方还是患方在医疗诊治中的行为表现都应与有关准则保持一致,否则应接受对应的惩戒处罚。对于替代医疗方案,患方可以借助法律手段保障自身医疗权益不受医方或第三方侵害,而一旦院方不能很好地履行替代医疗方案告知义务则是在对患者医疗知情同意、选择权利的挑战。所以,医疗机构应对机构内医疗工作者法律素质进行普及教育,设立专门的医务普法教育课程,要求参与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积极履行自身医疗告知义务,减少医疗侵权事件出现。

4.2对"替代医疗方案"告知必要性进行教育,提升其重要性认知 在对参与医疗诊治活动的医师专门进行医疗告知普法教育的同时也要提升其对医疗告知手段的正确认知水平。通过医疗告知义务的履行,医方能够与患方搭建起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渠道,让患方对医方的替代医疗方案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此外,医疗告知过程能够向患方传达医方的人文关怀理念,在保持专业诊疗态度的同时有能够为患者创造较好的诊疗情绪与环境,减少医患纠纷的出现。

4.3规范医疗告知系统与程序,保障告知有效性 为保障患方的替代医疗方案知情权、选择权以及同意权,医方需就具体告知形式、内容、目标、程度等进一一进行规范与制定,将具体的告知程序与规范与患方病历详情相结合,为替代医疗方案同意设立专门签字项目,区分手术同风险知情同意项目。在告知后,选择正式文书形式向患者及其家属争取双边确认并签字。

5结论

我国侵权责任法中涉及的医疗条例众多,其中替代医疗方案是近年来最新提出的法制概念,通过对该方案的深入解读能够有效梳理医患双方在医疗关系中的相互权益,为医疗机构完善自身医疗机制带来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医方与患方之间出现的医疗纠纷,提升医患权益安全系数,强化医疗工作者在一般工作过程中的依法执业意识。

参考文献:

第5篇: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范文

在近几十年,中医没有良好的发展,也没有改革创新,导致中医没有西医发展的迅速。尤其是在我们的中医院校,学生只是一味学习中医学方面的课程,借助外面的发展来提升自己的思想。河南中医学院意识到该问题,开始在本校的中医专业培养学生的多维思想。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如何紧跟社会发展,在教学中结合中医院校的特点向学生渗透电子商务思想,让学生结合新的知识引导中医药的发展,是中医院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重点。

2、中医学院在电子商务课程中教学内容设计思路

2.1改革教学理念

建立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在后期的工作中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推动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四个环节,让学生达到上述要求。在学生入校初期,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讲座,让学生对大学五年的学习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知道想学好一个专业,系列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这个工作需要从粗到细,首先“粗”介绍这个专业,从全局的角度,告诉学生整个课程体系是如何建立的,有什么样的课程在我们的教学环节中,什么是前导课程,什么是后续课程,前导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知识结构上的什么帮助,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把握。然后细到每个课程,通过对每个课程的简单介绍,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电子商务的课程介绍就需要在该过程中渗透进去,虽然电子商务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通过什么方式,采取何种途径,内部的运行机制是怎么样的,学生并不清楚,也不能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去。而本环节就是通过前期的“粗”说,到后期的“细”讲,让学生知道这门课是以后工作中能够用得到的知识;在教学初期,告诉学生该专业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及发展方向;在教学中期,既要向学生讲授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也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向学生讲解电子商务对本专业的辅助作用。本环节中,设计电子商务众多的发展以及模式,需要学院引进成套的实验软件,比如德意通电子商务实验室等,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或者让学生“走出去”,众多的中医学院都有自己的附属医院,而医院电子商务发展相对比较好,通过与医院的良好合作,让学生走进医院,去看看医院的变化,看看电子商务是怎么影响他们工作的。而如果这些实现不了,那就需要老师多找素材,多向学生展示;在教学后期,需要老师“走出去”,在寒暑假,走进企业,走进医院,去一些大的综合性院校看一看,跟毕业的学生多交流,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在教学初期及中期,因为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提供保证,一般都能做得到。但是作为整个教学的具体实施环节,并且是一个相对来说长期的环节,就需要教师有一个良好的知识架构,对电子商务在中医方面的发展有良好的掌握,并有自己的见解,才能为学生带来良好的知识架构中的一道有力的砖墙。在这四个环节中,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学生入校初期和教学后期。前者是因为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学院、教学办、学科、学生办等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该课程学习的目的,对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学习电子商务,如果没有前期的引导,容易使学生对该门课程大意。而后者实施起来困难的原因是,我们未建立教学反馈机制。老师应该能够“走出去”,到企业、医院中去。学生能够“走回来”,加强与学生的联系,知道他们的想法。

2.2改革教学内容

“因班制宜”教学方法,中医院校有众多的学科,根据不同的学科,让教师有侧重点的讲解电子商务在该专业中的使用。比如:针灸推拿学专业,作为中医的特色专业,在向学生讲授电子商务时,除了说明针灸推拿文化需要借助电子商务进行推广,同时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针灸推拿技能,需要计算机智能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授一些网上针灸推拿的案例,以及让学生实地参观网上诊脉的实验室等;对于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该专业的发展对电子商务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向学生讲授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甚至需要学生学习一些计算机方面的课程来辅助对电子商务知识的理解,相对来说,该专业要求的电子商务知识比较多,讲的要专业、细致;而对于市场营销(医药贸易方向)专业,就需要大量的营销知识的讲解,加大对电子商务在医药贸易方面案例的讲解。对于中医学院的其他专业,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讲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中医专业都需要开展,那些和电子商务联系不是非常大的,比如:中医诊断等,只是让学生在校园的生活中感受到电子商务气息即可。

2.3改革教学设施

提高基础设施的发展,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对社会的发展有自己的认识,而学校就需要向他们提供这样的平台。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加大电子商务的发展,建造一个优异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工作,不仅方便教职工以及学生的生活,而且在提高学生认识方面有显著地成效。在教学方面,本校着力开展电子商务课程的同时,也在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建立中医远程问诊诊室,使得全校的师生都有机会去接触到电子商务给我们工作带来的便利;建立学生实训基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自己后续的工作;购买各类电子商务软件,投入到教学一线上去,为了学生学习一点点知识,不惜花费更多的资源。

3.中医学院在电子商务课程中教学内容设计上的总结

第6篇: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范文

[关键词]针灸治疗学;实训课;教学;对策

针灸治疗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经络腧穴理论和刺灸方法,以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主要适合针灸推拿专业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是理论与临床结合起来的桥梁。实训教学是训练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和临床接轨的有效途径,是进入临床前的演习,是理论到实践的过渡阶段。教师作为这个过渡阶段的引路人,如何应对实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怎么引导好学生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将是教师要面对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近些年来针灸治疗学实训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管窥之见。

1基础知识不扎实

针灸治疗实训课要求学生不但掌握中医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掌握相关的西医知识和技能。上课时由于基础知识学习较早,学生常出现遗忘的现象;又因教材西医内容匮乏,为满足临床需求,需要补充有关西医知识[1-2]。我们以腰痛[3]为例简单说明所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与易出现的问题:①中医:肾的作用及特点,中医四诊,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寒湿、瘀血、肾虚的致病特点与临床表现及舌、脉象等。这方面知识薄弱的学生易出现中医辨证不准确、抓不住主要证候特点的现象。实训课我们采用模拟场景的模式,患者由学生模拟,这就要求“患者”对于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较透彻的了解,因患者信息大部分是通过问诊来取得,如“患者”对临床主要证候描述不准或未描述,这样易出现辨证不准导致失治误治。②针灸:膀胱经及督脉的经脉循行及“是动则病”的表现,肾俞、大肠俞、阿是穴、委中、腰阳关、膈俞、申脉、大钟、后溪、夹脊穴的归经、定位及主治特点。这方面知识薄弱的学生易出现不知道经脉的走向,不明白取穴原因,穴位归经、定位及主治特点,不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③西医:腰椎的解剖特点、腰椎的生理曲度、椎间盘的结构、坐骨神经的走向、影像学表现。在多年的实训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这方面知识匮乏,不知道腰椎的特点及椎间盘的结构,不会读影像学摄片,这样易失治误治,延误病情及影响患者预后。策略:实训课前1周提前告之与本次实训课相关的内容(实训课一般1次/2周),给足时间让学生根据自身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补充加强。①中医方面,查看相关中医书籍和文献等。②针灸方面,查阅相关针灸书籍和针灸文献等。③西医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课余时间去解剖室观看腰椎不同解剖层面及神经走向特点;影像学知识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分批去医院影像科学习,或网上学习相关内容。实训课前5min老师进行抽查,以强化巩固基础知识。

2基本技能不熟练

实训课主要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包括穴位选取、针刺手法、灸法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技能不熟练的学生常出现不会扎针与不敢针刺的现象[4-5]。因此,实训课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显得尤其重要。在实训中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方面常出现以下几种问题:①穴位定位不准。很多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穴位的归经、定位,但就是找不到具置。如风池穴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一些学生背的很正确但找不到具置。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这里的“横指”指的是“中指”而部分学生取穴时常用拇指。②针刺角度、深度不准。如足三里操作要求直刺,学生也都明白该直刺,但在实际操作时往往针尖与胫骨前嵴垂直进针,而不是与穴位的表面皮肤垂直进针;太阳穴教材要求是直刺或斜刺0.3~0.5寸(10~15mm[6]126-127),而在临床实践中针刺0.5~0.8寸(15~20mm)疗效最好,实训课时学生一般进到0.2~0.3寸(5~10mm)时就不敢再进针了,怕刺入大脑内部。③手法不熟练。教材中有关进针法仅描述了持针手法[6]149,但并没有详细描述如何操作,实训课中很多学生进针时是很缓慢地捻转或硬按刺入,或用前臂甚至整个上身的力量而不是用腕力进针,动作笨拙而不灵活,且刺到病人身上时病人常常会“抽动”一下,有被突然“击打”一下的感觉。策略:①对于临床易出现定位有误差的穴位,采用课堂上老师演示后同学互相点穴,老师逐一检查指导及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的方法。对于个别学生对某些穴位定位把握不准的,老师采用单独指导。②对于针刺角度、深度把握不准的学生,老师采用先讲解并演示针刺的方法,然后学生2人一组互相针刺操作,老师逐一指导。③对于针刺手法不熟练的学生,要求学生做纸垫每天至少练习2h,要求他们练习时注意动作要领,拇、示及中指用力持针,针刺时用腕力,在针尖距离纸垫表面1~2mm时提前放手,利用惯性将针刺入穴位。这样进针时就不会有突然“击打”的感觉了。

3综合运用能力差

实训课主要是培养学生领悟中医针灸学术精髓,形成并确立临证治疗的策略、思路,制定具体、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实施的重要途径[4,7-9]。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及娴熟的操作技能,这种综合运用能力是他们今后进入临床必需具有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差常表现为:面对病人不知如何下手?问诊时前言不搭后语,思路混乱。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采用模拟临床试诊教学[10]法,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通过演示不同的角色即“医生”和“病人”,亲身体会不同的感受和需求,对以后处理好医患关系大有裨益。在这方面的训练中常出现的问题有:①面对病人不知从何谈起;②对病人叙述的症状等抓不住重点;③现代医学检查手段不知如何用。策略:①我们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及参考别的医生的诊疗过程,对医生问诊的一般顺序总结如下:哪儿不舒服多长时间了什么原因引起的最早出现这种现象的情况及治疗经过到目前共发作多少次做过哪些检查及治疗有没有其他疾病及家族史。这样就引导学生从问诊时无从下手到得心应手。②要从问诊的信息里面抓住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分析,如一个60岁的腰痛病人,可能会描述他“有腰扭伤病史5年,几天前因开空调引起腰痛有重坠感,局部压痛并向下肢放射,疼痛不是锥刺样,无腰膝酸软、耳鸣,纳差,舌淡,脉沉。”这里我们应抓住辨证的重点是病人的疼痛不是锥刺样,可排除瘀血腰痛;无腰膝酸软、耳鸣,可排除肾虚腰痛;腰痛有重坠感,局部有压痛,又因天热受寒引起,可诊断为寒湿型腰痛。③对于马上要进入临床的学生除了中医的辨证施治外,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及怎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及告之病人预后。腰痛病人可根据症状先建议做腰椎正、侧位X线片,如发现椎间隙有变窄的考虑椎间盘有问题时再建议病人进一步检查做CT或MRI,了解椎间盘的情况是膨出或脱出等,然后根据坐骨神经的受压程度告诉病人预后是否良好。另外,老师提前去医院影像科借一些正常和异常的片子以供实训课时讲解及同学们练习读片。

4总结

第7篇: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范文

一提到中医,相信很多人首先浮现在眼前的是一位老先生对病人望闻问切、边捻着胡须边慢慢思索着开方抓药的情景,就像一幅古画将场景司空见惯地定格在每个人的头脑之中。虽然传统中医古方中,一直就有四逆汤、参附汤等回阳救逆的汤剂,在博大精深的中医诊疗系统中,中医急诊自古以来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学的渗透与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医在人们心目中似乎越来越与“调理”划上等号,中医成为了“慢郎中”。中医能否及时有效地治疗急症?面对现代西医学的挑战,中医如何与时俱进地传承发展并为公众所接受?带着这样的疑问,本刊专访了一位中医急诊科的“快郎中”,全国中医系统中唯一在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急诊分会等数家机构兼具常委和委员两职的医务工作者——方邦江教授。

中医本非“慢郎中”

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具有悠久历史、内容丰富,在没有现代西方医学介入的漫长年代中,一切急、慢性疾病尽在中医治疗之中,并且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如扁鹊、华佗、孙思邈、张仲景、叶天士等皆是急救大家。在现存的记载中有关中医有大量治疗救治急危重症的内容。如早在1 700多年前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杂疗方中有关“心肺复苏”记载:“救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治;又云心下微温者,一旦以上犹可治。”方法是:“徐徐抢前,一人以手按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疆,则渐渐强屈之……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句劳苦”,这与现代心肺复苏术如出一辙,比起始于中世纪的西方国家心肺复苏技术要早得多。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医学的冲击,以及其它客观因素影响(包括了给药途径和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等学科创新问题),中医急诊学的发展出现低谷,甚至倒退,一段时间内中医在社会上的形象是“慢郎中”,许多人认为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不能治疗急症、危重症。

身为一名急诊科医生,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自己身边逝去,方邦江教授异常痛心,同时也激起了他立志在急救医学领域攻克世界难症的雄心壮志。中医具有治疗危急重症丰富的宝贵历史经验,在中医前贤指引下,方教授始终聚焦危急重症,着眼于急救医学中诸多现代医学无法攻克的“难关”和“”,如“多脏器功能衰竭”、“脑复苏”、“肺纤维化”等,一次次战胜病魔取得胜利。

2011年,有一年轻女性在手术过程中突发心脏、呼吸停止,因心肺复苏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在上海一所西医医院急救中心救治半月仍处于持续高热、深度昏迷,并发继发性癫痫,脓毒症休克,呼吸衰竭等。病情垂危,家属被告知患者已属不治并随时可能死亡,后来家属慕名专程将患者转诊方邦江教授。方教授查阅了古今中外大量有关文献,请教名老专家,大胆摒弃传统中医学术“醒脑开窍”之法,独辟蹊径开创性提出了以大剂量人参为主的“复元醒神”法运用于“脑复苏”治疗。经过一周治疗,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脱离呼吸机治疗,并出现意识恢复迹象,半月治疗后患者意识苏醒,治疗一月痊愈出院,创造了生命奇迹。患者丈夫感动之极,跪地向方教授道谢:“方主任您救了我爱人,就是救了我们全家啊,您是我们家永远的大恩人!”这个病例使上海急诊学界震惊了,全国急诊学界给予了高度评价,得到了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方教授的成功,给中医药介入“脑复苏”治疗带来了曙光,也更加坚定了他攻克急诊难关的信心和勇气。

方邦江教授在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技术,30多年来抢救了很多单纯用西医解救不了的疑难危急患者。目前,方邦江教授所提出的用“复元醒神”法治疗“脑复苏”、“益气扶阳止血”方药治疗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所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中药辨证治疗耐药菌”等学术思想均取得了可喜进展,先后10余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研究基金和上海市重点项目基金资助,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上海市、国家教育部、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国针灸学会科学进步奖励。不断有全国各地的病人前来就医,方邦江教授受邀到全国四处会诊、讲学,他丰富的中西医急救理论与实践经验、仁善之心和幽默的感召语言深深感染着全国同行和患者,他的会诊、讲学几乎遍布全国中、西医高等院校和医院。

中医急诊有特色

中医在急症中治疗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在临床上将疾病的程度分为几个等级,即:急症——疾病发生发展比较紧急,但不一定危及生命;重症——这类疾病比急症带给病人的痛苦要重,而且病情严重,并且很可能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危症——这类疾病一旦发生,病人的生命随时都会受到威胁。中医比较擅长的是对于急症和重症的治疗。

如在脑血管病、急性热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上中医是非常有优势的。在抗生素出现以前,一直是中医药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随着抗生素的问世,感染性疾病很快得到了控制,但是中医在感染性疾病中还是有很多的空间可以发挥。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出现了大量的耐药菌株,尤其是一些重症感染用抗生素后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二重感染、耐药等情况现代医学暂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这正是中医值得花大力气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中医药的介入和应用,二重感染和不良反应等问题都能够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甚至对于耐药菌群都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有赖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中医对于出血类疾病,尤其是中等量的出血效果非常好,目前中药的使用比较普遍,如消化道出血别是溃疡类、肿瘤晚期的出血,通过中药的使用可以很快止血。另外,重症哮喘治疗过程中有许多环节是需要中医药参与以弥补现代医学的不足的,通过中西医的结合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和效果。

目前治疗呼吸衰竭,尤其是慢性呼吸衰竭出现的急性发作,中医也有很多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呼吸衰竭如果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可以首先考虑进行机械通气,上呼吸机,但是之后就出现了其他的问题,如脱机的问题、感染的问题、营养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机械通气不能解决的,也可能因这些问题使机械通气失败,病人死亡。针对这些,正确使用中医药可以减少上机的比例、缩短上机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心血管方面的急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衰等,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中医不仅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有确切的疗效。同时在中西医结合领域中还有一项重大的成果——急腹症(包括肠梗阻、阑尾炎等)的治疗。

由此可以看出,中医在急症治疗的很多领域都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和确切的疗效,因此需要大家积极地思考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的长处和不足,中医急诊的最大不足就是急救技术的落后,治疗的手段和药物是非常丰富的,关键是怎样找出一个面、一个着眼点去具体操作。

中西医结合亮点多

经过30多年的临床实践,方邦江教授坚信中西医结合将是中国医学在世界舞台上的一大亮点。但是他也坦言,现在很多人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不是说医生开一点中药再搭配一点西药就是中西医结合了”,他曾对此误区用了一个形象的“骡子论”来比喻,如果只是这样简单叠加,不就像马和驴产生了骡子?骡子怎会有强大的繁衍传承能力?如果是这样的中西医结合也一定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西医和中医尽管有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很多知识的根源是相通的。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的转变。1543年,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建立了人体解剖学,西方医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在新的水平上复活并开始新征途。然而,中国解剖学的起源更早,但是封建礼教、文化的落后,严重地阻碍了它的发展。那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的孝道,触犯了就要遭到杀身之祸。历史上有这样的例子:南朝时,一个叫唐赐的人临死前吐了20多条虫子,他的妻和子按照他临死前的嘱咐,解剖了他的尸体,结果统治者以不孝不道的罪名,将母子斩首于街头。刑律规定不能剖尸验病,把这视作对死者的伤害。凡此种种无不影响我国解剖学的进步。

中医如果要传承发展,不仅仅要继承,更要创新,创新是学科发展的灵魂,创新就需要借助西医的一些物理的、化学的技术手段。比如鸦胆子有抗癌作用,是否考虑可以通过介入技术将鸦胆子直接打入肿瘤细胞?

这方面一个成功案例就是青蒿素的发现制备。疟疾古代称为“瘴气”,俗称“打摆子”。两千多年前《内经》描述了疟疾的寒热症状。中国《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所指之物,即为青蒿。那么“中国神药”青蒿素是怎样发现的呢?1969年,中药研究所的一位年轻的实习研究员屠呦呦临危受命,加入我国紧急启动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屠呦呦整理古籍,编辑了《抗疟方药集》。最后查阅了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服”,于是把重点集中在截寒热诸疟的中药青蒿上。为何记载认为青蒿治疟有效,而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原虫呢?屠呦呦认为,上述文献“绞取汁服”大有文章,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次的失败之后,在第191次实验中,屠呦呦终于从中药正品青蒿的中性提取部分,获得了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抑制率的青蒿素。屠呦呦也因发现了治疟的青蒿素,于2011年破天荒地荣获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大奖。

为方便患者,龙华医院也在持续努力创新,借用各种先进设备,调整医院运作机制。在临床中发现利用中医治疗的急诊对象,主要是白细胞水平不高、缺乏抗生素指征的、无法进行西医治疗或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相比中成药,汤剂吸收快、效果好,及时服用对突发脑中风、心血管疾病、支气管炎等患者均有独特疗效。以往夜里急诊或节假日来院就诊的病人不能及时服用汤剂,2006年龙华院推出24小时煎中药汤剂服务,让包括急诊患者在内的所有患者可随时随地看中医、吃汤药,汤药等候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方邦江教授告诉我们,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讨论,中医学的发展战略正在逐步取得共识:①比较中西医特色,发挥中西医优势,中西医学互补结合;②临床上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③理论上宏观观察微化观与微观分析整体化相结合。中西医结合临床上最成功的经验就是病证结合的方法,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模式来自半个多世纪中西医结合医学实践的总结,其实质上是中西医两种医学在思维方法及理论知识层面上的结合,是现阶段构建中西医结合学科知识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及组成内容之一。

在21世纪的今天,医学模式正逐步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感染、营养等单因素疾病转向以机体自身代谢和调控失常为主的多因素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药源性、医源性疾病逐渐增多。针对单一因素、单一环节的现代医学治疗对大多数病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疾病往往疗效欠佳。传统中医药以注重调节机体的平衡而日益彰显其优越性。但中医学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起符合中医自身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标准。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来合理阐明中医药的疗效,如何以国际通用的语言诠释中医药治病的机制,是中医药能否融入国际主流医学的关键所在,必须加以重视和提高。

辨证施治合理用药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

中成药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公元前3世纪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书,书中现存医方为283首,其中收载了丸、散等古老的成药剂型。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书中不仅提出了“君臣佐使”的概念,还记载了13首方剂,其中有9种是成药,包括丸、散、膏、丹、药酒等剂型,说明中成药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疗效比较卓越。唐代孙思邈集唐以前医方5 300首,撰写成《备急千金要方》。王焘著《外台秘要》载方6 000余首。两部书都收载了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科等疾病的大量成药,其中紫雪丹、磁朱丸、苏合香丸等,至今仍是常用的中成药,在抢救急重症患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如近代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戴瑞鸿教授发明的麝香保心丸在治疗心血管急症中发挥重要作用,赢得了医患的高度评价,中成药是中医治病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并且在给药途径上具有简单、快捷、方便的优点,是临床急救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成药含有很多中草药甚至是矿物质,包含了有很多化学物质,甚至目前化学结构尚不明确的一些物质,成分复杂,如何合理使用中成药?方邦江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在运用中成药的时候最好先看好说明书,按照说明书使用,对于中药注射剂,要避免和西药同时一起混合使用,对含有特殊成分的中成药避免与能增加毒副作用、降低疗效的西药同时使用。”

第8篇: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范文

【关键词】中医肿瘤学;临床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新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中医特色教学

肿瘤治疗是一直困扰医学界的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预计将有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810万,死亡960万[1]。中国国家癌症中心于2019年1月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恶性肿瘤病例数约为392.9万例,2014年为380.4万,增长率为3.2%[2]。肿瘤已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现阶段,随着肿瘤学的知识体系迅速的更新迭代,我国肿瘤学专业人才培养呈滞后和薄弱态势[3]。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中医、西医多种治疗手段综合诊治肿瘤疾病的模式是我国对于肿瘤防治的优势和特色[4]。中医药因其绿色治疗和辨证论治个体化的优势,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全国中医院校的中医肿瘤学教学相对落后,开设中医肿瘤学教学的高等医学院校寥寥无几[4]。中医肿瘤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肿瘤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的学科。作为新兴学科,中医肿瘤学研究生不仅需要掌握中医学经典理论和肿瘤病的治法方药,更需要掌握现代医学相关的肿瘤学知识[5]。在新时代高等中医教育体系改革背景下,结合笔者在实践和教学中的体会,在中医肿瘤学研究学习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

1问题导向式教学

(problem-basedlearning,PBL)结合案例教学(case-basedlearning,CBL)PBL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导向式的教学模式,是由美国神经学教授Barrow在1969年提出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3],其核心是问题,即问题既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思路和依据,提出问题之后再讲授内容。CBL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ocraticmethod),是英美法系国家法最主要的教学方式[6]。是以学生为中心,真实的特定的案例为内容的教师-学生互动的学习方法。PBL应用于中医肿瘤学教学中,结合临床实际案例,以问题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探究、分组讨论交流和协作,在指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临床中某一典型案例或者具有问题案例进行学习和不断研究。在这种“提出问题-寻找证据—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思维方式中,学生有针对性地查找和探索知识,不但扩大了获取知识的空间,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将抽象的零散的肿瘤学知识具体化,更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实施时间并不长,特别是对于中医肿瘤学的教学,仍属于不断实践和探索阶段。所以在应用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在选取案例的时,应选择具有针对性,最好是临床工作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让学生与患者直接接触交流。随着日新月异的发展,选取案例时不仅要具有典型性,更要具有实效性。(2)在中医肿瘤学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采用PBL案例教学法,如在总论部分,仍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法,使学生在总体上对肿瘤学有一个认识。而对于中医药高等院校的教学,可以结合古籍中的案例分析其辨证论治。(3)在查找资料时,应需要从专业的期刊、书籍和搜索引擎中活得,每一个问题的解答应有权威的文献支持[6]。在诊疗过程中也应注意诊疗规范,严格遵循诊疗原则。(4)在分析问题时,首先要求师生都能熟读中医经典,把握古代医家对肿瘤的辩证分析思路、遣方用药经验,将经典与临床结合,同时能将病例中涉及中医经典和古籍中的肿瘤部分精细研读[7]。之后要求学生掌握病例中各项检验、检查结果所对应的临床意义。最后从中医、西医不同的角度分析疾病。(5)中医肿瘤学是一门临床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其中涉及广泛的基础医学学科知识,这不仅要学生具有很扎实的知识储备,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临床经验也有很高的要求,更要把握肿瘤学最新发展的动态。对于中医肿瘤的教学,PBL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不仅更为灵活,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极大的提高对中医肿瘤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8]。

2新媒体平台辅助教学

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无线通信网、卫星通讯等渠道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的传播形态[9]。新媒体以其即时呈现性、主观参与性和自主选择性为医学知识的传播创造新的便利条件。

2.1网络开放课程

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很好地帮助了高校学生及各界人士学习。中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先后推出了网络开放课程;此外,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获取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等精品公开课[9]。另外,通过爱课程(是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一个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网络公开课平台,可以聆听许多中医名家、大师以及教授讲授的中医专业类课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钟赣生教授主讲的《中药学》视频课程、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院士主讲的《中医内科学》视频课程等。2.2微课在中医肿瘤学的应用2011年,胡铁生等首次提出“微课”的概念。微课程应是以微型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特定的知识点或者单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微视频,具有教学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内容简短的特点,同时具有趣味性和共享性[10]。中医肿瘤学作为新兴学科,与传统临床学科相比,往往课时数偏少。而肿瘤治疗更新速度快、涉及知识面广。而微课在中医肿瘤学教学内容上可以围绕某一个重点讲解,按照知识点分割,变成若干视频[11],学生在碎片化的时间就可以学习。微课还可以反复观看,对于学生个体化重点突出。微课在中医肿瘤学的教学中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

3中医特色教学培养

肿瘤科患者病情复杂,多为疑难杂症,中医统称为癌病,中医治疗有其独特性[12]。目前中医肿瘤学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几乎成为肿瘤防治不可或缺的手段[13]。癌症的治疗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往往要求主治医师或者诊疗小组具备西医学、中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综合知识。然而目前对于中医肿瘤专科医生的培养存在明显的数量上的不足。故而,笔者认为对于中医肿瘤学临床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更需要注重中医方面的特色教学。

3.1培养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思维

中医药对于肿瘤的治疗历史悠久且疗效显著,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药理研究,逐渐揭示了其科学价值和必要性。中医中药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主要应用和体现在减少肿瘤放、化疗中对人体产生对毒性、促进肿瘤手术后患者的恢复和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的转移和复发、一定程度上提高肿瘤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和预防甚至减少高危人群肿瘤的发生这四个方面。中医对于肿瘤的治疗应该是“整体治疗”和“有序治疗”。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在临床和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发展确定选择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的治疗,何时选用以中药为主的治疗。这就要求中医肿瘤学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中医药的治疗效果而延误有效西医治疗的选用,或者一味拒绝中医治疗。因此,对于医者和教师要求有大量的临床经验和极为专业的中西医肿瘤学相关知识,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思维。

3.2临床注重中医诊治方法的应用

现阶段我国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而对于中医肿瘤的临床教学中,我们也要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的中医诊断方法,辨证论治,分析阐述中医病因、病机、治则和方药等方面,使学生掌握将中医理论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能力[14]。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名医查房、名医坐诊等,多方面学习和收集名老中医治疗肿瘤的经验和医案。在肿瘤治疗时,发挥中医个体化优势。

3.3注重中医经典

中医古籍和经典中,蕴含很多治疗肿瘤的有效经验和方法,在两千多年的实践和应用中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伤寒杂病论》中,“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思想可以指导肿瘤的治疗;而其中某些与肿瘤相关的症状及治疗方剂也有指导意义,比如胸胁满痛多见于肺肿瘤、胸膈肿瘤、乳房肿瘤等;某些方正汤药理论也可以指导肿瘤,如半夏泻心汤是如今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常用方剂。所以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实践可从通过以下方向学习经典:(1)对于重要的中医经典内容定期复习和诵读;(2)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交流背诵经典心得和体会,以及分享自己或者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总之,让历经时间洗礼和见证的中医经典在当代肿瘤学诊治中发挥其价值。

3.4跟进现代中医肿瘤发展

传统中医学与现在科学发展相结合,即做到遵古而不拘泥于古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和生命力。中医肿瘤学在多学科协同作用发展的同时,也感受因学科标准化、规范化不足带来的挑战[15]。故而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国际和国内肿瘤发展的新动向,不断更新和掌握肿瘤学诊疗知识规范,注重提高中医肿瘤循证医学证据水平。

3.5中医的传统道德理念——医者仁心

唐代医家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有言“凡大医治病,必定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一直是中医学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准则,即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需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形成了中医独有的人文医学内涵[16]。在诊疗过程中,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情况和病情变化,更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内心诉求,因为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往往很大程度影响了后续的治疗和病情的预后。在对于刚进入临床工作的研究生培养中,我们更应多增加人文素养的内容,学习和肿瘤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学习研究肿瘤患者心理的相关知识,不仅是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对于肿瘤患者的关爱。在诊疗中,把患者及其家属作为一个战壕的战友,共同与病魔作斗争,提高治愈率和延长存活时间。

第9篇: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范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医患关系;心理因素;调适

中图分类号:C91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6-0142-004

国内对于风险管理较简洁通俗的表达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1]虽然对于风险管理的定义尚未明确、统一,但其中都涵盖了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风险的识别、衡量、评估、应对等要素。随着风险管理理论及方法应用范围的拓展,逐渐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而近年来医患关系的持续恶化,更是使得医患关系风险因素在医院风险管理中凸显出来。医患关系风险管理就是在风险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把可能影响医患关系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挖掘、识别出来,然后进行风险的量度、评估、监控,针对不同风险因素制定相应规避风险的应对策略。影响医院运行的主、客观风险因素有很多,本文将医患关系中的心理因素视为可引发医患矛盾的风险因素,探讨其影响作用与应对策略,以期改善医患关系。

一、 影响医患关系的心理因素风险

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心理因素的影响作用是双向性的交互作用,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情绪与效率,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患者的配合与治疗效果,医患双方的心理状态又会通过外在表现相互影响,因而双方存在的心理因素风险,如认知偏差、负性情绪、偏激行为等会使得医患关系恶性循环。对于医患关系风险管理而言,识别和分析医患关系中存在的心理因素风险是工作中的首要和重要一步。

(一) 医患双方的认知偏差

医患双方分处医疗活动的不同位置,各具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代表各自不同的利益,因而对于同一医疗问题,往往出现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认知。医学模式的转变并未完全改变医生主动和权威地位与患者被动和服从地位的现状。医方以“家长”角色自居,认为患方缺乏医学专业知识而包办对患者的治疗与用药,往往只看到“病”而忽视了“人”,缺乏对患方的关怀与沟通。而对于患方,他们要求医疗信息的对称性,要求更好的服务态度与治疗水平以平衡支付的医疗费用与期望的疗效。患方往往存在不理解医疗活动的特殊性而将医疗服务与购买其他服务混为一谈,当达不到期望时便容易将结果归因于医方的错误,双方认识的不同及不足导致医患矛盾的出现。

(二) 医患间的情绪情感变化

1.医患间的情绪情感特征

医务工作者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医护人员付出的不仅是体力与医疗技术,还包含思想感情,背负着重大的责任与风险,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研究显示,90%以上的医生感到心身疲惫,其中又以心理疲惫为甚。[2]加之医院管理的不完善,媒体的主观评论与渲染损害了医护人员的声望与职业情感。医护人员易发生负性情绪。

患者在疾病发生时既有生理的不适,亦会产生心理的变化。患者在医院就诊, 身心皆承受着与健康人不同的巨大压力,当遭遇陌生的医院环境和医疗过程,感情是敏感与脆弱的。对于自己身体状况、各种检查与治疗的担忧与恐慌,容易产生焦虑及抑郁情绪。

一方面是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和职业情感受挫而无力付出更多的对患方的情感支持,另一方面,患者由于病痛而身心皆损,需要更多的安慰、理解、尊重,但不易得到满足。这是医患双方情感特征的差异和矛盾。

2.移情与共情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在医患关系中,移情常常表现在患者将过去生活中某些重要感情态度投射于医护人员身上,并作出相应反应。若是对医生产生敬意、友好等正移情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进而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因而,适当的正移情有助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产生治疗效应。反之,则易导致医患矛盾。而医护人员亦常将情感态度投射到患者身上,表现在将工作中遭遇的压力委屈等不满情绪发泄在患方甚至亲友或同事身上。

在医患关系中,医护人员的共情既是一种工作中的情绪情感反应,亦是医疗卫生事业对一名优秀医护人员所需求的一种处理好医患关系的认知和情感能力的表现。按Rogers的观点,共情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一种自身的精神世界的能力。[3]Eisenberg和Strayer认为共情是源于对他人情感状态的理解,并与他人当时或将体验到的感受相似的情绪情感反应。[4] 而Feshback认为共情是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的结合体。[5]医护人员的良好共情可以使患者产生被接纳和尊重感,从而有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和需求,以及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患方的共情也可以通过换位思考体谅到医护人员的艰辛。因此,相互了解并理解是减少医患矛盾的重要前提。

(三) 医患关系中的动机与行为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使行动导向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行为是在动机等内外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医患关系中动机所指向的共同目标应该是战胜疾病,因而医患关系中的行为应该是和谐、友善的。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现实中医患双方的动机并非单纯的。医院运行与医务人员的正常工作不仅在治病救人的理念和职业道德的指引下进行,同时还要考虑到个人利益的影响,医院中还存在一些受社会因素影响而出现的不当行为和过度医疗。随着时代的变化,患者方面在治疗中既注重费用的合理,同时要求医疗服务的质量,对自身人格的尊重,知情权、隐私权的保护等,患方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或在不良动机驱使下出现医闹现象。因而,当今医患双方表现出的行为也充斥着矛盾。

行为对医患关系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为挫折的影响。当医患双方在医疗过程中遭遇行为挫折时,如疗效不明显、好转缓慢等,可能会引发焦虑、不安、冷淡甚至攻击等不良心理和行为反应。二是言行举止的影响。[6]如冷淡、随意的言行表现出令患方不满的服务态度引起的医疗纠纷。这些非医疗技术性过失行为表现近年来在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滑坡、职业倦怠不断增加时,也是引起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现实环境中医患双方的心理调适

(一)医护人员的心理调适

新时期的医疗发展不仅要求医护人员要做到医疗技术上的提升,也要做好心理的调适。临床医护人员与患方接触密切,因而是减少医患摩擦的重要一方。

医护人员的心理调适效果是双方面的,即达到“自助”和“助人”的作用。首先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认知观念,转变医疗过程中医生包办的“家长”角色和“只医病不医心”的单一职能,以契合现代医疗模式理念。一名优秀的现代医护人员有时也要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治疗与护理,并且理解患者家属承受的经济与心理压力。其次,情绪情感上应从正视自身的职业价值开始,警惕职业枯竭的发生,维持职业热情,努力以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达成工作中的温馨服务效果,同时也有助于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与提升生活品质。再次,应在言谈举止中体现自身良好的素养和对患者无条件的尊重与接纳,如娴熟的操作,礼貌、柔和的言辞,友善的表情,及时、耐心的回应等。当然,医疗工作中持之以恒的良好行为是在意志作用下内在认知与情感的外显。医护人员的意志力培养对克服工作困难,全面提升自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 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调适

当前,患者已不单将要求停留在一般医疗活动上,对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态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相当数量的医患纠纷有患方相应的责任。

患方逐渐以“上帝”身份自居,在带着患有疾病的不快情绪下与医护人员接触,若遭遇令自己不满的情况,不能很好调控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发生医患纠纷。许多医患纠纷中,一些患方容易产生认知或归因偏差,在诊疗结果未达到预期时,思维偏激, 怀疑臆断,将责任完全推卸于医方的诊疗水平。一些患方会将病痛或失去亲人的负性情绪转移至医方以发泄心中悲痛与不满。另外,甚至部分患方以减免医疗费用或者获取高额经济补偿为目的[7]进行医闹。

因此,患方需要正确认识医疗科学的局限性和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等特点,调整期望和心态,正视医疗结果。患方还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体谅、尊重医护人员的劳动。毕竟,医患双方有着战胜疾病的共同目标。

三、医患关系中心理因素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 关注医护人员职业素养与身心健康

医院需注重提升医护人员职业素养,包括内在与外在两方面的修养。内在的修养主要通过医护人员将职业道德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外在的修养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训练,逐渐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内在的修养为医护人员提供内在动力,外在的修养亦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情感感知,实现内外兼修的良性循环。职业素养的培养应坚持从医学院校教育开始,并持续教育,如定期举办职业技能或医德、礼仪进修班,确保医护人员的个人素养不断提升。

关注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维持工作中良好的情绪状态,才能保证工作的持续高效性。医护人员亦会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不良的情绪可能来自生活或工作,但必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状态,轻则降低工作效率,重则酿成医疗事故。因而,医院领导层与工作制度应重视和落实对普通员工的人文关怀,其措施可以参考外企流行的“员工帮助计划”,及国内近年出现的“情绪假”等。

(二) 健全医院科室建设

建立心理(精神)治疗科室与医患关系办公室,健全医院科室建设。心理治疗辅助手术药物治疗是未来医疗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在进修过程中需要接受一定的医学心理、咨询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另外,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将精神状态不佳的患者甄别出来,重点看护与服务。

自2009年卫生部《医院投诉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医院应设立医患关系办公室或指定部门统一承担医院投诉管理工作”的规定以来,许多医院建立了相关部门,如港大深圳医院设立了“病人关系科”,使得医院以积极的态度和形象,更加及时、规范地去处理医患纠纷,安抚患方情绪。

(三) 完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医疗责任保险是一种较为现代的险种,指因医疗过失导致患者人身损害而依法应由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责任保险。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初,出现了医疗责任保险。我国台湾在60年代开始试办这一险种。大陆地区开展较晚,市场有待开发。

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对转移医患风险,减轻医院财务负担,降低医护人员的医疗责任心理压力,维护患方合法权益有重要作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及改革措施[8]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它们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据统计,美国医疗责任险的理赔率在80%以上,医疗纠纷发生率仅为7%。[9]医疗保险公司、第三方医疗责任鉴定机构的介入也有助于减少医院与患方的直接对立情形,缓解医院在处理医疗纠纷后期工作中的困扰,并有助于保障医疗纠纷处理的客观性,给医患双方一个较为公正的处理结果。

(四) 重视知情同意与沟通工作

医院的知情同意工作没有到位是引发医患纠纷的巨大潜在危害。患方可能由于相对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产生知、情、行方面的偏差,医院可以通过建立医患“谈话制度”,增加医患之间必要的交流沟通,使得患者的被动局面转为知情明白和主动配合治疗与消费,及时化解患方的疑虑,消除不良情绪和可能产生的过激行为。西方国家如美国已用法律形式加以规范知情同意,明确了医患双方的权利与责任义务问题,不仅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也规范了双方的医疗与求医行为。

(五) 医院医患关系风险管理体制的构建

完善的管理体制才能确保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医院医患关系风险管理体制的建设应立足于对医院运行机制和医疗活动规律的把握。

1. 医院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医院风险管理工作可以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开展: ( 1) 技术导向型风险管理。侧重于对实质性医疗技术的管理,减少医疗技术风险造成的医患纠纷。( 2) 财务导向型风险管理。侧重于医院财务安全的管理,如购买保险转移医疗风险,减少医院财务风险和降低医护人员医疗活动中的心理压力。 (3) 人文导向型风险管理。侧重于对医护人员风险的认知、态度与行为的分析与管理,达到良好的医患沟通。这三个方面统一于整个医院风险管理体制之中,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医患心理因素风险管理便是偏向于从人文导向型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进行的。

2. 医患关系风险管理流程的构建

医患关系风险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一步是建立“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应对策略—效果评价”这样一条完整的风险管理流程。这一流程应讲求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使得医院管理者及医护工作人员在面对风险事件时可以做到及时、正确预警与采取恰当的“事前防范”措施;而在风险事件确实发生后,也能根据这一流程指示,积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 医院风险管理组织的建立

医院风险管理体制中的管理组织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以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正常进行。高效的管理模式需要有相应的管理组织以及组织内成员明确的职责分配。例如日本岛根大学医学部的管理组织模式是:院长-院长会议-医疗问题专门会议—风险管理人员会议等。[10]这样便形成一个由院长统筹工作,再将工作具体细分、落实到各科室、各员工身上的医院整体管理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黄小晏.应对的行政伦理考量[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0-33.

[2]宋华.医护人员心理卫生问题及防护[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3):190-192.

[3]王长虹,丛中.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58-60.

[4]Eisenberg. N. & Strayer, J.Critic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empathy.In Eisenberg, N., & Strayer, J.(Eds.), Empathy and its development[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3-13.

[5]Feshback,N.D.Parental empathy and child adjustment/maladjustment.In Eisenberg, N., & Strayer, J.Empathy and its development[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271-290.

[6]万小兵.影响医患关系的五种心理因素及医务人员心理调适[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11(2):36-37.

[7]沈敏,岳树强.谈医患关系中的不对等性[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4):251.

[8]Daniel P Kessler, Nicholas Summerton, John R Graham.Effects of the medical liability system in Australia, the UK, and the USA[J].Lancet, 2006, 368(6):24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