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基本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粒子群优化算法 种群大小 最大速度
1.1优化算法的分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解决优化问题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模拟自然进化过程而发展起来的进化算法,目前研究的进化算法主要有三种典型的类别:遗传算法,进化规划和进化策略,这三种算法是彼此独立发展起来的;二是基于群智能的智能优化算法,目前主要有粒子群算法和蚁群算法两大类。
1.2粒子群算法的基本模型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兼有进化计算和群智能特点的一种优化算法,起初只是设想模拟鸟类捕食的过程,但后来发现粒子群算法是一种很好的优化工具。与其他的进化算法相类似,PSO进化算法也是通过个体间的协作与竞争来实现最优解的搜索。
PSO算法为每个粒子制定了类似于鸟类运动的简单的行为规则,从而使粒子群的运动表现出与鸟类觅食相类似的特性,进而用于求解复杂的优化问题。
PSO算法中的每一个粒子,即解空间中的一个解,它根据自己的飞行经验和同伴的飞行经验来调整自己的飞行,所有的粒子都有一个被优化的函数决定的适应值,适应值用来评价粒子当前位置的好坏;每个粒子还有一个速度决定他们的飞行方向和距离,然后粒子们就追寻当前的最优粒子在解空间中进行搜寻。每个粒子在飞行过程中所经历过的最好位置,就是粒子本身找到的最优解;整个种群所经历过的最优位置,就是整个种群目前为止找到的最优解。前者叫做个体极值,后者叫做全局极值。每个粒子都通过上述两个极值不断的更新自己的位置和速度,从而产生新一代群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用粒子群算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鸟”,有了对象,然后才能确定该对象所谓的“位置”和“速度”是代表什么意思,粒子群算法的核心就是适应度函数的确定,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适应度函数,我们通过适应度函数来评价粒子当前的位置是好是坏,适应度函数体现了当前位置与最优位置的关系,即鸟类捕食模型中“鸟”和“食物”之间的距离所代表的含义,我们通过它来确定当前位置与最优位置之间的差距,然后通过分析适应度函数的指标,确定与最优解的接近程度。
1.3粒子群算法中参数的设置及其影响
粒子通过“跟踪”个体极值和全局极值来更新自己,按照如下公式来完成自己的速度和位置的进化:
在上述公式中:
t:迭代次数。
Vi(t):第t次迭代时粒子的速度。
Xi(t):第t次迭代是粒子的位置。
Pi:粒子本身的个体极值。
Pg:种群的全局极值。
c1和c2被称为加速因子,又叫学习因子,一般取c1=c2=2。
rand( )和rand2( )是(0,1)之间的随机函数。
算法的参数是影响算法性能和效率的关键,如何确定最优参数使算法性能最佳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由于参数空间的大小不同,且各参数之间具有相关性,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并无确定最优参数的通用方法,只能通过用户的经验选取,不同的参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由于粒子群算法简单,易实现,且没有许多参数需要调整,这几个优点是它倍受研究者青睐的原因
下面介绍一下不同的参数的设置及其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粒子数(种群的大小):一般取20-40其实对于大部分问题10个粒子已经足够可以取的好的结果。
粒子的长度:这是由优化问题决定的,就是问题解的长度。
粒子的范围:由优化问题决定,每一维可以设定不同的范围。
Vmax:最大速度,决定粒子在一个循环中最大的移动距离,通常设定为粒子的范围宽度。
终止条件:最大迭代次数Tmax,计算精度,最大凝滞步数通常为粒子群算法的终止条件,在设置时需要根据遇到的具体情况,兼顾算法的搜索效率和优化质量等多方面的性能。
1.3.1加速因子的影响
加速因子c1和c2代表了粒子向自身极值pbest和全局极值gbest推进的随机加速权值。小的加速因子值,可使粒子在远离目标去区域内振荡;大的加速因子可使粒子迅速的向目标区域靠近,甚至又远离目标区域。
1.3.2最大速度的影响
最大速度是为了对粒子的运动进行适当的限制而设置的参数,粒子的速度在(-Vmax,Vmax)之间。因此,最大速度的设置也要兼顾算法搜索的性能和效率,做到全局和局部寻优能力的均衡。
1.3.3种群大小的影响
从给定精度下所需迭代次数的平均值上看PSO 对种群的大小不敏感,但当粒子数小于50时,可发现种群大小对PSO的性能还是有较大影响的。从计算复杂度上分析,种群粒子数多时,将需要更多的函数评价,从而增加算法的计算时间,但同时也增加算法的可靠性,所以,在选择粒子群大小时,应综合考虑算法的可靠性和计算时间,对通常问题10个粒子已经足够,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可取粒子数为50。
1.4原始粒子群算法的优点及不足
原始粒子群算法是1995年两位外国科学工作者根据鸟类捕食行为所研究出的最初的粒子群算法模型,它简单易懂,清楚的揭示了粒子群算法的本质,它的一大优势是采用实数编码不需要向遗传算法那样采用二进制编码,寻优的过程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且没有许多参数需要调节。
但是它在收敛速度和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当粒子当前位置既是其个体最优位置,又是其全局最优位置时,其下一次迭代的位置仅与当前的速度有关,也就是说其当前的速度的大小对其寻优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见原始粒子群算法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明显的不足,参数的设置对粒子群算法的性能有着在重要的作用。可见改进粒子群算法势在必行。
1.5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介绍了优化算法的分类,指出了两种优化算法下几个不同的优化技术,指出PSO算法是对群智能现象的一种仿真。然后以鸟类捕食模型为例,系统阐述了原始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对原始粒子群算法进行了评价,并指出了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李元左.广义判断下的群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2002,18(2):76-80.
[关键词]成本核算 问题 对策
医院成本是指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或支出, 主要包括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医院成本核算就是将一定时期内医院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加以记录、汇集、计算、分析和评价,按照医疗服务的不同项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计算出医疗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以确定一定时期内的医疗服务成本水平, 考核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一、完善成本核算机制的重要性
1、完善成本核算机制,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
准确、及时、系统地计算医院各科室的费用消耗,可以客观地反映医院经营管理变化情况,为医院管理者采取整改措施控制成本费用提供依据。例如:通过整理各科室不同成本要素的构成比例来分析各科室的成本结构,确定各科室成本管理的目标,把可控成本的消耗降至最低限度。
2、完善成本核算机制,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医院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完善成本核算机制,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规律的需要,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
3、完善成本核算机制,能够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
“质优价廉”是医院服务的基本准则,不能为减少成本支出而降低医疗服务质量。医院成本核算能客观地反映出医院各科室的经济效益情况。完善成本核算机制,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同时能更好地优化医疗服务质量,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步伐。
4、完善成本核算机制,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使会计工作从简单的预决算管理发展到更为科学的经济管理,对会计的核算对象、核算方法、结账基础以及账务处理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了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二、成本核算的原则
完善成本核算机制是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最为有效的手段。坚持成本控制原则是卫生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成本控制原则贯穿成本控制的全过程。
1、经济灵活性原则
任何管理部门的经济管理都要讲求经济效益。成本控制系统应具有灵活性,能随时适应医疗服务市场的千变万化。灵活性原则要求医院成本控制系统必须有个性,不能一刀切,依据特定科室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职务与岗位责任、不同成本项目的特点,建立不同的控制标准、控制方法。
3、全员参与原则
成本控制是全体员工共同的职责,只有通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成本控制目标。医院的全体员工都要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成本核算制度。强化全院员工在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中的成本核算意识,自觉培养开源节流、堵漏降耗的良好习惯。
三、健全成本核算机制
1、健全内外组织机构,规范成本核算管理
从医院具体情况出发,依据财务战略管理要求,理清管理思路,建立制度,统一收支渠道落实管理。制定各种相关政策及核算办法,建立健全医疗成本核算管理的运行机制。
例如:规定总务、设备、药剂科具有对外采购职能,取消临床、医技和其他职能科室采购职能;仓库保管、领用登记,预算核算等制度,必须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节奖超罚,以调动各科室的积极性,加强成本核算管理。
2、及时清理应收款项,加强流动资金管理
库存物资、药品材料、往来款项等,一般占医院总资产的30%左右。医院要尽量减少库存物资、药品材料的储备数量,以减少资金占用,降低经营成本。及时收回往来款项积压,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成本管理。
3、健全管理系统,建立核算网络
为了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医院要设立由院长负总责包括院务部、护理部、药剂科、设备科、信息资料科等职能部门、科室组成的核算网络,不断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成本核算体系使成本核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成本核算工作,涉及到医院的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和全员性的转变观念,统一思想,促进成本核算工作不断深入完善。要在全体员工中牢固地树立起成本意识和成本效益观念,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主动实践,不断创新,才能使成本核算工作落到实处。
4、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对经济实施战略管理,而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实施经济战略管理的前提。所以,必须加强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卫生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工作,要重点培养既懂经济管理知识、会计知识,又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计算机技能的综合型的卫生经济管理人才,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加速经济管理人才的成长步伐,提高经济管理人才的整体业务素质,以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5、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应逐步向电算化过渡
如果医院成本核算工作逐步向电算化过渡,那么财务人员就可以从繁重的数字运算中走出来,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实地调查和财务分析上、放在健全各科室成本核算制度上,就能使各项管理工作逐渐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上来,使成本核算工作有章可循,尽可能的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总之,完善成本核算机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是一个循环渐进不断探索的过程,它具有严谨性、综合性及规范性的特点。相信按照科学的国际管理机制管理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前瞻性地制定经济管理策略,耐心细致地完善医院成本核算机制,一定能实现强化医院经济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兴蓉.如何加强对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09;10
[2]沈颖莉.浅谈医院成本核算.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 2009;8
[3]史民.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河南科技,2009;23
结合历史资料可知,我国传统医院均属于公立医院,在运营资金方面,有地方政府财政部门进行管理,因此在市场意识与成本管理机制方面普遍存在问题,最常见的便是成本核算方法单一,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很少会对经济效益和成本进行记录。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政策的不断深入,现阶段医院的营收不再单纯依靠政府拨款,为确保医院能够正常运转,便需要独立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并拟定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以便使医院诊疗工作中的资产收支比例更加合理,且能够保证最基本的服务质量、诊疗效果,才能使医院的经营满足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在此期间,成本核算工作在医院中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根据资料更有效的控制住成本,使经济浪费等问题得以解决,同时更能够站在长远角度,对现有医疗体制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各个科室的数据更加真实,能够得到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才能使医院经济管理效果更加显著,并能够在持续的成本管理过程中,营造更积极向上的医院诊疗与服务面貌。
2医院成本核算促进经济管理优化对策
2.1增强医院成本核算意识
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医院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多的经济效益。例如对于各科室报废的或者新购进的仪器设备,可以基于全成本核算的原则来酌情减除或者收取折旧费,鼓励各科室人员优化设备结构,提高设备综合使用率;而对医院固定成本则应该采取相对固定原则,既控制固定成本,又将固定成本水平定期体现出来,以此来避免出现医院固定资产的浪费和重复设置。在医院的经营管理全过程中,实施全员成本管理,医院全体员工都应该对自己的成本责任予以明确,自觉在平时的工作中搞好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意识。重新修订医院车辆管理、电话费包干、水电管理、办公用品及接待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和规范,严格控制耗水、耗电、耗油、耗能,降低资源消耗。再如,在行政接待方面,实行公务接待审批和科室对口接待制度,严格控制食宿标准和陪同人员,禁止超标准、超规格接待;在车辆管理方面,实行集中调度,严禁公车私用,严格定点加油,实行定点维修和定点保养,并对驾驶员实行里程、油耗双考核;科室领用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等都要经科主任、护士长签字,再由专人去总务科领取,并计入科室成本,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2完善医院成本核算制度
只有有效利用医院现有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加强以绩效评估、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预测为主的成本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才能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在医院成本核算制度拟定期间,管理人员还需结合医院的实际状况与现有财务表格,确定成本核算工作中经常遇见的问题,并明确未来核算工作的发展趋势,确保核算制度的建设满足远见性的要求,才能为后续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持续开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2.3处理好医院各体系关系
首先,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落实的目标是合理应用资金,明确资金流向,而非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医疗机构内,更需要着重对诊疗技术、服务质量与医疗成本进行协调,确保各项要求均能够满足,并不会带来过多的经济损耗,才能使医院的经营更贴合可持续化发展的需要。当然,在医院技术体系构建过程中,医院需考虑到自身经济水准,绝不能好高骛远,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为借口,忽视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落实,当然也不能因为成本核算限制技术与服务工作的开展,否则会极大影响地区的整体医疗质量。其次,在权衡社会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时,管理人员需站在更长远的角度,判断追求某一效益对医院的带来的好处与隐患,以便医院在现有诊疗环境中健康的发展,为追求最合理的经济效益提供适当的保障。而在此期间,成本核算应以社会效益优先,经济效益其次的理念研究医院未来发展的战略,以便使医院各体系的关系协调更富有原则性。
2.4落实成本核算业务培训
为确保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并能够持续为医院的经营提供保障,医院需要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为各科室的成本核算员工提供定期培训平台,确保培训内容科学合理,且能够结合医院的实际状况展开深入分析,才能使成本核算的水准与精度得以显著提升。其次,在培训过程中,医院需积极将多媒体设备推广至核算平台,确保员工能够正确且高效的操作设备,借助收支配比核算的原则对各项复杂数据进行解析,才能更好的理解成本核算内容,并确定各科室所耗费的成本数额。最后,为确保成本核算员的专业素质满足核算要求,医院及各部门还需结合实际情况拟定考核机制,确保员工专业素质达标,且能够严格遵守核算原则对数据进行操作和识别,才能为后续医院分配制度的改革提供更完善且详细的材料,使医院更便于满足持续经营的要求。
3结束语
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结合医院的财务状况,分析目前各科室药品与服务成本的适宜性,以便更好的调整医院经营策略,避免外界市场环境对医院的持续经营造成伤害,同时凭借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医院更便于迈向低耗高效且优质的发展道路,使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持续增强。故而,在论述医院成本核算促进医院经济管理期间,必须明确成本核算的内容与难点,并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才能为后续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人力资源成本的会计核算关乎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也是对企业的利润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在企业的地位也越来越受重视,人力成本会计核算成为人力资源工作的日常工作之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精度越高,企业获得利润的可能性就越大。目前,在我国企业管理中,还存在很多资源浪费的情况,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浪费。要使企业在未来中更具竞争力,就要必须重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工作。
一、简述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创造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获得、开发、使用、保障必要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离职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通过对企业中人力资源的盘点核算,来确定企业的各个部分的价值进行盘点评估。目前,在我国的企业发展中,企业对人才的选用预留等活动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成本,通过对这些活动的准确计算及计量为基础。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的白热化,只有精准的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才能准确准确的把握企业人力资源的投资。
二、遇到的阻碍
1.缺乏专业人才
人力资源工作越来越受企业的关注,在现今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的大环境下,企业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但是,在很多企业中,特别是缺乏先进管理理念的中小企业中,不管是财务管理人员,还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都缺乏对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意识。一些企业由于对人力资源工作的不重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核算还是由传统的财务人员进行核算,然而这些财务人员缺乏人力资源专业知识,导致对人力资源成本概念的不清晰,导致核算工作漏洞百出。也有一些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由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操作,但是由于这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缺乏财务成本核算的专业知识。所以,缺乏专业人才限制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会计的发展。
2.重视程度不够
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关系着整个企业的效益核算,随着社会不断的变化发展,市场环境的竞争的恶化,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主体也在不断的变化。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对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时,对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不管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主体是否正确,也不管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方法是否正确。很多企业特别是我国中小企业中,长期受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影响,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传统的人事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导致企业高层对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不重视。
3.核算内容不准确,也缺乏有效的方法
在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中,对核算的内容不清晰也不明确,方法也五花八门,但是效果微乎其微。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中,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人力资源的主体也在不断变化,对人力资源成本主体的把握不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有效方法的探索
1.企业高层的高度重视
针对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中对人力资源重视不足的问题,企业领导层应该首先自我反省。不断的学习先进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不断的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让自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从传统的人事管理真正上升到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学习优秀企业先进管理理念的方式,然后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合理的调整摸索,不断的提升企业中高层对人力资源的重视。
2.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针对企业专业人才匮乏的情况,我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更应该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针对一些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是在传统财务人员负责的情况,那就应该加强此类人员对人力资源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的把这些知识运用到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工作中。针对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负责的情况,应该加入此类人员的财务专业知识的培养,不断增加财务管理意识,把人力资源跟财务管理结合,才能更好的做好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企业也可以通过从外部引入专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人才,来快速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效率,然后不断提升企业的效率。
3.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在我国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很多从业人员都是以过往经验为依据,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人力资源知识学习,对企业人力资源把握不准确。企业的人才结构是否合理,企业的内部有没有一个合适的沟通协调机制,企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对员工的管理激励等方面都欠缺专业知识。在当前这个市场竞争日趋恶劣的环境下,这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要不断的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不断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不断探索,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等,才能正真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总结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企业必须足够重视,然后采取合理的手段来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然后更好的为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服务,最终能为企业的盈利服务。
1.1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主要场所,该行业的存在形式并非以完全商业化形式存在,虽然医疗服务行业不可能实现完全市场化,但当前医疗服务的市场已经客观存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也客观存在并日益明显,医院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发展的道路,跟医院的经营能力有密切联系。首先,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改革和扩大,看病难或住院难等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而当前供过于求的现状是造成医院之间竞争激烈的必然原因;其次,随着我国医疗保险的逐步完善,以往的定点或转诊制度也得到了灵活应用,使患者选择医院的空间明显增大,因此,医院如何采用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措施获得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就需要医院认识到医院发展与成本核算的关系,在运行过程中是财政部分的管理作用得到最大发挥。加强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管理,降低医院成本,提高质量,保证医院的收支平衡和经济效益。
1.2开展全成本核算是医疗行业改革的要求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改革,为创造一个公平、公开的医疗竞争环境,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当前,社会各界对医疗收费越来越重视,但医疗改革的结果却并不理想。当前医院的医疗费用并没有因为竞争激烈的而将医院的收费标准降低,人们对医疗改革所带来的利益感受不深。同时很多医院反映,将医院的医疗服务和药品分开核算,医疗服务的价格很难提升,当前我国的补偿机制尚未完善。因此,要时患者可以看得起病,医院有可以实现较好的经济收益,医院就必须更加全面、细致的进行全成本核算分析,将成本尽量降低,从而在运行中实现良好的经济收益。
2医院全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很多医院利用部分的成本核算来实现整个医院的经济管理,如部分医院利用对科室的成本核算,运用经济杠杆原理激励员工创收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竹园与门诊的收入,但该方法的只能对一部分成本进行核算管理,且约束力不强,医院的行政管理费用并没有完全的归纳到科室的成本中,同时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折旧、管理费用、材料消耗成本及人头费等费用的成本的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保持基本一致。
(2)由于医院的收入和支出较为复杂和繁琐,加大了医院全成本核算的难度,再加上医院财务核算员对计算机知识的缺乏,单纯依靠简单的电子表格进行操作,无疑加大了员工的工作量,且处理出来的核算数据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3)很多医院的成本核算没有健全和统一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很多时候多采用事后核算的方法,容易出现遗忘或纰漏现象,使全成本核算变成医院中可有可无的科室。
3优化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对策
3.1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实施管理责任制
医院各级领导应对医院的全成本核算引起重视,并召开组织大会,由医院主要领导、科室领导及部门领导组成,针对各科室和各部门之间的成本和成本核算制定健全和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并建立激励机制、责任制和监督机制,提高医院的经济管理。
3.2实现全成本核算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在实施全成本核算过程中,要求各科室和部门之间的成本支出要做到公开化和透明化,确保资金运用到位,保障资金的安全性,以便于各科室、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医院最高领导也可以更直观的掌握医院资金流动。医院建立独立的成本监控中心,对于医院的成本价格和支出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核实,确保资金的流动到位,同时也更好的保障了医院的收益。
3.3正确处理医院利益与社会效益
随着各大医院的争相成立,医疗行业的性质也开始发生变化,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不能只一味考虑自身利益,而忽略社会利益和群众利益,医院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产品本身的质量,在保障了群众利益的同时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4总结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患者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医院若想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求的生存首先要做好医院管理工作。医院管理在发展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混乱、运行机制僵化,存在着“大锅饭,不核算”的弊病,如何在医院管理过程中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主要问题,部分学者提出应该加强医院内部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当前,医院成本核算逐渐成为医院管理领域重要的研究问题。医院成本是指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所有物质资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及货币价值表现的总和,常被作为评价医院经济运行效益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劳务费、业务费、公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管理费。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疗机构把一定时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加以记录、汇集、计算、分析和评价,按照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同项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计算出医疗卫生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确定一定时期内的医疗服务成本水平和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并根据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消耗,分配医疗服务费用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主要包括院级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医疗项目成本核算、诊次成本核算、床日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及制剂成本核算。
2医院成本核算的内涵及重要性
当前,医疗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要想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降低成本、加强成本管理是关键。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医院内部的资源,采用科学、有效地的手段加强医院的成本管理。医院要想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成本核算。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医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需要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成本核算使医院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存在成本意识,规范管理日常支出,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用最低的成本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终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医院成本核算还能反映医院日常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增进员工之间的成本意识、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最终达到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医院内部收益的目的。
3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3.1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做好成本基础工作
目前医院的经济管理中采取的主要制度是财务会计制度和准则,但是目前制度和准则对医院成本核算的体系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完善的体系是一项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主要是依据相关财务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综合各类要素对医院内部成本进行全面控制的体系。在建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1)医院管理者要考虑医院的社会公益效益,最大限度的将控制成本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两者兼备运行。(2)医院成本控制需要符合医院、患者、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需求。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只有满足上述制度内容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在完善了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后,医院管理者还要对成本核算做好基础工作。
3.2存在成本意识,加强重视力度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控制成本是关键。成本管理是制约医院经济发展永恒的话题,通过低成本扩张的方式,对医院内部成本进行控制,积极开拓服务领域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医院内部全体员工要存在成本意识和投入产出意识,充分意识到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控制成本支出的有效途径。
3.3健全成本管理机制
成本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医用材料、公用经费、人员工资成本等实现医院成本控制的首要因素是加强医院领导对成本核算观念的更新和重视,组建成本管理机构,健全成本管理机制、制度等。领导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更新观念,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所有的员工都参与到医院的日常管理中来,充分明确成本核算的内容、目的、意义,只有明确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够自觉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的最优化。
3.4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系统
成本管理是医院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规范有序的成本管理需要多层次的监督管理手段,争取做到每日管理。目前常见的监督管理方式要求监督管理系统要合理管理,其次监督方式要尽量简单化,最后监督视角要广泛,要从不同环节、不同角度、不同阶段明确相应的监督人员在对其进行监督。除了建立健全监督系统外,还要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成本核算效率,强化成本质量管理。
4讨论
关键词:医院经济管理 全成本 对策
随着人们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还有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院必须对医院的经济进行管理。从而降低成本,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医疗患者的医疗费用,构建节约型医院。而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应用全成本核算的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全成本核算及其重要作用
医院经济管理体制中全成本核算是对医院的人力成本、管理费用、医疗用品使用等用来维持医院正常有序工作的进行的全部经济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发现其中成本分配的缺陷和漏洞,从而科学合理的确定各项成本的分配和优化方案,制定合理的医疗成本指标,改善医院的经济管理,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益,降低医疗患者的医疗费用。
在医院经济管理中运用全成本核算,可以很好的解决目前医院在对于医疗成本过高导致医疗费用较低的现状。它可以合理的优化医院的各项成本,提高医院的运营和管理成本,对于医院实现节约型医院很重要的作用。
(一)增强医院的经济管理意识,规范经济管理规范,降低成本
通过全成本核算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医院各科室、各部门之间的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公示,从而促进各科室、各部门更加对于经济工作的管理,规范的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更好的减少开支,节约各种资源。而且全科室或部门在经济管理意识得到增强后,能够更好的做到节约,降低医院的成本。
(二)优化医院医疗资源的配置
在进行全成本核算后,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医院各项开支的来源以及分布状况,并做好信息统计工作,为医院进行成本节约和优化提供信息数据参考,更好的服务于医院。对于医院的资源的配置安排更加的科学合理,减少不必要的使用情况。
(三)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在进行医院的各种成本核算后,医院各科室和各部门为了更好的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合理的安排诊治情况,例如直接把挂号处安排到高就诊出,不仅节约了病人看病医生诊治的时间,还有效的利用医院的空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目前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进行全成本核算的现状
我国各医院在经济管理中运用全成本核算的时间还不够长,体制还不完善,而且由于医院节约意识和一些其他的因素使得我国目前的医院经济管理全成本核算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医院的全成本意识比较淡薄,没有设置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这项工作
目前我国很多医院还是公立的,医院的法人单位名优明确,他们对于国家的资源和资金没有很好的重视,对于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不是很注重,全成本核算的意识淡薄。认为进行节约就是偷工减料,对患者不负责,对于在医院经济管理的全成本核算动力不足,意识不够。而且在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时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安排专业人员去进行专门的全成本核算工作。很多时候都是由医院的普通财务会计去进行,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和素质问题,使得在进行全成本核算的时候对于很多内容和项目都与实际发生了偏差。
(二)医院的经济预算活动比较滞后,影响全成本核算的实施
在医院的日常经济活动中,医院没有及时的做好经济预算计划,根据经济预算来进行进行各项经济成本的支出和使用。全成本核算应该是对医院成本的动态掌控,由于没有合理的经济预算计划,使得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医院不能及时的根据经济预算调整各项开支,所以使得全成本核算实施起来比较的困难。
(三)医院这一块没有独立的全成本核算体系
在目前的医院经济管理在的全成本核算,都是参考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全成本核算结合医院的实际需要去进行的。由于没有专门的全成本核算体系和规范,在核算的方法其内容上各医院都有不同的偏差,口径不统一,具有随意性,因此使得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全成本核算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出医院的各项成本。考虑到医院的特殊性和其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在医院的全成本核算建立专门的体系和规范。
(四)医院缺乏先进的信息网络系统制约了全成本核算的进行
目前我国很多医院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管理系统,没有真正的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信息的透明化、公开化。这不仅不利于医院工作的进行,而且使得很多有关全成本核算的信息数据部完善,计算机软件落后,影响和制约了全成本核算的进行。
三、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进行全成本核算的优化
(一)加强全成本核算意识,设立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全成本核算
很多的医学专家和一些大型医院都认为在目前的医院经济管理中医院要加强对于全成本核算的意识,培养他们对于成本控制的注重。成立专门的经济管理部门和专门人员进行全成本核算的工作,实现全成本核算工作的的独立和高效率。
(二)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做好全成本核算信息数据的整理
全成本核算的相关信息数据直接影响到全成本核算的真实准确。医院要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数系统。实现对各科室、各部门的信息数据的动态掌握,在进行医院全成本核算有事实依据和参考,提高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三)各医院之间加强合作和竞争,实现先进的全成本核算方法和经验的共享
各个医院之间,要不断的进行竞争,有竞争才有进步,让他们的在医院的成本不断的得到控制;加强各个医院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不断的在探索中找到合适的全成本核算方法,大家相互的学习交流,共同进步。
(四)做好全成本核算的监督工作,确保全成本核算的有效性
为了避免在全成本核算过程中科室和单位弄虚作假,影响全成本核算的有效性。我们在全成本核算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工作,确保录入的数据和事实情况相符,反应的是医院经济活动成本的真实情况。保证全成本核算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永平,王晓霞.开展全成本核算强化医院经济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3)
目前的医院已经逐步的发展成为独立的经济管理实体,在面对市场经济管理当中的问题,医院成本的核算、管理、概念在其经济的理论、医院管理等不同的范畴内也不同。就对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医院成本属于价值这一块,主要指的是在提供医疗相关服务的过程当中,其物化劳动以及活劳动的货币的表现。就会计的实务来说,医院成本指的是在其经营服务当中需要耗费的资金的总量以及在管理中使用的成本,再依据决策的需求以及不同的目的,从而采取相应的成本的信息、类型,是一个内涵即为丰富,并且具有多种多样形式的概念,进来在使用当中的概念、名称等不尽相同,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构成了成本核算这一基础。
二、成本核算的原则
医院成本核算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是最为有效的加强经济管理的手段之一。坚持医院成本控制原则也是卫生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而成本控制原则贯穿了整个成本核算过程,而经济灵活性原则则是要求各个医院部门都要讲究经济效益。成本控制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做到随时都能够适应其变化万千的服务市场,灵活性的原则也要求其成本控制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个性,不能一刀切,而需要从各个特定的科室以及项目的具体情况,考虑不同的岗位、职务,不同的特点来建立成本控制标准。而成本控制则是医院所有员工共同的责任。只有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是成本控制能够顺利完成的首要条件。医院全体员工对成本核算的高度重视,全力的支持成本核算,强化核算意识,才能够做到开源节流、堵漏降耗。
三、成本核算的特点分析
(一)成本核算项目纷繁众多,核算难度加大
考虑到医疗机构服务项目、病种的多样性,医院医疗技术的更新、成本变化的加快,都是导致医院的成本核算繁琐、复杂的原因。此外,部分公立医院还存在不计成本的资金投入,但是不计效益,会产生不科学、缺乏管理系统的方式,这些所述的原因,会导致成本在核算的过程中,其手段、数据以及信息的使用等方面都会相对薄弱,也大大的提高了成本核算的难度。
(二)确定其对象与方法的不同性
医院对象以及方法的不确定,不能考虑到各个科室专门技术的特殊性,只能依据管理上的需要而对其加以选择,一般分为医院、科室、项目等等。通过笔者在医院的实践证明来看,医院通常选择的主要核算对象是总成本下的医疗服务科室成本,并视为降低可控成本的最优途径。
(三)医院成本项目的多变和不可比性的特征
医院的医疗服务技术与一般的企业产品生产不同,其确定性不明确。各种医疗服务的提供,会因为具体情况有所出入,而出现服务成本差异。就算是对于同一种病症,对于不同的患者,由于医疗方法的不同以及病症程度的深浅,都会导致医疗成本出现一定的变化。另外,其结构也会随着技术的变革以及医疗方式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所以,医院在医疗服务中的成本不确定性导致了其成本多变,所以各个医院之间也不存在可比性。
四、目前医院在成本核算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级管理人员的认识不足
由于各级管理人员的观念相对滞后,其经营、成本的意识不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存在着重医疗、轻理财、重投资、轻效益、重收入、轻支出等一系列的问题。医院长久以来实行预算会计制度,并且采用差额预算补助的方式,而医院有关的财务人员缺乏相应的成本核算基础知识,就算是成本核算也会出现重视医疗科室成本核算的相应管理,而轻视职能管理部门成本核算的管理模式;对于直接成本核算的管理重视,而轻视间接成本核算管理;重视财务会计(这主要是和财务管理人员的有关素质以及业务水平有关。),部分的财务管理人员为了个人的私立,擅自改变其运行的环境,使得财务信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阻碍了医院的整体发展。
(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目前,多数医院为了医院的名气、业绩,忽略了医院所具有的本质以及患者的需求与能够承受的经济负担,一味的向着大规模的医院扩展,完全没有考虑医院的成本量以及实际的负荷、运转能力,这样极容易导致医院出现亏损。
(三)医院财务管理内容的问题
目前,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的内容都不够明确,而其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物质的筹集、投入资本的回收以及分配、日常资产以及现金成本与损失的管理等等。但是目前多数的医院仅仅是对有形的资产进行日常的监督与管理,忽视无形资产(如科研成果、专利等),导致医院在风险发生之后,才会被动的去考虑、去处理。
五、对于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要树立医疗服务的意识
医院的财务管理指的是对医院的成本、资产、收入等进行有效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目标主要是通过保障医院的财务安全,合理的分配资源来达到最佳化的运行。想要达到以上所说的目标任务,需要医院各级人员树立出医疗服务意识,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不断的对于管理职能进行完善,把握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医疗服务的监督以及管理。
(二)强化财务成本核算
医院的管理模式已从以往的“政策依赖型”逐步转化为“市场导向型”。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健全的医财务管理机制,才能将医院的成本管理加以强化。通过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升医院资金的实际使用率,为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高效的医疗服务。首先,要制定出有效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其次,逐步建立健全的医院成本相应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高效的财务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医院成本考核体系,成本分析评价体系和成本信息反馈体系,实现医院对整体成本控制与管理。
(三)重视开发与利用
相对来说,医院财务的内容过于庞大、复杂,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其财务管理的开发技术,提供对于财务信息的实际利用价值。
(四)完善电子信息技术
关键词: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产;人力资本
随着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经被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其核心作用也对整个企业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因此有人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是“21 世纪会计主流”。显然,对人力资源成本的准确会计核算就成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最重要的基础。只有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准确的核算和报告,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的衡量、评估和管理,才能为各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自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力资源会计产生以来,许多学者对其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很多研究都只是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实践工作几乎没有展开,实施的困难也较多。
近年来,也有许多文章论述了进行关于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方面的实践问题,但是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也没有统一被认可的一套可行的会计核算方法。究其原因,就是可操作性问题,即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法。因此,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出合理可行的实际操作方法就显得更加有必要。本文主要分以下四部分: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及计量模式,人力资源成本的账户设置,人力资源成本典型业务核算示范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报告与披露。
一、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及计量模式
(一) 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
纵观诸学者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研究来看,其在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上看法虽然存在一定认识上的差异,但是总体上包括的内容几乎是一致的,都是围绕在人力资源发生的各项费用和支出。这里我们借鉴前人研究的观点,把人力资源成本分为取得、开发、使用和遣散成本。[1 ] (P292 - P308)
1. 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指取得人力资源而发生的成本或付出的代价,即企业在招募和录取职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包括招募、选拔、雇佣、安置而发生的各种支出。
2. 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是为提高企业单位人员业务水平和素质使其符合新的工作岗位工作条件等进行的人力资源开发所发生的支出或招致的牺牲并对象化的结果,即因培训而发生的各种支出,主要包括上岗培训、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
3. 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指企业在使用职工的劳动力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即为保持人力资源的正常使用而发生的一些必要的经常性支出, 如用于支付工资、福利、奖励、保险保障、日常人事管理成本等维持费用。
4. 人力资源遣散成本。指企业人力资源离岗、离职所发生的成本,包括人力资源的遣散费用和安置费用等。前者如支付遣散人员的离职补偿费用、空职损失、离职低效费用和其他遣散事务处理费用支出等。后者如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安置费用等。
(二) 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模式
根据前人的研究并结合新企业会计准则,文章提出三种实际有效的计量模式: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重置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1.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人力资源原始成本是指为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它通常包括选拔、聘任、培训和辞退等一系列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记录的是人力资源发生时的成本,可能与现在的实际成本有一些差距,相关性不高;但该模式是传统的计量模式,方法比较成熟,计量可靠性高。[ 2 ] (P37 - P38)
2. 重置成本计量模式。人力资源重置成本是指由于置换目前正在使用的员工所应付出的代价。重置成本法是指在当前物价水平下,假设对企业现有工作人员重新取得、开发、培训及辞退所发生的代价。重置成本一般包括前职雇员离去而发生的成本,以及获得并开发其替代者所发生的成本。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包括从员工个人方面计量的个人重置成本和从职位方面计量的职务重置成本。
3.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根据新会计准则的精神,本文推荐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根据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3 ] (P19)
(1) 存在活跃的人力资源交易市场;
(2) 企业能够从该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人力资源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其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
在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中,如果一项人力资源取得及以后的评估可以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可以使用人力资源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该模式能够准确的计量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现实成本价值,有利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用该信息做出准确的决策。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作用更为显著。
二、人力资源成本的账户设置
在对前人的文章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精神和思路,基于“成本- 效益”原则,在基本上不影响现有的会计账户体系的前提下,运用最简单明了的方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账户设置新方法,即仅仅设置了“人力资产”、“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减值准备”三个一级会计科目和资本公积账户下设置“资本公积- 人力资本”账户。
(一)“人力资产”账户,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予以资本化的人力资源成本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资产的定义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可见企业发生的某些人力资源成本符合资产的定义,应该设置一个反映资产的账户。再根据无形资产的定义,即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资产在符合下列条件时,满足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1) 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2) 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3 ] (P30) 因此,应该把人力资源某些符合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定义的取得和开发成本确认为资产,设置“人力资产”账户,来反映该部分的人力资源变动情况。这里是把整个企业可予以资本化的人力资源成本,即人力资产看作一个整体来核算。账户借方登记从人力资源成本账户转入的应予资本化的取得和开发成本;贷方登记人力资产减少,包括遣散、调出、辞职、死亡而减少的人力资产,转入人力资源成本账户;余额表示现有人力资产的历史成本或重置成本。
(二)“人力资源成本”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所有关于人力资源的成本
确切的说这是一个过渡性账户,其性质类似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即企业发生和分配的所有与人力资源成本相关的费用,都经过该账户。随着企业对人的知识、能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准确的反映这部分的信息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但是在现有的条件和会计体系下,设置并实施一套完备的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体系需花费的成本较大,不符合“成本- 效益”原则。另外,前人研究提出的很多账户设置较为复杂,核算起来较为麻烦,可操作性差。因此,本文删繁就简,只设置一个账户记录所有有关人力资源的成本费用支出。
根据需要,该科目可以下设“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等二级账户,比较详细的记录各项成本的发生、转出和分配。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本期实际发生的与人力资源有关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贷方登记本期转出的各项成本费用;期末无余额。
(三)“人力资源减值准备”账户,资产类账户,作为“人力资产”账户的抵减科目
我们根据万寿义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中提出的建议和设想,结合自己对该部分的理解,对其进行改进并设置该账户。即不设置“人力资产摊销”账户,因为人力资产与一般的物质资产明显的不同,物质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价值不断的降低,所以需要折旧和摊销;而人力资产则是随着个人经验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价值一般不会下降,进行折旧和摊销是不合理的。而且设置“人力资产摊销”账户有可能导致重复记录的情况。[4 ] (P146 - P148) “人力资源减值准备”账户的存在也是为了保证人力资产记录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在期末进行评估时,一旦发生了其重置成本或者公允价值低于历史成本时,其差额就记入该账户。账户借方登记人力资产价值回升时,转回的部分成本费用;贷方记录人力资产发生减值时的减值部分;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本期人力资产的减值部分。
(四)“资本公积- 人力资本”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来记录人力资产评估增值的部分
人力资产于其他的物质资产是一样的,企业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查看是否减值或者评估其实际价值是否增值。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本期人力资产评估确实增值,则增值部分记入资本公积下设的人力资本账户中,即“资本公积- 人力资本”账户。账户借方登记人力资产评估增值降低部分;贷方登记人资产评估增值部分;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本期的增值部分。
三、人力资源成本典型业务核算示范
根据上面的账户设置,本文下面将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作简单的演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