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范文

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第1篇: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范文

语文信息素养,它从属于信息素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这一科目相整合带来的产物。同时,它也是一种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语文不可缺少的一种内在素质。正如《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第十条所讲:“应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语文信息素养应该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利用各种信息工具收集、获取、评价、整理和语文信息的能力。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语文信息素养,可以立足于语文研究性学习,在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获取、分析、利用、整合信息的指导。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课程形态。语文研究性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自己主动地获取并利用有用信息,完成语文学习任务,解决实际问题。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方法,具备信息能力。信息素养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是信息素养的展示过程,也是信息素养的锻炼实践过程。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实践贯穿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笔者结合粤教版高一必修三课本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教学,设计了研究性学习方案《传奇女子,一代词宗―李清照》。此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包括“动员培训”、“课题准备”和“课题实施”、“评价总结”四个阶段,历时12课时。 (见下表)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诵读感知李清照不同时期创作的诗词作品为学习契机,通过网上搜索、查阅史料、品读典籍,探究其出身背景、家庭环境、个性特征、人生经历、词作风格等,学会知人论诗,领略婉约词风;并对收集和阅读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品赏、整理,用网页、手抄报、汇报会、小论文、成果展示等形式加以展现。此次研究性学习师生共同努力,全方位探究李清照的一生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对其作品分门别类,学习其作品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语言质朴隽永的写作方法和艺术特色。领略中国作为诗歌国度的魅力,增强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制作评价量规,使学生对自己的参与能够有客观的指导和评价。此外,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实际,思考从李清照的身上,得到了哪些人生的启示;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检查自己质疑、发现、探究、创新、合作的能力是否得以体现或提升。

阶段 活动内容 用时

“动员培训”阶段 让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从课本的学习内容拓展,引起学生走进李清照其人其词的兴趣。组织学生对本课题作提问和谈想法。让学生了解本课题的目的、要求和步骤。了解相关技术的要求,商议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1课时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成立课题组,形成小组实施方案。老师提出总课题并把之分成若干分课题,指导参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子课题并按子课题为单位组成课题小组,帮助各小组成员制定并审核小组的实施方案。

2课时

“课题实施”阶段 按实施方案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各小组分工合作,搜索、查阅有关资料,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指导学生以小组确定的成果展示方式向全体师生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

8课时

第2篇: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范文

1、综合性原则

在活动中,既要对以往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也要关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原则

强调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自主性原则

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解决活动方案、实施过程和表达结果。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4、开放性原则

强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在时间安排、主题确定、方法运用、活动操作和成果表达等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5、过程性原则

关注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表现,关注不断生成的新的目标和主题,关注实践活动的方法、态度、体验及诚信和尊重知识产权等情况。

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发现自己、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和谐发展。

1、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社会,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养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4、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整理资料并进行有效分析的能力、自己得出研究结果的能力、不断创新的能力。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在实践活动中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体验乐趣,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三、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主,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学科领域教育融合在一起实施。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主要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两大类。

l、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区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3、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古代文明、历史遗迹研究、红色文化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研究、民间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4、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研究、流行音乐研究、时尚文化研究、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

5、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展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组织行为等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

(二)社区服务

社会服务是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如拥军优属、敬老服务、帮贫扶困、环保活动、领养绿地、科普宣传等;以及维持交通秩序以及其他志愿者活动。

(三)社会实践

指广义的社会实践,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主要有军训、社会生产劳动、参观、社会公益活动等,其内容包括:l、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培养生活技能和主人翁意识,如日常劳动卫生工作、日常生活技能竞赛活动和值周班劳动(以行政班为单位)。2、军训: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3、德育基地活动:充分利用市内德育资源,建设法制教育基地、历史文化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现代工业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实践活动。等等。

四、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方法

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活动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教育)都可以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发展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理解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区、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学生人格。

第3篇: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语文活动;语文素养;原则;问题

一、高中阶段语文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形式

1.经典推介活动

这里所说的“经典”,不仅仅局限于经典文学作品,还包括经典的影视作品。在语文课堂开展“经典推介”活动,活动的定位就在于鼓励学生大胆地走出“语文课本”的束缚,在经典文学、经典影视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

所谓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笔者在研究性学习中曾指导学生开展过包括经典文学、地方文化、作家性格文风、历史与文学、文学经典改编游戏等多种类型的研究性学习,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收集资料、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等能力得到了提高。

3.辩论赛

在高中阶段开展辩论赛,有助于学生提高逻辑能力、辩驳能力和表达能力。笔者在任教的每一个班级都要进行辩论活动。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辩论知识的指导,然后进行辩论的实际训练。而且笔者所在的学校也已将辩论赛作为一项常规的语文校园文化活动。

4.话剧编演活动

话剧编演是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大型的语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剧本可以来自课本所选的剧本如《雷雨》《哈姆莱特》《窦娥冤》等,也可以改编课本中有思想内涵、情节冲突、鲜明人物形象的小说,如《变色龙》《项链》《守财奴》《装在套子里的人》等名篇。还可以选择中外经典的剧本或者改变经典小说、影视剧。最佳选择就是自编剧本了。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话剧比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表演才能、团队精神以及竞争意识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发挥。

5.朗诵比赛

朗诵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朗诵也是一种学生兴趣较大的语文活动。可选择课本中适合朗诵的诗词、散文或者指导学生选择课外经典的朗诵作品。在活动前教师要进行指导,在活动后教师要进行点评。

当然,可开展的语文活动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二、高中阶段语文活动的原则

高中语文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而且能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活动时,还要注意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语文活动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语文活动的主体必须是学生,目的也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所以,开展语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在活动前的策划、设计,活动中的组织、指导,活动后的总结、点评等环节中,都需要教师的汗水和智慧。

2.语文活动必须切实保证学生的参与面

语文活动开展的目的是提高所有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因此,必须确保活动的参与面,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积极参与语文活动,绝不能仅仅让一小部分学生参与,而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教师在策划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并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考虑到活动的覆盖面。

3.语文活动要做到趣味性与知识性的有机结合

语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具体形象,活泼有趣,但切忌片面追求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了其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根本目的。活动必须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结合。语文活动既要有声有色,又要实实在在,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快乐中都有所收获。

三、高中阶段语文活动的开展还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语文活动设计与语文教学阶段目标的契合

语文活动的设计应注意与语文教学的阶段性目标相契合。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是中外戏剧鉴赏单元,在学习本单元时可安排话剧编演活动。为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可安排辩论赛,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2.关注过程,注重激励

新课标提到:“不能简单地以活动结果作为主要依据,而应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如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作为评价的重点。”不能只重视活动的结果,而应关注学生在活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评价、充分肯定、认可付出、激励成长。

高中语文活动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模块,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第4篇: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水培花卉,生物科学素养,推进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必修课程。2003年教育部完成了高中新课程方案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它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精神和要求设计的。其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它同时也是教育改革中的难点,因为它是“三无课程”——无课标、无教材、无教参。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自身,有许多学习内容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载体。因此希望结合我校自身特点和生物学科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当地生物资源优势,拓展教学空间,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与实施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将生物学知识教学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使教学成为学习知识、探究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不断反复学习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把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例如,我在学生学过人教版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之后,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常见的课型——设计制作型,借助课题研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构建“水培花卉”的综合实践活动。因为花卉水培是对传统花卉栽培方法的一种全新的突破,具有简便易行、适合室内环境生长的特点,是利用家庭资源就能进行的内容,解决了在校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注意安全的问题。另外学生见到了平时难以见到的多姿多彩的植物根的形态、丰富多彩的水培花卉品种,产生足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合作者、协调者、服务者,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实施和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亲身经历、直接体验,要做到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的有机结合。因此当我们确定了“水培花卉”这个主题之后,要求学生自主制定活动方案。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再指定小组长。首先开展适合于水培的花卉种类的调查与采集,并且认识其耐受水环境的生物学性状,接下来在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解决很多相关的问题:

(1)了解营养液的成分,科学配制和使用营养液。我给了学生必要的提示。在必修一中介绍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生物体内的这些元素必然是从其周围环境中吸收来的。因此营养液的成分也就是用含有这些元素的化合物以适当的比例和浓度配制而成的。其中各种元素的重要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和观察植株的生长状况来验证。在培养过程中及时确定各营养成分的比例和浓度,以免植株生长过程中营养不良或出现烧苗甚至枯死等现象。

(2)促进水培花卉快速生根成活、正常生长。学生经过讨论后发现可以利用植物激素调节的原理。我指导学生到农药店购买生长素类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做促进生根实验;访问农药店售货员、访问科研工作者,收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标签或说明书;调查回来后还要进行分析,与同学交流。经过社会调查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不同小组的水培花卉生长发育情况有所不同。当生物体的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生物体才能表现为生长现象。学生综合已学过的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解决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水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另外养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烂根现象主要原因是营养液中缺氧影响根系的呼吸作用。如何增加溶氧量?学生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各显神通。

(4)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惊奇地发现有的容器中培养液变成绿色,开始有藻类植物生长。夏季气温升高,水里还有虫卵。我适时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利用生态学平衡原理是否把水培花卉改造成生态瓶?学生们纷纷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制作,充分考虑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之后,相互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的生态瓶存活时间最长。

一盆小小的水培花卉蕴含着大量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施展的广阔空间。最后学生还研究水培花卉对室内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对室内环境的净化效果。通过活动,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了解社会生活中的生物科学,懂得生物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了正确的科学观。学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发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小组合作与人际交往沟通。

最后,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撰写科技小论文。活动结束后,运用丰富多彩的水培花卉实物及根据有关实验结果制作的图文声像资料的展示,还开展有关水培花卉的专题讲座和创建水培花卉科普网站,激发学生探索植物乃至生命世界奥秘的浓厚兴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进社会。因此,我们通过这样一个活动主题让学生广泛参与实践。

第5篇: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049-01

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了不能对学生进行充分的素质教育。高中物理教师也是受到应试教育伤害很大的一个人群。长期以来人们对物理教师的印象就是“提一大包实验用具,披一身粉笔灰。”在当前的新课程标准下要求物理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育教学理念。

一、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或者是学生在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这时候学生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教师要进行教学环境的控制和管理,组织课堂教学,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了解学生的需要、学习特点、兴趣、个人爱好等,以保证做到因材施教。

二、教师要有灵活运用教材并能发掘教材的能力

高中物理新教材不仅是传授物理知识的有效载体,而且更多的担负起物理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教育任务。依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物理教材的体系和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新教材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和探究活动,重视从自然和生活现象中引入物理问题,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握物理规律。新教材体现出物理与其他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每一节都设立了“生活・物理・社会”栏目介绍物理在生活及社会中的实际应用,“信息库”栏目则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能动地运用知识的欲望。新教材更贴近实际生活,更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能力。新课标的理念和新教材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课程开发能力。要深刻领会新教材的意图,全面地熟悉新旧教材的变动情况,根据教材改革的要求及时更新物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好新教材。要善于以教材为基础,继承与创新并重,可对教材适当补充和删减,或调整教学顺序,搜索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不断积累课程资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带领学生分析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培养学生对教材的知识发现、探索和运用的能力,进而具有自学能力。

三、教师还要具备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合作

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仅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并着重考虑如何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的技能。能够设计实施最佳物理活动方案。对所要探究课题按新课程全面准确地加以理解,对学生思想、学习能力状况做出科学分析,特别是了解和发现其创造潜能并加以挖掘。综观近年来高考试题,探索性试题所占的比例逐步加大,这类试题对学生物理思维方法和能力要求均较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实现新课标的必然要求,是对新课程如何考的一种导向。新课标认为,在教学活动的探索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物理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既要善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又要因材施教,及时给予指导。从创新层面看,探索性教学不仅需要师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机敏性,而且有赖于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充分展示。物理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是发现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得出结论、找到答案,便从中体现成功的喜悦。

第6篇: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环节,在新时期必须要把教育改革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通常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理论贯彻理论”,没有真正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社政[2004]5号文件进步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实践型教学,就是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以专题教学、案例教学等为基本教学方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定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理论性强、知识面广等特点,实践教学的提出,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弥补了理论教学模式的不足。

一、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模式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出现了多种模式,并且都逐步运用到了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有两种模式: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和课外实践教学模式

(一) 课堂实践教学模式

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另外一种是以学生主讲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是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配合老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一般都是以几个大班的教学为主,由于一个教学班的人数较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通常会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讨论出该小组所要学习内容的结论,然后通过小组成员代表提出本小组的观点和看法。当全部小组都阐述完了各自的观点之后,老师会在最后做总的评价和论述。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以学生主讲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是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参与教学,教师则转变为引导者和评价者。课堂实践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 课外实践教学模式

课外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以校园活动为平台的一种教学模式。校园活动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校园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学生以校园活动为平台开展各种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属于课外实践活动的范畴。以校园活动为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起引导作用的是教师,校园实践活动通过教师经过精心安排和设计教学活动方案,选好教学活动地点,以各种各样的活动实施教学。校园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学校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书法大赛等各种活动。课外实践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场所。首先,课外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其次,课外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外实践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使学生将基本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真正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教学实效性。但是现行的实践教学模式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有待于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一)实践教学过程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在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中。首先,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虽然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作用,但是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可能会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讨论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并且每一次课只是对书本上某一章节的知识进行讨论,这就会造成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其次,以学生主讲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授课课时有限,在人数较多的大班进行这样的教学,每一个学生只讲授课本上的某一章节的知识点,这样会使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上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处理好时效性和实效性的关系,正确把握好学生在教学参与过程中的时间问题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过程针对性不强,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课堂实践教学模式、课外实践教学模式还是社会实践教学模式都是以一种大众化的方式来展开实践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能力和素质的差异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常常会出现“一刀切”现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教学内容和形式,不能盲目进行无针对性的教学,不能搞‘一刀切’、‘全盘化’,要区别阶段、划分类别,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教学。”[1]因此,教师在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过程中,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关注学生的各种需求,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三)实践教学考核评估体系不健全

首先,教学考核评估体系缺乏独立性和完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对教师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学生实践活动效果的评价。对于教师实践效果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都显得单一以及评价内容缺乏科学性,这样就不能最大限度的反映出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大部分都是以学生提交的实践调查报告为标准,而没有关真正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提升的能力和素质。比如: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其次,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现在很多高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所采用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采用闭卷形式来考察。以闭卷的形式来考查学生,过分的强调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没有关注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这其实就是传统应试教育,只是戴上了实践教学的帽子。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继续践行前人所创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以外,还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实效性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 拓宽网络实践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网络具有信息量大、知识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网络可以成为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还可以快速解答学生在学习上的相关问题,发挥网络辅导作用。对于学生而言,除了在课堂上掌握教学知识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学习,网络上有大量的教学资源,随时都可以查找,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将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上,笔者认为学校可以主动转变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一台电脑,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话筒随时进行互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实效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网络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渠道,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试点实行。

(二)创建研究性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模式就是指以研究性进行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育部2001年4月份下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教基[2001]6号文件)中对研究性学习是这样阐述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科学的问题为先导,组织学习团队,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和总结资料得出问题的答案。这是一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并且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更多的是扮演帮助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实际上就创建了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景,师生协作会话,学生主动积极,在探究中建构知识,在互动中完成教学。”[2]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中我们可以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这样既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健全实践教学模式考核评估体系

首先,要确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目标。在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中,要引入社会成果评价的价值标准,引导大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根据社会价值标准开展实践活动。其次,要探索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有很多形式,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运用不同的考核评价方法,力求方法的科学性。最后,要建构完善的考核评价模式。在实践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中,我们必须要:“立足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潜能,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进行全要素考核,建立完善的评价模式”[3]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考核评估体系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其他学科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估体系,不断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考核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松林,李会先.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7):56.

第7篇: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基础教育;农村教育

城镇化是一个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城镇进化、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型发展的历史过程。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我国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性转折。党的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据统计,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7%,城镇人口突破6亿。城镇化所带来的一切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机构既要满足日渐增加的城市人口的基本教育需求,又要满足其为得到更高层次的就业岗位和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而提出的接受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要求。最近,我们在苏北农村中小学调研中发现:城镇化对农村基础教育产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最为具体的,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新问题。

一、教育观念出现偏差,目标产生偏离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加速向城市聚集,农村教育问题愈显突出,尤其表现在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念上。

(一)功利化倾向比较突出

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但我们在不少农村学校看到、听到的却是另外一种景象:教育的宗旨、目标被有意无意地抛开了,升学成了唯一或者说是重要的追求,农村教育成了农民子女进入城市的期盼,升学率成为社会、家长评价学校的标准,自然也成了农村学校的生命线。为使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尚有能力的家庭纷纷送孩子到附近的城市学校学习。学校教学为了迎合考试的需要,也有重点地选择和安排课时,对于升入高一级学校必考的科目教师要重点安排,课时要打足,而对于与升学考试无关的科目则完全是一种应付,对于孩子全面发展需要什么、对于未来农村建设需要什么也很少考虑。所以有很多农民说,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对于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实际作用并不大。

(二)城市教育“诱导着”农村学校办学理念异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史形成的城乡差别还客观存在,有的还在扩大。教育不仅要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而且还要提供科学技术,但是从学校办学条件到教材内容选择,现在教育适应的都是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很少考虑广大农村和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城市学校,特别是城市重点学校的“磁场”效应,对农村学生和家长放射出强烈的吸引力,吸引着周边的农村学生舍近求远,使一些农村学校因为生源不足而面临关闭的危险,而不少城市学校生源爆满以至于超负荷运转。我们在一所乡镇中心初中听到这样一个例子:该镇小学毕业的前50名学生基本上都不在本镇初中上学。城镇中那种优越的物质文化生活对整日埋头在田间的农民及其后代构成了巨大的诱惑,让孩子成为真正“城镇人”而不是充当“农民工”已经成为很多农民的强烈愿望,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烙上了离开农村的印记。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师曾这样对我们说:我们的工作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而是一种应付,很无奈。

(三)新的“读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

不少农村青年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这表明农村教育在发展思路、办学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着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一些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在实践中感到:不学习那么多知识,一样可以在城市找到工作,甚至比大学毕业生赚的钱都多。大学生毕业后难以就业的现实,使得他们对于依靠读书离开农村的目标产生了动摇。家长们担心花了钱让孩子读初中、高中,有了离开的思想,却又缺乏发展农村经济的本领,就是到了城市也无法适应;即便读了一个高职,找个工作,仍然是城市的高级“打工仔”,他们又将和父辈一样成了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还不如早点工作,多挣点钱。因此,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放弃高考的人也很多,使得一些重点大学里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学生比例逐年减少。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农村学校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目标和任务,农村家长和学生没有看到现代城镇文明对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特殊要求,而单纯地从急功近利的角度去认识和看待问题。另一方面则要从教育公平这个根本问题上去探究,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的公平,各级政府应该承担起发展农村教育的责任。

二、农村教育特色弱化,未来迷茫

教育既有它的共性,又有它的特殊性。教育的目标既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又需要彰显人的个性。尽管城市化的进程在加快,但生活在农村的人口仍然占大多数,“中国有两亿多中小学生,其中80%在农村”“要把普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怎样办好农村教育?把城市的一套搬到农村来,农村教育就可以现代化了吗?只有从农村的现实和未来出发,把农村教育扎根在农村的土地上,把农村教育改革立足在未来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上,才能使农村教育发展充满活力。

到农村学校中去看一看、听一听,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农村教育弱化了农村的特色,离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需要相去甚远,今天的农村教育没能够充分考虑到80%在农村的孩子们的教育实际。一是我们的改革方案没有认真研究和充分体现农村文化的背景和优势,农村孩子的成长离开了千百年来农村优秀文化的熏陶。二是没有很好地开发和利用农村教育资源,翻开中小学教材,看到的是大量城市的例子,满眼是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拥挤的人群……而农村里那一望无垠的土地、翻滚的麦浪、新鲜的空气等则很少被提及,反差非常明显。在开展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学校需要开展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而要提高这些学习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则必须从社会实际出发,研究和制订活动方案。在这方面,农村有城镇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不少农村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不去研究农村这些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只是简单地模仿城市学校的做法,或者把城市学校的课件拿来依葫芦画瓢,让农村学生失去了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三是没有很好地组织开展有农村特色的活动。农村孩子对农村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他们爱养育自己的这块热土。如果以此为基点设计和组织相应的活动,自然会极大地调动农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有些农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为省事,为保持与城市学校的一致性,不考虑农村的特色和农村学生的实际需要,照搬照抄城镇学校的活动方案,让农村学生被动地跟着这些他们所不熟悉的一套来做,其活动效果自然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四是没有很好地考虑城镇化发展的特殊需要。城镇化是指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从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向城镇生活、生产方式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会给农村学生和家庭的生活带来一系列变化,并反映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如:学生毕业后要进城工作,如何适应于城镇化的生活需要;学生的未来生活中需要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文明礼仪,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等。一般学校在统一化的教育评价体制作用下,都不考虑这些与教材不太相关的教育内容。

推进城镇化并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要更好地发展农村,以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和推进农村的发展。因此,农村教育既要为高等学校输送大批农家子弟,又要为未来的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两者的结合点就是未来农村教育的方向。它既要为一大批走向城市的农家子弟打好基础,提供他们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素养,同时在传递现代文明和现代精神时不忘“三农”,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多开展一些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多介绍一些现代农业的科学知识,多组织一些有农村特色的研究性学习,把校本课程的内容紧紧贴近农村实际,让孩子们看得到、学得活、用得上。但是,以上几方面向我们表明,农村教育并没有考虑农村的实际状况。究其原因,还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应付各种统考,农村学校不得不把迎接各种类型考试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上级所组织的视导、督导往往也只是检查农村中小学对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因此农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是不太可能专门研究和探索适应于农村学校优势的一套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这种做法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农村教育缺乏自身特色,使农村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十多年,却不了解农村。

三、缺乏理想与平等的教育环境,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教育是一项综合性事业,首先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时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同心协力;它不仅需要均衡的物质条件,而且需要理想的人文环境。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打破了过去那种平静的教育氛围,商品经济的大背景使宁静的农村校园的育人环境变得不安宁,对学校领导的管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种挑战首先表现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上。随着城市的扩大与建设,人口越来越集中,同时也积聚了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就使得原本就比较薄弱的农村学校更加脆弱,如骨干教师流失、教学设备不齐、教育经费紧张,使得农村孩子从入学开始就与城市孩子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其次,生源在学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和利益的驱动,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民营学校、职业学校,采取各种手段到农村学校去吸引生源。一拨又一拨的招生宣传不仅带走了大量的农村学校施教区范围内的学生,还通过一些与经济利益挂钩的做法严重破坏了农村学校的风气。例如:四星级、三星级高中为了争夺好学生,到乡镇初中散发宣传广告,甚至开宣传车到农村学校去招揽学生填报他们学校的志愿;城市初中专门委派人员深入到农村小学六年级的课堂、课间、操场、家庭,与学生和家长直接地面对面接触,小学还没毕业就搞得他们无所适从;甚至是一些职业学校、民营学校与一些初中教师订立地下约定,若送一个学生到他们学校注册,给教师数百元不等的好处费。政府的招生文件成了一纸空文,施教区的划分有名无实。这不仅使农村学校的优质生源大量流失,而且使以施教区学生数为基数的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给学校发展带来困难。

再次,乡镇政府的不作为使得学校周边教育环境难以有效地维护。在教育财政上挂到县级财政之后,乡镇政府对于教育的责任降低了,一些乡镇政府或领导也因此放弃了对农村教育的领导责任,对于学校的发展、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过问得很少,以至于学校周边环境日益恶劣。如:学校周围的网吧不规范经营,成了腐蚀农村孩子的场所;农村社区与学校往往因为一些小事搞得关系紧张而又无人协调;家长和学校也常为学生的教育产生矛盾,缺少有力的支持;农村的社会治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干扰了学校的秩序;等等。这些都有待于乡镇政府的努力工作。

第8篇: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共同体;培育

一、研究的缘起

笔者在江西省2010年教改课题“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师资培

养对策研究”中,对176名中、小学教师,264 名中、小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发现,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但在开展过程中,往往是少数1—2个同学完全包揽,其余的成员基本上置身度外,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也导致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不甚理想。笔者就此与上述中小学教师中的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入探讨,一致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加强对小组活动的指导,以此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此,笔者尝试开展在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1、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首次出现的课程形式,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初等教育专业的五年制定向生必须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习得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策略和方法。

2、学习共同体

学者张建伟认为:“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固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1]在学校教育中除了构建学校共同体和班级共同体外,还可以在班级中以小组的形式构建学习共同体。

3、两者之间的特征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它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自然而然产生共同学习,相互作用的集体。学习共同体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基本素养。它的本质特征是行为主体性、系统开放性、成员组织性、目标整体性和活动整合一致性,恰恰符合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学习者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的历程,学习者个体理解、想象和创造得到确认,学习活动成为“手—心——脑,实践——感知——思考,以及身体——心理——灵魂”等共同参与的“整体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这也与学习共同体可在班级中以小组的形式构建是相一致的。

三、研究的开展

(一)组建学习共同体

理想的学习共同体,是共同体成员共同学习(learning with each other)、互相学习(learning from each other)和互利学习(learning on behalf of each other)的统一。[2]因此,笔者在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进校时,联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调查,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组建学习共同体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风格、兴趣爱好以及家乡所在地等因素来安排共同体成员,尽量把性格互补、风格各异、来自不同县区、性别平衡但兴趣爱好相似的学生组建为一个共同体,成员人数为6—8人。以真正做到每个成员都有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都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收益又有所贡献。

创设环境,让学习共同体更有形。“共同体”在作为一个人类学概念被提出时,就具有以地缘为纽带、关系亲密、自然情感一致的意涵。[3]学习共同体与一般的教师在课堂上临时组织的学习小组的一大区别,在于共同体成员在学习生活中进行经常性的广泛而频繁的互动,在情感上相互依赖、相互支持。

为了让学习共同体得以维系和发展,在配置好共同体成员后,笔者首先鼓励学生给自己所在的共同体“冠名”,旨在让每一个成员拥有一种组织的归属感。其次,发挥大学校园学生座位的不固定性,要求地理课堂上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座位上靠近,以便于课堂上和课间进行经常性的接触和交流。第三、构建“理想说话环境”,从熟悉彼此的名字开始,指导学生以宽容的心态和欣赏的原则,建立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促进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包容,让个体觉得已经被他们接纳,体验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员,从而在心理上彼此接受。第四,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共同体成员的行为标准,保证学习共同体的有序发展。

(二)安排学习共同体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要使组建的学生群体成长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他们在共同学习中学会学习,需要教师对共同体的学习活动予以合理安排和组织,在活动过程中对学习的方式和流程进行有效指导。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乡土地理为依托,以问题为中心,以调查、参观、野外考察、专题研究、条件分析、汇报交流等为学习方式,整合了地理、历史、政治、理化生等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它是课堂地理学习过程的升华,是将应用主题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到更高层次——利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活动强调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价值取向,适于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年龄较小,学习热情高,可塑性强,并且学习时间、空间灵活、充足。综合上述因素,笔者为学习共同体安排了以真实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真实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宽广的视域和灵活的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有效运用各种解决策略,因此有必要将学生组织起来,使他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尽可能多地从各个角度探索问题。或者探索问题睥各个侧面,并且切身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如何以及为何被运用的,从而真正习得这些学习策略,具体说来,学习共同体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4]

(图1: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

1、发现问题。鼓励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产生尽可能多的不同的想法,而不去深入追究这些想法是否完善。由于小组内成员思维的异质性,思维的想互激荡作用特别明显,新的想法也就容易涌现。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其次,要求每一共同体成员共同遵循“讲问题、听问题、谈问题”的模式,指导每一成员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讲出来,同时,认真倾听其他成员的问题,最后讨论大家提出的问题,根据大家的兴趣爱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围绕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的可行性等方面确定共同体要开展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学生们曾提出过以下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杨歧寺的宗教文化”、“萍乡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神奇武功山”、“萍乡城区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调查”、“走进‘凤凰天成’——萍乡精品小区设计中的问题”等等。这些主题由学生自发提出,兴趣高、实践性强,因此可行性高。

2、分析问题。确定活动主题后,学习共同体首先根据主题要求和成员的实际情况,推选出活动的负责人,学习共同体的每个成员都尽可能地充分发表自己对问题意涵的认识,进而提出拟进一步获取的知识信息以及获取的途径和方式。例如:理论搜集、实地考察、数据收集与处理等,其他成员给出反馈或建议。其次,负责人根据讨论的情况,组织成员制定活动方案,根据活动过程进行成员分工,每个成员明确自己要获取哪些知识信息以及怎样获取这些知识信息,并分头展开相应的信息搜集和知识学习活动。

3、解决问题。每一成员在共同体中汇报自己信息收集、知识学习情况中,所有成员在共同评估这些知识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的基础上,确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而,每个成员再次获取相关的知识信息。最后,共同体成员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综合获得的知识信息,表达自己对问题解决的初步见解,并撰写活动报告,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评估。

(三)评估学习共同体活动的情况及效果

1、评估内容多元化

对学生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主要对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在进行评价时,可对每一项目提出更为具体的区分内容(见图2)。

评价内容评

点1评价要点2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经常独立提出问题,具有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是否能有效地利用已有信息提出地理问题,能否补充问题的必须条件;

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价值,即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是否新颖。在各项探究活动中是否表现出下列情感与态度:兴趣、好奇心、探索欲、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创新精神等。

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能否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将已有的地理知识与问题相联系,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能否分析信息,得出结论;

能否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是否具有独立思考与反思的习惯和质疑意识;

能否与他人合作解决地理问题。

表达、交流探究成果能否条理清晰、完整地表达探究过程与结论;

能否将论据与论点联系起来,得出基本合理的解释;

能否用语言、文字、地图、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学习成果。

(图2: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要点) 2、评估主体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因此,学习共同体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体也应是多元的,首先,成员在共同体内部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其次,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评价,第三,共同体之间通过活动展示,交流等进行评价,第四,教师通过活动过程的观察,对每一学生进行评价,最后得出学生的综合评价。

四、研究的结论及遗留问题

(一)培育学习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学习共同体,可以让其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兴趣,形成共同的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具有不同背景文化、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利用各自的专长,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其共同协调确定的学习目标,这就保障了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这既让五年制定向生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懂得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二)培育学习共同体对新课程改革有指导意义

在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学习共同体,充分尊重学习者的异质性,让学生充分地交流沟通,不断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重构学习者之间的社会结构和对话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是相适应的,特别是对于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能够从学习经历中树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习得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策略,将对今后在实际教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发现学习共同体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教师有新课程的理念,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形成平等、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活动指导能力,帮助学生共同努力完成目标,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从而强化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调动教师进行这项工作的积极性是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孙宴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8.

[2]胡咏梅,英国中小学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系统[J].外国教育研究,2004,(8)

[3]赵健.学习共同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

[4]黄娟,徐晓东.校际主题综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10)

[5]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