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文化艺术范文

非遗文化艺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文化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非遗文化艺术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内容,无论是民间文学中的善恶美丑,传统音乐中的人文情致,还是传统体育中的竞技风采,都具有极大德育教育价值。这里仅以广东地区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以窥全貌。作为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非遗”首先是一种经验知识的存在,表现为人们对生活规律的认知。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不同,但都喜好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在广东沙田地区,人们用咸水歌来传播生活知识,如代表曲目《对花》:“(问)乜野花开蝴蝶样,开花结子尺二长。(答)豆角花开蝴蝶样,开花结子尺二长……”如此实在的生活经验通过歌唱的方式演绎,充满了生活的情智。又如汕尾陆丰的渔歌,不仅有捕鱼歌、恋情歌、婚嫁歌,还有生活情趣歌、后勤服务歌,内容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展示渔民生活规律的同时,也将长辈对后辈的认知教育落到了实处。长期以来,高校德育教育陷于一种尴尬处境,即理想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剥离,而来自生活的知识经验正好补偿。在认知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同时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多元审美情趣。音乐是人对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方式。“非遗”音乐的美,不仅体现为“美是生活”,能反映生活的真实与本质,还在于它是世代流传的,“和谐、光明、富于生命力”的审美存在。无论是高扬细腻的客家山歌,还是随字求腔的咸水歌,它们曲调风格的流转都依附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分布在五桂山区与沙田水乡交界的白口莲山歌,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受到客家文化与疍家文化的双重影响,其音乐风格兼具山歌与咸水歌的特点:用客家白话唱咸水歌调,歌词用“啊”“啊咧”“嗳”“啰”等衬字,融合了山歌的高亢和咸水歌的柔美。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体验人文、地理交互作用的影响,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统音乐的这种地域性差异与融合,也满足了青年群体对多元文化的审美需求。音乐艺术中的德育教育对“真”与“美”的追求并行不悖,但人们认为“艺术是通过吸引人接近美的方法来对其进行道德教育的武器”“,非遗”的德育价值恰恰体现为对青年品格的熏陶与培养,这种品格是对不同音乐文化的尊重,也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巨大的价值蕴含在精神之中,大学生接受“非遗”的熏陶,重点在对文化精神的认同与道德理想的追求。岭南派古琴历史悠久,琴音纯净清越,琴派古朴刚健,托意寄情的演奏承载了道家的自然精神与儒家的理想人格。在清、微、淡、远的意境下,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被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对温柔敦厚、恬静淡雅人格的追求。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与道德理想,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真、善、美”内涵的追求中,“非遗”成为高校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非遗”融入高校德育教育的方式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遗产。作为高校德育的优势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地方文化特色,采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一)“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始终是主要方式。在保留主流课程结构之外,音乐类“非遗”可以作为选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在课堂上,教师结合当地实际,给学生重点讲授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音乐史实,如沙田地区以讲授咸水歌为主,梅州等客家地区主讲客家山歌,而潮汕地区则以民间器乐演奏为主要内容,讲解的过程既要有代表性曲目的形态分析,也需要讲授音乐背后的历史渊源、演变过程和文化价值。在理论课程教学之外,高校需要借助课外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课堂内,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课堂外,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校园德育环境的营造,可以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技艺竞赛,承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讲座,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间接影响青年学生的欣赏习惯,传播传统音乐文化。

(二)“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师资力量是教学教育的根本保证,在“非遗”教育中,高校应当鼓励教师对地方音乐文化有基本的认识了解,并可通过深造、访学、调研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同时也应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请进校园,担任兼职教师,除普及性的展示讲座外,传承人可针对有一定兴趣基础的师生进行重点指导,甚至技艺传承。作为道德科学,教育应分为不同的层次。在接受教育的层面上,高校在将教育者“请进来”的同时,还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拥有“走出去”实践的机会。“走出去”的方式是多样的:个体或群体既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田野调查研究,也可以参加各地的文化纪念活动,甚至是在城市公园里定期举办“客家山歌墟”,目的是通过亲身参与真实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民间文化的生命力。

第2篇:非遗文化艺术范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 艺术文化

一、鄂伦春族的艺术文化

因为生活在东北,所以让我对东北的少数民族文化魅力有着特殊的兴趣与热爱。常年的冰天雪地培育了高寒地区的稀有树种,养育了耐寒的猛兽飞禽,更哺育了这方水土生活着的勤劳勇敢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

也许是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这里的人们坚强勇敢的性格和打猎畜牧的本领,使得他们在这种野外游牧生活中激发出了最纯朴最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他们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等广泛地涉及了民族历史、狩猎采集、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鄂伦春族口头创作“扎恩达勒”(民歌),内容丰富,他们通常以固定曲调即兴编词歌唱,他们的有些当地人演唱的民歌是要讲述一个故事,或是在曲调相近的歌声中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些是劳动的结晶,也是生活经验的总结。

在长期的狩猎劳动中产生的舞蹈应该是当地最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熊舞》、《野牛搏斗舞》、《树鸡舞》等都是表现猎人对野兽、飞禽的观察以及生产过程的模仿。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发掘最原始的艺术文化,在劳作中不由自主地产生最原生态的歌舞形式,东北少数民族就是这样在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雨历程,半个多世纪的栉风沐雨,昔日的落后与蛮荒已被文明与进步所取代,然而这种最淳朴的艺术形式却永远值得我们后来人学习和重视。

二、东北少数民族艺术特点浅析

以鄂伦春族为例,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兄弟,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下面我们浅析一下他们的艺术特点。

(1)首先他们的舞蹈形式都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反映生活,也可以说他们的民歌和舞蹈是在普遍的生活及劳动过程中产生,这种民族特色的舞蹈源于生活,更真切的反映生活,所以他们的音乐更淳朴、清新,给人一种走进生活,经营生活的感觉,如骑马、瞄准、射击等动作,源于生活而且粗犷豪爽。

(2)鄂伦春族音乐都是一种在自然中获得的声音,他们更具有原生态的气息,他们在演唱和舞蹈中可以发出一种更贴近自然的声音,例如“吼、吼”“咕、咕”之类的声音,体现了他们当时与历史恶劣环境抗衡,同时又融洽相处的那种真实。他们善于从大自然的生物中寻找最原始的声音,这种歌曲特色和舞蹈特点让人感觉更亲近自然。

(3)他们的音乐和舞蹈形式有时源于他们对动物的描述,如黑熊搏斗舞、树鸡舞等,这也包括对供奉的牺牲的描述及牺牲的祭拜方法,例如“转圈舞”,这种请祖神、拜神的程式都在一定程度上规划了他们的音乐构成模式。所以也可以看出他们的歌唱手法和舞蹈存在一些宗教色彩。

(4)她们流传已久的民间音乐文化与茂密的森林、丰富的水源、广阔的草原等优美的自然景观及她们所从事的捕鱼、游牧、手工艺等传统生产方式息息相关,形成了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所以在他们的音乐中可以找到一丝悠远、自由与辽阔。每次欣赏东北少数民族的民族音乐和歌舞,都会给人一种心情爽朗、轻松自在的感觉,这种原滋原味的又有着一丝乡土气息的旋律,完全不同于现代音乐的复杂和喧嚣,是一种原始的安静与祥和。

(5)从历史意义上来看,他们的音乐从民间音乐、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到坚持民族本土音乐特色等方面,做到了保持传统的原生形态,又要与时俱进,是一种与新时代相融合的传统音乐。所以,其音乐文化需要我们的保护和延承,当地的有些老人已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者,有些原始的歌曲,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喜爱和研究中国民族音乐的音乐人来重视和保护,进而让全社会都来保护这种充满地域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

三、让民族音乐走进课堂

保持原生态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原始的生存环境正在逐渐缩小,它的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以,作为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高校应当将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引进,引导其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促进文化繁荣的要求,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传承人类文明的坚实保障。如何将这种民族艺术形式走进课堂,探索一条将传统音乐遗产与现代音乐教育完美结合的道路,也是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一项重要的参考依据,这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价值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积极引导

学校要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原生态天地中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可以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深入少数民族人的生活中去,有计划地引进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或著名民间艺人进学校演出、演讲,以保证在校大学生能增加接触原汁原味的音乐形式,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走近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

2.利用课外活动配合课堂教学

学校主管部门可以制订相关制度鼓励学生、教师参与民族音乐文化活动,对于民族服饰、歌唱技巧等进行探究,进而来重新评估它们的价值。在学校开办知识讲座,以增强音乐文化意识,培养优秀原生态音乐文化人才,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和研究兴趣。

3.鼓励和支持文化交流政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弘扬本地区艺术文化的同时,去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去借鉴其他地区和国外先进的文化成果,这样能更好地开阔学生的眼界,建立健全了良性循环机制。

相信在相关教育部门的广泛重视和政策下,在物质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能让更多的大学生和热爱艺术的人吸收广泛的营养,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传承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结束语

在我国东北居住着很多勤劳善良,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人,无论从历史学、人类学、比较文学和音乐学等众多学科研究所需的角度来看,世代相传的音乐文化,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巨大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之一。回顾东北少数民族的定居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是一份美丽的“音乐神话”,是一段优美的“民间传说”,他以特殊的韵律向人类发出了“携起手来共同寻根”的文化信息。我们相信,这种纯粹的淳朴的艺术方式,在得到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一定会在更广阔的领域莫名而直接地感动所有人。今天,让我们更加关注历史,弘扬民族精神,让中华文脉得以沿承。

参考文献:

[1]刘翠兰.鄂伦春族.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汪立珍.鄂温克族神话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第3篇:非遗文化艺术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生态系统

检 索:.cn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1]。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态建构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单靠个体(传承人)或单个团体(工作坊)传承如此简单,应放在整个地方的地理、空间、文化中思考。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态系统建构应是地缘下的人文活动与自然规律协作关系的建构。面对一个个子系统(如本土传承人群体、政府管理系统、民间作坊、媒介管理、旅游市场和学校教育系统等)构成的艺术生态建构,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文化风貌与商业价值、文化价值相融合,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

一、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粱平县位于重庆市东部,有“民间艺术之乡”之称,是全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独特的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强县。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众多,主要以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为主,范围包括传统手工艺技术和传统表演艺术。梁平县现有梁山灯戏、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竹帘、梁平抬儿调和梁平癞子锣鼓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又有双桂堂、土法造纸技艺、蓝印花布、梁平土陶、梁平竹雕、梁平傩戏、梁平狮舞、梁平孝歌和梁平礼让草把龙等15个市级保护名录,87个县级保护名录。

(二)多文化交融的地域文化特色。梁平地处重庆东部平行岭谷区,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巴文化、荆楚文化、中原文化为一体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当地明清时期由著名高僧破山禅师创办的双桂堂被尊称为“西南佛教禅宗祖庭”,在中国及东南亚佛教界具有重要地位,佛教禅宗文化的融入,也影响了当地的文化发展和艺术创作。

(三)显农耕、神话色彩,祈求平安祥和的文化心理。古代巴文化以梁平为腹地,农业生产历史源远流长。 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表演艺术、礼仪节庆、民俗活动到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传承下来的民间故事都以农耕文化为母体进行创造,充分反映着当地最朴实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劳动热情。农耕文化注重稳、平安,冒险刺激的因素很少,梁平木板年画、铜梁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蕴含着保平安、驱邪等内容,仍然表现出敬畏神天,以期神天护佑自己。

(四)传统民间艺术具有群体性特征。梁平竹帘、梁平抬儿调、梁平狮舞等都以集体活动为主要创作形式。像梁平竹帘画制品,从精心选材到成品包装入库,前后需经过八十余道工序,大致可分为竹丝制作、备丝、竹帘制作三个部分[2],每一道工艺不仅材料、工具十分考究。铜梁龙分扎骨、裱褙、彩绘、总装四个大步骤,百余道工序。正是竹帘画、铜梁龙这种工艺形态需要多名专业人士分工协调完成,只有依附于集体才得以传承,由此呈现出群体性特征。

二、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态现状

(一)单个个体传承现状。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对第一批至第四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78位梁平县传承人整理分析来来看(表1),其年龄阶段多数处于40~74岁之间,而30~40岁仅5人,基本处于壮年、中老年群体。据田野调查访问来看,梁平县儿童基本是在学校略有接触,18~30岁青年接触较少,由此可见非物质为文化研究人员较为短缺,当地传承保护意识较弱,群众参与接触较少,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出现断层局面。同时,梁平县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广泛地分散在民间,处于分散各自管理、自生自灭的状态,一些民间艺术面临后继无人和失传的局面。

(二)群体传承现状。就目前来看,梁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门类之间缺乏联系,相对分散,尤其是绘画工艺类,即使呈现群体性特征,但工作坊之间、传承人之间尚未形成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技艺、作品等方面的系统规范的整理和统一,基本处于相互学习模仿、各自钻研继承发展的状态。以梁平木板年画为例,现共四位传承人:涂国发(已逝)擅长花纸版/门神版雕刻、徐家辉擅长年画印制、全昌明擅长雕版工艺、刘勇擅长纸张/印刷工艺。在当下传统梁平木板年画生态环境、高标准技术工艺已经无法复原,仅仅依靠4人各自相互学习与模仿维系木板年画系统的传统与发展。

(三)政府对其保护现状。梁平县2008年成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每年由财政拨款300多万元。梁平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主要坚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开展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设有文化遗产陈列室、梁平木版年画展演作坊、文物保管室,大致从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及作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三个方面进行展示。目前,以建立礼让镇、蟠龙镇、聚奎镇、荫平镇、梁山灯戏剧团等10个传承基地,来宝小学、西苑小学、梁平职中等6个传承实验基地[3],但其艺术特色挖掘不够,发展模式不突出,尚未形成成熟有序的传承与保护发展机制。

(四)民间民俗工艺的保护开发现状。据梁平县负责人张和平介绍,在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经济发展已形成初步规模。到目前为止,梁平利用‘非遗’项目,已发展起文化企业379家,民间乐队87家,文化产业的年产值达7亿多元[3]。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态建构意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改善迫在眉睫,如果任由零散发展,忽视其艺术生态的系统性,会导致遗产的传统文化流失,对传承保护与发展当地文化建设也存在一定影响。结合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和传承现状,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的保护和发展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对于传承人个人来讲,固步自封是万万不可,不应守着自身传承技艺,需要沟通与联系,需要依靠集体力量,系统整合现有技艺资源,形成系统整套的传承技艺,恢复传统生态环境和高标准技术工艺,使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正确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二)系统整合现有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借鉴其他地方民俗村或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构模式,挖掘自身遗产特色,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要既收集完善资料、档案建设的初级静态保护,又要高度重视其产生发展的内在外在环境的生态保护。例如四川省绵竹市在孝德镇成立了占地面积4万平方公里,以年画商品生产、加工为基础,并以特色农业为主的乡村民间工艺文化旅游景区。该景区成为四川省高校调研基地,并在景区内已初步形成较有一定规模的年画生产,景区内有专门民间艺术手工艺者对旅游者、爱好者进行年画培训指导,并成立基地对年画进行大批量生产进行旅游商品销售,已消费的形式带动地方经济。尽管带有一定经济成分,但这种活态保护未尝不是继承与发展的良好办法,借助民俗村力量扩展了民众艺术视野,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认知和传承保护意识。

(三)对政府而言,加大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资金投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尽可能的为民间艺人(尤其老艺人、即将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经济保障。同时加强传承人之间联系与学习,深入挖掘传承人技艺、语言、文字和习俗,保护民间老艺人。借助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该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可通过系列活动展示,大力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拉近与大众距离,号召年轻人接触、了解传统遗产,为培养继承人打下基础。

(四)借助周围高校及科研机构发展民间艺术精英教育,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并主动承担起开发研究责任,使其传承与保护发展更加科学化、学术化。

(五)在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经济发展中,要充分考虑在这种大规模旅游、文化活动中避免对遗产传统的侵蚀,遗产主体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社会中,既要保持原有传统技艺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政府及开发部门需要面对考虑的。

小结

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的艺术生态系统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作用毋庸置疑,要着重把握其整体性、活态性、生态性保护,深入挖掘、建构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态体系,从而促进当地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2005〕18号.二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第4篇:非遗文化艺术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对美的向往及对历史的追崇,因此古人在山水之间驻足、咏叹前朝旧梦的痕迹频现于诗词歌赋中,让后人也沉醉其中,不禁感叹山河的壮丽秀美与历史的深邃厚重。然而,在人们不断探寻世界遗产之美时,一个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许多有价值的历史遗迹,正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忘、甚至消失的境地,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自己的所作所为。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是我们民族灿烂文化的智慧结晶,在历经沧海桑田变迁后,我们伟大的祖先传承给子孙后代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不合理利用,使人类的许多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大冲击。到目前为止,中国通过向国际社会学习及总结相关经验教训,制定了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与举措,宏观上大致从两个方面进行管理保护:一是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组织建置与职能,保护机构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咨询机构和有关社团组织;二是制定了相关保护法,实行依法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群众的积极参与;在此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辅以现代先进技术,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我国的世界资源。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中融入的先进科学技术,无疑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和保护带来了福音,特别是国外采用3D动画的数字化保护技术,更是我国借鉴学习的榜样。简而言之,数字化保护就是采用先进的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非接触测量技术、三维成像技术,经过实地摄影、数据采集、三维动画合成实现对景象的三维模型,它可以让观赏者通过触摸屏幕浏览虚拟场景,同时也可以让观赏者通过立体显示屏以互动的方式观赏3D文物之美,展示品栩栩如生,使游客如身临其境。

三、由“数字化保护”想到的

(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参观者之间本质关系为出发点,“数字化保护”有着极大的不合理性。我个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游客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人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途径的直接感受,再以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为基点,达到与文化遗产本体或历史遗迹某种程度上的融合,从而上升到欣赏的层次,并产生美感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心灵上的愉悦。从这层意义上出发,我以为3D虚拟旅游远远达不到这一种境界,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这种技术极大地限制了人们与之的互动程度。必须强调3D虚拟技术的先进性在于:它能让物体栩栩如生,使人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即使如此,它也只能满足我们视觉上的享受,那么诸如嗅觉、味觉、触觉上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互动,我们又该以何种方式去实现呢?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虽然愈来愈窄,但却远没达到相等、互相替换的程度。人的需要是极其丰富多样的,3D技术则是将人们限定在一个只可观看的世界,我们的审美深度也就被这种技术所规定、所限制。因此由于3D动画技术拉开了欣赏者与对象之间的距离,这种再现、重新设计、分析后的想象的空间,一个仅仅从视觉上接近的空间只,赋予人们一次纯粹的模拟“真实视觉”的体验,省去了人们的感觉过程。

另一方面,3D动画毕竟是一种“二次创作”,即对原始景观的复制或再现,这即意味着此种再现技术阻断了游客发觉、参悟世界遗产所隐藏深意的可能。我们可以做个这样的类比,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不管翻拍得怎样好,引来的总是观众的一片质疑声。因为本来在文学著作中语言和形象是一一对应的,语言主宰着图像,而影视则以图像为主体,文学改编成影视剧,则文字就屈居于图像之下,即它们的主次、因果关系颠倒了,产生了图像统治语言的现象,故影视中仅留下文学的残迹。同样地,世界文化遗产经过电子媒介的转化,似乎总还有那么一点点缺憾,原因就在于此。没有一段电子图像能真正呈现出饱经沧桑的文化遗产背后那些深刻的韵味与意境,再先进再逼真的3D动画也不能至少不能全部替代人们的实地旅行。如果我们只是简单追求视觉的上的享受,我认为在家在影院就完全能实现。世界文化遗产是在历史长河中长期发展变化的产物,具有天然性、独特性,是参观的第一环境,这也是由它们的本性决定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它们的原始性、古老性,用3D这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其“包装”后展示在世人面前,我觉得此举完全多余,甚至有点“败坏风景”的味道。就像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东西却把它们硬凑在一起,显得怪诞不已。电子技术早就席卷全球,家家户户都正感受着它带来的方便快捷,但是由此对人们的审美冲击却是十分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和传承,但不能以质的下降为代价。长期在电子技术的统治下,那么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人们难以预料。我还认为,应该摆脱对图像技术的过分依赖,落实文化遗产的价值、意义,因为它不仅仅是理性的保护,而应该从保护、传承两方面综合考虑,在凸显本身意义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保护。

四、结语

总之,在引进先进技术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权衡利弊,张弛有度,既保证优秀文化遗产传承后世,又使其在每个时代中凸显它的价值和意义,充分发挥出文化遗产的多方面作用,即在妥善保管的同时,通过公开展示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护它们,包括它们的形态、存在价值等等,而不是将其封锁在图像之后,成为一组精美的图片,让距离横亘在人们与文化遗产之间。

参考文献:

[1]林燕.新媒体语境下的东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科技传播.2014(13).

第5篇:非遗文化艺术范文

工艺美术是我国文化产业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规模性较大,同时也是文化事业的体现,在整个文化产业运行的过程中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文化价值。文章对消费视野下工艺美术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旨在实现工艺美术的经济化运行。

关键词:消费文化;工艺美术;问题分析

消费文化主要是在社会文化发展中某一时期的特定产物,同时也是人们在物质生产、社会生产以及消费活动中所展现出的一种消费形式。因此,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工艺美术作为一种消费形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及价值,虽然在文化层面上与现实文化存在着不同,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充分展现了其存在的艺术形态,这种文化形式的出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行为方式。

一、文化消费视野下的宫廷工艺美术

随着文化事业的多元化发展,宫廷风格的工艺美术保持了技术高超性的特点,并将传统美术工艺作为传承的主体,使旧的工艺形式以及艺术形态得到了有效的表达,而且在整个工艺美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采用了高超性的艺术形式,保证了产品设计的基本价值。旧有时代的工匠会受到统治阶级的管制,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会将艺术价值本身进行艺术的再创作,但是,在文化发展的今天,很多设计人员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会重视其商业性的价值。所以,旧有时代的宫廷贵族艺术逐渐演变成当代社会中的“商品”价值。对于这一类美术工艺品而言,可以将其分为收藏品以及装饰陈设品两种,首先,收藏品不仅具有投资价值同时也具有“文物”价值,收藏者主要重视商品的文物价值以及潜在的增值能力。其次,装饰陈设品主要是一种文化传承的符号,通过旧有宫廷工艺的商品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为使用者提供一种文化品味。而在现阶段宫廷宫廷美术创作及优化的过程中,缺少专业性作品鉴赏人员,一些作品只要被国家机构的工艺美术大师评定为最具收藏价值的作品,其价值会数以十倍的向上增长,从而导致很多工作美术作品的评选成风,出现了一些唯利是图的艺术消费行为,导致传统工艺产品的质量逐渐下降,为文化艺术的传承及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文化消费视野下的城市工艺美术

对于城市风格的工艺美术而言,主要是将中产阶级的市民作为工艺美术的主体,通过对中产阶级人们价值观、生活观等价值的分析,所呈现的一种市民工艺类型。历史中人文产品的工艺设计包括紫砂器、明式家具以及住宅建筑设计等工艺形式。城市中产阶层由于其经济实力、政治地位等内容逐渐成为工艺文化的核心内容,但是,在现阶段城市工艺文化分析的过程中,其正处于未定型的新兴阶段,基本的文化形式也正处于模糊阶段,其形态的判定以及消费价值很难得到系统性的分析。而在消费视角下可以将这种工艺形式定义为创意、综合以及世俗化的工艺美术形式。其中的创意主要是通过对城市人民生活经验以及生活需求的分析,所创作出的美术工艺,例如,家居装饰等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联的设计形式。市民工艺中的综合性主要包括了创意、技艺工艺以及设计等,例如“陶吧”等工艺场所的构建,城市居民可以在这一环境中将自己的创意、技艺以及设计等技术形式进行充分性的结合,从而实现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文化消费视野下的民间工艺美术

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是将农、牧民作为主体的乡村工艺形式。在现代化文化形式发展的过程中,民间工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生活化、原型化的艺术形式却得到了有效传承。随着消费文化形式的出现,一些具有民间工艺的农耕文化呈现出不断消失的状态,主要是由于民间工艺是一种生活化的工艺形式,其实用性的工艺会随着人们的生活状态不断改变。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出现,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准城市居民,使人民在生活的过程中由农村到城市的环境转变,而且其基本的生活环境、生活用品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所以一些民间工艺品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导致传统的美术工艺形式逐渐淡化。而且随着消费文化的呈现及发展,乡村的生活逐渐改变了旧有的生活方式,民间工艺自给自足的社会生活条件逐渐瓦解,使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工艺被“开发”出来,成为旅游商品以及纪念品等。

四、文化消费视野下的艺术工艺

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主要是专业工作者所创作的工艺形式,对于这些作品的创作人员而言,大部分都经过专业艺术院校的教育,其艺术素养以及创意能力相对较强,所创作的工艺品有陶瓷、陶艺、漆艺等。对于这些专业的工艺美术创作者而言,其作品的设计具有现代化的理念,所以他们所创作出的工艺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以及原创性。与此同时,由于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消费者会寻求一种全新的途径,将其自身与消费文化进行统一性的融合,并为大众传播以及艺术创作者提供了交流的途径,使创作者可以通过对人们需求的分析进行工艺作品的设计,并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传媒图像以及现代化的生活进行工艺的创新,进一步扩大了消费视野下非物质形态商品以及物质形态商品的消费。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消费文化的不断发展,消费文化对美术工艺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美术工艺逐渐形成了文化形式的创造,同时呈现出现消费视角下美术工艺形式的变化。由于其文化形式来源于生活,因此其产品的设计与消费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工艺美术的创作不在局限于纯粹的创新,而是应该在消费的基础上实现其身份的认同,并在最终程度上呈现出工艺美术的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立新.中国工艺美术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近年来工艺美术研究热点问题透视[J].艺术百家,2008,04:114-118.

[2]李砚祖.关于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工艺美术诸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84-88+127.

第6篇:非遗文化艺术范文

2007年,经文化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药协会共同发起和努力,使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首次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范畴,并对申报批准项目进行国家级保护和推广。一批濒临灭绝的中医药技法、配方获得了新生,这不但是中医药领域的一大幸事,更是我们民族的一大幸事。

作为祖国传统中医药领域的杰出代表,“刘氏刺熨疗法”在今年7月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殊荣,这是目前惟一一个由个人姓氏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刘氏刺熨疗法”确切疗效、独特配方的充分肯定。

“刘氏刺熨疗法”从中医药学科的治疗方法划分属于内病外治疗法,与中医针灸和正骨同属外治之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技法共同作用于人体穴位、经络,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但“刘氏刺熨疗法”与中医针灸和正骨等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充分运用了透皮药物吸收和多途径给药的技法,组方独特,用药纯正。这正是“刘氏刺熨疗法”的独到和创新所在。

为了更好地了解“刘氏刺熨疗法”,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我们采访了“刘氏刺熨疗法”的传承人刘光瑞先生。刘光瑞介绍说,“刘氏刺熨疗法”是刘氏祖传刺血术、热熨术、足浴术等疗法的统称,属中医外治之法,其机理是通过浸穴透骨,将药物有效成分借助热力导入穴位和经络,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对慢性病、疑难杂病有独特的疗效,由于无需内服药物,对人体肝肾没有任何副作用,在临床治疗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远景。“刘氏刺熨疗法”治疗疾病的核心内容是“足仙乐养足分子”,即足浴疗法。其特点是:一熏、二泡、三拍打、四熨、五烫、六配达。刘光瑞解释说,“熏”是为了药物中的挥发物质的口鼻腔黏膜药物吸收和皮肤预热;“泡”是通过温度的作用促进药物快速吸收;“拍打”是拍打震动“阿是”穴位,使药物快速运行于病灶部位;“熨”是用药物浸透的热毛巾热敷患病部位缓解疼痛;“烫”是逐渐提高温度加快足部血液循环;“配达”是可根据病情的不同在足疗液中配合加入药物,如:加入醋可提高活血化淤的功能,浑身无力者可加入盐而生力,加入生姜散寒,加入花椒可止痒,加酒通痹,加入陈皮祛湿,从而达到疗效最大化。

刘光瑞先生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的解读,极大激发了我们对“足仙乐养足分子”的兴趣,为此我们又走访了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多位专家。中医学专家从“足仙乐养足分子”的中医理论基础切入分析说:足浴疗祛病养生之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属于中医药学的外治之法。“足为精气之根”,双足与周身阴阳、气血经络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足底穴位是人体多个脏器的反射区,通过经络与各器官相连。另外,足又有“第二心脏”之称。它距心脏最远,血流速度慢,如果足的状态差,血液回流就差,导致气血循环不畅,阴阳不调,百病丛生。反之,药物有效作用于足部穴位,经过经络传导,直接达到疾病病灶区,发挥疏经通络、祛淤散寒、调和阴阳、固本培元的作用,对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中药学专家从组方药理方面分析说,“足仙乐养足分子”组方非常独特:

特点一 药物通过高温水的浸泡后,药物有效成分以小分子状态存在于足疗液中,小分子状态可通过足浴液温度,产生极强的渗透作用,将药物透皮送入足底与各脏腑对应的穴道和微循环系统,进而扩散至全身;

特点二 在药物组方筛选中,多选择富含挥发油的药物成分,其中,藏红花素、多种挥发油、多种酸类、脂类、醇类等小分子经水温作用合成为“养足分子”,在足部蒸泡时借助挥发油的蒸发,可使足浴者通过口鼻腔黏膜系统吸收药物,实现双重通路给药;

特点三 药物有效成分改变了皮肤角质层对药物穿透的屏障作用,大大提高药物穿透皮肤的速度和吸收率。

“足仙乐养足分子”实现了对传统内病外治疗法的三大突破:

突破一,颠覆传统治疗,浸穴透骨,直达病灶。消除“损”。

“足仙乐养足分子”药液在热力作用下,浸穴透骨,打通奇经八脉,养足分子直接进入病灶,祛湿排毒,修复损伤,达到“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的功效。失眠健忘、肢体酸痛、下肢阴冷、关节肿胀、疼痛得到康复。

突破二,高效养足分子,见效更迅速。补足“气”。

特别含有的高效超微“足仙乐养足分子”,通过浸穴透骨非常容易穿透血氧屏障,引热下行,调和气血,使血脉通畅,体虚乏力、头晕头痛、心律不齐、血压高等症状得到康复。底气足,精神旺。

突破三,治养结合,彻底康复。养足“神”。

第7篇:非遗文化艺术范文

关键词:筹,斜吹;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原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1240042001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的民族民间吹管器乐中,“筹”是一种单管形状的吹奏乐器,由于历史久远,筹器已鲜为人知,厚重的中原民间宗教音乐文化中,这种不开吹孔、采用斜吹的一种民间乐器――“筹”,看上去虽十分简约,但正是这名不见经传的吹器,却是古代笛、箫一类单管乐器的原始形制,由于乡村百姓的传承,使得筹成为了中国吹管乐器的文化源头。

一、筹的历史渊源及其特点

1985年前后的考古发掘中,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出土了20多支骨管乐器,这类乐器也很有特色,呈现出多音孔的艺术造型,工作人员采用碳14和树轮校正测定后,认为这些乐器大概距今有长达8000-9000年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音乐文化价值。尤其是这批新出土的骨管乐器在吹口方面,与筹(在河南民间流传)乐器的吹口完全一致,吹法也极度相同,这样也就引起了人们这种斜吹之筹的浓厚兴趣,有的音乐学者开始对筹这种乐器进行学术研究,而吹筹的艺术特色和吹奏技艺也就逐步由民间而走上了艺术殿堂。

在河南省“第五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1985年)中,筹乐器就展现了一种濒临灭绝的吹奏乐曲独具的艺术魅力。曾任中国音乐学家协会副主席的赵飒先生十分重视传统音乐文化,他在整理中国乐器发展史时,曾到过名寺古刹实地走访,但遗憾的是却未遇到会吹筹这类乐器的爱好者。这次他担任了第五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的评委,并现场看到了艺人对筹乐器的精心演奏和吹技艺术,在踏破铁鞋无觅处后,心情也很愉快,并在《河南日报》媒体发表文章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他说:“这次回河南使我感到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在河南发现还有人会吹筹。以往我一直认为,筹这种古老乐器的演奏在中国已经失传。”赵、飒先生后来还主动委托河南音乐学者进行调查和研究,有关文章比如

《吹筹艺术谈吹筹》(发表时署名“文虎”),刊发在《人民音乐》(1993年第l期)刊物上,该文章对河南知名吹筹艺术进行了介绍和研究,这样一来,筹乐器的艺术特色通过研究和媒体传播,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爱好。河南的这类筹乐器在吹口形制、演奏的持式吹法方面,与贾湖出土的“骨笛(时称)”基本上一样,一些研究者们认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管乐器应更名为“骨筹”,比较恰当。音乐家吕骥先生在《传统音乐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文中说:“前几年在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在定名上,我们大家几乎都以为是没有可怀疑的,应该称之为‘骨笛’,几乎已经成为定论了。可是,最近河南民间音乐研究者有事实根据的不同意见。因为筹在形制上和吹法上跟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基本相同……因此,河南一些音乐家认为出土的不是骨笛,而是骨筹。”吕骥对于更改名称问题,也赞同并给予了肯定支持。河南开封市的尼树仁研究馆员撰写了《中州佛教特有乐器“筹”的溯源》论文,对筹乐器的进行了比较深入探索和细致的研究,其研究方法是把筹采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溯源,作者认为鹰苗、冒顿、潮尔、簌和筹是近亲;簌、筹为同一乐器,筹是簌发展与完善的高级阶段;筹(包括它的原始形态)的始祖是河南贾湖骨笛;对于筹及相关乐器的形制、吹法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有详尽的描述;并认为唐代诗人元稹“能唱犯声歌,偏精变筹义”中的“筹”,实际上就是指筹这种乐器。许昌市音乐家协会王文亭主席撰写的《许昌传统音乐的现状与发展问题研究》(河南省2000年度社会科学重点调研课题)一文提出,依据北魏时期河南巩义古窟寺(386-543年)中雕刻的《帝后礼佛图》画面中有关吹筹人的生动形象,作者认为北魏时期筹己较广泛流传,是当时宫廷乐器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还是典礼仪式不可缺少的乐器。此外,河南筹乐器的研究尚有其他学者的专文论述。

二、筹艺术的文化价值

筹乐器出土于中原地区,是黄河流域中原文化或者说中华音乐文化的一件瑰宝,筹在我国至今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了,历经两千年的历史沧桑至今仍被民间传承,展现了这一古老乐器顽强的生命力和人们的喜爱程度,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筹蕴含有一种音乐文化的密码和力量,因而能够被历代不断传承。

筹作为一种起源甚古,带有膜孔竹制单管斜吹之乐器,多用于中原一带的佛乐、道乐之中。目前河南许昌的筹乐器从演奏技巧上看和竹笛非常近似,但筹的音色与笛子相比较,其音色更为柔和,比较契合了人的内心感受,这种筹能够为演奏者自然地调节整体的音高,并且改变吹奏的角度后也能够奏出颇具特色的圆滑的大二度气滑音,很有艺术情调。筹乐器主要流行于河南中原地区,相关的音乐资料比较少,《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许昌卷》目前收录较全。过去,筹是寺庙音乐中的一种主奏乐器,在民间一般由一些还俗的乐僧和道士进行演奏。在中原大地上,佛教和道教之间互相排斥争斗又吸收整合,相互影响、成长和发展,其相关的音乐文化也是借鉴吸纳。所以,目前筹演奏的音乐曲牌中,筹曲有关佛教音乐的有《油葫芦》《傍妆台》《皈依佛》等,筹曲道教音乐的有《锁莲枝》《傍妆台》《起五更》《道场启》《三清偈》《翠黄花》《三宝赞》《汉东山》等,另外,流行的民间曲牌有《大开门》《小开门》《尺工合》《凡思调》《山坡羊》《月儿高》等。以筹主为奏乐器的乐队演奏形式非常严格、严谨。如果在行进中,则由法铃、炉为首导进,按照管、笛、笙、箫待旋律性乐器和木鱼、碰钟、手鼓、手镲、云锣等节奏性乐器为先为,依次排为纵队。为了充分表达宗教那种庄严、神秘、柔和的气氛,求得一种特殊的效果,乐手们会调动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有时甚至采用大铜器、放鞭炮来烘托气氛。

筹目前的存在已危在旦夕,更谈不上发展壮大。筹濒临无人继承一方面是由于史料记载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后传统的文化在“砸烂孔家店”的旗号的错误导向下,受到了致命性的冲击和破坏,造成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大支柱的社会基础遭受到摧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史无前例”的“”也把与宗教有关的都作为打击焚毁的对象,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对外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东西文化相互碰撞中我国传统文化也面临了生存的危机。但是筹在历经时代风雨冲刷后,依然在中原民间被承传,能够存活下来,说明这种吹奏乐器的文化底蕴丰厚,也还有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市场,作为一种宗教音乐

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筹乐器实际上成为了研究吹奏音乐的一种活化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其文化价值实值得肯定的,因此承继这一优良音乐文化传统,展示其文化价值,是我们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筹这类斜吹乐器发音难而且音量也不大,其实这本身就是它的艺术个性,也可以说是特色之一,显示了与众不同的特性。现在的问题在于真正认识筹,才能传承并发扬筹所承载的文化,假若进行开发把筹等斜吹乐器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改进创新后使之进入豫剧、曲剧等乐器群体中,推上广场文化的舞台,就能够使特殊的斜吹技法得以保存,也使演奏活动的器乐文化丰富多彩,从而彰显地方文化的特色。为发扬推广这种极富东方文化底蕴和富有传统特色的吹法,使这种古老的乐器再次为世人展现艺术魅力,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来支撑,努力打造筹艺术基地,加强“筹艺术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这不仅是造福国人,更是造福全人类。

三、筹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历史发展证明,只有保护好民族特色才具有竞争力和世界意义。“筹”这类乐器假若孤立地看似乎是竹笛的一种变体,若任其衰落那将会造成巨大的艺术损失。如何传承保护就是在现有的资料和研究中,从实际出发,对与之相关的的历史线索和蕴涵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的探求,这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来清理我们思路。

为此,我们将提出以下几个问题,逐步进行研究、探讨。(一)筹乐器的渊源;(二)筹乐器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三)筹乐器演奏的音乐(四)筹乐器功能的开发与利用。并且采取具体措施,着手抢救、挖掘、整理现有资料,保护传承人和传承形式,以待深入研究。从筹的渊源上看,它曾是中华文明史上干系着中国吹管乐器的源头大道,它的这种历史辉煌已衰微成历史余响。因此,对筹的抢救、保护和扶持,不是让其苟延残喘,而是望其强身健骨,是为发展而生存,是以发展求生存。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筹艺术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守望及其在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创造性的转换统一起来,这应该是我们确定筹艺术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保护的目标。筹艺术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日本政府在保护非物质(无形)文化遗产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和模式,在这方面给国际社会作出了良好的榜样。无形文化遗产具有维系民族存在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民族发展的一种动力,这就需要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不断地坚守和持续地坚持。比如日本对具有高超技能、能够传承某项文化遗产的看作国宝,国家每年提供有资助,在培养传承人才方面国家也有相关的资金。日本这些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借鉴。所幸的是,我国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有关的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的活动已启动,力争在5年内初见成效。我们在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吏应该保护好历史上传承已久的丰厚文化遗产,并且在新的时期进行发扬光大,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绽放出新的文化艺术之花。

第8篇:非遗文化艺术范文

凤翔被称为民间工艺美术之乡,而其中能成为标杆和代表的便是凤翔泥塑了。凤翔泥塑产地主要集中在距凤翔县城东南四公里的城关镇六营村,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得到了我国的重视,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陕特的地域文化产生了凤翔泥塑,在凤翔泥塑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陕西地域内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经济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并在独特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氛围中逐渐成熟。然而这一手工艺术的发展还有待改建,同时这也反映出我国在“非遗”保护道路上对于如何价值定位、如何完善市场渠道等问题还有待明确。

1.凤翔泥塑的发展现状

联合国科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随后我国也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而且决定拿出专项资金来扶持民间手工艺,凤翔泥塑被审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胡深被批准为国家级传承人,享受专项补助。国家级传承人需要具备55年工龄这一条件,所以胡新民、杜银被定为省级传承人。泥塑村的艺人经常参加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艺术馆等单位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也会去到外省参与此类活动,借此机会向全国各地的人展示自己的手艺、作品,并可以当场出售。随着凤翔泥塑这门手工艺越来越被重视,有很多学校组织学生到六营村进行参观学习,也有很多研究学者慕名而来,六营村因此成为了许多高校的实习基地。村头有一个大院为凤翔泥塑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类泥塑作品,这里也是凤翔泥塑的传习所和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村子里不善于销货的艺人都把作品交到这里进行统一销售,此外,村子里面的泥塑订单也随之增多,因此泥塑制作已经不再是农闲的时候才做的事情,而是常年都在做,订单量大的时候,自家的人手不够,还会请来别人帮忙,主要进行制作白胚和勾线的工作,例如胡小红老师在完成四年出口订单的时候就联手了三家一起制作,并且严格要求其精细度。当时做的是十二生肖的出口订单,每一个动物的造型,每一笔勾线都要准确无误,分毫不差,保证每一件作品的出口品质。联手一起制作的一般都是女性,因为有的年轻女性没有外出打工,在家带孩子的同时就可以进行泥塑的制作,因此这里也是陕西省优秀妇女专业合作社,举办过“陕西省妇女创业就业项目(千名)手工艺品骨干培训凤翔泥塑初级培训班”等培训课程。

2.凤翔泥塑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家相关部门以及民间艺人对凤翔泥塑的的传承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完全掌握凤翔泥塑的制作技艺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积累研究,单就勾线这一道工艺,看似很简单的一根线条,下笔勾出来的效果大不相同,有些线勾好便觉得整个泥塑带有灵气,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而有的则不然。所以凤翔泥塑的传承,对年轻从艺者要求很高,仅仅知道制作的工序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深入的理解和大量的积累,这样才能使制作的作品不流于表面。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帮助胡小红老师一起制作生肖泥塑的人中就有制作经验三年以上的画工,尽管如此,在画龙角和耳朵的时候怎么都画不出它的神气,没有四、五年以上的琢磨积累,是做不出像样的作品的。这便是也有外面的人专门来到村子里学习这门技艺,然而没学多久就放弃了,半途而废的的原因,虽然这门技艺听上去简单,但真正操作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繁琐的,想得到一件精品,也要倾注不少的心血。正因为是拿作品说话,而短期内又看不到可观的效益,所以现在一部分年轻人不愿从事这门技艺。其次,凤翔泥塑传统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但这种传承方式的局限性阻拦了凤翔泥塑在今天的成长。最后,物价上涨也对凤翔泥塑的销售产生了很大影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提高了,如果泥塑的价格也跟着上涨,便会流失很多客户,加之在紧张的市场形势下,同行之间互相竞争,使得泥塑的价格不升反降,而市场上也有很多仿品出现,并不能保证其品质。

3.凤翔泥塑的探索展望

第9篇:非遗文化艺术范文

关键词:文化传承;非遗保护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变迁与传承中显露自己特有的时代特征,具有现实生活性、民间地域性、以人为主要载体、生态性与濒危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要素互相关联,有机地存活于民族群体之中,构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连接,使其经历由生成、传承,到创新演进的全部过程,体现了丰富久远的文化蕴涵。通过这次在京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研修班》,笔者又一次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学习,它是指各个少数民族人民世代相承、与民族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传统文化实践、表演、知识、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场所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其他文化空间。其范围主要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指集中开展民众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或定期展现特定事件的时间。这种时空界限因其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一、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国家巨大的精神财富,对其进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百先,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态千姿百态,但它归根结底展现了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其次,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是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的载体是具体的活动过程,具有动态性,使它融于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在经常性的活动中世代传本,成为其民族生活的重要特色,也是一个民族沿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独有的民族生活的全民性记忆,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维系该民族存在与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种生命线一旦遭到破坏,民族文化的基因及其生命链将出现断裂变形,民族的存在随之发生危机。再次,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持文化多样性,维护国家文化独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和弘扬文化的多样性,促使多样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政治独立的精神基础,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聚了民族国家的深邃文化,使它拥有独特文化身份与文化个性,民族国家文化领域的自尊和自信才能够确立起来,才会形成最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使命,并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生态受到猛烈冲击,一些依靠口传心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步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槛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2.不但保护主体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而且不时出现单纯的保护文化碎片现象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不够协调,行业组织和文化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合作,在某些领域管理保护工作混乱难以形成合力,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晋遍;一些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极大地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不应是文化的碎片。缺乏文化整体性的理念,人为地把它撕裂开来,单独将其中一部分作为一种类型的文化遗产保护,形式上实现了保护,实际上却破坏了文化固有的整体风貌和遗产的价值。

3.非物质文化遗产竞争力弱化

由于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日已恶劣,竞争力在比较中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一方面,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币场的强力冲击,一些传统手工技艺的生存遇到了越来越大的困难,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欣赏也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另一方面,现代时尚文化冲击着少数民族的特有文化。

二、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探讨

面对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现的间题,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加强保护。

(一)遵守客观规律,树立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一方面,要尊重规律,注重方法的转变

在一些日式思维的引导下,我们的许多做法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视为与一般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同,具体保存和维护,以就地修补、圈隔固守、异地转迁、采集保存等为主要保护方法,这把动态的非物质文化,变成固化静止的,使之失去存在的生命力。我们必须尊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发展规律,转变原有的保守王义思想,认真研究并正确把握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特征,从原有的静态维护转移到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生命力的维护上来。另一方面,加强宣传,提高保护意识。应该广泛宣传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有关国家政策,积极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交流平台。国家应该大力支持新闻界、出版界、电视台、电影界、新闻资料中心以及国内外所有宣传媒介在其出版物和节目别注意宣传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使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同时,充分整合、利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综合利用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等文化设施,努力恢复和开展有特色的活动,开展艺术展演、精品展示、销售活动、学术研讨等活动,大力宣传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保护机制

现代社会中,各级政府是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主体,其以行政权力为依托,具有强势地位,构成一种主导力量,可以统辖全局,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领导和协调,努力构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格局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统筹安排,特别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第一,强化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考核体系,成为文化部门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第二,积极构建保护网络,健全管理机构。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宏观指导,搭建层级保护网络,健全协会团体组织,从宏观上和组织上切实担当起领导责任,给予指导和支持。第三,调动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部门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王动性,加强与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发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

2.培弄专业人才

可以通过提供培训,建又专业化的保护队伍;通过组织举办各种层次的培训班,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决策、管理及文化保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水平,更好地实施管理、保护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锻炼培弄复合型的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和专家级的专业技术人才,构建一支能够迅速适应当前形势的现代化保护队伍以及专家、志愿者队伍。应拥有一套完善的教学培训体系与科研体系,并以科学的态度保护、管理、研究、开发文化遗产。结合实际情况,应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在许多高等院校特别是一些民族院校中,有着众多的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专家学者,甚至高校教师、学生都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都是积极参与实践与研究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