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设计

第1篇: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嘉善县;校园足球;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2.023

1 前言

足球运动是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普及校园足球活动,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心理品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教师作为教育中的主导者,是校园足球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足球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是确保校园足球运动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嘉善县校园足球师资现状,运用县域学科发展观体系对校园足球师资队伍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校园足球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

嘉善县参加2016年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的带队教师37名。

3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嘉善县校园足球师资现状进行研究。

4 嘉善校园足球基本概况

目前嘉善县有县级足球传统项目学校25所,省、市级校园足球试点学校各2所,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1所。自2013年成立嘉善县校园足球领导小组以来,近2000名中小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各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试点学校以及县传统足球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区,乡镇校园足球分布点较少。此外,市级足球试点学校中没有初中及高中学段,并出现依次递减的现象,这与中学阶段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有关,也反映了我国当前校园足球开展中存在应试教育现象。

5 嘉善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5.1 师资力量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师资力量是发展校园足球的主力军,是培养足球人才最重要的环节。对嘉善体育局相关领导的访谈了解到,目前嘉善县体育教师中,无专业队经历的足球教师,引进足球专业教练员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通过对2016年嘉善县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中各带队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见表2):全县37所中小学带队教师中足球专业的体育教师只有9个,篮球专业的教师多于足球教师,非足球专业教师占75.68%。如果按照一所学校配备一名足球教师,全县25所传统足球学校的足球专业教师需求量至少达到了64%,可见校园足球师资力量缺口非常严重。

职称结构是校园足球教师专业水平与能力、教学经验向专业理论知识的转化,指导足球训练能力的多维度反应。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嘉善县校园足球带队教师的主力军是中学二级职称教师,高级职称的足球教师所占比例很小。而这部分二级职称教师无论在日常的教学训练还是在带队经验上,与高级职称教师存在一定差异。

5.2 业务再培训问题

校园足球培训业务主要为教练员培训、裁判员培训以及管理者培训,在县域校园足球层面上表现最大的不足就是培训较少,嘉善县成立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以来在县域范围内仅承办过一次校园足球培训,而市一级校足办的培训主要抽调市校园足球试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而且名额有限,涉及范围较小。其次是动力不足,尤其表现在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培训。因为大部接受培训的体育教师除了承担自身学校的工作量外还要进行足球训练,并且校园足球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其工作的考评,甚至得到了较好的成绩也不会有什么优异的奖励措施。最后,非足球专业体育教师的参与,大大减弱了培训的进度及难度,培训效果不理想。

5.3 奖励机制问题

足球教师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其工作还包括校园足球文化活动指导、课余校队训练、校内外足球竞赛活动等等,不仅工作量较大,还存在来自竞赛成绩的工作压力,较其工资待遇不成正比。

从表4可以看出,半数以上教师对校园足球工作津贴不满意,在对相关教师的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学校给予校园足球教师一定量的工作津贴,但津贴补助不大,甚至不如一节课时费,与一般的体育训练费相当,造成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的落差感。

6 对策与建议

6.1 加强校园足球师资力量

6.1.1 加强校园足球青年教师的培养

第一,青年教师年轻、热情、富有朝气,但是教学经验欠缺,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在足球课堂教学中需要名师、骨干教师对其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管理、自我评价等几方面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第二,要多听多看名师、骨干教师的课,尤其是足球公开课、优质课,吸取他们的精髓,进而逐步学会看课、评课。第三,敢于参加足球教学比武。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有效的教学实践,更离不开教学比赛,竞争带来的压力能更好地挖掘青年教师的潜能,所以,学校、县教育局要定期开展丰富的足球教学比武活动,例如,青年教师足球基本功大赛、模拟上课、说课、教学设计等,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在互相学习的平台上,有效成长。最后,多写教学反思,自己上完一堂课后的反思,听完骨干教师优质课、展示课后的感想,参加校园足球教研活的体会等等,哪怕是很肤浅的感悟,都会带来日后冷静的思考。因此,青年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教学的能力,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努力成为骨干体育教师的后备队伍。

第2篇: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合作学习;体育教学;小学足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69-03

一、合作学习法在小学生足球活动中的运用介绍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以互助合作为主要方式,以小组为基础,借助组内成员互动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提升小组成员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合作学习模式。从合作学习模式的构成来看,合作学习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及生生合作,这对于小学生足球参与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是有利的。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下,小学生体育和健康教育的实验教学设计应该遵循如下内容:

1. 确定小组

一般以11~13人为宜,尽量使各小组势力均衡,处于同一水平。小组按运动能力和水平,分高、中、低3个档次,但不能指明谁优、谁差,应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小组内不可缺少的成员,以便制造出相对公平的学习环境。因此,本次实践根据学生的性别、身高、体育成绩及其他因素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进而综合整体平均设计分组方式。

例如,试点教学的四年级一个班共有40名学生,那么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及学习情况进行整体评分后,将其分为3个层次,每个层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一名学生组成新的小组,形成2个13人和1个14人的学生小组,满足小组的异质性和公平性要求。

2. 选择教学内容

四年级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足球意识,对足球的规则相对了解。在此基A上,小学生足球意识存在缺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愿上。在学习和掌握基础技术后进行战术配合教学,为他们提供合作学习的条件和环境,能够使学生从群体的竞争中意识到协作配合的重要性。

二、对比实验设计

某小学A班(四年一班)与B班(四年三班)分别有学生40名,且两个班男女学生比例都是3∶2,学生的基本学习成绩相似。为实现对实验效果的较好记录和对比,笔者作为观察和调研者,对两个班级在不同教学法下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变化进行研究。

本次实验设计中,A班40名学生由教练A带领,实践合作学习法,进行足球学习。而B班学生由教练B负责,在传统教学法下进行教学工作。为更好地分析合作学习法对于小学生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中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程度,本文设计实验在2012年2~9月,于A校体育场进行,对A班级(四年级一班)以及B班级(四年级三班)的学生进行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足球活动教学,并对学生足球意识的变化情况进行调研评价。调研指标内容包括:

1. 足球参与意识指标

(1)对足球活动的兴趣(喜欢、不喜欢、一般)。

(2)为什么喜欢或者不喜欢足球活动( 希望身体健康、喜欢体育运动、应付考试、不喜欢课堂学习……)。

2. 合作意识指标

合作意识问卷主要是结合小学生对如下选项的选择情况进行确定,主要采取评分法,以-1、0、1为三个评分选择,-1代表负作用,0分代表无影响,1分代表具备正面影响:

(1)对合作完成足球活动的意识是否有所提升。

(2)同学关系是否有所改善。

(3)沟通协调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4)学习和应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三、对比分析

1. 实验开始前A班和B班学生足球意识的评价

(1)A班合作教学法实施前足球意识评价。本次调研对A班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和跟踪调研,在开始合作教学前,学生的调研情况如下:

①足球活动参与的兴趣不高。根据本次调研,A班40名学生中80%的女生表示不喜欢足球运动,而40%的男生不喜欢该课程。另外,50%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喜欢该课程。根据对学生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的调研,数据显示:60%的学生表示学习体育和健康教育是为应付考试,而20%的学生表示不喜欢长期课堂学习生活,不足10%的学生选择了喜欢体育活动或者希望身体健康。这说明在开展合作学习前,A班级的学生对于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并不十分感兴趣,这必然会影响到小学生足球活动中小学生足球意识培养目标的实现。

②合作意识较差。在本次调研中,笔者对学生对合作意识的4个主要指标的选择进行了汇总,其内容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A班学生在合作学习法开始之前,足球活动中小学生合作意识评价相对较差,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改善,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学习和应变的能力也没有显著的提高。因此,可以认为在一般教学法下,实现小学生足球意识提高的目标并不十分明显,这要求我们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足球意识。

(2)B班学生在一般教学法实施前的足球意识评价。由于A班和B班的主客观情况基本一致,因此本次调研对B班40名学生在一般教学法实施前的足球意识进行如上问卷调研和跟踪调研,其调研过程和结果与上文A班调研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过程。所得到结果如下:

①足球参与的兴趣不高。本次调研中B班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同样较差,其结果与A班相似。

第3篇: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2-0046-02

一、指导思想

本课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水平二运动技能目标“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初步掌握几项球类活动的基本方法,选择足球脚内侧踢地滚球这一教学内容。笔者自制铁皮槽(250cm×30cm,踢球技术要领粘贴其中)与跨栏架组合成为可以调节高度的斜坡,开展踢球通过铁皮槽、踢球上斜坡等练习来激励学生用正确连贯的动作踢球,从而初步掌握踢地滚球技术动作。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全球第一大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足球运动技术复杂,具有全面性、技巧性、对抗性和合作性的特点。当前足球项目正在广大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参与足球运动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尤其在脚内侧踢地滚球是足球传球技术的基础。

本n主要教材是脚内侧踢地滚球教学的第二课时,主要在明确触球部位的基础上解决踢球时支撑脚站位和踢球脚踝外展的动作。踢得好的标准是踢球动作正确,做到“稳、准、快”,因此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踢地滚球动作,难点是踢球动作正确、连贯,有一定的球速。

三、学情分析

第4篇: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足球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85

树立终身体育观,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行为和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赋予学校体育新的历史使命。中学足球一直是学校体育教学中较为薄弱的项目,当前,以竞技技术为主的教学局面逐步向竞技与健身相结合的科学化、社会化、生活化等多元方向发展。因此,寻求充实和完善体育教学的内涵,逐步提高足球教学效果,是足球教学中亟待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对中学足球教学理论的讨论和教学实践的摸索,力求推动足球教学的规范化,使其真正成为广大中学生健身的途径和中学校园社团文化的基本构成部分。

一、自主学习在足球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既是创造的核心,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为此,体育教学应使学生在自觉活动中,获得主动锻炼运用技术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习技能,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因此,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由“要我练”到“我要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足球活动中,实施自主式学习,科学地发展体能,不仅需要学生对足球运动有明确的认识,更需要有实际行动。那些真真切切的足球体验和通过奋力拼搏得到成功的快乐,会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项运动并能体验到锻炼的价值,增强终身运动的意识和能力。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将足球活动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在课堂常规体育教学目标完成的同时,把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高足球运动技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只有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足球运动对于发展人体技能的巨大作用,才会努力学习足球活动的有关知识、钻研利用足球活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主动、积极、经常地参加足球运动,也就能为将来的学习或者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所以说,利用足球运动养成自觉自主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全面深化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识

据了解,多数学生对足球活动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不够全面,他们对足球活动的理解还停留在娱乐、好玩的层面,他们认为足球活动比较热门,是生活余暇的一个娱乐内容。为了追求时尚,追求生活的享受,应该去了解足球,部分勇于尝试的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和掌握这门娱乐身体的技能,并把其作为时尚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他们参加足球活动只是为了娱乐和消遣,还谈不上自觉地有目的地参与,他们没认识到足球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学习压力,还可以促进健康,对于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有利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自主意识得到加强,体育观念提到更新,但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足球锻炼不仅是自己在校期间学习的需要,更是身体健康的需要,是提高终生生活质量的需要,是终生发展的需要。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加强健身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主体的内在需要和社会的外在需要得到统一,从而让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成为一种自觉。体育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转变观念,在加强学生足球活动组织工作的同时,讲一些有关足球对促进身体发展的重要性的知识,并讲一些有关足球的逸闻趣事,让学生认识到足球运动的重要意义。另外,学校也应从实际出发,为改善运动场地,增加器材设备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以良好的环境诱发学生进行足球活动的愿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加足球活动。

三、在足球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索

1.激发动因,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在体育课中,应该把消除学生对足球活动的陌生心理和冷淡心理放在第一位。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中,首先应该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新颖,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让学生容易学习和接受,也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足球运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先行设计。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学习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这也是体育教学的有利条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让自己的课堂充满魅力,让学生在参与足球活动中获得快乐,获得参与的满足感与成功感,让学生能将文化课上的压力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那么就会更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其次,教学中将教学活动与学生比赛结合起来,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学生在观看比赛后欣喜若狂,身心愉快,可以促使他们更加自发地组织和参与足球活动,这种学习和比赛相结合所感受到的乐趣,发自内心,不需要命令,更不需要强制。学生情感与运动的交融会影响其一生,因此,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特别关注教学的新颖度和学生的兴趣度,应该让体育课堂成为学生渴望参与的空间,成为学生运动的乐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成就自我。

2.重视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初学足球时普遍存在“害怕”心理,怕踢不好、怕摔跤、怕踢到头等等,除学生对正规足球活动项目本身不太了解,感觉有点危险外(特别是女生),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过去在练习中,由于不得法或者摔过跤、受过伤,或者被别人踢到头,造成畏惧心理,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害怕”的条件反射。针对这种情况,在足球教学中,首先应该向学生介绍足球的常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足球活动同正规竞技足球的区别,使学生心理上有准备,认识到足球运动与其他的体育运动一样,只要方法得当,就是一项有益的、安全的运动。其次要具体指导方法,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让学生逐步学会这项运动。其三要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比如独立练习、合作练习、分组练习等,让学生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课堂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其四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加学生信心。教师要多从正面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体育方面的进步,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足球活动的积极性。

3.大胆活学,让学生自主选择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锻炼项目的选择,是学生自觉参与活动的前提。中学生上课或者参加课外活动,不同于小学生,他们参与活动的项目已经逐步固定。有些学生喜欢韵律操,有些学生喜欢田径竞技,有些学生喜欢球类运动等等,他们希望在自己选择的项目上多实践,对不合自己口味的活动,不愿付出努力和尝试。因此,我们应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找准足球教学的切入点,因势利导,让学生根据身体情况和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自觉投身到足球活动中来,决不搞一刀切,强迫命令。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了课内教学与课外足球社团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课内适当加大足球活动的比重,让学生学会方法和要领。课外足球社团活动,由指导教师与学生订出每周具体活动时间、活动方案,学生到时自觉出来参加足球锻炼。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并跟踪指导,随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在课外时间安排一些小型比赛,让学生体验足球运动的。

总之,如果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锻炼,足球运动一定可以在学校正常开展,并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体育活动。在学生自主进行足球运动的同时,也让学生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在中学时代学会健身的一技之长,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价值,让体育活动陪伴他们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第5篇: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文

下面我将以“圆形接力”教学设计为案例,浅析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本节课以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发展为本,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活泼、求胜的心理特点以及场等因素,充分利用游戏与竞赛活动,有针对性地讲解传接棒的简单技术和4*100米接力常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在该课中,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正确跑姿,发展快速奔跑的运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对当前感兴趣的时尚元素,如“航母style手势”“两人三足”等游戏活动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并充分利用场地与器材及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形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一、 教材分析

教学分析就是要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设计是要求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进行分析和策划,制定出“教什么”和“”如何教”“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和发展”的操作方案。

例如,“圆形接力跑”中的教材分析是《九年义务教育普通课程标准(1-6年级)》中3-4年级第三章“走、跑与游戏”中的教学内容。它以几个人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分别跑完各自规定距离的集体项目,又是在田径运动中唯一体现集体合作的运动项目。它深受学生的喜爱,并有较多的德育思想教育因素。接力跑和快速跑的技术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接力跑有传递接力棒的技术,要求各棒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保证在快速跑中完成传接棒。所以,接力跑既可以发展速度素质,协调性和培养快速奔跑能力的有效手段,又可以培养密切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齐心协力跑”游戏环节,主要是通过同学间的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发展身体灵敏、协调素质,发扬相互配合协作的精神,促进下肢力量的发展,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充分体现活动的即时与潜在的自身价值。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就是要解决为什么教,明确具体教学任务,教学重点、难点。

例如,在“圆形接力跑”中的教学目标分别为:

1.在奔跑游戏中,改进跑的动作,培养跑的正确身体姿势。

2.发展灵敏、反映、协调、力量素质和位移速度能力。

3.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与行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4.培养竞争意识,发挥顽强的拼搏精神,加强同伴之间的友好合作与交往。

三、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解决“教什么”“选什么”“教什么最好”“教到什么程度”“采取什么呈现方式”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解决“怎么教”“怎么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设想安排。

(一)“圆形接力跑”中的教学内容

1.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游戏场地,足球操场圆心位置并将隔离墩摆放好。集合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在背向阳光或风沙位置成四路纵队站立,由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教师安排见习生,必须要检查服装、鞋带。这是体育课安全注意事项的重要环节。另外教师着运动装,教态自然、大方。在课的开始前教师应当宣布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并提示活动中注意安全的事项。

2.接下来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集体进行准备活动(慢跑:2*200m)和专门性练习(徒手操),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活动。

(二)详细讲解传接棒的动作方法

教师讲解并示范传接棒的动作方法,如下压式传接棒:接棒人的手臂后伸,掌心向上,虎口张开朝后,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并拢向外,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前下压,放入接棒人手中。

讲解结束后,学生持接力棒以纵队形式进行“体验式”原地练习。

(三)学习提高技能

学生成四路纵队在操场圆形位置站立,各队队尾的学生手持接力棒,听到哨声后,立即沿着圆周右侧方向跑出,跑一圈后将接力棒交给本队的第二名学生,然后站到本队队列前面,保持队形,依次完成比赛。

安全注意事项及要求:在跑的过程中注意与同伴的传接棒,在超过其他同学的时候严格按照从右侧超越。比赛中时刻保持本队队形的整齐,这也是最终判定胜负的关键。四队互相监督彼此队形。完成接力后以最先举棒判定胜负。

在第一局进行完毕后,教师针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讲解。然后继续进行游戏(可根据学生运动量进行调整)。

(四)发展身体素质

游戏,“航母style—齐心协力跑”。游戏方法:学生分成若干组,小组合作,每组4-6人,成横队排列,双手搭在同伴的肩上相互连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走、跑练习。这能够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可以由身体素质稍差的学生做团队“指挥官”以“航母style”手势指挥同组队员参与比赛。这样可以使每一名学生参与到游戏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名冲到终点的组,可以以“航母style”的手势进行庆祝,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氛围。

安全注意事项:同伴之间要从走开始练习,步调做到一致。如果同伴不小心跌倒,要立即停止练习,保护同学避免摔倒。

四、师生总结、评价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在操场上做静止性的伸展、拉伸等放松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体疲劳,身心得到适当的放松和恢复。要求动作呼吸自然放松,使身体状态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在放松与恢复之后,教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总之,体育教学设计是体现课堂标准精神的主要渠道,体育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立,《体育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徐世贵,《新课程这样听课评课》,天津教育出版社

3.杨文轩、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

4.《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6篇: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文

1.利用旧竹竿和橡皮筋制作栏架和跳高竿;利用栏架来做足球的投射门,还可以用做钻越的障碍物等;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跳格子等适合低年级学生做的游戏。

2.利用废旧报纸团成球状、筒状、棍状,用来做投掷和接力方面的游戏,可以发挥垒球、沙包等功效。

3.利用废旧饮料瓶或废弃的易拉罐在里面装上适量的沙子或泥土包装好,可用来做轻器械或跳健美操,都可派上用场,再配上动感的音乐会别有一番情趣;还可以当作标志物,让学生做蛇形跑等,发展学生速度素质。

4.利用废旧小型轮胎也可以在课上利用起来。例如:把小型轮胎立起来,在跑道上用单双手均可推动轮胎向前跑动,看谁跑得又快又直,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差异,设置轮胎远渡做“踏石过河” 游戏。

5.利用废旧足球、篮球、棉纱和沙子等制作实心球,自己缝制大沙包作游戏,用旧帆布制作沙袋,用塑料或泡沫制成涂色的色彩鲜艳的飞机让学生投不等距离等。

为了活跃课堂及调动学生运动的参与积极性,我们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自己或鼓励学生共同制作一些体育器材。我们在制作和指导学生制作器材时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性:体育与健康课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在自制运动器材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如小学生制作的小沙袋,过重容易伤害学生。2.科学性:制作的体育器材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特点;符合学校的运动场地和一些运动项目特点;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制器材的实用性。3.环保性:制作的体育器材,基本上本着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对环保做贡献。要注意的是,课后及时收集处理,有效防止对环境的再次污染。4.经济性:自制的体育器材,应尽量利用废旧物品,不能为了美观或赢得好评而花费较多。5.多用性:自制器材不是用一次就没用了,而是可以在多种运动活动中重复使用,如:废报纸团可以用在投远、投准或作为足球踢等。

科学的管理体育器材和开发体育器材,缓解了当前农村小学体育器材匮乏的问题,有利于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增进学生健康提供了物质保证。

自制体育器材是教师创新的源泉,是教师在把握理解了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三者联系后的产物,是满足教学需要的工具,是教学效果的有效支撑和补充。自制体育器材涵盖着很大的创造因素,在设计、取材、局部结构等方面都渗透着教师的心血,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也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导体”,对培养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发散思维的训练应当有意识地从培养思维的独特性、灵活性和流畅性入手,给学生提供开展发散性思维的机会,安排一个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环境,逐渐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一物多用”的练习,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变通性;鼓励学生自己创造练习方法,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新颖性;也可以用集体讨论方式培养发散思维。

自制器材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自从县城学区中心校推广大课间以来,自制器材与生活化小器材更有了用武之地,辖区学校学生人人参与,人手有器材,自制类的键子和棍棒操在大课间配上音乐的效果较好。因此,借助体育教学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其育体、促智、审美、益智等多功能的教育性,充分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例如在利用废旧的饮料瓶进行体育教学时,让学生用废旧的饮料瓶亲手制作“小哑铃”,用“小哑铃”先教学生跳一段配乐健身操,然后利用“小哑铃”进行单人的蛇形接力跑,再进行全队的蛇形接力跑,最后发展到全班同学参与进来。学生在学中练、练中玩,个个都兴致勃勃,跃跃欲试,迫不及待,都能体验到体育的乐趣。在学生趣致未尽时,又将利用“小×濉毕蜓生进行拓展思维训练,学生有拼图形的、有摆字的、有搭高楼的等,一片讨论有序的场面展开了,不论运动能力优与差的学生,都可以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当然,器材的运用和选择要注意把握时代脉博,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也要根据学校条件及教师能力、学生兴趣,启发学生联想。

第7篇: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快乐体育 小窍门

体育在小学阶段越来越被重视,提高课堂的快乐性成为重要的一项标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事与愿违。学生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对体育课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比如随意说话、左顾右盼甚至出队等。为了让灵动的体育课堂重现,为了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快乐地学习,笔者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寓教于乐,经过长时期的教学实践研究,总结出有助于促进体育课堂快乐学习的四个“小窍门”。

一、教学情景化

教学情景化,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内容具体化,模拟一个学生常见的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它的教学过程通常是“创设情境―激发运动兴趣―体验情节―产生运动兴趣”。例如我在障碍跑教学中创设了“消防员抢险救灾”这样一个情境,要求每位学生都像消防员一样,认真训练,勇于挑战困难,这种情境的创设主要目的是为了课堂常规的加强,提高学生的兴趣与责任感。在用语言描述故事情节的同时,师生共同进入消防员角色,所有学生都积极地模仿消防员抢险救灾的动作,匍匐前进,跨越障碍,钻过“火圈”,在快乐地角色体验中进行爬、钻、跨、绕等动作练习。

教学情景化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练习效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快乐体育”。

二、口诀儿歌化

口诀儿歌化是近年来运用比较多的一种方式,主要是通过精练的口诀将复杂的技术动作简单化,运用简单的字、词、句进行体育技能讲解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合理使用口诀,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学生的年纪偏小,因此在使用口诀的时候一定要简单易懂,将口诀尽量儿歌化。

常见的体育口诀有:“水平一前滚翻”的口诀是“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像个球”,“水平一持轻物掷远”的口诀是“一脚前,一脚后,肩上屈肘快速投”,“水平二足球脚内侧踢球”的口诀是“一撑,二摆,三踢球”。这些口诀精炼准确,又符合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和认知特点。在一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中,我设计了“五指张开像帽子,用力按拍有节奏”这样的小口诀。“五指张开”符合本课教学重点:掌心空出,五指触球。“像帽子”用比喻的手法让口诀更生动有趣,使学生更感兴趣。“用力按拍有节奏”与教学难点控球能力相吻合,而且使口诀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记忆。学生边说口诀边巩固动作,提高运球的稳定性,既突出教学重难点,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运用口诀,并把口诀儿歌化,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活动的快乐。

口诀儿歌化,以低年级为主要接受对象,这种方式浅显易懂,切合实际,节奏分明,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快乐,促进学生身心正常发展,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广泛兴趣和爱好。

三、器材创新化

小学生在个体发展与兴趣爱好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积极投入练习,而有的学生却心不在焉,随意做动作。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创新教学,寓教于乐。器材创新化可以带给学生新鲜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独创的体育器材可以是小书包、报纸、矿泉水瓶,这些道具代替了传统的体育器材,它们来源于生活,具有可行性、实用性、安全性,更关键的是它们会让学生觉得体育无处不在。

水平二障碍跑中,我运用小书包作为主器材代替各种障碍物所需要的器材。说到障碍跑,我们很容易想到障碍跑里有跨栏架、体操垫、呼啦圈。但是本节课我只采用了小书包,代替传统的器材,具有创新性。书包不重且没有坚硬的棱角,确保安全性,小书包每个学生都有,不需要额外准备,小学生背着小书包上体育课会有新奇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都背着小书包上课,把两个小书包拼在一起,就是一个跨越的障碍,代替了传统的体操垫,把小书包按一定的间距排成一列,代替了传统的标志杆,让学生依次“S”形绕过自己的书包。从课的开始到结束,小书包代替所有的障碍物,一物多用,大大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充分使学生在小书包中感受到运动乐趣。

四、课堂游戏化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小学生活泼好动,生性淘气,争强好胜,如何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这种天性快乐地上体育课,就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根据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性格特征,制定出了“课堂游戏化”这种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爱玩的本性,将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融入其中,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如在教学篮球的课堂上,让学生玩“春耕秋收”的游戏;在教学障碍跑的课堂上,让学生玩“抢险救灾”的游戏;在教学小足球的课堂上,让学生玩“移形换位”和围圈抢球小游戏。在原本枯燥而抽象的体育课堂中添加与之相关联的游戏环节,大大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身心放松的快乐感与体验活动获胜的成功感。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打造快乐课堂是当前扭转小学生对体育课疲倦的有效途径。以“快乐课堂”为宗旨,让学生在体育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体育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农村――尤其是贫困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没有合格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贫乏,体育经费严重不足,缺少体育教师,文化发展的长期不平衡,造成了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身心素质的悬殊差距;在农村,家长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校长重视的是学校的名望或吸引力,社会关注的是学校的升学率。这样,体育教学要达到新课标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和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这一具体要求就很艰难。但只要我们体育教师真正以“实现学生身体的、心理的、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提高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为奋斗目标;以“千方百计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以健康第一为准则,努力培养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为指导思想,遵循、开发和利用农村小学体育课程的基本原则。结合本校实际,利用农村优势和少数民族的特色,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搞活体育教学。那么,体育教学的目标就很容易达成。

一、开发和利用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时,一定要适应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分别按低中高年级三个层次进行,不能脱离学生实际盲目行事。

2、从学校客观实际出发的原则

在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时,要符合农村小学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必须根据学校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校园周边环境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选择开发和利用,不能脱离学校内外实际盲目开发。

3、安全为首的原则

在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时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安全。因为小学生天性好动,好奇心强,喜欢热闹。在选择课程资源时,绝不能忽视安全问题。否则会很麻烦或带来严重后果。

二、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具体举措

(一)、小学体育教师首先要开发和利用好自身课程资源。

小学体育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争取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从小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树立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为使命的责任感。从新课标的需要出发,不断培养自己的开拓创新能力。尽快掌握有效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提升教师能力,提高素质,展现潜力。使学校体育课资源开发和利用自然收到最佳效益。

充分备课,搞好体育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重要体现。。体育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系统性、灵活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性水平,发挥体育教师的艺术特色。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资源的重要开发和利用者,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每位体育教师应该用幽默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用富有情感的体态感染学生,创设热情奔放的课堂氛围熏陶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配合教师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并收到最好效果。

(二)、小学体育教师要认真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学的主题,也是体育课程的重要资源。

体育教师要利用小学生好玩爱动的心理特点,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小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让有特长的学生当活动小组组长、小辅导员,交给他们带操辅导组织体育活动的任务,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己创造新的、安全的、健康的、有趣的游戏,把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一技之长融进体育活动之中,使他们学到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逐步自觉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三)、小学体育教师认真挖掘体育教材课程资源。

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教材。国家审定通过的每种教材都凝结了专家的心血和智慧,是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应该是每位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认真钻研,细致学习的。只有在教学中有效落实,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体育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生活化、社会化、竞技化等方面的内容。图文并茂,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其中许多体育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家庭休闲项目及选学内容是小学生喜闻乐见、非常感兴趣的。体育教师要结合实际好好的研究和利用,一定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器材作用,并组织学生因地制宜制作器材。

贫困的农村小学没有几样合格器材。体育教师要根据器材的特点确定多种用途。这是解决器材少、不够用的好办法。比如小皮球可以当做垒球来使用,还可以用来打篮球,把球悬挂在高处,可作为投掷或跳跃的标志物;还可以作为手球进行简单的比赛;再不够用,就组织学生运用现实的废旧物品,自己动手改造、加工自制简易的体育器材。比如我让小学生自己制造的小沙包,毽子、跳绳、用矿泉水瓶装上沙子当作手榴弹或作为保龄球撞击的标志物;用竹竿做标枪;用淘汰的足球、篮球、排球,里面装上棉布条、旧棉花简单缝合,变成了体育课堂上的实心球;用竹竿和橡皮筋制作栏架;用废砖建水泥乒乓球台;在两树之间架起横梁,作为爬绳、爬竿架等等。自治体育器材广泛的开发了小学体育课的资源,丰富了学校器材种类和数量,又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体育游戏空间。学生用自制器材更激发了活动兴趣,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锻炼和提高。

(五)、利用学校周边自然环境开发教学资源。

农村校园附近的自然环境具有特殊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价值。组织小学生野游登山,利用河边沙滩踢足球,利用林木间弯曲的小道进行蛇形跑,在平直的小路上跳山羊,在平阔的小场子里踢毽子,跳格子;春天、夏天,在绿荫下玩五虎,秋天举行挖宝寻宝竞赛,冬天在雪地了打雪仗・・・・・・这样做对于农村贫困地区小学体育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在大自然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组织学生进行多种体育活动,不但科学的开发利用了最经济、最简便的体育课程绿色资源,又培养训练了学生适应当地气候、自然地理环境的能力。

(六)、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还需要开发和利用课程信息资源。

小学体育教师不可墨守陈规、死守一套。还需加强信息技术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代步伐。经常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获取体育信息,不断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学到更多的实用、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丰富体育课内容,提高体育课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小学体育课程标准2011年更新2011.8.26

第9篇: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设计范文

1.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扬起了“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旗帜

教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教师资源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的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第一次把“教师专业化”正式写进了国家纲领性文献,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开展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是贯彻落实国家规划纲要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2.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新课改赋予了教育新的内涵,其基本理念之一是“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新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必将丰富体育教育教学新的内容。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要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新技能”,如新课改理念下注重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转变与创新、教学反思,同时,新时期创新的武术操、广播体操、新型体育运动等内容,这些都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新内涵。这就对体育教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必然要通过新技能的培训、学习、教学技能比赛等途径来达成和提高。

3.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是改革体育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机制的创新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机制必须紧紧围绕体育教师职业的专业特征来进行设计。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的素养涵盖的方面很多,但核心技能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专业理论知识,这是体育教师的专业底蕴和基础;二是专业技术技能,这是体育教师的本位和专业特征;三是教育教学技能,这是教师的本质;四是教学反思及科研能力,这是教育不断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因素。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师要“会做、会教、会思想”。 第一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内容设置符合体育教师核心教学技能的定位,是积极探索建立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评价体系和职业规范准则的创新。

二、湖北省在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方面所做的探索

1.行政部门与教研部门齐抓共管

我省教育厅2011年6月下发《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后,体卫艺职能管理部门和教研部门按照“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题思想,于10月成功举办了湖北省首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组织实施专项性体育教学评比活动,一直是我省加强学校体卫艺工作的一种良好工作模式,实践证明也是有效的工作方式。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切实加强对比赛活动的领导和指导,积极发动组织,从学校、区县、市州层层开展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评比,体现了行政领导和教研指导齐抓共管,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

2.以比赛带动教研团队建设,彰显教研文化

无论我省首次举行的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还是参加的第一届全国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无论是各地参加全省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还是各省参加全国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比赛为纽带,带动教研团队的构建与建设。虽然各地参加全省和全国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参赛教师人数不多,但围绕参赛教师、围绕参赛内容的教研团队却非常庞大,“结对子”“散训集训相结合”“独立自诊”“专家问诊”“同伴互诊”“集中看训集中议”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模式已经形成,教研团队中每位教师的深入研究、互评互议、交流学习、互帮互助,使参赛的目标彰显为教研文化。

3.以比赛带动“练兵”,把“练兵”常态化

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抓住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抓住了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开展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不是一次简单的赛事,而是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比武”不能天天举行,但“练兵”必须常态化。没有练兵的比武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练兵促进比武,以比武带动练兵,是整体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有效手段。全国和我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为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平台;全省中小学开展的“课内比教学”为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了载体。我们将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当作推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机遇;当作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强大推手当作帮助体育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水平的内在动力。构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促进全员参与、整体提高,推进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模式。

三、对本届大赛的建议

1.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应注重科学性。本届全国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如队列比赛的“一列变二列”、“一列变三列”,【2010军令】要求“一列”变“二列”、“三列”后应“向右看齐”自然靠拢,但本次评审工作将“看齐”和“不看齐”、靠拢和不靠拢均视为正确,标准不统一。再如将队列、三套操、两个集体项目成绩计入个人成绩,对参赛选手是否公正有待思考?个人成绩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建议可将队列、三套操的集体项目(可提高权重)直接纳入各代表队团体总分,但不带入个人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