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范文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

第1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范文

可以预言,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尤其是随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进入实验区,高中物理教学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主要应在以下两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1. 在教学设计的立意上要有新的突破

众所周知,在应试的重负之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通常都是从知识的理解记忆、技能的规范操演和解题的强化训练来立意的,课堂教学的目的几乎被唯一地定位在向学生传授应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因此,“传道、授业、解惑”就被片面地当作传递知识、教授技能和帮助学生解决在掌握知识与技能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灌输也就必然成了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中,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教学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又把它具体化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由于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渠道,因此,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真正成为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实践场所和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必须突破单纯以”双基“来立意的旧框框,本着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高度责任感,从三个维度来全面构思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活动。

首先,对于教学内容的构思,要以课程标准中的相关条目为依据,以所用教材的相关内容为参照。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不仅要关注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物理学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主要成就、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在“过程与方法”维度,要注意把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物理探究的重要意义、物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物理学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独特角度和物理学思考并解决间题的典型思路等纳人教学的内容。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把揭示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展现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和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间题、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等纳人教学内容中。

其次,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教师本人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技能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接受逻辑和心理特点,有度又有序地安排教学活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间题、验证物理规律,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间题;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讨论、交流、合作;还要让学生通过物理课程,来学习如何计划并调控自己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学习过程,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注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清;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精神;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所学的物理知识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区,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不是互相孤立而是有机统一的,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分别操作。这是因为就课堂教学而言,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既涵盖了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和重点内容,又针对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薄弱环节,体现了物理教学的完整性;就学生的发展而言,健全人格的堵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必要条件,健全的人格是一个整体,如果课堂教学只偏重培养人格中与认知有关的部分而忽视其它部分的培养,就可能会导致学生完整人格的解体和内心世界和谐的破坏,其结果必然严重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以更高的立意,从三个维度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力求在教学中把三维目标的各项要求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亲身经历与体验学习和探究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滋养和熏陶。与此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避免对三维目标采取形式主义的态度,机械套用、生硬拼凑,或者“穿靴戴帽”、画蛇添足。事实上,教师只有通过完整的教学才可能培育出学生健全的人格。

2. 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被看成单纯的认知体。在教学活动刚开始甚至尚未开始就被人为地划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学生在学业成绩上呈现出的个别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素质差异造成的结果,课堂教学对于这种差异的改善作用极小或完全不起作用。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只能按正态分布的原理,以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为基准,根据中等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和实施教学,不难预料这必然会导致有人“吃不了”、有人“吃不饱”的状况。这种置学生间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于不顾,只管把既定的知识甚至仅限于与应试有关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一刀切”式教学,完全背离了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严重地损害了许多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新课程改革所遵循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单纯的认知体,而是富有朝气和生命活力的完整的人。因为包括教学在内的“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人,而不只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人”。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一模一样的标准件,也不是一个仅以年级或班级为标志的抽象群体,而是一群具有多元智能和独特个性的具体的人。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容器式的被动接受体,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的学习主体。理论和实践都早已证明,“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方面会变得十分相似”,人为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是武断和缺乏根据的。

第2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生物 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高度发展、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世界各国为培养创新人才以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课改)。生物课程老教材的"难、繁、偏、旧"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学生学习的动机;老教材注重学生输罐式的接受和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等。可见,教材改革是有必要的[1]。

1、高中生物课程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1.1时代的发展要求引起基础教育改革

21世纪不是知识掌握得多就能成为人才的年代。世界各国正以知识的创新及所掌握知识的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即体现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非知识的掌握能力。而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及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正面临从旧教材中强调的理念、体制、手段分别改革到目标、内容、方法的全面变革。可见,我们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经过课程改革从而达到培养高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以使我国在较短时间内与发达国家缩短差距。

1.2基础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不能与现今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相适应

生物科学的发展由原来对生物现象、生物的结构地研究来对生物进行分类,已经发展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利用基因工程使微生物为我们生产各种人类需要的激素、抗体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利用细胞工程为我们人类快速繁殖优质奶牛等。DNA、蛋白质等分子水平上对生物的亲缘关系的研究的发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标志着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生物科学技术的新时代。而现今的高中生物课程还只是停留在理论方面的学习。随着各学科在教学中的发展、社会中的作用、各学科的相互渗透,高中生物课程已逐渐提到了主导学科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要适应新的社会要求改革高中生物课程[2]。

2、生物课程的课程理念

2.1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要想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就使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的结构、分类,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了解,进而了解各科学科之间的联系等,我们很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教材,进而改革教学模式、方法,以使学生适应当今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的学生才会在将来的就业中能够得心应手。

2.2尊重每一位学生

因为每一位学生的背景和起点都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兴趣、习惯也不同,学习动机也不同。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每位学生,激励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机会,给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及乐趣。从而使学生愿意学习。所以,现在的新教材在知识的呈现方面是多元化的,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通过"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前沿"、"科学史话"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知识和现状,同样也提高了他们对该科的学习兴趣。可见,新教材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其能学习或需要的知识,所以新教材能兼顾到各层面的学生的需要,即尊重每一位学生。

3、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3.1教师是辅导者

教师在教学当中不再是知识的传播器,而是通过传授知识的同时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自主获得各方面的技能,这样,教师在教学当中扮演的角色就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了。

介于教师是辅导者的角色,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为: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分析问题;由教师指导其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教师对学生所探究的结论的对与错作出科学的判断,指出学生探究的成败的原因,并及时对学生的探究进行评价,肯定其探究的精神、成功的给予鼓励、失败的提出希望和激励。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就能使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能够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能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使学生具备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

我们的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传授还会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目的,从而适应课改的要求。这样,教师就成了学生学习的激发者了。

正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的角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设计好课堂提问,利用一个个兴奋性的提问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然后,在教师的辅导下由学生自主去解决问题。这样,同样体现了新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而能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会培养出有创新的新一代。

3.3教师是引导者

我们的教师通过对教材知识的分析,促使学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得感悟,提高学生对待问题的应对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为续教师作为辅导者、激发者之后,教师还可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学生在教师的激发下,由教师辅导其如何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其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步骤等。可见,教师在新教材实施中处于引导者的角色,有利于新教材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有重要的作用。

3.4通过开发和设计,能使新教材与考纲紧密联系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新教材的时候,善于开发新教材,结合考纲编写教案,编排课文内容,罗列重难点,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目的的去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并灵活应用知识。达到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处理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等。达到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考纲紧密联系。同时,教师还要能够根据教材编写练习,设计出难度层次不同的练习,照顾各层面的学生,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4、结论

总之,时代在进步,教材改革是必然的,在新形势下,按照新时代的教育对老师的要求,我们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教材实际、时代特点、教育要求等备好课;转换老式教学中的师生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上课;以提高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和能力为目的,培养适应新时代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第3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体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24

由于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没有太多趣味,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甚至让许多学生厌倦或畏惧,所以导致许多高中生并不热爱体育运动。在“应试教育”的浪潮下,高中阶段的体育课一度成为了摆设。高中生的体质状况也日益堪忧。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老师一门心思的抓分数,为了提高升学率,恨不得自己的学生时时刻刻都坐在教室里,埋首于各种题海战术中。因此,体育老师有责任和义务让处于沉重压力下的高中生们,通过体育课而爱上体育运动。家长一味地呵护娇惯孩子,不让孩子参加一些比较激烈的体育活动,过分重视分数,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万事大吉,从而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而高中生自身在面对这种高考的压力和长者的期待下,也两眼紧盯分数,将必要的体育活动抛之脑后。于是,体育课通常等同于“自习课”,甚至被其他课随意挤占也是家常便饭。高中体育课所处的这种尴尬局面,虽然由以上诸多原因导致,但是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体育课真正发挥其增强高中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就要求体育教师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一、分层教学法,各展所长

分层教学法,是根据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来进行的有区别的教学,是可操作层面的“因材施教”。它显然与“歧视性教学”有着根本性区别:分层教学法是在充分考虑了个体间的不同素质和特质之后,安排以科学相宜的教学手段,使所有学生能发挥各自所长,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展示出最好的自己。分层教学的应用在体育教学中尤为必要,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有显著差异性,况且还有男女性别差异,我们不能按照传统的“一刀切”方式,将相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施加在运动承受力不同的人身上。例如在投篮测试中,教师应当考虑到体质较弱的女生和个子偏矮的男生,适当地调整投篮高度,才不至于磨损他们的积极性。这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教学,既不苛求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所热爱或擅长的运动,保持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又能够让学生提升自己的体育素养。

二、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在各科教学中都得到了普及,它主要通过声音、图像和文字来进行知识的传递,把它作用到体育课中也是卓有成效的。体育教学并不是只能在室外进行,室外运动要受到天气条件限制,雨天体育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室内上课,这时候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对一些体育运动知识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还可以通过视频或动画展示,更加生动形象地突出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和难点。体育运动是一门需要多多观摩体会的课程,通过观察标准化的动作展示,学生才能做出正确的学习。教师通过通过多媒体创设学习情景,来刺激学习者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大大节约自己的时间,毕竟高中体育教师带班之多,所教学生人数之众多,教学任务繁重,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升教学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一些概念复杂的体育动作,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边展示各个动作边讲解其要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通过课前制作课件,也能宏观把握教学程序,好的课件能够体现教师对实现重难点突破的布局思考,也能传达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体现其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可以领略到与自己现实中老师不同风格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新f,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竞争合作法,鼓舞斗志

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在体育课中,尤其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在竞争中合作,以合作促进竞争。教师在组织体育课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体育水平进行优劣搭配,增加彼此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学习。在锻炼中,互相帮助和提高,在具体完成某一个任务的过程中,成员之间各自发挥所长,取长补短。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体育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其竞技性,体育竞赛总是能让人感到热血沸腾。学校体育当然也不能完全与竞技相脱离,像校园运动会这样的比赛就是实证。只要教师把握好了竞争的尺度,就能以竞争方式增加体育课的趣味性。体育课上组织一些团队间的简单有趣的竞赛,促进团队内部成员的合作互助,促使学生在竞赛中提升自己的体育能力和素养。通过团队与团队之间的激烈比拼,让学生的兴趣高涨,增强他们的体育参与意识。

四、兴趣教学法,寓教于乐

第4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范文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中学教师带来了种种矛盾和冲突,可以从四个方面构建中学教师激励机制,即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柔性的薪酬制度;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创建公平民主的环境。

一、新课程改革带来的种种问题

1.素质教育诉求和应试教育惯性的冲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全面地考虑到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因素,明确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在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与此同时,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旧的观念和管理方式并没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而发生大的改变,仍然以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以升学率和管理的严格程度来衡量学校的办学和竞争实力。长期以来,中学教师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夹缝里艰难而无奈地生存着,并不断遭受社会的种种指责,心理负荷不断加大。

2.知识更新需求和教学工作量增加的冲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教师不能再仅仅作为特定知识的讲授者,需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实践、反思和创新,主动成为教学过程的研究者、创造者和开发者。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这也是教师作为知识型群体的一个自然需求。而一些部门和学校领导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训的做法,将大量的工作任务施加在教师肩上,教师缺乏自主的学习时间,没有机会与精力更新知识和接受继续教育。既被期待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又缺乏必要的培训条件加剧了教师的心理冲突。其实知识更新需求和教学工作量增加的冲突实质上就是教师角色转变的冲突,即由讲授者向研究者、终身学习者转变的冲突。

3.教育质量考评体系和现实教学实际的冲突。正确的考核评价不仅具有激励作用,而且具有导向作用。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升和这场持久的教育改革的成败,但是当前的考评制度远远不能适应现实教学实际的要求。许多教师一方面要按照旧的质量考核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以往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新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和自己进行研究性学习。原来的质量考核体系不仅不能达到预定的评价目标,而且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导致部分教师对改革失去信心,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

二、中学教师的需要特点

1.物质需要的朴实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只有当低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能发生、发展。物质需要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条件,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所谓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中学教师的物质需要大致可分为生活物质需要和工作物质需要。生活物质需要如住房条件、工资待遇等,工作物质需要如教材、教具等。中学教师对生存与工作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的要求是相对有限的,这固然有受传统文化崇尚节俭观念的影响,同时与当前我国社会分配体系中尚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方面与环节,以及教育投入不足的现状也是分不开的。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教师的物质需要同其他社会群体一样,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总体上相对比较朴实,主要是生理性需要。

2.发展需要的稳定性。发展需要是指对主体素质或条件不适应状态的趋平衡要求。教师所处的特殊工作环境决定了他们具有很强的发展需要,教师发展需要的满足依赖于持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终身学习、持续教育成为中学教师的内在要求。中学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责任,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他们需要事业上有所成就,能力上有所提高,学术上有所建树,不断发展、完善自己。这种需要成为中学教师勇于进行教学改革、提升学术水平、改善知识结构的强大动力。研究表明,许多教师并非只对工资福利有强烈追求,而是需要有稳定的工作机会与环境让自己的能力得以展现和发展。

3.成就需要的强烈性。成就需要是指工作上追求卓越,学习上追求上进,力求充分发挥个人潜力,不断作出新业绩的需要。成就需要是一种重要的高层次需要,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所谓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如成就感、奖励、责任感和提升等。寻求事业的发展和成功是中学教师的共同特点,中学教师的成就需要突出地表现在希望“教有所成”上,即以教学的成功与创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为最大的快乐和精神满足。教师强烈的成就需要的形成与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社会责任有密切关系。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个体分散性,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等都是独立完成的。何好的教材、先进的教学方法都必须经过教师本人的消化、吸收、思考、总结,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才能传授给学生。正是这种独立分散的工作方式使教师的成就愿望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后有了实现的可能。此外,教师固有的职责决定了他们希望在学生身上体现出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从而间接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激励机制的构建

建立中学教师激励机制就是要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个体的发展结合起来,在充分考虑教师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种机制,使教师个体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与学校目标相一致,激发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达到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使教师产生学校所希望的行为和价值观,就应该构建一套新的、完整的中学教师激励机制。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柔性的薪酬制度。在双因素理论中,薪酬是一种保健因素。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工资待遇对脑力劳动者已呈现多种象征意义,薪酬不仅是物质的需要、生存的需要,也已经上升为精神的需要、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金钱除了具有交换价值,还有象征价值。奖金的档次标准不仅代表着收入的高低,也是衡量自我价值的重要尺度和坐标,它是教师地位的标志、自尊的依据和安全的保障,诠释着教师在社会上的成就、地位和价值。在这种意义上说,工资待遇已成为激励因素。

在分配制度的改革中,学校领导应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加大向教学科研第一线教师的倾斜力度,设计制定出一套反应迅速、合理有效、变化灵活、方式多样的柔性薪酬制度。柔性薪酬制度可以和目标的设定紧密结合,即降低基本工作量的同时保证基本工资,且使得基本目标容易完成。在完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加大超额完成任务的奖励力度,实行薪酬的弹性化,让获得收益变成一种对自己超额劳动后的充分肯定与奖励,突出工作业绩在分配中的作用,拉开收入的差距。在这种措施下,超额完成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科研工作将成为现实。

2.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中学教师的需要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需要的复杂性决定了激励手段的复杂性。因此,对他们的激励必须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激励的两种模式。物质激励通过经济手段激发动机,调动积极性;精神激励通过理想、成就、荣誉、情感等非经济手段激发潜能,调动积极性。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如果脱离了物质激励,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而物质激励脱离了精神激励,或只搞物质激励,不搞精神激励,被调动起来的积极性就不会持久,并且会造成急功近利等负面现象的产生。

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认为,教师对自尊、自我实现等精神需求是十分强烈的,提高教师这方面需要的满足水平,能有效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精神激励。学校领导要针对教师的精神需要,实事求是地肯定教师的成绩,公平地作出评价,作出与其工作业绩相适应的精神奖励。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进一步调整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比重,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同步激励;将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绩效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并且能够被评价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有效的绩效管理可以提高教师的成就感和对学校的满意度,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有效的激励。考评制度的建立是对教师进行科学管理和公开奖惩的重要环节。只有依据客观、科学的考评标准进行的考评对教师才有激励作用。要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根据不同类别、层次岗位的不同要求,制定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期望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被期望所激励,总是用对未来良好结果的期望来激励现在的行为。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要和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从满足教师的自我发展的需求出发,使教师明确新课程带来的可观的发展条件,焕发教师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憧憬。考评过程要注意民主、公开、透明和公正,不对教师隐瞒。对教师绩效考评的结果要积极反馈、合理利用。缺乏反馈的考评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引起职工的不满意感,使人的工作积极性降低,成为一种去激励因素。

4.创建公平民主的环境。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管理中激励力量的大小往往决定于人们相互间的社会比较这一重要因素,即人们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的劳动、付出和得到的报酬、荣誉与他人进行比较,若比较后认为是公平合理的,就会激发工作动力,发挥积极性;否则便没有积极性或者积极性很低,甚至消极对抗。由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原有的评价激励制度逐渐与教学的实际相脱节,而新的评价激励体系并没有完全得以建立,因此,为中学教师创建公平民主的环境,提高教师的满意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5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范文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评价,就成为当代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一、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湮没,学习动机被窒息。这时就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让他们想学,想去发现其中的秘密联系。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英语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并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这样一来,他们就敢于在课堂或课外用英语去说去想了,觉得他们自己也能学好英语。在师生的合作研究中是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也就是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的具体操作等都应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加以指导、点拨,起到为学生“导航”的作用。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有所学,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冒尖,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

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是改进教学方法。“善歌者使人记其声,善教者使人记其志。”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它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出色、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旧知识的复习要做到“精练”和“实用”,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扫清障碍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湖北武汉市教科院一项关于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教学态度占17%,学识水平占13%,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占70%。因此,要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这也正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

三、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俗话说:“一碗水端平了,才才不会向外溅。”在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对他们冷若冰霜。课堂交往是人与人的交往,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特别是听取批评意见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诚恳友善的品质,这样就不易出现上述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常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激发出愉悦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学生之间情感和文化的交流,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差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化。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课后主动接近后进生,鼓励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做好教学评价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不是终极性的,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价,即看待学生。评价可分为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并且不断地鼓励学生采取两次甚至多次评价方法,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的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也就是教师不能吝啬表扬和鼓励。当然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其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

第6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范文

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强调重视激发和保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是我们体育课程建设的一个进步。为此,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提高了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

对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讲,学习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未来公民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政府意志的体现。对于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作为学生来说,有些教材(如田径、体操、武术等)学起来可能有些单调、枯燥,但是只要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好处,就得认真去学,而且还要学好。新制定的《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提倡选项教学的同时,把田径教材特别规定为学生必修内容,而且还专门为其规定了学时与学分,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体育课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二、提倡学生体育想象

1、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美国学者恒内斯在《培养创造行为》一文中提出:“创造力包含了知识、想象和评价能力,没有知识就不可能有创造力。”例如:可以让学生编一些健美操、游戏等代替耐力训练,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把这一枯燥的练习变成愉快教学,以激发练习的情绪,使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驱使行为的一种心理动力,能驱使人去进行想象和探索事物的规律。例如通过形体课、健美操、体育舞蹈可以对学生进行形体美、姿势美、动作美等美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培养自锻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刚才提到了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练习,这是有前提的,就是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锻能力。所谓自锻能力,就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进行独立锻炼的能力。我们知道人的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与活动紧密联系着,人们只有通过不同的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各自不同的个性。自锻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培养才能产生,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极为重要。

自锻能力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认识能力:包括学生对学习、锻炼的进取动机,以及对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

2、实践能力:即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3、调节能力:即在独立锻炼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包括对练习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姿势的调节能力。

4、检查能力:即对锻炼效果的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能力。

以上四个要素相互沟通、有机联系,我们在实践中不能忽视其中一点。

通过上述对自锻能力的概念及要素的论述,我们可以推想出这样一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既有目的又有目标,既有约束又无束缚,既有集体学习又有自由活动范围,去自主、积极学习。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不仅有效,而且已被普遍承认是一种发展个性的好方法。

四、引导学生自主创新

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能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第7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范文

2007年秋季开学后,我校的教学改革正式展开.下面结合我校的课程改革,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材变了,课堂变了,如果教育理念不改变,任何教育改革都是难以实现的,为此我校专门进行了一次“确立全新教育理念,建立小组合作导学稿的教学模式”的培训.现代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恰恰是教育者的理念,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如果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那么他的教学水平必将长期维持在原有的水平而止步不前,他的工作越投入,对学生的伤害就越大.我被这些观点深深地震撼了,开始用心的、深入的广泛关注那些课程改革较为成功的学校的做法,积极学来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文章,领会新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想、理念,改变了自身的许多教学行为,尽力让新课程理念深入课堂,落脚在课堂.与此同时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使我深刻意识到作为教师必须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与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活起来.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更新的时代,没有丰厚的学识底蕴,就不会有超前的理念,思想就会僵化,就不会感到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就会安于现状.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吸取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努力跟踪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并且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才能真正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明确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

任何教育教学的改革,如果没有引发课堂的深刻变革,那么它都只能是处在学校的空洞的说教上;任何教育教学的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的话,那么这种改革就不能说是彻底的.我所参观过的改革较为成功的洋思中学的课堂,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已全然不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座位上听的局面,那里的课堂已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成了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也已不再是教师对学生训练的场所,而是成了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更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如今我的课堂也悄然发生着如下变化: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鉴于新课标的这种思想和理念,我尝试着、努力着,结合每节课的具体内容使之得以落实.在讲授《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我就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师: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剪一个直角三角形,怎样才能使全班同学剪下的直角三角形全等?

学生们稍做思考,开始激烈的讨论,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先折成正方形,然后剪出边长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生2:先定好两条边长,再利用长方形的一个直角,剪下直角三角形

......

师:在众多的方法中,请同学们思考哪一种最简便?

生:讨论了一会,公认生2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按生2的方法剪下直角三角形,进行验证.

学生们异常兴奋地剪下直角三角形,然后进行比较.

师:如果把直角换成锐角或钝角,角的两边仍然对应相等,我们剪下的三角形还能完全重合吗?

生:能

这时很自然引入新课“边角边”判定方法,然后再通过让学生动手画图进行验证,学生们在这种浓浓的兴趣中开始了这节课的学习.

类似这样的情景引入,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努力给学生营造参与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氛围,真正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实在课堂.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以来模仿与记忆,教师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我在讲授《用方程组解决问题》时,给出这样一个问题:

(1)现有190张铁皮做盒子,每张铁皮可以做8个盒身或22个盒底,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个完整的盒子,问用多少张铁皮做盒身,多少张铁皮做盒底,可以正好配成一批完整的盒子?

学生们通过分析很快找出两个相等关系:

做盒身的铁皮数+做盒底的铁皮数=190

盒身数×2=盒底数

于是很自然的设用x张铁皮做盒身,y张铁皮做盒底

x+y=190

8x×2=22y

很快解出

x=110

y=80

答:用110张铁皮做盒身,用80张铁皮做盒底.

在学生们正得意的时候,我不失时机的把题目变换成:

(2) 现有20张小铁皮,如果1张小铁皮能做2个盒身或者做3个盒底,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能配成一个完整的盒子,问最多能做几个盒子?这时需要用几张铁皮做盒身,几张铁皮做盒底?

这时学生们有了上一题的经验,迅速模仿上题:

解:设用x张铁皮做盒身,y张铁皮做盒底

根据题意得

x+y=20

2×2x=3y

解得:

x=8(4/7)

y=11(3/7)

解出结果后发现x,y不是整数!于是个个面面相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解错,也有同学开始大喊,老师这题不对,x,y应该是整数才符合题意!我笑而不答,要求他们再好好思考一下,并且可以在组内进行讨论.于是每小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气氛空前活跃.最后各小组选派代表给同学们进行讲解:

生甲:因为x,y应该取整数,所以可先用8张铁皮做盒身,11张铁皮做盒底, 于是可做 8×2=16个盒身,11×3=33个盒底

还剩4/7张做盒身,3/7张做盒底,又因为4/7>1/2,3/7>1/3

所以剩下的纸可再做一个盒身,一个盒底,一共17个盒身,34个盒底,因此最后可做17个盒子

生乙:由 x+y=20

2×2x=3y

解得

x=60/7

y=80/7

每张铁皮可做2个盒身

×2≈17,即最多做17个盒身,而17×2=34,需要34个盒底

每张铁皮可做3个盒底

用纸做17个盒身,33个盒底后余纸:20-17÷2-33÷3=0.5>1/3

还可做1个盒底,此时盒身17个,盒底 33+1=34正好配套!

......

同学们讲出了很多种不同解法,同时对每一解法都不自觉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得我对学生们的这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到由衷的赞叹!给以后的教学带来很多有益的启迪:作为老师不仅要做好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再让他们通过小组间合作、讨论,释放出各自最大的潜能,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课标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驾驭教材,培养学生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的能力.

三、注重教学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便有20年的教学,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第8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

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应时展的要求,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履行着“奠基工程”的职责。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还是课堂教学。就语文学科而言,近来出现了这样的苗头: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似乎就是要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否定,否则,怎能体现出一个“新”字?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我们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变革教学方式,但前提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语文教学精髓的基础上,吸纳符合时展的教学理念和要求。而改变了一点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就冠之以“师生互动”、“小组互动”、“自主探究”等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很是令人费解。 新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然而,理解上一旦出了偏差,或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或过分夸张,就会步入误区,出现问题。

一、新课程语文理念

新课程语文理念中强调,“建设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隋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其中重点指出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思维为主,以“自主、合作、探究”为辅的方法的教育模式。我们在研究新课程语文理念,重要的是分析指出语文新课程理念中的核心所在。可以看出,以新课程语文理念为标准的新课程要求旨在提倡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性,即其社会价值意义.因此.我们在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的教学基础上,应当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与社会性为基础,发挥语文教育的核心推动作用。也可以说,语文新课程理念即是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培养语文素养与语文思维为基础的理念。

二、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语文新课程改革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进步显着。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由于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立足长远的改革,因此一朝一夕的热潮必然替代不了旧有制度对教育的冲击。改革还需继续前进.我国当前教育现状距新课程改革之目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需要走。分析其原因,总的体现与以下三个方面:

2.1主观上的意识问题。新课程改革,是对当前教育制度的完善与教学方式的转换。教育是教育的终端执行者。大刀阔斧的教改应当先从教师自身“改革”而走,只有教师自身观念的改革,才能带动新课程改革的活跃,否则失去了其现实意义,改革就成为空谈。

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影响改革的主要因素。当前改革也存在与教师队伍中的诸多问题。影响并制约着课改的实施。首先,教师自身意识不足,很多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上不涉足改革,甚至出现有些教师仍借用往年备课资料,教师自身意识的不足,对改革没有形成足够的认同感必将导致教改的阻塞。其次,许多老师进行改革,因为没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成效不佳,逐渐积极性丧失,教师在思想意识上首先放弃了对课改的坚持。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应当随时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尤其是需要时间累计的语文课程。语文课改更应当持之以恒,以接力棒的方式传达下去。

2.2外部条件的问题

当前许多学校,尤其是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由于基础设施的不足,学校信息化不通畅,对新课程改革尚未引起重视,还停留于以往的教学方式上。另外在外部条件上,师资力量的欠缺与学校自身的宣传不到位,导致新课程改革的闭塞。同时,许多学校对新课程改革措施只采取走过场的形式,未涉足根本,未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课改评价体系。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这导致学校新课程改革气氛不浓,总体进度不高,效果不显着等。学校的指导是对教师课改工作的有效促进,只有学校花力气,带领教师队伍的改制,才能促进学校课改的成效。

其次,在客观条件方面,由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其耗费人力物力巨大,由于经费条件的不足,或者专项资金的欠缺,造成课改的硬伤。使得学校无法进行正常的课改实验。

三、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对策研究

政策条件作为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必要添加,其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着主观作用。只有在相应的政策条件下实施才能保证其理论性的完善,才能有依据地促进新课程的健康发展。当前形式下,新课程改革已事在必行,而政策条件则成为了阻碍新课程改革成功的阻碍。在政策支持方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理论性的将解决问题的对策归纳为以下两点:

3.1政策上理论性的规定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政策上的规定。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政策一方面指导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也限制并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这主要体现在新课程改革无纪律性和无效性方面的实施。因此,政策在对新课程的改革上,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只有政策的硬性规定,结合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完善新课程的发展。

3.2政策上的物质条件地支持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硬件上的支持。由于新课程的实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耗费资金如教学器材的提供教学中实践经费的开支和教师的补助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相对与此,在资金上的苦难也是导致新课程改革出现瓶颈障碍的必然条件,尤其是相对经济条件欠缺发达的农村学校而言。地方财政的供给不足,导致新课程改革渐而远之。因此笔者认为。在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应当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只有硬件设施得到了充分的保证,才能完成新课程改革的重大任务。同时,学校是新课程改革的直接践行者,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第一线工作,最了解当前教育现状。提高新课程改革步伐,还需要得到地方学校的大力支持与普及。首先是教师思维意识的根据.新课程改革缓慢发展重大原因是因为教师思维意识的不跟进.这就使得我们新课程改革不能得到延伸。因此在学校中,学校领导应当对教师进行思想培训,如参加类似演讲比赛,又如参加进修培训等。

第9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范文

[关键词]新改革 教师情绪 消极 机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226-01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虽然对教师可能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但也使其不得不进入新一轮的教学考验以及自身教师专业理论的再学习过程[1],让不确定成为每一位教师都要面对,而且必须面对的日常之物,从而使得教师情绪受到强烈的冲击。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除了喜悦外,更表现出紧张、焦虑、担忧、冷漠、无奈等消极情绪。

一、新课程改革视阀下教师消极情绪的产生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许多教师因为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教师因职业原因而产生职业倦怠等原因而衍生出消极情绪[2],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阻力。

二、新课程改革视阀下教师表征消极情绪的原因

(一)制度落实不到位

虽然新课程改革提出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是相关的教育评价政策,尤其是考试制度及模式却迟迟未有改革之姿,这无疑给予新课程的实施极大的阻力,也使得教师在新课改实施中饱尝辛酸。[3]

(二)课程资源不到位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教师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具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意识。而目前,许多教师想要实行新课程改革,而课程资源匮乏的现状使得其寸步难行,只能以观望之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显示出极大的无奈。

(三)角色转换压力大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悄然发生着变化,而许多教师自身并未在角色转换中做好充足的准备,面对教师权威受到挑战,而一向依靠权威来管束学生且自身权威意识极浓的教师,失落与沮丧的情绪油然而生。

(四)师范素养显不足

新课程的实施打破了以往教师只需掌握学科知识的局面,需要教师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以外,还要有其他知识和能力,如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课程的组织和实施等。正是因为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使得教师出现焦虑、自我贬低等不良情绪。

(五)缺乏勇气实践难

新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者既是一线工作的教师,由于教师本身职业易产生倦怠从而导致教师缺乏改革的主动性,再加上制度和现实的不统一,使得教师表现出犹疑、漠然的情绪。

面对课程改革的紧迫形势,由于教师职业本身易产生职业怠倦等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对外界的动态漠不关心。不管媒体如何狂轰滥炸,也不管大会小会如何强调,依旧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以观望的姿态处理这件事,等到别人成功以后再依样画葫芦。

三、课程改革视阈下教师消极情绪应对策略

(一)深入课程改革

我国新一轮课改的目标是要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转变,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4]因此,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应该更改对学生的考核制度,从单一的闭卷考试向多元化发展。

(二)完善资源配置

新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对学校的硬件资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在资源方面的不足,使得新课程的一些举措难以顺利实施,导致教师的消极情绪。[5]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补助力度,对于基础教育落后的地区,提高资源配置。

(三)提高教师素质

缓解参与新课改的压力,不能仅靠外部环境的改变,更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靠自身的努力排解消极情绪。许多消极情绪的产生皆因教师自身素养有待提高而引起,应该注重对教师的再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观念的更新和先进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是推动新课改的必备条件,是缓解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6]

教师要学会控制管理好不良情绪,使自己的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在教学中尽最大可能地保持良好的情绪,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享受快乐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壮成.课程改革视阈下教师的情绪表征及应对策略[J].教育导刊,2009(9):40-43.

[2]尹弘飚,李子建.课程实施与教师心理变化[J].全球教育展望,2006(10):20-25.

[3]尹弘飚.教师情绪劳动:一个象征互动论的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11(8):27-33.

[4]汤志东.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英语教师问题转型探讨[J].安顺学院学报,2008(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