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改革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电工技能大赛反映出的教学问题
透过电工技能大赛这面客观的镜子,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教师能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电工技能大赛暴露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知识面狭窄。具体表现为书本外的专业知识匮乏,导致理论部分丢分严重。第二,临场经验少,导致竞赛中过于紧张,影响正常发挥。第三,综合能力薄弱,知识的系统性不完善,遇到综合性的难题无从下手。
2.电工技能大赛折射出电工课程教学的诸多不足
第一,课堂教学缺乏互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长期影响学生的主动学习。第二,教师教学过程中容易偏重于教的传授,忽略学生学的过程,造成教师苦、学生累的困境。第三,电工课程教学和技能大赛的知识点没有很好的衔接。竞赛的知识学生平时接触不多,难度相当大。
二、电工技能大赛意义的深度透析
1.实操教学取论灌输,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模式转变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制约了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难以符合社会需要。而技能大赛着重考核实操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竞赛训练也是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教学目标。参加训练的学生充分自主探究,体验成功与挫折,激发学习兴趣。
2.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技能大赛促进教学内容调整
目前笔者学校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做得还不够彻底,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而技能大赛则体现实用性原则,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基础,全面考核学生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化教学,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学生在就业时会出现种种不适应。技能大赛引领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理念,促进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深刻反思,形成“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共识。
4.与行业企业融合,技能大赛促进校企合作
技能大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对接作用,引用行业发最前沿技术和标准,起到了示范教学的作用,指导教师自然会与企业联系,学习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
三、电工课程改革的思路
1.以明确教学目的为指南
中职学校的教学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基本原则,电工专业教师可根据大赛的目标和要求,以竞赛题目为剖析对象,让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做到技能大赛和课堂教学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教师在教学中逐渐改变“重考试、轻运用”的理念,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宗旨。
2.以改进教学方法为重点
(1)公平民主。学生喜欢不摆架子、幽默风趣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中营造“轻松活泼、民主公平”的氛围,以协商的方式设定教学目标和课堂活动,赋予学生参与权,提高学生对电工课程的兴趣,增强求知欲和上进心。
(2)互动学习。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学生的个性展示和教学的互动交流相辅相成,教学中动手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要将团队协作、技能交流等因素引入课堂教学,实现个性活动和团队合作活动的统一。
(3)竞赛课堂。每一节课可以设置10分钟的个人或小组成果展示,教师或者学生充当评委,提问打分,突出的成果给予表扬,给予学生成就感和信心,学生在快乐比赛中充实在参与中,成长在互动中。
3.以改革教学评价为突破
关键词:中职;目标;技能;改革
很早就有专家提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这充分说明了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这个原则,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能胜任企业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应根据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断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培养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合格人才。近年来,我校加大了对专业建设的改革力度,特别是对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效。笔者从事电子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10多年,一直致力于该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究中。本文结合我校对中职电子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作些探讨。
一、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是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功能、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和理性认识。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理念、服务经济社会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和面向世界等五个理念。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给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掌握职业技能才是我们中职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既要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又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这两者的统一就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专业的培养目标应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去正确定位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此,学校定期举行课程设置改革的研讨会,邀请从事职教工作多年的专家、校企合作单位的有关代表、部分往届毕业生以及教师共同参与研讨,主要讨论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与岗位职责要求等。通过研讨获取信息,尊重规律调整专业的培养方向。如电子专业在2003年前主要培养学生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家用电器的维修为目标,后来通过研讨发现家用电器维修这类技术工种市场上已逐渐饱和,学生就业难度增大。鉴于这种现状,学校根据本校的生源素质、师资结构、实训基地状况和潜在的就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及时把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使学生具备从事办公设备、制冷设备、通讯设备的维护与维修的能力;2007年后把该专业的培养目标重点放在智能楼宇的安装与调试和通讯设备的维护与检修上。由于对电子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及时,使得该专业发展得又快又好。
二、围绕培养目标,积极探讨课程设置新模式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设置改革的前提。
师资队伍是整个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教师是整个课程改革体系中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因此,课程改革要出实效,关键之一就是看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力能否跟上,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课程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我校共选送10多位电子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骨干教师培训,取得高级技师资格证3人,技师6人,为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专业课程的设置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因此,我们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而学的问题。以此为出发点,根据完成一项具体工作所需要的多个学科知识,从而组成某一项一技之长的综合学科知识。其次要解决从哪里学的问题。就是要从做中学,学中做,做了再学。专业课程分为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是,因为我国各个中职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水平等的发展不平衡,如学校的师资、实训设备的差异影响着专业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质量,所以我们既要考虑专业目标的实现,又要虑及学校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以最大限度发挥学校的师资和教学设备来最优化开设课程。如07年我校把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使学生具备从事办公设备、智能楼宇、通讯设备的组装与检修的能力,那么教学条件应相应具备有:专业教师12人、智能楼宇实训室(48工位)、办公设备实训室(56工位)、通讯设备实训室(56工位)、电子电工实训室(56工位)、电子工艺实训室(56工位);专业课程设置为:电工基础(96课时)、电子技术(120课时)、维修电工(5周)、电子工艺实训(5周)、办公设备组装与维修(120课时)、智能楼宇实训(160课时)、通讯设备技术(120课时)、综合实训及考证(4周)、企业见习(6周),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后实现专业目标。
(三)合理设置文化课,与专业课融为一体。
职校的学生由于文化课的差异导致自信心低下,对学习失去兴趣,而高深的一些文化课学习对提高就业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在文化课的设置同样应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如电子专业文化课程的设置:公文写作(48课时)、数学(48课时)、职业道德(64课时)、法律(48课时)、礼仪(32课时)、体育(128课时)、心理健康(32课时)、专业英语(48课时)、办公软件(96课时)、就业指导(1周),文化课的课时总数占总课时数的1/3左右,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文化课程,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素质等。
(四)改革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
如何选好教学内容以及如何组织教学是保证课程目标实现的关键,必须根据岗位能力标准设置课程,使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零距离”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删除那些陈旧的、过时的内容,尽量增加一些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新内容。如《通讯设备组装与检修》这门课程删减了传统教材里面大量的高深理论知识,增加一些直观的图形来阐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对于电路的特点和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验、实训的方法去理解认识,改变了学生对以往生涩、枯燥无味教材的厌恶,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手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技能的目的。
(五)改革评价机制,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
在课程改革的同时评价机制也必须改革,考核方式以过程性评价为导向,实现专业基础知识考试与专业技能考试结合,以专业技能考试为主,专业技能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考试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强调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为主。重点考核学生能不能“做”,能“做”多少,“做”得怎样。
以上是笔者对中职课程设置改革的体会和我们专业的一些具体做法,由于我们正处在探究阶段,许多观点、做法还不成熟,望广大同仁多提出宝贵意见,使我们在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作者单位: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 改革 措施
《电子技术基础》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机密结合,这一点和当今新型的电子商务专业相类似,如果仅仅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进行实践操作是完全不行的,又或者直接进行实践操作不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行不通。《电子技术基础》不仅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点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学生必须完全掌握,才能进行后续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学习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及数字信号和数字逻辑门电路,能够识别基本放大电路并制作直流稳压电源。综上所述,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记性改革,极为重要。
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在存在的问题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知识更新很快,同时也是一门比较完善的学科,全国很多的中职学校都开设了该课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对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认识不清楚。从现在我国每年举办的各类全国范围的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就可以了解到,现在行业需要的是操作性人才,学生通过参加比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对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不懂得地方,自己会用动力主动进行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实际中,该课程的老师不没有把精力放在这类比赛上,只是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操作操作能力的培养。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之二就是学生能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少,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缺乏训练显然是不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之三是教学设备跟不上时代的进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之四是过于注重卷面成绩,考核形式单一。
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跟上时代步伐,培养符合行业和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根据调查显示,学校对电子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行业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岗位人员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并不相符,换言之学校对电子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行业与用人单位的要求。
2.贯彻国家创新精神,积极进行教W模式的改革创新。积极进行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培养专业性的人才。现在教育部每年都举办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课程老师参加这些比赛可以进行自我提高,学生参加此类比赛,可以把理论知识赋以实践,在比赛中遇到的困难,不懂的地方,学生通常会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人只有自己主动愿意做一件事才有可能做好,如果是被人逼迫去做,永远都不会成功。学习更是如此,学生如果只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顺利毕业,拿到学历,就不可能真正的掌握知识。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不光在于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有看学生是否积极地配合,主动与老师互动,真正进行跟随老师的引导,进行学习。
三.《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1.师资力量的建设。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虽然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但优秀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极为重要。不光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很多老师都是从研究生或本科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到工作岗位,缺乏实践经验。让老师通过参加培训,参加比赛或到企业进行参观等方式提高自我,进行实践操作。
2.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知识点分散,有很多的专业术语、理论知识。通常老师会因为课时有限,实验室设备落后,而只能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电子技术基础本就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手段,不仅使学生无法真正学会,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老师在进行讲解的时候要多媒体和黑板想结合,对于PPT上学生不懂的,在黑板上再次进行讲解。对于过于抽象的东西,借助PPT进行讲解。老师要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在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进行实践操作,保证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改革,解决现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结合现状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何忠悦.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2,(18):129-130.
[2]张海彬.浅谈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J].学园教育科研,2012,(10):181.
一、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能取消它的工具性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代表了现阶段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如今,新的课程标准拨乱反正,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应有的面目,给语文以应有的地位。
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语文教学非常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适应时代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过去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应试为中心。课堂上教师是权威,大搞“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只要记住教师讲课的内容,背出教材的重点、教参的答案,就能考出好成绩,就算学好了语文。现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不少教师就走向另一个极端,放手让学生提问,有时一堂课,学生提出了二三十个问题,教师也不加归类、筛选,以为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结果导致课堂教学环节散乱,重点、难点不能突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少教师的及时引导。经常还可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为了突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一个问题让七八个学生回答,学生答出七八种答案,教师对每个答案都加以肯定、表扬。在语文教学中,确实有很多问题是开放性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是半开放的,即使有多个角度回答,也有一个最佳角度。另有个别的问题答案是单一的,这些时候,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甄别答案的优劣及真假,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回答这类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生;教师;课改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课程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改革要贯彻能力本位的原则,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否则课改只能是一纸空文,一种口号,流于形式。作为实施课改的教育工作者,笔者以为教师要从角色观、知识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上进行转变,才能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才能将课程改革进行到底。
二、角色观的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等观念都有一种“谁为中心”的成见,这是传统教学实践长期存在的结果,是对传统教育教学实践的“忠实”反映。现代教学中,提倡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合作与交往的关系,由原来单一的教师“一言堂”变成双向互动的学习模式。教师不仅要“制造”学习环境,也要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责任和作用,通过适时地提出问题,和学生一起挖掘,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使它们为学生充分利用。在教学中,教师传统的权威、标准的角色已发生了改变。教师可以“不会”,可以与学生共同面对新问题新情境,发挥自己提问题的经验。要由原来权威的姿态变成平等对话的关系,这样才能体现教师在现代教学改革中的全新角色。在新学习范式中,知识的拥有量和结果变得不是很重要。我们要重视知识的获得方式,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重视,对发展过程的重视。教师的注意力不再放在学生少哪些知识,而是应放在学生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尊重学生发展的教学规律。如在安排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实验中,教师以一个学生的姿态编入其中,与学生一起动手实验,一起熟悉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毫伏表的使用方法,连接电路,通过调节RP电阻去建立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学生对电路参数对放大器造成的影响似懂非懂,这时教师可以以一个学生的口吻指导学生,让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接受相应的知识点。实验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己提问题的能力,如“为什么电压突然小了”“电压放大倍数怎么不一样了”……这时学生又会以教师的口吻来帮助我们解决知识的“不足”。在这样的角色转换中,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和方法,而且学生的思维、动手和语言的组织能力都会有所发展。
总之,我们应改变传统教学只针对一个班或一个组,只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教师要以一个个体的形式参与教学,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和对话,建立一种具体而非抽象的师生关系。
三、知识观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把知识当成产品、结果和稳定不变的东西,可以被用到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人对知识的理解都是相同的。其实人们在不同情境下对知识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因为知识能力水平随建构风格的不同而不同。当知识被不同的人理解,成为“个体知识”时,它会发生“变化”。我们要认识到知识是不稳定的,经历个体加工时发生的变化,各种知识板块以不同方式拼合会形成新的不同的知识。在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电路的实验中,知识在这里的可变性暴露无遗。“老师,我们的接线一样,为什么没反应?”“为什么不可以自锁?”“怎么反转不行?”……许多不同的故障、问题应运而生,此时应指导学生克服急躁的心理,可以安排学生相互之间去解决一些问题。老师要教育学生出现问题的正常性,要教育学生了解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可变性,给予适当的点拨与提示,注意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观的变迁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形式,让自己以一个学习者兼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中,从学生伙伴的角度看自己能给学生提供怎样的学习资源,提供哪些可借鉴的建议和意见,使学生从需要解决问题的角度做出合适的选择。
四、教学观的转变
课程改革主要就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在传统教学中,专业课程的设计往往从部分开始进行,完成了一部分再进行另一部分的设计或者各门专业课程单独设计教学方案,很少注意各专业课之间的整体关联和呼应,教学内容也多是以文本形式为主,其显著特点是组织上的线性、顺序性和课程内容的单向性,不考虑学生的反映,只一味地围绕一个内容来进行论述。在新课程中,专业课教师的要求是“双师型”教师,要成为理论的导师、实践的高手。设计课题时应从解决问题为中心展开,不能只局限于某一门学科或某一点知识,要从解决问题的角度、从整体设计课程,然后再进行各部分的课程设计。由点到面,由封闭到开放的发展,最大程度地开放课程资源,可以避免以往专业教学内容的过分离散性。要让学生支配学习的时间,在探究式学习中随时向老师和同学提出问题,便于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学生合作的经验可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觉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做直流电源充电器时,给出任务:设计一个电源充电器。把学生按兴趣小组分组,各自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分析和设计。在设计出基本电路以后,发现输出信号的电流太大,所以下一个重点转移成减小输出信号的电流值。经过分工和合作,设计出比较简单、输出电流合适的电源充电器。那些平时学习成绩较差、稍有懒散的学生也能在这样的氛围中找到学习的乐趣,通过与他人的合作,理解、掌握了平时较弱的知识环节。
总之,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学习主题,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是一种合作过程,这种新型的合作不是简单的共在,而是一个积极的互动,在互动中实现师生、生生的共进。
五、评价观的转变
职业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教师的评价问题要具有真实性,以便于学生形成对生活现象的解释能力及创造能力。传统评价只重视学生所提供的问题的答案,而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几乎被摒弃于评价的范围之外,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而且限制了学生对思维过程的深刻体验,抑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因此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搜集资料、推理、判断并作出结论的全过程。在评价时既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反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同时还要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评价的内容要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给予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促进他们的不断转变与发展,还可以把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电气控制实验中会经历较多的成功与失败,接线的结果往往会出现问题,无法直达接线的真正目的。此时,应教育学生耐心细致,引导学生分析故障的现象和原因,继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合作的表现和他们对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以给予恰当的评价。
一、应由教学权威向学习伙伴转化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成为传统的师生关系准则。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着、设计者,而且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定者。从而形成了教学上的绝对权威。教师往往习惯根据白己的设计来教学,习惯忽略和冷落学生有创新意识,否定与教材观点不符的见解与认识。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由传统上的教学权威逐步向学生的举习伙伴转化。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通过教学活动以实现共同进步。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应改变居高临下的地位,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学过程不能仅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合作、充满个性的创新过程。
二、应由组织教学向探究教学转化
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通过探索活动获取新知。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由善于组织教学向善于引导探究教学转化。为此,教师应及时地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找到完成目标的最好方法,通过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一种和谐、宽容、热烈、有序的课堂气氛。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转为学生热烈探究新知的过程,形成一个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当教师以组织教学为主时,他的基本做法就是分解教材中的知识,将知识有组织地呈现山来,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教材的知识,问答课本的问题。而以探究学为主时,他就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使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源,帮助他们设计适宜的学习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丰富而且富有个性。
三、应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发展转化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即实施“生本教育”,而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为本,只重视知识传授,却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学重点要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转化。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向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求取知识与获取知识。”教师在发挥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提高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形成一种激励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能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教育机制,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平等的参与讨论练习的机会,绝不歧视任何一位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自主自动自觉地参与探究学习,决不搞教师“一言堂”。
四、由依赖教材向科研创新转化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向学生照搬课本知识,过多地依赖教材,而缺少自身创造力的发挥。科研创新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但在当前广大教师队伍中,具有科研创新意识的人相对来说还比较少。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单纯凭积累的经验,教参成为唯一的参考书,很少想到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对教学进行思考和研究,从而造成教育观念陈旧僵化,教学工作完全被教材和教学大纲束缚,教学方法呆板单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由于缺乏科研创新意识,有些教师只能年复一年简单地重复劳动,教学水平很难得到真正地提高。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我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试验,走过了一个艰难的历程,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我在小组建设、前置作业、学科团队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获得了学生的支持。现在把我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有效探索总结如下,希望对新课程的改革实施有所裨益。
一、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育界长期墨守成规,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家长着急、社会关注,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老师每天过得特别累,学生却很轻松。这种反常现象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不改革就不能发展。而改革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观念,追赶时代步伐。
1.要改变知识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知识主要是靠传授的,获取渠道相对单一,且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不传授,不正统就不行。现在知识传播的渠道非常广,是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渠道也非常多。所以,老师要改变知识观,抛弃陈旧的说教,建立活的发展的知识观。
2.要改变育人观。传统教书育人,学生的出路非常窄,现在早已不是“学而优则仕”的年代了,学生的出路非常宽广。所以,传统教书育人观已经过时了,现在更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和将来生存的能力。因此,老师要改变育人观。
3.要改变课堂观。现在老师已经不再是权威,或者老师知识权威的形象已经不在了。而相对而言,课堂渠道虽然是主渠道,可是,单调、枯燥、沉闷、生硬、陈旧的课堂已经不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了。所以,老师要改变课堂观。不要自己独占课堂,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4.要改变学生观。“时代前进了,学生也发展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观点,说明老师已经落后了。“90后”的学生身上有许多新东西,我们要去接受、引导,而不是排斥、轻视。现在的人还能那么轻易地迷信权威吗?学生亦然。所以,我们要改变学生观,不要再用老眼光去看待现在的学生。
5.要改变课程观。新课程不是老教材,是一个引导,老师必须去开发新课程,而不是依赖新课程。新课标也不是老大纲,也只是一个引导。新课程要求老师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平,才能驾驭和使用好,也才能引导学生发展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也是一个笼统而灵活的东西,需要在课程中去开发和丰富。
只有老师观念改变了,思想解放了,把心放在学生上,而不是放在知识上,我们才能放下包袱,大胆改革,解放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了,兴趣才能真正培养起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才能发扬光大,我们老师的沉重负担才能减轻。
二、变革管理思路,充分信任学生,发展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现代管理倡导人性化、人文化、科学化。管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卡,而是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力量和个人潜力。学生管理尤其如此。因为我们是育人的,而且对象是未成年人。所以,搞好班级管理尤其要讲求科学性。我们班主任老师现在觉得管理难度太大,脸上每天写满了疲倦和愤怒,因为我们还停留在传统的思路上,什么都要管,什么都不放心。累得要死,而学生并没有变得勤快。因此,必须把具体管理任务交给学生去做,老师才能从繁杂的日常管理事务中抽身,老师才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更值得去思考的管理问题。
1.建设小组,变老师管理为学生管理。小组建设就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举小组长,让小组长负责本组的日常管理。怎么分?要根据本班情况。我现在把学生分成八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成两个小组。大组长管理小组长,小组长管理组员。这样,就把管理任务具体分解到学生中间去了,管理工作就下移了,这就减轻了老师的管理工作量。那么,这个组长一定是班级骨干,能带动其他同学。有管理,就有考核。考核就是以组为单位进行奖惩。这样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凝聚力,也希望把一些问题学生通过小组管理,在小组层面解决掉。
2.班干部职能转型。由于管理中心下移,所以,班干部的管理工作也就相应减轻了,班干部职能转变成督促、检查和评价,可采用加减分的方法考核小组。一周一汇总,一月一总评。奖励和惩罚的办法,由学生们去想,努力做到奖励奖到他们心里去,惩罚也要罚到心里去。
通过小组建设和班干部职能转变,使得更多的同学能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这也有利于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更多学生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3.打造学科团队,转变课堂思路。新课程的核心是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怎么能实现呢?在小组的基础上,选出学科团队,每小组选1人,8个组选出8人构成一个学科的学科团队。学科团队成员成为本小组的学科骨干。学科团队成员要负责本小组的学科学习、作业批改、问题反馈,同时要协助好学科老师做好前置作业的设计、完成和检查。通过学科团队的建设,使更多的同学直接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就为课堂展示、研讨、合作探究奠定了基础。
4.设计前置作业,转变课堂模式。以往课堂是老师主宰,学生配合。现在首先要让学生动起来,前置作业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前动起来的有效手段。前置作业怎么设计?原则是怎么让学生好学、爱学,就怎么设计。所以要充分用好学科团队,发挥学科团队的作用,和老师共同设计前置作业。前置作业提前下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认真准备,老师可以指导,然后,课堂展示、探究,学生提前有目的地准备,就为课堂的展示打下了基础。通过展示环节,实际上就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转变了课堂模式。学生通过讨论、展示、交流,这样一种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就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也是课堂能否高效的核心问题,那就是前置作业一定要突破教材的束缚,让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从自己的体会出发,有话可讲。在学生展示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思路。学生可能讲出问题来,老师要多鼓励和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学生展示出的问题,就是他们真实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是课堂效率提高的保证。因此,一定要鼓励学生展示。
三、以评价为推手,以学生为根本,提高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小组建设、前置作业、课堂讨论、展示、交流、小结和评价,就生成一种灵活生动的新课堂模式。在这个模式的运作中,老师的及时评价是非常关键的。这个评价随时都发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随时都要做出准确的评价。当然这个评价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以评价作为重要推手,推动课堂向前发展。对前置作业的设计和完成情况、小组内的讨论、展示、质疑、板书等都要及时做出中肯的评价。这个评价,绝不是盲目的夸奖,既要指出精彩之处,也要指出不足之处。不再是单纯地对知识的关注,而主要是对学生主体的关注。由于是学生自己在讲,所以,老师及时的点评就有的放矢,具有醍醐灌顶的效果。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正说明了老师的点评的时机吗?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收获问题
随着当下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新课程教育已经给高中的教学带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实施高中数学新课课程教学使得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新课程教育带给我们惊喜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意识到他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完善,使得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下新的大教育环境。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转变和收获
(一)首先就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对于当下高中数学实施新课程来说,是一次新的课程改革,而且这次课程发个的关键是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即要实现两个转变。这两个转变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次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并不只是局限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上,而是要做到能够很好地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探索实践,并且进行相应的学习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所以教师在数学的教学中要大胆的进行新方法的教学,灵活的进行学习上的指导,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
教师在注重自身教学方式转变的同时,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忽略,要对学生进行各学习方面的知道也是非常关键的。首先就是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高中数学中有不一样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课堂的学习环节和一些课堂上的要求,使得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心有有所打算和规划,从而能够更好的开展各方面的学习。与此同时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做到实时的总结,灵活的掌握一些数学的小方法等,这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会去学习,从而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程的实施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化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提到教师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以教师首先要做到观念上的转变,对高中数学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要有所认识,同时要注意到自身在新课程的重要地位。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个引导者,随着当下新课程的改革,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首先教师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只是单一的进行知识的传授,而且正转变成一个服务者、帮助者和督促者。同时教师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新课程的改革教师使得学生能够走上讲台发表学生自己的想法,这样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展现自己的能力,教师也在其中得到了不断地惊喜,从而使得课程教学变得更加的灵活多变。
(三)新课程改革使得课程资源更加的丰富
这次新课程的改革使得课程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有必修课选修课,而起还有综合的实践课程,课程的资源也不只是仅仅局限在课本和教材上了,学生可以通过课外、社会和网络多种渠道获得想要的教学资源。正是丰富的课程资源才给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更强的升级活力,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带来了更好的机遇,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寻找开发中占用绝对重要的地位,教师是课程教育的实施者,只有做到对各方面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使得课程教学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二、新课程实施所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一)首先就是课时比较的紧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课时的规定是每周4课时,这样在课时上是非常的紧张的。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比较的多,在教材的教学上没有足够的课时是很难完成数学教学的,更何况加上新增的内容。二是当下老师对于新课程的标准理解不清楚,对于降低难度的地方没有进行降低难度,例如函数的值域和定义域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加强老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做无用功,并且要做好对数学习题质量的要求,使得学生能够在数学的学习中得到实时的巩固。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问题
对于当下初高中数学的教学上二次函数是一个重点,但是二次函数在初高中的难度上却有很大的差别。同时在因式分解上初高中学习也是有一定的差距,还有“韦达定理”等,初中这方面的数学知识学习的比较的浅显。到了高中的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理解这方面的内容,我们要适当的控制教学的进度和难度,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理解,同时要找一些闲暇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补习,甚至一些必要的补讲等,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更加的完善合理。
(三)习题的配置问题
数学的习题既包含了教材的课后习题又包含了教材辅导习题,但是有些习题的难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课堂知识的范围,再就是习题的类型比较的少,有些是很适用于考试的范围。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师要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自己编制一些适用于考试的习题,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学习数学有更多的收获。
三、更新教学观念,注重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变更改进教育方法和观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旨,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求知欲,形成健全的,完善的发展。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一定程度的遏制我国目前僵化的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应试教育”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这样才能把基础教育落实到实处,把教育的目的转变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层面,为我国培养全面的综合性的人才打好基础。
四、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在全国的全面实施,使学校的教学模式、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下几点感想,特介绍给大家关于新课程的特点
1.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传统教育因过分重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实践表明:课程的呈现若能做到生动活泼而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习,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尽管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过于生涩艰深,则不易引起学习动机,难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新课程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新课程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2.力求课程的生活化
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爆炸及知识技术的迅速推陈出新,传统的靠背诵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为了适应快速的变迁,人们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正如英国哲学家怀德海认为的教育中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儿童通过树木而见森林。
3.注重课程的整合化
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新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它要求每一年级的教育课程一贯性的纵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年级各科课程内容的横的联系,使课程的架构周延完整,对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两者要相互兼顾,不能偏废。因为正式课程或显性课程虽是可预期的计划性学习,但是,若能兼顾没有预期而却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的学习,则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4.实行课程的弹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