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程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阐述了生命教育理念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生命教育理念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关联性;以湖北科技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设为研究对象,概述了近十年来的改革历程,并从生命教育理念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了地方院校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认为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地方院校在体育课程建设中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数的设置还是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及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实施等方面存在主客观因素的缺憾,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地方院校 大学体育课程 思考
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变革,当今大学生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当自我的期望值与现实社会形成落差时,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表现为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2009年全国直属高校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有关数据表明,自杀已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上海高校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2起,在事故死亡的24名大学生中,自杀身亡的大学生13人占年度死亡人数的54.17%[1]。近十年来,湖北科技学院等地方院校的大学生自贱生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给学校及广大的师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警示。因此,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显得尤为地重要和迫切。而生命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把生命教育内容渗透到其他课程当中、专题教育等多种形式。目前,生命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将其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中[2]。所以,将生命教育视为一种理念渗透到大学体育课程中去,进行体验式教学,使学生身体在动态中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将是我们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自2002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地方院校大学体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成绩,但是今天,我们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审视这些改革与创新,发现其中有着许多的缺憾,本文试图以社会对合格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正视这些缺憾,将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到体育课堂中去,重新构建大学体育课程,绽放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新亮点。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将“生命教育”视为一种理念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渗透与相融
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不同的历史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所蕴涵的理念各有特色,自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后,大学体育所倡导的是“终身体育、快乐体育、阳光体育”等理念。它有五个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其核心是人的健康,即“健康第一”,是以人的生命运动为载体来实现人的身体、身心、社会适应性等多维健康理念。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依据生命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理解生命与生活的真正意义,注重其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关注其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充满生活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造智慧的过程[3]。生命教育的核心是人的生命,即“生命第一”,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舍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不完整的[4]。一个人生命的不完整说明了身体与灵魂的不协调即不健康。两者所追求的都是身心整体和谐发展。而大学体育课程的本源就是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和大学体育是相通、相融的。特别是现阶段针对青少年因各种心理疾病而诱发的残贱生命的现象越来越多,因此将生命教育视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到大学体育课程中去显得尤其地重要与紧迫。
关键词:工程师;工程造价;课程群建设
作者简介:陆红梅(1979-),女,江苏南通人,新疆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讲师。(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建筑工程概预算》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G-2010-05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138-01
一、工程造价课程体系以往存在的不足
课程群建设是在以往单门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对相关课程重新组合,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是目前高校教学工作的建设内容之一。工程造价系列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方向之一,目前工程造价系列课程中部分课程配合必要的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并深刻理解设计流程及其理论和方法。笔者在近10年的教学中发现,目前该方向的相关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课程内容上衔接不够,导致实践环节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
一般院校在土木工程施工和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理论教学之后安排了课程设计,这二者在课程设计上一般都会相互衔接。施工组织安排的数据来源于工程预算、工程计量的数据,定额来源与施工定额。同时工程计量的基础是建立在合理的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即实践环节注意了二者的衔接,但是在课程教学内容上,没有十分重视内容的衔接,诸如此类的问题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讲,很难将相关课程系统联系起来。
2.有些课程缺乏相应的实践环节,导致无法统领学生建立整个课程体系的整体系统性
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造价系列课程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基于本门课程的内容——从工程项目前期、建设期及后期的施工、造价等管理工作,从整体上统领整个课程体系。但是一般院校缺乏本门课程的实践环节,而本门课程涉及的实践环节十分重要,比如招投标环节,学生仅通过课堂教学,对于复杂的招投标程序是不能完全领会的。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联系紧密,学生如果缺乏对整体环节上的流程梳理,必然缺乏对整个专业体系的把握,因此很难建立专业整体系统性。
基于传统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缺陷,笔者及其所在的教学团队提出以“重实践,夯基础”,以工程项目管理流程为主线,优化教学内容,以改促进,建立基于工程师培养理念的工程造价课程群。
二、工程造价课程群建设规划及实现
1.从工程造价教学内容上体现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实现“三位一体”
工程师培养理念重在培养具有综合专业素质的学生,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传统课程体系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具有“理论认知+实践应用+工程素质”的三位一体的毕业生,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构建合理的知识模块:理论认知模块+实践应用模块。其中理论认知模块包括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应用知识;专业理论基础包括:工程构造、工程地质、工程材料、工程法律法规、工程经济、工程财务等课程;专业应用知识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及其基本制度、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工程计量。实践应用模块为“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工程计量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2.进行工程造价教材建设改革
传统课程体系无法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上的互相衔接,从很大程度上源自各个课程教材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因此,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互相衔接,教材建设改革必不可少。本课程群内的课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工程计量、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属于具有实践性操作的课程,在这几门课程教材内容上,采用同一个工程项目实例,在不同的课程教材中实现不同的体系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互相渗透,便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分四步走强化工程造价实践教学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引入实际工程实例图纸进课堂,为实践动手奠定基础;课后布置相关内容的习题,分步分项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系统课程设计,进行整体梳理;通过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实践环节,用“分四步走”的模式强化实践教学。
引进实际工程案例,优化课堂教学:工程师实践性的加强,不仅依托于实践教学环节,巧妙利用课堂,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加深。工程造价课程中,工程计量课程是实践性的理论基础,巧妙理论课堂,工程计量规则讲解依托于实际的工程案例图纸,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完成工程计量,不仅是单纯的计算规则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还要读懂工程图纸的信息。因此,学生实践的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图纸的解读上,包括找出各专业图纸之间的联系,对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图、设计说明及图集的解读。通过引进实际工程案例进课堂,引领学生统一工程计量的流程,并且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相关课程内容之间的系统联系。
课后实例工程作业:作业内容主要考虑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结合,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本课程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应结合实际的施工图纸,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同时锻炼他们的系统性思维,并提高主动查找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性环节教学:随着本课程体系理论学习的不断深入,结合教学内容我们在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训练和学习,同时从土木工程专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出发,对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内容整合,打破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间的界限,并与其他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通过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SRP、科研实践等活动,“点、线、面”多角度丰富实践性环节教学,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
三、工程造价课程群建设的意义
1.整合工程造价教学资源,达到优化高效使用
相关单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会有重复部分,在课程群基础上,能够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比如本课程群中工程计量、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工程项目管理在部分内容上重复,通过课程群建立,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同时补充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课程群内的各门课程内容互相协调,协同作用,能够发挥整体效益,从而达到最佳效果,使得各门课程通过建设都能得以提升,从而使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建立完整工程造价课程体系,增加学生专业系统素养
工程造价课程群的建设实际上合理融合、分解各门相关课程,即时融入新的知识,设置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功能更完善,有利于课程的有效实施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群中的课程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相互之间的内容纵向有传承关系,横向有内在的联系,单门课程知识之间能够互补,互相融合,避免重复,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掌握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技能。
3.拓展学生培养目标,奠定实践能力基础
对于应用性专业,实践性是很主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往往实践课与理论课教学相比有欠缺,实践能力培养达不到既想的效果,要按照课程的地位与作用,重新构建相关课程,建立课程群,多方面、多渠道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从整体上开阔视野,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拓展学生培养目标,提高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彭亚萍,张锡增,于衍真.工程结构课程群的建设构想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2,21(4).
[2]齐宏伟,张瑞红.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结构工程课程群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6).
【关键词】新课标 体育 成绩 评价方法 改革
一、前言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也是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总趋势。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如何克服现行的学校体育弊端,迅速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己成为学校体育讨论的焦点。对此,我校在领导重视下,在教科室的组织下,我们体育组大胆进行改革与尝试。我们以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体育与健康》的五大领域目标为要求,以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发展观等。大胆地提出了“学生体育成绩综合评价方法的理论构建”――由学生自己、伙伴、教师等采用绝对性与相对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学生体育理论与健康知识测评,对学生体育课程阶段性评价,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对学生个性项目展示等进行评价。这种“综合评价模式”是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下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的,也是我校在加强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质量评价实验》这一实践探索过程中的尝试。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通过互联网和数据库检索,搜集相关信息。
2.观察统计法。通过搜集、整理、阅读相关内容记录与本研究内容相关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备统计分析。
3.对比分析法。将调查统计的结果与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对比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传统的体育成绩评价方法。传统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基本还是以单一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量化”作为最终的指标进行评价。把是否达到《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作为体育课考核成绩,而没有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心理和情感的表现作为考核成绩综合的体现,这种方法只考虑了每个学生掌握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水平和一定的活动能力水平,它体现不出体育教育所要完成的全部任务,所以是一种局部的评价。
2.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成绩评价方法。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重视社会有关方面的评价意见。这使得新课标在学生的学习评价方面显得更加合理、全面和人性化,充分体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
3.我校学生体育成绩评价方法的改革。我们以往评价学生体育成绩,主要通过竞技运动项目的测试来反映学生体育成绩的。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方法只能片面地反映学生运动成绩的好与差,而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整体素质,更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其一是造成一些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满足现状、自负和不求上进;其二是挫伤那些经过努力后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这种以运动成绩为主的评价模式制约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使学校体育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地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我们必须创设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共同发展的良好学习环境和体育氛围,须对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我校评价体系的几点想法与做法
1.评价体系的改革,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一起参与评价,使评价更具有客观性。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同时也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2.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由于人的形态、生理和心理及能力有很大的差异性,其发展也是非同步的,所以应是结合过程性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自身的进步幅度多角度地进行评定。对形体上或生理上有明显差异的学生,通过增加一些任选项目来进行评价。只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才能得到预期的评价效果。
3.加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评定。体育是指个人具有自我从事体育锻炼的本领,即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不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从事体育锻炼。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知识,还应向学生传授从事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检测,自我评价、组织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能力。评定学生体育能力,可通过考评和达标形式进行。例如:每学期期末综合考试、1000米、800米、立定跳远、毽球、实心球等项目,组织小型比赛等多种形式来评定学生体育能力。总之,在全面评定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应把评定的重点放在学生是否掌握体育锻炼方法上。
关键词: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五年制高职;学习方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130-03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五年制高职作为培养新型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内涵发展,以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适应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探索“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会贯通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技能人才规模化培养,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及其内涵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指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它明确了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其综合职业能力,即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和相应的技术思维方式,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课程体系源于从企业真实工作过程的代表性工作任务中提炼出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学的内容则是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过来的学习任务,实施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其直接来源是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这就决定了它必须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按照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实施教学。也就是说,学习就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二、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方式现状分析
学习方式,也称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它指的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反映了学生倾向于以什么样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结果。
1.传统的“三中心”教学模式使学生形成了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受我国“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长期以来,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体现“类基础教育”、“类高等教育”的特征。在体现以“课堂、教师、课本”三中心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很少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即便是有师生互动,那也都是由教师精心策划和安排的,学生也只能按部就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形中受到了教师的控制。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这形成了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性和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得不到尊重和发展,致使学生形成了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2.传统的学科本位观念遏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受传统学科教育的影响,五年制高职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缺少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生动活泼的内容。教师习惯于“粉笔+黑板”的授课方式,学生习惯于听理论、背理论、考理论的学习方式。这种学科本位观念导致教学过程重灌输轻引导、重接受轻探索、重理论轻实践,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长此以往,这必然养成学生依赖老师讲解的心理,学生惰性加大,不善于思考,不爱动脑筋。在这种只注重“教”,不考虑“学”的情况下,学生难于自主学习,也无力自主学习。
3.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学生失去了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一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巧妙地将师生关系血缘化、政治化、等级化。在“师道尊严”的幌子下,教师可以随意对学生(甚至包括家长)发号施令、指手画脚,学生却不能有一点与老师要求不相符的言行,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展现,个性得不到张扬。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以老师讲授的内容为示范,不断在课中、课后重复演练、模仿,他们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完全按照课本和教师的思路进行,不会也不敢对相关知识产生不同看法,提出不同意见,完全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唯命是从的学习“仆人”,没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核心,是从工作世界中寻找一系列具有职业的典型意义的综合性工作任务,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是当前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三、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策略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行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协调教学活动的整体结构,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更有效促进其发展。
1.加强专业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五年制高职生源中,很多都是在初中阶段成绩相对较差、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多数人入学动机不明确,专业选择比较盲目。有的是服从家长意愿上学的,有的是因为同学在同一所学校上学而报考的,也有一些是因为听说某个专业毕业后能找到好工作而就读的,更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年龄太小只好上学混时间。他们对自己专业的学习情况不了解,对专业课程的目标与作用不清楚,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专业入学教育是使学生明确专业与课程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首先,我们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加强对新生的专业教育。我们要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让他们充分认识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前景,稳定其专业思想,使其树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其次,我们要着重介绍高职阶段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教育新生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各种资源自我解惑,把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醒学生合理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强调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技能为基点,以实现主要能力目标为主线,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促使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自身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树立起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教学目标观。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教学也不再是教学生学,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其中教师只起教学的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新的教学目标观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更要使学生在通过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估等步骤完成学习领域的同时,获得相应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促进其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势必发生转变,使学生懂得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实践与创新的过程。
3.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或自我学习的形式,运用各种设备和材料,在教师帮助下完成实际的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任务,从而通过显性学习任务的实施实现隐性关键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为学生创建类似于企业工作环境的学习情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在做中学,掌握工作岗位需要的各项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在以项目为载体的综合化情境中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势必能提高其应用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思维,更有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意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与工作过程,强调学生不断输出学业以验证学习效果。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推行行动导向教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行动领域的知识,指导、引领学生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把学生置于开放的、动态的、多元化的环境中,从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流程设计上,教师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提供给学生更多地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上,让学生明白怎样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使他们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当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一种学习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行动导向教学过程,正是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学习方式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过程的参与度,更使其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不仅强化了师生间的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使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模式得到了提高;不仅重视知识本身的获取,更注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学生自身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这一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必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吴韶华,周桔.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现状与策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2)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优化研究
面对当前时代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的现状,人才的竞争成了竞争的主体。而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为各个行业提供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学生想要在毕业后适应岗位的工作,不仅要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审身体素质。体育课程是职业技术中在课程体系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体育教育以及体育锻炼,能够使学生的身心更加的健康,真正的实现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一、职业学校体育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体育课程属于课程的下位概念,当前在过内的研究中将体育课程的概念归结为以下四类:观点一任务体育属于一门学科课程;观点二认为体育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作为教育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观点三认为体育课程是一种活动;观点四认为体育客车是一种方案或者是计划。而笔者将从观点一的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叙述。体育课程是设置的一门学科课程,其目标就是为了令学校体育培养能够得以实现。
二、当前职业技术学院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学生实际需求的重视。现阶段,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并没有对学生在实际层次上的需求予以足够的重视,没有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全面发展需求进行定性,对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潜能予以足够的重视。当前很多的学校依然将课本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教育放在首位,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按照考试的成绩进行评定。对于体育教育来说,并没有在全面的角度上对其予以重视,对待体育课程仅仅是作为一项辅助学科。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就很难产生良好的体育学习动机,也就不会主动的进行体育锻炼,最终也就导致体育能力无法上升,也无法养成体育爱好。此外,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各有不同。学生在对体育课程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时,其积极性不仅没有得到激发,相反原有的积极性也被打击了。因此,认为职业学校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缺乏了对学生实际需求的关注,不能通过职业教育在培养上的目标相符合。
(二)不能同基础院校体育课程进行恰当衔接。当前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课程设置同之前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体育课程之间不能进行良好的承接,对于实质性的理念来说,,仍然缺乏实质性的观念。学生在职业学校的体育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得到体育能力的真正体现。通过一些相关的研究,职业技术学院在体育课程设置上的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同中学阶段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并没有明确的进行界限的划分。甚至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相似上,有时就连教学的手段也十分相似,这样一来,职业学院学习的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上很难提升自己的兴趣,并且还会感到十分的枯燥。职业学院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于职业院校在体育课程方面的特征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不断重复的学习好会导致学生较为有限的学习时间遭到了浪费。在职业院校中对体育课程的这种强制教学形式,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无助感。学生不会从这种教学的形式中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认识,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来说,更是无法提及。
三、改善置业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模式选择
(一)自主选修的课程模式。在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过程中,仍就是将其作为必修课程进行设置的,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是单纯的掌握几种体育课程中的身体锻炼方式,而并不能对体育的文化以及体育的功能进行真正的理解,学生不能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下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而自主选修课程能够将学生的自主性进行充分的展示,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以及感兴趣的体育科目,这样一来就会使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得到真正的调动,进而将学校的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
(二)学分制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能够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的体现出来,同时还能给予学生在时间上以及内容上的一定程度自由选择权。学生不拥有过长的学习周期,这样教学成本也就会很好的得到节省,学生的就业也可以提前实现,可以说是一种富有弹性的教学及管理模式。
(三)俱乐部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使职业学校体育课程获得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令其迈入到一个全新的模式中,对于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已经成了一种主要的教育方式。将俱乐部模式纳入到职业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中,需要学院对体育资源进行及时的配备,进而将学生的体育需求以及个性需求进行充分的发挥,保证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精力充沛的体魄,以及一个足够坚硬的心理素质,为后续的工作与生活建立一个良好的条件。
结束语: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当前的人才培养重点就是高技能与高素质共同培养,为高素质以及高技术的专门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对尚不完善的体育课程设置,职业院校应当准确的把握体育教育在职业院校中开展教学的概念与意义,针对当前体育课程设置缺乏对学生实际需求的重视以及不能同基础院校体育课程进行恰当衔接等问题,寻找对应的措施,建立其合适的课程模式,使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得以提升,进而使院校能够真正的培养出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寿根,谢斌.“素质本位”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式――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实践模式为例[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35-40.
[2]李海鹏.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体育课引入拓展训练课程的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3]吴贻晖,方军,单显露,王丽娜,林朝霞,陈园.阳光体育背景下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体系研究[J]. 武魂,2013(10):109-111.
【关键词】体育课程,体育教学,关系
一、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概念
(一)体育课程的概念
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作为一项独立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主要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严格、科学和系统的训练中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在考试与测评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这些方式达到提高学生运动成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的目的。从教学方式层面来分析,课程是指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形成的一种具有规范化、集成化、系统化和具体化等诸多特征的教学模式,这其中包含了学生的年龄特征、社会发展形态以及教学内容等。当前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主要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这一种新型的课程体系以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为方式实现其教学目标。体育课程在现阶段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基础教育工作正常开展的保障,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在体育课程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体育课程的覆盖程度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了现代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二)体育教学的概念
体育教学根据现代教学论中的基本观点,按照体育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并以特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为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过程,体育教学是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下运动相关系统模式和结构体系形成的一套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当前的体育教学中,主要是以一定的体育课程内容为媒介,在课堂这一主渠道中,师生双方相互交往,并对体育课程的特定内容进行具体实施,其主要特征是教与学和谐统一下的身体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通过身体活动和锻炼,让学生系统的掌握一些体育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理论和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是完成和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和目的的主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意识、精神和体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在性质上的关系
体育课程设计与体育教学活动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然而在性质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对体育课程设计与体育教学活动两者的性质进行分析,前者主要为后者提供方案和蓝图,并且由行政和决策部门进行操作,在性质上更多的类似与国家行政部门。体育课程设计需要在其工作中将国家的相关教育方针、政策制度、法规以及要求等通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形式反映出来,是以价值选择为中心的。我国教育政策中要求需要体育课程的教育要体现出我国的教育方针,并反映出学校体育教学的思想、态度、观点、立场以及目的任务,根据这些要求,体育课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指导性。而体育教学的性质是学校和老师按照体育课程计划和目标的要求,结合教育主体的需要,并根据教材特点进行设计并组织的一项具体的施教活动。从体育教学的性质可以看出它是通过教学活动过程将体育的价值以及课程目标、要求具体的落实并体现出来,从而完成其特定的教学目标。由此看来,体育教学相比与体育课程而言,具有更强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体育教学设计往往会受到地域、学校环境和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带有其独特的特点。
(二)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在功能之间的关系
在功能上,体育课程设计与体育教学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前者主要为后者提供总体的活动方案,是社会、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学与体育实践活动之间的中介,发挥着纽带作用。因此,我国学校中的体育课程,一定会反映出我国的教育、学校体育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目标以及国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要求。体育课程设计对体育教学能起到指导和制约作用,这是因为前者对后者会提出宏观的计划、标准和要求,对于不同教育阶段、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和教学对象,体育课程设计在这其中能起到直接的导向、依据等作用。体育课程设计的功能体现在帮助教师更有效的“教”和学生更有效的“学”这两方面上,属于计划和方略范畴。体育教学的功能体现在以具体教学对象的需求为依据,将课程设计中的内容、标准、要求和目的等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具体落实。体育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功能关系可以将其比喻为设计图纸与施工、乐谱和作品演奏这样的关系,也就是说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环节。然而,即使是同一门体育课程,在其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同,例如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场地设施等。一般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和手段、拥有完善的环境设施场地等的体育教学过程会有更强的趣味性效果,当然也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而获得较高的教学质量。反之,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单一,设施场地不完善,其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则会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也不佳。
结束语:综上所述,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之间的辨证关系有较为明确界定,体育课程设计属于总体方案和计划,对体育教学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而体育教学则是体育课程目标具体落实的实践活动。体育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决定了体育教学能否取得较佳的预期效果,而体育教学活动组织与落实的好坏也关乎到体育课程设计实施的效果。了解了体育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校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使体育教学工作真正发挥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辛利.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03):273-276.
[2]张金花.浅谈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J].新课程・下旬,2015,14(08):190.
摘要:“健康教育化”是近来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流行倾向。就该倾向的成因及利弊做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该倾向实质上是对“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一种形而上学的诠释,不利于体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63-03
目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场声势浩大的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类学校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体育课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在改革过程中,新的改革思潮不断涌现,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探讨和尝试,力图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的发展,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就是诸多改革思路中的一种。
1 “健康教育化”一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流行倾向
近年来,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诸如“健康教育一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1]、“树立健康教育为主导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2]、“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3]之类的观点非常流行,这类论调事实上反映了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倾向,我们称之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这种倾向的主要观点主要是:过去的体育课程之所以出现种种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健康,忽视了健康教育。因此,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应该是在课程中突出健康教育的目标,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体育课程朝着健康教育的方向发展或走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之路才是改革的希望所在。持这种倾向的人主张对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在实践中其具体做法因程度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1)主张在现有的体育课中更多地融合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这种做法的“健康教育化”程度相对较低;2)主张将现有的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合并成一门新的综合课程;3)主张体育课程归属于健康教育[4],并力图将体育课改造成新的健康教育课,彻底改变体育课程的性质,这是一种比较激进的做法。尽管做法各不相同,但此倾向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或附和,已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流行倾向之一,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人们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
2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的原因
2.1 “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理念下的一种应然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受学科中心论思想的影响,“增强体质”和“传授技能”一直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结果造成严重忽视学生身心健康,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等种种弊端。为此,体育课程改革一直希望能够逾越“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观的樊篱。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人们最终选择了“健康”这一概念作为突破口。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健康”这一主题被引人体育课程当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成为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体育促进健康的重要功能和目标被突出,“健康”这一概念成了体育课程的核心主旨。体育课程的这一变革被认为是对我国传统的“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观的历史性突破,“体育为健康”这一新的学校体育教育观很快得到诸多课程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认可和响应。体育课程作为一项教育过程,既然它的价值倾向和课程目标都已指向“健康”,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体育课程理所当然地就应该是一项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教育过程了,更有一部分人认为体育课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健康教育。于是对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举措了。
2.2 “体育卫生模式”惯性思维的结果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就有着体育与卫生相结合的传统,人们习惯于将体育与(卫生)健康教育放在同一层面或内容中考虑,这不仅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经验,同时也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5],人们称之为健康教育的“体育卫生模式”。这种模式反映出人们的一种朴素的体育健康观,突出了体育课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在实践中有着“体卫”并称、“体卫”工作一起抓的习惯。“体育卫生模式”体现了人们对体育课程的一种普遍心理定势:人们习惯于将学生的健康问题归因于体育课程,每当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下降时总会去指责体育课程。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传统的体育课程中实际上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健康教育化”萌芽,只是在“体质论”和“竞技论”体育课程思想的束缚下,显露得并不明显而已,但这种传统至今一直体现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许多学校的健康教育课常由体育教师担任,体育教研组与医务室也常被设置在一起。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就是基于青少年健康下滑问题,在此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被得以强化,而“体质论”与“竞技论”体育课程的解构以及“健康第一”课程指导思想的树立,更是为这种思维方式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于是“健康教育化”倾向开始在体育课程改革中逐渐被张扬。可以说,“健康教育化”倾向与“体育卫生模式”是一脉相承的,是这种传统思维方式的一种延续,更是一种强化。
2.3 国外体育课程理论迁徙的产物 我国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借签了大量国外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世界各国对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和“体育为健康“口号的提出,各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中都突出了增进健康的目标。将体育课程改造成有明确的健康目标,并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融人体育之中成为当今世界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主流趋势“,。新西兰、日本等国将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合设为一门课程的模式更是为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直接的参考。在国外体育课程理论的影响下,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也开始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尝试,基础教育中的体育课程(初中阶段)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而大学体育课程中也开始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化”倾向在改革中逐渐生成发展,成为国外体育课程理论借签和引进的产物之一。
3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的理性审视
3.1 “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的长处 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无疑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倾向的优点在于它直观地体现了“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理念,突显了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拉近了体育与健康的距离,从健康的角度提高了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同时这种改革倾向还较充分地体现了体育课程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不但纠正了以往的体育课程只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甚至将运动技能的学习当成惟一的内容与目的的不足,强调了健康促进及健康知识的学习同样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同时也克服了以往体育课程仅偏狭于
促进身体健康方面,使体育促进健康的功能朝着三维健康拓展。这对改变几十年来在“体质论”和“竞技论”指导思想影响下的体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倾向也比较贴近传统的“体育卫生模式”,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同时又紧扣新世纪人类呼唤健康的时代主题。此外,这种倾向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增加体育课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增加理论课的课时和比例等都是容易做到的。因此,此倾向不失为体育课程改革中一个富有创意的切人点,对体育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提高人们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也有着促进作用。
3.2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化”倾向存在的问题
3.2.1 “健康教育化”倾向所存在的前提有待商榷 体育课程“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是以“健康”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着眼点的,它所存在的前提假设是:“健康”是体育的根本或终极价值取向。尽管“健康”概念的引入,使得人们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有豁然开朗之感,当前的课程改革也大打“健康”牌,寄希望于体育课程通过“健康”这一主题找到自身发展的突破口。然而,一方面健康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体育对于学生健康的影响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方面,不是学校健康教育的全部。另一方面,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具有多种价值内涵,“健康”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体育课程的根本或终极价值取向是否必然就是“健康”,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论证。实际上“健康第一”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它对学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普适性,而惟独体育课程将其直接作为自己的课程理念,并将自身的根本价值取向定位于“健康”,这种定位是否准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论证。
3.2.2 “健康第一”只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理念 而“健康教育化”倾向则将理念直接演绎成体育课程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反映出人们对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简单化理解和机械套用。体育课程提倡“健康第一”的理念与体育课程的“健康教育化”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健康第一”是一种时代的教育思想,一种体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一种包治万能的“药”[7]。“健康第一”的理念虽然揭示了传统体育课程的片面性,但并不能解释造成传统体育课程与教学诸多弊端的所有原因。“我们对‘健康第一’的研究,应当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能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主观随意性。”[7]因为推祟“健康第一”的理念,要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所以就必须对体育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化”改造,使体育课程走健康教育之路,这实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做法。这种倾向有可能导致体育课程改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整体上把握课程改革的诸多要素。有了新的改革理念,但却缺乏新的手段和途径,缺乏相关理论成果的支持和推动,也暴露出体育课程自身理论研究上的贫乏。
3.2.3 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面临动摇 体育课程是一门技艺性的学科,这是当前人们对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特征所持的基本共识。体育课程的“技艺性”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认知过程,是一种身体认知,它更为集中地体现了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技艺性”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本质[8]。体育课之所以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丰富多彩的技艺性学习有关。但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却有可能使体育课程原有的学科性质发生削弱或改变。持这种倾向的人认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既然已经发生改变,那么相应的实现目标的手段和内容就应当改变,体育课程的学习就不能再集中在身体认知上,而应当以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主或至少要加强健康知识技能的学习。尽管不同人的“健康教育化”倾向程度有差别,但一致的做法就是在体育课中增加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增加理论课的课时或比例。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从事身体练习的时间减少,这对于受“应试教育”的挤压,课时已很紧张的体育课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将体育课看成为“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的合并会严重削弱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而将体育课改造成健康教育课,使之成为一门文化课,则完全丧失了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也就意味着体育课程的消亡。实际上,学科性质与课程理念及目标是不同的概念,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实现教育目的载体或手段,其学科性质和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因理念及目标的不同而随意发生改变。“健康教育化”倾向将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与学科性质和特征混淆起来,不但会使体育课的“技艺性”特性丢失,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更加不感兴趣,同时也抹杀了体育对于健康促进的独特贡献。
3.2.4 健康教育课面临困境 在我国学校课程体系中,健康教育课是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是其现实写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中却没有明确设置独立的健康教育课,而是将原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分散、渗透到以新更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主的各门课程当中。尽管新课改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没有、不能也不可能包容原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6],没有明确主张以体育课去替代健康教育课。但在实践中,体育与健康课实质上已经替代,更确切地讲是挤掉了原有的健康教育课。体育课程的更名导致很多人误以为健康教育课已经被合并到体育与健康课当中,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已经在学校中消亡。由于新课程的误导,更由于人们对于“健康第一”理念的误解,一些持“健康教育化”改革倾向的人则更是明确主张体育课应成为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导致在学校教育中本来就非常薄弱的健康教育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健康教育化”倾向使得体育课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被空前夸大,这不仅可能使体育课程自身的改革误人歧途,还可能导致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消亡,实际上反而弱化了学校健康教育,结果造成与增进健康的改革初衷相悖。
参考文献:
[1]王爱萍.健康教育一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J].安徽体育科技,2002(4):68-70.
[2]李小英.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宗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2):84―88.
[3)毕研洁.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170-172.
[4)杨忠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内涵分析[J].体育学院学报,2004(2):33-36.
[5]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问题;反思
一、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体育课程论的繁荣――模特时装。体育课程理论的繁荣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近年来如火如荼的体育课程理论似乎并未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反而让一线教师越来越糊涂。近年来体育课程理论的繁荣主要表现为课程术语的不断翻新,国外体育课程时髦名词纷至沓来;在如此繁荣的课程理论中面向本土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极为罕见。一线教师刚刚弄懂一个名词,新的名词又纷至沓来。课程论领域成了“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T台秀,教学的田野成为国外课程理论的跑马场。我们有些课程理论工作者热衷于标新立异,引领新潮,很少顾及这些理论是否实用,是否可用,更无意于将理论本土化和操作化,将这些生吞活剥的舶来的理论推销到教学现场,其结果可想而知。难怪有老师叹道:“新的课程理论让我们心仪神往,那是艳丽在模特身上的时装。”
体育教学的田野――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当前教学实践的种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徒有形式的热热闹闹,现代手段的时髦新潮,学生学习失序,教师指导乏力,课堂花样越来越多,学生所得越来越少,部分条件的合作交往,没有问题(假问题,无畏问题)的资助探究。这些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与课程理论的膨胀不无关系,脱离实际的教学源自脱离实际的课程理论的诱惑。教学是鲜活的,但又是相对规范的。当一种教学模式建构并运用,它的过程和作用是长期的,一时难以改变。在教学的田野上,教师的教学如同农民的播种;在课程天空里,课程的思潮如同五月的风雨。课程思潮是变动不居的,可以瞬息万变的。如果完全不顾及课堂教学的相对稳定性,师生对新的教学理论适应的情景性和过程性,今天“解释学”明天“现象学”,今天“后结构”明天“后现代”,今天“多元”明天“全纳”,今天“建构”明天“解构”,即便是好的理论,不加分辨的全盘接受也必然会“消化不良”或营养失调。当我们引进了这些理论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多问问:它到底有何用?如何用?有何用,要关注的是用它到底解决什么问题:如何用,涉及的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以及如何把它转化为特定情景下教学操作。以“师生交往”、“小组合作”为例,当我们面对一个班级80、90名学生,学生要侧身而作以尽可能的少占教室空间的时候,如何进行“师生交往”?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如果硬要把“小班教学”的“合作学习”搬用到超大班级的教学,肯定是得不偿失的,甚至是很滑稽的。
二、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反思
经过10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长期以来陈旧、单一、繁难、僵化的课程的一大力的改造和重建,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与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师生在教学中的面貌为之更新。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基础教育的问题非常复杂,并非课程改革可以改变一切,事实上,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课程功能是有限的,功能无边放大所追求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况且,许多属课程的问题也并非刻意仅从课程一维就可解决,而是需要综合治理,当然并不排除从某一角度切入或着重解决某一问题的探讨。
对体育课程改革过高的期望和期许,可能有它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原因。改革开放之后国际体育课程改革思潮的大量涌入。10年来课程改革试验已在并正在证明课程只是课程,而不是其他,更不是一切,它的力量是有限的,有时是非常脆弱的、无奈的。想用体育课程来解决一切,最后只能是不该做的做不了,该做的没做好。当前,师生、家长面对课改与考试悖反的尴尬,恐怕不是单从课程着手可以解决的。
这里并不是说体育课程研究不重要,也不是说体育课程对体育教师无足轻重。引领体育教师提高课程意识,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可以增强教学改革的深度、效度和力度。这些观念的确立并形成共识正是得益于这场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但是,如同文化基础知识发展不能代替专业知识发展,体育课程主体性和体育课程意识的增强,不能代替教学能力的培养,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即便像学校教育与课堂教育的关系那样,前者可以包容后者,但是,学校教育的研究也不能代替课堂教学的研究,不仅如此,课堂教学研究必须由它独立的发展的空间和领域。
本来,体育课程研究的深入会引导并带动体育教学研究的深入,体育课程理论的发展会引导并带动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无疑是件大好事。但当前的问题是,不是研究的深入和理论的发展,而是概念的浮躁和泛滥。陈桂生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课程概念化是一种假象,是把课程理念的变化作为课程概念的变化所致。”证实课程概念的无边界泛化,是课程成为飘荡在教育领地的游魂,似乎到处都是“课程”,学校课程与学校教育几乎是同义语,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几乎找不到还有什么不是课程。这种课程概念的泛化,实际上,不仅是对课程本身的消解,而且也是对教学的挤兑。在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的理解上,目前通行的观念是,课程可以包含教学,或课程可以整合教学。当教学论被纳入课程理论的时候,教学论便失去了自己的“问题域”、“问题焦点”和自我发展的空间与路径,它给教学研究所带来的缺失已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明显的反映出来。几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已让我们走到必须面对体育教学问题的关口,如何成功渡过关口?当务之急是让膨胀的课程缩水,让萎缩的教学强身。
纵观历史,我认为体育教学既要有高远的视界,更要有细微的体察。仅从体育课程的大系统中把体育教学作为一个部件来对待是有问题的,需要我们拿出来话大力气专门研究,更何况仅从体育课程的系统重视回答不了的、解决不了体育教学中的诸多问题的。学科发展演化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学科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分化、综合到再分化、再综合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螺旋之路,而分化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分化的学科才能获得自足的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燕,我国课程理论研究文献分析(1922-2003年),第九届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年会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2004.4
[2]金志远.教学论研究主要论文和著作索引,第九届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年会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2004.4
开设体育课程除了能增强学生的体魄以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意识。这非常符合我国当下对培养综合人才的要求。因此,当下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还要加强体育教育,为培养综合性人才而努力。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强化体育教学质量的建议。
1.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概念在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已经深化到各个学校中的今天,依旧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体育教学观念还是秉持着传统的思想,并未做到科学化、现代化。因此,进行强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调整学校体育教学理念是其中一项。体育教学理念就相当于体育教学的方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理念,促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仅仅局限一门课程中,而是从增强学生体魄出发,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体育教学,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2.认真对待体育教学无论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教师还是领导都未能够做到认真对待体育这门课程。几乎很少有领导层在会议桌上就体育教学相关内容进行深刻的讨论,也很少有体育教师就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进行深刻的思考,也很少有同学努力认真的进行体育项目训练。总体来说,体育教学未能得到认真对待。而笔者认为提高体育教学很简单,只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认真对待体育这门课程,加强体育课程的重视,体育教学质量就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3.加强体育课堂管理相对于其他教学课程来说,体育课堂教学过于混乱,教学组织过于自由,整个课堂状况可以用“松散”来形容。此种状态当然不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因此,要想改善目前高职院徐奥体育教学质量就需要加强体育课堂管理。加强高职院校体育课堂管理的具体内容是要求学生参与到各种体育项目中,杜绝自由活动行为;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促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体育项目;制定明确的体育课堂要求,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自由”的活动而非松散活动。
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