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新课程改革;思考;措施
新课程改革工作在我国普通初中教学中已推行多年,新课程改革目标与任务的提出使我国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目前,我国初中教学新课程改革还在不断深入,教学研究者与教学工作者依旧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在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应当抓住时机对我国初中新课程改革状况进行冷静反思,具体探明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得与失,这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持续进行具有重要意
义。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初中新课程改革教学经验,提供几点关于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思考,希望可以为教学改革提供借鉴经验。
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调整方向
初中新课程改革方向与目标的确立主要针对传统初中教学存在的弊端与不足,我国初中教学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与影响,教师教的积极性与学生学的积极性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单一僵化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方面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在教学方案的确立方面应当在教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添加与时俱进、具有高度联系实际生活的相关内容,保证学生可将教材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践,锻炼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形成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在学生教学成果评价方面,既要重视考查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考查,确保学生在考试制度的推动下各项素质全面发展。
二、初中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服务于应试教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居于统治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使我国初中教学工作基本处于僵化状态。教学任务的功利性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长期使教师与学生处于对立状态,很难实现较高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最大的阻力便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观念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有效扭转,因此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教学中的推进较为艰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首要工作。
2.学生未有效获得课堂主体性地位,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高
新课程改革强调进行人性化与个性化的教学工作,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而在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受限于个人的教学素质,很难对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固守传统,课堂氛围过于严肃压抑,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很难得到有效提高。学生没有争取课堂主体性地位的意识,缺乏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师生双方就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未达成一致,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的推进较为困难。
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有效措施,创新性的教学措施是维持课堂教学生命力的主要依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教学方法创新观念,对教学内容的讲述一直沿用旧有方式,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未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在信息网络时代各种电脑教学软件及多媒体教学设施种类繁多,对于丰富课堂教学层次,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缺乏创新性思考,因循守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
提高。
4.教学成果评价方式过于落后,不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
教学成果评价方式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淡漠甚至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创新应用能力的考查,实际上也就是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僵化的考试制度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考试制度对新课程改革形成的阻力较大,考试制度变革任重而道远,若想摆脱只重成绩不重能力的考试制度,还需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努力。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初中教学中的推进仍在继续,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任务。新课程改革作为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只有在改革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效果评价和工作得失审视才可为新课程持续改革提供新的动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新课程改革中在教学氛围、教学方案构成、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成果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初中新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初中教育研究者与初中教学工作者应当不懈地探索、研究推动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新方法,在教学工作中积累总结经验,推动初中教学新课程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一、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其目的是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让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发展[2]。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关键,目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关键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主要原因如下:①农村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不高。与城区学校化学教师相比,农村学校化学教师毕业于化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比例没有过半,绝大多数教师是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取得合格学历,甚至还有部分非化学专业教师改行执教化学。面对新课程改革,很多农村化学教师教育理念模糊,对新课程改革理解不够全面,不够深刻,不能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不能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进行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设计,不能提出基于农村学生实际情况的实验探究活动。②教师教学任务重、压力大。农村中学化学教师往往担任多个班的化学课教学任务,有的还要兼任班主任,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很多教师只能疲于上课、批改作业,没有时间去研究新课程、学习新知识。③教师待遇低,工作热情不高。农村学校经费来源单一,教师月薪1 000多块钱,除工资外,基本没有其他福利,这使很多教师失去工作热情、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愿实践新课程,甚至对其产生排斥心理,对新课程的实施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2.学校方面
新课程的实施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教育改革工程,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建设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物质基础[3]。当前,很多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主要为:①经费严重不足,实验室建设困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改革强调科学探究更需要实验的支撑。90%以上的农村学校没有专门的化学实验室,有的甚至连化学实验保管室都没有,更谈不上专职实验员了,许多仪器、药品严重缺失,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无法完成。②领导不重视,学校管理混乱。好的管理是开展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农村学校领导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漠不关心,不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学校合并后班级人数过多,教师教学任务加重,据统计,80%以上的教师所带班级人数超过国家规定的50人/班的规模[3—4]。农村学校没有专职实验员,化学教师可以兼任,但糟糕的是,部分农村学校的实验员不是学化学专业的,而是由学校里的富余人员担任,由于缺乏必要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化学素质和动手能力差,根本谈不上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替代品和改进实验。③新编教材不适合农村学生[5—6]。新课程改革倡导教材多样化,新课程改革后全国不再使用材,但无论哪一版本,其编写专家均来自大学或教育发达城市的中学特级教师,他们对农村教育现状了解少,凡与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内容,农村学生了解的都不多,因此无法去开展相应的探究与调查。
3.评价体系方面
化学新课程和旧课程的最大不同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学生由接受知识向探究知识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①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升学率。中考历来是学校教学的指挥棒,想成为名校得看升学率,升学率上不去,老百姓就不认可,所以学校将教学目标指向中考,教学内容紧扣中考,教学方法服从中考。②评价教师工作看学生考试成绩。农村学校里的很多项目都进行量化比较,考试成绩一出来,就计算各教师任课班级的平均分、满分率、优秀率等,通过这些数据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这种评价方式迫使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束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应试能力,教师以演示实验代替学生探究实验,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二、实施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对策
农村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实施面临一些困难,但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国人口素质,使中国教育活起来,再难也必须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针对以上问题,现提出如下对策。
1.加强学习、交流和合作,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有一支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针对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新课程改革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的现状,首先,农村学校要在师资培训上加大力度,构建一支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来说,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的知识水平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学习,特别是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学科知识及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前沿知识。如果在农村培养了一支有思想、有学识、有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就可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其次,要加强教育教学新思想和理论的学习,掌握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营造浓厚的课程改革氛围,引导教师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来,面对新课程改革,采用先进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融入教学实践;再次,加强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的联教活动,开展教学研讨,交流分析教学案例,整合优质资源,实现课程信息与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学校教师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条件;教学方法;观念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笔者结合自己进行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学的实际,谈谈对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几点粗略的看法。
1. 语文新课程改革所需的理论和观念 新课程所需理论和观念应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在教学中应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应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联系起来,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重视学生实践,既生动活泼又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进而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领导的观念必须更新,在制度上应大胆创新,建立新的考核评价制度,从多角度、多方位来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综合性评价。而教师的观念转变主要表现在怎样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重视学生的“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而不重在教师的“教”。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教法改革,以实际行动来推动新课程改革。
2.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所需要良好的教学环境 进行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也需要合适的条件。“只要有充足的阳光,适量的水份和合适的土壤,一粒种子就会发芽,就会茁壮成长。”一粒种子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同样,进行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也需要合适的条件――宽松的、自由的有利于教学者大胆创新的教学环境。这教学环境可分为“硬坏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新课程改革实验所需的一些设施、设备,它包括录音机、电脑、投影仪等一系列多媒体之类的设备,也包括语音室、电脑室、学校信息网等设施。然而,这“硬环境”在广大农村学校常是一片空白,或形同虚设――有几台电脑但又不能上网。一些综合性的语文活动根本无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例如“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活动等,学生无法上网查阅资料。“硬环境”严重制约着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成了新课程改革的绊脚石。
但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却是“软环境”――教学评估评价机制。俗话说“硬件”不够“软件”凑。“硬环境”可在政府、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来完善,也可因地制宜,以本校的实际“硬环境”灵活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实验。而新课程改革能不能顺利开展,新课程改革能不能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关键就在于教学评估评价机制。
3.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措施
3.1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这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前提。特别是重视学生个性评价导向,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和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多种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2 创设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寻求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改革,是教法更新的改革。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教与学之间“学”的重要性,突出了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传统教学是不能体现这些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寻求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构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2001年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的视角、方法是多方面的,就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因素的讨论也是多元化的,目前更多地是注重:一是客观条件对新课程改革影响的研究,如政策与管理、学校与社会、地区差异(如城乡)、课程资源、信息技术、专业支持等;二是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影响的研究;三是学生与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我们以教师个人属性,如年龄、教龄、学历、职称、性别等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适应性,可从几方面理解,一是从心理的层面,适应性是个体的接纳、理解、认同,是对课程、课程改革及一系列的活动持一种正向的态度体验和行为倾向,对改革产生积极的心理的准备状态和倾向,个体的内在心理活动与外部的改革环境是和谐统一、协调一致的表现;二是从职业的层面,适应性是教师的综合素质符合职业角色的职责和行为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适应性指教师具有实现课程改革的基本条件,包括理念、知识、能力等,自身的条件具有履行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职业行为的要求;三是从新课程改革的层面,适应性是教师能参与课程改革,理念和行为发生变化,在课程改革中成长,不断建设课程、发展课程,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创生者。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适应性。
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具体应发生在课堂教学,发生在学科教学中。我们以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师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数学课程标准为研究的载体,并将数学课程标准的适应性具体化为教材的可教性、评价的导向性、培训的接受性、管理的信服性、对象的互动性作为研究的观测点,把教师的个人属性设计了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等维度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05年9、10月对四川省、重庆市的义务教育阶段的65所小学和25所中学的891名教师抽样调查。其中男教师327名、女教师564名;农村教师327名、城市教师564名;小学教师558名,中学教师333名。
2.2 研究材料 自编的五级量表问卷《数学教师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适应性问卷》,包括教材的可教性、评价的导向性、培训的接受性、管理的信服性、对象的互动性五个方面内容。量表的编制采用“特尔斐法”即专家反馈法,保证了此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2.3 研究过程 广泛查阅资料并对部分中小学数学教师、校长、专家进行了访谈,编拟五级量表问卷,培训主试,深入中小学进行调查,对抽样学校的数学教师通过组织教研组的活动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率90%。
2.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我们对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标准实验过程中的适应性就统计结果加以比较,所设计的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等维度的分析中,只有性别因素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其它几个维度的比较研究中不呈现出差异。性别比较结果摘要见表1所示。
由表中的数据信息表明,我们对891名数学教师的调查中,性别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女性教师在新课程的适应性方面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t=-2.687,p<0.01),而且在对象的互动性、评价的导向性表现出非常显著差异,在管理的信服性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
4.讨论
4.1 教材的可教性
教材的可教性是新课标下,教师对新教材教什么、如何教、教的怎么样对照新课标进行的自我评价。表中数据信息表明,男女教师的可教性不呈现较显著的差异(t=-1.954,sig.=.051),从评价的平均等级值来看,女教师教材的可教性处于良好水平,男教师教材的可教性处于中上水平。分析教材可教性的12个题项,男女教师呈现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新课程的操作上,在理念的接受上差异不明显。
4.2 评价的导向性
评价的导向性是新课标下,教师对课程和课堂教学的价值判断,是对评价观念、对象、功能、方式的自我评价,包括课程理念合理性、课程编制科学性、课程实施迫切性进行批判和反思的过程,是课改中的信息反馈与质量监督系统。表中数据信息表明,男女教师评价的导向性呈现出较显著的差异(t=-2.254*,P0.01),评价导向性男女教师的适应性水平处于中上水平,平均等级分值来看,女教师高于男教师。分析评价导向性的9个题项,其中有2个题项呈现出较显著的差异。男女教师的差异表现在对待评价理念的差异,是否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标准,表现在对课程标准文本的理解及操作上。
4.3 培训的接受性
培训的接受性是教师对国家、地方、学校各级培训的参与、体验、认可、支持、反思、提高、成长历程的自我评价。表中数据信息表明,男女教师培训的接受性不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并且其适应性处于良好水平。男女教师对待新课程培训持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倾向,总的来说对培训内容、方式、成效有较好的评价。但是具体分析培训接受性的11个题项,其中有3个题项呈现出非常显著性的差异。一是对校本培训有效性的评价男教师低;二是对培训中观摩课收效性的评价男教师低;三是对理念与操作的认识,男教师更重视对操作的需求。说明男教师更认同实际的可观察的变化和帮助。
4.4 管理的信服性
课程管理的信服性是指教师对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对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等活动以及与有关的课程文件、资料进行的规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的过程的态度体验,表现出认同、服从、信奉到价值体系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心体验的自我评价。表中数据信息表明,男女教师管理的信服性呈现出较显著性的差异(t=-2.004*,p0.05),并且男女教师的适应性处于中上水平,男教师评价的平均等级分值低于女教师。分析管理信服性的8个题项,这种差异主要集中在对待学校层面上的管理的评价,男教师认为学校是难以指导、监控、管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的。
4.5 对象的互动性
对象的互动性主要指教师对新课程实施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程环境等的相互关系的评价,是学生、教师、环境形成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互活动的表现。表中数据信息表明,男女教师对象的互动性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t=-2.602**,p0.01),男教师对象互动性的适应性的平均等级分值低于女教师,男女教师对象互动性的适应性水平处于良好水平。对对象互动性的11个题项具体分析,差异集中表现在对待学生评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男教师对学生参与选择提供课程资源方式赞同度不高,并对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有兴趣学习、主动性的发挥的赞同度也不高。男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支持、肯定是不够的,并对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作用是质疑的,对教师的权威性作用的改变不赞同的。
5.结论
5.1 891名中小学数学教师在男与女教师这一维度的对照研究上,呈现非常显著的差异,其中,对象的互动性上分别呈现非常显著,评价的导向性、管理的信服性呈现出较显著性差异。 这一结论与尹弘飚等在《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同感的个案分析》一文中认为男女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度不存在着差异是不相同的,但是与沈之菲《在新课程背景下上海中小学教师职业角色认同的研究》一文中提出的女教师职业认同度都高于男教师是结论类似;与李宁、张贤蓉在《教师教学评价的实证性研究》一文的结论性别影响教师教学自我评价类似;与宋风宁等在《广西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心理适应性调查及调适研究》一文中的结论女教师心理适应性优于男教师一致。
5.2 分析男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与女教师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并且平均等级分值低于女教师。差异的原因:一是男教师更重视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操作指导,重视可运用可把握的内容、方式、标准;二是对新课程、新课标的认同接纳持积极的态度体验和行为倾向,会受到在实践新课程改革中来自学校具体的可观察的变化的影响,学校层面的培训、管理对新课程发挥着重要的直接的作用;三是对待学生,男教师更不容易放弃自己的权威和主体作用,反映出对学生的支持、信任、肯定的不够。就这些原因的分析,伍兴春等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中提出女教师的成就感高于男教师给予支持。
5.3 本文调查中与同类研究出现相似或不同的结论,可能是由于样本数、调查的区域、调查的维度、统计方法、改革特征等影响造成的。不管结论的差异如何去认同它,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从存在的差异原因中去分析,为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新课标实验的过程中找到工作的薄弱环节,成为推进课程改革、完善新课程标准的出发点。
(1)评价方式上的突破。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总是以分数论英雄,以分数的高低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进而评价教师。应该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评价方式是起到过很大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这种评价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要真正地落实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育的目标,必须先从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不仅要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也要对教师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这是历史学科,也是其他学科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突破口。
(2)教学方式上的转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传授学生知识为主,而历史教科书上的东西都是已过去的,学生刚一接触,可能会很感兴趣,但有谁会始终对过去的东西保持浓厚的兴趣呢?因此,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突破。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引经据典,演绎历史,学生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而新课程改革则是倡导积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着眼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当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需要。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情绪舒畅,心境放松的场所。我们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融洽师生关系,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就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开放心灵,创设平等的对话空间,把教学过程当作是师生交往,生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中开展故事演讲,知识竞赛,分组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问答,等等。通过交流,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升华,个性得到张扬,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目的。
观念的改变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点。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一点就是教学理念的改变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过度地追求高分和升学率,而忽视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成了教学的操纵者、主宰者,这对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不利。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改变以前的这种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和谐快乐地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就改变师生良好的关系观念上看,我觉得教师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①教师应以爱岗敬业为先。我们作为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不断地完善自我,以饱满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总结、学习历史上的知识和经验。
②改变教师长期以来“居高临下”的教育习惯和姿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与交流,建立一种开放的、多元化的、有无限宽容性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感情和学问,用一颗坦诚的心去感受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让他们能真正享受到生活、学习的乐趣,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新课程改革;学校管理
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总会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惑,而这些问题往往不是仅靠课堂教学就能解决的。对于学校来说,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必须在学校管理层面上作出调整与变革。创建于2003年的宁夏六盘山高中,是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宁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宁夏南部山区人口素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创办的一所直属于宁夏教育厅的全日制寄宿普通高中。学校在创办与发展时期恰逢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时机。2004年,宁夏成为全国首批高中课程改革四个实验省区之一,宁夏六盘山高中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课改实验样本学校。
在六年的课改实践过程中,学校经历了“雾里看花,热情高涨;水中捞月,困难重重;面对实际,理性思考;乘风破浪,走出困境;柳暗花明,稳步推进;风光无限,从形式到内涵”的发展历程。在课程改革初期经历了“热情高涨”的阶段之后,六盘山高中的教师们也曾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一是部分教师反映教学任务在规定的课时内完不成,教材容量大,部分练习题与教学内容不匹配,教材中设置的探究学习活动栏目多,有些探究活动是理想化的设计,实际操作很难做到。二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发现教师随意增加、拓展教学内容,把新教材教学内容简单化,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三是学生感到课堂上热闹红火,课后没有多大收获。教师产生了许多困惑:新课程到底怎么教?新教材到底怎样用?三维目标怎样才能落实?“我怎么越来越不会教了?”“我到底该怎么教?课堂上那几个等待喂食的、茫然不知所措的小鸟越来越离群了,怎么办?”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如何应对未来的高考?面对上述种种问题,学校在管理层面上积极采取有效策略,推进了新课程改革。
一、明确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目标
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必须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目标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更加准确地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在课程改革之初,学校就坚持“立足本校、着眼全局,全面规划、稳步推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立足课堂、确保质量”的原则,树立了以课改为契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优化教师队伍为重点、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培育优秀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思路,以“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让每一位学校管理者的才干得到充分展现”为宗旨,迎接挑战、抢抓机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入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努力创办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学校。学校紧紧围绕《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始终秉承高素质下的高质量的理念。具体来说,就是尽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师的最大努力,让所有六盘山高中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此前提下,追求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让来自贫困山区的学生在三年的成长过程中,眼界得到开阔,思想得到启迪,学识得到提高,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建立健全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制度
要推进新课程改革,首先要转变管理制度。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六盘山高中努力构建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源泉和根基,以课程设置为主干,以部门管理为分枝、以师生发展为绿叶和花朵的树型学校管理模式,凸显学校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人文性、自主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克服原有的“校长管处室,处室管师生”学校管理模式的弊端,变“行政型”管理为“学术—行政型”管理,变“命令”为“研讨”,变“领导”为“服务”,由模式化走向多元化,由标准化走向特色化,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学校管理。
同时,建立和完善学校实施新课改的各项制度。新课程实施初期,学校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自治区教育厅制定的《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工作实施意见》和《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本校实际,相继制定了《宁夏六盘山高中三年课程方案》《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课程设置和排课方案》《宁夏六盘山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宁夏六盘山高中学分认定办法》《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子》《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课堂教学设计行动研究》等一系列工作方案与管理制度。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学校确定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课改理念,为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制度和思想基础。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教师培训制度,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参加国家级和省级新课程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校本培训。
三、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的本质在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健全学生的身心,促使学生的道义、良知和责任觉醒。所以,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也是学校教育回归教育本质的过程。要使学校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学校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构建一个能体现教育本质的课程体系,因为课程是学校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要素。好课程孕育好学校。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六盘山高中的课程设置经历了规划、修订、完善、改革、创新的动态过程,努力使学校的课程不仅适应社会发展,而且适合学校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适合学校不同特长的教师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最终适合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的课程设置目标。在调整、开全、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开设了回归教育本质、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校本课程,使每个进入六盘山高中的学生学有所教、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2004年,学校研究制定了《宁夏六盘山高中三年课程方案》,为学校稳步、有效开展课程实验奠定了基础。同时,学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体系,补充其内涵,现已经建立起了比较适合学校实际的“必修课—选修课—校本课”课程体系。在开设好必修课、选修课、各学科研究性学习课和综合实践课的基础上,学校还积极探索开发校本课程,既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带动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没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要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在于课堂,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六盘山高中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非常强调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努力形成体现学生参与性、自主性、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建立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始终在追问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教学结论与过程并重;教书与育人并重;教与学并重;书本知识与社会和生活实际并重。学校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场所、成为教师教学智慧展现的场所、成为启迪学生思想的场所、成为师生知识探究的场所,使师生之间形成教学相长的共同体。
语文课上,教师结合战国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发表对荆轲的看法。有学生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的精神令人感动,也有学生认为荆轲用行刺手段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举动不足取。政治课上,教师让学生对“美国财长保尔森说人民币快速增值对中国有益”发表看法。物理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在月球上能否和在地球上一样,踢出所谓的“香蕉球”。英语课上,教师让学生解释“酷、粉丝、媒体、文曲星、OPEC”等词的含义。历史课上,教师让学生讨论春秋战国分裂局面形成的原因时,有学生对教材文字表述提出了质疑,他说:“老师,我认为教材中对春秋战国时政治形势的叙述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准确的。这句‘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争战,周天子都管不着。’我认为不应该说周天子管不着,虽然当时王权衰弱,诸侯争霸,但周天子仍然是名义上诸侯的共主,只是周天子没有能力管了,不能说管不着,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管不了。”课堂中出现的这个“小问题”,反映了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究,其学习方式在发生悄然的变化,教师解决课堂问题需要智慧。
在“感受新课程”征文中,有学生这样描述新课程的课堂:“讲台不再是老师的舞台,原来看似很高的讲台,现在我们坐在下面的同学只需一抬脚就能迈上去。课堂成为老师与学生互动互学的场所,老师作为引路人,就课文中的线索进行点拔。然后剩下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在讨论、提问中得到解决。我们一节课内所学到的东西远远多于以前老师所灌输的知识。并且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激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如此上课不再成为我们的痛苦,而成为一种乐趣。”
五、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使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从单一的“考试打分”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内容从学习成绩评价转向综合素质评价;评价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教师、同学和自己多元;评价方法从静态地评价结果转向动态地评价过程,建立适应新课程实施需要,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其关键的一点就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在新课程实施中,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宁夏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教学评价实施方案,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与新课程的要求有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经过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评价专题培训,广大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总结等环节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教师不仅对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水平给予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是否得当给予评价,还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感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方法、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评价结果发挥了价值引领和激励作用。一位高二年级学生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获得班级进步奖时,激动地说:“我的孩子从上小学到现在,由于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一直受批评,这是他当学生以来第一次获奖,我太高兴了,他有希望了!’,在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注重评价的综合性、差异性、过程性、发展性,尊重学生并指导学生学会自评与他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不断总结和深化学校的课改实践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和反复的过程。因此,学校要推进课程改革,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深化。经过第一轮三年的实践与探索,六盘山高中新课程改革初见成效,但学校也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不断推进的过程。学校以“回首新课改,寻找突破口”为主题,对第一轮三年课改实践进行全面总结,确定了学校课改的四个突破点,即加快教学目标校本化进程;树立为学生一生奠基的理念,着手构建符合校情和学情的课程体系,挖掘资源,开设满足学生需求和个性特点的校本课程;支持、引导教师按新课程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新课程改革从形式推向内涵,逐步走向成熟,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依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启动了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为目标的第二轮课程改革。把国家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与学校所在地域、文化背景、办学层次和水平、师资水平、学生的特点和学业水平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学校课程,通过删、减、增、调教材内容,使国家课程贴近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取得最大进步。
教师素质是关键
目前,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的成败和他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应对未来挑战的战略目标。推进新课程改革,现行教育管理体制是最大障碍。教师素质是关键。
我国的现代教育实际上是继承了近代工业社会的教育遗产,本质上停留在近代教育的发展水平上。应试教育的片面性和保守性,造成了教育发展的滞后,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阻碍了教育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必须注入新的活力。
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是面向2亿儿童和少年的教育,是面向我国未来的教育。而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还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今日之教育,就是未来之中国。”推进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美国用了50年,欧洲用了100年。对此,不能消极等待,也不能急于求成,只能循序渐进,综合治理,稳步发展,这也是由这场变革的性质和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通过教师的实施,课程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接受、理解、掌握和运用。综观课程改革史,教师的参与程度和现状直接左右着新课程的进行,任何课程改革都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
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教育能力。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目前,我国教师的整体素质还远远不能够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狠抓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培训人员的落实,培训内容的落实,培训时间的落实。
强化校长的选任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单一,评价观是静态的、功利性的,以量化为特征,缺乏评价的发展性,导致新课程改革的空间受到限制。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只能在夹缝中求发展,严重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和纵深发展。因此,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首先,建立具有导向作用、引导和推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评价机制;其次,建立一套可操作性的素质教育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为教育教学规定方向,绘制蓝图,为教师的教学指明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指明重点。然后,建立信息反馈系统。通过信息反馈使教育教学工作强化运行,发扬成绩,找出不足,采取措施,逐步规范教育教学活动。
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强化校长的选拔和任用工作。首先,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意调查、民主评议制度,大力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实行公示、任职试用期和任期制度,坚持任人唯贤原则,坚决杜绝任人唯亲、任人唯情、任人唯钱现象。使能者上,劣者汰。其次,要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从思想、道德、政治、业务、管理等多层面组织对校长培训,适时组织他们到各优秀学校参观考察,使他们的思想不断解放,修养不断提高,视野不断扩大,业务不断精通,能力不断拓展,从而造就出更多的好校长、名校长。同时,作为校长,还要与时俱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时推进学校管理制度创新,制定科学的新课程改革管理和评价制度,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有效推进营造良好的制度空间。
转变教研方式
教学研究是课程实施过程最复杂、最长期的工作,新课程推进中的难点。要解决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教学实践,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问题。在教研方式上,要倡导民主化教研。教研员要和教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一起成长,在教研活动中,提倡以民主平等的态度进行合作、沟通与交流。在教研方式上,提倡围绕课例进行研讨,针对问题进行讨论,确定专题进行研究,结合案例进行反思等多种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
The pligh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educational reform, teaching evaluation
Chen Wei
Shanwei City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Summary: After a broad-based efforts of educator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still faces many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mainly heavy burden for the students, the examination became a baton, the students most of the time spent on the mechanical repetition of the exercises. Students do not have the interest in learning, no individual strengths. Because of these problems: basic education, screening and selection of teaching evaluation emphasizes the status quo has not been changed. Fo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ut of the woods, only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we can use the development of evaluation and process evaluation approach.
Keywords: new curriculum reform; educational assessment reform; development evaluation; process evaluation
经过我国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具体情况如下:
一、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基本实现
(1)、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了传统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向科学化发展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二、新课程改革的困境
虽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以上很大的成绩,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征途中,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0年的调查显示,在学习日,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37分钟,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低于国家规定时间的比例达78.1%。“学业负担过重、不良的学习习惯是造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参与调查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指出。
考试成了指挥棒,学生大部分时间花在机械重复的课后练习上,这是中国学生学业负担重的主要根源之一。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没有了个性特长,当然也就没有了创造性人才的产生。
三、新课程改革困境的症结
笔者浅以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强调甄别与选拔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改变。
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评价还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框架,考题偏、重复性强,中小学课本的知识容量大于西方国家,我国的学生参加各种国际学科竞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西方人拿诺贝尔奖的却多于我国。
笔者一直以来都在思考以上问题,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数量性的增加不一定能产生结构性的改变,比如人长胖了,但人体结构不会改变,不会变成两个脑袋。同理,知识的数量性积累不一定能导致创造性思维的改善,试问有多少科学家是靠做重复单调的练习而成功的?
如果教育教学评价的方式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变,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就很难走出目前的困境,因为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设等,这些项目的改革是相互影响和互为制约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对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会产生影响,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就会有对应的教学方法。
四、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笔者浅以为要使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走出困境,只有对教育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我们可以采用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方式:
(1)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成长记录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方法,所谓学生成长记录袋或档案袋即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是指通过对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
以不同的功能为标准,可以把学生成长记录袋分为: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和课堂型五种。以入选材料的性质的不同,可以把学生成长记录袋分为: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型三种。
学生成长记录袋主要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它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课内外表现等方面。具体表现形式为:卡通小奖品、小红旗、成功的作品、特色作业、获奖情况登记表、好人好事记录表、考勤记录表、互评表、综合评价表等。
同时还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这样教师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得信息,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可以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评价内容全面、科学。
(2)改造传统试卷的题型结构、增加开放性的题目。
开放性题目答案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也不相同,具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通过这种类型的题目可以考察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
题目考察的多纬度。
改变传统考题的评判标准,不仅考察结果,还要考察解决问题的过程,特别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因素。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6
关键词:课程改革;创新教育;问题探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下发,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这次改革是一次全新的教育改革,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创新教育问题。当今,高等师范课程改革相对滞后,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教育具有连续性,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相承关系,势必要求大学教育作相应的变革。而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必然会推动高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所以,只有寻求合适的传承纽带来更好地衔接两者,才能够使高师教育课程改革切合实际地顺利开展。本文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寻求更好的改革思路和路径。
一、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课程改革实验启动以后,效果究竟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是广大从事实验的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我们选择地处豫东、属淮海经济区的中等城市商丘市进行了调研,这样的城市极具文化教育区域性特征,作为调研对象,有着一定的代表性。以下根据对商丘市睢阳区实验区的调查结果来分析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问题。新课程改革方案中提出的评价标准非常好,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这些评价标准,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也是有力的手段。一线教师提出的关键问题是:升级和升学中如何能很好地把握这些标准。实验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换;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的转换,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思维的沟通与衔接。在教与学的过程当中把握好了这些“标准”,学生必然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从而应试能力获得相应的提高。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提高不是在呼着升学的口号中进行,而是在师生互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展开,它能给学生一种良好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思维环境和学习氛围,能让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的问答、练习、课下的作业,平时的测试,终结性的考试,都保持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只有在这种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下,学生才有可能把握属于自己的机会。
2.新课程改革实验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调查中发现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确实参与到了学生学习的活动中。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师生互动体现得尤为突出,这在以往的课堂上是极少见的。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分组与教师兼顾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必须分组实施。但是,一个教师不可能同时兼顾太多的学习小组,最大的问题在于诸多的学习小组中竞有不少在讨论与课题无关的问题,这样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起的作用就大打折扣,而且也失去了主导者的地位,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热烈课堂气氛背后的教学效果究竟如何。无疑,减少班级人数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我们所希望的“师生互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仅仅是一种表象,而是一种学生真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实验班由于实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的活动增加了,互相交流的时间增多了,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练的时间少了。如果说教师讲得少可以通过讲得精去加以弥补,而学生练得少确是不小的损失。可言传的知识就是明确知识,这部分知识必须从“听”中学;不可言传的知识就是默会知识,这部分知识本质上的理解和领悟,必须从“做”中学。实践证明,“实践技能很难诉诸于文字”,“科学的创新根源于默会的力量”。因此,不论课改如何进行,留给学生“做”的时间不能少。个别学校的教师未布置作业,或布置作业量较少。“轻负担,高质量”是一个值得倡导的口号,这里的负担主要应是指心理负担。一个心理有适度压力的人,他的创造力是最好的。减负,不仅仅是表面负担的“减”,而且应该包括学生心理压力的“减”,只有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使学生身心健康,从而愉快地学习,创造力离不开基础知识训练。
以上方面的问题,最根本的症结仍然在于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换言之,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在创新教育上收到的实效甚少。为此,以下主要就此进―步从理论方面分析新课程改革中创新教育的内涵以及特征,以期对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及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起到―定的作用。
二、新课程改革中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强调的是优化学生的内在素养和外在学习条件,使学生在学习上掌握学习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为学生的自主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它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是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观念的体现,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发现吸收新信息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品格。
1.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实施创新教育,并不意味着对接受性学习的全盘否定。从实验调查的情况看,最大的问题是“走极端”现象。科学的学习是接受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的统―。接受性学习作为一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固然存在很多弊端,但在班级授课制存在的前提下,接受性学习以其经济、适用、快捷的优点广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为此,我们不应完全否定或抛弃接受性学习,而应吸收其合理和积极的成分,从理论层面上对接受性学习加以扬弃,从实践层面上对接受性学习进行超越,这才是新课程改革中的创新性学习。
2.创新教育中的学习更多地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事实上传统循序渐进式学习和创新教育下的非线性学习各有自己的优势。循序渐进式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把握、记忆基础的知识信息,完成知识目标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于探索、发现前沿性、超前性的知识,包括新知识的出现、新事物的发展趋势等,非线性学习具有循序渐进式学习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出现,学生可以在这个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网上通过超文本链接网站浏览信息,在这种学习环境下,每个学习者都是独立的、特别的,都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或自行规划安排学习进程,自我反馈学习结果和矫正学习行为。
3.创新教育下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活动。这种有效性首先表现为一种知识的累积。也就是说,知识的多少与创新能力的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但是,一定量的知识是创新的基础,这也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同时依旧强调“双基”训练的原因。其次,这种学习不仅表现在获得书本上的某些基本知识,还表现为人生经验、社会阅历的获得,表现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品质、个性、意志的彰显。此外,这种学习还是个体知识结构(即包括前述的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重新构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个体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建构过程,是学生从自己原有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出发,认识世界、了解社会、探索人生,并从中建构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我调控、自我选择及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能力的过程。
三、新课程改革中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
1.新课程改革中创新教育决定了学生是真正的主体,要以学生的自主持续发展为目标。一方面表现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现出自主性,自主学习是创新教育中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的教相对于学生的学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创新性学习只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这种自主性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自我设计、学习方法的自我选择、学习时间的自我安排、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学习效果的自我反馈等。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积极的探索者。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探究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围绕所学知识或一些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并能对其作出科学的解释;学生在这种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能对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在探究中体验挫折与成功;通过探究中的交流、争议与合作,可以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更正确的认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进而提出新的假设。
2.新课程改革中的创新教育决定了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与教师、同学和学习资源的交互中形成的主体性不断生成和提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教师的“倾听”与“理解”,表现为学生思维活跃和新知的建构等,同时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沟通,进而与学生在交互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共识,容忍差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是指在学习中,学习者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主要表现在学习方法、学习心理、兴趣爱好、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交互,达到融合共生。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是一个人不断成熟、完善和超越自我的重要条件,这种交互主要表现在与校内学习资源、校外学习资源、信息化学习资源等的交互,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细致的观察、积极的参与、认真的思考、及时的感悟,从而建构自己的意义和认识,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经验积累,并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
3.新课程改革中的创新教育不仅重视明确知识的学习,而且强调默会知识的学习。默会知识简单地说就是不可言传的知识,一般地指学生中呈现出来的元认知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收集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创造性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必须通过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不断反思、深刻理解,方能自主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