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第1篇: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高中化学;渗透

一、绿色化学理念的内涵及意义

1.绿色化学理念的内涵。绿色化学又称为无害化学、清洁化学,是利用化学的方法和技术有效降低,甚至消除化工产品在设计、生产及应用中产生和使用的有害物质的一门科学。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寻找、研究无毒的原材料,对其充分利用,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实现污染防治、净化环境。

绿色化学的具体内涵包括:减少污染排放量、资源重复使用、资源回收、资源再生和拒绝使用这五个方面。减少污染排放量,主要就是提高资源转化率、减少资源损耗,减少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进而达到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的目的。资源重复使用,目的就是减少废弃物,同时降低生产成本。重复使用最典型的就是化工业中催化剂的使用。回收指的是对一些非反应试剂和未反应的副产品、原料等进行回收利用。资源再生就是变废为宝的过程,再生能够有效节省能源和资源,并且降低污染程度。拒绝使用是指化工生产过程中,拒^使用一些不可替代、不可回收、再生和重复利用的原料,而拒绝使用的原料一般又是有毒、有污染的。

2.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意义。绿色化学理念强调的是严格控制化工污染源头,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使用,提高原料使用率和回收利用率,进而实现预防污染的目的。绿色化学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践行绿色化学的理念,要强化绿色意识,通过化学的一些原理、方法和技术,减少甚至消除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工产品,同时研究发现新的无污染的化学产品,让学生建立绿色化学的理念和意识,为绿色化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绿色化学要素,将化学教学与绿色化学有效结合起来,不断为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改革后的中学化学教材,充分融入了绿色化学的理念。如,必修一专题2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中,通过对金属单质和氯气反应的试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到氯气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来水氯气消毒,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理念。另外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包含绿色化学的观念,例如,在讲到“有机化合物塑料”时,教师可以通过现实中的回收利用废弃塑料的一些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科学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中的作用,进一步深化绿色化学的概念。在讲到“氮的氧化物”时,教师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常见事件,让学生对氮氧化物产生的光化学烟雾和汽车尾气等问题进行积极讨论,引导学生意识到合理利用化学可以防止污染进而保护环境。总而言之,通过在课堂上,挖掘教材中的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内容,合理设计课堂教学,使得学生真正领悟到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意义。

2.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践行绿色化学理念。化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但化学试验一般都存在着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三废”问题。因此,要充分利用化学试验教学,让学生践行绿色化学理念。化学实验微型化,指的是在化学实验中,尽可能的减少化学试剂的用量。实验微型化的主要特点就是化学试剂用量少和化学仪器装置小。在实验时,采用微型化学实验能够有效改善实验室的环境,减少实验室的污染排放,同时,实验微型化操作较为方便。在进行氯气的性质的相关实验时,可以在培养皿中,通过稀硫酸与漂白液反应来制得氯气,这样生产的氯气量少、对实验室的污染减少,并且试验的效果更加明显。另外,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可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绿色化学意识。对“废水、废气、废渣”标准化处理,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绿色试验的习惯。

第2篇: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绿色化学又称绿色技术、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及其它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化学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转化的科学。传统的化学虽然可以得到人类需要的新物质,但是在许多场合中却既未有效地利用资源,又产生大量排放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化学则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得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绿色化学可以变废为宝,可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绿色化学已在全世界兴起,它对我国这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一、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

1.原料选择

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新物料,它们在不断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生活废物,使人类的生活环境迅速恶化。为了既不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又不破坏环境,我们必须研制并采用对环境无毒无害又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

以塑料为例,据统计,到1989年美国在包装上使用的塑料就超过55.43亿kg(20世纪90年代数量进一步上升),打开包装后即被抛弃,这些塑料废物破坏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掩埋它们将永久留在土地里中;焚烧它们会放出剧毒。

我国也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而且在农村还广泛地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研制可以自然分解或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成功的方法,例如: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前者已经投入生产。光生物双降解塑料研究是我国“八五”科技攻关的一个重大项目,已取得一些进展。

2.溶剂的选择

大量的与化学制造相关的污染问题不仅来源于原料和产品,而且源自在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物质。最常见的是在反应介质,分离和配方中所用的溶剂。在传统的有机反应中,有机溶剂是最常用的反应介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能较好地溶解有机化合物。但有机溶剂的毒性和难以回收又使之成为对环境有害的因素。因此,在无溶剂存在下进行的有机反应,用水作反应介质,以及超临界流体作反应介质或萃取溶剂将成为发展洁净合成的重要途径。

固相反应

固相化学反应实际上是在无溶剂化作用的新颖化学环境下进行的反应,有时可比溶液反应更为有效并达到更好的选择性。它是避免使用挥发性溶剂的一个研究动向。

以水为溶剂的反应

由于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差,而且许多试剂在水中会分解,因此一般避免用水作反应介质。但水作为反应溶剂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因为水是地球上自然丰度最高的“溶剂”,价廉、无毒、不危害环境。此外水溶剂特有的疏水效用对一些重要有机转化是十分有益的,有时可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更何况生命体内的化学反应大多是在水中进行的。水相有机合成在有机金属类反应,水相Lewis酸催化的反应现都已取得较大进展。因此在某些有机化学反应中,开发利用以水作溶剂是大有可为的。

超临界流体作为有机溶剂

超临界流体是指超临界温度及超临界压力下的流体,是一种介于气态与液态之间的流体。在无毒无害溶剂的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项目是开发超临界流体(SCF),特别是超临界CO2作溶剂。超临界CO2是指温度和压力在其临界点(31.10℃,7 477.79KPa)以上的CO2流体。它通常具有流体的密度,因而有常规常态溶剂的溶解度;在相同条件下,它又具有气体的粘度,因而又具有很高的传质速度。而且,由于具有很大的可压缩性,流体的密度,溶剂溶解度和粘度等性能可由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来调节。其最大优点是无毒、不可燃、价廉等。

3.催化剂的选择

许多传统的有机反应用到酸、碱液体催化剂。如烃类的烷基化反应一般使用氢氟酸、硫酸、三氯化铝等液体酸做催化剂,这些液体酸催化剂的共同缺点是:对设备腐蚀严重,对人身危害和产生废渣污染环境。为了保护环境,多年来人们从分子筛、杂多酸、超强酸等新催化材料入手,大力开发固体酸做为烷基催化剂。其中采用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的乙苯液相烃化技术较为成熟,这种催化剂选择性高,乙苯收率超过99.6%,而且催化剂寿命长。

二、化学反应的绿色化

为了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合成效率成了当今合成方法学研究中关注的焦点。合成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选择性(化学、区域、非对映体和对映体选择性),另一个就是原子经济性,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为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的转变为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弃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为此,化学化工工作者在设计合成路线时,要减少“中转”、增加“直快”、“特快”,更加经济合理地利用原料分子中的每一个原子,减少中间产物的形成,少用或不用保护基或离去基,避免副产物或废弃物的产生。实现原子经济反应的有效手段很多,在些不作赘述。

三、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化工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它将成为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重要产业体系。采用生物技术已在能源、采油、采矿、肥料、农药、蛋白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精细化学品的制造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从发展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它最大的特点和魅力就在节约能源和易于实现无污染生产而且可以实现用一般化工技术难以实现的化工过程,其产品常常又具有特殊性能。因此,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倍受青睐。

第3篇: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绿色化学;环境保护;生物技术

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由于人口急剧的增加,资源的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矿产等资源占有量逐渐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保问题就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在为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排放出大量有毒物质,化学工业也为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发达国家对环境的治理,已开始从治标,即从末端治理污染转向治本,即开发清洁工业技术,消减污染源头,生产环境友好产品。“绿色技术”已成为21世纪化工技术与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科技前沿。

绿色化学又称绿色技术、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及其它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化学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转化的科学。传统的化学虽然可以得到人类需要的新物质,但是在许多场合中却既未有效地利用资源,又产生大量排放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化学则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得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绿色化学可以变废为宝,可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绿色化学已在全世界兴起,它对我国这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1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

1.1原料选择

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新物料,它们在不断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生活废物,使人类的生活环境迅速恶化。为了既不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又不破坏环境,我们必须研制并采用对环境无毒无害又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

以塑料为例,据统计,到1989年美国在包装上使用的塑料就超过55.43亿kg(20世纪90年代数量进一步上升),打开包装后即被抛弃,这些塑料废物破坏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掩埋它们将永久留在土地里中;焚烧它们会放出剧毒。

我国也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而且在农村还广泛地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研制可以自然分解或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成功的方法,例如: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前者已经投入生产。光生物双降解塑料研究是我国“八五”科技攻关的一个重大项目,已取得一些进展。

1.2溶剂的选择

大量的与化学制造相关的污染问题不仅来源于原料和产品,而且源自在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物质。最常见的是在反应介质,分离和配方中所用的溶剂。在传统的有机反应中,有机溶剂是最常用的反应介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能较好地溶解有机化合物。但有机溶剂的毒性和难以回收又使之成为对环境有害的因素。因此,在无溶剂存在下进行的有机反应,用水作反应介质,以及超临界流体作反应介质或萃取溶剂将成为发展洁净合成的重要途径。

1.2.1固相反应

固相化学反应实际上是在无溶剂化作用的新颖化学环境下进行的反应,有时可比溶液反应更为有效并达到更好的选择性。它是避免使用挥发性溶剂的一个研究动向。

1.2.2以水为溶剂的反应

由于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差,而且许多试剂在水中会分解,因此一般避免用水作反应介质。但水作为反应溶剂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因为水是地球上自然丰度最高的“溶剂”,价廉、无毒、不危害环境。此外水溶剂特有的疏水效用对一些重要有机转化是十分有益的,有时可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更何况生命体内的化学反应大多是在水中进行的。

水相有机合成在有机金属类反应,水相Lewis酸催化的反应现都已取得较大进展。因此在某些有机化学反应中,开发利用以水作溶剂是大有可为的。

1.2.3超临界流体作为有机溶剂

超临界流体是指超临界温度及超临界压力下的流体,是一种介于气态与液态之间的流体。在无毒无害溶剂的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项目是开发超临界流体(SCF),特别是超临界CO2作溶剂。超临界CO2是指温度和压力在其临界点(31.10℃,7477.79KPa)以上的CO2流体。它通常具有流体的密度,因而有常规常态溶剂的溶解度;在相同条件下,它又具有气体的粘度,因而又具有很高的传质速度。而且,由于具有很大的可压缩性,流体的密度,溶剂溶解度和粘度等性能可由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来调节。其最大优点是无毒、不可燃、价廉等。

1.3催化剂的选择

许多传统的有机反应用到酸、碱液体催化剂。如烃类的烷基化反应一般使用氢氟酸、硫酸、三氯化铝等液体酸做催化剂,这些液体酸催化剂的共同缺点是:对设备腐蚀严重,对人身危害和产生废渣污染环境。为了保护环境,多年来人们从分子筛、杂多酸、超强酸等新催化材料入手,大力开发固体酸做为烷基催化剂。其中采用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的乙苯液相烃化技术较为成熟,这种催化剂选择性高,乙苯收率超过99.6%,而且催化剂寿命长。

2化学反应的绿色化

为了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合成效率成了当今合成方法学研究中关注的焦点。合成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选择性(化学、区域、非对映体和对映体选择性),另一个就是原子经济性,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为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的转变为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弃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为此,化学化工工作者在设计合成路线时,要减少“中转”、增加“直快”、“特快”,更加经济合理地利用原料分子中的每一个原子,减少中间产物的形成,少用或不用保护基或离去基,避免副产物或废弃物的产生。实现原子经济反应的有效手段很多,在些不作赘述。超级秘书网

3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化工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它将成为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重要产业体系。采用生物技术已在能源、采油、采矿、肥料、农药、蛋白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精细化学品的制造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从发展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它最大的特点和魅力就在节约能源和易于实现无污染生产而且可以实现用一般化工技术难以实现的化工过程,其产品常常又具有特殊性能。因此,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倍受青睐。

绿色化学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可以从治标中转向治本。绿色化学的发展不仅将对环境保护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为我国的企业与国际接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朱清时.绿色化学和新的产业革命[J].现代化工,1998(6)

2闵思泽.环境友好石油炼制技术的发展[J].化学进展,1998(1)

第4篇: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1水污染的来源 

1.1农村水污染的来源 

(1)农民生活污水排放 

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混合物如各种洗涤水和人畜粪便等,是农村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由于农村自来水普及程度不高,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滞后,大部分生活污水都直接进入河流、湖泊,直接造成水体污染。其中包括洗涤物污染和人畜粪便污染。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和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导致农村地表水呈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1]。 

(2)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染物。 

农村乡镇企业数量多,布局散、规模小、经营粗放。其中很多是污染严重的造纸、印染、电镀等企业,污染物通常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周边地区的水环境。特别是近年来,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向农村转移,农村水环境污染加剧。20O6年,全国农村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达89.5亿。大量废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到乡村河道,造成水体大面积污染,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生产。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还不完善,政府对乡镇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对乡镇企业这种非点源污染缺乏有效的治理对策和措施。 

(3)农业生产中的污水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使用的农药、化肥量日益增多,在喷洒农药和除草剂以及使用化肥的过程中,只有少量附着于农作物上,大部分残留在土壤中,通过降雨和地面径流的冲刷而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 

(4)其它污染。 

农村水体其它污染主要有生活垃圾的污染、病死禽畜污染、生产生活废品的污染等。由于多数农村都没有建垃圾处理场,大量垃圾均通过河流水体排至下游。另外,病禽畜对河流的污染也不可小视。生产生活废品,主要是农膜、塑料编织袋、农药瓶以及包装盒等,这些废品不仅对水体造成污染而且对土壤也长期造成污染。 

1.2城市水污染的来源 

(1)工业废水 

在工业生产中,热交换、产品输送、产品清洗、生产反应等过程均会产生大量废水。产生工业废水的主要企业有初级金属加工、食品加工、纺织、造纸、治炼、化学工业等。工业废水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酚、氰、重金属、石油类、酸碱盐类和各种有机物等。随着国内工业结构调整的逐步优化,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对工业污染控制的不断加强,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量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工业污水排放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2)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及城市径流的污水。新鲜的城市污水渐渐陈腐和腐化使溶解氧含量下降,出现厌氧降解反应,产生硫化氢、硫醇、吲哚和粪臭素,使水具有恶臭。生活污水的成分99%为水,固体杂质不到1%,大多为无毒物质,还含有大量的杂菌,主要为大肠菌群。另外生活污水中氮的磷的含量比较高,主要来源于商业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和粪便、洗涤剂等。 

2、水污染的防治 

2.1采用绿色化学技术 

绿色化学又称绿色技术、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等。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及其它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化学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转化的科学。传统的化学虽然可以得到人类需要的新物质,但是在许多场合中却既未有效地利用资源,又产生大量排放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化学则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得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绿色化学可以变废为宝,可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绿色化学已在全世界兴起,它对我国这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2.2其它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农药、化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以便进行有效的防范。其次,要加强农药、化肥等产品生产流通的管理,确保农药、化肥品种与质量符合国家的规定和标准,避免违禁和不合格产品用于农业生产中。同时,重视对流通市场的管理,杜绝农药、化肥在各种环节上存在危害生态环境的隐患。第三加强科学技术指导,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做到科学、合理、安全施用,是防止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第四,大力研究开发和施用高效、易降解的无公害和无污染的农药、化肥。第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2],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农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要树立大环境生态观念,加大农、林、牧、渔环境污染源的管理力度,控制水土、有机质流失和土壤污染,推广高效、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参考文献 

[1]任鴻瑞,罗毅.鲁西北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耗水量的实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4,(4):37-39. 

[2]袁育枝.试论华北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资源的农业气候评价--以海河平原为例[J].气象学报.1984,(4):440-447. 

作者简介: 

张亚晶(1961-),黑龙江鸡西市密山市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环境监测 

柯春英(1966-),黑龙江鸡西市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环境工程 

第5篇: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生态病虫害防治

森林植被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于其他生物的干扰与破坏,使其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植被的生理程序紊乱,在生理上、组织上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最终导致植被的死亡,这就是病虫害对森林环境的影响。尤其在近几年,我国森林的生态环境受到的损害越来越大,病虫害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森林植被的生存与发展迎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前提下,相关专业人员在森林病虫害方面的研究不断加深,改变了传统的防治方法,从生态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生态防治的具体方法,下面本文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一、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的主要特点

森林病虫害与其他的林业灾害相比,其存在和发生的原因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而且涉及的范围很广,传播速度极快,对森林植被的危害程度也更高一些。就我国目前的森林发展状况来看,病虫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且受其影响的森林面积也呈上升趋势。除了常发性的现象之外,偶发性的病虫害也越来越常见,对森林环境的影响很大。除此之外,病虫害中危险性灾害的比率越来越高,因此对植被的破坏程度可想而知,进而给人类的生活以及经济财产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使山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受到了很大的阻碍。此外,在一个地方多次出现的害虫渐渐会转变成这个地区的主要的害虫种类,且其生存能力会不断增加,给病害虫的治理带来了更多、更难的问题。

二、传统的防治方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所谓的传统的森林病虫害治理方法,主要就是指化学治理手段,这样的治理措施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病害虫的防治方面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有三种:第一就是加强预防措施,对森林的内部与外部环境都进行严格的监视,使病虫害很难由外界传入到森林内部;第二,仔细研究害虫的生存条件,在森林内对病虫害存在的条件进行破坏,使其无法继续繁衍生息;第三就是对病虫害进行直接的消除措施,将已经存在的害虫杀灭。就目前我国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来看,化学治理手段还是占据着主要位置,但是从化学的角度看问题,会过于强调防治过程的快速性和经济性,不利于森林生态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例如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等等,这样即使消灭了病虫害,对植被的生长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会打破有害的生物与天敌之间的生物链的平衡,无法使植被在竞争共存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同时还会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使其生命力更加顽强,对病虫害的长期治理十分不利。另外,化学农药中一般都会蕴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面积的农药喷洒对森林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这些问题都促使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必须进行改革。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出,传统的化学性的防治手段已经不符合时展的要求,森林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必去要从生态视角出发,换言之,就是要采用生态防治的手段,这无疑是目前病虫害治理手段中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三、森林病虫害的生态防治手段

1、生态调控措施

生态控制与调节措施主要有立地调控、林分经营的管理等等。立地调控的措施主要是在松土、施肥、除草等植被栽种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调节与控制措施,使其更加符合植被生长的实际需求。经调查,立地因子对森林治理能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对森林有直接影响的因子。除此之外,林分经营的管理措施也是生态控制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主要分为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森林卫生状态的控制等几个方面。这种生态调控措施从本质上来讲就是通过改变林分的空间结构,来达到对有害生物的活动范围进行监控的目的,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十分有效的。

2、生态控制技术的研究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利用森林植被、有害生物、天敌等之间的动态联系来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使有害生物的活动范围不断缩小,尽量减少其对森林植被的不利影响。因此,生态控制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技术以生态管理系统为基础,对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维护与更新,从而使森林内部的生物链以更好的状态发展下去,把生物链内生物种群的数量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使其相互制约,实现动态平衡。

3、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

生物防治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对森林植被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都没有危害,可以说是一种健康环保的治理手段,对有害生物并不采用杀灭的措施,因此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很小,也不会产生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副作用,能够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生物防治还包括微生物农药、动物源农药以及昆虫仿生制剂的研究,这些措施都是以生态的角度看待病害虫防治的智慧结晶,对森林的生态保护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森林病虫害环境友好型农药的研发

近几年来,经常会出现食品中农药含量过高的问题,这就是农林业病害虫治理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的结果。为了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人们会进行这样的思考,病害虫的防治中虽然无法完全杜绝农药的使用,那么是否能研制出环境友好型的农药,降低其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呢?这其实是生态防治手段的重要指导思想,环境友好型农药的研发与使用,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农药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同时还能使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降低,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总之,以生态的视角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需要在掌握病虫害特点基础上,采取多种生态防治手段,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苏红刚.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绿色科技.2015(11)

[2]胡仁确.试论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农技服务.2015(04

第6篇: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草莓;高产;高效;栽培

草莓是江苏省东海县的主要特色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600 hm2以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促成栽培的草莓上市期在元旦、春节前后,往往上市时间越早,销售价格越高。从2010年至今,东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了宁玉草莓进行种植,均表现出早熟、优质、丰产、抗性强等特点,该品种比红颊、章姬草莓早上市15 d左右,667 m2产量达到4000 kg、产值4万元,得到了消费者和种植户的认可。现将该品种主要特点及栽培技术小结如下。

1 品种特征特性

宁玉草莓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以幸香X章姬杂交选育而成,2010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态半直立,长势强,匍匐茎抽生能力强。叶椭圆形,绿色,叶面粗糙。花房长短合适,分歧少,节位低,坐果率高。果实圆锥形,红色,光泽强,风味佳,甜香浓,可溶性固形物10.7%,硬度1.63 kg/cm2。一、二级序平均单果质量24.5 g,最大115 g,果个整齐,连续开花坐果性强,早期产量占有率可达40.5%~57.9%。耐热耐寒性强,冬季不易矮化,春季转暖不易疯长,中抗炭疽病,抗白粉病,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促成栽培。

2 栽培技术

根据宁玉品种特性,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应把握四要点:“选用无病种苗、施肥足、早定植、控灌水”。

2.1 培育壮苗

壮苗是草莓高效益栽培的关键,直接关系到草莓定植后的成活率、产量和品质。选择通透性好、土壤肥沃、排灌便利、前茬作物为非草莓的沙壤土地或黏壤土地种植。母株定植前20 d深翻土地,全层均匀撒施基肥,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 kg或商品有机肥200 kg、复合肥10~15 kg,做成宽1.5~1.8 m的畦,沟宽20~30 cm。3月下旬至4月初,选择无病毒健壮植株作为母株,每667 m2定植900株。母株栽种后,要及时浇水、除草,摘除母株上的花蕾和花序、枯黄老叶及病叶。母株开始抽生匍匐茎后,要及时将匍匐茎苗理顺,在子苗具有第2张展开叶时进行压蔓,匍匐茎子苗根扎入土中后,可根据苗情长势浇水追肥,8月中旬后停止施肥,尤其是停止施用氮肥,控制水分,以促进花芽分化。宁玉草莓壮苗标准为:无病虫害,株型矮壮,须根多、粗而白,根茎粗1.0 cm左右,功能叶4叶以上,叶色鲜绿,叶柄粗壮,单株苗质量20 g左右。

2.2 土壤消毒

针对设施草莓生产中出现的连作障碍问题,采用石灰氮太阳能消毒,无公害化处理土壤,有效降低土传病害、土壤返盐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因连作障碍发生的死苗现象。石灰氮的主要成分为氰氮化钙或称氰氨基化钙(分子式CaCN2),它的灭菌原理主要是石灰氮遇水分解后所生成的液体氰胺与气体氰胺,对土壤中的真菌、细菌等有害生物具有广谱性的杀灭作用,并且对根结线虫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太阳能日光消毒灭菌是在封闭的环境下(土表薄膜覆盖、日光温室密封或二者兼具),利用炎热夏季太阳能日光照射提高土壤温度,经过热力灭菌作用,达到杀死或减少耕作层土壤有害生物的目的。石灰氮日光高温消毒灭菌综合运用2种技术,人为创造药肥与高温灭菌的环境条件,充分协调土壤微生态平衡,有效提高整体防治效果,解决设施草莓生产中出现的连作障碍问题。一般每667 m2用石灰氮80 kg,加上碎草1000 kg。单纯太阳能日光消毒技术是一种非化学的处理手段,所以不存在任何的残留或污染;石灰氮也最终可以完全降解为尿素、氢氧化钙等物质,因此石灰氮日光消毒技术还可以取代溴甲烷法土壤消毒,以维护土壤微环境生态平衡和无公害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1-2]。

2.3 整地起垄

宁玉草莓早熟丰产,施肥以基肥为主,如果基肥不足,后期会营养不足,造成植株疲劳,果个小,风味差。基肥主要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每667 m2用量3000~5000 kg、饼肥80~150 kg、复合肥30 kg、过磷酸钙80 kg。土壤深翻,做成高垄,垄面宽50 cm,沟底约30 cm,垄高25 cm以上。

2.4 定植

8月中下旬定植。每667 m2定植7 500株左右,每垄2行种植,株距18 cm左右。栽植时按苗的大小将苗分开,壮苗的株行距可适当放宽,弱苗可适当加密。栽植深度不能过深或过浅,达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好。栽植时应注意草莓的定植方向,将凸面朝向垄的一侧。铺设滴灌,栽植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有条件的定植后覆盖遮阳网,遮阳3~5 d,便于缓苗。

2.5 定植后管理

2.5.1 覆膜保温

采用4层薄膜保温即地膜+小拱棚膜+中棚膜+大棚膜,根据外界气温确定覆盖的层数。10月下旬初霜后,夜间最低气温降至5~8℃,扣大棚膜保温,扣大棚膜后7~10 d覆盖地膜,用细土封严定植孔,以防晴天中午地膜下高温溢出烫伤植株及花蕾。在外界气温低于0℃时加盖小拱棚和中棚保温。

2.5.2 温度管理

覆棚膜初期,因外界气温尚高,为促进植株生长及发育,棚室内温度控制可适当高些,保持白天25~30℃,夜间12~14℃。当进入现蕾期,白天气温可在25~28℃,夜间10~12℃,如夜间温度超过13℃,则会使腋花芽退化,雄蕊、雌蕊受到不良影响。进入开花期,白天要求气温在23~25℃,夜间8~10℃。果实膨大期,白天要求23~25℃,夜间6~8℃,此时白天温度如低于23℃,则草莓收获期将推迟,但果实可进一步增大。到果实收获期,白天20~23℃,夜间5~7℃。总之,草莓植株的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白天棚内温度不低于18℃,夜间不低于5℃即可。

2.5.3 植株管理

(1)宁玉花芽分化容易,缓苗期短,定植后生长快,花序长短中等,可不必喷施赤霉素拉长花序。(2)摘叶和匍匐茎:宁玉叶片不大,株高适中,生产中应尽量多留叶片,只去除匍匐茎和无功能叶片即可,以保证叶片给予果实足够的营养供给。(3)去花茎:结果后的花序要及时去掉。(4)疏花疏果:根据植株长势及花果量,可适当去除高次序的花果,每个花序保留5~10个果实。第1批果可保留较多果实或不进行疏果处理,尤其后期如果出现植株营长生长跟不上,生长疲劳,应去除高次序花果,保证营养生长跟结果的平衡。

2.5.4 授粉

在棚室栽培中采用蜜蜂授粉,可提高坐果率,减少畸形果,增产15%~20%。放蜂时间为草莓初花期,每667 m2放养1~2箱蜜蜂,放置蜜蜂的日光温室通风口须增设纱网,以防蜜蜂飞出。

2.5.5 肥水管理

宁玉草莓对水分需求量比红颊、章姬等品种少很多,生产过程中应适当控水,以保证果实品质。一般情况除了配合施肥滴灌外,不单独灌水。

定植成活后,约25 d左右开始追施复合肥1~2次,667 m2每次10 kg,促进植株生长,保证植株开花结果前足够的营养生长。覆地膜前,667 m2施入钾肥8~15 kg。开花结果期在每序果的第1果开始膨大时追肥,一般667 m2追施含钾量高的复合肥15 kg。在结果盛期可适当喷施钾肥、氨基酸肥等叶面肥。宁玉草莓早熟丰产,尤其在结果后期,可增加追肥量和追肥次数,每次每667 m2施高钾复合肥20 kg。注意观察植株长势,一旦有脱力苗头,可采取追肥和疏花疏果措施。

3 病虫害防治

宁玉草莓较抗病,田间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和灰霉病,在草莓定植后及开花前,重点防治炭疽病,可选用质量百分比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百泰)水分散性粒剂800倍液,或质量百分比50%咪鲜胺锰盐(施保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0.4%低聚糖素水剂250~400倍液喷防。防治灰霉病主要是通过采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等措施,控制棚内空气湿度,搞好生态预防。药剂可用质量百分比50%凯泽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1000亿活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亿活孢子/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进行防治;也可用质量百分比10%腐霉利烟剂或15%克菌灵烟剂,每667 m2用药200~250 g,于傍晚用暗火点燃后密闭烟熏1夜,次日开门通风[3]。

虫害主要是蚜虫、蓟马,可选用质量百分比10%异丙威等烟剂进行熏蒸防治。

4 采收

采收可从当年的11月上中旬开始,一直延续到翌年5月中下旬结束,约6个月时间。以果实定个后,果面全部或绝大部分转成红色为准。采收后可分级装盒,分级上市出售,以体现优质优价。

参考文献

[1] 唐梁楠,杨秀瑗.草莓无公害高效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