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范文

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第1篇: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范文

关键词: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331-0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推广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进入课堂。多媒体的运用给现代课堂注入了许多鲜活的血液,其最突出的功能在于化抽象为形象,促进课堂教学具有更多的可感性,促进学生的理解。如多媒体教学课件中适度插入一些动画图片,或动中显静,静中寓动;或动静交叉,动静结合,努力使课件表现出和谐的色彩美、情景美,将枯燥的内容形象化,繁琐的知识简单化,静态的对象动态化,从而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合理地、恰当地、科学地、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才能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通过本人教学实践,我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教师的主导地位与计算机的辅助地位

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媒体传递则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多媒体容易使人特别是青年教师过分依赖于电子教案和现代教学设施,认为教学工作就是点点鼠标、读读屏幕,教师成了“操盘手”和“读书郎”,甚至学生对教师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他在电脑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媒体实现的只是教师劳动中的“低级部分”,那些高级的、创造性的、智能化的工作才是教师价值的真正体现。教师要把自己的思想、思维通过语言、行为清晰地表达出来,去感染、引导、教育、影响学生,始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手段与形式,只有教学内容才是教学核心。因此,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要不要使用多媒体教学,用则应明确用在什么地方,要达到什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多媒体手段才能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保持一致。

二、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

互动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从而导致师生的“双边”活动变成单方面的播放和讲解,学生变成看客,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演变成了“电脑+教师”为中心,从“满堂灌”演变成了“满堂放”,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弱化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多媒体教学中如何才能够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呢?教育学家普捷洛夫曾提出: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因此,以设疑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对加强师生互动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应注意,设疑主题要紧扣教学内容,且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

三、多媒体技术运用与教学基本功

教学过程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是灵魂的对视”,需要教师与学生密切配合,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与反馈,对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多媒体教学能弥补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些不足,如板书、画图等,但教学设计、讲解思路、语言表达能力、创设问题情景等教学中展现教师独特个性和人格魅力的部分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因此,教师必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制作美观、和谐、实用的课件,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并逐渐追求、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是以“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为代表的,其优势主要体现为:①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②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情况的把握;③有利于师生的课堂发挥和创新。多媒体教学则以其图文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和非凡的表现力,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第2篇: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范文

一、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工作的优势

1.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知识的更新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已经呈现出了大爆炸的趋势,因此,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就越来越多。然而,人们的精力是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怎样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经常用到大量的复杂的图形,如磁场的方向、电流的运动等。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些图形,这样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又浪费了课堂时间,降低了课堂的效率。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把需要学习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在上课的时候直接呈现给学生。并且,利用多媒体,还可以把课堂知识事先作好总结,并且配上一些练习题,这样就可大大增加课堂的容量,同时又可省去很多课堂时间。

2.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在物理学科中很多知识都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是因为这些知识往往都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推理得出来的,在课堂上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学生要理解并接受那些经过了无数次实验论证得出的抽象的结论会觉得非常费力。然而在物理教学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验证所有的知识是不现实的。那么怎样才能够把这些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呢?其中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不但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同时还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例如在讲到杠杆原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做一个阿基米德用杠杆撬动地球的动画,这样学生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杠杆原理的应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通过物理实验可以验证已知的知识、探索未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能力。然而实验也具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实验的过程无法被反复观测,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实验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够开展。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这个工具。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把一些经典的实验录下来让学生反复观察,或者是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做实验的过程给记录下来,让学生在实验过后通过多媒体来仔细观察自己的实验过程,从而找出问题、总结经验。一些实验由于不具备实验条件,或者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时候通过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突破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大部分的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开展的,课堂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最主要的场所。通过课堂,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教给学生既有的各种知识,从而有利于教学进度的把握。然而,课堂教学也具有很多的局限性,其中一点就是它的封闭性。学生坐在教室里学习,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教师的讲授、通过课本而得来的。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以向学生展示课堂以外的诸多事物现象,让学生不用出门也能够走遍世界,从而在教室里就能够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二、利用多媒体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工作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否则不但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出现反作用。

1.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虽然多媒体教学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并不能代表它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导,而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而已,教师要切记不可让多媒体教学代替所有教学工作。毕竟,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它的很多优势是多媒体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例如教师在上课时所运用的各种语言艺术、讲课艺术,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主观能动性都是多媒体教学无法实现的。要想使得多媒体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首先就要充分肯定传统教学模式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2.正确处理内容量增大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

教师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工作,可以使教学内容大量增加,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是教师在增加课堂内容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猛灌各种知识而学生又接受不了的话,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所以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要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控制教学速度和教学容量,这样才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

3.正确处理物理实验与模拟实验的关系。

第3篇: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范文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1.充分挖掘网络信息,让教学活动便捷化

丰富而便捷的网络资源,给英语教学营造了一个富含信息的语言环境。多媒体课件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演示工具。它把丰富多彩的信息融合于教学中,既弥补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又加大了授课信息量。与课本相比,它更能让学生接触各种知识层面,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多媒体课件为教师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简捷的操作平台和优越的教学环境

2.尽情发挥多媒体优势,使教学活动立体化

众所周知,多媒体课件能融合不同的文字、画面、声音和材料,并且可以把这些东西或静或动地展现在课堂上。立体地呈现教学内容。它把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生动的、有趣的动感内容。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在讲解抽象的课文时,还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立体、形象的场景。

3.完全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学过程多元化

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采用可视的、可听的多种资源,使得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更好地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学生敏感的神经,令他们专注认真地学习英语。因此,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电脑“图、文、声一体”的特点,促进四种基本技巧的训练,让教学事半功倍。不仅如此,多媒体课件还能提供灵活多变的练习空间,让学生在丰富的“互动”练习空间进行操作。当然,教师还得以学生为基础,利用网络练习的灵活性去设计适当的练习。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劣势

1.滥用多媒体课件,忽视了对教学内容及对象的研究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不管课程内容的多少,不管教学内容的形式,什么课都做成多媒体课件,什么东西都放人多媒体课件中去展示。

2.机械地操作课件,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由于课堂容量大,教师往往成了课堂上的“放映员”,他们的工作变成了把整堂课“放映”给学生们看。教师不像是“主导”,学生也不像是“主体”。这就阻碍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三、如何更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英语教学

1.课件制作不应粗制滥造

多媒体课件的主要特点就是它是一个教学辅助工具,而不是成为取代教师教学的工具。如果教师只是想把课本上的东西展示给学生看,去制作课件的话,那大可不必。一个精美的课件要耗费教师很多时间,况且,如果把过多时间用于制作课件上而忽略了对教材的研究,导致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那就损兵折将了。多媒体课件还是应该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段和方法,让两者有机结合,各展其长。

2.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第4篇: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学手段;作用;特点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是指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教学手段。它是一种把超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使人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在历史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微风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

一、创设多媒体技术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l%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位着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教学特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事实,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概括、综合、引申历史事实的方法,从而形成能力。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极大的节省课堂讲授时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刺激掌握,进而可以利用多余的时间引导学生对于历史深层次的探索和把握。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如讲古代中国"万里长城"内容时,先播放有关介绍"万里长城"的录像及照片,引导学生观察:"万里长城"象条巨龙盘在崇山峻岭之上,外观宏伟、庄严;整体结构复杂;工程坚固耐久。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万里长城"作什么用?在地处高山峻岭地区、没有机械设备的前提下,"万里长城"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发言,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建造方案。

四、创设多媒体教学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引人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

五、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他的特点:辅、长期性、实用性、共享性。

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相当多的优点,但是我们不应忘记他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和传统教学法不应该忽视,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把教学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有的教师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多媒体教学通常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超文本的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形成合理教学结构的过程,而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历史教学的预定目标的实现。根据《历史课程标准》,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主要有三个:“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来说,是指“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第5篇: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化难为易;突破重点;多媒体;有效性

伴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化、持续化和健康化开展,多媒体已经成为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的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的变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为绘声绘色,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为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起到锦上添花之效果。下文是作者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巧用多媒体构建学生学习兴趣的氛围。

1 调动学习兴趣。在识字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构建形象生动的氛围,将学字的过程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过程,并因势利导,生动的氛围,优美的节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欲望和乐趣,为善学和乐学夯实基础。

2 突破重点和难点。在拼音教学中,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效果,彰显教学重点。比如:在讲解一些韵母之间的异同时,可以通过标注或者染色,以此提示学生进行拼读时注意发音的变化,进一步强化学生记忆。促使学生在生动有趣和欢声笑语中记熟一些发音规则。

3 增强读写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录制下来,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朗读,在朗读的初始阶段,可以一边播放,一边朗读,在第二次朗读时,可以通过一些重点词汇或者声音的变化提醒,在第三次朗读时,学生可以依据动画变化进行自主朗读。由此一来,学生可以又快又好的读得准和记得牢,此外,在进行写字训练时,可以运用一些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代替教师传统讲解,此时学生的学习效果将更加显著。在醒目的提醒和优美的旋律中,学生爱上写字。

4 增强语言能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无话可说和无从谈起,有鉴于此,在日常作文训练时,作者在讲解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一些中心思想和表现手法描绘现实生活中一些熟悉的事物。在初始阶段,先让学生观看相应的动画片,然后小学语文教师因势利导,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学生思维瞬间被打开,他们争先恐后的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续写,在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技巧和优美词汇被广大学生成功运用。此外,在进行口语训练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构建适宜的氛围,在一种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氛围中促使言语的有序、有理和有情。此外,学生还可以彼此分享各自心得体会,并将这些心里体会进行讨论、写作,促使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享受乐趣。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起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涵盖古今中外,有很多内容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和难易理解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有效的传播、储存和重组教材知识,将那些间接的知识转变为直接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此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功能的多样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又快又好的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缩短教学过程,进一步优化语文课堂。充分结合小学生年龄小和形象思维等客观条件,他们对一些关键性词汇理解有限,因此,借助于多媒体,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那些繁琐和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和生动的材料,促使那些静止化和抽象画的语文知识转变为动态化和具体化。进而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关键性词汇和段落。进而强化记忆,为他们以后的听、说和读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借助于多媒体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重点。

多媒体独具的图形和动画功能,有利于将这些小的、静止的、慢的图形转变为运动的、大的和慢的。学生细致观察,学生置身其中,可以接受大量语文信息和获得清晰感觉,这些图形、动画、声音、文字等配合,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教学重点和难点迎刃而解,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四、借助于多媒体增强学生能力。

1.增强学生查询和收集信息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作者时常设计一些开放性促使学生积极收集和查询信息的内容。

2.拓展发散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单存依靠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进行鉴赏课文是远远不够的,为此,作者将教材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在细致观察中形象理解教材中的词汇和段落。

第6篇: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36-01

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可以使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多媒体的功能效果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的展示于学生的面前。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呢?

一、要认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教师应该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认清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是用来辅助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不可能取代教师。多媒体课件是教师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工具和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反应,适当、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

二、要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出使学生思维积极活动的氛围

评价教学标准,应该看老师是否能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就是看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如何,是否能在老师的启发下积极思维,思维广度和深度如何,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看老师能否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积极营造出使学生思维积极活动的氛围。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知识的积累与智能的发展,也是在无意识下完成的。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处在直接形象思维阶段,创造学习数学的愉快情境尤为重要。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多迎合学生这一特点,让小学生觉得学习有兴趣,从而愿意学、喜欢学,做到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使教学情境不受时空的限制再现在学生眼前,它集绘画与声音于一体,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插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节: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猴子们吃(画面上出现猴王和三块饼),他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甲一块(显示猴王给猴甲分饼)。猴乙见到了说:“太少了,太少了,我要两块!”(猴乙嚷)。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八块,分给猴乙两块(显示猴王给猴乙分饼)。猴丙更贪,他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猴丙嚷)。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平均分成十二块,分给猴丙三块(显示猴王给猴丙分饼)。“同学们,他们所分得的饼一样吗?”(显示三个猴子所分得的饼)。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既满足了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将饼分得公平合理的呢?在播放录音的同时,画面显示猴王分饼的方法,巧妙地将录音和图片相结合,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很适合小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特点,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眼、耳、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到学习中,把学生带入新奇的境界中。学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感”,心中疑惑,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掌握了知识的重点,突破了难点的情况下,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运用软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一定情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教师简单地操作鼠标,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条铁轨,上面有一列火车从左向右行驶。一会儿,另一列火车从右向左行驶过来。两列火车在火车发出的逼真的声音中相对开出,直到最后相遇。这时屏幕上显示出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千米,甲车开出一小时后,乙车才开出,再过两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再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现了线路图,在线路图上分别标出每小时火车所行路程。这样,教学的难点在火车形象运行的动态演示和直观的线路图中得以解决,它比老师费尽口舌的任何解释都具有说服力,同时增强了对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使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四、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7篇: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 数学教学 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已走进我们的课堂,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音频、视频手段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可以使数学课堂更形象、直观、生动,化难为易,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深化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多媒体,还可发展学生的思维,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

教育的对象是血肉丰满、感情丰富的人,这是教育与其它行业截然不同的地方。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力水平及思维习惯。学生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探索欲,而在传统的数学课上,老师总是拼命地讲解,而漠视了学生的存在及感受。结果老师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而学生则满脸迷惘、不知所云,课堂像一潭死水,波澜不惊。此情此景谁之过?是谁扼杀了学子们的积极性?毋庸讳言,是老师自己。假使老师在数学课上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那情形便会大不相同。多彩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精美的动画,会大大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在讲到“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第三课时,为了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降低学生对现实生活中问题理解的难度,我将“尝试”里边所提出的问题,用Flash做了一个课件:

如图,两棵树的高度分别是AB=6m,CD=8m,两棵树的根部之间的距离AC=4m,小强沿着正对这两棵树的方向从左向右前进。

(1)小强发现,高高矗立的大树CD好像“沉到”了位于它前面较矮的树AB的后面去了,这是为什么?

(2)如果小强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为1.6m,当小强与树AB的距离小于多少时,就看不见树顶D了?

利用动画演示,模拟小强前进时视线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小强的感觉,并尝试用“盲区”这个数学概念合理解释第(1)问中所发生的现象,就不难理解小强到达哪个位置时,恰好看不见树顶D了,就容易利用相似知识求出这时小强与树AB的距离。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踊跃发言,阐述对生活中数学的理解,这也为解决后面练习中的问题做好了准备。因为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运用多媒体,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知识决定命运,科技改变生活。诚然,多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学方式。为什么数学老师感到最累?为什么数学老师总是拖堂?下课铃声响过后,学生巴不得快点出去放松一下,还有心听你夸夸其谈吗?这样还有效果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当然脱不了干系,但落后的教学手段才是主要原因。数学老师需要画很多的图形,如各种多边形、圆、双曲线、抛物线等,这就会花费很多时间,而且在黑板上画出的图形还不规则,不符合题目要求。假如利用多媒体,那一切就变得轻而易举了。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些东西放在课前准备,利用几何画板画出的图形标准而富有美感。这样,画图轻松了,课堂容量增加了,环节流畅了,老师也就解放了。课堂效率大大提升,事半功倍。

三、利用多媒体的直观生动性,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赤拉特有一段著名的理论: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元化的,其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视觉和听觉在其中占了绝大部分,可见生动的图像对获取知识是多么重要。我们的数学课本里,也有不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但这些东西都是静止不动的,但有些问题必须进行动态演示才好解决。怎么办呢?借助电脑中的几何画板即可解决。多媒体直观的画面可把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展现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要比教师在讲台上拼命地进行比划、解说轻松得多、生动得多,更利于学生突破重难点,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例如我在教授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中心对称图形(一)》的复习课时,为了更加具体形象地探索图形变化的规律,对110页第18题,我用几何画板设计了一个课件:

如图,在ABC中,O是AC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A、C重合),过点O作直线l∥BC,直线l与∠BCA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与∠DCA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1)OE与OF相等吗?为什么?

(2)探索:当点O在何处时,四边形AECF为矩形?为什么?

在解决第(1)问时,为了帮助学生得到正确的判断,我先让学生猜想,然后用画板测量线段OE与OF的长度,初步感受这两条线段的关系,接着演示课件,使点O在线段AC上上下移动,线段OE与OF的长度也随之而变。但不论点O移动到哪一个位置,总发现OE与OF的长度相等。这种“动中有静”的图形变化,不仅让学生主动发现了问题的结论,而且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与魅力,从而激发了他们探索问题的渴望。

在解决第(2)问时,通过在线段AC上移动点O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四边形AECF形状的变化,学生可以很容易猜想到当点O在何处时四边形AECF将成为矩形,同时为下面的说明理由提供了推理的思路。这样教学,比仅靠单一讲解的效果好得多。

四、运用多媒体,拓展思维,激发创造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了条件。在教学中,利用人机交互功能,调用图文并茂的教学信息,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饶有兴趣地去求知和创新,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3节《用方程解决问题》的问题4时,我重新进行了设计,用PPT做了一个课件,题目如下:

运动场跑道周长400米,小红跑步的速度是爷爷的倍,他们从同一起点沿跑道的同一方向同时出发,5min后小红第一次追上爷爷。

(1)你知道他们的跑步速度吗?

(2)如果小红追上爷爷后立即转身沿相反方向跑,那么几分钟后小红再次与爷爷相遇?

对于问题(1),我设计了如图甲的动画,配上轻松的音乐,直观地显示了运动的全过程。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当小红第一次追上爷爷时,他们所跑的路程的关系:小红比爷爷多跑了一圈。这就得到了相等关系:“小红的行程”-“爷爷的行程”=跑道的周长。利用这个相等关系,学生很快得出了答案。然后我给同学们提出了第二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展示了在第二个问题中动画运动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最后学生发现了问题(2)中的相等关系:小红再次与爷爷相遇时,两人行程之和=跑道的周长。利用这个相等关系,第(2)问的答案就不难求出了。在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大胆的创新、积极的发言,无不闪耀着生命的精彩。在课堂上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改变了被动接受的习惯,积极参与,思维活跃,进一步激发了创造欲。很多学生学会了自己制作小课件和小卡片等,这实在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采用多媒体教学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那是不是每一节数学课都需要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呢?这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盲目使用会浪费时间,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多媒体使课堂容量增大,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第8篇: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范文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一直是被人们关注的话题。多年的教学让我体会到如果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那么整节课的课堂效率将非常高。然而,教师使学生对上课有兴趣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要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则往往更困难。我认为较有效的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内容生动、形象逼真、声音动听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对知识本身的学习更有持久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密度知识的应用》的实验前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中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领奖台上领取金牌的视频,接着问:“奥运金牌是纯金做的吗?怎样来鉴定?”很自然地引入本节课。再如:在《平面镜成像》这堂课的教学中,可这样导入:先用多媒体播放Flas《猴子捞月》,然后提出问题:井水中为什么会有一个月亮?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很难看到的实验现象提高教学效率。

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一些初中物理实验很难完成,有些实验现象也难以观察到。如果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模拟,则能突破很难看到的实验现象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物质微粒的结构、船通过船闸的航行过程、电动机等,可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播放碟片,从而大大开阔学生视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理论联系实际,对于提高学生应用知识于生产实际的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学习《电流》、《电压》时,由于电流、电压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感到很抽象,难以理解,课本中虽然有几幅相关的插图,但都是静止的。如果教师制作成相应的课件,把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过程,电流强度的大小等用不同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类比法将电流和水流,电压和水压进行类比,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

三、利用多媒体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物理教材内容讲解很简单,内容归纳很少,但对于内容的延伸要求很高,练习涉及的内容很细,所以上课需要补充的内容很多,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进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时,教材的科学内容归纳得较少,很多知识需要补充。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光板书和画图就要花费十几分钟时间,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把要板书的内容直接投影在屏幕上,这样就节省了大量板书时间。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实验探究、完成巩固性练习和检测,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如教师在教《声音是什么》这一节,当把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讲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北京奥运会鸟巢等视频,让学生在欢乐中获取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控制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第9篇: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范文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导入是一节课教学的开始,生动的导入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习的热情,化被动为主动,促其形成一种持久的、动态的、积极的、高效的学习内驱力。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而多媒体形、声、色兼备为我们的导入设计提供了多种样式。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每篇文章都有一个切入点,只要依据切入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特有功能,不难设计出经典导入。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个长须老人背着土石,一边哼着“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唤醒学生尘封内心深处的那份高亢的情怀。然后利用flash中时空交错的画面将其思绪无限拉伸、延展。学生在听、看的同时,广泛接受着声音、画面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刺激。使文学美以音乐的方式凝缩再现,再现本身己经含蕴了极丰富的现代信息,拉近了学生与传统文化间的心灵的距离,使其更切合现代中学生的审美情趣、更吸引其专注力。体味、沉吟中,也使古典文学的语言重现现代生命的灵性。 听完,教师适时一问:你认为那句歌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这一问,可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归纳、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适时控制,自然转题引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拉近师生与文本的距离

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只有深入了解背景,才能深刻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思想。而文言文所展示的内容与我们现在的生活相距甚远,怎样帮助学生发挥想象的翅膀,很好地融入到当时的境界中呢?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其课文内容学生很好理解,但作品产生的重大意义,就不易讲解。通过多媒体收集、剪辑并展示晋代内乱纷争、贫富悬殊、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然后再联想《桃花源记》中描绘祥和的场景,结合教师讲解,学生不难体会到这正是当时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和生活追求。又如在教学《孙权劝学》的出处《资治通鉴》及其相关知识时,我把学生收集到的有关《资治通鉴》和司马迁的资料在学生交流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其中有司马迁的生平及坎坷经历、《资治通鉴》的成书过程及后人的评价等。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既有了相关知识背景的了解,也学会了对所收集资料的整理和补充,感受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创设情境,有助于加深理解

多媒体技术对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以及创作生动形象的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教学《狼》一文时,首先通过flas演示故事情节,再分节重播,并在之前显示与片断相关的句子,边观图边解析句子,这其实就是主动探索、发现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记忆。这样的互动型学习带来的效果自不必再多言。

四、充分利用网络教学黑板

以前教文言文,教师全靠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碰到示范课、评比课等,教师更是大黑板加小黑板,上面写满了生字注音、一字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省略句、倒装句等等。教学手段单一枯燥,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而利用多媒体,可以把大量的文言知识归纳整理,制成课件页面,既可节省时间,又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中,还可让学生利用用网络教学黑板写一段话,目的是通过“写”将学生自己的“朦胧、模糊的思想明晰化”,“对零星、残缺的思想片段进行修正、补充、发展,使其相对完整化与逻辑化,并将纷乱、无序的思想系统化、有序化”。我深知,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和写是脱节的。其最大弊病就是脱离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学生内心真实感受、理解和情感。而这一板块的设立,就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化静为动,变僵为活,充分拓展学生自我表达的空间,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积极思辨、乐观向上的表达真实思想与情感的语言环境和民主气氛。同时,直观、及时的评析更加快了反馈的速度,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五、教是为了不教