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改革基本理论范文

课程改革基本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改革基本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1篇:课程改革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 中职政治课 《生活经济》课程 生本理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我们愈发觉得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它为我们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社会的发展依靠改革、创新的推动,社会呼唤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呼唤课程改革,而如今的新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改革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它能够不断地推动教改的深入,使我国的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中职政治课的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生本理念逐渐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凸显出来,特别是在《生活经济》这门课程中。本文就教师在《生活经济》课程中贯彻生本理念的重要性加以探讨。

一、贯彻生本理念的原因

中职学生大多是初中学习阶段成绩比较不理想的学生。他们向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自信心不强。而初中政治课的内容和教学模式又使他们产生了反感。

(一)学习内容枯燥,教师照本宣读,灌输说教。

不少教师只是强调自身的说教,而对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大小关注甚少,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较为漠然。这不可避免地造成政治课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也就无从谈及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

(二)考核方式的束缚。

在现有的考核方式下,学生如果对书本知识记不牢、记不准,就达不到选拔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对政治课无学习兴趣,甚而产生厌学情绪。

以上问题对于中职教育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能力。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阶段就要实施信心教育。《生活经济》就给予了我们实施信心教育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二、生本教育的特点

(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参与的全程性。“自主”贯穿于学习活动始终,从学习目标的明确到学习重点的明晰,从学习方法的选择到学习形式的决定,从学习过程的推进到学习反馈的进行,学生均在参与。在这些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为了配合学生,绝非包办代替。

2.参与的主动性。主动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和本质,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来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上的独立与自主。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自我计划、自我选择、自我监控。因此,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能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

3.参与的情感性。自主学习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情感投入,能在学习中挑战自我,证明自我,获得真知,享受快乐。

4.参与的有效性。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做到“会学”。衡量学生是否自主能动地学习,不仅要看学生是不是在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要看他们是不是富有成效地学习。因此,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效的。

教师倡导自主学习,就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满足学生探究、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提倡自主学习,教师就要打破传统教学组织的“灌输”陋习,实现“主导”与“主体”关系的平衡,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足够的活动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他们封存的记忆,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智,放飞他们囚禁的情绪,使学习活动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心智的拓展、心灵的放飞,使学生得到自由、健康、充分和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学习的开放性。

生本教育的开放性不仅包括课堂上的开放,而且包括课外的开放。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开放性体现在学习的讨论和交流上。它认为讨论是学习的常规,学生几乎天天有讨论,堂堂有讨论,人人要讨论,只要是学习上所需要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讨论的。可以是同学之间的讨论,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讲座,而非师本教育的封闭式地把学生当作灌输工具的教学。

三、在中职政治《生活经济》课中贯彻生本理念的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古今中外,教学方法种类繁多,教师科学地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

(一)自主探索法。

这种方法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学习材料与学习伙伴的影响下,对新的知识结构内容进行自我学习的整合。学生对自己探索的问题进行论证,解决问题。老师的教学着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管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水平高低。在《生活经济》课程教学中,我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比如,在《正确维权》这部分内容中,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地了解作为一个公民有哪些基本的权利,在课前我就布置了相应的作业,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并且归纳总结:我们公民有哪些基本的权益,哪些又是我们平时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在课后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一一列举。特别提出《民法》是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一步法律,我们应该熟悉了解,而且又列举了一些《民法》中的相关案例。通过自主探索法,学生尝到了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的喜悦。

(二)小组协作学习法。

生本课堂强调的小组协作学习法是指合作的伙伴形式,把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课堂自始至终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出现,小组协作回答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弥补师生交流的缺陷,使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群体中得到解决。在《理财工具箱》这一模块中,我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在上节课学生对四种理财工具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理财工具的组合,要求能够以最合理的组合方式获得最大的收益。课堂上各个小组的同学各显其能,勇于实践,各自都运用实际的数据来显示自身的优越性。通过层层的讨论、论证、分析、归纳、整理,学生在同学间的协作下能力不断提高,在赞成和反对声中激励了再探究的欲望,巩固了书本知识。

(三)讨论探究法。

生本教育认为,讨论是课堂的常规,课堂上教学内容很多是可以通过讨论探索的形式来取得的,而讨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师生讨论,可以生生讨论,只要是学习需要的都可以进行讨论,课堂中要通过讨论过程来达到学习的过程。人人参与讨论,学生能轻松地学习相关的知识,而且增强合作精神和民主意识。例如,在第一模块《行行出状元》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中职类的学生为什么前途无量?这样的一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讨论热情。在讨论过程中,我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主讨论自己归纳。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大大增强了自信心。

四、生本教育在《生活经济》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一)避免居高临下,营造民主课堂。

当代中学生参与意识强,不盲目轻信,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的居高临下、“惟我正确、惟书正确”令学生反感,学生不听课就是表现之一。生本教育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虽然学生是受教育者,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师生间是互动式,让每一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客观上也要倾听别人的意见,允许学生说不同的观点,甚至是错误的看法,这种民主的气氛有利于学生轻松地上课;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令问的人要思考,回答的人也要思考,它引导学生在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去感悟自己、感悟别人的看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避免空洞说教,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生活经济》课程内容广泛,知识全面。如果单靠教师空洞的、不切实际的说教,不仅教师非常辛苦,而且学生也会觉得味如嚼蜡。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资源是无限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去寻找资料,归纳整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会找出几个乃至十几个资料,甚至是教师找不到的资料。学生在分析归纳的时候,视野、思维会扩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高,政治课便不再抽象、深奥和枯燥。学生会懂得用事实证明理论是否正确,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

第2篇:课程改革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舞蹈课 基于工作过程 改革

长期以来,虽然我们不断的进行课程改革,但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无疑,课程内容的程序化已成为制约课程改革的关键。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是凸显成人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结果导向教学方法的理论观念,它是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方法之一。对于幼艺专业舞蹈课来说,就是要以幼儿园工作的需求为目标,以幼儿教师舞蹈编、导、演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幼儿园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以任务的完成过程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教学模式能达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本人基于上述理论,提出对成人高校幼艺专业舞蹈教学进行四点改革。

一、理论课程改革

成人高校幼教专业舞蹈课程的基本理论通常涉及舞蹈的起源、定义、简史和种类等方面,另外,还有各舞种和幼儿舞蹈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按照常规教学讲解起来,难免有些枯燥,可设计修改为课下学生搜集资料思考问题,带问题来上课,上课时师生一起分析讨论解决问题,教师不再通篇讲解。这样既可压缩理论课课时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实操课上,又培养了学生找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及其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基本功课程改革

基本功的训练是一切舞蹈学习的基础,常规的教学会对学生进行较严格的训练,但是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原则,幼教老师并非舞蹈演员,所以无需按照舞蹈演员的标准进行训练,训练的要点应该在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最终能在幼儿园的工作中,指导幼儿进行舞蹈训练即可。基本功训练课程可以改革为,教师选择适合的内容以幼儿的训练方法来进行训练。如,学生可以在地面练习压腿、压垮、弯腰和踢腿等。学生们可以分组练习,每次课每组选择一个同学做“小老师”指导其他同学的基本功训练。这样能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幼儿的训练方法,锻炼基本功教学的能力,为幼儿园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创编课程改革

在创编课上,可以根据引入问题、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结果的四个步骤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引入任务,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工作任务展示,提出问题,讲解任务应用背景。创编课上教师每次可以给学生一个幼儿园教学中会出现的题目,如圣诞节快到了,要组织小班同学进行舞蹈表演。给学生一个切入点,建立感性认识。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其次,分析任务,制订方案。师生对圣诞节编排舞蹈节目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把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或自由结组,每组分别制定设计方案。

再次,实施方案,完成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如,在创编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需要从网上下载视频或对音乐进行编辑等问题,教师就可以适时讲解相关内容,辅助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在过程中始终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

最后,评价成果,引申提高。创编任务完成后.师生共同评价作品。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提供新知识、新要求,对知识的构建进行引申和提高。

四、教学法课程改革

舞蹈教学法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思维、教学模式都要改变,应创设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本人恰好具有一定的幼儿舞蹈教学的实践工作经验,能够指导和调整教学活动,在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协商之后,可将幼艺大专班学生分期分批安排到本人所教幼儿舞蹈学习班上听课或做助教,回到课堂上后再进行讨论和总结。

以上是对基于工作过程的幼艺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使这种教学模式切实应用到成人院校的课程教学中,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课程改革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虚拟现实;案例分析;科学前沿讲座

中图分类号:F4079;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4009603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由管理科学、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建设法规等众多学科理论与知识集成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课程。目前,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得到国内广泛共识[1]。

我国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天津大学建工学院在人才需求的背景下,近十年来针对水利工程专业开设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以培养“懂设计、精施工、善管理”的复合型工程人才为培养目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学时有限、实践教学难以保障等原因,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问题,没有达到课程设置初期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因此,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已成当务之急,应主动转变教学理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为工程建设输送有用人才[2-9]。

一、水利专业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现状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的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如何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协调,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有关的工程建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该门课程针对大二或大三学生开设,此阶段已学习了部分专业基础课,没有学习专业课程,对工程建设程序、工艺等没有足够的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若没有充足的工程实践教学

环节,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课程设置初期缺乏对实践教学的考虑,以及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基本分布在西南地区,实践花费和难度较大,

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1)课堂教学。原有的课堂教学主要为理论学习,讲课虽然深入、细致,但由于学生对工程建设过程及规律缺乏直观认识,工程案例教学不足,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理论,但离如何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

(2)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初期,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点。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到位,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库还未建立。客观条件上,实践教学成本高,难度较大,很难实现课外实践。这些不利因素致使在实施环节上,学生主动参与不够。

(3)教学方法。未能有效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模拟工程项目管理的新型教学形式没有广泛普及。

因此,有必要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方法入手,推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使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真正达到培养管理和技术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二、课程改革和实施方案

针对课程设置初期存在的问题,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在教学中进行了适当的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工程项目管理基本思想、管理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增加案例分析式教学和科学前沿教学的课时。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内,增加了实践教学的环节,包括实际工程现场教学和虚拟现实平台教学。这样,把认知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通过课程改革,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学习自主性进一步增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实施

1.虚拟现实平台教学

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工程现场讲学是最好的实践教学方式。而大型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来往交通不便,花费较大,客观上不可能经常去现场,

因此,有必要探索开发虚拟现实教学平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场实践教学的不足。三维虚拟现实平台的教学,依托于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中心,自行开发相关教学资源,学生在实验室中体验工程现场的感觉,充分保证所学知识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度。图1―图2所示为水利工程仿真中心已开发的教学资源实例。

2.工程现场讲学

虽然有虚拟现实平台作为现场教学的辅助,但必要的现场讲学仍必不可少。天津地处北方,有很多水闸、防波堤等水利工程。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可进行的工程现场讲学包括以下三方面。

(1)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教学过程中组织1~2次工程现场教学和参观。

图1 高拱坝施工过程三维交互仿真系统教学资源

图2 施工截流工程仿真系统教学资源

(2)利用集中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安排工程项目管理有关的实践和讲座。

(3)鼓励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研究课题和社会咨询服务,提高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理论知识学习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的基础。在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讲解中,以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基本常识、基本原理、技术方法等为主,辅以一定的思考练习和随堂讨论,使学生初步掌握该门课程的原理和方法。

4. 案例分析

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与案例讲解和分析密不可分。

(1)案例讲解。通过多种渠道精心挑选案例素材,如鲁布革水电站招投标案例,详细讲解和分析对应的教学内容。

(2)案例分组研讨。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立讨论小组,4~5人为一组,每组一个案例项目进行讨论,利用课后时间完成讨论及总结报告,在课堂上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给予点评。通过案例讨论,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课堂理论知识,而且学到了如何进行组织、分工、配合和沟通。

5. 科学前沿教学

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技术随着工程实践不断发展而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教材及案例库的更新速度显然已达不到现代工程项目实际管理的需要,而教师参与的科研课题则是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的,代表了科学发展前沿和实际工程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定期组织拓展性专题学术讲座,通过专题报告与学术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前沿和实际情况需要。

(二)考核方案改革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单纯通过考试难以评判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因此考核形式采取卷面考核、课堂讨论与分析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课堂讨论即平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记录、问题讨论等,占总成绩的20%;分析报告在结课后,由教师布置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题目,如进度计划编制、索赔报告等,4~5个学生一组,按要求提交最终报告,占总成绩的30%;卷面考核以闭卷考试为主,主要考核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占总成绩的50%。通过不同考核形式的结合,既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考核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实施效果

虽然在课程设置初期的教学环节中,因实践教学和教学方法的原因,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通过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案的不断改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可以达到如下目标:(1)基本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基本常识、基本原理、技术方法等;(2)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兴趣和课程参与度;(3)通过案例分析、分组研讨等,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课程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学科前沿讲座,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方法的同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具备了毕业后从事实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基础。

四、结语

实践证明,工程项目管理这门新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何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项目管理知识和实践技能,是目前教学改革中探索的内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谨记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一步一步地完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的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参考文献:

[1]成虎. 工程项目管理[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郭庆军,刘慧萍.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07, 16(1): 85-89.

[3]卢永琴,熊伟. 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08,17(4): 119-121.

[4]孙海燕.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 科技信息,2010(5): 167, 201.

[5]谢琳琳,张原,王幼松.《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建筑经济,2010(7): 87-89.

[6]董新平,蔡迎春.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 57-60.

[7]马静.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探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7): 225-226.

第4篇:课程改革基本理论范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对高校教师教育提出新要求

教师专业化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21世纪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潮流。在教师职前教育阶段,作为教师教育主要承担者的各类高等师范院校必须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出发,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进行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2011年10月8日教育部又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2.高等教育需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通过1999—2001年连续3年大幅度扩大招生,中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从1998年的643万上升至2001年的1 214万。2001年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为757万,比1998年的361万增长1.1倍。这3年的大幅度扩招一举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偏小、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状况,提高了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增大了高校高学历专业人才的供给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高等教育进入质量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在巩固改革发展成果基础上,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3.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教学改革总体要求

高等教育的就业体制改革主要是改变过去“包分配”的就业模式,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对教师教育各专业本科办学影响深远的则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专业化。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2001年4月1日起,国家开始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普通高校非师范毕业生也可以申请教师资格证,各级各类学校可以面向所有高校毕业生招收新教师,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严峻。同时,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也可以在非教育行业就业,与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竞争。因此,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核心价值。

二、综合性大学发展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优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教育专业化提出了很高要求。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地理教师,这就要求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除了要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了解、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仍保持相对独立的办学管理模式,十分有利于发挥师范学院的教育学科优势并与基础教育进行合作。而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二级学院,师范学院的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更要依靠综合性大学的专业优势,提高办学水平和学生的培养质量。

与师范院校相比,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门类和专业多、综合性强、学术性强、师资力量雄厚等优势。在设置课程时,地理科学专业可以充分利用青岛大学的专业优势,引导学生通过青岛大学其它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选修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的公共选修课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修养。在学科建设层面上,应通过与学校其它非教师教育专业的合作提升各学科办学层次、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教育的学术性。

三、综合性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存在问题

1.过分追求课程体系完整性、教学内容重复

过分追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为了向综合性大学相关学科专业看齐,提高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学术性,地理科学专业在设置课程时过于追求体系完整,课程内容繁杂。完整的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但在综合性大学中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教育过分追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主要是各门课程教学课时数不够,教师感觉授课负担太重,学生感觉课业负担太重,学习专业课的兴趣降低。

教学内容重复。过分追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导致地理科学专业本科不同课程在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前沿性学术问题等方面存在教学内容的重复,如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与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课程之间,测量与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2门课程之间,区域分析与规划和经济地理学2门课程之间均存在一定教学内容的重复。这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降低了教师的授课效率。

2.传统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受教育理念和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以往很多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授课习惯“满堂灌”,通常是以自己从头到尾的讲授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是典型的教师本位主义、知识本位主义。这种教学方式的缺点是教师拼命讲、学生拼命记、考试拼命背,学生不能发挥主动性自主学习,思想受到限制。一些教师即使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也是将所讲授内容搬到屏幕上“照本宣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是受到了束缚。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落后于当前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不能及时地渗透、体现在高校教师教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必然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教师缺乏“职业适应性”,从而削弱教师教育的“师范性” 和“示范性”特点。

四、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1.构建新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地理教师。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除应具备一定的地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该具备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涉猎一些其它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构建的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新课程体系应以为培养目标服务为基本原则,新课程体系在横向知识结构维度上含大学通识课程、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教育学科专业课程3大课程群;在纵向功能结构维度包含思想教育与综合素质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能力课程功能上是由低到高递进的4层次。

2.地理科学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成

大学通识课程群。大学通识课程群在功能结构维度上属于第一层次,即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课程。根据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拟设置的课程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C)、公共体育。由于地理科学专业招收高中理科毕业生,而中学地理课程却是具有跨“科学”和“人文与社会”两大领域特点的综合性课程,因此本专业大学通识课程群还应该包括培养学生人文与社会科学素养的课程,这可以通过要求学生跨专业选修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各专业的相关课程,或者要求学生在大学公共选修课体系里选修相关课程实现。

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群。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群在结构功能维度上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能力课程3个层次。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地理科学导论、地球概论、自然地理学、环境学概论、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设置基础理论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形成基本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测量与地图学、遥感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实验与实习等。设置专业技能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本专业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专业能力课程主要包括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自然灾害与减灾、区域分析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区位论、区域综合整治规划等课程。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形成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

第5篇:课程改革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31-02

面临21世纪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国家将新能源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科技发展重点任务之一是新能源利用。2012年,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金太阳”政策及“金屋顶”政策,两大政策均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太阳能是能源领域的新兴重点发展方向,开设太阳能发电技术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2级培养计划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定位于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应用。新能源特色系列课程主要有《太阳能发电技术》等5门课,其中1门必修课,3门选修课及1门实践课,《太阳能发电技术》是必修课和重要特色课,要发挥特色课程的作用,非常有必要进行课程改革。

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课程改革的意义

目前,国家需要大量的光伏发电相关的技术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人才缺口较大。北京市重视“太阳能”学科点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议有条件的院校建立太阳能培训试验中心,以培养一大批能胜任太阳能开发需要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此形势下,开设《太阳能发电技术》课程,讲述国内外太阳能光伏发电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从实际应用和工程设计角度,分析装置、系统和应用,介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新技术、最新成果,为学生以后从事太阳能电池研究、光伏技术应用、光伏电站建设与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太阳能发电技术》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机会,提高学生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共计32学时,其中讲课24学时,实验8学时。该课程属于专业课,必修课。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太阳能资源的状况,理解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的构成,掌握光伏电池、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及相关电力电子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熟悉最大功率跟踪的概念及常用算法,最后介绍典型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材问题。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实际应用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但人才培养需要有针对性的教材和相关的参考书。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新技术,其知识内容更新速度非常快。目前这方面的书籍很多,但实用教材却很少,有些书针对光伏发电的某一点,过于专业,有些书只是简单的科普,多数不适合作高校教材。

2.实践教学问题。实验教学对工科学生掌握所学课程的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至关重要,太阳能发电技术更是如此。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训装置相对匮乏。国内有一两家教学仪器公司开发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训平台,价格昂贵,能开设的实验很少,且操作性差,对锻炼学生的手动实操能力帮助不大。

3.教学案例太少,教学案例建设薄弱。工程实践部门主要完成工程设计及施工,科研院所专注于技术提升与创新,能用于教学的工程案例资料很难查询,即使能找到少许资料,技术资料也不完备,缺乏演示行和可复制性。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教材建设。本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参考《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及其逆变控制》等章节内容,有些内容借鉴网上资源、科技文献的资源,经过加工整理,形成自编讲义。

2.教学内容更新。本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涉及到光学、电工学、电力电子学、软件工程、单片机等基础知识,涵盖了供配电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基本理论。既包含太阳能电池、蓄电池、逆变器、控制器等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又有包含系统设计、应用、安装、检查与试验等基本技能;既包含电力电子变换电路及控制电路等硬件内容、也包含最大功率跟踪等软件内容。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这些内容会不断更新,并将更新的内容添加到课堂上。

3.实验装置研制及实验内容更新。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平台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逆变器等组成,测试仪器主要用到万用表、电流表、功率仪、温度计、照度计、辐照计等仪表,能够进行太阳能电池板伏安特性实验、太阳能电池板不同入射角影响特性实验、太阳能电池板输出功率与负载特性实验、最大功率跟踪特性实验四个必做实验。该实验平台上还可以进行太阳能电池板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随光强变换实验、太阳能电池板暗特性曲线实验、太阳能电池串并联特性实验、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原理实验、太阳能控制器性能实验以及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实验凳选作实验。

4.教学方法改革。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上课时采用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等实战教学。上课过程中,讲到一些基本理论后,举一些相关的、具有一定前沿性和趣味性的例子,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到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时,可以找些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的图片,视频。图片是单轴跟踪还是双轴跟踪?也可以让学生思考,除了这两种跟踪方式,还有没有别的跟踪方式?结合电力电子技术和单片机等课程,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器。另外,在举例讲解时,也可以适当介绍本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最新发展成果。教科书出版周期长,往往不能及时介绍学科最新、最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教师把最前沿技术引入课堂,不仅扩展了学生知识面,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本学科发展的习惯,同时也了解学生的发展潜力,以便选拔学生。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学习过程转变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提高的过程。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等实战教学是为某地区设计一套10kw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要求列出当地的太阳能资源状况,光伏板的性能参数、连接方式、倾斜角,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及实现功能的方案,逆变器工作原理及逆变电路,蓄电池容量等,最后给出系统的经济预算及经济效益评价。

5.学生开放实验。开放实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每年选拔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参加。在兴趣驱动下,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实验过程,参与计划项目的学生要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先后完成太阳能节能洒水控制系统设计、太阳能多功能休闲椅控制系统设计、基于太阳能的教室灯光节能控制系统、太阳能智能温湿度控制器等开放实验项目。

6.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说的是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练就一身过硬的功夫,才能把课上好。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储备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知识面较宽广,对教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老师要不断的扩展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业务素质,才能在讲台上站稳。近年来,电气工程系每年都派老师参加教学能力提高项目、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到重点大学进行进修学习、交流,每年参加教学会议。通过与国内高校教师的交流学习,找到了差距,少走了弯路,增强了信心,锻炼了沟通交流能力,更加注重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承担责任。通过交流与合作能获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获取教学信息和灵感,产生新的想法;教师在合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学生合作很有益,教师也在身体力行他们所倡导的信念。课程组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就教材、实验内容、授课内容、考核方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问题进行探讨。

四、结论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课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本着多学习多探索的原则,本文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选择及更新、实验装置设计及实验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开设开放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初探,并将这些改革应用到电气工程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肖志刚,蒋瑶,尹绍全,何岚.“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课程改革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61-64.

[2]汪义旺.Matlab仿真在光伏发电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177-179.

[3]张发云,李水根,李玲,等.光伏专业太阳电池多晶硅绒面创新实验设计[J].新余学院学报,2010,15(5):73-75.

第6篇:课程改革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基础工程;教学模式;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112-02

一、《基础工程》的课程特点

《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通过对《基础工程》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桩基础、浅基础、基坑工程、边坡工程和地基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为未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0世纪之后,土建方面的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这样使《基础工程》这门课的授课内容滞后于行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当前我国土建行业的要求。为了使本课程体现出强理论、强实践和强综合的三大特点,适应目前土建行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应对授课模式进行优化,并且对授课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理论,还能在工程实践领域进行正确的应用。因此,需要对《基础工程》课程教学的模式进行不断探索与改革。

二、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基础工程》课程包括理论和课程设计两部分内容。目前,我校在教学内容上的课时分配为:理论方面24课时,课程设计方面1.5周。在教学方法上,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是采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对于其中部分公式的讲述是采用板书的形式加以推导说明。在教学内容上,《基础工程》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地基承载力分析、浅基础设计计算、基础沉降分析、桩基选型、桩基承台设计计算等理论内容。课程设计是针对理论课程的实践,在给出设计资料后,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两项任务:一份浅基础相关的设计绘图及一份深基础相关的设计绘图。在完成设计任务的过程中,首先对理论课程学习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以及总结,其次,提升作D、识图能力,以弥补基础知识的缺陷。就目前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来看,《基础工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越发突出。近年来,由于教学体系改革,《基础工程》课程的课时被极大地压缩。课时一再压缩,然而课程内容并未有所减少,甚至增加了对部分新技术进展的熟悉与了解等内容。这使得本就难以完成的规定教学内容更加无法完成,从而加深了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之间的矛盾。该矛盾使得教师的备课工作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得不对一些次要内容进行压缩甚至直接跳过。

2.学生对知识点缺乏系统认识。教师上课过程中无暇仔细将重要的知识点展开,导致学生对公式的推导过程缺乏感性的认识。理工类学科的公式推导一直给人一种艰涩难懂的印象,但事实上,一旦搞清楚每个步骤的含义,顺着每一步走下去,你会发现那些难啃的公式自然而然地就在你脑中形成。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就教学经验来看,如果能在课堂上带动学生发散思维参与到某些重点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来,那么将会大大加深同学们对公式本身的理解,甚至不需要特意花费时间死记硬背,就能将公式轻松记下来。在考场上,由于考试氛围紧张,时间紧促,不少平时死记硬背公式的同学临场记不起公式导致失分;而那些对公式推导比较熟悉的同学,此时却能够在模糊的推导印象中将公式进行还原。

3.“教”与“学”之间存在矛盾。由于教师提高了教学速率,课堂讲课节奏加快,学生忙于画重点抄笔记,在课堂上无暇将教师讲授的内容消化吸收,很容易造成知识点的缺漏和误解。同时,教师还要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当下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展开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规范阅读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建筑设计、施工现场的影像以及文字资料,从而加深其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感性认识。然而所有这些任务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且信息量又比较大,学生的专注力和接受能力都受到了更高的挑战。有些同学反映:老师你上课过程中讲的我都懂,但是下课以后就好多知识点模糊了。复习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做习题也是简单地套公式,并不理解解题过程。这一现象侧面印证了学生并不能完全消化课上的内容。

三、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基础工程》应在教学各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形成“教学内容模式化、教学手段多样化、考试考核制度弹性化、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课程内容重组,选择重要的基本理论进行授课,减少灌输式的教育并同时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从基本理论联系向工程实际转变。基础知识部分应作为课堂讲授的重点,其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础理论、计算公式以及规范规定等,这样教学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从而能够更好运用到工程实际中去。

2.教学手段多样化设计。对于各章节内的知识讲解,采用“问题驱动法”开展教学,促使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深知识的理解。此外,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与实践结合,并同时辅以身临其境的讲解,将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实现“教、学、练”的一体化。

3.考核制度的改革。在教学的考核方法上,应采用过程考核并同时注重成果考核。将教学过程学生的完成情况作为过程考核成绩,从知识掌握、应用、创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以课堂表现和提问、问题讨论的参与度、大作业的成效及考试成绩作为最终考核成绩。通过过程和成果的两方面考查,取消用考试成绩衡量学生对课程掌握程度的方法,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又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充分理解基本理论、充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目的,培养适应时代的高级应用型土木工程师。

4.课程改革的成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基本理论、整合教学内容、增加案例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和“任务驱动式”等方式教学。采用小组协同配合作业的教学模式,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的双重考核模式,优化考核制度,形成优化的考核制度。

四、总结

通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基础工程》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可以更好地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的衔接也效果显著,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际工程运用能力都有所增强。这样促进学生由掌握基本知识向综合实践能力的转化,加快了我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步伐,提高了我校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程晔,艾军.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6,03:99-101.

[2]平琦,朱杰.卓越计划背景下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大学教育,2013,24:46-47.

[3]王月香,顾欢达.建筑工程方向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10,05:91-93.

第7篇:课程改革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学;教学;应用

一、BIM技术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指基于最先进的三维数字设计和工程软件所构建的“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为建筑设计师、结构工程师、土木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水暖电工程师、开发商乃至物业维护等各环节人员提供“模拟和分析”的科学协作平台。

BIM技术自1975年在国外被提出发展至今,随着计算机硬件水平的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软件开发采用的主流技术。目前国内外对BIM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BIM系列软件和BIM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近年来建筑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主流BIM软件有REVIT、Bentley、Tekla等。

二、BIM技术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建筑学作为建筑设计行业中最大的一个学科门类之一,其重要地位一直倍受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业也持续高速发展,使得建筑学专业一直处于热门专业的状态,由建筑学所涵盖和派生的几个方向如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学在社会需求的拉动下也迅速增长。建筑学专业一直是建筑相关专业中就业满意度最高、平均薪资最高的专业,社会发展对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很多本科高校都开设了建筑学专业。

随着国家对应用型大学建设的不断推进,大多数高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本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系统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设计方法等专业知识,获得建筑师基本训练,具有基本设计和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能在城市建筑领域内的规划、设计、监理、管理、开发及咨询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基于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为高校建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及提出了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新方向。一般高校建筑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以及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包括美术、高数、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建筑力学、建筑构造等;专业主干课包括: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筑设备、中外建筑史、Auto CAD建筑制图、3D Max三维效果图制作、城市规划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建筑法规、城市景观等。而上述课程中的大部分课程都可以与BIM技术进行关联教学,一方面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新的技术,与行业发展接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更加直观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通过BIM实训等方式,丰富课程的教学形式,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推进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目的。

1、BIM与《建筑物理》

《建筑物理》课程主要介绍建筑物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研究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声、光、热等因素对建筑外部环境及内在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功能性和使用质量等。传统的《建筑物理》课程的教学比较侧重于各种概念和计算的讲授,学生学习了以后只能够得到一些定性的知识,而熟练的把建筑物理的相关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建筑设计中还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学习吃力、计算费力等情况,不能够很高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用BIM技术的专门软件,可以形象的演示建筑设计方案还可借助其强大的数据库中的物理参数进行物理计算,也可以自动地将三维设计模型的数据导入到各种分析软件,例如可对能耗、绿色建筑、日照等快速地进行模拟分析。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并且使课堂内容更加的直观容易接受。

2、BIM与《建筑构造》

《建筑构造》课程是以学习建筑的构建原理、构造做法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基础课。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大量性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构造特点以及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为后期的建筑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传统的授课方法中建筑构造的梁、板、柱、门窗等内容是独立成章分开讲解的,缺乏一定的关联性,而运用BIM技术完成的建筑模型中梁、板、柱、门窗等都是具有相互关联的建筑构件关系,并且各个构件之间可以相互搭接,并且使用BIM技术的专门软件,可以对设计是否符合规范进行自动校核,减低了出错率,节省了时间,使得设计方案更加具有可行性。同时通过软件创建模型来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BIM与《Auto CAD建筑制图》、《3Ds Max效果图制作》

学习《Auto CAD建筑制图》、《3Ds Max效果图制作》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练的了解和掌握计算机软件Auto CAD和3Ds Max基本操作、常用命令以及绘图技巧,运用Auto CAD软件可以完成建筑平、立、剖面以及大样图的绘制,3Ds Max可以给予Auto CAD平面图纸的基础上完成三维建模以及后期的渲染等工作,借助于以上两个软件可以完成整套的建筑设计图纸的绘制及表现。传统的绘制图纸的方法是先借助相应软件完成二维图纸,再由二维图纸导入3Ds Max等软件中进行三维建模,而采用BIM技术二维设计图纸可以直接从三维设计模型自动生成,避免了重复工作,节省了时间,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由此可见,建筑学专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BIM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做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与行业接轨,使学生毕业就可以适应行业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对于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用BIM技术可以进行弥补,使课程内容更加的直观、生动、易懂,亦可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第8篇:课程改革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课程建设 酒店管理 现状 改革构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12-02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近几年围绕高职高专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一直在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酒店管理学》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

一、高职高专《酒店管理学》教学现状

《酒店管理学》是酒店管理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的后续课程有《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营销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本课程与后续课程共同构成酒店服务与管理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主线,从而实现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课程基于酒店中层管理人员及基层服务人员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来确定课程目标,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而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依据职业能力的培育选择课程内容,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来设计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设计上以“学以致用”为原则,改变原来按照教材章节顺序编排内容,真正地根据酒店实际工作岗位需要,按照实际工作情境来设计课程,在原知识结构中进行提炼、取舍,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实践知识“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

经过《酒店管理学》的实际教学,笔者认为此课程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三个缺乏”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酒店管理学》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与改革具体实施中面临的难题。

1.学生缺乏管理学基础知识。本课程参考学时60学时,课程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饭店的起源、演变与发展趋势;掌握饭店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理解饭店组织结构及各部门人员职责,掌握饭店各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及管理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饭店有所认知,对饭店各管理部门及直接对客服务部门有所了解,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缺乏基础的管理学理论知识,这就给酒店管理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带来了一些困难。既要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又要讲各管理部门及直接对客部门的管理知识。这样就造成教学内容多而杂,没有重点,有些教学内容由于课时所限只能泛泛地讲讲,不能深入。学生反映整个学期这门课讲的内容不少,但重点却不突出,多而杂的内容很难在脑中形成完整、全面、系统的框架。

2.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在《酒店管理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本课程的性质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涉及面广、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以当前酒店业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酒店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酒店及酒店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熟悉酒店的基本业务和技能,明确酒店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培养掌握酒店管理知识、具有服务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然是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性很强,就应该在课程设计上有实践教学环节,而目前的“酒店管理学”课程设计却缺失了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还是偏重理论,难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

3.缺乏综合性的考核方式。《酒店管理学》在过去的考核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问题。常常出现学生“考试背笔记,考完就忘记”的现象。由于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实习结束后,对《酒店管理学》的主要内容记忆模糊。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学完能记住,记住会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个任务作为考核项目,既考核理论知识,也考核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综合性的考核可以通过运用理论知识加强记忆,加强理解,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到的知识。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特点

1.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开设酒店管理学之前没有学过相应的管理学基础,缺乏相应的管理学理念,直接开设酒店管理学就需要补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这一课,才便于学生理解酒店管理的相关知识。但酒店管理学只有60课时,很难系统地讲授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只能粗略简要地讲解一些管理学的基本常识。

2.学习目标不明确。酒店管理学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不了解,因此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也不明确。在原先的课程改革中,对本课程进行了模块化教学,将本课程分为饭店认知模块、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酒店市场营销模块、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模块以及酒店物资与设备管理模块。五个模块虽然包含了酒店的主要部门的管理内容,但是在讲解过程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再加上和学生工作实际结合不紧密,学习重点不突出,影响到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3.学生缺乏应用能力。在目前的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上课老师讲,学生听、记笔记,没有生动的案例教学,纯理论讲授枯燥乏味,造成学生不会学习,不想学习。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滞后,教学只局限于课堂内教材中,无法真正做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企业的结合,酒店管理学理论教学不能向实践教学转化,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学生缺乏技术应用能力,一遇到需要进行职业能力判断的灵活性问题就束手无策。

第9篇:课程改革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 《幼儿卫生与保健》 学前教育专业 发展性学业评价

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实施合理而有效的评价,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按照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精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组成员在对《幼儿卫生与保健》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课程的发展性学业评价方案,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发展性学业评价的目的

发展性学业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不仅关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等多方面的发展。运用发展性学业评价的教育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实践、创新,促进其知识、技能和情感多方面的提高和发展。

二、发展性学业评价的方式与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既有对课程学习过程中课堂表现和课程实践的过程性评价,又有对课程操作活动表现及期末理论知识考核的终结性评价;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同伴的评价和自己的反思,力求多渠道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历程。

1.课堂表现评价

课堂表现评价是过程性评价方式,注重对课程学习过程情况的评价。目的是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对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和问题的态度,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具体方法是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课堂出勤、听课情况、回答问题情况、小组及全班讨论时是否积极参与、发言次数、发言内容、对其他同学提问的回应、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分为A、B、C、D、E五个等级,见表一。

2.课程实践评价

课程实践评价的目的是考查学生见习期间的幼儿园一日生活情况,对幼儿园的生活制度及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了解。

具体方法是根据见习报告、个案观察记录、见习结束后带队教师和见习幼儿园的评价意见、主题研究报告或调查分析报告等进行评分,见表二。

3.期末终结考核

期末终结考核的目的是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程度和运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方法是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内容拟订一份试题,题型主要有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和理论应用题。对试卷评出分数,以百分制记分。

4.操作活动表现测评

操作活动表现测评是终结性评价方式,注重对课程学习的操作活动的测评。

考核形式:分组考核,以两三人为一组,现场抽签,每组抽取两个问题,进行情景设计、现场模拟操作并说明。

问题设定:由师生共同商定,以《幼儿卫生与保健》中的可操作部分为主,例如:病儿护理和意外事故急救处理等技能部分,不少于20个问题。

考核评价: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发展总体目标、学前教育专业目标为基准,符合学科基本理论与实操训练的要求,由主讲老师与课程组其他学科老师同时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1)技术性标准(总分50分),根据各问题的具体操作措施和步骤确定;(2)非技术性标准(总分30分,每项6分),包括:态度诚恳、情绪稳定,表情平和、神态自然,角色投入、合作积极,动作轻柔、连贯一致,操作熟练、表述完整;(3)语言表达(总分20分,每项4分),包括:脱稿表达、思路清晰、口齿清楚、语调平和、语句连贯。见表三。

三、发展性学业评价的管理

学生学业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进行有效管理,要从课堂表现、实践表现、期末理论考核、情境设计现场模拟操作等多个方面,对学生学业做出总体评价,具体见表四:

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考评的透明度,评价表应一式两份,一份由“课代表”或“班长”代管,主讲老师定期将记录转存。

目前,《幼儿卫生与保健》发展性学业评价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各种评价方式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但具体细节还要进一步完善,形成既有可操作性又较规范的评价体系,使之更具有普遍性意义,并能为其他专业课程迁移推广。

参考文献:

[1]江婷.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发展性评价方案的设计[J].中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